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认同下的吹打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吹打乐是我国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组合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它自明清时期逐渐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国传统民间器乐中最为普遍的演奏形式之一。
     本文是对浙江奉化和富阳地区吹打乐的研究。与以往对该地区吹打乐的研究多关注音乐形态方面不同,笔者将该地区的吹打乐置于宗族仪式中的祭祖仪式和丧葬仪式中,在关注吹打乐是如何活用于民间的同时,结合宗族认同阐释其为何能够活用于民间的原因。同时,文章透过对浙江两个地区以村落为中心的宗族社会的吹打乐在不同仪式中用乐的个案研究,来探讨在历史的变迁中,局内人是如何构建不同仪式中的不同吹打乐类型,从而把握宗族认同是如何影响吹打乐的音乐建构,以此来观照他们是如何透过音乐活动塑造并维系宗族社会生活。
     本文的研究一方面指向“音乐如何作用于文化”,讨论吹打乐是如何运用于宗族仪式之中;一方面指向“文化如何塑造音乐”,讨论以村落为中心的宗族社会是如何影响吹打乐的传承和延续。对于前者的讨论,是对浙江地区吹打乐在历史变迁中所呈现的变化进行分析,把握局内人音乐建构的方式;而对后者的关注,则为宗族文化及其音乐传统的理解提供另外种视角和起点。
     本文由绪论、四章正文及结论组成。
     绪论论述了浙江地区吹打乐的研究现状、本论题的研究思路、理论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和第二章则分别是以奉化和富阳两地宗族仪式之祭祖仪式和丧葬仪式程序及吹打乐的用乐为对象,通过对不同仪式的文献文本、现场文本和口述文本的对比,对仪式及吹打乐在历史变迁中的变化进行梳理;同时,对两个地区的地理背景、信仰背景等社会文化背景进行简要的分析,为解释其在历史变迁中形成的“变”与“不变”提供一定的背景研究依据。因此,前两章是对吹打乐如何活用于民间进行的描写。第三章则是对奉化和富阳两地吹打乐的音乐建构进行分析,从音乐形态的角度对吹打乐以怎样的方式活用于民间进行论述。第四章是对前三章所描述的音乐文化现象进行解释,笔者认为:宗族社会用身份地位以及聪慧程度等标准来对应不同的吹打乐类型;同时,在宗族的名义下,通过各种标准来划分等级,从而形成各自小的群体,达到维系宗族认同的功能。然而,并非一成不变的宗族认同又影响着仪式及吹打乐的发展,从而在历史变迁中呈现出“变”与“不变”交互的传承。
An ensemble of Chinese wind and percussion instruments, as a most prevalent performance typ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instrument music, has been developed since Ming Dynasty. It is an instrumental ensemble form, consisting of wind instrument and percussion.
     Our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ensemble of Chinese wind and percussion instruments in Fenghua and Fuyang reg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focusing on An ensemble of Chinese wind and percussion instruments in the clan rituals or ceremonies. The case analysis in those regions revealed how An ensemble of Chinese wind and percussion instruments has been changed in different ritual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nd how the local people created and maintained their clan society through the music.
     The study discussed two points of view:how does music affect culture----the impact of An ensemble of Chinese wind and percussion instruments in the clan rituals, and how does culture built music----the impact of village-centered clan society on the inheritance and continuity of An ensemble of Chinese wind and percussion instruments. The first point of view revealed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An ensemble of Chinese wind and percussion instruments styles with time, and the second point of view clarif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cestral culture and music tradition.
     The thesis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sections 1-4 and conclusion.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background of An ensemble of Chinese wind and percussion instruments study in Zhejiang Province was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were described. Section 1 and 2 investigated the clan ceremonies and the appliance of An ensemble of Chinese wind and percussion instruments in the ceremonies in Fenghua and Fuyang respectively, then analyzed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ceremonies and An ensemble of Chinese wind and percussion instruments by studying the literatures, live and oral texts, as well as the backgrounds of geography, faith, society and culture. Thus these 2 sections described how An ensemble of Chinese wind and percussion instruments has been practiced in those regions. Section 3 investigated the Music construction of An ensemble of Chinese wind and percussion instruments in the two areas. Section 4 explained the music culture phenomenon described above. It is concluded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An ensemble of Chinese wind and percussion instruments are in accordance to different social status and intelligence in the clan society where subgroups of people are formed by different classes to maintain the clan, meanwhile, the variable clan identit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clan ceremonies and An ensemble of Chinese wind and percussion instruments.
引文
1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民族音乐概论》,北京: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
    2 高厚永:《民族器乐概论》,苏州: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3页。
    3 分别参见叶栋:《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李民雄:《民族器乐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4 袁静芳:《传统器乐与乐种论著综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5 薛艺兵:《民间吹打的乐种类型与人文背景》,《民间鼓吹乐研究——首届中国民间鼓吹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6 薛艺兵、吴犇:《屈家营“音乐会”的调查与研究》,《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2期,第81页。
    7 萧梅:《来自平原的报告——记首届中国民间鼓吹乐学术研讨会》《人民音乐》1996年,第1期,第20页。
    8 朱扬:《屈家营“音乐会”调查报告(之一)》,《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29页。
    9 张振涛:《不同规格的管子配置不同宫均的笙制》,《音乐学习与研究》1996年第3期,总第44期,第18页。
    10 乔建中、薛艺兵、钟思第、张振涛:《“音乐会”的谱本统计及相关问题——冀京津笙管乐种研究之一》,《音乐研究》1997年第2期,第87页。
    11 张振涛:《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2 张振涛:《民间乐师研究报告——冀京津笙管乐种研究之二》,《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1期,第44页。
    13 乔建中、薛艺兵、钟思第、张振涛:《民俗音乐实录——冀中、京、津地区民间“音乐会”普查实录(续 二)》,《中国音乐年鉴》1996年,第213页。
    1 张振涛:《官方子——音乐会的活动场所》《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49页。
    2 期间所涉及的学位论文选题包括陈克秀对山西地区的吹打乐的研究、田耀农对陕北礼俗音乐的研究,以及景尉岗对中国传统笙管乐的研究等。
    3 杨荫浏、曹安和:《苏南吹打》,北京:音乐出版社1954年版。杨荫浏:《十番锣鼓》,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
    4 樊祖荫:《论十番锣鼓中的节奏、音色序列与当代音乐创作的关系》,《音乐研究》第12-25页。
    5 张伯瑜:《江苏十番锣鼓的节奏分析》,《音乐研究》2001年第3期,第58-65页。
    6田耀农:《皖西锣鼓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7 齐琨:《徽州乡村祠堂礼俗音乐——古筑村和彭龙村的个案调查与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1年。
    1 叶栋:《民间器乐的体裁与形式》,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28页。
    2 《中国民间器乐集成·浙江卷》编撰委员会:《中国民间器乐集成·浙江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版,第488页。
    3 “音乐来源、兴起时间、乐器配置、代表曲目、演奏场合、演奏成员”,是笔者根据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对其进行的归纳。
    4 李民雄:《浙江民间吹打音乐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内部教材。
    5 《中国民间器乐集成·浙江卷》编撰委员会:《中国民间器乐集成·浙江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版,第1569、487页。
    1 齐琨:《灵验的音声——浙江省富阳市龙门镇元宵节灯会仪式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3期,第8-21页。
    1 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版,第1344页。
    2 赵志安:《民族音乐学历时性研究述见》,《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3期,第137页。
    3 齐琨:《历史地阐释——上海南汇丝竹乐清音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4 赖斯于1987年发表了名为"Toward the Remodeling of Ethnomusicology"一文,着重强调时间维度——历史在Ethnomusicology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进而提出在分析某一社会阶层音乐符号系统的性质时,需要关注“历史构成、社会维护、个人创造”三个层面的互动关系,以回答“人们是如何按历史构成音乐、由社会维持音乐、以及通过个人创造和体验音乐的?”(Timothy Rice 1987:479-480)
    5 洛秦:《民族音乐学作用与历史研究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3期,第38页。
    1 Contextualization,是指将(音素、单词等)置于上下文中研究,通过对其来龙去脉的梳理,使得事件、活动等融入背景、语境中,因此,又有“语境化”、“脉络化”之释义。因此,De-contextualization“去脉络化”,就可以理解为是将事物、活动等从原本的环境中抽离。
    2 冯尔康:《中国宗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3 冯尔康:《中国宗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3页
    1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论语注疏(卷16“季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 堕民,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一个社会阶层,他们与宗族子弟相对。至今已不存在,因此笔者在下文中将以“非宗族子弟”取代“堕民”的称谓。
    1 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2 杨建宏:《宋代礼制与基层社会控制研究》,2006年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6页。 部分的内容。
    1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5页。
    2 曼纽尔·卡斯特(Maunel Castells)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1 Nketia, J. H. Kwabena.1990. " Contextual Strategies of Inquiry and Systematization. " Enthnoromusicology 34/1:75-97引自:曹本冶:《一统音乐学》:《大音》第二卷“音乐学·“音乐”之间的对话”,第37页。
    2 曹本冶:《一统音乐学》,《大音》第二卷,第37页。
    3 王铭铭《命与历史》《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Ritchie, Donald A.1995. Doing oral History. 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 Toronto:Maxwell Macmillan Canada;New York:Maxwell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5 杨祥银:《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6 萧梅:《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1 萧梅:《理论·方法·精神——“‘实地考察’与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中国音乐学》1997年第4期,第64页。
    2 萧梅:《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3 洛秦:《一个“局外人”怎样看待美国街头音乐活动》,《学无界知无涯——释论音乐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表达》,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页。
    1 日本学者井上徹提出现代社会宗族复兴的原因有可能是:是否有因全球化而产生的某种不安全感?因为他认为“中国眼下正经历着全球化波涛的洗礼,中国人民也将直接面对级差与动荡的显示,而作为克服着一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宗族。宗族作为抗衡着全球化运动的传统形态之一种,毕竟是非常重要的。”(井上徹_2008:2)
    2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93页。曹本冶:《思想-行为——一仪式中音声的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465页。司马迁:史记:第一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页。
    5 刘江翔、林坤:《中国祭祖文化的社会功能及现代性》《龙岩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69页。
    1 高厚永指出:吹打乐的演奏一般可以分为坐乐和行乐两种。(高厚永1981:24)
    2 奉化市志编纂委员会胡元瑶主编:《奉化市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4年版,第725页。
    3 1955年,大桥镇“九韶堂”演奏的大型丝竹锣鼓[万花灯]、吹打乐[将军得胜令]进京参加“全国群众 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会”,获优秀奖。之后加入“浙江民间音乐舞蹈巡回演出团”赴金华、瞿州、温州、上海、宁波等演出。
    1 奉化市志编纂委员会胡元瑶主编:《奉化市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4年版,第724页。
    2 叶栋:《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
    3 根据薛艺兵对于粤东民间乐社的研究中谈到:“乐间”或“乐社”是两种以奏唱自娱为其旨趣的业余组织。乐间又叫闲间,取其闲暇之余聚伙于家中房间奏乐娱乐之意。这种组织广泛普及于社会底层群众中,人们自愿结合,人数可多可少,以演奏弦诗乐为主。乐社被认为是一种高雅的音乐结社,故名儒乐社。锣鼓班是一种专门服务于游神赛会和节日游艺活动的锣鼓丝竹乐社班。善堂,或称念佛社,是当地群众诵念拜佛的俗家佛教组织,也是济贫行善的社会慈善团体。为民间的礼佛、普渡、祭祀和丧事礼仪服务。(薛艺兵_2003:258-315)
    4 从奉化的地理位置来看,与浙江绍兴接壤,自然收到绍剧的影响比较深,因此,当地的民间仪式中,常常会有绍兴的艺人过来演出,奉化的艺人也会被聘请到绍兴演奏。
    5 家庙或称宗庙、祠堂、影堂,是宗法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封建家族制度得以维系的重要环节。
    1 史江:《宋代会社研究》,四川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页。
    2 陈保良:《中国的社与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3 林济:《长江流域的宗族与宗族生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67页。
    4 本文中笔者对“社”、“会”、“堂”和“班”的班社组织的命名所进行的归纳,是对奉化地区而言。
    1 参见范志军博士论文《汉代丧礼研究》中对于我国丧葬仪式的综述部分。(范志军2006:2)
    2 该镇位于奉化市西南部,与宁海县、绍兴新昌县以及奉化溪口镇接壤,属于全山区乡镇。
    3 俞婉君:《绍兴堕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 奉化市志编纂委员会胡元瑶主编:《奉化市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4年版,第816-817页。
    1 冯尔康:《中国宗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17页。
    2 冯尔康:《中国宗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7页。
    3 刘铁梁在《村落集体仪式性文艺表演与村民的社会组织观念》一文中,指出“民间称”浙江地区的这种“抬出神灵偶像于乡里当中作游行表演的仪式”为“菩萨巡游、抬菩萨或者行会”。(刘铁梁_1995:4)
    4 #12
    1 《富阳县志》编撰委员会编:《富阳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1页。
    1 吴祚来:《文化是一条河》,北京: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421-422页。
    2《富阳县志》编撰委员会编:《富阳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18页。
    3 张世闪:《小章竹马:村落语境中的艺术表演与文化认同》,《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84页。
    4 此说法是摘自于富阳龙门镇孙文喜整理的“龙门竹马简介”。参见齐琨《灵验的音声——浙江省富阳市龙门镇元宵节灯会仪式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3期,第20页。
    1 吴晓萍:《中国工尺谱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33页。
    2 由于不排除传谱者在书写上受到方言的影响,笔者认为曲谱上的“支法”指的就是“指法”。
    3 曲谱上用“占”来示意“转”,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方言的缘故所造成的。
    4 吴晓萍:《中国工尺谱研究》,上海:L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页。
    1 高厚永:《民族器乐概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36页。
    2 杨荫浏编著:《十番锣鼓》,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17页。
    1 由于此次丧葬仪式中唱班演奏的[小开门]与越剧戏曲曲牌[小开门]的旋律相同,因此,在附录五中笔者仅对唱班演奏的[小开门]做一谱例。
    2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编:《中国音乐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2003年第4次印刷),第189页。
    3 杜经国著:《二十五史——宋史(简体标点本)》(卷二百九十·烈传第四十九),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2-1343页。
    1 张振涛:《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页。
    2张振涛:《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3 《宋史·乐志》,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版,第3010页。
    4 吉联抗辑译:《辽金元音乐史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63页。
    1 张振涛:《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页。
    2 [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七册,第1894页。
    1 刘勇:《中国唢呐历史考察》《中国音乐学》2000年第2期,第44-47页。
    2[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
    3 转引自刘勇:《中国唢呐历史考察》,《中国音乐学》2000年第2期,第44页。
    1 齐琨:《历史地阐释——上海南汇丝竹乐清音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1 曹本冶:《一统音乐学》,《大音》第二卷,第35页。
    2 沈洽:《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导论(上)》,《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1期,第65页。
    1 黄翔鹏:《社会生活、历史源流与律调谱器——<鼓乐全书>代序》,《黄翔鹏文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993页。
    2 萧梅:《越人歌》,《田野萍踪》,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1 引自冯尔康《中国宗族史》中关于宗族概念定义的综述。(冯尔康2009:14-15)
    1 [美]S. E. Taylir L. A. Peplau D.O. Sears,谢晓非等译:《社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2 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以上海古琴文化变迁为个案的音乐人类学研究》,2009年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页。
    3 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1998年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页。
    4 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14页。
    1 王振寰、瞿海源:《社会学与台湾社会》,台北:巨流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出版,第76页。
    1 张世闪:《小章竹马:村落语境中的艺术表演与文化认同》,《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第285页。
    2 Wolf, Arthur.1974, "God, ghosts, and ancestors ", in Arthur Wolf 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1-18.
    1 井上徹著钱杭译钱圣音校《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从宗法主义角度所作的分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128页。
    2 郑土有:《中国民俗通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页。
    1 田仲一成《明清的戏曲——江南宗族社会的表象》,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124页。
    2 河南程氏文集(卷五)·为家君上神宗皇帝论簿葬书。转引自游彪:《礼俗之际——宋代丧葬礼俗及其特征》,《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103页。
    3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1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77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班社1997年版,第320页。
    3 王沪宁:《当代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4 路易·杜蒙著,王志明译:《阶序人——卡斯特体系及其衍生现象》,台北:源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136页。
    1 冯洁轩:《论郑卫之音》,《金石回响》,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2 《晏子春秋》之《外篇第九》“晏公为大钟——晏子与仲尼柏常骞知将毁第九”。转引自吉联抗:《两汉论乐文字辑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1 赵维平:《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7页。
    2 张振涛:《吹鼓手一词的社会学释义——“音乐会”与“吹打班”的比较研究》,《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第1页。
    1 转引自景尉岗:《中国传统笙管乐申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2 此资料获益于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陈超对江苏姜堰地区会船仪式的研究,特此表示感谢。
    1 刘勇:《中国唢呐历史考察》,《中国音乐学》2002年第2期,第43页。
    2 刘禾:《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0页。
    1 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1 Stokes, Martin.1997. "Introduction:Ethnicity, Identity and Music." Ethnicity, Identity and Music—The Musical Construction of Place. Berg, Oxford/New York. p11-12.译文引自汤亚汀:《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08页。
    2 乔建:《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4页。
    1 Stokes, Martin.1997. " Introduction:Ethnicity, Identity and Music." Ethnicity, Identity and Music—The Musical Construction of Place. Berg, Oxford/New York. p10.译文引自汤亚汀:《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07页。
    2 杨晓:《南侗“祭萨”:音声声谱、天人观念与社群结构》,《大音》第二卷,第150页。
    Frith. S.1987. "Towards an Aesthetic of Popular Music" in R. Lepper and S. McClarey (eds), Music and Society:The politics of Composition, Performance and Recep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49.
    'Stokes, Martin.1997. " Introduction:Ethnicity, Identity and Music." Ethnicity, Identity and Music—The Musical Construction of Place. Berg, Oxford/New York. p24.译文引自汤亚汀:《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17页。
    5 张振涛:《吹鼓手一词的社会学释义——“音乐会”与“吹打班”的比较研究》,《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第6页。
    1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1 林济:《长江中游宗族社会及其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
    曹本冶主编:《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东卷(上、下)》,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
    曹本冶主编:《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南卷(上、下)》,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陈保良:《中国的社与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杜经国著:《二十五史——宋史(简体标点本)》(卷二百九十·烈传第四十九),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冯尔康:《中国宗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冯洁轩:《金石回响》,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等著:《中国传统文化浅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高厚永:《民族器乐概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高厚永:《民族音乐论文集》,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
    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吉联抗:《两汉论乐文字辑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
    吉联抗辑译:《辽金元音乐史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经君健:《清代社会的贱民等级》,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姜彬:《吴越民间信仰民俗——吴越地区民间信仰与民间文艺关系的考察和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景卫岗:《中国传统笙管乐申论》,长沙:湖南文艺图书出版社,2007年。
    李方元:《(宋史·乐志)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李民雄:《民族器乐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
    林济:《长江中游宗族社会与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林济:《长江流域的宗族与宗族生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林耀西:《原始社会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刘禾:《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洛秦:《学无界知无涯——释论音乐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表达》,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班社,1997,年。
    齐琨:《历史地阐释——上海南汇丝竹乐清音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
    乔建:《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乔建中、薛艺兵主编:《民间鼓吹乐研究——首届中国民间鼓吹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
    钱杭、谢维扬:《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
    瞿海源:《社会学与台湾社会》,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9年。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民族音乐学”词条,《音乐词典词条汇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
    任宗权:《道教科仪概览》,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论语注疏(卷16“季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司马迁:史记:第一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
    施维:《婺剧器乐》,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宋史·乐志》,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
    上海昆剧团编:《振昆曲谱》,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元]脱脱《宋史》卷一四二《乐十七》。
    田耀农:《皖西锣鼓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
    田耀农:《陕北礼俗音乐的考察与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王沪宁:《当代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静:《中国的吉普赛人——慈城堕民田野调查》,宁波:宁波出版社,2006年。
    王继英:《民间信仰文化探踪》,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吴晓萍:《中国工尺谱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
    吴祚来:《文化是一条河》,北京: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
    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
    萧梅:《田野萍踪》,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萧梅:《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
    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薛艺兵:《在音乐表象的背后》,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杨祥银:《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杨荫浏编著:《十番锣鼓》,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
    叶栋:《民族器乐的题材与形式》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
    叶栋:《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3年。
    俞婉君:《绍兴堕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袁静芳:《乐种学》,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年。
    袁静芳:《中国传统器乐与乐种论著综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
    赵维平:《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张振涛:《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
    张振涛:《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
    郑土有:《中国民俗通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郑满声、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黄翔鹏文存(上下卷)》,济南:山东文艺图书出版,2007年。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民族音乐概论》,北京:音乐出版社,2003年。
    周祝伟、林顺道、陈东升著《浙江宗族村落社会研究》,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年。
    朱海滨:《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化——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滨岛敦俊著:《明清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 (朱海滨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杜蒙著:《阶序人——卡斯特体系及其衍生现象(Ⅰ、Ⅱ)》,(王志明译),台北:台湾源流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井上徹著:《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从宗法主义的角度所作的分析》,(钱杭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 Greetz)著:《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曼纽尔·卡斯特(Maunel Castells)著:《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Taylor、Peplau、Sears著:《社会心理学》,(谢晓非、谢冬梅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汤亚汀编译:《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
    田仲一成著:《明清的戏曲:江南宗族社会的表象》,(云贵彬、王文勋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田仲一成著:《中国的宗族与戏剧》,(钱杭、任余白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王斯福著:《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赵旭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9年。
    奉化市志编纂委员会胡元瑶主编:《奉化市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4年。
    《富阳县志》编撰委员会编:《富阳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富阳镇志编纂委员会编:《富阳镇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李民雄:《浙江民间吹打音乐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内部资料。
    清光绪《富阳县志》。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浙江卷宁波分卷)》编撰委员会编:《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浙江卷宁波分卷)》,1986年内部刊印。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浙江卷杭州分卷)》编撰委员会编:《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浙江卷杭州分卷)》,1988年内部刊印。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浙江卷》编撰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浙江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编:《中国音乐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东卷(上)》,第1-45页。
    曹本冶、谈敬德:《上海南汇、浙江舟山大洋山、江苏太仓“丧葬仪式”音乐的比较研究》,《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东卷(下)》,第387-553页。
    曹本冶:《一统音乐学》,《大音》第二卷,第3-50页。
    傅谨:《祠堂与庙宇——民间演剧的空间阐释》,《艺术探索》2006年第2期,第32-39页。
    高厚永:《气势磅礴的吹打音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第102-118页。
    高厚永:《民族曲式中的变奏原则》,《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0年第2期,第14-23页。
    黄翔鹏:《传统乐种召唤着研究工作》,《中国音乐年鉴》1990年,第70-75页。
    廖松清:《“奉化吹打”辨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2期。
    刘江翔、林坤:《中国祭祖文化的社会功能及现代性》《龙岩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页 69-73.
    刘铁梁:《村落集体仪式性文艺表演与村民的社会组织观念》,《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页1-7。
    刘勇:《中国唢呐历史考察》《中国音乐学》2000年第2期,第36-48页。
    刘泽华、刘丰:《论乐的等级思想及其社会功能》,《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第1-8页。
    洛秦:《民族音乐学作用与历史研究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3期,第34-46页。
    齐琨:《徽州宗族文化与仪式音乐程式——以安徽祁门县婚礼仪式及音乐为例》,《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东卷(上)》,第95-188页。
    齐琨:《灵验的音声——浙江省富阳市龙门镇元宵节灯会仪式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3期,第8-21页。
    齐琨:《上海南汇道教、佛教与基督教丧葬仪式空间中的清音班》,《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东卷(上)》,第441-523页。
    钱丹霞:《祖先祭祀的亲属原理和佛教元素》,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43-51页。
    沈洽: 《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导论(上)》, 《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1期,第62-77页。
    沈洽:《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导论(中)》,《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2期,第92-102页。
    沈洽: 《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导论(下)》, 《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3期,第57-67页。
    宋照敏:《周代丧葬“禁乐”制度与儒家礼乐观的关系》,《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4期,第61-63页。
    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第91-99页。
    萧梅:《理论·方法·精神——“‘实地考察’与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中国音乐学》1997年第4期,第60-70页。
    项阳:《中国音乐民间传承变与不变的思考》,《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4期,第69-78页。
    项阳、张咏春:《从[朝天子]管窥礼乐传统的一致性存在》,《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1期,第33-42页。
    俞婉君:《堕民的起源与形成考辨》,《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143-149页。
    袁静芳:《乐种学构想》,《音乐研究》1988年第4期,第18-25页。
    杨晓:《南侗“祭萨”:音声声谱、天人观念与社群结构》,《大音》第二卷,第137-173页。
    游彪:《礼俗之际——宋代丧葬礼俗及其特征》,《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103-108页。
    张世闪:《小章竹马:村落语境中的艺术表演与文化认同》,《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大会 暨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第284-296页。
    张振涛:《“吹鼓手”一词的社会学释义——“音乐会”与“吹打班”的比较研究》,《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第1-6页。
    张振涛:《国家礼乐制度与民间仪式》,《中国音乐学》2002年第3期,第82-92页。
    赵志安:《民族音乐学历时性研究述见》,《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3期,第137-144页。
    周楷模:《广东排瑶<耍歌堂>仪式音声解读——兼议“音声体系”的建构》,《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南卷(上)》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267页。
    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以上海古琴文化变迁为个案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年。
    范志军:《汉代丧礼研究》郑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年。
    齐琨:《徽州乡村祠堂礼俗音乐——古筑村和彭龙村的个案调查与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1年。
    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2年。
    史江:《宋代会社研究》,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2年。
    吴凡:《秩序空间中的仪式性乐班——阳高庙会中的阴阳与鼓匠》,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年。
    杨建宏:《宋代礼制与基层社会控制研究》,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年。
    杨晓:《噶老音乐传统与侗人社群认同——以贵州省从江县小黄侗寨为个案的考察与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年。
    于雨琴:《南朝鼓吹乐研究》,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年。
    曾美月:《宋代笔记中音乐文献的史料价值》,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年。
    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998年。
    Barker,C. The sage dictionary of culture studies, Sage Publications, London,2004.
    Frith, S. Towards an Aesthetic of Popular Music, Edited by R.Lepper and S. McClarey, Music and Society:The politics of Composition, Performance and Recep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149.1987.
    Guralnik.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New York:Webster's New World. 1988.
    Hsu, Francis L.K. Clan, Caste and Club. New York:Van Norstrand Reinhold Company. pp.1-8.1963.
    Keessing, Roger M. Cultural Anthropology.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81.
    Rice, Timothy Toward the Remodeling of Ethnomusicology, Ethnomusicology 31:1987, p.469-488.
    Ritchie, Donald A. Doing oral History. 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 Toronto:Maxwell Macmillan Canada; New York:Maxwell Macmillan International.1995.
    Seeger, Charles. Prescriptive and Descriptive Music Writing,Musical Quarterly ⅩLⅣ (2):pp.184-195.1958.
    Spier, Leslie Ancestor Worship, 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 International Edition. Danbury, CT, Grolier, p.61.1987.
    Stokes, Martin. Introduction:Ethnicity, Identity and Music. Ethnicity, Identity and Music—The Musical Construction of Place. Berg, Oxford/New York.pp.1-28.1997.
    Vandermeersch. L. An enquiry into the Chinese of the law, Edited by Schram.S,The Scope of State Power in China, London: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and 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5.
    Wolf,Arthur. God, ghosts,and ancestors,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pp.1-1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