孔子与耶稣生死伦理之比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的今天,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已势如破竹、难以阻挡,中西方人深层次的价值观交流已无法避免。而如何清晰理解和顺利完成中西方人内在的、形上的生死交流,寻根究源,我们必须全面而深入的比对中西文化两大巨匠——孔子和耶稣的生死观。本文孔子与耶稣的生死伦理比较主要立足于《论语》与《新约·四福音书》两大文本,以生死本体论为基点,生死态度论为表现,生死价值论为核心,生死超越论为归宿,从四大方面对孔耶生死伦理进行全新的比照。
     生死本体论是孔耶生死伦理之根本,决定生死伦理的其他三个方面。孔子与耶稣关于生命的本原体现在天和上帝的本质区别中,这一方面表现为人是万物之最的共性,另一方面又决定纵向有序和横向平等的不同世俗人伦秩序。在天和上帝面前,孔子与耶稣分别都是德性的最高典范,但孔子与天的关系切不可等同于耶稣与上帝的父子关系,从而使孔子对天和耶稣对上帝的态度及其反作用力存在异同性。孔耶都发现人性之善,但孔子寻找“知善—求善—至善”的人生模式,而耶稣追求“至善—原罪—救赎—善”的人生路向,从而产生他们人生修养方式上的异同。
     生死态度论是孔耶生死伦理最强有力的外在表现。孔耶在生命态度上存在身心一体与灵肉二元之别,“心”与“灵”不可完全替代。但孔耶都提倡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主张生命有层次性,且精神生命要优于肉体生命,并体味和彰显积极坚韧与挖掘潜能的精神。同时,孔耶分别表现出忠恕突破与宽容革新的生活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积极金律”在各自的理论体系中有着相似的地位和同样的道德诉求,但道德实践的难易程度却呈现明显的差异。孔耶在面对死亡时都心怀坦然,但耶稣是一个绝对的宿命论者,孔子却不全然。然而,孔子的出生入死与耶稣的出死入生在本质上都收获了生命的永恒。
     生死价值论是孔耶生死伦理之核心。本文主要将孔子“信、礼、仁”的“三主常”和耶稣“信、望、爱”的“三主德”进行相互镜鉴。孔耶之“信”的比较主要在生命主体性之间,而“礼”与“望”的异同存在于价值生成的路向和诉求之中,“仁”与“爱”的关系则在它们内在的价值根基性、外延性和最终的目标性之中。
     生死超越论是孔耶生死伦理之归宿。孔耶在生死超越方式上有着最根本的内超与外超之别,但其中所蕴含的内外方式和内外手段存有异同性。同时,孔耶在生死超越的具体路径中都显现出“小我”与“大我”的生命形式,但具体内容却表现出极大的不同。在生死超越的目标上,孔子将彼岸寓于此岸之中,耶稣却将彼岸与此岸截然分开,他们追求的不朽与永生存有世俗与神圣之本质区别,但其中又隐含着造就“新人”等不可抹煞的共性。
     深入细致的考量孔耶生死伦理的异同性,不仅有利于理性辩证地看待孔子和耶稣的生死思想,而且为构建当代中国生死观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
In the tide of globalization intensified today, the exchange and collision of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have carried the world before one, it is difficult to stop,th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er deep values exchange has been unable to avoid. Andhow do clearly understand and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ershape and internal life-death communication. The roots of the source, we must have a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wogreat masters--Confucius and Jesus' life-death view. This paper about thecomparison of Confucius and Jesus' life-death ethics is mainly based on two big textsthe Analects and the New Testament Four Gospels. The ontology of life and death asthe starting point, the attitude on life and death for the performance, the value of lifeand death as the core, the transcendence of life and death on the destination, from fouraspects to be a new comparison for Confucius and Jesus' life-death ethics.
     The ontology of life and death is the foundation of Confucius and Jesus'life-death ethics, which determines three other aspects of life-death ethics. AboutConfucius and Jesus’ nature of life is embodied in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heaven and god. On the one hand, the common performance for human is the most inall things. On the other hand, it decides the longitudinal orderly and transverse equaldifferent secular ethics order. In the front of heaven and god, Confucius and Jesusboth are the highest virtue models. But the relationship of Confucius and the heavenmust not equate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Jesus and god’s father-son. So the attitudebetween Confucius to heaven with Jesus to God and the counterforce have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Confucius and Jesus have found the goodness of humannature. But Confucius looks for the life mode of "know good-pray for good-supreme good ", and Jesus pursues the life way of "supreme good-original sin-salvation-good", which produce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n their lifecultivation methods.
     The attitude on life and death is the most powerful external performance ofConfucius and Jesus' life-death ethics. Confucius and Jesus have the difference withthe unity of mind body and spirit meat binary on life-death attitude,"heart" and"spirit" can not completely replace. But Confucius and Jesus advocate respecting forlife, fearing of life, that life level, and the spiritual life is superior to the flesh, and appreciate and reveal the positive tenacity and mining potential spirit. At the sametime, Confucius and Jesus respectively show loyalty breakthrough and toleranceinnova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not have themdo to you" and "positive gold law" have a similar position and the same moral appealsin their theory systems, but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of moral practice show obviousdifferences. In the face of death Confucius and Jesus are calm, but Jesus is an absolutefatalist, Confucius is not complete. However, Confucius ' going through fire and waterand Jesus ' out of death into life gain the eternal life in nature.
     The value of life and death is the core of Confucius and Jesus' life-death ethics.This paper will mainly be cross-referenced with Confucius’"sincerity, propriety,benevolence" of the "Three Constant Virtues" and Jesus’"faith, hope and love""ThreeMain Virtues". The comparison about Confucius and Jesus’"faith" is mainly in thelife subjectivity, but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propriety" and "hope" exist invalue generated way and appeal,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benevolence" and "love" isin their inherent value foundation, extension and the ultimate goal.
     The transcendence of life and death is the destination of Confucius and Jesus'life-death ethics. On the way of beyond life and death Confucius and Jesus have themost fundamental difference which i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anscend, but theycontain inside and outside ways and means which have differences and Meanwhilesimilarities, in the transcendence life-death specific path Confucius and Jesus revealthe life forms of "the ego" and "the greater self", but the specific content show greatdifferences. In the beyond life-death target, Confucius will be the other shore in thisshore, but Jesus will quite separate them. They seek immortality and eternal life beingsecular and sacred essential difference, but which implicit the undeniable generalitywhat is bringing up "people of a new type". Through carefully considering Confuciusand Jesus'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life-death ethics, this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being rational dialectical view to Confucius and Jesus' life-death idea, but alsoprovides the valuable spiritual resour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life-death outlook.
引文
①靳凤林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
    ②靳凤林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①郑晓江著:《学会生死》,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
    ①转董小川著:《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87页。
    ②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上卷,方大林等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253页。
    ③许志伟、赵敦华主编:《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12-313页。
    ①柳诒征著:《中国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63页。
    ②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③蔡尚思著:《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3页。
    ④蔡仁厚著:《孔子的生命境界》,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第6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页。
    ②蔡尚思著:《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5页。
    ③匡亚明著:《孔子评传》,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25页。
    ④蔡尚思主编:《十家论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
    ⑤蔡尚思主编:《十家论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1页。
    ①牟宗三著:《中国哲学的特质》,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第17-19页。
    ②蔡元培著:《中国伦理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③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83页。
    ④张祥龙著:《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3页。
    ⑤杨克勤著:《孔子与保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3-254页。
    ①参见王玉珏:《孔子死亡观的构建理路与审美价值》,《中华文化论坛》2010第2期90页。
    ②钱穆著:《人生十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2页。
    ③张祥龙著:《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④靳凤林:《先秦儒道死亡思想之比较》,孔子研究,2002第5期54页。
    ①朱贻庭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②杜维明:《孔子的<论语>》,学术月刊,2007年第9期,第21-24页。
    ③蔡尚思著:《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1页。
    ④蔡尚思著:《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8页。
    ⑤张祥龙著:《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2页。
    ①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3页。
    ②蔡尚思主编:《十家论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页。
    ③蔡尚思主编:《十家论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④蔡尚思著:《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6-97页。
    ⑤陈来著:《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48页。
    ①奥特、奥托编:《信仰的回答——系统神学五十题》,李秋零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年版,第122-126页。
    ②摩西·迈蒙尼德:《迷途指津》,傅有德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③马丁·开姆尼茨著:《基督的二性》,段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④J.格雷山姆·梅琴:《新约文献与历史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7-189页。
    ⑤欧芮斯特·勒南:《耶稣的一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页。
    ①张传有著:《奥古斯丁论宗教与人生》,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②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2页。
    ③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页。
    ①Léon-Dufour, Xavier(1986), Life and Death in the New Testament, San Francisco: Harper&Row, Publishers.p4.
    ②Jüngel, Eberhard(1974), Death: the riddle and the mystery,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p95-114.
    ③靳凤林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④莫尔特曼著:《来临中的上帝——基督教的终末论》,曾念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4页。
    ⑤段德智著:《死亡哲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113页。
    ①卡尔·白舍客:《基督宗教伦理学》第2卷,静也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9页。
    ②卡尔·白舍客:《基督宗教伦理学》第2卷,静也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4页。
    ③奥特、奥托编:《信仰的回答——系统神学五十题》,李秋零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年版,第394-396页。
    ①秦家懿、孔汉思著:《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01-104页。
    ①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157页。
    ②杜小安:《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50页。
    ①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40页。
    ②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
    ③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40页。
    ④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464页。
    ①罗安宪主编:《中国孔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②唐明贵著:《<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③罗安宪主编:《中国孔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6页。
    ①唐明贵著:《<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②罗安宪主编:《中国孔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4页。
    ③罗安宪主编:《中国孔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6页。
    ④罗安宪主编:《中国孔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4页。
    ①罗安宪主编:《中国孔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6页。
    ②罗安宪主编:《中国孔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7页。
    ③唐明贵著:《<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①罗安宪主编:《中国孔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95-397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5页。
    ③汤一介李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宋元卷》,北京:北大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75页。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4页。
    ⑤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8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6页。
    ②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页。
    ①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62页。
    ②林洪荣:《“五四”时期的本色神学思潮》,载《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相遇》,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662页。
    ③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1页。
    ①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4页。
    ②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6页。
    ③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1页。
    ④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50页。
    ⑤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144页。
    ⑥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144页。
    ①周海平:《深情的体悟,卓然的阐释——<论语新解>的学术情怀与境界》,《孔子研究》2002年第6期第83页。
    ②辜鸿铭著:《中国人的精神》,李晨曦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26页。
    ③朱维之韩可胜著:《古犹太文化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380页。
    ①[美]布鲁斯M.麦慈格著:《新约正典的起源、发展和意义》,刘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②刘光耀孙善玲:《四福音书解读》,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③刘光耀孙善玲:《四福音书解读》,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287页。
    ④钟志邦著:《约翰福音注释》卷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36页。
    ⑤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胡慰荆等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934页。
    ①梁工著:《圣经指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67页。
    ①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方大林等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16页。
    ①[英]约翰·德雷恩著:《新约概论》上册,胡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页。
    ②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文国伟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484页。
    ③梁工著:《圣经指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61页。
    ①梁工著:《圣经指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79页。
    ②梁工著:《圣经指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76页。
    ①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陆中石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732页。
    ②[英]约翰·德雷恩著:《新约概论》上册,胡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0页。
    ③钟志邦著:《约翰福音注释》卷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6页。
    ①钟志邦著:《约翰福音注释》卷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50页。
    ②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胡慰荆等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936页。
    ①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陆中石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729-730页。
    ①蒋永福、吴可、岳长龄主编:《东西方哲学大辞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②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08页。
    ③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6页。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74页。
    ②傅佩荣:《儒道天论发微》,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91页。
    ①谢桂山:《圣经犹太伦理与先秦儒家伦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6页。
    ①匡亚明:《孔子评传》,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215页。
    ①蔡仁厚:《孔子的生命境界》,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第43页。
    ②张祥龙:《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①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57-70页。
    ②金景芳吕绍纲等:《孔子新传》,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页。
    ①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83页。
    ②陈荣捷:《近思录详注集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③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7页。
    ④杜维明:《孔子的<论语>》,《学术月刊》2007第9期,第26页。
    ①邓思平:《经验主义的孔子道德思想及其历史演变》,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11页。
    ②[德]黑格尔著:《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33页。
    ①奥特、奥托编:《信仰的回答》,李秋零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年版,第147页。
    ①奥特、奥托编:《信仰的回答》,李秋零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年版,第136页。
    ②奥特、奥托编:《信仰的回答》,李秋零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年版,第136页。
    ③[德]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耶稣传》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83页。
    ④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上卷,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242页。
    ①[德]马丁·开姆尼茨著:《基督的二性》,段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②奥特、奥托编:《信仰的回答》,李秋零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年版,第200页。
    ①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上卷,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323页。
    ②[德]马丁·开姆尼茨著:《基督的二性》,段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③[德]于尔根·莫尔特曼著:《来临中的上帝》,曾念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4页。
    ①[法]欧芮斯特·勒南:《耶稣的一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08页。
    ②刘光耀孙善玲:《四福音书解读》,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275页。
    ③奥特、奥托编:《信仰的回答》,李秋零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年版,第229页。
    ④[德]马丁·开姆尼茨著:《基督的二性》,段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112页。
    ①奥古斯丁著:《上帝之城》,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8页。
    ①奥特、奥托编:《信仰的回答》,李秋零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年版,第153页。
    ②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上卷,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141-143页。
    ③[德]于尔根·莫尔特曼著:《来临中的上帝》,曾念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47页。
    ①刘小枫著:《拯救与逍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4页。
    ①董小川著:《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3页。
    ②罗秉祥:《上帝的超越与临在》,载《儒释道与基督教》,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243页。
    ③蔡德贵著:《孔子VS基督》,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
    ④奥古斯丁著:《上帝之城》,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9页。
    ①谢和耐著:《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耿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②徐行言主编:《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4-205页。
    ①谢和耐著:《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耿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
    ②郭清香著:《耶儒伦理比较研究——民国时期基督教与儒教伦理思想的冲突与融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①罗秉祥:《上帝的超越与临在》,载《儒释道与基督教》,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61-265页。
    ②白诗朗著:《普天之下:儒耶对话中的典范转化》,彭国翔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页。
    ①姚西伊:《现代中国神学家的哲学观点:以赵紫宸与吴雷川为例》,载《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91页。
    ①姚新中著:《儒教与基督教——仁与爱的比较研究》,赵艳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①蔡德贵著:《孔子VS基督》,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②[英]大卫·休漠著:《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页。
    ①何光沪:《基督教哲学与中国宗教哲学人性论的相通》,载《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28页。
    ②何光沪:《基督教哲学与中国宗教哲学人性论的相通》,载《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226页。
    ③张祥龙著:《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页。
    ④奥古斯丁著:《上帝之城》,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8页。
    ①奥古斯丁著:《上帝之城》,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3页。
    ②谢和耐著:《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耿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③何光沪:《基督教哲学与中国宗教哲学人性论的相通》,载《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29页。
    ①朱贻庭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②张德麟:《儒家人观与基督教人观之比较研究》,载《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相遇》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464页。
    ①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下卷,文国伟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2637页。
    ②万俊人著:《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③姚西伊:《现代中国神学家的哲学观点:以赵紫宸与吴雷川为例》,载《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05-406页。
    ①朱清华:《孔耶生死本体论之比较》,《道德与文明》2013年第2期,第152-155页。
    ①[美]郝大维、安乐哲著:《孔子哲学思微》,蒋弋为,李志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3页。
    ②匡亚明著:《孔子评传》,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222页。
    ③蔡尚思著:《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4页。
    ①蔡尚思著:《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页。
    ②蔡尚思著:《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5页。
    ①郑晓江主编:《中国死亡文化大观》,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②彭国翔著:《儒家传统——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③朱清华、袁迎春:《论生命价值的实现路径》,《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第80页。
    ①张祥龙著:《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②张祥龙著:《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9页。
    ②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8页。
    ③[美]郝大维、安乐哲著:《孔子哲学思微》,蒋弋为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18页。
    ①傅伟勋著:《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①钱穆著:《人生十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2页。
    ②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大略篇第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09-511页。
    ①[德]于尔根·莫尔特曼著:《来临中的上帝》,曾念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页。
    ①[法]欧芮斯特·勒南:《耶稣的一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7页。
    ②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上卷,方大林等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267-268页。
    ①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上卷,方大林等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434页。
    ②[德]布尔特曼等:《生存神学与末世论》,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6页。
    ①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页。
    ②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上卷,方大林等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260-261页。
    ①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上卷,方大林等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185页。
    ②[英]詹姆士·里德著:《基督的人生观》,蒋庆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4页。
    ③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上卷,陆中石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754页。
    ①[英]约翰·德雷恩者:《新约概论》上册,胡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②[英]詹姆士·里德著:《基督的人生观》,蒋庆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49-150页。
    ③[英]詹姆士·里德著:《基督的人生观》,蒋庆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01页。
    ①[法]欧芮斯特·勒南:《耶稣的一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32-133页。
    ②Léon-Dufour, Xavier(1986), Life and Death in the New Testament, San Francisco: Harper&Row, Publishers,p4.
    ①[德]于尔根·莫尔特曼著:《来临中的上帝》,曾念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1页。
    ②[德]于尔根·莫尔特曼著:《来临中的上帝》,曾念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0页。
    ③[德]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耶稣传》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88页。
    ①[德]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耶稣传》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90页。
    ②[德]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耶稣传》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85-186页。
    ③[英]约翰·德雷恩者:《新约概论》上册,胡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90页。
    ①[德]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耶稣传》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86页。
    ②Jüngel, Eberhard(1974), Death: the riddle and the mystery,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p105-106.
    ①郭清香著:《耶儒伦理比较研究——民国时期基督教与儒教伦理思想的冲突与融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②蔡尚思主编:《十家论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8页。
    ①蔡尚思著:《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页。
    ①姚新中著:《儒教与基督教——仁与爱的比较研究》,赵艳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②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耿升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页。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3页。
    ①杨恒达:《对比基督教伦理与中国伦理的比较研究的方法论反思》,载《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页。
    ②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上卷,方大林等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173页。
    ③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上卷,方大林等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175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页。
    ②欧芮斯特·勒南:《耶稣的一生》,梁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5页。
    ③杜维明:《孔子的<论语>》,《学术月刊》2007年第9期,第22页。
    ④杜维明:《孔子的<论语>》,《学术月刊》2007年第9期,第22页。
    ①靳凤林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页。
    ②郑晓江著:《生命与死亡——中国死亡智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5页。
    ①[英]雷敦和:《生死之变易——庄周面对基督的死亡》,载《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相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633页。
    ②刘小枫著:《拯救与逍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5页。
    ①奥古斯丁著:《上帝之城》,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8页。
    ②马翰如,《我们为什么走不进天堂?》,载《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相遇》,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624页。
    ③马翰如,《我们为什么走不进天堂?》,载《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相遇》,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624页。
    ①朱清华、袁迎春:《论生命价值的实现路径》,《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第77页。
    ②王国炎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169页。
    ③钱穆著:《孔子与论语》,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39、104页。
    ①[美]郝大维、安乐哲著:《孔子哲学思微》,蒋弋为,李志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3页。
    ①张祥龙著:《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4页。
    ②张祥龙著:《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③靳凤林:《论孔子的死亡观》,《北方论丛》2000年第1期,第67页。
    ①匡亚明著:《孔子评传》,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229页。
    ①匡亚明著:《孔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6页。
    ②陈来著:《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页。
    ③梁家荣著:《仁礼之辨——孔子之道的再释与重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30页。
    ①钱穆著:《孔子与论语》,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94页。
    ②蔡尚思著:《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3页。
    ③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509页。
    ①张祥龙著:《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①钱穆著:《孔子与论语》,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169页。
    ①匡亚明著:《孔子评传》,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235页。
    ①奥特、奥托编:《信仰的回答》,李秋零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年版,第253页。
    ②靳凤林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③奥特、奥托编:《信仰的回答》,李秋零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年版,第255页。
    ④奥特、奥托编:《信仰的回答》,李秋零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年版,第266页。
    ⑤Léon-Dufour, Xavier(1986), Life and Death in the New Testament, San Francisco: Harper&Row, Publishers.p117.
    ①卡尔·白舍客著:《基督宗教伦理学》第2卷,静也,常宏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7-30页。
    ②Léon-Dufour, Xavier(1986), Life and Death in the New Testament, San Francisco: Harper&Row, Publishers.P86.
    ①欧芮斯特·勒南:《耶稣的一生》,梁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04页。
    ①靳凤林主编:《领导干部伦理课十三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版,第201-202页。
    ②奥特、奥托编:《信仰的回答》,李秋零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年版,第276页。
    ③Paul,Tillich(1957),Dynamics of Faith,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p89.
    ①卡尔·白舍客:《基督宗教伦理学》第2卷,静也,常宏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4页。
    ②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耶稣传》第1卷,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70页。
    ①L é on-Dufour, Xavier(1986), Life and Death in the New Testament, San Francisco: Harper&Row,Publishers.p.143.
    ②卡尔·白舍客:《基督宗教伦理学》第2卷,静也,常宏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90页。
    ③欧芮斯特·勒南:《耶稣的一生》,梁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5页。
    ①靳凤林主编:《领导干部伦理课十三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版,第200页。
    ②张传有:《幸福就要珍惜生命——奥古斯丁论宗教与人生》,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①李猛:《爱与正义》,《书屋》2001年第5期第66-67页。
    ②李猛:《爱与正义》,《书屋》2001年第5期第69-70页。
    ③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上卷,方大林等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188页。
    ④戴晖:《爱与正义——尼采的品德学说》,《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第9页。
    ①柴剑虹,《说文解字》(附检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2页。
    ②李泽厚,《论语今读》,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①[德]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②[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79页。
    ③卡尔·白舍客著,《基督宗教伦理学》第2卷,静也、常宏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0页。
    ①卡尔·白舍客著,《基督宗教伦理学》第2卷,静也、常宏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9页。
    ②[德]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③奥古斯丁,《论信望爱》,许一新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54页。
    ④张世英,《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
    ①奥古斯丁,《论信望爱》,许一新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04页。
    ②卡尔·白舍客著,《基督宗教伦理学》第2卷,静也、常宏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9页。
    ①梁家荣著,《仁礼之辨——孔子之道的再释与重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7-49页。
    ②奥古斯丁,《论信望爱》,许一新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2页。
    ③李泽厚,《论语今读》,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81-82页。
    ①罗秉祥谢文郁主编,《耶儒对谈——问题在哪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7页。
    ②罗秉祥谢文郁主编,《耶儒对谈——问题在哪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2页。
    ③李泽厚,《论语今读》,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页。
    ①卡尔·白舍客著,《基督宗教伦理学》第2卷,静也、常宏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9页。
    ②杜小安著,《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01-109页。
    ③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耿升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页。
    ④罗秉祥、谢文郁编,《耶儒对谈——问题在哪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3页。
    ①傅佩荣,《中国思想与基督教》,载《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相遇》,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714页。
    ②姚新中著:《儒教与基督教——仁与爱的比较研究》,赵艳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①姚新中著:《儒教与基督教——仁与爱的比较研究》,赵艳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①董小川著:《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12页。
    ①奥古斯丁,《论信望爱》,许一新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2页。
    ①徐春林:《中国传统文化中超越生死的五种模式》,《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第8-9页。
    ①靳凤林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6页。
    ②蔡仁厚著:《孔子的生命境界》,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5页。
    ③[美]郝大维、安乐哲著:《孔子哲学思微》,蒋弋为,李志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9页。
    ①钱穆:《孔子与论语》,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326页。
    ②钱穆:《孔子与论语》,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326页。
    ③蔡仁厚著:《孔子的生命境界》,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5页。
    ①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86页。
    ①段德智著:《死亡哲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页。
    ②靳凤林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8页。
    ③段德智著:《死亡哲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9-50页。
    ①张祥龙著:《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①郑晓江:《略论中国祭祀礼仪中的宗教精神》,《江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27页。
    ②张祥龙著:《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③蔡仁厚著:《儒学传统与时代》,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22页。
    ①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38页。
    ②谢桂山著:《圣经犹太伦理与先秦儒家伦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4-66页。
    ①蔡尚思著:《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6页。
    ②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48页。
    ③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159页。
    ①蔡仁厚著:《儒学传统与时代》,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②刘小枫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杨德友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775-1776页。
    ①[英]约翰·德雷恩者:《新约概论》下册,胡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2页。
    ②布尔特曼等著:《生存神学与末世论》,李哲汇、朱雁冰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页。
    ①奥特、奥托编:《信仰的回答》,李秋零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年版,第389页。
    ①陈俊伟著:《天国与世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第231页。
    ②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上卷,胡慰荆等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1002页。
    ③[英]约翰·德雷恩者:《新约概论》上册,胡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①布尔特曼等著:《生存神学与末世论》,李哲汇、朱雁冰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407页。
    ②奥特、奥托编:《信仰的回答》,李秋零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年版,第446页。
    ③[英]詹姆士·里德著:《基督的人生观》,蒋庆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20页。
    ④刘小枫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杨德友,董友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789页。
    ⑤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上卷,胡慰荆等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1038页。
    ①[德]于尔根·莫尔特曼著:《来临中的上帝》,曾念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85页。
    ②刘小枫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杨德友、董友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835页。
    ③[德]于尔根·莫尔特曼著:《来临中的上帝》,曾念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00页。
    ④[德]于尔根·莫尔特曼著:《来临中的上帝》,曾念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23页。
    ①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下卷,文国伟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2685页。
    ②[德]于尔根·莫尔特曼著:《来临中的上帝》,曾念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6页。
    ③[法]欧芮斯特·勒南:《耶稣的一生》,梁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13-214页。
    ④[法]欧芮斯特·勒南:《耶稣的一生》,梁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13-214页。
    ①卡尔·白舍客著:《基督宗教伦理学》第2卷,静也,常宏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67页。
    ②陈俊伟著:《天国与世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第313-314页。
    ①陈俊伟著:《天国与世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第316页。
    ②陈俊伟著:《天国与世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第317页。
    ③谢炳国编著:《基督教仪式和礼文》,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④谢炳国编著:《基督教仪式和礼文》,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①谢炳国编著:《基督教仪式和礼文》,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②康志杰著:《基督教的礼仪节日》,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③康志杰著:《基督教的礼仪节日》,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99-100页。
    ④谢炳国编著:《基督教仪式和礼文》,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①董小川著:《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4-165页。
    ②董小川著:《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94页。
    ③刘小枫著:《拯救与逍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03页。
    ①牟宗三著:《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0页。
    ②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上卷,方大林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年版,第136-137页。
    ③靳凤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5-386页。
    ①姚新中著:《儒教与基督教——仁与爱的比较研究》,赵艳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②段德智著:《死亡哲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1页。
    ①靳凤林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7页。
    ①莫尔特曼著:《来临中的上帝——基督教的终末论》,曾念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0页。
    ②莫尔特曼著:《来临中的上帝——基督教的终末论》,曾念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页。
    ①顾希佳著:《礼仪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1页。
    ②奥古斯丁著:《上帝之城》,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③奥古斯丁著:《上帝之城》,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①郭清香著:《耶儒伦理比较研究——民国时期基督教与儒教伦理思想的冲突与融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9页。
    ①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13页。
    ②任继愈著:《中国哲学八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5页。
    ③杜小安著:《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7页。
    ④[英]詹姆士·里德著:《基督的人生观》,蒋庆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06页。
    ①郑晓江著:《超越死亡》,台北:正中书店,1999年版,第26-27页。
    ②姚新中著:《儒教与基督教——仁与爱的比较研究》,赵艳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167页。
    ①奥古斯丁著:《上帝之城》,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62页。
    ①张岱年:《中国哲学关于终极关怀的思考》,《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3期,第95页。
    ①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4页。
    ②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16页。
    ③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2页。
    ①蔡尚思:《十家论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②张世英:《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页。
    ③靳凤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2页。
    ④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7页。
    ⑤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91页。
    ①张世英:《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225页。
    ②尼采:《上帝之死》,刘崎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7页。
    ③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89页。
    ①段德智著:《死亡哲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93页。
    ②尼采:《上帝之死》,刘崎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105页。
    ①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页。
    ②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
    ②《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人民日报,1997-02-26。
    ③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7页。
    ④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彭国翔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
    ①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3页。
    ②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彭国翔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8页。
    [1]艾玛纽埃尔·勒维纳斯著.上帝·死亡和时间[M].余中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奥古斯丁著.忏悔录[M].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奥古斯丁著.论四福音书的和谐[M].许一新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4]奥古斯丁著.上帝之城[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奥特、奥托编.信仰的回答——系统神学五十题[M].李秋零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
    [6]巴克莱著.新约圣经注释[M].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
    [7]白诗朗著.普天之下:儒耶对话中的典范转化[M].彭国翔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8][德]布尔特曼等.生存神学与末世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5.
    [9]布鲁斯M.麦慈格著.新约正典的起源、发展和意义[M].刘平曹静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0]查尔斯.L.坎默著.基督教伦理学[M].王苏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1]蔡德贵著.孔子VS基督[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12]蔡仁厚著.孔子的生命境界[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13]蔡尚思著.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4]蔡尚思主编.十家论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5]蔡元培著.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6]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7]陈俊伟著.天国与世界[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18]陈来著.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9]陈荣捷.近思录详注集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0][德]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耶稣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1][英]大卫·休漠.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3]邓思平.经验主义的孔子道德思想及其历史演变[M].成都:巴蜀书社,2000.
    [24]董小川著.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5]段德智著.死亡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26]杜维明著.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M].彭国翔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7]杜小安著.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8]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9]辜鸿铭著.春秋大义[M].颜林海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
    [30][美]顾立雅著.孔子与中国之道[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
    [31]郭清香著.耶儒伦理比较研究——民国时期基督教与儒教伦理思想的冲突与融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2]汉斯·昆著.基督教大思想家[M].包利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3][美]郝大维、安乐哲著:孔子哲学思微[M].蒋弋为,李志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34]何光沪许志伟主编.儒释道与基督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5]何世明.基督教儒学四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36][美]赫伯特·芬格莱特著.孔子——即凡而圣[M].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7]洪汉鼎著.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8]黄保罗著.儒家、基督宗教与救赎[M].周永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39]黄建中著.比较伦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40]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41]靳凤林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2]靳凤林主编.领导干部伦理课十三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43]卡尔·白舍客著.基督宗教伦理学[M].静也、常宏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44]康志杰著.基督教的礼仪节日[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45]匡亚明著.孔子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1985.
    [46]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7]李长之著.孔子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48]李殿元著.圣人哲学——孔子的智慧[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49]李渔叔注译.墨子今注今译[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50]梁工著.圣经指南[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51]梁家荣著.仁礼之辨——孔子之道的再释与重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2]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3]林甘泉主编.孔子与20世纪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4]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5]刘光耀孙善玲.四福音书解读[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56]刘小枫著.拯救与逍遥[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57]刘小枫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M].杨德友,董友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58]柳诒征著.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9]刘余莉著.儒家伦理学——规则与美德的统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60]罗安宪主编.中国孔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1]罗秉祥万俊人编.宗教与道德之关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2]罗秉祥谢文郁主编.耶儒对谈——问题在哪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3]马丁·开姆尼茨著.基督的二性[M].段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64]马克斯·韦伯著.古犹太教[M].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6]牟宗三著.中国哲学的特质[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67]摩西·迈蒙尼德.迷途指津[M].傅有德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68]莫尔特曼著.来临中的上帝——基督教的终末论[M].曾念粤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69]尼采:上帝之死[M].刘崎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86.
    [70]欧芮斯特·勒南.耶稣的一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1]彭国翔著.儒家传统——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2]钱穆著.人生十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73]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74]任继愈著.中国哲学八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5]圣经·中英对照[M].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7.
    [76]司马迁著.史记评注[M].韩兆琦评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
    [77]塞缪尔·亨迁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78]沈玉成译.左传译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9]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0]汤一介李中华主编.中国儒学史·宋元卷[M].北京:北大人民出版社,2011.
    [81]王晓朝著.基督教与帝国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82]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83]万俊人著.现代西方伦理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4]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5]吴新成著.论语易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6]谢炳国编著.基督教仪式和礼文[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87]谢桂山著.圣经犹太伦理与先秦儒家伦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88]熊公哲注译.荀子[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89]徐行言主编.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0]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91]许志伟、赵敦华主编.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2][英]约翰·德雷恩著.旧约概论[M].许一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3][英]约翰·德雷恩著.新约概论[M].胡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4]阎钢著.内圣外王——儒学人生哲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95]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96]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M].济南:齐鲁书社,2009.
    [97]杨克勤著.孔子与保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8]杨天宇撰.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99]姚新中著.儒教与基督教——仁与爱的比较研究[M].赵艳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00][英]詹姆士·里德著.基督的人生观[M].蒋庆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101]张传有著.奥古斯丁论宗教与人生[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102]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03]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4]张世英.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5]张祥龙著.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6]张志刚斯图尔德主编.东西方宗教伦理及其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107]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8]郑晓江著.生命教育演讲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109]郑晓江著.学会生死[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110][日]中村元著.比较思想论[M].吴震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11]钟志邦著.约翰福音注释卷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112]朱维之韩可胜著.古犹太文化史[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113]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4]朱贻庭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15]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16]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1][日]柴田笃著,金培懿译.“未知生,焉知死”再考——以《论语》之生死观为中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陈超.“仁”与“爱”:孔子与耶稣伦理观之比较[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11).
    [3]戴晖.爱与正义——尼采的品德学说[J].南京社会科学,2005(10).
    [4]杜维明.孔子的《论语》学术月刊[J].2007(9).
    [5]高志广冯文星.论孔子的人文鬼神观[J].文史艺术,2011(4).
    [6]郭海燕.也谈孔子的人性观[J].孔子研究,2010(3).
    [7]昊惠敏.《论语》中孔子的生命意识[J].学术论坛,2007(10).
    [8]靳凤林.论孔子的死亡观[J].北方论丛,2000(1).
    [9]靳凤林.先秦儒道死亡思想之比较[J].孔子研究,2002(5).
    [10]李猛.爱与正义[J].书屋,2001(5).
    [11]柳金言.从和谐角度对《论语》和《圣经》的对比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0.
    [12]刘顺.孔汉思的儒、基两教人性论差异对比研究分析[J].阴山学刊,2006(2).
    [13]路晓军.中西方传统生死观论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
    [14]任丽新.儒学与基督教:天人关系、神人关系及其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15]孙丽娟.儒家与基督教关于天人关系与神人关系的异同[J].渤海大学学报,2010(1).
    [16]汤一介.超越生死的观念和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1-03-29(007).
    [17]王杰.论孔子的天命、人性及政治价值依据[J].孔子研究,2005(6).
    [18]王玉珏.孔子死亡观的构建理路与审美价值[J].中华文化论坛,2010(2).
    [19]徐春林.中国传统文化中超越生死的五种模式[J].郑州大学学报,2008(5).
    [20]张岱年.中国哲学关于终极关怀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1993(3).
    [21]赵晖.生死观上的人类智慧——中西生死观比较[J].学理论,2009(12).
    [22]周海平.深情的体悟,卓然的阐释——<论语新解>的学术情怀与境界[J].孔子研究,2002(6).
    [23]周可真.儒教之“天”与基督教之“上帝”——由儒教是否宗教引起的文化反思[J].哲学研究,2003(12).
    [24]闫玉华.儒教与基督教对中西方社会伦理道德之影响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9(5).
    [25]朱清华.孔耶生死本体论之比较[J],道德与文明,2013(2).
    [26]朱清华,袁迎春.论生命价值的实现路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4).
    [27]朱清华.在责任中彰显生命的价值[N],学习时报,2011-10-10.
    [1] Jüngel, Eberhard(1974), Death: the riddle and the mystery, Philadelphia: TheWestminster Press.
    [2] Léon-Dufour, Xavier(1986), Life and Death in the New Testament, San Francisco:Harper&Row, Publishers.
    [3] Miller-McLemore, Bonnie J (1988), Death, Sin and the Moral Life, Atlanta,Georgia: Scholars Press.
    [4] Moltmann, Jürgen (1967), Theology of Hope, London: SCM Press Ltd.
    [5] Moltmann, Jürgen (1990), The Way of Jesus Christ, London: SCM Press Ltd.
    [6] Moltmann, Jürgen (1994), Jesus Christ for Today’s World, London: SCM PressLtd.
    [7] Moltmann, Jürgen (1996), The Coming of God, London: SCM Press Ltd.
    [8] Moltmann, Jürgen (1997), The Sourse of Life, London: SCM Press Ltd.
    [9] Tillich, Paul (1954), Love, Power, and Just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 Thielicke, Helmut (1970), Death And Life,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1]Tillich, Paul (1951), Systematic Theology, Volume1,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12]Tillich, Paul (1957), Dynamics of Faith, New York: Harper﹠Row Publishers.
    [13] Tillich, Paul (1954), Love, Power, and Just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4] Tillich, Paul (1952), The Courage to B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