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发展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小企业集群是当前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也是一种迅速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发展模式。近二三十年来,以硅谷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集群的强烈创新性以及意大利北部传统企业集群的强烈国际竞争力,使中小企业集群现象越来越引起各国学术界、企业和政府的关注。中小企业集群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以及对产业结构变革的影响、对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使得它们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和竞争力的主要标志。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于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尽管学术界已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但在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和演进机制层面上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本文的主旨是在这方面进行若干有益的探索,并力求有所突破。
     中小企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的形成和演进,受到多层面的因素作用,其中既有来自市场的经济因素,又有地区特有的文化因素,因此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和演进的规律,必须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多个视觉进行交叉性思考。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尝试将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纳入中小企业集群演进的分析框架,并论证了:中小企业集群演进的实质就是完全竞争市场向垄断竞争市场的演变过程。(2)从企业竞争的角度论述了中小企业集群演进的四个阶段。(3)提出非注册企业的概念,论述了非注册企业在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4)本文的研究显示,创新是中小企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和向更高阶段演进的源泉。
     本文认为,中小企业集群形成于具有一定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积淀的区域,实现内生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中小企业集群演进的必然结果。政府应深刻把握企业集群的本质特征,创造一个有利于竞争和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降低企业交易及创新成本,积极推动地方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Small-medium enterprise clusters are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style of th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 modern economics, and are also a development model which can promote the district competition ability.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 innovation in the high-tech enterprise clusters such as ones in the Silicon Valley and the powerful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among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clusters in the Third Italy, the phenomenon of small-medium enterprise clusters have become the focus concern in the research field. The variety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he small-medium enterprise cluster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make the small-medium enterprise clusters become the main symbol of the district competition ability in China. The research on the small-medium enterprise clusters is very important to promo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medium enterprises and enhancing the district competition ability in both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theoretical outcomes in the academic field, the ones in the small-medium enterprise clusters' evolution mechanism is not enough. And this thesis wishes to do some contributions in this aspect.
     The small-medium enterprise clusters are a complicated social phenomenon. Their evolution are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some of which are economic, some of which are cultural and social, so the research on the rule of the small-medium enterprise cluster's evolution must be based on various theoretical methods and be studied from several perspectives. The innovations of this thesis are as follows:
     1. The market structure of perfect competition is put into the framework of small-medium enterprise clusters' evolution, and this thesis suggests that the nature of the small-medium enterprise clusters' evolution is the evolution from perfect competition to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2. Based on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on, the four stages of small-medium enterprise clusters' evolution is discussed.
     3. The definition of non-registration enterprise is put forward, and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function of non-registration enterprise in Chinese small-medium enterprise clusters' development.
     4. Innovation is the headspring of small-medium enterprise clusters to evolve to the higher level, and obtains the competition advantage.
     This thesis suggests that the small-medium enterprise clusters are formed in the region which innovation culture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s are accumulated.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industry's upgrading,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re the inevitable results of the small-medium enterprise clusters' evolu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grasp the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mall-medium enterprise clusters, create a social cultural environment which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are encouraged, provide sufficient public service, reduce enterprise transaction and innovation cost, impel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medium enterprise clusters.
引文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80页。
    [2]Paul 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9,No.3,1991.
    [3][日]藤田昌久,《集聚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4][日]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空间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5][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46和147页。
    [1]Michael Porter,Cluster and economics of new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1]Michael J.Enright,Regional Cluster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Research Agenda,1996.
    [2]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4页。
    [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中译本,上卷第11-12页。
    [1]C.C.Allen,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Birminghan and the Black Country,1860-1927,London 1929,P56-57.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81页。
    [3]John Wilson and Andrew Popp(eds),Industrial clusters and regional business in England,1750-1970,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3.
    [1]陈乃醒、傅贤治:《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05-200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1月,第5页。
    [1]A.J.Scott andM.Stoper.Regions,Globalization,Development[J].Regional Studies,2003,37:579 - 593.
    [2]广东人将中小企业集群称为专业镇。
    [3]符正平:《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4]2006年12月4日《经济观察报》报道:虎门目前拥有服装企业6000多家,其中上规模的有1300多家,有35万人从事服装产业,年生产服装2亿件,年销售额180亿元,出口创汇近15亿美元,其中近一半服装销往国外。诞生了以纯、松鹰、灰鼠等一大批超大规模服装生产企业。
    [5]吴德进:《产业集群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第4页。
    [1]盛世豪、郑燕伟:《“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2]钟朋荣:《北京日报》,2003年3月3日。
    [1]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3月
    [2]《中小企业创办、生存和关闭的实证分析--美国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刘玒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
    [3]《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11月6日。
    [4]美国中小企业中约有68%的企业在第一个5年内倒闭,19%的企业可以存活6-10年,只有13%的企业寿命超过10年。国内的企业也不例外。综合现有各种统计分析数据,中国中小企业总数应在2600万个
    [1][日]藤天昌久:《集聚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2][日]藤天昌久、[美]保罗·克鲁格曼:《空间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3]参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Concis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四卷,第214页。
    [1]理查德.阿诺特:《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四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60页。
    [1]勒施:《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567页。
    [1]Ahokangas,P.Hyry,M.and Rasanen,P,"Small technology 2 based firms in fast 2 growing regional clust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1999,2:pp.19-26.
    [1]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2]陈雪梅:《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3]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1]耿莉萍、陈念平:《经济地理学》,机械出版社,2006年3月,第89页。
    [1][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2][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2页。
    [3][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中译本,第122-123页。
    [1][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年中译本(上卷),第280页。
    [1][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年中译本(上卷),第284页。
    [2][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年中译本(上卷),第284页。
    [1][美]埃德加·M·胡佛(E·M·Hoover),《区域经济学导论》,1975年版,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90年11月版,第91页。
    [1][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年中译本(上卷),第284页。
    [1]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39页。
    [2]约瑟夫·熊彼特著:《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
    [1]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中译本,第8页。
    [2]同上书,第9页。
    [3]盛洪:《分工与交易》,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1月第一版,第33页。
    [1][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
    [2]Storper,M.1997,The Regional World:Territori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Economy[M].New York:Guilford Press.
    [3][美]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10月,第20页。
    [4][美]彼得·德鲁克:《创新与创业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227页。
    [6][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Polanyi,K.Primitive,Archaic and Modern Economies:Essays of Karl Polanyi,Boston:Beacon Press,1968.
    [1]Polanyi,K.Primitive,Archaic and Modern Economies:Essays of Karl Polanyi,Boston:Beacon Press,1968.
    [2]Granovetter,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191),P481-510.
    [1][美]安纳利·萨克森宁:《硅谷优势》,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6月。
    [2]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10月第1版。
    [3]Michael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p.225.
    [1][美]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71页。
    [1][美]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33页。
    [2][美]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59页。
    [3][美]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60页。
    [1]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77页。
    [2]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77页。
    [1]参考区域演化模型,见于:于永达:《集聚优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2]于永达:《集聚优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32页。
    [3]我们可以将中小企业集群看作是同类企业向某一点的集中,也就是企业集聚程度。
    [1][美]罗杰斯(E.M.Rogers),拉森(J.K.Larsen)著:《硅谷热》,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
    [2]埃弗雷特·M·罗杰斯、朱迪斯·K·拉森:《硅谷热》,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美]安纳利·萨克森宁:《硅谷优势》,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
    [1][美]彼得·F·德鲁克:《公司的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200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687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686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831页。
    [1]参见:[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
    [2]Michael E.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e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9-10).
    [1]简新华:《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58页。
    [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264页。
    [2]Dei O G,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ial district as an organisation model[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4,(2):463-483.
    [1][美]安纳利·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号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
    [1][原西德]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祝世康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轮》,中信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222页。
    [1][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2][日]藤田昌久著.集聚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3][日]]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著.空间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4][美]迈克尔·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
    [5]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
    [6][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7][美]弗朗西斯·福山著.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8][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M].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
    [9][美]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10月.
    [10][美]彼得·F·德鲁克:创新与创业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1][美]彼得·F·德鲁克.大变革时代的管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12][美]彼得·F·德鲁克:公司的概念[M].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13][英]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14][英]菲利普·韦布、桑德拉·韦布著.小企业基业长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2月.
    [15][英]理查德·阿诺特著.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四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
    [16][德]勒施著.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17][美]安纳利·萨克森宁.硅谷优势[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6月.
    [18][美]安纳利·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号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1月.
    [19][美]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20][美]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21][新加坡]李凯盛等.别让大象踩扁你--中小企业型成长战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年9月.
    [22][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朱迪斯·K·拉森:硅谷热[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3][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1月.
    [24][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1月.
    [25][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1月.
    [26][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1月.
    [27][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8]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Z](Concis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四卷.
    [29]钱伯海著.国民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30]钱伯海著.经济学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31]符正平著.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32]王缉慈著: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33]陈乃醒、傅贤治著.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05-2006[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1月.
    [34]吴德进著.产业集群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2月.
    [35]盛世豪、郑燕伟著.“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36]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年3月.
    [37]刘玒著.中小企业创办、生存和关闭的实证分析--美国中小企业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38]仇保兴著.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39]陈雪梅著.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40]盖文启著.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41]耿莉萍、陈念平.经济地理学[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6年3月.
    [42]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43]于永达.集聚优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44]简新华.产业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45]盛洪.分工与交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1月.
    [46]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47]张晓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5)[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48]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
    [49]王珺.论簇群经济的阶段性演进[J].学术研究,2002年第7期.
    [50]王珺、王峥:产业集群与企业成长[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51]张长立.产业集聚理论探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第12期.
    [52]王步芳.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1月.
    [53]宁钟.企业集群理论的演进及其评述[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
    [54]陈建煊、杨建梅、钟映宏.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第1期.
    [55]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期.
    [56]郑健壮、吴晓波.中小企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动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3期.
    [57]陈光、杨红燕.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模式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6月.
    [58]喻卫斌、崔海潮.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
    [59]迈克尔·E·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2期.
    [60]仇保兴.发展小企业集群要避免的陷阱[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1月.
    [61]石培哲.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探析[J].经济师,2000年3月.
    [62]粱小萌.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及区域协调[J].改革与战略,2000年5月.
    [63]丁云龙、李玉刚.从技术创新角度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
    [64]储小平、李桦.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2002年7月.
    [65]张仁寿.深化对“浙江模式”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3月.
    [66]蔡宁、吴结兵.企业集群和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7月.
    [67]郑胜利.论我国开展集群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9月.
    [68]陈剑锋、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8期.
    [69]李小建.经济地理学中的企业网络研究[J].经济地理,2002第6期.
    [70]刘恒江、陈继祥、周莉娜.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最新动态[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 年7月.
    [71]安虎森、朱妍.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J].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72]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J].经济研究,2002年8月.
    [73]郑凤田、唐忠.我国中小企业簇群成长的三维度原则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1月.
    [74]陈雪梅、赵珂.中小企业群形成的方式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2001年2月.
    [75]李永刚、祝青.浙江小企业群落式发展初探[J].财经论丛,2000年9月.
    [76]陆立军、白小虎.从鸡毛换糖到企业集群[J].财贸经济,2000年11月.
    [77]任志安、李梅.企业集群的信用优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7月.
    [78]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2月.
    [79]池仁勇.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条件与特征[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8月.
    [80]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0月.
    [81]冯邦彦、王鹤.企业集群生成机理模型初探[J].生产力研究,2004年6月.
    [82]谯薇、江文清、宗文哲.论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当代财经,2003年10月.
    [83]李涛.浅析意大利新兴工业化地区的兴起[J].世界地理研究,2001年3月.
    [1]Michael E.Porter,2000,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 in a Global Economy[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Vol.14.
    [2]Michael E.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e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9-10).
    [3]Paul Krugman.Development,Geography and Economic Theory[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5.
    [4]Paul 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9,No.3,1991.
    [5]Paul Krugman.1991,Geography and Trade[M].Mass.:MIT Press.
    [6]C.C.Allen.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Birminghan and the Black Country,1860-1927[M].London 1929.
    [7]John Wilson and Andrew Popp(eds),Industrial clusters and regional business in England, 1750-1970 [M].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3.
    [8]Michael J. Enrigh, Why Local Clusters are the Way to Win the Game [M],1992.
    [9]Michael J. Enright, Regional Cluster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 A Research Agenda, 1996.
    [10]Michael J . Enright.. The Globalization of Competition and the Localization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 Policies Toward Regional Clustering [C] in N. Hood and S. Young , Editors , The Globalization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ctiv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 London : Macmillan , 2000.
    [11] Scott, A. J. and Stoper M.. Regions, Globalization , Development [J]. Regional Studies , 2003 ,37.
    [12]Scott, A. J. and Storper, M. 1992.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C]. In: Storper M. and A. Scott(Ed.) Pathways to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Routledge.
    [13]Scott, A. J., and M. Storper. 1987.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 theoretical critique and reconstruction." [J]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34.
    [14]Markusen A 1996 : Stich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 : 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J] , Economic Geography 1996 , Vol. 72.
    [15]Saxenian A 1994 : Regional Advantage : 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 [M]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6]Fujita M. and J . F. Thisse. 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 [M].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7]Dei O G,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ial district as an organisation model [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1994,(2).
    [18]Granovetter, M. .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1, 1985.
    [19]Becattini ,G. 1990 ,"The Marshallian Industrial District :An Socioeconomic Notion. "[C] : Industrial Districts and Interfirm Cooperation In Italy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r Studies ,Geneva.
    [20]Piore M. &C. Sabel .1984 , 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 : Possibilities for Prosperity[M] .New York: Basic Books.
    [21]Schmitz , H. 1995 , "Collective Efficiency : Growth Path for Small Scale Industry. " [J].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 31. No. 4.
    [22]Storper ,M. 1990 ,"The Transition to Flexible Specialization in Industry :External Economics ,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Crossing of Industrial Divides. " [J].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3.
    [23]Storper ,M. 1997 , The Regional World :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Economy [M].New York : Guilford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