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量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采用共时描写与历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本草纲目》的量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
     第一章对《本草纲目》的量词进行了分类,并重点介绍了名量词的语法和句法功能。《本草纲目》的名量词和数词、名词的组合形式多样,数量结构在句中充当的成分也是多样的,总体符合出明代量词发展的共性。但囿于文体,又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第二章重点描写了《本草纲目》的度量衡量词。分长度单位量词、重量单位量词、容量单位量词三类进行阐述。对每个量词先结合《本草纲目》的实例进行描述,然后在历时层面上进行追溯研究,探讨其产生、流变的过程。
     第三章重点描写了《本草纲目》中的个体量词。个体量词又分为泛用、次泛用和专用三类。本章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将语义特征或者计量对象相似的一系列量词放在一组讨论,对比同异。作对比研究的前提一是调查每个量词在《本草纲目》中与名词的搭配情况,列出计量对象比较表;二是考察量词在历代文献,尤其是中医文献中的共时和历时的使用发展情况。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研究,对《本草纲目》中的个体量词有了较深入全面的理解。
     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描写了《本草纲目》的集合量词和动量词。其中动量词的研究将动量词与动词的搭配情况以及动量词的语法特征结合起来,多角度进行论述。
     最后对《本草纲目》的量词情况进行了总结,概括出《本草纲目》的量词在数量上和具体使用上的主要特点。即数量和语法形式不够丰富;书中有较多的医书专用量词;总体保守,滞后于时代发展。
This thesis analyzes measure-words in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using a combined methodology of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research.
     Chapter One classifies the measure-words in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focusing on the grammatical and syntactic functions nominal measure-words. Nominal measure-words are combined with numerals and nouns in various ways in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and quantifier phrases function as many different grammatical items in its sentences. They generally reflected the common feature of measure-words in Ming Dynasty but meanwhile showed explicit laggardness.
     Chapter Two puts its emphasis on measurement measure-words in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including measure-words for length, measure-words for weight and measure-words for capacity. Every measure-word is described with its usage in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and then is elaborated in diachronic terms as to explore its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pter Three studies individual measure-words in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including individual measure-words for general purposes, hypo-general purposes and special purposes. They are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their semantic features or measurement objects as to make clear comparison. The first of the two premises to such contrastive study is to survey the collocations of every measure-word with nouns in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and to make a comparative list of measurement objects. The second is to investigate the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usage and development in writings of different dynasties with special focu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writings. A panoramic and profound comprehension of individual measure-words in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shall then be achieved.
     Chapter Four and Chapter Five respectively dissertate on collective measure-words and action classifiers in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The collocations of action classifiers with verbs and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action classifiers are studied as to offer multiple perspectives.
     The conclusion part summarizes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measure-words in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in terms of numbers and usages. It is concluded that number and grammatical forms of the measure-words are not diverse enough, that many of the measure-words are used exclusively in medical writings, and that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was conservative and lagged behind the progress of its time as whole in terms of measure-words.
引文
[1]—— 《黄帝内经素问》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2]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校释》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3]李时珍 《本草纲目》(新校注本)华夏出版社,1998
    [4]孙思邈 《备急千金药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5]王焘 《外台秘要》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6]张仲景 《金匮要略方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7]朱棣等 《普济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8]张仲景 《注解伤寒杂病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9]葛洪 《葛洪肘后备急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10](日)丹波康赖编,沈澍农等校注《医心方校释》学苑出版社2001
    [1]陈颖 《苏轼作品量词研究》 巴蜀书社,2003
    [2]顾之川 《明代汉语词汇研究》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3]郭先珍 《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语文出版社,2002
    [4]何杰 《现代汉语量词研究》 民族出版社,2001
    [5]洪艺芳 《敦煌吐鲁番文书中之量词研究》 文津出版社,2000
    [6]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增订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金桂桃 《宋元明清动量词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8]黎锦熙 《新著国语文法》 商务印书馆,1992
    [9]李锦芳 《汉藏语系量词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10]刘世儒 《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 中华书局,1965
    [11]卢嘉锡总主编,丘光明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 科学出版社,2001
    [12]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 商务印书馆,1982
    [13]马继兴 《马王堆古医书考释》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4]马继兴等《敦煌医药文献辑校》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5]屈承熹 《汉语认知功能语法》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6]邵敬敏 《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 商务印书馆,2000
    [17]沈家煊,吴福祥,李宗江 《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三)》 商务印书馆,2007
    [18]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9]孙锡信 《汉语历史语法要略》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20]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1]吴承洛 《中国度量衡史》上海书店,1984
    [22]王力 《汉语史稿》 中华书局,2004
    [23]吴福祥 《汉语语法化研究》 商务印书馆,2005
    [24]向熹 《简明汉语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5]许威汉 《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 书海出版社,2000
    [26]严修 《二十世纪的古汉语研究》 书海出版社,2001
    [27]叶桂郴 《明代汉语量词研究》 岳麓书社,2008
    [28]张敏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9]赵克勤 《古代汉语词汇学》 商务印书馆,1994
    [30]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1]张显成 《简帛语言文字研究》巴蜀书社,2002
    [32]张向群 《写作量词描写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1]贝罗贝 《上古、中古汉语量词的历史发展》 《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一辑)商务印书馆,1998
    [2]陈玉冬 《隋唐五代量词的语义特征》 《古汉语研究》,1998(2)
    [3]段祯 《刍论<武威汉代医简)中量词的用法》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4)
    [4]郭先珍 《谈谈物量词对前搭配数词的语义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3)
    [5]范崇峰 《敦煌医方量词两则》 《中国语文》,2009(5)
    [6]黄盛璋 《两汉时代的量词》 《中国语文》,1991(8)
    [7]黄载君 《从甲文、金文量词的应用,考察汉语量词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语文》,1964(6)
    [8]吉仕梅 《汉代简帛量词新论》 《四川大学学报》,2004(4)
    [9]康今印 《谈名量词在唐宋诗词中的修辞功能》 《修辞学习》,1984(3)
    [10]李若晖 《殷代量词初探》 《古汉语研究》,2000(2)
    [11]李先银 《物体量表达的认知语义基础》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6)
    [12]李宇明 《量词与数词、名词的扭结》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
    [13]李宗江 《语法化的逆过程:汉语量词的实义化》 《古汉语研究》,2004(4)
    [14]李佐丰 《(左传>量词的分类》 《内蒙古大学学报》,1984(3)
    [15]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 《中国语文》,1995(3)
    [16]刘文正 《浅谈汉语陪伴型名量词的起源》 《皖西学院学报》,2000(1)
    [17]陆俭明 《数量词中问插入形容词的情况考察》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4)
    [18]芦琴,张瑞贤,张慕群 《秦汉问药物计量单位的考察》 《中国中药杂志》,2006(24)
    [19]罗日新 《从名(或动)、量的搭配关系看量词特点》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6(2)
    [20]马庆株 《数词、量词的语义成分和数量结构的语法功能》 《中国语文》,1990(3)
    [21]毛永森 《古代医籍中中药的特殊量词》 《陕西中医》,1994(10)
    [22]牛太清 《量词“重/层”历时更替小考》 《古汉语研究》,2001(2)
    [23]邵敬敏 《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 《中国语文》,1993(3)
    [24]邵敬敏 《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 《中国语文》,1996(2)
    [25]沈家煊 《语法化研究综观》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26]石毓智 《表物体形状的量词的认知基础》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
    [27]唐钰明 《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探源》 《古汉语研究》,1990(1)
    [28]王冬梅 《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综述》 《扬州大学学报》,1997(6)
    [29]王国琛等 《唐代方书剂量考》 《江苏中医药》,2009(9)
    [30]姚振武 《<汉语“数+量+名”格式的来源>读后》 《中国语文》,2008(3)
    [31]王贵元 《汉代简牍遣策的物量表示法和量词》 《古汉语研究》,2002(6)
    [32]魏德胜 《敦煌汉简中的量词》 《古汉语研究》,2000(2)
    [33]吴伯方 《关于汉语动量词的起源》 《语文辅导》,1900(1)
    [34]吴福祥,冯胜利,黄正德 《汉语“数+量+名”格式的来源》 《中国语文》,2006(5)
    [35]熊仲儒 《量词“口”的句法认知基础浅探》 《巢湖学院学报》,2003(2)
    [36]邢福义 《现代汉语数量词系统中的“半”和“双”》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4)
    [37]李宇明 《量词与数词、名词的扭结》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
    [38]张丽君 《五十二病方物量词举隅》 《古汉语研究》,1998(1)
    [39]张延俊 《也论汉语“数量名”形式的产生》 《古汉语研究》,2002(2)
    [40]张显成 《“标本”、“吐下”语文学著作传统训释补正—兼谈中医文献的语言研究价值》《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
    [1]崔尔胜 《<水浒全传>量词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2]过国娇 《(红楼梦)前80回量词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贺芳芳 《<齐民要术)量词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焦方方 《清末侠义公案小说量词研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5]刘双 《<夷坚志>量词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6]刘玉朝 《<元刊全相平话五种>量词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7]马芳 《<三国志)量词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8]汪袆 《中古佛典量词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9]工远明 《<五灯会元>量词研究》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0]魏丽梅 《<红楼梦>量词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1]夏宇 《<华阳国志>量词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2]徐昌昌 《<三言>量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3]叶松华 《<祖堂集>量词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4]游黎 《唐五代量词研究》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15]于冬梅 《<吕氏春秋>量词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2006年
    [16]张俊之 《秦汉简帛方剂文献数量词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7]宗守云 《集合量词的认知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Tai,JamesH-Y & Fang-yi Chao A semantic study of the classifier Zhang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1994.29.3
    [2]Tai,JamesH-Y & Lianqing Wang A semantic study of the classifier Tiao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1990.25.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