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族文化传媒化论题的所指是特殊化的民族文化进入一般化的大众传播的过程及其相关问题。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民族文化何以成为大众传播的内容和产品?这里的“内容”和“产品”问题不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体之两面。
     民族文化成为大众传播内容的研究,考察的是民族文化与社会因素的关系,主要是民族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成为大众传播产品的研究,考察的是民族文化与经济因素的关系,主要是民族文化与资本因素和商业文化的关系。
     本论文运用文化研究中的编码/解码理论,截取编码环节作为核心片段,研究了编码过程中民族文化与传媒本体因素、社会因素、资本因素的互动关系。
     本论文全面呈现了民族文化传媒化的相关问题,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探讨;基于对传媒本体编码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民族文化的传播特征;研究了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尤其是民族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作用;将民族文化经济化的编码特征归结为奇观,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建构了新的市场主体框架,从宏观视角对民族文化传播经济化过程的编码机理进行了论述;将民族文化在传媒化过程中的特性归结为与主流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双向不合类性,对民族文化传媒化的国家责任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
     论文的主要观点是:编码和解码在大众传播中是两个同构的过程;大众传媒的基本特性是建构性、故事性和拟态性;大众传播对民族文化的作用表现为移场、错位、转译、赋权等;民族文化在大众传播中具有专属性、地方性、内向性、禁忌性等特性;主流文化对民族文化进行了借用、改造、促变、回避、忽视等作用;民族文化对主流文化具有文化资源作用、人性滋养作用、空间营造作用和社会矫治作用;奇观是民族文化经济化的主要编码特征;民族文化传媒化并非一般化的传播过程和经济过程,而是与多民族国家和谐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方面,对于促进民族文化传媒化,政府负有“国家责任”。
The paper-The Study on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in China is the research of the process and the relevance issues in which of putting the national minority culture enter into the mass-communication field. The thesis of the paper is about two aspects mainly,------one,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becomes communication content; two,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becomes communication product. These two aspects are two sides of an overall.
     About that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becomes communication content, the study is inspe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and the social factors, especially the relation with the mainstream culture and the mainstream ideological; About that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becomes the communication products, the study is inspec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and economy factors, especially the relation with the capital factors and buziniss factors.
     Applying the code/decoding theory in Culture Study, intercepting the coding part as the core fragment, the thesis has probed the three interactive relations-the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with the mass media, the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with the social factors, and the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with the economy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coding.
     This paper has presented the questions between the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and the mass-communication comprehensively, has discussed some questions in author's capability also.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ding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media, the paper has induced the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in coding processes. Meanwhile, the paper has reveale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the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and the mainstream culture, particularly the function of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to mainstream culture.The author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of economical-rization coding of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in mass-communication is the spectacle. Besides, the author constructs a new frame of market subjects, base on that, grasps the coding principle of economical-rization process of the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in communication field from macroscopic visual angle. Also, the author believes, for the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there are two sub-categorie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mass-communication, one is the sub-category between the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and mainstream culture, the other is the sub-category between the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and business culture. Finally,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promoting the mass-communication of the minority culture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The Study on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e has opened up a new field. In the field, studying the national minorities and the minority's culture in mass-communication, people can highlight the concerns of power and interest of natinal minorities in China. Topic of this paper is one aspect of th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minorities in modernization context.
引文
①参见白润生著:《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3-5页。
    ②2010年6月29日,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民族”,找到网页约1亿个:输入“少数民族”,找到网页约6千万个;输入“民族文化”,找到网页约4千万个结果。输入“藏族”,找到网页约3千万个;输入“维吾尔族”,找到网站2千4百万个;输入“蒙古族”,找到网站1千6百万个。
    ③王铭铭:《传媒时代与社会人类学》,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4期。
    ①参见白润生:《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史研究探微》,载《当代传播》,2008年,第6期。
    ②参见郑磊:《一幅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格局大新闻传播史画卷——评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 通史>》,载《采写编》,2009年,第4期。
    ①参见白润生: 《中国新闻史是中华民族新闻史》,载《当代传播》,1994年,第5期。参见白润生: 《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史研究探微》,载《当代传播》,2008年,第6期。
    ②1998年4月,《内蒙古日报五十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书论述了我国最早的少数民族文字省级党报《内蒙古日报》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办报的经验教训。2005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西藏新闻传播史》,作者为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周德仓。著名新闻史研究专家丁淦林教授评价该书,“它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地系统地评述西藏新闻传播史的著作”。
    ③参见李连成:《民族新闻理论架构的形成与发展》,载《中国记者》,1999年,第10期。作者认为:“从理论上研究少数民族新闻现象和规律,在建国前甚至80年代之前,都极少涉及。民族新闻学理论相当长一段时间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长期以来,新闻学研究只是把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业务纳人地方新闻采编业务范围内探讨,没有形成相应的独立分支学科。”,“1986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回族作者马树勋的《民族新闻探索》一书,结束了民族新闻研究没有专著的现状。”
    ①如韦朗风、潘国轩的《少数民族地区党报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探》,彭冠智的《试论山区民族经济报道的民族特色的体现及其作用》,刘振川的《突出报道改革人物,推进民族地区经济改革》,白克信的《市场经济对民族地区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的挑战》,付强的《强化经济报道,振兴民族经济》,高晨钟、王昭琴的《民族新闻报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均是配合当期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轨形势下的民族新闻研究。参见李连成:《民族新闻理论架构的形成与发展》,载《中国记者》,1999年,第10期。
    ②早期的和影响较大的著作是在内蒙和广西等民族地区出版的。研究者中亦多有少数民族学者。除较为知名的学者马树勋、白克信是回族,益西拉姆是藏族外,还有哈斯(维吾尔族)(著有《浅谈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的特色》),斯登优荣(蒙古族)(作有《试论民族地区新闻的民族特点》),果基木呷(彝族)(发表有《凉山日报彝文版稿源浅议》)等。这些研究者大多数是民族地区的新闻从业者或民族院校的新闻教育工作者。
    ③1988年,中国少数民族新闻研究会成立。1996年后改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州盟地市报研究会。成立之初,就创办有会刊《民族新闻》(季刊)。该研究会每年一度召开民族新闻论文评选和民族地区报纸新闻评选,发表了上千篇论文。
    ④李连成:《民族新闻理论架构的形成与发展》,载《中国记者》,1999年第10期。
    ⑤参见蔡骐、常燕荣: 《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2期。
    ①参见蔡骐、常燕荣: 《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2期。
    ②参见展江:《社会学、人类学与传播研究关系初探》,载(香港)《中国传媒报告》(China Media Reports),2006年,第2期。
    ③郭建斌著:《独乡电视——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④吴飞著:《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
    ⑤李春霞的《彝民通过电视的仪式:对一个彝族村落“电视与生活”关系的民族志调查》,载《思想战线》,2005年第5期。
    ①郝朴宁、李丽芳、杨南鸥、郝乐著: 《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郝朴宁、李丽芳:《民族文化传播学的学科建构与思考》,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③参见郝朴宁、李丽芳:《民族文化传播学的学科建构与思考》,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④参见郝朴宁、李丽芳、杨南鸥、郝乐著: 《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从著作的目录可以看出,除相关传播学理论回顾外,作者将可以承载和传达信息的器物、符号、通路、人等均作为传播的介质,从这些介质从发,观察和研究民族文化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存在和再生状态。
    ⑤在《民族文化传播学的学科建构与思考》一文中,郝朴宁、李丽芳将人列为“终极媒介”。参见郝朴宁、李丽芳:《民族文化传播学的学科建构与思考》,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①李春霞、彭兆荣:《媒介化世界里人类学家与传播学家的机会:文化多样化与媒体人类学》,载《思想战线》,2008年,第6期。
    ②媒介或传播泛化的思想最早出自美国社会学家库利。他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中有《传播》一章,认为“传播指的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它任何最新成果。”
    ③春霞、彭兆荣:《媒介化世界里人类学家与传播学家的机会:文化多样化与媒体人类学》,载《思想战线》,2008年,第6期。
    ①参见徐晖明:《我国发展传播学研究状况》,载《当代传播》,2003年,第2期。
    ①参见[美]简宁斯·布莱恩特、[美]道尔夫·兹尔曼主编:《媒介效果:理论与前沿》,石义彬、彭彪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244-257页。
    ②参见张宇丹主编:《传播与民族发展——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关系》,新华出版社,2000年。
    ③张宇丹主编:《传播与民族发展——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关系》,新华出版社,2000年,《序》。
    ④张宇丹主编:《传播与民族发展——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关系》,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①张宇丹主编:《传播与民族发展——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关系》,新华出版社,2000年,
    ②参见参见徐晖明:《我国发展传播学研究状况》,载《当代传播》,2003年,第2期。
    ③从近年国家社科基金(包括西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广电部项目等立项目录可以看出,在新闻学、传播学、民族学(民族问题研究)项下,每年均有项目设计民族地区的传播调研。
    ④《首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载《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2期。
    ①参见董路:《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11页。
    ②参见张驰、阿斯买: 《跨文化传播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载《社科纵横》,2008年第10期。
    ③参见高文娟: 《跨文化传播中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身份思考》,载《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年第4期。
    ①参见罗彬: 《少数民族跨文化传播的伦理构建——以新疆少数民族跨文化传播为例》,载《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②参见李勤:《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载《当代传播》,,2005,第5期。
    ③参见谷禾:《大众媒体与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载《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④谭华: 《大众传播与少数民族社区的文化建构——对现代媒介影响下的村落变迁的反思》,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①庄晓东、高云: 《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以云南为例》,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②参见庄晓东、高云:《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以云南为例》,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①参见张名章: 《西部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网络建构的问题与创新》,载《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6期。
    ②《西部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网络建构的问题与创新》是国家社科基金“网络传播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建构研究”(项目编号:07BXWW017);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网络传播与民族文化发展”(项目编号:07Y40235)的阶段性成果。
    ③参见陈静静、庄晓东: 《文化认同与少数民族电子网络媒介》,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④参见李静: 《民族信息网络资源概述》,载《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
    ⑤参见李水英: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认知研究》,载《新闻世界》,2009年,第6期。
    ⑥参见张文峰: 《新疆少数民族网络受众调查分析》,载《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⑦参见李金涛: 《网络传媒对当代满族文化传承的影响》,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⑧参见吴勰: 《浅析彝族网络文化建设》,载《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① David Machin:Ethnographic Research for Media Studies. Londen:Arnold. Co-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2002.
    ② Faye. D. ginsburg:Media Words:Anthropology on New Terra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2.
    ③ Kelly Askew, Richard R.Wilk:The Anthropology of Media:A Reader. Blachwell.2002. Peterson:Anthropology and Mass Communication:Media and Myth in the New Millennium. New York and Oxford:berghahn.2003. Rothenbuhler, Coman:Media Anthropology. London:Sage.2005.
    ④参见李春霞、彭兆荣:《媒介化世界里人类学家与传播学家的机会:文化多样化与媒体人类学》,载《思想战线》,2008年,第6期。
    ⑤参见张宇丹主编:《传播与发展——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新华出版社,2000年。
    ⑥参见朱凌飞:《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载《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①参见黄光学、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②参见黄光学、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5-25页。
    ①黄光学、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②参见[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页。
    ①参见[英]汤林森著:《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页。转引自陈庆德、马种炜著:《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②陈庆德、马种炜著:《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③陈庆德、马种炜著:《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页。
    ①参见李春霞、彭兆荣:《媒介化世界里人类学家与传播学家的机会:文化多样化与媒体人类学》,载《思想战线》,2008年,第6期。
    ①参见凌昊莹著:《媒介经营管理》,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①参见陈庆德、马种炜著:《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参见马翀炜、陈庆德著《民族文化资本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①参见黄力之:《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概念》,上海:《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8卷第4期。
    ①黄力之:《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概念》,上海:《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8卷第4期。
    ②黄力之:《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概念》,上海:《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8卷第4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2-11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0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0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8页。
    ①参见[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98页。
    ①[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2页。
    ②参见[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2页。
    ③参见[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6页。
    ④[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04页。
    ⑤参见[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04页。
    ①[德]塞巴斯蒂安·赫尔科莫:《后意识形态时代的意识形态》,载《新华文摘》,2001年第11期,第162-165页。转引自陈庆德、马翀炜著:《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2页。
    ②陈庆德、马翀炜著:《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2页。
    ③陈庆德、马翀炜著:《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4页。
    ④参见[日]今村仁司著:《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牛建科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8页。转引自陈庆德、马翀炜著:《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3页。
    ⑤陈庆德、马翀炜著:《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①参见[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9页。
    ②参见[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①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6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8页。
    ③列宁选集》第2卷,第548页。
    ④《斯大林全集》第6卷,第103-124页。
    ⑤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39页。
    ①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49页。
    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39页。
    ③转引自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编著: 《新中国民族民族工作十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④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50页。
    ⑤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51页。
    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5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4页。
    ②参见陈国新、谢旭辉、杨浩东编著:《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6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6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7页。
    ①参见《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7-88、102页。
    ②参见《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2页。
    ③参见《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31、632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52页。
    ⑤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595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38页。
    ⑦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323、595页。
    ⑧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323、595页。
    ⑨参见陈国新、谢旭辉、杨浩东编著:《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贵阳:贵州人 民出版社,2003年,第49-51页。
    ①参见陈国新、谢旭辉、杨浩东编著:《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②《毛泽东著作选集》下册,第781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6、362页。转引自陈国新、谢旭辉、杨浩东编著:《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6页。转引自陈国新、谢旭辉、杨浩东编著:《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2页。转引自陈国新、谢旭辉、杨浩东编著:《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0页。
    ③转引自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编著: 《新中国民族民族工作十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④转引自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编著: 《新中国民族民族工作十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⑤参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编著: 《新中国民族民族工作十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44页。
    ①参见陈国新、谢旭辉、杨浩东编著:《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4页。
    ②刘先照主编:《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84页。转引自陈国新、谢旭辉、杨浩东编著:《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5页。
    ③刘先照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下册,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505页。转引自陈国新、谢旭辉、杨浩东编著:《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5页。
    ④刘先照主编:《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121页。转引自陈国新、谢旭辉、杨浩东编著:《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5页。
    ①刘先照主编:《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179页。转引自陈国新、谢旭辉、杨浩东编著:《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6、247页。
    ③参见陈国新、谢旭辉、杨浩东编著:《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3页。
    ①《把党的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把西部地区建设得更加秀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5月23日。
    ②参见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编著: 《新中国民族民族工作十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③参见吴婷:《西部开发新十年内生驱动是关键》,《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15日。
    ①[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②参见[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9-93页。
    ①参见李金铨:《大众传播学》,台北: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1981年。
    ②参见李彬:《传播学导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
    ①[美]达拉斯·斯迈思:《论受众商品及其劳动》,见[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等编:《媒介研究的进路》,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273页。
    ②参见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112页。
    ①John Fiske,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Methuen,1987, p.48-64.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3-94页。
    ②约翰·费斯克在《解读大众文化》一书中,解读电视竞赛节目时指出,受众实际上驾驭着双重话语,既可以参与支配性的话语,又可以参与对这种支配性话语的规避与颠覆,就是说,一个观众可以同时参加“自上 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话语。参见《解读大众文化》一书第148、156页。
    ① See,R.Barthes, Mythologies,London,Paladin,1973,p.125-126.
    ② R.Barthes, Mythologies,London,Paladin,1973,p.126.
    ①参见郭建斌著:《独乡电视——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参见国家广播电影电视统计信息,http://gdti.chinasarft.gov.cn/。
    ①[英]斯图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许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第18页。
    ①本论文没有涉及一些内容,比如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影视人类学电影等。并不是这些内容与本论文的论题没有关联。剔除这些内容的原因主要如下。其一,本论文将“传媒化”界定为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播,这样可以使研究有一个必要的封闭的边界。其二,在编码特性方面,传统媒体表现出相对的同类型。影视人类学电影本质上不是一种媒体,而是一种特定的内容和形式。新媒体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性,可以纳入本论题的进一步研究。
    ①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71页。
    ①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5-37页,第205-261页。
    ①参见黄光学、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04-117页。
    ①参见黄光学、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04-109页。
    ①参见张宇丹、孙信茹著:《应用电视学:理念与技能》,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参见程郁儒:《电视记录的“场特性”》,载《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①参见[德]艾·爱因斯坦、[波]利英费尔德著《物理学的进化》,周肇威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转引自李德昌:《文化场与南北对话》,载《理论月刊》,2002年,第7期。
    ②[西德]W·海森堡著:《物理学与哲学:现代科学中的革命》,范岱年译,北京市:科学出版社,1974年,第95-104页。
    ③参见潘德冰著:《社会场论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19-237页。
    ①参见潘德冰著:《社会场论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①[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关于电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6页。
    ①[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97页。
    ②[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97页。
    ①参见陈龙著:《传媒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4页。
    ①[美]保罗·莱文森著:《数字麦克卢汉》,何道宽译,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54页。
    ①董璐编著:《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参见[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06页。
    ①参见陈龙著:《传媒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6-118页。
    ②参见白景晟《民族学院师生谈“边寨烽火”》,载《电影艺术》,1958年第09期。
    ①参见陈龙著:《传媒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页。
    ②参见[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3-50页。
    ①参见[英]斯图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许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5-19页。
    ②参见[英]斯图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许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9-28页。
    ③[英]斯图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许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8页。
    ①Walter Lippman,Public Opinion,New York,Macmillan,1950,p.15.
    ①耿文婷:《视觉文化现象学研究》,朱志荣主编,中国美学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256页。
    ②耿文婷:《视觉文化现象学研究》,朱志荣主编,中国美学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256页。
    ③参见[德]瓦尔特·本雅明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5-57页。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②顾兆贵著:《艺术经济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38页。
    ①参见[英]斯图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许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2页。
    ①参见程郁儒:《论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及其功能》,载《思想战线》,2009年第5期。
    ①参见[美]史蒂文·卢克斯著:《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②[美]史蒂文·卢克斯著:《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0页。
    ①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181-186页。
    ②参见[日]森岛通夫著:《日本为什么“成功”》,胡国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③参见读秀学术搜索。词条:专属性。网址:www.duxiu.com.
    ①参见邵明艳: 《由<乌苏里船歌>纠纷案谈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月11日。
    ①参见邵明艳: 《由<乌苏里船歌>纠纷案谈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10月11日。
    ②参见李德志主编: 《当代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4-56页。
    ③《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就是很好的例证。两部动画片都在中国和国际电影市场上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还在其次,最让国人不能容忍的是《花木兰》中对“龙”的美国式诠释和《功夫熊猫》中拿“面条配方”对中国传统哲学“有”与“无”的恶搞。
    ①参见[美]克里福德·格尔茨著:《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②参见[美]弗朗西斯·福山著:《历史的终结》,呼和浩特:远山出版社,1998年。
    ①参见[美]克里福德·格尔茨著:《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①参见陈庆德、马翀炜著:《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①参见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参见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第306页。
    ②参见程郁儒:《少数民族电影相关概念辨析》,载《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第6期。
    ③胡菊彬、姚晓蒙著:《新中国电影政策及其表述》,载《当代电影》1989年第1期。
    ④参见[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66页。
    ①参见干学伟、张悦著:《由<内蒙春光>到<内蒙人民的胜利>》,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②李二仕著:《地域文化与民族电影》,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①李奕明:《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观点与主题》,在《电影创作》,1997年第]期,第71页。
    ①参见藤森猛:《新中国电影中“民族化”的一面——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载《中国21:1999》,日本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会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28-251页。
    ②李晓峰:《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发生》,载《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③《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内蒙古人民宣言》,1935年12月20日,《民族问题文献汇编》,第323页。
    ①参见陈国新、谢旭辉、杨浩东编著:《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贵阳:规则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②李晓峰:《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发生》,载《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①参见干学伟、张悦著:《由<内蒙春光>到<内蒙人民的胜利>》,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①舒晓鸣:《千秋功过谁人评说——谈“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历史评价》,载《电影通讯》,1999年,第5期。
    ②参见[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许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7页。
    ③俞小一主编:《中国电影年鉴2006》),北京:中国电影年鉴社,2006年, 第592页。
    ④舒晓鸣:《千秋功过谁人评说——谈“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历史评价》,载《电影通讯》,1999年,第5期。
    ①参见刘祖云、余林媛:《论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载《理论月刊》,2002年,第7期。
    ①参见《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②李二仕:《作为艺术探索的“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载郦苏元、胡克等主编:《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259页。
    ①李晓峰:《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发生》,载《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①参见[美]简宁斯·布莱恩特、[美]道尔夫·兹尔曼主编:《媒介效果:理论与前沿》,石义彬、彭彪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244-257页。
    ①参见袁承亮著:《电影<五朵金花>诞生记》,载《党史文汇》,2006年第3期。
    ①[加]威尔·金里卡著:《多元文化公民权:一种有关少数族群权力的自由主义理论》,杨立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4页。
    ①[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63页。
    ②参见[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63页。
    ③[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70页。
    ①参见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第306页。
    ②参见张薇:《电影与集体记忆——对云南思茅1949-1979年电影记忆的研究》, CNKI,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①[加]威尔·金里卡著:《多元文化公民权:一种有关少数族群权力的自由主义理论》,杨立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1页。
    ①参见张暖忻:《<青春祭>导演阐述》,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①参见张薇:《电影与集体记忆——对云南思茅1949-1979年电影记忆的研究》,CNKI,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①参见徐庆全《<阿诗玛,你在哪里?>一文的风波》,载《湘潮》,2003年第0l期。
    ②徐庆全《<阿诗玛,你在哪里?>一文的风波》,载《湘潮》,2003年第01期。
    ①参见申志远、魏春桥:《“悲惨的”<阿诗玛>》,载《大众电影》,2005年第2期。
    ②徐庆全《<阿诗玛,你在哪里?>一文的风波》,载《湘潮》,2003年第01期。
    ①参见陈龙:《传媒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0页。
    ②陈龙:《传媒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4页。
    ③[法]居伊·德波:《奇观社会》,参见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著:《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3页。
    ④居伊·德波的《奇观文化》一文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出53个段落。每一个段落不过几十字到几百字。格式如同片段式的随想,也少有注录。
    ①[法]居伊·德波:《奇观社会》,参见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著:《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②[法]居伊·德波:《奇观社会》,参见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著:《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0页。
    ①参见陈龙:《传媒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3页。
    ② See W.J.T.Mitchell,Landscape and Powe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p.1.
    ③ See D.E.Cosgrove.Sociak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Madid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8.
    ④ See J.B.Jackson,Discovering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Yale University Press,1984.
    ⑤陈龙:《传媒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r65页。
    ①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艾尔兄弟公映了《火车进站》,这天标志这电影的诞生。
    ①陈龙:《传媒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9页。
    ②陈庆德、马翀炜著:《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7页(本页由于编辑之误,没有打出页码,可在16-18页间找到)。
    ①[法]居伊·德波:《奇观社会》,参见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著:《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1页。
    ②参见[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③参见陈龙:《传媒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0-172页。
    ④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著:《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6页。
    ①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著:《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9页。
    ②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著:《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4页。
    ①参见陈龙:《传媒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2页。
    ②参见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著:《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57页。
    ①陈庆德、马翀炜著:《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7-18页。
    ①陈龙:《传媒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8页。
    ①参见沈芸著:《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
    ①参见《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摄制影、视片目录》,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内部资料。
    ①李二仕:《作为艺术探索的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②[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45页。
    ①[英]阿雷思·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45页。
    ②[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45页。
    ①张暖忻:《<青春祭>导演阐述》,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三期。
    ②电影《花腰新娘》由章家锐执导,2005年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出品,主演印小天、张静初,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最佳女演员新人奖、优秀导演提名奖。电影讲述了发生在云南彝族支系花腰彝山寨里的爱 情故事。
    ①朱凌飞:《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载《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①陈庆德、马翀炜著:《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6页。
    ②陈庆德、马翀炜著:《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8页。
    ①参见李春霞、彭兆荣:《媒介化世界里人类学家与传播学家的机会:文化多样化与媒体人类学》,载《思想战线》,2008年,第6期。
    ①参见《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佤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中《西盟佤族社会经济调查报告》第147页。
    ①注:此图是参照陈庆德、马翀炜著作《文化经济学》第117页的《市场主体结构》图绘制的。
    ②陈庆德、马翀炜著:《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17-118页.
    ①陈庆德、马翀炜著:《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21页。
    ①参见熊黎明:《<阿诗玛>叙事话语的变化对民间文化研究的反思》,载《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②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编:《<阿诗玛>第二次整理本序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源,阿诗玛专辑(内部资料),1979年。转引自熊黎明:《<阿诗玛>叙事话语的变化对民间文化研究的反思》,载《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③陈荒煤:《阿诗玛,你在哪里?》,载《人民日报》,1978年9月3日。
    ①见《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摄制影、视片目录》,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内部资料。
    ②参见康克清著:《康克清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
    ③参见沈芸著:《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
    ①李二仕:《作为艺术探索的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①[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0页。
    ②[加拿大]威尔·金里卡著;《多元文化公民权》,杨立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1页。
    ①何俊芳著: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杜,1998年,第92页。
    ①参见《中央入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 《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年)》,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年,第224页。
    ②黄凤祥:《<城市民族工作条列>出台的前前后后》,载《中国民族》,2002年第03期。
    ③寇小丽: 《试论我国的民族文化政策》,载《甘肃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④在这里作者对“扬弃”的解释是: “党和国家对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一贯主张批判性地继承原则。”参见寇小丽: 《试论我国的民族文化政策》,载《甘肃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⑤王红曼:《浅论我国的民族文化政策》,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⑥高永久主编:《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专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7页。
    ⑦参见高永久主编:《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专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①参见钱其琛著: 《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载《人民日报》,1999年5月31日。
    ②陈原著: 《社会语言学》,上诲:学林出版杜,1983年,第141-145页。
    ③参见高永久主编:《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专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12页。
    ①参见高永久主编:《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专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①参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
    ②参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
    ①参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
    ①参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
    ①参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
    ①参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
    ②参见陈庆德、马翀炜著:《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3年。
    3、马克思著:《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翻译组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
    4、毛泽东著:《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5、王连芳主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民族问题著作选》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7、陈国新、谢旭辉、杨浩东编著:《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
    8、何润著《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经典导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刘先照主编《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10、《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佤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中《西盟佤族社会经济调查报告》。
    11、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12、王文光著:《中国民族发展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13、金炳镐编著:《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通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14、金炳镐著:《民族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金炳镐著:《中国民族理论研究20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16、林耀华著:《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17、杨堃著:《民族学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18、牙含章著:《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19、[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20、郝时远、阮西湖主编:《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
    21、郝时远著:《中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22、王连芳主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23、刘锷、何润编:《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纲要》(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年。
    24、王铁志主编:《新时期民族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25、毛公宁等著:《跨世纪民族问题研究与探索》,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26、吴仕民著:《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27、马戎著:《民族与社会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28、尤中著:《中国西南民族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29、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30、陈国新著:《东方民族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31、陈国新等著:《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32、陈国新主编:《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33、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34、林耀华著:《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35、黄光学、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36、[英]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迈尔斯·奥格伯恩、格瑞葛·斯密斯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7、沈芸著:《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
    38、白润生著:《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39、郭建斌著:《独乡电视——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40、吴飞著:《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
    41、郝朴宁、李丽芳、杨南鸥、郝乐著: 《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昆明:云南大学 出版社,2007年。
    42、[美]简宁斯·布莱恩特、[美]道尔夫·兹尔曼主编:《媒介效果:理论与前沿》,石义彬、彭彪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
    43、张宇丹主编:《传播与民族发展——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关系》新华出版社,2000年。
    44、董路:《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45、张宇丹主编:《传播与发展——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新华出版社,2000年。
    46、[英]汤林森著:《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47、陈庆德、马种炜著:《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48、马翀炜、陈庆德著《民族文化资本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9、凌昊莹著:《媒介经营管理》,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
    50、[日]今村仁司著:《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牛建科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51、李金铨:《大众传播学》,台北: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1981年。
    52、李彬:《传播学导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
    53、[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等编:《媒介研究的进路》,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54、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55、[英]斯图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许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56、潘德冰著:《社会场论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57、[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关于电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58、陈龙著:《传媒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4页。
    59、[美]保罗·莱文森著:《数字麦克卢汉》,何道宽译,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60、[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61、耿文婷:《视觉文化现象学研究》,朱志荣主编,中国美学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62、[德]瓦尔特·本雅明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63、顾兆贵著.《艺术经济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64、[美]史蒂文·卢克斯著:《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65、[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66、[日]森岛通夫著:《日本为什么“成功”》,胡国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67、李德志主编:《当代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4-56页。
    68、[美]克里福德·格尔茨著:《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69、[美]弗朗西斯·福山著:《历史的终结》,呼和浩特:远山出版社,1998年。
    70、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71、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
    72、[日]藤森猛:《新中国电影中“民族化”的一面——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载《中国21:1999》,日本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会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73、俞小一主编;《中国电影年鉴2006》,北京:中国电影年鉴社,2006年。
    74、郦苏元、胡克等主编:《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75、[加]威尔·金里卡著:《多元文化公民权:一种有关少数族群权力的自由主义理论》,杨立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76、[法]雅克·拉康、[法]让·鲍德里亚等著:《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77、马树勋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概略》,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年。
    78、周德仓著:《西藏新闻传播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79、白润生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80、内蒙古日报五十年编委会编著:《内蒙古日报五十年》,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81、马树勋编著:《民族新闻纵横谈》,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82、马树勋编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概略》,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年。
    83、白克信等著:《民族新闻学导论》,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84、[美]约翰·菲斯克著:《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85、风笑天著:《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
    86、吴增基等著: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87、[美]克林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88、林惠祥著:《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89、许娘光著:《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王凡、徐隆德译,台北:南天书局,2001年。
    90、[德]艾·爱因斯坦、[波]利英费尔德著《物理学的进化》,周肇威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91、[西德]W·海森堡著:《物理学与哲学:现代科学中的革命》,范岱年译,北京市:科学出版社,1974年。
    92、W · J · T.Mitchell, Landscape and Pow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93、D · E · Cosgrove, Social Formationand Symbolic Landscape, Madid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8.
    94、J · B · Jackson, Discovering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4.
    95、Walter Lippman, Public Opinion, New York,Macmillan,1950.
    96、John Fiske, Television Culture,London,Methuen,1987.
    97、R.Barthes, Mythologies, London, Paladin,1973.
    1、中国电影家协会编:《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
    2、黄力之:《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概念》,上海:《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8卷第4期。
    3、刘祖云、余林媛:《论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载《理论月刊》,2002年,第7期。
    4、[德]塞巴斯蒂安·赫尔科莫:《后意识形态时代的意识形态》,载《新华文摘》,2001年第11期
    5、王铭铭:《传媒时代与社会人类学》,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4期。
    6、白润生:《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史研究探微》,载《当代传播》,2008年,第6期。、
    7、郑磊:《一幅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格局大新闻传播史画卷——评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载《采写编》,2009年,第4期。
    8、白润生:《中国新闻史是中华民族新闻史》,载《当代传播》,1994年,第5期。
    9、李连成:《民族新闻理论架构的形成与发展》,载《中国记者》,1999年,第10期。
    10、蔡骐、常燕荣: 《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2期。
    11、展江:《社会学、人类学与传播研究关系初探》,载(香港)《中国传媒报告》(China Media Reports),2006年,第2期。
    12、李春霞:《彝民通过电视的仪式:对一个彝族村落“电视与生活”关系的民族志调查》,载《思想战线》,2005年第5期
    13、郝朴宁、李丽芳:《民族文化传播学的学科建构与思考》,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4、李春霞、彭兆荣:《媒介化世界里人类学家与传播学家的机会:文化多样化与媒体人类学》,载《思想战线》,2008年,第6期。
    15、徐晖明:《我国发展传播学研究状况》,载《当代传播》,2003年,第2期。
    16、张驰、阿斯买: 《跨文化传播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载《社科纵横》,2008年第10期。
    17、高文娟: 《跨文化传播中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身份思考》,载《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年第4期。
    18、罗彬: 《少数民族跨文化传播的伦理构建——以新疆少数民族跨文化传播为例》,载《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9、李勤:《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载《当代传播》,,2005,第5期。
    20、谷禾:《大众媒体与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载《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21、谭华: 《大众传播与少数民族社区的文化建构——对现代媒介影响下的村落变迁的反思》,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2、庄晓东、高云:《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以云南为例》,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23、张名章: 《西部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网络建构的问题与创新》,载《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6期。
    24、陈静静、庄晓东:《文化认同与少数民族电子网络媒介》,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5、李静: 《民族信息网络资源概述》,载《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
    26、李水英: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认知研究》,载《新闻世界》,2009年,第6期。
    27、张文峰: 《新疆少数民族网络受众调查分析》,载《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28、李金涛:《网络传媒对当代满族文化传承的影响》,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9、吴勰: 《浅析彝族网络文化建设》,载《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30、朱凌飞:《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载《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31、李德昌:《文化场与南北对话》,载《理论月刊》,2002年,第7期。
    32、白景晟:《民族学院师生谈“边寨烽火”》,载《电影艺术》,1958年第9期。
    33、程郁儒:《论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及其功能》,载《思想战线》,2009年第5期。
    34、程郁儒:《少数民族电影相关概念辨析》,载《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第6期。
    35、程郁儒:《电视记录的“场特性”》,载《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36、邵明艳:《由<乌苏里船歌>纠纷案谈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10月11日。
    37、胡菊彬、姚晓蒙著:《新中国电影政策及其表述》,载《当代电影》1989年第1期。
    38、干学伟、张悦著:《由<内蒙春光>到<内蒙人民的胜利>》,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39、李二仕著:《地域文化与民族电影》,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40、李奕明:《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观点与主题》,在《电影创作》,1997年第1期。
    41、李晓峰:《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发生》,载《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42、舒晓鸣:《千秋功过谁人评说——谈“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历史评价》,载《电影通讯》,1999年,第5期。
    44、袁承亮著:《电影<五朵金花>诞生记》,载《党史文汇》,2006年第3期。
    45、张薇:《电影与集体记忆——对云南思茅1949-1979年电影记忆的研究》,CNKI,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46、张暖忻:《<青春祭>导演阐述》,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7、徐庆全《<阿诗玛,你在哪里?>一文的风波》,载《湘潮》,2003年第01期。
    48、申志远、魏春桥:《“悲惨的”<阿诗玛>》,载《大众电影》,2005年第2期。
    49、熊黎明:《<阿诗玛>叙事话语的变化对民间文化研究的反思》,载《云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
    50、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编:《<阿诗玛>第二次整理本序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源,阿诗玛专辑(内部资料),1979年。
    51、陈荒煤:《阿诗玛,你在哪里?》,载《人民日报》,1978年9月3日。
    52、Peterson,Anthropology and Mass Communication:Media and Myth in the New Millennium, New York and Oxford, berghahn,2003.
    53、Rothenbuhler, Coman, Media Anthropology,London,Sage,2005.
    54、David Machin, Ethnographic Research for Media Studies, Londen, Arnold. Co-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New York,2002.
    55、Faye.·D.·Ginsburg, Media Words:Anthropology on New Terra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2.
    56、Kelly Askew, Richard R.Wilk, The Anthropology of Media, A Reader. Blachwell,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