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量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属于近代汉语专书语法研究,以共时描写和历时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系统研究和个案分析相结合,古、方、普的语言事实相结合的方法,对施耐庵、罗贯中的百回本《水浒传》中的量词进行了穷尽式分类描写和多角度分析研究。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本文以范畴化和非范畴化、词类的家族相似性理论为主,并结合现代汉语方言的一些语言事实,对《水浒传》的量词进行了穷尽式的分类描写;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有关理论为主对《水浒传》的量词的词法特点、句法功能、语义特征以及数量结构等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分析。本文还从词类成员的变化、词法特点、句法功能以及数量结构等方面对《水浒传》量词进行了历时考察。
     最后本文得出这样的结论:《水浒传》量词系统是一个继承与发展并重的词汇系统,其内部各子系统的继承和发展并不平衡。和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到《水浒传》时期,名量词系统比动量词系统要成熟,汉语量词系统还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词汇系统。
The article is a study of grammar of special literature about modern Chinese. It thoroughly describes and analyzes measure-words of ShuiHuZhuan, which has one hundred chapters, and was written by Shi NaiAn and Luo Guanzhong. At the same time, we comprehensively use the methods of synchronic description and diachronic comparison,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systematical study and individual analysis. We comprehensively compare the language facts of ancient Chinese, contemporary Chinese dialects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common speech.
    During the studies, combining with the dialectal fact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we thoroughly describe and classify measure-words of ShuiHuZhuan in terms of theories of categorization, decategorization, family resemblances of parts of words. On the one hand, according to theories of three-level grammar, stereo study grammar, structuralist linguistics and system-function linguistics, we thoroughly describe and analyze from various facets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syntactic function, semantic features and structures of measure-words of ShuiHuZhuan. On the other hand, we diachronically investigate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word-class members, the word-class characteristics, the syntactic functions and structures of measure-words of ShuiHuZhuan.
    According as the studies above,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measure-words system of ShuiHuZhuan is one which had not only succeeded mainly to the usages of measure-words of the former Chinese but also developed partially them, and the succession and development subsystems of what were imbalanced. As compared with contemporary Chinese common speech, the noun-measure-words system was more mature than the verb-measure-words system in the period of ShuiHuZhuan. Chinese measure-words system was not wholly mature.
引文
1.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1年12月第1版。
    2.于涛(2002)《<老乞大>、<朴通事>量词研究》,贵州大学2002届硕士论文。
    3.马真(1981)《修饰数量词的副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4.马庆株(1981)《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中国语文》第2期。
    5.马庆株(1984)《动词后面时量成分与名词的先后次序》,载《语言学论丛》第13辑,商务印书馆,1984年12月第1版。
    6.王力(1980)《汉语史稿》(重排本),中华书局,1980年6月新1版。
    7.王力(1989)《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4月第1版。
    8.王文艺(1995)《敦煌变文量词研究》,贵州大学1995届硕士论文。
    9.王立《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8月第1版。
    10.王还(1963)《动词重叠》,《中国语文》第1期。
    11.王绍新(1989)《量词“个”在唐代前后的发展》,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2期。
    12.王绍新(1992)《唐代诗文小说中名量词的运用》,载《隋唐五代汉语研究》,程湘清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
    13.王绍新(1997)《从几个例词看唐代动量词的发展》,《古汉语研究》第2期。
    14.王贵元(2002)《战国竹简遣策的物量表示法与量词》,《古汉语研究》第3期。
    15.王政红(1994)《“把”字句的情状类型及其语法特征》,《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第4期。
    16.方梅(1993)《宾语与动量词语的次序问题》,《中国语文》第1期。
    17.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2版。
    18.石毓智/李讷(2001)《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19.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9月第1版。
    20.朱永生等(2004)《功能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21.向熹(1993)《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22.吕叔湘(1982)《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8月新1版。
    23.吕叔湘(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4月增订第1版。
    24.吕叔湘(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1月增订版。
    25.刘世儒(1965)《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
    26.刘月华(1983)《动词重叠的表达功能及可重叠动词的范围》,《中国语文》第1期。
    27.刘坚(1982)《<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写作时代蠡测》,《中国语文》第5期。
    28.刘润清、刘正光(2004)《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29.刘润清、刘正光(2005)《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30.邢福义(1981)《词类辩难》,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第1版。
    31.邢福义(1993)《现代汉语数量词系统中的“半”和“双”》,《语言教学与研究》4期。
    32.邢福义(2000)《说“V—V”》,《中国语文》第5期。
    33.邢福义(2002)《汉语语法三百问》,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第1版。
    34.吴非(1995)一九四九年以前量词研究综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35.孙汝建(1996)《关于量词“个化”论的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1期。
    36.李人鉴(1964)《关于动词重叠》,《中国语文》第4期。
    37.李先银(2003)《物体量表达的认知语义基础》,《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
    38.李宇明(1998)《“一量VP”的语法、语义特点》,《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39.李宇明(1999)《数量词语与主观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6期。
    40.李宇明(2000)《拷贝型量词及其在汉藏语系量词发展中的地位》,《中国语文》1期。
    41.李延瑞(1987)《关于修饰性临时量词》,《语言教学语言与研究》第3期。
    42.李法白、刘镜芙编《水浒语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
    43.李英哲(1982)《汉语数量词和否定词关系的探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44.李艳惠/陆丙甫(2002)《数目短语》,《中国语文》第4期。
    45.李艳惠/石毓智(2000)《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与复数标记“们”的发展》,《当代语言学》第1期。
    46.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47.杨平(2003)《动词重叠式的基本意义》,《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
    48.何乐士(1999)《专书语法研究的几点体会》,《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
    49.何杰(2001)《现代汉语量词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年8月第2版。
    50.邵敬敏(1993)《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中国语文》第3期。
    51.邵敬敏(1996)《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中国语文》第2期。
    52.邵敬敏(2000)《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8月第1版。
    53.邵敬敏/周芍(2005)《语义特征的界定与提取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54.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5期。
    55.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年9月第1版。
    56.沈家煊(2002)《如何处置“处置式”》,《中国语文》第5期。
    57.沈阳(1995)《数量词在名词短语移位.结构中的作用与特点》,《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58.陆俭明(1987)《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情况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59.陆俭明(2005)《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3版。
    60.陈小荷(1995)《主观量问题初探——兼谈副词“就”、“才”、“都”》,《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61.陈立民(2005)《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中国语文》第2期。
    62.陈玉冬(1998)《隋唐五代量词的语义特征》,《古汉语研究》第2期。
    63.陈光(2003)《准形态词“一”和现代汉语的瞬时体》,《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
    64.陈绂(2003)《<诗经>中的物量词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专刊。
    65.陈承泽《国文法草创》,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6.陈前瑞(2001)《动词重叠的情状特征及其体的地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67.陈颖(2003)《苏轼作品量词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5月第1版。
    68.张万起(1998)《量词“枚”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中国语文》第3期。
    69.张延俊(2002)《也论汉语“数量名”形式的产生》,《古汉语研究》第2期。
    70.张美兰(2001)《近代汉语语言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71.张谊生(2003)《从量词到助词——量词“个”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当代语言学》第3期。
    72.张赪(2000)《现代汉语“V—V”式和“VV”式的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4期。
    73.志村良治(1995)《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9月第1版。
    74.金立鑫(1997)《“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语境特征》,《中国语文》第6期。
    75.范方莲(1964)《试论所谓“动词重叠”》,《中国语文》第4期。
    76.范伟(2001)《现代汉语个体量词语法特点的认知解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2期。
    77.范晓(2001a)《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一)》,《汉语学习》第5期。78.范晓(2001b)《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二)》,《汉语学习》第6期。
    79.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80.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2.0版光碟版,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81.罗竹风主编《现代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82.罗日新(1986)《从名(或动)、量的搭配关系看量词的特点》,《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
    83.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第6版。
    84.胡竹安《水浒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85.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12月第1版。
    86.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7.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88.赵日新(1999)《说“个”》,《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89.赵中方(1991)《唐五代个体量词的发展》,《扬州师院学报》第4期。
    90.赵中方(1992)《唐五代宋元集体量词的发展》,《南京大学学报》第4期。
    91.姚双云/储泽祥(2003)《汉语动词后时量、动量、名量成分不同现情况考察》,《语言科学》第5期。
    9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
    93.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94.郭先珍(1987)《现代汉语量词手册》,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年4月第1版。
    95.徐之明(2000a)《“觉”作动量用法及“睡觉”成词的年代》,《贵州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版)第5期。
    96.徐之明(2000b)《试论词义“组合同化”应遵循的原则》,《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期。
    97.徐朝华(1987)《尔雅今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
    98.袁宾、徐时仪等(2001)《二十世纪的近代汉语研究》,书海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99.袁毓林(1995)《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100.袁毓林(2004)《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商务印书馆,2004年12月第1版。
    101.袁仁智(2004)《<元曲选>量词研究》,贵州大学2004届硕士论文。
    102.贾红霞(2003)《口语结构“NP+时量短语+了”语义分析》,《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
    103.殷志平(1999)《动词前成分“一”的探讨》,《中国语文第2期。
    104.殷国光(2002)《上古汉语中数词计动量的两种位置的比较》,《古汉语研究》第1期。
    105.顾廷龙、王世伟(1990)《尔雅导读》,巴蜀书社,1990年1月第1版。
    106.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第4版。
    107.黄盛璋(1961)《两汉时代的量词》,《中国语文》8月号。
    108.萧国政/李英哲(1997)《汉语确数词的系统构成、使用特点和历史演进》,《武汉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109.常俭(1981)《谈动词的叠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110.程湘清(1992)《汉语史断代研究的方法论》,载程湘清主编《宋元明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111.熊学亮(1999)《认知语用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1版。
    112.黎锦熙(1992)《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9月第1版。
    113.Geoffrey Leech(1987)《语义学》,李瑞华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
    114.James D.Mcawley/张伯江(1994)《汉语词类归属的理据》,《国外语言学》第4期。1.《北大语料库》,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辑,电子版。
    2.《北京优秀短篇小说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9月第1版。
    3.《古代白话文献选读》,刘坚编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8月第1版。
    4.《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代卷),刘坚、蒋绍愚主编,商务印书馆,1990年6月第1版。
    5.《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刘坚、蒋绍愚主编,商务印书馆,1992年6月第1版。
    6.《老舍选集》第一、二、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第1版。
    1.崔尔胜《<水浒全传>量词研究》,广西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2.朱彦《<水浒全传>动量词考察及近代汉语动量词发展初探》,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毕业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