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公牍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南朝公牍文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对公牍文进行总体概述:概括和归纳公牍文的定义、特点和种类,简述公牍文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介绍“公牍”二字的产生和使用情况。
     第二、三章从文体入手,选取诏、策、章、表、奏、启、檄、移等主要公牍文体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追溯它们的源头,介绍写作格式,并揭示其文体功用和写作特点。如章以谢恩,表以陈请,二者的写作特点共同表现为叙情陈志,注重辞采;奏主于按劾纠谬,启重在感谢恩赐,前者当明允笃诚,理切辞洁,后者则表现为篇制短小,兼重情采;檄用于威告责让,则有事昭明辨、气盛辞断的特点。
     第四、五章探讨南朝公牍文的文学化倾向。第四章论南朝公牍文的文学化演进。这主要侧重公牍文的外在形式,即骈文化的讨论。兹将南朝分为刘宋、齐梁、陈代三个阶段,选取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公牍文作家作为考察对象:刘宋之傅亮、颜延之、鲍照、谢庄,齐梁之王融、谢胱、沈约、任防、江淹、萧纲、萧绎,陈代之徐陵及同时期北周的庾信。由于骈文化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对仗,故本章主要采取统计和分析诸代表作家的公牍文的对仗句子所占总句数的比率、对句的工稳情况等来考察其骈化程度,同时兼论公牍文的用典、辞藻和声律等方面。通过种种考察和分析,得出结论:公牍文自刘宋至陈代,对句由低于总句数的一半到超过一半,完成了由散文至骈文的转变。同时这一转变又伴随着用典日益巧妙,辞藻日渐华美,声律日趋协调。
     第五章论南朝公牍文内容及功能的演变。南朝诗赋的写作由“言志”走向“缘情”,这几乎学界的共识。但此一趋势在应用性极强的公牍文中也有相似的体现,却鲜为人知。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先秦两汉到南朝,公牍文写作的政治意识由强转弱,其政务性愈来愈不受重视;南朝公牍文中重在陈政言事的文体奏、制、策等的篇数锐减,而偏于述个人私情的启、敕等则数量大增;南朝出现了以公牍文体写作游戏之文的现象。这些都集中地反映了南朝公牍文陈政务功能日益萎缩,述衷情的成分日渐增加的情况。虽然南朝公牍文中述衷情功能最终没有代替陈政务,但是此一功能的发展似已达公牍文所能承受的极限了。而这种极限正体现了南朝公牍文的文学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This study on public documents in the South dynasty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public documents, including a summary of its defini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a description of the overall process of its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and an introduction of the appearance and usage of the phrase "gongdu"(public documents).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chapters start from an analysis into the writing styles of public documents, the subjects of which include zhao, ce, zhang, biao, zou, qi, xi, yi, etc., followed by tracing back to their sources, introducing their written formats, and revealing their functions and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For example, zhan was used to express one's gratitude to the emperor, and biao to explain the opinion, while both share the features of accounting the situations and one's aspirations as well as emphasize the elegancy of wordings; zou was mainly used in impeachments or unveiling corruptions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impartiality and sincerity, while qi in thanksgivings and is recognized for its conciseness and lyric expression; xi was for condemnation on behalf of the ruler, featured by its sharpness and incontestability.
     The fourth and fifth chapters probe into the literaturization of public documents in the South dynasty. The fourth focuses on the process of literaturization itself, emphasizing the form of the documents, i.e. its parallelization. Here the south dynasty i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i.e. Liu Song, Qi Liang and Chen Dai, and the representative authors of each phase are selected for scrutiny:Fu Liang, Yan Yanzhi, Bao Zhao and Xie Zhuang in Liu Song, Wang Rong, Xie Tiao, Shen Yue, Ren Fang, Jiang Yan, Xiao Gang, Xiao Yi in Qi Liang, Xu Ling and Yu Xin (who was in Northern Zhou of the same period) in Chen Dai. As the most obvious feature of parallelization lies in the paralleled phrases, this chapter examines the extend of parallelization mainly by ways of counting and analyzing the ratio of paralleled sentences against the total number of sentences in the public documents by the above authors as well as looking into the quality of these paralleled sentences. It also discusses the literary quotations, the elegancy of wordings, the rhythms and other aspect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is arrived at through various examinations and analysis:from the periods of Liu Song to Chen Dai, the ratio of paralleled sentences in the public documents rose to more than half of the total number of sentences, thus accomplishing the transition from essay to parallel prose. The changes accompanied this process include the literary quotations became more skillful, the wordings more elegant, and the rhythms more harmonized.
     The fifth chapter concerns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tents and functions of public documents. It has been recognized by the academia that poetry in the South dynasty evolved from ideological representation towards lyric expression, but few have noticed that the same trend is applicable as well to the public documents which were highly practical. This is signified in three dimensions:from the pre-Qin era, the two Hans till the South dynasty, the political awareness in public documents writing diminished and the political purpose became less important; in the South dynasty, the number of zou, zhi, ce, etc. which emphasize reporting political issues sharply reduced, while those of qi, che, etc. which are more suitable for expressing individual emotion increased dramatically; besides, it was also during the South dynasty that public documents were used for playful writings. These all reflect the fact that in this dynasty, 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public documents declined, while the lyric expression function increased. Though the latter function had never been able to replace the former, this development seems to have reached the roof that public documents were capable of withstanding. Moreover, this roof represents that the level of literaturization of public documents in the South dynasty was unprecedented.
引文
1[宋]真德秀编:《文章正宗纲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55册,页5下。
    2[宋]真德秀编:《文章正宗》卷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55册,页85下。
    1罗宗强著:《读文心雕龙手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0月,第80页。
    2[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序》,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2页。
    1[清]薛福成撰:《庸庵文编·海外文编》卷四,光绪刻《庸庵全集》本,第301页。
    2[清]郑观应撰:《盛世危言新编》卷六《开源二》,光绪二十三年成都刻本,第143页。
    1褚斌杰著:《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450页。
    2马文熙、张归璧等编著:《古汉语知识辞典》,中华书局,2004年5月,第729页。
    1刘宣阁著:《公牍文研究》,世界书局,1946年3月,第4-5页。
    2钱忠实编著:《应用文讲话》,乐华图书公司,1934年6月,第11页。
    3陈子展著:《应用文作法讲话》,北新书局,1931年6月,第13页。
    1许同莘著:《公牍学史》,商务印书馆,1947年6月,第4页。
    2许同莘著:《公犊学史》,第4页。
    3章太炎撰:《文学论略》,群众图书公司,1925年10月,第12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二十七,中华书局,1958年2月,页278下。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三十二,页302上-下。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四十九,页742上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八十一,页905上-下。
    1许同莘著:《公牍学史》,第23页。
    2许同莘著:《公牍学史》卷一,第1页
    3徐望之著:《公牍通论》,上海书店,1947年6月,第1页。
    4《周易正义》卷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87中。
    5《尚书正义》卷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31上-中。
    6唐兰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第50页。
    1按:本文所言之《尚书》指唐时定为官学经典的,由孔颖达作传的,东晋梅赜所献的《孔传古文尚书》,也就是今天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中《尚书正义》的底本。其书中部分篇目已被认定为是伪作,如《仲虺之诰》、《汤诰》、《咸有一德》、《伊训》等篇。但基于伪作的篇目亦记载先秦时期的公牍文,故本文皆采用。
    2黄晖撰:《论衡校释》卷二十八,中华书局,1990年2月,第1139页。
    3黄晖撰:《论衡校释》卷二十,第847页。
    4褚斌杰著:《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第27页。
    5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卷四,中华书局,1993年12月,第237页。
    6许同莘著:《公牍学史》卷一,第5页。
    7徐望之著:《公牍通论·序二》,第1页。
    8褚斌杰著:《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第4-5页
    9《尚书正义》卷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14下。
    1褚斌杰著:《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第438页。
    2[清]姚鼐纂集,胡士明、李祚唐标校:《古文辞类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第4页。
    3《尚书正义》卷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27下。
    4《尚书正义》卷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74下。
    5《尚书正义》卷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38上。
    1《周礼注疏》卷二十五,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810中-810下。
    2《尚书正义》卷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64下-165上。
    3[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口知录集释(外七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第2077页。
    4陈彦辉:《西周册命铭文的礼仪内涵及其文体意义--以文体要素“拜手稽首”为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75-78页。
    5《尚书正义》卷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75中。
    6《尚书正义》卷十五,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213下。
    7《尚书正义》卷十七,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230中。
    1《尚书正义》卷十五,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214上-216下。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五十三,页415上。
    3[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卷九,凤凰出版社,2007年12月,第887页。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三,页3197上。
    5[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二十七,页3110下。
    1[汉]蔡邕著:《独断》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12月,第4-5页
    2《尚书正义》卷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32上。
    3[隋]虞世南编撰,[清]孔广陶校注:《北堂书钞》卷五十九,光绪富文斋刊本,第1页。
    1《周礼注疏》卷二十六,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820上-820中。
    2[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十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8月,第649页。
    3[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二十六,第935页。
    4[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八,第326页。
    5[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七,第288页
    6[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八,第337-342页。
    7[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三十一,第1139页。
    8[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一,中华书局1998年7月,第18页。
    9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十八《人间训》,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第1303页。
    10周生春撰:《吴越春秋辑校汇考》卷五《夫差内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86页。
    1[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八,第326页。
    2[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十八,第606页。
    3[清]王先慎撰,鍾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一,第16页。
    4[清]王先慎撰,鍾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一,第18页。
    5[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五,第181页。
    6[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四,第164页。
    7[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十四,第504-505页。
    8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186页。
    9[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281页。
    10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625页。
    1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4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3669页。
    2[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二十六,第934页。
    3[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三,第81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1817页。
    2[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十四,第504-506页。
    3[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二十九,第1069页。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四十二,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2093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64页。
    1许同莘著:《公牍学史》卷二,第23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36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2546页。
    4[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2552-2553页。
    5[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47页。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44页。
    3[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8月,第123页。
    4[明]王三聘辑:《古今事物考》卷二,《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216册,商务印书馆,1939年12月,第25页。
    5徐望之著:《公犊通论》,第17页。
    6[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四十《陈平传》,第2045页。
    7[清]王先谦补注:《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9月,影印光绪二十六年虚受堂刊本,页55上。
    8[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27页。
    9[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七十四《魏相传》,第3139-3140页。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四《翟方进传》,第3415页。
    2[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十九,第358-359页。
    3按:加官,通俗的说,就是在本官之外,皇帝另外赐予其一个官名,这样此人便可以相对自由地出入宣禁,以便于直接听从天子差遣,并为天子决策提供参谋和咨询。加官至东汉便已不存在了,而其中一些官名由虚职转为有实际职务的官职,如侍中。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39页。
    5[梁]沈约撰:《宋书》卷三十九《百官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234页。
    6[清]黄本骥编:《历代职官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第2页。
    7[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四,中华书局,1984年1月,第86页。
    8[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十六《邓禹传》,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603页。
    9[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二十六《冯勤传》,第910页。
    10[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十上《光烈阴皇后纪》,第406页。
    11[清]王之绩撰,赵拓参订:《铁立文起·后编》卷一,《历代文话》本第4册,第3755页。
    1[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上》,第24页。
    2[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十九,第358页。
    3[汉]蔡邕著:《独断》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12月,第4-5页。
    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07页。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秦文》卷一,页117上。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秦文》卷一,页117上。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一,页133上。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三,页142上。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十二,页189上-190上。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三,页142下。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二十三,页250下。
    3《毛诗正义》卷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425中。
    4《诗经》《毛诗正义》卷九,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416上。
    5[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四,页149上-下。
    6[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四,页149下。
    7《尚书正义》卷十二,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90下。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八《公孙弘传》,第3594页。
    2[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四十五《周荣传附周兴》,第1537页
    3刘跃进:《(独断)与秦汉文体研究》,《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1许同莘著:《公牍学史》卷三,第43页。
    2[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四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第860页。
    3[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二《魏书·毛玠传》,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375页。
    4[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二《魏书·徐奕传》,第377页。
    5[唐]徐坚等撰:《初学记》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月,第294页。
    1[梁]沈约撰:《宋书》卷四十,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245页。
    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刘放传》,第457页。
    3[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56年6月,第2260页。
    4[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刘放传》,第458页。
    5[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九,中华书局,1992年1月,第273页。
    6[梁]沈约撰:《宋书》卷四十,第1244页。
    1[唐]范摅撰:《云溪友议》卷四,《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3月,第23页。
    2[宋]李防等编:《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三,中华书局,1961年9月,第1031页。
    3[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一百五十五《选举一》,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3605页。
    4[元]吴自牧撰:《梦粱录》卷二,《丛书集成初编》本,第9-10页。
    5[宋]洪迈撰:《容斋随笔·续笔》卷十五,中华书局,2005年11月,第400页。
    1[宋]洪迈撰《夷坚志》丁志卷十七,中华书局,1981年10月,第680页。
    1[宋]洪迈撰:《夷坚志》乙志卷十七,第330页。
    2[宋]郑清之撰:《安晚堂诗集》卷十,《四明丛书》本,杭州古旧书店,1979年,第4页。
    3[宋]曹彦约撰:《昌谷集》卷十二《札子》,《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78册,第155页。
    4[宋]李曾伯撰:《可斋雜稿》卷十六《奏申》,《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79册,第344页。
    。[宋]刘宰撰:《漫塘文集》卷七,《嘉业堂丛书》本,第6页。
    1[宋]吴潜撰:《许国公奏议》卷三,《丛书集成初编》本第906册,中华书局,1985年3月,第75页。
    2[宋]魏了翁撰:《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三十三,四部丛刊景宋本,上海书店,1989年3月,第11页。
    3[宋]程大昌著:《续演繁露》卷五《谈助》,清学津讨原本,广陵书社,2008年3月,第209页。
    4[宋]李曾伯撰:《可斋续稿》后卷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79册,第692页。
    5[宋]吴潜撰:《许国公奏议》卷三,《丛书集成初编》本第906册,中华书局,1985年3月,第61页。
    6[宋]岳珂撰:《程史》卷十四,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第158页。
    1[宋]王炎撰:《双溪类稿》卷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55册,第485页。
    2[宋]朱熹撰:《朱子全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6月,第765页。
    3[宋]朱熹撰:《朱子全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十二,第801页。
    4[宋]陈宓撰:《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卷十二,《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19册,第410页。
    5[宋]宋庠撰:《元宪集》卷二十三,《丛书集成初编》本第868册,第238页。
    1[宋]刘宰撰:《漫塘文集》卷十五,《嘉业堂丛书》本,第10页。
    2[宋]文天祥撰:《文文山文集》卷之下,《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042册,第39页。
    3[宋]曹彦约撰:《昌谷集》卷十二《札子》,《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67册,第160-161页。
    4[宋]周敦颐撰:《周濂溪集》卷十一,《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890页,第216页。
    1[宋]李曾伯著:《可斋续稿》后卷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79册,第669页。
    2[宋]孙梦观撰:《雪窗集》卷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81册,第71-71页。
    3[宋]王栐撰:《燕翼贻谋绿》卷五“武举更革”条,《榕园丛书》本,第2页。
    4[宋]庄绰撰:《鸡肋编》卷上,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7页。
    5[宋]杨万里撰:《诚斋集》卷第一百九,《四部丛刊景宋》写本,第16页。
    6[宋]李石撰:《方舟集》卷十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49册,第675页。
    1按:今存《金佗粹编》有三个版本:元刻本(至正本)、明刻本(嘉靖本)、清刻本(浙本)。其中元刻本是搜辑岳珂所刻的本子,有少量缺页和缺字。此处用明嘉靖刻本,即明黄日敬据元刻本进行校补的本子,其编排基本上依岳珂的刻本。
    2[宋]欧阳修撰:《归田录》卷二,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29页。
    1[清]何绍基撰:《东州草堂文钞》卷十一《题跋》,光绪刻本,第15页。
    2[清]胡林翼撰:《胡文忠公遗集》卷六十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本,文海出版社,1976年,第3004页。
    3[清]黄彭年撰:《陶楼文钞》卷九,《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本,文海出版社,1969年,第734页。
    4[清]陈衍撰:《石遗室文集》卷一,民国刻本,第6页。
    5[清]王先谦撰:《虚受堂文集》卷九,光绪二十六年刻本,第21页。
    6[清]路德撰:《柽华馆诗集》卷四,光绪七年解梁刻本,第13页。
    7[清]方宗诚撰:《柏堂师友言行记》卷三,民国十五年京华印书局本,第2页。
    1[清]樊增祥撰:《樊山公牍》,广益书局,1936年3月,第1页。
    2[清]樊增祥撰:《樊山集》卷二十二,光绪十九年渭南县署刻本,第31页。
    3[清]薛福成撰:《出使四国公牍》,第3页。
    4许同莘著:《公牍学史》,第2页。
    1许同莘著:《公牍学史》,第4页。
    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第358页。
    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一,第22页。
    2《尚书正义》卷二,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117下。
    3郭英德著:《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40-145页。
    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第92页。
    1[汉]蔡邕撰:《独断》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4页。
    2[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58页。
    3《尚书正义》卷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61上-中。
    4《尚书正义》卷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62上
    5《尚书正义》卷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97下。
    6注:《尚书》除题名有“诰”字之文外,还有题名无“诰”者,如《梓材》、《多方》、《多士》、《周官》等,据孔安国传及文之内容,都有宣告天下之意,也可归入“诰”体。
    7于雪棠:《(尚书)文体分类及行为与文本的关系》,《北方论丛》,2006年第2期,第11页。
    8苏鹗纂:《苏氏演义》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7页。
    9王国维著:《观堂集林》第1册,中华书局,1959年6月,第39页。
    10章太炎《国故论衡》章太炎撰:《文学论略》,群众图书公司,1925年10月,第20页。
    11注:许多先秦没有君臣之分、可混用的文书名和文字,到了秦汉都有了固定的使用对象,如文书名如“玺书”,文字如“朕”等,它们在秦代被规定为皇帝专用。 第154-156页。
    2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李学勤审定:《逸周书汇校集注》卷三,第245-246页。
    3[清]王兆芳撰:《文章释》,《历代文话》本第9册,第6282页。
    4[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36页。
    5[明]黄佐:《六艺流别》卷七,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康熙丁卯黄铭刻本,1973年3月,第121页。
    6《仪礼注疏》卷二十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072上。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85-86页。
    2[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8月,第116页。
    3[清]吴曾祺撰:《涵芬楼文谈附文体刍言》,《历代文话》本第7册,第6650页。
    4[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58页。
    5《周礼注疏》卷二十六,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820中
    6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463-465页。
    1[梁]任昉撰,[明]陈懋仁注:《文章缘起注》,《历代文话》本第3册,第2523页。
    2[汉]蔡邕撰:《独断》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4页。
    3[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60页。
    4[清]王兆芳撰:《文章释》,《历代文话》本第7册,第6284页。
    5王贻梁、陈建敏:《穆天子传汇校集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第63页。
    6[汉]蔡邕撰:《独断》卷上,第44页。
    1[元]陈绎曾撰:《文章欧冶(文笙)》,历代文话本第2册,第1296页。
    2吴承学、刘湘兰:《诏令类文体(二):制书、诏、敕书》,《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3期,第98页。
    3[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60页。
    4按:关于敕文,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二有详细叙述,可参。
    5[清]顾炎武辑:《金石文字记》卷一,《石刻史料新编》本第1辑第12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11月,第9200页。
    6[清]页奕苞撰: 《金石录补》附《续跋》卷三,道光二十四年别下斋刻本,第171页。
    1[宋]赵明诚撰:《金石录》卷二十二,《石刻史料新编》本第1辑第12册,第8930页。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124页。
    3[清]徐灏撰:《说文解字注笺》卷三下,《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页365上。
    4[宋]袁文《瓮牖闲评》卷四,《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第23页。
    5吴承学、刘湘兰:《诏令类文体(二):制书、诏、敕书》,《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3期。
    6[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431页。
    7[汉]蔡邕撰:《独断》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页。
    8[宋]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5月,第1155页。
    1[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第30-31页。
    2[清]吴曾祺撰:《涵芬楼文谈附文体刍言》,《历代文话》本第7册,第6648页
    3[清]来裕恂撰:《汉文典》卷三,《历代文话》本第9册,第8643页。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3849页。
    5[明]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34页。
    6[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127页。
    7[梁]任防撰,(明)陈懋仁注:《文章缘起注》,《历代文话》所录《学海类编》本,第2526页。
    8[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60页,
    9[宋]高承撰,[明]李果订,金圆、许沛藻点校:《事物纪原》,中华书局,1989年4月,第59页。
    10[明]谭浚撰:《文言》卷下,《历代文话》本第3册,第2392页。
    2[明]朱荃《文通》卷四,《历代文话》本第3册,第2737页。
    3[汉]蔡邕撰:《独断》卷上,第4页。
    1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编:《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第35页
    2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编:《汉简研究文集》,第35-37页。
    1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编:《汉简研究文集》,第47贞
    2[日]佐竹靖彦主编:《殷周秦汉史学的基本问题》,中华书局,2008年9月,第224-243页。
    1王国维著:《观堂集林》卷十七《敦煌所出汉简跋十四首》,中华书局,1959年6月,第844页。
    2[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第39页。
    3[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58页。
    4[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58页。
    1[汉]蔡邕撰:《独断》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4页。
    1[明]徐师曾撰:《文体明辨序说》,第116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第3119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第3120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第3119页。
    4[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第3120页。
    5[汉]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四十五《周荣传附周兴》,第1537页。
    6[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15页。
    7[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59页。
    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59页。
    2[宋]李防等撰:《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三,中华书局,1960年2月,页2669上。
    3[清]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8月,第274页。
    4[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卷十四《刘放传》,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457页。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068页。
    6[宋]陈世崇撰,孔凡礼点校:《随隐漫录》卷三,《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中华书局,2010年1月,第25页。
    1[元]陈绎曾撰:《文说》,《历代文话》本第2册,第1341页。
    2[明]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第36页。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三,页487上。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四,页149下。
    2[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77-378页。
    1《尚书正义》卷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37上。
    2《尚书正义》卷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55下。
    3《尚书正义》卷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60上、下
    4王礼卿著:《文心雕龙通释》卷四,第391页。
    5按:前蜀冯鉴《续事始》“檄”类曰:“周穆王令祭公谋父为威让之辞,以责狄人之情,此檄之始也。”(见排印本《说郛》卷十)
    6按:高承《事物原始》“檄”类曰:“又曰:始于周穆王令祭公谋父为威让之辞,以责狄人也。《战国策》谓始于张仪檄楚,误矣。”(见[宋]高承撰,[明]李果订,金圆许沛藻点校:《事物纪原》,中华书局,1989年4月,第62页。)
    7按:吴讷《文章辨体序说》“檄”类曰:“按《释文》:‘檄,军事也。’春秋时,祭公谋父称文告之辞,即檄之本始。”(见明吴讷著,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40页。)
    8按:王三聘《古今事物考》“檄”下曰:“周穆王令祭公谋父为威令之辞以责狄人,此檄之始。”(见明王三聘辑:《古今事物考》卷二,《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5页。)
    9按:王应麟《玉海》“檄”类曰:“檄,军书也。晋侯使吕相绝秦,檄书始于此。”(见宋王应麒《玉海》卷一百八十七)
    10按:此引自王应麟《玉海·辞学指南》“东莱先生曰:‘晋侯使吕相绝秦,檄书始于此’”。(见宋王应麒《玉海》卷二百二)
    1林纾撰:《春觉斋论文·流别论》,《历代文话》本第7册,第6355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2281页。
    3[清]王兆芳撰:《文章释》,《历代文话》本第7册,第6305页。
    4褚斌杰著:《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第457-458页。
    5[汉]班固撰:《汉书》卷五十七下《司马相如传》,第2577页。
    1褚斌杰著:《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第459页。
    2[梁]沈约撰:《宋书》卷八十四《刘休若传》,第2157-2158页。
    1[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九《刘劭传》,第2430-2431页。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五,页2978上。
    3[汉]班固撰:《汉书》卷四十二《申屠嘉传》,第2101页。
    4[宋]范哗撰:《后汉书》卷三十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1294页。
    5[唐]魏征等撰:《晋书》卷八十一《王逊传》,第2109-2110页。
    6[唐]李延寿撰:《南史》卷四十九《刘舒传》,第1227页。
    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79页。
    2按:关于《文选》的分类,傅刚《<昭明文选)研究》通过多方论证,得出其实三十九类,非现行之三十七类。多出的两类是“难”和“移”。“难”类选一篇,即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移”类即刘歆《移书太常博士并序》和孔稚珪《北山移文》。具体参见该书下编第二章第三节“《文选》的分类”。(见傅刚《(昭明文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85-192页。)
    3[明]吴讷著,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第125页。
    4[明]吴讷著,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第126页。
    5褚斌杰著:《中国古代文体概论》,第457页。
    6[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78-379页。
    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卷六,第530页。
    2[清]林纾著:《春觉斋论文》,《历代文话》本第7册,第6354页。
    1[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十三《隗嚣传》,第516-517页。
    2[汉]班固撰:《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4154页。
    3[汉]班固撰:《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第4111页。
    4[汉]班固撰:《汉书·王莽传》卷九十九中,第4118页。
    5[汉]班固撰:《汉书·王莽传》卷九十九下,第4162页。
    6[汉]班固撰:《汉书·王莽传》卷九十九下,第4185页。
    7[汉]班固撰:《汉书·食货志》卷二十四下,第1179页。
    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78页。
    2王礼卿著:《文心雕龙通释》卷四,第393页。
    3[清]戴震著:《孟子字义疏证》,中华书局,1982年5月,第1页。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五十六,第1782页。
    5[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十四,第2512页。
    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四十四,第617页。
    1[宋]范哗撰:《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第2382-2390页。
    2于光华编:《重汀文选集评》卷十一,乾隆启秀堂刻本,11b。
    3于光华编:《重订文选集评》卷十一,13b。
    4[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28页。
    1于光华编:《重订文选集评》卷十一,14b。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五十三,页1766上。
    3[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78页。
    4[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四十四,第616页。
    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四十四,第619页。
    2[晋]陈寿撰:《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附》,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601页。
    3[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六,第513页。
    4[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六,第513页。
    5[晋]陈寿撰:《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附》,第601页。
    6[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六,第377页。
    1按:这句话有异文,又作“明白之文,或称露布,播诸视听也”,此见于黄叔琳、范文澜等人所据传世的《文心雕龙》原书。但《太平御览》、《容斋四笔》、《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引文,则多了“露者布,盖露板于封”等语。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据文意,认为当依《太平御览》。本文从之。
    2[宋]范哗撰:《后汉书》卷五十七《李云传》,第1851页。
    3[宋]范晔撰:《后汉书》卷五十七《李云传》,第1853页。
    4[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9月,第125页。
    5[晋]陈寿撰:《三国志》卷一《武帝纪》,第33页。
    6[晋]陈寿撰:《三国志》卷十一《田畴传》,第342页
    7[晋]陈寿撰:《三国志》卷十三《王肃传》,第421页。
    1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第323页。
    2[晋]陈寿撰:《三国志》卷二十八《钟会传》,第784页。
    3[北齐]魏收撰:《魏书》卷二十一下《彭城王勰传》,第573页。
    4[北齐]魏收撰:《魏书》卷六十《韩麒麟列传附子显宗传》,第1344页。
    5[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卷二十四《杜弼传》,第348页。
    6[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卷三十八《吕思礼传》,第682页。
    1[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卷四十二《刘璠传附子祥传》,第765页。
    2[元]陈绎曾撰:《文章欧冶附古文矜式》,《历代文话》本第2册,第1271页。
    3[清]吴曾祺:《涵芬楼文谈附文体刍言》,《历代文话》本第7册,第6643页。
    4刘永济撰:《文心雕龙校释》卷上,第79页。
    5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第760页。
    6[宋]洪迈著:《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11月,第746页。
    1[清]王兆芳撰:《文章释》,《历代文话》本第7册,第6305页。
    2[汉]赵哗著,张觉译注:《吴越春秋》卷三《夫差内传第五》,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第177页。
    3[清]王兆芳撰:《文章释》,《历代文话》本第七册,第6305页。
    4[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79页。
    5[清]吴曾祺撰:《涵芬楼文存附文体刍言》,《历代文话》本第7册,第6654页。
    1[清]张相撰:《古今文综评文》,《历代文话》本第9册,第8857页。
    2[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1月,第345页。
    3[明]徐师曾,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第127页。
    4[汉]班固撰:《汉书》卷八十三《朱博传》,第3401页。
    5[宋]范晔撰:《后汉书》卷七十七《董宣传》,第2489页。
    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79页。
    2[汉]班固撰:《汉书》卷三十六《刘歆传》,第1967页。
    3[汉]班固撰:《汉书》卷三十六《刘歆传》,第1967页。
    4[宋]范晔撰:《后汉书》第二十五《百官志二》,第3577页。
    2[汉]班固撰:《汉书》卷三十六《刘歆传》,第1969-1970页。
    3于光华编订:《重订文选集评》卷十一,2b-3a
    4[汉]班固撰:《汉书》卷三十六《刘歆传》,第1970-1971页。
    1[汉]班固撰:《汉书》卷三十六《刘歆传》,第1971页。
    2于光华编订:《重订文选集评》卷十一,3a
    3[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四,第379页。
    1刘宣阁著:《公牍文研究》,第16页。
    2[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06页。
    3[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06页。
    4[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十七,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515页。
    5吴承学 刘湘兰:《奏议类文体》,《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5期,第91页。
    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06页。
    2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12月,第330页。
    3[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五,第825页。
    4按:章作为一种体裁,先秦时已有。《管子·度地篇》:“常令水管之吏,冬时行隄防可治者,章而上之。但其非汉代规定、后代沿用意义上的“章”,故未将其视为章体之源头。
    5[明]徐师曾撰,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第121页。
    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06-407页。
    2张立斋著:《文心雕龙注订》,图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4月,第206页。
    3[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11页。
    4按:该图只列出统计结果,两汉上书文、上疏文的具体考察情况,见附录图一、图二。
    1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十二,中华书局,2008年11月,第429页。
    2[汉]班固撰:《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4070-4071页。
    3[宋]范哗撰:《后汉书》卷四十七《班超传》,第1575-1576页。
    4[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六十六《陈蕃传》,第2168-2169页。
    5[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六十六《陈蕃传》,第2169-2170页。
    1[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十六《寇荣传》,第629-632页。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七十,页858下。
    3[汉]班固撰:《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第2777页。
    4按:据《汉书·严助传》所载,题名之“南”乃“闽”之误。又,淮南王刘安所上的谏文,后世也有称《谏伐闽越书》,如宋真德秀《文章正宗》、明贺复徵《文章辨体汇选》等,此为混同了上书和书的区别。当以严可均为准。
    5[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八十下《祢衡传》,第2653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十五,页1546上。
    2[唐]魏征等撰:《晋书》卷五十一《皇甫谧传》,第1415页。
    3[唐]魏征等撰:《晋书》卷八十三《江迪传》,第2172页。
    4[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十七,第515页。
    5[汉]蔡邕著:《独断》卷上,第4页。
    6[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十七,第526-529页。
    7按:相对章、表开头称“上书”,奏文有时开头称“上言”或“言”。
    1[汉]班固撰:《汉书》卷一下《高祖纪》,第52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三王世家》,第2105页。
    1[汉]蔡邕著:《独断》卷上,第5页。
    2[汉]蔡邕著:《独断》卷上,第4页。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七十,页858下。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七十一,页862下。
    412按:据《后汉书·皇甫规传》载,皇甫规自永康元年(167年)至熹平三年(174年)之间拜为护羌校尉。蔡邕《荐皇甫规表》言“护羌校尉皇甫规”,则蔡邕举荐皇甫规当在永康元年之后、熹平三年之前。《后汉书·蔡邕传》在此期间任先为郎中,后迁议郎。其中,郎中职在校书东观,议郎则掌顾问应对。据此,蔡邕约为议郎时举荐皇甫规。再据上《戍边上章》可知,表文末尾官职当以其写作该文时所任职官而定,而非一成不变。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二十四,页1184上。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十七,页2525下。
    5许同莘著:《公犊学史》卷二,第23页。
    416[清]平步青撰:《霞外攟尘·论文》,《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163册,页1031下
    417陈垣著:《史讳举例序》,中华书局,2004年5月,第1页。
    418徐望之著:《公牍通论》,第201页。
    419徐望之著:《公犊通论》,第222-223页。
    420徐望之著:《公犊通论》,第223页。
    421徐望之著:《公犊通论》,第239页。
    422[清]严可均校辑:《全晋文》卷三十九,第1684页上。
    423[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21页。
    424[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五,中华书局,1965年6月,页1779上。
    1刘熙撰,毕沅疏证,王先谦补,祝敏徹 孙玉文点校:《释名疏证补》卷六,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209页
    1按:“表以陈请”,《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四“请”作“情”。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认为当取“情”据《史记·礼书》“情文俱尽”,徐广注曰:“古‘情’字或假借作‘请’,诸子中多有此比。”(见《史记》卷二十三《礼书》,第1170-1171页。)又《荀子·成相篇》“听之经,明其请”,杨惊注曰:“‘请’当为‘情’听狱之经,在明其情。”(见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八,第471页)由此,则“陈请”、“陈情”实为一意。
    2[明]徐师曾撰,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第122页。
    1[宋]范晔撰:《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传》,第807页
    2[宋]范哗撰:《后汉书》卷八十四《皇甫规妻传》,第2798页。
    3[晋]陈寿撰:《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第1280页。
    4[梁]沈约撰:《宋书》卷一《武帝纪上》,第13页。
    5[梁]沈约撰:《宋书》卷四十二《王弘传》,第1316页。
    6[梁]沈约撰:《宋书》卷五十二《王诞传》,第1492页
    7[梁]沈约撰:《宋书》卷五十六《谢瞻传》,第1557-1558页。
    8[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九《刘湛传》,第1816页。
    1[梁]沈约撰:《宋书》卷七十五《王僧达传》,第1956页。
    2[梁]沈约撰:《宋书》卷八十二《沈怀文传附弟怀远传》,第2105页
    3[梁]沈约撰:《宋书》卷五十九《元凶劭传》,第2424页。
    4[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二十七《刘怀珍传》,第500页
    5[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三《江教传》,第757页
    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十七,第516页。
    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十七,第517页下
    2按:《文心雕龙·章表篇》言“张骏自序,文致耿介”,黄叔琳《文心雕龙校注》、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罗宗强《文心雕龙手记》、詹镁《文心雕龙义证》等皆认为应是张骏《上疏请讨石虎李期》。故从之。
    3[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08页。
    1《毛诗正义》卷六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370上。
    2魏宏灿校注:《曹丕集校注》,第258页。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五十三,页1767上。
    4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南卷附文笔眼心抄》,中华书局,2006年4月版,第1458页。
    5[宋]王应麟《玉海》卷二十四,《历代文话》本第3册《辞学指南》卷三,第971页。
    6[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五十三,页1767上。
    1[清]孙梅著:《四六丛话》卷十,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205页。
    2[清]孙梅著:《四六丛话》卷十,第205页。
    3[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08页。
    4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第843页。
    1罗宗强著:《读文心雕龙手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0月,第79-80页。
    2[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07页。
    3魏宏灿校注:《曹不集校注》,第258页。
    4[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07页。
    5[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卷一,第22页。
    6[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卷五,第421页。
    1[清]方宗诚撰:《论文章本原》卷一,《历代文话》本第6册,第5619页。
    2[清]方宗诚撰:《论文章本原》卷一,第5628-5629页。
    3[清]吴曾祺撰:《涵芬楼文谈》,《历代文话》本第7册,第6639页
    4褚斌杰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第439页。
    5王利器注:《颜氏家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2月,第221页。
    6[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十七,第515页。
    7[明]朱荃:《文通》卷四,《历代文话》本第3册,第2737页。
    8[清]王兆芳:《文章释》,《历代文话》本第7册,第6281页。
    9[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22页。
    1[汉]蔡邕《独断》卷上,第10页。
    2[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24页。
    3[清]王兆芳著:《文章释》,《历代文话》本第7册,第6303页。
    4[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22页。
    5[宋]范晔著:《后汉书》卷四十四《胡广传》,第1506-1507页。
    6[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21页。
    1[清]吴曾祺《涵芬楼文谈》附《文体刍言》,《历代文话》本第7册,第6642页。
    2《尚书正义》卷十九,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246下。
    1[汉]蔡邕著:《独断》卷一,第4页。
    2[汉]蔡邕著:《独断》卷一,第5页。
    1罗振玉 王国维编著:《流沙坠简》附录,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279页。
    2[明]徐师曾撰:《文章明辨序说》,《历代文话》本第2册,第2094页。
    3周振甫注释:《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第260页。
    1[唐]李隆基注、宋邢呙疏:《孝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月,第62页。
    2骈宇骞等注:《武经七书》,中华书局,2007年7月,第5页。
    3[汉]班固撰:《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第2944页。
    1[唐]魏征等撰:《晋书》卷二十《礼志中》,第613-614页。
    2[唐]魏征等撰:《晋书》卷二十《礼志中》,第614页。
    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22页。
    2[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22页。
    3[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22页。
    4魏宏灿校注:《曹丕集校注》,第313页。
    5[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五十三,页1767上。
    6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第99页。
    7[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22页。
    1张立斋著:《文心雕龙注订》,第214页。
    2王运熙 周锋撰:《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第207页。
    3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增订本)》,第637页。
    4王礼卿著:《文心雕龙通释》卷五,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10月,第445页。
    5吴承学、刘湘兰:《奏议文体》,《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4期,第94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十五,页209下。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十五,页209下。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十五,页209下-210上。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十五,页210上。
    2[清]张谦宜撰:《絸斋论文》卷五,《历代文话》本第4册,第3918页。
    1[宋]罗大经撰:《鹤林玉露》卷一乙编,中华书局,1983年8月,第133页。
    2黄霖编著:《文心雕龙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月,第85页。
    3[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23页
    4[清]吴曾祺撰:《涵芬楼文谈》,《历代文话》本第7册,第6642页。
    1[宋]高承撰,[明]李果订,金圆许沛藻点校:《事物纪原》,中华书局,1989年4月,第63页。
    2[清]王兆芳撰:《文章释》,《历代文话》本第7册,第6300页。
    3按:严可均之后的学者多作“桓谭《启事》”。此应为严氏之误,后人不辨之失。《启事》之文“官吏二千石,布襦羊裘,以白木杯饮食,饰虚诈,欲以求名干誉”。严可均将其既系于桓谭《启事》下,又系于班彪《上事》下。前者不载出处,后者载出自《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九。而《太平御览》该卷称“班彪上启事”。故该文作者应为班彪。
    4[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卷六,中华书局,2008年6月,第207页。
    5[晋]陈寿撰:《三国志·阎温传》卷十八,第551页。
    1按:钟涛《试论晋唐启文的体式嬗变》一文中,计三国存世启文有三篇:除以上所列两篇外,尚有王昶《谢棨表》,钟氏作《谢启表》。棨、启二字略有相通处,其见于刘熙《释名》“启,诣也”中“启”也作“棨”仅依此,将《谢棨表》之“棨”作“启”似不妥。再考虑到王昶此文原载于《太平御览》“棨戟”之下,以及残句“复假臣棨,光荣照赫,非臣怯弱所当可受”的文意,则“棨”当释“棨戟”,即一种有缯衣的戟,是古代官员出行作前导的仪仗。又,“棨”可释为“棨戟”亦有先例,《汉书·韩延寿传》:“延寿衣黄纨方领,驾四马,傅总,建幢棨,植羽葆,鼓车歌车。”颜师古注:“棨,有衣之戟也。其衣以赤黑缯为之。”由上可推得王昶《谢棨表》非启文。
    2[晋]陈寿撰:《三国志》卷二十四《高柔传》,第684页。
    3钟涛:《试论晋唐启文的体式嬗变》,《文学遗产》2007年第4期,第135页。
    1[清]吴曾祺撰:《涵芬楼文谈》,《历代文话》本第7册,第6642页。
    2[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23页。
    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23-424页。
    2陆侃如、牟宗三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4月,第323页。
    3郭英德著:《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32页。
    1按:下图仅列统计结果,启文的分类表详见附录表三、表四。
    2钟涛:《试论晋唐启文的体式嬗变》,《文学遗产》,2007年第4期,第135页。
    3刘永济校释:《文心雕龙校释》卷上,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85页。
    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24页。
    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十八,第535-537页。
    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十九,第555-556页。
    1按:双向是指不同作者使用同一文体进行交流、赠答的行为。
    2[清]吴曾祺:《涵芬楼文谈》附《文体刍言》,《历代文话》本第7册,第6642页。
    1孙梅著,李金松校点:《四六丛话》卷十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280页。
    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07页。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七,页1089上。
    3[梁]萧统选编,[唐]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李善注:《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卷四十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3月,页647上。
    4[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五,第407页。
    5[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七,页1089下。
    6[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八,页1098上。
    1[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二《宋文帝本纪》,第45-46页。
    2[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三《宋明帝本纪》,第82页。
    3[梁]沈约撰:《宋书》卷五十一《临川烈武王道规传附鲍照传》,第1480页。4[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二十二《王昙首传》,第595页。5[梁]沈约撰:《宋书》卷八《明帝本纪》,第170页。
    6[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九,第675页。7[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十三《临川烈武王道规传附子义庆传》,第359页。
    8[梁]沈约撰:《宋书》卷十六《庐陵孝献王义真传》,第1635页。
    9[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二《高帝纪下》,第38页。
    10刘师培撰:《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79页。
    1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随郡王子隆传》,第710页。
    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武帝纪下》,第96页。
    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简文帝纪》,第109页。
    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元帝纪》,第135-136页。
    4[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第166页。
    5[唐]姚思廉撰:《陈书》卷三十四《文学传》,第453页。
    6[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三十九《刘绘传》,第1009页。
    7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6年10月,第159页。
    1按:傅亮为晋宋时人,卒于宋。这里所选的四篇,皆是晋宋易代之际,他为受封为宋公的刘裕所作。刘裕封公建国,晋鼎实已移至其手,只是欠禅让的虚仪而已。故此将傅亮归入刘宋时代。
    556按:本文他处的数据统计所据的依文本与此处同。
    557按:此处的策文与后之玺书,指王俭的《策齐公九锡文》、《策命齐王》、《再命玺书》。王俭为宋齐时人,严可均将其文归入南齐文,但此三篇为宋时作,故置于此处。
    558按:西省为东晋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宋书·王韶之传》载:“晋帝自孝武以来,常居内殿,武帝主书于中通呈,以省官一人管司诏诰,任在西省,因谓之西省郎。”([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王韶之传》,第1625页。)
    559[梁]沈约撰:《宋书》卷四十三《傅亮传》,第1337页。
    0[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王韶之传》,第1625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十二,页1530上。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二十六,页2574上。
    3曹道衡、沈玉成著:《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7月,第254-255页。
    4曹道衡、沈玉成著:《中古文学史料丛考》,第254页。
    [梁]沈约撰:《宋书》卷四十三《傅亮传》,第1336页。
    66[梁]沈约撰:《宋书》卷四十三《傅亮传》,第1337页。
    67[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王韶之传》,第1625页。
    68按:据《宋书·羊欣传附》载,羊徽于义熙八年直西省。这里言义熙十年接替傅亮。此应是史书记载之误,这不影响本文论证。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二十六,页2576下-2577上。
    570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增订本),第1305页。
    571《论语正义》卷十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2512上。
    572《周易正义》卷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9上。
    573《周易正义》卷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88下。
    574《周易正义》卷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6中。
    575《论语正义》卷十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2511下。
    576[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二十五,页610下。
    577[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六十二,页1815上。
    578[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七,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741页。
    579《论语正义》卷十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2510上。
    580[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二十五,页608上。
    581钟涛著:《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东方出版社,1997年6月,第75-76页。
    582徐元浩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卷十五,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433页。
    583刘师培撰:《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第124页。
    58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二十六,页2579上。
    585[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一,页2442上。
    586[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二,页2450下。
    587[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三,页2455下。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隋文》卷二十四,页4160下。
    [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五十九《任昉传》,第1452页。
    [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五十九《任昉传》,第1453页。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四十一,页3189上。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四十二,页3195上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四十三,页3200上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二十六,页2577下。
    2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增订本),第482页。
    3钟涛著:《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第56页。
    4[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十,第1098页。
    5钟涛著:《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第56页。
    6《周易正义》卷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5下。
    7钟涛著:《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第70页。
    8[南朝齐]谢脁著,曹融南校注集说:《谢宣城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月,第54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二十六,页2574上。
    1于光华编:《重订文选集评》卷九,31a。
    2于光华编:《重订文选集评》卷九,31a。
    3[梁]沈约撰:《宋书》卷七十三《颜延之传》,第1904页。
    4[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三十四《颜延之传》,第881页。
    5[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70页。
    6[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论》,第908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三十七,页2639上。
    2按:此图与下图的统计数据参考了钟涛《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详见其书第81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三十六,页2638下。
    1[梁]沈约撰:《宋书》卷五十一《临川王义庆传附》,第1480页。
    2[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论》,第908页。
    3[梁]沈约撰:《宋书》卷八十五《谢庄传》,第2167页。
    4[梁]沈约撰:《宋书》卷八十五《谢庄传》,第2167页。
    1[梁]沈约撰:《宋书》卷八十五《谢庄传》,第2169页。
    2[南朝宋]鲍照著,钱仲联增补集说校:《鲍参军集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第50页。
    3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增订本),第1191页。
    4[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八十四《陈涉世家》,第1949页。
    1[宋]范晔撰:《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第838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3280页。
    3[南朝宋]鲍照著,钱仲联增补集说校:《鲍参军集注》卷一,第56页。
    4[南朝宋]鲍照著,钱仲联增补集说校:《鲍参军集注》卷一,第58页。
    5[南朝宋]鲍照著,钱仲联增补集说校:《鲍参军集注》卷二,第73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三十五,页2628上。
    1按:谢庄原有文十七篇,但《为八座太宰江夏王表请封禅》一篇因仅余残句,故不计入。
    2孙德谦撰:《六朝丽指》,四益宦刻本,第3页。
    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七《王融传》,第822页。
    2[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七《王融传》,第828页。
    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七《王融传》,第826页。
    2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第298页。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页465上。
    2张仁青著:《骈文学》,第95页。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三十五,页2629上。
    4[南朝齐]谢脁著,曹融南校注集说:《谢宣城集校注》卷一,第52-53页。
    1张仁青著:《骈文学》,第98页。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卷十七,页2887上。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卷十五,页2877上。
    4[南朝齐]谢脁著,曹融南校注集说:《谢宣城集校注》卷一,第68页。
    5[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卷十二,页2856下。
    6[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卷十二,页2858上。
    7[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第454页。
    8[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七《王融传》,第609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卷十二,页2857下。
    2[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七《王融传》,第817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卷十二,页2857下-2858上。
    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四《任昉传》,第253页。
    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四《任昉传》,第254页。
    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四《任昉传》,第253页。
    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四《江淹传》.第250页。
    4[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四《江淹传》,第250页。
    5[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四《江淹传》,第250页。
    1瞿兑之著:《中国骈文概论》,世界书局,1934年12月,第34页。
    2郭预衡著:《中国散文史》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第506页。
    1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第272页。
    2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云“盖当时世俗之文,有质直序事,悉无浮藻者,如今本《文选》任昉
    《弹刘整文》所引刘寅妻范氏诣台诉词是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107页。)
    3钱锺书著:《管锥编》(第四册),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420页。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二,页3192下。
    5[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二,页3193下。
    6[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二,页3194上
    7[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二,页3194下。
    8[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二,页3194下。
    9[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二,页3195上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三十五,页3155上。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三,页3198上。
    3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九,68b
    4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九,70b。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二十七,页3111上。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三,页3200上。
    3[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九,页555下。
    4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九,59a。
    1[南朝]江淹著,[明]胡之骥注:《江文通集汇注》卷六,第230页。
    2[南朝]江淹著,[明]胡之骥注:《江文通集汇注》卷六,第226页。
    3[南朝]江淹著,[明]胡之骥注:《江文通集汇注》卷六,第232页。
    4[南朝]江淹著,[明]胡之骥注:《江文通集汇注》卷六,第237页。
    5[南朝]江淹著,[明]胡之骥注:《江文通集汇注》卷六,第239-240页。
    6[南朝]江淹著,[明]胡之骥注:《江文通集汇注》卷六,第247页。
    7[南朝]江淹著,[明]胡之骥注:《江文通集汇注》卷六,第251页。
    8南朝]江淹著,[明]胡之骥注:《江文通集汇注》卷七,第264页。
    9[南朝]江淹著,[明]胡之骥注:《江文通集汇注》卷七,第268页。
    10[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卷十六,上海书店1988年9月影印世界书局版,第273页。
    1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四《任防传》,第253页。
    1[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九,第952页。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三,页3200下。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十七《卞壶传》,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872页。
    4[汉]桓谭撰,朱谦之校辑:《新辑本桓谭新论》,中华书局,2009年9月,第70页。
    5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九,60b。
    6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九,60b。
    1[唐]姚思谦撰:《梁书》卷三《武帝纪下》,第95页。
    2[唐]姚思谦撰:《梁书》卷四《简文帝纪》,第109页。
    3[唐]姚思谦撰:《梁书》卷四《简文帝纪》,第109页。
    4[唐]姚思谦撰:《梁书》卷四《简文帝纪》,第109页。
    5[唐]姚思谦撰:《梁书》卷四《庾肩吾传》,第690页。
    6[唐]姚思谦撰:《梁书》卷四《庾肩吾传》,第690页。
    7[唐]姚思谦撰:《梁书》卷四《简文帝纪》,第109页。
    1[唐]姚思谦撰:《梁书》卷四十九《刘昭传附》,第692页。
    2[梁]萧绎撰,许逸民校笺:《金楼子校笺》,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1页。
    3林家骊师、陶琳:《四萧文学群体与梁代诗风之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158页。
    4林家骊师、陶琳:《四萧文学群体与梁代诗风之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159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页3005上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页3005下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六,页3043下-3044上。
    1[唐]李延寿撰:《南史》卷四十四《竟陵文宣王子良传附昭胄子贲传》,第1106页。
    2刘师培著:《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第121页。
    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徐摛传》,第446页。
    2[唐]姚思廉撰:《陈书》卷三十《徐陵传》,第335页。
    1[唐]姚思廉撰:《陈书》卷三十《徐陵传》,第332页。
    2[唐]姚思廉撰:《陈书》卷三十《徐陵传》,第334页。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八,页3055下。
    4[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卷四十一《庾信传》,中华书局,1971年11月,第734页。
    5[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卷四十一《庾信传》,中华书局,第733页。
    6[唐]令狐德梁等撰:《周书》卷四十一《庾信传》,第744页。
    7[唐]令狐德菜等撰:《周书》卷四十一《庾信传》,第744页。
    1刘师培撰:《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第154页。
    2[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卷四十一《庾信传》,第733页。
    3[唐]姚思廉撰:《陈书》卷三十《徐陵传》,第335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六,页3045下。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六,页3045下。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六,页3045下。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六,页3045下。
    5[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六,页3045下。
    6[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六,页3046上。
    7[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卷十二,中华书局,2008年8月,第1461页。
    8[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卷十一,第1373页。
    9[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卷十二,第1499页。
    10[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卷十二,第1499页。
    11[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卷十二,第1568页。
    12[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卷十二,第1498页。
    1[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卷十二,第1497页。
    2[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卷十二,第1494页。
    3[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卷十二,第1568页。
    4[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卷十二,第1568页。
    5[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卷十二,第1493页。
    6[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卷十二,第1496页。
    7[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卷十二,第1497页。
    8[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徐陵集校笺》卷四,第395页。
    9[宋]庾仲雍撰,陈运溶辑:《湘州记》,善化陈运溶麓山精舍清光绪刻本。
    10[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四,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第292页。
    11[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四,第349页。
    1[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八,第570页。
    2[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八,第584页。
    3[北周]庾信撰,[清]倪瑶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八,第587页。
    1[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三,第534页。
    2[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七,第535页。
    3[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七,第512页。
    4[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八,第553页。
    5[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八,第563页。
    6[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一,第22页。
    7[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一,第25页。
    8[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一,第63页。
    9[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三,第181页。
    10[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三,第188页。
    11[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四,第324页。
    12[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四,第357页。
    1[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四,第357页。
    2[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七,第513页。
    3[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七,第512页。
    4[北周]庾信撰,[清]倪璠往,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八,第588页。
    5[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七,第528页。
    6[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七,第528页。
    7[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七,第535页。
    8[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八,第568页。
    9[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八,第570页。
    10[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八,第587页。
    1[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一,第58页。
    2[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一,第77页。
    3[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一,第83页。
    4[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二,第95-96页。
    5[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二,第136页。
    6[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二,第150-151页。
    7[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三,第179页。
    8[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三,第187页。
    9[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匕,第515页。
    10[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七,第526页。
    11[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八,第563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二十八,页3114上。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二十八,页3115上。
    3[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七,第515页。
    4[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一,第4页。
    1[清]孙梅撰:《四六丛话》,第12页。
    2钟涛著:《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第114页。
    3按:本章所列举的南朝代表作家的公犊文的对句情况总表见附录表九。
    1朱自清著:《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月,第215-216页。
    1朱自清著:《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第220页。
    2朱自清著:《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第221页。
    3朱自清著:《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第224页。
    4[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O《晋安王子懋传》,第709页。
    5[清]严可均校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一,页3010上。
    1[清]严可均校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二十,页3064下。
    2[清]严可均校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一,页3010下
    3[梁]萧绎撰,许逸民校笺:《金楼子校笺》卷四,第966页。
    [清]严可均校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十三,页3262下。
    1按:谢赐是皇帝、诸王赏赐臣工某一物品、某一面见机会等,臣工撰文表示感恩。
    2按:此“魏晋”之“魏”实包括魏、吴、蜀。以下同。
    3《尚书正义》卷十九,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248下。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四十五《黑龙见东莱对》,页375上。
    2[汉]班固撰:《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刘交传附刘向传》,第1959页。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三十六《极谏用外戚封事》,页325上-下。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三十一《疾笃口占上疏》,页1228上。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十五,页210上。
    1按:因宋、齐、梁、陈四朝公牍文用于辞让官爵、受官谢恩、庆贺者篇数过多,故不放入正文,见附录表三至表八。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卷七,页2824下-2825上。
    1[南朝齐]谢眺著,曹融南校注集说:《谢宣城集校注》卷一,第63-64页。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六,页3045上。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六十六,页3342上-下。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六十六,页3341下
    5[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八,第563-564页。又按,庾信此文作于北周,但北朝除由南入北的庾信和王褒作有谢赐启外,其他本土作家的启文皆用于陈政言事,无谢赐之作。则二人的此类启文实为南朝文风的影响,故这里将其选为例子。
    1高步瀛选注,孙通海点校:《南北朝文举要》,中华书局,1998年7月,第696页。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卷二,页2797上。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页2969下。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页2970下。
    5[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陈文》卷二,页3411上。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四十四,页2681上。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卷十九,页2900上-下
    2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十一,7b。
    3钱锺书著:《管锥编》第4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2月,第2101页。
    4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十一,6b-7a。
    5王运熙著:《望海楼笔记》,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第263页。
    6高步瀛选注:《南北朝文举要》,第196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二十六,页3111下-3112上
    《安晚堂诗集》([宋]郑清之撰),《四明丛书》本,杭州:杭州古旧书店,1979年版。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1月。
    《北史》([唐]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
    《北堂书钞》([隋]虞世南编撰,[清]孔广陶校注),光绪富文斋刻本。
    《鲍参军集注》([南朝宋]鲍照著,钱仲联增补集说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
    《陈书》([唐]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3月。
    《春秋左传注(增订本)》(杨伯峻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5月。
    《初学记》([唐]徐坚等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月。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6月。
    《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月。
    《重订文选集评》([清]于光华编次),乾隆启秀堂刻本。
    《昌谷集》([宋]曹彦约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辞赋文体研究》(郭建勋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4月。
    《辞赋流变史》(李曰刚著),台北:文锦出版社,1987年2月。
    《大戴礼记解诂》([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
    《东观汉记校注》([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1月。
    《东汉会要》([宋]徐天麟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6月。
    《独断》([汉]蔡邕著),《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12月。
    《东州草堂文钞》([清]何绍基撰),光绪刻本。
    《道古堂全集》([清]杭世骏著),光绪十四年(1888)钱塘汪氏振绮堂补刻乾隆本。
    《读书敏求记》([清]钱曾撰,丁瑜点校),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6月。
    《读文心雕龙手记》(罗宗强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0月。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刘汝霖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2月。
    《读史存稿》(缪钺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3月。
    《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6月。
    《二十史朔闰表》(陈垣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7月。
    《二十四史人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月。
    《封氏闻见记校注》([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1月。
    《樊山公牍》([清]樊增祥撰),上海:广益书局,1936年3月。
    《樊山集》([清]樊增祥撰),光绪十七年渭南县署刻本。
    《国语集解》(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
    《归田录》([宋]欧阳修撰),中华书局,1981年3月。
    《陔余丛考》([清]赵翼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12月。
    《古文辞类纂》([清]姚鼐纂集,胡士明、李祚唐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
    《管锥编》(钱锺书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8月。
    《观堂集林》(王国维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6月。
    《国故论衡》(章太炎撰),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25年10月。
    《古典文学与文献论集》(朱迎平著),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
    《公牍通论》(徐望之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6月。
    《公牍学史》(许同莘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6月。
    《公牍文研究》(刘宣阁著),世界书局,1946年3月。
    《广韵校本》(周祖谟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6月。
    《(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周祖谟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
    《广韵导读》(严学窘著),四川:巴蜀书社,1990年4月。
    《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丁声树编录,李荣参订),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
    《古小说钩沉》(鲁迅辑),《鲁迅全集》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
    《古汉语知识辞典》(马文熙、张归璧等编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5月。
    《古代简牍》(李均明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4月。
    《汉魏古注十三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8年11月。
    《韩非子集解》([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7月。
    《韩诗外传集释》([汉]韩婴撰,许维通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6月。
    《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
    《后汉书》([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
    《郝氏续后汉书》([元]郝经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汉官六种》([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9月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1月。
    《淮南子集释》(何宁撰),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0月。
    《弘明集》([梁]释僧祐撰),《四部丛刊初编》本。
    《汉简研究文集》(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明]张溥撰),光绪十八年善化章经济堂重刊本。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明]张溥著,殷孟伦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5月。
    《后村诗话》([宋]刘克庄撰,王秀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2月。
    《胡文忠公遗集》([清]胡林翼撰),《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本,文海出版社,1976年8月。
    《涵芬楼文谈》(附《文体刍言》)([清]吴曾祺著),商务印书馆,1933年3月。
    《汉魏六朝文学论文集》(曹道衡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汉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学》([日]冈村繁著,陆晓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8月。
    《汉魏六朝文学考论》(许云和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
    《汉晋学术编年》(刘汝霖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2月。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11月。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熠编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
    《居延汉简研究》(陈直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
    《建康实录》([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0月。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
    《郡斋读书志校证》([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
    《金楼子校笺》([梁]萧绎撰,许逸民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
    《金石文字记》([清]顾炎武辑),《石刻史料新编》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11月。
    《金石录补》附《续跋》([清]叶奕苞撰),道光二十四年别下斋刻本。
    《经典释文》([唐]陆德明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0月。
    《建安七子集》(俞绍初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
    《江文通集汇注》([南朝宋]江淹著,[明]胡之骥注,李长路、赵威点校),北京:中华书 局,1984年4月。
    《鸡肋编》([宋]庄绰撰),中华书局,1983年3月。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属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6月。
    《(金楼子)研究》(钟仕伦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2月。
    《流沙坠简》(罗振玉、王国维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9月。
    《梁书》([唐]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
    《老子注译及评介》(陈鼓应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5月。
    《吕氏春秋校释》(陈奇猷撰),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4月。
    《论衡校释》(黄晖撰),中华书局,1990年2月。
    《六朝文絮笺注》(许裢评选,黎经诰笺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8月。
    《陆士衡文集校注》([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12月。
    《六朝事迹编类》([宋]张敦颐撰),《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12月。
    《类说》([宋]曾慥辑),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5月。
    《老学庵笔记》([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
    《两汉诏令》([宋]林虑、楼昉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陈引驰编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
    《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
    《六朝文学》(吴功正、许伯卿著),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年12月。
    《六朝文论》(廖蔚卿著),台北:经联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4月。
    《历代赋话校证》([清]浦铣著,何新文、路成文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
    《六艺流别》([明]黄佐撰),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康熙丁卯黄铭刻本,1973年3月。
    《历代职官表》([清]黄本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
    《历代文话》(王水照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六朝丽指》([民国]孙德谦撰),四益宦刻本。
    《六朝文学论稿》([日]兴膳宏著,彭恩华译),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6月。
    《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钟涛著),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6月。
    《六朝骈文声律探微》(廖志强著),台北:天工书局,1998年3月。
    《六朝文章新论》(谭家健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4月。
    《六朝散文比较研究》(张思齐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12月。
    《六朝作家年谱辑要》(刘跃进、范子烨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
    《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曹道衡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7月。
    《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唐燮军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日]川胜义雄著,徐谷梵、李济沧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
    《六朝文化概论》(许辉、李天石编著),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年7月。
    《六朝思想史》(孙述圻著),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年12月。
    《中国礼制史·魏晋南北朝卷》(陈戍国著),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
    《梦粱录》([元]吴自牧撰),《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3月。
    《漫塘文集》([宋]刘宰撰),《嘉业堂丛书》本。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月。
    《南史》([唐]李延寿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月。
    《南朝宋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南朝齐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南朝梁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南朝陈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月。
    《南北朝文举要》(高步瀛选注,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7月。
    《南北朝文评注读本》(王文濡撰),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12月。
    《南北朝文钞》(彭兆荪辑),《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12月。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12月。
    《南北朝文学》(骆玉明、张宗原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8月。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曹道衡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
    《南朝四史与南朝文学研究》(张亚军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7月。
    《骈体文钞》(谭献评,李兆洛编),《四部备要》本。
    《骈文类纂》([清]王先谦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据思贤书局1902年版本缩印),1998年6月。
    《骈文指南》(谢无量撰),上海:中华书局,1925年10月。
    《骈文史论》(姜书阁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1月。
    《骈文概论》(金柜香著),《国学小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1月。
    《骈文学》(张仁青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3月。
    《骈文考》(钱济鄂著),台北:洛杉矶中华诗会,新加坡木屋学社,1994年11月。
    《骈文》(尹恭弘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7月。
    《骈文与散文》(蒋伯潜、蒋祖怡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5月。
    《骈文研究与历代四六话》(莫道才著),沈阳:辽海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1月。
    《骈文通论》(莫道才著),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3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2月。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清]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月。
    《切韵考》(陈澧著),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7月。
    《全汉赋》(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
    《齐梁丽辞衡论》(陈松雄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月。
    《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梁]萧统选编,(唐)吕延济、刘良、张铣、
    吕向、李周翰、李善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3月。
    《容斋四六丛谈》([宋]洪迈撰),《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12月。
    《日本访书志》([清]杨守敬撰,张雷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日]滕原佐世等撰),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4年6月。
    《日知录集释(外七种)》([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
    《史记》([汉]司马迁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
    《三国志》([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7月。
    《宋书》([梁]沈约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
    《隋书》([唐]魏征、令狐德菜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
    《宋史》([元]脱脱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
    《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12月。
    《史通通释》((唐]刘知幾撰,[清]浦起龙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
    《史讳举例》(陈垣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5月
    《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
    《释名疏证补》([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补,祝敏徹、孙玉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6月。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诗品注》([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10月。
    《诗品集注》([梁]钟嵘著,曹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
    《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等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
    《诗式校注》([唐]皎然著,周维德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10月。
    《隋唐嘉话》([唐]刘餗撰,程毅中点校),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
    《苏氏演义》(苏鹗纂),《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12月。
    《少室山房笔丛》([明]胡应麟撰),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0月。
    《诗薮》([明]胡应麟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
    《盛世危言》([清]郑观应撰),光绪二十三年成都刻本。
    《宋本太平寰宇记》([宋]乐史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月。
    《宋文鉴》([宋]吕祖谦编,齐治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3月。
    《事林广记》([宋]陈元靓编),《续修四库全书》本。
    《随盒徐氏丛书》(徐乃昌辑),光绪三十年刊本。
    《谥法》([宋]苏洵),《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12月。
    《随隐漫录》([宋]陈世崇撰,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1月
    《书小史》([宋)陈思),艺海楼蓝格钞本。
    《沈隐侯集》([明]阮元声评),崇祯刻本。
    《沈约集校笺》(陈庆元校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
    《石遗室文集》([清]陈衍撰),民国刻本。
    《柽华馆诗集》([清]路德撰),光绪七年解梁刻本。
    《沈氏四声考》([清]纪昀撰),《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12月。
    《沈约研究》(林家骊师著),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四萧研究——以文学为中心》(林大志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2月。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5月。
    《沈约及其学术研究》(姚振黎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3月。
    《宋书校议》(丁福林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6月。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通典》([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2月。
    《通志》([宋]郑樵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月。
    《宋本太平寰宇记》([宋]乐史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月。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2月。
    《太平广记》([宋]李昉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9月。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陶楼文钞》([清]黄彭年撰),《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本,文海出版社,1969年4月。
    《唐文粹》([宋]姚铉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吴越春秋辑校汇考》(周生春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
    《魏书》([北齐]魏收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6月。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9月。
    《文史通义校注》([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5月。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
    《文馆词林校证》([唐]许敬宗编,罗国威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0月。
    《王子安集》([唐]王勃著),《国学基本丛书》本,商务印书馆,1930年12月。
    《文苑英华》([宋]李昉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5月。
    《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
    《文心雕龙译注》(王运熙、周锋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
    《文心雕龙札记》(黄侃著),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9月。
    《文心雕龙义证》([梁]刘勰著,詹锳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
    《文心雕龙校释附征引文录》(刘永济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
    《(文心雕龙)风格学》(詹锳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5月。
    《文心雕龙注订》(张立斋著),北京:图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4月。
    《文心雕龙通释》(王礼卿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10月。
    《文镜秘府论校注》[[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7月。
    《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附文笔眼心抄)》[[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4月。
    《文中子中说》([隋]王通著,阮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
    《文章正宗》[[宋]真德秀撰),《续修四库全书》本。
    《文章精义》(李涂著,刘明晖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4月。
    《文则》([宋]陈骙著,刘明晖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4月。
    《文章辨体序说》([明]吴讷著,于北山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8月。
    《文体明辨序说》((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8月。
    《文章缘起注》([梁]任昉撰,[明]陈懋仁注),《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3月。
    《吴均集校注》(林家骊师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文选学》(骆鸿凯著),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11月。
    《文体论》(薛凤昌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年2月。
    《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1月。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10月。
    《魏晋南北朝文论选》(郁沅、张明高编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0月。
    《魏晋南北朝文学文体学》(李士彪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穆克宏著),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月。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论》(管雄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
    《文章例话》(周振甫著),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方北辰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1月。
    《文选平点》(黄侃著,黄延祖重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5月。
    《王渔洋与康熙诗坛》(蒋寅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
    《文学论略》(章太炎撰),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25年10月。
    《武威汉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编),文物出版社,1964年9月。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
    《新安志》([宋]罗愿),宋元地方志丛书本第1册,台北:中国地志研究会,1978年8月。
    《新书校注》([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7月。
    《西京杂记》([汉]刘歆撰,[晋]葛洪集),《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徐陵集校笺》([陈]徐陵撰,许逸民校笺),中华书局,2008年8月。
    《习学记言序目》([宋]叶适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0月。
    《谢灵运集校注》(顾绍柏校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
    《谢宣城集校注》([南朝齐]谢眺著,曹融南校注集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
    《虚受堂文集》([清]王先谦撰),光绪二十六年刻本。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
    《萧纲萧绎年谱》(吴光兴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0月。
    《逸周书汇校集注》(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李学勤审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
    《元和姓纂》([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5月。
    《诸子集成》(国学整理社辑),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2月。
    《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王利器撰),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2月。
    《玉台新咏笺注》([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
    《庾子山集注》([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
    《夷坚志》[宋]洪迈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
    《擎经室集》([清]阮元撰,邓经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5月。
    《玉函山房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光绪九年癸未长沙嫏嬛馆补校刊本。
    《元宪集》([宋]宋庠撰),《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3月。
    《燕翼贻谋绿》([宋]王栐撰),《榕园丛书》本。
    《庸庵文编·海外文编》([清]薛福成撰),光绪刻《庸庵全集》本。
    《义门读书记》([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6月。
    《音韵学教程》(唐作藩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由山水到宫体——南朝的唯美诗风》(王力坚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
    《永明文学研究》(刘跃进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
    《一代辞宗:沈约传》(林家骊师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应用文讲话》(钱忠实编著),上海:乐华图书公司,1934年6月。
    《应用文作法讲话》(陈子展著),北京:北新书局,1931年6月。
    《殷周秦汉史学的基本问题》([日]佐竹靖彦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9月。
    《战国策笺证》([西汉]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1月。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6月。
    《左传通论》(方孝岳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6月。
    《庄子集释》([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
    《中国哲学史(修订版)》(任继愈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中古文学集团》(胡大雷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
    《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林传甲、朱希祖、吴梅著,陈平原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中国大文学史》(谢无量著),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6月。
    《中古文学史论》(王瑶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1月。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曹道衡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9月。
    《中古汉语研究》(王云路、方一新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7月。
    《中古文学史料丛考》(曹道衡,沈玉成著),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7月。
    《中国骈文概论》(瞿兑之撰),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12月。
    《中国骈文发展史》(张仁青著),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9年5月。
    《中国骈文史》(刘麟生著),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月。
    《中国骈文通史》(于景祥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中国散文史》(陈柱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
    《中国散文史》(郭预衡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
    《中国古代散文史稿》(谭家健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1月。
    《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1月。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11月。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王运熙、杨明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张伯伟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5月。
    《中古文学理论范畴》(詹福瑞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7月。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魏晋南北朝卷》(傅璇琮、蒋寅主编,刘跃进分卷主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褚斌杰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吴承学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郭英德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中国古代骈文批评史稿》(奚彤云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中古文学文献学》(刘跃进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中国应用文源流研究》(刘壮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4月。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郭绍虞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9月。
    《增订文心雕龙校注》([清]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8月。
    《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俞绍初、许逸民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8月。
    《<昭明文选>研究》(傅刚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谢寿昌等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5月。
    《中国历代职官词典》(沈起炜,徐光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曹道衡、沈玉成编撰),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8月。
    《中国古代典籍十讲》(胡道静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谢巍编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1月。
    《中国文字学》(唐兰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朱自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月。
    黄炳辉《论永明声律说的几个问题》,《学术月刊》,1984年第12期。
    聂鸿音《论永明声律说的本质和起源》,《兰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吴承学:《文体形态:有意味的形式》,《学术研究》,2001年第4期。
    刘跃进:《<独断>与秦汉文体研究》,《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钱志熙:《再论古代文学文体学的内涵与方法》,《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吴承学、陈赞:《对“文本于经”说的文体学考察》,《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
    于雪棠:《<尚书>文体分类及行为与文本的关系》,《北方论丛》,2006年第2期。
    钟涛:《试论晋唐启文的体式嬗变》,《文学遗产》,2007年第4期。
    吴承学、李晓红:《任昉<文章缘起>考论》,《文学遗产》2007年第4期。
    林家骊师、陶琳:《四萧文学群体与梁代诗风之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吴承学、刘湘兰:《奏议类文体》,《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5期。
    胡元德:《“书”“疏”“上书”辨析》,《语文建设》,2008年第5期。
    许结:《说“渊懿”——以西汉董、匡、刘三家奏议文为例》,《文学遗产》,2008年第5期。
    陈彦辉:《西周册命铭文的礼仪内涵及其文体意义——以文体要素“拜手稽首”为例》,《广
    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丁晓昌:《隋唐公文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博士论文。
    胡元德:《古代公文文体流变述论》,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侯迎华:《汉魏六朝公文批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李浩:《两汉魏晋南北朝天子政务秘书系统的变迁》,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丁忱:《骈体公文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仇海平:《秦汉魏晋南北朝奏议文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谭玲:《魏晋南朝骈体公牍文研究》,四川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