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齐鲁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学者们在重视影响文学发展的时间因素的同时,开始对影响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空间因素予以更多的重视。从人地关系出发,着眼于地理与文学之间关系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成为了目前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重点。唐诗里面浸染了浓厚的齐鲁地域文化的色彩,本文从齐鲁文化的角度研究唐代诗歌,不仅有利于唐诗研究的视角转换与深入,从某些侧面展现唐诗新的面貌,还有益于齐鲁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绪论部分,首先交代了选题的缘起,并对从古至今文学地理学的学术史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分为古代、近现代、当代三个阶段。最后论述了唐诗与齐鲁文化研究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唐诗中的齐鲁地域及齐鲁地域文化意象。本章运用文化地理学中“感觉文化区”的研究方法,在对感觉文化区的概念、内涵和举例分析的基础之上,运用唐诗中的感性材料对有代表性的齐鲁地域文化意象鲁酒、齐纨、鲁缟、齐讴以及崇儒文化风俗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证之以史书地志的客观记载,发现在唐人心目中齐鲁地域文化意象与史书记载是一致的,证明了运用诗文感性材料判断文化感觉区的方法的可行性。
     第二章:唐代齐鲁本籍诗人的诗歌创作。本章主要是在对唐代齐鲁本籍诗人的静态地理分布的统计分析基础之上,对唐代齐鲁诗人的诗歌创作进行了研究,其中利用出土墓志史料辑补了崔融、崔尚佚诗二首。最后从文人流动趋向、战争因素、政治格局的变迁三个角度论述了唐代齐鲁文学衰落的原因,其中既有唐前传统的历史因素,也有时代造就的因素。
     第三章:唐代流寓齐鲁诗人与齐鲁文化。本章首先对唐代流寓齐鲁诗人的类型和数量进行了统计概括,并选择王维和李白作为个案进行研究。王维贬谪济州和李白寓居齐鲁时期,都深受齐鲁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唐诗与泰山文化。泰山文化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泰山鬼神文化、泰山神仙文化、泰山封禅文化。由于泰山文化的政治高度和巨大影响力,使得汉唐以来泰山主题的诗歌创作,无不受到泰山文化的影响。在唐代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在唐代部分泰山诗歌中,泰山意象及对泰山的描绘不再与传统意义上的泰山鬼神文化、神仙文化、封禅文化相关联,开始把泰山作为独立的自然审美客体来对待,对泰山的自然描绘与个人情志相结合,这样的作品以杜甫的《望岳》为代表,它创造了一种新的泰山诗歌范式,只有把《望岳》置于整个泰山诗歌史上进行考察,才能更全面地评价此诗的意义和价值。
In the recent years, in the field of ancient literary research, while they value the tim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the scholars have begun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pac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Literary geography research, which starts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and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graphy and literature, has become one of the emphases in the present field of literary research. Thick colors of Qi-Lu regional culture can be found in Tang poetry. Therefore, it will not only contribute to the conversion of the visual angle and the depth of Tang poetry research, showing new appearance of Tang poetry from some sides, but also benefit the broadening and deepening of Qi-Lu culture research to study Tang poetry from the angle of Qi-Lu culture in this thesis.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introduction introduces the causes of choosing this topic firstly, and 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academic history course of the literary geography in all ages,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e ancient stage, the modern stage and the contemporary stage. The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f Tang poetry and Qi-Lu culture and its research methods are discussed.
     Chapter one is Qi-Lu Region and Qi-Lu Cultural Images in Tang Poetry. In this chapter, based on the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example analysis,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 in cultural geography, the feeling and cultural regions (which is also called 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 the nastic materials from Tang poetry are used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the typical images of Qi-Lu regional culture, such as Lu liquor, Qi white silk, Lu plain white silk, Qi folk songs and the cultural custom of admiring Confucianism, which are proved by the objective record in the history and geography books. It is found that the images of Qi-Lu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mind of the people of Tang dynasty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cords in history books, which proves that it is practical to judge cultural feeling region by nastic materials from the poems.
     Chapter two is Poetry Creation of the Local Poets of Qi-Lu Region in Tang Dynasty. In this chapter, researches of Qi-Lu poets'poetry creation of Tang Dynasty are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ang Dynasty's Qi-Lu poets'static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two of Cui Rong and Cui Shang's lost poems are added using the unearthed inscription historical materials. At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the reasons of Tang Dynasty's Qi-Lu Literary decadency are discussed from the three following aspects, that is, the flow trend of literators, war factors and the changes of political patterns. Both the historical factor of pre-Tang traditions and the factor of the times are among the reasons.
     Chapter three is Poets Coming to Qi-Lu Region from Other Places in Tang Dynasty and Qi-Lu Culture. In this chapter, the types and numbers of the poets coming to Qi-Lu region in Tang Dynasty are counted and summarized firstly, and Wang Wei and Li Bai are chosen to be studied as individual cases. After Wang Wei was relegated to Jizhou and Li Bai came to live in Qi-Lu region, both of the two poets were affected deeply by Qi-Lu culture.
     Chapter four is Tang Poetry and Mount Tai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Qi-Lu culture, the connotations of Mount Tai culture mainly consist of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at is, Mount Tai culture of ghosts and gods, Mount Tai culture of immortals, and Mount Tai culture about offering sacrifices to Heaven. Because of the political height and the great influence of Mount Tai culture, the poetry creation with Mount Tai as their themes after Tang and Han Dynasties were all influenced by Mount Tai culture. A new development trend began to appear in Tang Dynasty, that is, in some poems about Mount Tai in Tang Dynasty, Mount Tai images and the descriptions of Mount Tai didn't connect with Mount Tai culture of ghosts and gods, Mount Tai culture of immortals, or Mount Tai culture about offering sacrifices to Heaven in their traditional meanings any more. Mount Tai began to be treated as an independent natural aesthetic object, and the natural descriptions of Mount Tai were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 emotions and wills. Gazing at Mount Tai from far by Du Fu represents such works. It created a new normal form of Mount Tai Poetry. Only if we set this poem in the entire history of Mount Tai poetry to study it can we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it more comprehensively.
引文
① (宋)黄彻著:《碧溪诗话》,吴文治主编:《宋诗话全编》第3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398-2399页。
    ② (清)蒋清翊注,汪贤度校点:《王子安集注》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页。
    ③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十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97页。
    ④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卷六八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884页。
    ① 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30页。
    ② (清)叶燮著,霍松林校注:《原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9页。
    ③ 沈德潜:《艿庄诗序》,(清)沈德潜著,潘务正、李言校点:《沈德潜诗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① (明)王应麟撰,张保见校注:《诗地理考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① (明)屠隆:《鸿苞集》卷十八,四库全书存目存书89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54页。
    ② 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94-695页。
    ③ 参见《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引,(宋)陈振孙撰,徐晓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36页。
    ④ (元)苏天爵:《江西佥宪张侯分司杂诗序》,《滋溪文稿》卷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 (清)申涵光:《畿辅先贤诗序》,《聪山集》卷一,丛书集成本。
    ⑥ 汪尉林编:《孔尚任诗文集》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75页。
    ⑦ (清)魏禧撰,胡守仁等校点:《魏叔子文集》卷八《曾庭闻文集序》,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01页。
    ①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重印,第86页
    ②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6页。
    ① 刘师培:《南北方文学不同论》,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57页。
    ② 程千帆:《程千帆全集》第六卷《文论十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页。
    ③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五册《静安文集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④ 王国维:《王国维儒学论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页。
    ①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张亚权编撰:《汪辟疆诗学论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65页。
    ②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一章《长恨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2版,第9页。
    ① 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页。
    ② 金克木:《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读书》,1986年第4期,第85页。
    ③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④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① 陶礼天:《北“风”与南“骚”》第一章《文学与地理》,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2页。
    ② 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与中国文学的民族学、地理学问题》,《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第5页。
    ① 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② 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③ 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自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2页。
    ① 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② 陈尚君:《唐代文学从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③ 尚永亮:《唐代诗歌的多元关照》,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④ 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⑤ 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修订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
    ⑥ 刘跃进:《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⑦ 李德辉:《唐代交通与文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⑧ 王子今:《中国古代的驿壁文学》,《文学遗产》,2012年第6期,第36-48页。
    ⑨ 王水照: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地域环境的关系》,《文学遗产》,1994年第3期。
    ⑩ 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 海滨:《唐诗与西域文化》,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2 周建军:《唐代荆楚本土诗歌与流寓诗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 段双喜:《唐末五代江南西道诗歌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14 钟乃元:《唐宋粤西地域文化与诗歌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①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2版,第20页。
    ② 程章灿:《陈郡阳夏谢氏:六朝文学士族个案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③ 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④ 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⑤ 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⑥ 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⑦ 余恕诚:《李白与长江》,《文学遗产》,2002年第2期。
    ⑧ 胡可先:《唐诗发展的地域因缘和空间形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⑨ 魏景波:《唐代长安与文学》,复旦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⑩ 杨为刚:《唐代“长安-洛阳”文学地理与文学空间研究》,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11 赵昌平:《“吴中诗派”与中唐诗歌》,《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
    12 尹占华:《大历浙东和湖州文人集团的形成和诗歌创作》,《文学遗产》,2000年第4期。
    13 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① 陈元锋:《唐代诗人与山东》,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① 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②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2版,第266页。
    ① (英)迈克克朗著,杨淑华、宋慧敏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② (英)迈克克朗著,杨淑华、宋慧敏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③ 张伟然:《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张伟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林涓、张伟然:《巫山神女:一种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
    ④ 左鹏:《原型空间初论-以白居易的江州诗为例》,《历史地理》,第十八辑。左鹏:《唐诗曲江意象的变迁》,《历史地理》第十九辑。左鹏:《论唐诗中的江南意象的变迁》,《江汉论坛》,2004年第3期。左鹏:《文学地理研究中的作品分析刍议—以唐五代时期岭南的文学地理为例》,《江汉论坛》,2008年第5期。
    ⑤ 李智君:《诗性空间:唐代西北边塞诗意象地理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⑥ 马强在《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地理认识研究》第六章《唐宋文学中的西部感觉地理及意义》中运用唐宋时期的文学材料对唐宋时期西部地理感觉意象和地理评价进行了探讨。马强:《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地理认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⑦ 王永莉:《意象、景观与环境感知——唐边塞诗地理意义考察》,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对唐代边塞诗中所反映的特定时代背景之下西北地区的地理意象进行了探讨。
    ① (美)H·J德伯里著,王民、程玉申等译:《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8页。
    ② (美)H·J德伯里著,王民、程玉申等译:《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8页。
    ③ 周振鹤:《中国历史区域文化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三三,第2577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六六,第5298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一四,第3536页。
    ④ 宋之问《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全唐诗》(增订本)卷五三,第647页。
    ⑤ 李建勋《正月晦日》,《全唐诗》(增订本)卷七三九,第8422页。
    ⑥ 宋之问《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全唐诗》(增订本)卷五三,第658页。
    ⑦ 张敬忠《边词》,《全唐诗》(增订本)卷七五,第818页。
    ⑧ 周朴《塞上曲》,《全唐诗》(增订本)卷六七三,第7703页。
    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九九,第2050页。
    ① 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三,第1694页。
    ② 宋之问《始安秋日》,《全唐诗》(增订本)卷五三,第651页。
    ③ 朱庆余《南岭路》,《全唐诗》(增订本)卷五一四,第5866页。
    ④ 宋之问《泛镜湖南溪》,《全唐诗》(增订本)卷五二,第640页。
    ⑤ 宋之问《经梧州》,《全唐诗》(增订本)卷五二,第639页。
    ⑥ 《全唐诗》(增订本)卷七○二,第8075页。
    ⑦ 《全唐诗》(增订本)卷五八五,第6779页。
    ⑧ 《全唐诗》(增订本)卷六二,第736页。
    ⑨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第2084页。
    ⑩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第2089页。
    11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九,第1311页。
    12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八二,第3208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六二,第733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二,第4497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九七,第4458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一六,第4594页。
    ⑤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三九,第4884页。
    ⑥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四一,第4923页。
    ⑦ 《全唐诗》(增订本)卷六二,第734页。
    ⑧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第2074页。
    ⑨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一四,第1166页。
    ⑩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三四,第4800页。
    11 《全唐诗》(增订本)卷九九,第1070页。
    12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一,第4487页。
    13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三九,第3806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三一,第2539页。
    ② (唐)魏征等撰:《隋书》卷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86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四一,第4919页。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0页。
    ⑤ (北齐)刘昼撰,杨明照校注:《刘子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197页。
    ⑥ 刘禹锡《南中书来》,《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五八,第4043页。
    ⑦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三,第3448页。
    ⑧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六八,第2992页。
    ⑨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三四,第1364页。
    ⑩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第31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七七,第832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七七,第830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一○,第4553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二三,第4647页。
    ⑤ 《全唐诗》(增订本)卷六六六,第7625页。
    ⑥ 《全唐诗》(增订本)卷五一,第625页。
    ⑦ 《全唐诗》(增订本)卷七○二,第8085页。
    ⑧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九八,第4465页。
    ⑨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六,第2144页。
    ⑩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五○,第2816页。
    11 (唐)魏征等撰:《隋书》卷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86页。
    12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九八,第4465页。
    13 (唐)魏征等撰:《隋书》卷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97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九八,第4465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八四,第4318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五五,第3994页。
    ④ 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29页。
    ⑤ 陆德明:《经典释文》,抱经堂丛书本,民国十二年北京直隶书局影印。
    ⑥《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八八,第1917页。
    ⑦《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五,第1250页。
    ⑧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三○,第1323页。
    ⑨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一,第3431页。
    ⑩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七,第4530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三九,第4877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五五,第5152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三七,第3776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五二,第3937页。
    ⑤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六六,第2952页。
    ⑥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第1653页。
    ⑦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六三,第4100页。
    ⑧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八○,第5462页。
    ⑨ 《全唐诗》(增订本)卷六七四,第7719页。
    ⑩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五一,第1580页。
    11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九,第1826页。
    12 《全唐诗》(增订本)卷六三一,第7238页。
    13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四四,第2736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八二,第4282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八一,第1843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八,第180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九八,第3374页。
    ⑤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二九,第2492页。
    ⑥ 《全唐诗》(增订本)卷五三九,第6148页。
    ⑦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五一,第3925页。
    ⑧ 《全唐诗》(增订本)卷七七六,第8790页。
    ⑨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一八,第1193页。
    ⑩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三一,第1333页。
    11 《全唐诗》(增订本)卷五二九,第6053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五三,第654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六五八,第7555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五一○,第5801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九九,第2053页。
    ⑤ 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复旦学报》,1986年第2期,第7页。
    ⑥ 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61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二,第1768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四,第1779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四,第1781页。
    ④《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八,第1815页。
    ⑤ (明)李时珍著,张志斌、李经纬等校注:《本草纲目校注》,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年版,第942页。
    ⑥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五,第1792页。
    ⑦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四四,第2747页。
    ⑧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六,第1283页。
    ⑨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七,第3485页。
    ⑩ 《全唐诗》(增订本)卷五二二,第5969页。
    11 《全唐诗》(增订本)卷六五四,第7520页。
    12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二五,第4688页。
    ①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49页。
    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48页。
    ③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八,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861页。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03页。
    ⑤ 杨伯峻:《列子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2页。
    ⑥ 《汉书》卷二十八下,第1660页。
    ⑦ 《史记》卷一二九,第3265页。
    ⑧ 《史记》卷一二九,第3266页。
    ① 《史记》卷一二九,第3272页。
    ② 魏征等撰:《隋书》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62页。
    ③ 《汉书》卷七十二,第3070页。
    ④ 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39页。
    ⑤ (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30页。
    ⑥ (清)董诰编,孙映逵等点校:《全唐文》卷三九○,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351页。
    ⑦《全唐文》卷八一八,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074页。
    ⑧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六,第1795页。
    ⑨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八四,第1878页。
    ⑩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二○,第2324页。
    11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四五,第2754页。
    12 《全唐诗》(增订本)卷八六七,第9814页。
    13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九三,第4425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八,第1812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八,第1732页。
    ③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06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七三,第797页。
    ⑤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八五,第3264页。
    ⑥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九八,第2036页。
    ⑦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八○,第1833页。
    ⑧ 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78页。
    ⑨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五,第1250页。
    ⑩ (唐)李吉甫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41页。
    ① (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三上,南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② 《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页。
    ③ 《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74页。
    ④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0页。
    ⑤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17页。
    ⑥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1页。
    ⑦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25页。
    ⑧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2页。
    ⑨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1-432页。
    ⑩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6页。
    11 (唐)魏征等撰:《隋书》卷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62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一,第1673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五,第1794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四四,第2747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三三,第3725页。
    ⑤ 《全唐诗》(增订本)卷八二一,第9262页。
    ⑥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七一,第3045页。
    ⑦ (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66页。
    ⑧ (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16-3117页。
    ⑨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二一,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24页。
    ⑩ 《汉书》卷二十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2页。
    11 《汉书》卷七三,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06页。
    12 《汉书》卷七三,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07页。
    ①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四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8-1279页。
    ② (唐)李延寿撰:《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07页。
    ③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一八○,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768页。
    ④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一八O,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785页。
    ⑤ (唐)魏征等撰:《隋书》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62页。
    ⑥ 《隋书》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46页。
    ⑦ (唐)魏征等撰:《隋书》卷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72-873页。
    ① 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复旦学报》,1986年第2期,第9页。
    ② 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复旦学报》,1986年第2期,第9页。
    ③ 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复旦学报》,1986年第2期,第12页。
    ④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077页。
    ⑤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04页。
    ⑥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05页。
    ①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06页。
    ② (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48页。
    ③《全唐诗》(增订本)卷八七,第939页。
    ④ (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074页。
    ⑤ 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154页。
    ⑥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四四,第3865页。
    ⑦ 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85页。
    ⑧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七,第1290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五,第1254页。
    ② 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64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三三,第3726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九○,第3302页。
    ⑤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四八,第2782页。
    ⑥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五九,第1619页。
    ⑦ 《全唐诗》(增订本)卷六三八,第7311页。
    ⑧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九六,第3359页。
    ① 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曾大兴新著中也有相关章节论述,参见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第三章《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② 陈尚君:《唐代文学从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170页。
    ③ 尚永亮:《唐代诗歌的多元关照》,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④ 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⑤ 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修订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
    ⑥ 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修订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⑦ 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 史念海:《两(唐书)列传人物籍贯的地理分布》,《唐代历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 费省:《唐代艺术家籍贯的地理分布》,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第4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③ 华林甫:《论唐代宰相籍贯的地理分布》,《史学月刊》,1995年03期。
    ① (宋)洪迈著:《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835页。
    ② (南宋)张炎撰,吴则虞校辑:《山中白云词》,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页。
    ③ (清)王士稹撰,赵伯陶选评:《香祖笔记》,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页。
    ④ 吴世常辑注:《论诗绝句二十种辑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2页。
    ⑤ 闻一多:《类书与诗》,《唐诗杂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页。
    ⑥ 齐运通编:《洛阳新获七朝墓志》,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08页。
    ⑦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03页。
    ⑧ 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244页。
    ① 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244页。
    ② 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244页。
    ③ (清)董诰等编,孙映逵等点校:《全唐文》卷三一五,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3页。
    ④ 傅璇琮编:《唐人选唐诗新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页。
    ⑤《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二,第1219页。
    ⑥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二,第1220页。
    ⑦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二,第1220页。
    ⑧ 《全唐诗》(增订本)之《全唐诗续补遗》卷三,第10619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八八二,第10043页。
    ② 陈伯海:《唐诗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80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二,第1222-1223页。
    ④ 齐运通编:《洛阳新获七朝墓志》,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08页。
    ① (明)高棅:《唐诗品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07页。
    ②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7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五八六,第6843页。
    ④ 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曹方人,周锡山标点:《金圣叹全集》(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93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五八六,第6862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五八六,第6853页。
    ① (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1页。
    ②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413页。
    ① (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74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一○《杜审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36页。
    ③ (清)董诰编,孙映逵等点校:《全唐文》卷二四二,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5页。
    ④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一九○上《杨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04页。
    ⑤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九十四《崔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00页。
    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一四《崔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196页。
    ① 过文英:《崔融作品考辨》,《文献》,2006年第2期,第87-93页。
    ② 齐运通编:《洛阳新获七朝墓志》,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47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六八,第762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六八,第764-765页。
    ① 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5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六八,第764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六八,第764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之《全唐诗补逸》卷三,第10396页。
    ① 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29页。
    ①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校考》,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107-116页。
    ② 周祖撰:《武后时期之洛阳文学》,《厦门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第71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一四《崔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196页。
    ②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9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8-370页。
    ③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9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4-365页。
    ④ (清)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⑤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一一,第1137-1138页。
    ①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9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9页。
    ②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9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9页。
    ③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9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0页。
    ④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四,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32页。
    ⑤ (清)董诰编,孙映逵等点校:《全唐文》卷三○九,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1页。
    ⑥ (清)董诰编,孙映逵等点校,《全唐文》卷三○八,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1页。
    ⑦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四,第1229页
    ⑧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四,第1229-1230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四,第1230页。
    ② (唐)牛僧孺、李复言撰,程毅中点校:《玄怪录·续玄怪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0页。
    ③ (南宋)陈思编:《宝刻丛编》卷一,《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2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版,第18102页。
    ①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9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4-365页。
    ①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6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页。
    ② (宋)计有功撰:《唐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992页。
    ① (唐)杜牧著:《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38页。
    ② 崔释墓志见于赵振华:《洛阳新出唐代墓志研究三题》,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8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70-271页。
    ③ 崔异墓志见于赵振华:《唐代崔偃、崔异、郑恒墓志与清河崔氏家传文化》,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出土文献研究》第9辑,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46-347页。
    ① 关于唐代文学士族的迁徙流动,李浩师有精彩论述。见李浩著:《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增订本)第五章《唐代文学士族的迁徙流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5-138页。
    ② 郎士元《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全唐诗》(增订本)卷二四八,第2780页。
    ③ (梁)沈约撰:《宋书·州郡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28页。
    ④ (梁)沈约撰:《宋书·州郡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38页。
    ⑤ (梁)沈约撰:《宋书·州郡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39页。
    ⑥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52-453页。
    ① 参见颜之推《颜氏家训·戒兵》,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48页。
    ② 参见颜之推《观我生赋》自注,(唐)李百药撰:《北齐书·文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21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34页。
    ④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17页。
    ⑤ (清)董诰等编,孙映逵等点校:《全唐文》卷八四六牛希济《荐士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237页。
    ① 毛汉光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八章《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333页。
    ② 戴伟华著:《唐代使府与文学》(增订本),第一章《唐代的方镇和使府》,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0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藩镇魏博》,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921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田弘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82-4783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五六,第4009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五六,第4009页。
    ② 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之二,《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七,第1726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一五,第1169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五八,第2873页。
    ① (唐)骆宾王著,(清)陈晋熙笺注:《骆临海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82页。
    ② (唐)骆宾王著,(清)陈晋熙笺注:《骆临海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87页。
    ③ (唐)骆宾王著,(清)陈晋熙笺注:《骆临海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41页。
    ④(唐)骆宾王著,(清)陈晋熙笺注:《骆临海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52页。
    ⑤ 詹鍈:《李白诗文系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页。
    ⑥ 安旗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369页。
    ⑦ 郁贤皓:《李白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28页。
    ⑧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十二附录二,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269页。
    ⑨ (唐)杜甫著, (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附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36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六八六,第7957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六九一,第8015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五四○,第6251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五四四,第6344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七三,第796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五四,第1601-1602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四七,第2763页。
    ① (唐)谷神子、薛用弱撰:《博物志·集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页。
    ② 陈贻焮:《唐诗论丛》,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3页。
    ③《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六,第1273页。
    ④ 陈伯海:《唐诗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0页。
    ⑤ 陈伯海:《唐诗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0页。
    ① (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074页。
    ② (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盛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5-36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五,第1264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五,第1264页。
    ① (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54页。
    ② 葛晓音:《人神相恋的悲歌-论王维的<鱼山神女祠歌)二首》,《古诗艺术探微》,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89页。
    ③ 陈伯海:《唐诗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④ (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盛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3-44页。
    ⑤《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五,第1252页。
    ⑥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五,第1252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五,第1252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七,第1290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66页。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2页。
    ⑤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五,第1254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五,第1238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六,第1275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八,第1306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五,第1261页。
    ⑤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二七,第1287页。
    ① 见《王维年谱》,陈铁民著:《王维论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2页。
    ② (宋)周烽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38页。
    ① 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 洪亮吉著,陈迩冬校点:《北江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5页。
    ③ 赵翼著,霍松林、胡主佑校点:《瓯北诗话》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7页。
    ④ (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传》卷八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59页。
    ⑤ (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传》卷八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65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传》卷八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69页。
    ② (唐)魏征等:《隋书·地理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62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卷一二九,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65页。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五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53页。
    ⑤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八,第1817页。
    ⑥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一,第1769页。
    ⑦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四,第1784页。
    ⑧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三,第1780页。
    ⑨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八一,第1849页。
    ⑩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244页。
    ①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043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一,第1675页。
    ③ 陈伯海:《唐诗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58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九,第1745页。
    ⑤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四,第1786页。
    ⑥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八,第1733页。
    ⑦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六,第1804页。
    ⑧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六,第1807页。
    ⑨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第1752页。
    ⑩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八,第1783页。
    11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八,第1736页。
    12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八,第1736页。
    13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九,第1746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八○,第1842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第1760页。
    ③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043页。
    ④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1页。
    ⑤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二,第1686页。
    ⑥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一,第1676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四,第1791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66页。
    ③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五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53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八,第1817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八四,第1881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二,第1685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四,第1701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一,第1678页。
    ⑤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八,第1737页。
    ⑥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04页。
    ⑦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05页。
    ⑧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06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三,第1778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一,第1674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一,第1678页。
    ④ 龙汉宸等编著:《孔子家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⑤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12页。
    ⑥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71页。
    ⑦ 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卷二十《泰族训》,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83页。
    ⑧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一,第1769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六,第1800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五,第1798页。
    ③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117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八,第1734页。
    ⑤ 杨伯峻注译:《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3页。
    ⑥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九,第1745页。
    ⑦《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八一,第1855页。
    ⑧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八五,第1894页。
    ⑨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五,第1796页。
    ⑩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一,第1678页。
    11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七,第1730页。
    12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八,第1742页。
    13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八三,第1872页。
    ① 杨伯峻注译:《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2页。
    ① 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9页。
    ② 胡奇光、方环海撰:《尔雅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新1版,第94页。
    ③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1页。
    ④ (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445页。
    ①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01页。
    ② (唐)孔颖达正义,《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8页。
    ① (清)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下),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4页。
    ②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十二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21页。
    ③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九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80页。
    ④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826页。
    ① (晋)干宝撰,王绍楹校注:《搜神记》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80页。
    ② 罗振玉编纂:《贞松堂集古遗文》卷十五,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359页。
    ③ 罗振玉编纂:《贞松堂集古遗文》卷十五,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361页。
    ④ (日)池田温:《中国历代墓券略考》,《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1981年版。
    ⑤ 郭沫若:《申述-下殷代殉人的人问题》,《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三卷《奴隶制时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2页。
    ⑥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98页。
    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96页。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05-606页。
    ①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83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67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98页。
    ④ 余英时著,何俊编,侯旭东等译《东汉生死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① (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版,第447页。
    ② (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版,第487页。
    ③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2页。
    ④(清)倪思宽:《二初斋读书记》,《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06页。
    ⑤ (清)俞樾撰,贞凡、顾馨、徐敏霞点校:《茶香室丛钞》,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48-349 页。
    ① 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6页。
    ② 杜斗成:《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56页。
    ①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郊祀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60页。
    ② (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67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70页
    ①(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正失》,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版,第65页。
    ②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十二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21页。
    ③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73页。
    ④ 罗振玉:《辽居杂著》,民国影印本。
    ⑤ (清)唐仲冕编著,严承飞点校:《岱览点校》,泰山学院编印,2004年版,第123页。
    ①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版,第25页。
    ②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版,第332页。
    ③ 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51-152页。
    ④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4页。
    ⑤ 闻一多:《神仙考》,《闻一多全集》第三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页。
    ① 闻一多:《神仙考》,《闻一多全集》第三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页。
    ② 顾颉刚:《(庄子)和<楚辞>中昆仑和蓬莱两个神话系统的融合》,朱东润等主编《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2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版,第31页。
    ③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68-1369页。
    ②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编:《大汶口新时期时代墓葬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年版。
    ③ 逢振镐:《东夷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页。
    ① 顾颉刚:《龙凤》,顾洪编:《顾颉刚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②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78页。
    ③ (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版,第68页。
    ④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72页。
    ⑤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73页。
    ⑥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67页
    ⑦ 胡奇光、方环海撰:《尔雅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85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93页。
    ③ (汉)司马迁撰:《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97页。
    ④ (汉)司马迁撰:《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03页。
    ⑤ (汉)司马迁撰:《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94页。
    ⑥ (汉)司马迁撰:《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03页。
    ⑦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55页。
    ⑧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方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05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55页。
    ② (汉)司马迁撰:《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3页。
    ③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郊祀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97页。
    ④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2页。
    ⑤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1页。
    ⑥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78-279页。
    ①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80页。
    ②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祭祀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71页。
    ③ (清)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52页。
    ① (汉)司马迁撰:《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61页。
    ②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八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71页。
    ③ (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著,荣震华、王太庆、刘磊译,《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36-437页。
    ④ (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著,荣震华、王太庆、刘磊译,《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45页。
    ① 赖炎光注译:《韩诗外传今注今译》卷三,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29页。
    ②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70页。
    ③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05页。
    ④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13页。
    ⑤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尚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60页。
    ①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89页。
    ②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张纯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97页。
    ③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345页。
    ④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鲁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65页。
    ⑤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56-657页。
    ⑥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⑦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269页。
    ①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369-370页。
    ②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12页。
    ①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魏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5页。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05页。
    ①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魏诗》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69页。
    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05页。
    ①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64-1265页。
    ①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12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二,第533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第1652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二六六,第2947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七一一,第8270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八二,第881-882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八O六,第9163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三三,第4795页。
    ①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95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七三三,第8465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一五,第1173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五四-,第6308页。
    ② 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713页。
    ① (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7页。
    ②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60页。
    ③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9页。
    ④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0页。
    ⑤ 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页。
    ⑥ 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页。
    ⑦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9页。
    ⑧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0页。
    ⑨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76页。
    ⑩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8页。
    11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4页。
    12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22页。
    13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24页。
    14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4页。
    15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73页。
    ① 杨明照撰:《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90页。
    ①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5页。
    ②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21-422页。
    ③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4页。
    ①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六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24页。
    ②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六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25页。
    ③ 葛兆光:《想象的世界-道教与中国古典文学》,《文学遗产》,1987年第4期,第25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六,第1808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六九,第1749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五九,第4059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六四,第5308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七九,第1828-1829页。
    ⑤ 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① 葛兆光:《想象力的世界-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第83-84页。
    ① 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② 鲁迅:《鲁迅全集》第七卷《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5页。
    ①(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高宗本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7页。
    ②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高宗本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9页。
    ③ (清)董诰等编,孙映逵等点校:《全唐文》卷二一○,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8页。
    ④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4-125页。
    ①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玄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8-189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四,第550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四,第550页。
    ④ 《全唐诗》(增订本)卷一一○,第1129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二,第534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五五六,第6500页。
    ③ (清)董诰等编,孙映逵等点校:《全唐文》卷二二一,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1页。
    ④ (清)董诰等编,孙映逵等点校:《全唐文》卷二二一,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1页。
    ① (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
    ② (唐)张彦远著,秦仲文、黄苗子点校:《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第71页。
    ③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④ (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愈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20页。
    ⑤ 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042页。
    ⑥ 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134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三五六,第4009页。
    ②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八七,第5573页。
    ③ 《全唐诗》(增订本)卷四八七,第5572页。
    ① 《全唐诗》(增订本)卷七四六,第8571页。
    ② 参见《大周故兖州都督彭城刘府君墓志铭并序》,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392页。
    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九一《方技·明崇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97页。
    ④ 参见《续补唐书骆侍御传》,(唐)骆宾王著,(清)陈晋熙笺注:《骆临海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88页。
    ⑤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四三,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710页。
    ⑥ 参见(清)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第726页。
    ⑦ 参见(清)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第666页。
    ①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50页。
    ① (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页。
    ② 参见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11页。
    ③ 参见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12页。
    ④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页。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版。
    (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
    (晋)干宝撰,王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北齐)刘昼撰,杨明照校注:《刘子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版。
    (梁)沈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唐)杜牧著:《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谷神子、薛用弱撰,《博物志·集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愈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唐)孔颖达正义,《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唐)李吉甫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抱经堂丛书本,民国十二年北京直隶书局影印。
    (唐)骆宾王著,(清)陈晋熙笺注:《骆临海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唐)牛僧孺撰,(唐)李复言撰,程毅中点校:《玄怪录·续玄怪录》,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版。
    (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唐)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唐)张彦远著,秦仲文、黄苗子点校:《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1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陈振孙撰,徐晓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宋)周烽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黄彻:《碧溪诗话》,吴文治主编:《宋诗话全编》第3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宋)李防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南宋)陈思编:《宝刻丛编》,《石刻史料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版。
    (南宋)张炎撰,吴则虞校辑:《山中白云词》,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明)李时珍著,张志斌、李经纬等校注:《本草纲目校注》,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年版。
    (明)屠隆:《鸿苞集》,四库全书存目存书89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明)王应麟撰,张保见校注:《诗地理考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明)汪子卿撰,周郢校正:《泰山志校正》,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
    (明)高棅:《唐诗品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清)董诰编,孙映逵等点校,《全唐文》,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清)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清)蒋清翊注,汪贤度校点:《王子安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清)倪思宽:《二初斋读书记》,《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清)沈德潜著,潘务正、李言校点:《沈德潜诗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清)唐仲冕编著,严承飞点校:《岱览点校》,泰山学院编印,2004年版。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清)王士禛撰,赵伯陶选评:《香祖笔记》,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清)魏禧撰,胡守仁等校点:《魏叔子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清)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
    (清)叶燮著,霍松林校注:《原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清)洪亮吉著,陈迩冬校点:《北江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清)赵翼著,霍松林、胡主佑校点:《瓯北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清)俞樾撰,贞凡、顾馨、徐敏霞点校:《茶香室丛钞》,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清)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杨明照撰:《抱朴子外篇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安旗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版。
    詹鍈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陈伯海:《唐诗汇评》,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版。
    胡奇光、方环海撰:《尔雅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赖炎光注译:《韩诗外传今注今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齐运通编:《洛阳新获七朝墓志》,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
    汪尉林编:《孔尚任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6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年版。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9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
    吴世常辑注:《论诗绝句二十种辑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校考》,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1-5册),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重印版。
    傅璇琮编:《唐人选唐诗新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曹方人,周锡山标点:《金圣叹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艾思同等:《齐鲁文化综论》,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年版。
    安旗:《李太白别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安作璋、王志民主编:《齐鲁文化通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车吉心等主编:《齐鲁文化大辞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陈尚君:《唐代文学从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陈铁民:《王维论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贻焮:《唐诗论丛》,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2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2版。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2版。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2版。
    陈元锋:《唐代诗人与山东》,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程千帆:《程千帆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程章灿:《陈郡阳夏谢氏:六朝文学士族个案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修订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
    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修订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杜斗成:《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杜贵晨:《齐鲁文化与明清小说》,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
    杜贵晨:《齐鲁文人与六朝文风》,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
    段双喜:《唐末五代江南西道诗歌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房目晰:《唐诗比较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傅璇日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葛晓音:《古诗艺术探微》,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葛兆光:《想象力的世界-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
    顾洪编:《顾颉刚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郭墨兰、吕世忠:《齐文化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
    何平立:《崇山理念与中国文化》,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版。
    胡可先:《唐诗发展的地域因缘和空间形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黄历鸿:《齐鲁文化精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黄松:《齐鲁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白凤:《东夷杂考》,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伯齐、王勇、徐文军:《山东文学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李伯齐主编:《山东分体文学史》(诗歌卷),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
    李德辉:《唐代交通与文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李浩:《唐诗美学精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李少群、乔力等:《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李新泰主编:《齐文化大观》,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李新泰主编:《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李兆禄:《<诗经·齐风)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林存光:《历史上的孔子形象—政治与文化语境下的孔子和儒学》,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刘德龙主编:《齐鲁文化名人传略》,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
    刘慧:《泰山信仰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刘跃进:《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刘振清主编:《齐鲁文化—东方思想的摇篮》,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刘宗贤主编:《鲁文化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马强:《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地理认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版。
    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逢振镐:《东夷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逢振镐:《东夷文化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
    逢振镐:《齐鲁文化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版。
    邱文山:《齐文化与中华文明》,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
    邱文山等:《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
    山东孔子学会编:《鲁文化与儒学》,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6年版。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编:《大汶口新时期时代墓葬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年版。
    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贬谪及其创作为中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尚永亮:《唐代诗歌的多元关照》,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石玲、王小舒、刘靖渊:《清诗与传统—以山左与江南个案为例》,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
    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第4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汤贵仁:《泰山封禅与祭祀》,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
    陶礼天:《北“风”与南“骚”》,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
    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王国维:《王国维儒学论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王恒展:《齐鲁典籍与小说滥觞》,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
    王克奇、范玉峰、毕晓乐编著:《齐文化新探》,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王修智:《齐鲁文化与山东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王志民:《齐鲁文化概说》,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王志民:《齐文化论稿》,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王志民主编:《齐文化概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闻一多:《唐诗杂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徐文军:《聊斋风俗文化论》,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
    宣兆琦、李金海主编:《齐文化通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宣兆琦:《齐文化发展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杨朝明、王青:《鲁国历史与鲁文化探秘》,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
    杨培玉主编:《第六届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杨淑芳:《儒家思想与齐鲁文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于孔宝:《东周齐文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余恕诚:《唐诗风貌》(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余英时著,何俊编,侯旭东等译:《东汉生死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张成水:《齐鲁文化研究论著目录(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富祥:《东夷文化通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张伟然:《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张亚权编撰:《汪辟疆诗学论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出土文献研究》第9辑,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8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周建军:《唐代荆楚本土诗歌与流寓诗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周勋初:《李白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周振鹤:《中国历史区域文化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朱东润等主编:《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2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版。
    (日)池田温:《中国历代墓券略考》,《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1981年版。
    (美)H·J德伯里著,王民、程玉申等译:《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盛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美)伊佩霞著,范兆飞译:《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英)迈克克朗著,杨淑华、宋慧敏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著,荣震华、王太庆、刘磊译:《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魏景波:《唐代长安与文学》,复旦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海滨:《唐诗与西域文化》,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杨为刚:《唐代“长安-洛阳”文学地理与文学空间研究》,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王永莉:《意象、景观与环境感知—唐边塞诗地理意义考察》,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钟乃元:《唐宋粤西地域文化与诗歌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费省:《唐代艺术家籍贯的地理分布》,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第4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过文英:《崔融作品考辨》,《文献》,2006年第2期。
    华林甫:《论唐代宰相籍贯的地理分布》,《史学月刊》,1995年第3期。
    金克木:《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读书》,1986年第4期。
    李智君:《诗性空间:唐代西北边塞诗意象地理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林涓、张伟然:《巫山神女:一种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文学遗产》,2004年第2期。
    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复旦学报》,1986年第2期。
    王水照: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地域环境的关系》,《文学遗产》,1994年第3期。
    王子今:《中国古代的驿壁文学》,《文学遗产》,2012年第6期。
    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与中国文学的民族学、地理学问题》,《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尹占华:《大历浙东和湖州文人集团的形成和诗歌创作》,《文学遗产》,2000年第4期。
    余恕诚:《李白与长江》,《文学遗产》,2002年第2期。
    赵昌平:《“吴中诗派”与中唐诗歌》,《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
    周祖譔:《武后时期之洛阳文学》,《厦门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左鹏:《论唐诗中的江南意象的变迁》,《江汉论坛》,2004年第3期。
    左鹏:《原型空间初论-以白居易的江州诗为例》,《历史地理》,第十八辑。
    左鹏:《唐诗曲江意象的变迁》,《历史地理》第十九辑。
    左鹏:《文学地理研究中的作品分析刍议—以唐五代时期岭南的文学地理为例》,《江汉论坛》,2008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