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问题是一个重要课题,但迄今为止在这一领域尚未见到任何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研究(详见本论文第七章),这跟当前中国翻译学学科的快速发展是不相适应的。本文是对此作出的一项尝试性探讨。全文共分七章,各章内容简要述之如下:
     第1章为导言,对全文做一总体性导入和铺垫性介绍。首先对中国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历程进行了分期,并指出分期的根由;然后对各个时期的学科建设大事件,包括重要论文的发表(宣读)、学术著作的出版、重要会议的召开等进行了历时性描述和评析;再后,对翻译学这一核心概念中的“学”字进行了解读,指出该字兼有“学科”和“科学”之意,两者之间并无严格的分野,有时会比较含混和模糊。最后对论文本身进行了一些说明,涉及选题的缘起、论文标题和各章小标题的解析以及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等。
     第2章“理论建构:有源之水”,为论文的理论阐述章节。涉及翻译学的三种理论建设,即基本理论、应用理论和方法论。基本理论包括翻译学的性质与对象、框架与范围、目标与途径等几部分,就每个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应用理论部分分为两小节,第一节通过应用理论这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纽带来探讨分析译界由来已久的一个问题——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第二小节剖析应用理论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方法论部分分为学科方法论和具体方法的运用两小节,指出学科方法论建设的原则和途径,并分析了哲学方法、实证方法、比较方法、综合方法等具体方法在译学建设中的应用问题。
     第3章为“实务操作:脚下之地”,研究译学建设中的实务问题,是本文篇幅最大的一个章节。实务分为四种,分别为翻译教学、翻译批评、翻译管理和翻译辅助。在翻译教学一节中,首先对“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这一对热点概念进行了重新解读,指出对二者的区分有着重大意义,但并不是唯一的、绝对的划分方式,可以统一用“翻译教学”一词,但对该词要进行重新阐释。然后就翻译教学和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关系从两个方面进行解析,一是从二者的历时性互动关系看,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二是从系统论角度考察,可以看出翻译教学是学科建设的一个子系统,并处于后者的一个核心位置,对此,论文进行了论证和说明。翻译批评跟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之间存在一种很复杂的关系,这是由于翻译批评自身所具有的多性质和多功能决定的。翻译批评跟学科建设则有直接性和非直接性两种关系,直接性关系是指翻译批评如同翻译教学一样是学科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非直接性关系是指翻译批评通过促进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发展来推动整个学科的发展。翻译管理是一个相对宽泛和模糊的概念,这一节首先对该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探讨其各个组成成分与学科建设的关系问题,强调翻译管理对于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翻译辅助同样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概念,包含的内容也是不确定的。本文提出了几项具体的翻译辅助内容并分别探讨与分析它们对于学科建设的作用和价值。
     第4章为“借鉴:他山之石”,属于译学建设的途径问题。本文提出翻译学学科建设必须向外界进行学习和借鉴,而最富成效和最直接的借鉴源泉有两个:一个是相关学科,另一个是国外的学科建设。该章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提出了应该借鉴的具体学科,并分析了各门学科可资借鉴的具体内容以及可提供的启示与灵感。这些学科分别为语言学、哲学、美学和其他学科(包括比较文学、逻辑学、学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向西方学科建设借鉴一节,首先对西方学科建设历程作了一简要描述,然后提出了借鉴的内容和原则。
     第5章为“继承:传统之嗣”。继承传统译论是译学建设的另一种重要途径。本章第一节对传统译论进行了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概念重新进行定义并指出了其边界(时间的上溯与下迄)所存在的问题。就传统译论的内容和体系而言,本文认为无法对所有的内容进行发掘和整理,只能举其荦荦大者进行研究,并提出传统译论并无体系可言,更不可能自成体系,但出于研究的需要,我们可以尝试建立起译论体系,并使之系统化。对传统译论的优势目前研究较少,而相对而言其不足和缺陷方而的研究较多,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剖析并指出这一现象不利于对传统译论的继承。本章第二节研究继承传统与学科建设的关系问题,主要涉及如何继承,提到二种继承方式,即扬弃论、诠释论和超越论,分别进行了分析和闸释。
     第6章为“学人:建设之魂”,是通过研究译界学人对译学建设的贡献来研究译学建设问题。首先选择了三位最具代表性的译界学人进行重点评述,即董秋斯、谭载喜和杨自俭,介绍了这三位学者在译学方面的重大成就,着重分析他们对译学建设的贡献。然后又选择了其他五位著名学者,分别为刘宓庆、许钧、谢天振、王宏印和穆雷,简要评介他们对译学建设的贡献。本章写作的目的不是为各位学者树碑立传,而是通过探讨他们为译学作出的贡献来谈译学建设问题,这是本文有意选择的研究译学建设一个新视角。
     第7章为结论,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总结,指出本研究的创新性及缺陷性,并对以后的后续性研究进行展望。本章共分三节,首先对全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做一简要回顾,从而与论文的导语及全文内容要点形成呼应;其次谈到论文的三大创新,同时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最后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预测性分析。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shortened as CTSC) has been an important subject. However, so far in this area has there been no academic research which can be labeled as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d integrated (Cf. Chapter 7), which cannot keep pace with the rapid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science) in China. The dissertation involving 7 chapters is a tentative study, the main contents of which are as follows:
     Chapter 1 is a general and leading introduction to the whole paper. Firstly it makes a diachronic divis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CTSC with the reasons for such a division explained. Then the chapter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main events of those construction periods comprising the publication (presentation) of important academic papers, influential works, and the holding of grand specialized forums. Secondly the chapter makes an clar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of "学" in the term "翻译学"( translation studies), indicating that it has the implications of both "discipline" and "science", and that it is sometimes hard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the two terms for their vagueness and fuzziness. Lastly the chapter concerns the reasons why the topic of the dissertation is chosen,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of the paper and those of the headings of different chapters, and research methods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 arrangement.
     Chapter 2 entitled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Water Coming from the Source" is, as the title indicates, a chapter wit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t primarily involves three kinds of theories, namely, fundamental theories, applied theories and methodology.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concern the nature, objects, frames, scopes, objectives and approach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s a discipline. Upon the past researches of different scholars, the author attempts to propose his own ideas concerning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In the case of applied theories, two sections are included: in the first,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applied theories, serving as the link and ties between the general theory and practice, can be employed to analyze and solve the longstanding problem—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ranslation; in the second sect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pplied theor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s dealt with. The part of methodology discusses the methodology of the discipline, pointing out the principles, the way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methods, such as the philosophic methods, empirical methods, comparative methods, comprehensive methods, etc. in the field.
     Chapter 3 with the title "Practice: Land under the Feet", probes into the practi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which is the largest part of the research. It falls into four sections, namely, translation teaching, translation criticism, translation management and translation aids. In the first section, a new clarification is made on the distinction and different implications of the heated pair of terms "translation teaching" vs. "teaching translation", advocating tha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two term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evertheless, such a cutting is by no means the sole and absolute way of division. One way out is to use the same term "translation teaching" with its meaning re-explained. The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s analyzed from two perspectives: one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achronic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a relation of mutual influence and promotion; the oth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two by using the theory of systematology—a relation of inclusion: translation teaching is one of the subsystems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lies in the core position of the latter, the reasons for which the paper expounds and clarifies. 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on rather complicated terms with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the former has various natures and functions. In fac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ne is direct and the other is indirect. The former is that 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an organic part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while the latter is that by promoting th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ranslation criticism advan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s a whole. Translation management is a comparatively wide and fuzzy concept. Accordingly, it is first defined in this chapter. The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ransl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re demonstrated with the emphasis upon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former to the latter. Translation aids, like 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not a strict concept and its contents are also uncertain. Several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ranslation aids and their roles and valu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re respectively expounded.
     The fourth chapter "Reference: Useful Experiences Drawn from the Other Fields" is a section of approach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chapter proposes that in CTSC useful experiences must be drawn from other fields and the two most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sources are related disciplines and the occidental constructi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two aspects are discussed here. Firstly, the chapter sets forth the different disciplines from which useful experiences, contents and inspirations can be obtained. The disciplines are respectively linguistics, philosophy, aesthetics and other subjects (including comparative literature, logic, the science of discipline, psychology, sociology, etc.) As regards the part of learning from the occidental exper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studies, a diachronic description is first made of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in the west and then the concrete contents and principles of reference are analyzed.
     Chapter 5 is entitled with "Inheritance: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China". Inheritance is another important approach towards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Up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es of the former scholars, the author first gives a definition to the term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China", and continues to discuss the boundaries, contents, systems,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etc. of the theories.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contents of the traditional theories are much more than being able to be tapped and studied and only those most important parts deserve it, that the traditional theories have had no systems, not to mention establishing a system by itself, however, out of the necessity of research, we can attempt to establish a system of the traditional theories, and that the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theories are scarce, especially compared with the abundance of the research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heories—a phenomenon adversely affecting the CTSC. The second section of the chapter explores the ways to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theories, involving the theories of sublation, hermeneutics, and transcendentalism.
     Chapter 6 with the title "Scholars: the Soul of Construction" is the last chapter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dissertation. It is a chapter where some distinguished scholars as well as their great contributions are described and evaluated. Firstly, three most representative scholars are chosen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with the emphasis upon thei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three scholars are respectively Dong Qiusi, Tan Zaixi and Yang Zijian. Additionally five other scholars are mentioned: Liu Miqing, Xu Jun, Wang Hongyin, Xie Tianzhen and Mu Lei. The aim of writing this chapter is not to create a biography for each scholar; rather, it can be seen as a new perspective in that by describing and analyzing the scholars' great contributions towards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we can somewhat shed new light on the main topic of the paper: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The seventh and last chapter is a conclusion of the whole paper.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concerns the summary (the main contents and ideas) of the whole paper. The second tackles the innovations as well as the flaws that appear in the paper. The last points out what should be dealt with in the follow-up work.
引文
1 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37页。
    2 杨自俭:《翻译新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07页。
    1 Gcntzler,Edwin.1993.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p.92.
    2 由于该阶段历时较短,仅在此提出,后文不再探讨。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71页。
    1 谭载喜:“试论翻译学”,《外国语》1988年第3期。
    2 沈致远:《翻译通报》发刊词,1950年第1期,第2页。
    1 谭载喜:“试论翻译学”,《外国语》1988年第3期。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55页。
    2 参看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1999年,第1-17页。
    3 同上,第16页。
    4 贺微:“译学研究的视角与选择”,《中国外语》,2006年第3期。
    5 杨自俭:《翻译新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页。
    1 许钧:“切实加强译学研究和翻译学学科建设”,《中国翻译》,2001年第1期。
    1 许钧:“切实加强译学研究和翻译学学科建设”,《中国翻译》,2001年第1期。
    2 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时代呼唤翻译学的繁荣与发展——‘全国译学学科建设专题讨论会'纪要”,《中国翻译》,2001年第3期。
    1 杨自俭:“我国译学建设的形势与任务”,《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
    2 同上。
    3 田雨:“走向跨学科的翻译学”,《中国翻译》,2004年第2期。
    1 参看“上海外国语大学正式建立独立的翻译学学位点”,《中国翻译》,2004年第2期。
    2 田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新起点——2004年中国译坛综述”,《中国翻译》2005年第2期。
    1 参看穆雷:“探索、建设中国翻译学学科理论——全国首届翻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川举行”,《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4期。
    2 该统计参看穆雷:“逐渐走向成熟的中国翻译研究”,《中国翻译》2006年第2期。
    1 参看《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3194页。
    1 尚岩:“加强翻译学科的建设——许钧教授访谈录”,《中国翻译》,1999年第6期。
    2 王宏印,刘士聪:“中国传统译论经典的现代诠释——作为建立翻译学的一种努力”,《中国翻译》,2002年第2期。
    3 杨自俭:“再论方法论——《翻译方法论》序”,《上海翻译》,2007年第3期。
    4 黄龙:《翻译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5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第16页。
    1 谭载喜:《翻译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2 黄振定:“翻译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2期。
    3 杨自俭:《译学新探》,青岛出版社,2002年,124页。
    4 孙艺风:“开拓翻译学发展的空间”,《中国翻译》,2004年第3期。
    5 杨自俭:“我国译学建设的形势与任务”,《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
    6 Wilss,Wlofram.1982.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52.
    7 Bassnett,S.1980.Translation Studies.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1.
    8 杨自俭:《译学新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2页。
    1 杨自俭:“我国译学建设的形势与任务”,《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
    2 陈燮君:《学科学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229-230页。
    3 杨自俭:“再谈方法论——《翻译方法论》序”,《上海翻译》,2007年第3期。
    4 谭载喜:《翻译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5 杨自俭:《翻译新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01页。
    1 Holmes,J.1988b.Paying compliments:A sex-preferential politeness strategy.Journal of Pragmatics,73.
    2 Snell-Hornby.M.1988.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31-33.
    1 参看Susan Bassnett-McGuire.1991.Translation studies.London.Routledge,7-8.
    2 转自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8 页。
    1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53页。
    2 谭载喜:“试论翻译学”,《外国语》,1988年第3期。
    3 金隄:《等效翻译探索》(增订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第8-12页。
    4 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8-2页。
    5 范守义:“理论构建与论文写作——关于翻译研究的Meta力量思考”,《中国翻译》,2003年第2期。
    6 曹明伦:“Translation Studies在中国的名与实——兼谈翻译学的学科范围和界限问题”,《上海翻译》,2006年第3期。
    7 桂乾元:《翻译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0-11页。
    1 Richards,I.A.1953.Towards a Theory of Translating.In:A.F.Wright(ed.),Studies in Chinese Thought.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250.
    2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第20页。
    3 参看邓志辉:“跨学科语境中的翻译研究——2005全国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综述”,《中国翻译》,2006年第1期。
    4 何刚强:“译学无疆,译才不器——翻译(院)系培养人才应有长远的眼光”,《上海翻译》,2006年第2期。
    1 参看《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4733页。
    2 吴义诚:“论翻译研究的科学范式”,《外国语》,2001年第5期。
    3 张美芳:“中西方译学构想比较”,《中国翻译》,2001年第1期。
    4 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页。
    1 可分别参看:谭载喜(2000);吕俊(2006);赵彦春(2005);张美芳(2005);斯奈尔·霍恩比(2001)。
    2 谭载喜:“试论翻译学”,《外国语》,1988年第3期。
    1 王洪涛:《翻译学的学科建构与文化转向·前言》(许钧),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16页。
    1 张经浩:“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
    2 王宏印,刘士聪:“中国传统译论经典的现代诠释——作为建立翻译学的一种努力”,《中国翻译》,2002年第2期。
    1 香港学者张佩瑶语,参看谢天振“论译学观念现代化”,《中国翻译》,2004年第1期。
    2 转自贾正传:《融合与超越:走向翻译辩证系统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311页。
    3 转自许钧:“关于翻译理论研究的几点看法”,《中国翻译》,1997年第3期。
    1 刘宓庆:“翻译理论研究展望,《中国翻译》,1996年第6期。
    2 杨自俭:“对译学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新认识”,《中国翻译》,2000年底5期。
    3 司显柱:“中西翻译观对比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3期。
    1 参看《中国百科大辞典(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5页。
    2 杨自俭:“再谈方法论——《翻译方法论》序”,《上海翻译》,2007年第3期。
    3 张柏然、姜秋霞:“对建立中国翻译学的一些思考”,《中国翻译》,1997年第2期。
    4 参看许钧、穆雷:“中国翻译学研究30年(1978—2007)”,《外国语》,2009年第1期。
    5 杨自俭:“再谈方法论——《翻译方法论》序”,《上海翻译》,2007年第3期。
    1 姜秋霞、杨平:“翻译研究方法的哲学范式—翻译学方法论之一”,《中国翻译》,2004 年第6期。
    2 参看《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2884页。
    1 苗菊:“西方翻译实证研究二十年(1986 2006)”,《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5期。
    2 杜松柏:《国学治学方法》,台湾弘道书局,1980年,第255页。
    3 转自吴世雄:“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6期。
    4 参看谭载喜:《翻译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及其他相关学术论文;张美芳:“中西方译学构想比较”,《中国翻译》,2001年第1期等。
    1 吕俊:“我国翻译理论研究与20世纪西方文论学习”,《外国语》,1997年第6期。
    2 谢军:“逐渐走向成熟的中国翻译研究”,《中国翻译》,2006年第2期。
    1 Delisle,Jean.1981.L' nseignement de l' interpretation et de la traduction.Ottawa:Editions de L' uuniversity d' Ottawa.
    2 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
    3 参看林璋:“翻译教学的目标、内容与方法”,《外语研究》,1997年第3期;黄忠廉等:“译 论研究及其教学的新发展”,《中国科技翻译》,1997年第2期;穆雷:《中国翻译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刘和平:“再论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从希拉克信函的翻译谈起”,《中国翻译》,2000年第4期;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等。
    1 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
    1 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1999年,第6页。
    2 同上,第28页。
    3 参看杨自俭:“谈谈翻译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现代外语》,1996年第3期;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1999年,27-33页;
    许钧:“关于加强翻译学科建设的几点看法”,《上海科技翻译》,1999年第4期。
    1 郑晔、穆雷:“近50年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中的发展与现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2 参看《辞海》,199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第3250页。
    3 杨自俭:“关于翻译教学的几个问题”,《上海翻译》,2006年,第3期。
    1 可参看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94-102页。
    2 许钧:“切实加强译学研究和翻译学学科建设”,《中国翻译》,2001年第1期。
    1 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2 转自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45页。
    3 转自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第9页。
    4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第9页。
    5 Newmark,Peter.1988.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Hertfordshire:Prentice-Hall,184.
    6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第7页。
    1 温秀颖:“博士生笔谈记录”,《中国翻译》,2003年第2期。
    2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第25页。
    3 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59页。
    1 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前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9页。
    2 同上。
    3 同上。
    1 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前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0-11页。
    2 同上,第219页。
    3 同上,第229页。
    1 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30页。
    2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第21页。
    3 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48页。
    1 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1983-1992),湖北教育出版社,第12页。
    2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05页。
    3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8卷),上海辞书出版科,1986年,第1202页。
    1 数据统计来自:http://www.china.com.cn/education/txt/2009-04/03/content_17549831_2.htm
    1 杨自俭:“谈谈翻译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2 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0页。
    3 同上。
    1 方梦之:《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页。
    1 方梦之:《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页。
    1 许钧:“翻译出版对翻译学科建设的启示”,《中国翻译》,2006年第1期。
    2 杨自俭:《文化建构——文学翻译译论集·序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3 同上。
    1 许钧:“翻译出版对翻译学科建设的启示”,《中国翻译》,2006年第1期。
    1 http://www.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AF%AD%E8%A8%80%E5%AD%A6&variant=zh-cn#.E8.AF.AD.E8.A8.80.E5.AD.A6.E7.9A.84.E5.8E.86.E5.8F.B2
    1 参看伍铁平:《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1 吴世雄:“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6期。
    2 刘宓庆:“翻译理论展望”,《中国翻译》,1996年第6期。
    1 参看《中国百科大辞典》(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3页。
    2 穆雷:“世纪之交看译学建设——2000年译坛回顾”,《中国翻译》,2001年2期。
    3 穆雷:“翻译教学与翻译学学科发展”,《中国翻译》,2004年第3期。
    4 参看:邓志辉:“跨学科语境中的翻译研究——2005年全国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综述”,《中国翻译》,2006年第1期)。
    1 朱纯深:“走出误区 踏进世界——中国译学:反思与前瞻”,《中国翻译》,2000年第1期。
    2 杨晓荣:“翻译理论的调整期”,《中国翻译》1996年第6期。
    3 吴世雄:“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6期。
    1 参看《中国自科大辞典》(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453页。
    2 同上,第459页。
    1 参看《中国百科大辞典》(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483页
    2 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43页。
    3 参看《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5433页。
    1 Gentzler,Edwin.1993.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1 彭漪涟、马钦荣:《逻辑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1页。
    2 参看《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4489页。
    3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3页。
    1 杜建慧等:《翻译学概论·前言》,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1页。
    1 转自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李德凤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2页。
    2 转自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7页。
    3 Bassnett,Susan.1980.Translation Studies.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preface.
    1 田雨:“逐渐走向成熟的中国翻译研究”,《中国翻译》,2006年第2期。
    2 杨自俭:“译学探索之路——〈翻译学——一种建构主义的视角〉序”,《中国外语》2006年第1期。
    3 凌山:“一个翻译家的脚印”,《上海文学》,2004年第3期。
    1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88页。
    2 杨自丛:《译学新探》,青岛出版社,2002年,第243页。
    3 司显柱:“中西翻译观对比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3期。
    4 杨自俭:“我对当前译学问题讨论的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6期。
    1 方梦之:《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63页。
    2 王宏印、刘士聪:“中国传统译论经典的现代诠释”,《中国翻译》,2002年第2期。
    3 张思洁:“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略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5期。
    1 一说是1800多年前,参看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Ⅻ。
    2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29页。
    3 刘重德:《三湘译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4 朱志瑜:“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神话说'(前期)”,《中国翻译》,2001年,第2期。
    5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29 页。
    1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29页。
    2 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页。
    1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2 穆雷曾对该课题进行过详细的论证,但最终没有定论,见杨自俭(2002):243-249。
    1 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40页。
    2 参看《辞海》,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44页。
    3 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8页。
    1 杨自俭:《译学新探》,青岛出版社,2002年,第248页。
    2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页。
    1 王宏印、刘士聪:“中国传统译论经典的现代诠释”,《中国翻译》,2002年,第3期。
    2 辜正坤:“当代翻译学建构理路略论(?)《文学翻译学》序”,《中国翻译》,2001年,第1期。
    3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Ⅻ-Ⅻ。
    4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2003年,湖北教育出版社,第6-7页。
    1 杨自俭:《译学新探》,青岛出版社,2002年,第248页。
    2 郑海凌:《文学翻译学·序言》,文心出版社,2000年第4页
    3 张思洁:《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4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序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页。
    1 参看《辞海》,199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898页。
    2 转自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14-115页。
    1 转自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14-115页。
    2 同上,第223-226页。
    1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页。
    2 朱徽:“让传统走进现代——评王宏印著《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中国翻译》,2004年,第5期。
    3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1页。
    4 同上,第2页。
    1 刘宓庆:《中国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第152页。
    2 同上,第153页。
    3 同上,第168-171页。
    1 转自吴世雄:“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6期。
    2 刘宓庆:《中国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第172页。
    1 http://www.baike.baidu.com/view/857648.htm;http://www.chinawriter.com.cn/zjcd/xdzj/9850_83141.htm
    1 凌山,《上海文学》,2004年第3期。
    2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60页。
    3 同上,第361页。
    4 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43页。
    1 谭载喜:《翻译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作者介绍;http://www.baike.baidu.com/view/1800166.htm
    1 李林波:“回顾与反思——在中国翻译学的建设之路上”,《外语教学》,2005年,第6期。
    2 刘超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线索研究”,《中国翻译》,1994年第4期。
    3 谭载喜:《翻译学·序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页。
    1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页。
    2 谭载喜:《翻译学·序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页。
    3 在本文最后的修改过程中,惊闻杨自俭先生已于2009年4月11日仙逝,译学界失去了一位优秀学人和领袖,令人不胜悲伤和痛惜。感谢杨先生为译学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同时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关注我们的译学建设,让翻译学这门年轻的学科在新时期里大步前进,尽早进入显学之林。
    1 杨自俭:《翻译新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作者简历;http://www.baike.baidu.com/view/1570069.htm;http://www.tac-online.org.cn/zxzx/txt/2009-04/17/content_2856165.htm
    1 杨自俭:“谈谈翻译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现代外语》,1996年,第3期。
    2 谭载喜:“中西现代翻译学概评”,《外国语》,1995年第3期。
    1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1页。
    Bassnett, Susan. 1980.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York. Routledge.
    Delisle, Jean. 1981. L' nseignement de 1' interpretation et de la traduction. Ottawa: Editions de L' uuniversity d' Ottawa.
    Gentzler, Edwin. 1993.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Holmes, James. (1988b.) Paying compliments: A sex-preferential politeness strategy. Journal of Pragmatics.
    Mona Baker. 1998.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Newmark, Peter. 1988.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Hertfordshire: Prentice-Hall.
    Nida, Eugene. A. 2004.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Pym, A. 1998. 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 Manchester: St. Jerome.
    Richards, I. A. 1953. Towards a Theory of Translating. In: A. F. Wright (ed.), Studies in Chinese Thought.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Shuttleworth, Mary. & Moria Cowie. 1997.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an chester: STJE Rome.
    Snell-Hornby. Mary. 1988. Translation Studies -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Snell-Hornby. Mary. 1991. Translation studies: Art, science or utopia?' in K. van Leuven-Zwart and T.Naaijkens (eds), pp.13-23.
    Snell-Hornby. Mary. 2001.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Shanghai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usan Bassnett-McGuire. 1991.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Wilss, Wlofram. 1982.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http://www.china.com.cn/education/txt/2009-04/03/content_17549831_2.htm
    http://w\vw.zh.wikipcdia.org/w/indcx.php?titlc=%E8%AF%AD%E8%A8%80%E5%
    AD%A6&variant=zh-cn#.E8.AF.AD.E8.A8.80.E5.AD.A6.E7.9A.84.E5.8E.86.E5.8F.
    http://www.baike.baidu.com/view/857648.htm
    http://www.baike.baidu.com/view/1800166.htm
    http://www.chinawriter.com.cn/zjcd/xdzj/9850_83141.htm
    http://www.baike.baidu.com/view/1570069.htm
    http://www.tac-online.org.cn/zxzx/txt/2009-04/17/content_2856165.htm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陈燮君:《学科学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邓志辉:“跨学科语境中的翻译研究——2005全国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综述”,《中国翻译》,2006年第1期。
    杜松柏:《国学治学方法》,台湾弘道书局,1980年。
    方梦之:《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冯庆华:《母语文化下的译者风格》,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冯庆华:《文体翻译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辜正坤:“当代翻译学建构理路略论——《文学翻译学》序”,《中国翻译》,2001年,第1期。
    韩江洪:《严复话语系统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何刚强:“译学无疆,译才不器——翻译(院)系培养人才应有长远的眼光”,《上海翻译》,2006年第2期。
    贺微:“译学研究的视角与选择”,《中国外语》,2006年第3期。
    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学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黄龙:《翻译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黄振定:“翻译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2期。
    黄忠廉,李亚舒:“译论研究及其教学的新发展”,《中国科技翻译》,1997年第2期。
    黄忠廉等:《翻译方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3月。
    贾正传:《融合与超越:走向翻译辩证系统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姜秋霞、杨平:“翻译研究方法的哲学范式—翻译学方法论之一”,《中国翻译》2004年第6期。
    姜治文、文军:《翻译批评论》,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李德凤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金隄:《等效翻译探索》(增订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
    劳陇:“丢掉幻想,联系实际——揭破翻译学的迷梦”,《中国翻译》,1996年第2期。
    劳陇:“什么是翻译学(Translatology)?翻译科学(Science of Translating)?——对翻译理论研究‘沉寂期'的思考”,《中国翻译》,1999年第5期。
    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
    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林璋:“翻译教学的目标、内容与方法”,《外语研究》,1997第3期。
    凌山:“一个翻译家的脚印”,《上海文学》,2004年第3期。
    刘宓庆:“翻译理论研究展望,《中国翻译》1996年第6期。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
    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
    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刘宓庆:《中国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
    刘绍龙:《翻译心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刘重德:《三湘译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
    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8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吕俊:“我国翻译理论研究与20世纪西方文论学习”,《外国语》,1997年第6期。
    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
    苗菊:“西方翻译实证研究二十年(1986-2006)”,《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5期
    穆雷:“逐渐走向成熟的中国翻译研究”,《中国翻译》,2006年第2期。
    穆雷:“走向跨学科的翻译学”,《中国翻译》,2004年第2期。
    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页。
    彭漪涟、马钦荣:《逻辑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沈致远:《翻译通报》发刊词,1950年第1期。
    司显柱:“中西翻译观对比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3期。
    孙艺风:“开拓翻译学发展的空间”,《中国翻译》2004年第3期。
    孙迎春:《译学大词典》,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年。
    谭载喜:“试论翻译学”,《外国语》1988年第3期。
    谭载喜:“中西现代翻译学概评”,《外国语》,1995年第3期。
    谭载喜:《翻译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田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新起点”,《中国翻译》,2005年2期。
    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洪涛:《翻译学的学科建构与文化转向·前言》(许钧),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王宏印、刘士聪:“中国传统译论经典的现代诠释”,《中国翻译》,2002年,第3期。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的现代诠释——作为建立翻译学的一种努力”,《中国翻译》,2002年第2期。
    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温秀颖:“博士生笔谈记录”,《中国翻译》,2003年第2期。
    吴世雄:“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6期。
    吴义诚:“论翻译研究的科学范式”,《外国语》,2001年第5期。
    伍铁平:《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谢军:“逐渐走向成熟的中国翻译研究”,《中国翻译》2006年第2期。
    谢天振:“论译学观念现代化”,《中国翻译》2004年第1期。
    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2003年。
    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出版社,2003年。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许钧:“关于翻译理论研究的几点看法”,《中国翻译》,1997年第3期。
    许钧:“切实加强译学研究和翻译学学科建设”,《中国翻译》,2001年第1期。
    许钧:《文学翻译批评研究》,译林出版社,1992年。
    许钧:《翻译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
    杨自俭:“对译学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新认识”,《中国翻译》2000年底5期。
    杨自俭:“谈谈翻译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青岛海译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杨自俭:“我对当前译学问题讨论的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6期。
    杨自俭:“我国译学建设的形势与任务”,《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
    杨自俭:“译学探索之路——〈翻译学——一种建构主义的视角〉序”,《中国外语》2006年第1期。
    杨自俭:“关于翻译教学的几个问题”,《上海翻译》,2006年,第3期。
    杨自俭:“再谈方法论——《翻译方法论》序”,《上海翻译》,2007年第3期。
    杨自俭:《翻译新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杨自俭:《译学新探》,青岛出版社,2002年。
    张柏然、姜秋霞:“对建立中国翻译学的一些思考”,《中国翻译》,1997年第2期。
    张经浩:“翻译学:一个未圆与难圆的梦”,《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
    张经浩:“再谈翻译学之梦”,《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
    张经浩:“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
    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张美芳:“中西方译学构想比较”,《中国翻译》2001年第1期,2001年1月。
    张南峰:“特性与共性——论中国翻译学与翻译学的关系”,《中国翻译》,2000年第2期。
    张思洁:“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略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5期。
    张思洁:《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郑海凌:《文学翻译学》,文心出版社,2000年。
    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时代呼唤翻译学的繁荣与发展——“全国译学学 科建设专题讨论会”纪要。
    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朱纯深:“走出误区 踏进世界——中国译学:反思与前瞻”,《中国翻译》,2000年的第1期。
    朱徽:“让传统走进现代——评王宏印著《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中国翻译》,2004年,第5期。
    朱志瑜:“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神话说'(前期)”,《中国翻译》,2001年第2期。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
    《汉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中国百科大辞典(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