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研究馀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論文所研究者爲王維之行實與詩文,析作五章:
     第一章爲《王維生年駁異》。王維生年,史籍無載,諸家所考雖甚紛紜,要以長安元年說爲最善。然有學者不以爲然,另作新考,爰有延載元年、久視元年兩說。延載元年說所據者爲“唐代及第進士必須守選三年方能釋褐授官”之守選制,久視元年說則以王維《與魏居士書》與薛用弱《集異記》相關語句爲憑。論文認爲,前者之守選制不合初盛唐時史實,蓋王維進士及第在開元初,不受守選制之限囿,故其生年不可據此而斷,後者對相關語句之解讀有誤,故其所考亦不可信。第二章爲《王維卒年析疑》。王維卒年,史載有乾元二年與上元二年之異,清人據其上元元年所撰詩文以及《謝弟縉新授左散騎常侍狀》繫尾年月“上元二年五月四日”,考以上元二年爲是。今有學者謂此謝狀所署官銜“通議大夫守尚書右丞”與唐官制之“官階相當,無行無守”相背,且所涉其弟王縉事跡亦與學術界之研究不合,故疑其不出王維之手筆,難證上元二年說之韙。論文認爲,唐官制之“官階相當,無行無守”在具體施用時甚雜亂,不宜因之而疑作者是否王維,且學術界對王縉事跡之稽考不盡確,故上元二年說仍可採信。第三章爲《王維行實證僞》。有學者據宋人集內“王維遊雲門山有題句”以及地方志內“有福祐廟祀唐右丞尚書王侯”,推考王維曾轉官至浙江一帶。論文通過對史源之抉發與地書之核驗認爲,題句係人望文生義,誤將王維詩文與地方山川聯繫起來,祀廟則爲唐人因靈異事而置,實與王維行止無涉。第四章爲《王維集異文釋例》。異文研究,既有利於校讎,亦有助於訓詁。論文針對王維集之異文作了初步探究,且大體上分爲六種類型:後人不曉原文之意而妄改,從而造成了異文;爲同義詞或近義詞替代,從而造成了異文;爲音同字或音近字替代,從而造成了異文;形近訛誤,從而造成了異文;異文之雙方爲異體字;異文爲同一聯綿詞之不同變體。第五章爲《王維詩繫年辨詰》。王維詩之繫年,大多在學術界已有定讞,但有學者謂之不確,乃破舊而立新,對王維詩另作繫年。論文認爲,新繫年內有因盲目破舊、一味立新而轉致訛誤及偏頗處,撮舉《送李睢陽》、《酬郭給事》諸例與之商榷。論文附錄《裴迪事跡訂訛》一章,考辨王維乃友裴迪之事跡,且對其家世及籍貫有所補正。
This thesis is research of the conduct and poetic creation of Wang Wei.It is dividedinto five chapters,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Wang Wei’s birth date. Aiming at some errors andbiased opinions in the researches of Wang Wei’s Birth Date in some books publishedrecently,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new testimonies and arguments.The second chapterdiscusses Wang Wei’s death date.Some researchers doubted about the universalconclusion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that Wang Wei died in July,the2nd Year ofShangyuan.This paper refutes this opinion by convincing arguments and investigates theaccuracy of Wang Wei’s death time.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Wang Wei’s life. Someresearchers said Wang Wei had being transferred to Wu Yue,and it was an importantoccasion in his official career.This paper,according to relevant records in literature and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evidence,carries out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into the life ofWang Wei,he had not been transferred to Wu Yue.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different words in Wang Wei’s poetry anthology. There are lots of various versions of atext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ies,and research on the variations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the meaning profoundly.This paper proofreads and corrects some items of variationsaccording to logical meaning,sound and graph,etc,during the study,six types of methodsare used.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annalistic years of Wang Wei’s severalpoems.There are many researches on studying the writing years of some poems byWang Wei,many of them are worthy of praising and they deserve using as a referencewhile fewer of them have faults and mistakes.The paper provides several annalisticmistakes about Wang Wei’s poems in some articles,aiming to make the academic issueclear.There is an appendix at the back of this thesis.It makes a textual research intoinformation about Pei Di.After studying his family, nationality, year of birth, life story,author of this paper presents his own opinion.
引文
①傅斯年:《〈史料與史學〉發刊詞》,見《傅斯年全集》,第3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35頁。
    ②(唐)劉知幾:《史通》,卷五,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6頁。
    ③(清)章學誠:《答客問中》,見氏著《文史通義》,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7頁。
    ④陳鐵民:《新譯王維詩文集》,臺北:三民書局,2009年版,第1頁。
    ⑤(明)王世貞:《讀書後》,卷三,見吳文治《明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546頁。
    ⑥(清)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見郭紹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09頁。
    ⑦(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卷一○,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324頁。
    ①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頁。
    ①顧起經《類箋唐王右丞詩集》卷首《右丞年譜》:“公卒之歲,舊史稱‘乾元二年七月’,新史稱‘上元初,卒年六十一’,相去半年。其集載《爲弟縉謝散騎常侍表》尾又繫以上元年月,則上元時公尚未亡,豈二史不合耶?‘乾’、‘上’二字有訛耶?今姑從舊傳所紀云。”(臺北:學生書局,1979年版,第29—30頁。)
    ②聖曆二年,顧譜本作“聖曆元年”。入谷仙介《王維研究》則謂“顧起經的聖曆元年說,則是根據《舊唐書》裏乾元二年的卒年前推六十一年,本應定生年爲聖曆二年,因計算失誤說成了元年”(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5頁),所言甚是,故將此處“聖曆元年”改作“聖曆二年”。
    ③(清)趙殿成:《右丞年譜》,見氏著《王右丞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548頁。
    ④聞一多:《唐詩大繫》,見《聞一多全集》,第7卷,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頁。
    ⑤莊申:《王維年表》,見氏著《王維研究》,香港:萬有圖書公司,1971年版,第226頁。
    ⑥陳鐵民:《王維年譜》,見氏著《王維新論》,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2頁。
    ⑦莊申《王維年表》謂王縉生年爲“唐武后長安二年”(見氏著前揭書,第226頁),恐係臆改。
    ⑧王從仁:《王維生卒年考辨》,見《文學評論叢刊》第16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356—361頁。
    ⑨姜光斗:《王維生卒年新證》,見《學術月刊》,1983年第8期,第28頁。
    ⑩張清華:《王維年譜》,上海:學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7—13頁。
    11畢寶魁:《王維生年考辨》,見《文獻》,1996年第3期,第3—8頁。
    ①王從仁:前揭文,第359頁。
    ②趙昌平:《王維生卒年考補》,見《中華文史論叢》第41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0頁。
    ①陳鐵民:《王維生年新探》,見氏著前揭第二書,第67—69頁。
    ②同上,第58—69頁。
    ③王勳成:《王維進士及第與出生年月考》,見《文史哲》,2003年第2期,第153—156頁。
    ①陳鐵民、李亮偉:《關於守選制與唐詩人登第後的釋褐時間》,見《文學遺產》,2005年第3期,第115頁。
    ②王勳成:《唐代銓選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版,第2—4頁。
    ③周紹良:《唐代墓志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44頁。
    ④周紹良:前揭書,第563頁。
    ⑤同上,第732頁。
    ⑥周紹良:前揭書,第818頁。
    ①(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361頁。
    ②周紹良:前揭書,第1320頁。
    ③周紹良:《唐代墓志彙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30頁。
    ④吳剛:《全唐文補遺》,千唐志齋新藏專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57—58頁。
    ⑤王佺《唐代干謁與文學》:“現存唐代史料,還不足以證明,初盛唐時期及第進士必須守選三年才能釋褐。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常科及第即刻授官釋褐的現象一般是沒有的,及第舉子必須守選才能釋褐。古代文獻對於文人及第後釋褐,甚至釋褐後選調的過程,習慣以簡歷的方式表述,有時簡短數言便可表示一個跨越數年的過程,往往給人幾件事似乎發生在同一年的錯覺,況且,古人的文字記錄也沒有現代的標點輔助,因此,解讀時難免產生誤會。即使是守選期限已經有嚴格規定的中晚唐時期,也是用簡歷式的語言來記述文人及第釋褐的過程。……對於初盛唐的及第進士而言,即使在及第同年就可以參加冬集的假設下,最短的守選期也要八個月左右,即通過關試、取得春關後,至參加同年吏部銓選之間的這段時間,而釋褐授官則最早也在第二年春天。如果銓選未果,則會繼續守選,等待第二年的銓選,因此就會有一些守選不滿一年、滿一年或兩年便釋褐的情況。至於及第明經,則一般須守選若干年後,方能釋褐。特別是童子科及第舉子,守選時間較長更是合情合理的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50頁。)按,此說既與上引諸方唐志所載相背,其誤自明。
    ⑥王勛成:《初盛唐是否存在守選制說》,見《蘭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第87頁。
    ⑦王勳成:前揭書,第50頁。
    ⑧(唐)吳兢:《貞觀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87頁。
    ①(唐)杜佑:前揭書,第471頁。
    ②楊希義:《唐太宗“精簡官員”說考辨》,見《學術月刊》,1984年第5期,第36—38頁。
    ③楊希義:《讀〈貞觀政要〉劄記》,見《文史》,第33輯,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182頁。
    ④(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7—28頁。
    ⑤王勳成:《初盛唐是否存在守選制說》,見《蘭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第87頁。
    ①周紹良:前揭第一書,第758頁。
    ②河元洙:《從舉子的立場來看唐代的科舉:關於禮部試特點的一篇試論》,見《科舉制的終結與科舉學的興起》,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頁。
    ③吳剛:前揭書,冊八,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6頁。
    ④詳佚名《唐鈔<文選集注>彙存》卷一一三潘岳《夏侯常侍誄》條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61頁)。
    ⑤周紹良:前揭第一書,第117頁。
    ⑥曾資生:《漢唐的貯才制度與精神》,見《新東方》,1944第2期,第24頁。
    ⑦王德權:《試論唐代散官制度的成立過程》,見《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版,第866—867頁。
    ①閻步克:《北魏北齊“職人”初探》,見《文史》第48輯,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30頁。
    ②(唐)杜佑:前揭書,第355頁。
    ③(宋)王欽若:《冊府元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6965頁。
    ④(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版,第1373頁。
    ⑤(宋)王欽若:前揭書,第7390頁。
    ①(宋)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第550頁。
    ②(宋)王欽若:前揭書,第7398頁。
    ③(宋)王溥:前揭書,第1282頁。
    ④(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3236頁。
    ⑤(宋)王溥:前揭書,第1511頁。
    ⑥(唐)杜佑:前揭書,第366頁。
    ⑦李錦繡《唐代教育史中的幾個問題》:“《通典》卷一五記貞元九年五月二十日敕云:‘自今以後,諸色人中有習三禮者,前資及出身人依科目選例,吏部考試;白身依貢舉例,禮部考試。每經問大義三十條,試策三道。所試大義,仍委主司於朝官、學官中,揀擇精通經術三五人奏聞,主司與同試問。義策全通爲上等,特加超獎;大義每經通二十五條以上,策通兩道以上爲次等,依資與官。如先是員外、試官者,聽依正員例。其諸學生願習三禮及《開元禮》者,並聽。’……《通典》原文作‘五年五月敕’,下文又有關於《開元禮》的‘九年五月敕’,這兩個敕爲同敕令的兩項內容,見《唐大詔令集》卷一○六‘條流習禮經人敕’及《冊府元龜》卷六四○貞元九年五月詔。此詔《會要》卷七七《開元禮》舉門作‘五月二十日’,三禮門作‘五月二日’,《冊府》卷六三九‘(貞觀)九年五月二十日敕,自今已後,明經兼習《周禮》若《儀禮》者於本色內量減一選’,顯係貞元九年五月敕節文,‘貞觀’,應爲‘貞元’之誤。據此,可知貞元九年詔爲五月二十日,《會要》七五明經門作‘貞元元年五月二日敕’,‘元’乃‘九’之誤,‘二’乃‘二十’之誤。”(見《文史》第44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138—148頁。)
    ①聞一多:《唐詩大繫》,見前揭書,第7卷,第61頁。
    ②傅璇琮:《王昌齡事跡新探》,見氏著《唐詩論學叢稿》,北京:京華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頁。
    ③胡嗣坤《王昌齡集編年校注》前言:“王維稱王昌齡爲‘兄’,其年齡可能比王維大些。但是,古人朋友間也常以‘兄’爲尊稱,因此,這也不能成爲確證。王維生於701年(武則天長安元年),王昌齡並非一定生在這一年之前。”(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版,第1頁。)按,《新唐書》卷七六《則天武皇后傳》:“詔(薛懷義)與太平公主婿薛紹通昭穆,紹父事之。”又卷一二六《張九齡傳》:“時張說爲宰相,親重之,與(張九齡)通譜系,常曰:‘後出詞人之冠也。’”又卷一八四《馬植傳》:“左軍中尉馬元贄最爲帝寵信,賜通天犀帶。而植素與元贄善,至通昭穆,元贄以賜帶遺之。”又卷二一○《羅紹威傳》:“紹威多聚書,至萬卷。江東羅隱工爲詩,紹威厚幣結之,通譜系昭穆。”據此,足見唐人重視譜系、輩行、長幼,故王維與王昌齡既屬同姓(未必同源),而又以兄弟稱,必係依據年齒長幼。
    ④劉孔伏:《王維生年辨析》,見《王維研究》第5輯,鎮江:江蘇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41、243頁。
    ⑤朱仲玉:《〈王維前期事跡新探〉質疑》,見《晉陽學刊》,1983年第6期,第82頁。
    ①(晉)葛洪:《西京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1—22頁。
    ②(漢)何休、(唐)徐彥:《春秋公羊傳注疏》,卷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頁。
    ③劉孔伏:前揭文,第241頁。
    ④留元剛:《唐顏魯公真卿年譜》,臺北: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1頁。
    ⑤錢仲聯:《劍南詩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907頁。
    ①(唐)李德裕:《李衛公會昌一品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42—143頁。
    ②曾棗莊:《全宋文》,第22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版,第29頁。
    ③孔凡禮:《三蘇年譜》,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190—192頁。
    ①劉孔伏:《王維生年辨析》前揭文,第243頁。
    ②(唐)薛用弱:《集異記》,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9—10頁。
    ③陳鐵民《王維年譜》開元七年條注:“唐蕭昕《張公神道碑》云:‘公諱九皋,其先范陽人也。……弱冠,孝廉登科,始鴻漸也。……以天寶十四載(755)四月二十日疾亟,薨於西京常樂里之私第,春秋六十有六。’弱冠,謂二十歲左右。據碑所載卒年與享年推算,中宗景龍三年(709),九皋二十歲。孝廉,唐人常以之爲明經之稱。這即是說,本年(開元七年,719)維赴京兆試時,九皋明經及第已有十年左右,安能復至京師求舉?又,《集異記》於諸人皆直稱其名號,獨於公主不明言爲何人,或此事乃得自傳聞,作者亦不能確知其爲誰,故籠統謂之曰‘貴主’。又稽之史籍,中宗諸女貴盛者,當時(開元七年)有的已死(如安樂公主),有的遭貶(如長寧公主),睿宗諸女,又無貴盛逾於岐王者,而玄宗諸女,當時又都年幼(玄宗長女永穆公主開元十年方及下嫁之年,參見《唐會要》卷六、《通鑒》卷二一二),故事有可疑。”(見氏著前揭第二書,第34頁。)
    ①(唐)李肇:《唐國史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6頁。
    ②(宋)王定保:《唐摭言》,北京: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第5頁。
    ③同上,第13頁。
    ④同上,第17頁。
    ⑤(唐)柳宗元:《柳河東集》,卷二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99—400頁。
    ⑥施子愉:《柳宗元年譜》,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6頁。
    ⑦(宋)李昉:《太平廣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第2471頁。
    ①(唐)封演:前揭書,第20—21頁。
    ①(元)釋念常:《佛祖歷代通載》,見《卍續藏經》,第13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511頁。
    ②王輝斌:《王維生卒年說質疑——以陳鐵民〈王維生年新探〉爲商評的重點》,見《昌吉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第61頁。
    ③(清)趙殿成:前揭書,卷八,第147頁。
    ①陳鐵民:《王維集校注》,卷二,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185頁。
    ②陳恩維《王維〈送邢桂州〉寫作年代補證》:“陳鐵民先生依首二句以爲此詩寫於京口,實未爲圓照。‘鐃吹喧京口,風波下洞庭’並非指在京口送別。‘京口’、‘洞庭’、‘赤岸’、‘赭圻’,不過是泛指沿途所歷之處。送別詩不從送別地點而從途中著筆的寫法,在唐詩中十分常見。如王維《送楊少府貶郴州》首句云‘明到衡山與洞庭’,而衡山、洞庭顯然不是送別之地。李白《送賀賓客歸越》詩‘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作於長安,卻徑直從越地之鏡湖寫起而完全不及送別之地長安。此外,鐃歌也並不是只在送人出發時才演奏。王維《送宇文太別邢濟守赴宣城》云‘寥落雲山處,迢遙舟中賞,鐃吹發西江,秋空多清響’,表明‘鐃吹’也可在旅途上吹奏。《送康太守》云‘鐃歌發夏口,使君居上頭’,鐃歌即在康太守(使君)之目的地(夏口)發生。因此,僅憑首二句,似難得出《送邢桂州》寫於京口的結論。上元元年,王維雖任職長安,但完全有可能於長安送別時作《送邢桂州》詩。唐官自長安赴桂州,一般路線是長安—藍田武關道—荊襄—庭洞沅湘—道永—桂州,……‘鐃吹’一聯,京口乃爲對仗起見所虛設的陪襯之語,舉之以證作於京口,並據此疑邢桂州非邢濟,即不可信。”(見《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4期,第29頁。)
    ③(唐)李林甫:《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28頁。
    ④岑仲勉:《依唐代官制說明張曲江集附錄誥命的錯誤》,見氏著《金石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460—475頁。
    ①(清)馬其昶:《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95頁。
    ②(唐)杜佑:前揭書,卷三四,第938頁。
    ③陳鐵民:前揭第三書,卷一一,第1136頁。
    ④王輝斌:前揭文,第61頁。
    ⑤陳鐵民《王維年譜》上元元年條:“維《責躬薦弟表》曰:‘臣弟蜀州刺史縉,……顧臣謬官華省,而弟遠守方州,……’華省,即畫省,謂尚書省,可見此表乃維官尚書右丞時所作。……又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曰:‘何恨倚山木,吟詩秋葉黃。……風物悲遊子,登臨憶侍郎。’詩題下原注:‘王時牧蜀。’《文苑英華》注:‘即王蜀州。’《杜詩詳注》曰:‘夢弼曰:王侍郎,王維弟縉也。’又曰:‘鶴注:此必公暫如新津,與裴同至寺中,故有此作,當在上元元年。蜀州至成都才百里,故可唱和也。’據此,知縉上元元年秋正官蜀州刺史。……縉官蜀州刺史,疑在爲工部侍郎之後、除左散騎常侍之前。維《謝弟縉新授左散騎常侍狀》曰:‘右臣之兄弟,……臨老之年,實悲遠道。……斷行之雁,飛鳴接翼。……上元二年五月四日,通議大夫守尚書右丞臣王維狀進。’按,狀文中‘右臣之兄弟’,意同《責躬薦弟表》中的‘弟之與臣’四句;‘遠道’即謂‘弟遠守方州’;‘斷行之雁’二句,喻己與弟遠別之後,又複相聚。玩狀文之意,縉除左散騎常侍之前,當官蜀州刺史;若縉除左散騎常侍之前官工部侍郎,則狀文中的‘實悲遠道’、‘斷行之雁,飛鳴接翼’等語便沒有了著落。所以,縉應該是做過蜀州刺史的,其時間約在上元元年秋至二年五月之間。”(見氏著前揭第二書,第33頁。)
    ⑥聞一多《少陵先生年譜會箋》上元元年條:“高適改蜀州刺史。……公四十九歲,在成都。……秋晚,至蜀州,晤高適。《奉簡高三十五使君》:‘行色秋將晚,交情老更親。天涯喜相見,披豁對吾真。’仇曰:‘高由彭州改蜀州,公時在蜀,年譜云上元元年間常至蜀州之青城新津是也。’”(見前揭書,第6卷,第163—164頁。)
    ⑦郁賢皓《唐刺史考》卷二二五“蜀州”條:“高適,上元元年至二年。舊書本傳:‘李輔國惡適敢言,短於帝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未幾,蜀中亂,出爲蜀州刺史,遷彭州。……代(崔)光遠爲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使。’新書本傳略同。周勳初《高適年譜》謂上元元年九月,由彭州轉蜀州刺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615頁。)
    ①(清)朱鶴齡:《杜工部詩集輯注》,卷六,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40頁。
    ②(清)錢謙益:《錢注杜詩》,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362頁。
    ③(宋)王欽若:前揭書,第6077頁。
    ④陶敏:《全唐詩人名彙考》,瀋陽:遼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359頁。
    ①陳鐵民《李華事跡考》:“華母卒後,華理當去職守喪三年(指前後歷經三個年頭,但究其實不過兩周年);又前謂華母卒於乾元二年(759),所以華除喪的時間應在上元二年(761)。華除喪後,不久即詔除爲左補闕。獨孤及序云:‘因屏居江南……無何,詔復授左補闕,又加尚書司封員外郎。璽書連徵,公卿已下,傾首延佇,至之日,將以司言處公,公曰:‘焉有隳節奪志者可以荷君之寵乎?移疾請告。’《新唐書》本傳云:‘上元中,以左補闕、司封員外郎召之。華喟然歎曰:‘烏有隳節危親,欲荷天子寵乎?’稱疾不拜。’按,李華《雲母泉詩》,……此詩係華詔復左補闕後應詔入京途次岳陽樓(在今湖南岳陽)之作,其時間爲上元二年秋。’”(見《北京大學百年國學文粹·文學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456頁。)
    ②劉開揚:《高適詩集編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309頁。
    ③陳鐵民《王維年譜》附注:“杜甫《奉簡高三十五使君》曰:‘當代論才子,如公復幾人?驊騮開道路,鷹隼出風塵。行色秋將晚,交情老更親。天涯喜相見,披豁對吾真。’仇注:‘高由彭州刺蜀州,公時在蜀。年譜云:‘上元元年,間常至蜀州之青城、新津,是也。’以爲高適上元元年秋轉蜀州刺史。按,甫此詩並未言己與適‘相見’於蜀州,因此據此詩絲毫不能證明是時高適已‘由彭州刺蜀州’。又,是年甫居成都,自成都至彭州不到一百里(較成都、蜀州間的距離爲近),甫顯然隨時都可以至彭州與適相晤。杜甫《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絕》:‘百年已過半,秋至轉飢寒。爲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杜詩詳注》:‘朱注:公《追酬高蜀州人日》詩考之,上元二年,高已刺蜀,此云彭州牧,必元年作也。’則上元元年秋高猶爲彭州刺史。疑上元二年縉入爲左散騎常侍後,適方繼之爲蜀州刺史。”(見氏著前揭第二書,第37頁。)
    ①(宋)宋敏求:前揭書,第23頁。
    ①王輝斌:前揭文,第62頁。
    ②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4年版,第145—147頁。
    ③(宋)釋祖琇:《隆興佛教編年通論》,見《卍續藏經》,第130冊,第592頁。
    ①(清)趙殿成:《右丞年譜》,見氏著前揭書,第548頁。
    ②王輝斌:《王維轉官吳越考略》,見《山西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第12頁。
    ③譚優學《王維生平事跡再探》:“試看王維的《宿鄭州》:‘朝與周人辭,暮投鄭人村。他鄉絕儔侶,孤客親僮僕。宛洛望不見,秋霖晦平陸。……明當渡京水,昨晚猶金谷。此去欲何言,窮邊徇微祿。’一般把它看成貶赴濟州之作。但從內容上看不出謫宦的情緒,而且濟州在今濟南市西南,也不好說是‘窮邊’。看似從洛陽出發有可能是去吳越,……似乎他從濟州曾轉官吳越,末秩下吏,故有‘窮邊徇微祿’之歎。”(見《西南師範學院學報》,1982年第2期,第83頁。)
    ④莊申:前揭書,第62頁。
    ①(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388頁。
    ②陳鐵民:《王維詩真僞考》,見氏著前揭第二書,第260—261頁。
    ③同上,第266頁。
    ④史雙元:《王維漫遊江南考述》,見《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5年第4期,第56頁。
    ⑤譚優學:前揭文,第82頁。
    ①(宋)孔延之:《會稽掇英總集》,見《四庫全書》,集部,第134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0—53頁。
    ②(宋)高似孫:《剡錄》,見《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7236頁。
    ③鄒志方:《越中第一部文學總集——讀〈會稽掇英總集〉》,見《海峽兩岸越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頁。
    ④(清)愛新覺羅·永瑢:《四庫全書總目》,卷六八,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694頁。
    ⑤張秀民:《〈剡錄〉跋》,見《文獻》,1986年第3期,第105頁。
    ⑥(宋)高似孫:前揭書序,第7195頁。
    ⑦(清)愛新覺羅·永瑢:前揭書,卷一八六,第599頁。
    ⑧(宋)鄧牧:《伯牙琴》,卷末,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46—47頁。
    ①(清)趙殿成:前揭書,卷一一,第210頁。
    ②陳鐵民:前揭第三書,第196—197頁。
    ③(宋)高似孫:前揭書,第7210頁。
    ④(宋)孔延之:前揭書序,第3頁。
    ⑤崇禎《吳縣志》,見《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17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0年版,第272頁。
    ⑥陶敏:《韋應物集校注》,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頁。
    ①孫望:《韋應物詩集繫年校箋》,卷七,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340頁。
    ②何劍平《論韋應物的詩歌創作與〈楞伽經〉之關係》:“《韋蘇州集》(四部叢刊本)中有《寄恒璨》一詩,……除了這篇之外,韋集中還有四篇寫給恒璨上人的詩:《偶入西齋院示釋子恒璨》、《寄璨師》、《簡恒璨》、《宿永陽寄璨律師》。這是韋集中寫給僧人贈詩最多的,於此足見二人交誼之深。那麼,釋恒璨是何方僧人?……上列韋應物寫給釋恒璨有一首詩的詩題明確標示爲‘宿永陽’,據《新唐書》卷四一《地理志》五,淮南道有滁州永陽郡,所屬縣有三,即清流、全椒、永陽。‘宿永陽’,即指永陽郡,由此可知,這些詩皆作於滁州刺史任,此其一。其二,釋恒璨,乃滁州律僧,居於琅琊寺之西齋院。其三,恒璨精於《楞伽經》,韋應物於公務閒暇時常與之相期問法,所謂‘今日郡齋閒,思問楞伽字’。”(見《文學遺產》,2011年第2期,第46頁。)
    ③咸淳《臨安志》,見《宋元方志叢刊》,第4044頁。
    ④(宋)蘇軾:《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2423頁。
    ⑤光緒《吉安府志》,見《中國方志叢書》,第251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版,第319頁。
    ⑥萬曆《杭州府志》,見《明代方志選》,臺北:學生書局,1965年版,第1358頁。
    ⑦(元)薩都拉:《雁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58頁。
    ⑧(清)胡震亨:《唐音癸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52頁。
    ①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中冊,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版,第1089頁。
    ②道光:《會稽縣志稿》,見《中國方志叢書》,第551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882頁。
    ③嘉泰《會稽志》,見《宋元方志叢刊》,第6869頁
    ④同上,第6867頁。
    ⑤寶慶《四明志》,見《宋元方志叢刊》,第5146頁。
    ⑥(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4232頁。
    ⑦(清)顧祖禹:前揭書,第4296頁。
    ①王輝斌:前揭第二文,第14頁。
    ②(明)袁應祺:《重建福祐廟記》,見光緒《黃巖縣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年版,第178頁。
    ③梁啟超:前揭書,第47頁。
    ④光緒《黃巖縣志》,第765頁。
    ⑤李亮偉:《浙江黃巖王維廟考辨》,見《浙江學刊》,2003年第6期,第197頁。
    ①(清)李因培:《唐詩觀瀾集》,見陳伯海《唐詩彙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79頁。
    ②陳鐵民:前揭第一書,第1頁。
    ③(明)王世貞:前揭書,第4546頁。
    ④(清)賀裳:前揭書,第309頁。
    ⑤(清)錢謙益:《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55頁。
    ⑥鄧亞文:《論唐詩異文》,見《咸寧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5期,第68頁。
    ⑦郭在貽:《唐詩異文釋例》,見《郭在貽全集》,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78頁。
    ①(宋)樂史:前揭書,第1843頁。
    ②(明)顧起經:前揭書,卷二,第259頁。
    ③(唐)杜佑:前揭書,第4744—4745頁。
    ④(宋)樂史:前揭書,第1034頁。
    ⑤張清華《詩佛王摩詰傳》:“金河,一說是黃河,實際是黃河的一條支流。它與黃河相去不遠,不是親身到過那裏,或深入研究,往往不會知道這裏還有條金河,況後世只知此處有條大黑河。今存早出的宋蜀刻本作‘金河’,世稱校點精良的劉須溪評本《王右丞集》和後世稱殫精撰述、箋注功力尤深的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亦作‘金河’,可見‘金河’不誤。”(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頁。)
    ①(明)楊慎:《升庵詩話》,見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693—694頁。
    ②(清)王士禎:《古夫于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60頁。
    ③(清)袁枚:《隨園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21頁。
    ④徐仁甫:《廣釋詞》,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59頁。
    ⑤(清)王太岳:《四庫全書考證》,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3643頁。
    ①徐仁甫:前揭書,第139頁。
    ②(唐)釋玄應:《一切經音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頁。
    ①蔣天樞:《楚辭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56頁。
    ②姜亮夫:《楚辭通故》,第4輯,見《姜亮夫全集》,第4卷,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65頁。
    ③(宋)俞琰:《席上腐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5頁。
    ④(宋)丁度:《集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92頁。
    ⑤魏耕原《全唐詩語詞通釋》:“‘持’字加動詞的構詞方式……,‘持’字可以看做陪樁的襯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頁。)
    ①徐仁甫:前揭書,第86—87頁。
    ②王鍈:《詩詞曲語辭例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13—114頁。
    ③(宋)王灼:《糖霜譜》,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頁。
    ①(清)顧炎武:《日知錄》,長沙:嶽麓書社,1994年版,第1136頁。
    ②(清)王引之:《經傳釋詞》,長沙:嶽麓書社,1984年版,第131頁。
    ③(明)顧起經:前揭書,第24—25頁。
    ④(明)顧起經:前揭書,第26頁。
    ①(清)朱亦棟:《群書劄記》,見《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15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頁。
    ②(清)褚人獲:《堅瓠補集》,見氏著《堅瓠集》,第4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頁。
    ①(宋)釋居簡:《北磵集》,臺北:明文書局,1981年版,第25頁。
    ②(宋)丁度:前揭書,第304頁。
    ③吳文治:《柳宗元詩文十九種善本異文彙錄》,合肥:黃山書社,2004年版,第488頁。
    ①(宋)丁度:前揭書,第103頁。
    ②(唐)郎知本:《正名要錄》,見《英藏敦煌文獻》(漢文佛經以外部分),第1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4—175頁。
    ③王重民:《敦煌變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第87頁。
    ④詳姜亮夫《詩騷聯綿字考》(見《姜亮夫全集》,第17冊,第290—298頁)。
    ①(清)符定一:《聯綿字典》,寅集,北京:中華書局,1943年版,第86頁。
    ②(清)王念孫《讀書雜志》卷七《漢書》一七“連語”條:“凡連語之字,皆上下同義,……或言‘儀表’,或言‘表儀’,其義一也。”(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版,第32頁。)
    ③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隋詩卷,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2676頁。
    ④(唐)釋玄應:前揭書,第156頁。
    ⑤(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六二,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902頁。
    ⑥程千帆:《詹詹錄》,見氏著《閒堂文藪》,第4輯,濟南:齊魯書社,1984年版,第345—346頁。
    ①(清)毛奇齡:《西河詩話》,見氏著《西河文集》,第13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第2229頁。
    ②詳張元濟《涵芬樓燼餘書錄》集部“須溪先生校本唐王右丞集”條(見《張元濟全集》,第8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版,第380頁)。
    ①(清)趙殿成:前揭書,第1—2頁。
    ②傅璇琮:《唐代文學研究論著集成》,卷五,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4頁。
    ①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卷五六“宋州”條:“李峘,天寶十二載至十四載(753—755)。……封利建《大唐睢陽郡柘城縣令李公德政碑並序》:‘今太守越國李公明照肝膽,首加賞譽。’‘太守越國李公’當指李峘。……王維《送李睢陽》詩,即指李峘。”(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773頁。)
    ②(唐)李林甫:前揭書,第79頁。
    ①(清)趙殿成:前揭書,第1頁。
    ②(唐)林寶:《元和姓纂》,清嘉慶七年古歙洪氏校藏本。
    ③陶敏前揭第一書云:“《送禰郎中》,唐代絕少禰姓,更無仕宦顯達者,‘禰’當從原校作‘徐’。‘禰’或者‘祢’,與‘徐’形近故訛。徐郎中,徐浩。詩云‘島夷’、‘卉服’、‘珠官’,又云‘早晚方歸奏,南中絕忌秋’,知徐乃出使嶺南者。”(第177頁。)
    ④陳垣:《校勘學釋例》,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44、148頁。
    ①(宋)陳思:《寶刻叢編》,清光緒十四年吳興陸氏十萬卷樓刻本。
    ①(清)仇兆鼇:《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279頁。
    ②陳鐵民:《考證古代作家生平事跡易犯的幾種錯誤》,見《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第56—57頁。
    ①岑仲勉:《唐人行第錄》,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25頁。
    ②(清)趙殿成:前揭書,第19頁。
    ①《舊唐書》卷一九○《王維傳》:“乾元二年七月卒。”此處“乾元”應爲“上元”之訛,詳趙殿成《右丞年譜》(見氏著前揭書,第548頁)。
    ②王勳成:前揭第一文,第153—156頁。
    ③王勳成:前揭書,第46—63頁。
    ④(宋)辛棄疾:《稼軒長短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5頁。
    ⑤(清)吳錫麒:《有正味齋駢體文》,上海:大達圖書供應社,1936年版,第110頁。
    ⑥畢寶魁:前揭文,第3—8頁。
    ⑦陳鐵民、李亮偉前揭文謂:“初盛唐時新及第明經的守選尚未形成定制;或者說,雖已形成定制,卻又存在多種複雜情況(譬如制度難以嚴格執行,由於門蔭或科考成績優異破例給予優待等等)。至於新及第進士的守選制,也有其形成發展過程,自唐初至於唐末一成不變的現象是不可能存在的,……進士及第必須首選三年才能授官,大抵符合中晚唐的實際,而初盛唐時卻未必如此。所以。按照‘守選三年’的框框來對若干初盛唐詩人的生平事跡進行改寫,不一定靠得住。”(第115頁。)
    ①陳鐵民:《唐代守選制的形成與發展研究》,見《文史》,第95輯,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29—186頁。
    ②陳鐵民:《王維生年新探》,見氏著前揭第二書,第69頁。
    ③陳鐵民:前揭第二文,第53—60頁。
    ④陳鐵民:《再談考證古代作家生平事跡易犯的幾種錯誤》,見《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第49—62頁。
    ①莊申:前揭書,第21頁。
    ②入谷仙介:前揭書,第174頁。
    ③(宋)蔡啓:《蔡寬夫詩話》,見郭紹虞《宋詩話輯佚》,卷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388頁。
    ④(清)俞汝昌:《唐詩別裁集引典備註》,卷一九,清道光富春堂刻本。
    ⑤馮棣:《裴迪考論》,見傅璇琮《唐代文學研究》,第10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頁。
    ⑥同上,第193頁。
    ①周紹良:前揭第一書,第1816頁。
    ②周紹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校異》,卷一,見《紹良文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894—895頁。
    ③趙超:《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卷一,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7頁。
    ①佟培基:《孟浩然詩集箋注》,卷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3—65頁。
    ②劉文剛:《孟浩然年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頁。
    ③入谷仙介前揭書:“‘世祿金張貴,官曹幕府賢。’前句指裴迪,後句指張參軍的事。這個裴迪被稱爲‘金張貴’,可見是名門冼馬裴氏的一員。”(第175頁。)
    ④(明)郎瑛:《七修類稿》,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57頁。
    ⑤馮棣:前揭文,第192頁。
    ⑥顧炎武:《亭林文集》,見《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06頁。
    ①周紹良:前揭第一書,第1839頁。
    ②同上,第1245頁。
    ③周紹良:前揭第一書,第925頁。
    ④毛漢光:《北朝東西政權之河東爭奪戰》,見氏著《中國中古政治史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73—186頁。
    ①馮棣:前揭文,第192—193頁。
    ②聞一多:《唐詩大繫》,見前揭書,第7卷,第147頁。
    ③陣內孝文:《裴迪生年考》,見《九州大學中國文學論集》,第33號,第61—75頁。
    ④譚優學:《孟浩然行止考實》,見氏著《唐詩人行年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0頁。
    ⑤劉文剛:前揭書,第88頁。
    ⑥陳貽焮:《孟浩然事跡考辨》,見《文史》,第4輯,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66頁。
    ①(清)胡震亨:前揭書,第285頁。
    ②馮棣:前揭文,第197—198頁。
    ③(宋)王溥:前揭書,第848頁。
    ④(唐)劉餗:《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38頁。
    ⑤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4年版,第10頁。
    ⑥內田誠一:《〈輞川集〉集成之探析》,見《文化與傳播》,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3年版,第446—447頁。
    ①陳鐵民:《王維年譜》,見氏著前揭第二書,第17頁。
    ②陳鐵民:《王維年譜》,見氏著前揭第二書,第26—27頁。
    ③馮棣:前揭文,第197頁。
    ④(宋)吳縝:《新唐書糾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05頁。
    ⑤錢謙益前揭第一書卷一一:“《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王侍郎,舊注以爲王縉。考縉傳,未嘗牧蜀,注家因裴迪而附會也。”(第379頁。)
    ⑥陳鐵民:《王維年譜》,見氏著前揭第二書,第36頁。
    ①鄧紹基:《杜詩〈和裴迪〉題注諸問題》,見《中華文史論叢》,第24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29—231頁。
    ①(明)胡應麟:《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99頁。
    ②(清)吳喬:《圍爐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92頁。
    ③郭沫若:《詩歌史中的雙子星座》,見《郭沫若古典文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13頁。
    ④梁啟超:前揭書,第47頁。
    ⑤陳垣:《陳垣史源學雜文》,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版,第116頁。
    ⑥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頁。
    ⑦傅璇琮:《王昌齡事跡考略》,見氏著《唐代詩人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13頁。
    ①梁啟超:前揭第二書,第77、79頁。
    ②梁啟超:前揭第一書,第47頁。
    ③(清)章學誠:《答客問》,見氏著前揭書,第257頁。
    ④(清)章學誠:《報孫淵如書》,見氏著前揭書,第721頁。
    [1](唐)薛用弱:集異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0.
    [2](唐)李肇:唐國史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唐)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2.
    [4](唐)封演:封氏聞見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5.
    [5](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8.
    [6](唐)吳兢:貞觀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後晋)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8](宋)歐陽修: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9](宋)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10](宋)王欽若:冊府元龜[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11](宋)王溥:唐會要[M].北京:中華書局,1955.
    [12](宋)王定保:唐摭言[M].北京: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
    [13](宋)宋敏求:唐大詔令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14](宋)樂史:太平寰宇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7.
    [15](宋)李昉:太平廣記[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16](宋)鄧牧:伯牙琴[M].北京:中華書局,1959.
    [17](明)顧起經:類箋唐王右丞詩集[M].台北:學生書局,1979.
    [18](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9](清)愛新覺羅·永瑢: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
    [20](清)胡震亨:唐音癸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1](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5.
    [22]宋元方志叢刊[C].北京:中華書局,1990.
    [23]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C].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0.
    [24]陳鐵民:王維集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7.
    [25]周紹良:唐代墓志彙編[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6]周紹良:唐代墓志彙編續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7]吳文治:明詩話全編[C].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28]郭紹虞:宋詩話輯佚[C].北京:中華書局,1980.
    [29]郭紹虞:清詩話續編[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0]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1]岑仲勉:唐人行第錄[M].北京:中華書局,1962.
    [2]岑仲勉:金石論叢[M].北京:中華書局,1981.
    [3]陳鐵民:王維新論[M].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0.
    [4]陳鐵民:新譯王維詩文集[M].台北:三民書局,2009.
    [5]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M].北京:中華書局,1980.
    [6]傅璇琮:唐詩論學叢稿[M].北京:京華出版社,1999.
    [7]傅璇琮:唐代文學研究(第10輯)[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8]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9]梁瑜霞:王維研究(第5輯)[M].鎮江:江蘇大學出版社2011.
    [10]莊申:王維研究[M].香港:萬有圖書公司,1971.
    [11]入谷仙介:王維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5.
    [12]張清華:王維年譜[M].上海:學林出版社,1988.
    [13]王勳成:唐代銓選與文學[M].北京:中華書局,2001.
    [14]王輝斌:王維新考論[M].合肥:黃山書社,2010.
    [15]王佺:唐代干謁與文學[M].北京:中華書局,2010.
    [16]陶敏:全唐詩人名彙考[M].瀋陽:遼海出版社,2006.
    [17]劉文剛:孟浩然年譜[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18]譚優學:唐詩人行年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19]胡可先:杜甫詩學引論[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
    [20]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1]陳鐵民、李亮偉:關於守選制與唐詩人登第後的釋褐時間[J].文學遺產,2005(3).
    [2]陳鐵民:考證古代作家生平事跡易犯的幾種錯誤[J].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1).
    [3]陳鐵民:再談考證古代作家生平事跡易犯的幾種錯誤[J].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2).
    [4]陳鐵民:唐代守選制的形成與發展研究[J].文史,2011(95).
    [5]王勳成:王維進士及第與出生年月考[J].文史哲,2003(2).
    [6]王勳成:初盛唐是否存在守選制說[J].蘭州大學學報,2006(5).
    [7]王輝斌:王維生卒年說質疑——以陳鐵民《王維生年新探》爲商評的重點[J].昌吉學院學報,2008(2).
    [8]王輝斌:王維轉官吳越考略[J].山西大學學報,2004(5).
    [9]姜光斗:王維生卒年新證[J].學術月刊,1983(8)
    [10]畢寶魁:王維生年考辨[J].文獻,1996(3)
    [11]楊希義:唐太宗“精簡官員”說考辨[J].學術月刊,1984(5).
    [12]譚優學:王維生平事跡再探[J].西南師範學院學報,1982(2).
    [13]史雙元:王維漫遊江南考述[J].見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5(4).
    [14]李亮偉:浙江黃岩王維廟考辨[J].浙江學刊,2003(6).
    [15]朱仲玉:《王維前期事跡新探質疑[J].晉陽學刊,1983(6).
    [16]陳恩維:王維《送邢桂州》寫作年代補證[J].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4).
    [17]何劍平:論韋應物的詩歌創作與《楞伽經》之關係[J].文學遺產,2011(2).
    [18]趙昌平:王維生卒年考補[J].中華文史論叢,1987(41).
    [19]鄧紹基:杜詩《和裴迪》題注諸問題[J].中華文史論叢,1982(24).
    [20]陳貽焮:孟浩然事跡考辨[J].文史,1965(4).
    [21]楊希義:讀《貞觀政要》劄記[J].文史,1988(33).
    [22]李錦繡:唐代教育史中的幾個問題[J].文史,1998(44).
    [23]閻步克:北魏北齊“職人”初探[J].文史,1999(4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