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祭祀演变考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五岳祭祀是古代重要礼制之一,诸朝正史礼志与礼典记载最详,其演变过程容易理清,但如何理解五岳祭祀诸种变革仍有待深入考察,此即本文研究目的。五岳祭祀因儒家经典而确立,五岳本身又分散于各地,故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五岳祭祀与儒家经典之表里关系为主线,以历史地理为手段,结合历代政治文化特色,综合考察古代五岳祭祀的演变。论文从先秦山川崇拜入手,发现名山大川与诸侯国君关系紧密,此时五岳四渎多作为诸国地望。秦汉间五岳虽享有一等山川礼遇,但仍然与其它名山杂处,直至西汉神爵元年朝廷依经典制礼,五岳始独尊于众山。东汉是五岳祭祀制度的成熟期,此时西汉以来的遣使致祭演变为长吏负责制,同时五岳还渗透到朝廷礼制的各个层面。中古分裂时期,南北诸政权仍注意山川祭祀,此时五岳因地理特征而与政治军事紧密联系,其代表有刘聪战时祭嵩山,北魏明元帝遣使越敌境祭华山以及北魏频祭恒山。魏晋以来,三礼之学兴盛,北朝礼制尤重郑注三礼。隋代继承北周礼制特色,确立按五郊迎气日祭五岳,开始以五岳为祈雨礼之首,设立五镇山及五岳令长,创建颇多。隋重五岳乃承北周重《周礼》、重郑玄经义之风。承隋代制度,唐宋五岳祭祀又有两大特点,一即五岳加爵与祀典下行发生联系,二即道教涉入五岳祭祀。唐于五岳分立道教真君祠,宋代总立五岳观以统摄五岳帝王与五岳真君,道教与五岳正礼充分融合。同时唐宋五岳祭祀又各有特点,如唐玄宗重遣使致祭,唐重华山,宋重衡山;五岳行祠自宋代开始大量涌现,五岳信仰逐渐下行等等。五岳除在历朝所享礼制存在差别,其地理认同从长时段来看也不固定。历史上五岳曾有两次大变动,一次是隋唐舍汉制南岳霍山而以衡山为南岳,一次是明清移北岳之祀至浑源。两岳移祀的本质是以经学为中心的五岳理念与官方设计五岳的意图发生矛盾。隋唐改立衡山是经学思想对汉制的胜利,而明清北岳移祀则是政治权力的胜利。最后,五岳的变动又关乎地方五岳信仰,以北岳移祀为例,山西雁北地区因边疆的军事信仰需求出现诸多北岳行祠,这成为山西争夺北岳文化的有利因素。
Sacrifice to the Five Marchmount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ituals in ancient China.Official history series and ritual books contain many details about this sacrifice that itcould be easy to investigate the evolvement of it, but how to explain this evolvement isstill a question. First, as a ritual, this sacrifice is inseparable from Confucian classics.Second, as the Five Marchmounts are located in different areas, geographic factor canaffect the ritual. So Confucian classics and knowledg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are allnecessary for this research. This research starts from the worship of mountains andrivers in pre-Qin era, and it is obvious that Kings of feudal states maintained close tie toholy mountains and rivers, which accorded with “treat the Five Marchmounts as dukes,and treat the Four Rivers as marquises” as Confucian classics describe. In Qin andWestern Han Dynasties, though the Five Marchmounts were on the list of the first classof mountains and rivers, they were mostly not supernormal until the Emperor Xuan setup the ritual of sacrifice to them. In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governors were in chargeof the ritual, replacing the officials from the court. Besides, the Five Marchmounts hadinvolved other rituals of the empire. In middle-ancient period, China was split intodifferent empires and the Five Marchmounts showed their geographic feature. One caseis that Liu Cong the leader of Tuge sacrificed to Mount Song while he was directing abattle. Another case is that Emperor Mingyuan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sent anofficial to sacrifice to Mount Hua in enemy-occupied zone. For the Northern WeiDynasty, Mount Heng (the North Marchmoun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the FiveMarchmounts. Sui Dynasty sacrificed to one of the Five Marchmounts when seasonbegins to follow the rule of Northern Zhou Dynasty. The Five Marchmounts were theforemost in the ritual of preying for rain in Sui Dynasty. Sui Dynasty set officials andsecond mountains for the Five Marchmounts. The spirit of all these changes was fromZhou Li,especially from Zheng Xuan’s annotation. During Tang and Song Dynasties,the Five Marchmounts were conferred the title of monarchs, and this had a connection with the downward expansion of national rites. Tang Dynasty allowed people to erectTaoist temples on the Five Marchmounts for the Taoist gods of the Five Marchmounts(named Zhenjun). Song Dynasty got the gods together in one Taoist temple (namedWuyue Guan) in Kaifeng. In addition to the evolvement of the ritual, the identity of theFive Marchmounts also changed. The first change took place during Sui and TangDynasties, and it was that Mount Heng in Hunan Province replaced Mount Huo inAnhui Province as the South Marchmount. The second change took place during Mingand Qing Dynasties, and it was the transfer of North Marchmount from Hebei Provinceto Shanxi Province. The first change was the fruit of the studies of Confucian classics,but the transfer of the North Marchmount was a victory of political power. Besides, thechanges of the identity had influenced the worship of the Five Marchmounts. Forexample, many temples for North Marchmount sprout out in Northern Shanxi, and thiswas a incidental factor in the contest of scrambling the culture of North Marchmount.
引文
①(宋)魏了翁:《尚书要义》卷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4页。
    ①胡厚宣:《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复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6年第1期。
    ②蒋善国推断编写《尧典》的儒家人士当时只知泰山,其它三岳无山可举,并指出“一方面又可见作者时代尚没有每岳配合一山的思想发生”。(参见《尚书综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60页。)
    ③《毛诗正义》卷18之3《大雅·崧高》,第565页。
    ④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4-45页。
    ⑤顾颉刚:《州与岳的演变》,《顾颉刚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42-346页。
    ⑥《史记》卷28《封禅书》,中华书局,1982年,第1371页。
    ②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第586页。
    ③《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陈伟等著,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所收《包山2号墓简册》有“祷五山”,《葛陵1号墓简册》有“五主山”,相关研究参见晏昌贵:《简帛数术与历史地理论集》,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03-204页;宋华强:《新蔡葛陵楚简初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④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22-728页。田昌五等亦简言及之,参见田昌五、安作璋:《秦汉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00-602页。
    ⑤参见陈戍国《秦汉礼制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⑥钱志熙:《论上古至秦汉时代的山水崇拜山川祭祀及其文化内涵》,《文史》,2000年第3期,中华书局。
    ⑦王柏中:《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古代史博士论文,2004年,第107-109页。
    ⑧Terry F. Kleeman: Mountain Deities in China: 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Mountain God and the Subjugation ofthe Margi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114, No.2,1994,Published by: American OrientalSociety
    ⑨巫鸿:《五岳的冲突——历史与政治的纪念碑》,巫鸿著《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①田天:《西汉山川祭祀格局考——五岳四渎的成立》,《文史》,2011年第2期。
    ②近日乔秀岩提出“结构取义”解经方法为郑学第一原理,其言郑玄解经“字词无固定所指,所指何物,因语境而定,是郑学之原则”,此可辅助理解郑玄注“五岳”之不同。参见乔秀岩《郑学第一原理》,《首届礼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2012年。
    ③如其论衡山为南岳引邢昺《尔雅》疏,而未查其实出自唐《毛诗正义》。
    ④吕思勉:《秦汉史》,第722页。
    ⑤藤田高夫:《汉代元氏縣の山岳祭祀》,《关西大学文学论集》,1998年,第48卷第2号。
    ⑥张鹤泉:《汉碑中所见东汉时期的山岳祭祀》,《河北学刊》,2011年第1期。
    ①田天:《东汉山川祭祀研究———以石刻史料为中心》,《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1期。
    ②田天:《东汉山川祭祀研究———以石刻史料为中心》,第111页。
    ①参见邢义田:《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中华书局,2011年。五岳祭祀与封禅礼不同,但因光武封禅为能复原的最早的封禅故事,故述及之。
    ②参见梁满仓:《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05-218页。吉川忠夫有《五岳と祭祀》《ゼロ·ビットの世界》,东京:岩波书店,1991年。
    ③相比之下,陈戍国成书较早的《魏晋南北朝礼制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依然未对山川祭祀给予较多关注。
    ④罗君:《十六国匈奴政权特点》,《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十六国汉化问题的研究在此不一一列举。
    ⑤参见康乐《从西郊到南郊》,台北:稻禾出版社社,1996年。关于郊祀研究,当然应以诸种礼制通史为范本,比如《通典》《五礼通考》等相关章节。
    ⑥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4页。
    ⑦楼劲:《<周礼>与北魏开国建制》,《唐研究》第1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参见高明士《隋代的制礼作乐——隋代立国政策研究之二》,黄约瑟、刘健明编《隋唐史论集》,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3年。
    ②如金子修一《皇帝祭祀的展开》一文由汉代郊祀谈到唐代郊祀,勾画出了深入研究郊祀课题的总纲,该文见沟口雄三等主编,孙歌等译《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关于隋唐郊庙研究综述可参看雷闻《郊庙之外》,三联书店,2009年,第12-15页。
    ③目前通行公善堂本《大唐开元礼》与四库本《大唐开元礼》版本差别较大,已影响至具体研究。近期《开元礼》研究可参看张文昌:《唐代礼典的编纂舆传承:以<大唐开元礼>为中心》,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
    ④详见雷闻《郊庙之外》,北京:三联出版社,2009年,第133-219页。此外雷闻还深入探讨了潜山的道教信仰,参见氏著《唐代潜山的信仰世界——以石刻史料为中心》,《敦煌学》第27辑,台湾嘉义县南华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2008年。
    ⑤参见《郊庙之外》,第245页。
    ⑥参见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77页。
    ①朱溢:《汉唐间官方山岳祭祀的变迁》,《东吴历史学报》第15期,2007年。
    ②王元林等:《国家祭祀体系下的镇山格局考略》,《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1期。
    ③相关研究有朱溢《论唐代的山川封爵现象》(台北:《新史学》第18卷第4期,2007年),杨俊峰《五代南方王国的封神运动》(台北:《汉学研究》第28卷第2期,2011年)等。
    ④马晓林:《元代岳镇海渎祭祀考述》,《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4期。
    ⑤周郢:《全真道与蒙元时期的五岳祀典》,见弘道网:http://www.hongdao.net/hd_index.php?message=101000&item=hd_zxwz&key=art_id&id=2147
    ⑥如Paul W. Kroll曾借登泰山探讨古代文学中对山水的态度问题,参见verses from on high: the ascent of T'aiShan, T'oung Pao,Second Series, Vol.69, Livr.4/5,1983,Published by: Brill.其类似著作还有LexicalLandscapes and Textual Mountains in the High T'ang,T'oung Pao,Second Series, Vol.84, Fasc.1/3,1998,Published by: Brill.此外Gil Raz近期还力图通过考察各种道教圣地(包括五岳)崇拜来厘清早期道团面貌,参见其Daoist sacred geography收入Early Chinese Religion: Part Two: The Period of Division (221-589AD),ed. John Lagerwey and Lü Pengzhi (Leiden: Brill,2010).
    ⑦叶涛著:《泰山香社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至于五岳诸神祇比如碧霞元君、崔府君等研究,不在此赘述。Wilt L. Idema有The Pilgrimage to Taishan in the Dramatic Literature of the Thirteenth andFourteenth Centuries,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19,(Dec.,1997)
    ⑧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其它诸岳研究因相关在文中出注,不在此赘述。
    ⑨张勋燎:《古器物所见“五岳真形图”与道教五岳真形符》,《南方民族考古》第5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五岳真形图的研究综述详见《郊庙之外》,第190-191页。
    ①参见汪圣铎:《宋代政教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9页,第590-630页。
    ②参见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5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05-533页
    ③陈立柱、纪丹阳《古代“衡山”地望与《禹贡》荆州范围综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3期)
    ①参见牛敬飞《从曲阳到浑源:北岳移祀过程补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4期;齐仁达:《明清北岳祭祀地点转移之动态考察》(《史学月刊》,2009年第9期)。
    ②承清华大学经学研究中心张涛博士指点,未用秦蕙田《五礼通考》,而采用史源明晰的《古今图书集成》。
    ①《诸子集成》第5册,中华书局,1954年,第11页。
    ②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0页。
    ③詹鄞鑫:《神灵与祭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7页。
    ④参见姚孝遂主编:《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中华书局,第465-466页,第488-496页。
    ⑤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第92-93页。
    ⑥关于大汶口陶文研究颇多,相关综述可参看范正生:《大汶口陶符与将军崖岩画考释》,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2008年。
    ⑦张肖马《三星堆古蜀王国的山崇拜》,《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5期。
    ⑧参见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第594页;常玉芝《商代宗教祭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59-162页。
    ⑨《殷墟甲骨刻辞类纂》,第467-473页。
    ⑩彭裕商:《卜辞中的“土”、“河”、“岳”》,《古文字研究论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11详见詹鄞鑫:《华夏考》,第315-324页,中华书局,2006年;参见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10-416页。
    12关于甲骨文“河”“岳”研究颇多,相关综述参见朱彦民《殷卜辞中河、岳、土与先公关系考》,《郑天挺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中国古代社会高层论坛文集》,中华书局,2011年。
    ①《国语集解》,第26-27页。
    ②陈晓云等认为,古代山川为鬼神所居,故国君立都邑要靠近山川以为礼鬼神,而非经济原因,此说片面。参见陈晓云、陈立柱《说“国必依山川”》,《史学月刊》,2005年第8期。
    ③《尚书正义》卷19《吕刑》,《十三经注疏》,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48页。。
    ④《毛诗正义》卷20之2《鲁颂·閟宫》,《十三经注疏》,第615页。
    ⑤《春秋左传正义》卷44《昭公七年》,《十三经注疏》,第2049页。
    ⑥《礼记正义》卷22《礼运》、卷23《礼器》,《十三经注疏》,第1425页、第1431页。
    ⑦参见王晖:《论周代天神性质与山岳崇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⑧参见《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11页。
    ①《礼记正义》卷51《孔子闲居》,《十三经注疏》,第1617页。
    ②《礼记正义》卷16《月令》,第1369页。
    ③《春秋左传正义》卷41《昭公元年》,第2024页。
    ④《春秋左传正义》卷14《僖公二十年》,第1810页。
    ⑤《史记》卷43《赵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第1781页。
    ⑥《毛诗正义》卷18之3《大雅·崧高》,第565页。
    ⑦《春秋左传正义》卷41《昭公元年》,第2023-2024页。
    ⑧《春秋左氏正义》卷58《哀公七年》,第2162页。
    ⑨参见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卷1《内篇谏上》,中华书局,1982年,第42页。
    ⑩详见侯乃峰《秦駰祷病玉版铭文集解》,《文博》,2005年第6期。本文从李学勤先生等意见,认为秦駰当为秦王。
    11《春秋左传正义》卷46《昭公十三年》,第2070页。
    12《晏子春秋集释》卷1《内篇谏上》,第79页。
    13《春秋左传正义》卷31《襄公十一年》,第1950页。
    14魏克彬:《侯马与温县盟书中的“岳公”》,《文物》,2010年第10期,第76-83页。
    ①《周礼注疏》卷19《春官宗伯·肆师》,《十三经注疏》,第769页。
    ②《史记》卷43《赵世家》,第1795页。
    ③《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55页。
    ④《礼记正义》卷18《曾子问》,第1389页。
    ⑤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第3、21、64、73、1394、1355、83、637、1166、1189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26《成公五年》,第1901-1902页。
    ②《国语集解》,第202页。
    ③《礼记正义》卷12《王制》,第1336页。
    ⑤《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71页。
    ⑥如《尚书》《多士》《多方》两篇述及周初成王平三监之乱后又伐奄平殷民之乱。据李学勤先生意见,周朝建立之后曾多次伐东夷,继成王之后康、昭、穆王等时代均有伐东夷的金文记录。(李学勤先生《出土文献选读课》讲授)
    ⑦参见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40-41页,第46页。
    ①丁山先生也据东周疆域扩张断言后世五岳定名决不在春秋,然又定在秦灭六国之前,似过于严苛。参见氏著《古代神话与民族》,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00-401页。
    ②屈万里:《岳义稽古》,《清华学报》第2卷第1期,台北:清华学报社出版,1960年。
    ③《史记》卷43《赵世家》,第1795页。
    ④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822页。
    ⑤《尔雅注疏》卷7《释山》,《十三经注疏》,第2618页。《汉书》卷27下《五行志下之上》(中华书局,1962年,第1456页)有:“刘歆以为梁山,晋望也”。
    ⑥《史记》卷5《秦本纪》,第205-206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14《僖公一五年》,第1805页。
    ②陈桥驿:《水经注校证》卷19《渭水》,中华书局,2007年,第467页。
    ③陈奇猷校:《韩非子集释》卷11《外储说左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644页。
    ④《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59页。
    ⑤《后汉书》卷30下《郎顗襄楷列传》,第1079页。又见干宝撰:《搜神记》卷4,中华书局,1979年,第48页。
    ⑥《春秋左传正义》卷58《哀公六年》,第2162页。
    ⑦《春秋公羊传注疏》卷12《僖公三一年至三二年》,第2263页。
    ⑧《春秋谷梁传注疏》卷9《僖公三一至三三年》,《十三经注疏》,第2403页。
    ⑨《晏子春秋集释》卷7《外篇第七》,第485页。
    ⑩《礼记正义》卷24《礼器》,第1439页。
    11《韩诗外传》卷10,四部丛刊本。
    12《史记》卷4《周本纪》,第150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4《隐公八年》,第1733页;卷5《桓公元年》,第1739页。《公羊》《谷梁》改“祊”为“邴”。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4《隐公八年》,第1733页。
    ③陆淳:《春秋集传辨疑》卷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如《春秋左传正义·僖公二十四年》重耳与子犯盟誓于河。
    ⑤《春秋左传正义》卷19下《文公十二年》,第1851页。
    ⑥《春秋左传正义》卷40《襄公三○年》,第2013页。
    ⑦《春秋左传正义》卷23《宣公十二年》,第1883页。
    ②(汉)赵晔撰,(元)徐天祜音注:《吴越春秋》卷9《勾践阴谋外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39页。
    ③林云先生等以为“天亡簋”中“天亡”即周南“天室”嵩山,天亡簋所记便为周王封禅之事,有一定道理。(参见林云:《天亡簋“王祀于天室”新解》,《史学集刊》,1993年第3期。)
    ④《国语集解》,第437页。
    ⑤如姚孝遂等便认为商代还未有“五岳”理念。参见姚孝遂、肖丁合著:《小屯南地甲骨考释》,中华书局,1985年,第78-79页。
    ①《周礼》成书时间不确,但笔者不采信王莽伪造说,故以该书部分内容当能反映先秦礼制情况。
    ②(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卷33《春官·大宗伯》,第1315页。
    ③《周礼注疏》卷11《地官·小司徒》,第713页。
    ④袁珂:《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4页。
    ⑤《汉书》卷67《梅福传》,第2918页。
    ①《史记》卷23《礼书第一》,第1159页。
    ②(唐)杜佑著,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41《礼一》,中华书局,1988年,第1120页。
    ③参见侯乃峰《秦駰祷病玉版铭文集解》。
    ④《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66-1367页。
    ⑤《史记》卷6《秦本纪》,第248页。
    ⑥《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67页。参见陈戍国《秦汉礼制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56-57页。
    ⑦《礼记正义》卷18《曾子问》,《十三经注疏》,第1389-1390页。
    ⑧《史记》卷《封禅书》,第1371页。
    ①《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71页。
    ②贾公彦曰:“祷祠,谓国有故祈请,求福曰祷,得福报赛曰祠。”(《周礼注疏》卷26《春官宗伯甸祝》,《十三经注疏》,第815页。)又“岁祠”或为“岁首祠”,参见钟敬文主编,郭必恒著:《中国民俗史汉魏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46-248页;夏日新《汉唐节日形态的演变》,牟发松主编《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9页。
    ③后世多以秦诅楚文中“大沈久湫”为“湫渊”,宋代有诅楚文三块,其中一通为“朝那告大沈”(参见宋姚宽《西溪语丛》,《全宋笔记》第4编第3册,第22页。),恰与《封禅书》“湫渊,祠朝那”相合。
    ④《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72-1374页。
    ⑤《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74页。
    ⑥《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74页。
    ⑦《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74-1375页。
    ⑧《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第1545页。
    ⑨《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16页。
    ⑩《晋书》卷26《食货志》,第785页。
    11沈钦韩亦指“洛”为雍州之洛水,详见(清)沈钦韩:《汉书疏证》卷18《郊祀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21页。
    12《史记索隐》、颜师古注《汉书》、《后汉书·郡国志》都用此说。
    ①《汉书》卷25下《郊祀下》,第1242页。
    ②《汉书》卷6《武帝本纪》,第195页。
    ③《汉书疏证》卷18《郊祀志》,第521页。王先谦亦采用沈钦韩说法,详见《汉书补注》卷二八上一,四部精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417页。
    ④(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0-21页。
    ⑤《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31-32页。
    ①(元)黄溍:《日损斋笔记》,《杂辨十三则》,清守山阁丛书本。
    ②此条不见后世辑本《风俗通义》,笔者以为或出该书《山泽》条。
    ③《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72-1373页。
    ④《汉书》卷25上《郊祀志上》,第1206页。
    ⑤《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73页。
    ⑥《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第1547页。
    ⑦《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73页。
    ⑧参见(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124《川渎异同一》,中华书局,2005年,第5361页。
    ①《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73页。
    ②《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77页。
    ③《尔雅注疏》卷6《释天》,第2609页。
    ①《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372页。
    ②《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78页。
    ③《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80-1381页。
    ④关于南岳之演变,详见第七章第一节。
    ⑤参见《史记》卷17《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831页、第834页。
    ⑥《史记》28《封禅书》,第1387页。
    ⑦《汉书》卷25上《郊祀志上》,第1234页。
    ⑧后世有据《周礼》小宗伯之职:“兆山川丘陵坟衍”,以为山川祭祀不当用祠庙,而应制祭坛。
    ⑨《秦汉礼制研究》,第131页。
    ①《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68-1370页。
    ②参见《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67页。
    ③《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93页。
    ④《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95-1397页。
    ⑤《史记》卷28《封禅书》,第1403页。
    ⑥《史记》卷28《封禅书》,第1403页。先秦祭山少用马,用马或出自秦礼。
    ⑦《汉书》卷25下《郊祀志下》,第1249页。
    ①高文:《汉碑集释》,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70页。
    ②(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第100页。
    ①(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卷10《山泽》,中华书局,2010年,第447-448页。
    ②《后汉书》志第7《祭祀志上》,第3163页。
    ③《后汉书》志第4《礼仪志上》,第3104页。
    ④《汉官六种》,第176页。
    ⑤由此亦可推断诸山祠庙在近山之处。参见邢义田著:《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中华书局,2011年,第182页。
    ⑥《后汉书》志第7《祭祀志上》,第3163页。王利器辑校《风俗通义》用明黄省曾《申鉴》注引汉制,与
    《后汉书》注引《风俗通义》略有不同:“岱宗庙在博县西北三十里,山虞长守之。十月曰合冻,腊月曰涸
    冻,正月曰解冻,皆太守自侍祠,若有秽疾,代行事,法七十万五千,三牲,燔柴,上福脯三十朐,县次
    传送京师。四岳皆同王礼。”诸家校释者对“法七十万五千”一词难以做出解释,笔者以为问题在于王利器
    等不当以明人注《申鉴》文以充辑补,因为“法七十万五千”极似道家斋醮用语。
    ⑦《后汉书》卷2《明帝纪》,第123页。
    ⑧《后汉书》卷3《章帝纪》,第139页。
    ①(汉)刘珍著,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3《顺帝纪》,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13页。
    ②《东观汉纪校注》卷17《朱遂传》,第749页。
    ④《水经注校证》卷4《河水》,第108页。
    ⑤《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44《同州府二》,中华书局,1986年,第12157页)有“西岳庙在华阴县东五里,《汉书·地理志》太华山有祠,县志岳庙旧在黄神谷口,后移于此。”
    ⑥《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79页。
    ⑦《汉书》卷25下《郊祀志下》,第1257-1258页。
    ①详见《汉碑集释》。
    ②参见严耕望先生《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24页、第130-131页、第138页、第225页、第229-230页。
    ③《风俗通义校注》卷10《山泽》,第457页。据《后汉书·王景传》(卷76,第2466页)李贤注引《十三州志》,成帝时“以校尉王延代领河堤谒者,秩千石,或名其官为护都水使者。中兴,以三府掾属为之。”又据《汉官仪》:“旧河堤谒者,世祖改以三府掾属为谒者领之,迁超御史中丞、刺史,或为小郡。”(《汉官六种》,第125页)可知河堤谒者秩在两千石太守之下,二者分祭五岳四渎体现了岳渎秩次差别。
    ④参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42页。
    ⑤《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66页。
    ①《后汉书》志第8《祭祀中》,第3181页。
    ②王莽为区别与天对应之地祇及五方之中央之神,故称地祇为“皇地后祗”。(详见《汉书·郊祀志》)
    ③田天说东汉五岳四渎祭祀分北郊和地方官就地两个层次,欠妥。岳渎与郊祀从祀诸神一样只是从祀,不是岳渎作为主神的按时正祀,从祀与正祀既为本质差别,故不当一分为二视之。参见田天《东汉山川祭祀研究——以石刻史料为中心》,《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1期,第111页。
    ④《后汉书》志第7《祭祀上》,第3159-3160页。
    ②《后汉书》志第30《舆服下》,第3663页。
    ③《周礼注疏》卷19《春官宗伯肆师》,第768页。
    ④《后汉书》卷2《明帝纪》,第123页。
    ⑤《后汉书》卷6《顺帝纪》,第259页。
    ⑥(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16《求雨》,中华书局,1992年,第426页。
    ①《后汉书》志第六《礼仪下》,第3141页。
    ②《后汉书》卷3《章帝纪》,第147页。
    ③(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卷20《反质》,中华书局,1987年,第512页。
    ④《风俗通义校注》卷9《怪神》,第386页。
    ⑤《后汉书》志第7《祭祀上》,第3162页。
    ①参见《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
    ②《汉书》卷35《荆燕吴三王传》,第1918页。
    ③《白虎通疏证》卷4《封公侯》,第140页。
    ④《盐铁论校注》卷1《复古》,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4页。
    ⑤《后汉书》卷81《刘翊传》,第2695页。
    ⑥《国语集解》,第518页。
    ⑦《汉书》卷89《循吏传》,第3624页。
    ⑧《后汉书》卷61《左雄传》,第2017-2018页。
    ①(汉)陆贾著,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卷1《道基》,第6页。
    ②《风俗通义校注》卷10《山泽》,第445页。
    ③《春秋公羊传注疏》卷12《僖公三十一年》,第2263页。
    ④《说苑校证》卷18《辨物》,第447-448页。
    ①(清)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卷1《学行》,中华书局,1987年,第13页。
    ②《祀三公山碑》,《汉碑集释》,第32页。
    ③《封龙山颂》,《汉碑集释》,第243页。
    ④《白石神君碑》,《汉碑集释》,第457-458页。
    ⑤《白虎通疏证》卷6《巡狩》,第298-300页。
    ①《风俗通义校注》卷9《怪神》,第400页。
    ②《后汉书》志第7《祭祀上》,第3163页。
    ③《风俗通义校注》卷2《正失》,第65页。
    ④(明)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卷30《泰山治鬼》,安徽大学出版社,第1734页。
    ⑤《韩非子集释》卷3《十过》,第172页。
    ⑥《后汉书》卷90《乌桓传》,第2980页。
    ⑦《后汉书》卷82下《方术列传》,第2731页。
    ⑧《汉书》卷99中《王莽传中》,第4123页。
    ⑨《后汉书》卷82下《方术下》,第2750-2751页。
    ⑩《后汉书》卷83《逸民传》,第2758-2759页。
    11《后汉书》卷82下《方术下》,第2746页。
    12参见吴荣曾:《镇墓文中所见到的东汉道巫关系》,《文物》,1981年第3期。
    13王明:《太平经合校》卷93,中华书局,第384页。
    14《太平经合校》卷66,第234-235页。
    ①《后汉书》卷24《马援传》,第838页。
    ②《后汉书》卷12《王郎传》,第492页。
    ③《后汉书》卷87《西羌传》,第2869页。
    ②《三国志校笺》卷2《魏文帝纪》,第88页。
    ③《三国志校笺》卷3《魏明帝纪》,第124页。
    ④《三国志校笺》卷4《三少帝纪》,第180页。
    ①《三国志校笺》卷10《荀彧传》,第393-394页。
    ②《三国志校笺》卷1《魏武帝纪》,第32-33页。
    ③《三国志校笺》卷1《武帝纪》,第46-47页。
    ④《三国志校笺》卷2《文帝纪》,第70页。此诏当承曹丕意见,亦或可推测曹丕乃支持复“九州”这一形象工程者。
    ⑤参见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第93页。
    ⑥《三国志校笺》卷21《傅嘏传》,第806页。
    ⑦《三国志校笺》卷19《陈思王植传》,第732页。
    ⑧《三国志校笺》卷44《蒋琬传》,第1445页。
    ⑨《三国志校笺》卷64《诸葛恪传》,第1965页。
    ⑩《三国志校笺》卷65《华覈传》,第2003页。
    ①《三国志校笺》卷47《孙权传》,第1522页。
    ②《三国志校笺》卷47《孙权传》,第1535页。
    ③《晋书》卷28《五行中》,第843页。此条为综合《三国志》及裴注,参见《三国志校笺》卷48《孙皓传》,第1586页。
    ①《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1页。
    ②《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第2645页。
    ③《晋书》卷103《刘曜载记》,第2683-2684页。
    ④《左传》成公五年有“国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缦、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
    ⑤《晋书》卷102《刘聪载记》,第2676页。
    ⑥《史记》有晋国复霍君奉霍太山祀事,霍太山神遗赵襄子竹书事,详见《史记》卷43《赵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第1781页,第1795页。
    ⑦《晋书》卷103《刘曜载记》,第2690页。
    ⑧《晋书》卷103《刘曜载记》,第2699页。
    ①《晋书》卷102《刘聪载记》,第2673页。
    ②《汉书》注引三国张揖说:“不周山在昆仑东南二千三百里也。”(《汉书》卷57下《司马相如下》,中华书局,1962年,第2598页。)汉高诱认为:“不周山,昆仑西北。”同样是汉人,《淮南子》许注仅言:“不周之山,西北之山也。”(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5年,第22页)《离骚》王注:“在昆仑西北”,与高诱同,足见汉人眼中不周山在昆仑更西处;据《山海经》西次三山原文昆仑当在不周山之西,则此说与三国人同,毕沅指出:“汉人说以昆仑为在于阗,则不周山在其西北。张揖据此经道里为说,则在东南。”(参见黄晖撰:《论衡校释》卷11《谈天篇》,中华书局,1990年,469页。)笔者以为,三国张揖对二山关系认识同于《山海经》并非偶然,它表明汉魏之间人们对昆仑远近认识不同,就汉赵刘氏故事来说,则似昆仑山较不周山更远,或可与张揖之说相合。
    ③《晋书》卷103《刘曜载记》,第2688-2689页。
    ④《晋书》卷103《刘曜载记》,第2692-2693页。
    ⑤陈勇指出:“并州屠各是在南匈奴故地与南匈奴融合的同时,奠定了汉赵国建国的政治基础。”(参见陈勇:《汉赵史论稿》,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69页。)
    ⑥《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纪下》,中华书局,1965年,第78页。
    ⑦《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第2645页。
    ①《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第2645页。从刘氏与五部所居差异或可辅证“南匈奴”与“屠各”之别,参见陈勇《汉赵史论稿》,第72-73页。
    ②司马光云:“按杜佑《通典》:离石有南单于庭左国城。然则渊虽迁左国,犹在离石县境内也。”(参见《资治通鉴》卷85,惠帝永兴元年,中华书局,1956年,第2702页。)
    ③《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69页。
    ④《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69页。
    ⑤参见《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09页。
    ⑥应劭曰:“祁连,匈奴中山名也。”(《汉书》卷8《宣帝纪》,第243页。)
    ⑦《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明确指出是今蒙古国哈努伊河与胡努伊河间之巴彦集鲁克山脉。(史为乐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747页。)辞典为“巴彦鲁集克”,今据《清史稿》改为巴彦集鲁克。
    ⑧《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915页。
    ⑨《汉书》卷6《武帝纪》,第201页。
    ⑩《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77页。
    11《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77页。
    ①《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78页。
    ②《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79页。
    ③《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79页。
    ④《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79页。
    ⑤《汉书》卷49《晁错传》,第2281页。
    ⑥《汉书》卷54《李陵传》,第2452-2453页。
    ⑦《汉书》卷54《李陵传》,第2453页。
    ①《汉书》卷54《李陵传》,第2454页。
    ②参见余嘉锡:《汉武伐大宛为改良马政考》,《余嘉锡论学杂著》,中华书局,2007年,第175-180页。
    ③《汉书》卷17《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645页。
    ④《汉书》卷17《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646页。
    ⑤(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解放军出版社1964年版,第154页。
    ⑥《汉书》卷54《苏武传》,第2462页
    ⑦《史记》卷110《匈奴传》,第2909页。
    ⑧《汉书》卷55《霍去病传》,第2484页。
    ⑨林幹:《匈奴通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48页。
    ⑩参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第403页;陈勇:《汉赵史论稿》,第45-60页。
    11西汉元帝时汉将就曾与呼韩邪单于俱登匈奴诺水东山盟誓告天,详见《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第3801页。
    ①《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第3769页。
    ②江上波夫认为匈奴祭天大会以林木为中心举行,而高原之上,林木多分布于大山周围,此或可作为山岳崇拜产生之因素,亦可辅证祭天与山岳崇拜关系。参见江上波夫《匈奴的祭祀》,《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中华书局,1993年,第1-36页。
    ③《晋书》卷129《沮渠蒙逊载记》,第3191页。
    ④《晋书》卷129《沮渠蒙逊载记》,第3197页。
    ⑤《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兰门山,一名合黎,一名穷名山,在甘州删丹县西南七十里。”(《史记》卷2《夏本纪》,第70页。)嘉庆《大清一统志》卷266有“金山在山丹县西南”。
    ⑥《宋书》卷98《氐胡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412页。
    ⑦《晋书》卷97《四夷传》,第2550页。
    ①《晋书》卷105《石勒载记下》
    ②《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
    ③《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上》,第2708-2709页,第2711-2712页,第2717页;卷105《石勒载记下》,第2744页。黄河诸渡口可参考张兴兆《魏晋南北朝津渡考》,《运城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④参见《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上》,第2720页。
    ⑤《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上》,第2730页。
    ⑥《晋书》卷106《石季龙载记上》,第2767-2770页。.
    ⑦《晋书》卷105《石勒载记下》,第2743页。
    ⑧《晋书》卷106《石季龙载记上》,第2776页。
    ①《晋书》卷106《石季龙载记上》,第2765页。
    ②《晋书》卷106《石季龙载记上》,第2776页。
    ③《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5-2826页。
    ④《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43页。
    ⑤《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4页。
    ⑥《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9页。
    ⑦《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第2886页。
    ⑧《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第2904页。
    ⑨《晋书》卷114《苻坚载记下》,第2911-2912页。
    ①《晋书》卷114《苻坚载记下》,第2916页,第2934页。
    ②《晋书》卷114《苻坚载记下》,第2933页。
    ③《晋书》卷117《姚兴载记上》,第2979-2980页。
    ④《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9页。
    ⑤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卷1《内篇》,中华书局,1982年,第63页。
    ⑥慕容德、慕容超叔侄还继承了比附古帝王的皇帝心理,慕容德曾借醉酒问臣下自己“可方自古何等主也?”慕容超曾临轩而问“朕于百王可方谁?”(参见《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68页;卷128《慕容超载记》,第3185页。)
    ⑦《晋书》卷86《张骏传》,第2240页。
    ①《晋书》卷94《郭荷传》,第2454页。
    ②《晋书》卷94《郭瑀传》,第2454页。
    ③《魏书》卷99《卢水胡沮渠蒙逊传》,第2208页。
    ④《魏书》卷108之1《礼志一》,第2734-2735页。
    ⑤参见康乐《从西郊到南郊》(台北:稻禾出版社社,1996年)第5章《国家祭典的改革》,笔者认为康乐夸大了尔朱荣、高欢等与洛阳集团的文化差异。
    ⑥《魏书》卷108之1《礼志一》,第,第2736页。
    ①《魏书》卷108之1《礼志一》
    ②《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768页。
    ③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第314页。
    ④施蛰存:《水经注碑录》,第116-117页。
    ⑤《魏书》卷3《太宗明元帝纪》,第59页。又《魏书·礼志一》(卷108之1,第2737页)载其事“幸代,至雁门关,望祀恒岳。”
    ⑥《魏书》卷108之1《礼一》,第2737页。
    ⑦《魏书》卷4上《世祖太武帝纪》,第86页。
    ⑧《魏书》卷108之1《礼一》,第2739页。
    ⑨《魏书》卷108之1《礼一》,第2739页。
    ①《魏书》卷108之1《礼一》,第2739页。
    ②《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51页。
    ③《汉书》卷28上《地理志》,第1533页。
    ④参见胡渭《禹贡锥指》卷11上,第351页。
    ⑤《史记》卷43《赵世家》,第1789页。
    ⑥《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第2695页。
    ⑦《史记》卷43《赵世家》,第1789页。
    ⑧《后汉书》卷20《王霸传》,第737页。
    ⑨参考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汉《幽州刺史部》与《并州刺史部》,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⑩《后汉书》卷20《王霸传》,第737页。
    ①《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89页。
    ②《魏书》卷2《太祖道武帝纪》,第26页。
    ③《魏书》卷2《太祖道武帝纪》,第27页。
    ④《晋书》卷123《慕容垂载记》,第3090页。据《后汉书·郡国志》(第3528页)沮阳为上谷郡治。
    ⑤《魏书》卷2《太祖道武帝纪》,第27-31页。
    ⑦《魏书》卷2《太祖道武帝纪》,第32页。
    ①《魏书》卷2《太祖道武帝纪》,第31-32页。
    ②倒马关又名铁关,参见《读史方舆纪要》卷10《北直一》,第435页。又据《嘉庆重修一统志》(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本,中华书局,1986年,第1册第617页)卷14《保定府三》,望都故城在今望都县西北三十里,近唐县。
    ③转引蔡宗宪:《南北朝交聘使节行进路线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4期。
    ④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五)》,第1476、1482-1483、1496页。
    ①(明)严衍指出“恒岭,恒山之岭也,在上曲阳西北,即倒马关路。”参见氏著《资治通鉴补》卷110《晋纪三十》,《续修四库全书》第338册,第556页。
    ②笔者之所以排除出直道北段乃灵丘至平舒县(今广灵),是因为平舒县与代城蔚县一样同属桑干河南岸支流壶流河谷地,开直道至此并不能穿过恒山山脉至繁峙宫,相反会有南辕北辙之嫌。又近期于大同发现《北魏盖天保墓砖》有“定州大道”,此直接表明直道乃通平城代郡与定州中山之路,而无涉不在定州境内的飞狐道诸地。参加殷宪《盖天保墓砖铭考》,《晋阳学刊》,2008,第3期。
    ③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北直隶上》有“滱水岀浑源州恒山,南流入真定,之定州”,《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46《大同府》(第9册,第6763页):“滱水在浑源州,南出翠屏山,东南流入灵邱县,又东南流入直隶易州广昌县界”,所谓广昌县界即五回岭西端倒马关一带。又熊会贞亦指出“(浑源)翠屏山为恒山为恒山西麓,唐河源出此,即古滱水”,参见(清)杨守敬、熊会贞撰:《水经注疏》卷11《滱水》,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045页。
    ④参见(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卷1《建置考》(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10册,第47页)及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卷69,《二十五史补编》第1册,中华书局,1955年,第932页。
    ⑤《魏书》卷4上《世祖纪》,第87页。
    ⑥陈桥驿:《水经注校正》卷11,第284页。
    ⑦(清)吴熙载:《资治通鉴地理今释》卷6,《续修四库全书》第342册,第488页。
    ⑧施和金以此两种材料说法一致而认为“莎泉在灵丘西”乃的论,但未指出二者同源。参见《北齐地理志》卷2,第194页。
    ①《读史方舆纪要》卷44《山西六》,第2047页。
    ②《清史稿》卷60《地理志七》,第2036页。
    ③《广灵县志》合订本,广灵县志办公室,1989年。
    ④《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46《大同府》,第9册,第6766页。
    ⑤(宋)沈括撰,胡道静校注:《新校正梦溪笔谈》卷24,中华书局,1957年,第245页。
    ⑥《明史》卷41《地理志》,第969页。
    ⑦参见《图集》北宋《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河东路》
    ⑧张力云《历史上的飞狐道》以莎泉道与灵丘道为同一条道路,是查两路皆合于灵丘,或未查两路又自南北有别。http://zt.bdinfo.net/lyxh/show.asp?id=40
    ①《魏书》卷7上《高祖孝文帝纪》,第151页。
    ②《魏书》卷7上《高祖孝文帝纪》,第151页。
    ③《水经注校正》,第284-285页。此御射碑即后文所说和平二年高宗文成帝御射碑。
    ④《水经注疏》卷11《滱水》,第1048页。
    ⑤从修莎泉道发定州民力亦可辅证太祖直道依赖定州而无涉飞狐道所在的“燕州”。(参见《图集》北朝《相冀幽平等州》)
    ⑥参见《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22页;《图集》西汉《并州、朔方刺史部》。
    ⑦参见《后汉书·郡国志》,第3527-3528页;《图集》东汉《幽州刺史部》。
    ⑧参见《晋书》卷14《地理志上》,第426页;《图集》西晋《幽州、平州》
    ⑨《嘉庆重修一统志》卷40《宣化府》,第2册第1585页。
    ⑩《魏书》卷54《高闾传》,第1206页。熊会贞指出灵丘南隘门是“后魏明元帝置义仓之所”,参见《水经注疏》卷11《滱水》,第1048页。
    ①《魏书》卷4上《世祖纪》,第86页。
    ②施蛰存:《水经注碑录》,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04页。
    ③《太平寰宇记》卷67《河北道·易州》,第1363页。
    ④《嘉庆重修一统志》卷47《易州直隶州》,第1842页。
    ⑤《读史方舆纪要》引《水经注》衍“有五回道”四字。
    ⑥参见林鹏:《寻访御射碑记》,《文物春秋》,2001年第6期。
    ①参见《魏书》卷108之1《礼一》及《魏书·高宗纪》。
    ②节选自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2页。
    ③《魏书》卷5《高宗纪》,第113页。
    ④《魏书》卷21上《北海王传》,第559页。
    ①《魏书》卷58《杨椿传》,第1287页。
    ②参见《魏书》卷9《肃宗纪》,第223页。
    ③《北史》卷62《王罴传》载王罴为崔亮定州长史,随军南讨尝带精兵;《魏书》卷59《萧宝夤传》载萧宝夤于延昌四年讨大乘不利,直至台军辅助才初灭之。
    ④《魏书》卷2《太祖纪》,第38页。
    ⑥《魏书》卷3《太宗纪》,第51页。
    ⑦《魏书》卷30《安同传》,第713页。
    ⑧《魏书》卷3《太宗纪》,第59页。
    ⑨《魏书》卷4上《世祖纪》,第73页。
    ⑩《魏书》卷4下《世祖纪》,第97页。
    ①《魏书》卷7上《高祖纪》,第135页。
    ②《魏书》卷2《太祖纪》,第35页。
    ③《魏书》卷4上《世祖纪》,第74页。
    ④《魏书》卷4下《世祖纪》,第106页。
    ⑤《魏书》卷4下《世祖纪》,第101页。
    ⑥《魏书》卷7下《高祖纪》,第181页。
    ⑦张金龙曾统计太武帝南巡次数,涉及行幸定州。参见氏著《北魏政治史(四)》,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8-53页。
    ①详见《魏书》卷108之1《礼一》,第2737页。
    ②其中太平真君十一年南伐路线虽无直接证据,但从《世祖纪》曲赦定冀相三州以及抵达枋头来看,其必先至定州。
    ①《魏书》卷35《崔浩传》,第810页。此时若无定州大道穿恒山天险,崔浩亦不能如此自信。
    ②《魏书》卷95《铁弗刘虎》,第2059页。
    ③《魏书》卷14《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第359页。
    ④《魏书》卷18《太武五王传》,第431页。参见《魏书》卷58《杨昱传》,第1293页。
    ⑤《魏书》卷16《元叉传》,第408页。据考古发现,其墓志书为“元乂”,参见《文物》1974年第12期。
    ⑥《魏书》卷68《甄楷传》,第1517页。
    ⑦《周书》卷1《文帝纪上》,第1-2页。
    ①《魏书》卷108之1《礼志一》,第2737页。
    ②《魏书》卷29《奚斤传》,第699页。
    ③《魏书》卷4上《世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1页。
    ④《魏书》卷4上《世祖纪》,第71-72页。
    ⑤《魏书》卷31《于栗磾传》,第736页。
    ⑥《晋书》卷10《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67页。
    ⑦《宋书》卷48《朱龄石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24页。
    ⑧参见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48《河南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280页。
    ⑨《资治通鉴》卷118《晋纪四十》,安帝义熙十四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721页。
    ⑩《晋书》卷130《赫连勃勃载纪》,第3209页。
    ①(清)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卷1,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1页。
    ②参见牟发松《十六国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军镇化》(《晋阳学刊》,1985年第6期)、高敏《十六国时期的军镇制度》(《史学月刊》,1998年第1期)
    ③《晋书》卷14《地理上》,第432页。
    ④华州州治之论详见《魏书》卷19下《景穆十二王传下》,第518页。
    ⑤吴洪琳:《大夏国史》,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92页。
    ⑥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卷16,第448页。又姚秦有将名为“曹炽”、“曹云”(《晋书》卷118《姚兴载记下》,第2994页),此或可辅证洪亮吉观点。
    ⑦《魏书》卷31《于栗磾传》,第736页。
    ⑧《魏书》卷3《太宗纪》,第58页。
    ⑨《魏书》卷3《太宗纪》,第59页。
    ①《魏书》卷3《太宗纪》,第60页。
    ②《魏书》卷42《寇讚传》,第946-947页。
    ③《资治通鉴》卷118《晋纪四十》,恭帝元熙元年,第3725页。
    ④《魏书》卷3《太宗纪》,第60页。
    ①《读史方舆纪要》卷41《山西三》,第1875页。
    ②《魏书》卷14《神元平文诸帝子孙传》,第365页。
    ③《魏书》卷42《薛辩传》,第941页。
    ①《北史》卷36《薛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24页。
    ②《魏书》卷3《太宗纪》,第63页。
    ③《资治通鉴》卷87《晋纪九》,怀帝永嘉三年,第2745页。
    ④《魏书》卷35《崔浩传》,第810-811页。
    ⑤《魏书》卷30《周几传》,第726页。
    ⑥《魏书》卷3《太宗纪》,第52页。
    ⑦《魏书》卷3《太宗纪》,第62页。
    ⑨《魏书》卷35《崔浩传》,第809-810页。
    ⑩《魏书》卷25《长孙嵩传》,第643页。
    11《魏书》卷35《崔浩传》,第813页。
    ①《魏书》卷25《长孙嵩传》,第644页。
    ②《魏书》卷35《崔浩传》,第814页。
    ③《魏书》卷25《长孙嵩传》,第644页。
    ④《魏书》卷25《长孙嵩传》,第644页。长孙嵩为鲜卑南部大人,辅佐道武帝复国,历仕三朝,于拓跋元老中最为显要,在太武帝初期西伐之议中新近太常崔浩直与其对立,此当是崔浩与鲜卑贵族矛盾之明显表达,亦有助于理解陈寅恪先生所说崔浩乃死于鲜卑部落酋长之手,更可充实何兹全先生所说崔浩是北魏皇帝与鲜卑贵族矛盾的牺牲品。(参见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金明馆丛稿初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53页;何兹全;《崔浩之死》,《文史哲》1993年第3期)
    ⑤参见楼劲《<周礼>与北魏开国建制》,《唐研究》第13卷,2007年。
    ⑥世祖确立制度为后世所承,太延立制不久世祖又令高官主持修西岳庙,文成帝即位初又修西岳庙。参见陈思:《宝刻丛编》卷10《后魏大代华岳庙碑》、《后魏修华岳庙碑》,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4册,第18266页。
    ⑦《魏书》卷108之1《礼志一》,第2739页。
    ①《魏书》卷108之1《礼志一》,第2739页。
    ②《魏书》卷34《陈建传》,第803页。
    ③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卷2,中华书局,2006年,第113页。
    ④《魏书》卷114《释老志》,第3051页。
    ⑤《魏书》卷114《释老志》,第3052-3053页。
    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12《中岳嵩高灵庙碑》,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6册,第4178-4179页。
    ①参见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通史》第2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59-83页。
    ②(明)傅梅:《嵩书》卷3《寺院六》,《嵩岳文献丛刊》第1册,第47-51页。
    ③《魏书》卷114《释老志》,第3040页。
    ④《嵩书》卷3《寺院六》,第47页。
    ⑤《嵩书》卷3《寺院六》,第48页。参见《大唐中岳永泰寺碑颂并序》,《金石萃编》卷89,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册,第1500页。
    ⑥参见《魏书》卷90《冯亮传》,第1931页;卷11《出帝纪》,第286页。
    ⑦《魏书》卷19上《景穆十二王传上》,第444页。
    ⑧《魏书》卷19上《景穆十二王传上》,第447页。
    ⑨参见《魏书》卷13《宣武灵皇后传》、卷9《肃宗孝明帝纪》、卷67《崔光传》。
    ⑩《魏书》卷16《元叉传》,第405页。
    11参见《魏书》卷59《萧赞传》。
    12参见《魏书》卷90《冯亮传》。
    13参见《魏书》卷71《裴叔业传》。
    14《魏书》卷41《源子恭传》,第932页。
    ②参见《魏书》卷7下《高祖孝文帝纪》。
    ③《魏书》卷114《释老志》,第3030页。
    ④《魏书》卷112下《灵征志下》,第2954页。
    ⑤《魏书》卷38《刁雍传》,第869-871页。
    ⑥《魏书》卷50《慕容白曜传》,第1121页。
    ⑦参见《魏书》卷84《孙惠蔚传》。
    ⑧《魏书》卷47《卢渊传》,第1047-1048页。
    ①《魏书》卷54《高闾传》,第1028页。
    ②曹操复九州时,孙权暂时称臣为荆州刺史,其并非强以黄淮流域复九州。
    ③《魏书》卷72《阳尼传》,第1604页。
    ④《魏书》卷9《肃宗纪》,第242页。
    ⑤《北齐书》卷37《魏收传》,第483页。
    ⑥参见《北齐书》卷30《高德政传》。
    ⑦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415页
    ⑧参见《魏书》卷14《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
    ⑨《魏书》卷14《元子思传》,第353页。
    ⑩参见陈爽《河阴之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4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309-344页。
    ①《北齐书》卷1《神武纪上》,第3页。
    ②《北齐书》卷2《神武纪下》,第13页。
    ③据《孝静帝纪》、《元鸷传》,元鸷于天平三年(536年)三月任大司马至兴和三年(541年)卒,赵万里以墓志天平二年除大司马为准(《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三),第53页),然据《元谌传》,赵郡王元谌“孝静初,为大司马,三年薨”,《孝静帝纪》有“(天平三年)六月辛巳,赵郡王谌薨”,则元谌任大司马当在天平元年至三年,《魏书》记载为确。
    ④参见《魏书》卷14《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及《北史》卷6《齐本纪上·世宗文襄帝》。
    ⑤《北齐书》卷21《高乾传》,第291页。
    ⑥《北齐书》卷42《阳休之传》,第561-562页。
    ⑦《北齐书》卷24《杜弼传》,第347页。
    ⑧《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338页。
    ⑨(清)万嗣同:《东魏将相大臣年表》,《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第4529-4531页。
    ⑩《魏书》卷21上《咸阳王传》,第541页。
    ①参见王怡辰:《东魏北齐的统治集团》,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第136页。
    ②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43页。
    ③《魏书》卷19上《元悰传》,第444页。。
    ④《魏晋南北朝墓志汇编》,第353页。
    ⑤《魏书》卷12《孝静帝纪》,第300页。
    ①《魏书》卷13《皇后列传》,第341页。
    ②《北齐书》卷13《高岳传》,第175页。
    ④《魏书》卷112上《灵征志上》,第2898-2899页。
    ⑤《北齐书》卷45《樊逊传》,第608-610页。
    ⑥《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415页。
    ⑦《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463页。
    ①《魏书》卷112下《灵征志下》,第2955-2956页。
    ②刘宋立国之初疆域颇大,其自信“正统”之观念较强,曾以九州为庙名,明帝时“立九州庙于鸡笼山,大聚群神”。(《通典》卷55《礼十五》,第1559页。)
    ③《梁书》卷4《简文帝纪》,第104页。
    ④《宋书》卷16《礼志》,第439页。
    ⑤《梁书》卷40《许懋传》,第575-578页。
    ⑥《南史》卷4《齐高帝本纪》,第115页。
    ⑦《南史》卷4《齐高帝本纪》,第115页。
    ⑧《隋书》卷7《礼仪志二》,第142页。
    ⑨参见《晋书·礼志上》载何琦论备五岳礼而不报事。
    ⑩《洛阳伽蓝记校笺》,第113页。
    11《魏书》卷24《崔僧渊传》,第632页。
    12蒋山神研究可参看梁满仓《汉唐之间的政治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93-205页。
    13《魏书》卷19中《元澄传》,第470页。
    ①《晋书》卷86《张轨传》,第2237-2238页,第2241页,第2240页。
    ①《隋书》卷2《高祖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33页。
    ②《隋书》卷7《礼仪二》,第140页。
    ③《隋书》卷7《礼仪二》,第140页。
    ④《隋书》卷7《礼仪二》,第140页。
    ⑤《隋书》卷7《礼仪二》,第140页。
    ⑥《隋书》卷7《礼仪二》,第140页。雷闻认为唐代史官所说“不经”是指道教因素卷入国家五岳祭祀,参见氏著:《郊庙之外》,北京:三联出版社,2009年,第138页。
    ⑦参见《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第289-298页。
    ⑧《后汉书》卷3《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第149页。
    ⑨《后汉书》卷5《安帝纪》,第238页。
    ①《毛诗正义》引郑玄《杂问志》“天子巡守礼无六军之文”,《十三经注疏》,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89页。
    ②(宋)王应麟:《玉海》卷39,扬州:广陵书社,2007年,第731页。
    ③参见《隋书》卷7《礼仪二》,第139-140页。
    ④《白虎通疏证》卷6《巡狩》,原文将“何本”二字断开,似误,第292页。
    ⑤《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1094页。
    ⑥《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450页。
    ⑦《后汉书》卷5《安帝纪》,第238页。
    ⑧《白虎通疏证》卷6《巡狩》,第289页。
    ⑨《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759页。
    ①《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896页。
    ②《隋书》卷6《礼仪一》,第115页。
    ③周隋曾受荆州萧岿后梁政权朝觐,现实政治需求必然让隋朝礼臣求诸于郑注三礼。参见《隋书》卷8《礼仪志三》,第157-158页。
    ④参见《周礼春官大司乐》,《十三经注疏》,第788页。
    ⑤参见《隋书》卷6《礼仪一》,第115页。
    ⑥参见郑注《礼记·大传》,《十三经注疏》,第1506页。
    ⑦参见(清)黄以周《礼书通故》第12《郊礼通故一》,中华书局,2007年,第611页。
    ⑧隋文帝即位改北周之制,多采南朝北齐之制,故其南郊坛当复为圆形。参见《隋书》卷6《礼仪志》第116-117。又其巡狩礼所立两坛,与北齐南郊制度相似,故可推断隋之南郊制度来自北齐。参见《隋书》卷6《礼仪一》,第115页。
    ⑨《隋书》卷6《礼仪一》,第117页。北朝用郑玄六天义较为质朴,或许其无法确立感生帝高于五精帝的“上帝”神格,故直呼感生帝之名。
    ⑩《隋书》卷12《礼仪七》,第254-255页。
    ①《隋书》卷10《礼仪五》,第201页。
    ②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第105页。
    ③罗国威校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中华书局,2001年,第299页。
    ④《白虎通疏证》卷6《巡狩》,第289.页。
    ⑤《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中华书局,2001年,第300页。
    ⑥《隋书》卷49《牛弘传》,第1309页。
    ⑦《后汉书》卷35《张纯传》,第1197页。参见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中华书局,1989年,第54-55页。
    ①(隋)王通:《中说》卷上《王道》,丛书集成本,中华书局,第3页。
    ②《中说》卷上《王道》,第3页。
    ③《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328页。皮锡瑞以之为今文义,不如说本自郑玄之义,参见《今文尚书考证》,第55页。
    ④《旧唐书》卷23《礼仪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884页。
    ⑤《旧唐书》卷21《礼仪一》,第823页。
    ⑥王文锦先生点校《通典》时已发现此问题,详见《通典》卷43《礼三》,中华书局,1988年,第1193页。
    ⑦参见《新唐书》卷13《礼乐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335页;《旧唐书》卷21《礼仪一》,第821-823页。
    ⑧《新唐书》卷198《许子儒传》,第5654页。
    ①参见(唐)萧嵩等:《大唐开元礼》卷62《皇帝巡狩》,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21-324页。
    ②《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71页。
    ③《风俗通义校注》,第447页。
    ④《礼记正义》卷14,第1355-1357页;卷16,第1369页;卷17,第1381页;卷17,第1383页;卷17,第1384页。前引《汉旧仪》独记“十月涸冻,二月解冻”,而《风俗通义》又多“合冻”,或《风俗通义》腊月“涸冻”与十月“合冻”错讹多生出一腊月“涸冻”,腊月之祠应为赛祷;若今传本《风俗通义》无误,多一腊月“涸冻”,而《月令》季冬又有因“冰方盛”行取冰事,则又更见祭五岳与《月令》关系密切。
    ⑤关于月令与汉代政治关系,可参看邢义田《月令与西汉政治——从尹湾集簿中的“以春令成户”说起》,《新史学》第9卷,台北,1998年第1期;杨振红:《月令与秦汉政治再探讨——兼论月令源流》,《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⑥《宋书》卷17《礼志四》,第482-483页。
    ⑦《宋书》卷17《礼志四》,第483页。
    ⑧《隋书》卷7《礼仪志二》,第142页。
    ⑨《魏书》卷108之1《礼志一》,第2737-2738页。
    ①《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768页。
    ②《后汉书》卷99《祭祀下》,第3200页。
    ③《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717页。
    ④《后汉书》卷99《祭祀下》,第3200页。
    ⑤《宋书》卷17《礼志四》,第481页,卷14《礼志一》,第350页。
    ⑥《汉书》卷76《韩延寿传》,第3211页。
    ⑦《后汉书》卷21《李忠传》,第756页。
    ⑧《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590页。
    ①《风俗通义校注》卷8《祀典》,第384页。
    ②《水经注校证》卷2《河水》,第49页。
    ③《水经注校证》卷10《浊漳水》,第269-270页。
    ⑤《隋书》卷7《礼仪志二》,第141-142页。
    ⑥《大唐开元礼》卷1《序例上》,第16页。
    ⑦(宋)欧阳修等:《太常因革礼》卷49《吉礼二十一》,《续修四库全书》第821册,第520页。
    ⑧参见(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卷48《四望山川》。
    ⑨《汉书》卷25下《郊祀志下》,第1268页。
    ①《通典》卷42《礼二》,第1173页。
    ②《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506页。太微五帝说以东方灵威仰等五精帝代替既有礼制中的上古五帝王为五方主,五古帝王降为五人帝,此变动于后代影响颇大。
    ③《通典》卷43《礼三》,第1203-1206页。
    ④《通典》卷44《礼四》,第1218-1220页。
    ⑤参见《宋书》卷16《礼三》,第433页;《隋书》卷7《礼仪二》,第129页。
    ⑥《魏书》卷108之1《礼志一》,第2737页。北魏五郊方坛或曾影响北周南郊方坛。参见川本芳昭《魏晋南北朝时代の民族问题》,汲古书院,1998年。
    ⑦《隋书》卷7《礼仪二》,第129页。
    ⑧《隋书》卷7《礼仪二》,第130页。
    ⑨此虽为梁武帝之言,但应属一般思想,参见《隋书》卷6《礼仪一》,第110页。
    ①《隋书》卷6《礼仪一》,第114页。
    ②《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454页。
    ③《隋书》卷7《礼仪二》,第148页。
    ④《隋书》卷7《礼仪二》,第148页。
    ①《隋书》卷7《礼仪二》,第130页。
    ②《隋书》卷7《礼仪二》,第148-149页。值得注意的是,后来唐虽复蜡祭,但仍以宗庙臘祭为中心,直至元丰年间,宋人依古礼精神才提出:“历代祭,独在南郊为一坛,惟周隋四郊之兆乃合礼意。”(参见《群书考索》前集卷34《礼门》,第217页)
    ③《隋书》卷7《礼仪二》,第130页。
    ④《隋书》卷11《礼仪六》,第244页。
    ⑤参见《隋书》卷12《礼仪七》,第254页。
    ⑥《隋书》卷10《礼仪五》,第196页。
    ⑦(北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359页。
    ①参见《周书》卷47《蒋昇传》,第838-839页。
    ②《周书》卷5《武帝上》,第85页。
    ③《周书》卷9《宣帝陈皇后传》,第147页。
    ④《隋书》卷22《五行志上》,第630页。
    ⑤《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上,《正统道藏》第6册,第319页。
    ⑥《无上秘要》卷3,《正统道藏》第25册,第4-5页。
    ⑦《无上秘要》卷18,《正统道藏》第25册,第41页、第43页。
    ①《无上秘要》卷19,《正统道藏》第25册,第46-47页。
    ②《无上秘要》卷19《五岳帝君驾仪》,《正统道藏》第25册,第47页。
    ①《隋书》卷6《礼仪一》,第110页。
    ②《隋书》卷6《礼仪一》,第110页。
    ③《隋书·礼仪一》(第108页)载梁初北郊从祀神祇:“五官之神、先农、五岳、沂山、岳山、白石山、霍山、无闾山、蒋山、四海、四渎、松江、会稽江、钱塘江、四望,皆从祀。”其中“白石山”即晋制“白山”,稍异者乃梁制改晋制“会稽山”为“会稽江”,但比较两朝制度,除此不同外,其余皆梁承晋制;又出于参用《周礼》镇山理念,梁制不当去会稽山。再次,“会稽江”少见于史料,惟《初学记·地部中》(卷6,中华书局,2004年,124页)提及“会稽江”为别名之属,其它史志未见“会稽江”。又绍兴之南大川左右有浦阳江、曹娥江,赵一清指出:“韦昭始以浦阳为三江之一,六朝时合曹娥钱清二江总曰浦阳……历唐五代作志乘者尚无曹娥钱清之名,故《九域志》以曹娥镇属会稽,钱清镇属山阴,可证也。道元注《水经》以上虞江称曹娥,而钱清则否,是知曹娥为浦阳江经流无疑矣。”(《水经注释》卷40《渐江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此又可辅证南朝会稽郡当无“会稽江”之望。查百衲本、汲古阁本、殿本《隋书》,梁北郊皆书“会稽江”,惟《古今图书集成》与《五礼通考》与晋制一致为“会稽山”,此或是陈梦雷等参考它本《隋书》另有别本或据文意理校勘定。
    ④《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791页。
    ⑤《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762页,第790页。
    ⑥《隋书》卷6《礼仪一》,第114页。
    ⑦南岳演变问题见本文第七章第一节。
    ①《隋书》卷6《礼仪一》,第117页。
    ②《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777页。
    ③参见中村璋八等辑:《纬书集成》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90页。
    ①(宋)吕祖谦:《历代制度详说》卷15《祀事》,黄灵庚、吴战垒主编:《吕祖谦全集》第9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63页。
    ②《汉官六种》,第103页。
    ③参见《礼书通故》,第642页。
    ④《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396页。
    ⑤《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396页;《十三经注疏》,第1749页。
    ⑥《隋书》卷7《礼仪二》,第125-126页。
    ⑦《隋书》卷7《礼仪二》,第127页。
    ⑧《隋书》卷7《礼仪二》,第127页。
    ①《隋书》卷7《礼仪二》,第128页。
    ②《大唐开元礼》卷3《序例下》,第32页。
    ③《宋会要辑稿》礼18之4,第734页。
    ④《隋书》卷7《礼仪二》,第128页。
    ⑤《大唐开元礼》卷3《序例下》,第32页。
    ①参见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30、229页。
    ②《魏书》卷108之1《礼一》,第2738页。
    ③《魏书》卷108之1《礼一》,第2738页。
    ④《隋书》卷7《礼仪二》,第142页。秦蕙田以为此是晋建武元年(317年)制(《五礼通考》卷47《四望山川》),当误,据《晋书·礼上》,成帝咸和八年(333年)始立北郊,穆帝升平(357-361年)中议恢复“百户吏卒”奉庙不果,此知南渡后岳渎管理制度长期废弛。
    ⑤《通典》卷37《职官十九》,第1014页。
    ⑥《隋书》卷28《百官下》,第784页
    ⑦应当指出,岳令由隋之流内视品变为唐之流内品,此一转变不能被过分夸大。参见《郊庙之外》,第135页;朱溢《汉唐间官方山岳祭祀的变迁》,《东吴历史学报》第15期,第77-78页。隋代流内品与流内视品划分目的并非唐代流内与流外划分目的,隋代设视品目的当是参照京官给予外官品秩待遇,故其视品官上置行台尚书,下至在外各级军府、各级王国属吏及在外诸监、庙。至唐代,地方王国与军事制度已大不相同,同时唐代因科举等原因划分官员正途杂流成为时代趋势,部分隋代遗制失势,其中失势之开府属吏与失势之诸王属吏被废,此即开元十年“省王公以下视品官参佐”,至开元改制仅亲王参佐为流内品;同时隋唐交替,原流内视品在外诸监、庙令变化不大,故顺理成章变为流内品。因此,笔者推论唐承隋视品官制度,其官因府主变化剧烈大者,便造成了唐代视品官与流内官在铨选及仕途上的差别,这种差别体现在大部分被废省的诸王公府参佐官上;其视品官职能权力变化不大又为专职之官者,其铨选仕途受波及小,虽得流内之名,实与原流内视品差别不大。此外,笔者当然不同意把隋代视品官视作梁“位不登二品”序列,我们不能因入唐代后部分视品官的流外化演变与南朝分品之相似性而认为分清流内流外即是隋代制定视品官的初衷。参见李锦绣《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14-154页。
    ⑧王元林等《国家祭祀体系下的镇山格局考略》。
    ⑨参见《通典》卷39《职官二十二》;《宋史·职官志》7《庙令》。
    ①《集古录目》介绍《后魏大代华岳庙碑》:“大延中改立新庙,以道士奉祠,春祈秋报,有大事则告,碑以太延五年五月立。(《宝刻丛编》卷10,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24册,第18266页)。
    ②《魏书》卷114《释老志》,第3055页。
    ③《魏书》卷113《官氏志》,第2986页,第3003页。
    ④《隋书》卷27《百官志中》,第755页。
    ⑤《隋书》卷28《百官志下》,第777页。
    ⑥参见《郊庙之外》,第138页。
    ①《隋书》卷45《庶人秀传》,第1242-1244页。
    ②《隋书》卷8《礼仪三》,第152页。
    ③隋代此种按礼经塑造岳渎礼制的源头还可上溯到北魏,如太延四年华山崩,北魏天官占曰:“山岳配天,犹诸侯之系天子。山岳崩,诸侯有亡者。”参见《魏书》卷112上《灵征志上》,第2898页。
    ①详见《唐大诏令集》,第418-419页。
    ②详见《宋会要辑稿》礼18《祈雨》。
    ③《新唐书》卷4《则天皇后纪》,第96页。《旧唐书》为“神岳天中皇帝”,《唐会要》、《通鉴》与《新唐书》同,又据五行之义,“黄帝”较妥。
    ④《唐会要》卷47《封诸岳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76-977页。
    ⑤参见《搜神记》卷4“胡母班”条,第44-45页。《魏书》卷52《段承根传》等。
    ⑥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15《伊水》,第372页。
    ⑦(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卷5,中华书局,第57页。
    ⑧《宋书》卷17《礼四》,第488页。
    ⑨《南齐书》卷7《东昏侯》,第105页。
    ⑩参见梁满仓《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93-205页。
    ①《南齐书》卷29《周山图传》,第543页。
    ②《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336页。
    ③参见任爽《十国典制考》,中华书局,2004年,第41-48页;金相范《唐代祠庙政策的变化》,《宋史研究论丛》,2006年,第1-20页;杨俊峰《南方王国的封神运动》,《汉学研究》第28卷第2期,2010年。
    ④《汉书》卷1上《高帝纪上》,第38页。
    ⑤《后汉书·祭祀志中》,第3182页。
    ⑥《唐大诏令集》卷2,第8页。
    ⑦《唐大诏令集》卷4,第22页。
    ⑧《唐大诏令集》卷68,第381-382页。
    ①《大唐开元礼》卷1《序例上》,第12页。
    ②《宋会要辑稿》礼20,第765页。
    ③《大唐开元礼》卷70,第360页。
    ④《大唐开元礼》卷3《祈祷》,第32页。
    ⑤《通典》卷53《礼十三》,第1477页。
    ⑥《大唐开元礼》卷1《序例上》,第12页。
    ①(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3,中华书局,1992年,第64-72页。
    ②参见《新唐书》卷58《艺文志》,第1506页。
    ③详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第133页;卷66,第1482页;卷81,第1851页。
    ④(宋)郑樵著,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第546页。点校本为“近不违令”,当误。
    ⑤《大唐开元礼》卷1《序例上》,第12页。
    ⑥《后汉书·祭祀志上》,第3159-3160页。
    ⑦《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768页。
    ⑧《晋书》卷19《礼上》,第600页。
    ⑨参见《玉海》卷102,第1869页、1872页。
    ⑩参见《隋书》卷7《礼仪二》,第125-128页。
    ①《通典》卷44《礼四》,第1239-1240页。
    ②《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590页。
    ③《水经注校证》卷2《河水》,第49页。
    ④《汉书》卷25上《郊祀志上》,第1211页。
    ⑤《汉书》卷1下《高帝纪下》,第68页。
    ⑥《后汉书》卷99《祭祀下》,第3200页。
    ⑦《通典》卷53《礼十三》,第1472-1475页。
    ⑧《通典》卷53《礼十三》,第1483页。
    ⑨《通典》卷44《礼四》,第1242页。
    ⑩《唐会要》卷22,第500-501页。
    ②参见雷闻:《郊庙之外》,第220-226页。
    ③(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65页。
    ④参见《通典》卷53,第1477。
    ⑤《汉碑集释》,第457-459页。
    ⑥《资治通鉴》卷204《唐纪二十》,垂拱四年六月,第6448-6449页。
    ⑦(宋)姚铉编、(清)许增校:《唐文粹》卷71《缙云县城隍神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⑧《宋史》卷102《礼志五》,第2486-2487页。
    ①(明)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卷126《礼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657页。
    ②《宋会要辑稿》礼20,第765页。
    ③《宋会要辑稿》礼20,第765页。
    ④《宋会要辑稿》礼18,第738-739页。
    ⑤《宋会要辑稿》礼20,第765页。
    ⑥参见须江隆:《熙宁七年の诏———北宋神宗朝の赐额·赐号———》,载日本东北大学《东洋史论集》第8辑,2001年;曾雄生:《北宋熙宁七年的天人之际——社会生态史的一个案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⑦参见(宋)林表民辑:《赤城集》卷9《石藤石棱二夫人庙记》,丛书集成续编第11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第408-409页。
    ⑧《宋会要辑稿》礼20,第806-819页。
    ⑨《宋史》卷105《礼志八》,第2562页。
    ⑩参见《宋会要辑稿》礼20,第839-849页。
    11参见(宋)岳珂编,王曾瑜校注:《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校注》,续编卷14、28、30,中华书局,1989年。
    12(清)阮元:《两浙金石志》卷13《宋忠佑庙敕封告据碑》,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4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第10510页。
    ①(宋)王质:《雪山集》卷7《富池昭勇庙记》,丛书集成新编第63册,第690-691页。
    ②诸神祠赐额封爵多见《宋会要辑稿》礼20之16-至礼21之64,第772-882页。
    ③《文献通考》卷90《郊社二十三》,中华书局,1986年,第823-824页。
    ①《宋会要辑稿》礼20,第769页。
    ②(宋)吴泳:《鹤林集》卷11《外制》,《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4页。
    ③咸淳《临安志》卷72《祠祀二》,《宋元方志丛刊》第4册,第4006页。
    ④(宋)熊禾:《勿轩集》卷3《升真观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8册,第790页。
    ⑤蔡宗宪认为中古祀典主要指朝廷诏令与《祠令》,笔者以为此有以偏概全之嫌;汉制郊庙礼当参照《礼记·祭法》,有完整结构,亦当有总体性礼制文本,故《风俗通义》亦有《祀典》专篇,至于零散的具体指导诏令亦仅为正礼文本服务。参见《淫祀、淫祠与祀典》,第226-229页。
    ⑥《宋会要辑稿》礼20,第769页。
    ⑦《中兴礼书》卷152,《续修四库全书》第822册,第515页。
    ①淳熙《三山志》卷8《公廨类二》,《宋元方志丛刊》第8册,第7866-7867页。
    ②《三圣源流搜神大全》卷2《题五显事实后》,道藏第31册,第737页。
    ③《两浙金石志》卷10《宋李卫公庙碑》,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4册,第10422页。
    ④蒋竹山从清代《会典》发现“祀典”新意,蔡宗宪承之,但未溯源申论。参见《淫祀、淫祠与祀典》,第229页。
    ⑤《宋会要辑稿》礼20,第769页。
    ⑦宝庆《四明志》卷11《叙祠》,《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第5128-5129页。
    ①(宋)刘昌诗:《芦浦笔记》卷4《荆佽飞庙》,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第32页。
    ②笔者以为结合宋代推行额爵制度以及宋代“祀典”内涵的丰富,与其说宋代有祀典的开放,不如说基于额爵风行宋代有对“祀典”开放的理解。水越知《宋代社会と祠庙信仰の展开——地域核としての祠庙の出现》,《东洋史研究》第60卷4号,2002年;《郊庙之外》,第270-273页。
    ③《汉书》卷73《韦贤传》,第3127页。
    ④参见(清)王先谦:《汉书补注》,《韦贤传第四十三》,四部精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723页。
    ⑤(唐)陆龟蒙撰,宋景昌、王立群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卷18《祀灶解》,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68页。
    ⑥(宋)真德秀:《文章正宗》卷11《刘歆毁庙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55册,第318页。
    ⑦(宋)陈淳撰,熊国桢、高流水点校:《北溪字义》卷下,中华书局,1983年,第62页。
    ⑧(明)丘浚撰,林冠群、周济夫点校:《大学衍义补》卷55,京华出版社,1999年,第482页。
    ⑨雷闻以祭城隍文有“是关礼(祀)典”而以此证明城隍已获得朝廷祀典意义上的合法性,似有过度诠释之嫌。参见氏著《郊庙之外》,第245页。
    ①(宋)慕容彦逢《摛文堂集》卷8,丛书集成续编第126册,第178页。
    ②宝庆《四明志》卷15《叙祠》,《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第5192页。
    ③(宋)吴泳:《鹤林集》卷11《南剑州尤溪县惠泽庙神封孚应灵顺侯制》,《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6册,第106页。
    ④《中兴礼书》卷152《吉礼一百五十二》,《续修四库全书》第822册,第514页。
    ⑤景定《建康志》卷44《祠祀志一》,《宋元方志丛刊》第2册,第2055-2056页。
    ⑥(宋)王十朋:《梅溪先生后集》卷25《与赵安抚乞降祝版祀上虞舜庙》,四部丛刊明刊本。
    ⑦(宋)江公亮:《重修朱娥庙碑记》,《全宋文》第161册,第275-276页。
    ⑧(宋)商亿:《增修孝妇庙记》,《全宋文》第82册,第100-101页。
    ⑨(宋)沈辽:《云巢编》卷6《零陵王祠》,四部丛刊明覆宋本。
    ⑩《云巢编》卷10《祷神文二》。
    11(明)钱谷辑:《吴都文粹续集》卷16《祠庙》,《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85册,第394页。
    12皮庆生已指出有额爵与享祭祀的祠庙并不一定重合。参见氏著《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第281页。
    13(宋)吕陶:《净德集》卷13《利州重建永安庙记》,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7-138页。
    ①《吴都文粹续集》卷16《昭灵侯庙碑》,《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85册,第395页。
    ②嘉靖《龙溪县志》卷3《威惠庙》,《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42册。
    ③咸淳《临安志》卷72《祠祀二》,《宋元方志丛刊》第4册,第4002页。
    ④八十年前的乾道《临安志》(卷1《宫观》、《庙宇》,《宋元方志丛刊》第4册,第3217页)只有宫观六所(含皇家宫观)、庙宇一所即祚德庙,祚德庙为皇家神庙秩在中祀。笔者二志差别似乎体现了唐宋图经到方志之转变,图经编纂须上下配合中央核准,简要得当,故存档于祀典的祠庙也能随图经分发而下,而后来图经方志修纂渐失上级审核,地方更具主动性,各类祠庙得以汇集,于是到方志发展成熟时,在体例上便要区分“祀典”“秩祀”与其它“祠庙”了。
    ⑤(宋)刘宰:《漫塘文集》卷21《重修灵济庙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0册,第566页。
    ①(宋)真德秀:《西山文集》卷50《福远庙祝文》,四部丛刊景明正德刊本。
    ②(宋)苏颂:《苏魏公集》卷52《钱起居神道碑》,中华书局,1988年,第790页。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55,绍兴十六年二月,中华书局,第2500页。
    ④《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32,第6561页。
    ⑤(明)张四维辑:《名公书判清明集》卷14,中华书局,1987年,第541页。
    ⑥参见《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第283页。
    ⑦蔡宗宪发现中古淫祀至唐宋别出“淫祠”一义,故禁淫祀至唐宋有凸显禁具象祠庙之义。参见《淫祀、淫祠与祀典》,第219-220页。笔者以为淫祀行为与淫祀对象皆与祠庙具体场所密切相关,自古皆然,禁淫祀(抽象的)执法多在祠庙(具体的),故“淫祠”之义渐凸显。限于史料差异,在不能对唐宋之前禁淫祀做具体考察的前提下,不能论断“淫祠”为唐宋特点,唐宋“淫祠”凸显或是历史现象仅合逻辑尔。
    ⑧(明)张四维辑:《名公书判清明集》卷14,第538-541页。
    ①(宋)文彦博:《文潞公文集》卷12《绛州翼城县新修至圣文宣王庙碑记》,丛书集成续编第125册,第424页。
    ②(宋)余靖:《武溪集》卷5《海州社稷坛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9册,第45页。
    ③(宋)杨亿撰,徐德明点校:《武夷新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9页。
    ④(宋)刘挚撰,裴汝诚、陈晓平点校:《忠肃集》卷10《应诏祈雨文》,中华书局,2002年。
    ⑤嘉定《赤城志》卷31《祠庙门》,《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第7516页。
    ①咸淳《毗陵志》卷14《祠庙》,《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第3071页。
    ②(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卷22下,中华书局,2004年,第295页。
    ③《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9《鄂州社稷坛记》,《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71页。
    ④(宋)王应麟著,张骁飞点校:《四明文献集》卷1《奉化社稷坛记》,中华书局,2010年,第38页。
    ⑤参见《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84、89.。
    ⑥(宋)章如愚:《群书考索》续集卷26《礼乐门》,扬州:广陵书社,2008年,第1028页。
    ①《通典》卷46《礼六》,第1283页。
    ②参见朱溢《论唐代的山川封爵现象》,《新史学》第18卷第4期,2007年,第93页。
    ③《通典》卷46《礼六》,第1283页。北宋本及《唐会要》作“开元九年”,又据《册府元龟》开元五年十二月诏定岳渎等祭,故九年于理为长。
    ④《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260页。汉制以皇帝、天子各三玺以别诸侯内外,与此义同。参见《汉官六种》,第30-31页。
    ⑤有研究者指出从“嗣天子”到“皇帝”是唐皇帝将岳渎视为臣下逻辑的延伸,似偏颇。参见雷闻《郊庙之外》,第44-45页。
    ⑥《大唐开元礼》卷3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北宋版《通典》第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②《大唐开元礼》卷66,民族出版社,第349页。
    ③《大唐开元礼》卷66,民族出版社,第350页。
    ④《大唐开元礼》卷22,民族出版社,第140页.
    ⑤四库本“东方岳镇海渎祝文”为“子嗣天子讳”,非“某”字。
    ⑥池田温已指出此点,又据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指出,公善堂本所据当为明刻(http://www.ioc.u-tokyo.ac.jp/~hidemi/ajideji/3.html),又《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邵懿辰撰,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40页),四库本为抄本,《天禄后目》又有影宋钞本,或四库底本较公善堂底本为优。
    ⑦国图所藏开元礼清抄本多以四库本为底本,其中价值较高的附王念孙辨证本多参考《通典》,但亦仅辨证前30卷,未及祭岳渎礼。(《大唐开元礼》,清抄本13册本,国家图书馆缩微胶卷编号05484)
    ⑧参见《郊庙之外》,第45页。
    ①参见《大唐郊祀录》卷8,卷10,第788页、第807页。又卷8《海渎祝文》称“嗣皇帝某”,待考。
    ②《通典》卷46《礼六》,第1283页。
    ③(唐)权德舆撰,郭广伟校点:《权载舆诗文集》卷29《祭岳镇海渎等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54页。
    ①《大唐郊祀录》卷7《祀礼四》,第777页。
    ②参见《太常因革礼》卷11《总例十一》;《政和五礼新仪》卷4《序例》。
    ③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33《帝王部·崇祭祀第二》,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341页。
    ④《册府元龟》卷144《帝王部·弭灾第二》,第1615页。
    ⑤《册府元龟》卷33《帝王部·崇祭祀第二》,第341页。
    ⑥《册府元龟》卷144《帝王部·弭灾第二》,第1615-1616页。
    ⑦据《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第72-73页;《元和郡县图志》,第33页、第129页、第263页、第509页、第704页。
    ①《册府元龟》卷33《帝王部·崇祭祀二》,第342页。
    ②《旧唐书》卷8《玄宗本纪上》,第200页。
    ①《大唐开元礼》卷67《时旱就祈岳镇海渎》,朱溢或不解此义,以为此与北郊祈雨报谢为两事。参见氏著《论唐代的山川封爵现象》,第87页。
    ②《唐会要》卷22《岳渎》,第498页。此句极易产生天宝因遣使而废北郊望祭,二者实是一体两面,当注意;又经上文整理,遣使之祀开元年间已有数次,非自天宝始也。
    ③《金石萃编》卷72《华岳精享昭应碑》,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册,第1237页。
    ④《金石萃编》卷80,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册,第1356页。
    ⑤朱溢以北岳祭祀为例强调了唐代地方遵从了长吏祭祀岳渎之制,此不赘论。参见《论唐代的山川封爵现象》。
    ⑥《金石萃编》卷79《苏颖题名》,石刻史料新编1辑第2册,第1340页。
    ⑦参见(清)孙星衍:《寰宇访碑录》卷3,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6册,第19894页。
    ⑧《金石萃编》卷80,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册,第1353页。
    ⑨《金石萃编》卷80,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册,第1355页。
    ⑩详见(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卷50《李景让》、卷55《周墀》,中华书局,2007年,第1710页,第1847-1848页。
    ①《新唐书》卷177《李景让传》,第5290页。
    ②《资治通鉴》卷248《唐纪六十四》,第8026页。
    ③《旧唐书》卷187下《李景让传》,第4891页。
    ④郁贤皓指出李景让在会昌二年任虢州刺史,参见氏著:《唐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26页。
    ⑤《唐诗纪事》卷50,第1710页。
    ⑥《唐诗纪事》卷55,第1848页。
    ⑦《文苑英华》卷516,中华书局,1966年,第2644-2645页。
    ⑧履历详见(清)赵钺,(清)劳格撰;张忱石点校:《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卷3,中华书局,1997年,第112页;(清)徐松撰,赵守俨点校:《登科记考》卷5、卷7、卷8,中华书局,1984年,第153页、第255页、第277页。
    ⑨《文苑英华》卷516,第2645页。
    ⑩《文苑英华》卷516,第2645页。御史能远至营州巡视,此当在安史之乱之前,又营州至玄宗朝始获稳定三十余年,故祭北镇更可能为玄宗朝事。参见《旧唐书》卷39《地理志十九》。
    ①《册府元龟》卷594《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二》,第6819页。
    ②《三国志校笺》卷12《魏志·司马芝传》,第489页。
    ④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卷66《判》,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569-3570页。
    ⑤(宋)姚铉编,(清)许增校:《唐文粹》卷45《拜岳言》,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①《资治通鉴》卷251《唐纪六十七》,咸通八年,第8118-8119页。
    ②《唐会要·行幸》(卷27,第606页)记开元十二年“勒石于华岳南至通衢”。
    ③详见《金石萃编》卷80,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册,第1358-1359页。
    ④(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卷1《四之杂说》,丛书集成新编第48册,第242页。
    ⑤(宋)宋祁:《景文集》卷48,《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8册,第438、442页。
    ⑥(宋)韦骧:《谒诸庙文》,《全宋文》第82册,第93页。
    ⑦(宋)张孝祥著,徐鹏校点:《于湖居士文集》卷27《南岳谢晴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68页。
    ⑧《永乐大典》卷2260,中华书局,1986年,第730页。宋人祷祠庙标榜“为民”者甚多,此仅选取几则为代表。
    ⑨(宋)黄震:《黄氏日钞》卷94《祠山真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8册,第1005-1006页。
    ⑩《八闽通志》卷59《祠庙》,第541-544页。
    ①(宋)王迈:《臞轩集》卷10《杂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8册,第589页。
    ②《八闽通志》卷60《祠庙》,第571页。
    ③《太平广记》卷388《悟前生二·张克勤》,中华书局,1961年,第8册第3094页。
    ④(宋)孔平仲:《谈苑》卷1,《全宋笔记》第2编第5册,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299页。点校者据库本改底本“南岳行宫”为“西岳行宫”,恰当,贾二强据“南岳行宫”论华山已有南岳信仰,恐误。参见氏著《唐宋民间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1-52页。
    ⑤(美)巫鸿著,郑岩等译:《礼仪中的美术》,三联书店,2005年,第634-641页。
    ⑥《旧唐书》卷23《礼仪三》,第889页。
    ①《五礼通考》卷51《四望山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6册,第137页。
    ②《旧唐书》8《玄宗本纪上》,第196页。
    ③详见《资治通鉴》卷196《唐纪十二》,第6168-6171页。
    ④《唐会要》卷7《封禅》,第113页。
    ⑤《隋书》卷33《经籍志二》,第964页。
    ⑥《初学记》卷5《地部上》,中华书局,2004年,第102页。
    ⑦(唐)李邕:《李北海集》卷2《谢书上考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66册,第16页。
    ⑧《皇甫持正文集》卷1《东还赋》,四部丛刊景宋本。
    ⑨详见《册府元龟》卷193《闰位部·弭灾》,第2163-2164页。
    ⑩参见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第40-41页。
    ①《资治通鉴》卷187《唐纪三》,第5871页。
    ②《龙城录》(旧题柳宗元著)传言李渊为隋平龙门事曾得东岳神阴兵相助,其事或为附会,但不违李渊祠华山之精神。参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264册,第421页。
    ③《大唐开元礼》卷3《序例下》,第33页。
    ④《旧唐书》卷24《礼仪四》,第914页。
    ⑤(宋)钱易:《南部新书》辛部,《全宋笔记》第1编第4册,2003年,第93页。
    ⑥安乐公主违制内容之一就有“累石为山,以象华岳”,参见(唐)张鷟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卷3,中华书局,1979年,第70-71页。
    ⑦《太平广记》卷304《神十四·淮南军卒》,第7册第2411-2412页。
    ⑧《太平广记》卷312《神二十二·夏侯祯》,第7册第2470-2471页。
    ①《酉阳杂俎》((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第216页)记成都有董氏巫“事金天神”,能“祈华岳三郎”。
    ②(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3,《全宋笔记》第3编第1册,第138页。
    ③详见本文第七章第四节。
    ④(宋)欧阳修撰,李之亮笺注:《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2007年,第103-104页。
    ⑤(宋)张师正:《括异志》卷1《南岳真人》,中华书局,1996年,第8页。
    ⑥(宋)范纯仁:《范忠宣公文集》卷12《祭衡岳文》,《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4册,第665-666页;(宋)吕陶:《净德集》卷7《谢责降南岳庙表》,丛书集成新编第61册,第694页。
    ①(宋)沈作喆:《寓简》卷8,《全宋笔记》第4编第5册,2008年,第79页。
    ②五代南方割据政权也特重南岳,如马希萼被奉为衡山王,湖南使论及后唐元宗李璟曰:“尔识东朝官家,南岳真君不如也。”((宋)陈彭年:《江南别录》,《全宋笔记》第1编第4册,第204页、第206页。)
    ③(宋)李纲著,王瑞明点校:《李纲全集》,岳麓书社,2004年,第1516页。
    ④《宋会要辑稿》礼2,参见《中兴礼书》卷77《明堂祝册表文祝文二》(《续修四库全书》第822册,第314页;卷33《郊祀祝册表文祝文一》,第150页)。
    ⑤参见《中兴礼书》卷30、31、32、77等卷。
    ⑥参见《宋会要辑稿》礼20,第773-774页。
    ⑦《五礼通考》卷45《吉礼四十五·社稷》,《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5册,第1159页。
    ⑧《文苑英华》卷995《祭城隍文》,第5229页。
    ⑨(宋)董弅编:《严陵集》卷7《移城隍庙记》,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第81-82页。
    ⑩《二程集》卷22下,第295页。
    ①《宋会要辑稿》礼20,第771-772页。
    ②(宋)孙应时:《烛湖集》卷13,《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6册,第685页。
    ③《黄氏日钞》卷94《祝文·城隍》,《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8册,第1006-1007页。
    ④(元)吴澄:《吴文正集》卷38《江州城隍庙后殿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7册,第405-407页。
    ⑤《太常因革礼》卷49《吉礼二十一·祭五岳四镇》,《续修四库全书》第821册,第520页。
    ⑥胡宿:《文恭集》卷7《论太湖登在祀典》,丛书集成新编第60册,第555页。
    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20《乞增修礼书状》,《朱子全书》第21册,第932页;(宋)张栻撰,邓洪波校点:《张栻集》卷10《尧山漓江二坛记》,卷42《乌龙山神》、《漓江尧山》、《尧山漓江二坛》,岳麓书社,2010年,第574-575页,第894-896页。
    ①《旧唐书》卷192《司马承祯传》,第5128页。
    ②相关研究可参见雷闻所作综述,《郊庙之外》,第191页。
    ③参见吉川忠夫等《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7-8页。
    ④参见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72-473页。
    ①参见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第475页。
    ②参见《郊庙之外》,第190页。
    ③《无上秘要》卷4,《正统道藏》第25册,第11页。
    ④《无上秘要》卷27,《正统道藏》第25册,第82页、第83页。
    ⑤《无上秘要》卷41,第139页。
    ⑥《抱朴子内篇校释》卷19《遐览》,第308页。
    ⑦(晋)葛洪撰,胡守为校释:《神仙传校释》卷7《帛和》,中华书局,2010年,第251页。
    ⑧《无上秘要》卷38,《道藏》第25册,上海书店,1988年,第126-127页。
    ⑨《无上秘要》卷39,《道藏》第25册,第128页。
    ①(唐)释法琳:《辩正论》卷2,《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第479页。
    ②佚名《道典论》卷二,《正统道藏》第24册,第842-843页。
    ③《水经注校证》卷4《河水》,第108页。
    ④《水经注校证》卷24《汶水》,第580页。
    ⑤《嵩书》卷3《卜营篇》,嵩岳文献丛刊第1册,第44页。
    ⑥(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1,《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第98-99页。
    ⑦(唐)释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卷55《辩圣真伪第一》,中华书局,2003年,第1648页。
    ⑧《道家金石略》,第56、79、94页。
    ⑨(清)陆耀遹:《金石续编》二编《龙兴观道德经》,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4册,第3123-3124页。
    ⑩《文苑英华》卷849,第4486-4488页。
    ①《大唐大弘道观故常法师墓志铭并序》,陈尚君辑校:《全唐文补编》,中华书局,2005年,第1867页。
    ②《全唐文补编》,第448页。
    ③参见丁煌《汉唐道教论集》,中华书局,2009年,第180页。
    ④详见《全唐文补编》,第458-460页。
    ⑤参见《通典》卷46《礼六》,第1283页;《唐会要》卷50《杂记》,第1029页。
    ⑥参见《郊庙之外》,第193-200页。
    ⑦(唐)张万福:《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道藏第28册,第492页;参见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三联出版社,2003年,第96-117页。
    ⑧参见王永平《道教与唐代社会》,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56页;李斌成《试论唐代的道教》,《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6期;《郊庙之外》,第205页等。
    ①据《金石萃编》卷53,仅《岱岳观碑》就记录9则高宗武后时代设醮文。
    ②《金石萃编》卷53,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册,第889页。
    ③《唐大诏令集》卷74《封华岳神为金天王制》,第418页。
    ④《册府元龟》卷五十三《帝王部·尚黄老第一》,第558页。
    ⑤参见《郊庙之外》,第166页。
    ⑥(唐)李冲昭:《南岳小箓》,《正统道藏》第6册,第862-863页。
    ⑦(宋)陈田夫:《南岳总胜集》(丛书集成续编第219册,第491页)记“真君观,在铨德观东五十步”,又据该书“紫霄峰,下有铨德观”(第474页),“衡岳观,在紫盖峰南下,紫霄峰前”(第491页),是知铨德观与衡岳观毗邻。
    ⑧《南岳小箓》,《正统道藏》第6册,第862页。
    ①《南岳总胜集》,第492页。
    ②详见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岳志》,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189-190页。
    ③详见弘治《衡山县志》卷3《寺观》,第72页;龚黄《六岳登临志》卷2《南岳衡山》。
    ④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岳志》,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191页。参照该志《衡山地势图》,祝融峰下岳庙据紫盖峰区域约在十里之外;又据《南岳总胜集》紫霄峰下有白云堂,则知清代山志所说有据。
    ⑤《元和郡县志》卷18《河北道三》,第514-515页。
    ⑥光绪《曲阳县志》卷11《金石录上》,第106页。
    ⑦光绪《曲阳县志》卷11《金石录上》,第116-122页。
    ⑧(明)张维新:《华岳全集》卷2,《续修四库全书》第722册,第246页。
    ①乾隆《华阴县志》卷5《观》,《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第24册,第133页。志中言宋建真君观,当是作者亲见唐《真君祠碑》并据碑阴“大中祥符”年号误断为宋代。参见《华山碑石》,第258-259页。
    ②道光《华岳志》卷1《旁列之谷》,《中华山水志丛刊》山志第7册,第40页。
    ③参见《华岳全集》,第246页。
    ④(明)汪子卿撰,周郢校证:《泰山志校正》,黄山书社,2006年,第119页。
    ⑤《泰山志校正》,第380页。
    ⑥明《泰安州志》之《泰安州境图》,《中国地方志丛刊》华北地方第10册;(明)于慎行:《榖城山馆文集》卷16《登泰山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47册,第509页。
    ⑦顾炎武:《顾氏求古录》,石刻史料新编第3辑第2册,第327页。
    ⑧《金石萃編》卷53,第895页。
    ⑨《金石萃編》卷53,第892页。
    ⑩参见《泰山志校正》,第380-381页。
    11《宋会要辑稿》礼5之11,第470页。
    12(宋)程俱:《北山小集》卷19,四部丛刊本。
    13《泰山志校正》,第240页。
    14(金)元好问,姚奠中主编:《遗山先生文集》卷34《东游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78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室编:《辽金元名人年谱》上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555-556页。
    15(元)郝经撰,秦雪清点校:《陵川集》卷14《律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07页;《辽金元名人年谱》下册,第105页。
    ①(宋)苏轼等,《苏沈良方》卷1《记松丹砂》,丛书集成新编第46册,第383页。
    ②(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6《岱岳观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6册,第85-86页。
    ③参见《岱史》卷1《泰山新图》(《续修四库全书》第722册,第431页)、明《泰安州志》之《泰安州境图》、今《泰安市市区图》等。
    ④《嵩书》卷3《坛庙》,第44页。
    ⑤详见《太平广记》卷21《司马承祯》;《云笈七籖》卷113下《续仙传》(中华书局点校本,2003年,第2507页);《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25《司马承祯》,道藏第5册,第247页。
    ⑥参见明《嵩岳志》,第20-21页;《嵩书》,第44-45页,两宫观名称多变化,此处从简。
    ⑦《资治通鉴》卷181《隋纪五》,炀帝大业八年,第5658页。
    ⑧参见《金石萃编》卷62《潘尊师碣》(第1061-1064页),《嵩书》据《唐会要》以“永淳元年(682)七月造奉天宫于嵩山之南”疑《潘尊师碣》调露二年(680)“以嵩阳观为奉天宫”,不知《唐会要》又记“文明元年(684)二月改为嵩阳观”,则嵩阳观称“奉天宫”时间不及两年,《唐会要》与碑刻所记奉天宫事或因有先后并不致矛盾。后世道教看重高宗于嵩阳观礼潘师正事,故言嵩山多及嵩阳观。
    ⑨《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36《韦善俊》,道藏第5册,第305页。
    ⑩《册府元龟》卷98《帝王部·征聘》,第1074页。
    11《新唐书·吴筠传》(卷196,第5604页)记“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道士籍,乃入嵩山依潘师正”,《旧唐书·吴筠传》(卷192,第5129页)记“筠知天下将乱,坚求还嵩山,累表不许,乃诏于岳观别立道院”,此岳观当即吴筠师事潘师正之嵩阳观。
    12《嵩书》卷20《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第473-474页。
    13《嵩书》卷20《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第474页。
    ①参见《太平广记》卷49《潘尊师》。
    ②《宋会要辑稿》礼18,第733页。
    ③《宋会要辑稿》礼18(第734页)记建隆四年、淳化元年、至道元年三次;《宋史》卷4《太宗本纪一》(第67页)记太平兴国七年一次、卷5《太宗本纪二》(第99页)记至道二年一次。
    ④《玉海》卷102《郊祀》,第1879页。
    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3,第1899-1900页。
    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5,第2437页。
    ⑦如元丰元年山东大旱,诏令有“虽已差内臣,见在东岳道场,可遣礼官诣彼祈祷”(《宋会要辑稿》礼18,第740页),此透露出祈雨时朝廷已不按正礼规则先遣官祭岳渎,此种设醮优于正礼作法确实表明皇帝已将诸岳视为道场。
    ⑧参见梁天赐《宋代祠禄制度考实》,学生书店,1979年。
    ①参见《金石萃编》卷128《宋·华岳题名八十六段》(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4册,第2376-2393页),《八琼室金石补正》卷87《华岳庙题刻五十六段》(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7册,第5417-5424页)。
    ②《金石萃编》卷128,第2376-2377页。
    ③据称此碑现存华山西麓玉泉院,然据历代方志知岳庙在华山东麓黄神谷,或后人因附会陈抟移碑于西欤?
    ④参见张江涛编著《华山碑石》,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259-260页。
    ⑤《光绪曲阳县志》卷12《金石录中》,17b-18a。
    ①《光绪曲阳县志》卷12《金石录中》,20b-21b。
    ②《光绪曲阳县志》卷12《金石录中》,21b-23a。
    ③《光绪曲阳县志》卷12《金石录中》,33b。
    ④《道家金石略》,第254页。
    ⑤《光绪曲阳县志》卷12《金石录中》,49b。参见《道家金石略》,第265页。
    ⑥《光绪曲阳县志》卷12《金石录中》,106a。
    ⑦《光绪曲阳县志》卷12《金石录中》,120b-121a。
    ⑧《光绪曲阳县志》卷12《金石录中》,70a-71a。
    ⑨《道家金石略》,第284页。
    ⑩《光绪曲阳县志》卷11《金石录上》,109b。
    11《资治通鉴》卷218《唐纪三十四》,肃宗至德元年,第6963-6965页。
    ①对于宋代五岳的道教化应有一定底线,如真宗时学士集团就不满单独在岳庙行道家礼仪而特别申请到:“岳、渎、四海诸祠庙,遇设醮,除青词外,本庙神位并增祝文。”(《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8,大中祥符五年九月,第1788页。)
    ②周郢:《全真道与蒙元时期的五岳祀典》,弘道网:http://www.hongdao.net/hd_index.php?message=101000&item=hd_zxwz&key=art_id&id=2147
    ③《道家金石略》,第585-586页。
    ①《元史》卷76《祭祀志五》,第1900页。周郢对此段材料的解读有误,他认为中统二年制度较初年更有利于道教掌控五岳祭祀。参见《全真道与蒙元时期的五岳祀典》。
    ②参见马晓林:《元代岳镇海渎祭祀考述》,《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4期。
    ③《泰山志校证》,第45页。
    ④据诸岳山志,除明初曾偶遣道士代祀以及后世帝王私醮外,明代祭岳正礼中道士应淡出。参见周郢《全真道与蒙元时期的五岳祀典》,http://www.hongdao.net/hd_index.php?message=101000&item=hd_zxwz&key=art_id&id=2147
    ⑤《宋史》卷102《礼志五》,中华书局,1977年,2485页。
    ⑥《宋史》卷102《礼志五》,第2485页。
    ⑦《宋史》卷102《礼志五》,第2485页。
    ⑧详见《宋史》卷102《礼志五》,第2485-2486页。
    ①《宋史》卷102《礼志五》,第2486页。
    ②《宋史》卷102《礼志五》,第2486-2487页。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6,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六月,中华书局,1980年,第1729页。
    ④《宋史》卷8《真宗本纪》,第151页。
    ⑤《长编》卷90,真宗天禧元年十二月,第2089页。
    ⑦《长编》卷78,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七月,第1774页。该条有李焘小字注:“实录于八月己未书,命中使邓守恩修五岳观;九月丁亥又书,初建五岳观于南薰门内之东偏。既云修,又云初建,不知何也。今从本志及会要联书之。”由此可知,《宋史》所记八月建立五岳观事乃据《实录》。另据《宋会要辑稿》礼5之21:“集禧观,旧曰会灵。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九月,诏修玉清昭应宫使丁谓等就南薰门内奉节、至远三营地,及填干池之西偏建观,以奉五岳帝。又命内侍邓守恩监修。”(《宋会要辑稿》,第475页)结合《实录》,真宗或于八月初命中使建观,待九月大臣接手负责修建后中使只负责监修。
    ①(明)李濂:《汴京遗迹志》卷10《寺观》,中华书局,1999年,第165页。
    ②《辑稿》礼5之21,第475页。
    ③《宋史》卷102《礼志五》,第2485-2486页。
    ④《汉书》卷25上《郊祀志上》,第1212页。
    ⑤《汉书》卷25上《郊祀志上》,第1213页。
    ⑥《汉书》卷25上《郊祀志上》,第1213页。
    ⑦据《长安志》:“长门宫,武帝陈皇后退居长门宫,沅按,宫在长安故城之东。”((宋)宋敏求:《长安志》卷4《宫室二》,民国铅印本。)又据《后汉书》卷109《郡国志》:“霸陵,有枳道亭,有长门亭。”《三辅黄图》载:“文帝霸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中华书局,2005,第366页。)故可知新修五帝坛在长安之东。
    ⑧《汉书》卷25上《郊祀志上》,第1214页。
    ①《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阳城在雍州云阳县西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宫在焉。”(中华书局,1982年,第232页)
    ②《汉书》卷25下《郊祀志下》,第1256页。
    ③《史记》卷28《封禅书》,第1378页。
    ④《汉书》卷10《成帝本纪》,第304页。
    ⑤周振鹤在《秦汉宗教地理略说》(《长水声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指出西汉郊祀等各种神祠向长安集中是秦汉宗教地理特点之一,笔者依据汉宋两朝五方帝、五岳及五方太一集中于首都的现象提出国家祭祀的向心性,这一概念似更有长时段的结构性意义。
    ⑥《长编》卷24,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五月,第545页。
    ⑦《长编》卷83,真宗大中祥符七年九月,第1896页。
    ⑧《长编》卷174,仁宗皇佑五年六月,第4213页。
    ⑨《长编》卷80,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四月,第1824页。
    ⑩《辑稿》礼18之7,第736页。
    ①《宋史》卷8《真宗本纪》,第157页。
    ②《长编》卷83,真宗大中祥符七年九月辛丑,第1896页。
    ③北宋诸帝行幸开封诸地可参看久保田和男《关于北宋皇帝的行幸——以在首都空间的行幸为中心》,平田茂树等编《宋代社会的空间与交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此外据《洛阳伽蓝记》,北魏诸帝亦多至都城南部活动,或许历朝因都城布局类似都易产生向南的行幸。
    ④《宋史》卷172《职官志》,第4144页。
    ⑤参见《文献通考》卷60《在京宫观》,中华书局,1986年,第550页。
    ①冯千山以“李迪”曾任会灵观使(参见冯千山《宋代祠禄与宫观》(上))当是仅据《宋史·宰辅表》之误,据《长编》卷87有“(大中祥符九年八月)丙子,以陕西都转运使、右谏议大夫李迪为翰林学士,置会灵观副使,以迪为之”,卷90有“(天禧元年九月)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李迪为给事中、参知政事,依前会灵观副使”,且此二年为会灵观使者为陈彭年和王钦若,李迪后进当不得与之同位。
    ②(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2《宫观使》,中华书局,2000年,第247页。
    ③《宋史》卷171《职官志》,第4122页。
    ④参见《宋史》卷172《职官志》,第4129页。
    ⑤参见《宋史》卷171《职官志》,第4101-4102页。
    ⑥《辑稿》礼5之21,第475页。
    ⑦参见久保田和男《宋代开封研究》之《北宋开封概略图》(徽宗时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⑧(宋)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上册卷1《河道》,中华书局,2006年,第24页。
    ⑨《辑稿》礼5之21,第475页。
    ⑩《辑稿》礼5之21,第475页。
    ①《辑稿》礼18之8,第736页。
    ②《辑稿》礼18之8,第736页。
    ③《长编》卷174,仁宗皇佑五年正月,第4192页。
    ④《宋史》卷302《贾黯传》,第10015页。
    ⑤《长编》卷174,仁宗皇佑五年六月,第4213页。胡宿曾为此事作《集禧观大殿上梁祭告青词》,参见《全宋文》第22册,第262页。
    ⑥《辑稿》礼5之22,第476页。神宗时文臣王安礼作《集禧观洪福殿开启谢雨道场青词》,可见集禧观作为皇家宫观依然在发挥日常祈福功能,参见《豫章丛书》集部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329页。
    ⑦《辑稿》帝系10之3,第210页。
    ⑧《辑稿》帝系10之5,第211页。
    ⑨《辑稿》礼52之10,第1558-1559页。
    ①《东京梦华录笺注》卷6,第583页。
    ②《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丙集卷3载:“正月十四日‘试灯山’,梦华录正月十四日车驾幸岳观凝祥池,夜归试灯山。”(《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69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218页。)
    ③《东京梦华录笺注》下册卷6,第541页。“宣和与民同乐”立于彩山上,彩山正对宣德门楼,据《淳熙三山志》:“上元彩山:州向谯门,设立巍峨,突兀中架棚台,集俳优娼妓,大合乐其上。”又据《铁围山丛谈》,彩山上又有“大观与民同乐”,可知其名号依年号而变(参见《东京梦华录笺注》卷6,第579页)。
    ④(明)陶宗仪等:《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294页。又据《宋史》卷314《范纯礼传》,知纯礼为右丞时当在徽宗即位之建中靖国元年左右。另邓烨在概括北宋历代东京城道教宫观营建情况时漏掉此事,参见其《北宋东京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论文,2004年)。
    ⑤《东京梦华录笺注》卷2《朱雀门外街巷》,第100页。
    ⑥(宋)邓椿:《画继》卷1《圣艺》,《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3册,第506页。
    ⑦邓椿:《画继》卷4《搢绅韦布》,第523页。
    ⑧(元)杨维桢:《东维子集》卷11《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1册,第482页。
    ⑨(清)王士禛:《渔洋山人精华录》卷1《古体诗》,四部丛刊本。
    ①参见(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9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06页。
    ②《三朝北盟会编》卷64,第484页。
    ③《宋史》卷23《钦宗本纪》,第434页。
    ④(宋)夏少曾:《朝野佥言》,《全宋笔记》第3编第4册,第262页。
    ⑤夏少曾:《朝野佥言》,第262页。
    ⑥(宋)丁特起:《靖康孤臣泣血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44册,第616页。
    ⑦《三朝北盟会编》卷70,第533页。
    ⑧《三朝北盟会编》卷76,第575页。
    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中华书局,1988年,第81页。《三朝北盟会编》载:“二十八日戊午,张邦昌诣南薰门遥辞二帝。”(《三朝北盟会编》卷87,第646页)
    ①王曾瑜:《金代的开封城》,《史学月刊》,1998年第1期。
    ②(宋)周密:《癸辛杂识》,中华书局,1988年,第218页。
    ③据《闲闲老人年谱》,赵秉文自崇庆元年(1212年)由外任入京为兵部郎中后未获外任,后官至礼部尚书直至金亡,其长期居于开封成为金朝遗老,故可推测其所书五岳观当为开封五岳观。(《辽金元名人年谱》上册,第47-78页。)
    ④(宋)吴自牧:《梦粱录》卷15《城内外诸宫观》,学海类编本,第5页b。
    ⑤唐玄宗采纳司马承祯建议于五岳各立真君祠,此可视为唐宋道教卷入国家五岳祭祀之开端,参见雷闻《五岳真君祠与唐代国家祭祀》,《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35-83页。
    ⑥(清)陈宏绪:《江城名迹》卷2《考古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8册,第308页。
    ⑦参见《常山贞石志》卷15之《晋州五岳观碑》(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8册,第13428-13429页),又据《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8《正定府二》,中华书局,第2册,1134页)该观建于北齐,然据《五岳观碑》晋城东关为该地道教传统活动区域,故金代所立五岳观或在前代旧观基址上。
    ⑧《嘉庆重修一统志》卷462《桂林府二寺观》,第30册,第23553页。
    ①《越史略》卷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6册,第596页。
    ②《大元一统志》卷2《辽阳等处行中书省》,辽海丛书辑本。
    ③据《辽史》卷36《兵卫》:“圣宗统和二十三年,城七金山,建大定府,号中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28页)又据《金史》卷24《北京路》:“大定府,中,北京留守司。辽中京。统和二十五年建为中京,国初因称之。”(中华书局,1975年,第557页)可知中京应在辽代初具规模。
    ④参见王宏北、树林娜:《辽代中京大定府述略》,《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6期。
    ⑤参见《金史》卷24《北京路》,第557页。
    ⑥参见《元史》卷59《地理二》,中华书局,1976年,第1397页。
    ⑦光绪《顺天府志》卷16《京师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99页。
    ①(清)张金吾:《金文最》卷84《碑》,中华书局,1990年,第1234-1235页。又据《元史》:“国初,燕京始平,宣抚王楫请以金枢密院为宣圣庙。”(《元史》卷81《选举志》)冯志亨事迹又见《窝阔台立国子学诏书碑》(王宗昱,《金元全真教石刻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7-98页。)
    ②参见刘云军:《两宋时期东岳祭祀与信仰》,历史学博士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第85-91页。
    ③《文献通考》卷90《郊社考二十三·杂祠淫祠》(第823页)记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封泰山三郎为威雄将军,宋真宗封禅后加封为炳灵公。
    ④碧霞元君信仰研究成果颇多,最新研究以叶涛《泰山香社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为代表。
    ⑤详见民国《清苑县志》卷5《重修东岳庙记》,中国方志丛刊华北部分第127种,第691页。
    ⑥详见乾道《四明图经》卷10《东岳行宫记》,《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第4945页。
    ⑦天顺《东莞县志》目录有《重建东岳行宫记》,崇祯《东莞县志》卷3《学校志》有“东岳庙,宋崔□之有记,茶山刘钜建于象岭。”二志俱见《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府部(二二),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
    ⑧正德《琼台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卷26《坛庙》记“东岳庙,旧在城东北一里,元大德中元帅张温重建”;据该志卷29《秩官上》,刘荐、冯田二知州以“东岳志新増”,二人皆为宋高宗时人,故可推知东岳庙始建自南宋。
    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23,元丰五年二月戍午,第7781页。
    ①(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19《东岳庙碑》,丛书集成新编第63册,第556页。
    ②傅增湘辑:《宋代蜀文辑存》卷77《改修东岳庙记》,民国32年本。
    ③参见《泰山香社研究》,第64-70页。
    ④《山西通志》卷5《祠廟》,《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74册,第113页。
    ⑤据刘云军统计东岳庙南多于北,然其所检索方志以宋元为标准,代表性不足;又东岳传播,按常理亦当由北而南,北方祠庙数量应不会太少。参见《两宋时期东岳祭祀与信仰》,第106页。
    ⑥张金吾纂:《金文最》卷112《房山东岳庙女冠卜道坚升云幢》,中华书局,1990年,第1616-1617页。
    ⑦《光绪顺天府志》卷24《地理志六》,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95页。
    ⑧参见《泰山志校正》,第332-333页。
    ⑨详见《重修泰安县志》卷14《孙元供香炉记》,《中国方志集成》山东第64册,第662页。
    ⑩《至顺镇江志》卷8《庙》,《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第2731页。
    11弘治《常熟县志》卷2《庙》,《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85册,第90页。
    12傅增湘辑:《宋代蜀文辑存》卷98《阳平镇府君三郎庙记》。该文出自嘉庆中江县志,作者为中江人,又据《蜀水经》卷15“涪江”(《续修四库全书》第728册,第393页)经阳平镇过中江县,即碑文所言“阳平镇”。
    13新近崔府君研究可参考王颋《宋、元代神灵“崔府君”及其演化》、张东东《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文学,2010年)。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7,景祐二年秋七月,第2745页。
    ②如《梁溪漫志》、《攻媿集》等皆引此说,参见(宋)费衮《梁溪漫志》卷10《伏波崔府君庙》,丛书集成新编第117册,第74-75页;(宋)楼钥《攻媿集》卷54《中兴显应观记奉敕撰》,四部丛刊本。黄正建力图区分山西河北二崔府君,惜论证不详且笔者以为民俗信仰本来以交叉融合为特色,宋人既已统而言之,再区分彼此实无多大益处。参加黄正建《关于唐宋时期崔府君信仰的若干问题》,《唐研究》第11卷,2005年。
    ③《梁溪漫志》卷10《伏波崔府君庙》,第75页。
    ④《山右石刻丛编》卷12《东岳庙碑》,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0册,第15199页。
    ⑤王颋认为河东崔府君信仰另有出处,似不确。参见《宋、元代神灵“崔府君”及其演化》,第137页。
    ⑥王颋推论崔府君在元代始与五岳联系,当不确。参见《宋、元代神灵“崔府君”及其演化》,第137页。
    ⑦(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17《碑·齐圣广佑王庙碑》,《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6册,第299-300页。参见《崔府君故事流变考论》,第18页。又同治《河曲县志》(卷6《艺文类》,《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第16册,第178页)所收明正德九年《重修府君庙记》除延续崔府君北岳降生外,亦提及府君有“南岳崔府君”之称,此是对金元制度的反映。
    ⑧乾隆《吉安府志》卷14《吉水县康王庙记》,中国方志丛刊华中部分第769种,第1390-1392页。
    ①《淳熙三山志》卷8《公廨类》,《宋元方志丛刊》第8册,第7862页。
    ②梁中民点校:《广东通志·金石略》,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05-206页。
    ③参见唐代剑《宋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第153页。
    ④(宋)袁甫:《蒙斋集》卷12《衢州重修岳帝殿记》,丛书集成新编第65册,第45页。
    ⑤《金石萃編》卷147《崇佑观牒》,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4册,第2724页。
    ⑥《至元嘉禾志》卷12《宫观》,《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第4491页。
    ⑦雍正《浙江通志》卷233《洞神宫》,《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25册,第336-337页。
    ⑧《南浔镇志》卷28《广惠宫碑记》,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22下,第321页。
    ⑨《金石苑》卷6《宋涌泉寺碑》,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9册,第6554-6555页。
    ⑩《两浙金石志》卷7《宋安吉县新建东岳天齐仁圣帝行宫碑》,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4册,第10351-10353页。
    11《潜江贞石记·万寿寺记》,石刻史料新编第3辑第14册,第46页。
    12参见刘慧、陶莉《关于宋代的泰山香会》(《民俗研究》,2004年第1期)
    13参见叶涛《泰山香社研究》,第72-73页。
    ①《吴都文粹》卷3《重修东岳庙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58册,第673-674页。
    ②《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47,第6569页。
    ③《高邮州志》卷11《艺文志·重修东岳庙记》,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29种,第1976-1977页。
    ④《宋会要辑稿》礼20,第800页。
    ⑤民国《元氏县》卷14《北岳庙碑》,参见《全宋文》卷2525,第117册,第199-200页。
    ⑥《宋会要辑稿》礼20,第772页。
    ⑦(宋)张舜民《画墁集》卷8《郴行录》记“发潭州,循西岸牵行,舣舟王公亭,奠南岳行祠,游岳麓,升中洞真观”,不远即达衡山县。丛书集成新编第62册,第476页;中岳行祠见弘治《偃师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2册)卷1《祠》,宋政和二年创建。湖南沅州政和二年曾加封南岳张太保,此是地方神祇归附南岳神(参见《宋会要辑稿》礼20,第772页)。又诸岳信仰下行亦非易事,如嵩山寺院北宋时曾塑“中岳圣帝受戒之像”,此是其它信仰对五岳信仰之影响。(参见《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90-91,第6540-6541页)。
    ⑧成化《山西通志》卷5《祠庙》,《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74册,第113-125页。
    ①成化《山西通志》卷5《祠庙》,《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74册,第113-125页。
    ②详见嘉靖《湖广图经志书》(《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第21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527页、第707-708页、第1015页、第1114页、第1295页、第1408页、第1573页、第1594页。
    ①《汉书》卷25上《郊祀志上》,中华书局,1962年,第1191页。
    ②《汉书》卷25下《郊祀志下》,第1249页。
    ③《汉书》卷25下《郊祀志下》,第1243页。
    ④《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39页。
    ⑤《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第1568-1569页。
    ⑥传统认为《尔雅》为周公所作已为历代诸家否定,主《尔雅》成书战国末期者亦认为《释山》五岳条为后人增益。参见何九盈《<尔雅>的年代和性质》,《语文研究》,1984年第2期。
    ⑦《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617页、第2618页。
    ①《搜神记》直言“汉武徙南岳之祭于庐江灊县霍山之上”。参见(晋)干宝:《搜神记》卷13,中华书局,1979年,第159页。
    ②前辈学者对南岳问题讨论甚多,本文不再罗列,其中清人关于南岳论争可参看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5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05-533页。
    ③《后汉书》卷3《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第147页。
    ④《后汉书》卷3《章帝纪》,第154页。
    ⑤梁刘昭注“华、霍,山名也。霍在今庐江灊县西南,亦名天柱山。《尔雅》曰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此注是除晋郭璞《尔雅注》外,将汉武之“灊之天柱”与庐江霍山视为一体的又一证据,亦足以驳斥将安徽霍山一分为二之做法。朱玉龙所说的今霍山县(汉灊县区域)西南大别山余脉上白马尖已为《中国历史地图集》定为汉之“天柱山”,白马尖在霍山县西南(直线距离约40公里);今“天柱山”在潜山县(汉皖县)西北9公里,二山隔今岳西县,其山脉实为一体,汉人统而名之,至后世潜山县之天柱山才逐渐被当作“南岳”主峰。参见朱玉龙《南岳山所在方位考》(《江淮论坛》,1983年第4期)
    ⑥《后汉书》卷24《马援传》,第838页。
    ⑦《后汉书·郡国志四》,第3485页。
    ⑧《晋书》卷15《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第457页。
    ⑨《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347页。
    ①《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758页。
    ②《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791页。
    ③《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第791页。
    ④(汉)伏胜:《尚书大传》卷1下,四部丛刊本。
    ⑤《尚书大传》卷2。
    ⑥参见《汉书儒林传》、《汉书晁错传》及谷颖《伏生及<尚书大传>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⑦《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第565页。
    ⑧另西汉《方言》有“卫鲁扬徐荆衡之郊曰挦”,其扬徐荆衡实为东西并列,“衡”当指荆南之衡山。(参见扬雄《方言》第二,四部丛刊本)
    ①(清)陈立:《白虎通疏证》卷6《巡狩》,中华书局,1994年,第299页。
    ②(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37页。
    ③《说文解字注》,第437页。
    ④《白虎通疏证》卷6《巡狩》,第300页。钱穆先生亦谈及许慎兼采今古学。(参见《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57页。)
    ⑤钱大昕发现《地理志》引古文与《水经》颇合,判定《水经》作者桑钦为传古文《尚书》者,如此则《水经》所附《禹贡》山水首言五岳以安徽霍山(天柱山)为南岳,此又是汉古文《尚书》家缘附汉制解经。参见《廿二史考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422页。此点承清华大学历史系马楠博士提醒,特此致谢。
    ⑥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第447页。
    ①详见《清人文集地理类文献汇编》,第518-524页。
    ②参见陈立柱、纪丹阳《古代“衡山”地望与《禹贡》荆州范围综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3期)
    ③《综说》一文在论证安徽霍山为古南岳时未引《尚书大传》,实为疏漏,因为若强持《大传》为汉初伏生所做,则霍山为古南岳似又多一证据。同时,该文依据伪《孔传》阐发西汉荆州地望,似不够严谨。
    ④参见《综说》,第141-142页。
    ⑤参见《综说》,第143页。
    ⑥鸠兹之说以杜预芜湖之东主。陈文以“鸠兹”音转为“祝兹”,又以“祝兹”为“松滋”,层层推论,可信度递降,而钱大昕指出《史记》“兹方”及其对应之“松滋”与《左传》“鸠兹”并非一地,两相对照,足见陈文之出发点已不谨慎;陈文进而论汉立松滋侯当在六安,却无力反驳《汉书地理志》《史记索隐》《太平寰宇记》等确定江北宿松为汉松滋县;其辅证以《太平寰宇记》霍邱县松滋城下窜引《史记索隐》条,不知清人说霍邱县松滋城:“汉初置松兹侯国在今宿松县界,晋初改置于此,《寰宇记》云一名祝兹,即古鸠兹,误,鸠兹在芜湖也。”(参见乾隆《江南通志》卷36《舆地志》)。陈文还辅证以《读史方舆纪要》,不查顾氏汇集诸说,于霍邱县亦仅抄自《寰宇记》尔。
    ⑦参见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98年,第677页。
    ⑧参见《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5册,第530-532页。
    ①参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48页。
    ②持传统看法对谭氏四十八秦郡展开反思的研究可参考李守清《<秦郡新考>辨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学者多因出土玺印赞同谭氏推论,如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下)》(《文史》,2006年第2期)、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之《秦置郡新证》(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等;以衡山为例,有“衡山马丞”“衡山发弩”印,然秦玺印多出自关中,不少涉及“地方”官职可能为中央派出之官,山川设官更为常理,故以此二印辅证秦立衡山郡欠周全;又因玺印地点差异更不能以此确定所谓秦之“衡山郡”与楚汉之“衡山国”为一地。再次,论者有以《诸侯王表》“庐衡”并称进而辅证曾有“衡山郡”,如此则据《货殖列传》“九疑、苍梧以南至儋耳者”,岂秦汉有“九疑郡”“儋耳郡”耶?衡山国不大,仅与郡等,其国废,所都邾县属江夏郡,而汉人在行政区域意义上称“衡山”指衡山国有何不可?
    ③据《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第305-348页),高帝元年二月项羽封诸王,高帝三年五月吴芮之婿黥布已从汉王,高帝四年七月刘邦封黥布为淮南王辖衡山王地,又《汉书·高帝纪下》(中华书局,1962年,第52页)汉五年封功臣称吴芮为“故衡山王”,张晏指出项羽封吴芮后不久又夺其地,联系黥布活动,吴芮或受其牵连做衡山王最多不过三年。
    ①《晋书》卷19《礼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第584-585页。
    ②《晋书》卷19《礼志上》,第598页。
    ③《宋书》卷6《孝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页。
    ④《宋书》卷17《礼志四》,第483页。
    ⑤《通典》卷54,中华书局,1988年,第1506页。
    ⑥《魏书》卷19中《元嵩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487页。
    ⑦《魏书》卷19中《元澄传》,第471-472页。
    ⑧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卷2,中华书局,2006年,第113页。
    ⑨《隋书》卷6《礼仪一》,中华书局,1973年,第114页。
    ①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卷4《金丹》,中华书局,1985年,第85页。校释以“霍山”在福建,应误。
    ②《抱朴子内篇校释》卷17《登涉》,第300页。
    ③(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第二十一昭公四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237页。
    ④《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27页。
    ⑤(晋)郭璞:《山海经传》中山经第五,四部丛刊本。
    ⑥《山海经传》海内经第十八。
    ⑦参见(晋)张华撰,范宁校正:《博物志校正》卷1,中华书局,1980年,第10页。清指海本《博物志》之《博物志逸文》
    ⑧陈桥驿:《水经注校正》,第955页。
    ⑨参见《无上秘要》卷18、19,明正统道藏本。
    ⑩(唐)释法琳:《辩正论》卷3,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11(唐)释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卷40《感应缘》,中华书局,2003年,第1273-1274页。
    ①《通典》卷46,第1282页。
    ②《隋书》卷6《礼仪一》,第115页。
    ③《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第566页。
    ④为调适经义与汉制,中古还产生了南岳衡山为主潜霍为副说。参见《初学记》卷5《地部上》,中华书局,1962年,第96-97页。
    ⑤(宋)王观国:《学林》,《全宋笔记》第4编第1册,第211页。此处王观国指出《尔雅》非周公作品极富学术眼力。
    ①魏了翁引郭璞注《尔雅》窜入“汉武帝以衡山辽旷故移其神于此,今其彼土俗人皆呼之为南岳。”(宋)魏了翁:《尚书要义》卷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0册,第36页。
    ②(宋)王楙:《野客丛书》卷8,丛书集成新编第12册,第120页。
    ③相关论文见朱玉龙《南岳山所在方位考》(《江淮论坛》1983年第4期)、竺厥来《天柱山辨识》(《安徽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江波《也谈天柱山》(《安徽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田三智、程仁卿《也谈南岳天柱山的地理方位》(《江淮论坛》,1987年第3期)、萧平汉《南岳衡山析疑》(《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崔思棣《汉武帝所祀南岳考》(《安徽史学》,1995年第2期)。
    ①《毛诗正义》卷18之3《大雅嵩高》,第566页
    ②参见《毛诗正义》卷18之3《大雅·嵩高》,第566页;《周礼注疏》卷18《春官·大宗伯》,第758页。
    ③清人郝懿行仍在批评郑玄曲解《尔雅》之意。参见(清)郝懿行《尔雅义疏》卷中,中国书店影印本。
    ④《旧唐书》卷24《礼仪四》,第934页。
    ⑤《旧唐书》卷24《礼仪四》,第934-935页。
    ⑥参见陈爽主编《十国典制考》,中华书局,2004年,第1-48页。
    ⑦《新五代史》卷61《吴世家》,中华书局,1974年,第758页。
    ⑧参见《十国典制考》,第42-44页。
    ①详见《南诏野史》,《中国野史集成》,巴蜀书社,第506页、第575页。
    ②(明)刘文征撰,吉永继点校:《滇志》,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548-554页。
    ③《滇志》,第553页。
    ④详见《高丽史》,第412页,第419页,第421页,第443页、第452页。
    ⑤《清实录》顺治十七年三月,中华书局,1985年,第1027页。
    ⑥《清实录》顺治十七年七月,第1065页。
    ⑦详见(清)王崇简:《青箱堂文集》卷1《奏疏八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03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310-312页。
    ①《金史》卷105《范拱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313-2314页。
    ②(明)马文升:《题为厘正祀典事疏》,(明)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卷62,中华书局,1962年,第513-514页。
    ①(明)倪岳:《青溪漫稿》卷11《奏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1册,第116页。。
    ②(明)黄光升:《昭代典则》卷22《孝宗敬皇帝·弘治元年至十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2册,第802-803页。
    ③另据齐仁达考察,弘治十五年马文升似又提出移祀一事,详见其《明清北岳祭祀地点转移之动态考察》(《史学月刊》2009年第9期)。
    ④(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109《祭山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87册,第128页。其事又见《恒山志》赵开祺序:“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户科给事中陈公亦有飞石之辨,竟不果。”(《恒山志》标点组:《恒山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页。);又曲阳县北岳庙之《北岳庙图记》载嘉靖二十六年“河南陈公诬奏罢曲阳庙祠”(此碑现存河北省曲阳县北岳庙内),此事当与《恒山志》所载为一事。
    ⑤《明史》卷49《礼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第1284-1285页。
    ⑥《明史》卷217《沈鲤传》,第5734页。
    ⑦详见(明)沈鲤:《亦玉堂稿》卷2《议改北岳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8册,第229页。
    ①详见(清)贺长龄:《清经世文编》卷55,中华书局,1992年,第1386-1387页,第1387-1388页。
    ②(唐)萧嵩等撰:《大唐开元礼》卷35《吉礼》,《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46册,第262页。
    ③《旧五代史》卷28《唐书庄宗纪二》,第383页。
    ④《旧五代史》卷84《晋书第十少帝纪四》,第1108页。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太祖》,开宝元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81页。
    ⑥(明)顾炎武:《北岳辨》,《清经世文编》,第1386-1387页。
    ①(宋)洪适:《隶释》卷2《西岳华山庙碑》,《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1册,第461页。。
    ②(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61《河北道十一·定州》,中华书局,2007年;据《旧唐书》载:“天宝五载,封中岳为中天王,南岳为司天王,北岳为安天王”,《旧唐书》卷9《志第四·礼仪四》。
    ③《资治通鉴》卷269《后梁纪四》,乾化三年,第8781页。。
    ④五岳祭祀在唐为常祀,常祀当有常所,以晋王李克用与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两人之身份,必当拜访国家常祀之所。
    ⑤(宋)沈括撰,胡道静校注:《新校正梦溪笔谈》卷24《杂志一·大茂山》,中华书局,1957年,第245页。结合胡注称“北岳庙在恒山之大茂山”及前引《大明一统志》之《大同府·山川》所描述恒山,可发现古代人们将恒山视为由诸峰组成的山脉,而大茂山乃其中一座山峰,但可能由于历代北岳祭祀多在大茂山周围,故会有将大茂山等同于恒山的说法。
    ⑥(宋)吕颐浩:《忠穆集》卷8《杂记·燕魏杂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1册,第334页。
    ⑦(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2《定州》,中华书局,1983年,第514-515页。
    ①(宋)周必大:《文忠集》卷69《神道碑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7册,第730页。
    ②参见梁勇《再论北岳恒山地望及其历史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第2期。
    ③见(明)杨士奇编《文渊阁书目》卷4《新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75册,第228页。。
    ④据《山西古籍印刷出版史志》载,景泰(1450-1456年)以前浑源有两部明代《浑源州志》,一据《文渊阁书目》(正统)定为“约永乐、正统间刻本”,一据《寰宇通志》(景泰)、《明一统志》(天顺)、《山西通志》(成化)卷二定为“约景泰七年(1456年)以前刻本”。之后浑源州志又有弘治六年(1493年)本、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本、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本,详见李晋林、畅引婷著:《山西古籍印刷出版史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363-364页。笔者以为正统、景泰两年号相连,况且时处明初,山西编写方志活动当不至如此频繁,该书所称景泰七年前存在两部州志实当为一本,而在此之后,正统景泰至弘治六年存在另一部浑源州志的可能性也极小,故弘治年间的《浑源州志》当为明代浑源的第二部方志。
    ⑤参见成化《山西通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74册。
    ⑥(明)李贤等:《明一统志》卷3《真定府》、卷21《大同府》,《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2册,第76页、第81页、第473页、第478页。
    ①可以发现马文升所引的浑源州志中提到的因飞石定祀于曲阳乃是舜帝时代,而《明一统志》则记曲阳因飞石建祠为贞观年间事,又《文渊阁书目》收录了《曲阳县图志》(旧志)、《曲阳县志》(新志)(《文渊阁书目》卷4《新志》),因此笔者推测后一飞石传说当采自曲阳方志。
    ②陈垣等编:《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93页。
    ①(元)李道谦:《甘水仙源录》卷3《清和妙道广化真人尹宗师碑铭》,《道藏》第19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②详见《元史》卷160《王鹗传》。
    ③成化《山西通志》卷5《祠庙》,《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74册。
    ⑥正德《大同府志》卷1《山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86册,第215页。
    ⑦至清代所修的《恒山志》中则明确把山上道观作为北岳庙来叙述:“岳庙创自元魏太武帝太延元年,宣武帝景明元年灾。唐武德间复建,唐末圯。金复建,天会、大定间重修,金末毁于兵。元复建,元末毁。明洪武中,都指挥周立复建……”(见《恒山志》标点组《恒山志》,第106页。)
    ①恒山志标点组:《恒山志》,第106页。
    ②(明)马文升:《题为祛除邪术以崇正道事疏》,(明)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卷62。该事又见
    《明实录》附录《孝宗宝训》卷2,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
    ③详见《恒山志》所收《文志》,第230-256页;耿裕、吴宽皆为名宦,耿裕于弘治元年十月至弘治六年六月任礼部尚书,吴宽于弘治十六年进礼部尚书。(参见《明史》卷183《耿裕传》,卷184《吴宽传》)。
    ①(清)王崇简:《青箱堂文集》卷1《奏疏八首·再覆北岳祀典疏》,第311页。
    ④《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27页。
    ⑤《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第151页。
    ⑥《汉书》卷28上《地理志》。
    ⑦《尚书正义》,第151页。
    ⑧参见(明)刘三吾《书传会选》、(明)胡广《书经大全》,二书俱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0、353页。
    ①《明一统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2册,第473、478页。
    ②曹婉如:《中国古代地图集(明代)》,文物出版社,1994年。
    ①现存明代原图见于曹婉如《中国古代地图集》明代卷。
    ②《存目》评修订本《广舆记》:“因明陆应阳《广舆记》而稍删补之,大抵抄撮《明一统志》,无所考证。”(《存目》史部第173册,第511页。)
    ③《皇舆考》自序中明确表示受到了桂萼地理作品影响,详见《存目》史部第166册,第275页。
    ④(明)张天复:《皇舆考》,第321页。
    ⑤(明)程百二:《方舆胜略》,第161页。
    ⑥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与《明一统志》保持一致的《广舆记》中,其介绍河北恒山时直接说:“恒山,曲阳旧传一峰自浑源州恒山飞来”。((明)陆应阳:《广舆记》,《存目》史部第173册,第38页。)
    ⑦参见《中国古代地图集》明代《杨子器跋舆地图·北京部分》。
    ⑧(明)吴国辅、沈定之:《今古舆地图》,《存目》史部170册,第723页。
    ①《广舆记》,第3页。
    ②(明)何镗:《古今游名山记》,《续修》第736册,第580页。
    ③(明)王士性:《王太初先生五岳游草》,《续修》第737册,第57-59页。
    ④详见(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87-91页。
    ⑤详见(明)龚黄:《六岳登临志》,《续修》史部第721册,第725页、第729页、第730页。
    ⑥(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0册,第233页。倪文毅指弘治朝礼部尚书倪岳,他提出上书反对马文升提议,见其文集《青溪漫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1册,第116页。
    ⑦(明)吴珫:《三才广志》,《续修》第1226册,第267页、第273页。
    ⑧(明)黄汴:《一统路程图记》,《存目》史部第166册,第492页。
    ①详见《禹贡汇疏》序言,《续修》第54册,第501页。
    ②(明)郑晓:《禹贡图说》,《续修》第54册,第432页。
    ③《禹贡图说》,第464-465页。
    ④(明)王樵:《尚书日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4册,第358页。
    ⑤《禹贡备遗》,第291页。
    ⑥《禹贡汇疏》,第693页。
    ⑦《禹贡汇疏》,第694页。
    ⑧《禹贡汇疏》,第500页。
    ⑨(明)夏允彝:《禹贡古今合注》,《续修》第55册,第105页。夏氏此书目的即欲补充茅瑞征研究之不足,参见《禹贡古今合注》凡例。
    ①(明)张居正:《书经直解》,《存目》经部第50册,第74页。
    ②礼部《覆北岳祀典疏》和《再覆北岳祀典疏》两文俱见王崇简《青箱堂文集》,《存目》集部第203册,第310-312页。
    ③二文俱见《清经世文编》卷55。
    ④(清)胡渭:《禹贡锥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52页。
    ⑤《禹贡锥指》,第352页。
    ⑥(明)谢肇淛:《五杂俎》,上海书店,2001年,第42页。
    ①详见《清经世文编》卷55。
    ②(清)赵一清《东潜文稿》,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20页。
    ③《尚书正义》卷3《舜典》,第127页。
    ①顺治《恒岳志》卷上《祀纪》,《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36册,第28-30页。
    ②(明)何出光:《北岳庙集》卷2《圣谟述》,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18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该文集错误较多,故以《恒岳志》为准较妥。
    ①光绪《曲阳县志》(曲阳县档案馆藏),卷11《金石录上》,第22-25页。又该碑整理本见《北岳庙碑刻选注》,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第10-23页。
    ②《资治通鉴》,卷210《唐纪二十六》,第6672页,第6678页。
    ③光绪《曲阳县志》卷11《金石录上·北岳恒山祠碑》,第29-31页。
    ④《资治通鉴》卷214《唐纪三十》,第6807-6808页。
    ⑤光绪《曲阳县志》卷11《金石录上·大唐北岳神庙之碑》,第38-41页。
    ⑥光绪《曲阳县志》,卷11《金石录上》,第6页。
    ①该志所据《宋史·李若拙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0134页。)有“淳化二年,出为两浙转运使。契丹寇边,改职方员外郎,徙河北路,赐金紫。”参见光绪《曲阳县志》卷12《金石录中》,第8页。
    ②光绪《曲阳县志》,卷12《金石录中》,第60页。
    ③皮庆生发现宋朝频繁于北岳祈雨并推断这与北岳距离北宋首都较近有关(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180页),其理由似过简单。很明显,与中岳嵩山甚至东岳、西岳相比,北岳并不比它们距离开封过近。笔者认为正是北岳地处北宋边防重地定州,故多受朝廷及边臣眷顾,至于祈雨北岳次数较多,当与北方干旱频发有关,甚至与北宋所传世祈雨史料分布不均有关。
    ④《北岳庙集》卷9《岳文考·大明碑·代祀北岳之记》,第808-809页。
    ⑤参见嘉靖四十三年《祭文碑》,此碑在曲阳县北岳庙三山门东,碑目为《北岳恒山探源》所收,第166页。
    ①顺治《恒岳志》卷上《事纪》,第34页。
    ②参见《明史》卷182《马文升传》。
    ③参见顺治《恒岳志》,卷中《碑记》,第58-61页。依据二碑记载可推断一次为洪武年间,一次为成化年间。
    ④《明史》卷111《七卿年表》,第3435页。
    ⑤顺治《恒岳志》卷中《碑纪》,第60页。
    ⑥参见顺治《恒岳志》卷中《碑纪》及乾隆《恒山志》(《恒山志》标点组,《恒山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的《文志》《诗志》等部分。
    ⑦据前文金元之际山西地区已有古恒山说。
    ⑧马文升:《题为厘正祀典事疏》,《明经世文编》,第513-514页。
    ①倪岳:《青溪漫稿》卷1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1册,第116页。
    ②《明一统志》卷3《真定府山川》,第76页。
    ③嘉靖《真定府志》卷10《地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92册,第140页。
    ④(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136《文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1册,第247页。
    ⑤(宋)沈括撰,胡道静校注:《新校正梦溪笔谈》,中华书局,1957年,第245页。
    ⑥《金史》卷25《地理志》载“阜平,明昌四年以北镇置。”
    ⑦如诸本《恒山志》收金赵秉文之《登五岳》中已有“飞石”字眼。
    ⑧成化《山西通志》卷2《山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74册,第46页。
    ②参见吕兴娟,《北岳庙建立飞石殿的年代及原因初考》,《文物春秋》,2005年第5期。
    ③参见《钦定续通志》卷169《金石略三明》,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276页。
    ④如《六岳登临志》中《北岳恒山》载:“飞石窟:在岳庙东上有后土祠,俗传恐石再飞,建后土祠以镇之。”见(明)龚黄,《六岳登临志》卷5,《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21册,第727页。又至明末浑源飞石说又有了新版本,《大明一统名胜志》载:“《名山记》云:恒山在州(浑源州)南二十里,即北岳也……志云:恒山高侵霄汉,其顶名天峰岭,下建北岳观,观侧有飞石窟,相传石自塞外飞来,因建后土祠以镇之。”见(明)曹学佺《大明一统名胜志》卷5《山西名胜志大同府》,《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68册,第77页。
    ⑤龚黄:《六岳登临志》,第728页。
    ⑥参见吕兴娟《北岳庙建立飞石殿的年代及原因初考》。
    ⑦参见顺治《恒岳志》,卷上《游纪》,第36-37页。
    ⑧《恒山志》标点组:《恒山志》,第126页。
    ⑨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80页。
    ⑩《元和郡县志》卷14《河东道三·蔚州·灵丘县》,第405页。
    ①《太平寰宇记》卷61《河北道·镇州·真定县》,中华书局,2007年,第1249页。
    ②《太平寰宇记》卷62《河北道·定州·曲阳》,第1276页。此处“太史公”当是《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所记,参见《史记》卷43《赵世家》,第1812页。
    ③《太平寰宇记》把大茂山归入真定县当有错置之嫌。
    ④(明)曹学佺:《大明一统名胜志》卷7《直隶名胜志·真定府》,第348页。
    ⑤顺治《恒山志》,卷中《碑纪》之《登恒山记》,第65页。又《大明一统名胜志》在浑源恒山名下收诗第一句便是“大茂惟岳古帝孙”,此亦可见时人对大茂名号归属浑源的认识。参见《大明一统名胜志》,卷5《山西名胜志·大同府》,第77页。
    ⑥曲阳县文物保管所编印,《古北岳遗存碑石录》,内部资料,2007年,第21页。
    ⑦陈垣等编:《道家金石略》,第1054页。
    ⑧参见雍正《山西通志》卷203《艺文金》,《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49册,第605-606页。
    ⑨顺治《恒岳志》卷中《碑纪》,第58页。
    ①顺治《恒岳志》卷中《碑纪》,第75-76页。
    ②值得注意的是,明代曾任直隶巡按并在完县(曲阳邻县)卒于官的何出光在修《北岳庙集》时,收录了曲阳祭文之后也收录了几则浑源北岳碑文。(参见《北岳庙集》卷9《岳文考·大明碑》;何出光事见雍正《河南通志》卷57《人物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顺治《恒岳志》卷中《考辩》,第75页。
    ④顺治《恒岳志》卷中《碑纪》,第66页。
    ⑤此事有碑记,碑在曲阳北岳庙西北,德宁殿之右。在此仅手抄如下:“题岳庙灵芝:予以简刑抵曲阳,瞻拜北岳庙,见所谓飞石者,业心异之,未几而□(疑为“芝”)生庙旁,其色黄,稍带轻红,层层如云可爱也,匪休曷征乎?……钦差审录北直隶刑部山西清吏司主事陈幼学谨识。”和诗部分如下:“锡山筠塘陈公奉钦命恤刑畿辅,驻节恒山之阳,越翼日谒庙,越又十有九日芝草生于庙之庑旁……万历二十九年八月吉日文林郎知曲阳县事平阴赵岱顿首拜书。”此碑初级录文又见薛增福、王丽敏主编《曲阳北岳庙》(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编号38。
    ①此处并非套用林美容等人提出的严格的祭祀圈概念(参见张宏明:《民间宗教祭祀中的义务性和自愿性——祭祀圈和信仰圈辨析》,《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仅用“圈”字表明行祠分布状态。
    ②参见《勅建北岳庙记》,光绪《怀仁县新志》卷10《艺文》,地方志集成。
    ③参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76《史部·地理类·存目五》,中华书局,1965年,第661页。
    ④(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22《恒岳图赞》附文,中华书局,1959年,第516页。
    ⑤参见《明史》卷217《王家屏传》。
    ⑥详见乾隆《恒岳志》之《文志》《诗志》部分,其中收王家屏《谢予告祭北岳文》、《和魏中丞望谢北岳二首》,王浚初《恒岳志序》及和《登恒山》韵二首。
    ⑦光绪《代州志》卷6《金石志》,清华大学历史系古籍室藏,第33-34页。
    ①详见乾隆《宁武府志》卷9《祠庙》,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①参见乾隆《大同府志》卷15《祠祀》。
    ②参见雍正《朔州志》卷4《建置祠祀》,方志丛书本。
    ③参见杨瑾:《晋北堡寨与明至清初边地社会变迁》,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10。
    ④《朔平府志》卷12《艺文·碑记》。
    ②关于山西行都司建置演变可参考王蕊:《明代山西行都司建置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③《明史》卷41《地理志》,参见孙建军《明代中期宣大地区军事防务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④参见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142页。
    ①参见光绪《天镇县志》之《城池图》,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②参见乾隆《天镇县志》卷6《庙寺》,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本。
    ③乾隆《天镇县志》卷6《坊表》。
    ④参见景戎华:《明代弘治年间的北部边防》,《求是学刊》,1988年第1期。
    ⑤光绪《天镇县志》卷2《关隘志》,方志丛书本。
    ⑥(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44《山西六》,中华书局,2005年,第2027页。中华书局标点本此处为“本路孤儿口外备御最切”,本文据光绪《天镇志》引《读史方舆纪要》。
    ⑨据嘉庆《大清一统志》卷146《大同府》,四部丛刊续编景旧钞本。参见罗远道《清雍正初年卫所制度的大变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6年第1期。
    ①参见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第136页。
    ②参见雷云贵:《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1、92页。
    ③万历《山西通志》(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本)卷10《祠祀》有“北岳庙,河曲县西北虸蚄寨上,弘治年建,岢岚、保德州亦有。”
    ④参见万历《大明会典》卷126《兵部九镇戍一》
    ⑤参见万历《大明会典》卷126《兵部九·镇戍一》及卷156《兵部三十九·柴炭》。
    ⑥成化《山西通志》卷1《建置沿革》。
    ⑦参见万历《大明会典》卷126《兵部九镇戍一》
    ⑧参见彭勇:《明代北边防御体制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4-168页。
    ⑨参见康熙《保德州志》卷首《保德州疆域图》及卷1《因革》。
    ⑩参见《勅建北岳庙记》,光绪《怀仁县新志》卷10《艺文》,地方志集成。
    11雍正《山西通志》卷165《祠庙二》。
    12雍正《山西通志》卷165《祠庙二》。
    ①雍正《山西通志》卷167《祠庙四》。
    ②参见乾隆《保德州志》卷3《风土》;民国《临县志》卷16《古迹考》;道光《繁峙县志》卷2《坛庙门》。
    ③前述《重修朔平府北岳庙碑记》不仅将浑源北岳文化与地方军事需求结合,甚至将清代继承北岳信仰置于郡县取代卫所这一大背景之下,对本文深有启发。
    ④嘉靖《清苑县志》卷3《淫祀》,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1册,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第140页。另该庙有碑文,大意在赞扬明太祖肃正山川祭祀礼,去除历代山岳所加封号事。
    ⑤光绪《浑源州续志》卷5《祠祀》,清华大学图书馆古籍室藏,第8页。
    ⑥万历《山西通志》卷10《祠祀·大同府》,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本。明太祖洪武三年颁布《定岳镇海渎城隍诸神号诏》其文为:“自有元失驭,群雄鼎沸,土宇分裂,声教不同,朕奋起布衣,以安民为念,训将练兵,平定华夷,大统以正。永惟为治之道必本于礼,考诸祀典,如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封,起自唐世崇名美号,历代有加,在朕思之,则有不然。夫岳镇海渎皆高山广水,自天地开辟,以至于今,英灵之气萃而为神,必皆受命于上帝,幽微莫测,岂国家封号之所可加?渎礼不经,莫此为甚……”其后涉及恒山处只称去其历代封号改为“北岳恒山之神”而已。参见《明太祖实录》卷53,洪武三年六月癸亥,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第1033-1034页。
    ⑦参见曲阳县文物保管所编印:《古北岳遗存碑石录》。
    ⑧曲阳县文物保管所编印:《古北岳遗存碑石录》,第54-55页。
    ⑨曲阳县文物保管所编印:《古北岳遗存碑石录》,第60页。
    ①曲阳县文物保管所编印:《古北岳遗存碑石录》,第57页。
    ②曲阳县文物保管所编印:《古北岳遗存碑石录》,第3页。
    ③曲阳县文物保管所编印:《古北岳遗存碑石录》,第54-55页。
    ④曲阳县文物保管所编印:《古北岳遗存碑石录》,第63-64页。
    ⑤曲阳县文物保管所编印:《古北岳遗存碑石录》,第43-45页。
    ⑥曲阳县文物保管所编印:《古北岳遗存碑石录》,第43-44页。
    ①曲阳县文物保管所编印:《古北岳遗存碑石录》,第44-45页。
    ②曲阳县文物保管所编印:《古北岳遗存碑石录》,第50页。从碑文提到康熙来看,此碑当为清中期之后,从文风来看,可能为清末民初之碑。
    ①以浑源西部怀仁县为例,在乾隆时期该县只有两座明代北岳行祠,而到清末又增加两所。参见光绪《怀仁县新志》卷4《坛庙》,地方志集成本。
    ②《大明会典》卷85《礼部四十三》。
    ③《大明会典》卷85《礼部四十三》。
    ④《大明会典》卷81《礼部三十九》。
    ⑤《大清会典》卷47《礼部》。
    ①《尚书正义》卷3《舜典》,第130-132页。
    ②《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42页。
    ③《尚书正义》卷3《舜典》,第132页。
    ④参见《<尚书·虞夏书>新解》,第166-167页。
    ⑤《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38页。
    ①参见金景芳等:《<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74页。
    ②参见苏轼《书传》,《三苏全书》第1册,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461页。
    ③《毛诗正义》卷18之3《鲁颂·崧高》,第565页。
    ④《春秋左传正义》卷4《隐公十一年》,第1736页。
    ⑤《国语集解》,第95页。
    ⑥《春秋左传正义》卷4《隐公十一年》,第1736页。
    ⑦(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1,《通志堂经解》第5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第316页。
    ⑧《尚书正义》卷2《尧典》,第122页。
    ①(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3,《通志堂经解》第5册,第330页。
    ②参见(宋)程大昌:《禹贡论》,《通志堂经解》第5册,第600页;夏僎:《尚书详解》卷1《虞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6册,第422页。
    ③《尚书详解》卷1《虞书》,第422页。
    ④《朱子语类》卷78《尚书一》,《朱子全书》第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644-2645页。
    ⑤陈梦家:《尚书通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53-154页。蒋善国亦同陈说,详见氏著《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54页。
    ⑥《尚书正义》卷3《舜典》,第132页。
    ①《尚书正义》卷3《舜典》,第130页。
    ②《尚书正义》卷3《舜典》,第132页。
    ③曾运乾:《尚书正读》,中华书局,1964年,第27页。
    ④关于“四岳”是一人还是四人,蒋善国有简单回顾,参见氏著《尚书综述》,第154页。
    ⑤《周礼注疏》卷18《春官宗伯·大宗伯》,第764页。
    ⑥郑玄:《驳五经异义》,清问经堂丛书本。此外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禜”为:“设绵蕝为营,以禳风雨雪霜水旱疠疫于日月星辰山川”,这与其释“六宗”一致。关于“六宗”之义,为历代解经者聚讼之处,汉唐间争论可参见《后汉书·祭祀中》,第3184-3187页。
    ⑦(汉)郑玄:《驳五经异义》,清问经堂丛书本。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17《僖公三十一年》,第1831页。
    ②《春秋谷梁传注疏》卷9《僖公三一至三三年》,《十三经注疏》,第2403页。
    ③《春秋公羊传注疏》卷12《僖公三一年至三二年》,《十三经注疏》,第2263页。
    ④《春秋公羊传注疏》卷12《僖公三一年至三二年》,第2263页。
    ⑤(汉)郑玄:《驳五经异义》,清问经堂丛书本。
    ①《尚书正义》卷3《舜典》,第126页。唐孔颖达等疏杜注《左传》与伪孔《尚书》未体会二书对“望祭”不同解释而分别作疏。
    ②《毛诗正义》卷19之4《周颂·赉》,《十三经注疏》,第605页。
    ③张宗祥:《论衡校注》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4页。
    ④《国语集解》,第430页。
    ⑤《周礼注疏》卷18《春官宗伯大宗伯》,第764页。
    ⑥郑众注经依本经特点已为廖平点出,参见廖平《今古学考》,《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廖平蒙文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2页。
    ⑦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2005年,第42页。
    ①《尚书正义》卷6《禹贡》,第146页。
    ②《国语集解》,第161页。
    ③《国语集解》,第518页。
    ②《尚书正义》卷3《舜典》,第127页。
    ③《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24页。“九州”“十二州”先后问题始自汉代,班固《汉书》以为先有十二州后有九州,而马郑二人认为“十二州”在禹平“九州”后,从此该问题成为《尚书》研究焦点之一。但从后世文献多见“九州”,又加考古及出土文献证据如《遂公盨》及《容成氏》所见禹事和“九州”名号,西周中期偏晚的遂公盨铭文开头便言:“天命禹敷土,随山濬川”,足见《禹贡》故事影响颇大,据此可知“九州”概念传播甚广,此或是自禹平“九州”截断“肇有十二州”之证,班说为妥。(参见李学勤先生《论遂公盨及其重要意义》、裘锡圭《遂公盨铭文考释》、朱凤翰《遂公盨铭文初释》、李零《论遂公盨发现的意义》,四文俱见《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
    ④(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29《尔雅音义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649页。
    [1]阮元:《十三经注疏》,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2](汉)《韩诗外传》,四部丛刊本。
    [3](汉)伏胜:《尚书大传》,四部丛刊本。
    [4](汉)郑玄:《驳五经异义》,清问经堂丛书本。
    [5](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6](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7](唐)陆淳:《春秋集传辨疑》,《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册,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
    [8](宋)苏轼:《书传》,《三苏全书》第1册,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
    [9](宋)林之奇:《尚书全解》,《通志堂经解》第5册,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2007年。
    [10](宋)程大昌:《禹贡论》,《通志堂经解》第5册。
    [11](宋)夏僎:《尚书详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6册
    [12](宋)陈淳撰,熊国祯、高流水点校:《北溪字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3](宋)魏了翁:《尚书要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0册。
    [14](明)丘浚撰,林冠群、周济夫点校:《大学衍义补》,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年。
    [15](明)刘三吾:《书传会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册。
    [16](明)胡广:《书经大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册。
    [17](明)茅瑞征:《禹贡汇疏》,《续修四库全书》第5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8](明)郑晓:《禹贡图说》,《续修四库全书》第54册。
    [19](明)夏允彝:《禹贡古今合注》,《续修四库全书》第55册。
    [20](明)张居正:《书经直解》,《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50册,济南:齐鲁书社。
    [21](清)胡渭:《禹贡锥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22](清)黄以周《礼书通故》,中华书局,2007年。
    [23](清)郝懿行《尔雅义疏》,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
    [2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5](清)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中华书局,1989年。
    [26](清)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
    [27]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
    [28]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9]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
    [30]缪文远校注:《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
    [3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32](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33](汉)赵晔撰,(元)徐天祜音注:《吴越春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34](汉)刘珍著,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35](晋)陈寿撰,赵幼文校:《三国志校笺》,巴蜀书社,2001年。
    [36](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37](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
    [38](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39](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40](后晋)刘煦:《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41](宋)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42](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
    [43](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
    [44](元)脱脱:《辽史》,中华书局,1975年。
    [45](元)脱脱:《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
    [46](明)宋濂:《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
    [47](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48](清)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
    [4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50](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80年。
    [51](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52](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华书局,1988年。
    [53]明官修:《明实录》附录《孝宗宝训》,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
    [54]明官修:《明太祖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
    [55]清官修:《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
    [56](明)严衍:《资治通鉴补》,《续修四库全书》第338册。
    [57](清)沈钦韩:《汉书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58](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四部精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59](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
    [60](清)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二十五史补编》第1册,中华书局,1955年。
    [61](清)吴士鉴:《晋书斠注》,中华书局,2008年。
    [62](清)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
    [63](清)万嗣同:《东魏将相大臣年表》,《二十五史补编》第4册,
    [64](清)吴熙载:《资治通鉴地理今释》,《续修四库全书》第342册。
    [65](唐)杜佑著,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第1120页。
    [66](唐)杜佑:《通典》,宋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67](唐)李林甫:《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
    [68](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69](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中华书局,2008年。
    [70](宋)郑樵著,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年。
    [71](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
    [72](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87册。
    [73](明)李东阳:《大明会典》,扬州:广陵书社,2007年。
    [74](明)黄光升:《昭代典则》,《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2册。
    [75](清)嵇璜等:《钦定续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76](唐)萧嵩:《大唐开元礼》,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77](唐)萧嵩:《大唐开元礼》,《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8](唐)萧嵩:《大唐开元礼》,清抄本13册本,国家图书馆缩微胶卷编号05484
    [79](宋)欧阳修:《太常因革礼》,《续修四库全书》第821册。
    [80](宋)《中兴礼书》,《续修四库全书》第822册。
    [81](清)秦蕙田:《五礼通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5-141册。
    [82](明)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83](明)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
    [84](清)贺长龄:《清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92年。
    [85](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86](宋)岳珂编,王曾瑜校注:《鄂国金佗粹编续编校注》,中华书局,1989年。
    [87](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华书局,2000年。
    [88](明)杨慎:《南诏野史》,《中国野史集成》,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89]佚名:《越史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6册。
    [90](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91](清)赵钺,(清)劳格撰,张忱石点校:《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中华书局,1997年。
    [92](清)徐松撰,赵守俨点校:《登科记考》,中华书局,1984年。
    [93](明)杨士奇编:《文渊阁书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75册。
    [94](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
    [95](宋)洪适:《隶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1册。
    [96](宋)陈思:《宝刻丛编》,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4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
    [97](明)顾炎武:《顾氏求古录》,石刻史料新编第3辑第2册。
    [98](清)王昶:《金石萃编》,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4册。
    [99](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6-8册。
    [100](清)阮元:《两浙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4册。
    [101](清)孙星衍:《寰宇访碑录》,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6册。
    [102](清)陆耀遹:《金石续编》,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4册。
    [103](清)沈涛:《常山贞石志》,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8册。
    [104](清)张金吾:《金文最》,中华书局,1990年。
    [105](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0册。
    [106](清)姚觐元:《金石苑》,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9册。
    [107](民)甘鹏云:《潜江贞石记》,石刻史料新编第3辑第14册。
    [108](清)杨一清:《水经注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9](清)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110]陈桥驿:《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
    [111](北魏)楊衒之,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中华书局,2006年。
    [11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
    [113](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
    [114]元官修:《大元一统志》,辽海丛书辑本。
    [115]乾道《临安志》,《宋元方志丛刊》第4册。
    [116]乾道《四明图经》,《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
    [117]淳熙《三山志》,《宋元方志丛刊》第8册。
    [118]嘉定《赤城志》,《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
    [119]宝庆《四明志》,《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
    [120]景定《建康志》,《宋元方志丛刊》第6册。
    [121]咸淳《毗陵志》,《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
    [122]咸淳《临安志》,《宋元方志丛刊》第4册。
    [123]至顺《镇江志》,《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
    [124]至元《嘉禾志》,《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
    [125](明)李贤等:《明一统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2-473册。
    [126](明)曹学佺《大明一统名胜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68册。
    [127]成化《山西通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74册。
    [128]正德《大同府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86册。
    [129]嘉靖《湖广图经志书》,《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第21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130]万历《山西通志》,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本。
    [131](明)《八闽通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132](明)刘文征撰,吉永继点校:《滇志》,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133]弘治《衡山县志》,方志集成本。
    [134]弘治《常熟县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85册。
    [135]弘治《偃师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52册。
    [136]正德《琼台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37]嘉靖《龙溪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42册。
    [138]嘉靖《清苑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1册,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
    [139]嘉靖《真定府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92册。
    [140]崇祯《东莞县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府部(二二),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
    [141]明《泰安州志》之《泰安州境图》,《中国地方志丛刊》华北地方第10册。
    [142](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10册。
    [143](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
    [144](清)《嘉庆重修一统志》,中华书局,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本,1986年。
    [145]雍正《山西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6]雍正《河南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7]雍正《浙江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8]乾隆《江南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9]康熙《保德州志》,方志丛书本。
    [150]雍正《朔州志》,方志丛书本。
    [151]雍正《朔平府志》,方志集成本。
    [152]乾隆《宁武府志》,地方志集成本。
    [153]乾隆《大同府志》,方志集成本。
    [154]乾隆《吉安府志》,方志丛书本。
    [155]乾隆《天镇县志》,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本。
    [156]乾隆《华阴县志》,方志集成本。
    [157]道光《高邮州志》,方志丛书本。
    [158]道光《繁峙县志》,方志集成本。
    [159]同治《河曲县志》,方志集成本。
    [160]光绪《顺天府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
    [161]光绪《天镇县志》,方志集成本。
    [162]光绪《代州志》,清华大学历史系古籍室藏。
    [163]光绪《怀仁县新志》,方志集成本。
    [164]光绪《浑源州续志》,清华大学图书馆古籍室藏。
    [165]光绪《怀仁县新志》,方志集成本。
    [166]清《南浔镇志》,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22下。
    [167]民国《临县志》,方志集成本。
    [168]民国《重修泰安县志》,方志集成本。
    [169]民国《清苑县志》,方志丛书本。
    [170]《广灵县志》合订本,广灵县志办公室,1989年。
    [171](元)朱思本:《广舆图》,《续修四库全书》第586册。
    [172](明)桂萼:《广舆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66册。
    [173](明)张天复:《皇舆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66册。
    [174](明)张天复撰,张元忭增补:《广皇舆考》,《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17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
    [175](明)程百二:《方舆胜略》,《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21册。
    [176](明)程道生:《舆地图考》、《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72册。
    [177](明)陆应阳撰,(清)蔡方炳增辑:《广舆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73册。
    [178](明)朱国达等:《地图综要》,《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18册。
    [179](明)潘光祖、李云翔:《汇辑舆图备考全图》,《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21册。
    [180](明)朱约淳《阅史津逮不分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73册。
    [181](明)吴国辅、沈定之:《今古舆地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170册。
    [182](宋)宋敏求:《长安志》,民国铅印本。
    [183](宋)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6年。
    [184](明)李濂:《汴京遗迹志》,中华书局,1999年。
    [185](清)陈宏绪:《江城名迹》,《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8册。
    [186](明)龚黄,《六岳登临志》,《续修四库全书》第721册。
    [187](明)何镗:《古今游名山记》,《续修四库全书》第736册。
    [188](明)王士性:《王太初先生五岳游草》,《续修四库全书》第737册。
    [189](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90](明)汪子卿撰,周郢校证:《泰山志校正》,黄山书社,2006年。
    [191](明)查志隆撰《岱史》,《续修四库全书》第722册。
    [192](明)傅梅:《嵩书》,《嵩岳文献丛刊》第1册。
    [193](明)张维新:《华岳全集》,《续修四库全书》第722册。
    [194](明)何出光:《北岳庙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18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
    [195]顺治《恒岳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36册。
    [196]道光《华岳志》,《中华山水志丛刊》山志第7册,北京:线装书局,2005年。
    [197](明)黄汴:《一统路程图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66册。
    [198](清)李元:《蜀水经》,《续修四库全书》第728册。
    [199]《恒山志》标点组:《恒山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200]梁中民点校:《广东通志金石略》,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
    [201]《诸子集成》第5册,中华书局,1954年。
    [202]吴则虞撰:《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1982年。
    [203]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
    [204]陈奇猷校:《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205](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
    [206](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
    [207](汉)陆贾著,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86年。
    [208](汉)扬雄《方言》,四部丛刊本。
    [209]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
    [210](清)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
    [211](清)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
    [212]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5年。
    [213]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
    [214]张宗祥:《论衡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215](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
    [216](隋)王通:《中说》,丛书集成本,中华书局,1985年。
    [217](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卷22下,中华书局,2004年。
    [218](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19](宋)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第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20](北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
    [221]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
    [22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
    [223](晋)干宝撰:《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
    [224](晋)葛洪撰,胡守为校释:《神仙传校释》,中华书局,2010年。
    [225]吉川忠夫等《真诰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26]《太上灵宝五符序》,《正统道藏》第6册,1988年。
    [227]《无上秘要》,《正统道藏》第25册。
    [228]《三圣源流搜神大全》,《正统道藏》第31册。
    [229]佚名《道典论》,《正统道藏》第24册。
    [230](唐)张万福:《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正统道藏》第28册。
    [231](唐)李冲昭:《南岳小箓》,《正统道藏》第6册。
    [232]《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正统道藏》第5册。
    [233](宋)张君房:《云笈七籖》,中华书局,2003年。
    [234](唐)释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
    [235](唐)释法琳:《辩正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
    [236](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
    [237]袁珂:《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38](晋)郭璞:《山海经传》,四部丛刊本。
    [239](晋)张华撰,范宁校正:《博物志校正》,中华书局,1980年。
    [240](元)李道谦:《甘水仙源录》,《正统道藏》第19册。
    [241](唐)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2004年。
    [242](宋)王钦若,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
    [243](宋)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第8册。
    [244](宋)章如愚:《群书考索》,扬州:广陵书社,2008年。
    [245](元)刘应李:《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69册。
    [246]明官修:《永乐大典》,中华书局,1986年。
    [247](明)陶宗仪等:《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248]陶福履,胡思敬原编:《豫章丛书》集部一,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249](唐)张鷟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
    [250](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
    [251](宋)陈彭年:《江南别录》,《全宋笔记》第1编第4册,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252](宋)沈括撰,胡道静校注:《新校正梦溪笔谈》,中华书局,1957年。
    [253](宋)钱易:《南部新书》,《全宋笔记》第1编第4册。
    [254](宋)孔平仲:《谈苑》,《全宋笔记》第2编第5册,2006年。
    [255](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全宋笔记》第3编第1册。
    [256](宋)姚宽:《西溪语丛》,《全宋笔记》第4编第3册。
    [257](宋)黄震:《黄氏日钞》,《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8册。
    [258](宋)真德秀:《文章正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55册。
    [259](宋)王观国:《学林》,《全宋笔记》第4编第1册。
    [260](宋)张师正:《括异志》,中华书局,1996年。
    [261](宋)沈作喆:《寓简》,《全宋笔记》第4编第5册,2008年。
    [262](宋)夏少曾:《朝野佥言》,《全宋笔记》第3编第4册。
    [263](宋)刘昌诗:《芦浦笔记》,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
    [264](元)黄溍:《日损斋笔记》,清守山阁丛书本。
    [265](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266]罗国威校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中华书局,2001年。
    [267](宋)李昉:《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
    [268](宋)姚铉编、(清)许增校:《唐文粹》,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269](宋)郑虎臣:《吴都文粹》,《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58册。
    [270]傅增湘辑:《宋代蜀文辑存》,民国32年本。
    [271]曾枣庄:《全宋文》360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272](唐)李邕:《李北海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66册。
    [273](唐)权德舆撰,郭广伟校点:《权载舆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74](唐)白居易: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75](唐)柳宗元(旧题):《龙城录》,《续修四库全书》第1264册。
    [276](唐)皇甫湜:《皇甫持正文集》,四部丛刊景宋本。
    [277](唐)陆龟蒙撰,宋景昌、王立群点校:《甫里先生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278](宋)杨亿,徐德明点校:《武夷新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279](宋)胡宿:《文恭集》,丛书集成新编第60册。
    [280](宋)宋祁:《景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8册。
    [281](宋)余靖:《武溪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9册。
    [282](宋)文彦博:《文潞公文集》,丛书集成续编第125册。
    [283](宋)欧阳修撰,李之亮笺注:《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2007年。
    [284](宋)苏颂:《苏魏公集》,中华书局,1988年。
    [285](宋)范纯仁:《范忠宣公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4册。
    [286](宋)刘挚撰,裴汝诚、陈晓平点校:《忠肃集》,中华书局,2002年。
    [287](宋)苏轼等:《苏沈良方》,丛书集成新编第46册。
    [288](宋)慕容彦逢:《摛文堂集》,丛书集成续编第126册。
    [289](宋)周必大:《文忠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7册。
    [290](宋)吕祖谦:《历代制度详说》,黄灵庚、吴战垒主编:《吕祖谦全集》第9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
    [291](宋)王质:《雪山集》,丛书集成新编第63册。
    [292](宋)吴泳:《鹤林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6册。
    [293](宋)熊禾:《勿轩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8册。
    [294](宋)吴泳:《鹤林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6册。
    [295](宋)王十朋:《梅溪先生后集》,四部丛刊明刊本。
    [296](宋)沈辽:《云巢编》,四部丛刊明覆宋本。
    [297](宋)吕陶:《净德集》,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
    [298](宋)刘宰:《漫塘文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0册。
    [299](宋)真德秀:《西山文集》,四部丛刊景明正德刊本。
    [300](宋)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中华书局,2007年。
    [301](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丛书集成新编第48册。
    [302](宋)张孝祥著,徐鹏校点:《于湖居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03](宋)王迈:《臞轩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8册,第589页。
    [304](宋)李纲著,王瑞明点校:《李纲全集》,岳麓书社,2004年。
    [305](宋)董弅编:《严陵集》,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306](宋)孙应时:《烛湖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6册。
    [307](宋)张栻撰,邓洪波校点:《张栻集》,岳麓书社,2010年。
    [308](宋)陈田夫:《南岳总胜集》,丛书集成续编第219册。
    [309](宋)程俱:《北山小集》,四部丛刊本。
    [310](宋)邓椿:《画继》,《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3册。
    [311](宋)丁特起:《靖康孤臣泣血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44册。
    [312](宋)周密:《癸辛杂识》,中华书局,1988年。
    [313](宋)吴自牧:《梦粱录》,学海类编本。
    [314](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丛书集成新编第63册。
    [315](宋)费衮:《梁溪漫志》,丛书集成新编第117册。
    [316](宋)楼钥:《攻媿集》,四部丛刊本。
    [317](宋)袁甫:《蒙斋集》,丛书集成新编第65册。
    [318](宋)张舜民:《画墁集》,丛书集成新编第62册。
    [319](宋)王楙:《野客丛书》,丛书集成新编第12册。
    [320](宋)吕颐浩:《忠穆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1册。
    [321](宋)林表民辑:《赤城集》,丛书集成续编第11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
    [322](宋)王应麟著,张骁飞点校:《四明文献集》,中华书局,2010年。
    [323](金)元好问,姚奠中主编:《遗山先生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324](元)郝经撰,秦雪清点校:《陵川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325](元)吴澄:《吴文正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7册。
    [326](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6册。
    [327](元)杨维桢:《东维子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1册。
    [328](明)倪岳:《青溪漫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1册。
    [329](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0-1281册。
    [330](明)钱谷辑:《吴都文粹续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85册。
    [331](明)于慎行:《榖城山馆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47册。
    [332](明)沈鲤:《亦玉堂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8册。
    [333](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中华书局,1959年。
    [334](明)吴珫:《三才广志》,《续修四库全书》第1226册。
    [335](明)张四维辑:《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华书局,1987年。
    [336](明)谢肇淛:《五杂俎》,上海书店,2001年。
    [337](明)王夫之:《楚辞通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338](明)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
    [339](清)王崇简:《青箱堂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03册。
    [340](清)王士禛:《渔洋山人精华录》,四部丛刊本。
    [341](清)赵一清:《东潜文稿》,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342]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室编:《辽金元名人年谱》上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343]曹婉如:《中国古代地图集(明代)》,文物出版社,1994年。
    [344]常玉芝《商代宗教祭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345]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346]陈梦家:《尚书通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347]陈尚君辑校:《全唐文补编》,中华书局,2005年。
    [348]陈戍国《秦汉礼制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349]陈戍国:《魏晋南北朝礼制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350]陈爽:《十国典制考》,中华书局,2004年。
    [351]陈伟:《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35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35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54]陈勇:《汉赵史论稿》,商务印书馆,2009年。
    [355]陈垣等编:《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356]川本芳昭:《魏晋南北朝时代の民族问题》,汲古书院,1998年。
    [357]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58]丁煌:《汉唐道教论集》,中华书局,2009年。
    [359]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商务印书馆,2005年。
    [360]高文:《汉碑集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361]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三联出版社,2003年。
    [362]顾颉刚:《顾颉刚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363]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2005年。
    [364]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
    [365] Howard J. wechsler:Offerings of Jade and Silk: Ritual and Symbol in the Legitimation of theT'ang Dynasty,Yale University Press,1985.
    [366]韩成武等:《北岳庙碑刻选注》,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367]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中华书局,2005。
    [368]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
    [369]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岳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
    [370]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371]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372]金景芳等:《<尚书虞夏书>新解》,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
    [373]久保田和男:《宋代开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374]康乐《从西郊到南郊》,台北:稻禾出版社社,1996年。
    [375](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64年。
    [376]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通史》第2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377]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三联书店,2009年。
    [378]雷云贵:《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379]李锦绣:《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
    [380]李晋林、畅引婷著:《山西古籍印刷出版史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381]梁满仓:《汉唐之间的政治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382]梁满仓:《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383]梁天赐《宋代祠禄制度考实》,台北:学生书店,1979年。
    [384]廖平:《今古学考》,《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廖平蒙文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385]林幹:《匈奴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386]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87]彭勇:《明代北边防御体制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388]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89]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年。
    [390]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391]曲阳县文物保管所编印:《古北岳遗存碑石录》,内部资料,2007年。
    [392]任爽:《十国典制考》,中华书局,2004年。
    [393]邵懿辰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394]施和金:《北齐地理志》,中华书局,2008年。
    [395]施蛰存:《水经注碑录》,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396]史为乐等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97]宋华强:《新蔡葛陵楚简初探》,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398]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第5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399]唐代剑:《宋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
    [40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
    [40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402]田昌五、安作璋:《秦汉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
    [403]汪圣铎:《宋代政教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404]王怡辰:《东魏北齐的统治集团》,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405]王永平:《道教与唐代社会》,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06]王宗昱:《金元全真教石刻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07]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408]邢义田:《天下一家:皇帝、官僚与社会》,中华书局,2011年。
    [409]薛增福、王丽敏主编:《曲阳北岳庙》,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
    [410]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411]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412]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413]晏昌贵:《简帛数术与历史地理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414]姚孝遂主编:《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15]叶涛著:《泰山香社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16]游琪主编:《山岳与象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417]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中华书局,2007年。
    [418]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419]曾运乾:《尚书正读》,中华书局,1964年。
    [420]詹鄞鑫:《神灵与祭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421]詹鄞鑫:《华夏考》,中华书局,2006年。
    [422]张江涛编著:《华山碑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
    [423]张金龙:《北魏政治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
    [424]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商务印书馆,2010年。
    [425]张文昌:《唐代礼典的编纂与传承:以<大唐开元礼>为中心》,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
    [426]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427]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
    [428]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
    [429]中村璋八等辑:《纬书集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430]钟敬文主编,郭必恒著:《中国民俗史汉魏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
    [431]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432]周振鹤:《长水声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433]蔡宗宪:《南北朝交聘使节行进路线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4期。
    [434]蔡宗宪:《淫祀、淫祠与祀典》,《唐研究》第13卷,2007年。
    [435]陈晓云、陈立柱:《说“国必依山川”》,《史学月刊》,2005年第8期。
    [436]陈立柱、纪丹阳:《古代“衡山”地望与《禹贡》荆州范围综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3期。
    [437]陈爽:《河阴之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4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
    [438]崔思棣:《汉武帝所祀南岳考》,《安徽史学》,1995年第2期。
    [439]邓烨:《北宋东京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论文,建筑学,2004年。
    [440]段晓明:《华山西岳庙石牌坊石刻图像初步研究》,西安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美术学,2007年。
    [441]范正生:《大汶口陶符与将军崖岩画考释》,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2008年。
    [442]高敏:《十六国时期的军镇制度,《史学月刊》,1998年第1期。
    [443]高明士:《隋代的制礼作乐——隋代立国政策研究之二》,黄约瑟、刘健明编《隋唐史论集》,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3年。
    [444] Gil Raz:Daoist sacred geography,Early Chinese Religion: Part Two: The Period ofDivision (221-589AD), ed. John Lagerwey and Lü Pengzhi (Leiden: Brill,2010).
    [445]谷颖:《伏生及<尚书大传>研究》(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论文,2005年)
    [446]何九盈:《<尔雅>的年代和性质》,《语文研究》,1984年第2期。
    [447]何兹全;《崔浩之死》,《文史哲》,1993年第3期。
    [448]侯乃峰:《秦駰祷病玉版铭文集解》,《文博》,2005年第6期。
    [449]胡厚宣:《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复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6年第1期。
    [450]黄正建:《关于唐宋时期崔府君信仰的若干问题》,《唐研究》第11卷,2005年。
    [451]吉川忠夫:《五岳と祭祀》《ゼロビットの世界》,岩波书店,1991年。
    [452]姜亮夫:《秦诅楚文考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453]江波:《也谈天柱山》,《安徽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454]江上波夫《匈奴的祭祀》,《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中华书局,1993年。
    [455]焦继顺:《<楚辞九歌河伯>与“祭不越望”辨》,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古代文学,2007年。
    [456]金相范:《唐代祠庙政策的变化》,《宋史研究论丛》,2006年。
    [457]金子修一:《皇帝祭祀的展开》,见沟口雄三等主编,孙歌等译《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458]景戎华:《明代弘治年间的北部边防》,《求是学刊》,1988年第1期。
    [459]久保田和男:《关于北宋皇帝的行幸——以在首都空间的行幸为中心》,平田茂树等编《宋代社会的空间与交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460]竺厥来:《天柱山辨识》,《安徽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461]李斌成:《试论唐代的道教》,《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6期;
    [462]李会智、马琴:《汾阳虞城村五岳庙五岳殿结构分析及时代考》,《文物世界》,2003年第5期。
    [463]李零:《论遂公盨发现的意义》,《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
    [464]李守清:《<秦郡新考>辨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465]李学勤:《论遂公盨及其重要意义》,《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
    [466]梁勇:《再论北岳恒山地望及其历史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第2期。
    [467]林鹏:《寻访御射碑记》,《文物春秋》,2001年第6期。
    [468]林云:《天亡簋“王祀于天室”新解》,《史学集刊》,1993年第3期。
    [469]刘云军:《两宋时期东岳祭祀与信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论文,2008年。
    [470]刘慧、陶莉:《关于宋代的泰山香会》,《民俗研究》,2004年第1期。
    [471]刘永生、商彤流:《汾阳北榆苑五岳庙调查简报》,《文物》,1991年第12期。
    [472]楼劲:《<周礼>与北魏开国建制》,《唐研究》第13卷,2007年。
    [473]罗远道:《清雍正初年卫所制度的大变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6年第1期。
    [474]罗君:《十六国匈奴政权特点》,《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475]吕兴娟:《北岳庙建立飞石殿的年代及原因初考》,《文物春秋》,2005年第5期。
    [476]马晓林:《元代岳镇海渎祭祀考述》,《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4期。
    [477]牟发松:《十六国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军镇化》,《晋阳学刊》,1985年第6期。
    [478]牛敬飞:《从曲阳到浑源:北岳移祀过程补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4期
    [479] Paul W. Kroll:verses from on high: the ascent of T'ai Shan, T'oung Pao,Second Series, Vol.69, Livr.4/5,1983,Published by: Brill.
    [480] Paul W. Kroll:Lexical Landscapes and Textual Mountains in the High T'ang,T'oungPao,Second Series, Vol.84, Fasc.1/3,1998, Published by: Brill.
    [481]彭裕商:《卜辞中的“土”、“河”、“岳”》,《古文字研究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482]齐仁达:《明清北岳祭祀地点转移之动态考察》,《史学月刊》,2009年第9期。
    [483]钱志熙:《论上古至秦汉时代的山水崇拜山川祭祀及其文化内涵》,《文史》,2000年第3期。
    [484]裘锡圭:《遂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
    [485]屈万里:《岳义稽古》,《清华学报》1960年第2卷第1期,台北:清华学报社出版。
    [486]森鹿三:《晋趙の北方進展と山川の祭祀》,《東洋史研究》,1935年,第1卷1号。
    [487]水越知:《宋代社会と祠庙信仰の展开——地域核としての祠庙の出现》,《东洋史研究》第60卷4号,2002年;
    [488]孙建军:《明代中期宣大地区军事防务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89]唐晓峰:《五岳地理说》,《九州》第1辑,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7年。
    [490]唐晓峰:《王都与岳域:一个中国古代王朝边疆都城的正统性问题》,《九州》第4辑,商务印书馆,2007年。
    [491]藤田高夫:《汉代元氏縣の山岳祭祀》,《关西大学文学论集》,1998年,第48卷第2号。
    [492] Terry F. Kleeman: Mountain Deities in China: 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Mountain God andthe Subjugation of the Margi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114, No.2,1994,Published by: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493]田天:《东汉山川祭祀研究———以石刻史料为中心》,《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1期。
    [494]田天:《秦代山川祭祀格局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2期。
    [495]田天:《西汉山川祭祀格局考——五岳四渎的成立》,《文史》,2011年第2期。
    [496]田三智、程仁卿:《也谈南岳天柱山的地理方位》,《江淮论坛》,1987年第3期。
    [497]王柏中:《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古代史博士论文,2004年,第107-109页。
    [498]王宏北、树林娜:《辽代中京大定府述略》,《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6期。
    [499]王晖:《论周代天神性质与山岳崇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500]王蕊:《明代山西行都司建置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论文,2010年。
    [501]王元林等:《国家祭祀体系下的镇山格局考略》,《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1期。
    [502]王颋:《宋、元代神灵“崔府君”及其演化》,《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503]王曾瑜:《金代的开封城》,《史学月刊》,1998年第1期。
    [504]魏克彬:《侯马与温县盟书中的“岳公”》,《文物》,2010年第10期。
    [505] Wilt L. Idema: The Pilgrimage to Taishan in the Dramatic Literature of the Thirteenth andFourteenth Centuries,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19,(Dec.,1997)
    [506]吴洪琳:《大夏国史》,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论文,2005年。
    [507]吴荣曾:《镇墓文中所见到的东汉道巫关系》,《文物》,1981年第3期。
    [508]夏日新:《汉唐节日形态的演变》,牟发松主编《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09]萧平汉:《南岳衡山析疑》,《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510]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下)》,《文史》,2006年第2期。
    [511]邢义田:《月令与西汉政治——从尹湾集簿中的“以春令成户”说起》,《新史学》第9卷,台北,1998年第1期。
    [512]须江隆:《唐宋期における祠廟の廟額封號の下賜について》(《中國:社會と文化》9号,1994年。
    [513]须江隆:《熙宁七年の诏———北宋神宗朝の赐额赐号———》,载日本东北大学《东洋史论集》第8辑,2001年。
    [514]杨瑾:《晋北堡寨与明至清初边地社会变迁》,山西大学,历史学硕士论文,2010年。
    [515]杨俊峰:《五代南方王国的封神运动》,台北:《汉学研究》第28卷第2期,2011年.
    [516]杨振红:《月令与秦汉政治再探讨——兼论月令源流》,《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517]殷宪:《盖天保墓砖铭考》,《晋阳学刊》,2008年第3期。
    [518]曾雄生:《北宋熙宁七年的天人之际——社会生态史的一个案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519]张东东:《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文学,2010年。
    [520]张鹤泉:《汉碑中所见东汉时期的山岳祭祀》,《河北学刊》,2011年第1期。
    [521]张宏明:《民间宗教祭祀中的义务性和自愿性——祭祀圈和信仰圈辨析》,《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
    [522]张继禹:《道教五岳配天思想简论》,《中国道教》,2009年5期。
    [523]张力云:《历史上的飞狐道》,http://zt.bdinfo.net/lyxh/show.asp?id=40
    [524]张勋燎:《古器物所见“五岳真形图”与道教五岳真形符》,《南方民族考古》第5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525]张肖马:《三星堆古蜀王国的山崇拜》,《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5期。
    [526]张兴兆:《魏晋南北朝津渡考》,《运城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527]赵伟:《道教壁画五岳神祇图像谱系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美术学,2007年。
    [528]周郢:《全真道与蒙元时期的五岳祀典》,弘道网:http://www.hongdao.net/hd_index.php?message=101000&item=hd_zxwz&key=art_id&id=2147
    [529]朱凤翰:《遂公盨铭文初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
    [530]朱彦民:《殷卜辞中河、岳、土与先公关系考》,《郑天挺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中国古代社会高层论坛文集》,中华书局,2011年。
    [531]朱溢:《汉唐间官方山岳祭祀的变迁》,《东吴历史学报》第15期,2007年。
    [532]朱溢:《论唐代的山川封爵现象》,《新史学》第18卷第4期,2007年。
    [533]朱玉龙:《南岳山所在方位考》,《江淮论坛》,1983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