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影像都市—中国大陆电影中的城市(1949-1966)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十七年”(1949-1966)中国电影为研究对象,以文化研究为视野和方法,考察这一时期的电影对城市的呈现和表征,同时考察这一时期现实中人们关于城市的观念、政府的城市发展政策以及市民的日常行为方式,并进一步分析影像与现实复杂微妙的互动关系。
     1949-1966年,在经济上,中共政权为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实行了“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没有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是把大量物资用于积累,用于基本建设。在社会内部,国家又维持并扩大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工人与农民、城市与乡村三大差别,实行“城市向乡村抽血”(费孝通语)的“内部殖民”方式发展工业、发展城市。
     本文主要从城乡关系、城市空间和日常生活三个角度分析城市电影,考察电影文化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在城乡关系方面,影像与现实的关系非常复杂微妙。1949-1957年,就如何表现城乡关系,知识分子与中共政权展开了争夺,不过双方都是以城乡关系为幌子,强调自身的优越性。1958-1960年,为配合工业“大跃进”的现实,电影建构了城市帮助乡村的城乡关系。1961-1966年,为配合现实中城镇人口大量精减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电影又建构了乡村帮助城市这种叙事。
     在城市空间方面,“十七年”电影一方面反映了现实中的城市空间改造;另一方面又重新赋予各种空间以不同的意义,区分了危险/安全、消费/生产、娱乐/教育等二元空间。现实中的城市空间改造与电影对空间意义的生产一方面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改善了劳动人民的处境,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劳动人民身体与意识的控制。
     在日常生活方面,“十七年”城市电影在物质、性、爱情、婚姻等方面建构了一套新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这种新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都与“高积累、抵消费”的政策相关,都服从服务于国家“工业化”这个目标。但是,不可否认,这种新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本身也有其正当性,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在现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This article i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socialist film from 1949-1966 .This article studies how film represented reality ,the people’s opinion of cities, the government’s policies how to develop the urban , the citizens’daily way of behaviour and complex connections of film and the reality .
     From 1949-1966, the CCP government focuses more on the rate of industrialization than improving the People’s living lever. The gap of urban and rural, workers and peasants, brainwork and bodywork becomes more and more big.
     This article studies urban and the film of urban , concerning as the connections of urban and rural, the space of urban and the daily life of urban.
     From 1949-1957, these films represents different connections of urban and rural from the reality. From 1958-1960, several films shapes the connections of urban and rural that urban“helps”rural. From 1961-1966, some film creates the connections of urban and rural that rural“helps”urban by reason of Rustication Movement.
     The films from 1949-1966 reflect how the space of urban had been reconstructed , these films give some significance to the space of urban as well. In these seventeen years, the labour people’s status of politics and culture lever had been improved greatly. But the CCP government strengthens the control of the labour peple as the same time.
     The films from 1949-1966 construct a new view and way of daily life which connect closely with the develop of industry.
引文
1毛泽东:《把军队变为工作队》,《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05页。
    2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26-1427页。
    3同上,第1430页。抗战以后,缺乏工业、农业及国民经济总量等方面的统计数字,所以,毛泽东以抗战前的统计数字为参照。
    4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5页。
    2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49-50页。
    3康文:《接管上海纪实》,邹荣庚主编,《历史巨变(1949-1956)》卷1,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24页。
    1详见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50年。
    2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50年,第70页。
    3吴永平:《胡风与第一次文代会》,《南方周末》2004年7月1日。
    4黎嘉:《我对于“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的一点意见》,《文汇报》1949年9月3日。
    5《文管会邀请戏剧电影工作者,举行编导座谈会》,《文汇报》1949年7月13日。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75页。
    1刘少奇:《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50年),《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2毛泽东:《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1950年6月23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6页。
    3陈云:《供求关系是决定牌价的基本条件》(1951年6月26日),《陈云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63页。
    1陈云:《关于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一些问题》(1953年10月13日),《陈云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57、466页。
    2陈云:《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年3月21日),《陈云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610-611页。
    1详见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73页。陈云:《限制征购任务、压缩粮食销量》(1955年6月16日),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649-650页。
    2陈云:《关于农产品价格、农民贸易和农村市场问题》(1956年10月28日),《陈云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08-109页。
    3陈云:《关于棉布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1954年9月9日),《陈云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549页。注:当时市制中的重量单位,一斤为十六两。
    4毛泽东:《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1953年9月12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04页。
    5同上,第105页。
    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七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6页。
    2毛泽东:《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1953年9月16-18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07-115页。
    1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1953年10月、11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21-122页。
    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74页。
    3陈云:《在全国新公私合营企业工资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8月18日),《陈云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90页。
    1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36-337页。
    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同上,第381-382页。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3页。
    4见《列宁与电影》,《人民日报》1949年5月9日第4版;史东山:《目前电影艺术的做法》,《人民日报》1949年8月7日等。1951年7月,时代出版社出版了H·列别杰夫编的《党论电影》中译本。苏联共产党人的电影观被系统地介绍到中国。
    5史东山:《目前电影艺术的做法》,《人民日报》1949年8月7日。
    6《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大会记录》,1949年11月16日,上海档案馆,档号:B177-1-1。
    7笔者据《故事片(包括舞台艺术片)生产目录》统计。详见陈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附录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高维进:《〈新人村〉给我们看到些什么?》,《大众电影》第18期,1951年3月10日,第20页。
    1吴茵:《我找到了秦丰同志》,《大众电影》第20期,1951年4月10日,第15页。
    1蒋天流:《我演张英》,《大众电影》第20期,1951年4月10日,第14页。
    1吴茵:《我找到了秦丰同志》,《大众电影》第20期,1951年4月10日,第14-15页。
    2详见大白:《夫妇之间的小风波》;蒋天流:《我演张英》;吴茵:《我找到了秦丰同志》;《大众电影》第20期,1951年4月10日。
    1赵涵:《评〈我们夫妇之间〉》,《大众电影》第21期,1951年4月25日,第20-21页。
    2陈涌:《萧也牧创作的一些倾向》,《人民日报》1951年6月18日;李定中:《反对玩弄人民的态度、反对新的低级趣味》,《文艺报》第四卷第五期,1951年6月25日;叶秀夫:《萧也牧的作品怎样违反了生活的真实》,《文艺报》第四卷第七期,1951年7月25日;丁玲:《作为一种倾向来看——给萧也牧同志的一封信》,《文艺报》第四卷第八期,1951年8月10日。
    3萧也牧:《我一定要切实地改正错误》,《文艺报》第五卷第一期,1951年10月25日,第24-27页。
    1康濯:《我对萧也牧创作思想的看法》,《文艺报》第五卷第一期,1951年10月25日,第28-31页。
    1详见《文艺报》记者:《记影片〈我们夫妇之间〉座谈会》,《文艺报》第四卷第八期,1951年8月10日,第11-16页。
    2贾霁:《关于影片〈我们夫妇之间〉的一个问题》,《文艺报》第四卷第八期,1951年8月10日,第17页。
    1郑君里:《我必须痛切地改造自己》,《文汇报》1952年5月26日。
    1蔡楚生:《有毒草就得进行斗争——在〈没有完成的喜剧〉讨论大会上的总结发言》,《中国电影》1958年第1期,第35页。
    1方荧:《〈没有完成的喜剧〉是一株大毒草》,《中国电影》1957年第9期,第31页。
    2蔡楚生:《有毒草就得进行斗争——在〈没有完成的喜剧〉讨论大会上的总结发言》,《中国电影》1958年第1期,第36页。
    1详见王成玉:《革命的亲,革命的爱——影片〈探亲记〉观后》、陈建中:《〈探亲记〉是值得一看的好影片》、王茫:《〈探亲记〉反映了不健康的情调》,《大众电影》1959年第1期,第14-15页。
    1蓝青:《揭开现象看本质——评〈探亲记〉剧本及其影片》,《中国电影》1959年第2期,第57、65页。
    1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2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15页。
    3同上,第316页。
    1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11月18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25-326页。
    2毛泽东:《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1958年1月),《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47页。
    1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36页。
    2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79页。
    3毛泽东:《坚决退赔,刹住“共产风”》(1960年12月30日),《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9-230页。
    1罗平汉:《大迁徙——1961-1963年的城镇人口精简》,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9页。
    2毛泽东:《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1958年1月),《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48页。
    3罗平汉:《大迁徙——1961-1963年的城镇人口精简》,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4毛泽东:《粮食问题》(1959年7月5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4页。
    1罗平汉:《大迁徙——1961-1963年的城镇人口精简》,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5页。
    2陈云:《解决农业困难的几条办法》(1960年10月19日),《陈云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74页。
    3陈云:《工业要拿出一些力量支援农业》(1960年11月24日),《陈云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96页。注:谭老板指谭震林,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1罗平汉:《大迁徙——1961-1963年的城镇人口精简》,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5页。
    2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的讲话(节选)》(1959年2月27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3毛泽东:《主动权来自实事求是》(1960年6月18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7页。
    1毛泽东:《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1959年3月、4月),《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1转引自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25、124页。
    2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98页。
    1《电影工作者响起了进军的号角,让全国人民看到更多的好电影》,《人民日报》1958年3月1日。
    2《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多快好省地办电影事业》,《人民日报》1958年6月3日。
    3周恩来:《在制片厂厂长座谈会上的谈话纪要》,《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中卷,吴迪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185页。
    1袁鹰:《看〈兰兰与冬冬〉想到的……》,《大众电影》1958年第10期,第10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2同上,第17页。
    3详见蔡楚生等:《畅谈喜剧——〈今天我休息〉座谈会》,《电影艺术》1960年第6期,第34-46页。
    1陈云:《预算调整之后应该注意的问题》(1956年6月12日),《陈云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8页。陈永康(1907-1985),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当时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2陈云:《在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56年12月15日),《陈云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32。
    3毛泽东:《粮食问题》(1959年5月7日),《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4页。
    1刘少奇:《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50年),《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页。
    2毛泽东:《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1953年9月12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05页。
    1陈云:《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年3月21日),《陈云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592-593页。
    2详见毛泽东:《坚决退赔,刹住“共产风”》(1960年12月30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1年1月13日),《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7-237页。
    1李富春:《全面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1年1月14日),《李富春选集》,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年,第261页。
    2刘少奇:《当前经济困难的原因及其克服的办法》(1961年5月31日),《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35-341页。刘少奇引用的是马克思的话,这段话的新译文是:“从事加工工业等等而完全脱离农业的工人(斯图亚特称之为‘自由人手’)的数目,取决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超过自己消费的农产品的数量。”见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页。
    1陈云:《工业要拿出一些力量支援农业》(1960年11月29日),《陈云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04页。
    1以上数据详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49-351页;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1919.5-1987.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46-269页。
    2李大钊:《青年与农村》,《晨报》1919年2月20-23日。
    3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1939年5月4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65-566页。
    1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1955年9月、12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47-248页。
    2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会见中国留学生时的讲话》(1957年11月17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650页。
    1《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人民日报》1957年10月26日。
    2顾洪章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第1页。
    3转引自安子文:《培养革命接班人是党的一项战略任务》,《红旗》1964年第17、18期合刊,第5页。
    1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59页。
    2虞挺英:《加强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红旗》1963年第9期,第5-7页。
    3毛泽东:《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1964年6月16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87页。
    4详见《红旗》社论:《培养接班人是革命事业的千年万年大计》,《红旗》1964年第14期,第34-39页;安子文:《培养革命接班人是党的一项战略任务》,《红旗》1964年第17、18期合刊,第1-13页。
    1《文化部关于各地电影制片厂的建设方针向中央的请示报告》,文化部档案,《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中卷,吴迪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260页。
    2《关于提高艺术质量的报告》,文化部档案,《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中卷,吴迪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271页。
    1李大钊:《青年与农村》,《晨报》1919年2月20-23日。
    1简慧:《焕然一新的〈朝阳沟〉》,《电影艺术》1964年第1期,第13页。
    2简慧:《焕然一新的〈朝阳沟〉》,《电影艺术》1964年第1期,第12页。
    1转引自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83页。
    2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8页。
    3哈华:《身居闹市,一尘不染——从影片〈霓虹灯下的哨兵〉想起的》,《大众电影》1964年第8、9期合刊,第26页。
    1艺军:《新时代的前哨战——评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电影艺术》1965年第3期,第30-31页。
    1欧阳山尊:《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的表演及其他》,《电影艺术》1965年第3期,第36-37页。
    1贾霁:《沿着革命化的道路阔步前进——谈话剧〈千万不要忘记〉》,《红旗》1964年第6期,第47页。
    1范金生:《把无产阶级的革命家风传下去——谈影片〈千万不要忘记〉》,《大众电影》1965年第1期,第23页。
    2陈立深:《时刻不忘阶级斗争——影片〈千万不要忘记〉观后感》,《大众电影》1965年第1期,第23页。
    3唐小兵:《〈千万不要忘记〉的历史意义——关于日常生活的焦虑及其现代性》,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三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第149页。
    
    1姚文元:《革命的青年一代在成长——谈话剧〈年青的一代〉》,《红旗》1964年第6期,第49页。
    2上海市青年宫影评小组:《从林育生的一句话说起》,《大众电影》1965年第8、9期合刊,第41页。
    1余心言:《在革命化道路上前进的年青一代》,《大众电影》1965年第8、9期合刊,第40页。
    1 Edward W Soja:《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2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1974), trans. by Dano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Blackwell, 1991, p.59& p.190.
    3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27页。
    1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1974), trans. by Dano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Blackwell, 1991, p.26.
    1梅令宜:《〈无形的战线〉有高度的教育意义》,《人民日报》1950年2月21日。
    2《祝贺“无形的战线”成功,公安部赠予东影奖旗》,《人民日报》1950年3月12日。
    3越风:《对〈无形的战线〉主题的一点意见》,《文艺报》第2卷第1期,1950年3月25日,第10页。
    4详见沙夫整理:《工人纠察队谈〈人民的巨掌〉》,《大众电影》第11期,1950年11月16日,第15页;《自新人看〈人民的巨掌〉》,《大众电影》第15期,1951年1月16日,第8页。
    1周恩来:《关于基督教问题的四次谈话(1950年5月2日-20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221页。
    2《中共中央关于天主教、基督教问题的指示》(1950年8月19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409页。
    1沈君沫、陈百宜:《当我们从事建设的时候——谈谈影片〈斩断魔爪〉的现实意义及其他》,《大众电影》1953年第6期,第4页。
    2黄文:《布下天罗地网,肃清一切反革命分子——介绍影片〈天罗地网〉》,《大众电影》1955年第21期,第4页。
    3伊珂:《公安战士的功勋——介绍影片〈虎穴追踪〉》,《大众电影》1956年第13期,第4页。
    1吴天:《我的想法——导演琐记》,《中国电影》1956年第2期,第54页。
    2施宁:《它是美的呢?还是不美的呢?——从吴天〈我的想法〉到影片〈国庆十点钟〉》,《中国电影》1957年第4期,第12-13页。
    3吴天:《要不要探索——与施宁同志商讨》,《中国电影》1957年第6期,第28-29页。
    4陈勤:《我对〈国庆十点钟〉的看法》;车任远:《要不要批评》;了之:《希望能继续探索——向吴天同志提点参考意见》,《中国电影》1957年第8期,第78-79页。
    1吴天:《要不要探索——与施宁同志商讨》,《中国电影》1957年第6期,第29页。
    2叶嘉:《外加的场面——我看〈国庆十点钟〉》,《大众电影》1957年第11期,第23页。
    1《上海工人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人民日报》1952年6月23日。
    2详见艺军:《看反特影片〈寂静的山林〉》,《大众电影》1957年第19期,第25页;文祥:《〈寂静的山林〉中史永光的行动很可信——与艺军同志商榷》,《大众电影》1957第23期,第14页。
    1方曙:《看反特影片〈羊城暗哨〉》,《人民日报》1958年4月22日。
    2《希区柯克/特吕弗》,巴黎:朗塞出版社,1983年,第59页。
    3朱智光:《电影艺术要更好地表现肃反斗争的群众路线——看〈徐秋影案件〉所想到的》,《中国电影》1958年第12期,第59页。
    1金缕曲:《惊险影片创作的歧路——评影片〈徐秋影案件〉》,《中国电影》1958年第12期,第60-61页。
    2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2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3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58页。
    
    1陈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78页。
    2《预祝人民电影的光辉前途》,《东北日报》1949年5月8日。
    3蔡楚生:《颂〈桥〉和一些感想》,《文艺报》第六期,1949年6月9日,第2页。
    1陈波儿:《故事片从无到有的编导工作》(1950年1月),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65页。
    2陈强:《我怎样演“老候头”——关于电影〈桥〉的拍制》,《人民日报》1949年5月17日。
    
    1陈淼:《我和工友一起看〈光芒万丈〉》,《文艺报》第1卷第12期,1950年3月10日,第31页。
    2爱森斯坦:《并非冷漠的大自然》,富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269页。
    3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第165页。
    1洗群:《两种社会,两种生活》,《大众电影》1953年第3期,第10页。
    1钟惦棐:《电影〈龙须沟〉在艺术描写上的一个问题》,《大众电影》
    2王传法(南京市人民政府工务局工程队):《对影片〈龙须沟〉的意见》,《大众电影》,1953年第12期,第33页。
    1【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周宪、许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3页。
    1国家统计局:《新中国50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第35页。
    1袁进、王有富:《略谈1950年代工人的物质生活——以某钢铁厂的工人生活为例》,《热风学术》第一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7页。
    1袁进、王有富:《略谈1950年代工人的物质生活——以某钢铁厂的工人生活为例》,《热风学术》第一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8页。
    
    1白杨:《新的开端、满腔热望》,《文汇报》1957年1月1日。
    2夏衍:《又一个联想——关于电影的杂感之二》,《人民日报》1957年1月13日。
    1《上海广大人民积极参加抵制奇装异服的讨论,发扬无产阶级优良传统反对资产阶级思想作风》,《人民日报》1964年11月14日。
    2孟繁华:《中国电影文化的民族性与政治想像》,《电影艺术》2001年第4期,第70页。
    
    1任晦:(夏衍的笔名)《从“女篮五号”想起的一些问题》,《人民日报》1958年1月13日。
    2《在资产阶级艺术思想指导下,上海电影制片公司追求豪华》,《人民日报》1958年1月31日。
    1《上影创作思想讨论大会点滴》,《中国电影》1958年第3期,第11页。
    2酒泉:《费钱不讨好》,《人民日报》1958年2月10日。
    3谢晋:《谢晋谈艺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41页。
    
    1戴锦华:《雾中风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4页。
    2尹鸿、凌燕:《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35—37页。
    1茅盾:《“革命”与“恋爱”的公式》,《茅盾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337-338页。
    2详见毕克伟:《“通俗剧”、五四传统与中国电影》,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41页。
    3 Sun Yu,“Cinema in the 1930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in Tony Rayns and Scott Meek,eds.,Electric Shadows:45 Years of Chinese Cinema(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1980),P.3.
    4史东山:《目前电影艺术的做法》,《人民日报》1949年8月7日。
    5王德威:《历史与怪兽——历史、暴力、叙事》,中国台湾:台北麦田出版社,2004年,第24页。
    1朱煑竹(钟惦棐):《为了前进》,《文汇报》1957年1月4日。
    2高学镕:《美化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看了〈生活的浪花〉之后》,《大众电影》1958年第19期,第28页。
    3《上影创作思想讨论大会点滴》,《中国电影》1958年第3期,第10页。
    1阮潜:《谈〈护士日记〉》,《中国电影》1958年第3期,第17页。
    2王蒙:《青春万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346-347页。
    3《在制片厂厂长座谈会上的谈话纪要》(1958年4月18日,周恩来讲话)。1958年5月在长春召开的三厂电影跃进会材料之一。见:《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中卷,吴迪(启之)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185页。
    1丛深:《〈千万不要忘记〉主题的形成》,《戏剧报》1964年第4期,总184期,第27页。
    2 David Harvey: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Oxford:Basic Blackwell,1990),P.125-140.
    3唐小兵:《〈千万不要忘记〉的历史意义——关于日常生活的焦虑及其现代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王晓明主编),第三卷,1997年,第46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6页。
    2同上注,第37页。
    1 [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年,第123页。
    2同上,第176页。
    3 [荷兰]斯宾诺沙:《伦理学》,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48页。
    4《今天我休息》是这类叙事的极致,马天民为了他人的利益,为了工作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与爱人的约会,但最后却因此赢得了美人的芳心。
    1 [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年,第182页
    
    1白景晟:《〈护士日记〉观感》,《中国电影》1958年第3期,第19页。
    2马少波:《我也写了一页日记——看了〈护士日记〉之后》,《中国电影》1958年第2期,第7页。
    
    1苏天中:《高昌平——被损伤了的形象》,《文艺报》1958年第9期,第24页。
    2同上注。
    
    1艾明之:《浮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56页。
    2苏天中:《高昌平——被损伤了的形象》,《文艺报》1958年第9期,第24页。
    1艾明之:《浮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24页。
    2苏天中:《高昌平——被损伤了的形象》,《文艺报》1958年第9期,第25页。
    3白景晟:《〈护士日记〉观感》,《中国电影》1958年第3期,第19页。
    1阮潜:《谈〈护士日记〉》,《中国电影》1958年第3期,第18页。
    2男女在舞会上邂逅相遇共舞后来到露台或后花园倾诉衷肠,这是好莱坞电影爱情叙事的常用桥段之一,如《魂断蓝桥》等等。十七年电影对于美国电影仍然有许多借鉴之处。
    3蔡翔《青年·爱情·自然权利和性——当代文学的中国故事》,《文艺争鸣》2007年10月,第15页。
    1《列宁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06—107页。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59页。
    3同上,第640页。
    4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09页。
    5何晓:《〈青春之歌〉——大跃进的产儿——群英会上访崔嵬》,《文汇报》1959年12月5日。
    1郑超麟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曾涉及到某些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私生活,而且都比较开放。参见郑超麟:《郑超麟回忆录》(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61—65页。
    2毛泽东:《寻乌调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0—243页。
    3“十七年”电影中有相当一部分体现了这一主题,典型的如《家》、《阿诗玛》、《两家春》等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172—177页。
    1 Martin King Whyte,William L.Parish:《Urban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P.118—128。
    2 Martin King Whyte,William L.Parish:《Urban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P.127。
    1朱志诚,董翠娟:《刺痛恋爱态度不正确的人——看〈如此多情〉后感》,《大众电影》1957年第23期,第14页。
    2孟里:《这是什么样的爱情——〈如此多情〉观后》,《大众电影》1957年第17期,第26—27页。
    1 Martin King Whyte,William L.Parish:《Urban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P.126。
    2蔡翔:《青年·爱情·自然权利和性——当代文学的中国故事》,《文艺争鸣》2007年10月,第15页。
    3毛泽东:《恋爱问题——少年人与老年人》,《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435-437页。
    1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85页。
    2龙世辉:《生活的浪花》,《大众电影》1957年第27期,第13页。
    3谢力鸣:《评影片〈青春的脚步〉》,《大众电影》1958年第10期,第12页。
    1戴锦华:《雾中风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2、124页。
    1阮潜:《谈〈护士日记〉》,《中国电影》1958年第3期,第17页。
    2 Martin King Whyte,William L.Parish:《Urban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P.131。
    3【韩】金美兰,《1953年中国婚姻自主运动的两面性》,《2006年上海大学东亚文化论坛论文集》,第158-175页。
    1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33页。李杨的这一说法主要依据杨沫的《自白——我的日记》,《杨沫文集》第6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25页,第93页,第20页。
    2《罗兰·巴特谈中国之行》,《中华读书报》2000年3月29日。
    3【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09页。
    4《在制片厂厂长座谈会上的谈话纪要》(1958年4月21日,康生讲话)。1958年5月在长春召开的三厂电影跃进会材料之一。见:《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中卷,吴迪(启之)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187—188页。
    1陈荒煤:《坚决拔掉银幕上的白旗——1957年电影艺术片中错误思想倾向的批判》,《人民日报》1958年12月2日。
    2谢力鸣:《评影片〈青春的脚步〉》,《大众电影》1958年第10期,第12页。
    3 B·巴甫洛夫:《给中国朋友的一封信》,《大众电影》1953年第1期,第13页。
    1周扬:《在全国第一届电影剧作会议上关于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的报告》,《周扬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210页。
    2邢祖文:《我国电影中资产阶级思想表现的一个根源——试谈美国电影对我国某些电影创作者腐蚀性的影响》,《中国电影》1958年第10期,第19-20页。
    1黄会林、王宜文:《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第68-69页。
    2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见《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35页。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2-83页。
    1恩格斯:《致约·布洛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77页。
    2 E·伯恩施坦:《渐进的社会主义》,转引自戴维·麦克莱兰,《马克思主义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林春、徐贤珍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年,第43页。
    3详见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7-75页。
    1922 《掷果缘》(《劳工之爱情》),编剧郑正秋,导演张石川,明星
    1925 《一串珍珠》,编剧侯曜,导演李泽源,长城
    1927 《西厢记》,编剧濮舜卿,导演侯曜,民新
    1928 《情海重吻》,编导谢云卿,大中华百合
    1929 《雪中孤雏》,编剧周鹃红,导演张惠民,华剧
    1931 《桃花泣血记》,编导卜万苍,联华
    《一剪梅》,编剧黄漪磋,导演卜万苍,联华
    1932 《南国之春》,编导蔡楚生,联华
    《野玫瑰》,编导孙瑜,联华
    1933 《春蚕》,编剧夏衍,导演程步高,明星
    《小玩意》,编导孙瑜,联华
    《恶邻》,编剧李法西,导演任彭年,月明
    1934 《大路》,编导孙瑜,联华
    《体育皇后》,编导孙瑜,联华
    《渔光曲》,编导蔡楚生,联华
    《新女性》,编剧孙师毅,导演蔡楚生,联华
    《神女》,编导吴永刚,联华
    《女儿经》,编剧委员会,导演李萍倩等,明星
    《桃李劫》,编剧袁牧之,导演应云卫,电通
    1935 《船家女》,编导沈西苓,明星
    《风云儿女》,编剧田汉、夏衍,导演许幸之,电通
    1936 《浪淘沙》,编导吴永刚,联华
    《壮志凌云》,编导吴永刚,新华
    《新旧上海》编剧洪深,导演程步高,明星
    1937 《马路天使》,编导袁牧之,明星
    《十字街头》,编导沈西苓,明星
    《压岁钱》,编剧夏衍,导演张石川,明星
    《慈母曲》,编剧朱石麟,导演朱石麟、罗明佑,联华
    《青年进行曲》,编剧田汉,导演史东山,新华
    《夜半歌声》,编导马徐维邦,新华
    1938 《日出》,原著曹禺,编剧沈西苓,导演岳枫,华新
    1939 《武则天》,编剧柯灵,导演方沛霖,新华
    《少奶奶的扇子》,编剧孙敬,导演李萍倩,华新
    《木兰从军》,编剧欧阳予倩,导演卜万苍,华成
    《明末遗恨》(《葛嫩娘》),编剧魏如晦(陈英),导演张善琨,华成
    1941 《家》,编剧周贻白,导演卜万苍等,国联
    1943 《秋海棠》,原著周瘦鹃,编导马徐维邦,中联
    1944 《红楼梦》,编导卜万苍,中联
    1945 《摩登女性》,导演屠光启,华影
    1947 《一江春水向东流》,编导蔡楚生、郑君里,昆仑
    《八千里路云和月》,编导史东山,昆仑
    《太太万岁》,编剧张爱玲,导演桑弧,文华
    《夜店》,编剧柯灵,导演佐临,文华
    《还乡日记》,编导张骏祥,中电一厂
    《遥远的爱》,编导陈鲤庭,中电二厂
    《松花江上》,编导金山,长春电影制片厂
    1948 《万家灯火》,编剧阳翰生、沈浮,导演沈浮,昆仑
    《小城之春》,编剧李天济,导演费穆,文华
    《生死恨》,编剧齐如山,导演费穆,华艺
    《乘龙快婿》,编导张骏祥,中电二厂
    《清宫秘史》,编剧姚克,导演朱石麟,永华
    1949 《桥》,编剧于敏,导演王滨,东影
    《中华女儿》,编剧颜一烟,导演凌子风,东影
    《无形的战线》,编导伊明,东影
    《丽人行》,编剧田汉,导演陈鲤庭,昆仑
    《希望在人间》,编导沈浮,昆仑
    《三毛流浪记》,编导阳翰生,导演赵明、严恭,昆仑
    《乌鸦与麻雀》,陈白尘等,导演郑君里,昆仑
    《风雨江南》(《结亲》),原著葛琹,导演章泯,南群
    《光芒万丈》,编剧陈波儿,导演许珂,东影
    1950 《翠岗红旗》,编剧杜谈,导演张骏祥,上影
    《胜利重逢》,编剧张骏祥,导演汤晓丹,上影
    《团结起来到明天》,编剧黄钢,导演赵明,上影
    《大地重光》,编剧袁云范,导演徐韬,上影
    《上饶集中营》,编剧冯雪峰,导演沙蒙、张客,上影
    《武训传》,编导孙瑜,昆仑
    《我这一辈子》,编导石挥,文华
    《白毛女》,编剧水华、王滨、杨润身,导演王滨、水华,东影
    《内蒙人民的胜利》,编剧王震之,导演干学伟,东影
    《赵一曼》,编剧于敏,导演沙蒙,东影
    《钢铁战士》,编导成荫,东影
    《新儿女英雄传》,编剧史东山,导演史东山、吕班,北影
    1952 《南征北战》,编剧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导演成荫、汤晓丹,上影
    《六号门》,编剧陈明,导演吕班,东影
    1953 《斩断魔爪》,编剧赵明,导演沈浮,上影
    《鸡毛信》,编剧张峻祥,导演石挥,上影
    《梁山伯与祝英台》,编剧徐进、桑弧,导演桑弧、黄沙,上影
    《草原上的人们》,编剧海默、玛拉沁夫、达木林,导演徐韬,东影
    《龙须沟》,编导冼群,北影
    1954 《渡江侦察记》,编剧沈默君,导演汤晓丹,上影
    《南岛风云》,编剧李英敏,导演白沉,上影
    《山间铃响马帮来》,编剧白桦,导演王为一,上影
    《无穷的潜力》,编剧于敏,导演许珂,东影
    1955 《宋景诗》,编剧陈白尘、贾霁,导演郑君里,上影
    《湖上的斗争》,编剧杨村彬、王元美,导演高衡,上影
    《天罗地网》,编剧石方禹,导演顾而已,上影
    《天仙配》编剧桑弧,导演石挥,上影
    《董存瑞》,编剧丁洪等,导演郭维,长影
    《神秘的旅伴》,编剧林农,导演林农、朱文顺,长影
    《平原游击队》,编剧刑野、羽山,导演苏里、武兆堤,长影
    1956 《家》,编剧陈西禾,导演陈西禾、叶明,上影
    《为了和平》,编剧柯灵,导演佐临,上影
    《李时珍》,编剧张慧剑,导演沈浮,上影
    《铁道游击队》,编剧刘知侠,导演赵明,上影
    《母亲》,海默编剧,导演凌子风,上影
    《沙漠里的战斗》,编剧王玉胡,导演汤晓丹,上影
    《秋翁遇仙记》,编导吴永刚,上影
    《新局长到来之前》,编剧于彦夫,导演吕班,长影
    《不拘小节的人》,编剧何迟,导演吕班,长影
    《国庆十点钟》,编导吴天,长影
    《上甘岭》,编剧林杉等,导演沙蒙、林杉,长影
    《祝福》,编剧夏衍,导演桑弧,北影
    《如此多情》,编剧罗泰,导演方荧,长影
    1957 《护士日记》,编剧艾明之,导演陶金,江南
    《不夜城》,编剧柯灵,导演汤晓丹,江南
    《椰林曲》,编剧陈残云、李英敏,导演王为一,江南
    《羊城暗哨》,编剧陈残云,导演卢珏,海燕
    《牧童投军》,编剧吴强,导演游龙,海燕
    《女篮五号》,编导谢晋,天马
    《幸福》,编剧艾明之,天马
    《芦笙恋歌》,编剧彭荆风、陈希平,导演于彦夫,长影
    《未完成的喜剧》,编剧罗泰、吕班,导演吕班,长影
    《寂静的山林》,编剧赵明,导演朱文顺,长影
    《寻爱记》,编剧王炎,导演王炎,长影
    1958 《徐秋影案件》,编剧丛深、李赤,导演于彦夫,长影
    《悬崖》,编剧南丹,导演袁乃晨,长影
    《鲁班的传说》,编剧朱心,导演孙瑜,江南
    《长虹号起义》,编剧杜宣,导演高衡,江南
    《三毛学生意》,原著范哈哈,导演佐临,天马
    《兰兰和冬冬》,编剧杜宣,导演杨小仲,天马
    《党的女儿》,编剧林杉,导演林农,长影
    《英雄虎胆》,编剧丁一三,导演严寄洲、郝光,八一
    《永不消逝的电波》,编剧林金,导演王苹,八一
    《上海姑娘》,编剧张弢,导演成荫,北影
    1959 《林则徐》,编剧吕宕、叶元,导演郑君里、岑范,海燕
    《老兵新传》,编剧李准,导演沈浮,海燕
    《聂耳》,编剧于伶等,导演郑君里、钱千里,海燕
    《万紫千红总是春》,编剧沈浮等,导演沈浮,海燕
    《今天我休息》,编剧李天济,导演鲁韧,海燕
    《乔老爷上轿》,编剧田念萱,导演刘琼,海燕
    《沙漠追匪记》,编剧葛鑫、冯喆,导演葛鑫,天马
    《地下少先队》,编剧奚里德,导演高衡,天马
    《地下航线》,编剧卓青等,导演顾而已,天马
    《五朵金花》,编剧季康、公浦,导演王家乙,长影
    《我们村里的年青人》,编剧马烽,导演苏里,长影
    《朝霞》,编剧刘厚明,导演严恭,长影
    《战火中的青春》,编剧陆柱国、王炎,导演王炎,长影
    《风暴》,编导金山,北影
    《林家铺子》,编剧夏衍,导演水华,北影
    《青春之歌》,编剧杨沫,导演崔嵬、陈怀皑,北影
    《万水千山》,编剧孙谦、成荫,导演成荫、华纯,八一与北影合拍
    《回民支队》,编剧李俊、马融、冯一夫,导演冯一夫、李俊,八一
    《战上海》,编剧群立,导演王冰,八一
    《笑逐颜开》,编剧丛深,导演于彦夫,长影
    《冰上姐妹》,编剧武兆堤,导演武兆堤,长影 1960
    《摩雅傣》,编剧季康、公浦,导演徐韬,海燕
    《马兰花》,编剧任德耀,导演潘文展、孟远,海燕
    《红色娘子军》,编剧梁信,导演谢晋,天马
    《刘三姐》,编剧乔羽,导演苏里,长影
    《我们是一代人》,编剧李鑑尧,导演广布道尔基,长影
    《林海雪原》,编剧刘沛然、马吉星,导演刘沛然,八一
    1961 《51号兵站》,编剧张渭清等,导演刘琼,海燕
    《枯木逢春》,编剧王炼、郑君里,导演郑君里,海燕
    《英雄小八路》,编剧周郁辉,导演高衡,天马
    《冬梅》,编剧林杉,导演王炎,长影
    《达吉和她的父亲》,编剧高缨,导演王家乙,峨嵋与长影合拍
    《暴风骤雨》,编剧林兰,导演谢铁骊,北影
    1962 《李双双》,编剧李准,导演鲁韧,海燕
    《魔术师的奇遇》,编剧王炼、陈恭敏、桑弧,导演桑弧,天马
    《女理发师》,编剧钱鼎德、丁然,导演丁然,天马
    《燎原》,编剧彭永辉、李洪辛,导演张骏祥、顾而已,天马
    《大李、小李和老李》,编剧于伶等,导演谢晋,天马
    《甲午风云》,编剧希侬、叶楠等,导演林农,长影
    《南海潮》,编剧蔡楚生、陈残云、王为一,导演蔡楚生、王为一,珠影
    1963 《北国江南》,编剧阳翰生,导演沈浮,海燕
    《飞刀华》,编剧严励、李纬,导演徐苏灵,海燕
    《水手长的故事》,编剧高型、强明,导演汤晓丹、强明,海燕
    《红日》,编剧瞿白音,导演汤晓丹,天马
    《金沙江畔》,编剧陈靖等,导演傅超武,天马
    《宝葫芦的秘密》,编剧杨小仲等,导演杨小仲,天马
    《冰山上的来客》,编剧白辛,导演赵心水,长影
    《我们村里的年青人》(续),编剧马烽,导演苏里,长影
    《自有后来人》,编剧迟雨、罗静,导演于彦夫,长影
    《满意不满意》,编剧费克等,导演严恭,长影
    《朝阳沟》,编剧杨兰春,导演曾未之,长影
    《小兵张嘎》,编剧徐光耀,导演崔嵬、欧阳红樱,北影
    《雷锋》,编剧丁洪、陆柱国等,导演董兆琪,八一
    《农奴》,编剧黄宗江,导演李俊,八一
    《野火春风斗古城》,编剧李英儒、严寄洲,导演严寄洲,八一
    1964 《青山恋》,编剧艾明之等,导演赵丹等,海燕
    《阿诗玛》,编剧葛炎、刘琼,导演刘琼,海燕
    《霓虹灯下的哨兵》,编剧沈西蒙,导演王苹、葛鑫,天马
    《早春二月》,编导谢铁骊,北影
    《千万不要忘记》,编剧丛深,谢铁骊,导演谢铁骊,北影
    1965 《舞台姐妹》,编剧林谷等,导演谢晋,天马
    《年青的一代》,编剧陈耘、赵明,导演赵明,天马
    《白求恩》,编剧张骏祥、赵拓,导演张骏祥等,海燕与八一合拍
    《烈火中永生》,编剧夏衍,导演水华,北影
    1974《渡江侦察记》,编剧李冠武等,导演汤化达、汤晓丹,上影
    《青苗》,编剧赵志强等,导演谢晋、颜碧丽,上影
    《南征北战》,编剧沈西蒙等,导演成荫、王炎,北影
    1976 《年青的一代》,编剧陈耕、石方禹,导演凌之浩、张惠钧,上影
    上海电影制片厂(1949、11-1957、4)
    上海电影制片公司(1957、4-1958、10)
    上海电影局(1958、10-1966)
    上海市委宣传部(1949-1966)
    上海市文化局(1950、4-1966)
    《解放日报》(1949-1966)
    《文汇报》(1949-1956、4) (1956、10-1966)
    《人民日报》(1949-1966)
    《解放日报》(1949-1966)
    《文汇报》(1949-1956、4) (1956、10-1966)
    《文艺报》(1949-1966)
    《青青电影》(1949-1951)
    《大众电影》(1950-1966)
    《电影故事》(1952-1960)
    《中国电影》(1956-1959)
    《上影画报》(1957-1960)
    《电影创作》(1958-1962)
    《电影艺术》(1959-1966) (1979-2006)
    《上海电影》(1960-1962)
    《当代电影》(1984-2006)
    《人民文学》(1949-1966)
    《解放军文艺》(1951-1966)
    《上海电影史料》(1992-1995)
    [法]亨利·阿杰尔:《电影美学概述》,徐崇业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
    [苏]C·M·爱森斯坦:《蒙太奇论》,富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
    [苏]C·M·爱森斯坦:《并非冷漠的大自然》,富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
    [德]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
    [意]基多·阿里斯泰戈:《电影理论史》,李正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
    [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法]路易·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陈越编译:《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英]佩里·安德森:《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余文烈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年。
    巴金:《巴金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法]安德列·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曹禺:《家》,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
    崔嵬等:《崔嵬的艺术世界》,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
    蔡楚生:《论电影剧本创作的特征》,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6年。
    陈荒煤等:《论纪录性艺术片》,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
    陈荒煤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电影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陈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陈荒煤:《解放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陈荒煤:《攀登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
    陈鲤庭:《电影轨范》,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
    瞿白音等:《〈创新独白〉与瞿白音》,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
    程步高:《影坛忆旧》,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
    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二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
    戴锦华:《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年。
    戴锦华:《雾中风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丁亚平:《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北京:文艺艺术出版社,1998年。
    丁亚平主编:《1897-2001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
    杜云之:《中国电影史》,台北:商务印书馆,中国民国六十七年。
    冯雪峰:《电影编导演随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
    傅正义等:《电影剪辑工作探讨》,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
    [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年。
    [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高维进:《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顾伟丽:《赵丹:地狱天堂索艺珠》,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顾也鲁:《上海滩从影记——顾也鲁自传》,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
    [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意]葛兰西:《狱中札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海默:《海默电影剧本选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
    胡昶:《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韩尚义:《论电影与戏剧的美术设计》,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
    韩尚义:《电影美术漫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姜金城:《瑞草青青——张瑞芳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V·J·季洛姆:《好莱坞电影中的黑人》,黄鸣野、卓文心译,北京:中央电影局,1953年。
    柯灵:《电影剧本续编》,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
    柯灵:《电影文学丛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
    柯灵:《柯灵电影文存》,陈纬编,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
    [苏]库里肖夫:《电影导演基础》,志刚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1年。
    [德]齐格弗雷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邵牧君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形式与文化》,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李杨:《抗争宿命之路》,长春:时代文化出版社,1993年。
    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少白:《电影历史及理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
    李少白:《影史榷略:电影历史及理论续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李层山:《电影画面透视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1年。
    李天济等:《喜剧电影讨论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
    李准、鲁韧等:《李双双——从小说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
    李道新:《中国电影史1937-1945》,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李道新:《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北京:中国广播电影出版社,2004年。
    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
    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亦中:《蔡楚生:电影导演翘楚》,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梁信、谢晋等:《红色娘子军——从剧本到影片》,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
    林谷、徐进、谢晋等:《舞台姐妹——从提纲到影片》,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鲁思:《影评忆旧》,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
    刘诗兵:《中国电影表演百年史话》,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
    刘怀舜主编:《中国电影图志》,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
    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
    蓝为洁:《汤晓丹的银色旅情》,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林年同:《中国电影美学》,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公司,1991年。
    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苏]H·列别杰夫编:《党论电影》,徐谷明等译,北京:时代出版社,1951年。
    [苏]M·罗姆等:《论文学与电影》,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
    [英]欧内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何力、李庄藩、刘芸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
    [苏]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匈]卢卡奇:《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吴勇立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尹树广、鉴传今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
    毛泽东:《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
    茅盾:《茅盾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
    孟悦:《人·历史·家园:批评三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
    [苏]雅尼娜·卡吉米洛夫娜·马尔库兰:《情节剧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
    [英]戈林·麦凯波:《戈达尔:影像、声音与政治》,林宝元编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德]马克思、[英]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德]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德]马克思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主编:《一个未完成的政治思索:葛兰西的〈狱中札记〉》,黄华光、徐力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张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欧阳予倩:《电影半路出家记》,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
    [苏]普多夫金:《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苏]B·日丹:《影片的美学》,王培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
    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舒晓鸣:《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1949-1999》,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
    史东山:《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年。
    石川主编:《电影史学新视野》,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沈德才、沈德利:《营火与炬火——沈浮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
    [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艾红华、毛建雄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斯图尔特·R·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田松年、杨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荷兰]斯宾诺沙:《伦理学》,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汤晓丹:《路边拾零——汤晓丹回忆录》,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唐明生:《跨越世纪的美丽——秦怡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
    唐小兵:《再解读》,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吴贻弓主编:《上海电影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吴蔚云等:《故事片的摄影工作》,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
    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吴祖光:《吴祖光日记1954-1957》,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王汉伦等:《感慨话当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
    汪天云:《夏衍:影剧奇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魏湘涛:《一颗影星的浮沉——上官云珠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
    文化部电影局编:《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经验汇编》,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
    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
    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1-3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英]雷蒙德·威廉斯:《现代主义的政治——反对新国教派》,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夏衍:《夏衍电影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
    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夏衍、陈荒煤等:《为了新闻纪录电影更大的繁荣》,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1年。
    谢晋:《谢晋谈艺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谢晋:《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
    徐昌霖:《电影民族形式探胜》,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许南明主编:《电影艺术词典》,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
    袁牧之等:《解放区的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
    袁文殊:《电影求索录》,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
    袁晞:《武训传批判纪事》,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袁鹰:《长夜行人——于伶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
    阳翰生:《阳翰生电影剧本选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
    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进等改编:《梁山伯与祝英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颜纯钧:《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
    姚芳藻:《柯灵传》,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苏]C·尤里凯维奇:《论电影导演》,史敏徒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年。
    [日]岩崎昶:《电影的理论》,陈笃忱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
    [英]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周扬:《周扬文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郑君里:《画外音》,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
    郑雪来:《苏联电影史与电影理论工作问题》,北京:中央电影局,1954年。
    张骏祥等:《电影文学讨论文选》,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
    张骏祥:《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
    张骏祥等:《上海电影四十年》,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
    钟敬之:《人民电影初程纪迹》,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
    钟惦棐:《电影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钟惦棐:《陆沉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
    翟建农:《红色往事:1966-1976年的中国电影》,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年。
    邹荣庚主编:《历史巨变:1949-1956》(第1、2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中国电影剧本选集》(第1-8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50年。
    张炼红:《三生石上旧精魂——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戏曲革命运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1届博士学位论文(未出版)。
    Nick Browne (editor): New Chinese Cinemas: Forms, Identities,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isty Press, 1994.
    Chris Berry (editor):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Cinema. British Film Institute,London, 1991.
    Paul Clark : Chinese Cinema: Culture and Politics Since 194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Rey Chow: Primitive Passions: Visuality, Sexuality, Ethnography,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5.
    Wimal Dissanayake : Cinema and Cultural Identity: Reflections on Films from Japan, India and China.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Lanham, MD, 1988.
    Tam Kwok-kan : New Chinese Cinem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NY, 1998.
    Sheldon Hsiao-peng Lu (editor):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 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1997.
    Jay Leyda : Dianying: An Account of Films and the Film Audience in China. MIT Press Cambridge, MA, 1972.
    Donald J. Marion: The Chinese Filmography: the 2444 Feature Films Produced by Studio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rom 1949 through 1995. McFarland & Co., Jefferson, NC, 1997.
    George Stephen Semsel, Xia Hong, and Hou Jianping (editors): Chinese Film Theory: A Guide to the New Era. Praeger, New York, 1990.
    George Stephen Semsel (editor): Chinese Film: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Praeger, New York, 1987.
    Martin King Whyte,William L.Parish:Urban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