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翻译文学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的佛典翻译。中国翻译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本土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行着频繁而复杂的互动交流,在对本土文学形成重大影响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地完善和进步,近年来更是兴起了对于翻译文学的本体价值的认知和讨论,翻译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学现象,它的生成机制、存在形态、阅读与传播方式、与原语文学和文化的互动关系、与译入语文学和文化的互动关系等相关课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学界对于以上问题虽然已有不少讨论和研究,并产生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结论,但总体而言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就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关系而言,学界现有的讨论大多集中在中国翻译文学对本土文学的影响方面,即使有互动关系方面的探讨,也是或仅就文学事实谈互动,或截取某一历史时段谈互动,难免零星散落,未成系统。本论文旨在对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互动关系做一个较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和总结。
     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首先表现为中国翻译文学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因为文学是文化这一大的多元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中国翻译文学在经由文学翻译活动进入中国后,会面临中国社会文化语境和文学接受语境的选择,契合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审美取向的翻译文学将被接受甚至经典化,进入文学系统的中心,与中国本土文学产生互动交流,在某些特殊历史时期,甚至会打破中国本土文学的即成规范,成为中国本土文学创作的模版,与中国本土文学分占半壁江山。相反,违背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审美取向的翻译文学,将流入文学系统的边缘位置。
     中国翻译文学的生成离不开文学翻译活动,而中国社会文化,特别是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实践之间也存在着非常重要的互动关系。作为翻译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文学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受译入语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制约,同时也会受到译者个人文化意识形态、文化立场、文化态度和民族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最终表现为文学翻译策略选择上的不同。在中国文化语境下,文学翻译在不同社会阶段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往往会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与中国本土文化和文学进行着复杂而有趣的互动交流。
     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还表现为文学层面上的互动。中国翻译文学进入中国文化语境后,对中国本土文学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自佛典翻译起,中国翻译文学就开始对中国本土文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观念、文学主题、文学风格、文学类型等产生影响,进而对整个中国文化产生影响。可以说,中国本土文学和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与中国翻译文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之间的互动也是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互动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非常著名的翻译家兼文学家,例如林纾、鲁迅等,他们在大量进行文学翻译实践的同时,借鉴国外文学在主题、思想、风格等方面的优势,融入自己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互相取长补短,为促进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作为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它们的主客体地位时刻处于互动和互相转化的过程中。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本土文学急需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学思想、文学理念和文学创作方法来丰富和充实本国的文学创作,因此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体系中占据着主体地位,为中国本土文学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养分;现代中国的本土文学在翻译文学的影响下,在文学语言、文学思想、文学创作手法等方面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在这一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翻译文学持续占据着文学多元系统的主体地位,与本土文学一道经历着发展和成熟。新时期以来,中国本土文学创作显现出较为成熟的走向,重在民族本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翻译文学逐渐丧失了作为典范文学的主体地位,走向文学多元系统的边缘,而中国本土文学则逐渐走向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占据文学多元系统的主体地位。
     本论文将从上述中国翻译文学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的互动,中国本土文学接受语境对翻译文学的选择与接受,中国著名翻译家兼文学家的文学翻译实践和文学创作活动之间的互动等方面对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
Chinese translated literature enjoys a fairly long history, which can be dated backto Buddhist scriptures translation in Han Dynasty. Chinese translated literatureinterplayed frequently and complicatedly with native literature from the verybeginning, which not only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upon native literature, but alsoperfected and improved itself. In recent years, the ontological value, formationmechanism, existing form, reading and dissemination style of Chinese translatedliterature, and its interplay with original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nd with targetliterature and culture are arous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discussion and researchamong the academic circle, which yielded conclusions that are significant, butgenerally speaking, not comprehensive and deep enough. Current discussionsconcerning interplay between Chinese translated literature and native literature focuson influence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upon native literature for the most part, and arevery unsystematic with its emphasis only on literary facts or on the interplay during acertain historical period. This paper aims at making a comparatively deep and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Chinese translated literature andnative literature, and obtaining an interplaying mode between the two.
     The interplay between Chinese translated literature and native literature lies firstin the interplay between Chinese translated literature and social culture, becauseliterature is only a subsystem of the culture as a larger polysystem. Literature isalways affected and manipulated by social culture. Chinese translated literaturegenerated through literary translation will face the cultural filtration in Chinese socialcultural context and literary acceptance context. The translated literaturecorrespondent with Chinese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will beaccepted and even canonized, thus occupying the center of the literary system, andinterplay with native literature, and what's more, it will break the accomplished nativeliterary norms and exemplify native literature during certain special historical periods;while those against Chinese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will berefused or marginalized in the literary system.
     The translated litera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here is also very frequent interplay between Chinese social culture, especially social ideology, and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restrictions up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re from the target cultureand ideology mostly, and from the translators' individual ideology, cultural stand,cultural attitude and national culture mentality as well, which results in differences inlitera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Litera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under Chinese culturalcontext vary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ideologies in different socialperiods, thus generating a complicated and interesting interplay with native literatureand culture.
     The interplay between Chinese translated literature and native literature also liesin the interplay at the level of poetics. Chinese translated literature has exertedsignificant influences upon n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since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translation. The influences are upon all aspects ofChinese native literature, including literary viewpoints, theme, style, genre, etc., andeven upon Chinese culture as a whole.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native literatureand culture is closely and definitely related to the influences from Chinese translatedliterature. What's more, the interplay between Chinese literary creation and literarytransla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 Chinese translatedliterature and native literature. There are many outstanding writer-translators in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for example, Linshu and Luxun, etc. They took advantages ofthemes, thoughts and styles of foreign literatures into their own literary writing, and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interplay between Chinese translated literature andnative literature.
     The mutual interplay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olesplayed by Chinese translated literature and native literature as two subsystems in thewhole literary system are incessan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nativeliterature during the transforming period of China was eager to enrich itself withadvanced literary thoughts, ideas and writing methods from foreign literatures, thustranslated literature occupied the center of literary system and provided nativeliterature with fresh blood and nutrition. Contemporary Chinese native literature hasbeen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ature in literary language, thoughts and methods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 the latter still occupying the center of literary system and developing and maturing together with native literature. Since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Chinese native literature has been growing more mature andputting more emphasis on utilizing native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e translatedlit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gradually lost its central position as exemplar in the literarysystem and was being marginalized, while Chinese native literature has beenapproaching the center of the literary system gradually.
     This paper will make a deep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nto the interplaybetween Chinese translated literature and native litera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theinterplay between Chinese translated literature and social culture, the interplaybetween Chinese social ideology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cultural filtration upontranslated literature in Chinese native literary acceptance context, and the interplaybetween literary creation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Chinese writer-translators.This paper will be concluded with an interplay mode between Chinese translatedliterature and native literature, and several afterthoughts upon the research.
引文
[1]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3页。
    [1]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2]葛中俊:《翻译文学:目的语文学的次范畴》,《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第3期,第80页。
    [3]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1]张旭:《也谈网络翻译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2期,第16-17页。
    [1]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第19页。
    [1]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第21页。
    [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66页。
    [1]Itamar, Even-Zohar. "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 [J]. Polysystem Studies, Poetics Today, 11.1:45-51.
    [2]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第23页。
    [3]方梦之:《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1]方梦之:《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0页。
    [1]本节所探讨的“社会文化”,如非特别说明,均指的是译入语国家的社会文化。
    [1]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王美华、于沛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1页。
    [2]方梦之:《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1]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王美华、于沛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81页。
    [2]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第21页。这里所谓的社会文化因素实际上更多的是指译入语国家一定时期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1]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第22页。
    [2]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 London: Routledge, 1992.P19.
    [1]姜秋霞、刘全国:《翻译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二十世纪初与二十世纪末我国翻译文学主题和来源的调查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第72页。
    [2]冯至、陈祚敏、罗业森:《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和其他欧洲国家文学的翻译和介绍》,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95页。
    [1]张德明:《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人文杂志》,2004年第2期,第116页。
    [1]王友贵:《意识形态与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1899-1979)》,《中国翻译》,2003年第5期,第12页。
    [2]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1]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页。
    [2]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3-44页。
    [3]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第343-345页。
    [1]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第365页。
    [1]转引自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第382页。
    [1]张伟:《晚清译介的三种特色小说》,《中华读书报》,2001年2月9日。
    [2]张伟:《晚清译介的三种特色小说》,《中华读书报》,2001年2月9日。
    [3]转引自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78-379页。
    [1]张伟:《晚清译介的三种特包小说》,《中华读书报》,2001年2月9日。
    [2]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86页。
    [3]王友贵:《意识形态与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1899-1979)》,《中国翻译》,2003年第5期,第12页。
    [1]冯至、陈祚敏、罗业森:《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和其他欧洲国家文学的翻译和介绍》,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78页。
    [1]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上卷),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97页。
    [2]冯至、陈祚敏、罗业森:《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和其他欧洲国家文学的翻译和介绍》,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86-487页。
    [1]王友贵:《意识形态与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1899-1979)》,《中国翻译》,2003年第5期,第12页。
    [2]马士奎:《文革期间的外国文学翻译》,《中国翻译》,2003年第3期,第65页。
    [1]转引自马士奎:《文革期间的外国文学翻译》,《中国翻译》,2003年第3期,第67页。
    [1]转引自马士奎:《文革期间的外国文学翻译》,《中国翻译》,2003年第3期,第67页。
    [1]查明建:《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2期,第97页。
    [1]宋炳辉、吕灿:《20世纪下半期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3期,第73页。
    [1]姜秋霞、刘全国:《翻译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二十世纪初与二十世纪末我国翻译文学主题和来源的调查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第68页。
    [2]姜秋霞、权晓辉、杨芳:《论社会文化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第34页。
    [3]王友贵:《意识形态与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1899-1979)》,《中国翻译》,2003年第5期,第12页。
    [1]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18页。
    [1]周宪:《读图,身体,意识形态》,载于陶东风等编《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74页。
    [2]陆洋:《视觉文化与翻译》,《中国翻译》,2003年第4期,第47页。
    [1]陆洋:《视觉文化与翻译》,《中国翻译》,2003年第4期,第48页。
    [1]张旭:《也谈网络翻译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2期,第16-17页。
    [2]严锋:《超文本和跨媒体的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4期,第2页。
    [3]近年来也有一些网络翻译文学通过纸媒的形式予以发表,在形式上与纸媒化的翻译文学并无二致。
    [1]查明建:《译介学和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新课题》,《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2期,第12页。
    [2]叶舒宪:《人类学想像与新神话主义》,载于王宁主编《文学理论前沿》(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6页。
    [1]海英:《中国对翻译作品的需求增加》,《国外出版瞭望》,2002年第4-5期,第38页。
    [2]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王美华、于沛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51-52页。
    [3]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王美华、于沛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44页。
    [1]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2]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63页。
    [1]朗损:《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小说月报》,12卷2号。
    [1]王守仁:《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与中国社会现代价值观的构建》,《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第99页。
    [1]本章中提到的“中国文学翻译”专指外译汉,即将外国文学作品译成汉语。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101页。
    [3]转引自周宪:《读图,身体,意识形态》,载于陶东风等编《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72-73页。
    [4]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Culture[M]. London: Routledge, 1992.
    [1] 茅盾:《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一九五四年八月十九日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11页。
    [1] 方梦之:《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5-46页。
    [2] 本节所探讨的“意识形态”,如非特别说明,均指的是译入语国家的意识形态。
    [3]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序第1页。
    [1] 王晓元:《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的互动关系》,《中国翻译》,1999年第2期,第10页。
    [2] 方梦之:《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3] 刘树森:《赵萝蕤与英美文学翻译》,《译林书评》,1998年1月15日第一版。
    [1]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 London: Routledge, 1992. P14.
    [2] 杨柳:《论原作之隐形》,《中国翻译》,2001年第3期,第49页。
    [3] 查明建:《译介学和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新课题》,《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2期,第13页。
    [1] 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王美华、于沛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89页。
    [2] 转引自杨联芬:《林纾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4期,第12页。
    [3] 郭沫若:《少年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13页。
    [1]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 London: Routledge, 1992. P41.
    [2] 姜秋霞、权晓辉、杨芳:《论社会文化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第34页。
    [1] 张联:《翻译文学的传播分析》,《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2期,第151-152页。
    [2] Willis, Barnstone. 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 History, Theory, Practice[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23.
    [1] 转引自顾钧:《周氏兄弟与<域外小说集>》,《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5期,第36页。
    [1] 郑振铎:《林琴南先生》,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87页。
    [2] 郑振铎:《林琴南先生》,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87页。
    [3]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703页。
    [1] 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19页。
    [1] 王友贵:《意识形态与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1899-1979)》,《中国翻译》,2003年第5期,第13页。
    [2] 王友贵:《中国翻译传统研究:从转译到从原文译(1949-1999),《中国翻译》,2008年第1期,第29-30页。
    [1] 夏晓虹:《斯托夫人与批茶女士--晚清翻译文学误读之一例》,载于王宏志编《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45页。
    [2] 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中国翻译》,2001年第4期,第5页。
    [3] 本节中提到的现当代时期的中国文学翻译沿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标准。
    [1]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载于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2000年,第273页。
    [1] 方梦之:《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95页。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6页。
    [2]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71页。
    [3]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9页。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8-299页。
    [2] 瞿秋白:《鲁迅和瞿秋白关于翻译的通信:瞿秋白的来信》,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70页。
    [1]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714-715页。
    [2]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715页。
    [3]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716页。
    [1] 该例证源于刘树森:《论中国近代外国小说翻译的叙事语态特征》,《外国语》,1997年第5期,第59-60页。
    [1] 茅盾:《<简爱>的两个译本--对于翻译方法的研究》,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57-364页。
    [2] 孙致礼:《翻译的异化与归化》,《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第1期,第35页。
    [1] 冯至、陈祚敏、罗业森:《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和其他欧洲国家文学的翻译和介绍》,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78页。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88页。
    [1] 查明建:《译者的文学视野与文学接受者的文化心态--王向远对一种奇特的文学接受现象的剖析》,《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第1期,第137页。
    [1] 冯至、陈祚敏、罗业森:《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和其他欧洲国家文学的翻译和介绍》,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95页。
    [1] 梁启超:《论译书》,载于《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第10页。
    [1]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2页。
    [1] 冯至、陈祚敏、罗业森:《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和其他欧洲国家文学的翻译和介绍》,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79页。
    [2] 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上卷),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97页。
    [3] 转引自赵明:《游动的文学热情--五四新文学接受外图文学影响的流程与模式》,《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112-113页。
    [4] 鲁迅:《祝中俄文字之交》,《鲁迅选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43-144页。
    [1] 转引自赵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20世纪中国文学接受俄国文学的三种模式》,《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第114页。
    [1] 赵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20世纪中国文学接受俄国文学的三种模式》,《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第114页。
    [2] 转引自赵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20世纪中国文学接受俄国文学的三种模式》,《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第115页。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60页。
    [2] 郭沫若:《<雪莱诗选>小序》,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34页。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74-275页。
    [1] 郭沫若:《翻译的动机与效果》,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30页。
    [1] 转引自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4页。
    [1] 本论文中提到的“新时期”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指文革后至今的一段时期,而不是文学概念。
    [2] 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03页。
    [3] 本节中提到的“现代派文学”沿用文革后中国文学界对此类文学的指称,事实上它既包括现代主义文学,也包括后现代主义文学。
    [1] 陈思和:《新时期文学概说(1978-2000)》,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5页。
    [1] 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下卷),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782页。
    [1] 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下卷),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785-786页。
    [2] 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01-402页。
    [1] 王先霈:《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56-257页。
    [2] 王先霈:《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58页。
    [3] 残雪:《究竟什么是纯文学?》,《大家》,2002年第4期。
    [1] 胡适:《论译书寄陈独秀》,《藏晖室札记》,上海亚东图书馆1936年版(卷十二),第845页。
    [2] 胡适:《佛教的翻译文学》,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76-77页。
    [1]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第78页。
    [1] 郑振铎:《林琴南先生》,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91页。
    [2]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第436页。
    [1] 郑振铎:《林琴南先生》,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91-192页。
    [1] 转引自高玉:《异化与归化--论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影响及其限度》,《江汉论坛》,2001年第1期,第86页。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第1054页。
    [1] [法]勃兰兑斯:《法国浪漫派》,《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五分册),人民出版社,第33页。
    [2] 事实上,影响中国本土文学观的网络文学和图像化的文学中,翻译文学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更大的程度上影响中国本土文学观的还是整体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和图像化的文学(包括翻译文学和创作文学)等等,但由于本论文探讨的主要是翻译文学对中国本土文学观的影响,因此在论文中采用“网络(翻译)文学,图像化的(翻译)文学”的字样来兼及两者,以免以偏概全。
    [3]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75页。
    [1] 李寻欢:《让文学回归民间》,《文学报》,2000年2月17日。
    [1] 转引自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第427页。
    [1] 郭延礼:《近代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的近代化》,《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42-43页。
    [2] 鲁迅:《译文序跋集·<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63页。
    [1] 胡适:《<尝试集>自序》,载于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九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1页。
    [1] 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76页。
    [2] 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周扬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43页。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57页。
    [2]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并不是新鲜或陌生的事物,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发展起来。
    [3]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45页。
    [1]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第436页。
    [1] 转引自王国伟:《吴研人小说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第243页。
    [2] 茅盾:《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一九五四年八月十九日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02页。
    [3] 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63页。
    [1] 瞿秋白:《鲁迅和瞿秋白关于翻译的通信--瞿秋白的来信》,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66页。
    [2]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714页。
    [1]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载于胡适撰《胡适说文学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21页。
    [2] 胡适:《序跋集·<短篇小说第二集>序言》,载于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39页。
    [1] 王克非:《近代翻译对汉语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6期,第460-463页。
    [2] 高玉:《异化与归化--论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影响及其限度》,《江汉论坛》,2001年第1期,第87页。
    [1] 杨春时:《文学的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月刊》,1998年第5期,第102-103页。
    [1] 刘锋杰:《何谓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学术月刊》,1997年第9期,第39页。
    [1] 秦弓:《论翻译文学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五四时期为例》,《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第124页。
    [2] 秦弓:《论翻译文学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五四时期为例》,《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第126页。
    [1] 冯至、陈祚敏、罗业森:《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和其他欧洲国家文学的翻译和介绍》,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91-492页。
    [1] 张联:《翻译文学的传播分析》,《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2期,第151页。
    [1] 茅盾:《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一九五四年八月十九日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02页。
    [2] 张联:《翻译文学的传播分析》,《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2期,第151页。
    [1] 郑振铎:《林琴南先生》,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87页。
    [1] 林纾:《<译林>叙》,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61-162页。
    [1] 方梦之:《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2] 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第69页。
    [1] 郑振铎:《林琴南先生》,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90页。
    [2]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载于胡适撰《胡适说文学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97-98页。
    [3]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702页。
    [4] 转引自韩洪举:《论林纾短篇小说的艺术创新及其缺陷》,《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27页。
    [5] 见钱钟书“林纾的翻译”一文的注脚,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702页。
    [6] 转引自江艺:《浅谈林译小说对西方幽默文化的引入》,《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128页。
    [1]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岳簏书社,1986年,第192页。
    [1] 转引自韩洪举:《论林纾短篇小说的艺术创新及其缺陷》,《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26-27页。
    [1] 转引自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80页。
    [1] 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第63页。
    [2]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载于胡适撰《胡适说文学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98页。
    [1]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699-701页。
    [2] [法]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林纾、王寿昌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49页。
    [1] 茅盾:《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一九五四年八月十九日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载于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02页。
    [1]王友贵:《鲁迅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翻译文学史、中外关系的贡献》,《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第3期,第183页。
    [2]鲁迅:《南腔北调集·关于翻译》,《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53页。
    [3]鲁迅:《南腔北调集·关于翻译》,《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53页。
    [4]鲁迅:《“中国杰作小说”小引》,《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99页。
    [1]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12页。
    [2]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17页。
    [1]鲁迅:《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0页。
    [2]鲁迅:《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8页。
    [3]转引自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87页。
    [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12页。
    [2]鲁迅:《南腔北调集·<坚琴>前记》,《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32页。
    [3]鲁迅:《集外集拾遗·译本高尔基<一月九日>小引》,《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95页。
    [4]鲁迅:《译文序跋集·<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二》,《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95页。
    [5]鲁迅:《译文序跋集·<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二》,《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95页。
    [1]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9页。
    [1]鲁迅:《译文序跋集·<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61-163页。
    [2]鲁迅:《集外集拾遗·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89页。
    [1]鲁迅:《1920年12月14日致青木正儿》,《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54页。
    [2]周作人:《<齿痛>译后附记》,《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年10月30日)。
    [1]本章中援引的所有安德列耶夫《默》(又译《沉默》)的白话译文均出自鲁民译《沉默》,载于伍国庆编《域外小说集》,岳麓书社,1986年。
    [1]鲁迅:《译文序跋集·<黯澹的烟霭里>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85页。
    [2]鲁迅:《1935年十一月十六日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51页。
    [1]鲁迅:《花边文学·此生或彼生》,《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00页。
    [2]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51页。
    [3]鲁迅:《坟·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85页。
    [4]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七“现在的屠杀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50页。
    [5]鲁迅:《花边文学·玩笑只当它玩笑(上)》,《鲁迅全集》(销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20页。
    [1]鲁迅:《关于翻译--给瞿秋白的回信》,载于《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第224-226页。
    [2]鲁迅:《“题未定”草》,载于《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第245-246页。
    [1]鲁迅:《译文序跋集·<域外小说集>略例》,《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55页。
    [2]鲁迅:《译文序跋集·<域外小说集>序言》,《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57页。
    [3]鲁迅:《1932年1月16日致增田涉》,《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73页。
    [1]转引自何家荣:《鲁迅作品的语言--扎根于文言沃土的白话奇葩》,《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第6期,第70页。
    [2]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茅盾文艺评论集》(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年,第523页。
    [1]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19页。
    [1]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笫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前言第9页。
    [1]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9页。
    [2]谢天振:《2001年翻译文学一瞥》,《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2期,第94页。
    [1]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56页。
    [2]谢天振教授在《译介学》中提到,陈平原的《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中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中的三卷《翻译文学集》等在某种程度上都表明了对翻译文学在国别文学史上的地位的承认。
    1. Barnstone, Willis. 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 History, Theory, Practice[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2.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 London: Routledge, 1992.
    3.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4.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5.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6.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7.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8.陈思和:《新时期文学概说(1978-2000)》,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
    10.《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
    11.《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
    12.方梦之:《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1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
    14.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5.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16.贾植芳、陈思和:《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7.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译林出版社,2000年。
    18.林煌天等:《中国翻译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19.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宋伟杰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20.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1.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
    22.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3.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王美华、于沛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
    24.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出版社,1984年。
    25.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
    26.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7.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8.施蛰存:《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
    29.宋炳辉:《网络:你向何处去》,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
    30.孙致礼:《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译林出版社,1996年。
    31.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32.汤哲声:《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转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33.汤哲声:《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4.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35.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36.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37.王宏志主编:《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8.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
    39.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40.王靖洋:《当代小说理论与技巧》,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
    41.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2.王宁:《文学理论前沿》(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3.王宁:《文学理论前沿》(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4.王先霈:《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
    45.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6.吴玉杰,宋玉书:《冲突与互动--新时期文学与大众传媒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
    47.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48.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49.谢天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年中国最佳翻译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
    50.谢天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2年翻译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
    51.谢天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3年翻译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
    52.谢天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4年翻译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
    53.谢天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5年翻译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
    54.谢天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6年翻译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
    55.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译林出版社,2001年。
    56.乐黛云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7.乐黛云、王宁:《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58.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
    59.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60.叶志良:《大众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61.于洋等:《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62.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上、下卷),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63.周发祥、李岫:《中外文学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64.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年。
    6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 Even-Zohar, Itamar. "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J]. Polysystem Studies, Poetics Today 11.1:45-51.
    2.埃文-佐哈尔:《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庄柔玉译,载于陈德鸿,张南峰编《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年。
    3.程翔章:《近代翻译小说选题简论》,《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1期。
    4.陈改玲:《五四”翻译文学与小说创作的“互动”关系》,《中国比较文学》,1996年,第3期。
    5.曹顺庆、邹涛:《翻译文学与原有文学的互动性与一体化过程》,《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5期。
    6.崔丽芳:《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中的误读现象》,《南开学报》,2000年,第3期。
    7.董丽敏:《翻译现代性:剔除、强化与妥协--对革新时期《小说月报》英、法文学译介的跨文化解读》,《学术月刊》,2006年,第6期。
    8.费小平:《翻译的文化之维:“翻译的政治”问题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9.高玉:《翻译文学: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关系中的中介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4期。
    10.高玉:《异化与归化--论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影响及其限度》,《江汉论坛》,2001年,第1期。
    11.葛中俊:《翻译文学:目的语文学的次范畴》,《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第3期。
    12.顾钧:《周氏兄弟与<域外小说集>》,《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5期。
    13.郭延礼:《近代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的近代化》,《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4.郝雨:《20世纪中国文学观念的发展及演变》,《文史哲》,1998年,第5期。
    15.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16.姜秋霞、权晓辉、杨芳:《论社会文化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
    17.姜秋霞、刘全国:《翻译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二十世纪初与二十世纪末我国翻译文学主题和来源的调查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
    18.靳彪、赵秀明:《“文革”十年间的中国翻译界》,《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9.[美]金介甫:《中国文学(一九四九-一九九九)的英译本出版情况述评》,查明建译,《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3期。
    20.李陀:《道不自器,舆之圆方》,《读书》,1998年,第6期。
    21.刘树森:《论中国近代外国小说翻译的叙事语态特征》,《外国语》,1997年,第5期。
    22.刘树森:《重新认识中国近代的外国文学翻译》,《中国翻译》,1997年,第5期。
    23.刘耘华:《文化视阈中的翻译文学研究》,《外国语》,1997年,第2期。
    24.陆洋:《视觉文化与翻译》,《中国翻译》,2003年,第4期。
    25.骆贤凤:《从目的论看中国近代外国文学翻译中的民族文化心理》,《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26.骆贤凤:《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述略》,《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6期。
    27.马士奎:《文革期间的外国文学翻译》,《中国翻译》,2003年,第3期。
    28.穆雷:《网络时代翻译文学的发展》,《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2期。
    29.彭甄:《翻译文学形态的历史类型研究》,《国外文学》,1999年,第2期。
    30.秦弓:《论翻译文学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五四时期为例》,《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31.邵璐:《政治文化与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之三种模式》,《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2.史云波:《胡适对中国现代翻译事业的贡献》,《汕头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33.宋炳辉:《论世界语理想与弱小民族文学的中译》,《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1期。
    34.宋炳辉、吕灿:《20世纪下半期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3期。
    35.宋达:《现代性观念在中国的建构过程与翻译关系》,《外语学刊》,2006年,第2期。
    36.孙致礼:《翻译的异化与归化》,《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第1期。
    37.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
    38.唐姿:《试论五四时期惠特曼诗歌的译介及其对新诗的影响》,《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
    39.田全金:《网络时代的世界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2期。
    40.涂兵兰:《近代翻译文学史上的狂欢》,《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41.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中国翻译》,2000年,第4期。
    42.王建开:《20世纪中国翻译界的一场论争与转型--兼论林纾与新文学家的译介观》,《上海翻译》,2005年,第3期。
    43.王克非:《近代翻译对汉语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6期。
    44.王林、戚咏梅:《论创造社的“翻译文学批评”》,《中国翻译》,2004年,第3期。
    45.王宁:《现代性、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重构》,《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46.王宁:《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化现代性》,《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增)1期,第17卷。
    47.王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西方》,《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春之卷。
    48.王守仁:《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与中国社会现代价值观的构建》,《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49.王向远:《翻译文学史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4期。
    50.王向远、王霞:《近20年来我国翻译文学研究述评》,《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51.王晓元:《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的互动关系》,《中国翻译》,1999年,第2期。
    52.王友贵:《网络时代的译介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2期。
    53.王友贵:《鲁迅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翻译文学史、中外关系的贡献》,《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第3期。
    54.王友贵:《意识形态与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1899-1979)》,《中国翻译》,2003年,第5期。
    55.吴元迈:《回顾与思考--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50年》,《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
    56.谢天振:《中国翻译文学史:实践与理论》,《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2期。
    57.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中国翻译》,2001年,第4期。
    58.谢天振:《2001年翻译文学一瞥》,《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2期。
    59.谢天振:《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和两大转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60.徐鹏绪、陈霞:《现代中国作家兼翻译家现象研究--翻译文学、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互动关系考察(之一)》,《东方论坛》,2005年,第3期。
    61.严锋:《超文本和跨媒体的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4期。
    62.杨联芬:《林纾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4期。
    63.杨柳:《论原作之隐形》,《中国翻译》,2001年,第3期。
    64.伊塔马·埃文-左哈尔:《多元系统论》,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
    65.邹琦:《图像时代的文学翻译》,《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66.查明建:《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2期。
    67.查明建:《译介学和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新课题》,《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2期。
    68.查明建:《意识形态、翻译选择规范与翻译文学形式库--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透视中国50-70年代的外国文学翻译》,《中外文学》,2001年,第3期。
    69.赵学勇:《消费时代的“文学经典”》,《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70.张俊才:《林纾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4期。
    71.张德明:《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人文杂志》,2004年,第2期。
    72.张联:《翻译文学的传播分析》,《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2期。
    73.张萍:《试论翻译对中国通俗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增)1期,第19卷。
    74.张旭:《也谈网络翻译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2期。
    75.张伟:《晚清译介的三种特色小说》,《中华读书报》,2001年2月9日。
    76.赵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20世纪中国文学接受俄国文学的三种模式》,《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
    77.赵明:《游动的文学热情--五四新文学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流程与模式》,《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78.钟尚离:《翻译研究领域里的文化研究现象调查--以国内期刊为样本的数 据分析(1996-2004)》,《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7期。
    79.周小仪:《英国文学在中国的介绍、研究及影响》,《译林》,2002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