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吹吹腔戏的历史叙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少数民族戏曲是中国众多戏曲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在中国戏曲艺术这个色彩纷呈的百花园中展现着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由于它是一门集歌、舞、故事等多方面因素于一体的艺术,其综合的艺术性质决定了我们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势必要采用多方面的资料和综合的研究方式,才能够较全面地体现其本质及内涵。然而,这些多重的资料都是单一分散的个体,每一个个体都体现着戏曲的不同面,只有将其整合放置于同一历史过程之中,它们才具有关联性和互证性,才能够使戏曲的画卷由平面变为立体。而戏曲本身,作为历史的载体,也因此成为我们了解中国音乐、文化乃至社会的过去与现在的重要切入口之一。
     从研究方法而言,其历时与共时兼具的特质,为我们提供了立体研究的可能性。通过这种在历史过程中观察对象,在多重资料中构建历史的研究方式,我们既可以勾勒对象的过去和历史,也可以看到其动态的变迁过程,更能够在此基础之上以整个社会和历史过程为背景,探讨和挖掘其存在于历史以及当下的各种现象,并分析牵扯其中的各种关系。
     因而,本文即以“历史变迁”为视角,将流行于云南省大理地区的吹吹腔戏放置于历史变迁的过程中进行观察。从第二章至第四章,笔者将与吹吹腔戏相关的历史资料、近现代文献著作、戏曲文物、历史传说、生存环境以及在田野调查中所得到的口述资料相结合,将吹吹腔戏从形成到发展的历史过程按照其身份的转换分为三个节点,并分别从演出团体、演戏环境、表演程式、表演形式、音乐构成、剧本来源、剧目创编、演戏习俗、社会功能、存在身份、存在方式、生存维度等多个方面对吹吹腔在这三个阶段的历史面貌、发展轨迹进行论述,从整体上勾勒出吹吹腔戏自形成至今,发展、延续、反哺的历史变迁过程。
     由此,笔者从中抽提出吹吹腔戏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所显现的包括其形成、声腔源流、身份转换、存在方式与认同、音乐与地方感、多重生存维度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及音乐文化现象,并在历史变迁中逐一进行分析和阐释。
     在此基础之上,笔者进一步延伸,通过吹吹腔戏在历史变迁过程中所显现的构成基因以及生存景观来探讨少数民族戏曲的共性特征,并以本文的研究为基础,从“历史变迁”和“综合性”切入,对少数民族戏曲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进行思考,希望不仅为吹吹腔戏的研究填补研究空缺、开阔研究视角和层面,更能为少数民族戏曲音乐的研究提供一个具有参照性理论价值和意义的个案。
As a part of the great variet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s (xiqu), the regional operas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are shining with their unique glamour. In the study of such operas, the nature of this artistic synthesis of singing, dancing and narrative requires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with all kinds of material and sources available. It is far from enough to only examine the isolated individual sources, which represent different sides of the same type of opera. Only when placed in the same historical process can they form a network of relationships and thus provide a whole picture of the subject in question. In this way, the regional operas can serve as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music, culture and society, past and present, of China.
     This methodology has both 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dimensions. By way of observing the subject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constructing the past from multiple materials, we can not only delineate the history and vicissitude of the subject, but also explore and analyze all kinds of relevant phenomena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against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cissitude, this dissertation examines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chuichuiqiang, a regional opera popular in the region of Dali, Yunnan Province. From the second to the fourth chapter, with all the sources available, ranging from historical material, literary documents in modern times, related cultural relics, legends and myths, environment of existence to the oral material gained through field work, the author divides the history of this opera into three periods according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its identity. Each period is discussed in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the performing groups, music, sources of librettos, the cre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repertory, and the custom, circumstances, formulas and forms of the performance, as well as its social function, identity, and ways of existence. All these help to outline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continuation of this particular kind of opera.
     The discussion is especially organized by a series of problems surrounding the opera, such as the formation, the origin of the vocal styl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dentity, the ways of existence and identification, music and the sense of the regional, multiple dimensions of existence.
     Based on the research above, the author tries to generalize the common features of the regional opera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general. Moreover, it is hoped that this case study not only draws more attention to chuichuiqiang, but also inspire the reflection on methodology employed in the research of regional operas of ethnic minorities.
引文
陈希芳:《云龙州志》(雍正本),1987。
    侯允欽:《鄧川州志》,清咸豐四年刊本影印,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刷,中華民國五十七年。
    耀瀛美:《浪穹縣志略》,清光緒二十八年修,民國元年重刊本影印,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刷,中華民國六十四年。
    云南省云龙县志编纂委员会:《云龙县志》,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云南省鹤庆县志编纂委员会:《鹤庆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云南省洱源县志编纂委员会:《洱源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云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云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4。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云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4年。
    《白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白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大理州文化局:《蝴蝶泉边》,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大理州文化局、大理文联、大理报社:《大理风物志》,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
    董维松:《对根的求索》,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董维松:《对根的求索》(续补篇),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冯光钰:《戏曲声腔传播》,北京:华龄出版社,2000。
    傅谨:《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顾峰:《云南歌舞戏曲史料辑注》,云南: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戏剧研究室。
    管建华:《音乐人类学的视界——全球文化视野的音乐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李强、柯琳:《民族戏剧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齐琨:《历史地阐释——上海南汇丝竹乐清音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2007。
    桑德诺瓦:《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鉴赏》,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施德玉:《中国地方小戏及其音乐之研究》,台北:国家出版社,2004。
    汤亚汀:《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王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王铭铭:《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伍国栋:《白族音乐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薛子言:《白剧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杨晓凡、马永康:《白剧风采》,云南省大理州新闻出版局内部资料,2006。
    杨镇圭:《白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姚艺君:《中国戏曲声腔分类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2005。
    张文、羊雪芳:《白乡奇葩——剑川民间传统文化探索》,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部:《少数民族戏剧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特伦斯·兰杰:《传统的发明》,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保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覃方明、渠东、张旅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
    布莱金:《人的音乐性》(马英珺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苏珊·谢区,珍·哈吉斯:《文化与发展:批判性导论》(沈台训译),台北: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
    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布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詹姆斯·哈威·鲁滨逊:《新史学》(齐思和等翻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64。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一)第六版彩图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陈永龄:《民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戏曲曲艺》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刘波:《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0。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包钢:“白族吹吹腔新探”,云南:《民族艺术研究》,2008(1)。
    陈昱、陈宏光:“风花雪月话白剧——2004白剧调查”,北京:《戏曲艺术》,2004(3)。
    陈平原:“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广州:《中山大学学报》,2010(3)。
    丁慧:“云南白剧及其两大声腔初探”,云南:《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4)。
    丁慧:“云南白剧声腔与高腔、昆曲的渊源关系初探”,四川:《音乐探索》,2006(3)。
    丁慧:“云南白剧‘吹吹腔’与高腔、昆曲的渊源关系”,云南:《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1)。
    顾峰:“试论白剧声腔源流”,《民族艺术研究》,1988(5)。
    蒋菁:“白剧《望夫云》的音乐成就——兼谈少数民族戏曲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2)。
    靳丽芬:“白族及其音乐文化”,云南:《民族音乐》,2006(3)。
    寇邦平:“白族吹吹腔唱腔初探”,云南:《民族艺术研究》,1988(5)。
    黎方:“白剧源流、形态、发展之我见”,云南:《民族艺术研究》,1988(5)。
    李晴海:“略论白剧音乐的继承与发展”,北京:《中国音乐》,1989(1)。
    李晴海:“白剧音乐的回顾与思考”,云南:《民族艺术研究》,1989(5)。
    李悦:“中国少数民族戏曲的多元化与民族化”,云南:《民族艺术研究》,2010(1)。
    李悦:“中国少数民族戏曲的生成规律与艺术特征”,云南:《民族艺术研究》,2007(1)。
    刘玲玲:《贵州布依戏研究——以贵州省册亨县布依戏为案例》,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1。
    马鹏:“大理地区吹吹腔戏的传入、流布及现状”,云南:《民族艺术研究》,1995(6)。
    齐琨:“历史地阐释:民族音乐学之历史研究”,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3)。
    曲六乙:“少数民族与汉族戏剧文化的双向交流”,北京:《戏曲研究》,2009(03)。
    钱南扬:“南词引正校注”,北京:《戏剧报》1961年(7、8合刊)。
    杨红斌:“白族民间音乐的类型及表现形式”,云南:《民族音乐》,2008(3)。
    杨晓:“历史证据、历史建构与历时变迁——仪式音乐研究三界”,北京:《中国音乐学》2011(3)。
    尹懋铨:“白剧《蝶泉儿女》音乐设计的体会——谈吹吹腔音乐的继承与革新”,云南:《民族艺术研究》,1988(5)。
    周祜:“吹吹腔能在大理白族地区流行的原因”,云南:《民族艺术研究》,1988(5)。
    陆万美:“关于大理市白族剧团的报告”(党组字第023号),1961年3月30日。(全宗号7,目录号1,卷号1105,张号19-21)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通知》(宣文字第29号),1961年11月20日印发。(全宗号7,目录号1,卷号1096,张号126-129)
    1、吹吹腔唱本:1本《鹤庆吹吹腔传统唱腔选》,罗贵荣记谱整理,鹤庆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剧刊印
    2、报告:1份洱源县茈碧湖镇松鹤村委会:“松鹤村申报唢呐民族文化精品项目可行性报告”
    3、录音:21小时0分13秒(21:00:13)
    4、录像:12小时45分31(12:45:31)
    5、录像光盘:30盘
    6、剧本:30本(赵彭云提供)
    7、田野调查笔记:4万余字
    秦思:2011年暑期云南大理吹吹腔田野调查报告
    秦思:2012年春节云南大理云龙吹吹腔田野调查报告
    8、照片:1216张 。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