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同形词对日本学生汉语学习的负迁移调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日同形词,广泛存在于汉语和日语中,因为“同形”,所以日本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有便利的一面,但又导致学生根据母语对汉语词义进行推测,进而产生误会。在对日本学生的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很重要,同形词的教学尤为重要。
     为了准确把握学生学习汉日同形词时受母语负迁移的程度,本文从词义角度把汉日同形词分为三类,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同形近义词。引用日语教材《基础日语》第二册中部分同形词,选择这些同形词设计调查问卷,分析数据,分别总结三类同形词的负迁移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调查问卷的结论,对对日汉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和几种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怎样安排教学,学生该怎样去掌握,本文都有表述,这一点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实际意义。
The massive existence of Chinese-Japanese homographs facilitate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in a certain degree, but it creates misunderstanding and mistransl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vocabulary study holds an important statu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especially homograph study.
     In order to grasp the degree by negative transfer from mother tongue accurately, this paper divides Chinese-Japanese homographs into three catego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d meaning, homographs with the same meaning, homographs with the different meaning and homographs with the similar meaning. Referring to the homographs from Japanese textbook 《Basic Japanese》 book two, we select these words to design questionnaire,analyze the data, summarize three types of homographs of negative transfer resp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this conclusion, we put forward several teaching suggestions and methods for Chinese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be how to arrange teaching, students how to master, this paper has described. This point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引文
1赵福堂:《关于中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J],日语学习与杂志,1983(04)。
    2潘钧:《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浅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5(03)。
    3日语假名的一种。音节文字。与汉字同为现代日语书写的字体。创立于10世纪。(书写ひらかな,读音,hiragana)。
    4日语假名的一种。省略了用于万叶假名汉字笔画的一部分而形成的音节文字。主要用来标记发音和外来语。(书写かたがな,读音katagana)。
    5鲁宝元:《汉口同形词对比研究与对日汉语教学》[C],北京文津出版社,2000。
    1刘殉:《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C],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第五章第三节,168页。
    2汉字词是指汉语里面本来没有的词,日本通过对英语的翻译又利用汉字的构词法而新创造的词。刘富华:《汉日同形语的对比研究》[J],中国语文研究,1993(07)。
    1冯英:《日本留学生汉日同形词的学习负迁移调查情况与研究》[D],暨南大学,第一章第一节,4页。
    2冯英:《日本留学生汉日同形词的学习负迁移调查情况与研究》[D],暨南大学,第一章第一节,5页。
    1秦明吾、潘寿君、张永旺、卢友络:《基础日语》[M],旅游教育出版社,词汇表,2005,第二版。
    1潘钧:《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浅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5,33页。
    2何培忠、冯建新:《中日同形语浅说》[D],北京商务印刷馆,1986。
    3李会歌:《中日同形词的比较和研究》[J],科技信息,2010,40(3)。
    4王丽娜:《浅析日语教学中的同形类义词》[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外语研究,2011(26)。
    5张潇月:《关于中日同形词的词义比较》[D],大连海事大学,2011,第二章第二节,5页。
    6范淑玲:《日汉同形词的不同之比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1陈绂:《谈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复合词时的母语负迁移现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2韩越:《论日本留学生的母语负迁移及其对策》[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3元华:《日本留学生汉语语段表达中母语“了”的特殊迁移现象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6)。
    4戴国华:《日本留学生汉语动词常见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0(06)。
    5朱瑞平《“日语汉字词”对对日汉语教学的负迁移作用例》[J],语言文字应用,2005(s1)。
    1辛永芬:《日汉时间词对比分析及相关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2周艳梅:《谈日本学生学习汉语时母语中的汉日同形词的迁移现象》[J],语文知识,2009(01)。
    3陈绂:《谈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复合词时的母语负迁移现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4韩越:《论日本留学生的母语负迁移及其对策》[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1朱勇:《对日汉词汇教学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语言文字应用,2007(02)。
    3宫本幸子:《日本学生学习汉语常见的表达错误》[J],汉语学习,2000(04)。
    4涩谷周二:《日本学生汉语学习难点和重点的调查报告》[J],汉语学习,2005(01)。
    5左藤芳之:《日汉同形异义词研究》[D],北京大学,第一章第三节,6页,2011(04)。
    1曲维:《中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5,(06)。
    2曲维:《中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5,(06)。
    3曲维:《中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5,(06)。
    4曲维:《中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5,(06)。
    5佐藤芳之:《日汉同形异义词研究》[D],北京大学,第一章第二节,4页。
    6曲维:《中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5,(06)。
    1黄晓君:《日语母语者学习汉日同形词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D],吉林大学,第二章第二节,6页。
    2本文所采汉语词义皆引自《现代汉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第四版,下文简称为《现汉》,只标出页码。日语词义皆引自《日汉双解学习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第二版,下文简称为《日汉》,只标出页码。
    1方明礼:《浅析日汉同形异义词》[J],大连外国语学院学学报,外语与外语教学,1990(04)。
    1黄晓军:《日语母语者学习汉日同形词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J]提出“同形近义词指在汉日语中所用汉字基本相同,意义不完全相同的词,即形同义不尽相同”。但是本文中的同形近义词并不是这么定义的。
    1秦明吾、潘寿君、张永旺、卢友络:《基础日语》[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第二版。
    1张潇月:《关于中日同形词的词义比较》[D],大连海事大学,2011。
    1汉字词是指汉语里面本来没有的词,日本通过对英语的翻译又利用汉字的构词法而新创造的词。刘富华:《汉日同形语的对比研究》[J],中国语文研究,1993(07)。
    1日语假名的一种。音节文字,与汉字同为现代日语书写的字体。创立于10世纪。(书写ひらかな,读音,hiragana)。
    2日语假名的一种。省略了用于万叶假名汉字笔画的一部分而形成的音节文字。主要用来标记发音和外来语。(书写かたがな,读音katagana)。
    3鲁宝元:《汉日同形词对比研究与对日汉语教学》[C],北京文津出版社,2000。
    4鲁宝元:《汉日同形词对比研究与对日汉语教学》[C],北京文津出版社,2000。
    5汤慧芹:《日本学生韩日同形词习得情况的调查与教学建议》[D],复旦大学,2009,第五章,26页。
    1黄晓君:《日语母语者学习汉日同形词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D],吉林大学,2011,第四章第一节,30页。
    2冯英:《日本留学生汉日同形词学习》[D],暨南大学,2012,第五章,21页。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出版社,2000,第七章第二节,227-228页。
    1刘富华:《HSK词汇大纲中汉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与对日本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1998(06)。
    [1]赵福堂.关于中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J].日语学习与杂志,1983(4).
    [2]潘钧.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浅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5.
    [3]刘富华.HSK词汇大纲中汉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与对日本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1998(6).
    [4]赵福全.汉日同形词的错情剖析[J].教学研究.1980(4).
    [5]李会歌.中日同形词的比较和研究[J].科技信息.2010,40(3).
    [6]王丽娜.浅析日语教学中的同形类义词[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外语研究.2011(26).
    [7]范淑玲.日汉同形词的不同之比较[J].1995.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8]荒屋劝.日中同形语[J].人文科学,大东文化纪要.1983,21.
    [9]陈绂.谈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复合词时的母语负迁移现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10]元华.日本留学生汉语语段表达中母语“了”的特殊迁移现象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6)
    [11]韩越.论日本留学生的母语负迁移及其对策[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12]戴国华.日本留学生汉语动词常见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0(06).
    [13]宋春菊.日本学生汉语习得中的汉字词偏误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3,03(5).
    [14]朱瑞平.‘日语汉字词’对对日汉语教学的负迁移作用例[J].语言文字应用.2005(s1).
    [15]辛永芬.日汉时间词对比分析及相关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16]朱勇.对日汉词汇教学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语言文字应用.2007(02).
    [17]周艳梅.谈日本学生学习汉语时母语中的汉日同形词的迁移现象[J].语文知识.2009(01).
    [18]宫本幸子.日本学生学习汉语常见的表达错误[J].汉语学习.2000(04).
    [19]涩谷周二.日本学生汉语学习难点和重点的调查报告[J].汉语学习.2005(01).
    [20]曲维.中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5(06).
    [21]方明礼.日语母语者学习汉日同形词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J].大连外国语学院学学报.1990(4).
    [22]王晓.关于日语教学中的中日同形词[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001).
    [23]宋春菊.从词义的角度试论汉日同形词的异同[J].湖南社会科学.2003(03).
    [2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1).
    [25]何培忠、冯建新.中日同形语浅说[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6.
    [26]李先瑞.日语汉字入门[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27]富田隆行.日本语第一步[M].株式会社,凡人社.1998.
    [30]鲁宝元.汉日同形词对比研究与对日汉语教学[C].北京文津出版社,2000.
    [32]佐藤芳之.日汉同形异义词研究[D].北京大学.2011(04).
    [33]黄晓君.日语母语者学习汉日同形词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D].吉林大学.2011.11.
    [34]冯英.日本留学生汉日同形词学习负迁移情况调查研究[D].暨南大学,2012.
    [35]张潇月.关于中日同形词的词义比较[D].大连海事大学.2011.
    [36]李峤.汉日同形词对比及对日汉语词汇教学策略[D].黑龙江大学.2012.
    [37]汤慧芹.日本学生汉日同形词习得情况的调查与教学建议[D].复旦大学.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