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企业无形资产的现状与对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正在并必将超过物质经济的价值,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价值正由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演变。
     同样地,在出版物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中,一个出版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比如各出版社生产的同类图书产品,在质量和功能上已经有差异的情况下,出版品牌、出版社的信誉、销售网络及服务已成为市场份额和市场业绩大小的关键。因此,无形资产已成为影响当今出版企业发展方向、升级定位、转变更新的主要决定力量。能否有效地开发、使用和管理出版企业的无形资产,将决定我国出版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出版业产业化的发达程度。所以,对我国出版企业的无形资产的基础理论和管理实践进行系统而深入地的总结研究,是时代赋予我们理论界的新课题,具有十分强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
     无形资产是重要的经济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形资产的功能越来越重要。而我国出版物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却相当落后。由于无形资产具有无形性特征,管理不善极易流失。为了使这些无形的财富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因此,我国出版业应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保护管理。
The value of knowledge economy will preponderate over that of material economy and will surely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art in the growth of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The kernel value on which enterprises rely is changing from materiality to immateriality.
     Similarly, in the relatively surplus market of today’s publicati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immaterial assets a publishing enterprise owns determine its capability and preponderance of competition.The brands, distribution nets and good service ,for instance, are the key to the market share and sale for similar books produced by different publishing houses.Immaterial assets have become the crucial factor for the direction upgrade, update , orientation or transform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shing enterprises.
     Therefore, it is very meaningful and important to make a further study of the basic theory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of the immaterial assets in our country’s publishing indust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function of immaterial asse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while the management of it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far behind others. As its feature shows, immaterial asset is easily lost if it is not managed well.In order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immaterial asset, Publishing industries should take efficacious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management of it.
引文
[1] 王关义著.无形资产评估与版权贸易.北京艺术与科学出版社,2007 年 7 月版
    [2] 王维平主编.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 月版
    [3] 王关义著.国有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 年 6 月版
    [4] 赵仑主编.资产评估学教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年 9 月第 1 版
    [5] 乔治敏主编.资产评估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0 月第 1 版
    [6] 刘宛晨,胡湘著.资产评估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年
    [7] 余恕莲 主编.无形资产评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年 4 月
    [8] 扬国为 主编. 无形资产评估与实务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8 月
    [9] 刘伍堂 主编.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 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4
    [10] 苑泽明著. 无形资产评估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1 月
    [11] 沈品发著,赵斌等著 . 无形资产评估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2 月
    [12] 资产评估师实物手册 编写组 编. 资产评估师实物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年 3 月
    [13] 于玉林. 无形资产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1 月
    [14] 于玉林主编.现代无形资产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年 2 月版
    [15] 蔡吉祥著.神奇的财富—无形资产.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6 年 3 月版
    [16] 汪 平著.最新无形资产评估方法、技巧、参数及案例分析.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1 版
    [16] (美)罗伯特·F.赖利(Robert F.Rerlly),(美)罗伯特·P.施韦斯(Robert P.Schweihs)著;俞兴保等译.无形资产评估.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
    [17] 蔡吉祥著.无形资产 36 忌: 无形资产失败案例分析与研究.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4
    [18]于玉林主编.无形资产战略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19] (美)巴鲁·列弗(Baruch Lev)著 ; 王志台等译.无形资产: 管理、计量和呈报 : 中英文对照 . 北京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3
    [20]王维平主编.企业无形资产管理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1]姜楠著.无形资产评估理论和管理体制研究.大连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2]汪海粟、王毅主编.无形资产评估实务.北京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23]杨为国编著.无形资产评估与实务.武汉 :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
    [24]于玉林,吉全贵主编.现代无形资产研究:天津市无形资产研究会第一届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25]汪海粟等著.国有无形资产资本化问题研究.北京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26]姜楠著. 无形资产评估理论和管理体制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 3 月
    [27]刘敏著.试论出版社无形资产的经营管理.出版发行研究,2002 (9)
    [28]李桂云著.出版社无形资产的构建.科技与出版,2001 (6)
    [29]屈凌云著.略论期刊无形资产经营.出版发行研究,2002 (5)
    [30]孙强著.近十年来我国出版业无形资产研究述评.图书情报知识,2003 (6)
    [31]季路德著,苏东水教授指导.无形资产研究 On Intangible Asset [博士论文]
    [31]潘铖著.余恕莲 教授指导.无形资产的理论分析与界定,[硕士论文]2003
    [32]孙强著.中国出版企业无形资产研究[博士论文]2004
    [33]王磊著.“图书商标”之我见.中国出版,2000 (3)
    [34]麦绣文著.论图书品牌的法律保护.中国出版,2002 (5)
    [35]胡伟,陈玲著.对加强出版社版权管理工作的思考.出版科学,2003 (4)
    [36]刘本仁著.目前非法出版活动的特点及其监管.出版发行研究,2003 (6)
    [37]程德安.商标著,中外期刊竞争的新焦点.编辑之友,2003 (1)
    [38]朱诊,卫朝峰著.外资进入中国出版业的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编辑之友,2003
    [39]张洪宇著.评说图书出版者权.中华读书报,2003,10,22
    [40]陆才坚,刘青著.诚信出版—中国出版的新主题.出版广角,2002 (12)
    [41]江凌著.试论现代出版的社会信用.中国出版,2003 (8)
    [42]郭爱民著.如何促成诚信出版.出版发行研究,2003 (10)
    [43]朱胜龙著.出版物品牌经营的策略及成功案例.出版发行研究,2003 (5)
    [44]陈才俊著.US 战略与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研究.暨南学报,2000 (6)
    [45]宋培学著.出版社经济纠纷的预防.中国出版,2001 (6)
    [46]马海群著.论版权产业发展与现代版权管理技术的开发应用.出版发行研究,2002(8)
    [47]吴颖著.对外版权贸易中几个实践问题.出版发行研究,2002 (5)
    [48]陈明森著.当前图书盗版的新特点与防伪技术.中国出版,2003 (10)
    [49]赵猛著.图书附加权有待进一步开发.出版广角,2003 (7)
    [50]齐相撞著.入世后版权贸易的若干问题.中国版权,2002 (2)
    [51]刘妍著.买卖书号出版运作及其形成、发展考探.出版经济,2001 (5)
    [52]http://www.3stonebook.com
    [53]http://www.bisenet.com
    [53]http://www.chinapublish.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