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与戏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传统的鲁迅小说研究,基本是把鲁迅小说“当作小说”来研究的,而本论文则从“跨艺术”的角度,即从戏剧这一非小说艺术的视角来阐释、解读、研究鲁迅小说。本论文一方面采用“传记学”方法梳理鲁迅进行戏剧艺术活动的事实,一方面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在鲁迅小说中考察戏剧艺术的“痕迹”,然后用戏剧艺术的一些思想、原理、技巧去透视、研究鲁迅小说,在寻求戏剧艺术为鲁迅小说所增加的新的特质和美学品格的同时,从新的角度对鲁迅小说中所包含的沉深的思想进行了新的发掘。本论文在研究鲁迅与戏剧艺术关系的基础上,主要从人物、语言、结构、表现手法四个方面,以追求相同或相似的的美学效果为逻辑基点,深入研究了鲁迅小说与戏剧艺术的关系。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依据鲁迅有关戏剧方面的著述,对其一系列的戏剧活动特别是其戏剧批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评述。可以说,鲁迅与戏剧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对戏剧的内容和形式从整体上来看也是相当熟悉的,尤其是家乡绍兴自古即发达的戏剧,给了鲁迅沁入骨髓的文化熏染。对群体意识痼疾的反抗使鲁迅最终没有进行真正的戏剧艺术创作实践,然而戏剧对鲁迅的创作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鲁迅的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融入了许多戏剧艺术的质素。
     第二章研究“鲁迅小说的人物与戏剧”。就表面而言,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与戏剧具有直接的关系,从其联系方式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看戏者、唱戏者、演戏者和谈戏者。这些人物与戏剧的关系虽然不同,但都不仅寄寓了深刻而丰富的意义,而且,与人物密切相关的戏和唱词的选择还都紧扣人物的身份、处境、心理状态,从而使戏剧的原初含义与经现实语境过滤后的含义所形成巨大的张力,构筑了小说更为丰厚的艺术意味。从深层次来看,鲁迅将矛盾冲突这一戏剧性巧妙地融入到人物的塑造中,但是鲁迅更注重人物内在的戏剧性,他通过人物之间矛盾对立的关系,人物思想逻辑的非正常性与荒谬性,人物命运的突转,充分表现出人物内在矛盾冲突的精神世界及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展示了人物普遍处境的戏剧性。
     第三章探讨“鲁迅小说的语言与戏剧”。鲁迅小说的人物话语基本上采用戏剧式直接展示的方法。话语有一种摆脱了叙述主体的影响而“自行其是”的幻象,仿佛是对象自身越过了话语主体的中介而“直接”同我们见面,因而具有一种客观性、生动性。人物的话语也明显地体现出戏剧话语的特点——不仅显示人物的性格,更具有很直观的动作性。而这种具有动作性的人物话语,不仅指向人物的生存状态,更指向人物的精神状态。鲁迅小说语言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特色就是具有很强的色彩感,鲁迅小说在色彩语码的使用上着力凸显了白、黑、红三种基本颜色,这三种颜色是绍兴戏剧中角色装扮上惯用的颇具特色的色彩搭配,是鲁迅深为激赏的颜色,赋予了鲁迅独特的精神观念,形成了其极具个性的颜色隐喻化认知形式。鲁迅小说大量运用颜色词与中国戏曲中装扮色彩一样都具有激发接受者的想象力、引发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调动接受者的情绪情感等多种艺术功能。
     第四章研究“鲁迅小说的结构与戏剧”。第一节从时空结构上研究鲁迅小说与戏剧所具有的相似的美学追求。鲁迅小说对故事时间的巧妙安排,体现了鲁迅崭新的时间观念和深刻的思想意义。鲁迅小说以场景与省略交替的戏剧化节奏改变了小说的常规,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了作者追求客观、直观、写实的审美理想。鲁迅小说采用现在时的基本时态所表现出来的戏剧艺术特性,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在叙事时态功能上的观念。第二节从情节结构上研究鲁迅小说所追求的戏剧艺术效果。鲁迅小说不仅存在着紧凑精炼、集中整饬的戏剧化外部情节结构,还存在着承载深层意蕴的内部情节结构。鲁迅小说的内外结构与戏剧的内外结构具有同构性,它们的构成形态都属于“完成性和非完成性之间辩证的统一”。但从构成的意义上来看,它们又具有根本的异质性。鲁迅小说这一独具匠心的结构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小说结构的重大突破。
     第五章研究“鲁迅小说的表现手法与戏剧”。鲁迅小说在表现手法上对戏剧艺术的借鉴,主要体现在鲁迅小说的“无背景”方法与鲁迅小说的“油滑”手法两个方面。鲁迅自觉地借鉴了戏曲背景的虚拟手法,不仅使小说背景简洁传神,富于写意性,而且充分发挥着表演的效能。在小说背景的展现上,鲁迅积极借鉴了中国戏曲背景的表现方法,均采取了动态的展现。鲁迅小说中的“油滑”并非产生于偶然事件,它是鲁迅深受民间戏曲影响,借鉴戏剧艺术审美经验所独创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运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和运用叙述者风趣幽默的评论两个方面。“油滑”手法的运用不仅获得了如同丑角插科打诨,以滑稽姿态对现实进行揭露和讽刺的艺术效果,而且还具有如同中西方戏剧有意制造观众与舞台生活幻景的距离,引导读者对作品整体进行理性思考和评价的间离效果。
     总之,戏剧的影响和戏剧因素的渗入,为鲁迅小说带来了戏剧艺术的审美效果,增添了新的美学特质,也使鲁迅小说在主题意蕴的开掘上呈现出特有的表现力。鲁迅小说对戏剧艺术的吸收、融合和创新,拓展了中国小说诗学的领域,为现代中国小说的发展,乃至繁荣今天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思路与范式。
While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on Lu Xun's fictions mainly analyzes his works by "regarding fictions as fictions",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illuminate, interpret and study his fi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rama study which is a "cross-art form" approach. On one hand, the author's relative practices on drama are sorted with "biographic study", on the other, dramatic traces in his fictions are explored through "close reading". Then ideas, theories and strategies of drama study are employed to inspect and study the works. In this way, we try to seek the new features and aesthetic qualities brought to his fictions by the art of drama so that new findings can be made on Lu's profound thinking expressed in his work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and the art of drama, this work attempts to make an intensiv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his fictions and this art form in aspects of character, language, structure and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on the logic foundation of pursing the same or similar aesthetic effects.
     The whole dissertation goes in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carefully arranges and reviews Lu Xun's activities concerned with drama, especially his dramatic criticism on the foundation of his writings on this art form. It is safe to say that he has a quit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is art form. On the whole, he is quite familiar with its content and form. The prosperous local drama in his hometown Shaoxing specially has everlasting cultural influences on him. Though his efforts on resisting flaws in Chinese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prevent him from leading real dramatic creation, the art of drama leaves far-reaching influences on his literary practices. As a result, not a few dramatic elements are blended into his fictional works.
     The second section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s in Lu Xun's fictions and drama". Superficially, characters in these works have direct connections with those in dramas and according to the ways they are related,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audience, drama singers, performers and reporters. Though related to drama characters in different ways, they all carry deep and rich meanings. What's more, dramatic items and librettos chosen well echo their identities, circumstances and psychological states so that the great tension between the dramatic works’original meanings and their indications in the new modern context creates more rich and generous art atmosphere for his fictions. At the deeper level, Lu delicately syncretizes dramatic conflicts with characterization in fictions an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characters'inner dramatic features. Through characters'contradictory relations, their abnormal and ridiculous reasoning as well as their sharp transitions of fates, Lu well displays their contradictory inner world and distinct personalities together with dramatic features of their common circumstance.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guage of Lu Xun's fictions and drama". Characters'discourses are basically displayed in a dramatically direct way. They carry a kind of illusion that they get rid of narrators’control and "go as they like". As a result, it seems that subjects of the discourses get free from the agencies of narrators and meet with us "directly", which achieves a kind of objectivity and vitality. Characters’discourses also evidently reflect features of drama discourses, that is, they not only demonstrate characters’personalities, but also have direct viewing sense of action. This sort of discourse with action sense points to characters'living states and more importantly, to their mental states. Another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Lu's fictional language is its strong sense of color. The three basic color terms he uses and appreciates most--white, black and red--are unique color assortments of actors'make-up and costumes in Shaoxing local drama. They shape the author's ideas and values so that a special cognitive form of color metaphorization comes into being. Lu's frequent employment of color terms inspires readers'imagination, initiates their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mobilizes their sentiments just like the special make-up and costum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do.
     The fourth chapter center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s of Lu Xun's fictions and drama". The first part of it explores the similar aesthetic ideals of his fictions and drama in aspect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structure. Lu's exquisite time setting in narrating indicates his brand new conception on that and its profound perception. His arrangement of dramatic tempo which features alternation of scenes and ellipses in fictions breaks the norms of this art form and largely exemplifies his aesthetic principles of objectivity, directness and factuality. His introduction of present tense as the basic one embodies his works'dramatic art features and challenges the conceptions on narrating ten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ictions. The second part throws light upon the dramatic artistic effects that Lu goes af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lot structure. Lu's fictions possess not only the compact, wrought, centralized and organized external plot structures of drama, but also the internal ones with comprehensive indications. This double-structure in his fictions is similar to those of dramas and structures in the two art forms all explain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completion and under-completion". However, they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in scope of structural significance. Lu's inventive structure arrangement also serves as a great breakthrough in Chinese traditional fiction structures.
     The last chapter studi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techniques of Lu Xun's fictions and drama.”Lu's references to drama in expression techniques are mainly demonstrated in his methods of“non-background arrangement”and“slickness”. His conscious introduction of the first method makes the contexts of fictions succinct, penetrating and expressionistic; also, these contexts exert the function of performing. In the display of background, Lu learns from Chinese drama and chooses the approach of dynamic presentation. The "slickness" in his works doesn't come into being accidentally; it is an important method he creates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drama. This technique features interlude of comedians and humorous commentary of narrators. It achieves the artistic effects by exposing and satirizing the reality in a comical way just like joking with the buffoons.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the distancing effect the same as western dramatists'efforts to set a distance between audience and the stage so that readers are led to make sensible pondering and evaluation of fictions.
     In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of drama and dramatic elements brings to Lu Xun's fictional works aesthetical effects of drama, creates new aesthetic features and makes his works more expressive in exploration of thematic meaning. Lu makes absorption, blending and innovations of dramas in his fictions so that the scope of Chinese fictional poetics is expanded and inspiring art approaches and examples are provi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ctions as well as the flourishment of contemporary fiction writing.
引文
①[苏]莫·卡冈:《艺术形态学》,凌继尧、金亚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82页。
    ②徐岱:《小说叙事学》,商务印书馆出版2010年版,第250页。
    ①谭霈生:《戏剧本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页。
    ②别林斯基:《诗歌的分类和分科》,《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①《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②《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③茅盾:《读<呐喊>》,《茅盾全集》第十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98页。
    ①《译文序跋集·<少年别>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1页。
    ①[美]S·W·道森:《论戏剧与戏剧性》,艾晓明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①谢成功、梁志勇:《前言》,《戏剧手法例话》,上海文艺出版1987年版,第5页。
    ②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剧作理论研究组编:《剧作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46页。
    ③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剧作理论研究组编:《剧作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46页。
    ①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剧作理论研究组编:《剧作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45—46页。
    ②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剧作理论研究组编:《剧作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52页。
    ①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剧作理论研究组编:《剧作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57页。
    ②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剧作理论研究组编:《剧作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48页。
    ③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剧作理论研究组编:《剧作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52页。
    ①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剧作理论研究组编:《剧作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46—47页。
    ①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剧作理论研究组编:《剧作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55页。
    ②[美]S·W·道森:《论戏剧与戏剧性》,艾晓明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3页。
    ①[苏]莫·卡冈:《艺术形态学》,凌继尧、金亚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46页。
    ②[苏]莫·卡冈:《艺术形态学》,凌继尧、金亚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50—251页。
    ①[法]狄德罗:《论戏剧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张冠尧、桂裕芳等译,第2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4页。
    ①《朝花夕拾·五猖会》,《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9页。
    ②《朝花夕拾·五猖会》,《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0页。
    ①《朝花夕拾·五猖会》,《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0页。
    ②《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8页。
    ③《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9页。
    ④晓蕙、锡佩:《鲁迅与日本歌舞伎》,人民日报,1979年1月28日。
    ⑤《热风·智识即罪恶》,《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2页。
    ⑥《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1页。
    ①《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8页。
    ②《坟·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页。
    ③《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④《呐喊·社戏》,《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7页。
    ⑤《日记·乙卯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⑥《日记·日记二十四》,《鲁迅全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0页。
    ⑦《热风·为“俄国歌剧团”》,《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3页。
    ①《日记·日记十六》,《鲁迅全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②《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页。
    ③《坟·杂忆》,《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237页。
    ④《书信·250217致 李霁野》,《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8页。
    ①《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页。
    ②《集外集拾遗·<解放了的堂·吉诃德>后记》,《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5页。
    ③《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④《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3、586页。
    ①《朝花夕拾·五猖会》,《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
    ①《朝花夕拾·无常》,《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
    ②《朝花夕拾·无常》,《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页。
    ③《朝花夕拾·后记》,《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6页。
    ④《朝花夕拾·五猖会》,《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0—271页。
    ①《坟·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9页。
    ②《热风·三十五》,《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2页。
    ③《坟·论照相之类》,《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④《坟·论照相之类》,《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⑤《坟·论照相之类》,《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195页。
    ①《坟·论照相之类》,《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②《坟·论照相之类》,《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③《花边文学·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9页。
    ④《花边文学·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0页。
    ⑤《花边文学·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下)》,《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2页。
    ①《呐喊·社戏》,《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7页。
    ②《呐喊·社戏》,《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8—589页。
    ③《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3页。
    ④《日记·壬子日记》,《鲁迅全集》第十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①《三闲集·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4—85页。
    ②《两地书·第一集北京》,《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③《两地书·第一集北京》,《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④《两地书·第二集厦门一广州》,《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①《书信·220821致胡适》,《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1页。
    ②《书信·220814致胡适》,《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8—429页。
    ③《华盖集续编·关于<三藏取经记>等》,《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7页。
    ①《准风月谈·电影的教训》,《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9页。
    ①《坟·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253页。
    ②《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1页。
    ③《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2页。
    ④《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①《准风月谈·电影的教训》,《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
    ②《华盖集·补白》,《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③《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2页。
    ④《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3页。
    ①《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页。
    ②《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345页。
    ③《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5页。
    ④《伪自由书·最艺术的国家》,《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1—92页。
    ⑤《伪自由书·大观园的人才》,《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126页。
    ①《二心集·新的“女将”》,《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页。
    ②《二心集·新的“女将”》,《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页。
    ③《坟·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5页。
    ④《坟·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4页。
    ①《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8页。
    ②《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页。
    ①《热风·为“俄国歌剧团”》,《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3页。
    ②《热风·为“俄国歌剧团”》,《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3页。
    ③《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
    ④《热风·六十五暴君的臣民》,《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4页。
    ①《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②《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
    ③[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第16页。
    ①《且介亭杂文·答<戏>周刊编者信》,《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页。
    ②《且介亭杂文·答<戏>周刊编者信》,《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150页。
    ③《且介亭杂文·答<戏>周刊编者信》,《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一151页。
    ①《且介亭杂文·答<戏>周刊编者信》,《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②《且介亭杂文·寄<戏>周刊编者信》,《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155页。
    ③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剧作理论研究组编:《剧作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49页。
    ④[美]S·W·道森:《论戏剧与戏剧性》,艾晓明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0页。
    ①金登才:《戏剧本质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①《花边文学·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9页。
    ①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0页。
    ①杨义:《鲁迅小说会心录》,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①曲词引自豫剧和曲剧的《小寡妇上坟》。
    ②《热风·暴君的臣民》,《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4页。
    ①《热风·三十八》,《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9页。
    ①茅于美:《易卜生和他的戏剧》,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第135页。
    ①范伯群、曾华鹏:《鲁迅小说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64页。
    ①《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
    ②别林斯基:《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别林斯基论文学》,第200—201页。
    ③[美]S·W·道森:《论戏剧与戏剧性》,艾晓明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3页。
    ①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②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7—138页。
    ③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4页。
    ①王瑶:《王瑶全集》第六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39页。
    ①《坟·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②《坟·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①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剧作理论研究组编:《剧作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86页。
    ②[美]S·W·道森:《论戏剧与戏剧性》,艾晓明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76页。
    ①《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
    ①《热风·四十二》,《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3页。
    ②《两地书·二》,《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①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剧作理论研究组编:《剧作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376页。
    ②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③[美]S·W·道森:《论戏剧与戏剧性》,艾晓明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5页。
    ④王富仁:《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页。
    ⑤“发现”(Anagonisis)是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这一般是指两个方面:人物自己和观众:人物发现他们和对方有新的关系或新的认识,观众也从“发现”的情节中对人物发现新的关系和认识。“突转”和“发现”往往是同时进行的,或一前一后地进行的,但也可以各自单独进行的。
    ①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8页。
    ①谭霈生:《戏剧本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页。
    ②别林斯基:《诗歌的分类和分科》,《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③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①[法]贝尔纳·瓦莱特:《小说——文学分析的现代方法与技巧》,陈艳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②[法]贝尔纳·瓦莱特:《小说——文学分析的现代方法与技巧》,陈艳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③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④《准风月谈·电影的教训》,《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9页。
    ①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448页。
    ①[俄]别林斯基:《诗的分类和分科》,《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满涛译,上海译林出版社1980年版,第84页。
    ①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1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229页。
    ②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①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7页。
    ②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页。
    ③[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
    ①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页。
    ①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223页。
    ②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86页。
    ③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8页。
    ①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②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③[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4页。
    ④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⑤[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3页。
    ⑥[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4页。
    ①Ray,Verne F."Human Colour Perception and Behavioural Response". Transactions of New York Acadeny of Sciences.1953. In:Hickerson, Nancy Parrot.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M].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tson, 1980.121.
    ①《朝花夕拾·无常》,《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
    ②《朝花夕拾·无常》,《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9—280页。
    ③《朝花夕拾·无常》,《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1页。
    ④《朝花夕拾·无常》,《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页。
    ⑤《朝花夕拾·无常》,《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页。
    ①钱理群:《心灵的探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235页。
    ①《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0页。
    ②《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1页。
    ①《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0页。
    ②《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1页。
    ③《热风·随感录三十九》,《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4页。
    ①《热风·暴君的臣民》,《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4页。
    ①《朝花夕拾·无常》,《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
    ②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①《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9页。
    ①转引自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页。
    ①[苏]谢·奥布拉兹卓夫:《中国人民的戏剧》,见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581页。
    ①王富仁:《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0页。
    ①伍蠡甫、戚叔含、林同济等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第194页。
    ②[苏]谢·奥布拉兹卓夫:《中国人民的戏剧》,见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581页。
    ③[苏]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周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37页。
    ①[苏]谢·奥布拉兹卓夫:《中国人民的戏剧》,见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581页。
    ①[苏]谢·奥布拉兹卓夫:《中国人民的戏剧》,见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581页。
    ②[德]奥·威·史雷格尔:《戏剧艺术与文学教程》,见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416页。
    ①[美]贝克:《戏剧的技巧》,见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471、474、474页。
    ②《法国作家论文学》,王忠琪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10页。
    ③见《美国作家论文学》,刘保端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7页。
    ④[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⑤[俄]契诃夫:《写给玛·符·基塞列娃》,《契诃夫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
    ①[德]奥·威·史雷格尔:《戏剧艺术与文学教程》,见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416页。
    ①[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56页。
    ②[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57页。
    ③谭霈生:《戏剧艺术的特性》,见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剧作理论研究组编:《剧作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200、202页。
    ①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2页。
    ②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5页。
    ③[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60页。
    ④[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57页。
    ①[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59页。
    ①[苏]米·巴赫金:《时间的形式与长篇小说中的时空关系:结论》,见吕同六主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一183页。
    ①《华盖集·忽然想到(四)》,《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①[美]威廉·莱尔:《鲁迅的现实观》,见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1),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4—335页。
    ②[美]威廉·莱尔:《鲁迅的现实观》,见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1),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5页。
    ①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7—-298页。
    ②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8页。
    ③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8页。
    ①[美]帕特里克·哈南:《鲁迅小说的技巧》,见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1),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1-322页。
    ②[美]帕特里克·哈南:《鲁迅小说的技巧》,见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1),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1页。
    ③孙惠柱:《第四堵墙——戏剧的结构与解构》,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④焦菊隐:《豹头·熊腰·凤尾》,见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剧作理论研究组编:《剧作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318页。
    ①顾仲彝:《编剧理论与技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第241—244页。
    ①谢成功、梁志勇:《戏剧手法例话》,上海文艺出版1987年版。
    ①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
    ②谭霈生:《戏剧艺术的特性》,见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剧作理论研究组编:《剧作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98—199页。
    ①《坟·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0页。
    ②[日]伊藤虎丸:《鲁迅与终末论》,李冬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36页。
    ③转引自[日]伊藤虎丸:《鲁迅与终末论》,李冬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61页。
    ④转引自[日]伊藤虎丸:《鲁迅与终末论》,李冬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64页。
    ①[苏]霍洛道夫:《戏剧结构》,李明琨、高士彦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7页。
    ②[苏]霍洛道夫:《戏剧结构》,李明琨、高士彦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页。
    ③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5页。
    ①《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6页。
    ②马琦:《编剧概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①欧阳周、顾建华、曹治国主编:《简明艺术辞典》,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第245页。
    ②房文斋:《小说艺术技巧》,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
    ①茅盾:《创作的准备——从“人物”到“环境”》,《茅盾全集》(第2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
    ②《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八篇清末之谴责小说》,《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0页。
    ①[美]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宋协立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页。
    ①《且介亭杂文·答<戏>周刊编者信》,《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①郑家建:《历史向自由的诗意敞开——〈故事新编)诗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38页。
    ②《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第55页。
    ①《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3页。
    ②《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4页。
    ③《<玄武门之变>序》,中国现代文学馆编:《茅盾》(下卷),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第407页。
    ①《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4页。
    ②《书信·360201致黎烈文》,《鲁迅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③《准风月谈·二丑艺术》,《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①《伪自由书·大观园的人才》,《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②《且介亭杂文·答<戏>周刊编者信》,《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③《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103页。
    ④王西彦:《论阿Q和他的悲剧》,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第214页。
    ①《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②王西彦:《论阿Q和他的悲剧》,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第215页。
    ③《<玄武门之变>序》,中国现代文学馆编:《茅盾》(下卷),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第407页。
    ①《且介亭杂文二集·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
    ②《华盖集续编·<阿Q正传>的成因》,《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8页。
    ①《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0页。
    ②《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4页。
    ③《准风月谈·“滑稽”例解》,《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页。
    ④《准风月谈·“滑稽”例解》,《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页。
    ⑤《准风月谈·“滑稽”例解》,《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页。
    ⑥《且介亭杂文二集·什么是“讽刺”?》,《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1页。
    ⑦《书信·360201致黎烈文》,《鲁迅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①[德]贝·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扬忠、张黎、景岱灵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192页。
    ②[德]贝·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扬忠、张黎、景岱灵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191页。
    ③[德]贝·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扬忠、张黎、景岱灵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194页。
    ④[德]贝·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扬忠、张黎、景岱灵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195页。
    ①[德]贝·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扬忠、张黎、景岱灵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202页。
    ②[德]贝·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扬忠、张黎、景岱灵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199页。
    ③《花边文学·古人并不纯厚》,《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3页。
    ④《花边文学·古人并不纯厚》,《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2页。
    ⑤《花边文学·古人并不纯厚》,《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3页。
    ⑥[捷克]J·普实克:《鲁迅》,见《鲁迅研究年刊》(1979年)
    ①《且介亭杂文·阿金》,《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页。
    ①徐岱:《小说形态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6页。
    ①[苏]莫·卡冈:《艺术形态学》,凌继尧、金亚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82页。
    ②徐岱:《小说叙事学》,商务印书馆出版2010年版,第250页。
    ③谭霈生:《戏剧本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页。
    ④别林斯基:《诗歌的分类和分科》,《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①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2页。
    ②雨果:《<光与影集>序》(1840年),《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二册),第141页。
    ③[美]杰拉德·吉列斯比:《欧洲小说的演化》,胡家峦、冯国忠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7年版,第3-4页。
    ④[法]贝尔纳·瓦菜特:《小说——文学分析的现代方法与技巧》,陈艳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⑤[美]S·W·道森:《论戏剧与戏剧性》,艾晓明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3页。
    ①[美]S·W·道森:《论戏剧与戏剧性》,艾晓明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3-114页。
    ②季星星:《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戏剧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30页。
    ①[苏]莫·卡冈:《艺术形态学》,凌继尧、金亚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版,第174页。
    ①李何林:《鲁迅论》,北新书局1930年版,第146页。
    [1]张秀枫选编:《鲁迅小说全编》,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鲁迅:《鲁迅全集》(共十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3][日]伊藤虎丸,刘柏青、金训敏合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现代论文选粹》,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
    [4][日]丸尾常喜:《“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秦弓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5][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6][日]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王俊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7][日]伊藤虎丸:《鲁迅与终末论》,李冬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8]周遐寿:《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9]乐黛云主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1)》(译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10]李希凡:《<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11]张华:《鲁迅和外国作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12]邵伯周:《<呐喊><彷徨>艺术特色探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13]王富仁:《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14]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1913—1983):全5卷及索引分册,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
    [15]范伯群、曾华鹏:《鲁迅小说新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16]李煜昆:《鲁迅小说研究述评》,峨眉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年。
    [17]王晓明:《鲁迅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18]周作人:《关于鲁迅》,止庵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19]王瑶:《王瑶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0]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1--4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21]孙郁,黄乔生主编:《回望鲁迅丛书》(一套22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2]王富仁、赵卓:《突破盲点——世纪末社会思潮与鲁迅》,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23]靳丛林编译:《东瀛文撷——20世纪中国文学论》,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24]郑家建:《历史向自由的诗意敞开——〈故事新编)诗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25]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26]鲁迅博物馆编:《韩国鲁迅研究论文集》,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
    [27]钱理群:《心灵的探寻》,第2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28]王友贵:《翻译家鲁迅》,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29]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0]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31]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32][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满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33][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34][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35][苏]莫·卡冈:《艺术形态学》,凌继尧、金亚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
    [36][美]鲁·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郭小平、翟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37][德]谢林:《艺术哲学》(上、下),魏庆征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
    [38][法]狄德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张冠尧、桂裕芳等译,第2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39][德]黑格尔:《美学》(4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40]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
    [4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之戏曲、曲艺卷,戏剧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1989年。
    [42]陆梅林、李心峰编:《艺术类型学资料选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43]杨恩寰、梅宝树:《艺术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4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新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5]王喜绒等:《20世纪中国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46][英]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47][美]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宋协立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48][苏]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49][法]贝尔纳·瓦莱特:《小说——文学分析的现代方法与技巧》,陈艳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50][英]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冯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51][法]热拉尔·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选,批评译文选》,史忠义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52]刘欣中:《金圣叹的小说理论》,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53]陈谦豫:《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89年。
    [54]汪靖洋主编:《当代小说理论与技巧》,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
    [55]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56]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1917—192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57]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1928-193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58]周书文:《中国古典小说审美思考》,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59]房文斋:《小说艺术技巧》,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
    [60]徐岱:《小说形态学》,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
    [61]翁义钦:《欧美近代小说理论史稿》,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62]吕同六主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上)》,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
    [63]吕同六主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
    [64]王增斌、田同旭:《中国古代小说通论综解》(上、下册),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
    [65]耿占春:《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66]谢昭新:《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史》,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
    [67]胡亚敏:《叙事学》,第2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8]杨义:《中国叙事学》(图文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69]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70]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71]韩进廉:《中国小说美学史》,第2版,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
    [72][德]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德]汉斯-尤格·施密特著:《认知语言学导论》,彭利贞、许国萍、赵薇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73]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74][苏]杰尔查文:《易卜生论》,李相崇、王以铸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
    [75][英]威廉·阿契尔:《剧作法》,吴钧燮、聂文杞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4年。
    [76][美]约翰·霍华德·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邵牧君、齐宙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
    [77][苏]霍洛道夫:《戏剧结构》,李明琨、高士彦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
    [78][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
    [79][英]阿·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徐士瑚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
    [80][美]乔治·贝克:《戏剧技巧》,余上沅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
    [81][美]布罗凯特:《世界戏剧艺术欣赏——世界戏剧史》,胡耀恒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
    [82][英]J·L·斯泰恩:《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象禺武文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
    [83][德]贝·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扬忠、张黎、景岱灵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84][美]S·W·道森:《论戏剧与戏剧性》,艾晓明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年。
    [85][德]曼弗雷德·普菲斯特:《戏剧理论与戏剧分析》,周靖波、李安定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86]吴光耀:《舞台道具》,上海:上海文化版社,1964年。
    [87]顾仲彝:《编剧理论与技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
    [88]马琦:《编剧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89]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90]茅于美:《易卜生和他的戏剧》,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
    [91]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外国现代剧作家论剧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92]陈世雄:《西方现代剧作戏剧性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
    [93]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94]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部编:《戏剧美学思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
    [95]谢成功、梁志勇:《戏剧手法例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1987年。
    [96]胡妙胜:《戏剧演出符号学引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
    [97]孙文辉:《戏剧哲学——人类的群体艺术》,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98]金登才:《戏剧本质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
    [99]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剧作理论研究组编:《剧作艺术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100]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戏曲研究》编辑部编:《戏曲研究》(第三十七辑):目连戏研究专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
    [101]周育德:《中国戏曲文化》,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年。
    [102]沈达人:《戏曲的美学品格》,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
    [103]汪又绚:《舞台美术:幻觉与非幻觉的诱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04]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105]宋宝珍:《世界艺术史·戏剧卷》,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
    [106]傅谨:《中国戏剧艺术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107]栾冠桦:《角色符号:中国戏曲脸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108]孙惠柱:《第四堵墙——戏剧的结构与解构》,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109]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0]余秋雨:《舞台哲理》,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7年。
    [111]孟昭毅等:《印象:东方戏剧叙事》,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112]夏兰:《中国戏曲文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年。
    [113]朱恒夫:《论戏曲的历史与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
    [114]蓝凡:《中西戏剧比较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
    [115]俞为民:《中国戏曲艺术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6]谭霈生:《戏剧本体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7]张兰阁:《戏剧范型——20世纪戏剧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8]季星星:《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戏剧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9][日]丸山升:《日本的鲁迅研究》,靳丛林译,《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1期。
    [120][韩]朴宰雨:《韩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4期。
    [121]张杰:《美国的鲁迅研究》,《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
    [122]郑心伶、梁惠玲:《美国鲁迅研究概述》,《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123]刘国平:《日本中青年学者鲁迅研究的新成果》,《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8期。
    [124]张福贵:《日本近年鲁迅研究述评(上)》,《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8期。
    [125]张福贵:《日本近年鲁迅研究述评(下)》,《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9期。
    [126]张梦阳:《日本鲁迅研究概观》,《文艺研究》2006年第12期。
    [127]黄艾仁:《浅谈鲁迅对京剧的意见》,《江淮论坛》1965年第1期。
    [128]钦文:《鲁迅和戏剧》,《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
    [129]冬梧:《鲁迅与戏剧》,《青海社会科学》1981年第3期。
    [130]曹禺:《学习鲁迅》,《剧本》1981年第10期。
    [131]张新元:《中国戏曲发展道路的哲人思考——鲁迅三十年代论梅兰芳》,《四川戏剧》1995年第1期。
    [132]廉文澄:《鲁迅现代戏剧艺术的审美意识》,《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133]程致中:《论鲁迅胡适对易卜生戏剧的文化选择》,《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2期。
    [134]廉文澄:《鲁迅中国传统戏曲的审美情趣》,《当代戏剧》1999年第2期。
    [135]彭万荣:《鲁迅的戏剧观》,《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36]覃碧卿、刘家思:《论鲁迅的戏剧审美取向》,《四川戏剧》2006年第4期。
    [137]胡淳艳:《鲁迅论梅兰芳问题研究述评》,《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38]万洪莲:《析鲁迅对戏剧的意见》,《语文学刊》2008年第7期。
    [139]甄洪永、付玲玲:《曲史结合:论鲁迅的戏曲批评》,《前沿》2009年第1期。
    [140]卓光平:《鲁迅对话剧的见解与期望》,《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41]李占鹏:《鲁迅戏剧评论的涉笔视野与蕴意指向》,《飞天》2009年第4期。
    [142]卓光平:《“鲁迅与戏剧”研究述评》,《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43][日]丸尾常喜:《祝福与救济——在鲁迅的“鬼”》,《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第4期。
    [144]姜建:《历史小说·戏曲·杂文——<故事新编>“油滑”风格探源》,《齐鲁学刊》1986年第5期。
    [145]汪晖:《戏剧化、心理分析及其它——鲁迅小说叙事形式枝谈》,《文艺研究》第1988第6期。
    [146]朱晓镜:《鲁迅小说的戏剧因素》,《吴中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147]施军:《借鉴 融合 创新——鲁迅小说创作中对戏剧手法的运用》,《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1期。
    [148]林荣松:《传统的认同与超越——鲁迅小说文体新论》,《晋阳学刊》1995年第6期。
    [149]伍建华:《契诃夫、鲁迅短篇小说戏剧化倾向之比较》,《武陵学刊》1998年第2期。
    [150]胡辉杰:《从目连戏看鲁迅和他的文本世界》,《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7期。
    [151]胡辉杰:《负罪、拯救与超越——再论从目连戏看鲁迅和他的文本世界》,《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52]刘家思:《绍兴目连戏原型与鲁迅的主体意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5期。
    [153]左尚鸿:《<故事新编>的“油滑”与浙东戏曲的“二丑艺术”》,《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54]刘家思:《论绍兴目连戏对鲁迅艺术审美的影响》,《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155]《鲁迅研究月刊》1980~2011年各期。
    [156]翟大炳:《谈艺术形态相互渗透的活力——关于当代小说戏剧化的思考》,《山花》1988年第3期。
    [157]方守金:《试论小说的戏剧化及其限制和超越》,《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5期。
    [158]王传斌:《电影、戏剧、小说比较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
    [159]张向东:《戏剧化的中国现代小说》,《戏剧文学》1998年第6期。
    [160]皋于厚:《古代小说、戏曲的相互渗透及小说戏剧化手法的演进》,《艺术百家》1999年第4期。
    [161]皋于厚:《小说戏剧化的两种形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62]方守金:《试论小说与戏剧的艺术融合》,《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63]董乃斌:《戏剧性:观照唐代小说诗歌与戏曲关系的一个视角》,《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
    [164]陈军:《论戏剧与小说的文体区别及沟通》,《戏剧文学》2005年第12期。
    [165]濮波:《再谈戏剧性的当代嬗变和界定困境》,《四川戏剧》2010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