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文学史书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学史以历史上存在的文学事实为其对象,因此,文学史乃是一门科学。然而,文学史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又不同于自然史。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文学史是他律的。然而它又有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因此它又具有自律性。文学史作为一门科学必须对这一矛盾予以妥善的处理。从文学史书写的历史来看,对这个问题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和处理方式。
     丹纳、勃兰兑斯以及普列汉诺夫等人的着重点都在于从社会环境的因素来解释文学艺术的发展,而对于文学系统内的因素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却缺少应有的认识。出于对这种倾向的反拨,俄国形式主义和沃尔夫林等人则注重从文学艺术的形式方面来考察文学艺术的发展。但他们在强调文学艺术的形式因素时却不知不觉地陷入到形式主义的泥潭,因此也就无法科学的说明文学艺术的发展。豪泽尔则试图对上述两种理论倾向进行综合。他主张艺术的发展是由外部的社会环境因素和艺术内部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同时他又不是把两者机械地拼合在一起,而是积极探寻社会环境向艺术转化的机制。我们的文学史理论必须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积极吸收上述理论思想有益的部分,既要认识到经济基础对文学发展最终的决定性作用,也要看到社会心理的中介作用以及文学系统内部因素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社会因素向文学艺术转化机制的研究。
     文学史是一门科学,但科学从总体上又可以分为三类,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按照这种分类方式,文学史又属于人文科学。对于人文科学来说,它不仅要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样探寻知识,即客观事物存在、发展、变化的自身规律;它更要探寻价值,即客观事物对于人生存的意义。因此,人文科学就其本性来看就主要是价值和意义的科学。而价值作为一种主体性的事实,是由对象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以主体自身存在和需要的变化为转移,所以人文科学更关注对象的特殊性和个别性。价值则有赖于人而存在,是通过人自身活动所形成并以事物是否契合主体自身的需要为转移的,因此,它就不能完全凭实证或逻辑的方法,而是还必须通过评价性的认识,如解释学所提出的“理解”与“解释”才能掌握。
     科学具有客观性的品格,人文科学也不例外。因此,在文学史书写中就必须尊重文学作品自身的规定性。然而,从人文性的角度来看,研究者总是从自身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经验出发去阅读文学作品的,每个人的经验和趣味都不相同,从作品中所看到的东西自然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对于文学史研究来说,既要反对实证主义,也要反对完全否定文学史的客观性,把文学史视为接受史的做法。
Literature history take literature facts as it's object. so literature history is a science. However literature is the outcome of practice activity, it differs from the history of nature from the view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t is a reflection of social existence, be conditioned by social existence. So it can be said to be heteronomous on a certain degree. But it has the special regulation of itself, so it is also autonomic. Since literature is a science, it must handle this contradiction appropriately. Taine, Brandes and Plekhanov all stressed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from social circumstance, but they were impercipient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ner factors of literature system. While on the contrary, Russian formalism and Wolfflin stressed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from the form of literature. But they plunged in formalism unconsciously, so they couldn't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Hauser insis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s conditioned by external social circumstance and internal formal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he didn't patch up these two factors automatically. He searched the mechanism of transformation actively. On one hand, our theory of literature history must adhere to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n the other hand, we must also absorb the instructive part of the above theories. We should note not only the economic base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ultimately but also the social psychology's role as a medium and the impulse of interior elements of lit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echanism how social elements affect literature.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is a science. The latte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s kinds: natural science,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 studies. According to this classificatio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belongs to human studies. Human studies should explore knowledge, with the law of existenc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objective things. Meanwhile, it should explore value, viz. the significance of objective things for human beings. Thus, human studies are science of value and meaning in nature. As a sort of subjective reality, value arises from whether object can satisfy the need of subject and it depends on the existence and the change of the need of subject. So, human studies pay more attentions to the particularity and individuality of object. Value relies upon human beings, shaping from the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 and changing with whether the object can satisfy the need of subject, so, we cannot entirely use the methods of demonstration and logic. In order to master this point, we should also employ appraisive knowledge, such as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of hermeneutic.
     Science is objective, so does human studies. Therefore, we must respect the stipulation of literature works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However, from the humanistic view, researchers always understand literature works with their own esthetic interests and experiences. Because their experiences and interests are different, so, the things that they get from the works are not completely identical. For researchers of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on one hand they must object positivism, on the other hand they should also object the view that wholly denies the objectivity of literature history and regards it as the history of reception.
引文
[1]瑙曼:《作品与文学史》,载《作品、文学史与读者》,第180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2]朱德发:《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第4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3]葛红兵、温潘亚:《文学史形态学》,第1页,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
    [4]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上册,第5页,中华书局,1993年。
    [5]丹纳:《<英国文学史>序言》,见伍彝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第15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1]丹纳:《艺术哲学》,第1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2]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32页,三联书店,1984年。
    [3]李凯尔特:《历史上的个体》,见《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第449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
    [4]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4-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1]狄尔泰:《对他人及其生命表现的理解》,见《诠释学经典文选》,第93页,东方出版社,2001年。
    [2]同上,第103页。
    [3]王元骧:《文学原理》,第228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本。
    [1]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自序》,北京出版社,1999年。
    [2]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出版于1941年,下卷出版于1949年1月,建国以后由于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曾先后修改过3次。鉴于解放前的版本更为完整的保留了刘大杰个人的观点和写作的风格,因此,在本文中所引的刘大杰的观点和言论均出自这一版本。由于该书解放前的初版现在已不易获得,而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于1999年2月重印了该书的初版,故本人采用了这个重印的版本。
    [3]杨荫深:《中国文学史大纲》,第568页,商务印书馆,1938年。
    [4]郑振铎:《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载《小说月报》17卷号外,1927年6月。
    [1]见刘永翔、李露蕾编:《胡云翼重写文学史》,第6-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载欧阳哲声编《胡适文集》4,第10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见《胡适文集》5,第519页。
    [4]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载《胡适文集》4,第105-106页。
    [5]胡适:《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载《胡适文集》2,第288页。
    [6]郑振铎:《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载《小说月报》17卷号外,1927年6月。
    [7]陆侃如:《傅庚<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序》,载《陆侃如古典文学论文集》,第1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8]载《鲁迅全集》第十二卷,第18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9]见《浦江清文史杂集》,第128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
    [1]鲁迅:《致台静农》,载《鲁迅全集》第12卷,第10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谭正璧:《中国文学史大纲》重编本第二版,例言,上海光明书局,1947年。
    [3]戴燕:《文学史的权力》,第53-5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鲁迅:《“题未定”草(七)》,载《鲁迅全集》第6卷,第430页。
    [5]胡适:《白话文学史》,第45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6]浦江清:《悼吴瞿安先生》,见《戏曲月辑》1942年第1卷第3辑,第77页。
    [1]见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主编:《中国文学史学史》,第三卷,第274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胡适:《白话文学史》自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3]见林庚:《中国文学史·朱佩弦先生序言》,国立厦门大学出版社,1947年。
    [4]北京大学中文系专门化1955级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第一册,第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5]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组学生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第一册,第6页,中华书局,1959年。
    [6]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7]王运熙:《批判我的厚古薄今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载《<中国文学发展史>批判》,第284-285页,中华书局,1958年。
    [8]何其芳:《文学史讨论中的几个问题》,载王锺陵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文学史方法论卷》,第169-170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见《茅盾全集》25,第126-12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2]同上,第146页。
    [3]同上,第146-147页。
    [4]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级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1]赵义山:《文学史编写中的历史本位主义批判》,载《学术研究》,2001年第1期。
    [2]参看《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第27-28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年。
    [3]参看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级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第一册,第90-9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4]参看游国恩等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第81-8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韩经太:《关于文学史问题的几点感言》,载《江海学刊》,1994年第6期。
    [2]王钟陵:《文学史的理论形态》.载《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3期。
    [3]李泽厚:《美的历程》,第23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4]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研讨会综述》,载《文学遗产》,2001年第1期。
    [5]宁宗一:《评章、骆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兼谈文学史编写中的理论与方法诸问题》,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1]见伍彝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第14-1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2]见邵大箴编译:《希腊人的艺术》,第108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丹纳:《英国文学史序言》,见《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第148-153页。
    [4]丹纳:《艺术哲学》,第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5]参看《艺术哲学》,第263-266页。
    [6]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引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1]见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册,第2页,北京出版社,1999年。
    [2]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第1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3]林庚:《中国文学史》自序,国立厦门大学出版社,1947年。
    [4]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国粹学报》第一年9期,1905年。
    [5]见《分类订正饮冰室文集全编》卷十二,上海新民书局,1934年。
    [6]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第276-277页。
    [7]同上,第281-282页。
    [8]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
    [1]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四卷,第3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2]弗里契:《艺术社会学》,第9页,作家书屋,1947年。
    [3]同上,第98页。
    [4]恩格斯:《致符·博尔吉乌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1]恩格斯:《致康·施米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84-48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2]恩格斯:《致符·博尔吉乌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6页。
    [3]恩格斯:《致约·布洛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7页。
    [4]见《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第195页,三联书店,1962年。
    [5]同上书第2卷,第322页。
    [6]同上书第5卷,第350页。
    [7]同上书第2卷,第272-273页。
    [1]谭丕模:《中国文学史纲》,第13-14页,北新书局,1933年。
    [2]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组学生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上册,第95页,中华书局,1959年。
    [3]见方珊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前言,三联书店,.1989年。
    [4]托多洛夫编:《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第6-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托多洛夫编:《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第2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2]见方珊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第76页,三联书店,1989年。
    [3]雅各布逊:《何谓诗》,见《美学文艺学方法论》下册,第530-531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
    [4]托马舍夫斯基:《艺术语与实用语》,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第83页。
    [5]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第76页。
    [6]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第211-213页。
    [1]见方珊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第6页,三联书店,1989年。
    [2]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第7页。
    [3]詹姆逊:《语言的牢笼》,第43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
    [4]蒂尼亚诺夫:《论文学的事实》,转引自巴赫金:《周边集》,第33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5]见托多洛夫编:《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第5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6]蒂尼亚诺夫:《论文学的演变》,见《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第100页。
    [1]蒂尼亚诺夫:《论文学的演变》,见托多洛夫编:《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第11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2]日尔蒙斯基:《诗学的任务》,见方珊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第240页,三联书店,1989年。
    [3]托马舍夫斯基:《诗学的定义》,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第79页。
    [4]见托多洛夫编:《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第11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5]日尔蒙斯基:《诗学的任务》,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第239页。
    [6]蒂尼亚诺夫:《论文学的演变》,见《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第110页。
    [1]巴赫金:《周边集》,第19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第9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3]同上,第250页。
    [4]同上,第256页。
    [5]同上。
    [6]同上,第256-257页。
    [1]豪泽尔:《艺术史的哲学》,第11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豪泽尔:《艺术社会学》,第4页,学林出版社,1987年。
    [3]同上,第10页。
    [4]同上,第12页。
    [5]豪泽尔:《艺术史的哲学》,第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豪泽尔:《艺术社会学》,第10页,学林出版社,1987年。
    [2]豪泽尔:《艺术史的哲学》,第2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3]同上,第124页。
    [4]同上,第9-10页。
    [5]豪泽尔:《艺术社会学》,第12页。
    [1]豪泽尔:《艺术社会学》,第16页,学林出版社,1987年。
    [2]豪泽尔:《艺术社会学》,第16-17页。
    [3]陶东风:《文学史哲学》,第265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4]同上,第245页。
    [5]同上,第247页。
    [6]同上,第266页。
    [1]弗·施莱格尔:《<雅典娜神殿>断片集》,第155页,三联书店,1986年。
    [1]王元骧:《文学原理》,第55-5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同上,第53页。
    [3]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第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4]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见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1]见《李东阳集》,卷4,岳麓书社,1984—1985年。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8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
    [3]同上,第43页。
    [4]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95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
    [1]冈布里奇:《艺术与幻觉》,第80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2]缪钺:《总论词体的特质》,见《缪钺说词》,第1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3]见《宋书·谢灵运传论》,《宋书》卷67,中华书局本。
    [1]叶燮:《原诗》内篇,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本。
    [2]顾炎武:《诗体代降》,《日知录》卷21,《四部备要》本。
    [3]袁宏道:《雪涛阁集序》,《袁宏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4]豪泽尔:《艺术史的哲学》,第12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5]严羽:《沧浪诗话·诗辩》,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本。
    [6]缪钺:《诗词散论》,第3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7]钱钟书:《诗分唐宋》,见《谈艺录》,第2页,中华书局,1984年。
    [8]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4-5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310页,三联书店,1984年。
    [2]同上,第303页。
    [3]刘永翔、李露蕾编:《胡云翼重写文学史》,第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说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2]陶东风:《文学史哲学》,第281-282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3]章培恒、陈思和:《中国文学史分期讨论·主持人的话》,见《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4]叶岗:《文体意识与文学史体例》,见《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第十九卷第二期,1999年6月。
    [5]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306页,三联书店,1984年。
    [6]陶东风:《文学史哲学》,第285页。
    [7]同上,第285-286页。
    [1]陶东风:《文学史哲学》,第286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叶岗:《文体意识与文学史体例》,见《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第十九卷第二期,1999年6月。
    [3]李茂民:《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分期》,见《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4]同上。
    [1]朔贝尔:《文学的历史性是文学史的难题》,见范大灿编:《作品、文学史与读者》,第215-216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第1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同上,第18页。
    [4]佴荣本:《论文学史的分期》,见《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见章培恒:《关于中国文学史的宏观与微观研究》,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2]参看郭英德:《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写作的思考》,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3]参看张炯:《论中国文学史的史观与分期、前沿问题》,见《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
    [4]佴荣本:《论文学史的分期》,见《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豪泽尔:《艺术社会学》,第11页,学林出版社,1987年。
    [2]同上,第10页。
    [3]见《文学史哲学》,第287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4]王元骧:《文学原理》,第6-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第5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394页,三联书店,1984年。
    [1]陈一舟:《文学史的形态和语式》,载《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3期。
    [2]汤斌:《文学史的复旧与创新》,载《文学遗产》1991年第1期。
    [3]许总:《多元的存在与深层的流动》,载《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3期。
    [4]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上册,第5页,中华书局,1993年。
    [5]钟优民:《还历史本相的困惑与出路——文学史方法论漫议》,载《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4期。
    [6]郑敏:《两种文学史观:玄学的和解构的》,载《二十一世纪》第3期,1991年2月。
    [7]韩经太:《关于文学史学问题的几点感言》,载《江海学刊》,1994年第5期。
    [1]葛红兵《文学史本体论反思》,载《江海学刊》,1995年第2期。
    [2]韩经太:《关于文学史学问题的几点感言》,载《江海学刊》,1994年第5期。
    [3]宁宗一:《关于文学史观与文学史编写的若干断想》,载《文学遗产》1992年第5期。
    [4]黄万华:《在治史的根本问题上重新发言——中国文学史(古、现、当代)研讨会侧记》,载《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5]许总:《唐诗史》,上册第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6]章太炎:《国故论衡》,第4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7]胡适:《什么是文学》,载欧阳哲声编《胡适文集》2,第14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见刘永翔、李路蕾编:《胡云翼重写文学史》,第5-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戈德曼:《文化创造的主体》,见《文学社会学方法论》,工人出版社,第111-112页,1989年。
    [1]爱因斯坦:《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浅说》,第44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年。
    [2]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册,第366-367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3]布莱德雷《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载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第373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
    [4]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中译本前言,译林出版社,2004年。
    [5]胡适:《白话文学史》,第57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1]参看《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下册,第791-793页,中华书局,1998年。
    [2]陈一舟:《文学史的形态和语式》,载《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3期。
    [3]见文德尔班《历史与自然科学》,载《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第388-392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
    [1]罗素:《历史学作为一门艺术》,载《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第547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
    [2]范宁:《论研究中国文学史规律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
    [3]钟优民:《还历史本相的困惑与出路——文学史方法论漫议》,载《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4期。
    [4]董乃斌《文学史家的定位》,载《江海学刊》,1994年第5期。
    [5]张晶《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载《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3期。
    [6]陈伯海《文学史观念谈——综述与评议》,载《江海学刊》,1994年第5期。
    [7]列宁:《哲学笔记·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38卷,161页,人民出版社,1959年。
    [1]别林斯基:《文学一词的一般意义》,《别林斯基选集》,第12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3]许总:《唐诗史》,第8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4]恩格斯:《致约·布洛赫》,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7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5]豪泽尔:《艺术史的哲学》,第18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康德:《判断力批判》,第37-38页,人民出版社,2002年。
    [2]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本。
    [3]同上。
    [4]参看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第3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5]同上,第98页。
    [1]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第108-10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2]同上,第305-306。
    [3]林庚:《中国文学史》上,第21-30页,国立厦门大学出版社,1947年。
    [4]同上,第51页。
    [5]参看该书下册,第369-372页。
    [1]同上,第387-390页。
    [2]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1]虞世南:《蝉》。
    [2]骆宾王:《在狱咏蝉》。
    [3]李商隐:《蝉》。
    [4]李白:《月下独酌》。
    [5]杜甫:《月夜忆舍弟》。
    [6]王维:《山居秋暝》。
    [7]列宁:《托尔斯泰与无产阶级斗争》,《列宁论文学与艺术》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99页,1962年。
    [8]闻一多:《唐诗杂论》,第17-1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9]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册,第368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10]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第2册,第3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1]李泽厚:《美的历程》,第161-16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冈察洛夫:《迟做总比不做好》,《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册,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89页,1961年。
    [3]梁启超:《饮冰室丛书》第十一册《饮冰室自由书》,第77页,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4]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见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5]见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朱光潜美学文集》第1卷,第4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6]王钟陵:《文学史新方法论》,第2页,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1]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第400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2]同上书下卷,第342-343页。
    [3]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第13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叶燮:《原诗·内篇下》,《清诗话》本。
    [2]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全唐诗》第634卷,中华书局本。
    [3]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本。
    [4]林庚:《中国文学史》上,28页,国立厦门大学出版社,1947年。
    [5]同上,第48页。
    [6]同上,第75-76页。
    [1]加达默尔:《美学和解释学》,载《哲学解释学》,第10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2]见《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4、235页。原载《中外小说林》第2年第3期。
    [3]见钱玄同《寄陈独秀》,载1917年3月《新青年》第3卷第1号。
    [4]见1918年12月《新青年》第5卷第6期。
    [5]刘永翔、李露蕾编:《胡云翼重写文学史》,第17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郭箴一:《中国小说史》,第340页,商务印书馆,1939年。
    [1]北京大学中文系专门化1955级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第32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2]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第907-90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3]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附录,审查报告一,商务印书馆,1934年。
    [4]见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上,第455页,中华书局,1998年。
    [5]胡适:《<周南>新解》,见《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第554页。
    [6]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下卷,第407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1]见《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第55-56页,东方出版社,2001年。
    [2]同上,第23页。
    [3]狄尔泰:《对他人及其生命表现的理解》,见《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第329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
    [4]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附录,审查报告一,商务印书馆,1934年。
    [5]见《闻一多全集》第一册,第341-342页,三联书店,1982年。
    [6]见《西方文论选》下卷,第19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7]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二分册,第16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1]见《俞平伯说红楼梦》,第9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亚里士多德:《诗学》,第81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
    [3]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附录,审查报告一,商务印书馆,1934年。
    [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第231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
    [1]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220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2]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35-36页,三联书店,1984年。
    [3]豪泽尔:《艺术社会学》,第157页,学林出版社,1987年。
    [4]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393-394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1]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394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2]同上。
    [3]同上,第345页。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179页,三联书店,1999年。
    [5]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346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6]同上,第348页。
    [1]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347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2]阿斯特:《诠释学》,见《诠释学经典文选》,第11页,东方出版社,2001年。
    [3]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376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1]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379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2]转引自《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第441-442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3]恩格斯:《致玛·哈奈克斯》,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6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4]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第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5]伊瑟尔:《文本与读者的交互作用》,见《上海文论》,1987年第3期。
    [1]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一,中华书局本。
    [2]见《闻一多全集》第一卷,第344页-347页,三联书店,1982年。
    1.林传甲、朱希祖、吴梅著,陈平原辑:《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年。
    2.曾毅:《中国文学史》,泰东书局,上海,1914年。
    3.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中华书局,上海,1918年。
    4.胡适:《白话文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2002年。
    5.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出版社,北京,1999年。
    6.刘永翔、李露蕾编:《胡云翼重写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7.郑宾于:《中国文学流变史》,上海书店影印北新书局1936年本,上海。
    8.谭丕模:《中国文学史纲》,第13-14页,北新书局,1933年。
    9.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1999年。
    10.陆侃如、冯沅君:《中国文学史简编》,大江书铺,上海,1947年。
    11.谭正璧:《中国文学史大纲》,光明书局,上海,1947年。
    12.林庚:《中国文学史》,国立厦门大学出版社,厦门,1947年。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审定《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57年版。
    14.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级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58年:修订本,1959年。
    15.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组学生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上海,1959年。
    16.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62年。
    17.游国恩等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63年。
    18.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北京,1993年。
    19.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1996年。
    20.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9年。
    21.《汉书》,班固撰,中华书局本,1959年。
    22.《文心雕龙注》,刘勰撰,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23.《颜氏家训》,颜之推撰,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
    24.《宋书》,沈约撰,中华书局本,1974年。
    25.《李东阳集》,李东阳撰,岳麓书社,1984—1985年。
    26.《艺苑卮言》,王世贞撰,《历代诗话》本。
    27.《袁宏道集笺校》,袁宏道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8.《日知录》,顾炎武撰,《四部备要》本。
    29。《船山全书》,王夫之撰,岳麓书社,1988年。
    30.《原诗》,叶燮撰,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本,1979年。
    31.《分类订正饮冰室文集全编》,上海新民书局,上海,1934年。
    3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2002年。
    33.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89年。
    34.郑振铎主编:《中国文学研究》,商务印书馆,上海,1927年。
    35.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教研组编:《“中国文学发展史”批判》,中华书局,北京,1958年。
    36.《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1年。
    37.《茅盾评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78年。
    38.《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北京,1982年。
    3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北京,1934年。
    40.《茅盾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91年。
    41.《浦江清文史杂集》,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1993年。
    41.《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8年。
    42.《缪钺说词》,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99年。
    43.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4年。
    44.许总:《唐诗史》,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1994年。
    45.陶东风:《文学史哲学》,河南人民出版社,郑州,1994年。
    46.葛红兵、温潘亚:《文学史形态学》,上海大学出版社,上海,2001年。
    47.王元骧:《文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02年。
    48.王元骧:《文学理论与当今时代》,浙江大学出版社,杭州,2002年。
    49.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2年。
    50.董乃斌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石家庄,2003年。
    51.王钟陵:《文学史新方法论》,文史哲出版社,台北,2003年。
    52.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4年。
    53.《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三联书店,北京,1962年。
    54.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63年。
    55.爱因斯坦:《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浅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64年。
    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年。
    57.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北京,1979年。
    58.《别林斯基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1980年。
    59.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北京,1981年。
    60.《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1982年。
    6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北京,1984年。
    62.《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86年。
    63.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6年。
    64.李凯尔特:《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北京,1986年。
    65.弗·施莱格尔:《<雅典娜神殿>断片集》,三联书店,北京,1986年。
    66.冈布里奇:《艺术与幻觉》,湖南人民出版社,长沙,1987年。
    67.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学林出版社,上海,1987年。
    68.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辽宁人民出版社,沈阳,1987年。
    69.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北京,1988年。
    70.《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北京,1989年。
    71.托多洛夫编:《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9年。
    72.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工人出版社,北京,1989年。
    73.豪泽尔:《艺术史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2年。
    74.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1994年。
    75.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北京,1996年。
    76.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97年。
    77.詹姆逊:《语言的牢笼》,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南昌,1997年。
    78.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北京,1997年。
    79.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1997年。
    80.《作品、文学史与读者》,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7年。
    81.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四卷,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1997年。
    82.巴赫金:《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1998年。
    83.巴赫金:《周边集》,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1998年。
    84.《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北京,1999年。
    8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北京,1999年。
    86.《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北京,2001年。
    87.温克尔曼:《希腊人的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01年。
    88.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01年。
    89.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北京,2002年。
    90.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北京,2002年。
    91.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北京,2003年。
    92.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2004年。
    93.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译林出版社,南京,2004年。
    94.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