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人类学诗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20世纪初期的俄国形式主义到20世纪中期的结构主义,在这半个世纪中,诗学经历着面貌纷呈的变迁,巴赫金以其极具个性的思考言说着自己的诗学追求。本文认为,巴赫金对诗学的思考沿着一条朝向人类学诗学方向的道路而展开,因为他始终是在哲学人类学的宽宏视野中观照诸多诗学问题的。巴赫金早年将对人的关注聚焦于入的存在这个哲学人类学的基本问题上,认为人的存在是具有唯一性的,并且他坚持用自我和他人这一二元论人观来观照人的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外位性思想,主张他人作为另外一个独立个体,永远只能存在于我的外位,这就决定了人类每一个体的存在都既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又存在着自己无法突破的局限,从而吁求建立一种自我和他人互相依存的关系。围绕着外位性思想这一或明或暗的线索,巴赫金延伸和展开了对诗学诸问题的思考,其鲜明的人类学色彩与同期的其他诗学主张形成明显对照。
     在提出外位性思想后,巴赫金主张将主体具有外位性立场视为评判其行为是审美活动的本质性标准,并认为作者具有相对于主人公和作品整体的外位性立场是完成审美建构的关键,如果失去了外位性立场,将难以成功完成艺术创作。因为在他看来,审美反应意味着对人进行整体性的完成性的反应,这必然要求作者外位于主人公。然而巴赫金的立场很快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发生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前后截然相反的评价上。本文认为,巴赫金是在人的观念随着对陀氏小说研究的深入受其影响而改变,相应的调整了其外位性思想以及其诗学观的。陀氏小说中绝大多数未定形的人物形象极大地影响了巴赫金对人的根本看法。对有着隐秘内心世界和独立而不断变化着的自我意识的内在的人的发现,使巴赫金认识到作者是无法在艺术上对这样的主人公加以完成的。正是这一点使巴赫金转而提出了对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度评价的复调小说理论。相应的,外位性思想的内涵也因此得到了丰富,而其侧重点也发生了转移。人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强调,他人对我的外位性在了解和理解我方面因此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局限而非优越性。
     至于对欧洲小说发展史的研究,巴赫金则将着眼点锁定在其中人的形象的变迁和作者立场相应地调整上,认为在欧洲小说的传统中,存在着这样一条线索:随着自我意识的出现和增强,人完全的外在化状态被打破,出现了私人生活,从而使人对自己生活和对他人生活有了不同的态度,这也制约着小说作者的立场、视角和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巴赫金认为,当自我意识和内在的人对人的存在取得了决定性的作用的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的小说对此做出了最好的展示。接着,巴赫金又提出了建立在两个独立主体独立意识共存基础上的,将艺术语言所特有的现象一一双声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语言研究方法论:超语言学。
     到了晚年,巴赫金在谈到对他文化、文学作品的接受等诗学问题时,对外位性侧重点的强调再次发生了变化。此时,巴赫金所强调的是自我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他希望在理解他文化和文学作品时,要保持自己的立场、原则和世界观,不要放弃和忘掉自我的主体地位和独立的自我意识,并对他文化和文学作品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在巴赫金的生命最后阶段,他将建立在外位性基础上的理解视为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而加以提倡。
     纵观巴赫金一生围绕外位性思想思考诗学问题,建构人类学诗学的努力过程,可以发现,他对同时代影响巨大的诗学观的批评是切中要害的,而在这中间所表现出的超凡学术想象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当然,人类学诗学和外位性思想之间的关系有时也有不协调之处,比如复调小说理论本身的失之偏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作为一种范式外位性思想的兼容性在有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因此,我们要对巴赫金围绕外位性思想构建人类学诗学的贡献和局限做具体分析和考察,以期对我们的学术活动有所裨益。
From Russian formalism in the beginning of20th century to structuralism in the middle of that century, the poetics changed a lot. Bakhtin's thinking on poetics had his unique character. In this paper, Bakhtin's thinking on poetics lead to anthropology poetics, because he always thought over most poetics issues in the point view of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In his early years, he focused on human's existence which is the basic issue of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and claimed that human's existence was unique. Meanwhile, he insisted on percipiencing the human existence issue by self-other dualism. On this basis, he proposed outsideness, and claimed that the other as an independent individual, was outside of me forever. That meant that each individual of human beings had its unique value, significance and role; meanwhile it had also its unbroken restrict, which called for a mutual dependent relationship.Bakhtin's thinking on poetics issues expanded and extended surrounding outsideness, a overt or covert clue. It compared to the other poetics at the same time for its character of anthropology.
     After proposing outsideness, Bakhtin advocated that the criterion to judge an activity aesthetic one or not is whether the subject of this activity has outsideness position. And that determined that the author with outsideness position was the sticking point of aesthetical construction. To an author, he could not establish art creation without an outsideness position. Because to Bakhtin, aesthetic meant an whole and complete reaction to human beings, and that demanded the anther is outside of the hero. However, Bakhtin changed his standpoint quickly, and it occurred at the inconsistent evaluation on Dostoevsky's novels. According to this paper, Bakhtin adjusted his outsideness and his poetics with his conception of human beings changing after he was influenced by study Dostoevsky's novel. Most unshaped heroes in Dostoevsky's novel influenced Bakhtin's human point view a lot.The founding that there were people with concealed inner world and independent and developing self-consciousness made Bakhtin be awared that the author could not finish this kind of heroes in aesthetic way. It is that made Bakhtin propose polyphony novel theory which praised Dostoevsky's novel. Accordingly, the content of outsideness was enriched and its key point transferred. The self-consciousness was emphasized unprecedentedly, and the other's outsideness to me in comprehension behaved restrict rather than advantage.
     Concerning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European novel, Bakhtin focused on the changing of image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adjustment of the author's position. He claimed that in the tradition of the European novel, there was such a clue---private life appeared with self-consciousness increasing and strengthening and the complete externality of human being broken, so human being had different attitude to the life of his own and that of the others. That restricted the author's position, angle of view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image of human being. When self-consciousness and inner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effected determinately, Dostoevsky and his polyphony novels displayed their best side. Then, Bakhtin raised paralinguistics as methodology of study on language, which mainly studied speech of two direction that was the special phenomena of art which basing on two subjects and consciousness existing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later years of Bakhtin, concerning comprehension of the other culture and literature, Bakhtin again changed emphasis point of outsideness. This time what Bakhtin emphasized was the unique value and role of self, so he hoped when comprehend the other culture and literature, people should keep his position, principle and world view, do not give up subject position and independent self-consciousness, and then to comprehend the other culture and literature creatively. At the last time of Bakhtin, he advocated comprehension based on outsideness as the methodology of the humanity.
     Wholly studying Bakhtin's effort in outsidenss thinking and anthropology poetics establishing, we can discover that his criticizing to the cotemporary poetics which had great influence is precise. And in his criticizing, it is deeply impressed that he had remarkable academic imagination. However, it is impossible that coordination between anthropology poetics and outsideness is always occurred. We can make an example of the unsuccessful of polyphony novel theory. From this uncoordination, we can see that compatibility as a normal form of outsideness is not always satisfactory. Therefore, we should make the specific analysis to its contribution and restrict to develop our academic studying.
引文
①[法]萨特:《萨特思想小品》,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第95、96页
    ①周卫忠:《巴赫金诗学的主体间性之思》,《广东社会科学》,2006(5),第157页
    ①王宗琥:《审美活动中的移情与外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1),第105页
    ②邱运华:《外位性理论与巴赫金文艺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外国文学评论》,2006(2),第109页
    ①梅兰:《巴赫金哲学美学与文学思想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98页
    ②夏仲宪:《巴赫金狂欢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49页
    ③同上,第49页
    ④同上,第56页
    ⑤[俄]巴赫金:《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载《二十年代文集》,基辅:《Next》出版社,1994年版,第104页。转引自夏仲宪:《巴赫金狂欢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56页
    ①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五十年代中国文艺思想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4页
    ①有关国际学界对巴赫金的研究主要参考了北冈诚司的研究成果。见[日]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魏炫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之《读书向导》,第382-397页
    ①[俄]孔金、孔金娜:《巴赫金传》,张杰、万海松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第380页
    ① Having taken the reader through the major critical trends during Bakhtin's lifetime,Emerson devotes the second half of her book to recent criticism on three major Bakhtinian themes—"polyphony" and "dialogism,”' "carnival," and "outsideness." While some of the criticism raises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earlier criticism,Russian scholars have had a better opportunity to evaluate Bakhtin's work in light of the full spectrum of his publications and with out the full weight of political restrictions on them. B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concepts has been made by other Russian scholars through Bakhtinian outsideness, an idea that comes from the early writings but functions as an underpinning of his later writings. Outsideness emphasizes the separation and independence of each individual that allows for finalization and evaluation. Carnival, then, can be seen as a "metaphysics of'laughing outsideness," whereby an individual, in a public and participatory setting, laughs at the absurdity of his or her own position, recognizes its limitations, and invites others to orient him or her to the broader dialogic framework. The concept of outsideness, developed fifty years before it emerged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Bakhtin, s major works, is, according to Emerson, the crux of Bakhtin's argument and the cornerstone of his aesthetic and ethical thinking."——John H. Jones
    ①[法]T.托多洛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蒋子华、张萍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2001年,第171页
    ①[法]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教育小说》,王东亮、王晨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第78页
    ①[美]克拉克、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第1、2页
    ② Gary Saul Morson & Caryl Emerson,,MIKHAIL BAKHTIN:Creation of a Prosaics, U.S.A.: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1990, Introduction 7
    ①[美]克拉克、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000,第10页
    ②[德]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李伯杰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第一版。转引自卡西尔《人论》,(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第40页
    ①[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第3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页
    ②同上,第370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70页
    ②[法]T·托多洛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蒋子华、张萍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第190页
    ①[日]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魏炫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347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1、2页
    ①[苏联]高尔基:《俄国文学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第487页,转引自曹蕾:《托尔斯泰<忏悔录>的自传忏悔特色及其成因》,《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3),注释一
    ②[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443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448、449页
    ① [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426页
    ②同上,第429页
    ③同上,第428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159页
    ②[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433页
    ③[俄]亚历山德拉·托尔斯泰娅:《父亲: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贾民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91页
    ①[法]卢梭:《论政治经济学》,王运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8页
    ②[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张听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7、48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1页
    ①[俄]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文集第十四卷文论》,陈燊、丰陈宝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390贝
    ②同上,第398页
    ③[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页
    ④同上,第2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5页
    ②同上,第16页
    ③同上,第18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7页
    ②[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张听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③同上,第46页
    ④同上,第47页
    ⑤同上,第47、48页
    ①伊思·P·瓦特:《小说的艺术》,高原、董红钧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第78页
    ②[俄]亚历山德拉·托尔斯泰娅:《父亲: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贾民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1页,转引自尼·古谢夫《列尼·托尔斯泰的生平》第一卷,第135页
    ①李妍妍、董哗:《伦理自然浪漫——卢梭文艺价值观探微》,《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4),第10页
    ②卢梭:《论戏剧:致达朗贝尔的信》,王子野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第5页,转引自李妍妍、董哗:《伦理自然浪漫——卢梭文艺价值观探微》,《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4),第10页
    ①[日]竹田纯郎:《哲学告诉我》,刘文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214页
    ②同上,第214页
    ① [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4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洋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42页
    ① [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42、43页
    ① [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54页
    ① [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41页
    ①[德]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李伯杰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第一版,转引自卡西尔《人论》,(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55页
    ① [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61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洋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祉,1998年第一版,第65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71、72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洋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168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169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175页
    ②同上,第175-177页
    ③徐岱:《基础诗学一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4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洋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03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100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洋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110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111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110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113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118、119页
    ②同上,第116页
    ③[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47页
    ① [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47页
    ①梅兰:《巴赫金哲学美学与文学思想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注释2
    ②[捷克斯洛伐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第91页
    ①[捷克斯洛伐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第92页
    ①李夫生:《米兰·昆德拉小说的叙事策略——米兰·昆德拉小说论稿之三》,《长沙大学学报》,1998(3),第9页
    ②[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4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5页
    ①[美]马尔蒂莫·J·阿德勒:《哲学的误区》,程镜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30
    ① [美]马尔蒂莫·J·阿德勒:《哲学的误区》,程镜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45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166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47页
    ①[法]安德烈·纪德:《关于托斯陀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余中先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1页
    ① [法]安德烈·纪德:《关于托斯陀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余中先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6年,第59页
    ② 同上,第34页
    ③[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白春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66、67页
    ①[日]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魏炫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81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29、230页
    ②同上,第230页
    ③[日]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魏炫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86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32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548、549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74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08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29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27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38页
    ① [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39、340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20页
    ②[日]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魏炫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122页
    ①[日]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魏炫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126页
    ① David K. Danow,,The Thought of Mikhail Bakhtin:From Word to Culture, London:MACMILLAN ACADEMIC AND PREFESSIONALLTD.,1991, P44
    ② Michael Holquist, Dialogism.Second edition,London:Routledge,2002, p68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45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43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64、265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69、270页
    ②同上,第269、270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56页
    ②同上,第259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54页
    ②同上,第267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白存仁、顾亚铃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69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69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70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70、371页
    ②徐岱:《自恋主义与美学问题》,《中国美学》,2004(1)
    ① [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405页
    ① [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405页
    ① [日]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魏炫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151页
    ①Ian Burkitt, The Death And Rebirth Of The Author:The Bakhtin Circle And Bourdieu On Individiuality, Language And Revolution, from Michael Mayerfeld Bell and Michael Gardiner, BAKHTIN AND THE HUMAN SCIENCE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8, p178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91页
    ②同上,第385页
    ③同上,第385页
    ④同上,第385、386页
    ⑤[意]艾柯:《悠游小说林》,俞冰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0页
    ① James Joyce,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New York:Viking,1964, p.215
    ①[意]安贝托·艾柯:《悠游小说林》,俞冰夏译,梁晓冬审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第18页
    ③ Michael Holquist, Dialogism:Second edition,London:Routledge,2002, p190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沉晖、海平、叶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页
    ②同上,第6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77页
    ②同上第2页
    ① [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4页
    ②同上,第390页
    ③同上,第380页
    ④同上,第2页
    ⑤[日]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魏炫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145页
    ⑥ [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 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06页
    ①[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82页
    ②同上,第337页
    1.[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哲学美学》,晓河、贾泽林、张杰、樊锦鑫
    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2.[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周边集》,李辉凡、张捷、张杰、华昶等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3.[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4.[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5.[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6.[俄]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7.[俄]M.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佟景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8.[俄]M.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1.[美]克拉克、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000
    2.[俄]孔金、孔金娜:《巴赫金传》,张杰、万海松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1.[法]T.托多洛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蒋子华、张萍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2001年
    2.[法]T.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教育小说》,王东亮、王晨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3年3月第二版
    3.[日]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魏炫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1.曾军:《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2004年6月第1次印刷
    2.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94
    3.夏仲宪:《巴赫金狂欢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梅兰:《巴赫金哲学美学与文学思想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5.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6.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7.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
    8.沈华柱:《对话的妙悟——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8月第一版
    9.萧净宇:《超越语言学——巴赫金语言哲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版
    1. Carol Adlam, Rachel Falconer, Vitalii Makhlin & Alastair Renfrew,1997 , FACE to FACE: Bakhtin in Russia and the West, England: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Ltd.
    2. Caryal Emerson,1997, The First Hundred Years of Mikhail Bakhti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 Craig Brandist,2004, The Bakhtin Circle:IN THE MASTER'S ABSENCE, U.S.A.: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4. David K. Danow,1991, The Thought of Mikhail Bakhtin: From Word to Culture, London:MACMILLAN ACADEMIC AND PREFESSIONAL LTD.
    5. Gary Saul Morson & Caryl Emerson,1990, MIKHAIL BAKHTIN: Creation of a Prosaics, U. S.A.: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6. Katerina Clark & Michael Holquist,1984,Mikhail Bakhti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7. Michael Holquist,2002, Dialogism: Second edition.London:Routledge.
    8. Michael Mayerfeld Bell and Michael Gardiner,1998, BAKHTINAND THE HUMAN SCIENCE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9. Ronald Knowles,1998, SHAKESPEARE AND CARNIVAL:After Bakhtin, Great Britain:MACMILLAN PRESS LTD.
    10. Todorov,Tz,1984, Mikhail Bakhtin:The Dialogical Principle, trans W· Godzich,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2.[法]让.保尔.萨特:《自我的超越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1月第一版
    3.[美]大卫.M.列文:《倾听着的自我》,程志民、金令、孙晶、郭建平译,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
    4.[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1月第一版
    5.[俄]尼.别尔嘉耶夫:《自我认识——思想自传》,雷永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7.温纯如:《康德和费希特德自我学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
    8.张文喜:《自我及其他者》,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9.倪梁康:《自识与反思——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2月第一版
    12.[英]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陈广兴、南治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1.[美]马尔蒂莫.J.阿德勒:《哲学的误区》,程镜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2.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俄国形式主义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张开焱:《开放人格—巴赫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4.[美]杰拉尔德.格拉夫:《自我作对的文学》,陈慧、徐秋红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5.[日]竹田纯郎:《哲学告诉我》,刘文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
    6.[德]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沉晖、海平、叶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7.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8.[英]A·N·怀特海:《观念的冒险》,周邦宪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9.[意]艾柯:《悠游小说林》,俞冰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10.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南帆:《理论的紧张》,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12.[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3.[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英]约翰.雷契:《敲开智者的脑袋:当代西方50位著名思想家的智慧人生》,吴琼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15.[法]伯格森:《笑》,徐继曾译,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2004年
    16.[捷]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余中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17.[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陈一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8.梅兰:《巴赫金哲学美学和文学思想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法]安德烈.纪德:《关于托斯陀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余中先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法]托多洛夫等:《个体在艺术中的诞生》,鲁京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1.[奥]弗洛伊德:《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常宏徐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22.[俄罗斯]高尔基:《高尔基集:不合时宜的思想》,余一中选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
    23.维塞尔:《启蒙运动的内在问题:莱辛思想再试释》,贺志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
    24.[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25.[民主德国]W.沃林格:《抽象与移情—对艺术风格的心理学研究》,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26.[俄]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文集》,陈桑、丰陈宝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27.[英]马尔科姆.琼斯:《巴赫金之后的托斯陀耶夫斯基》,赵亚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28.[俄]亚历山德拉.托尔斯泰娅:《父亲: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贾民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29.[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年
    30.[法]卢梭:《论政治经济学》,王运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31.[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白春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32.[美]伊琳娜.帕佩尔诺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作为文化机制的俄国自杀问题》,杜文娟、彭卫红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33.[美]苏珊.李.安德森:《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寅卯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5月第一版
    34.[美]苏珊.李.安德森:《克尔恺廓尔》,瞿旭彤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1月第一版
    35.[丹麦]索伦.克尔凯戈尔著:《克尔凯戈尔日记选》,晏可佳、姚蓓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6月第二版
    36.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37.[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2004年1月第2次印刷
    38.《回眸与前瞻——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二十年(1979——1999)会议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39.黎皓智:《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年7月第一版
    40.彭克巽主编:《苏联文艺学学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
    4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沉晖、海平、叶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42.[德]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李伯杰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第一版
    43.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
    44.黄玫著:《韵律与意义:20世纪俄罗斯诗学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45.[意]巴蒂斯塔.莫迪恩:《哲学人类学》,李树琴、段素革译,哈尔滨:黑 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46.[德]诺贝特.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陆兴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47.[德]赖因哈特.劳特:《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沈真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48.[法]安德烈. 纪德:《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余中先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49.[法]保罗.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蒸、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10月第一版
    50.[美]马克.爱德蒙森著:《文学对抗哲学——从柏拉图到德里达》,王柏华、马晓东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51.[德]鲁道夫.卡尔那普:《世界的逻辑构造》,陈启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
    52.郑涌:《批判哲学与解释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53.[捷克斯洛伐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54.徐岱:《体验自由:三维空间中思考》,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55.徐岱:《美学新概念:21世纪的人文思考》,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56.徐岱:《批评美学:艺术诠释的逻辑与范式》,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57.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8.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59. [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张昕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7、48页
    1.吴泽霖:《巴赫金外位性思想的现实意义》,《外国文学研究》,2005(4)
    2.邱运华:《外位性理论与巴赫金文艺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外国文学评论》, 2006(2)
    3.张雪:《独白语篇的对话性》,《修辞学习》,2006(2)
    4.韩军:《巴赫金的对话分析与<地下室手记>中的现代性问题》,《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5.张学奎:《苏格拉底的 “对话——问答法”与当前哲学教学改革》,《平原大学学报》,2006(2)
    6.郭持华:《意义的阐释对话交流与间性凸现》,《人文杂志》,2006(1)
    7.权绘锦:《巴赫金的对话艺术思维及其意义》,《河西学院学报》,2006(1)
    8.黄继刚:《巴赫金的微型对话和大型对话》,《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4)
    9.梅兰:《国外巴赫金研究概况》,《外国文学研究》,2001(4)
    10.李斌:《国内巴赫金研究述评》,《文艺理论研究》,1998(4)
    11.牧野:《国外巴赫金研究一瞥》,《外国文艺研究》,1999(4)
    12.晓河:《巴赫金研究在中国》,《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6)
    13.董小英:《俄国巴赫金研究现状》,《外国文学研究》,1997(2)
    14.夏仲宪:《俄罗斯的巴赫金研究一瞥》,《俄罗斯文艺》,1995(4)
    15.史安斌:《“巴赫金研究中国与西方”研讨会综述》,《国外文学》,1994(1)
    16.姜靖:《“巴赫金研究西方与中国”研讨会综述》,《北京大学学报》,1994(2)
    17.钱中文:《巴赫金交往对话的哲学》,《哲学研究》,1998(1)
    18.白春仁:《巴赫金——求索对话思维》,《文学研究》,1998(5)
    19.彭笑远、闫大伟:《论巴赫金“人身上的人”》,《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3)
    20.张俊萍:《巴赫金-对话-术语的内涵及现代意义》,《文艺研究》,2006(5)
    21.秦勇:《论巴赫金的“镜像”理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7)
    22.魏少林:《巴赫金与巴赫金难题》,《江淮论坛》,2000(2)
    23.钱中文:《论巴赫金的交往美学及其人文科学方法论》,文艺研究,1998(1)
    24.钱中文:《巴赫金:交往,对话的哲学》,哲学研究,1998(1)
    25.梅兰:《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兼评巴赫金复调理论的局限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3)
    26.梅兰:《试析巴赫金对作者语主人公的关系的两种评价——兼评巴赫金复调理论的局限》,外国文学研究,2001(3)
    27.阎真:《文化史的虚构——巴赫金“狂欢”理论的七大缺失》,《文艺研究》,2006(12)
    28.阎真:《想象催生的神话——巴赫金狂欢理论质疑》,《文学评论》,2004(3)
    29.钱中文:《“复调小说”及其理论问题——1983年8月31日—9月1日在第一届中美双边比较文学研讨会上的报告》,《文学理论研究》,1983(4)
    30.钱中文:《理解的欣悦——论巴赫金的诠释学思想》,《文学理论前沿》,2004年第一辑
    31.阎伟:《从<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人物类型再谈巴赫金的“未完成性”理论》,《学术论坛》,2006(9)
    32.周泽东:《作者的命运——论巴赫金美学中的作者问题》,《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06(2)
    33.周卫忠:《双重性——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的基本哲学立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11)
    34.马理:《双面的雅努斯——试析巴赫金美学人类学主体性的涵义问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
    35.俞超、张素玫:《复调小说主人公独立性问题试析》,《文艺理论研究》,2005(4)
    36.王增宝:《多元之下:对话的可能——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析疑》,《现代语文》,2006(3)
    37.张杰:《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非对话性》,《外国语》,2004(2)
    38.汪介之:《巴赫金的诗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流布》,《外国文学研究》,2005(5)
    39.周卫忠:《巴赫金诗学的主体间性之思》,《广东社会科学》,2006(5)
    40.马理:《文化双调:作为记忆和图式的狂欢——从大众传播学看巴赫金的文化思想、方法及其意义》,《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12)
    41.杨守森:《文学批评的四重境界》,《文史哲》,2006(1)
    42.周红:《略论巴赫金的诗学研究》,《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4)
    43.陈建华:《积极开拓稳步前进——谈近年来中国的俄国文学研究的基本态势》,《中文自学指导》,2006(6)
    44.李亚白、李杉婵:《自由精神的文化拯救——巴赫金和昆德拉小说理论的比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1)
    45.罗执延:《西方文论接受研究的一部力作》,《云梦学刊》,2005(2)
    46.马琳:《论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双主体性》,《济南大学学报》,2004(1)
    47.雍青:《巴赫金接受中的主体性问题和巴赫金的形象》,《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48.林英德:《巴赫金诗学话语中的“思想形象”论略》,《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
    49.黄明:《有自己作为的“接受史”——《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在接受史研究上的意义》,《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50.刘文飞:《20世纪的俄罗斯文艺学》,《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4)
    51.吕君芳:《巴赫金文艺理论的哲学基础》,《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52.钟春燕:《对话在表里之间——《拉摩的侄儿》与《地下室手记》之比较》,《湖南社会科学》,2006(2)
    53.季明举:《对话乌托邦——巴赫金“对话”视野中的思维方式革命》,《俄罗斯文艺》,2002(3)
    54.胡继华:《诗学现代性和他人伦理——巴赫金诗学中的“他人”概念》,《学术评论》,2002(2)
    55.王莉:《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研究在俄国》,《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1)
    56.郑国庆:《作家的位置——西方文论中“作家”观的变化》,《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57.祖国颂:《透视巴赫金小说理论中的“他人话语”的叙述功能》,《俄罗斯文艺》,2003(4)
    58.雷武锋、曾耀农:《论巴赫金的自我理论及其文化精神》,《株州工学院学报》,2002(9)
    59.张开焱:《学术中的政治与政治中的学术——以巴赫金为例》,《文艺理论与 批评》,2003(2)
    60.黄素华:《从寻根到新历史——新时期文学喜剧精神的两个变调》,《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61.罗朝蓉:《从史实到虚构之间的古典复调性》,《求索》,2004(3)
    62.李凤亮:《文体的复调与变奏——对米兰.昆德拉“复调小说”的一种解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63.曾军:《一段问题史:巴赫金的对话思想与中国的文学主体性问题》,《社会科学》,2004(5)
    64.周光凡:《作为自我保护的疯癫》,《大舞台》,2004(5)
    65.季水河,刘中望:《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4(5)
    66.龙溪虎,王玉花:《论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喜剧精神》,《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10)
    67.王春辉:《巴赫金“狂欢化诗学”浅析》,《齐鲁学刊》,2004(5)
    68.胡凤华:《“对话的不可完成性”质疑——巴赫金对话理论解读与评析:以<檀香刑>为参照对象》,《山东外语教学》,2005(1)
    69.刘康:《巴赫金和他的世界》,《国外文学》,1994(2)
    70.刘康:《一种转型期的文化理论——论巴赫金对话主义在当代文论中的命运》,《中国社会科学》,1994(2)
    71.晓都:《巴赫金学说“寻根”》,《外国文学评论》,1994(4)
    72.[英]格雷厄姆.佩奇,张若桑译:《巴赫金,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
    73.王建刚:《艺术语/实用语:虚拟的二元对立——巴赫金对俄国形式主义诗语理论的批判》,《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4)
    74.赵志军:《从“我——他”到“我——你”——巴赫金的作者和主人公理论》,《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75.王建刚:《取消作者/保卫作者:一场无意义的对话——关于现代诗学中的“作者问题”》,《浙江大学学报》,1998(9)
    76.李夫生:《米兰.昆德拉小说的叙事策略——米兰.昆德拉小说论稿之三》,《长沙大学学报》,1998(3)
    77.钱中文:《巴赫金——一个命运独特的思想家》,《河北学刊》,1998(3)
    78.熊进萍、陈平辉:《论巴赫金小说诗学的能指与阈限》,《抚州师专学报》,1999(4)
    79.晓河:《巴赫金的“意义”理论初探——兼与伽达默尔等人的比较》,《河北学刊》,1999(3)
    80.和磊:《未完成性——试论鲁迅文本中的对话及其困境》,《北方论坛》,2006(5)
    81.王洪岳:《现代小说作者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82.王宗琥:《审美活动中的移情与外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1)
    83.凌建侯:《试析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及其核心概念“话语”》,《中国俄语教学》,1999(1)
    84.任文汇:《巴赫金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分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85.孔霞蔚:《由<穷人>和<外套>的对比看复调小说与独白小说》,《俄罗斯文艺》,2000(3)
    86.陈太胜:《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人文精神》,《学术交流》,2000(1)
    87.凌建侯:《对话论与人文科学方法论——巴赫金哲学思想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1(3)
    88.孔建平:《质疑“民间立场”》,《当代文坛》,2002(2)
    89.徐岱:《自恋主义与美学问题》,《中国美学》,2004(1)
    90.李妍妍、董晔:《伦理自然浪漫——卢梭文艺价值观探微》,《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4)
    1.吴承笃:《巴赫金文化诗学中的对话理论》,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5月
    2.袁建军:《巴赫金对话与狂欢化理论中的人本观》,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10月
    3.程军:《巴赫金“对话”美学研究》,安徽大学,2004年5月
    4.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复旦大学,2004年4月
    5.谭博忆:《论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5月
    6.顾倩:《论巴赫金对话理论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3月
    7.郑霄雁:《主体性对话性和未完成性》,吉林大学,2005年12月
    8.侯铭铎:《对话诗学与戏剧》,山西大学,2003年5月
    9.王春辉:《论巴赫金的文学观》,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3月
    10.周卫忠:《巴赫金诗学的双重性思想》,浙江大学,2005年6月
    11.周军伟:《在独白与虚无之间巴赫金的生存美学》,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5月
    12.江珊:《巴赫金时空体理论研究》,西北大学,2003年4月
    13.王济远:《试论巴赫金的文学观》,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3月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博士后出站报告:
    1.魏少林:《巴赫金小说理论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2.凌建侯:《巴赫金哲学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1年
    3.柳若梅:《从巴赫金的审美建构说看马卡宁九十年代创作中的作者问题》,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4.张素玫:《与巴赫金对话:巴赫金与中国当代文艺批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5.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五十年代中国文艺思想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