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心理认同的代际差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现实中,无数国际纷争与民族冲突往往蕴含着民族心理认同的内在动力;在学界中,民族心理认同问题又是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②在多民族国家,它的发展状况既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又影响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持、多民族国家的和谐统一。佤族是典型的跨境民族之一,长期历史形成的民族心理在改革开放的冲击下,出现了极为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出愈来愈快的趋势,这种变化又集中体现在民族代际之间的差异上,且特点鲜明。因此,研究将佤族心理认同的代际差异与民族认同理论相结合意义突出,力图通过厘清佤族心理认同的概念和结构,客观描述佤族心理认同的代际差异,揭示发生佤族心理认同的代际差异的社会原因和内在因素,寻找佤族本民族心理认同与国家心理认同之问的重合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民族理论,推动民族心理认同研究,从而为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其他民族研究提供客观依据和理论依据。
     本研究从佤族心理认同的界定和结构入手,力求以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立足佤族实际,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采取问卷法、田野调查法收集资料,运用相关、差异分析等统计方法,从多种角度系统分析佤族心理认同代际之间的差异特点,分析佤族心理认同代际差异的情境影响因素,探寻本民族心理认同和中华民族心理认同整合的现实基础,揭示两个层次心理认同达到整合、融合和重合将是一个艰苦的、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论文在佤族心理认同代际差异研究的基本构想上,围绕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概括佤族历史、民族身份的确立,以及佤族特征,提出佤族心理认同的界定与结构。佤族心理认同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心理,是对民族身份和民族特征的认知和评价,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民族情感,其实现过程要依靠民族成员对民族事务的行为卷入。其结构包含两个层次、四个维度。在多民族中国,民族心理认同包含本民族心理认同和中华民族心理认同两个层次,分为民族身份认同、民族特征认同、归属感和民族行为卷入四个成份。在翻译修订国内外民族心理认同量表、开放式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编制中文版佤族心理认同问卷,为实证研究提供测量工具;对307名佤族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不同地域等调查数据进行差异比较,总结不同年代的佤族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特点;深刻剖析情境性因素、民族优惠政策因素和经济利益因素等对佤族心理认同的影响;现实中,佤族心理认同内部层次的整合是成功的、协调的,但当前的整合尚未完结,国家心理认同与本民族心理认同的不和谐问题仍是需要我们长期应对的。
     从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佤族心理认同的代际差异特点表现为本民族心理认同高度一致,80年代的佤族对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显著高于本民族。其中,中华民族心理认同的发展趋势是年龄越大,认同度越低,80年代佤族心理认同度最高;同时,新中国成立以来,佤族的中华民族心理认同还经历了认同与危机并存、严重危机、极度危机到稳定的认同四个阶段。
In reality numerous international disputes and national conflicts are often imbued with the inner motive of ethnic psychological identity, while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①, the issue of ethnic psychological identity is one of the common focuses of ethnology, anthropology, social psych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In multi-ethnic countries ethnic psychological identity is one of the permanent features of a nationality whose development affects both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individuals, the maintenance of a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harmonious unity of a nation with multiple ethnic groups. The Wa nationality is one of the typical cross-border ethnics, the ethnic psychology formed in a long time has significant due to the impacts of contemporary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is change in ethnic psychology has been demonstrating a faster trend and is mainly embodied in remarkable intergeneration differe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this paper carries exceptional significance by combing the study of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identity among the Wa with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ethnic psychological identity. Through the objective description of the intergenerational psychological identity differences of the Wa, this article tries to reveal the social and internal reasons leading to intergenerational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seek the coincidence between the Wa ethnic psychological identity and the overall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establish the concept,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al model of ethnic psychological identity, further enrich and refresh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theory to promote and enhance the study of psychological identity among direct nations, which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national policy and the study of other ethnic groups. Exploring the fundamental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Wa's ethnic psychological identity and the psyc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ities based on practice to achieve the coincidence the two levels of psychological identity will be a difficult, long-term, complex process.
     The study starts with the definition and structure of ethnic psychological identity among the Wa and seeks to combin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with evidence-based research. Based on the realities of the Wa nationality,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ethnic psychological identity in this area from multiple angles such as through correlation and variance-base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ata collected by a large number of questionnaires and field survey with reference to other research findings made in China and abroad, the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identity among the wa, the contextual influential factors thereof as well as the models to integrate the psychological identity of this specific ethnic group with that of the overall the Chinese nationalities. In some way the Was'psychological identity can be regarded as a sense of belonging in cognitive and evalu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feature on the basis of national senti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must rely on the involvement of the behavior of the national members of the ethnic affairs. Based on the current concepts of ethnic psychological identity, the paper proposes the structure of ethnic psychological identity which composes two levels and four dimensions.
     In China, a country with diverse nationalities, ethnic psychological identity comprises two levels and four factors: national identity, national symbol, sense of belonging, and national psychological behaviors. On the base of the proposition of the study of ethnic psychological identity among the Wa, the article sums up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a's history and its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fea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ssues raised in previous researches, presents the defin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psychological identity of the Wa. Meanwhile,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l questionnaires for ethnic psychological identity of the Wa is due to the basic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identity. The questionnaires offer a measurement tool for evidence-based research,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found in the research data regarding ages, educational level, professions and positions by collecting from the questionnaires answered by307Was, summarizes the features of the psychological identity of the Wa and with the overall Chinese nationalities and analyz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sychological identity of Wa. The paper raises the challenges confronted by the psychological identity of the Wa from the research data, propos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levels of psychological identities through model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educational promotion so as to advance the diverse, yet unified landscap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ities will b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It is concluded from the results of research:the features of the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identity among the Wa is that their level of identification with their own nationality is highly consistent, and they all identify more greatly the overall Chinese identity than with their own nationalit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sychological identity is that for the Wa the older they are the lower the level of identification. For instance, it is the lowest among those who were born in the1960s, but the highest among those born in the1980s. In a word ethnic psychological identity with the overall Chinese nationalities is remarkably higher than with their own individual nationality. At the same time, ethnic psychological identity face challenges facets from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ocial migration, low level of education, and imbalanced economic growth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mode and so on. for the reason that a conclusion can be reached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Was' psychological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alities ever experienced a period during which the identity coexists with the crisis including severe crisis, extreme crisis and stable recognition that were called four stages.
引文
1由于民族心理认同和民族认同两个概念的使用在学界没有形成一致观念,本文中所使用的“民族心里认同”与文章中所引用其它学者文章中的“民族认同”,其内涵是一致的。
    2任新民,周文:《民族心理认同的结构及构建》,《思想战线》,2011年第6期,第21-24页
    1 Ren Xin-min. Zhou WEn. "Strueture and Construction of Ethnic Psychologieal lentity"..Thinking. No.6.2011.
    1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由于民族心理认同和民族认同两个概念的使用在学界没有形成一致,本文中所使用的“民族心理认同”与文章中所引用其它学者文章中的“民族认同”,其内涵是一致的。
    3高永久:《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第20-21页。
    1黄岩:《浅折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赤峰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周建新:《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简史丛书:《当代云南简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3罗之基:《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41页。
    1何平:《从境外诸国文献和传说刊佤族的形成》,《思想战线》,2006年第6期,第107页。
    1林耀华:《民族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151页。
    1袁娥,陈晓婧:《当代民组认同的构建思考》.《民族学刊》.2011年第1期,第75页。
    2民族网:《中国少数民族排名》,2012年2月19日公布。
    3张海珍,李娅玲:《普洱民族文化概览》,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11页。
    4袁娥:《认同与秩序:民主改革时期佤族的国家认同研究》,《中国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期,第 166-170页。
    1罗之基:《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134页(经过整理)。
    2转引自赵富荣:《中国佤族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 http://xxgk.yn.gov.cn。
    2 http://xxgk.yn.gov.cn。
    3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沈阳:辽宁的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5页。
    1卢文格:《自我的发展》,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60页。
    2 William Bloom, "Person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PP.35-40.
    3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8页。
    4(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桂方先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8页。
    5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6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7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了理论评述》,《兰州学刊》,2005年第4期。
    1万明俐:《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心理学报》,2004年第1期,第83-88页。
    2 Tajfel. H., "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pp5.
    Phinney. J.S.,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0. pp499-514.
    4 Smith. E.J.,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majority minority status t",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1 (1), pp70.
    2迈尔威利·斯徒沃德:《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6-93页。
    Valk, A. & karu, K., " Ethnic attitude in relation to ethnic pride and ethnic differentiatio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1 (5), pp583-602.
    1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173页。
    2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第1-9页。
    3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4郑晓云:《中华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21世纪的强盛——兼论祖国统一》,《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6明,第13页。
    5高永久:《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第20页。
    6万明钢:《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7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第17-21页。
    8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期,第102-107页。
    1徐征,齐明珠:《代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建立正向的代际关系》,《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3期。
    2成伟、陈婷婷:《代际差异与冲突之分析》.《长白学刊》,2009年第6期,第116-118页。
    1费孝通:《简述我对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1-9页。
    2[美]詹姆士著:《心理学原理》(选择),唐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45页。
    3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第32页。
    1 Umana-Tylor. A, J., An exploration of the ethnic identity scale among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student. For indicators of Plsitive Development Conference. 2003, March 12。
    1陈晶:《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及其发展》(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5月版,第23页。
    2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6月版,第25页。
    3万明钢:《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21页。
    4由于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佤族成员多数小会说汉语,并且不能理解中华民族的含义,所以在开放式调查的实际中,用“中国人”代替“.中华民族”,面在论文中还是采用“中华民族”。
    1詹姆士著,《心理学原理》(选译),唐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45页。
    2 Andujo, E., "Thnic identity of transethnieally adopted Hispanie adoleseents", Social Work. 1988(3), pp531-535.
    1金瑜:《心理测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邱皓政:《量化研究与统汁分析——SPSS中文视窗版数据分析范例解析》,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吴明降:《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美]詹姆士著:《心理学原理》(选译),唐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45页。
    2费孝通:《简述我对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19页。
    2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第32页。
    1金志远:《论国家认同与民族(族群)认同的共生性》,《前沿》,2010年第19期,第128-133页。
    2[美]塞谬尔·亨廷顿著:《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3[美]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张永红,刘德:《试论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转引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 Smith, Nationalism", Oxford,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3 Phinney. J.S.. "The 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 a new scale for use with diverse group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1992(2), pp156-176.
    1 Carla, J., "Reginal Racial identity 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 women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998(1). pp28-36.
    2 Tajfel, H., "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3转引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硕士论文),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Ting-Toomey, S., Yee-Jung, K-, Shapiro, R., Garcia, W., Wright, T.&Oetzel. "JEthnic'cultural identity salience and conflict styles in four U.S.ethnic grou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ural Relations,2000(24), pp47-81.
    5 Karisen, S. & Nazroo,, J.Y., " Agency and Structure: The Impact of Ethnic Identity and Racism on the Heath of Ethnic Minority People", 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2002(1), pp1-20.
    1万明钢,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心理学报》.2004年第1期,第83-88页。
    2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48页。
    3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硕士论文),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版,第5页。
    4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旅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博士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7年,第19页。
    5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兼与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商榷》, 《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金炳镐:《新中国民族政策60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0页
    2 Phinney J,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y Bulletin.1990(3), pp499-514.
    3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编写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1页。
    1 Phinney J,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y Bulletin,1990(3), pp499-514.
    2万明钢:《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人同样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1王文光,龙晓燕:《云南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概要》,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0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28页。
    2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编写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轴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1页。
    3云南省西盟县佤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西盟佤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页。
    4黄勇:《新编中国大百科全书》(A卷社会民族),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280-201页
    1张海珍,李娅玲:《普洱民族文化概览》,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2云南省西盟县佤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西盟佤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2 页。
    1孟航:《中国佤族人口分布格局及社会发展浅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55-62页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吴仕民,俸兰,金炳稿:《中国民族理论新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页。
    3刘莉:《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与民族认同的建构》,《思想战线》,2011年第6期,第16-20页。
    1[英]安东尼·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戴维斌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页。
    1王二平等著:《社会预警系统与心理学》,《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4期,第363-367页。
    1邱皓政:《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SPSS中文视窗版数据分析范例解析》,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2-135页。
    1为便于描述,将本民族心理认同问卷和中华民族心理认同问卷描述成两个分问卷。
    2邱皓政:《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SPSS中文视窗版数据分析范例解析》,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4-245页。
    3邱皓政:《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SPSS中文视窗版数据分析范例解析》,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页。
    4邱皓政:《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SPSS中文视窗版数据分析范例解析》,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6页。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 Andujo, E., "Thnic identity of transethnically adopted Hispanic adolescents", Social Work. 1988(3), PP531-535.
    2 Berry, J.W.,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in plural societies", Canadian Psychology, 1999(4), PP1-9.
    3 Berry, J.,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culture", Canadian Psychology, 2004(4), PP315-316.
    1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博士论文),重庆,2007年版,第47页。
    2 Schlesinger, A.,"The Disuniting of America, Reflections of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 Knoxville,TN:Whittle Direct Books,1991, pp107.
    3 Banks, J.A.,"Handbook of Research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Second Edi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 O Bass, 2004, pp206.
    4万明钢:《论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与面临的困境》,《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1期,第58-62页
    5 Bieman D.,etc. "A tale of two:replication of a study on the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immigrant adolescents former Soviet Union in a different community context",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05(1), pp83-101.
    1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期,第102-107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2麻国庆:《文化人类学——走进他者的世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1 Cross, W., "The Thomas and Cross models of psychology nigrescence,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Black Psychology,1978(4), pp 13-31.
    2 Phinney, J.S., "Identity formation across cultures:The interaction of personal, social, and historical change", Human Development,2000(1), pp27-32.
    3 Parham, T., " Cycles of psychological nigrescence",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1989(9), pp187-226.
    1杨筱:《认同与国家关系:一种文化理论》(博士论文),北京:社会科学院,2000年版,第32、44页。
    2 Phinney,J.S.,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0(3), pp499-514.
    1万明钢:《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2李德明等:《认知老化模型的研究》.《心理学报》.1999年第1期,第98-103页。
    3谢曼等:《下岗/失业人员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因素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117-123页。
    1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编纂委员会:《西盟佤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8页。
    2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编纂委员会:《西盟佤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
    1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艺术》(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3页
    1魏德明:《佤族历史与文化研究》,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
    2李子贤:《论佤族神话——兼论活形态神话的特征》,《思想战线》,1987年第6期。
    3赵玲玲:《司岗里》神话传说在佤族文化中的地位》,载杜巍主编:《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文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4左永平:《小鼓回归——佤族文化特质和当代价值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5转引赵富荣:《司岗里在佤族民间文学中的重要位置》,《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版,第4期。
    6毕登程,隋嘎:《司岗里》(佤族创世史诗),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1云南省编辑委员会:《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佤族社会历史调查》(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7页。
    1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西盟佤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01-302页。
    2 Zheng Lianbin, "A Study on the Physical Charaeteristies of WA' s Ethnic Group Identity",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2007(3), pp249-257.
    2袁娥,陈晓婧:《当代民组认同的构建思考》.《民族学刊》.2011年第1期,第75-79页。
    1西盟佤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西盟佤族自治县概况》,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1黄泽:《西南民族节日文化》,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页。
    2魏德明:《佤族文化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3张海珍,李娅玲:《普洱民族父文化概览》,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1罗之基:《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27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简史丛书:《当代云南简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3罗之基:《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北京:中火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1李明富:《沧源佤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981页。
    2罗之基:《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20页。
    3马志敏:《中国共产党云南民族工作研究》(博士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版,第58页。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云南史史资料选集(第44辑)云南民族工作回忆录》(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48辑 云南民族工作回忆录》(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1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云南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2007》,昆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2罗之基:《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32页。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48辑)云南民族工作回忆录》(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期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6页。
    3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的实践和理论探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7页。
    4西盟佤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西盟佤族自治县概况》,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48页
    1罗之基:《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24页
    1罗之基:《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35页。
    2罗之基:《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35页。
    3沧源佤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沧源佤族自治县概况》,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4罗之基:《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40页。
    1马志敏博士论文:《中国共产党云南民族工作研究》(博士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版,第113页。
    2岁之基:《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41页。
    1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编纂委员会:《西盟佤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0-91页。
    1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48页。
    2孙桂香:《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硕士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9年版。
    1海力波:《道出真我——黑衣壮的人观与认同表征》,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2 Phinney,. J. S.,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0(3). pp499-514.
    3王文光,张曙辉:《利益、权利与民族认同》,《思想战线》2009年第5期,第7-8页。
    1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年6页。
    2西盟教育局:《西盟佤族自治县民族教育情况汇报》,2005年3月。
    3谢伟等著:《向文化要发展——西盟佤族经济文化现象分析》,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4董建中:《云南蓝皮书·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02-2003年)》,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55-56页。
    1第六次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http://www.mixxgk.cn.
    2谢伟等著:《向文化要发展——西盟佤族纤济文化现象分析》,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1秦和平:《西南民族地区的毒品危害及其对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2乐国安奠:《社会心理学理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页。
    3黑格尔:《历史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23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71页。
    1王希恩:《民族认同法生论》,《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5年第5期。
    1魏德明:《佤族文化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1王文光等著:《云南近现代民族发展史纲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7页
    2西盟佤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西盟佤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27页。
    3《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身份的规定》.20030217发布,(http://www.enr.cn.folk_mzzc,2003021711)。
    1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西盟佤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页。
    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网站:佤族简介。
    3金炳稿:《民族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26页.
    1西盟佤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西盟佤族自治县概况》,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48页。
    2中共中央组织部调配局、中共中央统战部二局、国家民委人事司:《陪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4年版,第361页。
    3西盟佤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西盟佤族自治县概况》,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48页。
    4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编纂委员会:《西盟佤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287页。
    1左水平:《“魔巴制度”——佤族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支柱》,《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张海珍,李娅玲:《普洱民族文化概览》,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1罗柳宁:《族群问题综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西盟政府公开信息网:《西盟佤族自治县科普富民兴边工作情况汇报》,2011年11月。
    3西盟政府公开信息网:《西盟佤族自治县科普富民兴边工作情况汇报》,2011年11月。
    4谢伟等著:《向文化要发展西盟佤族经济文化现象透析》,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1西盟县政府办:《西盟县情概况》,2009 1-5发布,(http://pexm.xxgk.yn.gov.cn)。
    1鲁刚主编:《人文论从》(社会学卷),昆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2崔欣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3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1 Richards Jenkins, "Social identity", Rom ledge.1996, P7.
    2李莲:《全球化背景下佤族社会文化的变迁》,《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5期。
    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韩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1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孟航:《中国佤族人口分布格局及社会发展浅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第6期。
    1格桑顿珠,纳麒等著:《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1页。
    1 Phinney, J.S., The 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a new scale for use with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from diverse group.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1992(7),156-176.
    1 Ethnic attitudes in relation to ethnic pride and ethnic differentiatio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1(5).pp583-602.
    1.[德]阿克赛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28页。
    2.[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戴维斌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页。
    3.[英]巴特·范·斯延博根:《公民身份的条件》,郭台辉译,长春:吉林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49页。
    4.本书编写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1页。
    5.毕登程,隋嘎:《司岗里》(佤族创世史诗),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6.[英]布赖恩·特纳:《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郭忠华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3页。
    7.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沈阳:辽宁的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5页。
    8.段世林:《佤族历史文化探秘》,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7-290页.
    9.《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
    10.董建中:《云南蓝皮书·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02-2003年)》,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56页。
    11.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8页。
    1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13.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173页。
    15.复旦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16.郭家骥主编:王贤全,《2007-2008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载自《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与构建和谐文化研究——以云南若干少数民族为例》,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黄泽:《西南民族节日文化》,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页。
    18.黄光成:《云南民族文化纵横探》,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62页。
    19.(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桂方先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8页。
    20.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21.金炳镐:《新中国民族政策60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0页。
    22.《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2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韩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24.[英]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25.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26.李明富:《沧源佤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981页。
    27.林耀华:《民族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151页。
    28.卢文格:《自我的发展》,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60页。
    29.罗之基:《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20440页。
    30.麻国庆:《文化人类学——走进他者的世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31.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艺术》(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3页。
    32.马戌:《民族与社会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231页。
    33.普洱市民族立法指导组办公室,普洱市人大常委会民族华侨工作委员会合编:《普洱市民族立法汇编》,2008年版,第43页。
    34.秦和平:《西南民族地区的毒品危害及其对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35.邱皓政:《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SPSS中文视窗版数据分析范例解析》,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246页。
    36.[美]塞谬尔·亨延顿著:《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37.斯蒂文·郝瑞:《田追踪的民族关系与族群认同———中国西南彝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3-284。
    38.佤族简史编写组:《佤族简史》,昆明:云南人民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39.万明钢:《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人同样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6、21、64页。
    40.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的实践和理论探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7页。
    41.王文光,龙晓燕:《云南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概要》,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0页。
    42.王文光等著:《云南近现代民族发展史纲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7页。
    43.王学兵:《司岗里传说》,内蒙古: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44.魏德明:《佤族历史与文化研究》,芒市:德宏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
    45.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事务》,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46.西盟佤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西盟佤族自治县概况》,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3、48页。
    47.谢伟等著:《向文化要发展——西盟佤族经济文化现象分析》,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67、158页。
    48.尤中:《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7-48页。
    49.于光远,转引龙远蔚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50.云南省编辑委员会:《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佤族社会历史调查》(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7页。
    51.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编纂委员会:《西盟佤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8-90、427页。
    52.云南文史资料选集(第44辑):《云南民族工作回忆录》(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
    53.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云南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2007》,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54.[美]詹姆士著:《心理学原理》(选译),唐钺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45页。
    55.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56.张海珍,李娅玲:《普洱民族文化概览》,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57.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4-126页。
    5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
    48辑云南民族工作回忆录》(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2页。
    59.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28页。
    6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6页。
    6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简史丛书:《当代云南简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62.组织行为学编写组:《新编组织行为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105页。
    63.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48页。
    64.左永平:《木鼓回归——佤族文化特质和当代价值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1.陈晶:《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及其发展》(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5月,第23页。
    2.陈晓婧:《浅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民族认同》,《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第4页。
    3.陈志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马拉西亚为例(下)》,罗左毅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第23-29页。
    4.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5.第六次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http://www.mlxxgk.cn。
    6.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第1-9页。
    7.高永久:《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第20页。
    8.高永久:《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研究》,2012年第2期。
    9.《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身份的规》,20030217发布,(http://www.enr.cn/folk/mzze/2003021714)。
    10.郭艳:《全球化时代的后发展国家:国家认同遭遇“去中心化”》,《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9期,第39页。
    11.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兼与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商榷’》,《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2.何平:《从境外诸国文献和传说看佤族的形成》,《思想战线》,2006年第6期,第107页。
    13.何茂莉:《非主体民族的心理认同保持》,《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1期,第87-88页。
    14.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5.胡锦涛:《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好局面》,光明日报,2000年10月27日。
    16.黄岩: 《浅析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 《赤峰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7.姜勇:《论庸俗民族认同观》,《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8-43页。
    18.金志远:《论国家认同与民族(族群)认同的共生性》,《前沿》,2010年第19期128-133页。
    19.来自豆丁网,罗云:《西盟教育管理现状调查》。
    20.兰林友:《论族群认同与族群认同理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29-30页。
    21.郎晓波:《从“生存”到“发展”: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工问题》,《中国青年研究》,2009第11期。
    22.李菁怡,施国庆,周建:《生态移民工作中的民族心理认同》,《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第3期第156-157页,
    23.李德明等:《认知老化模型的研究》,《心理学报》,1999年第1期,第98-103页。
    24.李晶:《朝鲜族的认同意识研究》(博士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第7375页。
    25.李莲:《全球化背景下佤族社会文化的变迁》,《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5期。
    26.李美枝,李怡青:《台湾地区群体关系与国族认同的显性与隐性意识》,《台湾:本土心理研究》,2003年第12期,第39-71页。
    27.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了理论评述》,《兰州学刊》,2005年第4期。
    28.李子贤:《论佤族神话——兼论活形态神话的特征》,《思想战线》,1987年第6期。
    29.刘吉昌:《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35页。
    30.刘莉:《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与民族认同的构建》,《思想战线》,2011年第6期,第16-20页。
    31.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32.马志敏博士论文:《中国共产党云南民族工作研究》(博士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第113页。
    33.欧阳景根:《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制度性国家认同的实现机制》,《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4248,154页。
    34.祁金玉:《国家认同与公民身份的生成场域:学校教育的衍生功能》,《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第38-42页。
    35.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第21-25页。
    36.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6月第25页。
    37.沈茂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8.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博士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7年,第19、66页。
    39.数据来自《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二〇一一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重点》,西盟县政府提供。
    40.陶红梅:《影响佤族农户经济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年8月上旬刊,经过整理。
    41.万明钢:《论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与面临的困境》,《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1期,第58-62页。
    42.万明钢,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心理学报》,2004年第1期,第 83-88页。
    43.王希恩:《民族认同发生论》,《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5年第5期。
    44.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第17-21页。
    45.王兵:《群体认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北京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社会心理学专业博士后研究报告,2001年。
    46.王二平等著:《社会预警系统与心理学》,《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4期,第363-367页。
    47.王文光,翟国强:《西南民族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关系述论》,《思想战线》,2005年第2期,第29-35页。
    48.王文光,张曙辉:《利益、权利与民族认同》,《思想战线》,2009年第5期,第7-8页。
    49.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期,第102-107。
    50.西盟教育局:《西盟佤族自治县民族教育情况汇报》,2005年3月。
    51.西盟政府公开信息网:《西盟佤族自治县科普富民兴边工作情况汇报》。
    52.西盟县政府办:《西盟县情概况》,2009-1-5发布,(http://pexm.xxgk.yn.gov.cn)。
    53.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76-83页。
    54.谢曼等:《下岗/失业人员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因素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117-123页。
    55.徐杰舜:《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109-118页。
    56.徐黎丽,孙金菊,夏妍:《影响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变量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57.杨筱:《认同与国家关系:一种文化理论》(博士论文),北京:社会科学院,2000年第32、44页。
    58.袁娥,陈晓婧:《当代民族认同的建构思考》,《民族学刊》,2011年第3期,第75页。
    59.张立军,曲铁华:《社会和谐发展的民族认同及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182-186页。
    60.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3期,第75-480页。
    61.张永红,刘德:《试论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62.张友国:《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何以可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2期,第150-157页。
    63.曾满超等:《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挑战和政策》,百度文库。
    64.赵富荣:《司岗里在佤族民间文学中的重要位置》,《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65.赵志裕等:《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第202-223页。
    66.郑晓云:《中华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21世纪的强盛——兼论祖国统一》,《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67.郑连斌等著:《佤族的体质特征》,《人类学学报》,2007年第3期。
    68.周大鸣:《动荡中的客家族群与族群意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13-20页。
    69.周建新,黄超:《跨国民族劳务输出中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思想战线》,2011年第2期,第28页。
    70.周建新,罗柳宁:《试论多样性文化互动下的民族认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94-95页。
    71.周平:《边疆治理视野中的认同问题》,《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117页。
    72.左永平:《现代社会中的佤族原始文化遗存调查》,《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
    1.Andujo, " E thnic identity of transethnically adopted Hispanic adolescents", Social Work,1988(3), pp531-535.
    2. Banks, J. A., "Handbook of Research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Second Edi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 0 Bass,2004, pp206.
    3. Berry, J. W.,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of Culture", Canadian Psychology,2004(4), pp315-316.
    4.Berry, J. W.,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in plural societies", Canadian Psychology,1999(5), pp1-9.
    5. Birman, D., etc., "A tale of two:replication of a study on the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immigrant adolescents former Soviet Union in a different community context",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5(1), pp83-101.
    6. Carla, J., "Reginal Racial identity 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 women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8 (1), pp28-36.
    7. Cross, W., "The Thomas and Cross models of psychology nigrescence, A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Black Psychology,1978(4), pp13-31.
    8. Doan, G.0.& Stephan, V. W.,"The functions of ethnic identity:A New Mexico Hispanic examp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06(30), pp229-241.
    9. Erikson, E.,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1968.
    10. Helen A, Roderick 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cial identity cluster profile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000(4), ppl94-202.
    11. Helms, J. E., "An update of Helms'white and people of color racial identity models:In Ponterotto J. G., Casas J M, Suzuki L A, Alexander C M ed. 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Thousand oaks, C. A:Sage,1996,pp181-198.
    12.John.,A.,etc.,"Social attribution,self-esteem,and Social identity", Current in Social psychology ,2000(5),pp56-75.
    13.John Hutchison and Anthony D.Smith,"Nationalism",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14.Karlsen, S. & NaZroo,J.Y.,"Agency and Structure:The Impact of Ethnic Identity and Racism on the Heath of Ethnic Minority people", Sociology of Health and lllness, 2002(1), PP1-20.
    15.Parham,T.,"Cycles of psychological nigrescence",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1989(9), PP187-226.
    16.Phinney,J.S.,"Stages of ethnic identity group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989(9).
    17.Phinney,J.S.,"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s of research Phychological bulletin, 1990(3), pp499-514
    18.Phinney, J.S.,"The mult 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 a new scale for use with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from diverse group," Journal of Adolescent rosearch,1992(7),156-176.
    19.Phinney,J.S.,"Identity formation across cultures: The interaction of personal, social, and historical change", Human Development,2000(1), pp27-32.
    20.Richards Jenkins,"Social identity",Rout ledge,1996, pp7.
    21.Schlesinger,A.,"The Disuniting of America,Reflections of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Knoxville, TN: Whittle Direct books, 1991, pp107.
    22.Smith, E.P.,etc.,"Ethnic identity and it srelationship to self esteem, perceived efficacy and prosocial atti tude in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Adolesence,1999(22),pp867-880.
    23.Simth, E.J., "Ethnic dentity developmen: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r a theo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majority/minority status t",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991(1), pp70.
    24. Tajfel, H.&Turner, J. C., "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Worchel S, Austin W(eds). Psychology of Intergoup of Relations," Chicago: :Nelson Hall,1978(8), pp7-24.
    25. Tajfel, H., "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1, pp5.
    26. Ting-Toomey, S., etc., "JEthnic/culturalidentity salience and conflict styles in four U. S. ethnic grou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00(24), pp47-81.
    27. Umana-Tylor, A, J., "An exploration of the ethnic identity scale among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 For indicators of Positive Development Conference,2003, pp12.
    28. Valk, A. & karu, K., "Ethnic attitude in relation to ethnic pride and ethnic differentiatio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1 (5), pp583-602.
    29. William Bloom, "Person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PP.35-40.
    30. Zheng Lianbin, "A Study on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A's Ethnic Group Identity", Journal of Anthropology,2007 (3), pp249-25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