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一是研究背景。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由于制度性阻隔,土地要素不能实现城乡统筹优化配置。一方面,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迅猛推进,城市、工业所需建设用地吃紧,“地荒”现象日益普遍;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转移,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大量闲置。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高效配置,乃是大势所趋,亦是大局所需。
     二是研究意义。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展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研究,在理论上探索问题及其成因的普遍规律,并藉此再指导实践,提出具有普遍性、可行性的对策措施,兼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是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采用了文献分析、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案例分析、计量分析、模型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问题。
     四是主要内容。共分八章围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这一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一章,导言。界定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基本概念,交待了写作背景、写作意义、写作思路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基础性理论工作和可能的理论创新,总起全文。
     第二章,文献研究。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综述:一是关于国外及我国台湾省土地管制制度的文献;二是海外华人学者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观点的综述;三是国内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研究动态。基于三类文献研究,归纳总结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研究尚待深化的问题,为理论创新找准了“坐标方位”。
     第三章,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创新:一是构建了土地用途管制强化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城乡土地要素流动模型,作为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意义的理论支撑;二是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残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辨析,为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障碍的深层原因奠定了理论基础;三是基于产权“公共领域”分类理论基础之上的农地发展权演化分析,为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可能的演化路径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化解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障碍的对策提供了一个总的理论框架;四是分析了农村集体组织的治理问题,剖析了农村集体组织及其成员权与农村社区组织及其成员权的混同现象,以及这种现象对农地产权制度的影响,为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障碍的深层原因,以及为提出合理利益分配机制的对策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四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意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是公平与效率的双重改进,能够较好地保障城市化、工业化的土地资源要素需求,保障农村的土地财产权益,同时还有利于加强土地管理。
     第五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实践。在分析了全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实践所经历三阶段总体情况基础上,总结了重庆、浙江、广东、成都等省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实践。
     第六章,案例分析。重点分析了各地实践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三个方面的深层次原因:一是经济原因;二是社会原因;三是体制机制原因。
     第七章,提出对策措施。针对问题,依据对阻碍原因的深层次分析,提出了兼具必要性、可行性的对策措施:一是助推“两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态消除因经济社会原因生成的障碍;二是以重庆实践经验为范本,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体制机制。
     第八章,总结内容,得出结论,并提出了尚须深入研究的系列问题。
     五是基础性理论工作和研究可能的理论创新。基于对上述五个主要方面内容的研究探讨,做了一些基础性理论工作:一是较全面、系统综述了与农村建设用地相关的理论研究;二是辨析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概念、本质和类别;三是从实证、规范两方面论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意义;四是辨析了产权残缺概念内涵及我国农地产权残缺的本质;五是比较分析了典型的制度创新案例;六是提供了体系化的对策措施。初步做了一些理论创新性工作,提炼出了一些相对较新的理论观点和范畴:一是构建了“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土地要素流动模型;二是分析了农村集体组织治理结构问题,探究了农村集体社区组织及其成员权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混同的现象及其本质;三是探讨了产权公共领域的类型,并在产权公共领域分类创新的基础上对农地发展权进行了演化分析。
     六是基本结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城乡资源要素配置的重要渠道。应该而且必须解决针对实践所反映出来的问题,通过制度创新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从而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According to land use regulation, land can be divided to four types: l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for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for agriculture and unused land. Also, land market is divided to some closed parts. Only after achieving quota which is allocated by government according to cities or towns’legal master plan of land use ,can land for agriculture be transformed to l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However, many cities’quota almost is consumed because of fast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while there are vast surpluses of land for rural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much spare curtilage, owing to fast transfer of surplus rural labor. On the background, it is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o research how to create an open market of land for construction, and how can land for rural construction enter the market of l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legally.
     It is composed of eight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Section One mainly introduces two basic concepts: land for rural construction and land for rural construction entering the market of l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Section Two mainly introduces background and intention of the PHD thesis. Section Three introduces methods and train of thought of the PHD thesis. Section Four mainly introduces innovation of the PHD thesis.
     Chapter Two is literature review. Section One reviews literature on foreign and TaiWan’s land use regulation. Section Two reviews some oversea Chinese scholars’viewpoint on Chinese rural land tenure. Section Three is the lately researching situation on land for rural construction entering the market of l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Section Four concludes some aspects that need deeper research.
     Chapter Three is the theoretical basement. Section One builds the model land resource transferring from rural to city on the background of“dual economy”. Section Two is an analysis on incomplete property right of rural land. Section Three explains evolution of rural land development right ,based on the creative theory of“property right’public domain”. Section Four discusses the governing structure of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of rural collective, analyses an incorrect phenomenon that rural community organization substitutes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of rural collective, and deprives of the latter’s property right.
     Chapter Four is the sense of land for rural construction entering the market of l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Section One introduces the sense of fairness as well as efficiency. Section Two discusses the sense that a mass of land for rural construction can efficiently supply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for land resource in urgent need. Section Three discusses the sense of protecting peasant’s land property right. Section Four discusses the sense of enhancing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of land.
     Chapter Five is the case. Section One introduces the total situation of land for rural construction entering market of l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in whole China. Section Two, Section Three, Section Four ,Section Five introduces Chongqing’s case, Zhejiang’s case, Guangdong’s case and Chengdu’s case respectively.
     Chapter Six is case analysis. Section One concludes common experience of Chongqing, Zhejiang ,Guangdong and Chengdu. Section Two poses some common problem. Section Three analyses factors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at produces problem above. Section Four analyses institutional factor that is obstacle of land for rural construction entering market of l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Chapter Seven is measures. Section One is the directing thoughts and principles. Section Two is measures of economy and society. Section Three provides measures how to perfect rural land tenure, and how to innovate institution that model Chongqing, to prompt land for rural construction entering market of lan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Chapter Eight is conclusion and problem that need deeper research. Section One is the conclusion in all. Section Two poses some problem that need deeper research in the future work.
引文
2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贾艳敏.大跃进时期乡村政治的典型——河南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4徐祥临.新中国三农问题60年:从古代走向现代[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10).
    5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
    6张志强.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问题的思考[J].中国发展,2008,(9).
    7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钟良.效法香港,深圳强推”勾地”制[EB/OL].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2/161622.html,2010年1月11日.
    9青岛财经日报. 4.3亿亩农用地或涌入市场农村建设用地逐步商品化[EB/OL].http://caijing.qingdaonews.com/html/2008-09/08/content_978004.htm,2008年9月8日.
    2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李新立.浅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虚置问题[EB/OL] http://china.findlaw.cn/lawyers/article/d8706.html,2009年2月7日.
    22韩斌,李笠.国外土地用途分区管制概况[EB/OL]http://www.lrn.cn/zjtg/academicPaper/200806/t20080620_244000.htm,2008年6月20日.
    23申玉铭,毛汉英.国外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的经验及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4,13(2).
    24魏莉华.美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及其借鉴[J].中国土地科学,1998,12(3).
    25李珍贵.土地资源管理应注意借鉴国外土地用途管制经验[EB/OL]http://www.mlr.gov.cn/zt/2004tudiyantao/8.htm,2004年6月.
    26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27汪秀莲,张建平.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国际比较[J].中国土地科学,2001,15(4).
    28王静.土地用途分区管制与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浅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I(4).
    29李丹.土地用途管制初探[J].国土经济,2003,(1).
    30潘科,陆冠尧.国外与我国台湾地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问题启示.[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3).
    31林培.美国农地保护过程、方法和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1997.
    32严金明,李玉英.美国农田保护政策及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1995,(3).
    33李茂.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B/OL]http://www.lrn.cn/bookscollection/magazines/maginfo/2003maginfo/2003_10/200611/t20061117_3257.htm,2006年11月7日.
    34尹功成.日本国土的土地利用概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989,(1).
    35李宁宁.土地利用分区管制的国际对比[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
    36修春萍.台湾农地的保护与利用[J].台湾农业探索,1990,(2).
    37陆冠尧,朱玉碧,潘科.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8).
    38 Wen ,Guanzhong James,1993,"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 in China's Farming Sector:1952——1989",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Oct.PP.1——41
    39文贯中.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回避农地私有化[EB/OL]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30351,2008年3月9日.
    40 Prosterman, Hanstad, Ping,1996,”Can China Feed Itself?”, Scientific American Magazine, 1996(11),37-42.
    41文贯中.现行土地制度需根本改革[EB/OL] 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30421,2008年3月14日.
    42陈志武.农村土地私有化后结果不会比现在糟[N].证券市场周刊,2007年11月10日.
    48岳晓武,雷爱先.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若干问题. [J]中国土地,2005(12).
    49周其仁.同地,同价,同权:我对广东省农地直接入市的个人看法.[J]农村工作通讯,2005(33).
    50李延荣.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法学杂志,2007(5).
    51王秀兰.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驱动因素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7(11).
    52黄节庆,王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7(1).
    53漆伟.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若干问题的思考.[J]商业视角,2007(7).
    54谌种华,于正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制探讨.[J]南方农村,2005(2).
    55注:文中所述党国英的观点出自文章——《农地入市:折射土地产权改革多种信号》,上海证券报,2006年4月.
    56注:文中所述徐祥临的观点出自文章——《农地入市:折射土地产权改革多种信号》,上海证券报,2006年4月.
    57注:文中刘守英2007年的观点引自文章——《“农地入市”开闸—广东省的地方法规允许省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交易》,《财经》,2005年.
    58龚增彬,张利廉.关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探讨[J]重庆建筑2004年增刊.
    59陈建军,韩荣.广东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工作做法及几点思考.[J]山东国土资源,2007(9) .
    60职青云.对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15) .
    61卢吉勇,陈利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国土资源,2001(11).
    62黄小虎.关键在转变政府职能—依法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之我见.[J]中国土地,2003.
    
    63刘丽,张迎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政府定位不明、职能不清的原因分析.[J]国土资源情报,2003(11).
    64马世领,邹锡兰.广东农地新政[J].中国经济周刊,2005.(33).
    65文中邓聿铭的观点出自文章——《农地入市:折射土地产权改革多种信号》,上海证券报,2006年4月.
    
    66注:文中李平的观点来源于常晓红的文章《农地入市开闸》(原载于《财经》杂志2005年第18期).
    67王建龙.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思路[J]浙江国土资源,2005,(11).
    68史京文.从《物权法》谈集体建设用地流转[J]国土资源,2007,(5).
    73柯武刚,史温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4张术环.产权、农地产权、农地产权制度[J].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5,(9).
    75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新华文摘,2005,(11).
    76 (美)阿兰·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7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78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79陈锡文.现行土地政策的症结[J].中国改革,1998(8).
    81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82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83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C]中国经济学—1994,1994.
    84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85张新光.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86王瑞雪.关于农村社区成员权退出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生产力研究, 2007(10).
    87苏运来.物权法视野中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整合[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88于建嵘.农民是如何失去土地所有权[EB/OL]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617,2008年8月.
    
    89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J]经济研究,2006(6).
    90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91罗必良.公共领域、模糊产权与政府的产权模糊化倾向.[J]改革,2005(7).
    92王光庆.产权的公共领域--巴泽尔经济思想介评[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3).
    93 (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
    94柴强.各国(地区)土地制度与政策[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3.
    95党国英.在土地级差收益分配上做文章[M]//王平.地根政治:全面解剖中国土地制度[J]中国改革, 2005(7).
    96何广怀.我国虚拟资产总市值年均增长近两倍[N]国际金融时报,2006(1).
    97于建嵘.农民维权抗争集中土地纠纷,土地成农村主要问题[J].了望东方周刊,2004(37).
    98刘国臻.房地产老板之暴富与土地发展权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99曲振涛.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70.
    100孔祥智.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受偿意愿”(WTA)和补偿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101于建嵘,徐祥临,蔡永飞.“第三次土改”到来了吗[J].人民论坛,2008,(2).
    102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
    
    103丁若沙.无企业“空壳村”农民外出务工引发的问题分析[J].理论导刊,2007,(12).
    104彭智勇.空壳村:特征、成因及治理[J].理论探索,2007,(9).
    105张小平,张定宇,徐祥临等.当前我国征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发展研究,2009.(4).
    106司艳丽.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
    110康雄华,王世新,刘武.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博弈行为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5).
    111陈利根.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显化与产权建设的思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1.
    113徐佳伟.以“两分两换”理念和“1+X”模式为引领大力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和“两新”工程建设[N].嘉兴日报,2009年9月9日.
    114肖久恒.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存问题及对策[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
    116程茂林.嘉兴:大力推进“两分两换”深化“十改联动”[N].嘉兴日报,2009年5月份5日.
    117蒋省三,刘守英.“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工业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经济发展调查”[J]管理世界,2003(11).
    120刘丽,张迎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政府定位不明、职能不清的原因分析.[J]国土资源情报,2003(11).
    121 [南]斯·平乔维奇著,蒋琳琦译.产权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1999.
    123吴国清.“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EB/OL] http://www.jx.xinhuanet.com/review/2010-04/01/content_19403999.htm,2010年4月1日
    12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Z]2010年1月31日.
    128徐祥临.突破理论教条,缩小城乡差距[J].浙江经济,2006.(9).
    129徐祥临.三农问题干部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1]张志强,高丹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权和农村社区组织及其成员权混同的法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10).
    [2]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贾艳敏.大跃进时期乡村政治的典型——河南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4]徐祥临.新中国三农问题60年:从古代走向现代[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10).
    [5]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
    [6]张志强.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问题的思考[J].中国发展,2008,(9).
    [7]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钟良.效法香港,深圳强推”勾地”制[EB/OL].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2/161622.html,2010年1月11日.
    [9]青岛财经日报. 4.3亿亩农用地或涌入市场农村建设用地逐步商品化[EB/OL].http://caijing.qingdaonews.com/html/2008-09/08/content_978004.htm,2008年9月8日.
    [1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 (美)罗纳德·哈里·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14]毛增余.斯蒂格利与转机经济学: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再到“北京共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5]乔新生."小产权房"的制度创新经验[J],中国改革,2007,(8).
    [16] (美)巴泽尔.费方域等译.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7]徐祥临.论剑”三农”[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
    [18]威廉·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施炜等译)[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9] Lewis,W.A.(1954),“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2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李新立.浅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虚置问题[EB/OL] http://china.findlaw.cn/lawyers/article/d8706.html,2009年2月7日.
    [22]韩斌,李笠.国外土地用途分区管制概况[EB/OL]http://www.lrn.cn/zjtg/academicPaper/200806/t20080620_244000.htm,2008年6月20日.
    [23]申玉铭,毛汉英.国外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的经验及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4,13(2).
    [24]魏莉华.美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及其借鉴[J].中国土地科学,1998,12(3).
    [25]李珍贵.土地资源管理应注意借鉴国外土地用途管制经验[EB/OL]http://www.mlr.gov.cn/zt/2004tudiyantao/8.htm,2004年6月.
    [26]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27]汪秀莲,张建平.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国际比较[J].中国土地科学,2001,15(4).
    [28]王静.土地用途分区管制与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浅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I(4).
    [29]李丹.土地用途管制初探[J].国土经济,2003,(1).
    [30]潘科,陆冠尧.国外与我国台湾地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问题启示.[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3).
    [31]林培.美国农地保护过程、方法和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1997.
    [32]严金明,李玉英.美国农田保护政策及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1995,(3).
    [33]李茂.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B/OL]http://www.lrn.cn/bookscollection/magazines/maginfo/2003maginfo/2003_10/200611/t20061117_3257.htm,2006年11月7日.
    [34]尹功成.日本国土的土地利用概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989,(1).
    [35]李宁宁.土地利用分区管制的国际对比[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
    [36]修春萍.台湾农地的保护与利用[J].台湾农业探索,1990,(2).
    [37]陆冠尧,朱玉碧,潘科.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8).
    [38] Wen·Guanzhong James,1993,"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 in China's Farming Sector:1952——1989",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Oct.PP.1——41
    [39]文贯中.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回避农地私有化[EB/OL]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30351,2008年3月9日.
    [40] Prosterman, Hanstad, Ping,1996,”Can China Feed Itself?”, Scientific American Magazine, 1996(11),37-42.
    [41]文贯中.现行土地制度需根本改革[EB/OL] 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30421,2008年3月14日.
    [42]陈志武.农村土地私有化后结果不会比现在糟[N].证券市场周刊,2007年11月10日.
    [43]张五常.中国要把地底私有化[EB/OL] http://blog.icxo.com/read.jsp?aid=16662,2005年9月20日.
    [44]张五常.粮食如何算安全[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41af7010002tm.html,2005年3月22日.
    [45] Chengri Ding,Land policy reform in China: assessment and prospect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ume(78,) Issue 1, October 2005, Pages 241-270
    [46]杨小凯.中国土地所有权私有化的意义[J].信报财经月刊,2001,(4).
    [47]杨小凯.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J].经济学季刊,2003,2(4).
    [48]杨小凯,土地私有制与宪政共和的关系[EB/OL]http://web.cenet.org.cn/web/sdzzok/index.php3?file=detail.php3&id=53693,2004年12月7日
    [49]岳晓武,雷爱先.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若干问题. [J]中国土地,2005(12).
    [50]周其仁.同地,同价,同权:我对广东省农地直接入市的个人看法.[J]农村工作通讯,2005(33).
    [51]李延荣.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法学杂志,2007(5).
    [52]王秀兰.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驱动因素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7(11).
    [53]黄节庆,王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7(1).
    [54]漆伟.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若干问题的思考.[J]商业视角,2007(7).
    [55]谌种华,于正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制探讨.[J]南方农村,2005(2).
    [56]邹民生,乐嘉春.农地入市:折射土地产权改革多种信号[N];上海证券报, 2006年
    [57]常红晓,苏丹丹.“农地入市”开闸—广东省的地方法规允许省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交易[J]财经,2005.(18).
    [58]龚增彬,张利廉.关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探讨[J]重庆建筑2004年增刊.
    [59]陈建军,韩荣.广东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工作做法及几点思考.[J]山东国土资源,2007(9) .
    [60]职青云.对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15) .
    [61]卢吉勇,陈利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国土资源,2001(11).
    [62]黄小虎.关键在转变政府职能—依法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之我见.[J]中国土地,2003.
    [63]刘丽,张迎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政府定位不明、职能不清的原因分析.[J]国土资源情报,2003(11).
    [64]马世领,邹锡兰.广东农地新政[J].中国经济周刊,2005.(33).
    [65]王建龙.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思路[J]浙江国土资源,2005,(11).
    [66]史京文.从《物权法》谈集体建设用地流转[J]国土资源,2007,(5).
    [67]张志强,高丹桂.论土地要素流动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一个土地、劳动力要素流动的二元经济模型[J].农村经济,2008,(10).
    [68] (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论文集[C].上海:三联书店,1991.
    [69] (冰岛)思拉恩·埃格特森.经济行为与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0]柯武刚,史温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1]张术环.产权、农地产权、农地产权制度[J].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5,(9).
    [72]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新华文摘,2005,(11).
    [73] (美)阿兰·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4]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75]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76]陈锡文.现行土地政策的症结[J].中国改革,1998(8).
    [77]盛洪主.现代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8]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79]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80]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C]中国经济学—1994,1994.
    [81]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82]张新光.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83]王瑞雪.关于农村社区成员权退出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生产力研究, 2007(10).
    [84]苏运来.物权法视野中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整合[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85]于建嵘.农民是如何失去土地所有权[EB/OL]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617,2008年8月.
    [86]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J]经济研究,2006(6).
    [87]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88]罗必良.公共领域、模糊产权与政府的产权模糊化倾向.[J]改革,2005(7).
    [89]王光庆.产权的公共领域--巴泽尔经济思想介评[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3).
    [90] (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
    [91]柴强.各国(地区)土地制度与政策[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3.
    [92]党国英.在土地级差收益分配上做文章[M]//王平.地根政治:全面解剖中国土地制度[J]中国改革, 2005(7).
    [93]何广怀.我国虚拟资产总市值年均增长近两倍[N]国际金融时报,2006(1).
    [94]于建嵘.农民维权抗争集中土地纠纷,土地成农村主要问题[J].了望东方周刊,2004(37).
    [95]刘国臻.房地产老板之暴富与土地发展权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96]曲振涛.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70.
    [97]孔祥智.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受偿意愿”(WTA)和补偿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98]于建嵘,徐祥临,蔡永飞.“第三次土改”到来了吗[J].人民论坛,2008,(2).
    [99]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
    [100]丁若沙.无企业“空壳村”农民外出务工引发的问题分析[J].理论导刊,2007,(12).
    [101]张小平,张定宇,徐祥临等.当前我国征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发展研究,2009.(4).
    [102]彭智勇.空壳村:特征、成因及治理[J].理论探索,2007,(9).
    [103]司艳丽.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
    [104]原英,孔祥智.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土地非农化模式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 .
    [105]郭敬,钟娴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问题探析田.[J]中山人学学报论丛,2005, (07).
    [106]蒋省三,刘守英.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工业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经济发展调查[J]管理世界,2003(11).
    [107]康雄华,王世新,刘武.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博弈行为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5).
    [108]陈利根.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显化与产权建设的思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1.
    [109]徐佳伟.以“两分两换”理念和“1+X”模式为引领大力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和“两新”工程建设[N].嘉兴日报,2009年9月9日.
    [110]肖久恒.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存问题及对策[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11).
    [111]程茂林.嘉兴:大力推进“两分两换”深化“十改联动”[N].嘉兴日报,2009年5月份5日.
    [11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113]保罗·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6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14] [南]斯·平乔维奇著,蒋琳琦译.产权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1999.
    [115]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16]吴国清.“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EB/OL]http://www.jx.xinhuanet.com/review/2010-04/01/content_19403999.htm,2010年4月1日
    [1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Z]2010年1月31日.
    [118]徐祥临.解决农民工问题要统筹兼顾[J].人力资源,2010.(3).
    [119]徐祥临,张志强,卞静.城乡齐携手支农双惠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20]徐祥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0).
    [121]徐祥临.突破理论教条,缩小城乡差距[J].浙江经济,2006.(9).
    [122]徐祥临.三农问题干部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