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行省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金朝在其统治前期和后期两度设置行省,从而形成了金朝独特的行省制度。金熙宗天会十五年,金廷在基本已完成封建官制改革的情况下,设置中央尚书省的外派机构——行台尚书省,作为在中央和元帅府双重统辖下直接统治汉地行政的专门机构,至海陵天德二年金朝中央集权达到空前强化时,具有地方分治色彩的行台尚书省最终被废罢。金后期,出于处理地方重大军政事务的需要,行省再度被广泛设置,它继承了中国历史上魏晋北朝、隋唐时期所设置的委授行台类型,发展出临时政务性行省、临时军事性行省和军政合一性行省3种类型,前两者在临时处理地方重大军政事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后者在金后期作为地方最高军政机构,对辖区内各地方机构实施军事与行政双重统辖,实际已经具有了地方行政建制的实态。同时,金后期行省在吸收前朝行台官制因素的基础上,融入了女真本民族的官制特点,形成了崭新的行省官制形态。金朝行省制度最终与金封建国家一同消亡,但它在统辖区域、设置类型和官制等方面,都对蒙元行省建置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对元朝行省制度的最终形成具有重大的贡献,因而它是中国省制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There were many Xingsheng in Later Jin Dynasty, which shaped its’unique system of Xingsheng . Xingsheng in Jin Dynasty originated from Xingtai from Cao Wei Dynasty to Tang Dynasty, but which shaped its’unique characters about its’establishment, official system and functions. So, Xingsheng in Jin Dynasy i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in the history of Sheng’s system, which had great effect on Xingsheng in Mongolia and Yuan Dynasty. This article is composed of seven parts.
     Part one: Introduction. First,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ason of title selected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ory and reality, regarding Xingsheng in Jin Dynasty as the key to researching the hidstory of Jin Dynasty in politics ,economy and military affairs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on Xingsheng in Jin Dynasty is comparatively weak which make our research to it very significative. Second, this chapter defines the basal concepts, such as Xingtai was relative to Department of State Affairs, Xingtai from CaoWei Dynasty to North Dynasty was composed of SuijiaXingtai and WeishouXingtai , which was composed of three styles that had important effects on Xingsheng in Later Jin Dynasty. At last, the chapt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research to Xingtai and Xingsheng from CaoWei Dynasty to Mongolia and Yuan Dynasty, pointing out achievements and insufficiencies of the studies, and bring forward this article will have some supplement and new breakthrough.
     ChapterⅠ: The origin of Xingtai -- Xingtai from Cao Wei Dynasty to Tang Dynasty. This chapter reviews the origin of Xingtai from Cao Wei Dynasty to Northern Dynasties, pointing out SuijiaXingtai was the earliest style of Xingtai which accompanied by emperor and minister who controlled the state. Next, the chapter study the establishment situation of Xingtai form northern Wei Dynasty to North Zhou Dynasty, thinking that WeishouXingtai followed by SuijiaXingtai was the main style of Xingtai which was composed of temporary administrative affairs Xingtai, temporary military Xingtai and army-politics united Xingtai, being characteristics of great power, extensive area, and many styles. At the last, the chapter reviews the establishment situation and the official system and functions of Xingtai in Sui Dynasty and Tang Dynasty, pointing out that its’official system was more perfect .
     ChapterⅡ: the establishment and change of Xingsheng in Jin Dynasty. First, This chapter studies the establishment situation and official system and functions of Xingtaishangshusheng in Jin earlier period, pointing out its’establishment and abolishment accompanied with the feudalism reform at that time, and it was a sort of big administrative area. Then , this chapter comprehensively reviews the Xingsheng’s establishment situation form Jin Zhangzong to Jin perishes, classifying them as temporary administrative affairs Xingsheng and temporary military Xingsheng and army-politics united Xingsheng, and general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pointing out these Xingsheng transformed from the local temporary organizations to the local resident organizations which were the highest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s.
     ChapterⅢ:The official system of Xingsheng in Later Jin Dynasty. First, this chapter concretely studies the status of the highest senior official of the organization of Xingsheng in Jin later Dynasty—Xingshengshi who was composed of minister of Department of State Affairs or officials who was conferred post of minister of Department of State Affairs, research its’administrative , military and diplomatic functions. Second, the chapter detailedly reviews the organization and officials of Xingsheng, pointing out Xingsheng’s organization was composed of administrative, military and supervising organizations which were formed of officials. At last, the chapt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s of Xingsheng from Jin Zhangzong to Jin perishes so that the change of them can clearly unfold, which transformed from the local temporary organizations to the local resident organizations which were the highest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s.
     ChapterⅣ: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Xingsheng in Jin later Dynasty and local organizations. The chapter concretely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Xingsheng in later Jin Dynasty and Xingyuanshuaifu, Xingliubu, Jingluesi and LuFuZhouXian. Xingyuanshuaifu was the branch of Military Command, which was controll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Jin Dynasty and Xingsheng and its’establishment intensified Xingsheng’s military force. Xingliubu was the branch of Six Ministries which was merely controll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Jin Dynasty and implemented the economical policy of it. Xingliubu wasn’t controlled by Xingsheng but its’establishment intensified the Xingsheng’s economy function. Jingluesi was the local organization in Jinxuanzong Dynasty, which composed of two types , one type was Jingluesi in Zhongdu and Hebei area which was characteristic of military, economical and administrative affaires, its’military and political affaires controlled by army-politics united Xingsheng; the other type was local military organization in Shandong and Hedong area which was characteristic of merely military affaires, its’ military affaires controlled by army-politics united Xingsheng. The status of Xingsheng was higher than LuFuZhouXian, among them, temporary administrative affairs Xingsheng and temporary military Xingsheng needed to collect munitions from LuFuZhouXian, and army-politics united Xingsheng govern LuFuZhouXian in the system of army-politics beside this, so it was actually the highest local military—political organization in Later Jin Dynasty.
     ChapterⅤ: The influence of the system of Xingsheng in Jin later Dynasty on Xingsheng in Mongolia and Yuan Dynasty. The chapter studies the direct influences of the districts , the types and the official system of Xingsheng in Jin later Dynasty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Xingsheng in Mongolia and Yuan Dynasty. First, Xingsheng in Jin later Dynasty was established above Lu, Xingsheng in Mongolia and Yuan Dynasty adopted this principle. Of course, on the basis of JinXingsheng’s district , Mengyuan Xingsheng’s district had a change of enlargement or reduction. Second, the types and official system of JinXingsheng was adopted by Mengyuan Xingsheng. In conclusion, the system of JinXingsheng had an direct and profound effect on Mengyuan Xingsheng’s system.
     the last one: Final report. This chapter makes a summary of the chapters fromⅡtoⅥ, and makes a summary and an appraisal of this article’s studies. During the studies, the article researches particularly the insufficient and unclear study on the origin of Xingtai from cao Wei Dynasty to North Dynasty, Xingtaishangshusheng in earlier Jin Dynasty and JinXingsheng’s effect on Mengyuan Xingsheng.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icle tries to study some problem which lack of research, such as the types and functions and official system of Xingsheng in Jin later Dynasty,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Xingsheng in Jin later Dynasty and local organizations. During the studies, we can find the insufficient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is the obstacle to more profound study, so we hopes can collect and find more historical materials that we can make further research to these problem.
引文
①《三国志》卷119《诸葛恪传》。
    ②《通典》卷22《职官四》“行台省”条。
    ③《通典》卷22《职官四》“行台省”条。
    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④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⑤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⑥牟发松《北朝行台地方官化考略》,载《文史》第33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10月。
    ①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④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⑥《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十二章,三民书局, 1990年5月三版, 1997年6月影印四版。
    ①[日]《九州大学东洋史论集》1974年12月第3号、1977年1月第5号、1979年3月第7号。
    ②《文史》第33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③《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9、10辑,1988年。
    ④《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1辑,1991年。
    ⑤《邺城暨北朝史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⑥张小稳:《近百年来魏晋至隋地方行政制度研究概况》,转引自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lishi/060404/1704441.html, 2006-04-04。
    ⑦张小稳:《魏晋南北朝时期行台的演变——兼论地方行台制度的渊源》,《人文杂志》2008年第3期。
    ⑧《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⑨《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6期。
    ①[日]镰田先生还历纪念会发行《历史学论丛》,昭和四十四年(1969)。
    ②《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③《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④[日]《历史与文化》4号,1959年。
    ⑤《江汉论坛》1994年第10期。
    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5期。
    ⑦《历史地理》第9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⑧《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5期。
    ⑨《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①程尼娜、付百臣主编《辽金史论丛——纪念张博泉教授逝世三周年论文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②《学原》第二卷第七期,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十七年(1948)。
    ③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室编《元史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④《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
    ⑤《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5年第3期。
    ①[日]《史学杂志》51编4号、5号,1940年。
    ②[日]《史学杂志》56编6号,1945年。
    ③谭其骧主编《长水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④[日]《东洋学报》第二十卷第3号,昭和八年(1932)。
    ⑤《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
    ⑥《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①《通典》卷22《职官四》“行台省”条。
    ①《三国志》卷119《诸葛恪传》载有“故遣中台近官,迎致犒赐”之语,第14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②《通典》卷22《职官四》“行台省”条,第129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③同上注。
    ④台湾学者严耕望《魏末北齐地方行台》(《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十二章,第799——815页。三民书局,1990年5月三版,1997年6月影印四版),日本学者古贺昭岑《北朝行台(一)》(载《九州大学东洋史论集》,第51——65页,1974年12月第3号)均持此论。继两位学者之后,各类文章、著作在提及行台起源时,更持此论无异,此处不再赘引。
    ⑤《晋书》卷2《太祖文帝纪》,第3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⑥《三国志》卷48《吴书·孙亮传》,第1154页。
    ⑦《晋书》卷2《太祖文帝纪》,第34页。
    ⑧《三国志》卷4《魏书·高贵乡公髦纪》,第140页,所记时间与《晋书》卷2《文帝纪》略有出入。
    ①《三国志》卷22《魏书·陈泰传》,第641页。
    ②散骑常侍是魏晋时期散骑省官员,黄门侍郎是门下省官员,他们是国家中枢决策机构的官员;尚书仆射是尚书台官员,是国家政务中枢机构官员。故三者一起,组成了国家最高政府中枢。见袁刚著《中国古代政府机构设置沿革》第三章,第175——179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③万斯同《魏将相大臣年表》,载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④袁刚著《中国古代政府机构设置沿革》第三章,第167页。
    ⑤《三国志》卷2《文帝纪》注[三]引《魏略》,第77页。
    ⑥《三国志》卷3《魏书·明帝纪》,第97—109页。
    ⑦随驾行台及后文委授行台之名,参见金前文、隋亮在《关于北魏委授行台机构及其内部主要职官的考察》(载自《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一文中的相关用语。
    ①《晋书》卷59《东海孝献王越传》,第1624页。
    ②《资治通鉴》卷87《晋纪九·怀帝永嘉四年》,第2755页。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③《资治通鉴》卷87《晋纪九·怀帝永嘉四年》,第2761页。
    ④《资治通鉴》卷87《晋纪九·怀帝永嘉五年》,第2764页、2765页。
    ⑤学界也有学者把这几处名义上的行台做为行台实体来探讨的,如张小稳《魏晋南北朝时期行台性质的演变——兼论地方行台制度的渊源》(《人文杂志》2008年第3期)一文,征引牟发松先生的观点,即持此论。笔者认为,行台之实体,必须具备中央尚书台外派机构这一特征,否则只能看作名称而已。在西晋国家政权倾覆或东晋皇帝及其国家中央机构被挟持的特殊情况下,中央尚书台已不存在或失去作用,所以已无从谈起向外地派驻机构,故实体机构性质的行台不可能产生。
    ⑥《晋书》卷81《蔡豹传》,第2112页。
    ⑦《晋书》卷67《温峤传》,第1790页、1794页。
    ①《晋书》卷76《王舒传》,第2001页。
    ②《资治通鉴》卷113《晋纪三十五·安帝元兴三年》,第3567页。
    ③《晋书》卷99《桓玄传》,第2599页。
    ④《晋书》卷105《石勒载记下》,第2748页。
    ⑤《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第3170页。
    ⑥《晋书》卷107《石季龙载记下》,第2794页。
    ①《魏书》卷2《太祖纪》,第3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①日本学者古贺昭岑也持此论,见其《北朝行台考(一)》,《九州大学东洋史论集》,第51——65页,1974年12月第3号。
    ②《魏书》卷28《庾业延传》,第684页、685页。
    ③《魏书》卷2《太祖纪》,第38页。
    ④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12章,第799——800页。
    ⑤《魏书》卷35《崔浩传》、卷40《陆定国传》、卷49《李遵传》、卷69《裴延儁传》。
    
    ①《魏书》卷9《肃宗纪》,第240页。
    ②《魏书》卷65《李平传》,第1453页。
    ①《魏书》卷41《源怀传》,第926页。
    ②《魏书》卷9《肃宗纪》,第234页、235页。
    ③《通典》卷22《职官四》“行台省”条,第134页。
    ①严耕望《东魏北齐行台区》,见《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第十二章,第807——808页。
    ②在这些特殊大行台中,高欢与宇文泰所领的大行台,延续至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之后,因其具有操纵皇帝废立的特殊地位,而发展成为霸府大行台,实际上控制了东、西魏两个国家的政权。
    ③《魏书》卷10《孝庄纪》,第257页。
    ④《魏书》卷75《尔朱天光传》,第1673页。
    ①《魏书》卷11《前废帝广陵王纪》,第276页;《北齐书》卷1、2《神武纪》,第7页——19页。
    ②《魏书》卷80《贺拔岳传》,第1783页。
    ③《周书》卷1《文帝纪》,第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④《魏书》卷11《后废帝纪》,第281页。
    ⑤《魏书》卷10《孝庄帝纪》,第266页。
    ①《魏书》卷11《后废帝纪》,第282页、285页。
    
    ①《北齐书》卷20《慕容绍宗传》,第273页。
    ②《北齐书》卷19《侯莫陈相传》,第259页。
    ③《北齐书》卷4《文宣纪》,第59页。
    ①《周书》卷1《文帝上》,第13页。
    ②《周书》卷16《独孤信传》,第264页。
    ③《魏书》卷12《孝静帝纪》,第301页。
    ④《魏书》卷12《孝静帝纪》,第301页。
    ⑤《周书》卷18《王思政传》,第295页。
    ⑥《周书》卷2《文帝下》,第21页。
    ①宇文泰先置霸府大行台于长安,沙苑之战后(537年十月)改置于同州,设置时间达17年之久。见前引陶贤都所著书第三章第二节,第173——200页。
    ②[日]山畸宏《隋朝行台考》,载镰田先生还历纪念会发行《历史学论丛》,第145——159页,昭和四十四年(1969)。
    ①《隋书》卷1《高祖纪》第16页。
    ②《隋书》卷1《高祖纪》,第20页、32页;《隋书》卷29《地理志上》“蜀郡”条,第826页。
    ③杜文玉《论隋唐时期的行台省》(《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一文,认为河北道行台省废于开皇九年。
    ④《资治通鉴》卷186《唐纪二·高祖武德元年》,第5826页。
    ①《旧唐书》卷39《地理志二》“洺州望”条,第1498页。校勘记曰:据《寰宇记》卷58,“八州”当作“七州”,第1561页。
    ②《资治通鉴》卷187《唐纪三·高祖武德二年》,第5838——5839页。
    
    ①《隋书》卷27《百官志》“行台省”条,第779页;《旧唐书》卷42《职官志》,第1809页。
    ②《隋书》卷27《百官志》北齐“行台”条,第759页。
    ①《隋书》卷45《秦王俊传》,第1239页。
    ②《旧唐书》卷61《窦轨传》,第2366页。
    ③《旧唐书》卷60《李孝恭传》,第2348页。
    ④《旧唐书》卷57《张长逊传》,第2302页。
    
    ①《旧唐书》卷61《窦轨传》,第2365页。
    ②《旧唐书》卷64《李建成传》,第2415页。
    ③《新唐书》卷38《地理志二》“陕州陕郡”条,第982页。
    ④《旧唐书》卷59《屈突通传》,第2322页。
    ⑤《隋书》卷62《元岩传》,第1476页。
    ①见李涵前引文。
    ②(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5,第8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05《绍兴六年九月庚寅》,第1711页。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②《金史》卷77《刘豫传》,第1761页;《三朝北盟会编》卷182《炎兴下帙82·起绍兴七年十一月十八日丙午尽其日》,第1318——1319页。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17《绍兴七年十有一月》,第1884——1885页。本处写作参阅了鲁西奇前引文。
    
    ①《金史》卷90《赵元传》,第1994页。
    ②《金史》卷4《熙宗纪》,第75页。
    
    ①《金史》卷55《百官志一》,第1219页。
    ②程妮娜著《金代政治制度研究》第七章,第140页。
     ①《金史》卷77《宗弼传》,第1754页。
    ①《金史》卷77《宗弼传》,第1754页。
    
    ①《金史》卷12《章宗纪》,第285页。
    ②《金史》卷27《河渠志》,第676页。
    ①《金史》卷14《宣宗纪上》,第301——305页。《元史》卷1《太祖纪》,第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②《金史》卷102《完颜弼传》,第2254页。
    ③《金史》卷99《徒单镒传》,第2191页。
    ④《金史》卷104《高霖传》,第2299页。
    ⑤《金史》卷14《宣宗纪上》,第305页;《金史》卷101《孛术鲁德裕传》,第2237页。
    ①《金史》卷99《徒单镒传》,第2190页。
    ①《金史》卷101《承晖传》,第2226页。
    ①《金史》卷109《陈规传》、卷103《完颜霆传》,第2402页、2385-2386页。
    ①《金史》卷108《侯挚传》,第2386页。
    ①《金史》卷24《地理志上》“上京路隆州”条,第552页。
    ②《金史》卷135《外国下》“高丽”条,第2888页。
    ③《金史》卷62《交聘表下》,第1485页。
    ④《金史》卷109《完颜素兰传》,第2401页。
    ①《金史》卷108《胥鼎传》,第2375页。
    
    ①《金史》卷103《白撒传》,第2487页。
    ②《金史》卷108《把胡鲁传》,第2390页。
    ③《金史》卷108《把胡鲁传》,第2391页。
    ①唐长孺《贞祐南迁后的河北砦寨与九公分封》,载《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①《金史》卷108《胥鼎传》,第2377页。
    ②《金史》卷112《完颜合达传》,第2466页。
    ③《金史》卷124《商衡传》,第2697页。
    ④《金史》卷116《徒单兀典传》,第2540页。
    ⑤《金史》卷15《宣宗纪中》,第344页。
    
    ①《金史》卷94《完颜襄传》,第2090页。
    ②《金史》卷108《胥鼎传》,第2376页。
    ③《金史》卷10《章宗纪二》,第243页。
    ④《金史》卷12《章宗纪四》,第278页。
    ⑤《金史》卷116《徒单兀典传》,第2538页。
    ①《金史》卷108《胥鼎传》,第2381页。
    ②《金史》卷109《古里甲石伦传》,第2443页。
    ③《金史》卷17《哀宗纪上》,第378页。
    ④《金史》卷18《哀宗纪下》,第397页。
    ⑤《金史》卷102《蒙古纲传》,第2257页。
    ⑥《金史》卷94《宗浩传》、卷98《完颜匡传》。
    ⑦《金史》卷17《哀宗纪上》,第382页。
    ①《金史》卷48《食货志三》,第1087页。
    ②程妮娜《试论金初路制》,《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1期。
    ①《金史》卷102《仆散安贞传》,第2244页。
    ②《金史》卷102《蒙古纲传》,第2257页。
    ③《金史》卷122《纥石烈鹤寿传》,第2667页。
    ④《金史》卷12《章宗纪四》,第276页。
    ⑤《金史》卷121《伯德梅和尚传》,第2644页。
    ⑥《金史》卷108《胥鼎传》贞祐三年“十月,鼎上言:‘臣所将义军,皆从来背本趋末、勇猛凶悍、盗窃亡命之徒,苟无训练统摄官以制之,则朋聚党,无所不至。乞许臣便宜置总领义军使、副及弹压,仍每五千人设训练一员,不惟预为防闲,使有畏忌,且令武艺精熟,人各为用。’上从之。”可见,胥鼎是当时金朝国家军队编制及训练方法演练义军的,次年二月,胥鼎行省河东,此义军当然也在其辖下,则宣宗时期军政合一性行省军队编制仿照金国家军队无疑,军官品秩也应同于金军军官品秩。
    ⑦临时军事性行省以军事职能为主自不待言,对于军政合一性行省,因设置期间始终处于战争状况,故军事性职能也要强于行政职能(见前文第三节“金迁都汴京以后的行省设置”:二、行省类型与特点)
    ⑧《金史》卷103《纥石烈桓端传》,第2299页。
    ⑨《金史》卷99《李革传》,第2197页。
    ①《金史》卷55《百官志一》“都元帅府经历”条、“枢密院经历”条,第1238——1240页。
    ②《金史》卷101《抹撚尽忠传》中有“中都?保〒泳≈遥┟苡敫剐脑Ц偻暄帐媚逼卸?南奔”的记载,第2228页。
    ③赵振华:《金代经历及其官印》,《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①《金史》卷110《杨云翼传》,第2422页。
    ②《金史》卷109《陈规传》,第2402页。
    
    ①《金史》卷12《章宗纪四》,第275页。
    ②《金史》卷27《河渠志》,第679页。
    ③《金史》卷90《完颜襄传》,第2090页。
    
    ①《金史》卷27《河渠志》,第680页。
    ②《金史》卷12《章宗纪四》,第280——283页。
    ③《金史》卷93《独吉思忠传》,第2064页。
    
    
    ①《蒙兀儿史记》卷31《蒲鲜万奴传》。
    ②《金史》卷62《交聘表下》,第1485页。
    ①见程妮娜师前引书,第139——140页。
    ②见程妮娜师前引书,见第134——135页。
    ③《金史》卷12《章宗纪四》,第275页。
    ①《金史》卷104《完颜寓传》,第2302页;卷118《苗道润传》,第2572页。
    
    ①《金史》卷118《郭文振传》,第2587页。
    ②《金史》卷124《郭虾蟆传》,第2709页。
    ③《金史》卷112《完颜合达传》,第2466——2467页。
    
    ①《金史》卷99《徒单镒传》,第2188页。
    ②本部分参阅了赵永春所著《金宋关系史》第七章,第311——3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③《金史》卷108《胥鼎传》,第2379页。
    
    ①《金史》卷123《杨沃衍传》,第2684页。
    ②《金史》卷15《宣宗纪中》,第337页;《金史》卷113《白撒传》,第2485页。
    ③《金史》卷118《武仙传》,第2578页。
    ④《金史》卷18《哀宗纪下》,第394页;卷116《徒单兀典传》,第2540页。
    
    ①《金史》卷117《国用安传》、卷119《完颜仲德传》。
    ②《金史》卷123《陀满胡土门传》,第2688页;卷100《完颜闾山传》,第2204页。
    ③《金史》卷108《胥鼎传》,第2382页。
    ①见景爱《金代官印集》,第254页。
    ①《金史》卷27《河渠志》“黄河”条,第676页。
    ②《金史》卷27《河渠志》“黄河”条,第676页。
    ③《金史》卷27《河渠志》“黄河”条,第677页。
    ①《金史》卷101《承晖传》,第2226页。
    ②宣宗迁都汴京后,设有两处临时军事性行省,一处为文中所提及的伐宋行省,另一处为筹集军需而设置的京东行省。
    ③《金史》卷102《仆散安贞传》,第2248页。
    ④《全辽金文》中册,引粤雅堂《金文最》卷80,第2135页。
    
    ①《金史》卷108《胥鼎传》,第2377页。
    ②《金史》卷104《王扩传》,第2295页。
    ①《金史》卷108《胥鼎传》,第2376页。
    ①《金史》卷107《高汝砺传》,第2358页;《金史》卷118《苗道润传》,第2571页。
    ①《金史》卷118《苗道润传》,第2572页。
    ②《金史》卷118《苗道润传》,第2572页。
    ③《金史》卷15《宣宗纪中》,第338页。当时山东行省事侯挚已离开山东回到河北行省任上,故河北地区的军政事务已由河北行省进行处置,不再受山东行省兼制。
    ④《金史》卷118《张甫张进传》,第2582页。
    ⑤《金史》卷118《张甫传》;《金史》卷15《宣宗纪中》,第343页。
     ①《金史》118《靖安民传》,第2583页。
    
    ①《金史》卷108《侯挚传》,第2387页。
    ②《金史》卷102《蒙古纲传》,第2258页。
    ③《金史》卷102《蒙古纲传》,第2260页。
    ①《金史》卷27《河渠志》“黄河”条,第677页。
    
    ①《金史》卷44《兵制》“养兵之法”,第1005页。
    ②《金史》卷11《章宗纪三》,第250页。
    ①军政合一性行省所需的军需物资,也需要从辖下的路府州县征发,这一点与临时军事性行省并无二致,本处不再赘述。
    ②迁都后,河南成为京畿之地,一则其地远离金之劲敌蒙古,二则金廷可就近直接统治,故没有设置军政合一性行省对当地实施军政统治。
    ③《金史》卷108《胥鼎传》,第2378页。
    ④《金史》卷108《胥鼎传》,第2379页。
    
    ①《金史》卷14《宣宗纪上》,第318页。
    ②《金史》卷108《胥鼎传》,第2375、2376页。
    ①《金史》卷108《胥鼎传》,第2377页。
    ②如《金史》卷124《马庆祥传》:“行省檄庆祥与治中胥谦分道清野”,第2696页;卷123《杨沃衍传》:“陕西行省檄沃衍清野”,第2685页。
    ①《金史》卷108《把胡鲁传》,第2391页。
    《元史》卷4《世祖纪一》至卷8《世祖纪五》,第57——172页。
    
    ①《元朝名臣事略》卷8《左丞姚文献公》,第162页。
    ②《元史》卷146《粘合重山传》,第2306页。
    ③《元史》卷146《杨惟中传》,第2307页。
    ④《元史》卷5《世祖纪二》,第82页。
    ⑤《元史》卷6《世祖纪三》,第112页。
    ⑥《元史》卷8《世祖纪五》,第154页。
    ⑦《元史》卷9《世祖纪六》,第191页、193页。
    ⑧《元史》卷11《世祖纪八》,第228页。
    
    ①《元史》卷150《耶律阿海传》,第3550页。
    ②《元史》卷119《木华黎传》,第2933页。
    ①《元史》卷5《世祖纪二》,第82页;同书同卷,第98页;同书卷9《世祖纪六》,第190页。
    ②《元史》卷8《世祖纪五》,第154页;卷8《世祖纪五》,第154页;卷11《世祖纪八》,第226、227页;卷11《世祖纪八》,第232页;卷129《来阿把赤传》,第3142页。
    ③有时在行台左、右丞相之上,还设有领行台尚书省事。
    ④《金史》卷55《百官志一》“行台之制”条,第1219页。
    ①胡祗遹:《正议大夫两浙都转运使李公墓志铭》,《全元文》卷158。
    ②胡祗遹:《大元故中顺大夫徽州路总管兼管内劝农事王公神道碑铭并序》,《全元文》卷188。
    ③《元史》卷170《张照传》,第3997页。
    ④《元史》卷128《阿里海牙传》,第3105页。
    ⑤《元史》卷133《怯烈传》,第3236页。
    ⑥李治安著《行省制度研究》第二章,第24页。
    ⑦笔者将李治安先生定义的固定化、半固定化行省,统一定义为军政合一性行省。
    ①李治安著《行省制度研究》第一章,第7——17页。
    ①《金史》卷77《宗弼传》,第1754页。
    [1]毕沅、阮元.山左金石志[O].清嘉庆二年(1797)阮氏小琅嬛仙馆刻本.
    [2]曹楙坚.章邱县志[Z].清道光十三年(1833)刻本.
    [3]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5]杜佑.通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6]段松苓.益都金石记[O].清光绪九年(1883)知益都事李溱刻本.
    [7]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8]郝经.陵川集[M].乾隆三年(1738)凤台王氏刻本.
    [9]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O].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
    [10]胡祗遹.紫山先生大全集[M].三怡堂丛书本.
    [11]柯劭忞.新元史[M].北京:中国书店影印,1988年.
    [12]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3]李鸿章.同治畿辅通志[Z].光绪十年(1884)刻本.
    [14]李庭.寓庵集[M].清宣统二年(1910)刻本.
    [15]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6]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17]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8]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19]刘敏中.中庵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20]刘祁.归潜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1]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2]罗福颐.满州金石志[O].民国二十六年(1937)满日文化协会印本.
    [23]骆天骧.类编长安志[Z].西安三秦书刊发行公司,1985年.
    [24]马端临.文献通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25]孟拱,曹元忠.蒙鞑备录校注[M].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笺经室刻本.
    [26]牛诚修.定襄金石考[O].民国二十一年(1932)铅印本.
    [27]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8]彭大雅.黑鞑事略[M].东方学会排印本,民国十五年(1926).
    [29]沈涛.常山贞石志[O].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本.
    [30]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31]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32]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33]同恕.榘庵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34]屠寄.蒙兀儿史记[M].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
    [35]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6]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37]王昶.金石萃編[O].清嘉庆十年(1805)经训堂刻本.
    [38]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M].四部丛刊初编本.
    [39]魏初.青崖集[M].四库珍本初集.
    [40]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1]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42]吴汝纶.深州风土记[Z].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文瑞书院刻本.
    [43]武億.偃师金石遗文记[O].清刻本.
    [44]熊梦祥.析津志辑佚[Z].北京古藉出版社,1983年.
    [45]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46]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47]杨奂.还山遗稿[M].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48]姚燧.牧庵集[M].四部丛刊初编本.
    [49]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50]佚名(编),金少英(校补).大金吊伐录校补[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51]佚名(编),汝企和(点校).续编两朝纲目备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52]宇文懋昭.大金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53]姚奠中.元好问全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54]张金吾.金文最.[G].北京:中华书局,1990.
    [55]张维.陇右金石录[O].甘肃省文献征集委员会校印本,民国三十二年(1943).
    [1]巴雅尔.金国的民族关系和成吉思汗的对金战略[J].内蒙古师范学院学报.1981(3):61-72.
    [2]蔡东洲.金都迁汴与金朝存亡[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16-18.
    [3]程妮娜.试论金初的路制[J].社会科学战线.1989(1):179-183.
    [4]程妮娜.元代朝鲜半岛征东行省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6(6):157-162.
    [5]邓奕琦.试论侯景之乱[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6):92-101.
    [6]董克昌.金廷的内外迁徙及其性质[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2):36-43.
    [7]董克昌.宋金外交往来初探[J].学习与探索.1990(2):133-140.
    [8]都兴智.金代官制的几个问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4):69-72.
    [9]杜文玉.论隋唐时期的行台省[J].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51-59.
    [10]范树梁、贾祥恩.金代民族政策评析[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48-57.
    [11]龚绍方.浅析木华黎经略中原的战略地位——兼论成吉思汗暂缓灭金的原因[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62-67.
    [12]韩志远.略论金抚州地区在蒙金战争期间的战略地位及元武宗在抚州建元中都的军事原因[J].文物春秋.1998(3):25-40.
    [13]何天明.试论蒙古灭金的历史原因和根本目的[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 (3):85-89.
    [14]胡保峰.略论金都南迁后金朝形势与宋金关系[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12):61-63.
    [15]黄澄.金章宗时期货币制度研究[J].黑龙江史志.2006(11):44-46.
    [16]金前文、隋亮.关于北魏委授行台机构及其内部主要职官的考察[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1):33-35.
    [17]瞿大风.金朝对山西地方武装首领的起用及其终结[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6-49.
    [18]瞿大风.金朝在山西的抗蒙部署[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2):37-40.
    [19]瞿大风.哲别攻取东京考述[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 37-41.
    [20]李玉年.金代科举沿革初探[J].东南文化.1998(1):102-109.
    [21]李跃.对金朝流通纸币的一些看法[J].南方文物.2004(1):43-47.
    [22]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J].历史研究.1997(5):82-99.
    [23]李治安.元代行省制起源与演化述论[J].南开学报.1997(2):59-67.
    [24]林荣贵.南宋与金的边疆经略[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2):20-31.
    [25]刘建丽.略论西夏与金朝的关系[J].宁夏社会科学.2005(3):76-80.
    [26]刘庆.金军战法及其对战争的影响[J].北方文物.1993(2):53-57.
    [27]柳春秋.曹操霸府研究[J].史学月刊.2002(8):44-53.
    [28]鲁西奇.金初行台尚书省与汉地统治政策[J].江汉论坛.1994(10):58-62.
    [29]鲁西奇.金末行省考述[J].湖北大学学报.1995(1):56-63.
    [30]吕建中.中国古代的行省制度[J].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2002(3):33-36.
    [31]孟宪军.试论金代的行省[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5):76-79.
    [32]牛建强.从中都(燕京)到南京(汴京):金王朝的最终覆亡[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1(4):1-5.
    [33]庞子营.略谈金代人口地理的几个问题[J].蒲峪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36-37.
    [34]屈文军.论元代中书省的本质[J].西北民族研究.2003(3):27-40.
    [35]任崇岳.论金末政局及其灭亡原因[J].商丘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11-18.
    [36]任崇岳.论蒙金关系[J].社会科学辑刊.1986(6):51-59.
    [37]宋炯.元代的征东行省[J].广西社会科学.2002(5):207-209.
    [38]孙丽梅.简述辽金时期的泰州[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42-45.
    [39]唐南博.金初枢密院建制辨析[J].蒲峪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45-47.
    [40]陶贤都.魏晋南北朝霸府与王朝更替[J].社会科学辑刊.2005(5):124-129.
    [41]王德朋.汉族士人与金末抗蒙斗争[J].东岳论丛.2006(4):135-139.
    [42]王宏志.金后期的抗蒙斗争及其失败原因[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1):42-49.
    [43]王磊.试论金朝的军需供应制度[D].
    [44]王禹浪、王宏北.论完颜宗翰——兼谈金朝初年的金宋关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1):1-10.
    [45]王曾瑜.金朝后期的军事机构和军区设置[J].河北学刊.1993(5):99-105.
    [46]吴宏岐.金元时世所谓的“山前”、“山后”[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2):16.
    [47]吴剑华.金代通货膨胀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89(4):30-46.
    [48]徐松巍.章宗时期金朝中衰原因初探[J].求是学刊.1990(5):86-92.
    [49]杨建新.评忽必烈的三位财政大臣[J].西北史地.1998(1):1-8.
    [50]姚大力.从“大断事官”制到中书省——论元初中枢机构的体制演变[J].历史研究.1993(1):60-74.
    [51]叶文飞.唐初行台省浅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4):84-90.
    [52]伊葆力.金代官印考证[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1):108-111.
    [53]张博泉.金天会四年“建尚书省”微议[J].社会科学辑刊.1987(4):35-38.
    [54]张博泉.宗翰和金初的派系斗争[J].史学集刊.1982(3):19-27.
    [55]张鹤泉.北魏行台僚佐考略[J].社会科学战线.2007(6):122-129.
    [56]张金铣.蒙古国前四汗时期中原官吏若干职名考释[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2):29-37.
    [57]张金铣.燕京行尚书省的建立及其职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5(3): 73-78.
    [58]张小稳.魏晋南北朝时期行台性质的演变——兼论地方行台制度的渊源[J].人文杂志.2008(3):144-150.
    [59]张啸虎.辽金遗士对元初政治建设与文化开拓的贡献[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53-58.
    [60]赵昆生.曹魏尚书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83-86.
    [61]赵鸣歧.简评蒲鲜万奴[J].北京文物.1986(2):68-76.
    [62]赵文坦.金元之际汉人世侯的兴起与政治动向[J].南开学报.2000(6):53-60.
    [63]赵永春.金宣宗对宋政策之失误[J].史学集刊.2006(3):21-26.
    [64]赵振华.金代经历及其官印[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3):79-82.
    [65]周峰.金代的赈灾与救济[J].北京文物.2001(1):75-80.
    [66]朱帮全、赵文坦.蒙古国时汉人世侯与蒙廷、燕京行台、达鲁花赤的关系[J].齐鲁学刊.2002(5):35-39.
    [67]朱玲玲.蒙金三峰山之战及其进军路线[J].军事历史研究.151-156.
    [68]左华明.北齐的并州尚书省[J].沧桑.2004(1-2):60-62.
    [1]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白寿彝.中国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蔡美彪.元史论丛[C].第六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4]陈得芝.《蒙元史研究丛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5]陈登原.国史旧闻[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6]陈高华.元史研究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7]陈茂同.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8]陈世松、匡裕彻.宋元战争史[M].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1988年.
    [9]陈述.辽金史论集[C].第二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
    [10]陈述.辽金史论集[C].第四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
    [11]陈振.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程妮娜.金代政治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G].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14]甘水仙源录[M].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藉出版社,正统《道藏》第19册.
    [15]顾颉刚、史念海.中国历代疆域沿革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6]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辽金元石刻文献全编[G].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17]胡昭曦、邹重华.宋蒙(元)关系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18]姜锡东、李华瑞.宋史研究论丛[C].第6辑.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金毓绂.辽海丛书[G].沈阳:辽沈书社,1984年影印本.
    [20]景爱.金代官印集[G].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21]拉施特.史集[G].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年.
    [22]李华瑞.宋夏关系史[M].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23]李锡厚、白滨.辽西夏金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4]李修生.全元文[G].南京:江苏古藉出版社,1999年.
    [25]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26]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27]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
    [28]程尼娜、傅百臣.辽金史论丛——纪念张博泉教授逝世三周年论文集[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9]辽金元史研究论集[C].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三册,大陆杂志社印行.
    [30]刘浦江.二十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G].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31]刘应李.大元混一方舆胜览[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
    [32]罗永生.三省制新探——以隋和唐前期门下省职掌与地位为中心[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3]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室.元史论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34]宁志新.隋唐使职制度研究(农牧工商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5]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36]邱树森.元史论丛[C].第七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37]施和金.北齐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38]谭其骧.长水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39]唐长孺.山居存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0]汪清.两汉魏晋南朝州、刺史制度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出版社,2006年.
    [41]王国维.观堂集林[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42]王慎荣、赵鸣岐.东夏史[M].天津:天津古藉出版社,1990年.
    [43]王曾瑜.金朝军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44]王仲荦.北周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5]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6]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47]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C].第11辑,1991年.
    [48]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C].第9、10辑,1988年.
    [49]魏嵩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K].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50]文史[C].第33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51]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2]兴振芳.续辽海丛书[G].沈阳市古藉书店,1993年影印本.
    [53]学原[J].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十七年(1949).
    [54]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M].台湾:三民书局,1990年5月三版,1997年6月影印。
    [55]阎凤梧.全辽金文[G].太原:江西古藉出版社,2002年.
    [56]杨志玖.元史三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57]邺城暨北朝史研究[C].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58]元史研究会.元史论丛[C].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59]袁冀.元史研究论集[C].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
    [60]张博泉.金史论稿[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61]张博泉.金史简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
    [62]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3]张政烺.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K].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年.
    [64]赵琦.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65]赵永春.金宋关系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66]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67]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中国历史地图集[Q].北京:中华地图学社出版,1975年.
    [68]周良宵、顾菊英.元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69]周清澍.元蒙史札[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
    [70]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日]东洋学报[C].第二十卷第3号,昭和八年(1932)二月.
    [2][日]九州大学东洋史论集[C].1974年12月第3号.1977年1月第5号.1979年3月第7号.
    [3][日]历史学论丛[C].镰田先生还历纪念会发行,昭和四十四年(1969)九月十三日.
    [4][日]历史与文化[C].4号,1959年.
    [5][日]史学杂志[C].51编4号、5号,1940年. 56编6号,194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