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色比丘尼及其相关人物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莲花色比丘尼是佛典中一个历经磨难而出家成道的女性形象,有关她的故事,情节上曲折离奇,在中国本土流传甚广;在佛教典籍中也有大量的记载。所记载的内容可看作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其出家前经历的讲述;另一部分则是对她皈依佛门之后所发生的故事的记录。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整理可知,她是佛陀时代女性出家者中最后得道成佛的著名比丘尼,但长期以来被与另一位名叫微妙的出家女尼混淆为了一人,使得有关她的身份及其故事的流传情沉,就具有了重要的研究价值。前人对莲花色比丘尼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文献记载的基础上侧重于对莲花色比丘尼身世或流传情况的探索;二是在混淆二人身份的情况下以叙述微妙比丘尼故事、介绍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为主。本文正是在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探索莲花色的真实身份及其故事在中国本土的流传情况。
     文章的第一二两章,首要是对莲花色尼的身份进行考辨,只有搞清楚她与微妙比丘尼是否为同一个人,才能展开下一步的研究。这部分的考证利用上面学者论著中提供的缐索,在汉译佛典和现代学者翻译的印度原典中寻找有力的证据。如关于莲花色的故事,除了可以在《大正新修大藏经》内搜集到《四分律》、《五分律》外,邓殿臣翻译的印度原典《长老长老尼偈》,也明确的讲到莲花色尼的身世经历,是研究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第三章介绍涉及到微妙舆莲花色故事的佛教典籍,亚造行不同典籍之间的比对。文献资料会分别列举记录二人故事的佛教典籍,既包括汉地僧人的译经,也包括汉地高僧自己编纂的佛教著作,力求做到所有文献收录完借。
     第四章在上一章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探索莲尼故事在中国的流传情况。有一个重要的发现,那就是莲花色尼屡为人妻,最后因不知情而与自己的女儿共侍一夫的故事不录于经藏,唯独在律藏中出现。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其实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是有其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故论文的第三部分就按这一思路重点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莲尼故事的特点及其内容的变化;第二;莲尼乱伦故事经藏不录的现实原因,其中既与汉地僧人自身所受的正统教育有关,同时也是佛教这应本土文化的客观需要;第三;蓬尼乱伦故事录于律藏中的重要性,与上个问题一样,其中既有高僧选择性的翻译佛典的主观因素,也有佛教发展到这一时期,急需完备的律典来规范尼僧宗教行为的客观需要。
Lotus nun is the female image who had gone through all kinds of hardships and difficulties and finally became a Buddhist nun. Her story is complicated and widely known around China and kept lots of records in Buddhism books. The content of the record is considered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tells the story before she became a nun; the other part is the record of the stories after she became a nun. Through sorting out all the document of her, we can know that she is the famous Buddhist nun, who is the last one to become a female nun, however, for a long time, she was confused with another nun named Weimiao, which made her identity and her story have the significant value of researching.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Lotus Buddhist nun mainly focuses on the two parts. The first one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her life experience and spreading condition, while the other narrates the story of Weimiao Buddhist nun and introduces the related document on the condition of confused the identity of two people.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all the research, explores the real identity of Lotus Buddhist nun and her story spreading around China.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hapter studies the identity of Lotus Buddhist nun, whether she and Weimiao Buddhist nun is the same person should be made clear before conducting further research and analyzing the China domestic spreading condition of the story of Lotus nun. This part can search for the convincing proof from the Buddhist texts translated in Chinese and the Indian original Buddhism texts translated by modern scholars by using the clu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scholars in their paper. Such as the story of Lotus nun, except for collecting Dharmagupta-vinaya and saka-vinaya from Da Zheng Zang, the Indian original Theratheri-gatha translated by Deng Dianchen also tells the life experience of Lotus nun, which is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of research.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narrates the Buddhism books of the story of Weimiao nun and Lotus nun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document. The data of the document lists the Buddhism books of two persons respectively, not only includes the translated sutras by monks in mainland China but also the Buddhist works edited by senior monks in mainland China, which tries to make all the document complete.
     The fourth chapter explores the spreading condition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the document in the previous chapter. It is found that an interesting story hasn't been record in the collection of sutras is kept in record inVinaya Pitaka which is as a wife for several times, Lotus nun finally being wife of her daughter's husband without knowing it. Why this could happen inspires our deeply thought. Actually, the appearing of any object has it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 so the third part of this paper main solves three problems based on the thought. Firstly, the change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 of the story of Lotus nun; Secondly, the realistic reason of not recording of Lotus nun incest story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received by Han Buddhist monk but also the objective demand for Buddhism to adapt to the domestic culture; thirdly,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ory of Lotus nun recorded in Vinaya Pitaka is related to the subjective factor of Buddhism texts selectively translated by the monk as well as the objective demand for regulating monk and nun religious behavior by complete law text in this period.
引文
①张瑜.《权力话语下的读者接受》[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2期。
    ②据《贤愚经》所述内容,知其被迫嫁于一偷盗者,丈夫死后被当作陪葬品而活埋,故总结为自身生埋。但陈 寅恪所列此恶报为“自身生理”,意思是其自身有生理上的毛病。
    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册,第540页上。
    ②陈寅恪《寒柳堂集》,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年,第170页。(此篇文章原载于一九三三年一月清华学报第七卷第一期)。
    ①陈寅恪《寒柳堂集》,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年,第174页。(此篇文章原载于一九三三年一月清华学报第七卷第一期)。
    ②文章见史苇湘著《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39—345页。文章原载于《兰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③文章见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23—529页。原载于《敦煌研究》1995年第2期。
    ①《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3月。
    ②文章载于《今世果报——敦煌壁画因缘故事》,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
    ③文章载于台湾《正观杂志》2001年12月第19期。
    ①文章载于声圣严法师著《法鼓全集》第5辑,第7册,第131—165页,台北:法鼓文化公司,1999年12月。
    ②吴海勇著《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125—126页。
    ③《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2册,第605页下。
    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2册,第605页下。
    ②《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2册,第25页上。
    ③《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3册,第897上—898页下。
    ①陈寅恪《寒柳堂集》,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年,第171页。(此篇文章原载于一九三三年一月清华学报第七卷第一期)
    ②《诸经杂缘喻因由记》第一篇所述内容,知其被迫嫁于一偷盗者,丈夫死后被当作陪葬品而活埋,故总结为自身生埋。但陈寅恪先生所列此条恶报为“自身生理”,意思是其自身有生理上的毛病。
    ②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27页。
    ①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21页。
    ②邓殿臣译《长老长老尼偈》,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77页。
    ①《汉译南传大藏经》第30册,高雄:元亨寺出版,第342—347页。
    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4册,第352中—357页上。
    ②《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3册,第897中—898页上。
    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3册,第792页上。
    ②《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3册,第939页中。
    ③《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3册,第972页下。
    ④《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3册,第1006页下。
    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710页中。
    ②《宋高僧傅》卷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711页上。
    ③《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4册,第352中—357页上。
    ④《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3册,第897中—898页上。
    ①《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国书馆出版社,2005年3月。
    ②般遮于瑟:又作般阇于瑟、般遮婆瑟、般遮跋瑟迦。直译则为五年会。每五年一设之大斋会也。在此会期间三藏诸学各弘法宝,说经讲律依业而教。
    ③《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5册,第67页下。
    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册,第152页上。
    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3册,第37页上。
    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3册,第1页上。
    ①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第二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页。
    ①[后汉]支娄迦谶《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册,第279页。
    ②李隙宁著,任继愈主编,《佛教版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页。
    ①隙寅恪《寒柳堂集》,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年,第171—172页。
    ②《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2册,第792页上。
    ①孙昌武著《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5页。
    ②谈宏慧《鸠摩洛神佛经翻译的社会接受视角》[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①迭郎善译,马香雪转译,《摩奴法典》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9页。
    ②蒋述卓著《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二版,第102页。
    ③《高僧传》卷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330页上。
    ①《续高僧传》卷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429页下。
    ②曹仕邦《从历史与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华消沈的原因》[J],台北:中华佛学学报第6期1993年7月,第61页。
    ③史苇湘《从敦煌壁画—微妙比丘尼变看历史上的中印文化交流》[J], 兰州:兰州大学1980年2月,第528页。
    ④《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2页上。
    ⑤陈鼓虑注《老子注释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82页。
    ①《弘明集》卷五,《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第30页上。
    ②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卷—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6页。
    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4册,第237页。
    ②以上尼众资料兼来源于梁宝唱《比丘尼传》,《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五十,第934—945页。
    ①白文顾《中国古代僧尼名籍制度》,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第22—23页。
    ②《高僧传》卷六,《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363页中。
    ③《出三藏记集》卷九《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5册,第64页中。
    ④内容摘自任继愈《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93—194页。
    ①《高僧傅》卷二,弗若多罗、昙摩流支傅。《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333页下。
    ②《四十二章经》卷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7册,第723页中。
    ③《中本起经》卷二,《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册,第158页上。
    ④《摩诃僧祗律》卷三十九,《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9册,第540页上。
    ⑤[唐]房玄龄等纂《晋书》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23页。
    ⑥[唐]房玄龄等纂《晋害》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33页。
    ①[唐]房玄龄等纂《晋书》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33页。
    ②[唐]房玄龄等纂《晋书》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41页。
    ③[梁]沈约《宋害》,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9页。
    ④[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851页。
    ⑤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6—47页。
    ⑥[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42页。
    ①《四分律》卷一《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2册,第567页上。
    ②《高僧法显传》卷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第857页上。
    ③《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339页上。
    ①杨孝蓉,《从比丘尼传看刘宋时期的尼僧概况》,宗教学研究,1993年第3期,第110—111页。
    ②以上尼众资料兼来源于梁宝唱《比丘尼傅》,《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五十,第935上—940页下。
    ①以上尼众资料兼来源于梁宝唱《比丘尼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册,第935页下—939页上。
    ②《五分律》卷四,《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2册,第25页上。
    ③《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2册,第25页上。
    ①孙昌武著《佛教舆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页。
    [1]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3]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4]范晔撰:《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5]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6]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7]李百药撰:《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8]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9]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0]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11]刘义庆撰,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2]沈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3]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4]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5]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6]萧子显撰:《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7]姚思廉撰:《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8]姚思廉撰:《陈书》,北京:中苹书局,1972年。
    [19]杨衒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配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0]白文顾:《中国古代僧尼名籍制度》,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1]陈鼓应注:《老子注释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22]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23]陈寅恪:《寒柳堂集》,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年。
    [24]曹虹:《慧远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5]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中国社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6]丁敏:《佛教譬喻文学研究》,台北:东初出版社,1996年。
    [27]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台北:三民害局,1986年。
    [28]佛光星云:《佛教历史》,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29]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0]方立天:《佛教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
    [31]方立天:《中国佛教与傅统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32]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33]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3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
    [35]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卷—汉魏雨晋南北朝佛教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36]季羡林研究所编:《季羡林谈佛》,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37]季羡林:《印度古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38]金克木著:《印度文化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39]蒋述卓著:《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40]蓝吉富、刘增贵、刘岱总:《中园文化新论—宗教礼俗篇》,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印行,民国72年第二版。
    [41]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42]李际宁著、任继愈主编:《佛教版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43]李富华、何梅著:《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44]李则芬:《雨晋南北朝历史论文集·中》,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76年。
    [45]李则芬:《雨晋南北朝历史论文集·下》,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76年。
    [46]梁丽玲:《<贤愚经>研究》,台北:法鼓文化,2002年。
    [47]刘达临:《性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48]刘淑芬:《中古的佛教舆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49]刘保金:《中国佛典通输》,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50]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51]吕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
    [52]罗宏曾:《魏晋南北朝文化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53]南怀瑾: 《南怀瑾选集·第五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54]普慧:《南朝佛教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55]任继愈:《任继愈禅学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56]任继愈:《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57]孙昌武著:《佛教舆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58]史苇湘:《敦煌历史舆莫高窟艺术研究》,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59]王青:《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古小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60]汤用彤:《汤用彤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61]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62]王克文:《现世前尘》,台北:书泉出版社,民国81年。
    [63]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64]王素:《魏晋南北朝敦煌文献编年》,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
    [65]王树英选编:《季羡林论佛教》,北京:华艺出版社,2006年。
    [66]吴海勇:《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67]郁龙余:《梵典与华章—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
    [68]张福裕、刘占武:《中国历史大事编年》,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69]朱大渭、梁满仓、隙勇:《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70]周叔迦:《释家艺文提要》,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
    [71]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72]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台北:水牛出版社,1986年。
    [73][荷]许理和著,李四龙等译:《佛教征服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74][美]米尔恰·伊利亚德(MerceaEliade)著,晏可佳、吴晓群、姚蓓琴译:《宗教思想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75][法]迭郎善译,马香雪蒋译,《摩奴法典》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76][日]卢川芳朗著,姜镇庆译,李德龙校:《古代中国的思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77][日]鎌田茂雄著,关世谦译:《中国佛教通史》(1—4),台北:佛光出版社,1992年。
    [78][英]沃德尔著,王世安译:《印度佛教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79][日]佐佐木教悟等著,释达和译:《印度佛教史概说》, 台北:佛光出版社,1998 年。
    [80]曹仕邦,《从历史与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华消沈的原因》,中华佛学学报,1993年第6期。
    [81]陈寅恪,《莲花色尼出家缘由跋》,原载于清华学报,1993年第1期。
    [82]何云,《佛教在中国民俗化初探》,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83]梁丽玲,《<贤愚经>在敦煌的流傅与发展》,中华佛学研究5期。
    [84]刘文明,《傅统佛教文化中的女性》,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舍科学版),2003年第6期。
    [85]普慧,《从佛典文学看佛教的女性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86]普慧,《佛教封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复旦学报,2002年第2期
    [87]彭华,《佛教与儒家在女性观上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哲学动态,2008年第9期。
    [88]释长梵,《敦煌写本<佛说现报当受经初探)》,正观杂志,2001年第19期。
    [89]宋仁桃,《浅议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出家之现象》,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90]谈宏慧,《鸠摩洛神佛经翻译的社会接受视角》,畏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91]许智银,《轮北魏女性出家为尼现象》,许昌师专学报,2001年第6期。
    [92]杨孝蓉,《从<比丘尼傅>刘宋时期尼僧概沉》,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3期。
    [93]张瑜,《权力话语下的读者接受》,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