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其课程论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理性的深层次文化对人类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当前,数学的文化价值与文化观念已受到数学界和数学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在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明确提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他人对数学文化理解的基础上,指出狭义的数学文化主要是指生长于数学知识之上的数学观念系统,这里的观念系统包括数学精神、数学观念与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美和数学史料等等。
     本文力图从数学文化的角度看待数学,即认同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数学不仅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人文意蕴,而且与其它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为重要的是,它也有自身的范围与局限。在认同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科书,阐述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并试图在阐述小学数学文化的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制约小学数学文化教学的因素进行分析,从教师方面、教科书的编写以及教学评价三方面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Mathematic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 which will exert great influence on human society as a rational and deep culture. Nowadays, the researchers of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ural values and conceptions of mathematics. In th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of the full-time system gran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we find that mathematics is a kind of human culture, the contents, thoughts, ways and language of which are the integral parts of modern civilization. In this thesis, We analyze the different views of mathematics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it, we point out mathematics culture mainly refer to the system of mathematics conceptions originating from the mathematics knowledge in the narrow sense. The system of mathematics conceptions consist of mathematics spirit, mathematics conception and sense, ways of mathematics thoughts, the beauty of mathematics, mathematics literature, and so on.
     In this thesis mathematics is reviewed in the view of mathematics culture, that is to regard mathematics as a culture with culture value and humanism spirit, but also with other cultures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t also has the scope and limitations of their own. With the idea that mathematics is a culture in mind, the effect of mathematic culture is displayed in the proces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And according to the real statement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 factors that restrict on elemental mathematic education are analyzed. The analysis is organized in three parts, the teaching staff,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accordingly the suggestions are given.
引文
[1]华罗庚.数学的性质和应用.1962年12月9日在广州给数学学会会员的讲话.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英]E.B.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1]转引邵婷婷.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的理论和案例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8.
    [2]孙小礼.文理交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8.
    [1]徐艳斌.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40.
    [2]陈士文.小学:数学教育·数学文化[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06,(1):35-36.
    [3]张亚静.数学素养:学生的一种重要素质[J].中国教育学刊,2006(3):65-67.
    [4]王连笑.用数学文化推动数学教学[J].天津教育,2005(6):29-30.
    [5]郑毓信.数学的文化价值何在、何为[J].人民教育,2007(6):38-41.
    [6]张顺燕.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J].数学通报,2005,(1):4-9.
    [7]王新民,马岷兴.新课程中“数学文化”的涵义诠释[J].教学与管理,2006,(9):97-98.
    [1]徐利治.徐利治论数学方法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8.
    [5]陈士文.小学:数学教育·数学文化[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06,(1):35-36.
    [1]李文林.数学的价值[J].中学生数学,2002,(1):3.
    [2]邓东皋,孙小礼,张祖贵.数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4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1]徐艳斌.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40.
    [2]张奠宙.数学教育的明天[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115.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1]詹国樑.论数学精神及其教育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01(11):74-76.
    [2]童莉.新课标中“数学观念与数学意识”的体现及其培养[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10):18-19.
    [3]徐新,马黎华.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初探[J].青海教育,2000(12):44-45.
    [1]韩宝玉.论数学精神的教育价值[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48-49.
    [2]王光明,王梓坤.数学教育中的理性精神[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41-44.
    [3]詹国樑.论数学精神及其教育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01(11):74-76.
    [4]詹国樑.论数学精神及其教育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01(11):74-76.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5.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1]张景中.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J].人民教育,2007(18):32-35.
    [1]韩炜.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思想的渗透[J].教育科研论坛,2004(1):17-18.
    [1]韩炜.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思想的渗透[J].教育科研论坛,2004(1):17-18.
    [1]廖健斌.数学思想的教学浅谈[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9):72-75.
    [1]李春迎.数学与数学美[J].教育与职业,2004,(27):32-33.
    [2]孙虎.数学之美[J].教育文汇,2005,(2):58.
    [3]罗素.我的哲学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93.
    [4]课程教材研究所数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数学文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2.
    [5]肖强.数学之美[J].中学生百科,2007,(14):39-41.
    [6]黄秦安.数学哲学与数学文化[M].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99.
    [1]肖强.数学之美[J].中学生百科,2007,(14):39-41.
    [1]肖强.数学之美[J].中学生百科,2007,(14):39-41.
    [2]吴振奎,刘舒强.数学中的美[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102.
    [1]吴振奎,刘舒强.数学中的美[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142.
    [2]张丽娟.“数学美”浅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5-16.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8.
    [1]黄毅英,林智中,黄家鸣,马云鹏,韩继伟,中国内地中学教师的数学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2(1):68-73.
    [1]黄毅英,林智中,黄家鸣,马云鹏,韩继伟.中国内地中学教师的数学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2(1):68-73.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1](美)弗雷斯特.W.帕克,格伦.哈斯.课程规划[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92.
    [1]张维忠.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6.
    [1]教育部.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11号.2001年6月7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数学(一年级上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3版.
    [2]数学(一年级下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4版.
    [3]数学(二年级上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第3版.
    [4]数学(二年级下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第3版.
    [5]数学(三年级上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3版.
    [6]数学(三年级下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第2版.
    [7]数学(四年级上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2版.
    [8]数学(四年级下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2版.
    [9]数学(五年级上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第2版.
    [10]数学(五年级下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1版.
    [11]数学(六年级上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第2版.
    [12]数学(六年级下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第1版.
    [1]张维忠.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胡炳生,陈克胜.数学文化概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3](美)弗雷斯特.W.帕克,格伦.哈斯.课程规划[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孙小礼.文理交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课程教材研究所数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数学文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2.
    [7]吴克礼.文化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8]徐利治.徐利治论数学方法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9]徐利治.数学方法论选讲[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10]欧阳维诚.数学,科学与人文的共同基因[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方延明.数学文化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2]张奠宙.数学教育的明天[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13]黄秦安.数学哲学与数学文化[M].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99.
    [14]欧阳绛.数学的艺术[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7.
    [15]吴振奎,刘舒强.数学中的美[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
    [16]张祖贵著.数学与人类文化发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17]孔慧英,梅智超.现代数学思想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8](英)E.B.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19]邓东皋,孙小礼,张祖贵.数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0]郑毓信.数学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1]孙小礼.数学·科学·哲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22](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23]李述一,李小兵.文化的冲突与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41罗素.我的哲学发展lml.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93.
    [1]张景中.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J].人民教育,2007,(18):32-35.
    [2]肖强.数学之美fJl.中学生百科,2007,(14):39-41.
    [3]郑毓信.数学的文化价值何在、何为[J].人民教育,2007(6):38-41.
    [4]王新民,马岷兴.新课程中“数学文化”的涵义诠释[J].教学与管理,2006,(9):97-98.
    [5]韩宝玉.论数学精神的教育价值[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48-49.
    [6]王光明,王梓坤.数学教育中的理性精神[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41-44.
    [7]张楚廷.素质教育不是额外的一种教育--兼论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2006,(6):17-19,78.
    [8]刘瑞.小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219-220.
    [9]张亚静.数学素养:学生的一种重要素质[J].中国教育学刊,2006,(3):65-67.
    [10]陈士文.小学:数学教育·数学文化[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06,(1):35-36.
    [11]曹一鸣.数学教育价值观的嬗变与重构[J].教育研究,2005,(12):72-75.
    [12]曹桃云.谈数学精神的培养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2):38-39.
    [13]廖健斌.数学思想的教学浅谈[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9):72-75.
    [14]曹一鸣.从数学本质的多元性看数学教育的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05,(2):41-43.
    [15]孙虎.数学之美[J].教育文汇,2005,(2):58.
    [16]张顺燕.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J].数学通报,2005,(1):4-9.
    [17]李春迎.数学与数学美[J].教育与职业,2004,(27):32-33.
    [18]侯维民.“数学精神”与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4,(8):23-25.
    [19]刘祥伟,黄翔.数学课程应体现数学的文化观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529-531.
    [20]杨骞,张振.数学教育与数学的价值[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15-117.
    [21]韩炜.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思想的渗透[J].教育科研论坛,2004(1):17-18.
    [22]林木元.探究数学美[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0):15-17.
    [23]萧昌建.谈数学精神[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61-64.
    [24]聂艳军.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美[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Z4):71-73.
    [25]吕林海.数学美的哲学断想[J].中学数学杂志(高中),2003,(1):8-11.
    [26]童莉.新课标中“数学观念与数学意识”的体现及其培养[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10):18-19.
    [27]李善良,单墫.数学: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J].数学通讯,2002,(9):1-3.
    [28]龙鸣.数学教育与数学美[J].常熟高专学报,2002,(3):115-117.
    [29]黄毅英,林智中,黄家鸣,马云鹏,韩继伟.中国内地中学教师的数学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2(1):68-73.
    [30]李文林.数学的价值[J].中学生数学,2002,(1):3.
    [31]张楚廷.数学文化与人的发展[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1(12):4-7.
    [32]詹国樑.论数学精神及其教育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01(11):74-76.
    [33]罗俊芝.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意识初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0(12):72-75.
    [34]徐新,马黎华.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初探[J].青海教育,2000(12):44-45.
    [35]刘萍,张雄.数学美的哲学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1999,(5):38-41.
    [36]郑毓信.数学文化学:数学哲学、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现代研究的共同热点[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2):51-54.
    [37]李兴怀.试论数学文化与中学数学教育[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6):71-73.
    [38]华罗庚.数学的性质和应用.1962年12月9日在广州给数学学会会员的讲话.
    [1]付天贵.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苏丽卿.新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邵婷婷.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的理论和案例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陈倩.小学数学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的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唐华军.小学数学新教材“数与代数”编写与实验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张俊青.数学文化的含义及其哲学分析[D].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05.
    [7]顾继玲.现代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8]孙卫红.“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新教材中的编写设计与实验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9]温寿丰.数学美及其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0]朱哲.基于数学史的数学教育现代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1]付柳林.数学美的再认识及其审美教学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2]郑向玲.人文视角的小学数学教育目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3]张敬书.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改革[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14]苏青.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教师素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3.
    [15]何春霞.小学数学教材之文化特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6]刘水凤.从美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变革看现代数学课程的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