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僧人、寺院与社会生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太平广记》是一部重要的类书,书中的一些故事生动的呈现了唐代民间社会的僧人、寺院与佛教的面貌。《太平广记》中僧人出家的原因既有宗教方面的,也有现实方面的。离开家庭而出家的僧人,在传统亲情观的影响下,一直都是“出家而不离家”。唐代僧人违背戒律的情况是极为普遍的,对于僧人的违戒,唐代社会有不同的看法,而佛教为了维护自身的形象,使用了宗教色彩的约束方式。
     《太平广记》中的僧人在世俗社会中通过宗教和医疗这两个方面的关怀来实现“自利利人”的宗教功德。僧人用佛教特有的宗教方式关怀世俗民众,帮助他们战胜现实生活中的困苦。而“斋僧"是佛教民间化的表现,也最能体现唐人对佛教的信仰与依赖,唐人请僧人为自己和家庭诵念经书,往往可以获得佛教功德和现世的福报。为了能够更好的传播佛教,也是为了自利利他,佛教鼓励僧人行医。唐代医僧有着高超的医术,总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唐代是儒、释、道三教斗争和融合的关键时期,《太平广记》展示了唐代僧人和士人、道士相处的方式。僧人为了传播佛教和实现自身的政治利益,积极交往士人,士僧的交往是唐代独特的社会文化形象。举子求助僧人为自己的仕途铺路,僧人为士人预知未来前程。士僧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士僧之间可以互称门徒,两者交往既有宗教原因,也有政治原因。正史中唐代佛教和道教有着激烈的斗争,而《太平广记》却从侧面展示了民间两教之间融洽的关系,僧道在民间更多的是友好往来和相互学习,甚至共同参加一些宗教活动。
     寺院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教活动的场所,《太平广记》中寺院的社会文化职能却更为明显。唐代寺院中优美的风景、热闹的百戏以及僧人的讲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信众。而寺院没有排斥这类世俗性的活动,反而积极参与。寺院发挥了很重要的寄寓职能,唐人寄寓佛寺有不同的原因。寺院中丰富的世俗性活动在客观上也孕育了寺院中的商业,其社会文化环境也为青年男女的婚恋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可以说僧人和寺院在唐人的婚恋生活中充当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寺院在唐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唐代的寺院也是一个社会文化的中心,它就像一个开放的小社会,浓缩着唐人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
     总而言之,唐代的僧人积极入世,他们用各种方式去弘扬佛法,虽然诸如“斋僧”和“预知”之类的行为有稍染世俗化的趋势,但是却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佛教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佛教寺院中的各类世俗性活动也增加了寺院对民众的吸引程度,提高了佛教寺院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虽然《太平广记》中所描述的唐代僧人和寺院呈现一定的世俗化特点,.但恰恰是这种神圣和世俗共存的特点才使佛教容易被民众所接受而融入民间社会,使佛教最终成为民间宗教。
"Tai Ping Guang Ji" is a important collection. Some stories in this book vividly presented the civil society in the tang dynasty monk, monasteries and Buddhism."Tai Ping Guang Ji" aslo shows us some true face of the Tang Dynasty monk. People become a monk not only by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there are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although a person have left the family to be a monk, but has always been "becoming a monk but not away from home". In the Tang Dynasty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society to the Monk's disobedience of ring regulations which is extremely common. And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own image, Buddhism always use the religious constraints.
     By religious and medical care in secular society, Monks described in "Tai Ping Guang Ji" realize their religious merit of "meeting their own and helping others at the same time". Monks care for people and help them to overcome the hardships of real life using unique Buddhistic way. Behavior of "Zhaiseng" can best embody people's dependence on Buddhism. People in Tang Dynasty invite the monks reciting scriptures for themselves and their families, and they can always get a Buddhist merit and earthly reward. In order to spread Buddhism more better and help monks themselves and others, Buddhism encouraged monks to practice medicine. Medical monks of the Tang Dynasty have superb medical skills and always save patients' lives when they are about to despair.
     Tang Dynasty is the critical period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s struggle and integration,"Tai Ping Guang Ji" shows how Monk, Literati and Taoist get along with. In order to spread Buddhism and to achieve their own political interests, monks actively make friends with Literati. And the contact between Literati and monk is Tang Dynasty's unique social and cultural image. Candidates ask monks for help to pave the way for their own career, monk also predict the future for the scholars. There is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k and Literati, they can call each other disciples and there are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reasons. Buddhism and Taoism has a fierce struggle in official history, but "Tai ping Guang Ji" shows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denominations in implicit way, and more is friendly exchanges and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between monk and Taoist in the civil, even work together to participate in some religious activities.
     The temple is a place for religious activities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however, temple's social and cultural functions is more obvious described in "Tai Ping Guang Ji". The temple can attract a large number of tourists and believers because of its beautiful scenery, hundreds of lively drama and monk's speech. The temple not only do not exclude any kind of secular activities, but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ang's Yi Guan industry is still underdeveloped, and the temple just play a very important ignited function. There are both candidates who have calmly studied and frustrated reclusive people, some people are looking for religious attachment and some other people are forced. temple's abundant secular activities objectively also give birth to the temple's business and at the same time temple is also a platform for public entertainment. Temples is even like an open small society, they also create a very good condition for young men and women who live in and some monks also act as a medium of marriage.
     In conclusion, monks go out of the temple to spread and promote Buddhism in various ways, and temple's all kinds of secular activities also increase the Buddhistic attractiveness to people in the Tang Dynasty. Although the Tang Dynasty's monks and temples hav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secularization described in "Tai Ping Guang Ji", but it is just this sacred and secular coexistence feature which make Buddhism more likely to be accepted by people and get along well with the Tang society.
引文
①本文所指的僧人泛指佛教所谓“出家二众”。出家二众即比丘和比丘尼,比丘又称“僧人”,比丘尼又称之为“尼姑”,参见周叔迦:《佛教基本知识》,中华书局,2005年,14-15页;一些学者将僧人与尼姑统称之为僧尼,比如郝春文的《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地区的僧尼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一书中就用此称呼。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0年,39页。
    ①高世瑜:《唐代妇女》,三秦出版社,2007年,202页。
    ②曾礼军:《(太平广记>研究——以宗教文化为视角》,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③何兹全:《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收录入何兹全主编《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④全汉昇:《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收录入《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9册),大乘文化基金会出版,1980年。
    ①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②陈艳玲:《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以佛教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③石小英:《8至10世纪敦煌女性出家原因探析》,历史教学,2007年6期。
    ④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地区的僧尼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⑤杨梅:《唐代尼僧与世俗家庭的关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5期。
    ⑥李晓敏:《隋唐时期的出家人与家庭》,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3期。
    ⑦何兹全:《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收录入何兹全主编《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⑧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地区的僧尼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①郑炳林、魏迎春:《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僧尼违戒——以饮酒为中心的探讨》,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四期,第58集。
    ②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③朱雄伟:《略论唐代僧尼腐化问题》,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④李晓敏:《从<太平广记>看隋唐民众的佛教信仰心态》,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五卷),会议时间2006年12月,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周延良主编。
    ⑤曾礼军:《(太平广记)研究——以宗教文化为视角》,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⑥陈艳玲:《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以佛教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⑦全汉昇:《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原载1936年《食货》第一卷第四期,后收入何兹全编《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⑧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⑨陈明:《沙门黄散:唐代佛教医事与社会生活》,收入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①关于这个问题可参见范家伟:《晋隋佛教疾殁观》,载于《佛学研究》第六期,1997年,263页-268页;曹仕邦:《中国沙门外学研究——汉末至五代》,中华佛学研究所论丛(2),东初出版社,1994年;郑炳林:《唐五代敦煌的医事研究》,载《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522-523页;等等。
    ②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三秦出版社,2006年。
    ③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④王栋梁,纪倩倩:《论唐代士僧交游的政治动因》,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2期。
    ⑤杨宝玉:《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选自黄正建《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一书第六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⑥孙昌武:《唐代佛教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⑦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⑧黄永年:《佛教为什么能战胜道教——读(太平广记)的一点心得》,录入《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28页。
    ①谢重光:《中古时代寺院为社会文化中心说》,探索与争鸣,1988年3期。
    ②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③李芳民:《山寺水亭长年吟——唐代诗人寺院之游与诗歌创作》,唐代文学研究,2006年。
    ④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⑤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⑥向达:《唐代佛教俗讲考》,收录《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重庆出版社,2009年。
    ⑦侯冲:《俗讲新考》,敦煌研究,2010年8期。
    ⑧李小荣:《关于唐代的俗讲和转变》,九江师专学报,2000年4期。
    ⑨刘正平、王志鹏:《唐代俗讲与佛教八关斋戒之关系》,敦煌研究,2005年2期。
    ⑩杨宝玉:《中晚唐时期的世俗佛教信仰》,选自黄正建《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一书第六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①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②王永平:《唐代长安的庙会与戏场——兼论中古时期庙会与戏场的起源及其结合》,河北学刊,2008年11期。
    ③鸯周侃、李楠:《唐代乐舞、百戏观演场所考察》,兰州学刊,2009年3期。
    ④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收录入《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⑤李芳民:《佛宫南院独游频——唐代诗人游居寺院习尚深赜》,文学遗产,2002年3期。
    ⑥王栋梁:《唐代文人寄居寺院习尚补说》,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2期。
    ⑦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年。
    ⑧张国刚:《佛学与隋唐社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⑨何兹全:《中古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收录入何兹全主编《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⑩谢和耐:《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耿异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⑾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商务印书馆,2009年。
    ①陈艳玲:《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以佛教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②。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商务印书馆,2009年。
    ③全汉昇:《中国庙市之史的考察》,《食货》一卷第二期。
    ④王永平:《唐代长安的庙会与戏场——兼论中古时期庙会与戏场的起源及其结合》,河北学刊,2008年11期。
    ⑤张国刚、蒋爱华:《唐代男女婚嫁年龄考略》,中国史研究,2004年2期。
    ⑥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中华书局,2009年。
    ① 《太平广记》卷一百○一“惠原”条,682页。
    ② 《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二“韩确”条,2252页。
    ①陈兵:《佛教的宗教信仰心理观》,法音,2001年5期,2页。
    ②同上。
    ③陈艳玲《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以佛教为中心》根据《房山石经题记汇编》(北京图书馆金石组、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石经组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所记载的其父刘济所刻的诸多佛经,认为刘总家庭是时代信仰佛教的。
    ④《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二《藩镇·刘平传附刘总传》,中华书局,5975页。
    ⑤《太平广记》卷一百○八“贩海客”条,737页。
    ①《太平广记》卷一百○七“董进朝”条,726页。
    ②《太平广记》卷四百九十一“谢小娥”条,4030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六“曹惟思”条,892页。
    ④《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王光本”条,2620页。
    ⑤《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一“卢献女”条,2129页。
    ⑥《太平广记》卷四百○四“肃宗朝八宝”条,3254页。
    ①《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九“崔明达条”条,3016页。
    ②《太平广记》卷二十八“僧契虚”条,184页。
    ③陈明:《沙门黄散:唐代佛教医事与社会生活》,收录入荣新江主编《唐代佛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54页。
    ④《太平广记》卷三百十二“新昌坊民”条,2469页。
    ⑤《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道昭”条,1083页。
    ①陈明:《沙门黄散:唐代佛教医事与社会生活》,荣新江主编:《唐代佛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54页。
    ②《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四“僧鸾”条,2067页。
    ③欧阳修:《新唐书·韦渠牟》,中华书局,1975年,2340页。
    ④《太平广记》卷三百十五“壁山神”条,2497页。
    ⑤《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五“柳氏传”条,3995页。
    ①《太平广记》卷九十一“徐敬业”条和“骆宾王”条,604-605页。
    ②《太平广记》卷九十四“仪光禅师”条,627页。
    ③《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四“杨准”条,2650页。
    ④《太平广记》卷三百五十五“胡澄”条,2814页。
    ⑤《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四“李罕之”条,2065页。
    ①《佛祖统纪》卷四十二,348页。
    ②《太平广记》卷九十七“空如禅师”条,648页。
    ③《太平广记》卷九十四“仪光禅师”条,627页。
    ④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5页。
    ⑤杨玉宝:《中晚唐时期的世俗佛教信仰》,收入黄正建《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604页。
    ⑥(唐)道世:《法苑珠林校注》卷十九,611页。
    ⑦《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以佛教为中心》,57-58页。
    ①《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八“僧韬光”条,2623-2624页。
    ②《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八“朱自劝”条,2686-2687页。
    ③《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四“僧法长”条,2894页。
    ④《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以佛教为中心》,58页。
    ⑤(宋)赞宁:《宋高僧传》卷十一《齐安传》,261页。
    ⑥参见李晓敏:《隋唐时期的出家人和家庭》,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3期。
    ①《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八“僧道杰”条,3096页。
    ②《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九“崔明达”条,3016页。
    ③《太平广记》卷九十五“净满”条,636页。
    ④《太平广记》卷九十四“玄览”条,629页。
    ⑤《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四“智空”条,3153页。
    ⑥《太平广记》卷四百七十七“法通”条,3926页。
    ①《太平广记》卷三百四十“卢顼”条,2695页。
    ②《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崔损”条,2033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三“高纸”条,694页。
    ④《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一“李秀才”条,2036页。
    ⑤五戒分别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①《太平广记》卷一百“僧齐之”条,672页。
    ②《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二“长须僧”条,2049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三十四“僧审言”条,961页。
    ④《太平广记》卷九十一“法琳”条,604页。
    ⑤《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四《韩游环传附》,中华书局,3920页。
    ⑥《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七“陟屺寺僧”条,1747页。
    ⑦《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七“僧灵鉴”条,1745页。
    ⑧《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七“岐州寺主”条,900页。
    ⑨《太平广记》卷九十五“净满”条,636页。
    ①《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一“师夜光”条,855页。
    ②《太平广记》卷一百三十四“僧审言”条,961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七“昙畅”条,901页。
    ④《太平广记》卷一百三“尼修行”条,693-694页。
    ⑤。参见《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僧网大纲篇第七》。
    ⑥《太平广记》卷一百“僧齐之”条,672页。
    ⑦《太平广记》卷四百七十九“蚓疮”条,3974页。
    ⑧《太平广记》卷一百三十三“毋乾昭”条,952页。
    ①《太平广记》卷一百一十六“僧义孚”条,814页。
    ②《太平广记》卷三百五十七“蕴都师”条,2828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三十四“僧审言”条,961页。
    ④惠远《三报论》云:经说业的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参见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87页。
    ⑤《太平广记》卷九十一“法琳”条,604页。
    ⑥《太平广记》卷九十七“广陵大师”条,646页。
    ⑦《太平广记》卷九十八“兴元上座”条,655页。
    ⑧参见《大正藏》第八册,849页下。
    ①可参见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一书的第九章、第十章以及第十二章的相关内容。
    ②关于“预知”这个问题详见本文第四章之《僧人对士人的预知》。
    ③《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四“姜皎(僧善相)”条,1721页。
    ④《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二“唐望之”条,1022页。
    ① 《太平广记》卷四百七十“僧法志”条,3876页。
    ② 参见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武汉大学出版,2008年。
    ③ 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④ 关于敦煌僧尼的世俗化问题,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一文有着精辟的论述。
    ① 《太平广记》卷一百○一“云花寺观音”条,681页。
    ② 《太平广记》卷一百一十六“并州人”条,810页。
    ①《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一“道德里书生”条,2630页。
    ②。《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二“韦镒”条,2638页。
    ③《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八“广陵王氏”条,3860页。
    ④曾礼军:《(太平广记〉研究——以宗教文化为视角》,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162页。
    ⑤关于《金刚经》的释义,可参见杜正乾《(金刚经)研究述评》(《五台山研究》,2007年1期)一文或曾礼军《(太平广记)研究——以宗教文化为视角》一文第162页。
    ⑥《太平广记》卷一百○六“僧智灯”条,718页。
    ⑦《太平广记》卷一百○七“于李回”条,724页。
    ①《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康仲戚”条,726页。
    ②张国刚:《佛学与隋唐社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239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一十五“崔义起妻”条,799页。
    ①《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二“韦镒”条,2638页。
    ②关于佛教故事中的“七”数的问题,可参见《(太平广记)研究——以宗教文化为视角》一文,140-142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一十五“王弘之”条,798页。
    ④《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五“卢叔伦女”条,885页。
    ⑤《太平广记》卷一百三十四“李信”条,955页。
    ① 曾礼军:《<太平广记>研究——以宗教文化为视角》,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183页。
    ② 《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岑文本”条,3263页。
    ③ 《太平广记》卷一百“李思元”条,670页。
    ④ 《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魏淑”条,1691页。
    ⑤ 《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二“燕凤祥”条,2880页。
    ①《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七“陈癞子”条,2006页。
    ②。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2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四“吴景”条,877页。
    ④《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九“李捎云”条,2218页。
    ①《太平广记》卷四百九十八“杨希古”条,4085页。
    ②《太平广记》卷四百九十六“韦皋”条,4069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吴可久”条,727页。
    ④《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二“郑氏子”条,3616页。
    ⑤《太平广记》卷四百十七“田登娘”条,3398页。
    ①《(太平广记)研究——以宗教文化为视角》,175页。
    ②《太平广记》卷一百O三“尼修行”条,693-694页。
    ③《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二“燕凤祥”条,2880页。
    ④《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唐参军”条,3677页。
    ⑤《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四“左右台御史”条,1977页。
    ⑥《太平广记》卷一百“长乐村圣僧”条,667页。
    ⑦《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四“左右台御史”条,1977页。
    ⑧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1358页。
    ①参见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036页。
    ②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031页。
    ③《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绛州僧”条,729页。
    ④《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四“僧弘济”条,2895页。
    ①《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四“僧智圆”条,2891页。
    ②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与社会生活》,商务印书馆,2009年,224页。
    ③《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八“坠石”条,3189页。
    ④《太平广记》卷三百五十五“僧珉楚”条,2809页。
    ⑤《太平广记》卷八十四“宋师儒”条,546页。
    ⑥ 刘淑芬:《中古的佛教与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04页。
    ⑦《太平广记》卷八十“岳麓僧”条,508页。
    ⑧《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开元渔者”条,3268页。
    ⑨《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王布”条,1691页。
    ① 林富士:《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中华书局,2012年,74页。
    ② 《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勾龙义”条,729页。
    ③ 《太平广记》卷一百六十二“刘行者”条,1172页。
    ④ 《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四“昝老”条,3748页。
    ⑤ 关于麻风病的问题,前人已有较多的论述,这里省去不论。可参见台湾学者梁其姿:《面对疾病》(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一章;亦可参见萧运春:《祖国医学对于麻风病之认识》(载《中医杂志》,1956年4期,170页)和林富士:《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中华书局,2012年)等。
    ①《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彻师”条,747页。
    ②《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强伯达”条,725页。
    ①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925页。
    ②《太平广记》卷一百○一“邢曹进”条,675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崔宁”条,713页。
    ④《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王布”条,1691页。
    ⑤道宣:《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卷(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440页。
    ①《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四“僧智圆”条,2891页。
    ②《太平广记》卷一百一十“孙道德”条,757页。
    ③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咸通011,1041页。
    ④《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二“汪节”条,1440页。
    ①《太平广记》卷九十七“和和”条,647页。
    ②《太平广记》卷九十七“黑叟”条,259-260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三“陈惠妻”条,698页。
    ④陈艳玲:《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社会——以佛教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115页。
    ①《太平广记》卷九十四“华严和尚”条,624页。
    ②《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七“张齐丘”条,1062页。
    ③林富士:《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中华书局,2012年,279页。
    ④陈明:《沙门黄散:唐代佛教医事与社会生活》,收入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①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1999年,207页。
    ②王栋梁、纪倩倩:《论唐代士僧交游的政治动因》,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2期。
    ③汤用彤认为:“故士大夫变六朝习尚,其与僧人游者,盖多交往诗文之相投,而非在玄理之契合”,参见氏著:《隋唐佛教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7页;郭绍林认为:“僧人和士大夫接近,一方面能获得一些实际利益,一方面借赋诗抚琴邀得名声,无疑是一件高雅的事”,其又认为“诗僧的桥梁作用,只能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才能体现出来,而且相当有限”。参见氏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三秦出版社,2006年,13页和278页。
    ④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三秦出版社,2006年,12页。
    ①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302页。
    ②《太平广记》卷一百八十二“翁彦枢”条,1359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四“陆宾虞”条,1108-1109页。
    ①《太平广记》卷七十四“陈季卿”,462页。
    ②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③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上海古籍出版社,武德002。
    ④曾礼军:《(太平广记)研究——以宗教文化为视角》,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142页。
    ②《太平广记》卷九十六“懒残”条,640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五“郭八郎”条,1115页。
    ①《太平广记》卷二百十五“满师”条,1469页。
    ②《太平广记》卷九十七“义福”条,645页。
    ③《太平广记》卷七十九“慈恩僧”条,498页。
    ①曾礼军:《(太平广记)研究——以宗教文化为视角》,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152页。
    ②《太平广记》卷九十二“明达师”条,610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六十“秀师言记”条,1148页。
    ④《太平广记》卷九十六“懒残”条,640页。
    ⑤曾礼军:《(太平广记)研究——以宗教文化为视角》,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153页。
    ① 《太平广记》卷九十六“懒残”条,640页。
    ② 《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五“李固言”条,1111页。
    ③ 《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三“李藩”条,1099页。
    ④ 《太平广记》卷一百六十“秀师言记”条,1148页。
    ⑤ 《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四“刘禹锡”条,1722页。
    ⑥ 《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六“庞严”条,1119页。
    ①《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六“李德裕”条,1121页。
    ②此说法借用于王栋梁、纪倩倩《论唐代士僧交游的政治动机》(《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2期)一文。
    ③王傅:《唐会要》卷五十《杂记》,中华书局,2007年。
    ④六度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参见杨宝玉:《中晚唐时期的世俗佛教信仰》, 收录入黄正建主编《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中国社科科学出版社,2006年,629页。
    ①《太平广记》卷一百三十二“李知礼”条,938页。
    ②《太平广记》卷九十四“唐休璟门僧”条,625页。
    ③《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七“李使君”条,1828页。
    ④《太平广记》卷九十五“道林”条,636页。
    ⑤《太平广记》卷一百八十二“翁彦枢条”条,1359页。
    ⑥《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四“令狐绚门僧”条,1723页。
    ⑦《太平广记》卷三百五十“颜浚”条,2771页。
    ①董皓:《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243页。
    ②《太平广记》卷一百○一“玄法寺”条,679页。
    ③董皓:《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243页。
    ④参见杨宝玉:《中晚唐时期的世俗佛教信仰》,摘自黄正建主编《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中国社科科学出版社,2006年,629页。
    ⑤《太平广记》卷九十七“义福”条,645页。
    ⑥《太平广记》卷九十四“华严和尚”条,624页。
    ①孙昌武:《唐代佛教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②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1980年,250页。
    ①参见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②《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五“陈礓叟”条,2078页。
    ③《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五“叶法善”条,2271页。
    ④《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五“东岩寺僧”条,2273页。
    ⑤《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张秀才”条,2941页。
    ①曹刚华:《(太平广记)与唐五代民间信仰观念》,2001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②《太平广记》卷一百一十六“傅奕”条,810页。
    ③《太平广记》卷二百十一“阎立本”条,1617页。
    ④《太平广记》卷三十“翟乾祐”条,194页。
    ⑤《太平广记》卷五十二“闾丘子”条,322页。
    ⑥《太平广记》卷八十四“衡岳道人”条,544页。
    ⑦《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九“卢广”条,1932页。
    ⑧《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七“馆陶主簿”条,900页。
    ⑨《太平广记》卷八十五“徐明府”条,552页。
    ①《太平广记》卷七十六“田良逸蒋含弘”条,482页。
    ②《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五“太白老僧”条,2275页。
    ③汤一介:《佛教的“出世”和道教的“人世”》,原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汤一介认为:早期道教认为“出世”和“入世”并不矛盾,在庙堂之上和在山林之中可以是一样的,问题是看你如何对待。早期道教并不要求“出家”,相反要求积极地入世。
    ④《太平广记》卷七十三“崔玄亮”条,460页。
    ①《太平广记》卷九十六“嘉州僧”条,642页。
    ②《太平广记》卷九十四“仪光禅师”条,627页。
    ③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
    ④《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二“燕凤祥”条,2880页。
    ⑤《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三“刘积中”条,2888页。
    ⑥《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七“李生”条,1131页。
    ①《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王屋薪者”条,2944页。
    ①谢重光:《中古时代寺院为社会文化中心说》,探索与争鸣,1988年3期。
    ②同上。
    ③转引自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与社会生活》,商务印书馆,2009年。
    ①关于寺院植物种类的问题可参见《太平广记》,文中不再罗列。可参见:卷四百九“白牡丹”条,3314页;卷四百一十“圣柰”条,3331页;卷四百一十一“王母蒲萄”条,3341页,“六斤梨”条,3338页;卷四百一十卷“罗浮甘子”条,3333页。
    ②《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九“杜牧”条,1492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八“尼妙寂”条,906-908页。
    ④《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六“李德裕”条,1121页。
    ⑤《太平广记》卷三百四十七“吴任生”条,2746页。
    ⑥《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七“张浚伶人”条,2003页。
    ⑦《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二“元稹”条,2246页。
    ⑧《太平广记》卷一百“婺州金刚”条,670页。
    ⑨《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六“李约”条,2907页。
    ⑩《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二“姜皎”条,2877页。
    ⑾《太平广记》卷三百四十九“韦鲍生妓”条,2763页。
    ⑿《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六“张浚伶人”条,2003页。
    ①。参见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857页。
    ②《太平广记》卷四十一“黑叟”条,259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僧惟恭”条,725页。
    ④《太平广记》卷九十四“法将”条,629页。
    ⑤《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九“崔明达”条,3016页。
    ⑥郝春林:《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210页。
    ①侯冲:《俗讲新考》,敦煌研究,2010年4期。
    ②白化文:《从圆珍述及俗讲的两段文字说起——纪念周太初(一良)先生》,选自《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③李小荣:《关于唐代的俗讲和转变》,九江师专学报,2000年4期。
    ④《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八“僧太琼”条,2929页。
    ⑤《太平广记》卷四百二十“释玄照”条,3419页。
    ⑥《太平广记》卷九十五“相卫间僧”条,635页。
    ⑦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96页。
    ⑧《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八“李荣”条,1925页。
    ①张国刚:《佛学与隋唐社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71页。
    ②向达:《唐代俗讲考》,摘自《唐代长安与西域》,重庆出版社,2009年,289页。
    ③《太平广记》卷二百○四“文宗”条,1546页。
    ④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三《唐纪·敬宗纪》,中华书局,2011年。
    ⑤《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一“樱桃青衣”条,2242页。
    ⑥《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六“青龙寺客”条,1998页。
    ①《太平广记》卷四百十三“毒菌条”条,3363页。
    ②《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八“僧道杰”条,3096页。
    ③王永平:《唐代长安的庙会与戏场》,河北学刊,2008年11期。
    ① 钱易著、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中华书局,2002年。
    ②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1年。
    ③ 《太平广记》卷三十四“崔炜”条,216页。
    ④ 《太平广记》卷三百五十“颜浚”条,2771页。
    ⑤ 《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二“华阳李尉”条,860页。
    ⑥ 《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三“长洲陆氏女”条,2647页。
    ① 《太平广记》卷三百五十六“章仇兼琼”条,2818页。
    ② 《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五“荆术士”条,2274页。
    ③ 《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四“徐智通”条,3148页。
    ④ 同上。
    ⑤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一“梵僧难陀”条,2375页。
    ①王溥:《唐会要》卷四十七,中华书局,2008年。
    ②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18页。
    ③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25页。
    ④《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八“荥阳氏”条,909页。
    ①《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四“萧氏子”条,3146页。
    ②《太平广记》卷九十八“齐州僧”条,652页。
    ③《太平广记》卷四十五“衡山隐者”条,283页。
    ④冯尔康:《中国社会的结构》,收录周积明主编《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235页。
    ⑤王栋梁:《唐代文人寄居寺院习尚补说》,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3月。
    ⑥可参见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录入《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86-931页。)一文和李芳民《佛宫南院独游频——唐代诗人游居寺院习尚探赜》(《文学遗产》,2002年3期)一文。
    ⑦《太平广记》卷二百○八“郑广文”条,1595页。
    ①《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三“杨祯”条,2963页。
    ②《太平广记》卷一百八十“宋济”条,1338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三十八“牛僧孺”条,992页。
    ④《太平广记》卷四百○九“染牡丹花”条,3315页。
    ⑤《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五“彭城佛寺”条,3158页。
    ⑥《太平广记》卷九十八“素和尚”条,653页。
    ⑦《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二“李廷璧妻”条,2146页。
    ⑧《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一“滕景贞”条,2865页。
    ⑨《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八“李全皋”条,1839页。
    ①《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八“江南李令”条,2215页。
    ②《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八“姜抚先生”条,2296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六十九“李峤”条,1237页。
    ①《太平广记》卷一百一十五“钳耳含光”条,802页。
    ②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大和042,2125页。
    ③《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八“郑虔”条,1068页。
    ④《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九“李诉”条,2219页。
    ⑤《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八“房琯”条,1066页。
    ① 《太平广记》卷四百九十一“谢小娥传”条,4030页。
    ② 《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四“刘溉”条,3061页。
    ③ 《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知人僧”条,1250页。
    ④ 《太平广记》卷九十六“韦皋”条,641页。
    ⑤ 《太平广记》卷三十四“崔炜”条,216页。
    ⑥ 《太平广记》卷—百九十九“王播”条,1494页。
    ⑦ 《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四“李源”条,1105页。
    ⑧ 《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五“东城老父传”条,3992页。
    ①《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魏靖”条,3023页。
    ②《册府元龟》卷五十二《帝王部·崇释氏二》。
    ③《册府元龟》卷五十四《帝王部·尚黄老》。
    ④参见张国刚:《佛学与隋唐社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77页;王栋梁:《唐代文人寄居寺院习尚补说》,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3期。
    ①《太平广记》卷九十五“相卫间僧”条,635页。
    ②陈艳玲:《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社会——以佛教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88页。
    ③《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六“李氏”条,2671页。
    ④《太平广记》卷一一六“僧义孚”条,814页。
    ⑤《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开元渔者”条,3268页。
    ⑥《太平广记》卷三百五十五“僧珉楚”条,2809页。
    ⑦《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三“封元则”条,3139页。
    ⑧《太平广记》卷一百“菩提寺猪”条,670页。
    ①《太平广记》卷一百三十四“上公”条,908页。
    ②《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一“皇甫恂”条,3033页。
    ③《太平广记》卷四百○九“斯牡丹”条,3315页。
    ④《太平广记》卷三百五十“颜浚”条,2771页。
    ⑤《太平广记》卷一五七“李君”条,1129页。
    ⑥《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五“荆术士”条,2274页。
    ⑦《太平广记》卷三十四“崔炜”条,216页。
    ⑧关于庙会或庙市学界有争论,谢重光在《唐代庙市》一文中认为庙市就是庙会,朱越利的《何谓庙会 ——《辞海》“庙会”条释文辨证》一文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庙会和庙市是两个既互相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不能将二者混同在一起。王永平的《唐代长安的庙会与戏场——兼论中古时期庙会与戏场的起源及其结合》一文认为庙会的起源最初是和宗教活动有关的观点,但认为在庙会上不一定一开始就形成了集市活动。随着时代发展,庙会上才逐渐形成和出现了定期或不定期的集市,尤其是宗教活动不断世俗化和商品经济取得长足发展过程中,庙会上的集市规模越来越大,其对民众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也日益深入,而庙会中的宗教活动却逐渐淡化,这时的庙会称之为庙市也无不可。在本文一律采用“庙市”一词。
    ①《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四“徐智通条”条,3148页。
    ②《太平广记》卷四十五“衡山隐者”条,283页。
    ① 高世瑜:《唐代妇女》,三秦出版社,2007年,202页。
    ② 《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八“王志”条,2608页。
    ③ 赖瑞和将唐代的县令定义为中层文官,参见赖瑞和:《唐代的中层文官》,中华书局,2010年,40-43页。
    ④ 《太平广记》卷四百十七“光化寺客”条,3394页。
    ⑤ 《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三“杨祯”条,2963页。
    ①可参见张国刚、蒋爱花:《唐代男女婚嫁年龄考略》,中国史研究,2004年2期。
    ②《太平广记》卷一百六十“侯继图”条,1153页。
    ③牛志平:《唐代婚丧》,三秦出版社,2005年,33页。
    ④张国刚、蒋爱花:《唐代男女婚嫁年龄考略》,中国史研究,2004年2期。
    ⑤《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九“李元平”条,2689页。
    ⑥《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九“定婚店”条,1142页。
    ①《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八“南中行者”条,2931页。
    ②《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三“李秀兰”条,2150页。
    ③《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二“郑氏子”条,3616页。
    ④《太平广记》卷三百五十“颜浚”条,2771页。
    ⑤《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九“定婚店”条,1142页。
    ⑥《太平广记》卷一百三十“窦凝妾”条,919页。
    ⑦《太平广记》卷四十五“衡山隐者”条,283页。
    ① 《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二“华阳李尉”条,860页。
    ② 可参见汤潜安:《汤潜安集》卷七《请毁淫祠疏》,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253页。
    [1][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2][唐]释道世著周叔迦校注:《法苑珠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3][后晋]刘昫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4][北宋]李防编:《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5][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6][北宋]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7][北宋]赞宁撰:《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8][北宋]钱易著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9][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10][北宋]王溥撰:《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1][北宋]王钦若撰:《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12][南宋]志磐著:《佛祖统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3][南宋]计有功撰:《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4][明]胡震亨著:《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5][清]董诰编:《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
    [16][清]汤潜安著:《汤潜安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17][清]彭定求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18]周绍良编:《唐代墓志汇编》(上、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9]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0]杨伯峻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21]北京图书馆金石组、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石经组编:《房山石经题记汇编》[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
    [22][日]圆仁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2]谢和耐著,耿昇译:《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
    [3]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4]刘锡诚:《妙峰山·世纪之交的中国民俗流变》[C],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
    [5]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C],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6]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7]李四龙:《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
    [8]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
    [9]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0]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9年。
    [12]张国刚:《佛学与隋唐社会》[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3]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荣新江:《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15]文史知识编辑部:《佛教与中国文化》[c],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6]牛志平:《唐代婚丧》[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
    [17]黄正建:《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8]刘淑芬:《中古的佛教与社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9]周积山:《中国社会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20]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21]高世瑜:《唐代妇女》[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
    [22]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3]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2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25]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
    [26]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27]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28]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29]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30]赖瑞和:《唐代中层文官》[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31]林富士:《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1]范家伟:《晋隋佛教疾殁观》[J].《佛学研究》1997年6期。
    [2]谢重光:《中古时代寺院为社会文化中心说》[J].《探索与争鸣》1988年3期。
    [3]谢重光:《唐代庙市》[J].《文史知识》1988年4期。
    [4]李小荣:《关于唐代的俗讲和转变》[J].《九江师专学报》2000年4期。
    [5]陈兵:《佛教的宗教信仰心理观》[J].《法音》,2001年5期。
    [6]李芳民:《佛宫南院独游频——唐代诗人游居寺院习尚深赜》[J].《文学遗产》2002年3期。
    [7]王永平:《唐代长安的庙会与戏场——兼论中古时期庙会与戏场的起源及其结合》[J].《河北学刊》2008年11期。
    [8]张国刚:《<佛说诸德福田经>与中古佛教的慈善事业》[J].《史学集刊》2003年2期。
    [9]张国刚、蒋爱花:《唐代男女婚嫁年龄考略》[J].《中国史研究》2004年2期。
    [10]杨梅:《唐代尼僧与世俗家庭的关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5期。
    [11]李晓敏:《隋唐时期的出家人与家庭》[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3期。
    [12]刘正平、王志鹏:《唐代俗讲与佛教八关斋戒之关系》[J].《敦煌研究》2005年2期。
    [13]李芳民:《山寺水亭长年吟——唐代诗人寺院之游与诗歌创作》[J].《唐代文学研究》2006年。
    [14]郑炳林、魏迎春:《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僧尼违戒——以饮酒为中心的探讨》[J].《敦煌学辑刊》2007年4期。
    [15]杜正乾:《<金刚经)研究述评》[J].《五台山研究》2007年1期。
    [16]王永平:《唐代长安的庙会与戏场》[J].《河北学刊》2008年11期。
    [17]王栋梁:《唐代文人寄居寺院习尚补说》[J].《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2期。
    [18]王栋梁、纪倩倩《论唐代士僧交游的政治动机》[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2期
    [19]周侃、李楠:《唐代乐舞、百戏观演场所考察》[J].《兰州学刊》2009年3期。
    [20]侯冲:《俗讲新考》[J].《敦煌研究》2010年8期。
    [21]曾礼军:《(太平广记〉研究——以宗教文化为视角》[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22]陈艳玲:《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以佛教为中心》[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23]朱雄伟:《略论唐代僧尼腐化问题》[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24]李效霞:《唐代佛道类梦小说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25]曹刚华:《(太平广记〉与唐五代民间信仰观念》.[硕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