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蒋捷,南宋遗民词人,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蒋捷生于宋元易代之际,宋亡后隐居太湖竹山,号“竹山”先生,著有《竹山词》一部,《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词“练字精深,调音谐畅,为倚声家之榘镬。”蒋捷人品高洁,词风独特,但由于生平资料的匮乏以及研究者的忽略,其人其词尚未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陆续有学者以蒋捷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其家世、生平、行迹等方面做解读,力图阐释形成其文本风格独特的深层原因。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版本、接受史等方面对《竹山词》进行解构,将其研究导向深入。本文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运用从家谱、地方志等文献中获得的新资料,进一步考证词人家世、生平、交游、佚诗等情况,并从理学气氛浓厚的时代背景出发,考量其对《竹山词》的影响。
     全文由以下七部分构成:
     第一章导论,概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并简介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以相关文献、地方志以及蒋氏宗谱为据,对蒋捷的先系、家世进行详细考证,阐释蒋捷义不仕元的民族气节来自于其家族的深远影响。
     第三章依据发现的新材料,对蒋捷的生卒年重新进行考证,提出笔者的观点,并考证其交游,力图弥补蒋捷研究这一方面的空白。
     第四章考证蒋捷晚年行迹,对“为相士说”、“为僧说”进行批驳,赞成“为塾师说”的观点,并进行详细论证。
     第五章论述蒋捷与四处竹山的渊源,阐释其自号“竹山”的深层内涵。
     第六章对蒋捷现存诗九首进行考证与注释。其中《题函亭侯古庙》为笔者辑得,经考证为蒋捷诗。另外《潮音听潮》经考证为伪诗。
     第七章以理学思潮为背景,阐述理学对《竹山词》多角度的渗透与影响,以期从一新的角度解读《竹山词》,探究词人以“气节自许”的深层原因。
Jiang Jie is known as one of the Four Great Verse Masters during the end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which also includes Zhou Mi, Wang Yisun and Zhang Yan. Born and raised during the turbulent interim era when the Song dynasty was toppled and succeeded by the Yuan dynasty, he then spent the rest of his life as a hermit at the Mt. Bamboo near Taihu Lake, Wuxi. That's why he gave himself the pseudonym (or "hao" in Chinese) "Mr. Mountain Bamboo". Zhu Shan Ci or "Lyrics of Mt. Bamboo " is his life-time work, for which Si Ku Quan Shu Ti Yao, or literally, the Essence of the Complete Library in Four Branches of Literature, praised that he "exercised accurate and insightful wording, harmonious tuning and velvety progression to such an extent that this masterpiece competently serves as a yardstick for lyricists." Despite Jiang's loft conduct and distinctive lyric style, researchers are yet to acknowledge it due to their negligence and ignorance and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on Jiang's life. Since 1990s, Jiang Jie, as a research subject, gradually moved towards the sublime of literary study a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cholars tried to interpret him from perspectives like family history, personal life and experiences in order to dig deeper on causes for his unique poem flavor.
     Recently, more scholars attempt to deconstruct the Lyrics of Mountain Bamboo in aspects like edition or reception history, which brought the study a step forward. The author of this essay bases his study on preceding findings and newly-acquired information like genealogy and local history records and adopts the method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o further double-check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records on Jiang's family history, life, human network, lost poems and so on. Note-worthily,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n-dominant Neo-Confucianism is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and evaluated as an influential factor on his work.
     The whole article consists of 7 segments:
     Chapter I briefs on the motivation of choosing this theme and the approaches and the methodology to be adopted.
     Chapter II scrutinizes Jiang's ancestry and background presented in relative records, like local history and Jiang's family book and specifies on the far-reaching impact of his family on his decision to not serve in Yuan's government but live a seclusive life.
     Chapter III re-explores Jiang's birth and death date myth with new evidence and comes up with a different conclusion. His human network is also reviewed here, with a hope to shed some insight on this seldom-touched facet of the study.
     Chapter IV expounds on the author's support for the "been a private school teacher" remark on Jiang's late life, among three popular yet mutually-conflicting remarks on Jiang's sequestering second-half life:"been a fortune-teller", "been a monk" or "been a private school teacher".
     Chapter V specifies on the connotation of his pseudonym "Mr. Mountain Bamboo" by documenting and expla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 life and the mountain.
     Chapter VI reviews the authenticity of nine of allegedly his poems and annotates them, among which Ti Han Ting Hou Gu Si, or literally, "Scribbled on the Ancient Temple Named after Marquis Hanting", not included in the Lyrics of Mt. Bamboo but found by the essay author, is proven to be a genuine piece by Jiang while Chao Yin Ting Chao or "Tiding Listening to Rising" is falsified.
     Chapter VII tries to interpret the multi-dimensional infiltration and impact of the prevalent Neo-Confucianism on the Lyrics of Mountain Bamboo in the light of mainstream thought, hoping to unearth deeper reasons why the lyricist "took pride in his secluding escapade"
引文
①朱鸿:《.蒋捷生平考略》,龙岩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
    ②郑海涛:《蒋捷家世考》,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③高莹.:《蒋捷(竹山词>接受史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④[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85页。
    ①郑振铎:《捅图本中国文学史》第3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595页。
    ②参见王兆鹏、刘尊明:《宋代词人历史地位的定量分析》,《文学遗产》,1995年第4期。
    ③主要据人大复印资料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检索系统统计,亦包括海外港台地区论文。
    ①蒋文忠等:《蒋氏家乘》,共十二卷,上海图书馆馆藏,为江苏武进蒋氏宗谱,以南宋蒋捷为始迁祖,民国三十六年修。
    ②【周】左丘明撰,杨伯峻编注:《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23页。
    ③同上,第996页。
    ①【北魏】郦道元撰,王国维校:《水经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61页。
    ②【清】蒋汝铭等:《蒋氏宗谱》,光绪三十年,宜兴档案馆馆藏。
    ③【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416页。
    ④本文中所有“函字”皆为函。
    ⑤【清】蒋玉琪等:《蒋氏大宗谱》,光绪二十八年修。
    ⑥【民国】陈布雷:《武陵蒋氏宗谱》,民国三十七年修。
    ⑦【汉】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096页。
    ⑧【汉】赵岐:《三辅决录》,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6页。
    ①【清】阮升基、唐仲冕等撰《增修宜兴县旧志》,嘉庆二年,宜兴档案馆藏,档号001-1-1-10。
    ②【唐】蒋冽:《蒋氏大宗碑》,蒋朝佑等:《茗岭蒋氏宗谱》,光绪六年修。
    ③【唐】蒋之奇《蒋氏近祖总要》,蒋汝铭等:《蒋氏宗谱》,光绪三十年修。
    ④【民国】蒋宇明:《蒋府圩蒋氏宗谱》,民国十一年修。
    ⑤【唐】蒋之奇《蒋氏近祖总要》,蒋汝铭等:《蒋氏宗谱》,光绪三十年修。
    ⑥[宋】史能之撰:《咸淳毗陵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⑦[清】阮升基、唐仲冕等撰:《增修宜兴县旧志》,嘉庆二年,宜兴档案馆藏,档号001-1-1-10。
    ①[晋]陈寿撰,陈乃乾校点:《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69页。
    ②[明]毛晋辑:《宋六十名家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43页。
    ①[宋]孙觐撰:《鸿庆居士集》卷四十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93—396页。
    ②[清]阮升基、牛兆李等撰《重刊宜兴县志》,嘉庆二年,宜兴档案馆馆藏,档号001-1-11-14。
    ③朱祖延撰:《尔雅诂林》卷上二,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683页。
    ①【清】蒋朝佑:《茗岭蒋氏宗谱》,光绪六年修。
    ②【明】陈遴玮:《宜兴县志》,万历十八年修,宜兴档案馆馆藏,档号001-1-94-100。
    ③【清】厉鹗:《宋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27页。
    ④【北宋】李纲:《故观文殿大学士枢密使刑部侍郎赠太师魏国公墓志铭》,【清]蒋朝佑:《茗岭蒋氏宗谱》,光绪六年修。
    ⑤【北宋】李纲:《故观文殿大学士枢密使刑部侍郎赠太师魏国公墓志铭》,[清]蒋朝佑:《茗岭蒋氏宗谱》,光绪六年修。
    ⑥【元】脱脱等:《宋史》卷二百九十八、列传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9913页。
    ①据宜兴档案馆编《闲品阳羡》一书载,蒋堂一生娶四个妻子,前三个没有生育,立之奇为嗣子。据蒋璨墓志铭称,之奇以伯父荫得官。
    ②【元】脱脱等:《宋史》卷三百四十三,列传一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0915-10916页。
    ③[宋]真得秀:《宜兴先贤祠记》,[明]徐喈凤撰:《宜兴县旧志》,康熙二十五年,天津图书馆馆藏,宜兴档案馆存有复印件。
    ④蒋建国:《东庄蒋氏谱》,2010年修。
    ⑤[清]厉鹗:《宋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654页。
    ⑥蒋建国:《东庄蒋氏谱》,2010年修。
    ⑦[民国]蒋宇明:《蒋府圩蒋氏宗谱》,民国十一年修。
    ⑧同上。
    ①[清]和珅等:《大清一统志》卷六十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23页。
    ②蒋建国:《东庄蒋氏谱》,2010年修。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四百五十二,列传二百一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3288页。
    ④蒋建国:《东庄蒋氏谱》,2010年修。
    ⑤[元]脱脱等:《宋史》卷三百八十四,列传一百明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1818页。
    ⑥蒋建国:《东庄蒋氏谱》,2010年修。
    ⑦[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八十六,《中华族谱集成》第二册,巴蜀书社出版社,1995年,第268页。
    ⑧蒋建国:《东庄蒋氏谱》,2010年修。
    ⑨[清]蒋钟:《锡山蒋氏宗谱》,道光二十四年修。
    ①蒋文忠等:《蒋氏家乘》,共十二卷,上海图书馆馆藏,为江苏武进蒋氏宗谱,以南宋蒋捷为始迁祖,民国三十六年修。
    ①[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24页。
    ①[魏]何晏等注,[北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卷十六,[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27页。
    ②[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85页。
    ①[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9页。
    ①【明】佚名:明永乐《常州府志》卷十二,第1270页。现藏上海图书馆,为清嘉庆抄本。
    ②【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23页。
    ③【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24页。
    ④【明】谢应芳:《龟巢集》卷十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15页。
    ①[清]储大文:宜兴《后村周氏宗谱》卷三,上海档案馆馆藏,档号909796—806。
    ②【明】佚名:明永乐《常州府志》,共19卷,现藏上海图书馆,为清嘉庆抄本。
    ③[民国]蒋彦文等:《晋陵蒋氏宗谱》,共22卷,民国二十五年修。
    ④[清]储大文:宜兴《后村周氏宗谱》卷三,上海档案馆馆藏,档号909796—806。
    ①【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列传一百七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7225页。
    ②【明】谢应芳:《龟巢集》卷十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78页。
    ①同上第315页。
    ②[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列传一百七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7225灭。
    ③[明]谢应芳:《龟巢集》卷十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15页。
    ④蒋文忠等修撰:《蒋氏家乘》,共十二卷,上海图书馆馆藏,为江苏武进蒋氏宗谱,以南宋蒋捷为始迁祖,民国三十六年修。
    ⑤[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列传一百七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7225页。
    ①【清】储大文:宜兴《后村周氏宗谱》卷一,上海档案馆馆藏,档号909796—806。
    ②【清】储大文:宜兴《后村周氏宗谱》卷一,上海档案馆馆藏,档号909796—806。
    ①[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85页。
    ②[明]谢应芳:《龟巢集》卷十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15页。
    ③[南宋]牟(?):《牟氏陵阳集》卷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7页。
    ④【元]佚名:《宋史全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3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81页。
    ⑤陈槱:《负暄野录》卷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7页。
    ①来源于网上资料《中国历代年号索引表》之《宋人传记年号索引》。
    ②唐圭璋编:《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185页。
    ③傅璇琮等;《全宋诗》第68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2814页。
    ④[明]徐弘祖撰,褚绍唐、吴应寿整理:《徐霞客游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46页。
    ⑤[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89页。
    ⑥[明]宋濂等:《元史》卷一百七十二、列传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016页。
    ①陈得芝:《论宋元之际江南士人的思想政治动向》,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②[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39页。
    ①陈燕:《蒋捷及其词研究》,台北,华正书局,1983年,第13页。
    ②【元]许谦撰:《白云集》卷一,《从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4页。
    ③[明]宋濂等撰:《元史》卷一百八十九,列传七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319页。
    ①[清]和坤等撰:《大清一统志》,[清]嘉庆敕撰:《四部从刊》第479册,第479326页。
    ②[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33页。
    ③张海沙、马茂军:《蒋捷三考》,《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第133—137页。
    ①[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24页。
    ②同上:,第139页。
    ③同上,第27页。
    ④【元]倪瓒:《清閟阁全集》卷十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41页。
    ⑤史华娜:《蒋捷晚年行迹考辨一则》,《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第76页。
    ①[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24页。
    ②同上,第139页。
    ③[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朱铸昌集校注:《世说新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11页。
    ④[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93页。
    ①[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7页。
    ②蒋文忠等修撰:《蒋氏家乘》,共十二卷,上海图书馆馆藏,为江苏武进蒋氏宗谱,以南宋蒋捷为始迁祖,民国三十六年修。
    ③[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83页。
    ①【明】杨维桢:《东维子集》卷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26页。
    ②【明】佚名:明永乐《常州府志》,共19卷,现藏上海图书馆,为清嘉庆抄本。
    ③【民国】储湛:《杭氏宗谱》,民国六年修。
    ④《宜兴县教育志》,1993年,第26灭。
    ①[明]佚名:明永乐《常州府志》,共19卷,现藏上海图书馆,为清嘉庆抄本。
    ②沈起炜:《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405页。
    ③[清]于琨:康熙《常州府志》,康熙三十四年修。
    ①[清]王抱承:《无锡开化乡志》卷上,民国五年侯学愈活字印本。
    ②蒋文忠等修撰:《蒋氏家乘》,共十二卷,上海图书馆馆藏,为江苏武进蒋氏宗谱,以南宋蒋捷为始迁祖,民国三十六年修。
    ③[清]施惠、潘树辰等:《宜兴荆溪县新志》,光绪八年修,宜兴档案馆馆藏,档号001—1—19-26
    ④[唐]蒋涣:《云阳亭侯碑》,出自蒋洪顺等:《湖岭蒋氏宗谱》,民国十六年修,宜兴档案馆藏,档号001—2—314-325。
    ①转引自2008年1月《无锡史志》中《蒋捷隐居周铁竺山考》一文。
    ②蒋文忠等修撰:《蒋氏家乘》,共十二卷,上海图书馆馆藏,为江苏武进蒋氏宗谱,以南宋蒋捷为始迁祖,民国三十六年修。
    ③[清]曹亮武等:《荆溪词初集》,康熙上七年刻本。
    ④[唐]蒋涣:《云阳亭侯碑》,出自蒋洪顺等:《湖岭蒋氏宗谱》,民国十六年修,宜兴档案馆藏,档号001—2—314-325。
    ①蒋文忠等修撰:《蒋氏家乘》,共十二卷,上海图书馆馆藏,为江苏武进蒋氏宗谱,以南宋蒋捷为始迁祖,民国三十六年修。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34页。
    ①蒋文忠等修撰:《蒋氏家乘》,共十二卷,上海图书馆馆藏,为江苏武进蒋氏宗谱,以南宋蒋捷为始迁祖,民国三十六年修。
    ②[清]王抱承:《无锡开化乡志》卷上,民国五年侯学愈活字印本。
    ③高荣:《蒋捷“竹山”之号来历考》,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①[清]徐永言等:康熙《无锡县志》,康熙二十九年修。
    ②[清]王抱承:《无锡开化乡志》卷上,民国五年侯学愈活字印本。
    ③同上。
    ④同上。
    ①张壁:《马山志》,2003年。该马山志载太湖七十二峰之名,第三十八峰足小竹山,即沙塘港竹山。
    ②[明]史懋锦,宜兴人,与宜兴芳桥镇后村周姓有厚交,于康熙三十年(1691)曾撰《后村始修谱后序》,说竹山又称足山,因为竹山南北走向,像一只脚。宜兴人把竹(zhu)读作足(zu)。
    ③徐保庆等:《宜兴荆溪续志》,宣统三年修,宜兴档案馆馆藏,档号001—1—27-32。
    ④[明]史懋锦:《竹山诗》,见《重刊宜兴县旧志》卷十“艺文志”。
    ⑤[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24页。
    ①[民国]储湛:《杭氏宗谱》,民国六年修。
    ②同上。
    ③同上。
    ④[清]储大文:宜兴《后村周氏宗谱》卷一,上海档案馆馆藏,档号909796—806。
    ⑤同上。
    ⑥《宜兴县教育志》,1993年,第26页。
    ①[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89页。
    ②同上,第311页。
    ③同上,第101页。
    ①[民国]蒋宇明:《蒋府圩蒋氏宗谱》,民国十一年修。
    ②[清]彭定求:《全唐诗》第15册,卷五百七,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761页。
    ③宜兴市档案局编:《闲品阳羡》,扬州,广陵书社,2008年,第196页。
    ④傅璇琮等:《全宋诗》第12册,卷六八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033页。
    ①【北宋】苏轼:《东坡全集》卷十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5页。
    ②著录于《宜兴县旧志》卷九,原名《入荆溪题》。
    ①【明】陈耀文:《天中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6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30页。
    ②唐圭璋编:《全宋词》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04页。
    ③【晋】周处:《风土记》,《中国风土志从刊》,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
    ①【清】于琨:康熙《常州府志》,康熙三十四年修。
    ②同上。
    ③[清]阮升基、唐仲冕等修:《增修宜兴县旧志》,嘉庆二年修,宜兴档案馆馆藏,档号001—1—1~10。
    ④[清]施惠、潘树辰等修:《宜荆新志》,光绪八年修,宜兴档案馆馆藏,档号001—1—19-26。
    ⑤[宋]李昉等编,任明等校点:《太平御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第216页。
    ⑥[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十二上,列传第七十二上:,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712页。
    ①[清]和坤等:《大清一统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11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45页。
    ①【明】李贤:《明一统志》卷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50页。
    ②[南宋]张拭:《南轩集》卷十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43贝。
    ③[南宋]杨万里撰,周汝昌选注:《杨万里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78页。
    ④[清]和坤等:《大清一统志》卷五十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75113页。
    ①【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从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5页。
    ②【明】李贤:《明一统志》卷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7252页。
    ③[清]黄之隽等:《江南通志》卷三十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0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0881—50882页。
    ①【晋】杜顶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十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7252页。
    ②[晋]皇甫谧:《高士传》,《从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5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五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017页。
    ①[清]于琨等修:康熙《常州府志》,康熙三十四年修。
    ②[清]阮升基、唐仲冕等修:《增修宜兴县旧志》,嘉庆二年修,宜兴档案馆馆藏,档号001—1—1~10。
    ③[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五十七,列传第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69页至1570页。
    ④[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69页。
    ⑤[明]韩邦靖《无锡县志》,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至二十四年。
    ①[宋]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324页。
    ②阮升基、牛兆辛等:《重刊宜兴县旧志》,嘉庆二年修,宜兴档案馆馆藏,档号001—1—11~14。
    ①施慧、潘树辰等:《宜兴荆溪县新志》,光绪八年修,宜兴档案馆馆藏,档号001—1—19-26。
    ②傅璇琮等:《全宋诗》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710页。
    ③同上,第1704页。
    ④宜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编:《佛教文化在宜兴》,《宜兴文史资料》第37辑,第187灭。
    ①《重建阳湖潮音寺碑记》由无锡市五中退休教师周昆生老先生整理并提供。
    ②同上。
    ③同上。
    ①【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710页。
    ①[南宋]陆九渊:《象山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5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51页。
    ②同上451页。
    ③【明】李梦阳:《空同集》卷五十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6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77页。
    ④蒋文忠等:《蒋氏家乘》,共十二卷,上海图书馆馆藏,为江苏武进蒋氏宗谱,以南宋蒋捷为始迁祖,民国三十六年修。
    ⑤[清]王梓材、冯云濠辑:《宋元学案补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381—382页。
    ⑥宗菊如等:《无锡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5页。
    ①方勇:《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9页。
    ②蒋文忠等:《蒋氏家乘》,共十二卷,上海图书馆馆藏,为江苏武进蒋氏宗谱,以南宋蒋捷为始迁祖,民国三十年修。
    ③【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百一十一,列传一百七十,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353页。
    ④傅璇琮等:《全宋诗》卷三一二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7479页。
    ⑤【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百八十九,列传一百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1929页。
    ①《儒藏史部儒林史传》提要《毗陵正学编》提要载:“比陵道学一脉,首崇龟山(杨时)而次道乡(邹浩),故以杨时为首,其余诸了,如周孚先、周恭先、唐棣、邹柄、喻樗、胡珵、尤袤、李祥、蒋重珍、谢应芳,或曾游学程门,或为龟山高弟,或师弟相承,可谓学之而得其正也,故号为昆陵正学。
    ②[南宋]真德秀:《宜兴先贤祠记》,见于《重刊宜兴县旧志》,嘉庆二年,宜兴档案馆存复印件,原件在天津图书馆。
    ③【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二百九十八,列传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9913页。
    ①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61页。
    ②同上,第461页。
    ③同上,第1页。
    ④同上,第480页。
    ⑤钱仲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88页。
    ⑥[南宋]陆游撰,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卷二十七,第1903页。
    ⑦同上,第1580页。
    ⑧[南宋]朱熹撰,郭齐等点校:《朱熹集》卷五十八,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947页。
    ①[宋]释契嵩:《镡津文集》卷八《寂了解》,《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9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87页。
    ②石明庆:《南宋文化与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8页。
    ③真德秀:《跋黄瀛甫拟陶诗》,《真文忠公文集》卷三十六,《四部从刊》,上海,1985年。
    ④[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78页。
    ①[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82页。
    ②同上,第2471页。
    ③[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51页。
    ①[南宋]陆游:《渭南文集》卷四《上殿扎了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126页。
    ②[南宋]文天祥:《文天祥全集》,北京,中国书店出版,1985年,第375页。
    ③[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685页。
    ④[南宋]魏了翁:《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六十二《跋苏文定(忠)公帖,《四部从刊》第1173册,第43页。
    ⑤[南宋]宋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04页。
    ⑥[清]顾嗣立编:《元诗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968页。
    ①唐圭璋:《全宋词》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306页。
    ②[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39页。
    ①[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28页。
    ②同上,第126页。
    ①[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页。
    ②胡适:《词选》,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五年,第346页。
    ③吴熊和:《唐宋词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117页。
    ④[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八十,列传五十,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01页。
    ⑤方凤:《谢君翱羽行状》,《宋遗民录》卷二,《从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页。
    ⑥朱熹撰、李庆甲校点:《楚辞集注》卷二,l: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43页。
    ①[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72页。
    ②吴熊和:《唐宋词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121页。
    ③[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8页。
    ④屈原撰、蒋天枢校释:《楚辞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98页。
    ①傅璇琮等:《全宋诗》第65册,卷三四三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0962页。
    ②[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07页。
    ③[清]黄生《读杜诗说》卷一。
    ④[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31页。
    ①【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62页。
    ②【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了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106页。
    ③钱仲书:《宋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282页。
    ④【清】万斯同:《宋季忠义录》卷十二,北京,1999年,第156页。
    ⑤傅璇琮:《全宋诗》第六十九册,卷三六二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3413页。
    ⑥【明】宋濂撰、罗丹霞主编:《宋濂全集》,《芝园续集》卷四,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526页。
    ①[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一百七十三,列传六十,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038页。
    ②[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3页。
    ③[宋]郑居中:《庙学典礼》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4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36页。
    ④[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00页。
    ①[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9页。
    ②[南宋】辛弃疾撰,邓广铭注:《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03页。
    ③焦印亭:《刘辰翁元宵词论述》,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第2期。
    ④[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30页。
    ①【明】宋濂等:《元史》卷一百五,志五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682页。
    ②[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2页。
    ③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29页。
    ①[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96页。
    ②[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9页。
    ③同上,第114页。
    ④[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0页。
    ①[清]蒋敦复:《芬陀利室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从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675页。
    ②[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唐尘璋编:《词话从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415页。
    ③唐圭璋:《全宋词》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603页。
    ④[汉]郑玄撰、[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三上七,[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27页。
    ⑤同上,第1529页。
    ①陈燕:《蒋捷及其词研究》,台北,华正书局,民国七十二年,第116页。
    ②[南宋]张炎:《词源》卷下,唐尘璋编:《词话从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261页。
    ③胡适:《词选》,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五年,第349页。
    ④[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68页。
    ⑤缪钺:《诗词散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87页。
    ①[清]蒋敦复:《芬陀利室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从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675页。
    ②[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50页。
    ①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73页。
    ①[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78页
    ②同上,第2517页。
    ③同上,第2482页。
    ④同上,第2473页。
    ⑤[唐]罽宾沙门佛陀罗:《圆觉经》,《乾隆大藏经》,台北,宝印佛经流通部,1997年,第242页。
    ⑥[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第345页。
    ①[清]许昂霄:《词综偶评》,唐圭璋编:《词话从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563页。
    ②[南宋]陈著:《本堂集》卷四十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40页。
    ③[汉]班固:《汉武帝内传》,《从书集成初编》,北京,1985年,第12页。
    ④[晋]葛洪:《神仙传》,《从书集成初编》,北京,1985年,第53页
    ⑤傅璇琮等:《全宋诗》第14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9251页。
    ①[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1页。
    ②[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62页。
    ③同上,第262页。
    ①【唐】柳宗元撰、童宗说、韩醇等注、魏仲举辑:《新刊五百家注音辨唐柳先生文集》,日本古刊本,第115页。
    ②[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05页。
    ①[南宋]朱熹撰、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94页。
    ②[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42页。
    ③[南宋]朱熹撰、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333页。
    ①[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05页。
    ②[南宋]朱熹撰、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47页。
    ①[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9页。
    ②[南宋]蒋捷撰、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2页。
    ③同上,第27页。
    ④[战国]吕不书等撰、陈奇献校释:《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年,第21页。
    ①【清】李调元撰:《雨村词话》卷二, 唐圭璋:《词话从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412页。
    ②【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一五,明崇祯刻本。
    ①蒙培元:《情感与理性自序》,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6页。
    [1]杨伯峻编注: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2]柳宗元撰、童宗说、韩醇等注、魏仲举辑:《新刊五百家注音辨唐柳先生文集》,日本古刊本。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4]朱祖延撰:尔雅诂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宋]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3][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4][宋]李新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1986年。
    [5]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6]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7]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8]房玄龄等:晋书卷八十,列传五十,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9]陈寿撰,陈乃乾校点: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1][宋]李新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1986年。
    [2]宗菊如等:无锡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沈起炜: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1]蒋文忠等修撰:蒋氏家乘,共十二卷,上海图书馆馆藏,为江苏武进蒋氏宗谱,以南宋蒋捷为始迁祖,民国三十六年修。
    [2]储湛:杭氏宗谱,民国六年修。
    [3]蒋彦文等:晋陵蒋氏宗谱,民国二十五年修。
    [4]蒋钟:锡山蒋氏宗谱,道光二十四年修。
    [5]蒋建国:东庄蒋氏谱,2010年修。
    [6]蒋朝佑:茗岭蒋氏宗谱,光绪六年修。
    [7]蒋玉琪等:蒋氏大宗谱,光绪二十八年修。
    [8]陈布雷:武陵蒋氏宗谱,民国三十七年修。
    [9]蒋汝铭等:蒋氏宗谱,光绪三十年修。
    [10]王梓材、冯云濠辑:宋元学案补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11]万斯同:宋季忠义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1][宋]孟元老著,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宋]史能之.咸淳毗陵志[A].宋元方志丛刊:三[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3][清]潘恂.武进县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4]郦道元撰,王国维校:水经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5]阮升基、唐仲冕等撰:增修宜兴县旧志,嘉庆二年修。
    [6]陈遴玮:宜兴县志,万历十八年修。
    [7]朱玉林、张平生、叶舟点校:明永乐常州府志,广陵书社,2006年。
    [8]徐弘祖撰,褚绍唐、吴应寿整理:徐霞客游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9]于琨:常州府志,康熙三十四年修。
    [10]王抱承:无锡开化乡志卷上,民国五年侯学愈活字印本。
    [11]施惠、潘树辰等:宜兴荆溪县新志,光绪八年修。
    [12]徐永言等:无锡县志,康熙二十九年修。
    [13]徐保庆等:宜兴荆溪续志,宣统三年修。
    [14]韩邦靖:无锡县志,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修。
    [15]祝穆撰、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16]赵岐:三辅决录,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1][明]陈邦彦.宋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1]罗大经:鹤林玉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
    [1]刘义庆撰,刘孝标注,朱铸昌彙校注:世说新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1]柳宗元撰、童宗说、韩醇等注、魏仲举辑:新刊五百家注音辨唐柳先生文集,日本古刊本。
    [1]毛晋.宋六十家名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2]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3]唐圭璋.全金元词[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傅璇琮.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5]唐圭璋.唐宋词简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6]顾嗣立编:元诗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7]钱仲书:宋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8]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9]胡适.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朱熹撰、李庆甲校点: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1][宋]辛弃疾撰,邓广铭校注.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3]杨海明.张炎词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
    [4]杨景龙校注:蒋捷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5]曹亮武等:荆溪词初集,康熙十七年刻本。
    [6]杨万里撰,周汝昌选注:杨万里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7]朱熹撰,郭齐等点校: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8]陆游:渭南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9]文天祥:文天祥全集,北京:中国书店出版,1985年。
    [10]宋濂撰、罗丹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11]柳宗元撰、童宗说、韩醇等注、魏仲举辑:《新刊五百家注音辨唐柳先生文集》.日本古刊本。
    [1]厉鄂.宋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3]缪钺:诗词散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5]胡适: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6]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7]石明庆:理学文化与南宋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8]许总: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
    [9]李壮鹰:禅与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11]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
    [12]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13]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1999年。
    [14]程千帆:两宋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5]方勇: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1]李复波:词话丛编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2]施蛰存:词集序跋萃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3]钱仲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吴熊和:唐宋词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5]唐圭璋编: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6]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7]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8]陶尔夫,刘敬圻:南宋词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9]杨海明:唐宋词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
    [10]陈燕:蒋捷及其词研究,台北:华正书局,1983年。
    [1]杨海明:关于蒋捷的家世和事迹考[J],中华文史论丛,1982(3)年。
    [2]郑树平:淡处还他滋味多—蒋捷词艺术特征论析[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88(1)年。
    [3]朱鸿: 蒋捷生平考略[J], 龙岩师专学报,1991(1)年。
    [4]易健贤:《声声慢》词名非源于蒋捷考[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4(1)年
    [5]朱鸿:心怀故国笑傲江湖—试论南宋遗民词人蒋捷[J],华侨大学报,1995(1)年。
    [6]林琳:论《竹山词》传本[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3)年。
    [7]丁楹,丁称生:博采众长话竹山—论蒋捷师法众长对其词风词风形成之影响[J].柳州师专学报,2002(3)年。
    [8]李娜:蒋捷词风初探[J],中州学刊,2002(11)年。
    [9]郑海涛:论蒋捷的婉约词[J], 抚州师专学报,2003(12)年。
    [10]史华娜:凄凉一片秋声—蒋捷词意象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1)年。
    [11]郑海涛:蒋捷生平行实考[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4(3)年
    [12]路成文:论蒋捷词的漂泊情怀和及其文化意蕴[J],湖北大学学报,2004(3)年。
    [13]马茂军,张海沙:蒋捷三考[J],文学遗产.2004(4)年。
    [14]牛海蓉.蒋捷词心三部曲[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6) 年。
    [15]高莹:蒋捷“竹山”之号来历考[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1)年。
    [16]戴春花:故国悲叹寄予遥深—浅论蒋捷词作[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5(9)年。
    [17]郑海涛:蒋捷考异五题[J],广州大学学报,2005(11)年。
    [18]葛琦:蒋捷词中的生命意识[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5)年。
    [19]房日晰:蒋捷词论略[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0)年。
    [20]高涛:20世纪80年代以来蒋捷研究综述[J],河西学院学报,2007(3)年。
    [21]高莹,张子健:相士蒋竹山非蒋捷考辨[J],社会科学论坛,2007(8)年。
    [22]凌天松:蒋捷词对稼轩词爱国志意的承传[J],重庆社会科学,2007(10)年。
    [23]张仲裁:《竹山词》常用词调考论[J],宁夏大学学报,2007(11)年。
    [24]郑海涛:蒋捷研究述评[J],殷都学刊,2008(2)年。
    [25]肖世才:试析南宋蒋捷词的豪放特色[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5)年。
    [26]高莹:论清代浙西词派对蒋捷《竹山词》的接受[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9)年。
    [27]邓乔彬:兼有众长的蒋捷词[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年。
    [28]史华娜:蒋捷晚年行迹考辨一则[J],江海学刊,2009(3)年。
    [29]陈得芝:论宋元之际江南士人的思想政治动向,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1]高莹: 蒋捷《竹山词》接受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李岳:蒋捷词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衣芳:蒋捷个性色彩探源[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何荣:蒋捷及其《竹山词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5]李杰:蒋捷及其词作论稿[D],长春市: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