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以来新乡土小说的流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作为研究主体。恩格斯当年提出的“历史的美学的”批评视角,对于当代乡土中国叙事的认知与研究,尤其显示出其特殊的意义与价值。本论文正是借助了这一理论视点,并借鉴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所倡导的“开放的社会历史批评”观念,着眼于现实乡土的变革给文学创作带来的内在与外在影响展开了系列论述。
     截取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创作,并使其与80年代文化“寻根”进行精神脉络的衔接,能使这一时期的乡土小说围绕着根性内涵的演变而清晰地呈现出“寻根”、“拔根”、“扎根”的精神探求特征。这对于我们的研究无疑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时段与内涵主线,显示了其难以替代的研究优势与价值。因而,本论文的理论创新之处在于,它第一次系统地把对90年代乡土小说的研究上溯至80年代“寻根”小说。这一研究视点的选取与研究边界的限定,使本论文以文化“寻根”为起点,潜心挖掘出其与90年代“后寻根”小说在精神向度上的内在接续性。而现实乡土的现代性演变恰是印证了“拔根”、“扎根”的社会学说,这种演变对乡土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小说家从文化寻根发生了向精神寻根的深层次扭转,对乡土也由“审根”转而出现向“审美”的过渡,“后寻根”小说在总体上又表现出与“寻根”的某种异质性。而正是这种对文化寻根的接续与背离,使我们从根性内涵的延伸演变顺利探测出乡土小说在当代的整体特征。探察90年代乡土小说,以“寻根”为研究起点,以根性内涵的演变为研究视点,可以使我们获得双向的重要收获:对内,我们可以把握到小说家扎根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神向度与审美追求;向外则可以获得促成90年代乡土小说演变的历史、文化语境,把握到这种转型不仅与当代乡土中国的现实变革有关,其中所涉及的文化命题还有其普泛性,它们并非本民族的文化困境,更有其世界性。
     全文由五章组成。绪论部分首先确立了对90年代以来新乡土小说的研究视角,即从乡土母题的根性内涵入手,指出从90年代开始,“拔根”与“扎根”主题与80年代的文化“寻根”组成了这一时期乡土小说的内涵主线,并日益呈现出突出的美学风格,对当代乡土中国叙事产生了从内涵到外延的深远影响;本论文第一章论述了寻根文学并没有成为一个过去时,它所确立的文化审美视角使其成为90年代新乡土小说的发端,并为后者的美学流变与精神转向提供了重要的“酵素”;在这种文学“酵素”的引领之下,第二章、第三章主要从90年代新乡土小说叙事类型呈现出的多元形态以及几种主要文化命题的衍变,对乡土小说进行了独特的辨析;小说家们在世纪末前后以一种闯入意识暗区的美学冲动表达着他们内在的文化焦虑。第四章在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背景下,对他们显在的语言实验激情与深意进行了关注;以作家个体的创作流变来作为考察乡土小说新变的视点,则不仅可以清晰地获得创作个体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能以点带面地获得更为感性的整体认知。因此,第五章对小说家在90年代的风格化书写模式进行了有原创意义的研究。
Taking the Local Novels in China since 1990s as the descriptive objects, this essay studies the litera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rural reform. And Engels put forward angle of history and aesthetic critical view that has especi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Local Chinese Narration.
     Taking the local novels since 1990s and comparing with in 1980s', it can unfold its Spiritual pursuit clearly by studying the evolvement of the roots. And it has special advantage and value. The essay has its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it traces to "seeking roots" novels to study Local Novels 1990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modern evolvement of the country brings great influence, which makes the Local Novels turn to aesthetic transition, and so the post-seeking root novels put up some heterogeneity. Studying the Local Novels in 1990s from seeking root novels, we can obtain bidirectional gains: we can obtain the novelists'spirit and esthetics; also we can see the history and cultural context, which makes Local Novels evolvement. The cultural proprsition has worldwide common characters.
     The article is made up of five chapters. At the very beginning, the essay takes the rootage as the angle of research, the essay considers that the local novels show new esthetics style since 1990s. The first chapter primarily general description about the local novels, and considers that cultural esthetics in 1980s has been the "ferment" for new local novels in 1990s. The second chapter and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show multiple forms of several major cultural and evolution of the proposition. The fourth chapt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language of local novels. The fifth chapter, the essay studies the novelists writing mode in 1990s.
引文
[1]侯传文:《<佛本生经>与故事文学母题》,《东方从刊》1996年1期。
    [2]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3]阿兰.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98-299页。
    [4]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1]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火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0页。
    [2]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0页。
    [1]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3页。
    [2]侯传文:《<佛本生经>与故事文学母题》,《东方丛刊》1996年1期。
    [3]罗关德:《乡土记忆的审美视阈——20世纪文化乡土小说八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4]罗关德:《乡土记忆的审美视阈——20世纪文化乡土小说八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72-79页。
    [5]茅盾:《关于乡土文学》,《文学》第6卷第2号,1936年2月1日。
    [1]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2]罗关德:《乡土记忆的审美视阈——20世纪文化乡士小说八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3]罗关德:《乡土记忆的审美视阈——20世纪文化乡土小说八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4]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页。
    [5]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87页。
    [1]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97页。
    [2]龙晶激:《我国农民工问题研究》,中国城市发展网“专家论坛”。
    [3]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版,第87页。
    [4]张炜:《九月寓言》“代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
    [5]李洱:《阎连科的力量》,《北京日报》2004年2月16日。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7页。
    [2]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3页。
    [3]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4页。
    [1]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8页。
    [2]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3页。
    [3]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1-32页。
    [4]张炜:《九月寓言》“代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6页。
    [5]张炜:《九月寓言》“代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
    [6]张炜:《九月寓言》“代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
    [7]张炜:《芦青河四问》,《美妙雨夜》,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24页。
    [1]张炜:《九月寓言》“代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299页。
    [2]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3页。
    [3]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2页。
    [4]夏榆:《莫言访谈:记忆被一种声音激活》,《南方周末》2001年5月18日。
    [1]夏榆:《莫言访谈:记忆被一种声音激活》,《南方周末》2001年5月18日。
    [2]赵允芳:《毕飞宇:“我不是一个有故乡感的作家”》,《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10月21日。
    [3]朱晓进:《“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1]段崇轩:《地域性:乡村小说创作的盲点》,《小说评论》1999年第2期。
    [2]周水涛:《“乡土小说”的涵盖能力及其他》,《当代文坛》2003年第1期。
    [3]段崇轩:《90年代乡村小说总论》,《文学评论》1998年第3期。
    [1]周水涛:《“乡土小说”的涵盖能力及其他》,《当代文坛》2003年第1期。
    [2]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自序”,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3]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自序”,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
    [4]王涧:《另一种声音:90年代的乡村小说》,《当代文坛》1999年第6期。
    [5]叶君:《乡土·农村·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
    [6]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84页。
    [1]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第480页。
    [2]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82页。
    [3]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9-22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2]李怀宇、李雅丽:《莫言:想跟马尔克斯比试一下》,《南方都市报》2004年6月15日。
    [3]陈吉元主编:《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153页。
    [1]茅盾:《关于乡土文学》,《文学》第六卷第二号,1936年2月1日。
    [2]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3]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207页。
    [1]叶君:《乡土·农村·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
    [2]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05页。
    [1]罗四鸰:《文学中的城乡:对立、取代与共存?》,《文学报》2005年12月1日。
    [2]罗四鸰:《文学中的城乡:对立、取代与共存?》,《文学报》2005年12月1日。
    [3]罗四鸰:《文学中的城乡:对立、取代与共存?》,《文学报》2005年12月1日。
    [4]段崇轩:《乡村小说,一个世界性的文学母题》,《文艺争鸣》2000年第1期。
    [5]王安忆:《生活的形式》,《上海文学》1999年第5期。
    [6]王安忆:《二篇小说谈》,《北京文学》2000年第1期。
    [7]罗四鸰:《文学中的城乡:对立、取代与共存?》,《文学报》2005年12月1日。
    [1]黄毓璜:《文学与乡村》,《文化评论》2007年第1期。
    [2]徐德明:《进城后的乡下人记忆与城市主体的冲突》,《文艺争鸣》2007年第4期。
    [3]罗四鸰:《文学中的城乡:对立、耿代与共存?》,《文学报》2005年12月1日。
    [4]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8页。
    [5]李云雷:《“底层叙事”前进的方向——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小说选刊》2007年第5期。
    [6]贺绍俊:《底层文学的社会性与文学性》,《小说选刊》2007年第9期。
    [1]贺绍俊:《底层文学的社会性与文学性》,《小说选刊》2007年第9期。
    [2]邵燕君:《与大地上的苦难擦肩而过——由阎连科<受活>看当代乡土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失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6期。
    [1]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页。
    [2]吴秉杰:《现实主义沉思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19页。
    [3]丁帆:《漫论当前乡土小说走向》,《小说评论》1998年第4期。
    [4]雷达:《现实主义冲击波及其局限》,《文学报》1996年6月27日。
    [5]周介人:《现实主义再掀“冲击波”——编者的话》,《上海文学》1996年第8期。
    [6]吴秉杰:《现实主义沉思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21-322页。
    [1]吴秉杰:《现实主义沉思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21-322页。
    [2]段崇轩:《九十年代中国乡村小说精编》“序”,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3]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重要尝试》,《南方文坛》2004年第2期。
    [1]邵燕君:《与大地上的苦难擦肩而过-由阎连科<受活>看当代乡土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失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6期。
    [2]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3]肖鹰:《真实的可能与狂想的虚假——评阎连科<受活>》,《南方文坛》2005年第2期。
    [4]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9页。在这本书里,杰姆逊提出:“现代主义是关于焦虑的艺术,包含了各种剧烈的感情:焦虑、孤独、无法言语的绝望等等。”
    [1]叶庭芳:《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华夏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79页。
    [2]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重要尝试》,《南方文坛》2004年第2期。
    [3]徐德明:《“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1]轩红芹:《“向城求生”的现代化诉求》,《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2]徐德明:《乡下人的记忆与城市的冲突》,《文艺争鸣》2007年第4期。
    [3]段崇轩:《地域性:乡村小说创作的盲点》,《小说评论》1999年第2期。
    [4]丁帆:《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论纲》,《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第5期。
    [5]罗云峰:《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几个因素》,《文汇报》2001年11月12日。
    [6]丁帆:《乡土小说:多元化之下的危机》,《山西文学》1996年第11期。
    [1]李星:《新世纪的中国小说和未来走向》,《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吴秉杰:《现实主义沉思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页。
    [3]刘保昌:《寻找与背离:寻根派小说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2期,2001年3月。
    [1]旷新年:《“寻根文学”的指向》,《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2]旷新年:《张承志:鲁迅之后的作家》,《读书》2006年第11期。
    [3]陈仲庚:《韩少功:从“文化寻根”到“精神寻根”》,《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2期。
    [1]曹雪萍:《莫言VS李敬泽:向中国古典小说致敬》,《新京报》2005年12月25日。
    [2]曹雪萍:《莫言VS李敬泽:向中国古典小说致敬》,《新京报》2005年12月25日。
    [3]旷新年:《“寻根文学”的指向》,《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1]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6页。
    [2]季红真:《无主流的文学浪潮——论“寻根后”小说(一)》,《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2期。
    [3]旷新年:《“寻根文学”的指向》,《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1]吴秉杰:《现实主义沉思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2]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
    [3]熊元义:《关于中国作家精神寻根问题》,《南方文坛》2002年第5期。
    [4]陈仲庚:《韩少功:从“文化寻根”到“精神寻根”》,《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2期。
    [5]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
    [1]曹雪萍:《张炜盛赞“齐文化”具幻想气质——斛读《刺猬歌》文化脉络》,《新京报》2007年4月21日。
    [2]《张炜解读<刺猬歌>呼吁人们认知“齐文化”》,新浪读书2007年4月24日。
    [3]《张炜解读<刺猬歌>呼吁人们认知“齐文化”》,新浪读书2007年4月24日。
    [4]韩少功:《枫鬼》,《马桥词典》,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64-65页。
    [1]李锐:《语言自觉的意义(之一)》,《谁的人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25-327页。
    [2]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7页。
    [3]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319页。
    [4]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2页。
    [1]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2页。
    [2]段崇轩:《民间的魅力与生命——评刘玉堂的小说创作》,《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
    [3]旷新年:《“寻根文学”的方向》,《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4]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306页。
    [1]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3-45页。
    [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页。
    [1]韩少功:《马桥词典·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8页。
    [2]李锐:《我们的可能——写作与“本土中国”断想三则》,《谁的人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97页。
    [3]张炜:《张炜文集》“中长篇小说卷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649页。
    [4]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7页。
    [1]段崇轩:《九十年代中国乡村小说精编》“序”,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5-26页。
    [2]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8-29页。
    [3]段崇轩:《90年代乡村小说综论》,《文学评论》1998年第3期。
    [1]赵白生:《生态主义序言:人文主义的终结?》,《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
    [2]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2期,2006年3月。
    [3]毛娟:《生态批评的浪漫主义资源》,《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
    [1]段崇轩:《九十年代中国乡村小说精编》“序”,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杨立元:《新现实主义小说出现的历史情境》,《新现实主义小说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2]张德祥:《现实主义再认识》,《文艺报》,1997年1月16日。
    [1]李保平:《现实主义的“多路出击”》,《文艺报》1997年5月13日。
    [2]张德祥:《现实主义再认识》,《文艺报》1997年1月16日。
    [3]陈应松:《松鸦为什么鸣叫》,《马嘶岭血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1]唐达天:《毛卜喇》,《悲情腾格里》,敦煌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1页。
    [3]李万武:《与现代主义相遇的现实主义文学》,《文艺报》2005年11月20日。
    [4]吴秉杰:《现实主义沉思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25页。
    [5]吴秉杰:《现实主义沉思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25页。
    [1]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144页。
    [2]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87页。
    [1]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自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3页。
    [2]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5页。
    [3]崔宜明在《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中的发言,王晓明等著,《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
    [4]段崇轩:《九十年代中国乡村小说精编》“序”,华夏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19页。
    [5]张炜:《芦青河四问》,《美妙雨夜》,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20页。
    [1]张炜:《精神的魅力》,《张炜文集》“长中篇小说卷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651页。
    [2]刘继明:《用作品构筑我们的道德——论陈应松及其神农架叙事》,左岸文化,2006年4月19日。
    [3]何言宏、杨霞:《坚持与抵抗:韩少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1]聂运伟:《最后的守望者——陈应松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2]段崇轩:《90年代乡村小说总论》,《文学评论》1998年第3期。
    [3]莫言:《小说的气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4]王晓明等:《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该处引文出自徐麟的发言。
    [5]张炜:《精神的魅力》,《张炜文集》“长中篇小说卷三”,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年版,第643页。
    [1]韩少功:《暗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2]该处引文出自崔宜明在《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中的发言,作者为王晓明等,《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
    [3]南帆:《人文环境与知识分子》,《上海文学》1994年第5期。
    [1]韩少功:《暗示》“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新颖:《行将失传的方言和它的世界——从这个角度看<丑行或浪漫>》,《上海文学》2003年第12期。
    [3]张炜:《京城过录——外省及其他》,《外省书》“附录”,漓江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
    [4]莫言:《小说的气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5]张炜:《京城过录——外省及其他》,《外省书》“附录”,漓江出版社2007年版,第205页。
    [6]段崇轩:《九十年代中国乡村小说精编》“序”,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段崇轩:《九十年代中国乡村小说精编》“序”,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2]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71页。
    [3]赛妮亚:《阎连科的盒子》,《年月日》,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4]阎连科:《小村与乌鸦》,《年月日》,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4页。
    [1]吴秉杰:《现实主义沉思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页。
    [1]吴秉杰:《现实主义沉思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2页。
    [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1页。
    [4]韩少功:《马桥词典》,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4页。
    [1]李锐:《农具的教育》,《太平风物》“前言”,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2]陈应松:《望粮山》,《马嘶岭血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142页。
    [3]李锐:《农具的教育》,《太平风物》“前言”,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4]迟子建:《亲亲土豆》“自序”,《池子建文集》(3),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张炜:《文学的村庄》,《人样》“序”,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4巷第2期,2006年3月。
    [2]赵白生:《生态主义:人文主义的终结?》,《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
    [3]孙冬梅、张九雨:《“荒原焦虑”与人类责任——兼谈人本主义向生态主义的转向》,《中华读书报》2003年4月9日。
    [4]毛娟:《生态批评的浪漫主义资源》,《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
    [5]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第34卷第2期,2006年3月。
    [1]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118页。
    [2]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143页。
    [3]张艳梅:《中国现代抒情性乡土小说的生态伦理叙事》,《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期。
    [4]胡筝:《生态文化:生态实践与生态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37页。
    [5]胡筝:《生态文化:生态实践与生态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29页。
    [1]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5页。
    [2]甘阳:《八十年代文化讨论的几个问题》,《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3]胡筝:《生态文化:生态实践与生态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63页。
    [1]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64页。
    [2]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63页。
    [3]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5-37页。
    [4]New York Times:1971年6月27日,转引自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注释”,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257页。
    [1]阿诺尔德·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429页。
    [1]赵本夫:《陆地的围困》,《赵本夫文集·仇恨的魅力》,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第154页。
    [2]赵本夫:《涸辙》,《赵本夫文集·仇恨的魅力》,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94页。
    [1]刘继明:《用作品构筑我们的道德》,左岸文化,2006年4月19日。
    [1]孟繁华:《边缘文化与“超稳定文化”——长篇小说创作中的民间文化与传统资源》,《南方文坛》2007年第2期。
    [2]诸大建:《“绿色前沿译丛”总序》,加勒特·哈丁,《生活在极限之内》,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3]徐德明:《“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1]轩红芹:《“向城求生”的现代化诉求——90年代以来新乡土叙事的一种考察》,《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1]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9页。
    [3]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4]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5]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1]徐德明:《“乡下人进城”小说的生命图景》,《文艺报》2006年12月28日。
    [2]陈应松:《太平狗》,《马嘶岭血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14页。
    [1]王安忆:《民工刘建华》,《现代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2]荆永鸣:《口音》,《十月》2003年第3期。
    [3]程绮瑾:《处处为客 四海为家》,《南方周末》2005年10月13日。
    [1]张继:《去城里受苦吧》,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苏奎:《永远的异乡人》,《当代文坛》2005年第3期。
    [3]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1]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读书》2005年第7期。
    [2]王继勤、王宜金、臧鸣:《河南农民自编竹筏顺长江漂至上海找工作》,《东方早报》2006年4月17日。
    [1]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读书》2005年第7期。
    [1]陈应松:《母亲》,《马嘶岭血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
    [2]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读书》2005年第7期。
    [1]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中文版再版译者前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2]贾平凹:《秦腔》“后记”,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561-563页。
    [3]贾平凹、郜元宝:《<秦腔>和乡土文学的未来》,《文汇报》2005年4月10日。
    [1]贾平凹、郜元宝:《<秦腔>和乡土文学的未来》,《文汇报》2005年4月10日。
    [2]《秦腔:一曲挽歌,一段情深——上海<秦腔>研讨会发言摘要》,《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5期。
    [3]《<秦腔>:乡土中国叙事终结的杰出文本——北京<秦腔>研讨会发言摘要》,《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5期。
    [1]王安忆:《生活的形式》,《上海文学》1999年第5期。
    [2]以上文字摘自李敬泽在《新世纪文学的承接与探索——第四届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纪要》中的发言,《南方文坛》2006第1期。
    [3]王安忆:《生活的形式》,《上海文学》,1999年第5期。
    [1]高晓声:《中国农村里的事情——在密西根大学的讲演》,《当代作家评论》,2006第2期。
    [1]李锐:《残摩》,《太平风物》,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2页。
    [2]赵本夫:《即将消失的村庄》,《时代文学》2003年第4期。
    [1]贺仲明:《乡村生态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2]梁晓声:《荒弃的家园》,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年版。
    [1]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87页。
    [1]赵允芳:《毕飞宇:“我不是一个有故乡感的作家”》,《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10月21日。
    [2]张继:《村长的玉米》,《人样》,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69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4页。
    [1]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2]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
    [3]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21页。
    [1]赵本夫:《即将消失的村庄》,《时代文学》2003年第4期。
    [2]李锐:《太平风物》,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6页。
    [3]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1]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163页。
    [2]宫希魁:《中国“三农”问题大透视》,《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2期。
    [3]郜元宝:《评尤凤伟的<泥鳅>——兼谈“乡土文学”转变的可能性》,《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5期。
    [4]关仁山:《九月还乡》,《九十年代中国乡村小说精编》“上卷”,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页。
    [1]胡平:《叙述的盛宴语言的危机》,《小说选刊》第11期。
    [2]张炜:《精神的魅力》,《张炜文集》(中长篇卷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649页。
    [3]李云雷:《“底层叙事”前进的方向——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小说选刊》2007年第5期。
    [1]孙立平:《改革削特权还是减福利?》,《经济观察报》2006年1月16日。
    [2]殷练:《孙立平:改革到了哪一步?》,《经济观察报》2005年10月11日。
    [3]徐友渔:《聚焦改革争论》,《南方周末》2006年2月23日。
    [4]邵燕君:《与大地上的苦难擦肩而过——由阎连科<受活>看当代乡土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失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6期。
    [5]贺绍俊:《底层文学的社会性与文学性》,《小说选刊》2007年第9期。
    [6]邵燕君:《与大地上的苦难擦肩而过——由阎连科<受活>看当代乡土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失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6期。
    [1]邵燕君:《与大地上的苦难擦肩而过——由阎连科<受活>看当代乡土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失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6期。
    [1]邵燕君:《与大地上的苦难擦肩而过——由阎连科<受活>看当代乡土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失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6期。
    [2]李云雷:《底层写作所面临的问题》,《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5期。
    [3]贺绍俊:《底层文学的社会性与文学性》,《小说选刊》2007年第9期。
    [4]程光炜:《“后革命时代”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南方文坛》2002年第4期。
    [5]贺绍俊:《底层文学的社会性与文学性》,《小说选刊》2007年第9期。
    [1]李云雷:《底层写作所面临的问题》,《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郜元宝:《评尤凤伟的<泥鳅>兼淡“乡土文学”转变的可能性》,《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5期。
    [2]《人民文学》“编者按”,2006第3期。
    [3]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
    [1]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
    [2]王安忆:《二篇小说谈》,《北京文学》2000年第1期。
    [3]赵本夫:《天下无贼》,《作家》1998年第5期。
    [1]张颐武:《在“中国梦”的面前坚定信心》,《文学自由谈》2006年第3期。
    [2]鲁太光:《我们为什么写不好农民——以赵树理为参照谈农村题材作品创作》,《小说选刊》2007年第10期。
    [1]李云雷:《“底层叙事”前进的方向——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小说选刊》2007年第5期。
    [2]贺绍俊:《底层文学的社会性与文学性》,《小说选刊》2007年第9期。
    [1]吴义勘:《迟子建论》,《钟山》2007年第4期。
    [2]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713页。
    [1]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88-205页。
    [2]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7-452页。
    [3]赵允芳:《毕飞宇:“我不是一个有故乡感的作家”》,《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10月21日。
    [4]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7-452页。
    [1]李锐:《我们的可能》,《上海文学》1997年第1期。
    [2]李锐:《我们的可能——写作与“本土中国”断想三则》,《谁的人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99页。
    [1]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1]福柯:《主体与权力》,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1999年版,第70页。
    [2]朱荡涤、张闳主编:《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3]朱大可、张闳主编:《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1]毕飞宇:《玉米》,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4页。
    [2]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3]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0页。
    [1]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事——英言论之一》,《钟山》2001年第5期。
    [1]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事——莫言论之一》,《钟山》2001年第5期。
    [1]陈思和:《莫言近年小说创作的民间叙事——莫言论之一》,《钟山》2001年第5期。
    [2]吴秉杰:《现实主义沉思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73页。
    [3]贾平凹、郜元宝:《<秦腔>痛苦创作和乡土文学的未来》,《文汇报》2005年4月28日。
    [1]李锐:《农具的教育》,《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前言”,2006年版。
    [2]唐海东:《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李锐小说的叙事探索》,《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
    [1]李锐:《我们的可能——写作与“本土中国”断想三则》,《谁的人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99页。
    [1]李锐:《我们的可能》,《上海文学》1997年第1期。
    [2]李锐、王尧:《本土中国与当代汉语写作》,《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2期。
    [3]李锐:《万里无云》“序”,台湾—方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1]李锐:《语言自觉的意义(之一)》,《谁的人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25页。
    [2]李锐:《语言自觉的意义(之一)》,《谁的人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30页。
    [3]李锐:《农具的教育》,《太平风物》“前言”,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4]邵燕君:《“以自己的生命之灯照亮形式的大门”——<万里无云>的形式实践》,《南方文坛》2007年第3期。
    [1]王尧:《“本土中国”与当代汉语写作——李锐论》,李锐《天上有块云》,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页。
    [2]李锐:《生命的补偿》,《厚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3]李锐:《重新叙述的故事——代后记》《无风之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1]李锐:《重新叙述的故事——代后记》,《无风之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2]李锐:《语言自觉的意义(之一)》,《谁的人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27页。
    [3]李锐:《农具的教育》,《太平风物》“前言”,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4]李锐:《一种自觉》,《厚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59页。
    [1]李洱:《阎连科的力量》,《北京日报》2004年4月2日。
    [2]夏维东:《阎连科的坚硬》,《我们》2001年10月。
    [3]王尧、林建法:《阎连科:“本土中国”改变了文学的秩序》,《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
    [1]赛妮亚:《阎连科的盒子》,《年月日》“代序”,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阎连科、黄平、白亮:《“土地”、“人民”与当代文学资源》,《南方文坛》2007年第3期。
    [1]夏维东:《阎连科的坚硬》,《我们》2001年10月。
    [1]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重要尝试》,《南方文坛》2004年第2期。
    [1]王岳川:《中国90年代的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日本金泽大学文学部丛刊》,chinaue.com,1999年。
    [1]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8页。
    [1]陆贵山:《铁肩担道义——文艺工作者的精神价值取向》,《文艺报》1999年6月24日。
    [2]童庆炳:《历史——人文之间的张力》,《文艺报》1999年7月15日。
    [3]熊元义:《当前文艺的精神价值取向问题》,《文艺报》2000年4月1日。
    [1]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4页。
    [2]张炜:《芦青河四问》,《美妙雨夜》“代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20页。
    [1]夏榆:《“到黑夜想你没办法”》,《南方周末》2007年8月9日。
    [2]晓南:《风格与惯性》,北大评刊“曹乃谦专辑”,2007年7月26日。
    [1]吴秉杰:《现实主义沉思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
    [1]邵燕君:《得之于简,失之于单——对曹乃谦创作的评论和评价》,北大评刊“曹乃谦专辑”,2007年7月26日。
    [1]段崇轩:《曹乃谦和他的<温家窑风景>》,《大同日报》2004年7月8日。
    [2]李云雷:《曹乃谦:中国最一流的作家?》,北大评刊“曹乃谦专辑”,2007年7月26日。
    [1]朱晓科:《曹乃谦三议》,北大评刊“曹乃谦专辑”,2007年7月26日。
    [1]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2]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0页。
    [3]黄曼君主编:《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765页。
    [1]甘阳主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2]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1]李锐:《高粱红了几千次》,《上海文学》2006年第1期。
    [1]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72页。
    [2]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3]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中文版再版译者前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凤凰传媒出版集团,2005年。
    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生态扩张主义——欧洲900~1900年的生态扩张》,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克洛德‘阿莱格尔:《城市生态,乡村生态》,商务印书馆,2003年。
    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一一自然、人和技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
    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
    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9年。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20世纪人类思想家文库”,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
    海德格尔:《荷尔得林诗的阐释》,商务印书馆,2000年。
    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
    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阿兰·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刘保端等译:《美国作家论文学》“现代外国文艺理论译丛”第一辑(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
    许英:《城市社会学》,齐鲁出版社,2002年。
    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与特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茅盾:《关于乡土文学》,《文学》6卷2号,1936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文大学出版社(香港),2005年。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吴秉杰:《现实主义沉思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朱晓进:《历史转换期文化启示录——文化视角与鲁迅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
    朱晓进:《“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钱中文:《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何镇邦:《文体的自觉与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
    丁帆等:《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
    何言宏、杨霞:《坚持与抵抗:韩少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俊国:《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席扬:《多维整合与雅俗同构——赵树理和“山药蛋派”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王宁编:《新文学史》(1),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陈伯海主编:《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围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章家恩:《地球人迟到的忏悔——恢复生态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刘金镛、房福贤编:《孙犁研究专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
    段崇轩主编:《九十年代中国乡村小说精编》(上、下),华夏出版社,1999年。
    杨扬编:《莫言研究资料》“中国当代作家研究资料丛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李洁非:《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史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程文超等:《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光东:《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罗关德:《乡土记忆的审美视阈——20世纪文化乡土小说八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贾梦玮主编:《河汉观星——十作家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叶中强:《从想像到现场——都市文化的社会生态研究》,学林出版社,2005年。
    高秀芹:《文学中的中国城乡》,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雷达主编:《贾平凹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Burton Pike,The Image of the City in Modern Literatur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
    Hal S.Barron,The Country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The University of Columbia Press,1985.
    贾平凹:《浮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贾平凹:《怀念狼》,作家出版社,2000年。
    贾平凹:《秦腔》,作家出版社,2005年。
    李佩甫:《黑蜻蜒》,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
    刘庆邦:《平原上的歌谣》,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刘庆邦:《家园何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罗伟章:《变脸》,《人民文学》,2006年第3期。
    周大新:《周大新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
    尤凤伟:《尤凤伟文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
    尤凤伟:《泥鳅》,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
    赵本夫:《赵本夫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
    赵本夫:《天下无贼》,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文汇出版社,2006年。
    王安忆:《现代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鬼子:《瓦城上空的麦田》,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
    吕雷:《大江沉重》,作家出版社,2002年。
    苏童:《苏童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关仁山:《天高地厚》、《大雪无乡》、《九月还乡》、《伤心粮食》等
    韩少功:《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1996年。
    韩少功:《完美的假定》作家出版社,1996年。
    韩少功:《暗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李锐:《无风之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李锐:《天上有块云》,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
    李锐:《谁的人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李锐:《厚土》,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
    李锐:《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张炜:《张炜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张炜:《九月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莫言:《小说的气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
    莫言:《檀香刑》,作家出版社,2001年。
    莫言:《丰乳肥臀》,作家出版社,1996年。
    铁凝:《笨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何申:《年前年后》,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刘醒龙:《刘醒龙文集》,群众出版社,1997年。
    刘醒龙:《黄昏放牛》,背景出版社,1998年。
    刘醒龙:《弥天》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孙惠芬:《歇马山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孙惠芬:《上塘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迟子建:《迟子建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
    迟子建:《清水洗尘》,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迟子建:《雾月牛栏》,华文出版社,2002年。
    赵德发:《缱绻与决绝》(农村三部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阎连科:《耙楼天歌》,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
    阎连科:《阎连科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
    阎连科:《日光流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
    毕飞宇:《玉米》,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
    毕飞宇:《平原》,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
    张继:《人样》,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
    《人民文学》1980年至今
    《小说选刊》1985年至今
    《十月》1990年至今
    《钟山》1990年至今
    《上海文学》1985年至今
    《小说界》1990年至今
    《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至今
    《南方文坛》1990年至今
    另外还有《山花》、《大家》、《收获》、《江南》等等主要文学创作刊物
    伍世昭:《文化价值取向的三个面相——中国九十年代乡土小说一瞥》,《理论与创作》,1997年第6期。
    丁帆:《乡土小说:多元化之下的危机》,《山西文学》,1996年第11期。
    丁帆:《漫论当前乡土小说走向》,《小说评论》,1998年第4期。
    段崇轩:《地域性:乡村小说创作的盲点》,《小说评论》,1999年第2期。
    段崇轩:《民问的魅力与生命——评刘玉堂的小说创作》,《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
    吴亮:《中国乡村小说里的若干现代主义倾向》,《文艺报》,1988年2月6日。
    施战军:《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城市性”》,《文艺研究》,2006年第l期。
    李星:《当代中国的新乡土化叙述一评贾平凹长篇新作《秦腔》》,《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
    南帆:《启蒙与大地崇拜:文学的乡村》,《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杨琳、马俊:《直面苦难与劣根》,《小说评论》,2005年第6期。
    李伯勇:《“乡村记忆”的正与负》,《小说评论》,2005年第6期。
    陈树萍、李相银:《农具的隐喻: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焦虑—评李锐的“农具系列”》,《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
    刘宁:《人文地理视野中的陕西文学》,《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
    黄立华:《<乡约>与“乡约”的较量—<白鹿原>的道德人生》,《小说评论》,2005年第6期。
    贺仲明:《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的新趋向》,《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第6期。
    杨俊蕾:《续写新时代的乡土文学》,《人民日报》,2004年4月13日。
    朱大可:《半个当代文学和它的另一半》,《文论报》,1986年4月11日。
    贾平凹、郜元宝:《<秦腔>的痛苦创作和乡土文学的未来》,《文汇报》,2005年4月28日。
    刘志荣:《缓慢的流水与惶恐的挽歌——关于贾平凹的<秦腔>》,《文学评沦》,2006年第2期。
    李钧:《文化生态学: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理路》,枣庄学院学报,2005年2月。
    王安忆:《生活的形式》,《上海文学》,1999年第5期。
    王安忆:《二篇小说谈》,《北京文学》,2000年第1期。
    轩红芹:《“向城求生”的现代化诉求——90年代以来新乡土叙事的一种考察》,《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李兴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部乡土小说的现代性反思》,《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徐德明:《“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