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利益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社会和经济转型经过近30年的积累、深化,已经逐步触及经济制度的本质。不管是从改革攻坚还是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社会和经济转型都已进入关键阶段,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我国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向正在引起普遍的关注和讨论。因为伴随着经济和社会转型,地方政府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可以与地方利益协调一致,互相促进,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这也意味着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向在转型期间需要不断做出调整,不仅要考虑与上级政府和其他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与所辖地区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向究竟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做出调整,如何最大程度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如何摆正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本文的研究目标非常简单,运用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来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的各个利益层次,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博弈分析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最终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地方政府部门利益和地方政府官员利益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地方利益这个大局的观点。主要内容如下:
     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运用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范式来分析地方政府的利益构成,并就每一个利益构成进行具体的理论上的阐述,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地方政府制定政策的本质。在对地方利益的阐述上,认为地方福利的最大化是整个地方利益的核心,并从地方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型地方政府两个角度加以深层次分析,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做出种种努力去实现地方福利的最大化,否则地方居民有可能采取“用脚投票”的方法。在对地方政府部门利益的阐述上,认为地方政府部门利益应该与地方利益保持一致,否则可能会产生地方政府部门的X-低效率、越位和缺位、自我扩张和膨胀、以及大量的设租和寻租行为,然而这并不符合地方政府部门的长远利益。在对地方政府官员利益的阐述上,认为理性的地方政府官员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可能会采取搭便车行为和寻租行为,这就有必要在正式制度约束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下规范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并运用标尺竞争机制为规范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指引合理的方向。
     第六章从理论上对地方政府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有助于人们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地方政府的失灵。在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下,认为市场的缺陷并不是将问题全部交给地方政府处理的充分理由,必须尽可能缩小地方政府的干预范围,提倡非政治化,将一部分公共服务生产移交给私营部门。即使最终需要地方政府的干预,也要严格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将其行为集中指向改进和完善各种约束规则方面,通过完善规则来改进政治和经济绩效。
     第七章通过具体的地方政府活动对地方政府利益取向进行博弈分析,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倾向。通过四方当事人三层委托-代理关系的博弈模型,不仅明确了地方政府官员与供应商的总体寻租规模和双方对租金的分配比例,而且规定了双方的寻租收益与风险;不仅肯定了寻租行为会给地方政府部门和地方居民带来相应的揭发和监督成本,而且给出了在给定监管力度与惩罚力度时各方的最优选择及均衡支付。而要对寻租行为形成有效威慑,并降低寻租行为的发生概率,要么地方政府部门和地方居民增加对寻租行为的监管力度,要么地方政府部门增加对地方政府官员与供应商寻租行为的惩罚力度。对地方政府有关活动进行博弈分析,特别是对地方政府部门与地方政府官员之间在信息对称或者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下的具体分析,有助于人们明白为什么地方政府引领地方经济发展必须依赖正确的利益取向。
     第八章依据有关具体的统计数字,分析作为一个特殊利益主体的地方政府利益取向的影响和决定机制。随着我国加大对权力寻租行为的打击力度,地方政府部门利益和地方政府官员利益会逐渐走向规范和透明,对地方利益的侵蚀和影响逐步减少,对经济体制和经济规则的破坏力不断缩小,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决定和影响也会不断缩小。但是各种数据表明,腐败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地方利益不断遭到地方政府部门利益和地方政府官员利益的残剥。为此,地方政府要不断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地方利益的整体水平,为地方居民参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再次从数据分析的角度证实地方政府部门利益和地方政府官员利益必须服务于并服从于地方利益这个大局。
After nearly 30 years of accumulation and deepening, social and economictransformation of our country has gradually been touched on the essence of economic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form and system innovation, transformation hasentered a critical stage, one of important indication of which exists in the interestorient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is causing widespread concern and discussion. Along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local government as an importantcomponent of social system, can be coordinated with local interests and promote eachother, though there are some factors of disharmony. This also means that the interestorient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need to constantly make adjustments in thetransformation period, not only to consider the relations of local government with thehigher-level government and other local government, but also to consider the relationsof local government with businesses and resident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region.Which principle do the interest orient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make adjust to, how tomaximize the level of benefits the community as a whole, how to deal with other interestsubjects, all these questions have haunted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very simple. By using the basic viewpoints of public choicetheory to analyze the various benefits of local government level, and using the methodsof systems analysis, game analysis and data analysis, this paper finally get to thisconclusion: the interests of loc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the interests of localgovernment officials must be subordinate to and give service to the local interests. The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From chapterⅡto chapterⅤ, making use of research paradigm of public choicetheory to analyze and expound the component of local government interests, help people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local government policy. On the exponent of the localinterests, maximization of local welfare is the core of the whole local interests, which isdeeply analyzed from the local public goods and the public service-oriented localgovernment. This requires the local governments to make efforts to achievemaximization of local welfare. Otherwise, the local residents may have adopted "Votingby Feet".On the exponent of the interests of loc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he interestsof loc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local interests, otherwise, theloc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may be causing the X-inefficiency, the offside and absence, self-expansion, and a number of rent setting and rent-seeking behavior, but thisdoes not meet the long-term interests of loc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On the exponentof the interests of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in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therational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may be taken to free-riding and rent-seeking behavior,which is necessary to specify the behavior of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under thearrangement of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 institutional, and point out the reasonableguidelines of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by using of yardstick competition mechanism.
     In chapterⅥ, theoretically analyzing of economic activity of local governments ishelp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of local government failure. In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choice theory, the market defects do not become good reasons that all questions must behanded over to local governments to deal with, so we must minimize the scope ofinterven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to promote apolitical trend, and hand part of thepublic service's production over to the private sector. Even if eventually required theinterven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the conduct of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be strictlyregulated, focusing on their behavior to improve and perfect a variety of binding rules,and improving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perfecting of therules.
     In chapterⅦ, through specific activities of local government, the game analysis ofthe interest orientation contributes to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behavioral tendenciesof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course of policy making and implementing. Not only theoverall rent-seeking scale and the rental distribution proportion between the local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suppliers, but also the benefits and risks of rent-seeking of thetwo sides, not only the corresponding disclosing and supervising cost caused by therent-seeking behavior bringing to loc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local residents, butalso the optimal selection of all parties and the balanced payment under the givensupervision and punishment, is affirmed by the four-party game model of three-levelcommission-agent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create an effective deterrent to preventrent-seeking behavior and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rent-seeking behavior, local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local residents intensify supervision of the rent-seekingbehavior, or loc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crease penalties to rent-seeking behaviorbetween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suppliers. Game analysis of related activities oflocal governments, especially for the specific analysis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departments and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or symmetricinformation, helps people understand why the local government must rely on the correct interest orientation to develop local economy.
     In chapterⅧ,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specific statistics, this paperanalysis the influence and decision mechanism of interest orientation looking upon localgovernment as a special interest body. With increasing the striking force to the behaviorof power rent-seeking, the interests of loc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localgovernment officials will gradually become standardized and transparent. Thus, theerosion to local interests, the destructive force to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rules, andthe decision and infection to the behavior of local government will keep narrowing.
     However, various data show that corruption will still exist for a long time. At thesame time, the local interests are narrowed continuously by the interests of local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Therefore, local governments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public service functions,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local interests, and provide security, and create conditions for local residents toparticipate in social, economic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The opinion that theinterests of loc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the interests of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must be subordinate to and give service to the local interests is confirmed again from theperspective of data analysis.
引文
1 Arrow Kenneth J. 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M]. New York: Wiley 1951.
    2 Black, Duncan. On the Rationale of Group Decision Making[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48,56:23-24.
    3 Black, Duncan. The Theory of Committees and Election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8.
    4 de Condorcet, Marquis. Essai sur l'Application de L'Analyse (?) la Probabilit(?) des D(?)cisions Rendues (?) la Pluraliste des Voix. Paris, 1785.
    5 de Borda, J. C. Memorie sur les Elections au Scrutin, Paris: Historic de l'Academie Royale des Sciences, 1781.
    6 Dodgson, Charles L. A Method of Taking Votes on More than Two Issues. 1876; reprinted in Black, The Theory of Committees and Election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8.
    7 Bergson, Abram. A Reformulation of Certain Aspects of Welfare Economics[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February 1938,52(7): 314-344.
    8 Samuelson, Paul A.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47.
    9 同注释2和3。
    10 Coleman, James S. The Possibility of a Social Welfare Function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December, 1966,56:1105-1122.
    11 Riker, William H. and S. Brams. The Paradox of Vote Trading[J].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73,67:1235-1247.
    12 McKelvey, Richard D. Intransitivities in Multidimensional Voting Models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Agenda Control[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76,12(6):472-482.
    13 Downs, Anthony.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M].New York: Harper & Row, 1957.
    14 [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5 Niskanen, William A.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M].Chicago: Aldine-Atherton, Inc., 1971.
    16 [美]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 Olson, Mancur. The Logical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M].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18 [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 缪勒(Mueller D C).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 Wicksell, Knut.A New Principle of Just Taxation, Finanztheoretische Untersuchungen, Jena, 1896; reprinted in R. A. Mugrave and A. Peacock, eds. Classics in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 New York: St. Marin's Press, 1967:72-118.
    21 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 [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 Buchanan, James M. The Economics and the Ethics of Constitutional Order[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1.
    24 Mueller, Dennis C.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5 Cooter, Robert D. The Strategic Constitution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26 Coleman, Jules L. Markets, Morals and the Law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27 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 Tiebout, C.M. A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6(64):416-424.
    29 McGuire, M. Group Segregation and Optimal Jurisdictions[J]. J. Polit. Econ., Jan./Feb. 1974, 82: 112-32.
    30 Wilson J. D. and Gordon R. H. Expenditure Competition[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Theory, 2003,5(2):399-417.
    31 Li-Chen Hsu. A Hotelling Model of Fiscal Competition[J]. Public Finance Review, 2005,33:520- 535.
    32 [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6页。
    33 胡象明.论政府政策行为的价值取向[J],中国行政管理,2000(3)。
    34 Jeffrey M. Berry. The Interest Group Society[M]. 2nded. Glenview, Ⅲ: Scott. Foresman, 1989,4.
    35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6 Olson, M.Jr.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 Economic Growth, Stagflation and Social Rigiditie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1982.
    37 Robert H. Salisbury. An Exchange Theory of Interest Groups[J].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13, February 1969:1-32.
    38 [美]斯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39 Sam. Peltzman. Towards A More General Theory of Regulation[J].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 1976,19(8):211-240.
    40 Gary S. Becker. A Theory of competition Among Pressure Groups for Political Influence[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98 1983,August:395.
    41 William · A· Niskanen, Jr.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M]. Chicago Aldine-Atherton, Inc. 1971, 15, 38.
    42 William · A · Niskanen, Jr. Bureaucracy and Politicians[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75(December), 18.
    43 [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4 同上
    45 [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46 张庆东.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J],公共行政,2000(6)。
    47 陈抗.财政联邦制与地方政府行为:是扶助之手,还是掠夺之手?[J],政策性研究简报,2001(14)。
    48 Dasgupta P, Hammond P, Maskin 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choice rules[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79,46:185-216.
    49 Myerson R.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and the bargaining problem[J]. Econometrica, 1979,47: 61-73.
    50 Hurwicz, L. "Optimality and Informational Efficiency in Resource Allocation Processes," in: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 ed. By K.J. Arrow, S. Karlin, and P. Suppe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51 Hurwicz L. On informational decentralized systems[A]. Radner R. and McGuire C B. Decision and organization [C], Amsterdam :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 1972:297-336.
    52 何德旭,王朝阳,张捷.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中国经济时报[N],2007年10月23日。
    53 [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4 [美]詹姆斯·M·布坎南著.民主财政论--财政制度和个人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55 Buchanan, James M. Liberty, Market and State[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86
    56 [美]布坎南著.赤字中的民主[M],罗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57 Arrow Kenneth J. 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 [M]. New York: Wiley 1951.
    58 [美]肯尼斯·阿罗.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M],钱晓敏、孟岳良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9 [美]斯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60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丝·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张琦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61 Becker, Gary S.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6.
    62 Buchanan, James(1975): The Limits of Liberty: Between Anarchy and Leviatha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3 Tullock, Gordon(1970): Private Wants, Public Means: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Desirable Scope of Govern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64 该派一直坚持用数理方法来研究政治学,理性选择理论和博弈理论是他们的方法论特色。
    65 方福前.“经济人”范式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得失[J],经济学家,2001(1)。
    66 梁小民.西方当代经济思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7 朱玉明.地方利益、政府利益与官员利益--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经济分析[J],东岳论从,2006(1)。
    68 刘俊生.利益之网视角下政府官员的行为基础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4)。
    69 陈庆云、曹军荣.论公共管理中的政府利益[J],中国行政管理,2005(8)。
    70 皖河.利益集团、改革路径与合法性问题[J],战略与管理,2002(2)。
    71 陆学艺等.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2 陆磊.信息结构、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当前金融监管制度选择中的理论问题[J],经济研究,2000(12)。
    73 王沪宁.反腐败:中国的实验[M],北京:三环出版社,1990年版。
    74 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5 王安培.租金规模的动态考察[J],经济研究,1995(2)。
    76 卢现祥.试论我国的“在职消费”、“集体寻租”及治理[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97(5)。
    77 贺卫.寻租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
    78 胡鞍钢.中国:挑战腐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9 周勤.政府管制和寻租的控制理论模型与应用[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0(4)。
    80 张向达.政府寻租及寻租社会的改革[J],当代财经,2002(12)。
    81 刘岩.寻租理论与政府行为的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9)。
    82 傅江景.权力结构、集团规模与集体寻租[J],经济科学,2004(4)。
    83 蒋传海、陆懋祖.权力寻租对激励机制扭曲的博弈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
    84 钱颖一.理解GDP,财经[J],2005年3月21日第6期。
    85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6)。
    86 杨君昌.论经济转轨时期的政府失灵[J],财经研究,1998(11)。
    87 陈振明.非市场缺陷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的政府失败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8(6)。
    88 麻宝斌.公共利益与政府职能[J],公共管理学报,2004(2)。
    89 钟裕民、刘哈兰.公共决策失误的原因及矫正[J],沧桑,2005(6)。
    90 武群丽.利益集团影响下的政府管制决策行为分析[J],经济经纬,2005(3)。
    91 田国强.经济机制理论:信息效率与激励理论[J],北京大学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2期,2003。
    92 戴治勇、杨晓维.间接执法成本、间接损害与选择性执法[J],经济研究,2006(9)。
    93 Qian, Y. and B.R.Weingast. China's transition to 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J]. Journal of Policy Reform, 1996,1(2): 149-186.
    94 Qian, Y. and B.R.Weingast. 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1997,11(40):83-92.
    95 Zhang xiabo, Shenggen Fan and Linxin Zhang, Jikun Huang. Local Governance and Public Good Provision in Rural China[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0,76:337-368.
    96 平新乔.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J],财贸经济,2006(2)。
    97 张晏.分权体制下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8 杨灿明.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市场结构[J],经济研究,2000(11)。
    99 银温泉、才婉如.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对策[J],经济研究,2001(6)。
    1 本篇论文所讨论的有关利益的概念全部是建立在公共选择理论的三大假说之上,即:一是经济人假设,二是政治的可交易性,三是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2 [美]布坎南.宪法经济学[J],经济学动态,1992(4)。
    3 [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页。
    4 地方政府部门在由地方居民→地方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官员组成的委托-代理链条中既充当委托人又充当代理人,因而担任多重角色。
    5 朱玉明.地方利益、政府利益与官员利益--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经济分析[J],东岳论从,2006(1)。
    6 涂晓芳.政府利益论--从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3页。
    7 [美]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0页。
    8 Niskanen, W.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mment[M], Chicago: Aldine-Atherton, Inc., 1971: 24-30.
    9 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76-83页。
    10 地方政府利益的各个组成部分表达能力的大小也可以用奥尔森的有关集体行动理论来解释。奥尔森认为集团规模越大,就越不易形成独立的核心力量来实现集团利益,因为人人都有搭便车的动机,结果谁也不能享受到集团利益带来的好处。
    11 地方政府部门利益和地方政府官员利益与地方利益不一致的情况,可参见本篇论文第六章“公共选择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失灵分析”的第四节“地方政府失灵的具体表现”。
    1 吕文慧.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效率与公平[J],经济经纬,2007(2)。
    2 Arrow, K. J. Sen, A, K. Suzumura. K. Handbook of 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 [M], Elsevier Science B. V. 2002.
    3 地方政府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失灵现象,这便是地方政府失灵。关于此问题,本篇论文的有专门一章对此予以阐述。
    4 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布坎南把公共产品界定为,“任何由集体和社会集团决定,为了任何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公共物品是这样一种物品,在增加一个人对它分享时,并不导致成本的增长(他们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而排除任何个人对它的分享都要花费巨大成本(它们是非排他性的)。”世界银行的《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这些特征使得对公共产品的消费进行收费是不可能的,因而私人提供者就没有提供这种物品的积极性。”
    5 本篇论文所讲的公共产品如果没有特别加以说明,均属于地方性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是由地方政府提供的,为了满足地方居民的福利,具有如下与公共产品相对而言的特征:受益上的地方性、存在着溢出效应和拥挤效应、提供的层次性和市场的相似性。
    6 李春林.公共物品与西方社会福利函数理论的困境解析[J],生产力研究,2007(23)。
    7 [英]希克斯.凯恩斯经济的危机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8-59页。
    8 利益集团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一些有着某种共同利益要求的社会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社会组织。它通常具备以下三个基本要素:首先,集团成员具有共同的利益与价值认同;其次,集团成员必须有组织地通过某种方式进行活动;最后,利益集团的成员为了共同的利益间接地介入到立法、行政、司法过程,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9 本文在讨论这一概念时,主要从体现“公共产品”的公共性和普适性,即非排他性的角度去思考。这一定义接近于保罗·A·萨缪尔森于1954年在其《公共支出纯理论》一文中定义的公共产品概念,即公共产品是社会所有成员共同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全体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于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社会其他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
    10 这也即是地方政府部门之间展开的标尺竞争。
    11 本篇论文讨论地方性公共产品时,没有考虑由私人部门供给的情形。其实在合理的制度安排下,由私人部门供给某些地方性公共产品,可能比纯粹由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效率要高。
    12 私人产品一般是由市场提供的,政府没有必要提供私人产品。
    13 这一点是由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特点所决定。
    14 这里姑且不讨论地方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够给其他地方的居民带来福利水平的提高。
    15 张召娣.地方性公共产品分权式供给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06(2)。
    16 Tiebout.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Oct, 1956.
    17 踪家峰、李蕾.Tiebout模型的研究:50年来的进展[J],税务研究,2007(3)。
    18 Stiglitz, J.E. The Theory of Local Public Goods Twenty-five Years After Tiebout: A Perspective,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August 1982, No.9(54).
    19 Musgrave. The Voluntary Exchange Theory of Public Economy[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Feb 1939.
    20 Samuelson.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s[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4.
    21 Oates. Fiscal Federalism[M], Harcourt Brace, New York, 1972.
    22 Hirschman, A.O. Exit, Voice and Loyalty: Further Reflection and a Survey of Recent Contributions[J], Social Science Informs, 1974, 13(1): 7-26.
    23 Hirschman, A.O. Political Economy: Some Uses of the Exit-Voice Approach: Discuss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6, 66(2): 386-89.
    24 Niskanen(1971)认为官僚的利益最大化不在于简单的金钱收益最大化。其收益主要来自于所在机构的规模。而这又和该机构所能获取的预算规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官僚的最优目标在于预算规模的最大化。
    25 刘宇飞.当代西方财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第165-166页。
    26 [英]斯蒂芬·貝利.地方政府经济学:理论与实践[M],左昌盛、周雪莲、常志霄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27 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28 一般来说,公共服务也属_丁公共产品,即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具体可参见张文礼、吴光芸.论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9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以公共选择理论为立论基础。
    30 Vernon Bogdanor.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7:504-506.
    31 刘文萃.建设服务型政府--基于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比较分析的视角[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5)。
    32 [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页。
    33 关于此观点,本篇论文的第七章“地方政府利益的博弈分析”将作详细分析。
    34 张义忠.服务型政府的人本维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5)。
    35 陈红太、李严昌.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四种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07(7)。
    36 经济性公共支出是地方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而直接进行各种经济投资的支出,如投资经营国有企业与公共事业、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补贴等等;社会性公共支出是指地方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财政支持对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科技补贴、环境保护等社会性公共服务的支出。
    37 李军鹏.论中国社会公正问题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3)。
    38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39 王乐夫、李珍刚.论中国政府职能社会化的基本趋向[J],学术研究,2002(11)。
    40 吕炜、王伟同.发展失衡、公共服务与政府责任--基于政府偏好和政府效率视角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8(4)。
    41 这里应该包括客观因素对主观因素所施加的约束。
    42 [美]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M],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6页。
    43 周国辉.“用脚投票”--现代政府控制理论新探[J],学术论坛,1996(3)。
    44 “无为而致有为”,意思是指各个地方政府部门之间在竞争的同时也增进了地方居民的福利,将比他单纯意义上促进地方利益时所取到的效果要大得多。
    1 张闫龙.财政分权与省以下政府间关系的演变[J],社会学研究,2006(3)。
    2 杨钟红.警惕“执法产业”[J],瞭望,2007(23)。
    3 H·Leibenstein. Property Rights and X-Efficiency: Commen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3.
    4 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4(4)。人们之所以选择理性的无知正是因为高昂的信息搜寻成本,无人可能或者愿意获取复杂运作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和知识,相反人们选择只获取特定的部分信息并保留对其他信息的无知是合乎理性的。理性的无知,包括两种状态,消极被动的“无知”和积极主动的“无知”。消极被动的“无知”是在努力受挫之后,被动地从其所向往的目标上的后撤,是被动的适应性行为。真正意义上的理性的无知应该表现为积极主动的“无知”。这是一种主动的适应。在尚未触及到不可行为边界之前,就主动选择不行为。也就是说,对信息搜寻界限的存在有一种理性认识,于是放弃对“知”的非现实诉求,而“满足”于“无知”的现状。
    5 [美]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7-131页。
    6 陈波、卢志强、洪远朋.弱势群体的利益补偿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2004(2)。
    7 卢兴杰、赵凤、吴卫.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一个公共部门视角[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10)。
    8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9 周庆国.透视中国分利集团[J],中国国情国力,2001(8)。
    10 [美]理查·A·马斯格雷夫、皮吉·B·马斯格雷夫.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第369页。
    11 罗必良.公共领域、模糊产权与政府的产权模糊化倾向[J],改革,2005(7)。
    12 徐风华、王俊杰.“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更新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改进[J],中国工业经济,2006(7)。
    13 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4(4)。
    14 次优理论是由经济学家李普西和兰卡斯特于1956年创立的,其主要内容:如果在一般均衡体系中存在着某些情况,使得帕累托最优的某个条件遭到破坏,那么即使其他所有帕累托最优条件得到满足,其结果也未见得是令人满意的。亦即假设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一系列条件中有某些条件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帕累托最优状态只有在清除了所有这些得不到满足的条件之后才能达到。具体内容参见:Lipsey,R.G. and Lancaster.K. The General theory of second best[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56,24(1):119.
    15 这里所说的消费者很显然对应地方居民而言的。
    16 Leibenstein, H. Allocative Efficiency versus X- Efficienc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56(6) :392-415.
    17 Liu Huatao. Discussion of High - performance Government School of Aviation and Industry Management of Zhengzhou Transaction, 2006 (1).
    18 Whynes, D.K. Ca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Solve the Public Service' Principal-Agent Problem?[J].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3,40(4):434-46.
    19 许云霄.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3页。
    20 [英]帕特里克·敦利威.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政治科学的经济学阐释[M],张庆东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21 [美]尼斯坎宁.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71-74页。
    22 [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8页。
    23 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9-196页。
    24 [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2页。
    25 G. Tullock. Some Problems of Majority Voting[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9, 67(9):571-579.
    26 D.C.North and J.J.Wallis. American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82,72:336-340.
    27 D.C.Mueller and P.Murrell. Interests Groups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overnment Size, in Francesco forte and Alan Peacock, eds. Public Expenditure and Government Growth[M].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5:13-36.
    28 M.Jr.Olson.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2.
    29 [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6页。
    30 [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2页。
    31 [美]J.M.布坎南,民主财政论[M],穆怀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39-140页。
    32 董春宇.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规模与增长的经济学解释[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7)。
    33 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J],行政论坛,2000(4)。
    34 史艺军、苑晓杰.适度政府规模与我国行政改革[J],兰州学刊,2005,(3)。
    35 [美]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4页。
    36 W. J. Baumol. The 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7,57(6):415-426。
    37 [美]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15页。
    38 高惠珠、吴克昌.公平与效率视角下适度政府规模的模型构建[J],科技信息,2008(17)。
    39 张馨.论部门预算改革[J],经济学家,2002(2)。
    40 “滚木立法”就是选票交易(vote wading)。它在任何民主政治系统都是很普遍的现象,但往往被隐藏伪装起来。具体是指立法者常投票给他其实不喜欢的法案,以换取其他立法者投票赞成他强烈喜欢的法案。
    41 陈朝建,谈台湾新公法学派之建构--以法律政策的宪法论证为例[J],政策研究学报,2004(5)。
    42 茆英娥.地方政府一般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经论丛,2007(9)。
    43 马骏.中国省级预算中的非正式制度:一个交易费用理论框架[J],经济研究,2004(10)。
    44 寇宗来.反公共地悲剧:一个捕鱼模型[J],世界经济文汇,2002(5)。公共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是指如果一种资源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就会导致这种资源的过度使用。公共地悲剧是哈定(Garrit Hadin)于1968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Tragedy of Commons》中提出的。
    45 黄佩华.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46 孙仁宏.政府预算的契约结构:一个分析框架[J],财政研究,2004(11)。
    47 程瑜.中国政府预算制度创新路径--基于契约经济学的研究视角[J],财会研究,2008(19)。
    48 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151页。
    49 顾海良等编译.《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50 Krueger, A.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 Seeking Socie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4, 64.
    51 Robert D. Tollison. Rent Seeking: A survey, in Public Choice Theory Ⅱ [M]. Edited by Charles K.Rowley, Edward Publishing Limited, 1993, 71.
    52 [美]斯蒂格里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7-508页。
    53 Robert D. Tollison and Roger D. Congleton, eds.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Rent Seeking[M]. Vermont: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Company, 1995.p.371, pp.56-57.
    54 J.Buchanan, R.Tollison and G.Tullock. Toward a Theor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M]. College Station: Texas A & M Press, 1980:12-14.
    55 Robert D. Tollison and Roger D. Congleton, eds.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Rent Seeking[M]. Vermont: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Company, 1995.p.371, pp.56-57.
    56 Fred S. Meehesney. Rent Extraction and Rent Creation in the Economic Theory of Regulation[J].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Vol. ⅩⅥ, January 1987:101-118.
    57 卢现祥.论政府行为中的设租与寻租问题[J],中州学刊,1999(11)。
    58 转引自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127页。
    59 [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193页。
    60 Georg Simmel. The Sociology of George Simmel[M]. trans. Kurt H.Wolff Glencoe, Ⅲ: Free Press, 1950:92.
    61 [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73页。
    62 杨宝良、朱钟棣.地方政府两种寻租动机不一致性的假说及检验[J],财经研究,2003(10)。
    63 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124页。
    64 过勇、胡鞍钢.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2)。
    65 Brooks Michael A. and Ben J. Heijdra. In Search of Rent-seeking. In: Rowley, Charles K. and Robert D. Tollison, and Gordon Tullock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nt-seeking, Boston/Dordrecht/New York: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8:27-50.
    66 [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页。
    67 毛寿龙.中国政府功能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137页。
    68 苏晓红、王文剑.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J],财政研究,2008(1)。
    69 段万春、贺卫.试论寻利与寻租[J],经济问题探索,2001(4)。
    1 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2)。
    2 汪波.政治学基本人性假设的再探讨--论“政治理性人”的基本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07(6)。
    3 刘泰洪.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及其实现方式[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2)。
    4 徐风华、王俊杰.地方政府考核双重委托人失效及其政策含义[J],社会科学,2007(10)。
    5 任翔、钱南.公共选择理论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33页
    6 陈裔金.设租与寻租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1997(4)。
    7 Niskanen, W.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M]. Chicago: Aldine-Atherton, Inc. 1971:38.
    8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地方政府官员扮演的是代理人的角色,委托人为地方政府部门。
    9 逯进.寻租、权力腐败与社会福利[J],财经研究,2008(9)。
    10 于健慧.权力寻租性腐败的表现及成因[J],行政论坛,2005(3)。
    11 贺卫.寻租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
    12 该图引自郑利平.腐败成因的经济理性与预期效用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1)。
    13 房地产“行业性腐败”击倒重庆8名厅级干部,http://finance.qq.com/a/20081028/001454.htm。
    14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15 [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16 这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部门针对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地方政府官员毫无疑问能够优先搭便车,只要他愿意的话。本节所讨论的公共产品纯粹是属于地方政府部门内部的公共产品,权且叫做公共产品。
    17 如果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成本和收益函数上,而忽视地方政府部门的整体利益,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但这就偏离了这一分析的主要意图,即研究地方政府官员的是否有动机为提供公共产品做出贡献,抑或干脆采取搭便车的行为。
    18 [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8页。
    19 [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页。
    20 吴光芸、杨龙.超越集体行动的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J],东南学术,2006(3)。
    21 转引自黄新华.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探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22 转引自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J],社会学研究,2006(1)。
    23 陈彬.关于理性选择理论的思考[J],东南学术,2006(1)。
    24 吴光芸、杨龙.超越集体行动的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J],东南学术,2006(3)。
    25 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转引自[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5页。
    26 张勇.法律还是社会规范:一个关于投资者保护的比较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3)。
    27 [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页。
    28 [美]罗伯特·帕特南.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转自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58页。
    29 [美]罗伯特·帕特南.独自打保龄球: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M],转自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168页.
    30 于洪波.搭便车问题的制度分析[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6(3)。
    31 Lazear P E, Rosen S. Rank-Order tournaments as Optimun Labour Contract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81(89):841-864.
    32 Shleifer A. A Theory of Yardstick Competition[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85(3): 319-327.
    33 Besley, T. and A. Case. Incumbent Behavior: Vote-Seeking, Tax-Setting, and Yardstick Competi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5,85:25-45.
    34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的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J],经济研究,2004(6)。
    35 所谓政绩,亦即政府绩效,在西方也被称为“公共生产力”、“国家生产力”、“公共组织绩效”、“政府绩效”、“政府作为”等,它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绩效效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效率和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职能、实施其意志的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政府绩效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政治绩效三个方面,其中经济绩效是政府绩效的核心,社会绩效是政府绩效体系中的价值目标,政治绩效是整个政府绩效的中枢。
    36 柯武刚.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8页。
    37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
    38 徐细雄、万迪肪、梁巧转.基于两维度相对业绩比较的经营者报酬契约设计[J],中国管理科学,2005(6)。
    39 Aumann,R.J. ,Notes and Comments On The Nontransferable Utility Value: A Comment On The Roth-Shafer Examples,Econometrica 1985,53.
    1 P.A.Samuelson and W.D.Nordhaus: Economics[M]. 13th edition,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89,769.
    2 金太军.对中国市场化进程中政府失灵现象的重新思考[J],浙江学刊,1998(6)。
    3 周青.市场经济下的政府经济职能[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8-94页。
    4 张建东、高建奕.西方政府失灵理论综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5)。
    5 [美]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吴良健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3页。
    6 忻林.布坎南的政府失败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J],政治学研究,2000(3)。
    7 黄小勇.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失败”理论述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2)。
    8 James · Buchanan. The Theory of Public Choice, Ann Arbor[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2,19.
    9 [美]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利国家[M],吴良健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8页。
    10 [美]詹姆斯·布坎南.白由、市场和国家[M],吴良健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8页。
    11 [美]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12 钟永键、刘伟.现代西方政府失灵理论评析[J],理论与改革,2003(6)。
    13 [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M],谢旭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前言。
    14 方福前.“经济人”范式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得失[M],经济学家,2001(1)。
    15 [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2页。
    16 [美]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础--有限理性论(中译本)[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70-83页。
    17 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是不完备的,个人不知道全部备选方案;二是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外生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三是人的认识能力和计算能力是有限的。
    18 臧传琴.从“经济人”假设到“政府失灵”--评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失灵”论[J],江汉论坛,2007(2)。
    19 [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M],谢旭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20 当然,地方行政成本过高只是地方政府失灵的一个表现。这里,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笼统地用地方行政成本过高来表示地方政府失灵所产生的危害。
    21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35-265页。
    22 V-N-M函数又叫做冯·诺依曼一摩根斯坦效用函数,表示如果某个随机变量X以概率P_i取值X_i,i=1,2,…,n,而某人在确定地得到X_i时的效用为U(X_i),那么,该随机变量给他的效用便是:U(X)=E[U(X)]=P_1U(X_1)+P_2U(X_2)+…+P_nU(X_n),其中,E[U(X))]表示关于随机变量X的期望效用,U(X)称为期望效用函数。
    23 李章泽、孙鸣鹤.降低行政成本的制度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5)。
    24 杨灿明、赵福军.行政腐败的宏观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4(9)。
    25 韩俊梅、鞠鑫.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灵说及其矫正[J],特区经济,2006(2)。
    26 [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M],谢旭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第58-60页。
    27 [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M],谢旭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页。
    28 [美]斯蒂格里茨.政府经济学[M],曾强等译,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第6-7页。
    29 Niskanen, W.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M]. Chicago: Aldine-Atherton, Inc.1971: 38.
    30 正如帕金森定律所揭示的,无论政府的工作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或者已根本没有工作可做了,但政府机构的人数总是按同一速度递增,导致政府人浮于事,过度开支。
    31 陈东琪.新政府干预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32 [美]布坎南.赤字中的民主[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33 汪翔、钱南.公共选择理论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3页。
    34 阿诺德·海登海默.对腐败性质的分析[M],引自王沪宁编:腐败与反腐败当代国外腐败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页。
    35 [美]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王诚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67页。
    36 张卿.政府失灵的主要经济表现及其矫正[J],江汉论坛,2001(1)。
    37 薛丽娟、王海新.对我国寻租问题的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1(9)。
    38 卢现祥.论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供给过剩问题[J],经济问题,2000(10)。
    39 张卿.政府失灵的主要经济表现及其矫正[J],江汉论坛,2001(1)。
    40 市场决策也就是市场主体(主要是企业和个人)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应,即企业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作为消费者的个人决定购买和消费什么产品或服务等。
    41 彭忠益、秦卫东.公共政策失灵及其治理[J],Journal of US-China Public Administration,Sep.2005,Volume,2 No.9.
    42 汤敏轩.公共政策失灵:政策分析的一个新领域[J],中国行政管理,2004(12)。
    43 薛冰.个人偏好与公共利益的形成--兼论阿罗不可能定理[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44 即便将这里的所谓“一致”理解为“多数决定”,也是不可能的。
    45 David L. Weimer & AidamR. Vining, Policy Analysis: Concepts and Practice, Engle wood Cilffs, New Jersey: 1992:113-130.
    46 燕继荣.两种民主观和民主观念的现代化变革[J],学习与探索,2002(2)。
    47 DAHL R A.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M]. Yale University, 1989.13.
    48 程鹏.转型经济时期政府失灵的表现及规范政府经济行为的思考[J],行政论坛,2003(5)。
    49 陈秀山.政府失灵及其矫正[J],经济学家,1998(1)。
    50 胡家勇.政府干预经济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1-64页。
    51 唐昊.诊断“政治冷漠症”[M],中国改革,2004(7)。
    52 转引自王洛忠.非市场缺陷及其理论阐释[J],理论与改革,2000(4)。
    53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6)。
    54 黄江英、陈新春.“政府失灵”的原因分析及矫正体系的建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3)。
    55 李文生.腐败防治论[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56 苏林波.“政府失灵”与转型期政府职能重构[J],理论导刊,2006(8)。
    57 王健.当代西方经济学派概览[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
    58 这个净收益取决于建立和维持新制度成本的贴现值和在可预期的时域内新制度为个人带来的租金(或补偿)的净现值。
    59 江秀平.我国收入分配政策问题的分析fJ],管理世界,2001(2)。
    60 Olson, Mancur 1966,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Ma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1 转引自黄小勇.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失败”理论述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2)。
    62 在制度经济学上也可称之为交易成本。
    63 臧传琴.从“经济人”假设到“政府失灵”--评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失灵”论[J],江汉论坛,2007(2)。
    64 董全亮.公共选择视角下科层制与政府失灵关系透析[J],商业时代,2008(26)。
    65 刘智勇.邓小平秘书思想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3)。
    66 所谓“二律背反”:就是为了降低政府决策成本,只有减少决策次数;决策次数减少意味着即期调整减少,小调整变为大调整,而大调整必然使信息被“累积”的时间延长,那么据此做出的决策的有效性必然大大降低。
    67 Roger Middleton, Government vs. the Market, the Growth of the Public Sector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British Economic Performance.
    68 王慎之.西方经济思想库:3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6-317页。
    1 Ross.S. The Economic Theory of Agent: the Principal's Problem, American Economic Reivew,1973:63.
    2 实际上,地方政府部门也可能会有寻租行为的发生,甚至可能出现地方政府部门与地方政府官员合谋共同寻租,以剥夺属于广大地方居民的地方利益。本篇论文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假定地方政府部门作为一个集体不会去刻意进行寻租。所有的寻租行为一概是由地方政府官员引发的,动机是为了“搭便车”,冀希望于侥幸逃脱惩罚或不被发现到的心理。
    3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5-320页。
    4 为分析问题的方便,地方政府官员在购买公共产品时设租和寻租的成本忽略不计。
    5 地方政府官员寻租被揭发之后的成本,不仅包括直接意义上的经济惩罚,还包括间接意义上的名誉损失以及可能面临牢狱之灾的损失。
    6 地方政府官员寻租被揭发之后的损失C_2,由他个人承担,不计入地方利益的范畴。
    7 地方政府官员与公共产品供应商在租金分配额度上的动态博弈其实与静态博弈的实质内容大体相似,差别仅在于他们之间有先后的行动顺序,所以本节就不对动态博弈作展开分析。
    8 在这个简单的博弈模型里,假设地方政府官员与公共产品供应商在讨价还价分配租金的过程当中,不存在寻租的交易成本。
    9 任志涛、张世英.业主和承包商的寻租分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4(3)。
    10 王艳、王烷尘.政府投资项目中寻租问题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6)。
    11 如果供应商降低了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地方政府官员不改变公共产品采购价格的前提下,公共产品的单位利润与以前相比肯定有所增加。这也就表明了供应商降低生产成本的行为带来了地方政府官员与供应商之间可分配的租金总额度与以前相比增加了ΔR。
    12 李丽君等.委托代理理论在降低成本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4)。
    13 在租金的分配比例上,地方政府官员居于支配地位,而供应商只是居于被支配地位。当然,这并不是说地方政府官员可以随心所欲支配租金的分配比例,应该考虑到供应商对分配比例赞成或反对的反应程度。
    14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97-538页。
    15 将地方政府官员的两个临界类型V_1=(?)/(?)和V_2=((?)-(?))/(?)-(?)),转化为(?)=V_1(?)和(?)=V_2+V_1(?)((?)-(?))/(?)-(?),然后代入供应商的利润函数。
    16 于明奎、陈龙.政府采购中的设租、寻租行为分析[J],中国政府采购,2006(7)。
    17 周新苗.政府、海关、走私商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5)。
    18 蒋仁国、张吴.政府行为的博弈分析[J],云南财经学院学报,2004(1)。
    19 Baron. Design of Regulatory Mechanism and Institutions[J]. 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989,2.
    1 有关数字根据2006年《安徽统计年鉴》和《上海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预算司.1994-2007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EB/OL],http://www.mof.gov.cn/yusuansi/zhuantilanmu/zhongguocaizhengtizhi/zyddfzyzf/200806/t20080630 55298.html,2009年2月24日。
    3 中央完善对地方转移支付,09年将减免税费5000亿[EB/OL],http://www.jrj.com经济观察网,2009年01月06日。
    4 使得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不断提高的原因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是中央在1980年后连续两年向地方“借款”,以维持支出的需要,在以后年度又宣布不仅借款不还了,还要把这一块财力打进基数,成为固定的体制调整措施;二是先后开征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增加了中央收入。
    5 1985年3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这次改革试图以利改税按税种设置划分财政收入,但由于当时价格体系尚未理顺,各级政府事权划分不够明确,完全实行“分税制”条件不具备,因而在实际中仍采用的是总额分成的办法,直到1988年实行的“多种形式包干”体制。
    6 有关数据见《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
    7 平新乔.中国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膨胀趋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1)。
    8 邵轩岚.地方发债能否除房产痼疾[Z],http://news.sz.allfang.com/newshtml/2006-09/5808_1.html。
    9 在当前的土地制度下,地方政府垄断着土地的一级市场,通过土地储备中心等机构,将土地“低进高出”,低价征用的土地成为高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驱动器,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公共投资的重要来源,土地抵押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的主要融资工具。
    10 吴志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5页。
    11 胡家勇.我国政府规模为什么持续膨胀[J],改革,1998(3)。
    12 腾冲线系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1935]1983)于20世纪30年代发现并提出。该线是 自东北的爱辉(今黑河)至西南的腾冲划的一条虚拟地理分界线。以东地狭人多,以西地广人稀。按目前我国的行政区划,西藏、新疆、青海、宁夏的全部、甘肃、内蒙绝大部分位于该线以西。它们在本研究中被归属于腾冲线以西省级行政区。黑龙江、陕西、四川三省亦有相当部分坐落于腾冲线以西,但其主体仍旧位于该线以东。北方省级行政区为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和陕西。其余各省、市、自治区为南方省级行政区。
    13 如号称世界“权威”的“盖洛普”、“政治与经济风险组织”、“世界经济论坛”等机构和组织所作的调查报告。
    14 张雷宝著.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页。
    [1]Arrow Kenneth J. 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 [M]. New York: Wiley,1951.
    [2]Arrow, K. J. Sen, A, K. Suzumura. K. Handbook of 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 [M],Elsevier Science B. V. 2002.
    [3]Aumann,R.J. Notes and Comments on the Nontransferable Utility Value: A Comment on the Roth-Shafer Examples, Econometrica 53,1985.
    [4]Baron. Design of Regulatory Mechanism and Institutions[J]. 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989:2.
    [5]Becker, Gary S. 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ur[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6.
    [6]Bently.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M], Chicago IL, 1908: 258-260.
    [7]Bergson,Abram. A Reformulation of Certain Aspects of Welfare Economic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February 1938, 52(7): 314-344.
    [8]Besley, T. and A. Incumbent Behavior: Vote-Seeking, Tax-Setting, and Yardstick Competi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5(85):25-45.
    [9]Black, Duncan. On the Rationale of Group Decision Making[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48(56): 23-24.
    [10]Black, Duncan. The Theory of Committees and Election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8.
    [11]Brooks Michael A. and Ben J. Heijdra. "In Search of Rent-seeking". In: Rowley,Charles K. and Robert D. Tollison, and Gordon Tullock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nt-seeking", Boston/Dordrecht/New York: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8:27-50.
    [12]Buchanan James M. Liberty, Market and State[M]. The Harvester Press, 1986:244.
    [13]Buchanan, James(1975): The Limits of Liberty: Between Anarchy and Leviatha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4] Buchanan, James M. The Economics and the Ethics of Constitutional Order[M].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1.
    [15]Coleman, James S. The Possibility of a Social Welfare Function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December 1966(56): 1105-1122.
    [16]Coleman, Jules L. Markets, Morals and the Law[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17]Cooter, Robert D. The Strategic Constitution[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18]D.C.Mueller and P.Murrell, Interests Groups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overnment Size, in Francesco forte and Alan Peacock, eds., Public Expenditure and Government Growth,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5:13-36.
    [19]D.C.North and J.J.Wallis, American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82(72):336-340.
    [20]DAHL R A.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M]. Yale University, 1989:13.
    [21]Dasgupta P, Hammond P, Maskin 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choice rule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79(46): 185-216.
    [22]David L. Weimer & AidamR. Vining, Policy Analysis: Concepts and Practice,Engle wood Cilffs, New Jersey, 1992:113-130.
    [23]de Borda, J. C. Memorie sur les Elections au Scrutin, Paris: Historie de 1' Academie Royale des Sciences, 1781.
    [24]de Condorcet, Marquis. Essai sur 1' Application de L' Analyse a la Probabilit(?) des Decisions Rendues a la Pluraliste des Voix. Paris, 1785.
    [25]Dennis C. Mueller, Public Choice Ⅱ,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43-47.
    [26]Dodgson, Charles L. A Method of Taking Votes on More than Two Issues. 1876;reprinted in Black,"The Theory of Committees and Election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8.
    [27]Downs, Anthony.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M].New York: Harper & Row, 1957.
    [28]Fred S. Mcchesney, Rent Extraction and Rent Creation in the Economic Theory of Regulation[J],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Vol. XVI, January 1987:101-118.
    [29]G Tullock. Some Problems of Majority Voting[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December 1959(67):571-579.
    [30]Gary S. Becker. Public Choice, Pressure Groups, and Dead Weight Cost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Vol.98, August 1985:395.
    [31]Gary S. Becker. A Theory of Competition Among Pressure Group for Political Influence[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9, 1983.
    [32]Georg Simmel. The Sociology of George Simmel[M]. trans. Kurt H.Wolff Glencoe, Ⅲ: Free Press, 1950:92.
    [33]H.Leibenstein. Property Rights and X-Efficiency: Commen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3.
    [34]Hirschman, A.O. Exit, Voice and Loyalty: Further Reflection and a Survey of Recent Contributions[J], Social Science Informs, 13(1), 1974:7-26.
    [35]Hirschman, A.O. Political Economy: Some Uses of the Exit-Voice Approach:Discuss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6(2), 1976:386-389.
    [36]Hurwicz L. On Informational Decentralized Systems[A]. Radner R. and McGuire C B. Decision and organization[C],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1972:297-336.
    [37]Hurwicz, L. "Optimality and Informational Efficiency in Resource Allocation Processes" in: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 ed. By K.J. Arrow, S.Karlin, and P. Suppe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38]J.Buchanan, R.Tollison and G.Tullock, Editors, "Toward a Theor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 College Station: Texas A & M Press, 1980:12-14.
    [39]J.M.Buchanan & G.Tullock. The Calculus of Consent[M].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Chapter 7, 1962.
    [40]James. Buchanan. The Theory of Public Choice, Ann Arbor[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2, 19.
    [41]Jeffrey M. Berry. The Interest Group Society, 2nded. Glenview, Ⅲ: Scott.Foresman, 1989,4.
    [42]K.J.Arrow. Social and Individual Values[M].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3,58.
    [43]Krueger, A.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 Seeking Socie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4, 64.
    [44]Lazear P E, Rosen S. Rank-Order tournaments as Optimun Labour Contract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81(89): 841-864.
    [45]Leibenstein, H. Allocative Efficiency versus X-Efficienc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56(June):392-415.
    [46]Li-Chen Hsu, A Hotelling Model of Fiscal Competition[J]. Public Finance Review 33, 2005: 520-535.
    [47]Lipsey, R. G and Lancaster. K. The General theory of second best[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October, 1956,24 (1):119.
    [48]Liu Huatao. Discussion of High-performance Government School of Aviation and Industry Management of Zhengzhou Transaction, 2006 (1).
    [49]M.Jr.Olson.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2.
    [50]McGuire, M. Group Segregation and Optimal Jurisdictions, J. Polit. Econ.,Jan./Feb, 1974, 82:112-32.
    [51]McKelvey, Richard D. Intransitivities in Multidimensional Voting Models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Agenda Control[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June 1976,12:472-482.
    [52]Mueller, Dennis C.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53]Musgrave. The Voluntary Exchange Theory of Public Economy[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Feb, 1939.
    [54]Myerson R.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and the bargaining problem [J].Econometrica,1979,47:61-73.
    [55]Niskanen, W.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M]. Chicago:Aldine-Atherton, Inc., 1971.
    [56]Oates. Fiscal Federalism[M]. Harcourt Brace, New York, 1972.
    [57]Olson,Mancur.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M]. Cambridge, Ma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6.
    [58]Olson, M.Jr.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Economic Growth, Stagflation and Social Rigiditie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1982.
    [59]P.A.Samuelson and W.D. Nordhaus: Economics, 13th edition,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89: 769.
    [60]Qian, Y, and B.R.Weingast, China's transition to 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Chinese Style[J]. Journal of Policy Reform, 1996,1(2):149-186.
    [61]Qian, Y, and B.R.Weingast, 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1997,11(40):83-92.
    [62]Riker, William H. and S. Brams. The Paradox of Vote Trading [J].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73, 67 : 1235-1247.
    [63]Robert D. Tollison and Roger D. Congleton, eds.,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Rent Seeking[M]. Vermont: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64]Robert D. Tollison, Rent Seeking: A survey, in Public Choice Theory Ⅱ, Edited by Charles K.Rowley, Edward Publishing Limited, 1993,71.
    [65]Robert H. Salisbury. An Exchange Theory of Interest Groups[J].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13, February 1969:1-32.
    [66]Roger Middleton. Government vs. the Market, the Growth of the Public Sector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British Economic Performance.
    [67]Ross.S. The Economic Theory of Agent: the Principal's Problem[J]. American Economic Reivew, 1973:63.
    [68]Sam, Peltzman. Towards a More General Theory of Regulation[J].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 August 1976,19:211-240.
    [69]Samuelson, Paul A & Nordhaus William D. Economics: 12th Edition[M].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85: 709.
    [70]Samuelson, Paul A.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M].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47.
    [71]Samuelson.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s[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4.
    [72]Shleifer A. A Theory of Yardstick Competition[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85(3):319-327.
    [73]Stiglitz,J.E. The Theory of Local Public Goods Twenty-five Years After Tiebout:A Perspective,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No.9(54), August, 1982.
    [74]Tiebout, CM. A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6,64:416-424.
    [75]Tullock, Gordon. Private Wants, Public Means: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Desirable Scope of Government[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0.
    [76]Vernon Bogdanor.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M],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7:504-506.
    [77]W. J. Baumol. The 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7,57(7):415-426.
    [78]Whynes, D.K. Ca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Solve the Public Service' Principal-Agent Problem?[J].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3,40(4):434-46.
    [79]Wicksell, Knut.A New Principle of Just Taxation, Finanztheoretische Untersuchungen, Jena, 1896; reprinted in R. A. Mugrave and A. Peacock, eds,Classics in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 New York: St. Marin's Press.1967:72-118.
    [80]William·A·Niskanen, Jr. Bureaucracy and Politicians[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75(December),18.
    [81]William·A·Niskanen,Jr.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Chicago Aldine-Atherton, Inc., 1971, 15, 38.
    [82]Wilson J. D., and Gordon R. H. Expenditure Competition[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Theory 2003,5(2).
    [83]Zhang xiabo, Shenggen Fan and Linxin Zhang, Jikun Huang. Local Governance and Public Good Provision in Rural China[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0,76.
    [84][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85][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6][美]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王诚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87][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88][美]布坎南.赤字中的民主[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89][美]布坎南.宪法经济学[J],经济学动态,1992(4)。
    [90][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M],谢旭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
    [91]陈彬.关于理性选择理论的思考[M],东南学术,2006(1)。
    [92]陈波、卢志强、洪远朋.弱势群体的利益补偿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2004(2)。
    [93]陈朝建,谈台湾新公法学派之建构--以法律政策的宪法论证为例[J],政策研究学报,2004(5)。
    [94]陈东琪.新政府干预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5]陈红太、李严昌.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四种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07(7)。
    [96]陈抗.财政联邦制与地方政府行为:是扶助之手,还是掠夺之手?[J],政策性研究简报,2001(14)。
    [97]陈庆云、曹军荣.论公共管理中的政府利益[J],中国行政管理,2005(8)。
    [98]陈宪.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年版。
    [99]陈秀山.政府失灵及其矫正[J],经济学家,1998(1)。
    [100]陈裔金.设租与寻租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1997(4)。
    [101]陈振明.非市场缺陷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的政府失败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8(6)。
    [102]程鹏.转型经济时期政府失灵的表现及规范政府经济行为的思考[J],行政论坛,2003(5)。
    [103]程瑜.中国政府预算制度创新路径--基于契约经济学的研究视角[J],财会研究,2008(19)。
    [104][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105]戴治勇、杨晓维.间接执法成本、间接损害与选择性执法[J],经济研究,2006(9)。
    [106][美]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7]董春宇.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规模与增长的经济学解释[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7)。
    [108]董全亮.公共选择视角下科层制与政府失灵关系透析[J],商业时代,2008(26)。
    [109]董少林.标尺竞争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应用[J],兰州学刊,2009(4)。
    [110]董少林.基于委托.代理的视角降低政府行政成本[J],生产力研究,2009(5)。
    [111]段万春、贺卫.试论寻利与寻租[J],经济问题探索,2001(4)。
    [112]方福前.“经济人”范式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得失[J],经济学家,2001(1)。
    [113]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14]房地产“行业性腐败”击倒重庆8名厅级干部[EB/OL],http://finance.qq.com/a/20081028/001454.htm。
    [115]傅江景.权力结构、集团规模与集体寻租[J],经济科学,2004(4)。
    [116]高惠珠、吴克昌.公平与效率视角下适度政府规模的模型构建[J],科技信息,2008(17)。
    [117]顾海良等编译.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118]管跃庆.地方利益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9]国家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各个年份)。
    [120]国家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各个年份)。
    [12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各个年份)。
    [122]过勇、胡鞍钢.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2)。
    [123]韩俊梅、鞠鑫.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灵说及其矫正[J],特区经济,2006(2)。
    [124]何德旭、王朝阳、张捷.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应用[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10月23日。
    [125]贺卫.寻租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
    [126][美]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础--有限理性论(中译本)[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27][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28]洪远朋等.共享利益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9]洪远朋等.经济利益关系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0]洪远朋、陈波.地方利益与中国经济发展[J],财经论丛,2001(4)。
    [131]胡鞍钢.中国:挑战腐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2]胡家勇.我国政府规模为什么持续膨胀[J],改革,1998(3)。
    [133]胡家勇.政府干预经济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4]胡象明.论政府政策行为的价值取向[J],中国行政管理,2000(3)。
    [135]黄江英、陈新春.“政府失灵”的原因分析及矫正体系的建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3)。
    [136]黄佩华.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137]黄小勇.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失败”理论述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2)。
    [138]黄新华.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探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139][美]J.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0][美]J.M.布坎南.民主财政论[M],穆怀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141][美]J.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吴良健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142][美]J.M.布坎南.赤字中的民主[M],罗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143]江秀平.我国收入分配政策问题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1(2)。
    [144]蒋传海、陆懋祖.权力寻租对激励机制扭曲的博弈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
    [145]蒋仁国、张昊.政府行为的博弈分析[J],云南财经学院学报,2004(1)。
    [146]金太军.对中国市场化进程中政府失灵现象的重新思考[J],浙江学刊,1998 (6)。
    [147]柯武刚.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48][美]肯尼斯·阿罗.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M],钱晓敏、孟岳良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9]寇宗来.反公共地悲剧:一个捕鱼模型[J],世界经济文汇,2002(5)。
    [150]李春林.公共物品与西方社会福利函数理论的困境解析[J],生产力研究,2007(23)。
    [151]李凤霞.论“教条式民主”[J],广西社会科学,2005(7)。
    [152]李慧中.市场失灵与成本规制[J],上海综合经济,2001(6)。
    [153]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4(4)。
    [154]李军鹏.论中国社会公正问题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3)。
    [155]李丽君等.委托代理理论在降低成本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4)。
    [156]李文生.腐败防治论[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157]李章泽、孙呜鹤.降低行政成本的制度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5)。
    [158][美]理查·A·马斯格雷夫、皮吉·B·马斯格雷夫.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159]梁小民.西方当代经济思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60]刘俊生.利益之网视角下政府官员的行为基础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4)。
    [161]刘泰洪.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及其实现方式[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2)。
    [162]刘文萃.建设服务型政府--基于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比较分析的视角[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5)。
    [163]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164]刘岩.寻租理论与政府行为的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9)。
    [165]刘宇飞.当代西方财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166]刘智勇.邓小平秘书思想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3)。
    [167]吕文慧.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效率与公平[J],经济经纬,2007(2)。
    [168]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69]卢现祥.论政府行为中的设租与寻租问题[J],中州学刊,1999(11)。
    [170]卢现祥.论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供给过剩问题[J],经济问题,2000(10)。
    [171]卢现祥.试论我国的“在职消费”、“集体寻租”及治理[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97(5)。
    [17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
    [173]卢兴杰、赵凤、吴卫.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一个公共部门视角[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10)。
    [174]陆磊.信息结构、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当前金融监管制度选择中的理论问题[J],经济研究,2000(12)。
    [175]陆学艺等.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76]逯进.寻租、权力腐败与社会福利[J],财经研究,2008(9)。
    [177]吕炜、王伟同.发展失衡、公共服务与政府责任--基于政府偏好和政府效率视角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8(4)。
    [178]罗必良.公共领域、模糊产权与政府的产权模糊化倾向[J],改革,2005(7)。
    [179][美]罗伯特·帕特南.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80][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1]麻宝斌.公共利益与政府职能[J],公共管理学报,2004(2)。
    [182]马骏.中国省级预算中的非正式制度:一个交易费用理论框架[J],经济研究,2004(10)。
    [18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84][美]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M],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185]毛寿龙.中国政府功能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186]茆英娥.地方政府一般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经论丛,2007(9)。
    [187][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丝·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张琦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188][德]尼克拉斯·卢曼.权力[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年版。
    [189][美]尼斯坎宁.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版。
    [190][英]帕特里克·敦利威.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政治科学的经济学阐释[M],张庆东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91]彭忠益、秦卫东.公共政策失灵及其治理[J],Journal of US-China Public Administration, Sep. 2005, Volume, 2No.9.
    [192]平新乔.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J],财贸经济,2006(2)。
    [193]平新乔.中国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膨胀趋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1)。
    [194]钱颖一.理解GDP,财经[J],2005年3月21日第6期。
    [195][美]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6][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197]任翔、钱南.公共选择理论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98]任志涛、张世英.业主和承包商的寻租分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4(3)。
    [199]邵轩岚.地方发债能否除房产痼疾[Z],http://news.sz.allfang.com/newshtml/2006-09/5808_1.html。
    [200]史艺军、苑晓杰.适度政府规模与我国行政改革[J],兰州学刊,2005,(3)。
    [201][英]斯蒂芬·只利.地方政府经济学:理论与实践[M],左昌盛、周雪莲、常志霄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2][美]斯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203][美]斯蒂格里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04][美]斯蒂格里茨.政府经济学[M],曾强等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
    [205]苏林波.“政府失灵”与转型期政府职能重构[J],理论导刊,2006(8)。
    [206]苏晓红、王文剑.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J],财政研究,2008(1)。
    [207]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08]孙仁宏.政府预算的契约结构:一个分析框架[J],财政研究,2004(11)。
    [209]汤敏轩.公共政策失灵:政策分析的一个新领域[J],中国行政管理,2004(12)。
    [210]唐昊.诊断“政治冷漠症”[J],中国改革,2004(7)。
    [211]田国强.经济机制理论:信息效率与激励理论[J],北京大学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2期,2003。
    [212]涂晓芳.政府利益论--从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13][美]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14]皖河.利益集团、改革路径与合法性问题[J],战略与管理,2002(2)。
    [215]汪波.政治学基本人性假设的再探讨--论“政治理性人”的基本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07(6)。
    [216]汪翔、钱南.公共选择理论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17]王安培.租金规模的动态考察[J],经济研究,1995(2)。
    [218]王沪宁.反腐败:中国的实验[M],北京:三环出版社,1990年版。
    [219]王健.当代西方经济学派概览[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220]王乐夫、李珍刚.论中国政府职能社会化的基本趋向[J],学术研究,2002(11)。
    [221]王洛忠.非市场缺陷及其理论阐释[J],理论与改革,2000(4)。
    [222]王慎之.西方经济思想库:3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23]王艳、王烷尘.政府投资项目中寻租问题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6)。
    [224]吴光芸、杨龙.超越集体行动的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J],东南学术,2006(3)。
    [225]吴志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26]武群丽.利益集团影响下的政府管制决策行为分析[J],经济经纬,2005(3)。
    [227][英]希克斯.凯恩斯经济的危机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8-59页。
    [228]忻林.布坎南的政府失败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J],政治学研究,2000(3)。
    [229]徐风华、王俊杰.“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更新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改进[J],中国工业经济,2006(7)。
    [230]徐风华、王俊杰.地方政府考核双重委托人失效及其政策含义[J],社会科学,2007(10)。
    [231]徐细雄、万迪昉、梁巧转.基于两维度相对业绩比较的经营者报酬契约设计[J],中国管理科学,2005(6)。
    [232]许云霄.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3]薛冰.个人偏好与公共利益的形成--兼论阿罗不可能定理[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234]薛丽娟、王海新.对我国寻租问题的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1(9)。
    [235]燕继荣.两种民主观和民主观念的现代化变革[J],学习与探索,2002(2)。
    [236]杨宝良、朱钟棣.地方政府两种寻租动机不一致性的假说及检验[J],财经研究,2003(10)。
    [237]杨灿明、赵福军.行政腐败的宏观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4(9)。
    [238]杨灿明.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市场结构[J],经济研究,2000(11)。
    [239]杨君昌.论经济转轨时期的政府失灵[J],财经研究,1998(11)。
    [240]杨钟红.警惕“执法产业”[J],瞭望,2007(23)。
    [241]银温泉、才婉如.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对策[J],经济研究,2001(6)。
    [242]于洪波.搭便车问题的制度分析[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6(3)。
    [243]于健慧.权力寻租性腐败的表现及成因[J],行政论坛,2005(3)。
    [244]于明奎、陈龙.政府采购中的设租、寻租行为分析[J],中国政府采购,2006(7)。
    [245]臧传琴.从“经济人”假设到“政府失灵”--评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失灵”论[J],江汉论坛,2007(2)。
    [246][美]詹姆斯·M·布坎南著.民主财政论--财政制度和个人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247]张建东、高建奕.西方政府失灵理论综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5)。
    [248]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J],行政论坛,2000,(4)。
    [249]张雷宝著.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50]张卿.政府失灵的主要经济表现及其矫正[J],江汉论坛,2001(1)。
    [251]张庆东.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J],公共行政,2000,6。
    [252]张召娣.地方性公共产品分权式供给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06(2)。
    [25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254]张文礼、吴光芸.论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55]张向达.政府寻租及寻租社会的改革[J],当代财经,2002(12)。
    [256]张馨.论部门预算改革[J],经济学家,2002(2)。
    [257]张闫龙.财政分权与省以下政府问关系的演变[J],社会学研究,2006(3)。
    [258]张晏.分权体制下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59]张义忠.服务型政府的人本维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5)。
    [260]张勇.法律还是社会规范:一个关于投资者保护的比较分析[J],经济社会 体制比较,2006(3)。
    [261]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62]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J],社会学研究,2006(1)。
    [263][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页。
    [264]郑利平.腐败成因的经济理性与预期效用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1)。
    [26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预算司.1994-2007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EB/OL],http://www.mof.gov.cn/yusuansi/zhuantilanmu/zhongguocaizhengtizhi/zyddfzyzf/200806/t20080630_55298.html,2009年2月24日。
    [266]钟永键、刘伟.现代西方政府失灵理论评析[J],理论与改革,2003(6)。
    [267]钟裕民、刘哈兰.公共决策失误的原因及矫正[J],沧桑,2005(6)。
    [268]周国辉.“用脚投票”--现代政府控制理论新探[J],学术论坛,1996(3)。
    [269]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6)。
    [270]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
    [271]周勤.政府管制和寻租的控制理论模型与应用[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0(4)。
    [272]周青.市场经济下的政府经济职能[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3]周庆国.透视中国分利集团[J],中国国情国力,2001(8)。
    [274]周新苗.政府、海关、走私商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5)。
    [275]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2)。
    [276]朱玉明.地方利益、政府利益与官员利益--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经济分析[J],东岳论从,2006(1)。
    [277]踪家峰、李蕾.Tiebout模型的研究:50年来的进展[J],税务研究,2007(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