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希望什么?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可以希望什么?”,这是康德哲学研究计划中的三大基本问题之一,可见,希望问题是康德整个哲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表示,希望问题关涉其哲学体系中的“理论”和“实践”两大领域,即希望问题从性质上讲“既是实践的又是理论的”。而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本又是康德哲学的两大主题,因此,深入理解和梳理介于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希望问题,对于全面把握和理解康德整个哲学体系及其精神归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康德的希望问题是在其独特的哲学视域中展开的,其和人们一般地谈论的希望问题有本质上的区别:无论是希望的前提、希望的具体展开和指向对象,还是希望的实现方式等都有原则上的区别并自身独树一帜。康德对希望问题的独特解答,为人们理解希望、审视自身的当下和未来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对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的人之生存具有重大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第一章将会梳理康德提出希望问题的复杂背景,以说明康德的希望问题,既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及鲜明的时代印记,又具有理论对现实的深切关怀。传统形而上学走上日益衰微的迷途导致希望问题的消解、长期以来现实世界中出现的德福悖论及其导致希望的虚妄、西方近代启蒙运动由充满希望到希望“辩证法”带来的失望等等,构成了康德希望问题提出的独特背景。
     本文的第二章将对康德的希望问题——“我可以希望什么?”本身作一个整体的交代和论述。这里涉及希望问题本身在康德视域中所蕴涵的结构层次、性质及文本线索。首先,从结构上讲,康德希望问题由三个部分(前提、指向对象和对象的实现)构成,而三个构成部分均具有的“显隐”二重性特征,相应地,三个构成部分的“显隐”二重性则蕴含着康德希望问题的“显隐”二重结构。即希望问题的“显性”结构——道德前提、幸福对象以及幸福的实现;“隐性”结构——道德的实现、幸福对象的道德定向(至善)、至善的实现。这个结构,是康德希望问题的基本线索。其次,对康德希望问题的性质作出一个定位。在分析希望问题具有“实践和理论的统一”性质基础上,还将对实践与理论的位置作出一个定位,在其中,实践的性质具有优先性,而希望问题的解答最终又指向对理论性质问题的解决。再次,本章还将表明,希望问题在康德这里,既是理性的兴趣问题,又是人类学的问题,这些复杂的性质融合,使希望问题成为了一个具有多维视域“融合”的复合问题,这超越了人们一般将其定位为单纯宗教问题的视域。
     在梳理清楚康德希望问题提出的背景、希望问题的结构和性质等基本问题之后,本文的第三、四、五章将具体展开对康德希望问题的分析。第三章主要分析康德希望问题的“显性”前提——道德,这是康德谈论希望问题的一个基础性前提,道德前提使康德视域中的希望具有了自由的性质,这是他和一般人谈论希望问题的根本区别之一。在其中,还将涉及希望问题的“显性”对象——幸福,将幸福和道德放在一起作一个比较性的分析和定位。同时,还将分析为什么将单纯的幸福作为希望对象最终将无法实现的原因。第四章主要分析康德希望问题的“隐性”前提——道德如何可能。这是隐含在康德希望问题“显性”前提背后的更为隐秘的前提,因为,只有道德得以可能,“一切希望都指向幸福”的目标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这里主要涉及到人性的善恶问题,人们如何能够实现“改恶向善”趋向德性的问题等。第五章主要分析康德希望问题的“隐性”对象——至善及其如何实现的问题。在康德视域中,希望问题指向的真正对象,也就是“隐性”‘对象是德福统一——至善,而非单纯的幸福。因此,至善的实现,也就成为了康德希望问题最终得以解决必须解答的问题。这里主要涉及至善实现的条件:社会历史条件、宗教条件等。
     本文的第六章主要阐述康德希望问题所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其一是积极的理论后果:康德视域中的自由之希望,实现了人类希望的启蒙,同时,康德的希望问题所导致的道德神学,实现了对传统宗教的一种“人本化”变革;其二是积极的当代启示:康德在希望问题中对幸福的独特理解和定位,给我国当前建设幸福社会的战略行动带来种种有益启示,康德希望视域中所理解的幸福正是我国文化缺乏或忽视的一种理性视角,另外,康德以道德、自由为核心的独特的“属人”希望视域,能为人们抵抗当今时代泛滥的虚无主义思潮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What may I hope?", This is one of the three basic problems which in the research program of Kant's philosophy, We can see that the hope problem is in an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of Kant's philosophical system. Kant said, the hope problem related to two major areas:" theory" and" practice",namely, the hope problem essentially is a "practice and theory" problem. And the philosophy of practice and philosophy of theory are the two big themes for Kant's philosophy, therefore, to deeply understand and combing the hope problem which between practice and theory, for grasping and understanding Kant's philosophical system and its spiritual home has very important theory meaning. More importantly, Kant's hope problem is spread out in his uniqu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and this s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people talking about it in general:whether it is the premise of hope,"hope of concrete expansion and the pointing object, or methods to achieve hope,have principle distinction and its become an independent school. Kant answer the hope problem in unique way, give people a brand-new field of vision to understand the hope, look at its present and future, this has great inspiration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human-"The limited being who has reason".
     I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paper will comb the complex background of Kant's hope problem, in order to explain Kant's hope problem,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and distinctive time mark, but also has deep theorical concern for the reality. On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metaphysics lost leading to the hope problem resolution, Moral-Happiness Paradox appears in the real world for long-term leading to the hope is impossible, Western Modern Enlightenment from full of hope to the hope "Dialectics", which brought down disappointment etc, these constitute a unique background of Kant's hoped problem.
     In the second chapter, will give a whole account and discuss of Kant 's hope problem--" what may I hope?" Here Involved the structure, properties and text cues which implicated in Kant's hope problem.First of all, for the structure, Kant's hope problem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premise, pointing to the object and implementation of object), and the three components have" dominant-implicit" duality feature, accordingly, the three part of dominant-implicit" duality feature implies "dominant-implicit" dual structure in Kant's hope problem, the "dominant" structure of the hope problem--moral premise, happiness object and Realization of happiness;" implicit " structure--realization of morals, the moral orientation for happiness object (highest good), realization of highest good. This structure is the basic clue of Kant's hope problem. Secondly, make a localization for the nature of Kant's hope problem.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hope problem, which has the nature--"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but also to make a position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in which, the nature of practice has priority, and answer to the hope problem finally pointed to the theory of problem solving. Again, this chapter will show, the hope problem for Kant, is not only the rational interest problem, and anthropological problem, the complex nature of fusion, the hope problem becomes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problem, beyond the pure religion view which people generally positioned.
     Distinguish clearly basic problems of the hope problem:the background,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the third, four and five chapter of the paper will specifically expand analysis on Kant's hope problem. The third chapter will analyze the "dominant" premise--moral,this is a basic premise for Kant to talk about the hope problem, and the moral premise gives the nature of freedom to the hope in Kant's horiz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people who talk about the hope problem. In which, will also involve the "dominant" object--happiness, happiness and moral are put together to mak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position. At the same time, will also analyze why the simple happiness as the hope object will eventually be impossible realized. The fourth chapter will analyze the" implicit " premise--how moral could realize. It is a hidden premise,which implicit in the " dominant" the premise, because, only moral is possible, the goal "all hope point to happiness" i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realization. Here are mainly related to the nature of good and evil, and how people can achieve" remove the evil to the good ". The fifth chapter will analyze "implicit" object--highest good,and the problem of how to realize highest good. In Kant's view, the hope points to the real object, namely," implicit" object is the Moral-Happiness United--highest good, rather than the simple happiness. Ther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est good, will become the eventually problem which Kant answered to the hope problem haved to solve. Here mainly involved the conditions which for realizing highest good: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religious conditions.
     The sixth chapt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positive effects by Kant's hope problem. One is the positive consequences of the theory:the freedom hope of Kant's view, realized human hope of enlighte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moral theology caused by Kant's hope problem, the traditional religion has been change in a"humanity-oriented"way;second is the positive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Kant understanded and positioned happiness in an unique way, this brings all sorts of useful insights to our strategic action of construction for happy society, happiness in the view of Kant's hope that is a rational perspective, which is deficiency or ignored in our country culture. in addition, Kant's unique view of the hope,which with morality and freedom as the core, it can provide valuable ideological resources for people to resist the nihilism which is flooding in today.
引文
①转引自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②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63页。
    ①对于希望问题作为其哲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之一的论述,康德至少在三个地方作出个明确的强调,详见以下著作:《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9页——《致卡尔·弗里德利希·司徒林的信》;《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2页;《逻辑学讲义》,许景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5页。需要说明的是,除《纯粹理性批判》外,其他两个地方康德都将三大基本问题最后概括为一个总问题:入是什么?虽然总问题也可以看作是第四个问题,但根据康德哲学体系的特点和构思来客观地看,只有前面三大问题是平行的、也是支撑其体系的“基本”问题,最后一个问题则是总体性的,其将前面三大问题囊括其中,所以在此就取“三大基本问题”这个说法。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2页。
    ③“兴趣”的英文对应单词是interest,又译作“利益”或“关切”,两者均具有指向某种“目的”意思,但在中文语境中,“利益”更倾向于贬义,“关切”则更倾向于褒义,而“兴趣”则具有指向某种“目的”的中性意思,故取“兴趣”的译法更为合理,因为康德说的理性关注的两大方面似乎是基于中性的立场来描述理性的两大运用领域的。
    ①Friedrich Paulsen,Immannual Kant:His Life and Doctrine,London:J.C. Nimmo,1902年,第110页。
    ②John Watson, The Philosophy of Kant Explained, Glasgon: James Maclehose and Sons,1908年,第390页。
    ③详见Edward Caird,The Philosophy of Kant (London,1889)年中的相关论述。
    ④详见Clement C. J. Webb,Kant's Philosophy of Relig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6年)中的相关论述。
    ①如在《逻辑学讲义》及《致卡尔·弗里德利希·司徒林的信》中,康德均表示:希望问题是其宗教哲学需要解答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宗教哲学解答的问题就仅仅是宗教意义上的问题,在康德这里,希望问题所关涉的领域已远远超出了传统宗教哲学所及的问题范围。
    ②转引自Studies in German Idealism, Series Editor:Reinier Munk, VU University,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Volume10, Otfried Hoffe,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The Foundation of Modren Philosophy, www.springer.com/series/6545,第351页。同时可参见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现代哲学的基石》,郭大为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07页。
    ①Studies in German Idealism, Series Editor:Reinier Munk, VU University,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Volume10, Otfried Hoffe,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The Foundation of Modren Philosophy, www.springer.com/series/6545,第351、352页。同时可参见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现代哲学的基石》,郭大为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07页、308页。
    ②详见:阿尔森·古留加:《康德传》,贾泽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14—244页。
    ①Allen W. Wood, Kant's Moral Religi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0年,导言。
    ②详见《历史教学问题》杂志,2002年第2期,第28—32页。
    ③详见Katerina Deligiorgi, Kant and the Culture of Enlightenment,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2005年,第128—132页的相关分析。
    ①康德:《逻辑学讲义》,许景行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6页。
    ①关于康德希望问题中出现的“实践”与“理论”两大领域的、特殊的“先天综合”,具体地说,出现在希望指向的“隐性”对象——至善上。在至善中,道德与幸福两个完全不同层次的要素结合在一起,即道德与幸福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形式,可以被理解为某种“先天综合”的特殊形式。详见本文第五章第一节的论述。
    ①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394页。
    ①康德:《逻辑学讲义》,许景行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6页。
    ①康德:《逻辑学讲义》,许景行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4页。
    ①康德:《逻辑学讲义》,许景行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6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41页。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④所谓批判,在康德那里主要是研究、考察和厘定的意思,对理性的批判主要就是要考察和厘定理性运用的起源、界限等,以使人类理性不至于盲目运用。详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页;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32页。
    ①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7页。
    ②休谟:《人性论·上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页。
    ①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页。
    ①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页。
    ①详见:《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9页——《致卡尔·弗里德利希·司徒林的信》;《逻辑学讲义》,许景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5页中康德对此的说明。
    ①转引自谢舜:《神学的人学化:康德的宗教哲学及其现代影响》,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4页。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40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1793年第一版序言》,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③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1793年第一版序言》,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2页。
    ②康德具体对道德与幸福关系的论述,本文将在第三章展开论述,在此只是将其列出来,作为引子,表明康德希望问题关涉德福关系而已,不作具体展开论述。
    ③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4页
    ①亨利希·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海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13页。
    ②转引自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81页。
    ②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84页。
    ③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77页。
    ④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3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7页。
    ②卡尔·波普尔著:《通过知识获得解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144页。
    ①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34页。
    ①David Hume,The Natural History of Religion,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M. Robertson,London:A.and H.Bradlaugh Bonner,1889年,第10页.
    ②David Hume,The Natural History of Religion,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M. Robertson,London:A.and H.Bradlaugh Bonner,1889年,第10页.
    ①David Hume,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Peter Millica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年,第106页.
    ①Kant, 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Mere Reason And Other Writing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en W. Wood (Yale Univers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年,译者导言第ⅹⅵ页。
    ②我国著名学者张志扬教授对此的解释是,“神义论”向“人义论”的转化为第一次现代性奠定了基本前提,即人类社会从古典到现代的过度就是“祛魅”的过程,笔者在此就是借用张志扬先生的说法,特此说明。具体可参见张志扬:《偶在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年,第1—2页。
    ③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6页。
    ①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6页。
    ②并且康德本人也是西方思想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其对于启蒙的经典定义一直影响至今,但康德对启蒙的理解明显区别于其他一般的启蒙主义者,这在康德提出和解答希望问题上也得到了深刻体现,本文仅就康德对和希望问题相关的启蒙运动思想资源及其影响作出清理,以表明康德理解希望问题的独特性及解答希望问题的独到视角。
    ①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3年,第2页。
    ②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①谢舜:《神学的人学化:康德的宗教哲学及其现代影响》,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1页。
    ②E·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51页。
    ①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3年,第5页。
    ②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3年,第5页
    ③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3页。
    ①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90页
    ②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86页。
    ③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4页。
    ①转引自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357页。
    ①Ernst Bloch, The Principle of Hope (Volume One), Translated by Neville Plaice, Stephen Plaice and Paul Knight, The MIT Press,1986年,第3页。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2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4页。
    ②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lated by Werner s. Pluhar.,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press,1996年,第738页。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的德文原文是:"Die zweite fragt nun:wie, wenn ich mich nun so verhalte, daβ ich der G1 uckseligkeit nicht unwurdig sei,darf ich auch hoffen, ihrer dadurch teilhatig warden zu konnen?"。对应的翻译应为:“现在,第二个问题问道:如果我现在这样做了,从而我并非配不上幸福的,我如何也可以希望由此而能够享有幸福吗?”也就是说,与邓晓芒的中译本相比,最后一句话多了“如何”(德文是wie)一词,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变化,其实使句子的意思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为按照邓译本原来的意思,在这里康德并没有明确引出“上帝存在”的意思,而如果是“我如何也可以希望由此而能够享有幸福吗?”这样的译法,在此康德就将“上帝存在”这个假设加了进来,至少是明确暗示了“上帝存在”对于实现德福统一的关键作用。所以按照德文原文和康德自己的意思,此处译为:“现在,第二个问题问道:如果我现在这样做了,从而我并非配不上幸福的,我如何也可以希望由此而能够享有幸福吗?”更为妥帖。当然,对于这样的细微变化,也有其他的译者已经注意到了,如Paul Guyer,和Allen W. Wood把它译为:"Now the second question asks:Now if I behave so as not to be unworthy of happiness, how may I hope thereby to partake of it?" (见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Paul Guyer, Allen W. Woo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年,第679页);还有李秋零的中译本也注意到了这点,他的译文是:“现在,第二个问题问道:如果我现在如此行事,使我并非不配享幸福,我如何也可以希望由此能够享有幸福呢?”(见:《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16页)
    ①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康德希望问题中的两个德文词,其一是“我可以希望什么?”的“可以”——对应的德文词是darf,英文译作may;其二是“能够享有幸福吗?”的“能够”——对应的德文词kann,英文译作can。前者表示的是“被允许”的意思,“我可以希望什么?”里面的“可以”就是被允许去希望的意思,表示希望的合法性问题,在康德的希望问题中,希望的“被允许”其前提就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即具有道德资格;而后者则表示“实现”的意思,有了道德的前提,我们的希望对象——幸福能够为我们所享有吗?明显地,它是区别于前者的“合法性”问题的“实现性”问题,即和前提区别的后果问题。在人们谈论希望问题的时候,一般都没有注意到这个细微的区别,没有将“可以”和“能够”区分开来,而往往将希望的合法性问题和其实现性问题混为一谈了,这是康德对希望问题所作的独特规定,也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9页。
    ③关于道德法则与自由的关系,本文在第三章第一部分将展开具体论述,这里只是将自由作为引子来说明希望问题的前提所内含的自由意蕴。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7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2页。
    ①对于哲学的划分,理论与实践的区分,两者运用的范围和对象等,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导言》中作出了严格的界定,需要注意的是,康德特别指出:理性的实践运用可以分为两种形态,其一是理性的纯粹实践运用,它表现的是人类真正的自由本性,其二是理性不纯粹的实践运用,即“技术性“的实践,如人类通过艺术、技艺等来改造世界使自已获得幸福等。从根本上讲,只有前者才是实践哲学的领域,后者则本质上仍属于理论哲学的领域或者是理论哲学的一种补充,因为其根本的目的仍是获得幸福(理性只是手段)而不是获得自由(理性就是目的)。详见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10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2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页
    ①需要注意的是,康德所说的“理性”是广义的理性,既包括知性、也包括比其更高一层的理性或者康德说的实践理性。知性对应的是人的认识,理性对应的是人的道德,当然前者还有对一些超验领域的自然兴趣,这就是上帝、灵魂和自由这些领域了。所以康德说理性兴趣对应于三大问题,他们包括了以上所涉的所有领域。
    ②详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1—612页。
    ①Kant,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Allen Wood,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2年,第30页。中文版本见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第67页。以上引文和中文版相比,略有改动。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34页
    ①GillesDeleuze, 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Tomlinson and Habber jam,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4年,第7页。
    ②本小节的论述参照了杨祖陶先生的一些观点,详见杨祖陶:《康德哲学体系问题》一文,载:《德国哲学论文集》第16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4—108页。
    ③《康德著作全集》第9卷,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页。以上的引文和另一中译本《逻辑学讲义》(许景行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5页。)有一点出入,在许译本中“道德回答第二个问题”被翻译为“伦理学回答第二个问题”。虽然康德没有像后来的黑格尔那样将伦理和道德截然区分开来,但是为避免歧义,在此采用“道德(学)回答第二个问题”的译法更为妥贴。因为在康德这里,有广义伦理学与狭义伦理学之分,前者即道德学(Moral),后者则是以至善论为核心的伦理学(Sittenlehre)。这种细微的区别在康德的书信中也得到了证实,在和司徒林的通信中,康德也采用了“道德哲学(moral philosophy)回答第二个问题”的说法。(详见:To C. F. Staudlin, May 4,1793, Kant Philosophical Correspondence 1759-99.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Arnulf Zweig, The University of Chicaco Press,1967年,第205页。)另外,在《逻辑学讲义》的英译本中,也证实了这种说法。(详见:.Kant.Lectureson logic[M].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J. Michael You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第538页。)在其中,原文如此:“Metaphysics answers the firstquestion, morals the second, religion the third, and anthropology the fourth.",也就是说,道德回答第二个问题,这样的翻译更为准确。
    ①关于康德哲学的总归宿是人类学这种说法,至今基本是没有争议的。但是也有学者如邓晓芒教授认为,康德的人类学应该具有两个向度,其一是“实用人类学”,其二是“先验人类学”——并且三大批判合起来便构成与实用人类学相对应的先验人类学。只有实用人类学才是经验的,而康德的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先验人类学”。(详见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导论部分)显然,以上的看法自有其合理性,但客观地说,康德在其著作中并没有出现过“先验人类学”的说法。而在早期,康德确实将人类学理解为是经验性的科学。加之本文此部分所述的希望问题之人类学视野,也仅是论述可经验的文化、社会、制度等对希望问题解决的某些作用,故仅取人类学仅是经验科学的看法。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40页。
    ①康德对于文化及人类社会等外在条件所具有的积极作用的看法,除了在《判断力批判》中明确以外,在其晚期所作的一系列有关人类社会历史、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论文中大量出现,
    ①阿尔森·古留加:《康德传》,贾泽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44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2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2页。
    ②关于希望问题为什么又是思辨问题,以及思辨问题与理论问题的区别等问题,详见本文第56页注释2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①注:第三章虽然主要是论述希望问题的“显性”前提——道德这个核心的要素,但同时也涉及到了希望问题“显性”结构中的其他两个要素:即幸福对象、一般幸福的实现。由于要论述清楚康德视域中的道德之本质和核心等问题,必须要和幸福作一个比较,这时必然就涉及到幸福的概念问题、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们对幸福的直接追求能否实现等问题。由于希望问题的“显性”结构中的其他两个组成部分都在本章对道德前提的具体论述中得到了阐述,故本文将不再以独立的两章来分别论述幸福是什么、普通希望指向的幸福能否实现这两个问题。而是在接下来的章节中,重点论述康德希望问题的“隐性”结构中的三个组成部分:道德的实现、至善对象、至善的实现。本文以这样顺序来安排章节,也更为符合康德对希望问题的独特理解和深刻解答的原本思路。
    ①国内学者张志伟认为,康德整个哲学的主旨就是要最终建立一种道德世界观,康德哲学体系中的其他部分都是为了其道德世界观的最终建立而展开的。详细论述可参阅其著作《康德的道德世界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①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09页。
    ①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10页。
    ②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11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3页。
    ②张志伟:《康德的道德世界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1页。
    ①关于康德自由理论的线索或层次,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如著名的康德研究专家Henry E. Allison在他的Kant's Theory of Freedo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一书中认为主要是先验自由和实践自由两个大的层次(也可参见中译本:《康德的自由理论》,陈虎平译,邓晓芒校,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而国内著名的学者邓晓芒教授则认为,除了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外,还有一个“自由感”的层次[详见:《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24—30页]。本文无意对这些看法作评论,而几乎所有研究者都达成共识的是康德的自由理论具有先验的自由和实践的自由两个层次,本文也取这种看法来论述康德视野中的自由与道德之关系。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74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33页。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33页。
    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34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9页。
    ②详见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34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9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8页。
    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8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1页。
    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1页。
    ①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9页。
    ②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20页。
    ③转引自戴兆国:《伦理学:形式的?抑或实质的?——论马克斯·舍勒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见《世界哲学》杂志,2009年第4期,第121页。
    ①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48页。
    ②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55页。
    ③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9页。
    ①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77页。
    ②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80页。
    ③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2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2页。
    ②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36页。
    ①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7页。
    ②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42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7—288页。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2页。
    ③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9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8页。
    ①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75页。
    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0页。
    ③《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00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7页。
    ①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76—77页。
    ②《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2页。
    ①《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3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1—112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11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6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9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8页。
    ②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32页。
    ③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34页。
    ①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39页。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0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7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7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9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9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6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①任性的德文是Willkuer,也可以将其翻译为“任意”,笔者认为,康德用这词要突出的意思是“选择性”,即入的本性中具有自由选择这种性质。康德著作中还有一词是自由意志,德文是Wille。很显然两者的词根相同,在某种意义上说,两者都要突出一个意思—自由性、选择性。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前面的论述,康德的自由概念主要有先验的自由和实践的自由之别,而自由的任意主要是一种消极意义的的自由,更偏向于先验的自由(自由的可能性,独立于感性欲望的能力),自由意志才是真正意义的实践的自由。在此,我们谈人性善恶的自由是主要是一种任性的自由(自由选择的可能性),即选择道德法则或者不选择道德法则的能力,而没有达到必然选择道德法则的真正自由的层次。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①在康德哲学中,准则是人行动的一个主观意志规定,和法则相对,后者是一个客观意义上的概念,是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意志规律,如道德法则。如果意志的主观规定(准则)能够成为一个普遍的规律,这样的准则就可以成为法则,如以道德法则作为行动的主观意志规定,这样的意志规定可以成为一个普遍的客观规律,而如以非道德法则(如幸福准则)作为行动的主观意志规定的话,这样的意志规定只能是特殊的、偶然的、经验的,最终无法成为规律,因此也就不可能是法则。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②根据湖南师大舒远招教授的考究,康德这里用的人性(Menschheit)这个词和后来费尔巴哈使用的“类本质”是同一个词,同时舒远招教授认为在这里将此词翻译为“人类性’更为妥帖,这样不会引起歧义,因为如果用“人性”,明显和我们这里讨论的人性善恶中的“人性”容易混淆起来,而如果用“人类性”的话则更突出了人作为“类”的本质和特性,这样也和后来费尔巴哈讲的“类本质”词性相近。以上注释笔者参考的是舒远招教授尚未发表的部分译稿,特此说明。
    ③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10页。
    ①在《判断力批判》中(见邓晓芒译本,第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康德将实践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技术上实践的,另一是道德上实践的,前者根本上讲是以幸福为对象的一种欲求能力,后者以遵守道德律作为自己唯一的自在目的。康德这种提法,和后来马克斯·韦伯对理性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分极为相似,某种程度上讲,韦伯的“工具理性”对应的就是康德所说的技术上实践的理性。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12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①Peter Byrne,Kant on God,Published by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England),2007年,第105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15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③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18页。
    ③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③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1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1—32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35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③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8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9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0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4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6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③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9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6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0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7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2—93页。
    ①对于灵魂不朽等公设的作用主要是改善人类的道德——至善的一个前提要素,著名的康德研究专家华特生也持这样的看法,他甚至认为,道德原理是对上帝存在、灵魂不朽和意志自由等信仰的基础(换言之,对灵魂不朽等进行公设,就不仅仅是为了能使人在未来享受到幸福,而更多地是为了道德的改善)。详见John Watson, The Philosophy of Kant Explained, Glasgon:James Maclehose and Sons,1908, p.389.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③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8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8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1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0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9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3—94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6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7页。
    ③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7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2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3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3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3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4页。
    ①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5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7页。
    ②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9页。
    ③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9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91页。
    ①康德:《论教育学》,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5页。
    ②康德:《论教育学》,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8页。
    ①康德:《论教育学》,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9页。
    ②康德:《论教育学》,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36页。
    ③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265页。
    ①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3页。
    ①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页。
    ②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30页。
    ③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①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15页。
    ①康德:《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8页;同时可以参见《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74页。
    ②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75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8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1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1—152页。
    ①[德]格尔哈特·克勒姆林:《作为可能世界的至善—康德的文化哲学和体系建筑术的关系》,邓安庆译,载《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29页。
    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2页。
    ①Allen W.Wood,Kant's Moral Religi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0年,第88-89页。
    ②在康德视野中,道德体现人自由本性的一面,幸福则体现人作为自然存在者的一面,这是康德哲学的一个基本立场,对此本文已在第三章作出了详细的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③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3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3页。
    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4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4页。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①由于本文主题的关系,对于道德法则为什么是一个先天综合命题这个问题,本文不作展开,其具体的论述可参见康德著作:《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本)第二章的相关论述。
    ②诚然,在康德的著作中,康德没有明确表示过至善概念是一个先天综合命题(判断)这种说法,但从康德的论述中,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至善概念包含的两个部分:道德与幸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它们之间不存在包含或者被包含的隶属关系,要使两者结合在一起(即至善),这就只能是以“综合”的形式来结合。同时,至善概念中道德与幸福是有次序之别的,道德永远是配享幸福的前提,而道德的核心是道德法则,或者换句话说,至善中的幸福是由道德法则(道德法则是一个先天的普遍形式)来规定的,因此就有了本文对至善概念所作出的“先天综合”理解。至善概念中,道德与幸福以先天综合的形式结合起来,康德对此也有过相关描述(详见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51—156页)。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说至善概念是一个道德与幸福以“先天综合”的形式结合而来的概念,并非等同于康德所说的“先天综合命题(判断)”,而是为了说明至善概念是由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综合起来的,并且是以先天的形式综合起来的而已(具体在本小节接下来的第二部分谈到)。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5页。
    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6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7页。
    ②详见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页的相关论述。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5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4—155页。
    ①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26-127页。
    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9页。
    ③约翰·罗尔斯:《正义论》,谢廷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第277页。
    ①转引自舒远招:《康德伦理学中的正义概念》,载《哲学动态》杂志,2010年第10期,第46页。原文见Reinhard Brandt:《在康德那里的正义与惩罚正义》(Gerechtigkeit und Strafgerechtigkeit bei Kant),载《康德:在现代讨论中》(Kant:in der Diskussion der Moderne)一书,Suhrkamp出版社,1996年,第425页.
    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1页。
    ①舒远招:《康德伦理学中的正义概念》,载《哲学动态》杂志,2010年第10期,第46页。
    ①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46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6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2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1页。
    ②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9页。在这个引用中,最后一句话,即“这个世界中最高的善”,邓安庆教授认为,准确的译法是“此世中的至善”,详见:《作为可能世界的至善—康德的文化哲学和体系建筑术的关系》,邓安庆译,载《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32页。对此,笔者表示赞同。亦即是,这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促进此世中的至善就是实践理性赋予每一个人追求终极目的,即便我们没有能力完全完成,但我们不能放弃在此世中促进至善的努力。
    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21页。
    ①转引自:[德]格尔哈特·克勒姆林:《作为可能世界的至善—康德的文化哲学和体系建筑术的关系》,邓安庆译,载《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26页。
    ②Y·Yovel, The Highest Good and History in Kant's Thought, in:Archiv fuer Geschichte der Philos ophie 54
    (1972),第238—283页;同时可参见—[德]格尔哈特·克勒姆林:《作为可能世界的至善—康德的文化哲学和体系建筑术的关系》,邓安庆译,载《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28页。
    ①可参见—[德]格尔哈特·克勒姆林:《作为可能世界的至善—康德的文化哲学和体系建筑术的关系》,邓安庆译,载《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28页。
    ②[德]格尔哈特·克勒姆林:《作为可能世界的至善—康德的文化哲学和体系建筑术的关系》,邓安庆译,载《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29页。
    ①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7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18—119页。
    ①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81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7页。
    ②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70页。
    ③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97页。
    ④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97—198页。
    ①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72—73页。
    ①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6—7页。
    ①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页。
    ②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1页。
    ①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2—13页。
    ②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31页。
    ①[德]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25—226页。
    ①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48页。
    ②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48页。
    ③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54页。
    ④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54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7—618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0页。
    ②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3页。
    ③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1793年第一版序言》,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①[德]亨利希·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海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13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97—498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05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6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1793年第一版序言》,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16页。
    ②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1793年第一版序言》,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23页。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23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27页。
    ②当然也有人认为康德目的论还包括“历史目的论”这一部分,但从康德思想的整体出发来看,所谓的“历史目的论”其实是从属于“道德目的论”这一层次的,因此本文仅取两个层次的目的论划分含义。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94—295页。
    ②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95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8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10页。
    ①见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3、306页。
    ①David Hume,The Natural History of Religion,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M. Robertson,London:A.and H.Bradlaugh Bonner,1889年,第3页.
    ②David Hume,The Natural History of Religion,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M. Robertson,London:A.and H.Bradlaugh Bonner,1889年,第8—9页.
    ③David Hume,The Natural History of Religion,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M. Robertson,London:A.and H.Bradlaugh Bonner,1889年,第9页.
    ①David Hume,The Natural History of Religion,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M. Robertson,London:A.and H.Bradlaugh Bonner,1889年,第28页.
    ②David Hume,The Natural History of Religion,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M. Robertson,London:A.and H.Bradlaugh Bonner,1889年,第29页.
    ①David Hume,The Natural History of Religion,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M. Robertson,London:A.and H.Bradlaugh Bonner,1889年,第30页.
    ②David Hume,The Natural History of Religion,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M. Robertson,London:A.and H.Bradl augh Bonner,1889年,第37页。
    ①David Hume, The Natural History of Religion,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M. Robertson, London:A. and H. Bradlaugh Bonner,1889年,第1页。
    ②休谟:《自然宗教对话录》,陈修斋、曹棉之译,郑之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第55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01页。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01—502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00页。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4页。
    ②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64页。
    ①安培能成:《康德的实践哲学》,于凤梧、王宏文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页。
    ①转引自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7页。
    ②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98页。
    ①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何冰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04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版社,2004年,第615页。
    ①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3页。
    ②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3页。
    ①对此,有些学者可能会提出一些疑问,但是只要认真阅读康德的文本,我们会发现,宗教或者道德的启蒙(尤其是后者),康德也有过明确的论述,具体可参见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9、191页的相关论述。另可参见拙文曹峰:《启蒙:康德哲学的起点和归宿》,载《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5期的相关论述。
    ②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亨利·哈代编,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82页。
    ③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亨利·哈代编,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81页。
    ①当然,康德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在此无法展开详细的论述。
    ①David Hume,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ng,Edi 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Peter Millica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年,第120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①这种说法也可参见谢舜:《神学的入学化—康德的宗教哲学及其现代影响》第四章的论述,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②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4页。
    ③詹姆斯·C·利文斯顿:《现代基督教思想》,何光沪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0页。
    ①Peter Byrne, Kant on God, Published by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England,2007年,172页。
    ②Allen W. Wood, Kant's Rational theology,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0年,第15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9页。
    ①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80页。
    ②张志扬、陈家琪:《形而上学的巴别塔—引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①加谬:《西西弗斯的神话》,杜小真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①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74页。
    ②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5页。
    ③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诗学文集》,成穷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81页。
    ④海德格尔:《尼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68页。
    [1]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2]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3]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4]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5]单纯理性界限内的宗教[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6]康德著作全集(第1—9卷)[M].李秋零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3—2007年
    [7]逻辑学讲义[M].许景行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8]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9]康德论上帝和宗教[M].李秋零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1]实用人类学[M].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12]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13]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4]康德书信百封[M].李秋零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圣经·旧约——创世纪,中英文对照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至第4卷
    [3]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4]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
    [5]詹姆斯·C·利文斯顿.现代基督教思想[M].何光沪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6]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M].何兆武何冰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7]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8]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9]休谟.人类理智研究[M].吕大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10]休谟.人性论(上下册)[M].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1]休谟.自然宗教对话录[M].陈修斋曹棉之译郑之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2]休谟.宗教的自然史[M].徐晓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至第四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1997年
    [14]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6]亨利·E·阿利森.康德的自由理论[M].陈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17]古留加.康德传[M].贾泽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18]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M].海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19]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一生平著作与影响[M].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20]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现代哲学的基石[M].郭大为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21]安倍能成.康德的实践哲学[M].于凤梧王宏文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22]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M].范景中李本正译,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
    [23]E·卡西尔.启蒙哲学[M].顾伟铭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24]W·沃尔克.基督教会史[M].孙善玲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25]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M].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26]尼采.权力意志[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27]加谬.西西弗斯的神话[M].杜小真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8]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29]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30]海德格尔诗学文集[D].成穷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31]海德格尔.尼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68页。
    [3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谢延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3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34]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M].亨利·哈代编,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
    [35]以赛亚·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
    [36]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3年
    [37]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8]邓晓芒.康德哲学诸问题[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6年
    [39]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40]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41]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42]杨祖陶.康德黑格尔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43]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44]谢舜.神学的入学化—康德的宗教哲学及其现代影响[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45]何光沪.多元化的上帝观:二十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概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46]舒远招.德国古典哲学及在后世的影响和传播[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7]张志伟.康德的道德世界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48]刘小枫,陈少明.康德与启蒙——纪念康德逝世二百周年[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49]刘小枫.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下卷)[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50]张志扬,陈家琪.形而上学的巴别塔—引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5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52]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
    [53]德国哲学论文集(第16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54]赵广明.康德的信仰——康德的自由、自然和上帝理念批判[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55]李艳辉.康德的上帝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56]李蜀人.道德王国的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57]陈嘉明.建构与范导——康德哲学的方法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58]范进.康德文化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
    [59]李梅.权利与正义:康德政治哲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60]张能为.康德与现代哲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
    [1]格尔哈特·克勒姆林.作为可能世界的至善—康德的文化哲学和体系建筑术的关系[J].邓安庆译,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S·罗森.德性与幸福:康德对亚里士多德[J].成官泯译,世界哲学,2005年第2期
    [3]克劳德·皮杉.幸福在道德领域中的位置—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研究[J].张国华译,湖南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4]伊安·亨特.康德的辩证法及其问题[J].徐长福译,现代哲学,2009年第6期
    [5]O·奥尼尔.康德的正义与康德主义的正义[J].陈晓旭译,世界哲学,2010年第5期
    [6]叶秀山.说不尽的康德哲学[J].哲学研究,1995年第9期
    [7]叶秀山.康德的“自由”、“物自体”及其他[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年第1期
    [8]叶秀山.哲学如何解构宗教———论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J].哲学研究,1997年第7期
    [9]叶秀山.康德之“启蒙”观念及其批判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0]邓晓芒.康德宗教哲学与中西人格结构[J].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5期
    [11]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J].复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12]邓晓芒.西方伦理中的善[J].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5期
    [13]邓晓芒.康德宗教哲学对我们的启示[J].现代哲学,2003年第1期
    [14]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述评[J].云南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5]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详解[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6]邓晓芒.中西信仰观之辩[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7]邓晓芒.康德对道德神学的论证[J].哲学研究,2008年第9期
    [18]邓晓芒.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自由范畴表解读[J].哲学研究,2009年第9期
    [19]邓晓芒.康德哲学对中国启蒙的意义[J].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7期
    [20]舒远招.直指人心的人性善恶论——康德人性善恶论的层次分析[J].哲学研究,2008年第4期
    [21]舒远招.康德伦理学中的正义概念[J].哲学动态,2010年第10期
    [22]聂文军.正义的伦理:在德性与规范之间[J].哲学研究,2010年第5期
    [23]邓安庆.从康德的“启蒙论文”重新反思“启蒙辩证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4]黄裕生.基督教信仰的内在原则[J].浙江学刊,2006年第1期
    [25]黄裕生.康德论证自由的“知识论进路”——兼论康德文本中关于范畴的起源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26]黄裕生.论《纯粹理性批判》如何成为“基础形而上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27]曾晓平.康德的启蒙思想[J].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
    [28]童世骏.“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读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J].历史教学问题,2002年第2期
    [29]李秋零.康德人性根本恶及人的改恶向善[J].哲学研究,1997年第1期
    [30]李秋零.康德论哲学与神学的关系[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1]李秋零.康德与启蒙运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32]赵广明.知识、道德与宗教——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几个问题[J].齐鲁学刊,2001年第3期
    [33]赵广明.论康德批判哲学的根基与归宿[J].哲学研究,2009年第9期
    [34]邓安庆.康德道德神学的启蒙意义[J].哲学研究,2007年第7期
    [35]戴兆国.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的起源和理论转向[J].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9期
    [36]戴兆国.伦理学:形式的?抑或实质的?——论马克斯舍勒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J].世界哲学,2009年第4期
    [37]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38]王建军.康德对近代情感理论的变革[J].哲学研究,2010年第6期
    [39]白文君.康德论述根本恶的三重维度及其矛盾[J].伦理学研究,2007年5月第3期
    [40]白文君.论康德对道德律有效性证明的演变[J].伦理学研究,2010年第2期
    [41]白文君,蒋国保.论上帝概念在康德伦理学中的双重作用[J].理论月刊,2007年第11期
    [42]白文君.论康德伦理学中的上帝观念[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9期
    [43]冯显德.康德至善论与康德伦理学[J].学术论坛,2005年第4期
    [44]杨云飞.康德的人性公式探微[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4期
    [45]张政文.恶·罪·善——康德的人性与宗教关系理论解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46]周玄毅.自由意志——康德道德宗教的核心观念[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47]高国希.康德的德性理论[J].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3期
    [48]甘绍平.康德伦理学的历史遗产——兼论商谈伦理学与康德伦理学的内在关联[J].学术月刊,2010年第4期
    [49]梦海.我们渴望生活:恩斯特·布洛赫与《希望的原理》[J].喃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50]林进平,刘卓红.宗教何以可能——从《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看康德的宗教观[J].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4期
    [51]陈徽.性善乎性恶乎——康德道德哲学之善恶概念及其人性论[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2月第15卷第1期
    [52]张会永.康德哲学中的道德与宗教之辩[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2期
    [53]张会永,‘席华娟.论康德的道德信仰学说[J].兰州学刊,2006年第7期
    [54]张会永.论至善对康德批判哲学的定向作用[J].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6期
    [55]张会永.从“信仰的道德”到“道德的信——康德前批判时期道德信仰学说的发展历程[J].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第1期
    [56]郁乐.理性事实与自然主义的谬误——兼论摩尔对康德道德哲学的误读[J].伦理学研究,2010年第3期
    [57]徐晓宇,姜军.自由的实在性之思》[J].理论探讨,2010年第4期
    [58]田冠浩.试论康德伦理学形式主义的来源和后果[J].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59]马彪.如何理解康德的哲学体系[J].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60]刘天翔.康德论德性与幸福的统一[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第3期
    [61]尹怀斌.论康德的德福一致结构[J].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4期
    [62]温克勤.略论康德对“幸福论”伦理学的批判[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63]杨秀香.论康德幸福观的嬗变[J].哲学研究,2011年第2期
    [64]曹峰.启蒙:康德哲学的起点和归宿[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65]曹峰.希望:在自由与幸福之间——康德的希望问题略探[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第2期
    [66]曹峰.康德的幸福观及其对我国建设幸福社会的启示[J].新疆社科论坛,2011年第4期
    [1]林晖.康德的实践理性中的兴趣问题[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2]曾小五.近代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康德道德哲学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后报告,2004年
    [3]王平.目的论视域下的康德历史哲学[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4]李欣.辩证法视域中的善、美和目的论——从康德哲学引出的一种思考[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5]陶悦.道德形而上学——牟宗三与康德之间[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6]杨云飞.定言命令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7]张会永.康德的道德信仰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8]杨洪兴.幸福的根据—关于生命幸福观的探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9]陶立霞.康德目的论及其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10]宫维明.情感与法则—康德道德哲学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0年
    [11]沈国琴.道德与幸福——奥特弗利德·赫费的道德哲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12]董震.寻找属人的希望——生存论基础上的希望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13]吴智慧.康德的幸福论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4]刘伟斌.康德的至善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5]赵秀玲.康德的幸福概念及相关问题[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16]曹峰.康德人性善恶论探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Kants Werke[C].BandI-IX.Berlin:Akademie-Textausgabe,1968.
    [2]Immanuel Kant.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M].Nach der ersten und zweiten Orginalausgabe herausgegeben von Jens Timmermann.Felix Meiner Verlag. Hamburg 1998.
    [3]Immanuel Kant.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 und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M]. Werkausgabe Band VII. Herausgegeben von Wilhelm Weischedel.S uhrkamp.Erste Auflage.1974.
    [4]Immanuel Kant.Die Metaphysik der Sitten[M].Werkausgabe BandVIII. Herausgegeben von Wilhelm Weischedel.Suhrkamp. Erse Auflage 1977.
    [5]Kant.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Mere Reason And Other Writings[M].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llen W. Woo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6]Kant.Critique of Pure Reason[M].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Paul Guyer, Allen W.Woo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7]Kant.Critique of Pure Reason[M].Translated by Werner s. Pluhar,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press,1996.
    [8]Kant.The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M].Translated by Werner s.Pluhar,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press,2002.
    [9]Kant.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ment[M].Translated by Paul Guy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10]Kant.Lectures on Metaphysics[M].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Karl Ameriks and Steve Narag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1]Kant.Lectures on logic[M].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J. Michael You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12]Kant.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M].Introduction,translation,and notes By Mary Grego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13]Kant.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M].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Allen Wood,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2.
    [14]Kant's 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etaphysics[M].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Dr. Paul Carus, Chigago-London:The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1949.
    [15]Jill Vance Buroker.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An Introduc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16]Allen W.Wood.Kant's Moral Religion[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0.
    [17]Peter Byrne.Kant on God[M].Published by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England),2007.
    [18]Chris L.Firestone.Kant and Theology at the Boundaries of Reason[M].Published by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USA),2009.
    [19]Martin Heidegger.Kant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cs [M].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
    [20]Walsh W.H.Kant's Criticism of Metaphysics[M].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1975.
    [21]Ernst Bloch. The Principle of Hope(Volume One) [M].Translated by Neville Plaice, Stephen Plaice and Paul Knight, The MIT Press,1986.
    [22]Henry E.Allison. Kant's Theory of Freedom[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3]Y.Yovel.The Highest Good and History in Kant's Thought[M].in:Archiv fuer Geschichte der Philos ophie,1972.
    [24]Henry E.Allison.Idealism and Freedom:Essays on Kant'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hilosophy[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nuary 26,1996.
    [25]Chris L.Firestone, Stephen R.Palmquist.Kant And the New Philosophy of Religion (Indiana Ser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 [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January 2006.
    [26]Chris L.Firest one. Kant and T heology at the Boundaries of Reason[M].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USA,2009.
    [27]Patrick R.Frierson.Freedom and Anthropology in Kant's Moral Philosoph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uly 21,2003.
    [28]Manfred Kuehn.Kant A Biograph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9]Philip Stratton-Lake.Kant,Duty and Moral Worth[M]. Published by Routledge(London),2000.
    [30]Norman Kemp Smith.A Commentary To Kant's'Critique Of Pure Reason'
    [M].Macmillan And CO. Limited ST. Martin's Street(London),1918.
    [31]Kant Philosophical Correspondence 1759-99[M].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Arnulf Zweig, The University of Chicaco Press,1967.
    [32]Otfried Hoffe.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The Foundation of Modren Philosophy[M].VU University,Amsterdam, Volume10,www.springer.com/series/6545.
    [33]Katerina Deligiorgi.Kant and the Culture of Enlightenment[M].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2005.
    [34]Allen W.Wood.Kant's Rational theology[M].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0.
    [35]David Hume.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M].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Peter Millica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36]David Hume.The Natural History of Religion[M].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M. Robertson, London:A. and H. Bradlaugh Bonner,1889.
    [37]Friedrich Paulsen.Immannual Kant:His Life and Doctrine[M].London:J.C.Nimmo, 1902.
    [38]GillesDeleuze.Kant's CriticalPhilosoPhy[M].Translatd by Tomlinson and Habberjam,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4.
    [39]John Watson.The Philosophy of Kant Explained[M]. Glasgon:James Maclehose and Sons,1908.
    [40]Edward Caird.The Philosophy of Kan[M].London:1889.
    [41]Clement C.J. Webb. Kant's Philosophy of Religion[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