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制到法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副题名:体制改革时期邓小平法治思想发展历程寻迹
  • 作者:张渝
  • 论文级别:硕士
  • 学科专业名称:法律史
  • 学位年度:2003
  • 导师:陈金全
  • 学科代码:030102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3-04-01
摘要
近二十年来,同其他社会领域一样,中国的法制正发生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邓小平作为这一变革的倡导者和总设计师,在引领这一法制建设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法律思想。对于这一思想的研究,在性质认定上,国内大多研究者认为应属于法治思想的范畴;在研究方法上,则多属于平面层次的描述解释等事实认识,亦有研究者采分层次分阶段的方式分析其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但一般来说,都属于平面网络的扩张或单线条的延续,仅在法律和政治的圈子里“孤军作战”,缺乏联系的观点和立体的思维。
     本文则是遵循发展与联系的观点,采用历史分析方法来研究邓小平的法律思想。作者认为,任何思想的发展都是个循序渐进、曲折发展的过程,小平的法律思想也是在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逐步发展完善的。研究这一思想,既要把握其真实存在形态,又要分析其现实发展轨迹,不仅要肯定其质变,更要重视其量变的积累。另一方面,这一思想也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发展的,它是与十余年的整个改革过程联系在一起的。文章把小平法律思想的发展置于中国社会历史之中,从整个社会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中,探寻这一思想发展的历程、轨迹、趋向及改革在这一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以上就是本文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在这个范式下,坚持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相统一的原则,探讨小平法律思想的发展过程,分析其发展脉络及影响作用。文章认为,从文革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历史时期内,小平法律思想经历的是一个从法制思想发展运动到法治思想的过程,现代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在这一思想中基本上都已得到体现;而在这一伟大的变迁过程中,这一时期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充当的不仅仅是时代背景和活动舞台的角色,更是推动这一变迁的决定力量,尤其是商品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更是使得法治意识在小平法律思想中生根发芽并最终确立了无可替代的地位。
     基于这个中心(或者说是结论),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引言在引题之后,交代了文章的研究对象和思路,并就“邓小平法律思想”这一研究对象稍作两点扩充说明。
     正文第一部分简单分析了体制改革前期(文革结束前后到1982年前后)邓小平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指出:文革后,在反思历史的基础上,
    
    为防止悲剧的再一次重演,也为恢复发展经济有一个稳定良好的外部环
    境,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具体构想,主要包括民主必须
    制度化、法律化,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
    法制建设方针,要求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正文第二部分指出,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
    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邓小平的法律思想又有所突破进
    展,并结合当时改革的新成果,其思想及法制建设实践中一些新的因素形
    成了。此部分是选取了这一阶段小平法律思想中的三个层面,加以放大,
    按现实的历史进程进行分析的。这三个层面分别是:“一手抓建设,一手
    抓法制”、“依法行政”和“用宪法和法律规范约束党和党员干部的行为”。
    一方面,文章试图描叙这些法律思想的形成存在形态和发展轨迹,另一方
    面,此部分也希冀藉这一过程的描叙来揭示当时的政治经济买践对这一过
    程的推动作用。揭示实践活动与小平法律思想不断突破创新、理论内涵不
    断深化丰富之间的内在联系。
     文章的第三部分在第一、二部分事实认识的基础上对邓小平的法律思
    想进行性质认定和价值分析,同时这一部分也是全文的重点所在。20世纪
    90年代初,市场经济在我国已经发展起来,法治成为全社会发展的必然目
    标,这一趋势要求小平法律思想与时俱进,并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继续
    引领全社会向这一目标奋进。事实上,此时邓小平的法治思想已经初步形
    成了。为说明这个问题,文章依据现代法治理念,从法治社会基础、法治
    价值、法治基点、法治核心思想这些法治要素出发,剖析了邓小平法律思
    想的各个断面,从这些断面的发展变化中寻觅法治的痕还,并进一步分析
    思想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经过上述分析对照,文章得出结论,邓小平
    是坚决反对人治的,在他的思想和其所指导的法制建设实践中,法律经历
    了从重视到推崇乃至最终确立至上地位的过程,动力和源泉也从历史反思
    转变到对现实实践的理性思考层面上来,不论是法律地位的确立,还是法
    律观念的启蒙与强化,也不论是法律价值的寻觅,还是对法律权威的追求,
    都在表明邓小平的法治思想已经形成了。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这一思想发展
    历程中呈现出来的阶段性、求实性、实践性和独创性等特点。最后,文章
    从现实出发,充分肯定了这一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a wide and deep change has happened in Chinese legal system, just as in other social area.
    The legal ideas of Mr. Deng Xiaoping, the initicotor and general designer of these changes, point the way to reform for us. And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form, these ideas are enriched and perfected gradually through the circle: practice, cognition, repractice, recognition.
    The author selects the period of time from earlier 1980s to earlier 1990s as the background of this essay. It probes into development of Mr. Deng's legal ideas along the line of system reform, through the materialistic method of historical analysis. The author tries to thoroughly narrate the growth of Mr. Deng's legal ideas about rule of law. Thus are reveal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ssence of Mr. Deng's legal ideas as well as its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importance and its practical value.
    Based on the foregoing aim, the essa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 part one, the author briefly analyzes the main legal ideas of Deng Xiaoping in the earlier stage of system reform (prior to 1982), including the idea that democracy must be institutionalized and in the frame of law; the idea that we are expected to learn to utilize the law as a weapon to protect us;
    
    
    the idea that crime should be punished severely; and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legal construction: see to it that there are laws for people to follow, that laws are observed and strictly enforced and that lawbreakers are brought to book.
    In part two, the author discusses Mr. Deng's legal ideas in the course of reform i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ystem. It also covers some new elements elicited from the practice of legal construction, such as the idea of "concentrating on economic construction on the one hand, and concentration on legal construction on the other"; the request that conduct of the Party and its leaders should be bounded by constitution and laws. Furthermore, the author emphasizes the inherent link between the forming of these legal ideas and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ractice of that time.
    Part three sees the analysis about every cross section of Mr. Deng's legal ideas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legal rationale.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cross sections, the author try to find out the trace of idea of rule of law and discuss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legal ideas and views and hi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ractice. The concept "socialistic 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 which was put forward by Mr. Deng at the beginning of 1980s, has experienc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modity economy and system reform. Therefore, now it has contained the idea of ruled by law. S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democracy and also be looked as a process from rule of man to rule of law.
引文
1、《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94年第2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
    3、《邓小平同志论民主与法制》,法律出版社,1990年第1版。
    4、《邓小平的思想发展概述》,国防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邓小平思想研究》第1卷,国防大学出版社。
    6、《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1版。
    8、《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王贵秀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
    9、《法治与人治问题讨论集》,群众出版社,1981年。
    10、《从法制到法治》,程燎原著,法律出版社。
    11、《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概论》,石泰峰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通论》,李步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邓小平法制思想研究》,陆云泉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
    14、《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史》,李光灿主编,法律出版社。
    15、《邓小平思想宝库》,金羽主编,红旗出版社1903年3月第1版
    16、《邓小平思想研究》.臧乐源、王永善、穆秀昆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17、《政府法制论:转轨时期中国政府法制建设研究》,蔡立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18、《邓小平生平著作思想研究集成》,快泰丰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 3年4月第1版。
    19、《20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夏禹龙、顾肖荣主编,重庆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20、《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蔡定剑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十年法制论丛》,郭道晖主编,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