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机制创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总结了现有城市圈、区域一体化及生态环境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现状,并对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从而得出导致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层制度原因,进而以推进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为宗旨,致力于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机制创新,以求更好地解决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文中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
     全文具体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论述,揭示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对城市圈、区域一体化、生态环境及机制的概念进行解析和界定,并对相关的城市圈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及生态环境理论进行简述。从而为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的实现寻求理论支持。
     第三部分——现状分析。本部分对武汉城市圈的地域特点及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的必要,并对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的进展及现状进行研究。
     第四部分——问题及成因。针对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中出现的水土流失、空气污染、水污染及湿地萎缩等问题,进行制度原因的解析,提出本文观点,即环境保护的行政分割、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和监督考核机制的不合理是造成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原因。
     第五部分——对策研究。本部分以寻求具有可操作性的机制创新为目标,提出从环保联席会议制度、环境监测协调机制及环保联合执法机制三方面来建立环境合作协调机制,以解决环境保护机制的行政分割;从政府补偿机制和市场补偿机制两方面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从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两方面来健全环境监督考核机制。
     第六部分——总结。本文观点的总结,文中的创新及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This article takes Wuhan megalopolis as research object.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ies in megalopolis,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ntegration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Wuhan megalopolis, and makes a deep study on the problems ris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integration. Then this article makes a conclusion that the deficiency in the mechanisms is the reason of the problems. Aiming at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author devotes herself to the innovation of mechanism, that is a effective way of solving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 and promoting healthy development of Wuhan megalopolis.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ix parts:
     PartⅠ- Preface. This part is the background, object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progress of this research,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frame of this article.
     PartⅡ- Theoretical study. This part is the definition and theories of megalopolis, regional integration, environment and mechanism, this par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Wuhan megalopolis.
     PartⅢ-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fter analyzing the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of Wuhan megalopolis, this article point out the need for the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search the situ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PartⅣ- Problems and causes. As the development of Wuhan megalopolis, a variety of problems appeared, such as soil erosion, air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and wetland shrinkage. From analyzing, this article makes a conclusion that the deficiency in the mechanisms is the reason of the problems. The deficiency in mechanism include the parti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the distemperednes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the irrational mechanisms of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PartⅤ-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search the operational approaches of mechanism innovation, this part designs many ways, Set up the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from the joint meet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the joint enforcement in law. The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and market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s well as reform the cadres'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PartⅥ- Conclusion. The author summed up the opinions, innovations and the defect of the article, as well as the foreground for future research.
引文
[1]凡蓉蓉.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1页.
    [1]陈耀.中部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关节点[J].决策咨询,2003年第4期,第22页.
    [1]Viner,J.The Customs Union Issue[M].New York:Cam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aece,1950,p.146.
    [2]Bliss.Chrstopher.Economic theory and Policy for Trading Block[M].Mancher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44,p.132.
    [3]Corden,W.W.Economics of scale customs union theor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1972.vol.80,pp.465-475.
    [1]陈竹.武汉城市圈产业合作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4页.
    [2]Pigou,A.C.Economics of Welfare[M].London:Macmillan,1932,pp.172-174.
    [3]Kneese,AllenV.Economics and the Environment[M].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77,p.168.
    [4]Dasgupta,P.S.The Ultimate Resource[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p.154
    [5]Anderson,T.L.and Leai,D.R.Free Market Environmentalism[M].USA:Westview Press,1991,p.203.
    [6]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89-190页.
    [1]Ostrom,E.Are Successful Efforts to Manage Common Pool Problems a Challenge to the Theorise of Garrett Haardin and Mancur Olson[J].Workshop in Political Theory and Policy Analysis,Indian University.
    [2]高汝熹,罗明义.城市圈域经济论[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页.
    [3]张京祥.城镇群体发展的竞争与共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4]孙娟.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第4期,第73-77页.
    [5]伍贻康等.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9页.
    [6]张幼文.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1]白英锐,刘文秀.欧洲一体化性质及特点[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8页
    [2]宁越敏,施倩,查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1999第6期,第2-9页.
    [3]洪银兴,刘志彪.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
    [4]李国平.首都圈结构、分工与营建战略[M].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4年版,第210页.
    [5]陈文科.关于武汉城市圈的“圈进”思路[J].政策,2005年第8期.
    [6]曲格平.国情与选择——中国环境与发展战略研究[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1994年版,62-74页.
    [7]汪恕诚.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调控[C].在中国水利学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学术报告.
    [8]李康.环境政策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胡鞍钢.转型期水资源配置的公共政策:准市场和政治民主协商[J].中国水情分析研究报告,2000年第16期,第23页.
    [2]张曙光.退耕还林,谁做为好.中评网(www.china-review.com).
    [3]常云昆.黄河断流与黄河水权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龙爱华,程国栋,樊胜岳,周立华.我国水资源管理中的行政分割问题及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8期,第20页.
    [1]王碧峰.我国城市经济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2期,第74-75页.
    [2]凡蓉蓉.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第38页.
    [1]杨京平.环境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第45页.
    [2]http://baike.baidu.com/view/79349.htm
    [1]程馨.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第6页。
    [2]凡蓉蓉.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1页.
    [3]Freedman J.R.Planning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M].London:Sage Publication,1973,pp.6-7.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59页.
    [1]唐英.论生态环境规制改革[J].财经政法资讯,2007年第5期,第23页.
    [1]唐英.论生态环境规制改革[J].财经政法资讯,2007年第5期,第23页.
    [1]湖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民进湖北省委员会.关于武汉城市圈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J].参政议政,2008年第5期,第33页.
    [1]曾群.武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第26页.
    [1]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第82页.
    [1]樊根耀.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分析[M].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2]孙承詠,周景博.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3]杨艳琳.资源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4]保罗·R.伯特尼,罗伯特·N.史蒂文斯,穆贤清,方志伟译.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5]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6]曾文慧.越界水污染规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7]李定龙,常杰云.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8]杨京平.环境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9]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10]海热提,王文兴.生态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11]包庆德,张燕.系统探求:经济生态一体化制约因素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0期.
    [12]张超.环保收费制模式创立分析[J].观察与思考,2004年第5期.
    [13]吴丹.论我国生态税收制度的构建[J].重庆大学学报,2001年第7期.
    [14]戴明忠,王腊春,窦贻俭.区域环境问题和区际环境协作[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10期.
    [15]吴晓青,洪尚群,段昌群等.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是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关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1期.
    [16 胡天杨,陈慧君.认识“新特区”—武汉1+8城市圈漫谈[J].地理在线,2008年第1期.
    [17]于红,姚建.关于区域环境保护政策的思考[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年第6期.
    [18]郭荣星,郭立卿.关于跨边界区域环境管理的若干问题[J].科技导报,2000年第6期.
    [19]冉瑞平.试论建立环境问题的区际协作机制[J].农村经济,2004年第10期.
    [20]石登荣,尤建军.太湖流域水环境问题的探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9期.
    [21]庞永红.“外部性”问题与“科斯定理”的伦理追问[J].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5期.
    [22]民革湖北省委员会.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体制机制创新[J].参政议政,2008年第2期.
    [23]倪庆东.环境经济一体化的税收政策选择[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9期.
    [24]周海燕.长株潭生态建设一体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年第1期.
    [25]刘智勇.城市群理论研究综述[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6]陈松.从科斯无关性定理到市场失灵及政府规制[J].中共长春市委常校学报,2008年第1期,第35页.
    [27]民革湖北省委员会.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体制机制创新[J].参政议政,2008年第2期.
    [28]刘承良,曾菊新.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城市探讨与研究,2008年第10期.
    [29]韩俊梅,鞠鑫.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灵说及其矫正[J].特区经济,2006年第2期.
    [30]童珂.关于排污收费补偿机制问题的研究报告[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0第10期.
    [31]湖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民进湖北省委员会.关于武汉城市圈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J].参政议政,2008年第5期.
    [32]密佳音.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简论[J].社会观察,2009年第1期.
    [33]刘富刚.环境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德州学院学报,2001年第12期.
    [34]洪大用.积极培育引导成长中的民间环保力量[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6月.
    [35]汪丽娟.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J].科学论坛,2008年第3期.
    [36]王佳纬,屠瑾.建立健全我国政府环保绩效考核机制的路径分析[J].大连干部学刊,2007年第1期.
    [37]吴殿廷.京津冀一体化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领导之友,2004年第5期.
    [38]唐英.论生态环境规制改革[J].学术探讨,2007年第5期.
    [39]李忠斌.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2007年第4期.
    [40]王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驱动机制分析[J].企业经济,2005年第4期.
    [41]仇方道,顾云海.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以徐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6年第11期.
    [42]宋敏,耿荣海,史海军,邓红兵.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分析[J].理论界,2008年第5期.
    [43]肖建华,邓集文.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及其克服[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4]易龙生,曾贤刚,陈松岭.生态资源≠‘免费午餐'—我国生态补偿亟需制度化出口[J].环境经济·专栏,2008年第1期.
    [45]项光勤.世界城市圈理论及其实践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3期.
    [46]严武斌.武汉城市经济圈发展现状及一体化对策研究[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8年第4期.
    [47]汤尚颖.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体制机制建设初探[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48]李恩成.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环境保护政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
    [49]王洪庆,朱荣林.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5期,第35页.
    [50]张紧跟,唐玉亮.流域治理中的政府间环境协作机制研究——以小东江治理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7期.
    [51]易杏花.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湖北省资源环境制度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1月,第32页.
    [52]孔国荣,吕东锋.浅谈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J].企业经济,2008年第12期.
    [53]孙菲.关于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的若干思考[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54]肖安民.武汉城市圈试验区建设的意义与制度创新[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
    [55]徐聪.公共选择理论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8期.
    [56] Pigou, A. C. Economics of Welfare[M]. London:Macmillan, 1932.
    [57] Kneese,Allen. Economics and the Environment[M]. 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58] Dasgupta,P.S. The Ultimate Resource[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
    [59] Anderson, T. L. and Leai,D. R. Free Market Environmentalism[M]. USA:Westview Press,19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