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画的审美特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岩画作品中有大量的原始遗留品。它遍布于中国的大江南北,是我国初民的艺术代表作,是中国史前艺术研究的重要载体,是原初先民审美意识研究的新型实证材料。中国岩画虽分布广泛,形态各异,且被认定为原始宗教附属物,但从显示情感倾向的有意蕴的形式立手,可以发现中国岩画有共通的审美特征。中国岩画的构形要素、成象特征、题材选择既表现了原始人的共通审美意识,也传达了中国这个区域的共通审美意识。
     中国岩画构形要素的点、线、面三者各有特色。中国岩画的点有各种变化。它们有一些虽在排列上有一定的形式规律,并常有固定的伴生图案出现,终不严谨,偏重于指事,而忽视装饰,呈现出抽象玄妙、显著精要、粗率劲直的艺术风格。中国岩画线条依据刻画技法、形状、存在方式可分为不同的样式。中国岩画线条的分布具有对称、均衡、重复等规则,表现了中国岩画自成一体的同一性。中国岩画块面擅长摹形,能根据不同的绘制对象机巧灵动地变形,其形状可分为阴性与阳性,具象与抽象,通体绘制与线条描边等不同的形式,呈现出笃实丰富、端正自足、刚健沉稳的艺术风格。中国岩画点、线、块面的形式独立风格展示了先民们对这三种构形要素的感知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积累。
     岩画的成象特征包括取象规则、平面经营、纵深经营三个方面。中国岩画在取象中显示出了几大原则:简化原则、最大轮廓化原则、局部凸现原则、多点平视原则。这些原则的综合运用展现了原始岩画的取象特征,显示了原始先民的取象方式。中国岩画常单幅构图,无背景衬托,以平面经营为主,通过分割、对比、排列三种方式安排它的图形位置。它的纵深经营包括自然环境的选择,深度空间的表现,图与底的关系等方面。从中国岩画的纵深经营中可以看出原始岩画虽然不能够明确地表现出物体的深度空间关系,但它亲近自然,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环境增添岩画的艺术魅力。
     中国岩画题材包括自然题材、信仰题材、心灵题材三个层次。摒弃背景、注重写实、偏向功利是原始艺术的自然题材与其他艺术的最大不同。原始岩画的信仰含义可分为符咒、偶像、牲祭三个类别,并采用了象征手法表现原始人的巫术与崇拜目的。与殷商青铜器的狞厉美不同,原始岩画的祭祀风格是明朗质朴的,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与原始时代人人可通神的现实状况及岩画参与性的活动特征相关。中国岩画的心灵题材表现原始人最隐蔽的心灵意蕴所塑造出的无定型式图像,主要为尚圆、开放式身体与天人合一三种倾向。
     中国岩画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中国岩画与欧洲洞穴岩画都是人类史前岩画的代表作品。两者的艺术风格、取材、作画背景等都十分近似,显示了它们审美意蕴的共通处。同时,中国岩画与欧洲洞穴岩画的审美意蕴又有所不同。欧洲洞穴岩画巫术氛围十分浓厚,而中国岩画更接近于生活气息。欧洲洞穴岩画作者求繁逐精,更重细节,作画态度严谨;中国岩画作者求简避繁,重图像的整体性,具有更加强烈的抽象意味。中国岩画与欧洲洞穴岩画风格的差异,影响了他们各自的后世延续者。中国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绘画在计白当黑、泛化对象、整体描画、以“大”为美、朴拙简韵五个方面延续了中国岩画的风格。在现存原始遗留物中,中国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最早源头。
     岩画的审美特征证实了岩画中审美经验的独立性以及根源意义。目前对中国岩画图像起源的阐释主要集中为巫术观。巫术观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及强烈的时代倾向性。但以巫术观阐释的岩画主题图像却表达出了极大的图式差异。岩画的不同图式展示了不同的作图目的,同个图像也包含着不同的作图目的。中国岩画是集记录、情感、巫术为一体的具有多层累起源的图像。岩画的构成不全是理性深思熟虑的结果,审美活动协其直观特质充当了一切概念认识活动的根源。岩画创作的三层心理活动——功利性的追求、艺术的深思、偶然性的创作——都隐含了审美判断,因此,岩画创作的心理根基是审美经验。
Chinese rock arts are the survivals of prehistory period. The rock arts throughout China represent the main antiques of our ancestors, the most important art text in prehistory art studying, and the new materials in the studying of ancestors'aesthetic mind. Though being widely placed, Chinese rock arts have common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There several components express common primitiv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common China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which are elements of fig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ming pictographs, the choice of motifs.
     The elements of Chinese rock art show distinguishing feature. The points of Chinese rock art vary according to depth, shape, technology of realism and abstract. The arrangement of points in Chinese rock art represent uneven. The points in pictogram are more convergent than petroglyph in size classes.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arrangement laws in some points of Chinese rock art, and these points always have a fixed pattern, the Chinese rock art's points emphasize symbolism and neglect decoration. The Chinese rock art's points show artistic style of abstract, abstruse, distinguished, and blunt. Among components of Chinese rock art, line is most universal. The producing technique of Chinese rock art's line can be divided into percussion, friction, scratching and painting. They show both of the effects of drawing and relieve. The shapes of Chinese rock art include beeline and curve. Curves have variable form of rotundity, arc, and ripple, snaky. The being of rock art line has two types, real line and broken line. Chinese rock art arranges its lines according to symmetry, equilibrium, repetition discipline. Compared with foreign rock arts, the lines in Chinese rock arts are plain, regular, and pithiness. Those Characters explain Chinese ancestor's aesthetic ideas that were straightforward, simple but uniform aesthetic fashion. Clump is one element of the most physical configurationally change in Chinese rock art against other elements such as point and line. It can best embody objective image. The clumps are familiar at drawing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eformation and are characteristics of realism, so it often describe real image. The arrangement of clumps in Chinese rock art is slightly stiff, not as flexible as lines. Clumps in Chinese rock art are realistic, simple, and energetic.
     Taking image is the first step in forming image of rock art. There are several disciplines in Chinese rock art's taking image. First is simplicity which include the projection technique, the part inferred whole technique and abstraction technique. Second is maximizing profile discipline which is often presented in original art. Third is part emphasized discipline that emergence as shape emphasize and location emphasize. Fourth is divergent perspective discipline that shows the lack of background and touch characteristic of rock art.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se principles re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 of rock art's taking image, show primitive inhabitant thought of taking image. The motif of Chinese rocks often only consists of one figure. It has no background and mainly consists of plan management which includes three methods that are separation, contrast, arrangement. Separation is the main method of forming Chinese rock art motif. It shows ancestors reliance on various parts. Contrast in Chinese rock art focused on the facture, configuration elements and the physical size of each part. Arrangements show remarkable sense of direction, and often use lines for space interval media. Sometimes there are more than one scene will be mixed together to form a larger picture of life.
     Natural theme, belief theme and mind theme are three themes in China rock art. 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ces of natural them between primitive art and other arts are spurning background, realistic and utilitarian. The belief theme of rock ar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forms which are charm, fetish, and sacrificial offering. It expresses primitive magical and worship aims. Compare to bronze of Shang Dynasty, the sacrificial style of primitive rock art is clear and plain, which is full of living circumstances. This is favored to the fact that all of people in primitive society can take part in god's mind and the activity in rock art is participative. The mind theme of rock art manifests no-fixed images that are esteeming circular form, opening body concept, and integrating human and nature.
     Chinese rock arts have nation character. Both of the Chinese rock art and European cave rock art belong to prehistory antique. They show similar artistic style, theme, and background, which are showed their common aesthetic significant. Simultaneity, they also express different aesthetic significant. European cave rock arts are in conspicuous magic atmosphere, though Chinese rock arts are in conspicuous live atmosphere. The authors of European cave rock arts trend complicated style, detail, which shows their precise article attitude. The authors of Chinese rock art trend simplicity, integration, which show rock art's strong abstract mean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rock arts and European cave rock arts influence their successors. There is close relation between Chinese rock art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accede Chinese rock art in five approaches that are preferring big image, favoring simple rhyme, seeing the blank as black, generalization, skeleton. Both of them prefer big image, the former indicate strength and the latter indicate ethic order and personal charm. Because of tools and Aesthetic aim, Chinese rock art is simple, innocent.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s also pursue simplicity. Chinese rock art adopt dual contrast and binary to manifest seeing blank as back technology which is the graphic bu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theory. In the pursuit of generalization, they exhibit difference of collective common and affective personality. Chinese rock art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is used to skeleton painting. They transcend visual perspective, and belong to touch painting. In the survival antique, Chinese rock art is the earliest sour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of rock art verifies the foundational significanc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Now the major interpretation of rock art is magic. Magic point is based on realism rationality and epoch character. But the rock art's images with magic interpretation show different forms and graphic aims. Chinese rock arts are accumulated image gathered record aim, emotion aim and magic aim. The completion of rock arts is not the result of logos, contrast to this, the emotion with intuitional character serve as foundation of all cognitive actions in rock arts. There are three mentality which is utilitarian rationality, artistic rationality, and involuntary invent, all of them contain aesthetic judgments. Therefore, the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of rock art's invent is aesthetic experience.
引文
① Dvid S.Whitley. Introduction to Rock Art Research,Walnut Creek, Left Coast Press,2005, p3.
    ② Robert G.Bednarik. Rock Art Science: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Palaeoart, New Delhi:Aryan Books International,2007, p1.
    ③陈兆复 邢琏《外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8页。
    ①《水经注》之前的一些文献中已经有关于脚印的记载。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第32篇中记:“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刻疎人迹其上,广三尺,长五尺,而勒之曰:‘主父常游于此’”。疎人迹指脚印。[参见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诸了集成》(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06页]《诗经·生民》述:“厥初生民,时维姜源,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参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60页。)《史记·周本纪》中记:“姜源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了。”(参见韩兆琦编著《史记笺证》,南昌:江两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6页)但这些关于脚印的记载含有浓厚的传奇色彩,而且也不能断定它们是自然形成,还是人工凿刻而成,所以学术界一般以《水经注》中的记载为中国岩画的最早记录。同时,《水经注》也是世界岩画的最早文献记录。
    ②盖山林《中国岩画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27-29页。
    ③王象之《舆地纪胜》,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403页。
    ④王象之《舆地纪胜》,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223页。
    ⑤唐树义 黎兆勋 莫友芝编著《黔诗纪略》,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8-349页。
    ①汀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18-119页。
    ②盖山林《中国岩画》,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第160页。
    ③罗晓明王良范《山崖上的图像叙事》,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9-120页。
    ①[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271负。
    ②格罗塞虽然承认原始艺术“原始民族的大半艺术作品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但格罗塞同时认识到“艺术的原始形式有时候骤然看去好像是怪异而不像艺术的,但一经我们深切考察,便可看出它们也是依照那主宰着艺术的最高创作的同样法则制成的。……我们的研究已经证明梁以前美学单单提过的一句话,至少在人类,是有对于美感普遍有效的条件,因此也有关于艺术创作普遍有效的法则”。([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34-236页)
    ③博厄斯认为:“世界上任何民族,不论其生活多么艰难,都不会把全部时间和精力用于食宿上。生活条件较丰实的民族,也不会把时间完全用于生产或终日无所事事。即使最贫穷的部落也会生产出自己的工艺品,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自然资源丰富的部落则能有充裕的精力用以创造优美的作品。”([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页)
    ④布洛克指出原始艺术“是艺术。因它原始工匠的作品与欧洲人关于艺术的定义相符合”。([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张安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6页。)
    ①朱狄《雕刻出来的祈祷——原始艺术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5页。
    ②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01页。
    ③ Thomas Heyd and John Clegg edited. Aesthetics and Rock Art,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5, p61.
    ④ Robert G.Bednarik. Rock Art Science: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Palaeoart,New Delhi: Aryan Books International,2007, p10.
    ①陈兆复《中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4-386页。
    ②盖山林《中国岩画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99-201页。
    ③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11-241页。
    ④[法]热尔曼·巴赞《艺术史》,刘明毅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第19页。
    ① Thomas Heyd and John Clegg edited. Aesthetics and Rock Art,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5, p34.
    ②[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张安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6页。
    ③ Thomas Heyd and John Clegg edited. Aesthetics and Rock Art,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5, P39.
    ④ Thomas Heyd and John Clegg edited. Aesthetics and Rock Art,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5, P53.
    ⑤ Thomas Heyd and John Clegg edited. Aesthetics and Rock Art,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5, P53.
    ①[英]维特根斯覃《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9页。
    ②[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6页。
    ③ Robert GBednarik. Rock Art Science: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Palaeoart, New Delhi:Aryan Books International,2007, p209.
    ①[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张安平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2页。
    ①[意]阿纳蒂《欧洲岩画艺术的比较研究》,《91国际岩俩研讨会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0页。
    ② Dvid S.Whitley. Introduction to Rock Art Research, Walnut Creek: Left Coast Press,2005, p102.
    ③[英]冈布里奇《艺术与幻觉》,周彦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9页。
    ④[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沈波、张安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灭。
    ⑤朱志荣《中国艺术哲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0页。
    ①[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0页。
    ②[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第223页。
    ③[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第224页。
    ④[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9页。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01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00页。
    ①刘悦笛《分析美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97页。
    ②[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2页。
    ①[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0页。
    ②[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7页。
    ①赵宪章 张辉 王雄《两方形式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41页。
    ①[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30页。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59页。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5页。
    ④[英]J.G.弗雷洋《金枝》,徐育新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57页。
    ①欧潭生、卢美松《福建华安仙字潭岩画新考》,《考古》,1994年,第2期。
    ②覃圣敏《广两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50页。
    ③覃圣敏《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南宁:广两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55页。
    ④段世琳《云南沧源崖画是佤族先民创造的文化遗迹》,《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⑤邱钟伦《也谈沧源岩画的年代和族属》,《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①内蒙古岩画有许多是原始作品。(参见盖山林盖志浩《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396-439;盖山林《阴山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343-347页)
    ②宁夏岩画大部分是原始作品。(参见龚田夫 张亚莎 乔华的《宁夏岩画的出现、发展及特点》,《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③根据汤惠生、梅亚文的研究,江苏将军崖岩画基岩凹穴距今年11000年前左右;刻以凹穴岩画的石棚距今6000年前;人面像岩画趴今4500~4300年左右。(汤惠生 梅亚文《将军崖史前岩画遗址的断代及相关问题的讨论》,《东南文化》,2008年,第2期)
    ④根据林晓的综合考察,国内对左江流域崖壁画的时代与族属问题众说纷纭,但可基本定在上至战国,下到东汉时期,其作者有苗瑶先民,唐朝两原蛮与壮族先民的不同说法。(林晓《四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左江流域崖壁画的研究概述》,《广两师院学报》,2000年,第3期)
    ⑤一般认为云南岩画是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先民所作。(汀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25页;邱钟伦《也谈沧源岩l画的年代和族属》,《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段世琳《佤族历史文化探秘》,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6页。)
    ⑥新疆岩画包括了大量的原始时代作品。[苏北海孙晓艳《新疆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洞窟彩绘岩画》,《岩画》(1),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73-80页;王炳华《新疆呼图壁生殖崇拜岩画》,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第38页。
    ⑦根据张亚莎的研究,“两藏岩画产生的时期,主要发生十距今3000~1000年之间,即考古学的铜石并用时期或藏史的小邦国时期与吐蕃王朝时期”。(张亚莎《两藏的岩画》,两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4页。)
    ⑧青海岩画中有许多是史前作品。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65-189页。
    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福建、珠海、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岩画都为原始作品。福建华安仙字潭岩画应是商周时期闽族或七闽的遗迹。(欧潭生、卢美松《福建华安仙字潭岩画新考》,《考古》,1994年,第2期)福建华安高安岩刻被看作史前作品。(汤惠生《凹穴岩画的分期与断代——中国史前艺术研究之一》,《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珠海宝镜湾岩画在4300~4500年前。(李世源《珠海宝镜湾岩画年代的界定》,《东南文化》,2001年,第11期)据秦维廉的研究,香港石刻“总括来说,虽然不能说,石刻完全不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但所得的证据,却强烈支持青铜时代的说法(约公元前一千二百至二百年)”。(秦维廉《香港古石刻——源起及意义》,香港: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1976年,第38页。)澳门与台湾岩刻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陈兆复主编《中国岩画全集·图版说明》(第4卷),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132页、118页、119页。]也有人认为澳门岩画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之间。(黄静《粤港澳岩画浅析》,《2000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2001年,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第450页)
    ①裘锡主《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页。
    ② Thomas Heyd and John Clegg edited. Aesthetics and Rock Art[C],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05, p6.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1页。
    ② Dvid S.Whitley. Introduction to Rock Art Research,Walnut Creek, Left Coast Press,2005, p81.
    ③炳华《新疆天山生殖崇拜岩画初探》,《2000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2001年,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第128页。
    ① Leonardo Da Vinci. Selections From the Notebooks of Leonardo Da Vinci. Tr. Irama A. Richt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2, p4.
    ② Dvid S.Whitley. Introduction to Rock Art Research,Walnut Creek: Left Coast Press,2005, p3.
    ①盖山林:《中国岩画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3页。
    ②陈兆复主编:《中国岩画全集》(第一卷),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①[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9页。
    ①陈兆复 邢琏《外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页。
    ②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序言》,郭净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页。
    ① Robert G.Bednarik. Rock Art Science: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Palaeoart, New Delhi:Aryan Books International,2007, p3.
    ② Dvid S.Whitley. Introduction to Rock Art Research, Walnut Creek, Left Coast Press,2005, p80.
    ③ Dvid S.Whitley. Introduction to Rock Art Research, Walnut Creek, Left Coast Press,2005, p79.
    ①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585页。
    ②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748页。
    ③汤惠生 梅亚文《将军崖史前岩画遗址的断代及相关问题的讨论》,《东南文化》,2008年,第2期。
    ④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8-25页。
    ①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772页。
    ①林焘《华安县高安地区岩刻——星宿图、圆穴》,《岩I画》(2),北京: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71页。
    ①汤惠生《凹穴岩画的分期与断代——中国史前艺术研究之一》,《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
    ①汤惠生《寻找中国最早的美术——旧石器时代岩画的确认与重估》,《美术》,2004年,第9期。
    ②陈兆复邢琏《外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页。
    ①汤惠生《凹穴岩画的分期与断代——中国史前艺术研究之一》,《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
    ②李洪甫《论中国东南地区的岩画》,《东南文化》,1994年,第4期。
    ①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788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32页。
    ①[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5-46页。
    ①如沃尔夫林论述意大利艺术的特性,“很明显,刻意强调的块面比例是不需要添加什么装饰的,它们本身就意蕴丰富……关注自足块面关系的移情感的基本条件还是保持着的”。(参见[瑞士]沃尔夫林《意大利和德国的形式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页)又如沃尔夫林解释德国艺术的风格“团块化的巨大体量感是首先要表达的,但没有向人们展现出标准化的面貌。由此可以确定,这些结构的基本意义不在于清晰可解的比例,而在于略带含混和模糊的团块特性”。(参见[瑞士]沃尔夫林《意大利和德国的形式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页)
    ①陈兆复 邢琏《外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3-54页。
    ①[法]赖那克《阿波罗艺术史》,李朴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7页。
    ①盖山林《中国岩画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202页。
    ②陈兆复《中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4页。
    ③[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页。
    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四库全书》(第867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48页。
    ⑤盖山林《中国岩画》,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第59页。
    ①朱狄《艺术的起源》,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3页。
    ②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639页。
    ③[俄]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罗世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4页。
    ① Rudolf Arnhelm.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p53.
    ② Rudolf Arnhelm.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p195.
    ①宋耀良《呼图壁岩画对马图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5期。
    ②陈兆复邢琏《外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7页。
    ①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772页。
    ①[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②[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0页。
    ①樊苹森、高若海《从“仰画飞簷”和“以大观小”的论争谈起》,《文艺研究》,1981年,第1期。
    ①[德]W·沃林格《抽象与移情》,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9页。
    ①汤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70页。
    ②盖山林《中国岩画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15页。
    ③[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69页。
    ①李济《安阳遗址出土之狩猎卜辞、动物遗骸与装饰纹样》,陈奇禄译,《李济文集·卷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28页。
    ①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甘肃地区古代游牧民族的岩画——黑山石刻画像初步调查》,《文物》,1972年12期。
    ①陈兆复《中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1页。
    ①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9页。
    ②陈兆复《中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8页。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4页。
    ① Leonardo Da Vinci. Selections From the Notebooks of Leonardo Da Vinci. Tr. Irama A. Richt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2, p118-119.
    ①许嵩《建康实录》,张忱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86页。
    ①陈兆复 邢琏《外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3页。
    ①郦道元《合校水经注》,王先谦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95页。
    ②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海林县牡丹江右岸的古代摩崖壁画》,《考古》1972年第5期。
    ①宋耀良《中国史前神格人面岩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47页。
    ②郭璞《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44页。
    ③郭璞《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97页。
    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2页。
    ⑤韩兆琦编著《史记笺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35页。
    ⑥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27页。
    ⑦盖山林《阴山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5页。
    ①宋耀良《中国史前神格人面岩画》,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83页。
    ②班澜《北方岩画与草原艺术精神》,《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①[美]E·潘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傅志强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第34页。
    ①陈兆复《古代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10页。
    ②[意]埃马努埃尔·阿纳蒂《艺术的起源》,刘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09-453页。
    ③盖山林《阴山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415-424页。
    ①宋耀良《中国史前神格人面岩画》,上海:三联出版社,1992年,第227页。
    ②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12页。
    ③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7页。
    ④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14页。
    ⑤[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54页。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25页。
    ②[德]莱辛《拉奥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9页。
    ③李彦锋《岩画图像叙事的‘顷间’性》,《民族艺术》,2009年,第2期。
    ④韩从耀《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现》,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97页。
    ①刘晓东等点校《二十五别史·吴越春秋》,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第88页。
    ②[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52页。
    ③林晓《四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左江流域崖壁画的研究概述》,《广两师院学报》,2000年,第3期。
    ④吴学明《石佛洞新石器文化与沧源崖画关系探索》,《云南文物》,1989年,第25期。
    ⑤汪宁生《云南沧源岩画的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15页。
    ⑥邱钟仑《也谈沧源岩画的年代和族属》,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⑦龚田夫 张亚莎《中国人面像岩画文化浅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①汤惠生 梅亚文《将军崖史前岩画遗址的断代及相关问题的讨论》,《东南文化》,2008年,第2期。
    ②宋耀良《中国史前神格人面岩画》,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207页。
    ③汤惠生《凹穴岩画的分期与断代——中国史前艺术研究之一》,《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57页。
    ②苏轼《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67页。
    ①[英]J.G.弗雷洋《金枝》,徐育新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51页。
    ②[英]J.G.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第52页。
    ③[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57页。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88页。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6页。
    ③杨天佑《云南元江它克崖画》,《文物》,1986年,第7期。
    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19页。
    ⑤韩兆奇编著《史记笺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⑥韩兆奇编著《史记笺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868页。
    ②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郭净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5页。
    ①[德]卡两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186页。
    ②[意]埃马努埃尔·阿纳蒂《艺术的起源》,刘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6-107页。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36页。
    ①杨天佑《麻栗坡大王岩画》,《云南民族文物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07页。
    ②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38页
    ③罗泌《路史》,《四库全书》(第38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2页。
    ④郭璞《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30页。
    ⑤高诱注《淮南子》,《诸子集成》(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5页。
    ①韩兆奇编著《史记笺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7-248页。
    ③刘晓东等点校《二十五别史·国语》,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第274-275页。
    ④[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 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5页。
    ①[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3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两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4页。
    ②[俄]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罗世平、魏大海、辛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③户晓辉《地母之歌——中国彩陶与岩画的生死母题》,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194页。
    ④王先谦《庄了集解》,《诸子集成》(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38页。
    ⑤郭璞《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72-473页。
    ①郭璞《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65页。
    ②高诱注《吕氏春秋》,《诸子集成》(第六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46页。
    ③文子《文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68页。
    ④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03页。
    ⑤[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02页。
    ①以视觉为中心的影像式感知,在现代电子社会中越来越突出。如法国境遇主义者居伊·德波(Guy-Ernest Debord)与后现代思想者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都以影像为中心论述了现代社会的转型。(参见[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评论》,梁虹译,桂林:广两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法]鲍德里亚著《仿真与拟象》,《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汪民安等编,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①[意]埃马努埃尔·阿纳蒂《艺术的起源》,刘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6页。
    ②王先谦《庄了集解》,《诸了集成》(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60页。
    ①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6页。
    ②郭璞《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02页。
    ①宋耀良《中国史前神格人面岩画》,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67页。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95页。
    ③戴德《大戴礼记》,《四库全书》(第128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22页。
    ④严文明《甘青彩陶的源流》,《文物》,1978年,第10期。
    ⑤严文明《甘青彩陶的源流》,《文物》,1978年,第10期。
    ⑥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4页。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4页。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5页。
    ③朱熹:《楚辞集注》,《朱了全书》(第1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7页。
    ④郭璞《山海经校注》,袁列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54页。
    ⑤高诱注《淮南了》,《诸子集成》(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00页。
    ⑥高诱注《淮南子》,《诸子集成》(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00页。
    ⑦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1页。
    ⑧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页。
    ⑨束锡红 李祥石《岩画与游牧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91页。
    ⑩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0页。
    11郭璞《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38页。
    12高诱注《淮南了》,《诸子集成》(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17-118页。
    ①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页。
    ②叶舒宪《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的原型重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73页。
    ③刘晓东等点校《二十五别史·逸周书》,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第21页。
    ④戴望《管了校正》,《诸子集成》(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75页。
    ⑤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02页。
    ⑥戴德《大戴礼记》,《四库全书》(第128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47页。
    ⑦刘晓东等点校《二十五别史·逸周书》,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第21页。
    ⑧户晓辉《岩画与生殖巫术》,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3年,第128页。
    ①黄桂秋《壮族社会民间信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432页。
    ②梁庭望主编《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调查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117页。
    ① Laurie Schmeider Adams. Art across Time, New York: McGraw-Hill College,1999, p28.
    ①陈兆复邢琏《外国岩画发现史·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页。
    ② Alexander Marshack. The Roots of Civiliz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2, p237.
    ③ Alexander Marshack. The Roots of Civiliz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2, p240.
    ①盖山林《阴山岩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426-430页。
    ② Laurie Schmeider Adams. Art across Time, New York: McGraw-Hill College,1999, p34.
    ① Helen Gardner, Art through the Age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6, p28
    ② Alexander Marshack. The Roots of Civiliz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2, p236.
    ③陈兆复邢琏《外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5页。
    ① Evan Hadingham. Secrets of the Ice Age-The Word of the Cave Artists, New York: the Walker Publishing Company,1979, p205.
    ② Evan Hadingham. Secrets of the Ice Age-The Word of the Cave Artists, New York: the Walker Publishing Company,1979,p207.
    ③ Thomas Heyd and John Clegg edited. Aesthetics and Rock Art,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5, p22.
    ① Thomas Heyd and John Clegg edited. Aesthetics and Rock Art,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5, p117.
    ①陈兆复邢琏《外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页。
    ② Thomas Heyd and John Clegg edited. Aesthetics and Rock Art,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5, p22.
    ①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郭净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18页。
    ①[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0页。
    ②包世臣《艺舟双楫》,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③王弼《老子注》,《诸子集成》(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6页。
    ④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83-186页。
    ①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797页。
    ②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304页。
    ③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48页。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朱子全书》(第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5-86页。
    ⑤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989页。
    ①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351页。
    ②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634页。
    ③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选自潘运告编著《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④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选自潘运告编著《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⑤李彦锋《岩画图像叙事的‘顷间’性》,《民族艺术》,2009年,第2期。
    ①[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①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四库全书》(第867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49页。
    ②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四库全书》(第867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48页。
    ③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772页。
    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114页。
    ⑤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585页。
    ⑥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355页。
    ⑦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选自潘运告编著《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⑧沈括《梦溪笔谈》,侯真平校点,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第121页。
    ⑨恽寿平《南田画跋》,潘运告编著《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53页。
    ①杨天佑《麻栗坡大王岩画》,《云南民族文物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04-106页。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页。
    ③王先谦《庄子集解》,《诸了集成》(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38页。
    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7页。
    ⑤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66页。
    ①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584页。
    ②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635页。
    ③户晓辉《岩画与生殖巫术》,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3年,第128页。第123页。
    ④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642页。
    ⑤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773页。
    ①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583页。
    ②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371页。
    ③钱谦益《钱注杜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19页。
    ④王夫之《船山全书》(第15册),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第838页。
    ①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6页。
    ②王弼《老子注》,《诸子集成》(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8页。
    ③王先谦《庄子集解》,《诸子集成》(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82页。
    ④王先谦《庄子集解》,《诸子集成》(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96页。
    ⑤高诱注《淮南子》,《诸子集成》(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13页。
    ⑥高诱注《淮南子》,《诸子集成》(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93页。
    ①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703页。
    ②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42页。
    ③米芾《画史》,《四库全书》(第81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页。
    ④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771页。
    ⑤恽寿平《南田画跋》,潘运告编著《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40页。
    ⑥王昱《东庄论画》,《从书集成续编》第86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第557页。
    ⑦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23页。
    ⑧ Rudolf Arnhelm.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p53.
    ①恽寿平《南田画跋》,潘运告编著《清人论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86页。
    ②关于中国文明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中国文明发源十两方,二是中国文明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参见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03-104页)中国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关系在一定的程度上证明了中国文明的独立发展特征。
    ①汤惠生《关于岩画解释的理论假说》,《岩画》(2),北京: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①[法]赖那克《阿波罗艺术史》,李朴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0页。
    ②[法]安德列·勒鲁瓦—古昂《史前宗教》,俞灏敏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18页。
    ③朱狄《雕刻出来的祈祷——原始艺术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25页。
    ④ Alexander Marshack, The Roots of Civiliz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2, p220.
    ⑤户晓辉《岩画与生殖巫术》,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3年,第74页。
    ④ Dvid S.Whitley. Introduction to Rock Art Research,Walnut Creek: Left Coast Press,2005,p11
    ②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1页。
    ③朱狄《雕刻出来的祈祷——原始艺术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2页。
    ④汤惠生 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00页。
    ①[英]锡德尼《为诗一辩》,《文艺理论译从》,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515页。
    ②[意]埃马努埃尔·阿纳蒂《艺术的起源》,刘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8页。
    ③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55页。
    ④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99页。
    ①盖山林《中国岩画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88页。
    ②甲骨文图像引自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年。
    ①[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7页。
    ①[英]马林洛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54页。
    ②[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 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70页。
    ③[意]埃马努埃尔·阿纳蒂《艺术的起源》,刘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60页。
    ① Alexander Marshack: The Roots of Civiliz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2, p261.
    ②盖山林《中国岩画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201-212。
    ①[法]热尔曼·巴赞《艺术史》,刘明毅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第12页。
    ②[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424页。
    ①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发现者,但他的发现受到专家长久的质疑,直到去世后才被学术界普遍承认。[参见陈兆复《阿尔塔米拉散记》,《岩画》(2),北京: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119-122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孙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8页。
    ①[意]克罗齐《美学原理》,朱光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②[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0页。
    ③[意]克罗齐《美学原理》,朱光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德]W·沃林格《抽象与移情》,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1-52页。
    ①程金城《中国彩陶艺术论》,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171-172页。
    ②[英]冈布里奇《艺术与幻觉》,周彦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82页。
    ①[美]罗伯特·戈德沃特《现代艺术中的原始主义》,殷泓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25页。
    ①[德]W·沃林格《抽象与移情》,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25页。
    ②苏北海《新疆岩画》,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402页。
    ③陈兆复邢琏《外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页。
    ①叶舒宪《中国神话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5页。
    ②[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0-21页。
    ①[德]弗里德半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8页。
    ②朱存明《灵感思维与原始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第375页。
    1、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4、郭璞《山海经校注》[M]袁珂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5、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许嵩《建康实录》[M],张忱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俞剑华编著《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
    8、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9、戴德《大戴礼记》[M],《四库全书》(第128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0、罗泌《路史》[M],《四库全书》(第38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1、米芾《画史》[M],《四库全书》(第81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2、董其昌《画禅室随笔》[M],《四库全书》(第867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3、王夫之《船山全书》(第15册)[M],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
    14、文子《文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5、王象之《舆地纪胜》[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16、唐树义黎兆勋莫友芝编著《黔诗纪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
    17、王昱《东庄论画》[M],《丛书集成续编》(第86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 社,1994年。
    18、刘晓东等点校《二十五别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
    19、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朱子全书》(第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0、朱熹《楚辞集注》[M],《朱子全书》(第1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1、沈括《梦溪笔谈》[M],侯真平校点,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
    22、韩兆琦编著《史记笺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23、包世臣《艺舟双楫》[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24、潘运告编著《清人论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25、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6、郦道元《合校水经注》[M],王先谦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27、钱谦益《钱注杜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Leonardo Da Vinci. Selections From the Notebooks of Leonardo Da Vinci [M]. Tr. Irama A. Richt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2.
    2、Alexander Marshack. The Roots of Civilization [M],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2.
    3、Rudolf Arnhelm.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4、Helen Gardner. Art through the Ages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6.
    5、Evan Hadingham. Secrets of the Ice Age-The Word of the Cave Artists [M], New York:the Walker Publishing Company,1979.
    6、Laurie Schmeider Adams. Art across Time [M], New York:McGraw-Hill College,1999.
    7、Dvid S.Whitley. Introduction to Rock Art Research [M],Walnut Creek:Left Coast Press,2005.
    8、Thomas Heyd and John Clegg edited. Aesthetics and Rock Art [C],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5.
    9、Robert GBednarik. Rock Art Science:the Scientific Study of Palaeoart [M], New Delhi:Aryan Books International,2007.
    10、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
    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年。
    12、[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M],梁志学、石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
    13、[德]莱辛《拉奥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14、[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1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16、[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17、[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18、[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王至元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19、[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孙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0、[美]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M],沈波、张安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1、[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韩树站译,北京:文化艺术出 版社,1992年。
    22、[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3、[法]鲍德里亚著《仿真与拟象》[A],《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C],汪民安等编,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24、[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5、[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26、[意]克罗齐《美学原理》[M],朱光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7、[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评论》[M],梁虹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8、[法]赖那克《阿波罗艺术史》[M],李朴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29、[美]摩尔根《古代社会》[M],杨东莼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
    30、[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31、[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32、[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33、[英]马林洛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34、[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M],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35、[法]安德列·勒鲁瓦—古昂《史前宗教》[M],俞灏敏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36、[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37、[美]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M],金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38、[英]J.G弗雷泽《金枝》[M],徐育新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39、[美]E·潘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M],傅志强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40、[英]冈布里奇《艺术与幻觉》[M],周彦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41、[德]W·沃林格《抽象与移情》[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42、[法]热尔曼·巴赞《艺术史》[M],刘明毅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43、[美]罗伯特·戈德沃特《现代艺术中的原始主义》[M],殷泓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
    44、[俄]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罗世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5、[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M],潘耀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6、[意]埃马努埃尔·阿纳蒂《艺术的起源》[M],刘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47、[瑞士]海因里希·沃尔夫林《意大利和德国的形式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8、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译丛》[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三、国内著作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3、朱志荣《中国艺术哲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4、朱立元《美的感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6、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7、赵宪章张辉王雄《西方形式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8、韩丛耀《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9、刘悦笛《分析美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11、叶舒宪《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的原型重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12、叶舒宪《中国神话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3、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1992年。
    14、朱存明《灵感思维与原始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
    15、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6、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17、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M],郭净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18、段世琳《佤族历史文化探秘》[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19、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20、梁庭望主编《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调查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21、黄桂秋《壮族社会民间信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22、秦维廉《香港古石刻——源起及意义》[M],香港: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1976年。
    23、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24、盖山林《阴山岩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25、覃圣敏《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
    26、王克荣邱钟仑陈远璋《广西左江岩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27、盖山林《乌兰察布岩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28、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编《福建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
    29、宁克平《中国岩画艺术图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年。
    30、王炳华《新疆呼图壁生殖崇拜岩画》[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
    31、宋耀良《中国史前神格人面岩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32、户晓辉《岩画与生殖巫术》[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3年。
    33、陈兆复 邢琏《外国岩画发现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4、周菁葆 陈重秋编《丝绸之路研究丛书》[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
    35、苏北海《新疆岩画》[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
    36、盖山林《中国岩画学》[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
    37、陈兆复主编《岩画》(1)[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
    38、梁振华编著《桌子山岩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39、陈兆复主编《岩画》(2)[C],北京:知识出版社,2000年。
    40、班澜 冯军胜《阴山岩画文化艺术论》[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0年。
    41、汤惠生 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42、户晓辉《地母之歌——中国彩陶与岩画的生死母题》[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43、盖山林盖志浩《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44、陈兆复《古代岩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45、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46、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麦地岩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47、盖山林《中国岩画》[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
    48、邓启耀《云南岩画艺术》[M],昆明:晨光出版社,2004年。
    49、张亚莎《西藏的岩画》[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50、陈兆复主编《中国岩画全集》[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
    51、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编《贺兰山岩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2、罗晓明王良范《山崖上的图像叙事》[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
    53、束锡红李祥石《岩画与游牧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4、乔华主编《宁夏岩画》[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55、朱狄《艺术的起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56、朱狄《雕刻出来的祈祷——原始艺术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57、班澜冯军胜《中国岩画艺术》[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
    58、程金城《中国彩陶艺术论》[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59、陈兆复《中国岩画发现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60、刘五一《具茨山岩画》[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61、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年。
    6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1、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海林县牡丹江右岸的古代摩崖壁画》[J],《考古》1972年,第5期。
    2、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甘肃地区古代游牧民族的岩画——黑山石刻画像初步调查》[J],《文物》,1972年,第12期。
    3、严文明《甘青彩陶的源流》[J],《文物》,1978年,第10期。
    4、樊莘森 高若海《从“仰画飞簷”和“以大观小”的论争谈起》[J],《文艺研究》,1981年,第1期。
    5、杨天佑《云南元江它克崖画》[J],《文物》,1986年,第7期。
    6、段世琳《云南沧源崖画是佤族先民创造的文化遗迹》[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7、吴学明《石佛洞新石器文化与沧源崖画关系探索》[J],《云南文物》,1989年,第25期。
    8、宋耀良《呼图壁岩画对马图符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5期。
    9、李福顺《中国岩画创作中的审美追求》[J],《文艺研究》,1991年,第3期。
    10、李洪甫《论中国东南地区的岩画》[J],《东南文化》,1994年,第4期。
    11、欧潭生卢美松《福建华安仙字潭岩画新考》[J],《考古》,1994年,第2期。
    12、邱钟仑《也谈沧源岩画的年代和族属》[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13、[意]阿纳蒂《欧洲岩画艺术的比较研究》,《91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C],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
    14、林晓《四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左江流域崖壁画的研究概述》[J],《广西师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5、王炳华《新疆天山生殖崇拜岩画初探》,《2000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C],2001年,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6、黄静《粤港澳岩画浅析》,((2000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C],2001年,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7、李世源《珠海宝镜湾岩画年代的界定》[J],《东南文化》,2001年,第11期
    18、汤惠生《凹穴岩画的分期与断代——中国史前艺术研究之一》[J],《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
    19、汤惠生《寻找中国最早的美术——旧石器时代岩画的确认与重估》[J],《美术》,2004年,第9期。
    20、龚田夫 张亚莎 乔华《宁夏岩画的出现、发展及特点》[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1、李济《安阳遗址出土之狩猎卜辞、动物遗骸与装饰纹样》,陈奇禄译,《李济文集·卷四》[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2、龚田夫 张亚莎《中国人面像岩画文化浅谈》[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3、汤惠生梅亚文《将军崖史前岩画遗址的断代及相关问题的讨论》[J],《东南文化》,2008年,第2期。
    24、班澜《北方岩画与草原艺术精神》[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25、李彦锋《岩画图像叙事的‘顷间’性》[J],《民族艺术》,2009年,第2期。
    26、杨天佑《麻栗坡大王岩画》,《云南民族文物调查》[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