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的表象与深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选择的20世纪末期,具体指20世纪80、90年代。这是中国社会生活、价值观念、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革的二十年,也是中国文学艺术发生演变的一个重要时期。从艺术形式角度研究这一时期的小说,属于小说艺术本体论的研究范畴。论文主要建构于大量作品的阅读基础上,采取通过分析小说文本来透析文学现象,探讨小说艺术特征,结构小说艺术演变史的研究方法。论文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20世纪最后20年间,小说艺术的形式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论文命名为“形式的表象与深意”,表象即指一系列形式变化的现象,而深意指隐藏于这些变化背后的要素。
     论文由导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导言部分主要探讨了论文选题的起因、形式的概念、形式批评的概念、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任务等。在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形式主义批评理论以及中国古典文论的成果,结合具体的研究对象,提出了新的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具体来说,将形式概念扩展为与内容相融合的概念,视其为艺术本体;将形式批评从对文本语言的细节式解读扩展为对作品形式美的整体式探寻。从而,在理论上为论文的研究任务建构了一个坐标轴:以形式批评为理论基础、为坐标横轴;以20世纪末小说艺术演变史为坐标纵轴,辩析其间小说形式要素的变化,并将形式作为进入艺术精神世界的桥梁,探索支撑形式变化的要素以及小说传达人类情感的能力。
     正文由上、中、下三篇构成。上篇主要探讨了80年代的小说艺术形式的变化,中篇和下篇主要探讨了90年代小说艺术形式的变化。
     上篇共四章,分别以“现代派”的写作手法,“寻根文学”、“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为中心,探讨了小说的艺术形式。认为,这一时期,体现出了从叙述技巧到叙述策略的变化轨迹;“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的形式变革,较彻底地改变了以往长期存在的小说艺术观念,开创了当代中国小说的新景观。
     中篇共三章,分别以“新历史小说”、“王朔、王小波的小说”、“新生代小说”为中心,探讨了80年代艺术形式变革观念影响下的90年代小说艺术形式。认为,在80年代已出现的展现小说虚构性的叙事特征、调侃意味的语言,以及个体经验的表达,在90年代有了进一步的显现,从而说明了历史的延续性。
     下篇共三章,分别以“现实主义冲击波”、“影视小说”、“网络小说”为中心,探讨了90年代小说受市场经济影响,大众审美趣味性越趋明显的形式特征。
     正文的阐述,都以文本解读为基础,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吸收叙事学的方法,基本采用了这样的思路:选择叙述者作为进入文本的视角,以叙述者的存在形态或叙述口吻作为进入叙述方式的一个切口,然后,进入对结构、语言等诸要素的分析,并最终完成对作品所建构的精神世界的理解。同时,在文本解读中,概括每个时期突显出来的形式要素的特征,对这些特征作整体性考察,勾勒形式的流变史。
     结语部分,进一步地概括了论文中的一些结论,并探讨了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This dissertation has explored the fiction's forms in Chinese mainland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The late 20~(th) century points the period of the eightieth and the ninetieth, in which the Chinese novels have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is an ontological research, which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for the fictions' text. The task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fictions,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se changes during these twenty years. The name of the dissertation is SYMBOL AND SENSE, which means exploring the fictions' sense from the fictions' forms.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by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body, and the third is the conclusion.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e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the study's method, task, and some ideas so on. Especially, it explores the means of concepts of Form and Form Criticism, and puts forward the new definition of concepts and research methods, by absorp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Western formalist criticism theory and the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Thus, the research constructs a coordinate axis, the horizontal axis is to explore the theory of form criticism, and the coordinate axis is to explore the art history. By analysis of form's changes, the research explores the ability of novels to convey the human feelings.
     In the body part, the dissertation contains threes parts. The part 1 mainly discusses the novel form's changes in 1980s, the other two parts mainly discusses the novel form's changes in 1990s.
     Part 1 has four chapters, which study the Modernist writing techniques, roots literature, Vanguard Novel and neo-realistic novel. As a result, there has a change track from the narrative techniques to the narrative strategy. The changes in Vanguard Novel and neo-realistic novel thoroughly have changed the artistic concepts which had dominated in china for a long time, and have created a new landscape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Part 2 has three chapters, which mainly study the New historical novel, Wangsuo and Wang Xiaobo' novels, and the New age novel. In those novels, there are such features as the Fictional narrative, ridicule language, and expression of individual experience, which reflect that the novels in 1990s have impacted by the novels in 1980s.
     Part 3 has three chapters, which mainly study the Realism shock wave novel, Video novel, and network novel. In those novels, there is such feature as public popular aesthetic interesting, which reflects the novels in 1990s have impacted deeply by the market economic.
     During the body part, the dissertation has a basic research method. That is to say, it chooses the narrator as the first perspective to analyze the novel, which describes the existence of the narrator and the tone of voice. Then it analyzes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the language, the Characters, etc. Finally, it explores the spiritual world of the novels.
     In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dissertation further summarizes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and further explored some problems discovered in the research.
引文
1 李劼:《试论文学形式的本体意味》,《上海文学》1987年03期,第80页。
    2 此概念主要参照了:王一川的《语言乌托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与朱立元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 本观点中关于形式探讨的条目,可参照文后附录。
    2 朱兰芝:《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理论学刊》1987年02期,第68页.
    3 王元骧:《文艺内容与形式之我见》,《高校理论战线》1992年05期,第44页。
    1 同上,第47页。
    2[俄]日尔蒙斯基:《诗学的任务》,选自方珊:《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211-212页。
    3[英]克莱夫·贝尔著,薛华译:《艺术》,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页。
    1[英]克莱夫·贝尔著,薛华译:《艺术》,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8页。
    2[英]克莱夫·贝尔著,薛华译:《艺术·后记》,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 王定天:《中国小说形式系统》,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第17页.
    2[俄]瓦·叶·哈利泽夫著,周启超[等]译:《文学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 王德威:《众声喧哗——三0与八0年代的中国小说》,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年,第27页。
    2 林舟:《王安忆——更行更远更深》,《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第28页,第29页。
    1 雷达:《文学的突破与形式的创新》,《北京文学》1980年01期.
    2 吴士余:《初探当代小说结构的发展趋向》,《求索》1983年04期.
    3 张灿全:艺术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吗?》,《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4 苏宁:《论形式》,《文艺研究》1985年03期。
    5 宋丹:《“意识流”手法与短篇小说的艺术创新》,《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05期。
    6 吴士余:《新时期小说形式美的变化》,《当代文艺探索》1986年01期。
    7 张德祥:《论近年来小说视野的拓展和结构的变化》,《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01期。
    1 殷国明:《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上海文学》1986年07期,第83页。
    2 同上,第96页。
    3 李劼:《试论文学形式的本体意味》,《上海文学》1987年03期,第80页。
    4 同上,第87页。
    1 徐剑艺:《小说符号诗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年。
    2 李劼:《试论文学形式的本体意味》,《文学评论》1988年05期,第118页。
    3 黄子平:《深思的老树的精灵》,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45页.
    1 孟悦、季红真:《叙事方式:形式化了的小说审美特性》,《上海文学》1985年10期。
    2 南帆:《论小说的心理——情绪模式》,《文学评论》1987年04期.
    3 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4 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5 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6 张开炎:《文化与叙事》,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4年。
    7 傅修延:《讲故事的奥秘——文学叙述论》,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8 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
    9 格非:《小说叙事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 南帆:《小说艺术模式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7年。
    11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 此书目也被列入了叙事学研究成果的范畴。
    3 王一川:《语言乌托邦——二十世纪西方语言学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4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5 蒋原伦 潘凯雄:《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文学批评文体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6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7 李洁非:《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史论》,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8 吴义勤:《长篇小说与艺术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9 王素霞:《新颖的“NOVEL”——20世纪长篇小说文体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10 郭宝亮:《王蒙小说文体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 赵宪章:《形式主义的困境与形式美学再生》,《江海学刊》1995年02期,第164页。
    2 赵宪章:《文体与形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3 赵宪章:《形式的诱惑》,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
    4 赵宪章:《西方形式美学问题》,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 赵宪章:《形式的诱惑》,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6 赵宪章:《形式美学之文本调查——以《美食家》为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02期.
    1[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北京:北京三联出版社,1996年,第6页。
    2[法]米歇尔-布托尔:《作为探索的小说》,选自柳鸣九编选:《新小说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90页。
    1 主体性概念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自康德始,它在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方面有了别开生面的发展.在此,我借用哲学概念来指代叙述者在叙述主体格局中的地位或存在状态,原因在于:一、当时一些小说中叙述者极尽彰显叙述之能,中国小说史上,叙述者从未像当时那样让人意识到它是一个如此重要的角色.二、中国的80年代中期也正是主体性问题大大突现的时代,像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在文坛引起了很大影响,主体性概念是当时人们思考问题的一个重方面。三、借用以往用来描述人的“主体性”这一概念,有点近似于将叙述者进行了拟人化的处理,将叙述者放于人的主体性的同等位置上考察,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达叙述者地位的重要性,强调叙述者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小说的虚构性,体现作家叙述意识的自觉,以区别于作家在作品中直接发言的叙述方式。
    2 这里的现代与传统的概念,并不局限于社会学、历史学上的时间概念,更多地表达了观念的更新。比如,从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来说,建国后的大量作品必属于现代,但其体现的作者与叙述者不分的叙事方式,显然,没有摆脱作者在作品中直接发言的传统,因而,在此归入的还是传统叙事。而鲁迅的作品,在20世纪初便发挥了叙述者的叙事能力,因而,可归入现代叙事。
    3 金汉:《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演变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页。
    1 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第72页。
    2 同上,第83页。
    3 同上,第124页。
    4 冯骥才:《中国文学需要“现代派”——给李陀的信》,选自《西方现代派文学论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99页。
    1 王蒙:《在探索的道路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04期,第20-21页.
    2 王蒙:《海的梦》,《上海文学》1980年06期,第5页。
    1 阎纲:《小说出现新写法——谈王蒙近作》,《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第26页。
    2 王蒙:《王蒙自传·第二部·大块文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第91页。
    1[美]王德威著,宋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1 金汉:《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演变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88页.
    2 陈晓明认为:“但现代派的高潮直到1985年才到来,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人民文学》1985年第3期)和徐星的《无主题变奏》(《人民文学》1985年第7期)被认为标志着中国真正的‘现代派'横空出世。”(《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74页。)
    1 徐星:《无主题变奏》,《人民文学》1985年07期,第29页。
    1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人民文学》1985年03期,第29页。
    1 刘索拉:《蓝天绿海》,《上海文学》1985年06期,第22页。
    1 陈美兰:《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82页。
    1 南帆:《札记:关于“寻根文学”》,《小说评论》1991年03期,第19页。
    2 80年代中期的文坛,对“新”的追求成为一种文学精神,而且,许多评论并没有对“寻根文学”作品和“先锋小说”进行细分,甚至将一切新的变化都称为“新潮小说”,像李劼、李庆西、王玮等评论文章,都将“寻根文学”作品与“先锋小说”统称为“新潮小说”。
    3 李劼:《论文学形式的本体意味》,《上海文学》1987年03期。
    1 阿城:《孩子王》,《人民文学》1985年02期,第19页。
    1 吴亮:《<小鲍庄>的形式与涵义——答友人问》,《文艺研究》1985年06期,第81页。
    2 阿城:《棋王》,《上海文学》1984年07期,第35页。
    1 韩少功:《归去来》,《上海文学》1985年06期,第30页。
    2 韩少功:《归去来》,《上海文学》1985年06期,第87页。
    1 陈村:《关于<小鲍庄>的对话》,《上海文学》1985年09期,第93页。
    2 王安忆:《我写<小鲍庄>》,《光明日报》1985年8月15日。
    3 郑万隆:《老棒子酒馆》,《上海文学》1985年01期,第33页。
    1 郑万隆:《我的根》,《上海文学》1985年05期,第45页。
    2[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9页。
    1 阿城:《棋王》,《上海文学》1984年07期,第35页。
    2 阿城:《孩子王》,《人民文学》1985年02期,第8页。
    3 阿城:《孩子王》,《人民文学》1985年02期,第11页。
    1 阿城:《树王》,《中国作家》1985年01期,第100页。
    2 阿城:《孩子王》,《人民文学》1985年02期,第13页。
    1 蔡翔:《有关“杭州会议”的前后》,《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6期,第61页。
    1 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04期。
    2 同上。
    3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第09期。
    4 郑义:《跨越民族文化断裂带》,《文艺报》1985年7月13日。
    5 阿城:《文化制约人类》,《文艺报》1985年7月6日。
    6 王安忆:《“寻根”二十年忆》,《上海文学》2006年08期,第44页。
    1 吴炫:《穿越当代经典文化——“寻根文学”及热点作品局限评述之一》,《南方文坛》2003年03期,第14页。
    2 莫言 王尧:《莫言王尧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5页。
    1 吴俊:《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文艺研究》2005年06期,第9页。
    2 谢有顺:《叙事也是一种权利》,《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1页。
    1[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93页。
    2 Patricia Waugh,Metafic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London:Methuen,1984,P21.
    3 同上,P137-149.
    4[加拿大]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93页。
    5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上海文学》1985年02期,第65页。
    1 马原:《虚构》,《收获》1986年05期,第67页。
    1 刘恪:《现代小说技巧讲堂》,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63页。
    1 马原:《现实与虚构》,《虚构之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页,第14页,第15页。
    2[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29页。
    3 苏童:《虚构的热情》,《苏童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349页。
    4 马原:《虚构》,《收获》1986年05期,第49页。
    1 程永新:《一个人的文学史;1983——200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6页。
    2 程永新:《一个人的文学史:1983——200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2页。
    1 莫言:《红高粱》,《人民文学》1986年03期,第4页。
    2 格非:《青黄》,《收获》1988年06期,第19页。
    3 余华:《呼喊与细雨》,《收获》1991年06期,第5页。
    4 苏童:《刺青时代》,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页。
    1[意]安贝托·贝柯认为:“《西尔薇》中最基本的机制是在闪回和闪进之间变幻不定,而且频繁使用一组一组的嵌入式的闪回。”“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叙事时间……但叙事者……和其它人物却可以先于叙事时间的事,或者他们可以暗示有些事忆经正如预料地发生过了。像热拉尔·热奈特说的,一个闪回好像能弥补一些先前被作者遗忘的事实,而闪进则似乎是作者在叙述中的迫不及待。”(俞冰夏译,梁晓冬审校:《悠游小说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33页。)
    2 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1989年05期,第46页。
    3 马原:《虚构》,《收获》1986年05期,第69页。
    1 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1989年05期,第47页。
    2[捷克]米兰·昆德拉著,唐晓泽译:《小说的艺术》,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第44页。
    1 残雪:《山上的小屋》,《人民文学》1985年08期,第68页。
    1 残雪:《残雪的文学观点》,《延安文学》2007年04期,第5页。
    2 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1989年5期,第45-46页。
    3 比如,王洪岳《审美的悖反:先锋文艺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4 李陀:《漫说“纯文学”》,《上海文学》2001年03期,第8页。
    5 杨小滨:《中国先锋文学与“毛语”的创伤》,选自刘青峰编:《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24页。
    6 王尧:《1985年“小说革命”前后的时空——以“先锋”与“寻根”等文学话语的缠绕为线索》,《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1期,第112页。
    1 刘恒:《白涡》,《中国作家》1988年01期,第41页。
    1 《“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卷首语”》,《钟山》1989年03期。
    2 王干:《近期小说的后现实主义倾向》,《北京文学》1989年06期。第45页,第46页。
    3[法]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法]罗兰·巴尔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70页。
    1 丁永强整理:《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新写实》,《小说评论》1991年03期,第13页。
    2 丁永强整理:《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新写实》,《小说评论》1991年03期,第14页。
    1 池莉:《不谈爱情》,《上海文学》1989年01期,第22页。
    1 王敏:《论新写实小说的后现代性》,《福建论坛》2005年第4期,第90页。
    1[俄]卢那察尔斯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选自中国社科院文学组编:《苏联作家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53页。
    2 丁永强整理:《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新写实》,《小说评论》1991年03期,第14页。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新写实”小说座谈辑录》,《文学评论》1991年03期,第114页。
    1 丁永强整理:《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新写实》,《小说评论》1991年03期,第14页。
    2 池莉:《不谈爱情》,《上海文学》1989年01期,第23页。
    1 张业松:《新写实:回到文学自身》,《上海文学》1993年07期,第72页。
    1 同上,第75页。
    2 之所以说其为现实主义流脉,主要是相对于“先锋小说”进行的变革而言的,前者更多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及题材选择,后者更接近于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但实际上,两者都放在与以往现实主义传统相对比的层面进入考察的话,都体现了对传统的突破。
    3 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69页。
    1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97页。
    1[美]韦恩·布斯著,付礼军译:《小说修辞学》,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 刘恒:《苍河白日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
    2[意]本尼戴托·克罗齐:《历史和编年史》,选自[英]汤因比等著,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00页。
    1 乔良:《灵旗》,《解放军文艺》1986年10期。
    1[美]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选自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63页,第178页。
    2[捷克]米兰·昆德拉著,唐晓渡译:《小说的艺术》,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第162页。
    1 林舟:《生命的摆渡——当代作家访谈录》,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第203页。
    2 莫言:《红高粱家族》,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8年。
    1 陈忠实:《白鹿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6页。
    1 周罡、刘震云:《在虚拟与真实间沉思——刘震云访谈录》,《小说评论》2002年02期,第34-35页。
    2 刘震云:《故乡面和花朵》,北京:华艺出版社,1998年,第3页。
    1[法]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8页。
    1 周英雄:《小说历史心理人物》一书中,引用钱钟书《管锥编》的话:“屈原(天问)取古来‘传道'司马迁‘不敢言'之‘轶事'、‘怪物',条诘而件询之,剧类小儿听故事,追根穷底,有如李贽《焚书·童心说》所谓‘至文出于童心',乃出于好奇认真,非同汰虚课实。”将其概括为:“也是就是史家求其‘汰虚课实',而文学家求其‘好奇认真'。”(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第32页。)
    2 金汉:《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演变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1页。
    1 同上,第149页。
    2 比如,梁斌在《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中,写道:“我写这部书,一开始就明确主题思想是写阶级斗争。”“书是这样长,都是写阶级斗争,主题思想是站得住的,但是要让读者从头到尾读下去,就得加强生活的部分。”(《人民文学》1959年06期,第17页。)
    3 胡苏:《革命英雄的谱系》,《文艺报》1958年09期。
    1 周梅森:《题外话》,《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03期,第117页。
    2[意]本尼戴托·克罗齐:《历史和编年史》,选自[英]汤因比等著,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00页。
    3[法]罗兰·巴尔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6页。
    1 王朔:《顽主》,《收获》1987年06期,第45页。
    2 同上,第50-51页。
    1 王朔:《动物凶猛》,《收获》1991年06期,第151页。
    1 王朔:《空中小姐》,《当代》1984年02期,第165页。
    2 王朔:《空中小姐》,《当代》1984年02期,第183页。
    1 陶东风:《90年代小说的热点与走势的个案分析之一——王朔与所谓“痞子文学”》,载文化研究网站www.culstudies.com,2003年3月19日。转引自葛经兵,朱立冬编的《王朔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74页。
    2 Irena R.Markaryk General Editor and Compiler,Encyclopedia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Approaches,Scholars,Terms,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P572.
    1 Linda Hutcheon,A poetics of Postmodernism,London,Loutledge,1988,P39.此处的译文转引自龚敏律:《西方反讽诗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第31页,中国期刊优秀硕博论文网(1998年)。
    2[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27页。
    3 龚敏律:《西方反讽诗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第31页,中国期刊优秀硕博论文网(1998年)。
    1 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花城》1994年03期,第11页。
    1 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花城》1994年03期,第6页。
    2 王小波:《黄金时代》,《黄金时代》,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第6页。
    3 王小波:《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王小波小说全集·第二卷·我的精神家园》,昆明:云南人民出版,2007年,第64页。
    1 王小波:《黄金时代》,《黄金时代》,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第3页。
    1 同上,第4-5页。
    2 王小波:《黄金时代》,《黄金时代》,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第49-50页。
    1 参见:李运抟:《调侃中的人生透视——当代小说调侃艺术论》,《山花》1992年01期。
    2 参见:王绯:《文学调侃:集体反同与“反堂皇”仪式——关于九十年代——世纪末文学的报告》,《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06期。
    1 徐坤:《梵歌》,《人民文学》1994年12期,第47页。
    2 巴赫金:《拉伯雷研究》,合肥: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7页。
    1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林白文集·2·一个人的战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58页。
    2 林白:《空中碎片》,《林白文集·4·空心岁月》,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307页。
    1 韩东:《交叉跑动》,《花城》1998年05期,第153页。
    2 朱文:《尽情狂欢》,《山花》1995年11期,第8页。
    3 林舟:《陈染——女性个体经验的书写与超越》,《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第99页。
    4 林舟:《刁斗——反抗无奈》,《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第246-247页。
    1 林舟:《林白——守望与飞翔》,《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第135页。
    1 朱文:《尽情狂欢》,《山花》1995年11期,第7页,第9页,第9页,第14页。
    1 何满子:《中国爱情与两性关系·导言·爱情与爱情小说》,《中国爱情与两性关系》,香港商务印书馆发行,1994年。
    1 李洱:《破镜而出》,《花城》1998年05期,第170页。
    1 卫慧:《蝴蝶的尖叫——送给JUDE》,《作家》1998年07期,第6页,第7-8页。
    2[法]米歇尔·福柯著,余碧平译:《性经验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38页。
    1 格非:《迷舟》,《收获》1987年05期。
    2 苏童:《妻妾成群》,《收获》1989年06期。
    3 孙甘露:《夜晚的语言》,《上海文学》1989年05期,第47页。
    1 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8页。
    2 宗璞:《我是谁》,《长春》1979年12期。
    1[美]希利斯·米勒斯著,秦立彦译:《文学死了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10页。
    1 河北省的三位作家关仁山、何申、刘醒龙被称为“三驾马车”,批评界的这种命名,代表了对这股创作风潮的宣扬。
    2 雷达:《现实主义冲击波及其局限》,《文学报》1996年6月27日。
    1[美]安敏成著,姜涛译:《现实主义的限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1 何申:《年前年后》,《人民文学》1995年06期,第4页。
    2 刘醒龙:《分享艰难》,《上海文学》1996年01期,第5页。
    3 谈歌:《大厂》,《人民文学》1996年01期,第4页。
    1 刘醒龙:《分享艰难》,《上海文学》1996年01期,第7页。
    1 姚新勇:《现实主义还是意识形态的弥合剂——“现实主义冲击波”再思》,《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03期,第60页。
    1 编者按:《关于<大厂>极其续篇的话题》,《人民文学》1996年08期。
    1 刘醒龙:《分享艰难》,《上海文学》1996年01期,第27页。
    2[英]阿克顿著,侯健、范亚峰译:《自由与权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42页。
    1[美]安敏成著,江涛译:《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页。
    2 Jeffrey C.Kinkley:Corruption,Realism and the Political Novel,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P11.
    1 阎连科:《受活·寻求超越的现实主义(代后记)》,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
    1[美]希利斯·米勒斯著,秦立彦译:《文学死了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2[美]乔治·布鲁斯东著,高骏千译:《从小说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第2页。
    1 李尔藏:《张艺谋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0页。
    1 黄发有:《挂小说的羊头,卖剧本的狗肉》,《文艺争鸣》2004年02期,第72页。
    2 朱伟峰:《海岩小说走红原因分析》,《南昌高专学报》2007年02期,第43页。
    1 池莉:《小姐你早》,《池莉文集·6·小姐你早》,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69页。
    2 海岩:《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第446页。
    3 周梅森:《中国制造》,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第1页
    4 罗劲松:《池莉:从小说到电影是两码事》,引自中国读书网,网址: 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00922/200009220002.Html
    1 刘江华:《刘恒讲述当导演的幸福生活》,《北京青年报》2002年11月27日。
    2 郭珊、贺敏洁:《周梅森:不会为了迎合影视而创作小说》,《南方日报》2003年03月24日。
    1 罗望子等:《影视拯救了小说还是伤害了小说?》,《北京日报》2003年2月9日。
    2[美]爱德华·茂莱著,邵牧君译:《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第4-5页。
    1 鲍晓倩:《作家纷纷触电影视 创作心态各不相仿》,《中华读书报》2003年11月26日。
    2[美]爱德华·茂莱著,邵牧君译:《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第302页。
    1[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235页。
    2 朱维廉、李寻欢[等]:《网络文学的生机与希望——网络文学新人新春寄语》,《文学报》2000年2月17日。
    3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挑战传统与更新观念》,《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1期,第72-73页。
    4 蓝爱国:《网络文学的概念观察》,《文艺争鸣》2007年03期,第18页。
    1 蓝爱国:《网络文学的概念观察》,《文艺争鸣》2007年03期,第24页。
    2 转引自:李俊:《论网络文学的颠覆特质》,《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第342页。
    1 “榕树下”网址:http://www.rongshuxia.com/RsIndex.aspx
    2 “起点中文网”网址:http://www.qidian.com/
    1 安妮宝贝:《告别薇安》,http://www.williamlong.info/anni/archives/vivian.html
    1 邢育森:《活得像个人样》,http://www.21gbook.com/yx/y94.htm
    1 于根元主编:《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2 徐坤:《网络是个什么东西》,《作家》2000年05期。
    1 朱维廉、李寻欢[等]:《网络文学的生机与希望——网络文学新人新春寄语》,《文学报》2000年2月17日。
    1[意]卡尔维若著,杨德友译:《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页。
    1 同上,第5页。
    1 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宗白华全集·2》,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98-99页。
    2 宗白华:《艺术形式美二题》,《宗白华全集·3》,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99页。
    3[美]韦恩·布斯著,付礼军译:《小说修辞学》,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25页。
    1[意]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29页。
    2 格非:《十年一日》,《壬塞的歌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68页。
    1[美]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瞿世镜译:《论现代小说》,《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3页。
    1[法]罗兰·巴尔特:《历史的话语》,《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51页。
    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
    [意]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美]乔治·布鲁斯东著,高俊迁译:《从小说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
    黄子平:《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
    [美]雷·韦勒克、奥·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译:《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美]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瞿世镜译:《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美]韦恩布斯著,付礼军译:《小说修辞学》,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南帆:《小说艺术模式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
    [瑞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王定天:《中国小说形式系统》,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
    [英]雷蒙德·查普曼著,王士跃[等]译:《语言学与文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
    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法]罗兰·巴尔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美]爱德华·茂莱著,邵牧君译:《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
    方珊:《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鲁枢元:《文艺心理阐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以色列]里蒙一凯南、姚锦清[等]译:《叙事虚构作品》,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周英雄:《小说 历史 心理 人物》,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
    徐剑艺:《小说符号诗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年
    [美]约瑟夫·弗兰克[等]著:《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
    陈美兰:《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
    [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苏]巴赫金著,邓勇、陈松岩译:《文学中的形式方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
    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捷克]米兰·昆德拉著,唐晓泽译:《小说的艺术》,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
    傅修延:《讲故事的奥秘——文学叙述论》,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张京嫒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陈晓明选编:《中国先锋小说精选》,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
    王彪:《新历史小说选》,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
    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何满子:《中国爱情与两性关系》,香港:商务印书馆发行,1994年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王一川:《语言乌托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王一川:《语言乌托邦——二十世纪西方语言学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蒋原伦、潘凯雄:《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文学批评文体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张开炎:《文化与叙事》,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4年
    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著,徐黎明译:《人的奴役与自由》,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吕同六主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
    苏童:《苏童文集》,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出版社,1996 年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意]卡尔维若著,杨德友译:《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加]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杨扬:《月光下的追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
    [英]戴维洛奇著,王峻岩等译,《小说的艺术》,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
    王朔:《王朔自选集》,北京:华艺出版社,1998年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美]王德威:《众声喧哗——三0与八0年代的中国小说》,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年
    巴赫金:《拉伯雷研究》,合肥: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尔藏:《张艺谋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
    金汉:《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演变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王朔:《王朔最新作品集》,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
    [法]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马原:《虚构之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
    [美]安敏成著,江涛译:《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英]阿克顿著,侯健、范亚峰译:《自由与权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陈思和、杨扬选编:《九十年代批评文选》,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
    于根元主编:《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格非:《壬塞的歌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林建法、傅任选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许志英、丁帆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格非:《小说叙事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洁非:《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史论》,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英]汤因比[等]著,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广西师师大学出版社,2002年
    张均:《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陆扬、张岩冰译:《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莫言、王尧:《莫言王尧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林建法、徐连源主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寻找文学的魂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
    欧阳友权主编:《网络文学本体论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钱谷融、鲁枢元主编:《文学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法]克洛德·托马塞著,李华译:《新小说·新电影》,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小说和小说家》,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
    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美]韩南著,徐侠译:《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赵宪章:《文体与形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法]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林建法、徐连源主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美]王德威著,宋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意]安贝托·贝柯,俞冰夏译,梁晓冬审校:《悠游小说林》,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王洪岳:《审美的悖反:先锋文艺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英]克莱夫·贝尔著,薛华译:《艺术》,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於可训主编:《小说家档案》,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荣启:《文学语言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杨扬:《无限的增长》,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
    吴义勤:《长篇小说与艺术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刘复生:《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刘恪:《现代小说技巧讲堂》,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甘阳主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郭宝亮:《王蒙小说文体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素霞:《新颖的“NOVEL”——20世纪长篇小说文体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俄]瓦·叶·哈利泽夫著,周启超[等]译:《文学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孔范今、雷达、吴义勤、施战军总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林建法、乔阳主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汉语写作与世界文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
    赵宪章《形式的诱惑》,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
    曹禧修:《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批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杨春时:《文学理论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南帆:《五种形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赵宪章:《形式的诱惑》,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
    王蒙:《王蒙自传·第二部·大块文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
    程永新:《一个人的文学史:1983——2007),天津:天律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希利斯·米勒斯著,秦立彦译:《文学死了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马季:《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10年史》,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年
    
    Jacques Derrida, Writing and Difference, Tran, Alan Bas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Patricia Waugh, Metafic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 London: Methuen, 1984
    
    Poster M. (Ed),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Steven Cohan and Linda M. Shires, Telling the stori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 New York: Rout ledge, 1988
    
    Linda Hutcheon, A poetics of Postmodernism, London, Lout ledge, 1988
    
    Irena R. Markaryk General Editor and Compiler, Encyclopedia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Approaches, Scholars, Term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3
    
    Dominic Strinati,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 Rout ledge Press, 1998
    
    Ming Dong Gu, Chinese Theories of Fiction: A Non-Western Narrative Syste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6
    
    Jeffrey C. Kinkley, Corruption, Realism and the Political Novel,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胡苏:《革命英雄的谱系》,《文艺报》1958年09期
    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人民文学》1959年06期
    [俄]卢那察尔斯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选自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组编:《苏联作家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雷达:《文学的突破与形式的创新》,《北京文学》1980年01期
    王蒙:《关于“意识流”的通信》,《鸭绿江》1980年02期
    阎纲:《小说出现新写法——谈王蒙近作》,《北京师范大学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王蒙:《在探索的道路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方顺景:《创造新的艺术世界》,《文艺报》1980年08期
    吴士余:《初探当代小说结构的发展趋向》,《求索》1983年04期
    冯骥才:《中国文学需要“现代派”——给李陀的信》,选自《西方现代派文学论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张灿全:《艺术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吗?》,《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苏宁:《论形式》,《文艺研究》1985年03期
    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04期
    宋丹:《“意识流”手法与短篇小说的艺术创新》,《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05期
    郑万隆:《我的根》,《上海文学》1985年05期
    吴亮:《<小鲍庄>的形式与涵义——答友人问》,《文艺研究》1985年06期
    阿城:《文化制约人类》,《文艺报》1985年7月6日
    郑义:《跨越民族文化断裂带》,《文艺报》1985年7月13日
    王安忆:《我写<小鲍庄>》,《光明日报》1985年8月15日
    陈村:《关于<小鲍庄>的对话》,《上海文学》1985年09期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09期
    孟悦、季红真:《叙事方式:形式化了的小说审美特性》,《上海文学》1985年10期
    吴士余:《新时期小说形式美的变化》,《当代文艺探索》1986年01期
    张德祥:《论近年来小说视野的拓展和结构的变化》,《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01期
    宋耀良:《意识流文学东方化过程》,《文学评论》1986年01期
    董之林:《通向“更加丰满”的路——关于新时期小说创作借鉴西方现代文学断想》,《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04期
    殷国明:《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上海文学》1986年07期
    [美]米歇尔·布托尔:《作为探索的小说》,选自柳鸣九编选:《新小说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美]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瞿世镜译:《论现代小说》,选自《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朱兰芝:《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理论学刊》1987年02期
    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03期
    李劫:《试论文学形式的本体意味》,《上海文学》1987年03期
    南帆:《论小说的心理——情绪模式》,《文学评论》1987年04期
    周梅森:《题外话》,《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03期
    李劫:《论中国当代新潮小说》,《钟山》1988年05期
    [法]罗兰·巴尔特:《历史的话语》,《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高尔泰:《人道主义与艺术形式》,《美是自由的象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2月
    李兆忠:《旋转的文坛——“现实主义与先锋派文学”研讨会纪要》,《文学评论》1989年01期
    《“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卷首语”》,《钟山》1989年03期
    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1989年05期
    王干:《近期小说的后现实主义倾向》,《北京文学》1989年06期
    汪政:《新写实小说的位置》,《上海文学》1990年04期
    丁永强整理:《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新写实》,《小说评论》1991年03期
    南帆:《札记:关于“寻根文学”》,《小说评论》1991年0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新写实”小说座谈辑录》,《文学评论》1991年03期
    李运抟:《调侃中的人生透视——当代小说调侃艺术论》,《山花》1992年01期
    王元骧《文艺内容与形式之我见》,《高校理论战线》1992年05期
    张业松:《新写实:回到文学自身》,《上海文学》1993年07期
    [美]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选自张京嫒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宗白华:《常人欣赏文艺的形式》,《宗白华全集·2》,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宗白华全集·2》,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宗白华:《艺术形式美二题》,《宗白华全集·3》,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赵宪章:《形式主义的困境与形式美学再生》,《江海学刊》1995年02期
    雷达:《现实主义冲击波及其局限》,《文学报》1996年6月27日
    杨小滨:《中国先锋文学与“毛语”的创伤》,选自刘青峰编:《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
    李洁非:《新生代小说1994》,《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01期
    李洁非:《新生代小说(一九九四)(续)》,《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02期
    吴俊:《九十年代诞生的新一代作家——关于六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作家现象分析》,《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03期
    葛红兵:《新生代小说论纲》,《文艺争鸣》1999年05期
    汪政、张均、葛红兵:《关于新生代,我们如是说》,《花城》1999年05期
    王绯:《文学调侃:集体反同与“反堂皇”仪式——关于九十年代——世纪末文学的报告》,《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06期
    朱维廉、李寻欢[等]:《网络文学的生机与希望——网络文学新人新春寄语》,《文学报》2000年2月17日
    姚新勇:《现实主义还是意识形态的弥合剂——“现实主义冲击波”再思》,《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03期
    徐坤:《网络是个什么东西》,《作家》2000年05期
    蔡翔:《有关“杭州会议”的前后》,《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6期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挑战传统与更新观念》,《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李陀:《漫说“纯文学”》,《上海文学》2001年03期
    格非:《十年一日》,《壬塞的歌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周罡、刘震云:《在虚拟与真实间沉思——刘震云访谈录》,《小说评论》2002年02期
    刘江华:《刘恒讲述当导演的幸福生活》,《北京青年报》2002年11月27日
    南帆:《边缘:“先锋小说”的位置》,《问题与挑战》,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
    [意]本尼戴托·克罗齐:《历史和编年史》,选自[英]汤因比等著,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罗望子等:《影视拯救了小说还是伤害了小说?》《北京日报》2003年2月9日
    陶东风:《90年代小说的热点与走势的个案分析之一——王朔与所谓“痞子文学”》,载文化研究网站www.culstudies.com,2003年3月19日
    郭珊、贺敏洁:《周梅森:不会为了迎合影视而创作小说》,《南方日报》2003年03月24日
    赵宪章:《形式美学之文本调查——以《美食家》为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王一川:《中国电影的后情感时代——<英雄>启示录》,《当代电影》2003年02期
    吴炫:《穿越当代经典——文化”寻根文学”及热点作品局限评述之一》,《南方文坛》2003年03期
    陈晓明:《超越与逃逸:对“60年代出生作家群”的重新反省》,《河北学刊》2003年05期
    鲍晓倩:《作家纷纷触电影视 创作心态各不相仿》,《中华读书报》2003年11月26日
    王尧:《1985年“小说革命”前后的时空——以“先锋”与“寻根”等文学话语的缠绕为线索》,《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1期
    黄发有:《挂小说的羊头,卖剧本的狗肉》,《文艺争鸣》2004年02期
    阎连科:《受活·寻求超越的现实主义(代后记)》,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
    王敏:《论新写实小说的后现代性》,《福建论坛》2005年04期
    王一川:《想象的革命——王朔与王朔主义》,《文艺评论》2005年05期
    吴俊:《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文艺研究》2005年06期
    王安忆:《“寻根”二十年忆》,《上海文学》2006年08期
    谢有顺:《叙事也是一种权利》,《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王小波:《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王小波小说全集·第二卷·我的精神家园》,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朱伟峰:《海岩小说走红原因分析》,《南昌高专学报》,2007年02期
    蓝爱国:《网络文学的概念观察》,《文艺争鸣》2007年03期
    残雪:《残雪的文学观点》,《延安文学》2007年04期
    吴义勤:《自由与局限——中国“新生代”小说家论》,《文艺评论》2007年05期
    龚敏律:《西方反讽诗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期刊优秀硕博论文网,2008年
    李俊:《论网络文学的颠覆特质》,《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罗劲松:《池莉:从小说到电影是两码事》,引自中国读书网,网址: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00922/200009220002.Html
    王蒙:《布礼》,《当代》1979年03期
    王蒙:《夜的眼》,《光明日报》1979年10月21日
    宗璞:《我是谁?》,《长春》1979年12期
    王蒙:《春之声》,《人民文学》1980年05期
    王蒙:《海的梦》,《上海文学》1980年06期
    张辛欣:《疯狂的君子兰》,《文汇月刊》1983年09期
    阿城:《棋王》,《上海文学》1984年07期
    阿城:《树王》,《中国作家》1985年01期
    郑万隆:《老棒子酒馆》,《上海文学》1985年01期
    阿城:《孩子王》,《人民文学》1985年02期
    王安忆:《小鲍庄》,《中国作家》1985年02期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上海文学》1985年02期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人民文学》1985年03期
    刘索拉:《蓝天绿海》,《上海文学》1985年06期
    韩少功:《归去来》,《上海文学》1985年06期
    徐星:《无主题变奏》,《人民文学》1985年07期
    残雪:《山上的小屋》,《人民文学》1985年08期
    宗璞:《泥沼中的头颅》,《小说导报》1985年10期
    莫言:《红高粱》,《人民文学》1986年03期
    马原:《虚构》,《收获》1986年05期
    乔良:《灵旗》,《解放军文艺》1986年10期
    方方:《风景》,《当代作家》1987年05期
    格非:《迷舟》,《收获》1987年05期
    王朔:《顽主》,《收获》1987年06期
    池莉:《烦恼人生》,《上海文学》1987年08期
    莫言:《红高粱家族》,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7年
    格非:《褐色鸟群》,《钟山》1988年02期
    格非:《青黄》,《收获》1988年06期
    孙甘露:《请女人猜谜》,《收获》1988年06期
    池莉:《不谈爱情》,《上海文学》1989年01期
    苏童:《妻妾成群》,《收获》1989年06期
    刘震云:《一地鸡毛》,《小说家》1991年01期
    余华:《呼喊与细雨》,《收获》1991年06期
    王朔:《动物凶猛》,《收获》1991年06期
    苏童:《我的帝王生涯》,《花城》1992年02期
    苏童:《刺青时代》,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
    刘恒的:《苍河白日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
    陈忠实:《白鹿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花城》1994年03期
    何申:《年前年后》,《人民文学》1995年06期
    朱文:《尽情狂欢》,《山花》1995年11期
    刘醒龙:《分享艰难》,《上海文学》1996年01期
    谈歌:《大厂》,《人民文学》1996年01期
    韩少功:《马桥词典》,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邢育森:《活得像个人样》,1997年:http://www.21gbook.com/yx/y94.htm
    张平:《抉择》,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年
    王小波:《黄金时代》,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
    李洱:《破镜而出》,《花城》1998年05期
    韩东:《交叉跑动》,《花城》1998年05期
    卫慧:《蝴蝶的尖叫——送给JUDE》,《作家》1998年07期
    池莉:《小姐你早》,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
    刘震云:《故乡面和花朵》,北京:华艺出版社,1998年
    痞子蔡:《第一次的亲密接触》,1998年:http://www.tianyabook.com/wangluo2005/diyiciqinmidejiechu/index.htm
    周梅森:《中国制造》,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
    王跃文:《国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刘恒:《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北京文学》1999年10期
    今何在:《悟空传》,2000年:http://www.tianyabook.com/xuanhuan2005/wukongzhuan/
    安妮宝贝:《告别薇安》,2000年: http://www.williamlong.info/anni/archives/vivian.html
    瞎子:《佛裂》,2000年:http://culture.163.com/edit/001127/001127_43547.html
    南琛:《探监》,2000年:http://edu.sina.com.cn/literature/wene/tj.html
    东西:《不要问我》,《收获》2000年05期
    海岩:《平淡生活》,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
    王安忆:《纪实与虚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海岩:《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
    王小波:《红拂夜奔》,选自《王小波全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