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佛典量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古时期是量词系统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新的量词和量词的新用法不断涌现,量词的使用也逐渐成为交际的需要;中古时期同样是佛典翻译的重要时期,与民众佛教传播密切相关的汉译佛典因具有较多的口语成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古时期的语言面貌。因此,对中古佛典的量词进行考察和探讨,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量词在中古时期的存在状态,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我们对汉译佛典如何吸收、借鉴、改造、反馈汉语量词的情况有较为深入的认识。选择“中古佛典量词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即有鉴于此。
     本文是首次对中古佛典量词进行系统的研究,将中古时期的译经按翻译时段和译经特点分为古译和旧译两个阶段,全面阐述了古译阶段51个名量词、5个动量词,旧译阶段71个名量词、10个动量词的使用情况,并分析了两个阶段量词的存在状态。此外,还对佛典量词所反映的文化因素以及重叠形式进行了专题探讨。
     通过对中古佛典量词的考察,我们发现:佛典量词的基本体系在古译阶段即已形成,到了旧译阶段又有了不同程度的扩展。由于佛经文献翻译作品的性质和承载内容的局限,佛典量词在使用数量和范围上要逊色于同时期的中土文献,呈现出补充性、随意性、承继性、滞后性、特有性五个方面的特点。名量词“种”和动量词“反(返)”、“匝”是中古佛典的特色量词,它们的大量出现与译经的内容和译师的选择有着直接关系,是一种非自然状态的用法。
The Medieval times is the important times for the formation of quantifiters'system,new quantifiers and the new usage of quantifiers arise continuously,using the quantifiters is the need for intercommunication.The Medieval times is also the important time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the Buddhist scriptures usually has the component of spoken language,so reviewing the quantifiers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he Medieval times,on the one hand,we can find out the actual instances about the quantifiers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on the other hand,we can realize the process how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bsorb,rebuild and feed back the Chinese quantifiers.So we make the topic "the quantifiers'study of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he Medieval times".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is papre makes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he Medieval times.According to the time and feature,we divide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he Medieval times into two stages,describe the usage of 51 noun quantifiers and 5 verbal quantifiers in the old times for translating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the usage of 71 noun quantifiers and 10 verbal quantifiers in the ancient times for translating the Buddhist scriptures,and analysis the state of all quantifiers in the two stages.We also discuss cultural factors and reduplicated forms on the quantifiers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By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quantifiers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he Medieval times,we find that the basic system on the quantifiers has been formed in the old times,and there has been certain development in the ancient times.Because of the nature and the content's limitation on the Buddhist scriptures,the quantities of the quantifiers are less than the ones in the contemporaneous secular literature,and shows the five features:complementatrity,casualness,inheritance,hysteretic nature,differentiation.The noun quantifier "zhong(种)" and the verbal quantifier "fan(反/返)" "za(匝)" are the specific quantifiers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he Medieval times,they are largely used because of the content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the translator's choice,it is not the usage of the natural state.
引文
[1]见朱庆之《论佛教对古代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影响》,《普门学报》第17、18期。
    [2]此为[荷兰]许理和从社会政治身份角度进行的区分方法。而顾康伟则从文化角度,将中国佛教区分为雅文化层次的经典佛教和俗文化层次的民俗佛教。详见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3]在这三种佛教形式的影响下,还出现了三种存在状态的僧侣。“官僧,由国家拨款供养,以负责完成皇家宗教仪轨;私僧,由一些大户人家提供食住:最后是民僧,他们孤立地生活或形成一个小团体而栖身于乡间。”详见[法]谢和耐著、耿舁译《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4]见董琨《“同经异译”与佛经语言特点管窥》,《中国语文》2002年第6期.
    [5]佛教汉语(Buddhist Chinese),是以翻译佛典的语言为代表的汉文佛教文献的语言,是汉语历史文献语言的一个非自然的独特变体。
    [6]见蒋绍愚《关于汉语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汉语史学报》第5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10]见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下简称刘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2页。
    [11]见刘书。第192页。
    [12]本文所有佛经引例均据台湾新文丰公司影印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括号中分别代表经文所出的册数、页数和栏位。
    [13]刘书第111页脚注言:“《飞燕外传》,传是汉伶元著,实则是伪书。据刘盼遂先生的考证。这是南北朝时代的作品。”
    [14]康僧会所译《六度集经》,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和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均有著录。
    [28]见沈家煊《“有界”与“无界”》,收录于《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页。
    [29]见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收录于《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2页。
    [31]《史记》及《后汉书》例,均转引自张万起《量词并用现象历史考察》一文,见《中国语言学报》第十一期,第262页。
    [32]引例同上,第263页。
    [33]引例同上,第264页。
    [49]见刘书第167页。
    [50]见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卷十三。
    [51]见刘书第100页。
    [52]见胡敕瑞《<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10-11页。
    [104]参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袈裟”条注释。
    [105]见刘书102页.
    [106]参《俗语佛源》一书“袈裟”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页。
    [124]见季羡林《糖史(二)》,《季羡林文集》第十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4页。
    [125]按:颇尼多同颇尼,萧齐僧伽跋陀罗译《善见律昆婆沙》卷17:“颇尼者,薄甘蔗糖。”(24-795b)
    [126]季羡林先生认为此例中的石蜜即指黑石蜜而言。见《糖史(二)》第75页。
    [127]梁慧皎《高僧传》卷3:“停夏坐三月日,复行向中天竺,界路既空旷,唯赍石蜜为粮。”(50-338c)仅仅携带石蜜作为旅途中的干粮,可以想见其甜度并不会太高。
    [128]见《糖史(二)》第70页。
    [129]见[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26页。
    [146]见《中国语文》1965年第1期,第27页。
    [164]见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165]如东晋法显《法显传》、粱慧皎《高僧传》、梁宝唱《比丘尼传》、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等。
    [166]如梁僧祐《弘明集》。
    [167]如梁僧祐《出三藏记集》、隋费长房《历代三宝纪》等。
    [168]见董志翘师《<<高僧传>词语通释——兼谈佛教典籍口语词向中土文献的扩散》,收录于《中古文献语言论集》,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1页。
    [173]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19:“王即勒侍者使将象来,令众盲子手自扪象。中有摸象得鼻者,王言此是象。或有摸象得其牙者,或有摸象得其耳者,或有摸象得其头者,或有摸象得其背者,或有摸象得其腹者,或有摸象得其髀者,或有摸象得其膊者,或有摸象得其迹者,或有摸象得其尾者,王皆语言:‘此是象也。'”(01-128c)姚秦竺佛念译《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卷3:“是时盲人,或捉象鼻,或捉象耳,或捉象头,或捉象脚,或捉象腹,或捉象尾。王问诸盲人曰:‘象何所像类?'盲人答曰:捉鼻者言如角,捉头者言如瓮,捉耳者言如簸箕,捉腹者言如箪,捉脚者言如柱,捉尾者言如橛。”(12-1026c)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32:“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12-556a)
    [174]见陈寅恪《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收录于《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58页。
    [175]图见傅起风、傅腾龙著《中国杂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176]图见常任侠著《印度与东南亚美术发展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179]详见朱庆之《从几组汉梵同理据词看中印文化的早期交往》,收录于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十一),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303、304页。
    [180]详见释永详《佛教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台湾佛光出版社印行,1987年版,第24-29页。
    [182]参见胡敕瑞《<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66页。
    [183]见朱庆之《佛经翻译中的仿译及其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中古近代汉语研究》(第一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页。
    [184]同上。
    [185]同上,第258页。
    [186]当然,某些佛典中的特色量词除外。
    [187]见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5页。
    [188]见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22页。
    [189]这主要是根据英语得出的结论;另外梵语量词的相关情况,我们还参考了《梵语通论》一书现代梵语语言结构体系的介绍,即梵语存在数范畴,但是并没有明确的量词这一词类。梵语名词有单数、双数、复数三类。比如“人”的复数形式是“narau”,如要表达“两个人去”的意思,梵语写作“narau gacchatah”,并没有量词的介入。又基数词“五十”梵文作“pancasat”,“五十支箭”写作“pancasadbhir banaih”,同样也不存在量词。详见裴文《梵语通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7、69页及47页。
    [190]见裴文《梵语通论》,同上,第169页。
    1.曹秀玲《现代汉语量限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陈颖《苏轼作品量词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5月第1版。
    3.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4.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1年12月第1版。
    5.董志翘《<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6.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7.董志翘《中古文献语言论集》,巴蜀书社,2000年4月第1版。
    8.范晓、张豫峰等《语法理论纲要》,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9.房玉清《实用汉语语法》(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10.冯春田《<聊斋俚曲>语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11.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12.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13.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10月第1版。
    14.管锡华《<史记>单音词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5月第1版。
    15.郭攀《汉语涉数问题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5月第1版。
    16.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7月第1版。
    17.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上),商务印书馆,1979年7月第1版。
    18.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修订版),民族出版社,2001年8月第2版。
    19.洪诚《洪诚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20.洪艺芳《敦煌吐鲁番文书中之量词研究》,文津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21.胡敕瑞《<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11月第1版。2
    2.胡明扬 主编《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23.黄征、张涌泉 校注《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5月第1版。
    24.季羡林《季羡林自选集》,重庆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25.季羡林《印度古代语言》,《季羡林文集》第三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26.季羡林《糖史》(二),《季羡林文集》第十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27.蒋礼鸿《蒋礼鸿集》第五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28.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9月第1版。
    29.李锦芳 主编《汉藏语系量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30.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31.李宇明《语法研究录》,商务印书馆,2002年12月第1版。
    32.李志夫《中印佛学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33.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34.李佐丰《先秦汉语实词》,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35.梁晓虹、徐时仪、陈五云《佛经音义与汉语词汇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第1版。
    36.梁晓虹《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37.梁晓虹《华化佛教》,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38.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39.刘保金《中国佛典通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40.刘光明《<颜氏家训>语法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41.刘梦溪 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赵元任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42.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
    43.刘顺《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44.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4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46.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47.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48.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1版。
    49.吕澂 编《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齐鲁书社,1980年5月第1版。
    50.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8月第1版。
    51.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4月第1版。
    52.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
    53.吕叔湘、王海棻 编《马氏文通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
    54.马清华《语义的多维研究》,语文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55.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性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56.马庆株 编《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
    57.马学良 主编《汉藏语概论》,民族出版社,2003年10月第2版。
    58.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6月第1版。
    59.苗壮《笔记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60.敏春芳《文献字词考略》,民族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61.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年8月第1版。
    62.屈承熹《汉语认知功能语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63.任继愈 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64.任继愈 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
    65.任继愈 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
    66.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8月第1版。
    67.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6年5月第1版。
    68.沈家煊、吴福祥、李宗江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三),商务印书馆,2007年8月第1版。
    69.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70.石毓智《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71.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72.石毓智《语法的形式和理据》,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73.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74.史存直《汉语语法史纲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
    75.孙力平 编《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索引(1900-2000)》,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第1版。
    76.孙锡信《汉语历史语法要略》,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77.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昆仑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78.万金川《佛经语言学论集:佛典研究的语言学转向》,正观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79.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第1版。
    80.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81.王珏《汉语生命范畴初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82.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4月第1版。
    83.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6月新1版。
    84.王宁《训诂学原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85.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86.王绍新《课余丛稿》,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87.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第1版。
    88.王云路、方一新编《中古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7月第1版。
    89.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语法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90.吴福祥《<朱子语类辑略>语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91.吴福祥《敦煌变文12种语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92.吴慧颖《中国数文化》(修订本),岳麓书社,1996年12月第2版。
    93.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94.邢福义 主编《文化语言学》(增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
    95.徐杰 主编《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96.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97.徐通锵《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98.严修《二十世纪的古汉语研究》,书海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99.颜洽茂《佛教语言阐释——中古佛经词汇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100.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语文出版社,2001年8月第2版。
    101.杨建国 编著《近代汉语引论》,黄山书社,1993年3月第1版。
    102.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商务印书馆,1984年3月新1版。
    103.杨小平《<后汉书>语言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12月第1版。
    104.叶军《汉语语句韵律的语法功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105.于维雅 主编《东方语言文字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106.俞理明 编著《佛经文献语言》,巴蜀书社,1993年10月第1版。
    107.袁宾《近代汉语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108.袁宾等 编著《二十世纪的近代汉语研究》,书海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109.张美兰《近代汉语语言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110.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学林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111.张振德、宋子然《<世说新语>语言研究》,巴蜀书社,1995年5月第1版。
    112.周日健、王小莘 主编《<颜氏家训>词汇语法研究》,1998年8月第1版。
    113.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9月第1版。
    114.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115.朱庆之 编《中古汉语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年9月第1版。
    116.[美]罗杰瑞 著,张惠英 译《汉语概说》,语文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
    117.[日]太田辰夫 著,江蓝生、白维国 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118.[日]太田辰夫 著,蒋绍愚、徐昌华 译《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2版。
    119.[日]辛嶋静志《正法华经词典》,东京创价大学,1998年版。
    120.[日]辛嶋静志《妙法莲华经词典》,东京创价大学,2001年版。
    121.[日]志村良治 著,江蓝生、白维国 译《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1月第1版。
    1.白冰《宋元两<语言词典>漏收量词考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白冰《宋元时期个体量词的变化和发展》,《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7期。
    3.曹小云《<汉语大词典>量词补证》,《丹东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4.陈绂《谈汉语陪伴性物量词的由来及其应用原则》,《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第4期。
    5.陈练军《<尹湾汉墓简牍>中的量词》,《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6.陈练军《居延汉简中名词与量词组合的语义条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7.陈玉冬《隋唐五代量词的语义特征》,《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2期。
    8.邓帮云《元代个体量词量月时的形象色彩与修辞功能》,《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S1期。
    9.方琴《<史记>量词用法探析》,《嘉应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0.傅铭第《关于动量词“匝”和“周”》,《中国语文》,1965年第1期。
    11.高佳《<元曲选>个体量词研究》,《求索》,2006年第6期。
    12.官长驰《<老乞大谚解>所见之元代量词》,《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13.官长驰《<朴通事谚解>中的量词》,《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14.胡继明《<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量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2期。
    15.黄宝生《<聊斋志异>中的数量词》,《陕西理工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16.黄高宪《<诗经>数词量词的用法及特点》,《福建论坛》,1982年第1期。
    17.黄盛璋《两汉时代的量词》,《中国语文》,1961年第8期。
    18.黄载君《从甲文、金文量词的应用,考察汉语量词的起源与发展》,《中国语文》,1964年第6期。
    19.吉仕梅《<睡虎地秦墓竹简》量词考察》,《乐山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20.吉仕梅《汉代简帛量词新论》,《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1.蒋颖《汉语名量词虚化的三种机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2.金桂桃《<清平山堂话本>中的个体量词》,《嘉应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3.金桂桃《唐至清的量词“件”》,《长江学术》,2006年第1期。
    24.康今印《量词在唐宋诗词中的修辞功能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25.康今印《谈名量词在唐宋诗词中的修辞功能》,《修辞学习》,1984年第3期。
    26.李建平《<汉语大词典>量词初始例试补》,《语文学刊》,2004年第8期。
    27.李建平《从先秦简牍看<汉语大词典>量词释义的阙失》,《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28.李建平《唐五代动量词初探》,《泰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9.李日辉《<敦煌变文集>量词重叠的语法分析》,《延边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30.李日辉《<敦煌变文集>中的量词》,《安庆师院学报》,1983年第1期。
    31.李若晖《殷代量词初探》,《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
    32.李莎莉《<洛阳伽蓝记>名量词研究》,《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3.李先银《汉语个体量词的产生及其原因探讨》,《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34.李艳惠、石毓智《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与复数标记“们”的发展》,《当代语言学》,2000年第1期。
    35.李宗江《语法化的逆过程:汉语量词的实义化》,《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4期。
    36.李佐丰《<左传>量词的分类》,《内蒙古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37.廖名春《吐鲁番出土文书新兴量词考》,《敦煌研究》,1990年第2期。
    38.刘文正《浅谈汉语陪伴型名量词的起源》,《皖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9.刘晓然《汉语量词短语的词汇化》,《语言研究》,2006年第1期。
    40.马芳《<淮南子>中的量词》,《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41.毛永森《古代医籍中中药的特殊量词》,《陕西中医》,1994年第10期。
    42.敏春芳、马有《敦煌吐鲁番文书中衣物量词例释》,《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43.牛太清《量词“重/层”历时小考》,《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2期。
    44.潘慎、卢景文《数量词在<红楼梦>韵文中的修辞作用》,《语文研究》,1983年第4期。
    45.苏旸《敦煌契约中的量词》,《江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46.唐钰明《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探源》,《古汉语研究》,1990年第1期。
    47.王定康《<洛阳伽蓝记>中的量词》,《语文学刊》,2006年第7期。
    48.王建民《<睡虎地秦墓竹简>量词研究》,《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3期。
    49.王绍新《<祖堂集>中的动量词》,《古典文献与文化论丛》(第二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50.王绍新《从几个例词看唐代动量词的发展》,《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2期。
    51.王绍新《量词“个”在唐代前后的发展》,《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2期。
    52.王绍新《试论“人”的量词属性》,《中国语文》,2005年第1期。
    53.王绍新《隋唐五代的动量词》,《课余丛稿》,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54.王绍新《唐代诗文小说中名量词的运用》,《隋唐五代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
    55.王彤伟《量词“头”源流浅探》,《语言科学》,2005年第3期。
    56.王文艺《关于敦煌变文量词语法功能的几个问题》,《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57.魏德胜《<敦煌汉简>中的量词》,《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
    58.吴伯方《关于汉语动量词的起源》,《语文辅导》,1990年第1期。
    59.武晓丽《<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量词》,《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60.谢新暎《<红楼梦>量词研究》,《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
    61.徐慧文《<醒世姻缘传>方言量词研究》,《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62.徐琳、傅京起《古白语贝币名和量词的遗存》,《民族语文》,2004年第6期。
    63.徐正考《汉代铜器铭文中的数量词》,《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64.许仰民《论<金瓶梅词话>的物量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65.杨廷治《古诗中的数量词》,《光明日报》,1980年第7期。
    66.叶桂郴《汉语中量“人”量词的历时考察》,《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6期。
    67.叶桂郴《量词“头”的历时考察及其他称量动物的量词》,《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4期。
    68.游汝杰《汉语量词“个”语源辨析》,《语文研究》,1985年第4期。
    69.于涛《<老乞大>和<朴通事>的名量词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70.曾仲珊《<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数词和量词》,《求索》,1981年第2期。
    71.张丽君《<五十二病方>物量词举隅》,《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1期。
    72.张美兰《<五灯会元>中同形动量词》,《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73.张万起《量词“枚”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中国语文》,1998年第3期。
    74.张万起《量词并用现象历史考察》,《中国语言学报》(第十一期),商务印书馆,2003年9月第1版。
    75.张先坦《<东京梦华录>的数量词》,《贵州文史丛刊》,2002年第2期。
    76.张谊生《从量词到助词——量词“个”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当代语言学》,2003年第3期。
    77.赵建华《<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名量词》,《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1期。
    78.赵日新《说“个”》,《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2期。
    79.赵中方《宋元个体量词的发展》,《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80.赵中方《唐五代个体量词的发展》,《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81.赵中方《唐五代宋元集体量词的发展》,《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82.周建民《<金瓶梅>的量词系统》,《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83.朱庆之《佛教混合汉语初论》,《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四辑),商务印书馆,2001年11月第1版。
    84.朱彦、郑冰寒《<水浒全传>动量词“番、回、次”等刍议》,《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85.[法]贝罗贝《上古、中古汉语量词的历史发展》,《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一辑),商务印书馆,1998年10月第1版。
    86.[法]游顺钊《从认知角度探讨上古汉语名量词的起源》,《中国语文》,1988年第5期。
    87.[荷]许理和 著,顾满林译《关于初期汉译佛经的新思考》,《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四辑),巴蜀书社,2001年9月第1版。
    1.蔡蓉《唐代量词研究》,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年。
    2.陈近朱《<居延新简>中物量词和称数法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3.陈练军《居延汉简量词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4.陈颖《宋代动量词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5.崔尔胜《<水浒全传>量词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6.达正岳《上古汉语数量词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7.邓帮云《元代量词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8.过国娇《<红楼梦>前80回量词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9.贺芳芳《<齐民要术>量词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0.李永《汉语动词语法化致变因素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6年。
    11.刘洁的《唐五代重叠的“调量”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12.马芳《<三国志>量词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3.彭文芳《元代量词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14.史光辉《东汉佛经词汇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15.王远明《<五灯会元>量词研究》,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6.魏丽梅《<红楼梦>量词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7.杨如雪《六朝笔记小说中使用量词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8年。
    18.叶桂郴《<六十种曲>和明代文献的量词》,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9.叶松华《<祖堂集>量词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0.游黎《唐五代量词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21.于冬梅《<吕氏春秋>量词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2.张俊之《秦汉简帛方剂文献数量词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23.张延成《中古汉语称数法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24.[韩]李宗澈《<史记>量词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