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谷崎润一郎在中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谷崎润一郎(Junichiru Tanizaki)一生创作颇丰,颇受日本学界关注,近年来,中国的谷崎文学研究也日渐丰富。本论文从谷崎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入手,通过梳理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不同译者笔下的谷崎润一郎,分析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谷崎润一郎在中国的群体接受情况,包括章克标对谷崎文学追求的认同,周作人与谷崎润一郎在散文世界的文学对话。本论文着重研究田汉对谷崎润一郎的创造性接受。在文学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中,田汉坚持着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性选择。
     谷崎润一郎与中国割舍不断的渊源也引起了我们探索的热情。他先后两次来中国旅行,中国二三十年代混乱的社会现实侵蚀着他的“中国趣味”。本论文详尽分析了谷崎润一郎“中国趣味”的嬗变过程,以及作家对中国的书写策略。
Junichiru Tanizaki persisted literature creatine in his whole life. Not only he concerned about the Japanese scholars,but Chinese has begined the literary studies about Tanizaki in recent yearsmore and more. In this paper, I will begin expositing from the Tanigasaki's Literature Translation in China. Relying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I will study Tanizaki Junichiru in the different translators described. Analysis the group acceptance for Tanizaki Junichiru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situation in China,which Zhang Kebiao was in agreement with Tanigasaki's literature pursuition, Zhou Zuo-ren and Tanigasaki dialogued in prose and literary world.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reative acception of Tian Han for the Tanizaki's. In the conflict of ideal and social reality, Tian Han has maintained a rational spirit of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The sources of enthusiasm which Tanizaki and China continued caused us to explore. He had been twice to China travel, his interesting for China suffered against the reality of China in two to three decades in the 21st century. In this paper, I will analysis detailed the process of Tanizaki's interesting for China and the writing way.
引文
①大逆事件又称幸德事件。明治四十三年,反动政府借口镇压日本社会主义运动,诬陷幸德秋水等社会主义者,宣称他们预谋暗杀天皇,大逆不道,并于次年将其中12人处以绞刑。这在日本历史上称为“大逆事件”。
    ②平野芳信.《谷崎润一郎研究史》之千叶俊二.《谷崎润一郎必携》.初版.东京:学灯社,2002年:198.
    ①平野芳信.《谷崎润一郎研究史》之千叶俊二.《谷崎润一郎必携》.初版.东京:学灯社,2002年:198.
    ②谷崎润一郎.《做了父亲之后》之《阴翳礼赞》.孟庆枢.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47.
    ①佐藤春夫.《润一郎,人及其艺术》之《秋风夜话》.初版.东京:学灯社:大正13年.10-11.
    ②此事发生于1919年神奈川县小田园町,谷崎厌倦了妻子千代,而千代与佐藤春夫交好,谷崎知道后本想把妻子让给佐藤,却突然反悔,对妻子重新焕发了兴致。这件事一直持续了五年。
    ③小林秀雄.《私小说论》.《经济往来》,昭和10年:5-8.
    ④福田恒存.《芥川·谷崎的私小说论议》.《人间》,昭和22年:19-22.
    ⑤生岛辽一.《谷崎润一郎——日本的古典主义》.《新潮》,昭和22年:46-48.
    ⑥生岛辽一.《细雪问答》.《中央公论》,昭和24年:32-35.
    ⑦吉田精一.《谷崎润一郎论——以<细雪>为中心》之《现代日本文学论》.第二版.东京:真光社.昭和22年9月.
    ⑧山本健吉.《<细雪>的褒贬》.《群像》.昭和25年:54-55.
    ⑨浅见渊.《<细雪>的世界》.《风雪》,昭和24年:12-13.
    ⑩永井荷.《细雪妄评》.《中央公论》,昭和22年:16-18.
    ①日夏耿之介.《<细雪>细评》之《谷崎文学》.初版.东京:朝日新闻社:昭和25年.现在复印本保存在日本图书馆.
    ②高桥义孝.《<墨东绮谭>与<细雪>》.《明治大正文学研究》.初版.东京:东京堂,昭和24年.
    ③三岛由纪夫.《谷崎论》.《朝日新闻》,昭和37年10月,17-19.
    ④三岛由纪夫.《谷崎润一郎论》之《三岛由纪夫的金色之死论》.《中央公论社》,昭和48年:17-22.
    ⑤河野多惠子.《谷崎文学与肯定的欲望》.《文艺春秋》,昭和51年:8-10.
    ⑥泉镜花是与谷崎同时代的诗人,于19世纪末开辟了“日本观念小说”之先河,但当时正与日本自然主义尚实的文学追求相冲突,他的浪漫主义风格不被日本主流文坛接受,被斥责为“异端文学”而游离于主流之外。主要代表作有:《琵琶传》,《冠弥左卫门》等,泉镜花辞世30多年之后,日本学界才掀起了重评泉镜花的热潮a
    ⑦关于“物语”作家的说法,柄谷行人从多个角度做了解释,首先从语法角度定位物语,认为“物语”是一种模式。接着从小说结构入手论证谷崎作为“物语”作家的可能性。他在《没有“情节”的“小说”论争》中谈到:“谷崎的小说,即使以现代为舞台的,基本上还是在重复着这个‘物语’的装置。以《痴人之爱》、《万年》为例,主人公相对于女人处于日常秩序的上位,但这种日常性的时间逐渐沉淀开始腐败。为了激活这个日常性的时间,把通常处于下层的女人作为‘贵种’颠倒过来,在女人的放纵和混沌之中,渐渐走向屈服没落的某种祝祭狂欢是不可缺少的。如此将来,我们当会明白:谷崎的小说正是被不断反复的祭礼。这比起他实际上十分倾倒于日本的物语文学这一事实更为重要。究其根本,他是一位‘物语’作家。”详见,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第六章“关于结构力——没有‘情节’的小说论争”,赵京华.初版.北京:三联书店,2003:165.⑧秦恒平.《谷崎润一郎——<源氏物语>体验》.初版.东京:筑摩书房,昭和51年:89-92.
    ①清水良典.《虚构与真实》.初版.东京:讲谈社,昭和65.
    ②福田陆太郎.《西洋にぉけゐ谷崎润一郎》之《谷崎润一郎研究》.初版.东京:八木书店,1972年.
    ③西原大辅.《海外的谷崎研究》.《国文学》,1998年:88-90.
    ④江藤淳,《Tanizaki's Vision of the West》,论文没有公开发表.
    ⑤Ito, Ken K. isions of Desire:Tanizaki's Fictional Words. The first edition. tanford:Stanford niversity Press,1991.
    ①Chambers, Anthony H.The Secret Window:Ideal Worlds in Tanizaki's Fiction. The first edition.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②driana Boscaro.《谷崎润一郎国际研讨会》,谷崎润一郎国际研讨会,1995,中央公社论,1997.
    ③ Adriana Boscaro. A Tanizaki Feast: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Venice. The first edition. Ann Arbor:Center for Japa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8.
    ④Adriana Boscaro. With a List of Films Based on Tanizaki's Works. The first edition. Compiled by Maria Roberta Novielli, Center for Japa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0.
    ⑤谢志宇.《论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主义作品》.《日本学刊》,2000年5月:120-127.
    ⑥张昀韬.《简论王尔德与谷崎润一郎小说的唯美特色》.《东北亚论坛》,2002年3月:74-75.
    ⑦赵忠明.《唯美主义:谷崎的文学世界》.《福建论坛》,2006年9月:97-99.
    ⑧张能泉.《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狮吼社的影响》.《日本学论坛》,2008年2月:14-18.
    ⑨曾真.《白薇对日本唯美派的接受与超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6月:100-102.
    ⑩曾真.《谷崎润一郎唯美主义文学论》.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11齐佩.《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世界》.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①山本周.《受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影响的中国唯美主义文学》.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②史永霞.《谷崎润一郎<文身>中的成年礼原型》.《日本研究》,2008年2月:88-90.
    ③王雨.《一部诠释日本文化中等级制和忠顺观的经典作品——<春琴抄>的另一种读法》.《东北亚论坛》,2002年3月:76-77.
    ④王述坤.《谈翻译遣词造句中的提炼——翻译谷崎文学名著点滴回眸》.《日语知识》,2001年12月:36-37.
    ⑤曾真.《谷崎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中心》.《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59-62.
    ⑥张能泉.《中国现代文坛对谷崎润一郎的翻译与接受》.《日本学论坛》,2007年4月:15-21.
    ⑦于桂玲.《谷崎润一郎的译介在中国——以<细雪>为例》.《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2月:98-100.
    ⑧蔡榕斌.《谷崎润一郎在中国的译介》,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⑨付丹丹.《中期谷崎文学的变化和统一》,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⑩戚江虹.《谷崎润一郎“东洋回归”之路》,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1丁敏华.《谷崎润一郎小说《春琴抄》的阴翳之美》,北京语言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2孟庆枢.《在东西文化之间——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文学》之《孟庆枢自选集》.初版.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227-248.
    13倪金华.《周作人与日本随笔——周作人思想艺术探源》.《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7期:45-51.
    14陈云哲.《谷崎润一郎的中国观》.《文艺争鸣》,2006年第5期:137-140.
    15崔玮玮.《谷崎润一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①贾植芳.《中国留日学生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比较文学》,1991年1期:38-47.
    ②这批留学生一般在1913年——1917年东渡日本。1913年郭沫若,郁达夫,1914年张资平,1916年田汉,1917年郑伯奇,1918年穆木天。
    ①郭沫若.《创作十年》之《郭沫若全集》(12卷).初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45.
    ②周作人.《留学的回忆》之《药堂杂文》.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02.
    ③郭沫若.《创作十年》之《郭沫若全集》(12卷).初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44-45.
    ①董建.《田汉传》.初版.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年:138.
    ②1928年,沈瑞先在《小说月报》第19卷第3期上刊登了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富美子的脚》
    ③查明建.《译者的文学视野与文学接受者的文化心态——王向远对一种奇特的文学接受现象的剖析》.《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134.
    ①章克标.《留日岁月》之《章克标文集》(下).初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76.
    ②李何林.《近廿年中国文艺思潮论》.初版.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45年.这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版.
    ③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年).初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08.
    ④周作人.《日本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新青年》,1918年7月第五卷第一号.
    ①沈雁冰.《“大转变时期”何时来呢》.《文学》周报,1923年第103期.
    ②即谷崎润一郎的小说《痴人之爱》
    ③夏衍著,周巍峙主编.《夏衍全集》第16卷(书信日记).初版.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215.
    ④杨骚.《杨骚选集·序言》.初版.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6.
    ⑤杨骚.《十日米糊记》之《杨骚选集》.初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617.
    ①谢六逸.《日本文学史》.初版.上海:上海北新书局发行,1929年:90.
    ①谷崎润一郎.《谷崎润一郎集·序言》.章克标.初版.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1.
    ②章克标.《谷崎润一郎集·序言》.初版.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3.
    ③芥川龙之介.《文艺的,过于文艺的》之《芥川龙之介全集·评论》第四卷.高慧勤,魏大海.初版.济南:山东文艺 出版社,2005:327-396.
    ①方光焘,章克标.《为人生的艺术与为艺术的艺术》之《文学入门》.初版.上海:开明书店,民国22年:71-72.
    ②谷崎润一郎.《恶魔》.章士元.初版.上海:上海华通书局出版,1930年.
    ③谷崎润一郎.《一个少年的恐怖》之《日本现代名家小说集》(二).章克标.初版.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
    ①谷崎润一郎.《一个少年的恐怖》之《日本现代名家小说集》(二).章克标.初版.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103.
    ②谷崎润一郎.《一个少年的恐怖》之《日本现代名家小说集》(二).章克标.初版.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104.
    ③谷崎润一郎.《一个少年的恐怖》之《日本现代名家小说集》(二).章克标.初版.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1.
    ①转引,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初版.上海:生活书店,民国36年:120.
    ②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初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184.
    ③波德莱尔.《一九四六年沙龙》之《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初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218.
    ④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初版.上海:生活书店,民国36年:128.
    ①宋炳辉.《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初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0.
    ②周作人著.鲍耀明编.《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1960~1966》.初版.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①张菊香.《周作人年谱·序》.初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18.
    ②周作人.《艺术与生活》.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8.
    ③谷崎润一郎.《昨日今朝》.《风雨谈》,1943年4月第1期.70-75.
    ④张菊香.《周作人年谱,序》.初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5.
    ⑤周作人.《风雨谈》序言.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3.
    ①周作人.《立春以前》.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2.
    ②鲍耀明.《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初版.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404.
    ③谷崎润一郎.《谈艺》之《饶舌录》.汪正球.初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210-211.
    ④章克标.《谷崎润一郎集·序言》.初版.上海:开明书店,民国18年:5.
    ⑤转引:钱晓波.《知我心者,唯己一人——祭扫谷崎润一郎之墓》.《日语知识》,2001年12月:27.
    ①周作人.《苦竹杂记》.初版.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年:3.
    ②赵京华.《周作人与永井和风、谷崎润一郎》.《中国现代文学丛刊》,1998年2月:142.
    ③“异托邦”是福柯在1697年的一篇名为《另一个空间》的文章里提出的概念,是他在“乌托邦”的概念的基础上自己造的一个词汇。总的来说,异托邦是一个空间概念,福柯是这样定义的:“在每一种文化或文明中,还有一些地方,与现实完全对立的地方,它们在特定文化中共时性地表现、对比、颠倒了现实。它们作为乌托邦存在,但又是一些真实的地方,切切实实存在,并形成于该社会的基础中。这些地方往往是独立的、超然的,即使在现实中有它确定的方位,它似乎也不属于现实,与它所反映、表现的现实地方完全相反.它超然于现实之外但又是真实之地。
    ④周作人.《药味集》.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8.
    ⑤周作人.《药味集》.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8-19.
    ⑥周作人.《与友人谈怀乡书》之《周作人通信集》.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42.
    ⑦周作人.《怀东京》之《瓜豆集》.初版.长沙:岳麓书社出版发行,1989年:66.
    ⑧周作人.《瓜豆集》.初版:长沙:岳麓书社出版发行,1989年:66.
    ⑨周作人.《瓜豆集》.初版.长沙:岳麓书社出版发行,1989年:66.
    ①周作人.《明治文学追忆》之《立春以前》.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69.
    ②周作人.《日本管窥之三》之《风雨谈》.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81.
    ③周作人.《日本管窥之三》之《风雨谈》.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84.
    ④周作人.《日本管窥之三》之《风雨谈》.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84.
    ⑤周作人.《老年的书》之《秉烛后谈》.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37.
    ⑥周作人.《老年的书》之《秉烛后谈》.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38.
    ⑦周作人.《如厕读书》之《苦竹杂谈》.初版.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年:147.
    ①按:竞爽即媲美之意。
    ②周作人.《冬天的蝇》之《苦竹杂记》.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年:5.
    ③转引:赵京华.《周作人与永井和风、谷崎润一郎》.《中国现代文学丛刊》,1998年2月:89.
    ①西原大辅.《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赵怡.初版.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4-15.
    ②西原大辅.《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赵怡.初版.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9.
    ③西原大辅.《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赵怡.初版.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32.
    ①罗素.《中国问题》.秦悦.初版.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2.
    ②爱德华·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初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40.
    ①谷崎润一郎.《做了父亲之后》之《阴翳礼赞》.孟庆枢.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43.
    ②转引:王晓平著.《梅红樱粉——日本作家与中国文化》.初版.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262.
    ①周作人.《周作人书信·与友人谈怀乡书》初版.上海:青光藏,1933年:76.
    ②爱德华·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初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38.
    ①陶立莉.《麒麟形象考述》.《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0卷第2期:72.
    ②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初版.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324-325.
    ③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初版.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324-325.
    ①谷崎润一郎.《恶魔·麒麟》.林青华.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8.
    ②谷崎润一郎.《恶魔·麒麟》.林青华.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5.
    ③谷崎润一郎.《恶魔·麒麟》.林青华.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9.
    ④谷崎润一郎.《恶魔·麒麟》.林青华.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20.
    ⑤谷崎润一郎.《恶魔·麒麟》.林青华.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20.
    ⑥谷崎润一郎.《恶魔·麒麟》.林青华.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22.
    ①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第二版.北京:生活,知识,三联书店,2000年:57.
    ①转引:西原大辅.《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赵怡.初版.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42.
    ①西原大辅.《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赵怡.初版.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70.
    ②小谷一郎.《田汉在日本》.刘平.初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37-138.
    ①田汉.《田汉文集》(十一卷).初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451.
    ②小谷一郎.《田汉在日本·上海郊游记(二)见面会》.刘平.初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49.
    ③小谷一郎.《田汉在日本·上海郊游记(二)见面会》.刘平.初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50.
    ④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绪论》.王宇根.第二版.北京:生活,知识,三联书店,2000年:16.
    ⑤小谷一郎.《田汉在日本·上海通信》.刘平.初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35.
    ①田汉.《田汉文集(十四卷)·从悲哀的国里来》.初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88.
    ②谷崎润一郎.《神与人之间》.李漱泉.初版.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2-3.
    ③田汉.《田汉散文集》.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4.
    ①谢六逸.《二十年来的日本文学》.《小说月报》1929年第20卷第7期.
    ①谷崎润一郎.《做了父亲之后》之《阴翳礼赞》.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47.
    ②谷崎润一郎.《做了父亲之后》之《阴翳礼赞》.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47.
    ③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创造周刊》,1923年5月20日第2号.
    ④郑伯奇.《国民文学论》.《创造周刊》,1923年12月-1924年1月第33-35号.
    ⑤田汉.《一个未完成的银色的梦——到民间去》之《影视追怀录》.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2.
    ⑥谢六逸.《二十年来的日本文学》.《小说月报》,1929年第20卷第7期.
    ⑦小谷一郎.《日本印象记》之《田汉在日本》.刘平.初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年:43.
    ①宗白华.《田汉致郭沫若函》之《三叶集》.初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27.
    ②谢六逸.《二十年来的日本文学》.《小说月报》,1929年第20卷第七期.
    ③谷崎润一郎.《谈艺》之《饶舌录》.林青华.初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215.
    ①宗白华.《田汉致郭沫若函》之《三叶集》.初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69.
    ②“二元见解,,即:在社会运动方面很愿意为第四阶级而战,在艺术运动方面却仍保持着多量的艺术至上主义。具体见,田汉.《我们的自己批判》之《田汉文集》第14卷.初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246.
    ③田汉对“新浪漫主义”的解释比较宽泛,他在留学之时,把拜伦、雪莱等西方的浪漫主义文学与19世纪以来兴起于西方后来传入日本的各种现代主义(如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象征主义等)统称为新浪漫主义。他汲取现代主义的反叛精神,渴望完成社会之改造。
    ④谷崎润一郎.原载:《女性》.1926年6月第9卷第6期.
    ⑤田汉.《我们的自己批判》之《田汉论创作》.初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275.
    ⑥田汉.《给谷崎润一郎的信》.《南国》,1928年第5期.
    ①转引:山本喜久男.《日美欧比较电影史——外国电影对日本电影的影响》.郭二民.初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107-108.
    ②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初版.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56.
    ③田汉.《一个未完成的银色的梦——<到民间去>》之《影视追怀录》.初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2.
    ④1918年9月,田汉在日本有乐座观看了王尔德著、谷崎译的《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四幕剧,谷崎润一郎的《信西》一幕剧。在谷崎崭露头角时,田汉还只是一个普通留学生。
    ⑤谷崎润一郎第二次来华后,田汉见到谷崎就说:“在有乐剧场,‘业余艺术家俱乐部’首演的时候,我曾见过你,其中好像还有你的特写呢?”详见,小谷一郎.《上海郊游记》之《田汉在日本》.刘平.初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43.
    ①田汉.《女与蛇》之《田汉散文集》.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85.
    ②田汉.《银色的梦》之《田汉文集·十四卷》.初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107.
    ③田汉.《银色的梦》之《田汉文集·十四卷》.初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109.
    ④田汉.《一个未完成的银色的梦——<到民间去>》之《影视追怀录》.初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3.
    ⑤田汉.《一个未完成的银色的梦——<到民间去>》之《影视追怀录》.初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3.
    ①谷崎润一郎.《文身》之《恶魔》小说集.于雷.初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8.
    ②谷崎润一郎.《麒麟》之《恶魔》小说集.于雷.初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21.
    ③谷崎润一郎.《春琴抄》之《恶魔》小说集.于雷.初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266.
    ①谢六逸.《二十年来的日本文学》.《小说月报》,1929年第20卷第7期.
    ②田汉.《对党领导电影工作的一些体会》之《影视追怀录》.初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82.
    ③田汉.《对党领导电影工作的一些体会》之《影视追怀录》.初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80.
    ④宗白华.《三叶集》.初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106.
    ⑤田汉.《对党领导电影工作的一些体会》之《影视追怀录》.初版.北京: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83.
    ①Rodin.《罗丹艺术论》.葛赛尔,沈宝基.初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5-26.
    ②田汉.《<田汉戏曲集>第五集自序》之《田汉文集》第二卷.初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73年:418.
    ③田汉.《古潭的声音》之《田汉全集》第二卷.初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38.
    ④田汉.《古潭的声音》之《田汉全集》第二卷.初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37.
    ①章士元.《日本现代名家小说集》序言.初版.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3.
    ②田汉.《古谭的声音》之《田汉文集》第二卷.初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32.
    ③田汉.《我们的自己批判》之《田汉文集》第十四卷.初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268.
    ④田汉.《田汉文集》第一卷前言.初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3.
    ①郁达夫.《雪夜》之《郁达夫文集》第四卷.初版.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年:25.
    ①田汉.《梵婀与蔷薇》之《田汉文集》第一卷.初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30.
    ②转引:罗杰·福勒编.《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辞典》.初版.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344-345.
    ③李怡.《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初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①赵豊.《唯美主义》序言.徐京安.初版.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1988年:14.
    ②[日]高田瑞穗.《唯美派文学》之《唯美主义》.赵豊,徐京安.初版.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1988年:621.
    ①张能泉.《异域之美的接受者——论田汉与谷崎润一郎的关系》.《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3月:92
    ①田汉.《我们的自己批判》之《田汉文集》第十四卷.初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333.
    ②田汉.《一个未完成的银色的梦——<到民间去>》之《田汉论创作》.初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202.
    ①田汉.《我们的自己批判》之《田汉论创作》.初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8.
    ②谷崎润一郎.《神与人之间》.李淑泉.初版.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36年:59.
    ①谷崎润一郎.《神与人之间》.李淑泉.初版.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36年:42.
    ②谷崎润一郎.《译者序》之《神与人之间》.李漱泉.初版.北京:中华书局初版,1936年:1.
    ③谷崎润一郎.《前科犯》之《神与人之间》.李漱泉.初版.北京:中华书局初版,1936年:348.
    ④谷崎润一郎.《谷崎润一郎评传》之《神与人之间》.李漱泉.初版.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36年:39.
    ⑤谷崎润一郎.《谷崎润一郎评传》之《神与人之间》.李漱泉.初版.北京:中华书局初版,1936年:20.
    ①谷崎润一郎.《谷崎润一郎评传》之《神与人之间》.李漱泉.初版.北京:中华书局初版,1936年:52.
    ①小谷一郎.《上海郊游记》之《田汉在日本》.刘平.初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①西原大辅,《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赵怡.初版.北京:中华书局,2005.
    ②叶渭渠.《谷崎润一郎传》.初版.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
    1、中英文著作和学位论文按照姓氏排列。
    2、学术期刊、报刊杂志、学位论文按照出版年先后顺序排列。
    [1]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初版.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2]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初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3]董建.《田汉传》.北京:初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年.
    [4]方光焘,章克标.《文学入门》.初版.上海:开明书店,民国22年.
    [5]谷崎润一郎.《神与人之间》.李淑泉.初版.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36年.
    [6]谷崎润一郎.《饶舌录》.林青华.初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215.
    [7]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孟庆枢.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8]谷崎润一郎.《饶舌录》.汪正球.初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9]谷崎润一郎.《恶魔》.章士元.初版.上海:上海华通书局出版,1930年.
    [10]谷崎润一郎等.《日本现代名家小说集》.章克标.初版.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
    [11]谷崎润一郎.《谷崎润一郎集》.章克标.初版.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
    [12]谷崎润一郎.《痴人之爱》.郑明钦.初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
    [13]郭沫若.《郭沫若全集》(12卷).初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14]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初版.上海:生活书店,民国36年.
    [15]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第二版.北京:生活,知识,三联书店,2000年.
    [16]爱德华·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初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7]吉田精一.《现代日本文学论》,第二版.真光社,昭和22年.
    [18]芥川龙之介著,《芥川龙之介全集·评论》第四卷.高慧勤,魏大海.初版.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
    [19]李怡.《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初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
    [20]罗素.《中国问题》.秦悦.初版.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
    [21]孟庆枢.《孟庆枢自选集》.初版.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
    [22]干叶俊二.《谷崎润一郎必携》.初版.东京:学灯社,2002年.
    [23]山本喜久男.《日美欧比较电影史——外国电影对日本电影的影响》.郭二民.初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
    [24]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初版.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5]宋炳辉.《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初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6]田汉.《田汉文集》(十一卷).初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27]田汉.《田汉文集》(十四卷).初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28]田汉.《田汉文集》(二卷).初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73年.
    [29]田汉.《田汉文集》(一卷).初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
    [30]田汉.《田汉散文集》.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31]田汉.《影视追怀录》.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
    [32]田汉.《田汉论创作》.初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33]Rodin.《罗丹艺术论》.葛赛尔,沈宝基.初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4]王晓平著.《梅红樱粉——日本作家与中国文化》.初版.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
    [35]小谷一郎.《田汉在日本》.刘平.初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36]西原大辅.《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赵怡.初版.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7]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初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184.
    [38]谢六逸.《日本文学史》.初版.上海:上海北新书局发行,1929年.
    [39]夏衍著,周巍峙主编.《夏衍全集·书信日记》(第十六卷).初版.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
    [40]谢天振.《译介学》.初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41]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四卷.初版.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年.
    [42]杨骚.《杨骚选集》.初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
    [43]叶渭渠.《谷崎润一郎传》.初版.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
    [44]赵豊,徐京安.《唯美主义》.初版.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1988年.
    [45]章士元.《日本现代名家小说集》.初版.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
    [46]宗白华.《三叶集》.初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47]周作人.《周作人书信》初版.上海:青光藏,1933年.
    [48]周作人.《苦竹杂记》.初版.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年.
    [49]周作人.《药味集》.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50]周作人.《周作人通信集》.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51]周作人.《瓜豆集》.初版.长沙:岳麓书社出版发行,1989年.
    [52]周作人.《立春以前》.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53]周作人.《风雨谈》.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54]周作人.《秉烛后谈》.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55]周作人.《冬天的蝇》之《苦竹杂记》.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年.
    [56]张菊香.《周作人年谱》.初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
    [57]周作人.鲍耀明.《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1960——1966》.初版.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58]周作人.《药堂杂文》.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59]周作人.《艺术与生活》.初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60]章克标.《章克标文集》(上下),初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61]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年).初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Adriana Boscaro. A Tanizaki Feast: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Venice. The first edition. Ann Arbor:Center for Japa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8.
    [2]Adriana Boscaro. With a List of Films Based on Tanizaki's Works. The first edition. Compiled by Maria Roberta Novielli, Center for Japa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0.
    [3]Chambers, Anthony H. The Secret Window:Ideal Worlds in Tanizaki's Fiction. The first edition.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Ito, Ken K. Visions of Desire:Tanizaki's Fictional Words. The first edition.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1]贾植芳.《中国留日学生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比较文学》,1991年1期
    [2]孟庆枢.《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文学》.《日本学刊》,1996年第3期.
    [3]赵京华.《周作人与永井和风、谷崎润一郎》.《中国现代文学丛刊》,1998年2月.
    [4]查明建.《译者的文学视野与文学接受者的文化心态——王向远对一种奇特的文学接受现象的剖析》.《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
    [5]谢志宇.《论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主义作品》.《日本学刊》,2000年5月.
    [6]王述坤.《谈翻译遣词造句中的提炼——翻译谷崎文学名著点滴回眸》.《日语知识》,2001年12月.
    [7]张昀韬.《简论王尔德与谷崎润一郎唯美主义小说的唯美特色》.《东北亚论坛》,2002年3月.
    [8]倪金华.《周作人与日本随笔——周作人思想艺术探源》.《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7期.
    [9]王雨.《一部诠释日本文化中等级制和忠顺观的经典作品——<春琴抄>的另一种读法》.《东北亚论坛》,2002年3月.
    [10]曾真,《谷崎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中心》.《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1月.
    [11]张能泉.《异域之美的接受者——论田汉与谷崎润一郎的关系》.《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3月.
    [12]陈云哲.《谷崎润一郎的中国观》.《文艺争鸣》,2006年第5期.
    [13]陶立莉.《麒麟形象考述》.《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0卷第2期.
    [14]赵忠明.《唯美主义:谷崎的文学世界》.《福建论坛》,2006年9月.
    [15]于桂玲.《谷崎润一郎的译介在中国——以<细雪>为例》.《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2月.
    [16]张能泉.《中国现代文坛对谷崎润一郎的翻译与接受》.《日本学论坛》,2007年4月.
    [17]史永霞.《谷崎润一郎<文身>中的成年礼原型》.《日本研究》,2008年2月.
    [18]张能泉.《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狮吼社的影响》.《日本学论坛》,2008年2月.
    [19]曾真.《白薇对日本唯美派的接受与超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6月.
    [1]山本周.《受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影响的中国唯美主义文学》.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曾真.《谷崎润一郎唯美主义文学论》.湘潭大学,2003年.
    [3]齐佩.《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世界》.吉林大学,2004年.
    [4]付丹丹.《中期谷崎文学的变化和统一》.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戚江虹.《谷崎润一郎“东洋回归”之路》.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丁敏华.《谷崎润一郎小说《春琴抄》的阴翳之美》.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7]崔玮玮.《谷崎润一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蔡榕斌.《谷崎润一郎在中国的译介》.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10.
    [1]周作人.《日本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新青年》,1918年7月第5卷第1号.
    [2]沈雁冰.《“大转变时期”何时来呢》.《文学》周报,1923年第103期.
    [3]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创造周刊》,1923年5月20日第2号.
    [4]郑伯奇.《国民文学论》.《创造周刊》,1923年12月-1924年1月第33-35号.
    [5]田汉.《给谷崎润一郎的信》.《南国》,1928年第5期.
    [6]沈瑞先.《小说月报》.1928年第19卷第3期.
    [7]谢六逸.《二十年来的日本文学》.《小说月报》1929年第20卷第7期.
    唐沅,韩之友.《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初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