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研究(1978-2005)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行政学的角度出发,在规范与经验的层面上,对改革后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的运作机理、变迁过程、内在逻辑及其行政后果进行考察与分析。同时,本文把对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的研究置于转型时期中国农村社会治理方式的历史演进之中,试图通过义务教育的个案研究,探寻出诸如此类的农村公共物品治理的普遍规律,为理解和分析当前中国农村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本文从考察和分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的历史入手,在分权化和市场化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及其变迁过程的运作机理与内在结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自义务教育制度确立以来,“城乡有别”、“以基层政府为主”、“农民负担”一直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过程中一个不变的传统,但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具体的微观制度设计可能会有所不同。与改革前一元化的政治空间相比,改革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以及组织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农村治理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在制度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的变革势在必行。
     从供给责任配置的纬度来看,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责任体制发生了两次显著的变迁:一是改革初期“以乡为主”的责任体制的确立;二是税费改革中“以县为主”责任体制的建构。但无论是“以乡为主”还是“以县为主”,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筹资责任主体与管理责任主体始终是统一化、基层化的,而且农村义务教育供给责任的划分也始终是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尽管这一过程中有着不同层次政府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博弈,但中央政府发挥的是一元化的建构作用。
     而从供给方式的纬度来看,在改革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我国仍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国家采用行政垄断的方式来供给农村义务教育;而90年代以后,伴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市场逐步形成,市场的机制及其相关的运作方式开始介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领域,公立学校自主权的扩大、新的供给主体的出现以及学生自主权的增长等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的供给由完全的行政垄断走向了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局部参与。但在穷国办大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供给责任基层化的背景下,尽管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市场化改革也存在着对供给质量和效率的追求,但大多数地方政府对它的热衷更多的是对让渡义务教育筹资责任的渴求,这显然与通过市场机制的引进来全面改善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动因是不一致的,正因为如此,使得我国教育市场化改革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与困境。
     基于上述的分析,本文认为,一方面,在我国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教育始终只是边缘性而非核心化的结构,有关这一物品治理的制度会不会发生变迁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迁主要取决于中央政府对现实政治、经济生活的考量而非义务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所以,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的变迁不仅始终都只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工程”和“附产品”;而且所有的变迁也始终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尽管在变迁的过程中不乏各种诱致性因素的诱导,但行政权力才是其中的支配性力量,整体的制度变迁过程呈现出强制性变迁的特点。另一方面,在经济分权已经发生、但行政集权没有根本改变的条件下,改革后我国的行政体制仍是一个压力型的体制,行政权力在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治理中仍占据着支配性的地位,其不仅是我国不同层级政府间事权与财权范围划分的依据,而且是支配地方政府及其其他社会主体行动的主导力量,横向的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动员、纵向的上级对下级的动员大都是依靠行政权力、通过行政方式来进行的。所以,在压力型的体制下,政治结构与行政权力仍是主导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以及诸如此类农村公共物品治理及其制度变迁的支配性力量,与之有关的事权的划分、供给机制的建构以及所需资源的筹集与动员主要是由高端的政府通过行政的方式来确立和推行的。而从制度实施的后果来看,这种治理机制在国家资源或体制内资源比较匮乏的条件下,不失为一条有效的路径选择,但同时其也存在着内在治理激励缺失的缺陷,并由此导致了诸如基层政府财政危机、农民负担增加、干群矛盾激化等非预期的负效应的产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体制已经成为诱发当前农村治理困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因。
Adopting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institution econom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ministration science, on the base of standardization and experience, the writer of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working mechanism, evolution process, internal logic and the administrative results of China's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to the outside world. Meanwhile, by putting the research of the supply institution of China's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mode of social governance of China in transition being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evolution, the author attempts to work out general rules which apply to other rural public products from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dividual case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so that they can offer a way to look at the problems occurring in the countryside.
    Starting from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power division reform and marketizatin reform, this thesis goes into the working mechanism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supply institution and its revolution process of China's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stitution of China's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traditions has always been "differences existing between cities and rural areas", "grass-root governments playing a leading role", "burden being on peasants", but differences may exist in the design of concrete micro-systems under different system environments. Compared with the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 befor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reforms of rural economic system, social structure and mode of organization has significantly change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foundations of China's rural governance. In the condition of great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the broader system environment, it is essential to reform the supply system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Horizontally speaking,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has undergone two striking reform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one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own-centered" responsibility system; the other is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y-centered"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the free-to-tax reform. However, in both "town-centered" and "county-centered" responsibility system, the subject of raising funds resources and administration are unified and from the grass-root. In addition, the division of supply responsibility is accomplished under the control of central government. Though there exist competitions among governm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citizen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lays the role of uniting them.
    Vertically speaking, in 1980s when China had the planning economy,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exerted by means of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but since 1990s, with the marketization reform advancing, the market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has been emerging, the working mechanisms of market has entered into the field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autonomous right of private schools has been enlarged, new supply subject has turned up, the autonomous right of students has increased. All these factors contributes to the supply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switching from governments controlling absolutely to market playing a limited role. However,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operating education in an underdeveloped country and the government of grass-root tak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supplying resources, most local governments are keen on handing ov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raising resources, which obviously opposes to the motives of ful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by introducing market system. Thus, that causes lots of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for maketization reform.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es, the writer believes that, on the one hand,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modernization, education is always a fringe but not staple in it, so whether its governance will evolve or how will it evolve is determined by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ality in the eye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but not the
    evolving rule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tself.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pply system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only a by-product of 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s. In addition, all evolutions take place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ough there are some factors triggering the above developments, but on the whole they take on a compulsive character sinc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 the determining force during this process.
    On the other hand, the writer holds that in the condition of power division and insufficient administrative decentralization,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is still a system of pressure, in which administrative power has a dominating position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products.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is not only the measure for dividing operating power and financial power among different levels of governments, but the leading power dominates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behaviors of other social subjects. The government mobilizing its parallel social organizations as resources and the upper level mobilizing the lower level as well are realized by administrative means. Therefore, in a system of pressure,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political structure still play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ance of China's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other rural public products, and the related power division of affairs, construction of supply system, the raising of required resources are mainly accomplish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using administrative power. But from the results of its implementation, we find that,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the lack of national resources and external resources within the system, it is a not ineffective choice, but it has the weakness of internal motives deficiency, which lead to unexpected side-effects of the contradiction of supply system, fiscal crisis of grassroots governments, increasing burden on farmers, the upgrading of the conflicts between cadres and the public and the like. Therefore, this sort of system, in a certain sense,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factor triggering the crisis in rural governance.
引文
① 关于义务教育的功能概述具体见第二节文献综述的概括。
    ② “两基”是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③ “一片”地区是指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江苏、浙江、山东、辽宁、吉林9省市。
    ① 李斌.农村教育盛世危言[N].中国青年报,2004,10(24):5.
    ①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著.资本主义与自由[M].张瑞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83-84.
    ② 在这一时期,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普及教育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使免费的义务教育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欧美各国正处于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度的时期各国资产阶级都把教育作为经济上相互竞争、军事上相互对抗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为了自身的利益工人阶级也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斗争,为争取实现普及的、免费的、世俗的初等教育创造了条件。
    ③ 英国于1870年通过“初等教育法”,在各学区内设立学校,对5—12岁儿童实行义务教育,这一法令可以说是英国普及义务教育制度化的标志。法国则在1881年颁布《费里法案》,重申国民教育的义务性、免费性和世俗化原则,1882年的《初等教育法》更规定6—13岁为义务教育年限,奠定了法国现代初等教育制的基础.德国在1872年就颁布了《普通教育法》规定6—14岁的8年初等教育为强迫义务教育。美国自1852年麻萨诸塞州公布强迫教育令以后,各地纷纷效仿,至1908年,全国各地都落实了以公共税收为经费的强迫入学措施。日本在1886年颁布《小学校令》实行四年制义务教育。
    ④ 20世纪开始,发达国家普遍由普及初等教育向普及中等教育过渡。如英国在1944年的《巴特勒法案》正式规定义务教育年限为11年:德国在1918年把6—18岁的义务教育写进《宪法》,其中包括普及小学、中学和预备费职业技术教育;法国1958年《贝图安法令》规定实施10年义务教育:美国在20世纪上半期重视普及中等教育:日本1947年《教育基本法》把义务教育年限由6年延长为9年,并于1948就实现了普及初中教育,开始普及高中教育。
    ① 郭建如.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变革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制度分析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03,5:157—163.
    ①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M].赵荣潜、桑炳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44.
    ②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下)[M].郭大力、王亚南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853.
    ③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下)[M].郭大力、王亚南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850.
    ① (美)安东尼·B·阿特金森,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经济学[M].张馨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19——637.
    ① (日)香山健一.为了自由的教育改革[M].刘晓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8.
    ② 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9—23.
    ③ 阎光才.教育的功能、功用到功效——20世纪西方公共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进逻辑[J].比较教育研究,2002,3:8.
    ④ 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66—91.
    ① (美)S·鲍尔斯、H·金蒂斯.为了自由的教育改革[M].王佩雄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75.
    ② 郭建如.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变革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制度分析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03,5:159—161.
    ① 周金玲.义务教育及其财政制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② Susanna Loeb 考察了州资助项目的三种方式:方式一,校区接受州对每个学生的资助,但不准增加额外的资金;方式二,接受州对每个学生的资助,校区被允许增加不受限制的资金;方式三,接受州对每个学生的资助,校区被允许增加受限制的资金。结果表明,方式一可能会有政治困难,因为它使地方的教育支出远离了投票人的真实偏好;方式二,即接受州对每个学生的资助,校区被允许增加不受限制的资金这种方式,最大化了地方对教育支出的控制权利,但它提供了最少的区间均等。作者用Michigan学校数据的模拟分析表明,这种体系可能会引起学校支出的巨大差异。与其他两种方式相比,会降低最低支出,从而使整个州的生均财政支出没有增加;方式三,即接受州对每个学生的资助,校区被允许增加受限制的资金,与其他两种方式比较,能够导致较高的州生均支出水平和较小的区间不平等,这种方式同样具有政治优势,因为它允许在高需求的地区有较高的教育支出。Susanna Loeb 认为,州资助不仅增强了州的作用,而且强烈地影响了教育支出,特别是方式3兼顾了其他两种方式的优点。
    ① 王善迈.我国教育经费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经济,1989,1:22.闵维方,杨周复,李文利.为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9.
    ② 宋梓铭.我国四十年教育事业和教育投资总支出[[J].教育与经济,1990,2:30.
    ① 蒋鸣和.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基本格局和政策讨论[J].教育科学研究,2001,2:52.
    ②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M].赵荣潜、桑炳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46.
    ①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自由选择:个人声明[M].胡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53--195.
    ① 在奥斯特罗姆看来,“生产”是一个物理过程,据此公益物品或者服务得以成为存在物,而“提供”则是指消费者得到产品的过程。
    ① 曲正伟.我国义务教育公益性的概念建构及其政府责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21--22.
    ① Yin White. The Marketisation Of Chinese High Education: A Critical Assessment[J]. Comparative Education. 1994, 30(3): 217—238.
    ② 尹佳,李越.我国基础教育与市场的制度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5:49.
    ① 周金玲.义务教育及其财政制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① 尼古拉斯·阿尔迪托.前言[C].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i.
    ②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市场和政府相互替代,最终有一方负责提供公共产品,而没有给介于其中的自愿组织或民间组织留下任何空间。
    ① 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A].见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3.
    ① 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闵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社会学研究,1996,5:103-116.
    ② 中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影响汉族生活的主要有三个时期: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文化融;二是元代蒙古族入侵中原:三是满族入关。但这都是中华民族内部事务,有换皇帝之举,没有灭种之事。
    ③ 其中的典型代表是设在首善之区的的京师同文馆和设在海防重镇的福建船政学堂的设立。
    ④ 戊戌变法期间康、梁所提出的教育改革措施可以归纳为:一是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改试策论;二是创立包括大学、中学、小学、师范学校和实业学校在内的近代学校教育体制;三是改书院、祠庙为学堂,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设立中、小学堂,普及国民教育;四是向国外,特别是日本派遣留学生;五是创设翻译局,广泛翻译欧美、日本的书籍,并将其中一部分用作教科书。
    ① 与壬寅学制相比,癸卯学制增设了师范学堂、实业学堂和方言学堂的规定。
    ② (日)多贺秋五郎主编.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清末编[M].日本:日本学术振兴会,1972:211.
    ① 1901年光绪皇帝上谕各省、府、直隶州及各州县,分别将书院改设为大、中、小学堂。据此,两广总督陶模及广东巡抚德寿提议:州县设小学,州府设中学,省会设大学,京师设国学。1904年分级筹款体制在《奏定学堂章程》中正式定型。
    ② 田正平,肖朗.世纪之理想: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488—499.
    ③ 朱有 献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63.
    ① 一般说来,劝学所设总董一员,综理各区事务;每区再设劝学所员一人,负责学区内事务;劝学所人员与村董保持联络。
    ① 宋恩荣,章咸主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207.
    ② 教育部.教育部公布全国教育行政会议记略[C].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662.
    ① 留美归国学生逐渐成为研究中国教育财政的主力。陈友松和邰爽秋为对中国教育财政进行了系统研究,成为中国教育财政问题的专家。两位学者的研究为义务教育补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中邰爽秋为义务教育补助制度提供了哲学基础,陈友松为义务教育补助制度提供了实证性的材料。参见田正平、肖朗:《世界之理想:》,475。
    ② 教育部.教育部公布全国教育行政会议记略[C].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662. 教育团体、学术界人士等组成。这一改革由蔡元培发起,其反映了“教育独立”的理想,旨在“以学术化代官僚化”,由学者主持学务,促进教育行政学术化和大学委员会民主化(采用合议制)。但这场改革实行一年多后即告夭折。1928年8月,蔡元培辞职,11月大学院重新恢复为教育部。1929年6月,废止大学区制度,恢复教育厅制度。有学者认为失败的原因为理想过高而人谋不臧,欲使教育行政学术化,结果反使学术机构官僚化。地方反对大学区制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以大学统率中小学,忽略中小学实际需要,削减中小学教育经费,导致中小学居于附庸地位,而遭中小学教育界激烈反对。”大学院制和大学区制的改革,是20年代自由主义气氛下比较浪漫的制度变革的尾声,此后,社会逐渐纳入权威主义的规范、严整之中。
    ① 田正平,肖朗.世纪之理想: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548.
    ① 田正平,肖朗.世纪之理想: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845.
    ① 新式学校增加的成本有三个方面:一是交通成本:新式学校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学校管理体制和知识的传授体制,学生接受知识,必须向“朝圣”一样逐级从乡村走到城镇,从城镇走到城市中,直至到首都,这将加大求学的交通费用;二是教学方式成本:由于新式学校往往是把学生集中起来,按照统一的课本进行连续的授课,如果漏掉某些课程,则很难补上,这对作为家庭辅助劳力的乡村孩子来讲,造成了特别的困难,尤其是在农忙时节;三是教学内容成本:由于课程的内容也与乡村社会的生活实践有很大的脱节,如果这些孩子不能走完小学到大学的现代教育的历程,而在读完小学之后仍回到乡里,所学内容的实用性还不如原来的旧式学校,这也加大了接受现代教育的机会成本。
    ②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而且悬殊较大。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1)韦:《巩固和发展新中国的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在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与师范教育会议上的报告》(1951年8月27日)“(至1951年——引者)入学儿童已占全国学龄儿童的50%以上,超过国民党反动派20年来统治的最高水平1946年的45%左右”(参见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南出版社,1998-109.);(2)孙邦正:《六十年来的中国教育》“三十四年度推行之结果(指1945年——引者),为已受教育儿童占学龄儿童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六强。”(参见孙邦正.六十年来的中国教育[M].台湾正中书局,1971:264.);(3)李鹏:《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说明〉》“在旧中国,只有20%以上的学龄儿童能够入学。”(参见教育部.中国普及义务教育调查[M].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5.),这里是根据李鹏的说法。 作严格区分开来(林尚立,2002:43)。
    ① 粱漱溟.村学乡学须知[A].见马秋帆.粱漱溟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60-176.
    ② 建国初,民办学校(私立学校)在我国基础教育系统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全国有私立中等学校1412所,学生533000余人。私立中学学生数占全国中学生总数26%强:有私立小学8925所,学生160余万人,占
    ① 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105.
    ①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2).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168.
    ①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2).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3.
    ②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2).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1001—1021.
    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N].人民日报,1958,9(20:1.
    ① 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J].改革,1996,5:32.
    ① 张曙光.政府、农民和市场---山东惠民“大市场”要灭“小”市场与浙江义乌小市场要变大市场案例的比较和分析[A].见张曙光.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二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472.
    ② 在这一点,帕金斯也曾经以技术推广为例做过专门的论述,他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政府有能力通过行政渠道在全国范围内贯彻村级计划,然而集体化制度向家庭责任制的转变使农业决策数量增多,技术推广成本由于组织内部管理成本剧增而提高,形成原由技术推广体系的瓦解,或由于上级对下级政治压力的减弱而降低了推广的有效性。
    ① M.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334。
    ① 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J].改革,1996,5:32.
    ① 汤艳文.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D].上海:复旦大学,2004:
    ① Tiebout.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6,1:54.
    ② 国家教育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法规汇编1949~198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74—75.
    ① 苌景州.教育投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81.
    ① 葛新斌.农村教育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究竟位居何处?—从“分级办学”到“以县为主”的制度变迁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本),2005,3.
    ① 郭建如.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变革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制度分析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03,5:159.
    ① 张曙光主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35.
    ① 方言.我国农村税费现状及成因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1,24:23.
    ① 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8:5。
    ①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和2000年全国欠发工资县分别达到779个和797个,出现欠发工资的县涉及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典型情况看,1999年欠发工资县数较多的三个省(位于中西部地区),欠发工资县占本省总县数的比例分别达到67%、96%和78%,欠发工资额较多的四个省(位于中西部地区),欠发额都在10亿元以上。
    ② 郭建如.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变革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制度分析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03,5:158.
    ① 张力.面对贫困——中国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背景·现状·对策[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155—190-192.
    ② 翟博.农村费改税教育咋应付[N].中国教育报,2001,3(12):35.
    ① 袁敏.从农村举债“普九”谈起[EBI/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教育评论,2002-10-31:
    ① 魏后凯,杨大利.地方分权与中国地区教育差异[J].中国社会科学,1997:98—112.
    ② 王善迈,袁连生.2001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90年代后半期的教育财政与教育财政体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9—61.
    ③ 教育部财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384.
    ④ 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8:5.
    ① 刘尧.农村知识贫困与农村高等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51.
    ② 张力.面对贫困——中国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背景、现状、对策[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155.
    ③ 张德元.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历史评述[EB/OL].光明网光明观察,2004-11-9:
    ④ 根据上海市第六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的资料,1997年上海全市有237万外来流动人口,其中15岁及以下的少年儿童有19万多人。
    ① 根据1997年上海市第六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上海市经济型流入人口的月平均收入为680元,其中月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56.5%,仅相当于同期上海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二。
    ① 陈桂棣、春桃的《中国农民调查》(2004)为我们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这种治理性危机。参见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① 葛新斌.农村教育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究竟位居何处?——从“分级办学”到“以县为主”的制度变迁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本),2005,3:82.
    ① 样本S县的所有数据均来自该县2001、2002、2003年财政收入明细表、财政支出明细表以及2001、2002、2003年教育经费收入与支出明细表格。
    ① 郭建如.国家—社会视角下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教育政治学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
    ① 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现状及多元化发展模式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16.
    ① 郭建如.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变革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制度分析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03,5:159.
    ② 杜育红.关于新时期基础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6.
    ① 张欢,张强,朱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挤出效应”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5:54——59.
    ② 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
    ① [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吴爱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26.
    ① 根据许明、胡晓莺在《当前西方国家教育市场化改革述评》中的论述,公立学校的劣势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公立学校的办学效率普遍较低。公立学校的办学成本比私立学校高出许多(私立学校的生均培养经费只有公立学校的50%—75%),但资源利用率却很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私立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成本核算机制,注重投入产出效益。第二,公立学校学生的学术成绩多不如私立学校。美国公立学校学生的学术成绩从1961年至1991年一直呈下降趋势。1990年,约33%的公立学校学生参加了SAT测验,平均分为8%;私立学校有67%的学生参加此测验,平均分为932。日益恶化的公立学校办学质量使人们感到,在各种改革措施均难奏效的情况下,应该从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上去寻找原因,市场化不失为一剂改革的良药。第三,公立学校不良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学生纪律涣散、校园暴力增多,老师士气低落。而私立学校此类不良问题则出现较少。美国历年关于社会公众对公立学校态度的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大多数人对公立学校的办学状况不满,他们希望公立学校向儿童传授基本的技能、加强纪律约束、灌输价值观念和培养责任感。具体参见许明,胡晓莺.当前西方国家教育市场化改革述评[J].教育研究,1998,3.
    ① 朱科蓉.竞争——英美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核心[J].教育科学,2003,2:55.
    ① Harry Brighouse. SchoolChoiceandSocialJustice[M]. Lodon: OxfordUnivcrsityPress,2000:1--19.
    ② Myron Lieberman. Privatization and Education Choice[M]. St.Martin's Press, 1989.
    ③ [英]杰夫·惠迪,萨莉·鲍尔,大卫·哈尔平.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M].马虎忠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5-49.
    ① 一般认为,推动学校自主权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个原因是教育服务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因为教育是基于个人之间的关系、交往和不断的反馈,基于教师的知识、技巧和经验而展开的,学校教育所需的大部分技术资源都在于学校自身,而不是在学校之上的高级管理层。第二个原因是科层制管理所建立的明确的行为要求、奖惩分明的纪律规范与高质量的教育之间的冲突,教育活动很难以客观的、量化的方式加以衡量,这种不确定性使教育管理者难以了解自己的具体工作进程和效果,结果影响到他们对于整个工作进程的控制。第三个原因来自于市场的要求,学校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客户的要求。学校的教职员工每天与学生及其家长打交道,他们比高级管理层更了解他们的客户,也更能采取灵活机动的措施改进学校的服务,提高学校质量。
    ② (美)约翰·E·丘伯,泰力·M·默.政治、市场和学校[M].蒋衡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9-42.
    ③ [美]约翰·E·丘伯,泰力·M·默.政治、市场和学校[M].蒋衡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04-214.
    ④ [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周志忍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77-278.
    ⑤ 劳凯声.重构公共教育体制: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79—80.
    ① 朱利霞.国家观念、市场逻辑与公共教育—转型期西方公立学校改革透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① 刘复兴.教育民营化与教育的准市场制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6—17.
    ② 刘复兴.教育民营化与教育的准市场制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6—17.
    ③ Geoff Whitty, Sally Power and David Halpin. Devolution and choice in education: the school, the state, and the market[M].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8.
    ① 在中国的学术界经常有学者把多元化的教育经费筹集体制与多中心治理等同起来,这实际上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多元化的投资只是说明政府筹集义务教育经费的手段多样化了,而义务教育的权力仍集中在政府的手中,其他的社会主体并没有能够平等的享有相关的权利与权力,如民办学校仍不能同公立学校一样享受“国民待遇”,再如学生及其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几乎没有参与权与发言权。
    ② 徐玉斌.关于公共义务教育资源分配方式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50。
    ① 康永久,吴开华.多元办学体制的现实问题及其应对[A].茅于轼.公正透明: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之路[M].法律出版社,2004:3.
    ① 郭建如的研究表明,在一些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县或经济上欠发达的县往往有一些民办教育发展比较好的,如江苏的沐阳和山东的滕州市(县级市),这两个县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整体上讲,当地经济并不很发达;(2)人口较多,均在百万人口以上,在全国也属于人口大县;(3)虽然整体上经济不发达,但是这些地方在本地的经济发展或者是与外地的经济往来中,在本地已经出现了社会的分化;(4)因为整体_上的人口多和经济的不发展,当地优质的教育资源比较少,远远满足不了需求;(5)政府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在下降,出现拖欠教师工资、公立学校日常办学经费紧张的问题,公办学校的生存环境在恶化;(6)政府出台措施鼓励企业或者是教师创办民办学校的发展,在政策上使公办学校教师愿意向民办学校流动。但在我国的广大中西部地区,民办教育虽然收费低廉,但却因为当地的政策和舆论的限制,使得当地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尤其是教师很难流入民办学校,导致学校的社会信誉很难确立起来,学校也很难获得发展。参见郭建如.我国民办学校发展的背景、特征及发展方式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5:77-80。
    ① 张民选.“转制学校:事实、成因与前景”[A].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1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3.
    ① 郝克明等.新世纪教育展望:96国际学术报告会[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② 该文后被改写为《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
    ① 刘复兴.教育券制度的政治学分析—以浙江长兴县的教育券改革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3,9:36.
    ② 长兴县实施教育券制度的改革迄今为止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1年夏天至2002年秋季。教育券改革的目标是针对长兴县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扶持民办学校和职业学校,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之间创设公平的竞争环境,以2001年夏季出台的《长兴县关于教育券使用办法的通知》为标志。该文件规定,教育券主要面向民办学校和职业类学校的学生发放,自2001年起,凡就读民办学校的新生可获得一张面额为人民币500元的教育券,报名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可以获得面额为300元的教育券,并规定2001-2002学年主要面向湖州清泉武校、长兴职教中心等学校发放教育券。学生可凭教育券在到校报到时抵缴相应数额的学费,学校把收到的教育券连同新生名单一同上交县教育局,经教育局审核后,如数将经费拨给学校。2001年9月共发放了近65万元的教育券,有1800多名学生享受了教育券,其中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6人。第二阶段,从2002年秋季开始,长兴县拓展了教育券的功能,把教育券的功能扩展到扶持弱势群体,资助贫困学生就学,以建立《长兴县贫困学生档案》、制定《长兴县贫困学生助学互助会章程》和《长兴县贫困学生助学互助会经费补助实施细则》为标志。这些文件规定,自2002年秋季起,小学阶段的贫困生每学期可获得一张面额为200元的教育券,初中阶段的贫困生每学期可以获得一张面额为300元的教育券。2002年9月,除了民办学校的25名学生和职业学校的2834名学生拿到教育券以外,另有361名贫困学生拿到了扶贫助困的教育券。2002年共有3220名学生享受到教育券,总计发放了156万元的教育券。目前。长兴县又提出了在高中阶段全面实施教育券制度的计划。设想从2003年9月起,把政府每年用于高中阶段教育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经过计算平摊到每个高中学生身上,以教育券的形式发给每一位学生,由学生持券择校,力图形成一个由学生分布数量激励学校自觉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良性竞争机制。并制定了两步走的计划:第一步是从2003年9月起到2005年7月,在高中阶段试行发放以扶持薄弱学校、民办学校为目的的补助性的教育券。第二步是从2005年9月起,在高中阶段全面实施按照生均培养成本核拨教育经费的教育券制度,实行高中阶段教育拨款机制的重大改革。参见刘复兴.教育券制度的政治学分析—以浙江长兴县的教育券改革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3,9;熊全龙.中国教育券制度的实践与探索[M].香港:中国教育出版社以及全国教育券、教育选择与教育公平高级研讨会会议论文(2003年4月10至13日,中国·杭州)。《中国教育券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中国教育出版社(香港),2003年版)以及全国教育券、教育选择与教育公平高级研讨会会议论文(2003年4月10至13日,中国·杭州)。
    ① 熊全龙.中国教育券制度的实践与探索[M].香港:中国教育出版社,2003:31—33.
    ① 杜育红.试析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5:34.
    ① (美)迈克尔·艾普尔.市场、标准与不平等[J].教育研究,2004,7:75.
    ① 刘复兴.市场条件下的教育公平:问题与制度安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6-27.
    ② [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等.乡村社会变迁[M].王晓毅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40.
    ① [美]A·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解释[A].见R·科斯,D·诸斯.财产权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66.
    ① 刘复兴.教育民营化与教育的准市场制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5:21.
    ① Tiebout.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6,1:64.
    ② (美)布坎南.公共财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208.
    ① 拉本德拉·贾.现代公共经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462.
    ② 拉本德拉·贾.现代公共经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473.
    ① 周金玲.义务教育及其财政制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② 关于这一数据,在笔者所查阅到的文献中并不一致,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如峰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比较:美国模式与日本模式》一文中,他认为到1994年日本中央政府分担中小学公共教育经费的比例为23%,其余77%由两级地方政府各负担一半左右。
    ① 周金玲.义务教育及其财政制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① 高如峰.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比较:美国模式与日本模式[J].教育研究,2003,5:65.
    ② 当时颁布的有关法律主要有1896年的“小学教师工资国库补助法”和1900年的“市町村立小学教育经费国库补助法”。1918年,日本政府进一步颁布了“市町村义务教育经费国库负担法”,决定由中央以国库负担金直接承担全国公立义务教育教师的部分工资。该法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日本义务教育的发展。但在20世纪中期,上述法律制定的重要原则曾一度被1940年的“地方让与税法”和1950年的“地方财政平衡交付金”制度所取代。不过由于实践证明这两种制度不能有效保障在地方财政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义务教育经费,因而1952年日本政府又一次重新制定了“义务教育经费国库负担法”,再次规定全国城乡义务教育教师部
    ① 杨春学.当代西方经济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① Geoff Whitty,Sally Power and David Halpin. Devolution and choice in education the school, he state, and the market,Open University Press,1998:3.
    ②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同的家庭在教育需求上也可能存在着差别,有的家庭希望能通过另外付费的方式使孩子享受到“过度需求”或“差异需求”,这种教育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别是合理的,也是公平的。
    ① 国家教育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法规汇编1949~198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74——75.
    ① 张宇燕,何帆.由财政压力引起的制度变迁[A].见盛洪,张宇燕主编.市场逻辑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① 郭建如.国家—社会视角下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教育政治学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7—10.
    ① 张军,蒋琳琦.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变迁:理论视角[J].世界经济文汇,1997,5:7—8.
    ① 唐云锋.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地方债务的成因分析[J].财经论丛,2005,1:48—49.
    ① 李彬.乡镇公共物品制度外供给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00.
    ① 李彬.乡镇公共物品制度外供给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3.
    ② 李彬.乡镇公共物品制度外供给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01.
    ① 李彬.乡镇公共物品制度外供给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7.
    ① 周采,黄河.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看教育的市场化趋势[J].教育与经济,2001,3:2.
    ① 杰佛瑞·布坎南,詹姆斯M·布坎南.宪政经济学[M].冯克利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1—13.
    ① 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107.
    ① 李彬.乡镇公共物品制度外供给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8.
    ② 这既表现在财政教育经费拨款一直达不到“法定比例”上,也表现在教育经费经常被挤占、挪用、克扣上。
    ① 这一成就主要表现为,尽管是穷国办大教育,但在2000年我国仍按预期的计划实现了“两基”的目标,义务教育的人口普及率达到了85%,其中“一片”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江苏、浙江、山东、辽宁、吉林9省市)“普九”人口覆盖率高达95%。
    ②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等译.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98:75—91.
    ① 贺雪峰,王习明.村级债务的成因与危害—湖北J市调查{[J].管理世界,2002,3:80.
    ② 贺雪峰,王习明.村级债务的成因与危害—湖北J市调查{[J].管理世界,2002,3:81.
    ③ 根据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潘云良教授《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一文的统计,近年来,农村学生的辍学、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上升,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已达到5.47%。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高达10%以上。而且,就许多地方的实际观察,农村学生的流失辍学率。比统计数字要高得多。东北师范大学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级中学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学生平均辍学率超过40%,离国家3%的控制辍学率的标准相距甚远(参见《中国青年报》2004年6月14日)。中国农业大学于2004年组织了一次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在安徽界首调查时发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辍学情况为:小学阶段辍学率几乎为零;小学向初中过渡时,有一部分学生流失;辍 学主要发生在初中阶段。农村小学毕业后流失现象最为严重时,流失率可以达到80%。在被调查的村镇里,普遍流行一种说法叫做“3、2、1”悲剧,即初一是三个班,到初二剩下两个班,到初三时就剩下一个班了。在甘肃礼县调查时也发现,在有些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有四五百人,三、四年级就只剩两三百人,到五、六年级就只有两百人左右。至于能高中毕业的就是凤毛麟角了。孩子受教育的状况呈金字塔型,每升一级就有一大批孩子失学(参见《中国青年报》2004年10月18日)。
    ① 除了上述方法以外,还有以下造假的方法:有些学校学生虽然在册,但并不在校:有些学校学生只要交钱,就随便可以买到初中毕业证书,而实际根本未读;更有甚者,在上级检查验收的时候,竟然借学生凑数,甚至出现花钱雇人替孩子上学的现象。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因为地方政府要求牧民送子女上学,有的富人用4头奶牛雇穷人家的孩子代替自己的孩子上学。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贫困山区的回族家长往往只让男孩上学,女孩留在家中(参见《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12月23日)。
    ② 陆南.义务教育政绩考核必须改革[N].国际先驱导报,2005,01(21):5.
    ① 周金玲.义务教育及其财政制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② 国务院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小组织办公室在答经济日报记者问题时列举了农民负担的主要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三乱”普遍存在,而在农村的“三乱”中,在收费方面,农村中小学学生乱收费比较严重;在集资方面,反映比较多的是农民集资建校、修建道路、兴办水利、办电等。
    ① 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农民成规模地上访、围攻政府、扰乱政府工作等集体性冲突,也包括农民群体之间的聚众闹事、打架等群体冲突,是农民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特殊方法。
    ② 例如,2001年2月初,广东省某县为了改造学校危房,迎接上级对学校校舍达标检查,决定迅速在全县范围内消灭危房。但是由于县财政难以全部负担起维修的费用,所以经过县政府常务会议的讨论,决定在新学期对每位学生增加收取教育费附加100元,并且下发文件到镇政府,要求乡镇政府把这项任务当作新春伊始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镇领导觉得工作难做,但是上级下达的任务不可能不执行,最后还是迅速召开会议,进行分工。镇党委朱书记对作者说“这样的工作是得罪老百姓的事情,但不执行又不行,这类工作很多,我们做乡镇工作的真是两头受气。”但受气归受气,镇里还是决定马上把增收的精神贯彻到各个学校。于是,立即召开由所以学校校长参加的会议,强调入学时不交费不给报名。入学报名时候大部分群众觉得由于意见,认为学费一直在上涨,家长负担越来越重。部分家长反映强烈,于是有人牵头到学校评理,学校告诉是执行镇里规定。于是部分困难群众涌到镇政府,镇政府工作人员态度生硬,说:上级的规定必须执行,不报名就不给读书。说完就赶群众走。本来这几年群众对镇里收费就很有意见,现在是火上浇油。愤怒中的群众便冲击乡镇政府,后来更多的群众前来参加,最后演变成为农民堵国道、冲击学校的事件,一度造成交通中断,部分小学停课(参见李彬.乡镇公共物品制度外供给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7.)。
    ① 项继权.短缺财政下的乡村政治发展——兼论中国乡村民主的生成路基[J].中国农村观察,2002,3:50.
    ② 项继权.短缺财政下的乡村政治发展——兼论中国乡村民主的生成路基[J].中国农村观察,2002,3:54.
    ① 王蓉.中国县级政府教育财政预算行为:一个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56.
    [1] (澳)休.史卓顿,莱昂内尔·奥查德.公共物品、公共企业和公共选择—对政府功能的批评与反批评的理论纷争[M].费昭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 (美)A·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解释[A].见R·科斯,D·诸斯.财产权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4] (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周志忍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 (美)M.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6] (美)S·鲍尔斯、H·金蒂斯.为了自由的教育改革[M].王佩雄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7] (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等.乡村社会变迁[M].王晓毅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8] (美)安东尼·B·阿特金森,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经济学[M].张馨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 (美)约翰·E·丘伯,泰力·M·默.政治、市场和学校[M].蒋衡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 (美)布坎南.公共财政[M].赵锡军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
    [11] (美)费雪.州和地方财政学[M].吴俊培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2] (美)杰佛瑞·布坎南,詹姆斯M·布坎南.宪政经济学[M].冯克利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3] (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14] (美)罗纳德.J.奥克森.治理地方公共经济[M].万鹏飞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5] (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M].王文章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6] (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7]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自由选择:个人声明[M].胡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8]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著.资本主义与自由[M].张瑞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9] (美)尼古拉斯·阿尔迪托.前言[C].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0] (美)威廉姆·A·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M].王浦劬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1] (美)约翰·E·丘伯,泰力·M·默.政治、市场和学校[M].蒋衡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2] (美)詹姆斯·M·布坎南,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观[M].类承瞿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3] (日)香山健一.为了自由的教育改革[M].刘晓民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4] (印)阿马蒂亚·森著.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绩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5] (英)C·V·布朗P·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M].张馨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6]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李康等译.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98.
    [27] (英)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A].见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8]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97.
    [29] (英)拉本德拉·贾.现代公共经济学[M].方敏等.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0] (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M].陈波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1]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下)[M].郭大力、王亚南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32]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M].赵荣潜、桑炳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3] (英)约翰·希恩.教育经济学[M].郑伊雍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4] (英)约翰·希恩.教育经济学[M].郑伊雍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5] 曹沛霖.政府与市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6] 曹荣湘.泰伯特模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7] 苌景州.教育投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81.
    [38] 陈国良.教育财政的国际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9] 陈国良.教育财政国际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0] 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41] 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1—6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996.
    [42] 郝克明等.新世纪教育展望:96国际学术报告会[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43] 贾康等主编.财政教育投入及其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4] 教育部.中国普及义务教育调查[M].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
    [45] 赖德胜.教育与收入分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6] 李彬.乡镇公共物品制度外供给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7] 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8] 厉以宁.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49] 梁漱溟.村学乡学须知[A].见马秋帆.梁漱溟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
    [50] 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51]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52] 毛寿龙.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
    [53] 闵维方,杨周复,李文利.为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4] 曲恒昌等.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5] 任晓.中国行政改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56] 孙邦正.六十年来的中国教育[M].台湾正中书局,1971.
    [57] 孙国英等.财政分权:理论基础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8] 田正平,肖朗.世纪之理想: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59] 王善迈,袁连生.2001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90年代后半期的教育财政与教育财政体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0] 王善迈.2000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教育体制的变革与创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5.
    [61] 王英杰等.亚洲发展中国家义务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62] 王雍君.中国公共支出实证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3] 熊全龙.中国教育券制度的实践与探索[M].香港:中国教育出版社,2003.
    [64] 熊贤君.千秋基业-一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1998.
    [65] 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6] 杨春学.当代西方经济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67] 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107.
    [68]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9] 袁振国主编.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0、2001、200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001、2002.
    [70] 张力.面对贫困——中国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背景·现状·对策[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71] 张民选.“转制学校:事实、成因与前景”[A].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1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2] 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73] 张曙光.政府、农民和市场---山东惠民“大市场”要灭“小”市场与浙江义乌小市场要变大市场案例的比较和分析[A].见张曙光.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二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74] 张曙光主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5]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6] 周志忍.自律与他律:第三部门监督机制个案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 [美]迈克尔·艾普尔.市场、标准与不平等[J].教育研究,2004,7.
    [2] 杜育红.关于新时期基础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3] 杜育红.试析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5.
    [4] 方言.我国农村税费现状及成因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1,24.
    [5] 高如峰.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比较:美国模式与日本模式[J].教育研究,2003,5.
    [6] 葛新斌.农村教育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究竟位居何处?—从“分级办学”到“以县为主”的制度变迁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本),2005,3.
    [7] 郭建如.国家—社会视角下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教育政治学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
    [8] 郭建如.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变革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制度分析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03,5.
    [9] 郭建如.我国民办学校发展的背景、特征及发展方式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5.
    [10] 韩骅.试析发达国家教育拨款模式与机制[J].比较教育研究,2001,7.
    [11] 贺雪峰,王习明.村级债务的成因与危害—湖北J市调查{[J].管理世界,2002,3.
    [12] 蒋鸣和.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基本格局和政策讨论[J].教育科学研究,2001,2.
    [13] 劳凯声.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J].教育研究,2002,2.
    [14] 劳凯声.重构公共教育体制: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15] 李斌.农村教育盛世危言[N].中国青年报,2004,10(24).
    [16] 刘复兴.教育民营化与教育的准市场制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17] 刘复兴.教育民营化与教育的准市场制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18] 刘复兴.教育券制度的政治学分析—以浙江长兴县的教育券改革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3,9:36.
    [19] 刘复兴.市场条件下的教育公平:问题与制度安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0] 刘尧.农村知识贫困与农村高等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51.
    [21] 刘泽云.西方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2003,1.
    [22] 吕恒生.试论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3.
    [23] 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闵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社会学研究,1996,5.
    [24] 曲正伟.我国义务教育公益性的概念建构及其政府责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
    [25] 商丽浩,田正平.美国州政府的基础教育转移支付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2001,12.
    [26] 沈百福,李芙蓉.我国部分省(区)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缺口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7.
    [27] 宋梓铭.我国四十年教育事业和教育投资总支出[[J].教育与经济,1990,2.
    [28] 苏明.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25.
    [29] 唐云锋.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地方债务的成因分析[J].财经论丛,2005,1.
    [30] 王蓉.中国县级政府教育财政预算行为:一个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
    [31] 王善迈,袁连生.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J].教育
    [32] 王善迈.我国教育经费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经济,1989,1.
    [33] 魏后凯,杨大利.地方分权与中国地区教育差异[J].中国社会科学,1997.系[J].中国教育学刊,2002,5.
    [34] 项继权.短缺财政下的乡村政治发展——兼论中国乡村民主的生成路基[J].中国农村观察,2002,3.
    [35] 徐玉斌.关于公共义务教育资源分配方式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36] 许明,胡晓莺.当前西方国家教育市场化改革述评[J].教育研究,1998,3.研究,2002,6.
    [37] 阎光才.教育的功能、功用到功效——20世纪西方公共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进逻辑[J].比较教育研究,2002,3.
    [38] 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8.
    [39] 杨晓霞.教育公益性的重新解读—兼论教育的公益性与产业性关
    [40] 尹佳,李越.我国基础教育与市场的制度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5.
    [41] 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现状及多元化发展模式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42] 袁敏.从农村举债“普九”谈起[EB/OL].: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教育评论,2002-10-31:
    [43] 曾军平.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平衡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2,6.
    [44] 翟博.农村费改税教育咋应付[N].中国教育报,2001,3(12).
    [45] 张德元.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历史评述[EB/OL].光明网光明观察, 2004-11-9.
    [46] 张欢,张强,朱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挤出效应”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5.
    [47] 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J].改革,1996,5.
    [48] 张军,蒋琳琦.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变迁:理论视角[J].世界经济文汇,1997,5.
    [49] 钟宇平,雷万鹏.公平视野下中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J].育与经济,2002,1.
    [50] 周采,黄河.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看教育的市场化趋势[J].教育与经济,2001,3.
    [51] 周金玲.基础教育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J].学术月刊,2003,11.
    [52] 周金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筹措主体分析[J].新华文摘,2004,2.
    [53] 朱科蓉.竞争——英美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核心[J].教育科学,2003,2.
    [1] 丁金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 江野军.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义务教育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3] 曲正伟.我国义务教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4] 汪海燕.新中国义务教育历史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03.
    [5] 杨豪.中国财政分权模式与地方政府行为分析[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05.
    [6] 袁方成.财政短缺下的乡村教育—以H市H区H街道中学个案研究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大学,2003.
    [7] 周金玲.义务教育及其财政制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8] 朱利霞.国家观念、市场逻辑与公共教育—转型期西方公立学校改革透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1] (日)多贺秋五郎主编.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清末编[M].日本:日本学术振兴会,1972.
    [2]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1990—2003)[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991—2003.
    [3]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5] 国家教育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法规汇编1949~198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 国家教育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法规汇编1949~198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 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南出版社,1998.
    [8] 教育部.教育部公布全国教育行政会议记略[C].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1[M].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5、1998、200[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1998、2000.
    [11]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财政发展报告—科技教育的公共政策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2]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4中国财政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3] 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基础教育与国家发展——中国四十年的历史经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4] 宋恩荣,章咸主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15]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16]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17] 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49—1983;1980—1985;1985—1990).人民教育出版社.
    [18]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人民出版社,1994.
    [19]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1982—1984;1985—1986;1987;1988;1990;1991;199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7、1989、1991、1992).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1—1992,1998,1999,2002).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999、2000、2003.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法规汇编(1949—1989).国家教育委员会编.
    [23] 朱有 献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1]Andrew Reschovsky. Fiscal Equalization and School Finance[J]. National Tax Journal, 1994, Vol. 47.
    
    [2]Buchanan J.An Economic Theory of Clubs[J].Economica, 32(Feburary), 1965.
    
    [3]Cohn, E . Johoes , G .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M].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 1991.
    [4]Cynthia Miller. Demographics and spending for public education: a test of interest group influence[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1996, Vol.15 (2).
    
    [5]David M. Brasington. The demand for local public goods: the case of Public school quality[J]. Public Finance Review, 2002, Vol.30 (3).
    [6]E. G. West. Education Without the state [J]. Economic Affair, Oct 1994.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6 (November), 1954.
    
    [7]Edwin G.West. The Rise of the State in Education Policy: A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and Zdeas[J]. The center for Independent Studies, Autumn 1991.
    [8]Geoff Whitty, Sally Power and David Halpin. Devolution and choice in education: the school, the state, and the market [M].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8.
    [9]Geoff Whitty, Sally Power and David Halpin. Devolution and choice in education the school, he state, and the market,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8.
    [10]Goldin , Kenneth D.Equal Access VS Selective Access:A critique ofPublic Goodlad, J. A Place Called School: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M]. New York: McGraw-Hill, 1984.
    [11]Goods Theory[J]. Public Choice, 29(Spring), 1999.
    [12]Green, A. Education and State Formation [M]. London: Macmillan, 1990. Halsey, A. H., Lauder, H et. al.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7.
    [13]Harry Brighouse. School Choice and Social Justice[M]. Lo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4]Hood, C. Beyond the Public Bureaucracy State: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he 1990s[M]. London, LSEPS, 1984.
    
    [15] James M. Poterba. Demographic structure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ublic education[J]. NBER Working Paper 5677, July 1996 .
    
    [16]Marolo, E. A Constitutional Theory of Public Goods[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ur&organization, 38, 1999.
    
    [17]Michael F. Addonizzo. Intergovernmental grants and the demand for local education expenditure[J], Public Finance Quarterly, 1991, Vol.19 (2).
    
    [18]Myron Lieberman. Privatization and Education Choice[M]. St. Martin's Press, 1989.
    
    [19]O' Donoghue, Thomas A. and DimmocK, C. School Restructuring: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M]. London: Kogan Page Limited, 1998.
    
    [20]Paolo Mauro . Corrup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J], Journal of Economics, 69(1998).
    
    [21] Samuel son, Paul A.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J]. Review of Stuart Landon.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and education spending[J]. Public Finance Review, SeP 1998.
    
    [22]Susanna Loe. Estimating the effects of school finance reform: a framework for a federalist system[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0(2001).
    
    [23]Thomas A. Downes. Does fiscal dependency matter? Aid elasticities for 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s[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0,19: 417-429.
    
    [24]Tiebout,CharlesM. The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4(1956).
    
    [25]Tiebout.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6, 1.
    
    [26] Tyack, D. &Cuban, L. Tinkering toward Utopia: a Century of public school Reform [M]. Cambridh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7]West, E. G. Education and the State: a Study in Political Economy [M]. Indianapolis: Liberty Fund., 1994.
    
    [28]Yin White. The Marketisation Of Chinese High Education: A Critical Assessment[J]. Comparative Education. 1994, 30 (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