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以代北军人为对象的个案研究。代北军人是怎样一个群体?有怎样的历史作为?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文化面貌和族群关系?文章从群体界定、群体属性及群体作为等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群体界定,由第一章构成。代北军人是具有地缘和业缘双重属性的社会群体。因此,代北军人的界定涉及地域及职业两个方面。代北军人的地缘范围,即代北的范围。代北一词始现于先秦,是一个概念明确而界线模糊的区域名称。从历史地理、职官、军事与交通及文化等四个方面综合考证,唐代代北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代北泛指恒山以西、黄河以东、代州雁门山以北的区域,北限模糊。狭义代北,其北线以单于都护府所控地区为限,包含忻州、代州、朔州、岚州、石州、单于都护府、云州、蔚州、宪州、麟州、武州等十一个州、府,其中,云州、朔州、蔚州及单于都护所在地区为代北的核心区,余部为其外围区域。代北军的人业缘范围,包含军人的界定及代北边防体系的构成两部分内容。军人,系军将和士卒的统称。代北边防体系分为都督、都护府时期及节度使时期,由地方的州县、镇戍、军镇兵,及中央之府兵两部分构成,前者为主。
     群体属性,由第二、三、四、五章构成。所谓属性,指事物固有的性质、特点。群体属性,即群体特性。本文对代北军人群体特性的探讨,主要从军人的流动、军人群体的性格特点、华夷观念与民族心理、婚丧习俗与宗教信仰等四个方面展开。代北军人是一个流动的群体,流动是其职业属性之一。代北军人的群体性格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尚武善战、重利轻义及质朴愚忠。义,在此指民族之义、君臣之义。代北军人民族意识淡漠,儒家观念淡漠,识时务,重利益,不重族属;讲义气,不讲气节;讲朋友之义,不讲君臣之义;有个人意志,无国家观念。质朴愚忠,主要指唐末李克用集团内的忠信团结及其在某种程度上对唐皇室的忠诚。质朴愚忠与重利轻义并不矛盾,前者之忠指其忠于朋友之义、部酋之义(部众对酋长的忠诚),后者之义指民族之义、君臣之义。二者虽然在形式及结果上相近,但其文化渊源不同。其一来自胡文化中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忠诚;其一来自汉人儒文化中超越个人利益的、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忠诚。代北军人的华夷观念及民族心理,表现为国家、官方层面上对非华族群的客观否定,及地方、民间层面上的主观认同。代北军人在婚丧习俗及宗教信仰方面有其一定的特点。婚姻方面有讲求门当户对、攀附权贵的倾向;葬俗及归葬地的选择有明显的趋附城市、远离乡村的“去代北”情结;宗教信仰上附着了一定的功利心理。
     群体作为,由第六、七、八章构成,考察代北军人的历史作用。第六章,从宏观角度,以大同军的建置为线索,整体考察代北军人的政治作为及其历史作用。第七、八章,从微观的角度,局部考察代北军人的历史表现。根据历史演进的特点,本文将唐代近三百年历史分为和平时期和丧乱之际两种状态。和平时期,指唐代安史之乱的前、后期;丧乱之际,指隋末唐初、安史之乱和唐末藩镇割据三个非常时段。第七章,考察和平时期代北军人在征讨、防御之外的职责扩展,及其政治表现;第八章,以刘武周、高秀严、李克用为首的三次叛乱为例,考察丧乱之际代北军变的特点及其作用。总之,代北军人作为国家军队的组成部分,其政治及军事活动基本没有偏离中央集权的统治。换言之,代北军队“国家军队”、代北军人“国家军人”的身份始终未曾改变。和平时期,代北军人所表现的戎狄风气是社会风气、边地环境及军将素质联合作用的结果,其性质属于军队风纪的范畴。丧乱之际,代北军变最终走向了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一面。代北军人群体不仅是国家军队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代北社会的组成部分,其历史作用在保家卫国之外,还具有引导尚武风气、促进族群融合的社会文化功能。
     以代北军人为视角的代北,是一个族属多元、本贯多元的“国际化”区域,胡汉在婚姻心理、社会习俗、价值观念、民族意识、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认同、同化和归一的特点,呈现的是胡汉融通的社会面貌;农牧交错且“牧色”更浓的文化特征。
This paper is a case study about Daibei military group. And what group is Daibei military group?What role did they play in history? What can be see about the outlook of social and culture and relation in ethnic gtoups by their behaviors?Three aspects:group definition,group property and group behavior are disscussed.
     Group definition is composed of chapter 1.Daibei military group is a social groups that has double characteristics in geographical zone and professional field.Therefore,the definition about Daibei soldier involves two aspects:regin and occupation.Daibei soldier'regional range is the scope of Daibei.The word---aibei appeared in the pre-qin period.In that age,Daibei was a regional name that was defined by clear concept and fuzzy boundaries.Daibei has generalized and narrowed definition from the four aspects:historical geography,official systems,military traffic and culture.Generalized Daibei is located in the west of Heng Mountain,the east of the Yellow River,the north of the Yanmen Mountain in Dai state,and its northern boundary is not clear.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Daibei in narrow sense is limited to the area of Chanyu Duhu state,including:Xin,Dai,Lan,Shi,Shuo,Chanyu,Yun,Yu,Xian,Lin,Wu.Amongthem,theYun,Shuo,Y u and Chanyu states make up the core region of Daibei,the rest is the outskirts of it. The ccupational range of Daibei military group contains two aspects:the definition of military group and the composition of border defence system.Soldier is an interchangeable word between generals and soldiers.Daibei'border defence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 two stages:Dudu,Duhu,and Jiedushi,and its troop is composed of two groups soldiers that come from the system of state and country,Zhenshu,and Junzhen,and the system of Fubing of country.What is worth to say is the former is the main part of it.
     Group property is composed of chapter 2 to 5.So-called property is instinctive nature and features of things.Group property is group characteristics.As for the Group property of Daibei military group,the paper is going to develop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transfering of soldiers, group characteristics, national psychology,family life and religious beliefs,.Daibei soldier is a mobile group and movement is one of its natural properties. Daibei military group'character has three prominent features:loving and being good at fighting,despising the loyalty to the emperor and nation,and paying attention to intererst,simple and honest. The national consiousness and Confucianism is unconcerned. They can know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of age,emphasize interest and look down on the difference of nation.They think a lot of faith to their friends and rather than to emperor and nation.They have own will,and have not national conpect.Their simple and faith characters refer to that at the end of the Tang Dynasty,the Li keyong group was loyal to empere in some sense,and the members was trust each other mainly.There is not contraiction between simple and faith and emphasizing to interest and despising faith.The former refers to the faith among friends and the truth between the chief of a tribe and his servants,and the latter refers to the faith to nation and emperor.Although they are similar in form and result,they have different cultural origin.The one is from the truth based on material benefits of Hu culture origin.The other is from the faith based on spiritual benefits of Han culture,which is beyond peronal interest. As the concept about Hua and Yi and national psychologys is concerned, Daibei military group express negative attitude to Yi impersonality from national and official angle,and positive attitude personality from regional and civilian angle. Daibei military group has itself characteristics in customs of marriage and funeral.There is a tendency in marriage,which is purposing the matching of spouse'family background,and flattering to powerful man.There is a kind of complexing mind,which is that they are fond of being away with countryside and going to urban area when they face with funeral custom or choice of burial area. There are a few utilitarianism in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Group behivior is composed of capters 6 to 8.Its aim is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Daibei military group in history. The impact of Daibei military group in politics and their role in history is macroscopic discussed in Chaper 6.The seventh and eighth chapters focus on behaves of Daibei military group microcosmically.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evol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y,this paper divides almost three hundred years history of the Tang Dynasty into two phases:peace period and chaos occasion.Peace period epuals to the time before and after the rebellion of An and Shi. Chaos occasion refers to the three speial periods:the end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Sui Dynasty,the rebellion of An and Shi,and the division of Fanzhen at the end of Tang Dynasty. Additional duties of Daibei military group besides conquest and defense, and their political behaves are studied in chapter 7. Taking the three rebellions of Liu wuzhou, Gao xiuyan and Li keyong as exampl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role of Daibei military group during the periods of chaos are investigated in chapter 8. In short,as the soldiers of natonal army,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activites of Daibei military group did not deviate the lines of nation.In other words,it did not change the fact Daibei army was national army,and Daibei military group was national soldier.During peace time,the Rongdi ethos that came from Daibei military group is the mixing result of the social ethos,local environment and generals' quality,its property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military discipline.During chaos time,the result of Daibei military group'rebellions was in favour of the unity of nation.
     Daibei military group is not only a part of the national army but also a part of Daibei social,Its historical role includes defending the country,an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unctions that is advocating fashion of fighting and promoting th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Taking Daibei soldier as an example, It is clear that Daibei is a "internationalization" area whose members come from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defferent orgins.Hu and Han have identity,assimilation and unitary characteristcs in marriage psychological,slcial customs,values and mational awareness,religious belief and other aspects.Daibei social outlook is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Hu and Han.Daibei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s mingling agriculture and grazing culture,and the latter is more highlighting.
引文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唐]令狐德桑等:《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魏徵、令狐德桑:《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后晋]刘晌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林宝:《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宋]王溥:《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李希泌主编:《唐大诏令集补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李泰等:《括地志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
    [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唐]李肇:《唐国史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宋]钱易:《南部新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宋]李防:《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宋]范祖禹:《唐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明]解缙:《天潢玉牒》,[明]邓世龙辑《国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清]徐松:《登科记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清]周春:《代北姓谱》,国家图书馆藏古籍。
    《笔记小说大观》,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出版社,1984年。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宋]李昉:《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
    [清]彭定求:《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清]王昶:《金石粹编》,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
    [清]胡聘之:《山佑石刻丛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张希舜:《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山西卷第一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一至九辑、千唐志斋新藏专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2、2005、2006、2005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碑碣》,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太原、大同、朔州市卷,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2005、2006年。
    《石刻史料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
    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
    张弓《敦煌典籍与唐五代历史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梁]释宝唱:《比丘尼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梁]释慧皎:《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宋]赞宁:《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明]刘以守:《崇祯山阴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明]田惠、王有容:《应州志》,山西应县县志办公室,1984年。
    [清]郭磊:《乾隆广灵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8,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清]杨亦铭:《光绪广灵县补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8,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清]《广灵县志》(合订本),广灵县志办公室,1989年。
    [清]郭磊:《乾隆天镇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8,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清]苏之芬、房裔蘭:《雍正阳高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清]桂敬顺:《乾隆浑源州志》,浑源县志办公室,1983年。
    [清]宋起凤、岳宏譽:《康熙灵邱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7,南京:凤 凰出版社,2005年。
    [清]庆之金:《光绪蔚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清]胡文烨:《云中郡志》,大同市方志办公室整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清]王飞藻:《大同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清]黎中辅:《大同县志》,大同市方志办公室整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清]汪嗣圣:《雍正朔州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清]朔州知州方叔裔重修:《康熙朔州志残本》,朔县方志办公室,1988年。
    [清]刘士铬:《朔平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9,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清]周景桂:《代州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1,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清]李长华、姜利仁:《光绪怀仁新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清]李翼圣:《光绪左云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清]吴辅宏:《乾隆大同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清]邵丰侯、顧弼:《乾隆崞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4,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清]雷棣荣、严润林:《光绪灵丘县补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清]洪汝霖、鲁彦光:《光绪天镇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5,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清]吴其均:《道光繁峙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5,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清]何才价:《光绪繁峙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5,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霍殿鳌、陈廷章:《民国马邑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南京:凤凰 出版社,2005年。
    朱耀:《托克托县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清]陈宝晋:《和林格尔厅志略》,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8年。
    刘汉鼎:《和林格尔县志草》,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8年。
    力高才:《平城时期的北魏王朝》,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北京:昆仑出版社,2003年。
    王永兴:《唐代后期军事史略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振芳:《汾阳王郭子仪》,李玉明主编《山西历史文化丛书》第五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王永平:《唐代游艺》,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王永平:《道教与唐代社会》,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永平:《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王永平:《游戏、竞技与娱乐:中古社会生活透视》,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王小甫:《唐朝对突厥的战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
    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王恩涌:《中国政治地理》,北京:科学社会出版社,2004年。
    王仲翰:《中国民族史概要》,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王世丽:《安北与单于都护府》,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王建舜:《云冈石窟艺术审美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方积六、吴冬秀:《唐五代五十二种笔记小说人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牛志平:《唐代婚丧》,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
    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史念海:《河山集》第七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卢勋:《隋唐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冯今源:《中国的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
    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朱大渭:《六朝史论》,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朱大渭:《六朝史论续编》,北京:学院出版社,2008年。
    孙继民:《唐代行军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刘统:《唐代羁縻州府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刘琴丽:《唐代武官选任制度初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刘影:《皇权旁的山西》,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刘兴云:《唐代中州乡村社会》,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
    刘伟毅:《山西历史地名通检》,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许友根:《唐代状元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齐涛:《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牟发松:《社会与国家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安介生:《沧桑河山》,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年。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
    陈连庆:《中国少数民族姓氏研究》,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岑仲勉:《突厥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岑仲勉:《隋唐史》,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汪篯:《隋唐史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汪波:《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斌城:《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李鸿宾:《唐朝朔方军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李鸿宾:《隋唐五代诸问题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鸿宾:《隋唐对河北地区的经营与双方的互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李永瑜:《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
    李凭:《北魏平城时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李凭:《百年拓跋》,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
    李凭:《北朝研究存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李凭:《拓跋春秋》,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
    李芳民:《唐五代佛寺辑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山西寺庙大全编辑委员会:《山西寺庙大全》,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
    李大钧、李大宏:《隋唐时期的大同》,《三晋历史文化丛书》大同篇第八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张国刚:《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张步天:《中国历史地理》,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
    张步天:《山海经解》,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
    张纪仲:《山西历史政区地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
    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张泽咸:《唐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张泽咸:《唐代阶级结构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张久和:《原蒙古人的历史——室韦达怛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张小贵:《中古华化袄教考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肖万源:《儒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思想文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
    郁贤皓:《唐刺史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林斡:《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林斡:《突厥与回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周伟洲:《吐谷浑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
    周伟洲:《唐代党项》,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周腊生:《唐代状元谱》,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周勋初:《唐人轶事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周清澍:《内蒙古历史地理》,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
    周燮藩、沙秋真:《伊斯兰教在中国》,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
    孟宪实:《唐前期军镇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藏博士论文,2001年。
    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赵一德:《北魏平城明堂》,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赵忠格:《北魏平城文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段连勤:《隋唐时期的薛延陀》,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翁俊雄:《唐初政区与人口》,北京: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翁俊雄:《唐鼎盛时期政区与人口》,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贾志刚:《唐代军费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崔明德:《隋唐民族关系探索》,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4年。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
    程志、韩滨娜:《唐代的州和道》,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葛建雄主编、吴松弟著:《中国移民史》第三卷《隋唐五代时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葛建雄主编,冻国栋著:《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葛承雍:《唐韵胡音与外来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董瑞山主编:《北魏平城研究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傅璇琮:《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雷虹霁:《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海:地图出版社,1982年。
    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樊文礼:《李克用评传》,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潘光旦:《中国民族史料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潘蛟:《“民族”的舶来及相关的争论》,国家图书藏博士论文,1994年。
    薛宗正:《突厥稀见史料辑成》,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年。
    戴绍敏等:《云中古代诗集注》,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
    (台湾)王寿南:《唐代蕃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台北:台北大化书局,1978年。
    (台湾)王寿南:《隋唐史》,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台湾)王寿南:《唐代人物与政治》,台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台湾)王明珂:《华夏边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台湾)王明珂:《游牧者的决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台湾)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台湾)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台湾)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台湾)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台湾)许倬云:《中国中古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卷《京都关内区》、第五卷《河东河北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台湾)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台湾)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台湾)宋德喜:《「关陇集团」的代北外戚家族研究:以独孤氏及窦氏为例》,国家图书馆藏“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
    (台湾)宋德熹:《唐史识小:社会文化的探索》,台北:稻乡出版社,2009年。
    (台湾)林天人:《先秦三晋区域文化研究》,台北: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台湾)杨远:《唐代的矿产》,台北:学生书局,1989年。
    (台湾)高明士主编、宋德熹、甘怀贞、沈明得编著:《战后台湾的历史学研究1945-2000》第三册《秦汉至隋唐史》,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年。
    (台湾)桂齐逊:《唐代河东军研究》,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
    (台湾)章群:《唐代蕃将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
    (台湾)章群:《唐代蕃将研究续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
    (日)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日)前田正明:《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李凭、孙耀、孙蕾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寻礼记校注》,日本小野胜年、中国白化文等校注,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
    (日)国际历史学会议日本国内委员会编:《战后日本研究中国史动态》,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
    (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
    Banton, Michael. Racial Therories, p. ⅹⅰ,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Cohen, Abner. "Introduction:the Lesson of Ethnicity".In Urban Ethmicity, Abner Cohen, London:Tavistock.1974.
    马驰:《试论唐代蕃人仕唐之盛及其姓名之汉化》,郑学檬主编:《唐文化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6-109页。
    马志强、李志春:《大同出土唐代武氏墓志略论》,《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20-22页。
    马国荣:《唐代西域的军屯》,《新疆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第112-119页。
    于宝航:《朱元璋神异故事的情节与意识形态》,葛志毅主编:《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研究
    论集》第2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9-313页。
    王振芳:《马邑建城及名称刍议》,《中国地方志》2006年第4期,第57-59页。
    王永平:《隋末唐初的山西道教》,《沧桑》1999年第2期,第18-22页。
    王永平:《论唐代道教的发展规模》,《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5-10页。
    王永平:《论唐代山西的民间信仰》,《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113-118页。
    王永平:《唐代张浣、李寮尤夫妇墓志考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7辑,2010年,第148-152页。
    王双怀:《关于窦建德评价的几个问题——与马驰同志商榷》,《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王旭送:《沙陀与周边民族之关系》,《新疆历史与文化》2007年第2期,第18-21页。
    王承文:《唐代的左降官与岭南文化》,郑学檬主编:《唐文化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14-523页。
    王亚勇:《三受降城修筑时间考》,《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1988年第3期,第50-52页。
    王丽敏、高晓静、吕兴娟:《曲阳北岳庙唐李克用题名碑浅析》,《文物春秋》2007年第4期,第50-51页。
    王赛时:《唐朝军队结构的变化与骄兵悍将的形成》,《齐鲁学刊》1988年第5期,第55-60页。
    乌廷玉:《关于唐代屯田营田的几个问题——与郑学檬同志商榷》,《厦门大学学报》1976年第3期,第48-53页。
    牛致功:《关于唐与突厥在渭水便桥议和罢兵的问题》,《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55-62页。
    牛志功:《关于<尉迟敬德墓志铭>中的几个问题》,《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第31-48页。
    史念海:《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变迁及其对王朝盛衰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期,第31-53页。
    宁可、阎守诚:《唐末五代的山西》,《晋阳学刊》1984年第5期,第73-78页。
    宁志新:《唐朝营田使初探》,《厦门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第106-112页。
    艾冲:《关于唐代单于都护府的两个问题》,《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第104-105页。
    艾冲:《论唐代后期沙陀突厥东迁的四个问题》,《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第67-109页。
    艾冲:《论唐代“河曲”内外驻防城群体的分布及其对北疆民族关系的作用》,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丛》第10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131-146页。
    艾冲:《公元7-8世纪“河曲”地域的民族分布与农牧演替》,严耀中主编:《唐代国家与地域社会研究》(《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2-172页。
    艾冲:《唐代漠北铁勒诸部羁縻府州的建置与移徙》,《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89-95页。
    冯金忠:《唐代河朔藩镇武职僚佐的迁转流动》,严耀中主编:《唐代国家与地域社会研究》(《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73-193页。
    孙祚民:《关于刘黑闼的评价问题——兼评漆侠“隋末农民起义”一书对刘黑闼评价的错误论点》,《文史哲》1956年2月号。
    朱大渭:《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第37-64页。
    朱大渭:《魏晋十六国北朝北方少数民族融入汉族总人口数估测》,《六朝史论续编》,北京: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246-264页。
    朱大渭:《北朝历代建置长城及其军事战略地位》,《六朝史论续编》,北京:学院出版社, 2008年,第265-289页。
    朱大渭:《代北豪强酋帅崛起述论》,《六朝史论》,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16-336页。
    华林甫:《隋唐五代政区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8期,第15-25页。刘晓满:《说“恒代”》,《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22-25页。
    刘洁:《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的民族政策》,《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107-111页。
    刘惠琴、陈海涛:《唐末五代沙陀集团中的粟特人及其汉化》,《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59-62页。
    任士英:《唐代尚武之风与追求功名观念的变迁》,郑学檬主编:《唐文化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83-293页。
    任艳艳:《唐代胜州转运的设置——读敦煌所出<唐代水部式)残卷》,《晋阳学刊》2008年第5期,第123-125页。
    朱磊、张现国:《唐代宣武军乱的特点和原因分析》,《学术论坛》2008年第12期,第51-54页。
    吕秀琴:《大同军事地名琐谈》,《今日大同》2008年第3期,第31-37页。
    陈寅恪:《论唐代之蕃将与府兵》,《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64-276页。
    陈寅恪:《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27-244页。
    陈寅恪:《论唐高祖臣突厥事》,《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97-108页。
    陈连开:《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14-22页。
    陈玉屏:《对先秦儒家“礼别华夷”的解读》,《烟台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100-105页。
    李并成:《盛唐时期河西走廊的区位特点与开发》,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61-129页。
    李鸿宾:《沙陀政治与贵族汉化问题》,《理论学刊》1991年第3期,第23-27页。
    李鸿宾:《唐朝三受降城与北部防务问题》,《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41页。
    李鸿宾:《论唐朝的民族观念》,《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第44-48页。
    李鸿宾:《唐代的民族交融与政治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第8-14页。
    李鸿宾:《论汉唐对北部边地的防御》,《中国(香港)长城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长城(香港)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55-59页。
    李鸿宾:《再论长城区域在唐史研究中的位置》,严耀中主编:《唐代国家与地域社会研究》
    (《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37-151页。
    李鸿宾:《唐末的形势与党项势力的崛起》,《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96-103页。
    李裕民:《唐代河东道的军与监》,《城市研究》,1993年第5期,第35-39页。
    李元庆:《北朝文化·雁门文化刍议》,《北朝研究》第2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第32-47页。
    李锦绣:《论“李氏将兴”——隋末唐初山东豪杰研究之一》,《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第30-40页。
    李锦绣:《论“刘氏主吉”——隋末唐初山东豪杰研究之二》,《史林》2004年第5期,第62-69页。
    李锋敏:《唐五代时期的沙陀汉化》,《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49-52页。
    李凤山:《论长城地带在中国民族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140-152页。
    李尧,符新基:《鲜为人知的朔州唐代状元苑论》,《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1年期,第23-29页。
    李大钧、李大宏:《大同伊斯兰教研究》,《今日大同》1999年第6期,第8-19页。
    李峰:《尉迟公故里考释》,《大同今古》,2006年第1期,第26-28页。
    辛德勇:《唐高僧籍贯及驻锡地分布》,《唐史论丛》第4辑,第287-306页。
    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第71-128页。
    张国刚:《唐代藩镇军队的统兵体制》,《晋阳学刊》1991年第3期,第37-48页。
    张国刚:《墓志所见唐代妇女生活探微》,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史评论》第1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7-157页。
    张久和:《北朝至唐木五代室韦部落的构成和演替》,《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第36-43页。
    张伟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307-397页。
    张汉文、陈晓捷、马志军:《唐窦及墓志考释》,《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3期,第13-17页。
    张文生:《突厥启民可汗、隋炀帝与内蒙古》,《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第79-84页。
    张天虹:《河朔故事再认识:社会流动视野下的考察》,严耀中主编:《唐代国家与地域社
    会研究》(《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95-241页。
    张全民:《唐河东监军使刘中礼墓志考释》,《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2期,第14-24页。
    张永安:《敦煌毗沙门天王图像及其信仰概述》,《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58-62页。
    芮传明:《五代时期中原地区粟特人活动探讨》,《史林》1992年第3期,第32-38页。
    冻国栋:《唐前期的岢岚镇与岢岚军》,《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1996年,第100-107页。
    何汝泉:《唐代地方运使述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5-8页。
    杜成辉、马志强:《刘武周及其“定杨”政权始末》,《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1期,第15-20页。
    孟彦弘:《唐前期的兵制与边防》,《唐研究》1995年第1卷,第245-276页。
    孟彦弘:《论唐代军队地方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1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64-291页。
    孟宪实:《略论唐前期河北地区的军事问题》,《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第101-109页。
    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行龙、杨念群:《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43-354页。
    余静:《隋唐五代时期的尉迟氏》,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丛》第9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41-56页。
    罗丰:《什么是华夏边缘》,《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1期,第163-172页。
    欧阳德威:《唐代边塞诗与唐代民族战争》,《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第64-70页。
    郑阿财:《(龙兴寺毗沙门天王灵验记)与敦煌地区的毗沙门信仰》,《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
    庆寿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3月,第257页。
    郑学檬:《试论隋唐的屯田和营田》,《厦门大学学报》1962年第3期,第23-33页。
    柳敏:《试论唐朝前期安西四镇的屯田及效果》,《唐都学刊》2004年第6期,第28-31页。
    荣新江:《隋及唐初并州的萨保府与粟特聚落》,《文物》2001年第4期,第12-15页。
    侯毅:《从晋侯墓铜器看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第114-121页。
    钟焓:《安禄山等杂胡的内亚化文化背景》,《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1期,第67-84页。
    段毅:《唐张浣、李寮尤夫妇墓志考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6辑,2010年,第163-167页。
    赵文润:《唐代元和时期的边防》,《固原师专学报》1992年第4期,第42-45页。
    赵剑敏:《张九龄与李林甫的文化冲突》,郑学檬主编:《唐文化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25-534页。
    费省:《唐代艺术家籍贯的地理分布》,《唐史论丛》第四辑,1988年,第109-146页。
    徐庭云:《晚唐五代时期的沙陀》,《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第14-17页。
    徐庭云:《沙陀与昭武九姓》,《庆祝王仲翰先生八十寿辰论文集》1993年,第35-40页。
    徐庭云:《内迁中原前的沙陀及其族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6期,第10-16页。
    徐嫩棠:《试析唐朝后期的兵变》,《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第43-38页。
    夏鼐:《武威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墓志》,《考古学论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10-250页。
    夏炎:《唐代刺史的军事职掌与州级军事职能》,《南开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58-65页。
    殷宪:《唐石善达墓志考略》,《唐研究》2006年第12卷,第459-478页。
    殷同生:《政治的社会心理环带——论联邦德国的政治文化》,《西欧研究》1990年第4期,第14-20页。
    高霞:《试论唐朝河东道的军事地位和军队部署》,《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第75-78页。
    黄寿成:《唐肃宗时河东朔方兵变事探》,《唐史研究》第6期,第76-80页。
    黄利平:《唐天德镇领三受降城说质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1期,第123-130页。
    黄正建:《唐前期的屯田》,《唐史研究》1988年第2期,第79-82页。
    黄清运:《唐代的雇佣劳动》,《历史语言所集刊》第49本第3分册,1989年,第401-422页。
    谢乃和:《野蛮与文明之际思想变革的一个案例——以华夷观念起源为中心的考察》,《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61-67页。
    程存潔:《唐王朝北边边城的修筑与边防政策》,《唐研究》1997年第3卷,第363-379页。
    韩异:《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迁徙与社会变迁》,《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第49-190页。
    韩春平:《唐代“蒲州——太原”沿线文学》,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35-234页。
    韩春平:《中晚唐幕府文人交游与创作的政治功利性——以河东府、河中府为例》,《船山学刊》2007年第4期,第136-139页。
    彭艳芬、于淼:《论阿保机与李克用的会盟》,《北方文物》2008年第4期,第80-83页。
    彭华:《陈寅恪“种族与文化”观辨微》,《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第186-188页。
    葛承雍:《唐代长安伊斯兰教传播质疑》,《人文杂志》1996年第6期,第71-76页。
    董延寿、赵振华:《唐代支谟及其家族墓志研究》,《洛阳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2-10页。
    曾国富:《儒家忠义思想对唐末五代军人的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第118-121页。
    谭其骧:《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应山西史学会之邀在山西大学所作报告的记录》,《晋阳学刊》1981年第2期,第2-8页。
    谭其骧:《阴山》,《长水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35页。
    谭其骧:《唐代羁縻州述论》、《长水粹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8-49页。
    廖杨:《族群与社会文化互动论》,《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第35-38页。
    蔡家艺:《沙陀族历史杂探》,《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第71-109页。
    翟麦玲、谢丽:《辨析唐代的屯田与营田》,《中国农史》2008年第1期,第41-50页。
    黎虎:《唐代边境镇抚机构——都护的外交管理职能》,《人文杂志》1998年第6期,第105-110页。
    黎虎:《唐前期边疆军区“道”的外交管理职能》,《学术研究》1999年第3期,第23-29 贝。
    黎虎:《唐代军镇关津的涉外事务管理职能》,《北方论丛》2000年第2期,第77-81页。
    黎虎:《唐代缘边地方政府的外交职能》,《史学集刊》2000年第4期,第5-13页。
    樊文礼:《唐贞观四年设置突厥羁縻府州考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3期,第88-94页。
    樊文礼:《唐代的安姓胡人》,《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第2期,第55-62页。
    樊文礼:《唐末五代沙陀集团中的粟特人及其汉化》,《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23-26页。
    樊文礼:《试论唐末五代代北集团的形成》,《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第54-108页。
    樊文礼:《“华夷之辨”与唐末五代士人的华夷观——士人群体对沙陀政权的认同》,《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28-32页。
    樊文礼、史秀莲:《先秦儒家的民族观》,《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第3期,第338-342页。
    樊文礼:《略论郝经对儒家“用夏变夷”思想的发展》,《孔子研究》2006年第1期,第91-98页。
    (台湾)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第136-191页。
    (台湾)王明珂:《族群历史之文本与情境——兼论历史心性、文类与模式化情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26-59页。
    (台湾)王明珂:《反思性研究与当代中国民族认同》,《南京大学学报》2008第1期,第55-67页。
    (台湾)许倬云:《试论社会、族群与文化》,《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3期,第101-103页。
    (台湾)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06-452页。
    (苏)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斯大林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294页。
    (日)日野开三郎:《唐末混乱史稿》,《东洋史学》第10辑,第24-27页。
    (日)松田寿男:《绢马交易研究劄记》,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九卷《民族交通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14-427页。
    (日)室永芳三:《唐时代北的李氏》,《有明工专纪要》,1970年第7期。
    (日)堀敏一:《藩镇亲卫军的权结构》,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六朝隋唐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85-648页。
    ①[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72-73页。
    ②参见(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5卷《河东河北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335-1394页。
    ①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从》第10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131-146页。
    ②武汉大学三至九世纪研究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0-107页。
    ③《中国(香港)长城历史文化研讨会讨文集》,香港:长城(香港)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55-59页。
    ④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63-379页。
    ⑤《历史教学》2007第9期,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第5-9页。
    ⑥瞿林东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89-95页。
    ⑦严耀中主编:《唐代国家与地域社会研究》(《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37-138页。
    ⑧李鸿宾:《再论长城区域在唐史研究中的位置》,第138页。
    ⑨李鸿宾:《再论长城区域在唐史研究中的位置》,第144页。
    ①(台湾)王明珂:《华夏边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②参见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4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35《哥舒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71页。
    ②[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94页。
    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8,贞观二十一年五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241-6242页
    ④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93-94页。
    ①[唐]张鷟:《朝野佥载》卷4,《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第53页。
    ②[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页。
    ③[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91《康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200页。
    ④《新唐书》卷221下《西域传》,第2356页。
    ⑤[宋]赞宁:《宋高僧传》卷2《金刚智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页。
    ⑥《唐故前朔州善阳县丞乐君(玄德)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三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386页。
    ①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②(苏)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斯大林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294页。
    ③参见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6-20页。
    ④马戌:《民族社会学导论》.第20-21页。Banton,Michael.Racial Therories,p.ⅹⅰ,Cambridge: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87.
    ①潘蛟:《“民族”的舶来及相关的争论》,国家图书馆藏博士论文,1994年,第75页。
    ②Cohen,Abner. "Imtroduction:the Lesson of Ethnicity".In Urban Ethmicity,Abner Cohen,London:Tavistock.1974.
    ③参见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第17、25页。
    ④[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63页。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624页。
    ①参见潘蛟:《“民族”的舶来及相关的争论》一文第51页,文化普世主义及种族主义是作者在该文中引用的词语。根据该文章的内容,本文以为文化普世主义的观念符合族群及族群关系所描述的内涵,而种族主义接近民族及民族主义的范畴。
    《资治通鉴》卷198,贞观二十一年五月条.第6247页。
    ①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②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③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④王寿南:《隋唐史》,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⑤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⑥工仲翰:《中国民族史概要》,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⑦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⑧卢勋:《隋唐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⑨崔明德:《隋唐民族关系探索》,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4年。
    李鸿宾:《唐代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①岑仲勉:《突厥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②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史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周伟洲:《唐代党项》,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④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
    ⑤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⑥林幹:《突厥与回纥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⑦薛居正:《突厥稀见史料辑成》,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⑧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⑨王小甫:《唐朝对突厥的战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年。
    ⑩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1艾冲:《公元7-8世纪“河曲”地域的民族分布与农牧演替》,严耀中主编:《唐代国家与地域社会研究》(《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52-172页。
    12韩春平:《唐代“蒲州——太原”沿线文学》,戴伟华主编:《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35-234页。
    13荣新江:《隋及唐初并州的萨保府与粟特聚落》,《文物》2001年第4期,第12-15页。
    14毛汉光:《魏博二年百史论》,《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78-134页。
    ①李鸿宾:《唐朝对河北地区的经营及其变化》,《隋唐对河北地区的经营与双方的互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②张建宁:《从李宝臣纪功辟看成德军的早期发育》,《隋唐对河北地区的经营与双方的互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③张宜婷:《营州在环渤海地区民族形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隋唐对河北地区的经营与双方的互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④孟宪实:《略论唐前期河北地区的军事问题》,《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第101-109页。
    ①林天人:《先秦三晋区域文化研究》,台北: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②侯毅:《从晋侯墓铜器看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第114-121页。
    ③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④雷虹霁:《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⑤李元庆:《北朝文化·雁门文化刍议》,《北朝研究》第二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第32-47页。
    ⑥汪波:《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⑦李凭:《拓跋春秋》,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
    ⑧李凭:《北朝研究存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⑨李凭:《百年拓跋》,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⑩李凭:《北魏平城时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1朱大渭:《六朝史论》,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2朱大渭:《六朝史论续编》,北京:学院出版社,2008年。
    13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4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5董瑞山主编:《北魏平城研究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16赵忠格:《北魏平城文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17赵一德:《北魏平城明堂》,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18力高才:《平城时期的北魏王朝》,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19王建舜:《云冈石窟艺术审美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0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1[清]周春:《代北姓谱》,国家图书馆藏古籍。
    ①前田正明:《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
    ②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
    刘影:《皇权旁的山西》,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①李永瑜:《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4年。
    ②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③樊文礼:《李克用评传》,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④王旭送:《沙陀与周边民族之关系》,《新疆历史与文化》2007年第2期,第18-21页。
    李鸿宾:《沙陀政治与贵族汉化问题》,《理论学刊》1991年第3期,第23-27页。
    ①周伟洲:《吐谷浑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②张久和:《原蒙古人的历史——室韦达怛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③芮传明:《五代时期中原地区栗特人活动探讨》,《史林》1992年第3期,第32-38页。
    ④徐庭云:《沙陀与昭武九姓》,《庆祝王仲翰先生八十寿辰论文集》1993年,第35-40页。
    ⑤殷宪:《唐石善达墓志考略》,《唐研究》2006年第12卷,第459-478页。
    ⑥葛建雄主编、吴松弟著:《中国移民史》第3卷《隋唐五代时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⑦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⑧岑仲勉:《隋唐史》,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⑨岑仲勉:《突厥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⑩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北京:昆仑出版社,2003年。
    11王永兴:《唐代后期军事史略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台湾)王寿南:《隋唐史》,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13(台湾)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台北:台北大化书局,1978年。
    14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15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台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16李鸿宾:《论汉唐对北部边地的防御》,《中国(香港)长城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长城(香港)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55-59页。
    17宪实:《唐前期军镇研究》,国家图书馆藏博士论文,2001年。
    ①孟彦弘:《唐前期的兵制与边防》,《唐研究》第1卷,245-27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45-276页。
    ②章群:《唐代蕃将研究》,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
    ③(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日)室永芳三:《唐时代北的李氏》,(日)《有明工专纪要》,1970年,第7期。
    ①李鸿宾:《唐朝朔方军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②李鸿宾:《唐朝三受隆城与北部防务问题》,《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41页。
    ③冻国栋:《唐前期的岢岚镇与岢岚军》,《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1996年,第100-107页。
    ④艾冲:《论唐代“河曲”内外驻防城群体的分布及其对北疆民族关系的作用》,杜文玉《唐史论丛》第十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131-146页。
    ⑤李裕民:《唐代河东道的军与监》,《城市研究》,1993年第5期,第35-39页。
    ⑥贾志刚:《唐代军费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⑦王世丽:《安北与单于都护府》,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⑧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樊文礼:《李克用评传》.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①刘晓满:《说“恒代”》,《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22-25页。
    ②朱大渭:《代北豪强酋帅崛起述论》,《六朝史论》,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16-336页。
    ③(台湾)宋德熹:《唐史识小:社会与文化的探索》,台北:稻乡出版社,2009年,第89-134页。
    ④李凭:《北魏平城时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⑤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朱大渭:《代北豪强酋帅崛起述论》,《六朝史论》,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216页。
    ①参见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第24页。
    ②(台湾)宋德熹:《试论唐前期的代北外戚家族:以独孤氏、窦氏及长孙氏为例》,(台湾)宋德熹:《唐史识小:社会文化的探索》,台北:稻乡出版社,2009年,第90页。
    ③[唐]李泰:《括地志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④[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⑤[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⑥[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⑦[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⑧[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⑨[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⑩唐耕耦:《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
    11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海:中国地图出版社,1988年。
    12潭其骧:《唐代羁糜州述论》,《长水粹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3史念海:《河山集》第七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4顾颉刚:《中国疆域沿革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5刘统:《唐代羁縻州府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16程志、韩滨娜:《唐代的州和道》,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17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8张步天:《中国历史地理》,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
    19翁俊雄:《唐初政区与人口》,北京: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20翁俊雄:《唐鼎盛时期政区与人口》,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21周清澍《内蒙古历史地理》,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
    22刘伟毅:《山西历史地名通检》,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23张纪中:《山西历史政区地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
    24(日)前田正明:《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
    参见张伟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印象》,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307-397页。
    李大钧、李大宏:《隋唐时期的大同》,《三晋历史文化丛书》大同篇第八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47页
    ①[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卷11《海内西经》,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第2页。
    ②张步天:《山海经解》(下),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第413页
    ③[唐]魏微、令狐德棻等:《隋书》卷13《音乐》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309页。
    ④《新唐书》卷39《地理三》,第1006贝。
    ⑤《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8页。
    ⑥[北齐]魏收:《魏书》卷15《昭成子孙列传第三·窟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86页。
    ⑦《资治通鉴》卷108,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六月条,第3429页。
    ⑧目前学界涉及这一问题的论述主要有刘晓满《说“恒代”》一文、朱大渭《代北豪强酋帅崛起述论》一文、宋德熹《试论唐代前期的代北外戚家族:以独孤氏、窦氏及长孙氏为例》一文,及李凭《北魏平城时代》、樊文礼《唐末五代代北集团》一书中的有关内容,其观点参见本文绪言。其中樊文礼就唐代代北的南北界线提出了看法。作者认为,唐代代北南线到代州,北线较难确定,因为唐朝对代州以北地区的控制,是随着内外局势的变化及唐王朝综合国力的强弱而伸缩的,最盛时其可控范围的北线达到了漠北地区,而晚唐时,则回缩至单十都护府一带。(见樊文礼:《唐末五代代北集团》,第23-24页。)本文对狄义代北北限的确定参考樊先生的观点。
    ①刘晓满:《说“恒代”》载:“代国之地大体相当十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和托克托县以东(黄河以东),河北蔚县以西,阴山以南,雁门山以北地区。北魏拓跋氏肇始之代地,其范围东接代郡,南达句注山,西接黄河、朔方。”(《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22-25页)
    ②《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载:“代,古国名。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223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43《赵世家》:“襄子姐前为代王夫人,简子既葬,……请代王。……阴令宰人各以斗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平代地。……遂以代地封伯鲁子国为代成君。”(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93页)
    ④《史记》卷43《赵世家》:“……其姐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杀。代人怜之,所死地名之为摩笄山。”(第1833页)
    ⑤[唐]李泰等:《括地志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3页。⑥《史记》卷43《赵世家》载:“八年十月,邯郸为秦灭。太史公曰:……赵之亡,代夫共立嘉为王, 王代六岁,秦进兵破嘉,遂灭赵以为郡。”(第1834页)
    ⑦《资治通鉴》卷7,二世皇帝元年八月条载:“八月,武信君自立为赵工,以陈余为大将军。……北徇燕、代,南收洒内以自广。……代,常山以北之地。”(第295页)《资治通鉴》卷9,高帝元年二月条载:“二月,羽封天下王诸将,……徙赵王歇为代王,赵相张耳素贤,又从入关,故立耳为常山王,王赵地,治襄国。”(第306页);卷9,高帝二年十月条载:“二年冬十月,陈余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赵王德陈余,立为代王。”(第314页);卷9,高帝二年九月条载:“汉王许之,……北击赵、代,时赵王歇王赵,陈余王代。后九月,信兵破代兵。”(第324页)
    ⑧《资治通鉴》卷11,高帝六年十二月条载:“帝以天下初定,……欲大封同姓以填抚天下。……以云中、雁门、代郡五十三县,立兄宜信侯喜为代王。”(第368页)
    ①《资治通鉴》卷11,高帝七年十二月条载:“匈奴攻代,代王喜弃自归,赦为郃阳侯,辛卯,立皇子如意为代王。”(第379页);卷12,高帝十一年三月条载:“立子恒为代王,都晋阳。”(第392页);卷20,武帝元鼎二年五月条载:“徙代王义为清河王,义,文帝子代王参之孙,王登之子,清河王乘,孝景之子,薨,无子,国除,徙代王焉。”(第659页)
    ②《史记》卷43《赵世家》,第298页。
    ③张纪仲:《山西历史政区地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3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28《地理志》下载:“代郡,秦置。县十八,代县、参合、高柳……。”(《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22页)[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23《郡国志》载:“代郡,十一城。……代。”(《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27页)
    ⑤张纪仲:《山西历史政区地理》,第133页。
    [北齐]魏收:《魏书》卷106《地形志(?)》,第2497页。
    ①《资治通鉴》卷11,高帝六年六月条,第377页。
    ②[清]庆之金:《光绪蔚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第40页。
    ③[清]庆之金:《光绪蔚州志》,第46页。
    ④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海: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17-18页。
    ⑤[北齐]魏收:《魏书》卷1《序纪第一》载:“晋怀帝进帝大单于,封代公。……(琨)乃迁马邑、阴馆、楼烦、繁峙、崞县五县之民于陉南,更立城邑,尽献其地,东接代郡,西连西河、朔方,方数百里。”(第7页)
    ⑥《资治通鉴》卷139,明帝建武元年三月条载:“今代在恒山之北,九州之外,非王之都也。”“代人迁洛者,宜悉葬邙山。”(第4325页):卷139,明帝建武元年十二月条载:“臣愿早还北京,以省诸州供张之苦,……顷来北都富室,竞以第舍相尚,……北京,谓平城,……北都亦谓平城。”(第4348页);卷140,明帝建武三年十月条载:“先谴治书侍御使李焕单骑入代,……魏谓平城为代都。”(第4403页)
    《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6页。
    ①《资治通鉴》卷185,武德元年六月条载:“时天下末定,凡边要之州皆置总管府,以统数州之兵。”(第5795页)
    ②程志、韩滨娜:《唐代的州和道》,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第60页。
    ③据《括地志辑校》载,高宗龙朔前代州都督府辖代、忻、蔚、朔、云五州。参见严耕望:《括地志序略都督府管州考》,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14-931页。
    ④朱大渭:《代北豪强酋帅崛起述论》,朱大渭:《六朝史论》,第216页。
    ⑤参见本文绪言学术综述部分关十代北范围及政区建置等内容的论述。
    参见樊文礼:《唐末五代代北集团》一文第二章第一节。
    ①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二月,依各地山川之自然条件,将全国划分为十道。其中,河东道,“东距恒山,西据河,南抵首阳、太行,北边匈奴。”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方便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察考课,在贞观十道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五道,并确定了各道之治所。河东道治蒲州(今山西永济蒲州镇),范围与前比,几无变化。
    ②《资治通鉴》卷191,武德九年八月条,第6018页。
    ③《资治通鉴》卷202,调露元年十一月条,第6393页。
    ④《资治通鉴》卷205,延载元年五月条,第6495页。
    ⑤《资治通鉴》卷193,贞观三年十一月条,第6066页。
    ⑥《资治通鉴》卷203,永淳元年四月条,第6407页。
    《资治通鉴》卷203,水淳元年四月条,第6407页。
    ①《资治通鉴》卷193,贞观三年十一月条,第6066页。
    ②《资治通鉴》卷205,延载元年二月条载:“考异曰:实录、新纪皆云「伐逆道」。今从旧怀义传。”本文取《资治通鉴》及《旧唐书》之说。
    ③[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183《薛怀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742页。
    ④《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正月条,第8196页。
    ⑤《唐故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福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清]董诰等:《全唐文》卷609,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6155页。
    ⑥[宋]王溥:《唐会要》卷88《盐铁使》,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910页。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第1377页。
    ①《新唐书》卷37《地理志一》,第973页。
    ②[宋]王溥:《唐会要》卷89《疏擎利人》,第1922页。
    ③参见(日)前田正明:《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第一章,桑干河在河东境内的部分应为上游及中游。
    ④(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5卷《河东河北区》,第1393-1394页。
    ⑤(日)前田正明:《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第一章,李凭、孙耀、孙蕾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1-23页。
    ⑥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70-71页。
    ⑦原文此处为京兆,严耕望认为,据上下文内容判断应为代北。本文同意此观点。
    ⑧[清]董诰等:《全唐文》卷609,第6155页。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498《邦计部·漕运》,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第5664页。
    ①《资治通鉴》卷255,中和三年八月条,第8299页。
    ②《旧唐书》卷19下《僖宗纪下》,第717页。
    《新唐书》卷65《方镇表二》,第1819-1825页。
    ①(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5卷《河东河北区》,第1337-1338页。
    ②(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5卷《河东河北区》,第1360-1361页。
    ③(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5卷《河东河北区》,第1352-1355页。
    ④安介生:《沧桑河山》载:“自古至今,雁门关的位置并不是没有变化的。在秦汉以前,史书中所说的雁门关并不在今天的位置,而是在今山西省阳高县北雁门山的阳和口,也就是古代雁门水的发源地。秦汉以后,雁门关这一关名才移至了今勾注山一带。”(安介生:《沧桑河山》,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年,第32页)本文所言雁门关,即秦汉以来之雁门关。
    《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6页。
    ①(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5卷《河东河北区》,第1346页。
    ②《旧唐书》卷61《窦威传》,第2368页。
    ③《资治通鉴》卷188,武德三年六月条,第5884-5885页。
    ④《资治通鉴》卷191,贞观八年六月条,第5995页。
    ⑤(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5卷《河东河北区》,第1375-1379页。
    (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5卷《河东河北区》,第1368页。
    ①《资治通鉴》卷229,建中四年十一月条,第7370页。
    ②(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5卷《河东河北区》,第1380-1381页。
    ③《资治通鉴》卷217,天宝十四载十二月条,第6944页。
    ④《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第3454页。
    ①《资治通鉴》卷190,武德六年六月条,第5968页。
    ②《资治通鉴》卷255,中和二年十一月条,第8277页
    ③《唐故右武卫将军兵部尚书谥曰顺李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8页。
    ④《唐故李思摩妻统毗伽可贺敦延陀墓志》.载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40页。
    《大唐故云麾将军左威卫将军上柱国天兵行军副大使兼招慰三姓葛逻禄使炽俟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681页。
    ①《大唐故瀚海都督右领军卫大将军经略军使迴纥府君墓志铭并序》,击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551页。
    ②《唐故契苾夫人墓志铭并序》,击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478页。
    ③《大唐故右骁卫大将军赠荆州大都督上柱国薛国公阿史那贞公墓志之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01页。
    ④《大唐故右监门卫将军上柱国朔方郡开国公兼尚食内供奉执失府君墓志铭并序》,击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489页。
    ⑤《大唐故阿史那府君墓志之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493页。
    ⑥《唐故华州潼关镇国军陇右节度支度营田观察处置临洮军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华州刺史御史大夫武康郡王赠司空李公(元谅)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三辑,第128129页。
    ⑦《大唐契苾公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374页。
    ⑧谭其骧:《阴山》,《长水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35页。
    ⑨王昌龄:《出塞曲》,[清]彭定求:《全唐诗》卷143,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444页。戴叔伦:《塞上曲》,[清]彭定求:《全唐诗》卷274,第3104页。
    ①《大唐斛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186页。
    ②《大唐故轩辕府鹰扬后任斛斯府君墓志》,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122页。
    ③[清]彭定求:《全唐诗》卷716,第1476页。
    ④傅璇宗:《唐才子传校笺》卷4,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98页。
    ⑤[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20,《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第710页。
    ⑥[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20,《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第710页。
    ⑦[唐]张读:《宣室志》卷1,《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下),第987页。
    ⑧《唐故雁门郡县尉摄蔚州司马兼河东道支度营田铸钱判官韩君(忠节)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第384页。
    ①《资治通鉴》卷247,会昌四年三月条,第7999页。
    ②《资治通鉴》卷248,大中元年五月条,第8030页。
    ③《资治通鉴》卷263,天复二年三月条,第8570页。
    ④《资治通鉴》卷263,天复二年三月条,第8570页。
    ⑤《旧五代史》卷57《郭崇韬传》,第772页。
    ⑥《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第3449页。《新唐书》卷137《郭子仪传》,第4599页。
    ⑦王振芳:《汾阳王郭子仪》,李玉明主编《山西历史文化从书》第五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⑧王振芳:《汾阳王郭子仪》,李玉明主编《山西历史文化从书》第五辑,第1-5页。
    《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4页。
    ①此节内容,除特别说明,均以《旧唐书》、《新唐书》、《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读史方舆纪要》及方志类等书所记相关内容为依据。
    ②此定襄郡非隋定襄郡,隋云州定襄郡,在白道以南,黄河以北,隋文帝曾于此修筑大利城以安置启民可汗及其部众,大利城,唐称之为北定襄城:宋称之为古定襄城。参见《资治通鉴》卷193,贞观四年正月条,第6070-6071页。
    ③《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中记为汉汾阳县地,第1484页。
    ④《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中记为贞观五年,第1006页。据《资治通鉴》卷194,贞观四年三月、九月条记载:“贞观四年三月,庚午,突厥思结俟斤率众四万来降……九月,思结部落饥贫,朔州刺使新丰张俭招集之,……徙之代州。”(第6073、6082页)本文取后者之说。
    ⑤《元和郡县图志》记为后魏末,而新兴郡系汉末所置。参见卷第14《河东道三》,第401页。故本文依《旧唐书》后汉末之说。
    ①《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记为贞观七年废孟门县入定胡,第1486页。
    ②《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记为管州,武德五年改管州为北管州,第1485页。
    ③合河关在岚州合河县北.开元九年七月,并州长史张说率部助平康待宾之乱,即自合河关出战。《资治通鉴》卷212,开元九年七月条,第6746页。
    《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记为汉定襄县地,第1487页。
    ①《资治通鉴》中记为贞观七年置云州及定襄县。而两《唐书》及《元和郡县图志》记为贞观十四年,自朔州北定襄城,移云州及定襄县。今从后者。参见《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6页;《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第1487页;《元和郡县图志》卷第14《河东道三》,第409页。
    ②贞观四年正月,李靖率军攻陷定襄,即隋定襄郡之理大利城,“唐谓之北定襄城”。参见《资治通鉴》卷193,贞观四年正月条,第6070页。
    ③《资治通鉴》卷192,贞观元年二月条载:“二月,……分为十道:一曰关内,二曰河南,三曰河东,……蒲、晋、绛、汾、隰、并、南汾、辽、沁、岚、石、忻、代、朔、蔚、泽、潞为河东道。”(第6033页)其时河东道不包括云州,亦可反证贞观元年时,云州尚末建立。
    ④《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7页:《元和郡县图志》卷第14《河东道三》,第409页,记为开元十八年,《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第1487页,记为开元二十年,今从后者。
    ①《资治通鉴》卷193,贞观四年正月条,第6071页。
    ②《新唐书》卷37《地理志一》,第976页;《元和郡县图志》卷第4《关内道四》,第107页;《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第1488页。
    ③《资治通鉴》卷212,开元九年十二月条,第6749页。
    ④此雁门关不同十代州之雁门关,参见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63-64页。
    ⑤《资治通鉴》卷258,中和四年八月条,第8313页。《资治通鉴》卷258,大顺元年九月条,第8405页。
    ①[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中,《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第100页。
    ②[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第112页。
    ③《旧唐书》卷164《工播传》,第4276页。
    ④《资治通鉴》卷194,贞观七年正月条,第6101页。
    ⑤《新唐书》卷5《玄宗纪》,第121页。
    ⑥[唐]段成式:《西阳杂州》前集卷5,《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第599页。[唐]赵璘:《因话录》卷2,《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第843页。
    ①张洋成:《唐代阶级结构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8页。
    ②参见韩国磐《科举制和衣冠户》,《隋唐五代史论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第284-293页。
    ③《新唐书》卷49下《百官四志下》,第1315页。
    ④《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第1919页。
    ⑤[唐]杜佑:《通典》卷32《职官十四》载:“天下未定,凡边要之州皆置总管府以统数州之兵。”([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894页)
    ⑥程志、韩滨娜:《唐代的州和道》,第61页。
    ⑦《资治通鉴》卷198,贞观十九年十二月条,第6232页:卷200,显庆三年六月条,第6309页。《新唐书》卷49下《百官志四下》,第1317页。
    ①(台湾)王寿南:《隋唐史》,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第512页。
    ②夏炎:《唐代刺史的军事职掌与州级军事军事职能》,《南开学报》2006年第4期,第58-65页。
    ③《武陵郡王马公(旰)神道碑》,[清]董诰等:《全唐文》卷623,第6290页。
    ④《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兵部尚书上柱国汉阳郡公赠太子少保马公(炫)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六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年,第105-106页。
    ⑤《唐故正义大夫持节都督云州刺史充大同军使兼侍御使赐紫金鱼袋长乐郡王食邑三千户渤海吴府君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六辑,第104-105页。
    ⑥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200页。
    ⑦[宋]王溥:《唐会要》卷68《刺史上》,第1417页。
    参见郁贤皓:《唐剌史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186-1189页。《新唐书》卷49下《百官志四下》,第1316页。
    ①《旧唐书》卷147《杜佑传》,第3986页。
    ②《唐故棣州刺史兼侍御史敦煌令狐公(梅)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八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第168-169页。
    ③《唐故棣州刺史兼侍御史敦煌令狐公(梅)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八辑,第169页。
    ④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86页。
    ⑤(台湾)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06-452页。
    ⑥节度使行军司马之“行军”二字,石云涛以为系唐前期行军体系中的行军司马的沿习用法,作为节度使司马,行军二字不合适宜。参见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第91页。
    ⑦(台湾)王寿南:《隋唐史》,第515页。
    ⑧载[清]董诰等:《全唐文》卷576,第5843页。
    ⑨《资治通鉴》卷229,建中四年十一月条,第7393页。李翰:《淮南节度行军司马厅壁记》,《全唐文》卷430,第4380页。
    ①《资治通鉴》卷216,天定宝十一载十二月条,第6916页。
    ②《资治通鉴》卷235,贞元十二年八月条,第7574页。
    ③《资治通鉴》卷225、226、236,大历十二年八月、贞元十七年八月条,第7241、7292、7598页。
    ④《资治通鉴》卷260,乾宁二年十二月条,第8480页。
    ⑤《新唐书》卷166《令狐楚传》,第5098页。
    ⑥《旧五代史》卷60《李袭吉传》,第801页。
    ⑦《旧五代史》卷60《李袭吉传》,第804页。
    ⑧《唐故雁门郡雁门县尉摄蔚州司马兼河东道支度营旧铸钱判官韩君(忠节)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第383-384页。
    ⑨《新唐书》卷146《李栖筠传》,第4735页。
    《新唐书》卷166《令孤楚传》.第5098页
    ①《旧五代史》卷60《李袭吉传》,第801页。
    ②《资治通鉴》卷249,大中五年正月条,第8045页。
    ③《新唐书》卷131《宗室宰相》,第4517页。
    ④本小节的观点参考唐长孺、谷霁光、张国刚、孙继民、孟彦弘、滨口董国、菊田英夫等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⑤[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卷16《擅兴》,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02页。《资治通鉴》卷185,武德元年六月条,第5795页
    ①《新唐书》卷50《兵志》载:“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第1328页)
    ②孟宪实:《唐前期军镇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藏博士论文,2001年,第58-107页。
    ③《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28页。
    ④程志、韩滨娜:《唐代的州和道》,第55页。
    ⑤《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五月条,第5856页:卷188,武德三年三月条,第5879页:卷188,武德四年正月条,第5900页;卷190,武德五年八月条,第5954页:卷190,武德六年六月条,第5968页。
    ①《新唐书》卷86《高开道传》,第3714页。
    ②程志、韩滨娜:《唐代的州和道》,第55页。
    ③《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6页。
    ④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页。该志石著录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志文之全部内容尚无法得见。
    ⑤《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5页。
    ⑥《资治通鉴》卷237,元和四年六月条,第7661页。
    ⑦[宋]王溥:《唐会要》卷78《诸使中》载:“岢岚军,武德中为镇,永淳二年,改为栅,隶平狄军。长安三年,李迥秀改为景龙中军。张仁墰移军朔方,留一千人充守捉,属大武军。开元十二年,崔隐甫又置军。十五年,李暠又废为镇,其后又改为军。”(第1687页)
    ⑧《资治通鉴》卷193,贞观四年四月条,第6077页。
    刘统:《唐代羁縻州府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页。
    ①王世丽:《安北与单于都护府》,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关于代北军镇的考订,参考(台湾)桂齐逊:《唐代河东军研究》及(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五卷《河东河北区》中的相关内容。
    ③《唐故同十将冠军大将军守左金吾卫大将军李君墓志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09页。
    ④《旧五代史》卷50《李克宁传》、卷53《李克修传》,第685、716页;[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14《李克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页。
    ⑤《资治通鉴》卷229,兴元元年正月条,第7398页。
    ⑥《新唐书》卷64《方镇一》,第1773-1774页。
    《资治通鉴》卷231,兴元元七月条,第7443页。
    ①《资治通鉴》卷231,兴元元年七月条,第7444页。
    ②《新唐书》卷155《马燧传》,第4888页。[清]董诰等:《全唐文》卷507《司徒兼侍中上柱国北平郡王赠太傅马公行状》,第5162页。
    ③《唐故云中奉诚军节度散将何神忠墓志铭》,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第86页。《三晋石刻总日》中仅列其简介,不录志石内容。该志石现存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文物局。
    ④见《唐故会稽郡康府君(荣)夫人武感君米氏合祔墓志铭并序》,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第86页。
    ⑤《唐故节度散将、骑都尉、试左金武卫大将军、兼奉诚军押衙,太原武府君墓志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10页。
    ⑥《资治通鉴》卷216,天宝六年十二月条,第6887页。
    ⑦(台湾)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第406-452页;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第168页。
    时范希朝为河东节度.元和五年十一月以王锷代之。柳公绰为河东节度在太和四年。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977《外臣部·降附》,第11313页。
    ①《旧五代史》卷55《薛志勤传》,第739页。
    ②《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正月条,第8196页
    ③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38页。
    ④《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五月条,第8206页。
    ⑤《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四月条《唐末见闻录》载,第8202页。
    ⑥樊文礼:《李克用评传》,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4页。
    ⑦《资治通鉴》卷258,大顺元年九月条,第8404页。
    ⑧[清]周景桂:《代州志》卷3《地理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1,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307页。
    ⑨《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7页。《唐会要》卷87所载大致相同,第1687页。
    ⑩《新唐书》卷133《王忠嗣传》,第4552页;[清]王昶:《金石粹编》卷100《王忠嗣碑》,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第1页。
    ①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17-218页。
    ②(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卷《京都关内区》第五卷《河东河北区》,第1387页。
    ③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第68页。《三晋石刻总目》中仅列其简介,不录志石内容。该志石现存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博物馆。
    ④《旧五代史》卷95《白奉进传》,第1263页。
    ⑤[宋]王溥:《唐会要》卷78《诸使中》,第1687页。
    ⑥[清]董诰等:《全唐文》卷21,第1487页;[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992《外臣部·备御第五》,第11488-11489页;《资治通鉴》卷212;[唐]杜佑:《通典》卷172,第4481页。
    ⑦《故河东节度散将、守左金吾卫宁州三会府左果毅都尉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武君墓志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6-207页。
    ⑧《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7页。
    ⑨(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卷《京都关内区》第五卷《河东河北区》,第1388页。
    ⑩(台湾)桂齐逊:《唐代河东军研究》,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第167页。
    11《旧唐书》卷19下《僖宗纪下》,第715页。
    ①《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第1387页。
    ②《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第1485页。
    ③《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5页。
    ④[宋]王溥:《唐会要》卷78《诸使中》,第1687页。
    ⑤冻国栋:《唐前期的岢岚镇与岢岚军》,《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第100-107页。
    ⑥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736-737页。
    ⑦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171页。《旧唐书》卷19下《僖宗纪下》,第702页
    ①《旧五代史》卷48《末帝纪下》,第666页。
    ②《旧五代史》卷135《僭伪列传第二》,第1812页。
    ③《新唐书》卷133《王忠嗣传》,第4552页:[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14《河东道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09页。
    ④《资治通鉴》卷217,天宝十四载十二月条,第6944页。
    ⑤《资治通鉴》卷239,元和八年八月条,第7702页。
    ⑥《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正月条,第8198页。
    ⑦(台湾)桂齐逊:《唐代河东军研究》,第224页。
    ⑧[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14《河东道三》,第404页;(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卷《京都关内区》第五卷《河东河北区》,第1388页。
    ⑨《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7页。
    ⑩《河东节度经略副使九州都知团练兵马使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子詹事御史中丞建康郡王张公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736-737页。
    11《新唐书》卷78《宗室传》,第3532页。
    12《资治通鉴》卷259,景福元年八月条,第8435页;《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61页。
    ①《唐周望墓志》,载张希舜:《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山西卷第一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53页。
    ②《河东节度经略副使九州都知团练兵马使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子詹事御史中丞建康郡王张公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736-737页。
    ③《旧五代史》卷50《宗室列传第二》,第683页。
    ④《新唐书》卷65《方镇二》,第1825页。
    ⑤《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7页;《资治通鉴》卷259,景福元年八月条,第8435页。
    ⑥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卷2,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50页。
    ⑦(台湾)桂齐逊:《唐代河东军研究》,第226页。
    ⑧《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5页。
    ⑨《新五代史》卷4《庄宗本纪上》,第31页。
    ⑩(台湾)桂齐逊:《唐代河东军研究》,第225页。
    11《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6页。
    ①《资治通鉴》卷188,武德三年六月条,第5885页:武德八年六月、八月条,第5995、5997页。
    ②《唐故定襄郡定襄府果毅都尉安定梁君墓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1页。
    ③《资治通鉴》卷220,乾元元年六月条,第7059页。
    ④(台湾)桂齐逊:《唐代河东军研究》,第291页。
    ⑤《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6页;《旧唐书》卷11《代宗纪》,第279页。
    ⑥《李光进碑》,载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碑碣》,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32-134页。
    ⑦《新唐书》卷65《方镇二》,第1825页;《旧唐书》卷19下《僖宗纪下》,第717页。
    ⑧《资治通鉴》卷256,光启三年二月条,第8345页。
    ⑨[宋]王溥:《唐会要》卷78《诸使中》,第1691页:《资治通鉴》卷210,先天元年八月条,第6675页。《资治通鉴》卷261,乾宁四年七月条,第8508页。
    ①《资治通鉴》卷219,至德二载正月条,第7016页。
    ②《资治通鉴》卷219,至德二载正月条,第7016页。
    ③《资治通鉴》卷239,弘道元年八月条,第6414页。
    ④《资治通鉴》卷256,中和四年六月条,第8311页。
    ⑤《新唐书》卷225下《逆臣下》,第6463-6464页。
    ⑥殷宪:《唐石善达墓志考略》,《唐研究》2006年第十二卷,第473-474页。
    ⑦《旧五代史》卷53《李存信传》,第713页。
    《唐故会稽郡康府君(荣)夫人武感君米氏合附墓志铭并序》,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第86页。
    《唐故曹府君墓志第》,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第86-87页。
    ①[宋]王溥:《唐会要》卷78《节度使》载:“振武军,置在鄯州鄯城县界叶蕃铁仞城,亦名石堡城,开元十七年三月二十四,信安王祎拔之置,四月改为振武军。二十九年十二月六日,盖嘉运不能守,遂陷吐蕃。天宝八载六月,哥舒翰又拔之,闰六月三日改为神武军。”(第1427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172《州郡二》,第4480页。
    ③[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4《关内道四》,第108页。
    ④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卷2,第50页。
    ⑤(台湾)桂齐逊:《唐代河东军研究》,第223-226页。
    ⑥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第3页。
    《资治通鉴》卷211,开元五年八月条,第6728页。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北京:昆仑出版社,2003年,第95-96页。
    ①《唐故游击将军守抚王府典军河东裴公(华)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39页。
    ②《故左金吾引驾仗正将都知检校太子宾客上柱国清河县开国男食邑三口口赐紫金鱼袋张公(惟则)墓志铭文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52页。
    ③(台湾)桂齐逊:《唐代河东军研究》,第83-84页。
    ④《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5-1007页。
    ⑤岑仲勉:《隋唐史》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15页。
    ⑥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第3页。该志石于1993年出土于今山西省朔州市武警支队办公楼工地,现存于崇福寺。志文著录工作尚在进行中,故无法见其全貌。
    ⑦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722页。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四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第464页。
    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三辑,第202页。
    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38、52页。
    岑仲勉:《隋唐史》上册,第220页。
    ①《资治通鉴》卷201,麟德元年八月条,涉及唐代军队里的层级结构:“今收获未毕,而军吏与士卒一时代去,军将又归。”(第6341页)
    ②《旧唐书》卷43《职官志二》,第1835页。
    ③《资治通鉴》卷211,开元二年正月条,第6694页。
    ④《大唐故蔚州刺史兼横野军使上柱国王府君墓志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490页。
    ⑤《大周故岚州合河县令皇甫君(惠)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八辑,第318-319页。(台湾)王寿南:《隋唐史》.第418-425页。
    ①《大唐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代州诸军事代州刺史上柱国恒农郡开国公杨君(思齐)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108页。
    ②《唐故东都留守东都畿汝州都防御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判东都尚书省事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赠司空崔公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2123-2124页。
    ③张汉文、陈晓捷、马志军:《唐窦及墓志考释》,《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3期,第18-21页。
    ④《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桂州诸军事桂州都督上柱国兰陵萧公(执珪)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41-142页。
    ⑤《大唐故蔚州刺史兼横野军使上柱国王府君墓志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490-1491页。
    ⑥《大唐故游击将军守左卫马邑郡尚德府折冲都尉左龙武军宿卫上柱国张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722页。
    《周故岷州刺史张府君(仁楚)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382页。
    ①吴纲:《全唐文补遗》中《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41-142页。
    ②《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第1902、1905页。
    ③《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第1917、1918页。
    ④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927页。
    ⑤《旧唐书》卷43《职官志二》,第1820页。
    ⑥张汉文、陈晓捷、马志军:《唐窦及墓志考释》,第13页。
    ⑦《唐故石州刺史刘君(穆)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五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312页。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841页。
    ①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9页。该志石十1986年出土于山西省大同市城区振华南街。
    ②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16页。该志石于1986年出土于山西省大同市城区西北卧虎湾一带。
    ③《唐故同十将、冠军大将军、守左金武卫大将军李君墓志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6页。
    ④《河东节度散将、守左金吾卫宁州三会府左果毅都尉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武君墓志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6-207页。
    ⑤《唐故节度散将、骑都尉、试左金武卫大将军,兼奉诚军押衙,太原武府君墓志并序言》,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10页。
    ⑥《唐故特进虔王傅扶风县开国伯上柱国兼英武军右厢兵马使苏公(日荣)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一辑,第232页。
    ⑦《唐故振武观察支使将仕郎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使裹行清河崔府君(茂藻)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一辑,第416页。
    周勋初:《唐人轶事汇编》卷2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375页。
    ①[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4,《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618负。
    ②[唐]李延寿:《北史》卷96《稽胡》,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94页。
    ③葛建雄主编、吴松弟著:《中国移民史》第三卷《隋唐五代时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5贝。
    ④《资治通鉴》卷182,大业元年五、十一月条,第5690、5692页。
    ⑤《新唐书》卷37《地理志一》载:“丹州咸宁郡,本丹阳郡,义宁元年析延安郡之义川、汾川、咸宁县置,天宝元年更名。”(第971页)
    ⑥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1页。
    ⑦《资治通鉴》卷185,武德元年四月条,第5785-5786页:卷188,武德四年正月条,第5900、5906页:卷189,武德四年十二月条,第5939页:卷191,武德九年八月条,第6018页。
    ①《新唐书》卷87《刘季真传》,第3732页。
    ②《资治通鉴》卷184,义宁元年七月条,第5741页。
    ③《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五月条.第5856页;卷188,武德三年三月条:第5879页;卷188,武德三年四月条,第5882页;卷188,武德三年七月条,第5886页。
    ④[清]董诰等:《全唐文》卷211《上军机要事》载:“至于契丹小醜,未足以比类,今国家为契丹大发河东道及六胡州绥延丹隰等州稽胡精兵,悉赴营州。”(第2350页)
    ⑤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388-389页。
    ⑥葛建雄主编、吴松弟著:《中国移民史》第三卷《隋唐五代时期》,第56页。
    ⑦《新唐书》卷221上《西域传上》,第6214页。
    葛建雄主编、吴松弟著:《中国移民史》第三卷《隋唐五代时期》,第73-80页
    ①《资治通鉴》卷235,贞元十五年十二月条,第7585页。
    ②《新唐书》卷170《范希朝传》,第5167页。
    ③《资治通鉴》卷245,开元二年七月条,第7929页。
    ④《资治通鉴》卷246,会昌二年四月条,第7960页。
    ⑤《资治通鉴》卷245,会昌二年八月条,第7960页。
    ⑥《资治通鉴》卷247,会昌三年正月条,第7971页。
    ①《资治通鉴》卷248,大中三年四月条,第8038页。
    ②《旧唐书》卷198《西戎传》,第5300-5301页。
    ③周伟洲:《吐谷浑史》:“《西平公主墓志》、《慕容忠墓志》、《慕容宣彻墓志》、《慕容宣昌墓志》、《慕容明墓志》、《金城县言墓志》、《武氏墓志》、《李氏墓志》、《慕容曦光墓志》、《慕容威墓志》。”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9页。
    ④夏鼐:《武威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墓志》,载《考古学论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10-250页。
    ⑤夏鼐:《武威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墓志》,载《考古学论文集》,第221页。
    ⑥夏鼐:《武威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墓志》,载《考古学论文集》,第221页。
    ⑦周伟洲:《吐谷浑史》,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9-160页。周伟洲:《吐谷浑史》,第159-160页。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697页。
    ①《新唐书》卷64《表第四·方镇一》,第1763、1871、1877、1885页。
    ②夏鼐:《武威唐代叶谷浑慕容氏墓志》,《考古学论文集》,第249页
    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三辑,第289页。
    ①周伟洲:《吐谷浑史》,第45页。
    ②《旧唐书》卷198《西戎传》,第5300-5301页。《新唐书》所记略同。
    ③周伟洲:《吐谷浑史》,第170-171页。
    ④[宋]王溥:《唐会要》卷78《诸使中》,第1687页。
    ⑤《新唐书》卷133《王忠嗣传》,第4552页;《资治通鉴》卷214,开元二十六年七月条,第6835页。
    ⑥《资治通鉴》卷217,天宝十四载十二月条,第6944页:卷220,至德二载十二月条,第7048页。
    ⑦(台湾)章群:《唐代蕃将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第229页。
    ⑧本表来源:《大周故青海王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45-946页。《大唐故左领军大将军慕容神威君墓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738-1739页。《大唐故代乐王上柱国慕容明墓志》、《慕容宣昌墓志铭》、《慕容曦光墓志铭》,夏鼐:《武威唐代叶谷浑慕容氏墓志》,载《考古学论文集》,第210-250页。
    ①《新唐书》卷47《百官志二》,第1219页;卷49上《百官志四上》,第1283页。
    ②《新唐书》卷212《藩镇》,第5984页。
    ③《资治通鉴》卷282,天福五年十月条胡注引宋白语,第9219页。
    ④《资治通鉴》卷245,开成元年二月条,第7923页。
    ⑤《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5页。
    《资治通鉴》卷263,天复二年三月条,第8570页。
    ①《旧唐书》卷18上《武宗纪上》,第593页。
    《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第910页
    ①葛建雄主编、吴松弟著:《中国移民史》第三卷《隋唐五代时期》,第33页。
    ②《唐故右武卫大将军赠兵部尚书谥曰顺李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38页。
    ③《资治通鉴》卷193,贞观四年三月条,第6073页。
    ④《新唐书》卷215上《突厥上》,第6039页。
    ①《资治通鉴》卷195,贞观十三年四月条,第6147-6148页; 卷196,贞观十五年正月条,第6165负;卷196,贞观十五年十一月条,第6171页;卷197,贞观十八年十二月条,第6215页。
    ②《资治通鉴》卷201,麟德元年正月条,第6339页。
    ③《资治通鉴》卷206,神功元年三月条,第6516页。
    ④《资治通鉴》卷232,贞元二年十一月条,第7477页。
    ⑤《资治通鉴》卷245,开成二年七月条,第7930页。
    ⑥《资治通鉴》卷248,大中元年八月条,第8031页。
    ⑦唐代东突厥所部之铁勒有:薛延陀、回纥、都播、骨利干、多滥葛、同罗、仆固、拔野古、思结、浑、斛薛、结、阿跌、契苾、白霫等十五部。载《资治通鉴》卷192,贞观元年九月条,第6044页。本节所论九姓铁勒为上述十五个铁勒部落的一部分。《资治通鉴》卷193,贞观四年三月条,第6073页。
    ①《资治通鉴》卷193,贞观四年九月条,第6082页。
    ②《资治通鉴》卷196,贞观十五年十二月条,第6172页。
    ③《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6页。
    ④《新唐书》卷43下《地理志七下》,第1125页。
    ⑤[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977《外臣部·降附》,第11313页。
    ⑥《新唐书》卷171《刘沔传》,第5194页。《资治通鉴》卷211,开元四年六月条,第6719页:卷211,开元五年八月条.第6728页:卷212,开元六年二月条, 第6732页;卷212,开元八年六月条,第6741-6742页。
    ①《资治通鉴》卷246,会昌二年五月条,第7961-7962页;卷246,会昌二年八月条,第7965页;卷247,会昌三年二月条;第7973页;卷247,会昌三年三月条,第7976页。
    ②《旧五代史》卷53《李存信传》,第713页。
    ③《旧五代史》卷91《张从训传》,第1204-1205页。
    ④载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第86页。
    ⑤《资治通鉴》卷232,贞元二年十二月条,第7477页。
    ⑥《新唐书》卷37《地理志一》,第975页。
    ⑦王义康:《六胡州的变迁与六州胡的种族》,《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8年第4期,第149-156页。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991页。
    ①《唐故云州奉诚军节度散将何神忠墓志铭》,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第86页。
    ②《唐故会稽郡康府君(荣)夫人武感君米氏合祔墓志铭并序》,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第86页。
    ③《唐故曹府君墓志铭》,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第86-87页。
    ④殷宪:《唐石善达墓志考略》,《唐研究》2006年第十二卷,第476-477页。
    ⑤张久和:《原蒙古人的历史——室韦达怛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9页。
    ⑥《资治通鉴》卷246、253,武昌二年十月条、广明元年七月条,第7968、8231页。
    《资治通鉴》卷233,贞元四年六月条:“室书,契丹别种,东胡北边,盖丁零苗裔也。”(第7514页)张久和:《原蒙古人的历史——室韦达怛研究》,第91-100页。
    ①《新唐书》卷218《沙陀》,第6155页。
    ②[明]旧惠、王有容:《应州志》卷1,山西应县县志办公室,1984年,第19-20页。
    ③《新唐书》卷43下《地理志七下》,第1119页。
    ④(台湾)章群:《唐代蕃将研究》,第135页。(台湾)章群:《唐代藩将研究续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第25页。
    ①《新唐书》卷111《张俭传》,第4133页。
    ②《新唐书》卷111《张俭传》,第4133页。
    ③《新唐书》卷111《张俭传》,第4133页。
    ④《资治通鉴》卷211,开元五年八月条,第6728页。
    ⑤《资治通鉴》卷212,开元六年二月条,第6732页。
    ⑥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第102页。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701页。
    ①《旧五代史》卷91《张从训传》,第1204页。
    ②《旧五代史》卷53《李存信传》,第713页。
    《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第86页。
    ①《旧五代史》卷95《白奉进传》,第1263页。
    ②《资治通鉴》卷244,太和四年三月条,第7870页。
    ③《大唐故冠军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军啜禄夫人郎氏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577页。
    ④王永平:《唐张浣、李寮尤夫妇墓志研究》,《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7辑,2010年,第148-152页。段毅:《唐张浣、李寮尤夫妇墓志考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6辑,2010年,第163-167页。
    ①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九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390-391页。
    ②《新唐书》卷92《苑君璋传》,第3804-3805页。
    ③《新唐书》卷92《苑君璋传》,第3805页。
    ④《资治通鉴》卷190,武德六年六月条,第5968页。
    ①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7页。该志石于20世纪末出土于山西省大同市城区振华南街。
    ②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10-211页。该志石于20世纪末出十于山西省大同市城区振华南街。
    马志强、李志春:《大同出土唐代武氏墓志略论》,《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20页。
    ①参见马志强、李志春:《大同出土唐代武氏墓志略论》,第20页。
    ②《新唐书》卷74上,《宰相世系四上》,第3136-3144页。
    ③[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第12页。
    ④《资治通鉴》卷217,天宝十四载十二月条,第6938页;卷217,至德元载四月条,第6961页;卷220,至德二载十月条,第7042页。本节代北刺史的任职情况,参考郁贤皓:《唐刺史考》,第1157-1197页。
    《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五月条,第5856页。
    ①《新唐书》卷86《高开道传》,第3714页;卷87《刘季真传》,第3732页;卷92《李子和传》,第3804页;卷94《刘兰传》,第3836页。
    ②《资治通鉴》卷192,贞观元正月条,第6033页。
    ③《旧唐书》卷106《李林甫传》,第3240页。
    ④《资治通鉴》卷214,开元二十六年十月条,第6825页;《新唐书》卷129《严挺之传》,第4483页。
    ⑤《资治通鉴》卷214,开元二十四年八月条,第6825页。
    ⑥《旧唐书》卷103《王忠嗣传》,第3197-3198页。《新唐书》载为“代北都督”,《旧唐书》及《册府元龟》载为“代州都督”,今从后者。
    ①《资治通鉴》卷213,开元十八年九月条载:“唐诸王友,从五品上,掌陪侍规讽。”(第6914页)
    ②《资治通鉴》卷215,天宝五载正月条,第6870页。
    ③《资治通鉴》卷215,天宝五载正月条,第6871页。
    ④《资治通鉴》卷216,天宝六载十二月条载:“自唐兴以来,边帅皆用忠厚名臣,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功名著者往往入朝为相”。(第6888页)
    ⑤《资治通鉴》卷215,天宝六载十月条,第6878页。
    ⑥《资治通鉴》卷215,天宝六载十月条,第6879页。《资治通鉴》卷216,天宝六载十二月条,第6889页。《新唐书》卷209《酷吏》,第5916页
    ①《新唐书》卷192《忠义中》,第5533页。
    ②[清]董诰等:《全唐文》卷452,邵说:《代郭子仪谢兼河东节度使表》,第4620页。
    ③《新唐书》卷136《李光弼》,第4583-4591页。
    ④《新唐书》卷193《忠义下》.第5545页《新唐书》卷147,《辛云京传》.第4753页
    ①李国昌会昌年间因讨回纥及昭义镇迁朔州刺史、代北军使;大中年间因讨吐蕃任蔚州刺史、云中守捉使。参见《旧五代史》卷25《武皇纪上》,第331-333页。
    ②《旧五代史》卷50,《宗室列传第二》,第682页。
    ③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一辑,第416页。
    ④此观点系樊文礼在《李克用评传》中提出的,本文对此持赞同意见。参见樊文礼:《李克用评传》,第55-58页。
    ①《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8页。
    ②《资治通鉴》卷255,中和二年十月条,8275页。
    ③《旧五代史》卷55,《盖寓传》,第744页。
    ④《旧唐书》卷19下《僖宗纪》,第717页。
    ⑤《旧五代史》卷52,《李克柔传》,第701页。
    ⑥《旧五代史》卷52,《李嗣本传》,第709-710页。
    ⑦《旧五代史》卷50,《李克宁传》,第685页。
    ⑧《旧五代史》卷56,《李存审传》,第755页。
    ⑨《旧五代史》卷53,《李存进传》,第717-718页。
    ⑩《旧五代史》卷92,《韩达传》,第1223页。
    11《旧唐书》卷182《王处存传》,第4701页。
    12《旧五代史》卷55,《伊广传》,第746页。
    12《旧五代史》卷55,《李承嗣传》,第742页。
    ①《旧五代史》卷55《薛志勤传》,第739页;卷56《周德威传》,第749页。
    ②《资治通鉴》卷258,大顺元年九月条,8404页。
    ③《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61页。
    ④吴纲:《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专辑,第108页。
    ⑤韩昇:《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迁徙与社会变迁》,《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第49-190页。
    ⑥[唐]魏微、令狐德棻:《隋书》卷1《高祖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21页。
    ⑦[唐]魏微、令狐德棻:《隋书》卷2《高祖纪下》,第39页[唐]魏徵、令孤德棻:《隋书》卷3《炀帝纪上》,第72页
    ①《新唐书》卷2《太宗纪》,第28页。
    ②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三辑,第507-509页。
    ③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356-357页。《唐故摄忻州长史秀容县令将士郎前守易州涞水县令高君(徵)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第114页。
    ⑤《杨府君(秀)墓志兼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第412页。
    ⑥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916页。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2028页。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17-218页。
    ①《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20页。
    郁贤皓:《唐刺史考》,第1157-1197页。
    ①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2537-2538页。
    ②《新唐书》卷38《地理志二》、卷39《地理志三》、卷40《地理志四》,第990、1003、1013、1018、1031页。
    ③据两《唐书》地理志载,唐无名内黄的州郡,有内黄县,属河北道魏州。志言“内黄郡呼延氏”许是记载错误。
    ④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第171页。
    ⑤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第167页。
    ⑥《新唐书》卷49下《百官志四下》,第1309页。
    [清]董诰等:《全唐文》卷658,第6698页。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第171页。
    ①[唐]张读:《宣室志》卷1,《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第987页。
    ②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第435-436页。
    ③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一辑,第172页。
    ④《唐故振武节度随军登十郎试左吾卫兵曹参军上柱国李府君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四辑,第208-209页。
    ①关于唐代武举及制举武科的相关内容,参见刘琴丽:《唐代武官选任制度初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07-156页。
    ②《故京兆府宣化府折冲摄右卫郎将横野军副使樊公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1293-1294页。
    ③《唐故振武观察支使将士郎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裹行崔府君(茂藻)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一辑,第416页。
    ④《唐故振武节度随军登仕郎试左吾卫兵曹参军上柱国李府君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四辑,第208页。
    ⑤《唐故振武节度衙前虞候游击将军试太常安南郡仇府君(志诚)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四辑,第492页。
    ①《大唐故壮武将军守左威卫大将军兼五原太守郭府君(英奇)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六辑,第84页。
    ②《大唐故正义大夫使持节延州诸军事延州刺史上柱国宋府君(祯)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四辑,第402页。
    ③《大唐故壮武将军守左威卫大将军兼五原太守郭府君(英奇)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六辑,第84页。
    ④《唐故蔚州刺史兼殿中侍御使张府君(任)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六辑,第84页。
    ⑤《唐故昭武校卫守朔州尚德府折冲都尉上柱国贾府君(雄)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三辑,第202页。
    ⑥《唐游击将军守抚王府典军河东裴公(华)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39页。
    ⑦《故左金武引驾仗正将都知检校太子宾客上柱国清河县开国男食邑户赐紫金鱼袋张公(惟则)墓志文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52页。
    ⑧《唐大同军故衙前兵马使彭城郡刘府君墓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16页。
    ⑨[宋]钱易:《南部新书》卷癸,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73页。
    ⑩任士英:《唐代尚武之风与追求功名观念的变迁》,郑学檬:《唐文化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88页。
    ①杨炯:《从军行》,[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50,第611页。
    ②《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载:“蒲州户数70800,口数469213;代北七州户数80896,口数387338。”(第999-1008页)表中刺史之数量及概况参考郁贤皓:《唐剌史考》,第1157-1197页。
    ①表中剌史之数量及概况参考郁贤皓:《唐剌史考》,第969-1004页。
    ①[清]董诰等:《全唐文》卷623《武陵郡王马公神道碑》,第6289-6291页。
    ②[清]董诰等:《全唐文》卷730《唐故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蔚州诸军事行蔚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马公墓志铭并序》,第7522-7523页。
    ③《旧唐书》卷133《李晟传》,第4217-4218页。
    ④《新唐书》卷172《杜亚传》,第5207页。
    ⑤《旧唐书》卷129《张延赏传》,第3611页。
    ①《旧唐书》卷161《李光进传》,第3682页。
    ②《旧五代史》卷25《武皇纪上》,第332-333页。
    ③《旧唐书》卷141《张孝忠传》,第3858-3859页。
    ④《旧唐书》卷127《传张光晟》,第3573页。
    ⑤《新唐书》卷214《藩镇》,第6020页。
    《新唐书》卷224下《叛臣传下》,第6404页。
    ①《旧唐书》卷133《李晟传》,第3661页。
    ②《旧唐书》卷146《郑元传》,第3968贝。
    ③《旧唐书》卷147《杜黄裳传》,第3673页。
    ④《旧唐书》卷167《李程传》,第4372页。
    ⑤《新唐书》卷182《郑肃传》,第5365页。
    ⑥《新唐书》卷182《李固言传》,第5357页。
    ⑦《新唐书》卷181《陈夷行传》,第5345页。
    ⑧《旧唐书》卷164《王播传》,第42754285贝。
    ⑨《旧唐书》卷177《崔珙传》,第4587-4591贝。
    ⑩《旧唐书》卷154《吕元膺传》,第4103页。
    11[清]董浩等:《全唐文》卷623《武陵郡王马公神道碑》,第6289-6291页。
    12《旧唐书》卷154《吕元膺传》,第4217页。
    ①《旧唐书》卷164《王播传》,第4278-4281页。
    《旧唐书》卷172《令孤楚传》,第4465-4467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197《边防—三·突厥上》,第1069页。
    ②[唐]魏微、令狐德棻:《隋书》卷71《诚节》,第1645-1647页。《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二月条,第5842页
    ①《旧唐书》卷54《窦建德传》,第2234-2242页。
    ②王双怀:《关于窦建德评价的几个问题——与马驰同志商榷》,《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第94-101页。
    ③《资治通鉴》卷183,隋恭帝义宁元年三月条,第5724页。
    ④《新唐书》卷87《梁师都传》,第3731页。
    ⑤(台湾)王寿南:《隋唐史》,第648页。
    ⑥《新唐书》卷87《梁师都传》,第3731页。《新唐书》卷86《刘武周传》,第3711页。
    ①《资治通鉴》卷192,太宗贞观元年五月条,第6035页。
    ②《新唐书》卷192《忠义中》,第5529-5530页。
    ③《新唐书》卷92《李子和传》,第3804页。④(台湾)毛汉光:《魏博二百年史论》,《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349-417页。日野开三郎:《唐末混乱史稿》,《东洋史学》第10辑,第24页。
    ①《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正月条,第8194页。《旧五代史》卷31《列传第七》,第737-745页。
    ②《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六月条,第8226页。樊文礼:《李克用评传》,第75页。
    ①《旧五代史》卷52《李嗣恩传》,第711页。
    ②《旧五代史》卷52《李嗣昭传》,第704页。
    ③《旧五代史》卷35《明宗纪第一》,第490-491页。
    ④《旧五代史》卷53《李存贤传》,第722页。
    ⑤《旧五代史》卷53《李存孝传》,第714-715页。
    《旧五代史》卷52《李存孝传》,第717页。
    ①《旧五代史》卷55《康君立传》,第739页。
    ②《旧五代史》卷53《李存贤传》,第722页。
    ③《旧五代史》卷19《朱友恭传》,第257页。
    ④《旧五代史》卷19《朱友恭传》,第257页。
    ⑤[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第15,《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下),第1928页。
    ⑥《旧五代史》卷55《盖寓传》,第745页。
    ⑦《旧五代史》卷55《盖寓传》,第746页。
    ⑧《旧五代史》卷56《周德威传》,第753页。
    《旧五代史》卷56《周德威传》,第750页。
    ①《旧五代史》卷19《邓季筠传》,第263页。
    ②《旧五代史》卷19《黄文靖传》,第264页。
    ③《旧五代史》卷19《范居实传》,第266页。
    ④《旧五代史》卷19《李思安传》,第262页。
    ⑤[宋]范祖禹:《唐鉴》卷第12《昭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39页
    ⑥[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7《昭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853页。
    《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66页。
    ①《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66页。
    ②《旧五代史》卷《李袭吉传》,第803页。
    ③《资治通鉴》卷255,中和四年月条,第8304-8307页。
    ④《新唐书》卷185《张溶传》,第5411页。
    ⑤《资治通鉴》卷258,大顺元年五月条,第8396页。
    ⑥《资治通鉴》卷258,大顺元年五月条,第8396页。
    《旧五代史》卷72《张承业传》,第949页。
    《旧五代史》卷59《丁会传》,第790页
    ①《新五代史》卷36《义儿传第二十四》,第385页。
    ②《旧五代史》卷55《伊广传》,第746页。
    ③《旧五代史》卷61《张敬询传》,第821页。
    ④《旧五代史》卷55《盖寓传》,第744页。
    ⑤《旧唐书》卷165《柳公绰传》,第4305页。
    ⑥关于代北军人群体的形成樊文礼在《唐末五代代北集团》一书详细论证,此不赘述。
    ⑦《旧五代史》卷35《明宗纪第一》,第482页。
    ⑧[清]宋起凤、岳宏譽:《康熙灵邱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111
    页。
    ⑨《旧五代史》卷61《袁建丰传》,第822页。
    ⑩《旧五代史》卷55《盖寓传》,第744页。
    11《旧五代史》卷61《安元信传》,第816页。
    12《旧五代史》卷61《张敬询传》,第821页。
    ①《旧五代史》卷19《氏叔琮传》,第256页。
    (台湾)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第446页。
    ①雷虹霁:《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②《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六十九》,第3263页。
    ③《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八下》,第1656页。
    ④[唐]魏徵、令孤德棻:《隋书》卷30《地理志中》,第860页。
    ①[清]苏之芬、房裔蘭:《雍正阳高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75页。
    ②[清]桂敬顺:《乾隆浑源州志》,浑源县志办公室编,1983年,第349页。
    ③[清]郭磊:《乾隆广灵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8,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④[清]郭磊:《乾隆天镇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8,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513页。
    ⑤[明]刘以守:《崇祯山阴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⑥[清]宋起凤、岳宏譽:《康熙灵邱县志》,第88页。
    ⑦[清]李翼圣:《光绪左云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136页。
    ⑧[清]李长华、姜利仁:《光绪怀仁县新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第295页。
    ⑨[清]庆之金:《光绪蔚州志》,第252页。
    ⑩霍殿鳌、陈廷章:《民国马邑县志》卷之4《艺文志下》,《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93页。
    ①雷虹霁:《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分区研究》,第232页。
    ②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157页。
    ③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第3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卷30《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载:“乌丸者,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丸山,因以为号”([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32页)[北齐]魏收:《魏书》卷113《官氏志》,第2971页。樊文礼:《李克用评传》,第22页。
    ①《新五代史》卷48《安叔迁传》,第550页。
    ②《旧五代史》卷66《唐义臣传》,第879页。
    ③《旧五代史》卷123《安审琦传》,第1614页。
    ④《新五代史》卷51《安从进传》,第586页。
    ⑤《新五代史》卷8《晋高祖纪》,第77页。
    ⑥岑仲勉:《隋唐史》下册,第546页。
    ⑦本节史料不作特别说明均来自两《五代史》。《新唐书》卷212《藩镇》,第5984。
    ①《资治通鉴》卷253,广明元年七月条,第8231页。
    ②《旧五代史》卷94《何建传》,第1245页。
    ③《旧五代史》卷75《高祖纪第一》,第977-978页。
    ④《旧五代史》卷53《李存信传》,第713页。
    《旧五代史》卷91《张从训传》,第1204页。
    ①《旧五代史》卷91《康福传》,第1200页。
    ②《旧五代史》卷98《张彦泽传》,第1305页。《新五代史》所记略同。
    ③《旧五代史》卷19《氏叔琮传》,第256页。
    ④《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十月条,第8209页。
    ⑤《旧五代史》卷98《安重荣传》,第1302页。
    《旧五代史》卷98《张彦泽传》,第1305-1306页。
    ①《旧五代史》卷13《杨崇本传》,第181页。
    ②《旧五代史》卷72《张承业传》,第949页。本表史料来自两《五代史》。
    ①张伟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李孝聪《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第307-397页。
    ②祖咏:《望蓟门》,[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131,第1336页。
    ③[金]无名氏:《关外吟》,[清]胡文烨:《云中郡志》,大同市方志办公室整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28页。
    ④施间吾:《云中道上作》:[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494,第5608页。
    ⑤傅璇宗:《唐才了传校笺》卷4,第198页。清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716,第1476页
    ①《诸道山河地名要略残卷》,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1辑,第69页。
    ②《新唐书》卷169《韦贯之传》,第5156-5157。
    崔颢:《结定襄郡狱效陶体》,[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130,第1323页。
    ①[清]董诰等:《全唐文》卷296,第2996-2997页。
    ②薛奇童:《云中行》,[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202,第2110页。
    ③崔颗:《雁门胡人歌》,[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130,第1326页。
    ④武元衡:《度东陉岭》,[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316,第3556页
    ⑤许棠:《塞外书事》、《雁门关野望》, 清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603,第6963、6966页
    ①马戴:《边城独望》,[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556,第6441页。
    ②[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589,第1176页。
    ③张仲素:《塞下曲》,[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367,第4138页。
    ④李商隐:《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541,第6230页。
    张蠙:《登单于台》,清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702,第8068页。
    ①[清]何显祖、袁锵珩:《康熙岢岚州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7,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529页。
    ②刘湾:《出塞曲》,[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196,第2011页。
    ③许浑:《塞下》,[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538,第6135页。
    ④于濆:《边游录戍卒言》,[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599,第6928负。
    ⑤李益:《城傍少年》,[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282,第3209页。
    ⑥李颀:《塞下曲》,[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134,第1359页。
    ⑦白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457,第5182页。
    ⑧《唐故东都留守东都畿汝州都防御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判东都尚书省事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赠司空崔公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2123-2124页。
    ⑨《口口议郎前行忻州定襄县令上柱国张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352页。
    ⑩《大唐故正议大夫使持节延州诸军延州史上柱国宋府君(祯)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四辑,第401-402页。
    ①《唐故朝散大夫行郢阳司马卢府君(思庄)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474页。
    ②《唐窦及墓志考释》,《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3期,第13页。
    ③《大周故使持节嶲州都督陆府君(仁俭)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五辑,第217-218页。
    ④《唐故石州刺史刘君(穆)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五辑,第312页。
    ⑤《大周故岚州合河县令皇甫君(惠)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八辑,第318页。
    ⑥《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桂州诸军事桂州都督上柱国兰陵萧公(执珪)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41-142页。
    ⑦《唐故同十将冠军大将军守左金吾卫大将军李君墓志铭并序》、《唐故节度散将骑都尉试左金吾卫大将军兼奉诚军押衙太原武府君墓志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6、210页。
    ⑧《大唐故蔚州刺史兼横野军使上柱国王府君墓志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490页。
    ⑨《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持节蔚州诸军事守蔚州刺史横野军盐钱等使上柱国河东薛公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715页。
    ⑩《唐故雁门郡雁门县尉摄蔚州司马兼河东道支度营旧铸钱判官韩君(忠节)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第384页。
    11《唐故前朔州善阳县令乐君(玄德)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三辑,第386页。
    12《大唐故正议大夫使持节延州诸军延州剌史上柱国宋府君(祯)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中辑,第401-402页。
    ①《旧唐书》卷189上《儒学上》,第4939页。
    ②《旧唐书》卷190 上《文苑上》,第4982页。
    ③[清]董诰等:《全唐文》卷372载:“……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十、陆、源、窦首之。”(第3778页)
    ④周腊生:《唐代状元谱》,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第97-287页。
    ①《唐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安陆郡太守苑公(咸)墓志铭并序言》,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九辑,第389-390页。
    ②[唐]柳宗元:《柳宗元集》,第599-601页。
    ③(清)宋起凤:《康熙灵邱县志》卷之2,第110111页。
    ④《新五代史》卷36《义儿传第二十四》,第391页。
    ①[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3,《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下),第1817页。
    [唐]张读:《宣室志》卷8,《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下),第1049页
    ①《旧五代史》卷91《李固传》,第1203页。
    ②《旧五代史》卷52《李嗣本传》,第710页。
    ③于宝航:《朱元璋神异故事的情节与意识形态》,葛志毅主编:《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研究论集》第二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9-313页。
    ④《史记》卷3《殷本纪第三》,第91页;卷4《周本纪第四》,第111页。
    ⑤[明]解缙:《天潢玉牒》,[明]邓世龙辑《国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2页。
    [唐]魏徵、令孤德棻:《隋书》卷1《高祖纪上》,第1页。
    ①[唐]魏徵、令狐德棻:《隋书》卷1《高祖纪上》,第1页。
    ②《旧五代史》卷25《武皇纪上》,第332页。
    ③《旧五代史》卷27《庄宗纪第一》,第365页。
    ④《旧五代史》卷75《高祖纪第一》,第978页。
    ⑤[唐]魏徵、令狐德棻:《隋书》卷84《北狄》,第1864页
    ⑥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9页。
    薛宗正:《突厥稀见史料辑成》,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33页。
    《新唐书》卷99《李大亮传》,第3912页。
    ①《资治通鉴》卷195,贞观十三年六月条,第6148-6149页。
    《资治通鉴》卷196,贞观十六年八月条,第6178页。
    ①《资治通鉴》卷197,贞观十八年二月条,第6207页。
    ②《资治通鉴》卷197,贞观十八年十二月条,第6216页。
    ③《资治通鉴》卷198,贞观二十一年五月条,第6247页。
    ④《资治通鉴》卷201,龙朔三年五月条,第6335页。
    ⑤《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传上》,第5225页。
    ⑥《新唐书》卷102《岑文本传》,第3968页。
    《旧唐书》卷187《刘伟之传》,第2847页。
    ①《资治通鉴》卷202,仪凤三年九月条,第6368页。
    ②《资治通鉴》卷204,垂拱三年十月条,第6446页。
    ③《资治通鉴》卷205,万岁通天元年七月条,第6506贝。
    ④《资治通鉴》卷206,圣历元年九月条,第6533页。
    ⑤《新唐书》卷134《王鉷传》,第4567页。
    ⑥《资治通鉴》卷211,开元四年十二月条,第6724页。
    ⑦卢勋:《隋唐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431页。卢勋:《隋唐代民族史》,第439页。
    ①《新唐书》卷133《王忠嗣传》,第4553页。
    ②《资治通鉴》卷215,天宝六载十月条,第6768页。
    ③《新唐书》卷133《王忠嗣传》,第4553-4554页。
    ④王仲荦:《隋唐五代史》,第543-545页。
    ⑤《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第5245页。
    ⑥《资治通鉴》卷224,大历八年七月条,第7221页。
    ⑦《资治通鉴》卷225,大历九年九月条,第7228页。
    《资治通鉴》卷225,大历十年九月条,第7232页。
    《资治通鉴》卷238,元和五年正月条,第6719页。
    ①《资治通鉴》卷233,贞元三年八月条,第7502贝。
    ②广德元年,吐蕃攻入长安,代宗被迫出逃;唐德宗为太子时曾受辱与回纥登里可汗。参见《资治通鉴》卷223,广德元年九月条,第7151页;卷222,宝应元年十月条,第7133页。
    《资治通鉴》卷226,建中元年四月条,第7280页。
    ④《资治通鉴》卷241,元和十五年十月条,第7783页。
    ①《资治通鉴》卷239,元和九年六月条,第7704页。
    ②(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下),第1301页。
    ③《资治通鉴》卷246,大和三年十二月条,第7938页。
    ④《资治通鉴》卷244,大和五年九月条,第7878页。
    《资治通鉴》卷240.元和十四年正月条,第7757页。
    ①《资治通鉴》卷247,会昌三年二月条,第7974页。
    ②《资治通鉴》卷247,会昌三年二月条,第7974页。
    《资治通鉴》卷253,乾符六年二月条,第8212页。
    ①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第187页。
    ②《资治通鉴》卷211,开元四年六月条,第6719页。
    《资治通鉴》卷211,开元五年八月条,第6728页。
    ①《资治通鉴》卷212,开元六年二月条,第6732页。
    ②《新唐书》卷125《张说传》4407页。
    《新唐书》卷125《张说传》1107页。
    ①《资治通鉴》卷212,开元九年七月条,第6746页。
    ②《资治通鉴》卷212,开元十年九月条,第6752页。
    ③《资治通鉴》卷213,开元十五年正月条,第6776页。
    ④《资治通鉴》卷211,开元四年七月条,第6720-6721页。
    ⑤《旧五代史》卷60《李袭吉传》,第801页。
    ⑥樊文礼:《“华夷之辨”与唐末五代士人的华夷以——士人群体参沙陀政权的认同》,《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28-32页。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第1533页。
    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16页
    ①以上内容,根据两《唐书·地理志》。
    ②“马邑地区‘俗谓之磨川,盖狄语讹,马磨声相近,故尔。’也就是说,马邑地区狄语称‘磨川’,因‘马磨声相近’,如以汉语称之即为‘马川’。”,参见王振芳师:《马邑建城及名称刍议》,《中国地方志》2006年第4期,第58页。
    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16页。
    ①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册,第2538页。
    ②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册,第1249页。
    ③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册,第1013页。
    ④关于沙陀早期的居所的具体位置,两《唐书》及新、旧《五代史》中记其在金娑山之阳,蒲类之东。谭其骧认为应是在金娑山之阴,蒲类之西,樊文礼也持同样观点,本文取两位之说
    ①《新唐书》卷218:“庞勋乱,诏义成康承训为行营招讨使,……赤心以突骑三千从。……勋平,进大同军节度使,赐氏李,名国昌,预郑王属籍,赐亲仁里甲第。”(第6156页)
    《资治通鉴》卷253,广明元年七月条,第8232页
    ①《旧唐书》卷179《张濬传》,第4659页。
    《资治通鉴》卷258,大顺元年十一月条,第8408页。
    ①《资治通鉴》卷260,乾宁二年十二月条,第8481页。
    ②《旧五代史》卷25《武皇纪上》,第332页。
    ③《旧五代史》卷91《康福传》,第1200页。
    ④《旧五代史》卷91《康福传》,第1200页。
    《旧五代史》卷38《唐明宗纪第四》,第525页。
    ①《资治通鉴》卷246,会昌元年十一月条,第7957页。
    ②《资治通鉴》卷247,会昌三年正月条,第7973页。
    ③《资治通鉴》卷266,开平元年五月条,第8679页
    ④《资治通鉴》卷266,开平元年五月条,第8680页。
    ①《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正月条:“庄宗功臣列传曰:咸通十三年十二月,尽忠夜率牙兵攻牙城,……太祖与退浑、突厥三部落众万人趋云中。”(第8197页)
    ②《新五代史》卷:36《义儿传第二十四》,第390页。樊文礼:《李克用评传》,第82页。
    ①参见谢乃和:《野蛮与文明之际思想变革的一个案例——以华夷观念起源为中民的考察》,《东北师大学报》2008第1期,第61-67页
    ①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206页。
    ②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216页。
    ③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2000年,第165页。
    ④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681页。
    ⑤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552页。
    ⑥《旧五代史》卷49《后妃列传第一》,第671-674页;《新五代史》卷14《唐太祖家人传第二》,第141页。
    ⑦关于尉迟氏之郡望及族属,学界多有论述。如牛志功:《关于(尉迟敬德墓志铭)中的几个问题》,《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第39-48页;李峰:《尉迟恭故里考辨》,《大同今古》2006年第1期,第26-28页;余静:《隋唐五代时期的尉迟氏》,《唐史论从》第九辑,第41-56页。本文观点参考以上文章。
    ⑧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157页。
    ⑨殷宪:《<唐石善达墓志>考略》,《唐研究》第12卷,第459-478页。
    ⑩山西省考古所:《山西碑碣》,第139页。
    11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552页。
    12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601页。
    ①本表史料来源:《全千》、《全二》、《全三》、《全七》指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千唐志斋新藏专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1996、2002、2005年;《周》指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②吴纲:《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唐专辑,第106页。
    ③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6页。
    ④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25页。
    ⑤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324页。
    ⑥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第324页。
    ⑦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三辑,第509页。
    ⑧陈连庆:《中国少数民族姓氏研究》,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368-369页。
    ⑨吴纲:《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唐专辑,第425页。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册,第233页。
    ①《李良臣墓志》,山西省考古所:《山西碑碣》,第114页。
    ②《新唐书》卷171《李光进传》:“光进与弟光颜少依舍利葛旃,葛旃妻,其女兄也。……光颜字光远。少教以骑射,每叹其天资票健,已所不逮。”(第5183-5184页)
    殷宪:《<唐石善达墓志>考略》,《唐研究》第12卷,第460-461页。
    ①《旧五代史》卷25《武皇纪上》:“武皇即献祖之第三子也。母秦氏,……。”(第332页)
    ②《旧五代史》卷92《韩恽传》,第1223页。
    ③《旧五代史》卷54《王都传》,第732页;卷55《伊广传》,第746页。
    ④《旧五代史》卷61《张敬询传》,第821页。
    ⑤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四辑,第276-277页;《旧五代史》卷136《僭伪列传第三》,第1822页。
    ⑥《旧五代史》卷49《后妃列传第一》,第678页。
    ⑦《新唐书》卷187《王重荣传》,第5435页。
    ⑧《旧五代史》卷49《后妃列传第一》,第674-675页。
    吴纲:《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唐专辑,第426页。
    ①《新唐书》卷171《李光进传》,第5183-5184页。
    ②《资治通鉴》卷223,广德二年正月条,第71597162页。
    ③《李光进墓志》,山西省考古所:《山西碑碣》,第133页。
    ④《李光进墓志》,山两省考古所:《山西碑碣》,第133页。
    《李光颜墓志》,山西省考古所:《山西碑碣》,第139页。
    ①《资治通鉴》卷221,乾元二年七月条,第7080页。
    ②《新唐书》卷147《王思礼传》,第4750页。
    《新唐书》卷141《邓景山传》、卷147《辛云京传》,第4655、4754页。
    此表及下表,参考《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第47页所列表恪,其史料主要来源于《旧五代史》列传。
    ①《旧五代史》卷61《袁建丰传》,第822页。
    ②《旧五代史》卷55《伊广传》,第746页。
    ③《旧五代史》卷94《张庭蕴传》,第1246页。
    ④《旧五代史》卷65《王思同传》,第868页。
    《新五代史》卷:36《义儿传第二十四》,第385页。
    ①《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正月条,第8197页。
    ②《新唐书》卷153《段秀实传》,第4853页。
    ③《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正月条,第8196页。
    ④《资治通鉴》卷250,咸通二年七月条,第8095页。
    ⑤《新唐书》卷153《段秀实传》,第4849页。
    《新唐书》卷153《段秀实传》,第4853页。
    ①《旧五代史》卷25《武皇纪上》,第333页。
    ②《旧五代史》卷91《康福传》,第1201页。
    ③《旧五代史》卷91《康福传》,第1201页。
    ④《旧五代史》卷91《康福传》,第1201页。
    《旧五代史》卷91《康福传》,第1201页。
    ①《旧五代史》卷57《郭崇韬传》,第763页。
    ②《旧五代史》卷57《郭崇韬传》,第771页。
    ③《旧五代史》卷57《郭崇韬传》,第772页。
    ④《旧五代史》卷57《郭崇韬传》,第772页。
    ⑤《旧五代史》卷57《郭崇韬传》,第772页。
    《旧五代史》卷57《郭崇韬传》,第772页。
    ①《大唐故薛府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715页。
    ②《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利州诸军事行利州刺史上柱国清河县开国了崔君(玄籍)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三辑.第507-509页。
    ①本表史料来源:《全2》、《全3》指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三辑、千唐志斋新藏专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1996年。《云》指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①《唐故大理评事赵郡李公(谟)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八辑,第209-210页。
    ②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八辑,第207-208页。
    ③《大唐故蔚州刺史兼横野军使上柱国王府君墓志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490-1491页
    ④《大唐故蔚州刺史王府君夫人南阳郡樊氏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518页
    ①《资治通鉴》卷214,开元二十四年八月条,第6825页。
    ②此表来源:《大唐故正议大夫使持节延州诸军事延州刺史上柱国宋府君(祯)墓志铭并序》、《唐故振武节度押衙陇西郡李府君(审规)重迁袱墓记》、《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利州诸军事行利州刺史上柱国清河县开国子崔君(玄籍)墓志铭并序》、《故云麾将军行右龙武军将军上柱国清源县开国男王府君(守节)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四辑、第三辑、第二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1996、1995年,第401-402、278、507-508、25页;《大唐故薛府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15-716页;《唐故瑯瑘郡符氏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2537-2538页;《唐大同军故衙前兵马使彭城郡刘府君墓志铭并序》、《唐故节度散将、骑都尉、试左金武卫大将军,兼奉诚军押衙,太原武府君墓志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16、210页。
    ①《周故至孝右率府翊卫清河君崔君(歆)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356357页。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六辑,第115-116页
    ①(台湾)王寿南:《隋唐史》,第423页。
    ②《资治通鉴》卷227,建中元年七月条,第7305页。
    ③《唐故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幽州长史兼御史大夫括州刺史(张守珪)墓志》、《唐故开府仪同三司检校户部尚书知省事赠太子太师御史大夫邓国公张公(献诚)墓志铭并序》、《邕州本管经略招讨处置等使邕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赠左散骑常侍张公(遵)墓志故夫人南阳郡君河南豆卢氏墓志同叙》、《唐故银青光禄大夫行光禄卿赐太子宾客张公(估)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六辑,第62、92页:第四辑,第129页:千唐志斋专辑,第248页。
    《新唐书》卷133,《张守珪传》,第4548-4551页。
    ①《新唐书》卷110《契芯何力传》,第4117-4121页。
    ②此表墓志来源:《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安北都护御使大夫充振武灵胜等军州节度观察处置蕃落兼权充支河东振武营田等使上柱国北海县开国侯食邑五百户契芯府君(通)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一辑,1994年,第358-359页;《唐故契苾夫人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1995年,第442页。
    ①本表史料来源:《唐故左武卫泽州安平府折冲都尉吴郡朱府君夫人冯翊县太君雷氏(定真)墓志铭》,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六辑,第93-94页;《唐故淄州兵马使(靳朝俊)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第72-73页;《唐故尚书右丞卢府(藏用)夫人荥阳郑氏(冲)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2005年,第219-220页:《唐故宋州参军事河东裴府君(兼)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314页;《唐右豹韬卫大将军赠益州大都督汝阳公独孤公燕郡夫人李氏墓志铭》,[清]董诰等:《全唐文》卷232,第2347-2348页。
    ②《唐故蔚州刺史兼殿中侍御使张府君(任)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六辑,第115116页。
    ③《故蔚州刺史张府君(任)夫人李氏墓志铭》,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六辑,第116页。
    ④《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持节蔚州诸军事守蔚州刺史横野军钱盐等使上柱国河东薛公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715-716页。
    ①《大唐故忻州定襄县令杜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1018页。
    ②《故朝散大夫行郢州司马卢府君(思庄)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474-475页。
    ③《大唐故蔚州刺史兼横野军使上柱国王府君墓志并序》、《大唐故蔚州刺史王府君夫人樊氏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490、1518页。
    ④《唐故通议大夫检校国子祭酒行蔚州司马兼侍御史上柱国博陵崔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2474页。
    ⑤《唐故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安陆郡太守苑公(咸)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九辑,第391页。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99-601页。
    ①《唐故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安陆郡太守苑公(咸)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九辑,第390页。
    ②《全2》、《全3》、《全5》分别指: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三、五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1996、1998年。《周下》分别指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①《唐故奉诚军节度散将何神忠墓志铭》,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第86页。
    ②唐河东道无归义州,此说或为河东羁縻府州,待考。
    ③《唐故曹府君墓志铭》,载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第86-87页。
    ④《全1》、《全2》、《全3》、《全4》、《全5》、《全6》、《千》分别指: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一、二、三、四、五、六辑、千唐志斋新藏专州,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5年《周上》、《周下》分别指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下),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92年。
    ①《大周故朝请郎行石州方山县令骑都尉申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868页。
    ②《大周故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利州诸军事行利州刺史上柱国清河县开国子崔君(玄籍)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三辑,第507-509页。
    ③《唐故东都留守东都畿汝州都防御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判东都尚书省事兼御使大夫上柱国赠司空崔公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2123-2124页。
    ④《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君(敬德)墓志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154-156页。
    ⑤《唐故振武节度衙前虞侯游击将军试太常安南郡仇府君(志诚)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三辑,第493页。
    ①《唐故蔚州刺史兼殿中侍御使张府君(任)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六辑,第114-115页。
    ②《唐故振武节度押衙陇西郡李府君(审规)重迁祔墓记》,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三辑,第276页。
    ③《唐故朝散大夫使持节龙溪郡诸军事守龙溪郡太守上柱国梁府君(令直)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一辑,第171页。
    ④《大唐故冠军大将军左羽林军大将军上柱国东莞郡开国公臧府君(怀亮)墓志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五辑,第355页。
    ⑤《大周故检校胜州都督左卫大将军全节县开国公上柱国王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1013页。
    ⑥《全4》、《全6》、《全7》分别指: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四、六、七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1999、2002年。《周上》、《周下》分别指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云冈》指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三晋》指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太原、大同、朔州市卷,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2005、2006年。
    ①《唐故瑯瑘郡符氏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2537页。
    ②《唐故定襄郡定襄府果毅都尉安定梁君墓志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1页。
    ③详见本文第六章第二节所论。
    ④《故河东节度散将、守左金武卫宁州三会府左果毅都尉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武君墓志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7页。
    ⑤《唐故节度散将、骑都尉、试左金武卫大将军、兼奉诚军押衙、太原武府君墓志并序》,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10页。唐河东道无神武郡,“郡”或为“镇”之误。
    ①《新唐书》卷133《郭知运传》,第4544-4545页。
    ②《新唐书》卷89《唐俭传》,第3760页。
    ③《唐故契苾夫人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442页。
    ④《故蔚州刺史张府君(任)夫人李氏墓志铭》,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六辑,第116页。
    ⑤《大唐故蔚州刺史王府君夫人樊氏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518页。
    ⑥《大唐故司徒公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公夫人苏氏(娬)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156-157页。
    《唐故游击将军守抚王府典军河东裴公(华)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39页。
    ①《唐故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安陆郡太守苑公(咸)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九辑,第389-391页。
    ②《大唐故刘府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586页。
    ③《唐故尚书右丞卢府(藏用)夫人荣阳郑氏(冲)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219-220页。
    ④《大唐故正议大夫使持节延州诸军事延州刺史上柱国宋府君(祯)墓志铭并序》、《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利州诸军事行利州剌史上柱国清河县开国子崔君(玄籍)墓志铭并序》、《故云麾将军行右龙武军将军上柱国清源县开国男王府君(守节)墓志文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四辑、第三辑、第二辑,第401-402、507-508、25页:《大唐故薛府 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715-716页。
    ①《唐故振武观察使将士郎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裹行清河崔府君(茂澡)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一辑,第416页。
    ②《周故至孝右率府翊卫清河崔君(歆)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356-357页。
    ③唐故振武节度押衙陇西郡李府君(审规)重迁祔墓记》,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三辑,第276页。
    ④[清]周景桂:《代州志》卷12《杂记》,第535页。
    《大唐故贾府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927页。
    ①《唐故通议大夫检校国子祭酒行蔚州司马兼侍御史上柱国博陵崔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2474-2475页。
    ②[唐]张读:《宣室志》卷7,《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下),第1046页。
    《旧五代史》卷25《武皇纪上》,第332-333页。
    ①李芳民:《唐五代佛寺辑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58页。
    ②[宋]赞宁:《宋高僧传》卷第2《唐洛京圣善寺善无畏传》,第17页。
    ③[清]董诰等:《全唐文》卷730卢宏正:《兴唐寺毗沙门天王记》,第7530页。
    ④《新唐书》卷79《高祖诸子》,第3540贝。
    ⑤张永安:《敦煌毗沙门天王图像及其信仰概述》,《兰州大学学报》(浙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58-62页。
    ⑥转自郑阿财:《<龙兴寺毗沙门天王灵验记>敦煌地区的毗沙门信仰》,《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3月,第257页。
    ①《唐故尚书右丞卢府(藏用)夫人荥阳郑氏(冲)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219-220页。
    ②《唐故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安陆郡太守苑公(咸)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九辑,第391页。
    ③《大口故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前房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广平郡宋公(廷浩)墓志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425-426页。
    ④《河东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金城郡王辛公妻陇西郡夫人赠肃国夫人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809页。
    ⑤《大唐荷恩寺故大德敇谥号法津禅师(常一)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第62页。
    《大慈恩寺大法师基公塔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2187-2188页。
    ①《大周故朝散大夫格府君志文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373-374页。
    ②《唐故刘君墓志之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203页。
    ③《丸君(珍)墓志》,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第3页。
    ④《唐代郡李使君故聂氏夫人(慕闰)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第435-436页
    ①《唐故京兆府、甘泉府折冲都尉、赐紫金鱼袋臣、上柱国常君墓志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6页。
    ②《故河东节度散将、守左金吾卫宁州三会府左果毅都尉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武君墓志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6-207页。
    ③《皇清河崔府君墓志》,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8页。
    ④《唐故清河张府君墓志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9页。
    ⑤《大唐故冠冠军大将军行右武威大将军啜禄夫人郎氏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577页。
    ⑥《大唐故冠军大将年行右武威大将军啜禄夫人郎氏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577-578页
    ①《唐故宣州左押衙、检校国子祭酒、充左教练使、诸水军营使、兼侍御史赵郡李公夫人汝南郡殷氏墓志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17-218页。
    ②《大唐故沧州长芦县丞簿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455页。
    ③《唐故文林郎爨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346-347页。
    ④《唐故廉州封山县令爨府君墓志》,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811-812页。
    ⑤《大唐故陪戎副尉前口口口口霍府队正徐君墓志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790页。
    ⑥《周故左卫勋一府勋卫上柱国元思亮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1019页。
    ⑦《故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溪州诸军事守溪州刺史雁门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田公墓志铭并序》,《唐故处士段公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2177-2178页。
    《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君(敬德)墓志铭并序》,《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155-157页
    ①《唐故田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2154页。
    ②《口口处士张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483页。
    ③《唐故宇文府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568-1569页。
    ④《大唐故雁门郡解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977页。
    ①《大唐瀚海都督右领军大将军经略军使逥纥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681-682页。
    ②《李光颜碑》,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碑碣》,第141页。
    ③《大唐阿史那府君墓志之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493-494页。
    ④《旧五代史》卷95《白奉进传》,第1263页。
    ⑤《旧五代史》卷37《安金全传》,第815页。
    ⑥《唐故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兼中书令晋王(李克用)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第165-167页。
    ⑦《唐故慕容府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697页。
    ⑧《大唐故云麾将军左威将军上柱国天兵行军副大使兼招抚三姓葛逻禄使炽俟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551页。
    《唐故慕容府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697页。
    ①《李良臣碑》、《李光进碑》、《李光颜碑》,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碑碣》,第115、132、141页。
    ②《旧五代史》卷91《张从训传》,第1204页。
    ③《新五代史》卷18《汉家人传第六》,第193页。
    ④《旧五代史》卷61《安金全传》,第815-816页;卷123《安金全传》,第1614-1617页。
    ⑤《唐故会稽郡康府君(荣)夫人武感米氏合袱墓志铭并序》,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第86页。
    ⑥《大唐故云麾将军左威卫将军上柱国天兵行军副大使兼招抚三姓葛逻禄使炽俟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551页。
    ⑦《唐故慕容府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697页。
    ⑧《唐故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兼中书令晋王(李克用)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第165-167页。
    ⑨《大唐故成德军节度下左金吾卫大将军试殿中监石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1991页。
    ⑩《唐故曹府君墓志铭》,三晋文化研究会:《三晋石刻总目》朔州市卷,第86页。
    11《唐故同十将、冠军大将军、守左金吾卫大将军李君墓志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206页。
    12《旧五代史》卷49《后妃列传第一》,第671-674页;《新五代史》卷14《唐太祖家人传第二》,第141页。
    13《李光颜碑》,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碑碣》,第141页。
    ①《李光进碑》,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碑碣》,第132-133页。
    ②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206页。
    ③殷宪:《<唐石善达墓志)考略》,《唐研究》第12卷,第459478页。
    ④《大唐瀚海都督右领军大将军经略军使逥纥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681-682页:《唐故慕容府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697页;《大唐成德军节度下左金吾卫大将军试殿中监石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1991页。
    ⑤《唐故瑯瑘郡符氏誌铭并序》,周绍昌、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2537-2538页。
    《唐故清河张府君墓志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9页。
    ①《唐代郡李使君故聂氏夫人(慕闰)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第435-436页。
    ②《大唐故朝议郎行相州临河县令上柱国贾公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534页。
    ③《唐故朝散大夫使持节龙溪郡诸军事守龙溪郡太守上柱国梁府君(令直)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一辑,第171页。
    ④《故云麾将军行右龙武军将军上柱国清源县开国男王府君(守节)墓志文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25页。
    《唐故蔚州刺史兼殿中侍御使张府君(任)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六辑,第115页。
    ①《故云麾将军行右龙武军将军上柱国清源县开国男王府君(守节)墓志文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25页。
    ②《唐故河东节度都游弈左一将、判官、忠武将军、守左金吾卫大将军、太常卿李府君墓志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9页。
    ③《故河东节度散将、守左金吾卫宁州三会府左果毅都尉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武君墓志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6-207页。
    ④《唐故大理评事赵郡李氏(谟)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209页。
    ⑤《大唐故薛府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715-716页。
    ⑥《大唐故忠武将军守左千牛卫将军检校太子右卫率上柱国安化县开国男庞府君(同本)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第327-328页。
    ⑦《唐故振武节度随军登仕郎试左吾卫兵曹参军上柱国李府君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四辑,第208-209页。
    ⑧《唐故同十将、冠军大将、守左金吾卫大将军李君墓志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6页。
    ⑨《大周故朝散大夫格府君志文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373-374页。
    ⑩《唐故刘府君墓志之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203页。
    11《皇清河崔府君墓志》,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8页。
    12《唐故清河张府君墓志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9页
    ①《大唐故蔚州刺史兼横野军使上柱国王府君墓志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490页。
    ②《大唐故蔚州刺史王府君夫人南阳郡君樊氏墓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518页。
    ③《大唐故薛府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716页。
    ④牛志平:《唐代婚丧》,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91页。
    ⑤《新唐书》卷205《列女传》,第5818页。
    ⑥《新唐书》卷205《列女传》,第5818页。
    ⑦《新唐书》卷205《列女传》,第5826页。
    《新唐书》卷205《列女传》,第5822页。
    ①《唐代郡李使君故聂氏夫人(慕闰)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第435页。
    ②[宋]赞宁:《宋高僧传》卷第21《唐五台山华严寺牛云传》,第536-537页。
    ③[宋]赞宁:《宋高僧传》卷第27《唐呈郡嘉禾贞斡传》,第536-537页。
    ④[清]周景桂:《代州志》卷12《杂记》,第535页。
    [清]周景桂:《代州志》卷12《杂记》,第535页。
    ①[清]周景桂:《代州志》卷12《杂记》,第536页。
    ②[清]周景桂:《代州志》卷12《杂记》,第539页。
    ③王永平:《论唐代山西的民间信仰》,《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113-118页。
    ④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8-89页。
    ⑤此表格来源:李芳民:《唐五代佛寺辑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山西寺庙大全编辑委员会:《山西寺庙大全》,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清]郭磊:《乾隆天镇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8,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清]桂敬顺:《乾隆浑源州志》,浑源县志办公室编,1983年;[明]田惠、王有容:《应州志》,山西应县县志办公室,1984年;[清]周景桂:《代州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1,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清]汪嗣圣:《雍正朔州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清]胡文烨:《云中郡志》,大同市方志办公室整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清]黎中辅:《大同县志》,大同市方志办公室整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清]董诰等:《全唐文》卷223《进佛像表》,第2249页。[清]雷棣荣、严润林:《光绪灵丘县补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清]吴其均:《道光繁峙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州15,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清]何才价:《光绪繁峙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 县志》辑15,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①王明珂:《华夏边缘》,第35页。
    ②《大唐弘道观主故三洞法师侯尊志文》,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207-1208页。
    ③《唐故东都留守东都畿汝州都防御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判东都尚书省事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赠司空崔公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2123-2124页。
    ④《大唐故雁门郡解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979页。
    ①《大唐故朱阳县开国男代郡和府君(智全)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403页。
    ②参见王永平:《道教与唐代社会》,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0页。
    ③此表材料源于:山西寺庙大全编辑委员会:《山西寺庙大全》,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清]胡文烨:《云中郡志》,大同方志办公室整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清]周景桂:《代州志》,《中国地方志辑成·山西府县志》辑11,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清]刘士铭:《朔平府志》,中国地方志辑成·山西府县志》辑9,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清]桂敬顺:《乾隆浑源州志》,浑源县志办公室编,1983年。[清]吴辅宏:《乾隆大同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清]洪汝霖、鲁彦光:《光绪天镇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5,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
    ①王永平:《隋末唐初的山西道教》,《沧桑》1999年第2期,第21页。
    ②参见葛承雍:《祅教东传长安及其在陕西的遗痕》,《唐韵胡音与外来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52-269页。
    ③参见葛承雍:《祅教东传长安及其在陕西的遗痕》,第258-260页。
    ④参见荣新江:《隋及唐初并州的萨保府与粟特聚落》,《文物》2001年第4期,第12-15页。
    ①参见姜伯勤:《论宋元明时期山西介休的祅神楼》,《中国祅教艺术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71-284页。
    ②葛承雍:《祆教东传长安及其在陕西的遗痕》,第265页。
    ③参见葛承雍:《祆教东传长安及其在陕西的遗痕》,第265-266页。
    ④李大钧、李大宏:《大同伊斯兰教研究》,《今日大同》1999年第6期,第8-19页。
    李大钧、李大宏:《大同伊斯兰教研究》,第9-10页
    ①李大钧、李大宏:《大同伊斯兰教研究》,第18页。
    ②李大钧、李大宏:《大同伊斯兰教研究》,第16页。
    ③冯今源:《中国的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页。
    ④周燮藩、沙秋真:《伊斯兰教在中国》,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第42-43页。
    ①《资治通鉴》卷213,开元十七年三月条,第6784页。
    ②[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4《关内道四》,第113-114页。
    ③《新唐书》卷37《地理志一》,第976页。
    ④艾冲:《论唐代“河曲”内外驻防城群体的分布及其对北疆民族关系的作用》,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从》第十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135页。
    ①《新唐书》卷8下《武宗纪》,第241页。
    ②《资治通鉴》卷246,会昌二年八月条,第7962页。
    ③《资治通鉴》卷217,天宝十四载十一月条,第6935页。
    ④《新唐书》卷43下《地理志七下》,第1148页。
    ⑤(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1卷《京都关内区》,第251-252页。
    ⑥程志、韩滨娜:《唐代的州和道》,第75页。
    ⑦《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28页。
    ⑧王仲荦:《隋唐五代史》,第477页。
    以上内容参考程志、韩滨娜:《唐代的州和道》.第70-75页。
    ①《资治通鉴》卷193,贞观四年三月条,第6074页。
    ②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1449-1450页。
    ③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662页。
    ④《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第1409页。
    ⑤《新唐书》卷37《地理志一》,第970页。
    ⑥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61页。
    ⑦《新唐书》卷37《地理志一》载:“镇北大都护府,县二,大同,长宁。”(第977页)《资治通鉴》卷220,乾元元年十二月条所记之相同,第7066页。
    ⑧《新唐书》卷43上《地理志七上》,第1103页。
    ⑨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下),第2531页。
    《旧唐书》卷38《地理志二》,第1490页。
    ①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五辑,第124页。
    ②《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第1494页。
    ③吴纲:《全唐文补遗》之《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59页。
    ④[唐]杜佑:《通典》卷172《州郡二》,第4481页。
    ⑤[宋]王溥:《唐会要》卷78《诸使中》,第1687页。
    ⑥《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6页。
    《资治通鉴》卷217,天宝十四载十一月条,第6935页。
    ①见《资治通鉴》卷202,第6392-6405页;《旧唐书》卷84《裴行俭传》,第2803-2805页;《新唐书》卷108《裴行俭传》,第4087-4088页。
    ②《资治通鉴》卷202,永隆元年七月条,第6393页。
    ③《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5页。
    ④关于大同军之地望,王永兴认为在代州雁门郡,不在朔州。但未给出理由。参见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第158页。
    ⑤《王忠嗣碑》,[清]王昶:《金石粹编》卷100,第1页。
    ⑥《新唐书》卷133《王忠嗣》,第4552-4553页。《旧唐书》卷103《王忠嗣传》,第3198-3199页。
    关十大同军移至云州的时间,严耕望认为在开元末或天宝初。见《唐代交通图考》第5卷《河东河北区》,第1377页。[唐]杜佑:《通典》卷172《州郡二》,第4481页。
    ①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158页。
    ②霍殿鳌、陈廷章:《民国马邑县志》,第15页。
    ③[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14《河东道三》,第408页。据《唐会要》及《资治通鉴》相关记载,大武军更名为大武军最早在开元十一年后,此处用大同军名,可能是因《元和郡县图志》成书时,大同军名已成为习惯用法。
    ④程存潔:《唐王朝北边边城的修筑与边防政策》,《唐研究》1997年第三卷,第367页。
    ①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6、207、209页。
    ②《唐故宣州左押衙、检校国了祭酒,充左教练使、诸水军使,兼侍御使赵郡李公夫人汝南郡殷氏墓志铭并序》,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17页。
    ①张焯:《云冈石窟编年史》,第201、208、219页。
    ②《资治通鉴》卷266,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五月条,第8679页。
    ③[清]李长华、姜利仁:《光绪怀仁县新志》,第273页。
    ④[清]李长华、姜利仁:《光绪怀仁县新志》,第260页。
    [清]李长华、姜利仁:《光绪怀仁县新志》,第260、273页
    ①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17-18页。
    ②《新唐书》卷58《王忠嗣传》,第4553页。
    ③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五辑,第356页。
    ④[宋]王溥:《唐会要》卷78《诸使中》,第1687页。
    ⑤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第45页。
    ⑥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四辑、第二辑,第402、382页。
    《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第1005页。
    ①《资治通鉴》卷212,开元十一年正月条,第6755页。
    ②[宋]王溥:《唐会要》卷78《诸使中》,第1687页。
    ③《资治通鉴》卷211,开元二年正月条,第6695页。
    ④[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119《帝王部·选将》,第1304页。
    ⑤《资治通鉴》卷211,开元四年六月条,第6719页。
    ⑥《资治通鉴》卷211,开元五年八月条,第6728页。
    ⑦[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14《河东道三》,第408页。据《唐会要》及《资治通鉴》相关记载,大武军更名为大武军最早在开元十一年后,此处用大同军名,可能是因《元和郡县图志》成书时,大同军名已成为习惯用法。
    《资治通鉴》卷212,开元六年二月条,第6732页。
    ①《资治通鉴》卷212,开元八年六月条,第6741页。
    ②《资治通鉴》卷212,开元十一年二月条,第6755页。
    ③《资治通鉴》卷215,天宝元年正月条,第6849页。
    ④《新唐书》卷133《王忠嗣传》,第4552页。
    ⑤《旧唐书》卷103《王忠嗣传》,第3198页。
    ⑥《资治通鉴》卷217,天宝十四载十一月条,第6934页。开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乱起时,安禄山为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所以,表中所谓“别将高秀严守大同”中的“大同”当指河东道之大同军,而不是大同川之隋大同城。
    ⑦《资治通鉴》卷219,至德元载二月条,第6954页。
    《资治通鉴》卷219,至德二载正月条,第7015页。
    ①《资治通鉴》卷220,至德二载十一月条,第7044页。
    ②《新唐书》卷137《郭子仪传》,第4602页。
    ③《资治通鉴》卷246,会昌二年五月条,第7962-7967页。
    ④《资治通鉴》卷246,咸通十年八月条,第8150页。
    《资治通鉴》卷246,乾符五年二月至五月条,第8150、8202、8206页。
    ①《资治通鉴》卷253,广明元年七月条,第8231页。
    ②《资治通鉴》卷258,大顺元年二月条,第8394页。
    《资治通鉴》卷258,大顺二年六月条,第8416页。
    ①《资治通鉴》卷212,开元十一年正月条,第6755页。
    ②《新唐书》卷65《方镇表二》,第1797页。
    ③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第44页。
    ④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第160页。
    ⑤李鸿宾:《唐朝朔方军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4页。
    ⑥《资治通鉴》卷212,第6742-6755页:《新唐书》卷111《王晙传》,第4153-4156页。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八辑,第391页。
    ①《新唐书》卷65《方镇表二》,第1798页。
    ②《新唐书》卷133《王忠嗣传》,第4552页;《旧唐书》卷103《王忠嗣传》,第3198页。
    ③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第199页。
    ④《资治通鉴》卷217-220,第6944-7048页。
    ⑤《唐故大同军使云麾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宁朔县开国伯慕容公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697页。
    ⑥《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兵部尚书上柱国汉阳郡公太子少保马公(炫)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六辑,第104-105页。[清]董诰等:《全唐文》卷507《司徒兼侍中上柱国北平郡王赠太傅马公行状》载为“大同军使岚州刺史”,第5159页。本文从马炫墓志所载。
    ⑦《大唐故大理评事陈府君(居)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八辑,第49-50页。
    ⑧《故幽州卢龙节度都押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使持节檀州诸军事檀州刺史兼殿中侍御史充威武军团练等使汝南周府君(元长)墓志铭》,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四辑,第145-146页。
    ⑨《武陵郡王马公神道碑》,[清]董诰等:《全唐文》卷623,第6289-6291页。
    ⑩《唐故正义大夫持节都督云州刺史充大同军使兼侍御史赐紫金鱼袋长乐郡王食邑三千户渤海吴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839页。
    ①《新唐书》卷65《方镇表二》,第1819-1825页。
    ②《资治通鉴》卷249,大中十三年三月条,第8075页。
    ③《资治通鉴》卷256,中和四年八月条,第8313页。
    ④《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第1923页。
    ⑤《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6页。
    ⑥《资治通鉴》卷251,咸通十年十月条,第8150页。
    ⑦《资治通鉴》卷252,咸通十一年十二月条,第8160页。
    ⑧《旧五代史》卷25《武皇纪上》,第333页。
    ⑨《唐故振武观察支使将仕郎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裹行清河崔府君(茂藻)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一辑,第416-417页。
    《旧唐书》卷19上《懿宗纪上》,第681页。
    ①《资治通鉴》卷253,第8196-8202页。
    ②《资治通鉴》卷254,广明元年十一月条,第8234页。
    ③《资治通鉴》卷256,中和四年八月条,第8313页。
    ④《资治通鉴》卷256,光启元年六月条,第8321页。
    ⑤《资治通鉴》卷258,大顺元年二月条,第8394页。
    ⑥《资治通鉴》卷258,大顺元年九月条,第8404页。
    ⑦《旧唐书》卷182《王处存传》,第4701页。
    ⑧《资治通鉴》卷256,光启元年二月条,第8321页。
    本表参考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170-1172页。
    ①参见董延寿、赵振华:《唐代支谟及其家族墓志研究》,《洛阳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2-10页。
    ②《资治通鉴》卷255,中和二年十二月条,第8283页;《新唐书》卷65《方镇表二》,第1825页。
    ③《资治通鉴》卷255,第8297、8299页:《新唐书》卷65《方镇表二》,第1825页。
    ④《资治通鉴》卷255,光启三年二月条,第8345页。
    ①《资治通鉴》卷184,仪宁元年六月条,第5737页。
    ②《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六月条,第5858页。
    ③《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八月条,第5865页。
    ④《资治通鉴》卷190,武德五年一月条,第5948页。
    《资治通鉴》卷191,武德八年七月条,第5996页。
    ①《资治通鉴》卷191,武德八年九月条载:“蔺州,当置于汉西河郡蔺县界,而新、旧志并不载。”(第5998页)汉西河郡大体在唐关内道,故本文将蔺县归入关内道的范围。
    ②《资治通鉴》卷190,武德六年五月条载:“蔺州,旧志,庆州华池县,武德四年置林州总管府。”(第5967页)
    ③《资治通鉴》卷190,武德六年六月条载:“武德分绥州延福县地置北吉州、罗州、匡州。”(第5968页)
    ④《资治通鉴》卷190,武德六年七月条载:“旧志,武德二年,置绥州总管府,管云、银、真等十一州真州盖置于银州真乡县也。”(第5967页)
    ⑤《资治通鉴》卷191,武德八年八月条载:“武德元年置沁州,又以潞州之襄垣、铜鞮、乡等县置韩州。”(第5967页)
    ⑥《新唐书》卷39《地理志二》载:“(蒲州)宝鼎县,本汾阴……武德元年曰泰州……开元二十年获宝鼎,更名。”(第121页)《资治通鉴》卷190,武德五年八月条,第5954页。
    ①《资治通鉴》卷188,武德四年正月条,第5900页。
    ②《资治通鉴》卷185,武德元年六月条载:“时天下末定,凡边要之州皆置总管府,以统数州之兵。”(第5795页)
    ③《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五月条,第5856页。
    ④《资治通鉴》卷188,武德三年三月条,第5879页。
    ⑤《资治通鉴》卷190,武德五年八月条载:“榆林之地,本属云州,隋割置胜州榆林郡。子和以榆林降,因命之为云州总管。”(第5954页)
    孟彦弘:《唐前期的兵制与边防》,《唐研究》1995年第一卷,第245-246页
    ①《资治通鉴》卷189,武德四年八月条,第5928页。
    ②《资治通鉴》卷190,武德五年八月条,第5954页。
    ③《资治通鉴》卷190,武德六年五月条,第5967-5968页。
    ④《资治?通鉴》卷189,武德四年七月条,第5927页。
    《资治通鉴》卷191,武德八年七月条,第5996页。
    《资治通鉴》卷193,贞观三年八月条,第6065页
    ①《资治通鉴》卷193,贞观四年二月条,第6072页。
    ②《资治通鉴》卷193,贞观旧年二月条,第6072页。
    ③参见王小甫:《唐朝对突厥的战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
    ④《资治通鉴》卷195,贞观十三年七月条,第6148-4149页
    ①《新唐书》卷215上《突厥传上》,第6042页。
    ②《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传上》,第5224页。
    岑仲勉:《隋唐史》上册《第二十二节·边兵》,第228-229页。
    ①卢勋:《隋唐民族史》载“据藏文史籍记载,芒松芒赞卒十676年,当时吐蕃与唐之间战事频仍,可能为为不影响战事,故秘其丧。”(第419页)本文取《资治通鉴》之说。
    ②《资治通鉴》卷202,第6392-6405页。
    本表史料依据来自《资治通鉴》卷203-203,6412-6493页。
    ①《资治通鉴》卷206,神功元年三月条,第6516页。
    ②《资治通鉴》卷206,圣历元年九月条,第6535页。
    《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二年三月条,第6621页。
    ①卢勋:《隋唐民族史》,第95页。
    ②《资治通鉴》卷206,神功元年三月条,第6514页。
    《资治通鉴》卷212,开元十一年二月条,第6755页。
    ①《资治通鉴》卷211,开元五年八月条,第6728页。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992《外臣部·备御》,第11489页。
    ①《资治通鉴》卷215,天宝元年正月条,第6847-6851页。
    ②《资治通鉴》卷215,天宝元年正月条,第6849页。
    《资治通鉴》卷215,大宝元的正月条.第6848页。
    ①《资治通鉴》卷213,天宝十八年五月条,第6791页。
    ②《资治通鉴》卷216,天宝十载九月条,第6909页。
    ③《资治通鉴》卷216,天宝八载七月条,第6896页。
    ④《资治通鉴》卷214,开元二十七年正月条,第6837页。
    ⑤《资治通鉴》卷212,开元九年八月条,第6746页。
    ⑥《资治通鉴》卷233,贞元三年八月条,第7502页。
    ①《资治通鉴》卷222,广德元年三月条,第7141-7142页。
    ②《资治通鉴》卷223,广德元年八月条,第7148页。
    ③《资治通鉴》卷226,建中元年八月条,第7287-7288页。
    ④《资治通鉴》卷235,贞元十二年八月条,第7547页。
    ⑤(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1卷《京都关内区》第五卷《河东河北区》,第1336页。
    ⑥(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1卷《京都关内区》第五卷《河东河北区》,第1336-1394页。
    ⑦《资治通鉴》卷222,广德元年三月条,第7140页。
    ⑧《资治通鉴》卷224,大历八年七月条,第7221页。
    ⑨《资治通鉴》卷225,大历九年九月条,第7228页。
    《资治通鉴》卷225,大历十三年正月条,第7251页。
    ①《资治通鉴》卷225,大历十三年七月条,第7252页,
    ②卢勋:《隋唐民族史》,第465-466页。
    ③《资治通鉴》卷234,贞元九年五月条,第7545页。
    ④《资治通鉴》卷232,贞元三年六月条,第7492页。
    《资治通鉴》卷225,大历十年四月条,第7230页。
    ①《新唐书》卷216《沙陀传》,第6155页。
    《资治通鉴》卷246,开成三年十二条,第7938页。
    《资治通鉴》卷256,光启二年五月条,第8337页。
    ①《资治通鉴》卷215,天宝元年正月条,第6847-6851页。
    ②《资治通鉴》卷238,元和五年正月条,第7671页。
    [宋]王溥:《唐会要》卷78《诸使中》.第1687页。
    ①《资治通鉴》卷111,开元五年八月条,第6728页。
    ②《新唐书》卷65《方镇表二》,第1797页。
    ③《资治通鉴》卷215,天宝元年正月条,第6849页。
    ④(台湾)桂齐逊:《唐代河东军研究》,第219-227页。
    ⑤(台湾)桂齐逊:《唐代河东军研究》,第142-152页。
    ⑥《新唐书》卷133《王忠嗣传》,第4552页。
    ⑦《新唐书》卷225上《逆臣传上》,第6415页。
    ⑧《新唐书》卷136《李光弼传》,第4584页。
    ⑨《新唐书》卷147《辛云京传》,第4754页。
    ⑩《新唐书》卷155《马燧传》,第4885-4888页。
    11《新唐书》卷159《李自良传》,第4951页;《资治通鉴》卷225,第7250、7260、7489页。
    12《新唐书》卷171《李光颜传》,第5184-5187页。
    13《旧五代史》卷25《武皇纪上》,第331-335页。
    ①《新唐书》卷65《方镇表二》,第1798页。
    ②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第163页。
    ③《资治通鉴》卷248,大中元年五月条,第8030页。
    ④《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5页。
    ⑤《资治通鉴》卷246,会昌二年九月条,第7967页。
    ⑥《资治通鉴》卷212,开元六年二月条,第6732页。
    ⑦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2页。
    ⑧《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正月条,第8196页。
    ⑨贾志刚:《唐代军费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台湾)桂齐逊:《唐代河东军研究》,第142-152页。
    ①《资治通鉴》卷254,元和五年正月条,第7671页。
    [宋]范祖禹:《唐鉴》卷24,第339页。
    ①《新唐书》卷133《王忠嗣传》,第4552页。
    ②《新唐书》卷111《薛仁贵传》,第4143-4144页。
    ③《唐鸿胪卿致仕赠工部尚书琅耶支公长女(志坚)师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三辑,第386页。
    ④《新唐书》卷212《藩镇》,第5984页。
    ①翟麦玲、谢丽在《辨析唐代的屯田与营田》一文中提出,从组织管理系统的角度,屯田与营田属于不同的土地经营制度。而就经营者而言,既有军士屯田,也有军士营田,且屯田的经营者多为军士(《中国农史》2008年第1期,第41-50页。)故本文以屯田总之。
    ②《新唐书》卷53《食货志三》,第1372页。
    ③《旧唐书》卷43《职官志二》,第1840页。
    ④黄清运:《唐代的雇佣劳动》,《历史语言所集刊》第49本第三分册,第407页。
    ⑤《新唐书》卷108《娄师德传》,第4092页。
    ⑥《资治通鉴》卷207,长女元年十一月条,第6557-6558页。
    《新唐书》卷130《宋庆礼传》,第4494页。
    ①《新唐书》卷183《毕諴传》,第5380页。
    ②[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689《牧守部·革弊》,第7939-7940页。
    ③程存潔:《唐王朝北边边城的修筑与边防政策》,《唐研究》第3卷,第367-369页。
    ④郑学檬:《试论唐代的屯田和营田》,《厦门大学学报》1962年第3期,第24页。
    ⑤乌廷玉:《关于唐代屯田营田的几个问题——与郑学檬同志商榷》,《厦门大学学报》1976年第3期,第49页。
    ⑥参见《唐后期营田分布表》,乌廷玉:《关于唐代屯田营田的几个问题——与郑学檬同志商榷》,第51页。
    ⑦《旧唐书》卷6《窦威传》,第2369页。
    ⑧《新唐书》卷111《张俭传》,第4132-4133页。
    ⑨《新唐书》卷89《张公谨传》,第3756页。
    ⑩《资治通鉴》卷222,宝应元年正月条,第7119页。
    11《新唐书》卷53《食货志三》,第1373页。
    12《新唐书》卷182《卢简方传》,第5369页。
    《资治通鉴》卷193.贞观四年九月条,第6082页。
    ②[唐]张读:《宣室志》卷9,《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下),第1063-1064页。
    ③《大唐故高府君墓志铭》,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701页。
    ④(台湾)杨远:《唐代的矿产》,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第127-128页。
    ⑤(台湾)杨远:《唐代的矿产》,第14、118、123页。
    ⑥《新唐书》卷39《地下志三》,第1007页。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第1386页。
    ①《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第1389页。
    ②《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第1390页。
    ③(台湾)杨远:《唐代的矿产》,第118页。
    ④《新唐书》卷54《食货志四》,第1377页。
    ⑤《唐故雁门郡雁门县尉摄蔚州司马兼河东道支度营田铸钱判官韩君(忠节)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第384页。
    ⑥《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持节蔚州诸军事守蔚州刺史横野军盐钱等使上柱国河东薛公(坦)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第395负。
    ⑦(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5卷《河东河北区》,第1394页。
    ⑧何汝泉:《唐代地方运使述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1-8页。
    ⑨何汝泉:《唐代地方运使述略》,第1-8页。
    《新唐书》卷64《方镇表一》,第1766页。
    ①吴纲:《全唐文补遗》第八辑,第209页。
    ②严耕望在《唐代交通图考》一书中认为,按上下文之意,此“京兆”二字当为“代北”,本文从之。
    ③《唐故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福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清]董诰等:《全唐文》卷609,第6155页。
    《新唐书》卷53《食货志三》,第1373页。
    ①《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正月条,第8196页。
    ②任艳艳:《唐代胜州转运的设置——读敦煌所出(唐开元水部式)残卷》,《晋阳学刊》2008年第5期,第123-125页。
    ③《资治通鉴》卷209,景龙二年三月条,第6621页。
    ④《资治通鉴》卷214,开元二十四年十月条,第6822页。
    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4,开元二十四年十月条,第6822页。
    ⑥[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70《王锷传》,第5168页。
    (台湾)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5卷《河东河北区》,第1335-1393页。
    ①黎虎:《唐代边境镇抚机构——都护的外交管理职能》,《大文杂志》1998年第6期,第105页;《唐代缘边地方政府的外交职能》,《史学集刊》2000年第4期,第5页。
    ②黎虎:《唐代军镇关津的涉外事务管理职能》,《学术研究》1999年第4期,第23-29页。
    ③《资治通鉴》卷222,宝应元年九月条,第7131页。
    ④《资治通鉴》卷223,广德元年七月条,第7147页。
    ⑤《资治通鉴》卷223,广德元年七月条,第7147页。
    ⑥《资治通鉴》卷226,永泰元年十月条,第7287-7288页。
    ⑦《旧唐书》卷127《源休传》,第3575页。
    《资治通鉴》卷196,贞观十七年六月条,第6200页。
    ①[宋]王溥:《唐会要》卷6《公主》,第88页。
    ②《资治通鉴》卷210,先天元年二月条,第6671页。
    ③《新唐书》卷217下《回纥下》,第6129页。
    ④《资治通鉴》卷214,开元二十四年十月条,第6822页。
    ⑤《新唐书》卷151《董晋传》,第4819页。
    ⑥《新唐书》卷125《张说传》,第4409页。
    ⑦《新唐书》卷180《李德裕传》,第5336页。
    ⑧《资治通鉴》卷244,太和四年三月条,第7870页。
    《资治通鉴》卷238,元和五年七月条,第7678页。
    ①《资治通鉴》卷235,贞元十五年十二月条,第7585页。
    ②《新唐书》卷170《范希朝传》,第5167-5168页。
    《资治通鉴》卷233,贞元四年六月条,第7514-7515页。
    ①《新唐书》卷148《史孝璋传》,第4790页。
    ②《资治通鉴》卷249,大中六年七月条,第8051页。
    ③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第1294页。
    ④《资治通鉴》卷226,建中二年二月条,第7297页。
    ⑤《资治通鉴》卷239,元和八年十月条,第7702-7703页。
    ⑥《旧唐书》卷166《白居易传》,第4358页。
    《资治通鉴》卷196,贞观十七年正月条,第6184页。
    ①《资治通鉴》卷228,建中四年九月条,第7355页。
    ②《资治通鉴》卷246,会昌二年七月条,第7963页。
    《资治通鉴》卷249,大中六年七月条,第8051页。
    ①《新唐书》卷129《严挺之传》,第4486页。
    ②《资治通鉴》卷221,乾元二年七月条,第7080页。
    《资治通鉴》卷226,建中元年八月条,第7287-7288页
    ①《资治通鉴》卷228,建中四年十月条,第7355页。
    ②《资治通鉴》卷231,兴元元年七月条,第7440页。
    ③《资治通鉴》卷228,建中四年十月条,第7355-7356页。
    ④《资治通鉴》卷221,乾元二年七月条,第7080页。
    ⑤《资治通鉴》卷186,武德元年十月条,第5818页。
    ⑥[唐]刘肃:《大唐新语》卷9,《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第298页。
    ⑦《新唐书》卷94《刘籣传》,第3836页。
    ⑧李锦绣:《论“刘氏主吉”——隋末唐初山东豪杰研究之二》,《史林》2004年第5期,第65页。
    参见李锦绣:《论“刘氏主吉”——隋末唐初山东豪杰研究之二》,第62-69页
    ①《资治通鉴》卷213,开元十五年九月条,第6779页。
    ②《资治通鉴》卷213,开元十八年九月条,第6790-6791页。
    ③《资治通鉴》卷216,天宝九载十二月条,第6901-6902页。
    ④《新唐书》卷155《浑鏎传》,第4895页。
    ⑤《旧唐书》卷198《党项羌》,第5290页。
    ⑥参见徐嫩棠:《试析唐朝后期的兵变》,《贵州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第43-47页。
    ⑦《资治通鉴》卷247,会昌三年八月条,第7993页。
    《资治通鉴》卷249,大中五年正月条,第8045页。
    ①《资治通鉴》卷212,开元八年七月条,第6740-6741页。
    ②《新唐书》卷164《胡证传》,第5048页。
    ③《资治通鉴》卷244,太和四年三月条,第7870页。
    ④《新唐书》卷125《张说传》,第4404页。
    ⑤《新唐书》卷163《柳公绰传》,第5019页。
    ⑥《资治通鉴》卷249,大中十一年九月条,第8064-8065页。
    《资治通鉴》卷249,大中十一年九月条,第8064-8065页。
    ①(台湾)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第361页。
    ②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第104页。
    ③《旧唐书》卷140《田承嗣传》,第3841页。
    ④[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卷第16《擅兴律》,第302页。
    ①王赛时:《唐朝军队结构的变化与骄兵悍将的形成》,《齐鲁学刊》1988年第5期,第56-57页。
    ②《旧唐书》卷43《职官志二》,第1820页。
    ③《资治通鉴》卷243,太和元年四月条,第7854页。
    ④《资治通鉴》卷249,大中六年六月条,第8051页。
    ⑤《资治通鉴》卷249,大中十一年九月条,第8065页。
    ⑥《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桂州诸军事桂州都督上柱国兰陵萧公(执珪)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412页。
    ①王仲荦:《隋唐五代史》,第71页。
    ②岑仲勉:《隋唐史》(上册),第76-84页。
    ③《新唐书》卷86《刘武周传》,第3711页。
    ④刘武周被杀年代,史无确记。《新唐书·刘武周传》载:“武周亦谋归马邑,计露,突厥杀之,起兵六年而灭。”《旧唐书·刘武周传》载:“武周又欲谋归马邑,事泄,为突厥所杀。武周自初起至死,凡六载。”《资治通鉴》武德三年四月条载:“武周闻金刚败,大惧,弃并州走突厥。……久之,武周谋亡归马邑,事泄,突厥杀之。”由此,武周被杀应在武德五年(622年)。
    ①《新唐书》卷92《苑君璋传》,第3805页。
    ②《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六月条,第5857贝。
    《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特进户部尚书上柱国营国公唐君墓志》,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第89-90页。
    ①《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十月条,第5867页。
    ②[唐]李延寿:《北史》卷96《稽胡传》,第3194-3195页。
    ③《资治通鉴》卷184,隋恭帝义宁元年七月条,第5741页。
    ①《资治通鉴》卷188,武德三年八月条:“叛胡陷岚州。”(第5891页)
    ②启民之了,约在大业十年即可汗位。
    吴玉贵:《东突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20页。
    ①《资治通鉴》卷183,隋恭帝义宁元年二月条,第5719页。
    ②《资治通鉴》及两《唐书》均记刘武周在占据隋之汾阳宫后才僭号定杨,《大唐创业起居注》记其起义之初即自称天子,国号定杨。本文认为唐人记述在时间上更接近历史真实,故取后者。
    ③《资治通鉴》卷183,隋恭帝义宁元年二月条,第5723页。
    ④《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二月条,第5847页。
    ⑤《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二月条,第5864页。
    《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十月条,第5868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197《边防十三》,第1069页。
    ②吴玉贵:《东突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第121-128页。
    吴玉贵:《东突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第129页
    ①《资治通鉴》卷188,武德三年六月条,第5884页。
    ②《资治通鉴》卷188,武德三年六月条,第5884页。
    ③《资治通鉴》卷189,武德四年三月条:“突厥颉利可汗承父兄之资,士马雄盛,有慿凌中国之志。妻隋义成公主,公主从弟善经,避乱在突厥,与王世充使者王文素共说颉利曰:‘昔启民为兄弟所逼,脱身奔隋,赖文皇帝之力,有此土宇,子孙享之。今唐天子非文皇帝子孙,可汗宜奉杨政道以伐之,以报文皇帝之德。’颉利然之。”(第5878页)《资治通鉴》卷188,武德三年二月条,第5878页。
    吴玉贵:《东突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第137页。
    ①《资治通鉴》卷188,武德四年正月条,第5900页。
    ②关于雁门归唐一事,史书中记载不甚明确。吴下贵在《突厥汗国与隋唐史研究》第六章第二节中对此有专门论述。
    《资治通鉴》卷190,武德六年六月条,第5968页。
    《资治通鉴》卷192,贞观元年五月条,第6035页。
    《资治通鉴》卷192,贞观元年五月条,第6035页
    ①《资治通鉴》卷183,义宁元年四月条,第5732页。
    ②《旧唐书》卷57《裴寂传》,第2285页。
    ③《资治通鉴》卷183,义宁元年四月条,第5733页。
    ④[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页。
    ⑤[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第5页。
    ⑥[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第5页。
    [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第14页。
    ①[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第26页。
    ②《资治通鉴》卷188,武德三年四月条,第5882页。
    ③韩昇:《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迁徙与社会变迁》,《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第49-67页。
    (台湾)王寿南:《隋唐史》,第117-258页。
    ①《资治通鉴》卷217,天宝十四载十月条,第6934页。
    ②《资治通鉴》卷217,天宝十四载十一月条,第6936-6937页。
    ③《河东节度使高秀严碑》,《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山西碑碣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第397页。
    ④《资治通鉴》卷217,天宝十四载十月条,第6934页。
    ⑤《资治通鉴》卷217,天宝十四载十二月条,第6946-6949页。
    ⑥《旧唐书》卷145《刘全谅传》,第3938页。
    《资治通鉴》卷217,天宝十四载十二月条,第6950页。
    ①《资治通鉴》卷217,天宝十四载十二月条,第6944页。
    ②《资治通鉴》卷217,至德元载正月条,第6952页。
    ③《资治通鉴》卷217,至德元载正月条,第6936页。
    ④《资治通鉴》卷217.至德元载正月条,第6945页
    ①《资治通鉴》卷217,至德元载五月条,第6965页。
    ②《资治通鉴》卷219,至德二载正月条,第7015页。
    ③(台湾)王寿南:《隋唐史》,249页。
    ④《资治通鉴》卷220,至德二载十一月条,第7044页。
    ⑤[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第12页。
    ⑥《旧唐书》卷200上《史思明传》,第5378-5379页。
    《旧唐书》卷200上《史思明传》,第5378-5379页。
    ①《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二月条,张昭远:《庄宗功臣列传》,第8197页。
    ②关于斗鸡台事变的发生时间,根据樊文礼的统计和研究,史上有咸通十三年(872年)、乾符元年(874年)、三年(876年)和五年(878年)等多种记载,且乾符五年的说法也颇具矛盾之处(见《唐末五代代北集团》第44页)。结合董延寿、赵振华:《唐代支谟及其家族墓志研究》一文(《洛阳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所载支谟墓志内容,本文取《资治通鉴》所载之乾符五年的说法。
    ③《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正月条,第8196页。
    ④斗鸡台,位于今山西大同奚望山。参见樊文礼:《李克用评传》,第43页。
    ①《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正月条,第8196-8198页。
    ②《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二月条,第8198页。
    ③《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三月条,第8202页。
    ④(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7《僖宗》,第835页。
    ⑤樊文礼:《李克用评传》,第42页。
    ⑥樊文礼:《李克用评传》,第40-41页。
    《旧五代史》卷25《武皇纪上》,第333页。
    ①《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二月条,张昭远:《庄宗功臣列传》,第8198页。
    ②(日)堀敏一:《藩镇亲卫军的权力结构》,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六朝隋唐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85-648页。
    ③《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五月条,第8206页。
    ④参见(台湾)毛汉光:《魏博二百年史论》,《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第365页。
    ⑤《旧五代史》卷55《康君立传》,第737页。
    《旧五代史》卷55《薛志勤传》,第1296页。
    ①《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二月条,张昭远:《庄宗功臣列传》,第8196页。
    ②《新五代史》卷36《李存璋传》,第394页。
    ③参见樊文礼:《唐末五代代北集团》,第50-57页。
    ④《旧五代史》卷15《武皇纪上》,第335贝。
    ①《资治通鉴》卷244,太和四年三月条,第7870页。
    ②樊文礼:《李克用评传》,第22页。
    ③《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5页。
    ④《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56页。
    《资治通鉴》卷251,咸通十年二月条,第8140页
    ①《资治通鉴》卷256,中和四年七月条,第8312-8313页。
    ②《资治通鉴》卷256,光启元年二月条,第8321页。
    ③《资治通鉴》卷256,光启二年五月条,第8335页。
    ④《资治通鉴》卷256,光启二年五月条,第8337页。
    ⑤《资治通鉴》卷256,光启二年五月条,第8337页。
    《资治通鉴》卷256,光启二年五月条,第8337页。
    ①《资治通鉴》卷256,光启二年六月条,第8338页。
    ②《资治通鉴》卷256,光启二年六月条,第8338页。
    ③《旧唐书》卷20上《昭宗纪上》,753页。
    ④《资治通鉴》卷260,乾宁二年六月条,第8473页。
    ⑤《资治通鉴》卷260,乾宁二年十一月条,第8478页。
    ⑥《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65页。
    《旧五代史》卷26《武皇纪下》,第359-360页。
    ①《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65页。
    ②《旧五代史》卷26《武皇纪下》,第361页。
    ③《资治通鉴》卷271,均王龙德元年正月条,第8862页。
    ④《新唐书》卷218《沙陀传》,第6166页。
    本表史料无特别说明均来自两《五代史》。
    ①《资治通鉴》卷253,乾符五年正月条:“……是月,太祖与退浑、突厥三部落众万人趋云中。”(第8197页)
    ②《旧五代史》卷97《李金全传》,第739页。
    ③《新五代史》卷53《慕容彦超传》,第607页。
    ④《旧五代史》卷98《白承福传》,第1302页。
    ⑤《旧五代史》卷55《盖寓传》,第744页。
    ⑥《新五代史》卷36《李嗣昭传》,第386页。
    ⑦《旧五代史》卷95《白奉进传》,第1263页。
    ⑧《旧五代史》卷52《李嗣本传》,第709页。
    ⑨《旧五代史》卷98《张彦泽传》,第1305页。
    ⑩《旧五代史》卷94《何建传》,第1245页。
    11《旧五代史》卷55《盖寓传》,第744页。
    12(台湾A)毛汉光:《魏博二百年史论》,《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第367页。
    ①《旧五代史》卷55《康群立传》,第737页。
    ②《旧五代史》卷46《末帝纪上》,第628页。
    《资治通鉴》卷280,天福元年十一月条,和9154页。
    ①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08页。
    ②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6页。
    ③《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六月条,第5857页。
    ④樊文礼:《李克用评传》,第152页。
    ①《唐故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安陆郡太守苑公(咸)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九辑,第389-390页。
    ②《新唐书》卷92《苑君璋传》,第3805页。
    ③《新唐书》卷89《尉迟敬德传》,第3752-3755页;《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君(敬德)墓志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二辑,第155-157页。
    ④《河东节度使高秀严碑》,《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山西碑碣志》,第397页。
    ⑤《旧五代史》卷25、26《武皇纪》,第331-363页;《唐故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兼中书令晋王(李克用)墓志铭并序》,吴纲:《全唐文补遗》第七辑,第165-166页。
    《旧五代史》卷53-56《列传第五》,第720-759页。
    《旧五代史》卷69《张宪传》,第911页。
    ①韩愈:《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清]彭定求:《全唐诗》卷343,第3845-3846页。
    ②霍殿鳌、陈廷章:《民国马邑县志》,第16页。
    ③[清]宋起凤、岳宏譽:《康熙灵邱县志》,第111页。
    ④[清]吴辅宏:《乾隆大同府志》卷11《建置》,《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225页。
    ⑤[清]邵丰侯、顧弼:《乾隆崞县志》卷4《古迹》,《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4,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230页。
    ⑥吕秀琴:《大同军事地名琐谈》,《今日大同》2008年第3期,第32页。
    ⑦吕秀琴:《大同军事地名琐谈》,《今日大同》2008年第3期,第32页。
    ⑧吕秀琴:《大同军事地名琐》,《今日大同》2008年第3期,第3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