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珠江口玦饰制作工艺探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古代玉文化自距今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在中国东北孕育,并向四方扩散至整个东亚,形成古代东亚以中国为中心的独特玉文化,影响极为深远。玦饰作为最早的玉器器类之一,具有特殊的意义。过去,中国考古学界对于玦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器物的类型学分类及比较,或对单一制作工艺进行分析,对于玦饰制作工艺全面的研究缺乏深入的探讨。直至1992年香港白芒玦饰作坊的发现,开始揭开中国玦饰制作工艺研究的序幕。
     环珠江口距今4000多年开始出现玦饰,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距今4500—4000年,这阶段以澳门黑沙作坊遗址及珠海宝镜湾遗址为玦饰制作工艺的代表,已经作深入的研究。第二阶段是距今3500—3000年,仍未发现玦饰作坊。本文以笔者曾参与发掘之香港大屿山白芒作坊遗址出土器物作为研究中心,分析环珠江口第三阶段,即距今3000—2500年的玦饰制作工艺。笔者掌握白芒遗址的第一手资料,以出土器物为主要的研究基础,透过各阶段玦饰制作相关器物的特征,尝试复原玦饰的制作工艺。本文是藉白芒遗址的分析,检视环珠江口玦饰制作工艺的演变,并填补东亚玦饰制作工艺史的缺环。
     本论文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章简介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史,第二章是白芒遗址的个案分析及工艺复原,第三章是概述东亚玦饰的制作工艺,第四章是全文总结。
During of the Middle of Neolithic period(8000 years ago),the jade culture was originated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hen spread over East Asia.In the ancient East Asia,the“jade culture”centered in China had a far reaching impact.Being one of the earliest jades types,slit ring is of unique significance.In the past,archaeologists in China paid more attention on the typology and comparison of the slit rings,or focused on analysing certain technology without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lit ring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n the technology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slit rings.The study of slit ring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 China was not started until the discovery of the slit ring workshop at Pak Mong, Hong Kong in 1992
     Slit ring started to appear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4000 years ago.Three stages are suggested.
     The first stage is around 4500-4000 years ago.Ha Sac site,Macau and Baojingwan site, Zhuhai are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tudies on production process of slit rings.Some experts have already studied these in depth.
     The second stage is around 3500-3000 years ago.No slit ring workshop is found.
     This paper will base on the study of the artifacts from the Pak Mong excavation,which the author also participated,in order to analyse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slit rings 3000-2500 years ago(the third stag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Base on the first hand information,an attempt will be made to reconstruc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lit rings by stud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earthed artifacts from different stages of produc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an be given and help revise the slit ring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It is hoped that by analysing the Pak Mong site,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lit ring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four chapters.
     Chapter 1 presents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history.Chapter 2 will focus on a case study, Pak Mong site for analys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 production of manufacturing.Chapter 3 outlines the slit ring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 East Asia.Chapter 4 will be the conclusion.
引文
1.B.Williams,“Hai Dei Wan”,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 8(1979):27-51
    2.B.Williams,“Hai Dei Wan”,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 7(1976-1978):14-16
    3.Bui Chi Hoang,“The Jewelry in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Southeast Vietnam”,Studies on Southeast China Archaeology,vol.Ⅳ,2009.(forthcoming)
    4.C.M.Heanley and J.L.Shellshear,“A Contribution to the Prehistory of Hongkong and the New Territories”,Prehistorica Asia Orientailis(Hanoi:Imprimerie D'Extreme-orient,1932).
    5.D.J.Finn,S.J.,“Archaeological Finds on Lamma Island near Hong Kong”,The Hong Kong Naturalist 3.3-4(1932):226-246.
    6.D.J.Finn,S.J.,“Archaeological Finds on Lamma Island near Hong Kong,Part Ⅱ”,The Hong Kong Naturalist 4.1(1933):55-70.
    7.D.J.Finn,S.J.,“Archaeological Finds on Lamma Island near Hong Kong,Part Ⅲ”,The Hong Kong Naturalist 4.2(1933):132-155.
    8.D.J.Finn,S.J.,“Archaeological Finds on Lamma Island near Hong Kong,Part Ⅳ”,The Hong Kong Naturalist 5.1(1934):46-53.
    9.D.J.Finn,S.J.,“Archaeological Finds on Lamma Island near Hong Kong,Part Ⅴ”,The Hong Kong Naturalist 5.2(1934):123-145.
    10.D.J.Finn,S.J.,“Archaeological Finds on Lamma Island near Hong Kong,Part Ⅵ”,The Hong Kong Naturalist 5.3(1934):197-209.
    11.D.J.Finn,S.J.,“Archaeological Finds on Lamma Island near Hong Kong,Part Ⅶ”,The Hong Kong Naturalist 5.4(1934):282-303.
    12.D.J.Finn,S.J.,“Archaeological Finds on Lamma Island near Hong Kong,Part Ⅷ”,The Hong Kong Naturalist 6.1(1935):40-61.
    13.D.J.Finn,S.J.,“Archaeological Finds on Lamma Island near Hong Kong,Part Ⅸ”,The Hong Kong Naturalist 6.2(1935):117-131.
    14.D.J.Finn,S.J.,“Archaeological Finds on Lamma Island near Hong Kong,Part Ⅹ”,The Hong Kong Naturalist 6.3-4(1935):240-271.
    15.D.J.Finn,S.J.,“Archaeological Finds on Lamma Island near Hong Kong,Part Ⅺ”,The Hong Kong Naturalist 7.1(1936):37-60.
    16.D.J.Finn,S.J.,“Archaeological Finds on Larnma Island near Hong Kong,Part Ⅻ”,The Hong Kong Naturalist 7.2(1936):163-183.
    17.D.J.Finn,S.J.,“Archaeological Finds on Lamma Island near Hong Kong,Part ⅩⅢ”,The Hong Kong Naturalist 7.3-4(1936):257-268.
    18.D.J.Finn,S.J.Archaeological Finds on Lamma Island near Hong Kong(Hong Kong:Ricci Hall,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58).
    19.E.Maneely,“Excavation at Man Kok Tsui on Lantau Island”,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Royal.Asiatic Society 2(1962):103-108.
    20.H.H.E.Loofs-Wissowa,“Prehistoric and Prehistoric Links between the Indochinese Peninsula and Philippines,as Exemplified by Two Types of Ear-ornaments”,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 9(1980-1981):57-76.
    21.H.O.Beyer,“Outline Review of Philippine Archaeology by Islands and Provinces”,The Philippine Journal of Science 77.3-4(1947):205-374.
    22.H.O.Beyer,Philippine and East Asian Archaeology,and its Relation to the Origin of the Pacific Islands Population,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the Philippines,Bulletin No.29(Quezon City: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the Philippines,1948).
    23.Han Van Tan,“Jade Split Earrings with Projections in Vietnam”,East Asian Jade:Symbol of Excellence,Vol.Ⅱ(Hong Kong:Centre for Chinese Archaeology and Art,1998),pp 397-401.
    24.Henri Fontaine,“A Note on the Iron Age in Southern Vietnam”,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 8(1979):91-98.
    25.Jeremy.H.C.S.Davidson,“Recent Archaeological Activity in Vietnam”,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 6(1975):80-99.
    26.Jessica Rawson,Chinese Jade:from the Neolithic to the Qing(British Museum Press,1995).
    27.M.Colani,“Notice Sur La Pr(?)histoire du Tonkin”,Bulletin Du Service G(?)ologique De L'Indochine,ⅩⅫ(1928).
    28.Nguyen Kim Dung and Tang Chung,“New Excavation of the Trang Kenh Site,Haiphong Province,Vietnam”,Burnished Beauty —The Art of Stone in Early Southeast Asia(Bangkok:White Orchid Books,2000),pp.21-24.
    29.Nguyen Kim Dung,“Ancient Jade-manufacturing Tradition in Vietnam”,East Asian Jade:Symbol of Excellence,Vol.Ⅱ(Hong Kong:Centre for Chinese Archaeology and Art,1998),pp 383-396.
    30.Nguyen Kim Dung,“Bai Tu Stone Workshop Site”,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Archaeology 17(1997):17-29.
    31.Nguyen Kim Dung,“Jade Slit Rings in Vietnam”,Studies on Southeast China Archaeology,vol.Ⅳ,2009.(forthcoming)
    32.Nguyen Kim Dung,“The Trang Kenh Jewelery Workshop Site:An Experimental and Microwear Study”,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 Bulletin 14,(Chiang Mai Papers,vol.1),1996.
    33.Olov R.T.Janse,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Indo-China,vol.Ⅲ(Bruges:St-Catherine Press,1958).
    34.P.L.Drewett,Neolithic Sha Lo Wan:a Late Neolithic Settlement at Sha Lo Wan,Lantau Isalnd,Hong Kong,Antiquities & Monuments Office Occasional Paper No.2,London:Archetype Publications,1995.
    35.Pamela Rumball Rogers,Nan W.Leininger,Sophia Mirchandani,Julie Van Den Bergh and Ellen A.Widdowson,Tung Wan Tsai:a Bronze Age and Han Period Coastal Site,Antiquities and Monuments Office Occasional Paper No.3(Hong Kong:Antiquities and Monuments Office,1995).
    36.Robert B.Fox,The Tabon Caves:Explorations and Excavations on Palawan Island,Philippines(Manila:National Museum,1970).
    37.S.G.Davis and M.Tregear,“Man Kok Tsui,Archaeological Site 30,Lantau Island,Hong Kong”,Asian Perspectives 4(1960):183-212.
    38.S.G.Davis and M.Tregear,Man Kok Tsui Archaeological 30 Lantau Island,Hong Kong,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61.
    39.S.M.Bard,“A Survey of Prehistoric Sites in the Hong Kong Region”,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 2(1970):26-40
    40.S.M.Bard,“Chung Hom Wan”,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 6(1975):9-25.
    41.Sergei A.Komissarov,“Slit Rings from Siberia to Primorye”,Studies on Southeast China Archaeology,vol.W,2009.(forthcoming)
    42.Steven L.Kuhn,Mary C.Stiner,David S.Reese and Erksin G(u|¨)lec,“Ornaments of the earliest Upper Paleolithic:New insights from the Levant”,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98.13(2001)7641-7645 in http://www.pnas.org/content/98/13/7641.full.pdf.Download in October 28,2008.
    43.Sun Zhouyong,Craft Production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1046-771BC):A Case Study of a Jueearrings Workshop at the Predynastic Captial Site,Zhouyuan,China(Oxford:Archaeopress,2008).
    44.W.Kelly,‘Coloane,Macau',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 4(1973):12-18.
    45.W.Meacham(ed.)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on Chek Lap Kok Island,Journal Monograph W,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Hong Kong: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1994).
    46.W.Meacham(ed.)Sham Wan,Lamma Island-An Archaeological Stie Study,Journal Monograph Ⅲ,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Hong Kong: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1978).
    47.W.Meacham,“Middle and Late Neolithic at ‘Yung Long South'”,Archaeology in Southeast Asia (Hong Kong:The University Museum and Art Gallery,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5),pp.445-466.
    48.W.Meacham,“Report on Salvage Excavations at Lung Kwu Sheung Tan 1990”,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 13(1989-1992):13-12.
    49.W.Meacham,Archaeology in Hong Kong(Hong Kong: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Asia)Limited,1980).
    50.W.Meahcam,“Hac Sa Wan,Macau”,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 7(1976-1978):27-33.
    51.W.Schofield,An Archaeological Site at Shek Pik:Excavation Report and Related Papers by Walter Schofield(1888-1968),Journal Monograph I,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Hong Kong: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1975).
    52.Wilhelm G.Solheim Ⅱ,“Remarks on the Lingling-O and Bi-cephalous Ornaments”,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Archaeological Society 10(1982-1983):107-111.
    53.William Charles White,Tombs of Old Lo-Yang;a Record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tents of a Group of Royal Tombs at Chin-ts'un,Honan,Probably Dating 550 B.C.(Shanghai:Kelly & Walsh,Ltd.,1934),p.143.
    54.#12
    55.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含山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11期,页1-12。
    5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六安市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市堰墩西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2期,页30-44。
    5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城县文物管理所:《安徽舒城县河口春秋墓》,《文物》1990年第6期,页58-66、53。
    58.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4期,页1-9、30。
    59.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的新发现》,《考古》2008年第3期,页7-17。
    60.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6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宿松黄鳝嘴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4期,页451-469 。
    6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凌家滩玉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63.安阳市博物馆:《殷墟戚家庄269号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6年第3期,页9-13。
    64.安阳市博物馆:《殷墟戚家庄东269号墓》,《考古学报》1991年第3期,页325-352。
    65.安阳市文物工作队:《1983—1986年安阳刘家庄殷代墓葬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7年第2期,页8-27。
    66.巴林右旗博物馆朝格巴图:《内蒙古巴林右旗锡本包楞出土玉器》,《考古》1996年第2期,页88。
    67.宝鸡市博物馆、渭滨区文化馆:《宝鶏竹园沟等地西周墓》,《考古》1978年第5期,页289-296、300。
    68.宝鶏茹家庄西周墓发掘队:《陕西省宝鶏市茹家庄西周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4期,页34-56。
    69.宝鶏市考古队、扶风县博物馆:《陕西扶风县飞凤山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7年5期,页3-8。
    70.宝鶏市考古工作队:《宝鶏市谭家村春秋及唐代墓》,《考古》1991年第5期,页392-399。
    71.鲍绪先:《新安江流域发现良渚玉器》,《东南文化》1993年第1期152-155。
    72.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员:《洛阳王湾——考古发掘报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73.北京大学考古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二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1期,页4-28。
    74.北京大学考古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文物》1995年第7期,页4-39。
    75.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实习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商周研究室:《陕西米脂张坪墓地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9年1期,页14-20、23。
    76.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1980-1989》,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77.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97年琉璃河遗址墓葬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11期,页32-38。
    78.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1995年琉璃河遗址墓葬区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6期,页16-27。
    79.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镇江营与塔照——拒马河流域先秦考古文化的类型与谱系》,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80.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
    81.本刊记者:《殷墟考古发掘的又一重要新收获——小屯发现一座保存完整的殷代王室墓葬》,《考古》1977年第3期,页151-153。
    82.蔡慕松:《浏阳双峰出土商周青铜器》,《湖南文物》第一辑(1986年),页56-57。
    83.曹发展:《陕西户县南关春秋秦墓清理记》,《文博》1989年第2期,页3-12。
    84.常州市博物馆:《常州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史前研究》1984年第2期,页69-81。
    85.常州市博物馆:《江苏常州圩墩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和试掘》,《考古》1974年第2期,页109-115。
    86.朝格巴图:《查日斯台遗址调查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第2期,页44-51。
    87.朝格巴图:《内蒙古巴林右旗锡本包楞出土玉器》,《考古》1996年第2期。
    88.陈公哲:《香港考古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第4期,页1-16。
    89.陈晶、陈丽华:《江苏省江阴县大松墩土墩墓》,《文物》1983年第11期,页92-93。
    90.陈丽华、黄建康、唐星良:《1985年江苏常州圩墩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2001年第1期,页73-110。又见《马家浜文化》(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页134-153。
    91.陈星灿:《中国史前的玉(石)玦初探》,《东亚玉器》第一册,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页61-71。
    92.陈振忠等:《珠海高栏岛宝镜湾遗址1998年第一次发掘简报》,《珠海宝镜湾岩画与遗址研究资料汇编》珠海宝镜湾岩画与遗址研讨会,1999年11月2-6日。
    93.陈仲玉:《曲冰》,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4年。
    94.陈仲玉:《曲冰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5本第2分册(1984年),页216-228。
    95.陈仲玉:《台湾史前的玉器工业》,《东亚玉器》,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页336-349。
    96.程学忠:《普安铜鼓山遗址首次试掘》,《贵州田野考古四十年:1953-1993》(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页61-64。
    97.程亦胜:《安吉安乐窑墩遗址发掘有新收获》,《中国文物报》1997年5月11日,第1版,又见《中国考古学年鉴1997》,页145。
    98.邓聪(编):《东亚玉器》第三册,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
    99.邓聪、商志(香覃)、黄韵璋:《香港大屿山白芒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6期,页54-64。
    100.邓聪、郑炜明:《澳门黑沙》,澳门:澳门基金会、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1.邓聪:《澳门考古学的反思》,《澳门2004》,澳门:澳门基金会,2004年,页400-408。
    102.邓聪:《从《新干古玉》谈商时期的玦饰》,《南方文物》,2004年2期,页4-12。
    103.邓聪:《从东亚考古学谈澳门黑沙遗址》,《东亚古物[B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页67-81。
    104.邓聪:《东亚玦饰的起源与扩散》,《东方考古》第一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页23-35。
    105.邓聪:《东亚玦饰起源的一些争论》,《红山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页498。
    106.邓聪:《东亚玦饰四题》,《文物》2000年第2期,页35-45。
    107.邓聪:《东亚史前玉器管钻技术试释》,《史前琢玉工艺技术》,台北:台湾博物馆,2003年,页145-156。
    108.邓聪:《环珠江口考古之崛起——玉石饰物作坊研究举隅》,《珠海文物集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页12-60。
    109.邓聪:《环状玦饰研究举隅》,《东亚玉器》第一册,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页86-99。
    110.邓聪:《玦饰的测量方法——中国古代玉器研究方法论之一》,《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页51-59。
    111.邓聪:《龙鼓滩考古收获》(油印稿),1990年。
    112.邓聪:《名家论玉(一)——2008绍兴“中国玉文化名家论坛”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113.邓聪:《南北儋耳——大耳垂风俗》,《玉器起源探索》,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7 年,页54-55。
    114.邓聪:《润物细无声——八千年玉玦扩散之路》,《玉器起源探索》,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7年,页125-127。
    115.邓聪:《史前玉器管钻辘轳机械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2年第3期,页49-51。
    116.邓聪:《试述安特生对东亚南部的考古工作——香港考古学个案研究之一》,《南方文物》1997年第2期,页28-33。
    117.邓聪:《香港和澳门近十年来的考古收获》,《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页364-375。
    118.邓聪:《兴隆洼文化玉器与植物宇宙观》,《玉器起源探索》,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7年,页278-298。
    119.邓聪:《序——蒙古人种及玉器文化》,《东亚玉器》第一册,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页ⅹⅹⅳ-ⅹⅹⅷ。
    120.邓聪:《以柔克刚》,《玉器起源探索》,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7年,页80-82。
    121.邓聪:《玉不琢不成器》,《玉器起源探索》,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7年,页154-157。
    122.邓聪:《玉器技术三题》,《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Ⅱ》,台北: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2001年,页563-570。
    123.邓聪:《玉亦神物》,《玉器起源探索》,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7年,页52-53。
    124.邓淑苹:《仿伪古玉研究的几个问题》,《传世古玉辨伪与鉴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页22-61。
    125.董文义、韩仁信:《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调查》,《考古》1987年第6期,页507-518。
    126.杜正贤:《杭州石塘战国一号墓发掘简报》,《杭州考古》1994年1、2期,页21-23。
    127.段宏振:《河北北福地遗址出土的史前玉器》,《东南考古研究》第四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待刊)
    128.樊书海:《河北发掘易县北福地前仰绍文化遗址》,《中国文物报》1998年8月2日,第1版。
    129.方殿春、刘葆华:《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文物》1984年第6期,页1-5。
    130.方殿春:《阜新查海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初步发掘与分析》,《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第1期,页27-34。
    131.凤翔县文化馆、山西省文管会:《凤翔先秦宫殿试掘及其铜质建筑构件》,《考古》1976年第2期,页121-128。
    132.福建博物院、漳州市文管办、漳州市博物馆:《福建漳州市虎林山商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3年第12期,页32-50。
    133.福建博物院:《虎林山遗址》(厦门: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年)。
    134.福建省博物馆:《福建闽侯黄土仑遗址发简报》,《福建文博》,1984年10月第6期,页1-32。
    135.福建省博物馆:《福建闽侯黄土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页23-37。
    136.福建省博物馆:《福建平潭壳蚯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1年第7期,页587-599。
    137.福建省博物馆:《福建浦城县牛鼻子山形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二发掘》,《考古学报》1996年第2期,页165-197。
    138.福建省博物馆:《武夷山市葫芦山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页158-159。
    139.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福建武平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考古》1961年第4期,页179-184。
    140.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闽北建瓯和建阳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第4期,页185-192、202 。
    141.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闽南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第5期,页237-244。
    142.傅斯年、李济等:《城子崖——山东历城县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年。
    143.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灵台县文化馆:《甘肃灵台县两周墓葬》,《考古》1976年第1期,页39-48、38。
    14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礼县圆顶山春秋秦墓》,《文物》2002年第2期,页4-30。
    145.甘肃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3期,页359-395。
    146.葛金根:《马家浜文化玉玦小考》,《东方博物》2006年第3期,页24-34。
    147.古物古迹办事处:《马湾东湾仔北考古收获——一九九七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香港:民政事务局古物古迹办事处,1998年。
    148.古运泉等:《珠海平沙棠下环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7期。
    149.广东省博物馆、大埔县博物馆:《广东大埔县古墓葬清理简报》,《文物》1991年第11期,页14-26、13。
    150.广东省博物馆、封开县博物馆:《封开县利羊墩战国至西汉早期墓葬群》,《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页229。
    151.广东省博物馆、和平县博物馆:《广东省和平县古文化遗存调查》,《考古》1991年第3期,页198-205。
    152.广东省博物馆、揭阳县博物馆:《揭阳地都蜈蚣山遗址与油柑山墓葬的发掘》,《考古》1988年第5期,页393-398。
    153.广东省博物馆、罗定县文化局:《广东罗定背夫山战国墓》,《考古》1986年第3期,页210-220。
    154.广东省博物馆、曲江县文化局石峡发掘小组:《广东曲江石峡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7期,页1-15。
    155.广东省博物馆、饶平县文化局:《广东饶平县古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8》,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页100-105。
    156.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北部山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考古》1961年第11期,页589-594。
    157.广东省博物馆:《广东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考古》1961年第12期,页650-665。
    158.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南路地区原始文化遗址》,《考古》1961年第11期,页595-598。
    159.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普宁市博物馆:《广东普宁市牛伯公山遗址的发掘》,《考古》1998年第7期,页16-27。
    160.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珠海市博物馆:《珠海宝镜湾——海岛型史前文化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161.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博罗横岭山-商周墓地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162.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珠海平沙棠下环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7期,页4-16。
    163.广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西贵县汉墓的清理》,《考古学报》1957年第一期,页155-162。
    164.广西文物工作队、隆安县文物管理所:《隆安石铲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页229-230 。
    165.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南宁市博物馆:《广西先秦岩洞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166.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岑溪县文物管理所:《岑溪县花果山战国墓》,《中国考古学年鉴1992》,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页289-290。
    167.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田东县博物馆:《田东县联福村战国墓》,《中国考古学年鉴1994》,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页258-259。
    168.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那坡县感驮岩遗址发掘报告》,《考古》2003年第10期,页35-56。
    169.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田东发现战国墓葬》,《考古》1979年第6期,页492-494。
    170.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乐银岭山战国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页211-258。
    171.广西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南宁文物管理委员会、武鸣县文物管理所:《广西武鸣马头安等秧山战国墓葬群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2期,页14-22。
    172.广西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南宁文物管理委员会、武鸣县文物管理所:《广西武鸣马头元龙坡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2期,页1-13。
    173.广州市文物管理处:《广州淘金坑西汉墓》,《考古学报》1974年1期,145-173。
    17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17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西汉南越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176.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贵州威宁中水汉墓第二次发掘》,《文物资料丛刊·10》,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页113-130。
    177.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赫章可乐夜郎时期墓葬》,《考古》2002年第7期,页15-17。
    178.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赫章可乐2000年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179.郭宝钧:《俊县辛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年。
    180.郭宝钧:《濬县古残墓之清理》,《田野考古学报》总第一册(1936年),页167-200。
    181.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182.郭大顺:《查海与辽宁其它史前遗址早期玉器的发现及其意义》,《东南考古研究》第四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待刊)
    183.郭治中、包青川、索秀芬:《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发掘述要》,《内蒙古东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
     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年9月,页15-23。
    184.杭涛、陆建芳、唐汉章:《江阴祁头山遗址考古获新突破》,《中国文物报》2001年2月28日,又见《马家浜文化》,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页154-160。
    185.杭涛、陆建芳、唐汉章:《江阴祁头山遗址考古收获新突破》,《中国文物报》,2001年2月28日1版。
    186.郝维彬:《内蒙古库伦旗南泡子崖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调查简报》,《北方文物》1996年3期,页11-14。
    187.何传坤、郑建文、陈浩维:《水蛙窟遗址调查暨考古发掘报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委员会,1997年。
    188.何介钧:《湖南史前玉器》,《东亚玉器》第一册,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页222-227。
    189.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磁县下潘王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年1期,页73-115。
    190.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台西工作队(唐云明):《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6期,页33-43。
    191.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徐水县文物管理所:《河北徐水大马各庄春秋墓》,《文物》1990年第3期,页32-41。
    192.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193.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北满城要庄发掘简报》,《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页251-266。
    194.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北易县北福地史前遗址的发掘》,《考古》2005年第7期,页3-9。
    195.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北易县北福地史前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04年10月1日,第1版。
    196.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
    197.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燕下都“6”号遗址汉墓发掘简报》,《文物春秋》1990年3期,页14-20。
    198.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0年第5期,1-15。
    199.河南省博物馆、淅川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南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淅川下寺一号墓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2期,页119-127。
    200.河南省博物馆、信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信阳市文化局:《河南信阳市平桥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1期,页9-14。
    201.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新郑县文化馆:《河南新郑郑韩故城的钻探和试掘》,《文物资料丛刊.3》,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202.河南省丹江库区文物工作队(张剑、赵世刚):《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文物》1980年第10期,页13-20。
    203.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1期,页53-73。
    204.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市白家庄商代墓葬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0期,页24-42。
    20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信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罗山县文物管理委员会:《1991年河南罗山考古主要收获》,《华夏考古》1992年第3期,页45-61。
    20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淅川县博物馆:《西川下寺春秋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20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泌阳县文化馆:《河南泌阳发现一座秦墓》,《华夏考古》1990年4期,页43-50。
    20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20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地M2010的清理》,《文物》2000年第12期,页4-22。
    21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地M2013的发掘清理》,《文物》 2000第12期,页23-34。
    21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6的清理》,《文物》1995年第1期,页4-31。
    21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河南鹿邑县太清宫西周墓的发掘》,《考古》2000年第9期,页9-23。
    21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市文化局:《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21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1953-1985年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21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新郑县蔡庄东周墓群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7年第4期,页49-55。
    21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新郑县河李村东周墓葬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7年第4期,页56-61。
    21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淅川县博物馆:《河南淅川吉岗楚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3年第3期,页20-27。
    218.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平顶山市北蚩村两周墓地一号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88年1期,页30-44。
    219.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孙寨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89年第2期,页1-68。
    220.河南信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光山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发掘报告》,《考古》1984年第4期,页302-332、348。
    221.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2年第2期,页32-34。
    222.衡阳市博物馆:《湖南衡阳县赤石春秋墓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6期,页47-56。
    223.湖北省博物馆:《襄阳山湾东周墓发掘报告》,《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页1-35。
    22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225.湖北省江陵县文物局、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岳山秦汉墓》,《考古学报》2000年4期,页537-562。
    226.湖北省京九铁路考古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穴鼓山-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227.湖北省荆州博物馆等:《肖家屋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228.湖北省青江隔河岩考古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江考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22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曾都区考古队、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义地岗墓地曾国墓1994年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2期,页4-18。
    23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考古队、襄阳区文物管理处:《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23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程区白狮湾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9年第1期,1-10。
    232.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宜昌中堡岛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页45-97。
    233.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湖北枝江县姚家港楚墓发掘报告》,《考古》1988年第2期,页157-168。
    234.湖南省博物馆、耒阳县文化局:《耒阳春秋、战国墓》,《文物》1985年第6期,页1-15。
    235.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236.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工农兵群众热爱祖国文化遗产》,《文物》1972年第1期,页6-7。
    237.湖南省博物馆等:《资兴旧市春秋墓》,《湖南考古辑刊》第一集(长沙:岳麓出版社,1982年),页25-31。
    238.华玉冰:《说玦》,《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1999年西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页327-336。
    239.怀化地区文物工作队:《怀化高坝垄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1期,页1-5。
    240.怀化地区文物工作队:《怀化高坎垄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1期,页1-5。
    241.黄承宗:《四川凉山州新石器时代文化调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4期,页1-6。
    242.黄凤春、田桂萍:《湖北麻城市李家湾春秋楚墓》,《考古》2000年第5期,页21-33。
    243.黄敬国:《湖北随县刘家崖发现古代青铜器》,《考古》1982年第2期,页142-146。
    244.黄士强:《玦的研究》,《考古人类学集刊》第三十七、三十八期合刊(1975年),页44-67。
    245.黄士强:《台北芝山岩遗址发掘报告》,台北市文献委员会,1984年。
    246.黄士强:《台东县台安村老番社遗址》,《考古与历史文化》上册,台北:正中书局,1991年,页79-122。
    247.黄士强:《台湾的石玦》,《中国民族学通讯》1971年12期,页12。
    248.黄宣佩、张明华:《清浦县松泽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学报》1980年第1期,页29-57。
    249.黄韵璋:《《越南青铜时期玉石装饰品作坊及制作工艺》读后》《东南考古研究》第三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377-381。
    250.吉林大学考古教研室:《农安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9年第2期,页187-212,图版壹-贰。
    251.吉林大学考古系、重庆市文化局:《奉节老油坊遗址考古发掘报告》,《重庆库区报告集·1998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页256-275。
    252.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吉林库伦、奈曼两旗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分布与内涵》,《文物资料丛刊.7》,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页98-114。
    253.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化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吉林通化万发拨子遗址二十一号墓的发掘》,《考古》2003年第8期,页32-44。
    254.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饶河县文物管理所:《黑龙江饶河县小南山新石器时代墓葬》,《考古》1996年第7期,页1-8。
    255.嘉兴市文化局(编):《马家浜文化》,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
    256.江苏三星村联合考古队:《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2004年第2期,页4-26。又见《马家浜文化》(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页193-209。
    257.江苏省三星村联合考古队:《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2004年第2期,页4-26。
    258.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3年第6期,页308-318。
    259.江西历史博物馆、贵溪县文化馆:《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文物》1980年11期,页1-25。
    260.江西历史博物馆、九江县文化工作站:《江西九江县沙河街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4年第3期,页8-23。
    261.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干县博物馆:《新干商代大墓》,文物出版社,1997年。
    262.江西省文物工作队、靖安县博物馆:《江西靖安郑家坳新石器时代墓葬清理简报》,《东南文化》1989年4、5期合刊,页1-12。
    263.江西省文物工作队、九江市博物馆:《江西九江神墩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页12-31。
    264.江西省文物工作队、九江县文物管理所:《九江神墩发掘简报》,《江西历史文物》1987年第2期,页1-19。
    265.江西省文物工作队、清江县博物馆、中山大学考古专业:《清江樊城堆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2期,页20-40。
    266.江西省文物工作队:《新干县程家沙洲商墓》,《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页262-263。
    267.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县陈家墩遗址发掘简报》,《江西文物》1995年第2期,页30-49。
    268.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广丰县文物管理所:《江西广丰社山头遗址第三次发掘》,《南方文物》1997年第1期,页1-22。
    269.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干县博物馆:《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发掘简报》,《文物》1991年第10期,页1-26。
    270.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春地区文博事业管理局、靖安县博物馆:《靖安郑家坳墓地第二次发掘》,《考古与文物》1994年2期,页12-26
    271.蒋廷瑜、彭书琳:《广西先秦两汉玉器略说》,《东亚玉器》第二册,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页111-118。
    272.蒋志龙、康利宏:《晋宁石寨山第五次抢救性发掘》,《云南文物》第1期(1998年),页1-7。
    273.金华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衢州西山西周土墩墓》,《考古》1984年第7期,页591-593。
    274.巨万仓:《陕西岐山王家嘴、衙里西周墓发掘简报》,《文博》1985年第5期。页1-7。
    275.拒马河考古队:《河北易县涞水古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88年第4期,页421-454。
    276.开封地区文管会、新郑县文管会、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河南省新郑县唐户两周墓葬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2》,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页45-65。
    277.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古物古迹办事处(编):《香港的远古文化:西贡沙下考古发现》,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5年。
    278.昆明市文管会:《呈贡天子庙古墓群第三次发掘简报》,《云南文物》第12期(1994年),页9-12。
    279.昆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胡绍锦):《昆明呈贡石碑村古墓群第二次清理简报》,《考古》1984年第3期,页231-242。
    280.昆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呈贡天子庙滇墓》,《考古学报》1985年第4期,页507-545。
    281.莱芜市图书馆、泰安市文物考古研究室:《山东莱芜戴鱼池战国墓》,《文物》1989年第2期,页67-71。
    282.黎金:《广东的两汉墓葬》,《文物》1961年第2期,页47-53。
    283.李海荣、刘均雄:《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关遗址的分期和年代》《东南考古研究》第四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待刊)
    284.李济、梁思永等(编):《城子崖:(山东历城县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年),页76。
    285.李景蚺:《寿县楚墓调查报告》,《田野考古报告》第1册,页213-279。
    286.李林:《走近五千年前的文明——海盐仙坛庙遗址考古发掘情况简介》,《浙江文物》2003年第2期,页31-33。
    287.李世源、邓聪(编):《珠海文物集萃》,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0年。
    288.李世源:《珠海澳门近年出土水晶、玉器试析》,《东南文化》1999年第2期,页81-84。
    289.李晓峰、伊沛扬:《济南干佛山战国墓》,《考古》1991年第9期,页813-817。
    290.李岩:《珠海平沙棠下环遗址发掘简报石玦制作方法研究》,《故宫文物月刊》第204期(2000年),页90-107。
    291.里安县文物馆:《浙江里安隆山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文物资料丛刊.8》(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页124-125。
    292.连云港市博物馆:《江苏灌云大伊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8年第2期,页37-45。
    293.连照美、宋文熏:《卑南遗址发掘资料整理报告第三卷——遗址积层次及文化层出土遗物之分析研究》,台湾: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人类学系,1986年。
    294.连照美:《卑南遗址出土玦耳饰之研究》,《中华民国建国八十年中国艺术文物讨论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2年)。
    295.连照美:《卑南遗址第109号墓葬及其相关问题),《国立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三十一期(1982年)。
    296.连照美:《台湾卑南玉器研究》,《东亚玉器》第一册,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
    297.连照美:《台湾卑南玉器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1期,页18-38。
    298.凉山彝族地区考古队:《四川凉山喜德拉克公社大石墓》,《考古》1978年第2期,页97-103。299.凉山彝族自治区博物馆、喜德县文化馆:《四川喜德县清理一座大石墓》,《考古》1987年3期,页197-202。
    300.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普格县文化馆、普格县科学技术情报委员会:《四川普格县小兴山大石墓》,《考古与文物》1982年5期,页34-38
    301.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四川西昌北山、小花山、黄水塘大石墓》,《文物》1990年第5期,页64-67。
    302.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四川西昌一号墓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第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页143-149。
    303.梁思永、高去寻:《侯家庄1443号大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1976年。
    304.梁思永、高去寻:《侯家庄1550号大墓》第八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1976年。
    305.梁太鹤:《贵州出土的古代玉器》,《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集》,台北: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学系,2001年,页835-844。
    306.梁太鹤:《普安铜鼓山遗址》,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页47-51。
    307.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辽宁朝阳袁台子西汉墓1979年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2期,页48-60。
    308.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系:《辽宁阜新平顶山石城址发掘报告》,《考古》,页399-417。
    309.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系:《辽宁彰武平安堡遗址》,《考古学报》1992年4期,页437-474。
    310.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阜新查海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98年1期,页11-16。
    31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1987-1990年三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11期,页4-19。
    31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积石冢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页1-17。
    313.林华东:《论良渚玉器的制作工艺》,《东方文明之光》,海南: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页374-381。
    314.林颖:《记一件春秋玉玦》,《文物春秋》1996年第2期,页89。
    315.临沂市博物馆:《山东临沂中洽沟发现三座周墓》,《考古》1987年第8期,页701-706、762。
    316.刘恩元、熊水富:《普安铜鼓山遗址发掘报告》,《贵州田野考古四十年:1953-1993》,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页65-87。
    317.刘恩元:《黔中出土的古代玉器》,《南方文物》1998年第4期,页42-47。
    318.刘恩元:《黔中出土的古代玉器》,《南方文物》1998年第4期,页42-47。
    319.刘国祥、贾笑冰、赵明辉、邵国田:《赤峰兴隆沟遗址发掘可望解决多项学术课题》,《中国文物报》2001年11月16日,第1版。
    320.刘国祥、贾笑冰、赵明辉、邵国田:《兴隆沟遗址发掘又有重要发现》,《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3日,第1版。
    321.刘国祥、贾笑冰、赵明辉、田广林、邵国田:《兴隆沟聚落遗址2003年发掘新成果》,《中国文物报》2004年3月19日,第1版。
    322.刘国祥、贾笑冰、赵明辉:《兴隆沟聚落2002》,《文物天地》2003年1期,页36-39。
    323.刘国祥:《兴隆沟聚落遗址:8000年前精美玉器,5000年前裸女陶塑》,《文物天地》2002年1期,页封面一1。
    324.刘国祥:《兴隆沟聚落遗址发掘收获及意义》,《台湾国父纪念馆馆刊》第13卷(2004),页198-
    211;收入《东北文物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页58-74。v325.刘国祥:《兴隆洼文化玉玦研究》,《玉器起源探索》,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07年,页247-256。
    326.刘国祥:《兴隆漥文化玉玦及相关问题研究》,《东北文物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页181-189。
    327.刘建安:《广东和平县龙子山一号墓发掘简报》,《广东省博物馆馆刊》1988年第1期,页9-10。
    328.刘谦:《辽宁锦州汉代贝壳墓》,《考古》1990年8期,页703-711。
    329.刘谦:《辽宁省西部发现的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通讯》1955年第6期,页13-16。
    330.刘益昌:《“台湾玉器制造技术”与研究方法的初步检讨》,《新世纪的考古学——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页471-496。
    331.刘益昌:《屏东县马家乡北叶遗址试掘报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1本第1分册(1990年),页193-291。
    332.刘益昌:《台湾玉器流行年代及其相关问题》,《史前与古典文明》,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3年,页1-44。
    333.龙永芳:《湖北荆门龙王山墓地考古发掘》,《2007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页16-20。
    334.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弓鱼)国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335.罗红侠:《扶风黄堆老堡三座西周残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3期,页15-27。
    336.罗家角考古队:《桐乡罗家角遗址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页1-42。
    337.罗西章:《扶风齐家村西周石器作坊调查记》,《文博》1992年第5期,页12-14。
    338.洛阳博物馆:《孟津小潘沟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8年第4期,页244-255、240。
    339.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市纱厂路东周墓(JM32)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第11期,页31-37。
    340.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北窑西周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341.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两座东周铜器墓》,《中原文物》1983年4期,页17-18。
    342.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613所东周墓》,《文物》1999年第8期,页14-18。
    343.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西工区几座春秋墓的清理》,《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2期,页9-15。
    344.麦兆良:《粤东考古发现》,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
    345.梅福根:《江苏吴兴丘城遗址发掘简介》,《考古》1959年第9期,页479。
    346.孟华平、张成明:《湖北天门龙嘴新石器时代遗址》,《2006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页24-26。
    347.莫稚:《广东清远县琶江河支流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1期,页40-43。
    348.牟永抗:《史前琢玉工艺拾零与再思》,《东南考古研究》第四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待刊)。
    349.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1991年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1期,页4-15。
    350.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京都中国考古学研究会岱海地区联合考察队:《凉城县王墓山坡上遗址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页53-77。
    35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页53-77。
    35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页87-95。
    35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354.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7期,页577-586 。
    355.那志良:《玉耳饰——古玉介绍之十二》,《故宫文物月刊》第一卷十二期(1984年),页96-99。
    356.那志良:《圆形管状玉——古玉介绍之十六》,《故宫文物月刊》第二卷四期(1984年),页58-61。
    357.南京博物院、丹徒县文教局:《江苏丹徒磨盘礅遗址发掘报告》,《史前研究》1985年第2期,页71-84。
    358.南京博物院、无锡市博物馆、锡山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无锡彭祖墩遗址马家浜文化层》,《马家浜文化》,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页210-218。
    359.南京博物院:《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页73-78。
    360.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丛刊.3》,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页1-24。又见《马家浜文化》,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页126-133。
    361.南京博物院:《江苏越城遗址的发掘》,《考古》1982年第5期,页463-473。
    362.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北阴阳第一、二次的发掘》,《考古学报》1958年1期,页7-24。
    363.南京博物院花厅考古队:《江苏新沂花厅遗址1987年发掘纪要》,《东南文化》1988年第2期,页46-48。
    364.南京师范大学、金坛市博物馆:《金坛三星村出土文物精华》,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年。
    365.南京市文物局、南京市博物馆、高淳县文管所:《江苏高淳县薛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5期,页1-20。
    366.南京市文物局、南京市博物馆、高淳县文管所:《江苏高淳县薛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5期,页1-20。
    367.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桐柏县文管办:《桐柏月河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97年4期,页8-23。
    368.祈头山联合考古队:《江苏江阴祈头山遗址2000年度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2期,页4-17。
    369.钱宪和:《从史前玉石器的旋转工艺制作技术看玉石分化、玉文化的形成与玉器时代》,《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Ⅰ》,台北: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2001年,页59-76。
    370.区家发、邓聪、佟宝铭、孙德荣:《香港石壁东湾新石器时代遗址——1987、1988年两次发掘综合报告》,《香港考古学会会刊》第12期(1990年),页45-69。
    371.区家发、冯永驱、李果、邓聪、商志香覃:《香港南丫岛大湾遗址发掘简报》,《南中国及邻近地区 古文化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页195-208。
    372.区家发、莫稚:《白泥村陈家园遗址发掘报告》,《香港考古学会会刊》第15卷(1999-2002年),页18-28。
    373.曲石:《古玦监考》,《文博》1993年增刊第二号,页46-47。
    374.任式楠:《中国史前玉器类型初析》,《中国考古学论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纪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年,页106-130。
    375.三峡考古队第三组:《湖北宜昌杨家嘴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4年第1期,页39-56。
    376.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周代墓地》,《考古》1998年第9期,页11-25。
    377.山东大学考古系:《四川开县余家坝战国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1期,页53-59。
    378.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长青仙人台五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9期,页18-30。
    379.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泗水尹家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380.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泗水尹家城第一次试掘》,《考古》1980年第1期,页11-17、31。
    381.山东省博物馆:《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1期,页73-104。
    382.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益都苏埠屯第一号奴隶殉葬墓》,《文物》1972年第8期,页17-30
    383.山东省济宁市文物管理局:《薛国古城勘查和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1年4期,页449-495。
    384.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济宁地区文物组、曲阜县文管会:《曲阜鲁国古城》,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
    38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沂水县博物馆:《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9期,页1-10。
    386.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荏平尚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5年第4期,页465-506。
    387.山东省烟台地区文管组:《山东蓬莱县西周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干刊.3》,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页50-55。
    38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8期,页22-33、68。
    38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四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8期,页1-21。
    39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大墓及车马坑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9期,页59-86。
    39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侯马上马墓地简报(1963-1986)》,《文物》1989年第6期,页1-21。
    39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39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晋国赵卿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39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上马墓地3号车马坑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3期,页35-49。
    395.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侯马盟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
    396.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芮城永乐宫新址墓葬清理简报》,《考古》1960年第8期,页18-21。
    397.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考古》1963年第5期,页229-245。
    398.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洪洞县文化馆:《山西洪洞永凝堡西周墓葬》,《文物》1987年第2期,页1-16。
    399.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韩城市文物旅局:《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M26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1期,页4-21。
    400.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店子秦墓》,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40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宝鸡晁峪东周亲墓葬的发掘》,《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4期,页3-8。
    40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长武上孟村秦国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3期,页8-17
    40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神木新华遗址1999年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1期,页3-12。
    40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铜川枣庙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2期,页7-17。
    40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宝鸡市考古工作队:《陕西陇县边家庄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1期,页14-23、54。
    406.陕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山西省长治市博物馆:《长治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页63-86。
    407.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安普渡村西周墓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1期,页75-86。
    408.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宝鶏阳平镇秦家沟村秦墓发掘记》,《考古》1965年第7期,页339-346。
    409.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秦墓发掘组:《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10期,页55-67。
    410.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2期,页1-29。
    411.陕西省雍城考古队:《陕西凤翔春秋秦国凌阴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3期,页43-47。
    412.陕西省雍城考古工作队:《陕西凤翔八旗屯秦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3》,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413.陕西雍城考古队:《风翔马家庄春秋秦一号建筑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页12-20。
    414.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云塘西周骨器制造作坊遗址试掘简报》,《文物》1980年4期,页27-38。
    415.商志香覃:《香港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416.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崧泽: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417.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考古精萃》,上海:上海美术人民出版社,2006年。
    418.尚元正:《广东珠海荷包岛锁匙湾遗址调查》,《东南考古研究》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71-82。
    419.深圳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环珠江口史前文物图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1年。
    420.深圳市博物馆(编):《深圳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421.深圳市博物馆、深圳市盐田区文管办、深圳市文管办、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广东深圳市盐田区黄竹园遗址的发掘》,《考古》2008年第10期,页17-32。
    422.深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深圳博物馆,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编):《深圳7000年:深圳出土文物图录》,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423.石彰如、刘益昌:《大马璘》,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7年
    424.史智民、宁会振:《三门峡市花园北街发现一座西周墓葬》,《文物》1999年第11期,页17-22。
    425.四川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古队:《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记略》,《文物》1961年第11期,页15-21、60。
    426.四川大学考古系等、云阳县文物管理所:《云阳李家坝巴人墓地发掘报告》,《重庆库区报告集·1998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页348-388。
    427.四川省博物馆:《巫山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页461-490。
    428.四川省金沙江渡口西昌段、安宁河流域联合考古调查队:《西昌坝河堡子大石墓发掘简报》,《考古》1976年第5期,页326-330。
    429.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涪陵市文化局:《四川涪陵小田溪四座战国墓》,《考古》1985年第1期,页14-17、32。
    430.宋文熏、连照美:《卑南考古发掘,1980-1982:遗址概况,堆积层次及生活层出土遗物分析》,台北市: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年。修订本见于《卑南遗址发掘资料整理报告.第3卷,遗址堆积层次及文化层出土遗物之分析研究.1986》(原著宋文熏,连照美;辑成连照美)。
    431.宋文熏、连照美:《卑南考古发掘1980-1982》,台北:台湾大学出版社,2004年。
    432.宋文熏、连照美:《卑南遗址第11-13次发掘工作报告》,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专刊;第12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1988年。。
    433.宋文熏、连照美:《卑南遗址第9-10次发掘工作报告》,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专刊;第8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1988年。
    434.宋文熏、连照美:《台湾史前时代兽形玉耳玦饰》,《考古人类学刊》第四十四期(1984年),页148-169。
    435.宋文熏:《论台湾及环中国南海史前时代的玦形耳饰》,《中央研究院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考古组》上册,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年,页117-140。
    436.苏布德:《朝格力图红山文化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第2期,页17-20。
    437.苏州博物馆吴江市文物陈列室:《江苏吴江广福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4期,页41-51。又见《马家浜文化》(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页161-170。
    438.苏州博物馆、常熟博物馆:《江苏常熟罗墩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7期,页16-30。
    439.苏州博物馆、昆山市文化局、千灯镇人民政府:《江苏昆山市少卿山遗址的发掘》,《考古》2000年第4期,页32-49。
    440.苏州博物馆、昆山市文物管理所、昆山市正仪镇政府:《江苏昆山绰墩遗址第一至第五次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3年增刊1。又见《马家浜文化》(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页180-192。
    441.苏州博物馆、昆山市文物管理所:《江苏昆山市绰墩遗址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0年第4期,页40-55。
    442.苏州博物馆、张家港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张家港徐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5年3期,页313-363。
    443.苏州博物馆、张家港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张家港市东山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10期,页45-57。
    444.随县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7期,页1-24。
    445.孙秉君、陈建凌、程蕊萍:《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2005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页78-84。
    446.孙长庆、殷德明、干志耿:《黑龙江新石器时代玉器研究——兼论黑龙江古代文明的起源》,《考古学文化论集》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页104-134。
    447.孙国平、李林、沈明生:《海盐发现良渚文化墓地》,《中国文物报》1998年6月14日,第一版。
    448.孙国平、李林:《浙江海盐县龙潭港良渚文化墓地》,《考古》2001年第10期,页26-45。
    449.孙国平:《河姆渡文化玉器再研究——从田螺山遗址出土材料谈起》,《东南考古研究》第四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待刊)。
    450.孙守道:《中国史前东北玉文化试论》,《东亚玉器》第一册,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页102-119。
    451.索秀芬、李少兵:《白音长汗兴隆洼文化玉器》,《东南考古研究》第四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待刊)
    452.唐先华:《末阳发现春秋越墓》,《江汉考古》1993年第4期,页92。
    453.桃源县文化馆:《桃源县发现汉代铜器和晋代印章》,《湖南考古辑刊》第三集(1986年),页276-277。
    454.陶正刚、王克林:《侯马东周盟誓遗址》,《文物》1972年第4期,页27-37、71。
    455.滕县博物馆:《山东滕县发现滕侯铜器墓》,《考古》1984年第4期,页333-337。
    456.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队、宝坻县博物馆:《天津宝坻县牛道口遗址调查发掘简报》,《考古》1991年第7期,页577-586。
    457.佟柱臣:《仰韶、龙山文化石质工具的工艺研究》,《中国东北地区和新石器时代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页127-134。
    458.王未想:《巴林左旗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辽海文物学刊》1994年第1期,页14-122。
    459.王晓田:《湖北宜昌县下岸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1期,页31-39。
    460.王轩:《山东邹县七家峪村出土的西周铜器》,《考古》1965年第11期,页541-547。
    461.王毓彤:《湖北省江陵发现西周铜器》,《文物》1963年2期,53-55。
    462.王子:《浙江台州灵江出土的史前文化遗物》,《东南文化》1998年第3期,页50-52。
    463.魏运亨、卜昭文:《阜新查海出土七八千年的玉器》,《中国文物报》1990年2月8日,第1版。
    464.吴春明:《福建先秦玉器初探》,《东亚玉器》第一册,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页298-303。
    465.吴大澄:《古玉图考》(影清光绪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页52。
    466.吴苏:《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8年第4期,页223-240 。
    467.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吴县春秋吴国窖藏》,《文物》1988年11期,页1-13。
    468.武进县文化馆、常州市博物馆:《江苏武进潘家塘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1979年第5期,页404-407。
    469.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博物馆:《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470.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岐山双庵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集刊.3》1983年,页51-68。
    471.西昌地区博物馆:《西昌河西大石墓群》,《考古》1978年第2期,页91-96。
    472.夏萍:《江西新干发现大型商墓》,《江西文物》1990年4期,页1-2。
    473.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史前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6期,页1-17。
    474.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香港南丫岛沙埔新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6期,页10-29。
    475.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香港涌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6期,页35-53。
    476.香港考古学会、深圳市博物馆:《香港元朗上白泥虎地凹遗址2003年度发掘简报》,《华南考古.2》(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页226-253。
    477.香港中文大学、越南考古学院:《越南海防睛遗址的考古发现》,《东南考古研究》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66-70。
    478.襄樊市博物馆:《湖北襄樊团山东周墓》,《考古》1991年9期,页781-802。
    479.肖一亭:《岭南史前玉石器的初步研究》,《南方文物》1998年第4期,页55-63。
    480.谢青山、杨绍舜:《山西吕梁石楼镇又发现青铜器》,《文物》1960年7期,页51-52。
    481.辛岩、方殿春:《查海遗址1992-1994年发掘报告》,《辽宁考古文集》(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页12-43。
    482.辛岩:《查海遗址发掘又获新成果》,《中国文物报》1994年5月1日,第1版。
    483.辛岩:《查海遗址发掘再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5年3月19日,第1版。
    484.信阳地区文管会、罗山县文管所:《罗山蟒张后李商周墓地第二次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2年第1期,页4-13。
    485.信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信阳市文化局:《河南信阳市平桥西二号春秋墓发掘报告》,《文物》1981年4期,页14-15。
    486.徐长青、翁松龄、白坚:《郑家坳遗存文化分析》,《考古与文物》1994年2期,页64-69。
    487.徐定水、金福来:《浙江乐清古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9期,页791-794。
    488.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页13。
    489.许玉林、傅仁义、王传普:《辽宁东沟县后洼遗址发掘概要》,《文物》1989年第12期,页1-22。
    490.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海阳县博物馆:《山东海阳县嘴子前春秋墓的发掘》,《考古》1996年第9期,页1-10。
    491.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长岛王沟东周墓群》,《考古学报》1993年1期,页57-88。
    492.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蓬莱县柳格庄墓群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9期,页803-810。
    493.杨虎、刘国祥:《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漥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期,页1-26。
    494.杨虎、刘国祥:《兴隆漥聚落遗址发掘再获硕果》,《中国文物报》1993年12月26日,第1版。
    495.杨建芳:《耳饰玦的起源、演变与分布:文化传播及地区化的一个实例》,《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下册,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97年,页139-167。
    496.杨美莉:《中国古代玦的演变与发展》,《故宫学术季刊》第十一卷一期(1993年),页1-57。
    497.杨式挺、崔勇、邓增魁:《广东封开利羊墩墓葬群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5年3期1-16。
    498.杨式挺:《广东史前玉石器初探》,《东亚玉器》第一册,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页304-315。
    499.杨耀林:《深圳先秦玉石饰物初探》,《东亚玉器》第一册,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98年,页316-322。
    500.姚乐音:《东亚史前玉玦的分类与制作》,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501.叶美珍:《花岗山文化之研究》,台东: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2001年。
    502.叶晓红:《史前玉器技术中的解玉砂》,待刊稿。
    503.宜昌地区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湖北省宜昌县清水滩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页1-1 7。
    504.宜昌地区博物馆、宜都县文化馆:《湖北宜都陆城发现一座东汉墓》,《考古》1988年10期,页 910-917。
    505.宜昌地区博物馆:《当阳何家山楚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1年第1期,页1-6。
    506.殷涤非:《安徽屯溪周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90年第3期,页210-213、288。
    507.应山县文化馆文物组:《湖北应山吴店古墓葬清理简报》,《文物》1989年第3期,页51-56。
    508.营盘发掘队:《昭通营盘古墓群发掘简报》,《云南文物》第41期(1995年),页1-8。
    509.雍城考古队、李自智、尚志儒:《陕西凤翔西村战国秦墓的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1期,页8-35-。
    510.雍城考古队、吴镇烽、尚志儒:《陕西风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1期,页12-38。
    511.雍城考古队:《陕西风翔县大辛庄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1期,页1-11。
    512.俞伟超(主编):《长江三峡文物存真》,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年。
    513.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页97-155。
    514.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三次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9期,页459-461、490。
    515.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
    516.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遗址及墓葬》,《考古学报》1956年1期,页43-64
    517.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个旧市群众艺术馆:《云南个旧石梅坝青铜时代墓葬》,《考古》1992年2期,页131-137。
    518.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呈页小松山竖穴土坑墓的清理》,《云南文物》1984年第6期,页10-12。
    519.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呈贡石碑村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3》,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页86-97。
    520.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呈贡天子庙古墓群的清理》,《考古学集刊》第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页132-142。
    521.云南省文物工作队:《昆明上马村五台山古墓清理简报》,《考古》1984年第3期,页213-221。
    522.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昆明市博物馆、官渡区博物馆编:《昆明羊甫头墓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523.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溪市文物管理所、江川县文化局:《江川李家山——第二次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524.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八塔台与横大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525.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元江县洼垤打篙陡青铜时代墓地》,《文物》1992年第7期,页38-54。
    526.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昆明羊甫头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4期,页4-53。
    527.臧振华:《十三行遗址:抢救与初步研究》,台北县板桥市:北县文化局,2001年。528.张长寿、卢连成:《长安张家坡西周井叔墓发掘简报》,《考古》1986年第1期,页22-27、11,图版壹-肆。
    529.张敬国、贾庆元:《望江黄江堰遗址发掘成果丰硕》,《中国文物报》1998年5月10日,第1版。
    530.张敬国、杨德标:《安徽含山出土一批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文物》1989年第4期,页95-96。,
    531.张敬国:《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第二次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研究》第七辑,页259-267、258。
    532.张敬国:《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东南文化》1999年5期,页14-17。
    533.张擎、朱章义、王方:《金沙遗址出土玉器概述》,《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页188-199。
    534.张荣宁:《山西黎城黎国墓地》,《2007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页40-45。
    535.张云鹏:《湖北京山、天门考古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6年第3期,页11-21。
    536.张之恒、陈振忠:《广东珠海市宝镜湾遗址试掘简报》,《东南文化》,1999年第2期,页72-80。
    537.赵评春、李陈奇:《黑龙江出土玉器及新发现赤玉双联璧研究》,《东南考古研究》第四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待刊)
    538.赵清、王文华、刘松根:《河南新郑新禹公路战国墓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5期,页397-404。
    539.浙江省安吉县博物馆:《浙江安吉出土商代青铜器》,《文物》1986年2期,页37-39。
    540.浙江省考古研究所、遂昌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好川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页86-91。
    541.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河姆渡发现原始社会重要遗址》,《文物》1976年第8期,页6-14。
    542.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博物馆:《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1期,页39-94。
    543.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嘉兴马家滨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考古》1961年第7期,页345-354。又见《马家浜文化》,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页20-34。
    54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跨湖桥》,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54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阳市博物馆:《浙江东阳前山越国贵族墓》,《文物》2008年第7期,页4-22。
    54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昆山》,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54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岩市博物馆:《黄岩小尖人西周时期土墩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3》,页200-205。
    54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嘉兴市博物馆:《嘉兴吴家浜遗址发掘简报》,《马家浜文化》,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页35-44。
    54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嘉兴市博物馆:《浙江嘉兴吴家浜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页34-42。
    55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绍兴印山大墓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11期,页4-16。
    55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瓯海区文博馆:《浙江瓯海杨府山西周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1期,页25-36。
    55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象山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象山县塔山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97》,杭州:长征出版社,1997年,页22-73。又见《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页181-182。
    55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浙江余姚田山新石器时代2004年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1期,页4-24。
    55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55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55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河浜:崧泽文化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55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乡章家滨、徐家滨梁良渚文化墓葬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页32-50。
    55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瑶山》,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55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老虎山一号墩发掘》,《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页51-95。
    56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印山越王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561.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粮山石穴墓——兼谈吴国的葬制及人殉》,《考古与文物》1987年10期,页29-38。
    562.镇江市博物馆:《丹徒镇四脚敦西周土墩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9年4、5期合刊,页52-59。
    563.郑辉、朱高见:《福建和平县发现一座西周墓》,《东南文化》1999年第1期,页200-203。
    564.郑杰祥:《河南新野发现的曾国铜器》,《文物》1973年第5期,页14-20。
    565.郑均生、唐先华:《湖南衡阳发现商代铜卣》,《文物》2000年第10期,页58-60、11。
    566.郑振香:《1975年安阳殷墟的新发现》,《考古》1976年第4期,页264-272、263。
    567.郑州市文物工作队、新郑县文物保管所:《1984—1986年洛阳市区周墓发掘简报》,《考古》1989年第9期,页789-798。
    568.郑州市文物工作队、新郑县文物保管所:《河南新郑大高庄东周墓》,《文物》1995年第3期,页16-30。
    569.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铭功路东商代遗址》,《文物》2002年第9期。
    570.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57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57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57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长江工作队:《湖北均县朱家台遗址》,《考古学报》1989年1期,页25-56。
    57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琉璃河考古队:《1981-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5期,页405-416、404。
    57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葬——1982—1992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57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澧西发掘报告:1955-1957年陕西长安县沣西乡考古发掘资料》,北京:文物出版社,1962年。
    57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57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兴隆漥聚落遗址发掘获硕果》,《中国文物报》1992年12月13日,第1版。
    57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58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58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页27-146。
    58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4-1988年安阳大司空村北低殷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4年4期,页471-498。
    58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郭家庄160墓》,《考古》1991年第5期,页390-391。
    58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五号墓的发掘》,《考古学报》1977年2期,页57-98。
    58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殷墟大司空M303发掘发掘》,《考古学报》2008年3期,页353-394。
    58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宝鸡发掘队:《陕西宝鶏福临堡东周墓葬发掘记》,《考古》1963年第10期,页536-543。
    58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大甸子——夏家甸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58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北京:中国大百全书出版社,2003年。
    58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镐工作队:《1984-85年沣西西周遗址、墓葬发掘报告》,《考古》1987年第1期,页15-32。
    59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队:《1987、1991年陕西长安张家坡的发掘》,《考古》1994年第10期,页895-909。
    59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67年长安张家坡西周墓葬的发掘》,《考古学报》1980年4期,页457-501。
    59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1984年长安普渡村西周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9期,页769-777、799 。
    59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商丘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拓城孟庄商代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49-70。
    59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队:《黄梅县塞墩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页195-196。
    59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队:《黄梅县塞墩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8》,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页197。
    59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队:《黄梅县塞墩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页196-197。
    59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1983年洛阳西工区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6期,页508-521。
    59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洛阳凯旋路南东周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0年第3期,页359-394。
    59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10期,页865-874。
    60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沟聚落遗址2002-2003年的发掘》,《考古》2004年第7期,页3-8。
    60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敖汉旗博物馆:《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2000年第9期,页30-48。
    60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山东滕州市前掌大商周墓地1998年发掘简报》,《考 古》2000年第7期,页13-28。
    60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功发掘队:《1982—1983年陕西武功黄家河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7期,页601-615、649。
    604.周润垦、张浩林、原丰:《江苏邳州梁王城遗址发掘》,《2005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页29-34。
    605.周晓陆、张敏:《治玉说》,《南京博物院集刊》1984年第7期,页49 。
    606.周原扶风文管所:《陕西扶风强家一号西周墓》,《文博》1987年第4期,页5-20。
    607.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县周原遗址庄李西周墓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第12期,页3-21。
    608.珠海市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珠海考古发现与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609.珠海市博物馆:《广东珠海荷包岛锁匙湾遗址调查》,《东南考古研究》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71-82。
    610.珠海市博物馆:《广东珠海市宝镜湾遗址试掘简报》,《东南文化》1999年第2期,页72-80。
    611.邹兴华(编):《岭南古越族文化论文集》,香港:香港市政局,1993年。日文
    612.上田耕 1998「九州发现の玦状耳饰」『东亚玉器·第二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338-349页。
    613.#12
    614.#12
    615.#12
    616.#12
    617.川崎保 2004「玦状耳饰系统.起源论概観」『环日本海の玉文化の始源と展开:日本海学推进机构委讬研究事业』新潟:敬和学园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35-44页。
    618.#12
    619.中山清隆 2004「朝鲜半岛出土の玦状耳饰について」『玉文化』创刊号,73-77页。
    620.中山清隆 2004「朝鲜半岛の先史玉器と玉作リ关连资料」『季刊考古学』第89号,89-91页。
    621.中山清隆 2004「朝鲜半岛出土の玦状耳饰について」『玉文化』创刊号,73-77页。
    622.中村慎一 1987「中国出土の玦状制品」『东南アジア考古学会会报』第7号,4-7页。
    623.木下哲夫 2004「玦状耳饰の出土状态を考ぇる」『季刊考古学』第89号,76-78页。
    624.#12
    625.#12
    626.后藤秀彦 2004 「北海道浦幌町共荣B遗跡出土の玦状耳饰」『玉文化』创刊号,103-107页。
    627.春城秀尔 1997「魂を结ぶ」『古代の装い』东京:讲谈社。
    628.梅原末治 1964『殷墟』东京:朝日新闻社,17-21页。
    629.梅原末治 1971「史前の玦状耳饰に就いての所见」『日本古玉器杂考』东京:吉川弘文馆,306-332页。
    630.鹿野忠雄 1946 「东南亚细亚に(?)ける有角玦状石轮」『东南亚细亚民族学先史学研究』东京:矢岛书房,227-234页。
    631.藤田富士夫 1990「日本海域の玉作り文化」,『古代の日本海文化:海人文化の伝统と交流』东京:中央公论社,57-75页。
    632.#12
    633.藤田富士夫 1998「日本列岛の玦状耳饰の始原に关する试论」『东亚玉器·第二卷』香港:香港 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312-321页。
    634.藤田富士夫 2000「红山文化と绳文文化の玉器交涉」『自然と文化』第64期,12-17页。
    635.#12
    636.藤田富士夫 2001「日本海をめぐる玉文化交流」『日本海学の新世纪』东京:角川书店,128-142页。
    637.#12
    638.#12
    639.藤田富士夫 2004「大陆渡来说を考ぇる 」,『季刊考古学』第89号,72-76页。
    640.#12
    641.#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