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无论差异多大的彼此,只要是在同一目标下,在同一个统一体内,都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都可以实现协同发展。当前,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选择上,从协同学理论中寻找对策,已经成为一些专家学者有意识的集体行为。
     本文运用比较优势、协同学及相关理论,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角度对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做了系统研究。长期以来,湖北西部地区农村面积广阔,是“老、少、边、穷”聚集区,相比于湖北东部地区的武汉城市圈的优势工业经济和城市群体系,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工业等产业的制约因素较多。但湖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面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重要机遇,又因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良好促动,更具有利用生态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较好基础和后发优势。
     旅游业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和强关联带动作用的产业,以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贡献性和与日俱增的旅游市场前景,对区域发展具有特殊作用。旅游业既是湖北西部地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有效切入点,也是湖北西部地区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因此,依托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对资源进行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谋求区域产业联动,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和产品集群,实现湖北西部地区的协同共进,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充分依据,而且在实践中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
     本文以湖北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域,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实地考察了湖北西部地区大多数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状况,分析了大量的文献、统计数据,从有效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立足于资源丰富而经济欠发达的发展现状分析,实证探索了后工业时代处于发展初期的资源丰富且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命题,对湖北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困境及成因、发展战略与发展路径选择等做了相关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提出整合集群、联动共进的“旅游引领,区域协同”的发展模式,以期能拓展资源型区域发展思路,为类似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第一部分“引论”为选题背景、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指出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构想、缓和区际差异等现实需要,依托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湖北西部地区发展上的协同共进,尤为必要和紧迫;并对区域发展研究的已有文献做了综述,从可持线发展、区域经济学、旅游学、城乡统筹论等多维视角对协同发展研究作了审视,进而以此为研究框架,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逻辑思路,提出了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部分,对区域发展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分别以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学理论、协同理论、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对区域发展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理论研究,并为第四、第五部分针对客观实际的分析评价后所形成的反思内容进行引导式铺垫。
     第三部分为“发展现状与困境”。这一部分主要以资源、环境、发展为主题,首先从区域概况、资源禀赋、交通状况、生态环境、产业变迁等方面,对湖北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作了细致分析,深刻剖析了发展的新意不足、环境生态失衡、产业结构趋同等诸多困境的成因问题。
     第四部分是发展战略部分。本部分旨在论证湖北西部地区选择以旅游为引领的发展战略的合理性。首先,尝试对现状与困境做出针对性的理论思考,提出在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要以较优势理论确立发展先导,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奠定发展基础,以社会学理论提供发展依据;其次,分析了湖北西部发展旅游业的现实基础(政策环境、适宜的社会氛围以及地缘的一体性、生态的良好性和交通的通达性)和比较优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条件,显著扩增的旅游市场需求、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以及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引擎效用(加速发展优势转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生态文明发展等),随后提出了湖北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选择(以旅游发展形成区域发展引擎,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引领区域统筹协调)。
     第五部分为发展路径部分。本部分从协同论中吸取理论智慧,探讨以旅游为引领,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首先,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提出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路径选择应以区域协同为发展思维,以旅游合作为发展主线,以生态学理论为发展重点。其次,概括提出三种可借鉴的旅游协同发展经验,即交通优先的京津冀“叠加效应”、特色互补的沪杭“同城待遇”、市场运作的欧盟“联动模式”。再次,以价值重构为中心,从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等方面诠释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路径选择,提出要用后现代视野来扬弃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传统现代化的局限,把发展建立在有效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最后以整合联动为重点,结合旅游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着力分析了整合集群、联动共进、交通互融、营销共推等运行机制,探讨了以旅游为引擎的区域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
     最后为结论与展望部分。本文认为,湖北西部地区相融性和互补性好,有条件也有必要形成一体化的“旅游引领、区域协同”发展模式,这不仅是湖北西部地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湖北省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更能为后工业时代类似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重构资源价值,建构发展模式提供范式参考。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major consensuse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Five Overall Planning". Using Synergitics theory and other relevant intellectual tools, this dissertation systematically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western Hube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western regions of Hubei are trapped in the Revolutionary past, ethnically diverse, remote and poor. Compared to the preponderant industrial economy and city clusters of the Wuhan urban circle in eastern Hubei, the western regions'economic development remains weak and restrained by multiple factors. However, the western regions boast excell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found culture and rich resources for tourism. Also the "rise of central China" strateg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wo-oriented society" in the Wuhan urban circle are now giving western Hubei a tremendous opportunity to utilize eco-cultural resource and late-mover advantages to develop its own unique economy.
     As an industry that often leads to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oster other industries, tour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Hubei, it has already contributed to the local development and offers exciting market potential. It acts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towards regional collaboration and balancing environment with development. It seems plausible in theory and feasible in practice to stimulate western Hubei's collective growth through healthy tourism, efficient and orderly resource integration, inter-industrial collaboration and forming competitive forerunner industries and products.
     This research involved local investigations in most part of western Hubei, noting its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s. It also analyzed a massive number of records and statistics.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y regions with rich natural resources and poor economy can develop itself in the post-industrial age. This dissertation is a series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quiries on western Hubei's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e, obstacles, backgrounds, strategies and implementations. The author concludes by putting forward a "tourism-led and regionally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approach for western Hubei, in the hope of stimulating new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rich regions and providing a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similar regions.
     In "Introduction", the background of this study, literature review as well as research methodology are listed.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ic vision of the "rise of central China" and minimize regional development disparity, the study proposes that,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for western Hubei to rely on tourism and achieve synergetic development. This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reviews exist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ories, surveying the idea of synergetic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ustainability, regional economics, tourism science and urban-rural coordination. This research framework defines the material, methodology, significance and originality of this study.
     The second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dissertation. Aided by studies in Synergy theory, comparative advantage,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sociology, ec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author of this dissertation makes an in-depth and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inquiry into the idea of regionally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It paves a way for the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actual conditions in western Hubei.
     The third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talks about "the current state of development and obstacles". The key concepts of this part are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First it offer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western Hubei's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status, considering resources abundance, transport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hanges of industries. Following the analysis comes the examination on the causes behind the region's stagnated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lack of new development ideas, ecological imbalance, and uniform industrial structures.
     The fourth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strategic choices facing western Hubei. It aims to demonstrate the rationality of a tourism-led development approach. First, it theorizes the current state of western Hubei's development and its main challenges. It advocates that the decision on the region's development strategy must be made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sociological theories. Second, it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tourism in the western Hubei (policy environment, social atmosphere, geopolitical integrity, ecological quality and the convenience of transportation), comparative advantages (unique tourism resources, growing demands in the tourism market and a booming tourism industry), the "engine effect" of tourism promotion in western Hubei (accelerating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merits, catalyz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alance development levels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ensuring the growth of eco-civilization and so on). This leads the author to conclude tha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western Hubei must be tourism-led and regionally collaborative (utilizing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The fifth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is about the different paths towards achieving this development strategy. This part extracts its theoretical wisdom from Synergy theory, as it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ourism-led regional collaboration strategy in western Hubei. First, Synergy theory dictates that western Hubei's development path must be determined by intra-regional compatibility, tourism collaboration and ecology. Secondly, it proposes that western Hubei can refer to three different experiences in tourism collaboration. These are Jing Jin Ji "synergistic effect", which prioritized transportation; the "identical treatment" of Hu Hang, which emphasizes comple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inkage pattern" of the European Union, which exiled in market operation. Thirdly, the study proposes a value reconstruction, which requires changes in concept, objective and priority, when considering how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for western Hubei.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centric approach of modernization must be replaced by a development strategy that protects the environment and improves the eco-system. Finally, emphasizing integration and linkage, the study analyze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s for regional collaboration, such as integrated colony, trickling progress, complementing transportation and coordinated marketing, in order to further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ourism-led and regionally collaborative strategy.
     The last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it is possible and necessary to build an integrated model of development where "tourism leads and regions collaborate", since the western regions in Hubei can very well integrate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is is not only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western Hubei's development, but also a key element to economically and soci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whole province. Moreover, it can provide a paradigm for other similar regions to explore innovative ideas on development, transform the way people think of development, reconstruct the resource value, and build new development models.
引文
①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落实五个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N],湖北日报,2008-8-29
    ①郭岚.中国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8
    ②丰广,卢文忠,成金华.新型工业化道路下缩小区域差距的产业选择——以休闲产业为例[J].特区经济,2005(5):341-342
    ③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第五篇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6年3月
    ④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3-10/21
    ⑤李宗扬.《布伦特兰报告》——一项长期环境战略[J].瞭望,1987(21):35-35(《布伦特兰报告》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经典定义是:可持续的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⑥颜泽贤,范冬萍.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人类的超越与境界[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6):18-24
    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②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4),2004年3月5日
    ③杨洪基.开放——江西崛起的必由之路[J].中国经贸,2006(4):24
    ④廖长林,郭倡民,肖玉明.改革开放以来湖北总体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J].江汉论坛,2008(10):30-35
    ①旅游产业助推山西经济繁荣[EB/OL],山西统计信息网.2006年12月11日
    ②张丽梅.关于东北亚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4-18
    ③程安生.区域竞合的“竞”与“合”[N], 大连日报,2009-6-8
    ①游蔼琼.区域竞合互补:经济全球化下的泛珠三角-东盟合作与发展[A],“泛珠三角面向东盟的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2005年11月
    ②梁桂全.打造泛珠—东盟更紧密经济圈[N],南方日报,2005-11-9
    ③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吴衡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①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②沃尔特·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常正义、王兴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③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王翼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①North. D.:Location Theory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ohtical Economy,1955.63(6).
    ②G.Williamson: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13, No.4, Part 2 (Jul.,1965), pp.1-84
    ③F.Perroux:Note Sttr la Notion de Pole de Croissance, Translated by Ⅰ. Livingstone, in I. Livingstone, ed., Developmen t Economics and Policy:Selected Readings.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55.
    ④李仁贵.西方区域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演进[J],经济评论,2005(6):57-62
    ①Hirschman,A.O.: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2opment. 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②J.Friedmann: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66.
    ③J.Friedmann:AGeneral Theory of Polarized Development,Growth Centers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2
    ④Stohr, W. and Tailing, F.:Spatial Equity:Some Antitheses to Current Regional Development Doctrine. Papers and Pr oceeding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77.38, pp.33-53.
    ①Friedmann, J.and Weaver,C.:Territory and Function: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Planning.London:Edward Arnold. 1979.
    ②李仁贵.西方区域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演进[J],经济评论,2005(6):57-62
    ③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a,99, pp.483-99.
    ①Porter, M. 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②Porter, M. 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6).
    ①杨龙.我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政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3(4):25-30
    ②金相郁.中国区域发展差距格式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1):1-5
    ③王宗刚.区域时空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昆明:云南大学,2007.
    ④刘胜强,周兵.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2008(1):53-55
    ⑤保建云.区域发展差距、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一体化发展[J].财贸经济,2008(8):106-112
    ①夏永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原因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1994(11): 57-61
    ②杨勤业,吴绍洪,陆大道.区域发展中地理势能的初步研究[J].经济地理,2003(4):441-444,456
    ③蔡昉,魏后凯.制度、趋同与人文发展——区域发展和西部开发战略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④孙海刚.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成因研究[J].财经研究,2007(9):101-111
    ⑤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8):3-4;林毅犬,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3):19-25;林毅夫,陈斌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城乡消费不平等——来自中国的证据[J].南开经济研究,2003(2):10-16,125
    ⑥金相郁,郝寿义.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趋势分析[J],财经科学,2006(7):110-117
    ⑦张庆,康建英.地区经济差距中的社会资本、交易费用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1):41-44
    ⑧金晓斌,易理强,王慎敏等.基于协调发展视角的区域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4):511-516
    ①蔡昉,魏后凯.制度、趋同与人文发展——区域发展和西部开发战略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J].理论参考,2005(11):33-35
    ③金相郁,郝寿义.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趋势分析[J].财经科学,2006(7):110-117
    ④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6(7):106-116
    ⑤孙海刚.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成因研究[J].财经研究,2007(9)
    ⑥张晓旭.中国地区差距: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及政策含义[J].求索,2007(12):13-15
    ⑦蔡昉,魏后凯.制度、趋同与人文发展——区域发展和西部开发战略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①陆大道,薛凤旋.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②王小鲁,樊钢.中国地区差距: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③许月卿,贾秀丽.近2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定与评价[J].经济地理,2005(5):600-603,628
    ④聂华林.区域发展战略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⑤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高萍.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三次转向[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1):9-12,142
    ①袁继富.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看公平效率目标的选择[J].理论研究,1998(1):77-81;李勇齐,颜蔚兰.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过程及其思考[J].广西师大学报,2000(1):2731;安士伟.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研究[J].经济经纬,2004(2):2628;文炳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J].湖南社会科学,2004(6):100-102;杨小军.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验[J].贵州社会科学,2009(10):8-11
    ②兰肇华.我国非均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理论选择[J].理论月刊,2005(11):143-145;梁桂全.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思考[J].新华文摘,2007(21):5-11;童国良.区域经济阶段性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J].商业时代,2007(26):67;咸奎东.关于区域发展定位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视角,2008(10):4244;郭军,马源.坚持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取向[J].中州学刊,2009(5):64-68
    ③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④栾贵勤.发展战略概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陈栋生.区域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②吴志强.论新世纪中国大都市发展战略目标——从国际城市发展趋势及城市管理学科研究[J].规划师,2000(1):4-7;梁玉芬.影响城市发展战略制定的因素分析[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4(1):9-12;纪晓岚.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③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④施正一.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的战略方针[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2):35-41;杨秋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针[J].前进,2000(11):34-37;张军扩,侯永志.协调区域发展:30年区域政策与发展回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
    ⑤刘清森,李晓明.实行西进东挤的全方位开放战略[J].开发研究,1991(6):2224;张勇.加速区域经济接轨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J].经济问题探索,2000,11:9-10;赵秀丽.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30132
    ①卓勇良.差异与融合竞争与合作——长江三角洲地区市场化进程与区域一体化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0(82):27-34;聂华林等.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韩雪,长株潭.区域一体化[J].中国改革(综合版),2008(11):91-95;李靖宇,刘海楠.论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的区域一体化战略[J].港口经济,2009(1):4045
    ②李国平,许扬.梯度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J].经济学家,2002(4):70-75;李具恒,李国平.西部开发的广义梯度推移战略[J].科学学研究,2003(1):69-74;李具恒,李国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整合与创新——基于梯度推移理论内在机理的扩展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4):94-98;张娜,黄咏梅.我国区域经济梯度推移战略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消费导刊,2008(10):31
    ③崔功豪.区域分析与规划[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④陈传康.振兴连云港的八项措施——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实例[J].地理学报,1986(1):61-69
    ⑤保建云.区域发展微观机制研究——一个经济学的理论解释模型及实证检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⑥陈宣庆,张可云.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
    ①叶昌建.重庆市宗教旅游开发模式及发展战略措施[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3):41-45;刘衍桥.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深度发展的战略措施探讨——基十区域经济的视角[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7):84-85
    ②丁四保.“增长极”模式与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经济地理,1989(4):297-301
    ③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李平,李传章,范跃进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④涂人猛.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J].开发研究,1992(4):13-16; 贾尚明.世纪之初太原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1(1):106-110;咎德银,陈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2):31-33
    ⑤于春田,李杰.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研究[J].改革与理论,2003(7):22-24;陈自芳.浙江区域增长极的成长模式与可持续发展[J].嘉兴学院学报,2005(1):814;曾鹏.基于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下的广西生产力再布局[J].改 革与战略,2006(2):1-4;李吉雄,马小平.优化江西区域产业布局问题研究[J].求实,2006(10):66-69;郭海阳.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特征及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9-10;慈福义,孙黎娟,陈慧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战略重点研究[J].商业研究,2010(2):107-111
    ①汪晓文.区域经济开发模式比较及我国西部开发模式的再选择[J].甘肃社会科学,2002(1):94-96;汪波,白彦壮,杜俊涛.增长极理论在西部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0-44;闵晓楠,庄振信,刘杨萱.借鉴三大区域增长极模式培育西部经济增长极[J].长春大学学报,2006(5):8-18
    ②安虎森.扶贫战略指导思想上的误区[J].南开经济研究,1997(3):18-25
    ③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
    ④梁进社.中心地体系的替代性与点轴系统[J].地理学报,1998(1):204-211;丁四保.“点轴开发”模式的假说成分及其实现中面临的地理障碍[A],见:刘琦主编,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广州,2004:高斌,丁四保.点轴开发模式在理论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2009(4):64-67
    ⑤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2):127-135
    ①刘志红.浅议村镇宏观布局模式[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3(2):40-45;赵春淦,范大路.重庆市大城市与大农村“双向渗透”发展模式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2):4547
    ②张继良.点轴模式的选择与应用——试论西北地区的开发[J].开发研究,2003(6):40-42;张鸿.以点-轴模式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探索,2005(6):71-75
    ③王佳涛.基于点轴发展模式的云南特色经济发展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4):26-27;关伟,胡艳慧.基于市域范围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8(3):92-96;都晓岩.泛黄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④龙祖坤.数字化时代的城市网络[D].[硕士学位论文].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李文杰.广西南北钦防城市群发展战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6):38-41;慈福义,佘丽敏,梁璐.广州市花都区循环型丁业发展战略模式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2006(2):97-99
    ⑤约翰·冯·社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吴衡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肖清宇.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发展综述[J].人文地理,1991(2):66-70;涂人猛.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J].开发研究,1992(4):13-16;崔功豪,魏清泉等.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⑥孙志刚.大城市国土规划特色浅议——以《武汉地域国土规划纲要》为例[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9(3):4447;王建.美日区域经济模式的启示与中国“都市圈”发展战略的构想[J].战略与管理,1997(2):1-14;张京祥,邹军,吴启焰等.论都市圈地域空间的组织[J].城市规划,2001(5):1923;高文杰.城市圈层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2(3):61-65;刘盛佳.关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505-509;冯云廷.大都市圈的圈层结构及资源整合路径[J],改革,2006(7)
    ①张建平,李忠智.“圈层模式”和“生态塬”[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3(3):179-182
    ②程超泽.中国对外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圈层模式[J].经济学家,1995(1):30-39
    ③李军,谢宗孝,任晓华.武汉市产业结构与城市用地及空间形态的变化[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5):29-32
    ④邓爱民.中国大城市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J].财贸经济,2005(12):26-28
    ⑤王欣,马艳蓉,肖敏等.旅游市场圈层结构的变异[J].经济地理,2007(5):852-855
    ⑥陈淑兰,刘立平.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的空间布局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382-386;孙兆慧.对海峡旅游合作区发展模式的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08(9):37-42
    ⑦陈建军,葛宝琴.区域协调发展内生机制的理论研究——以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为基点[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9-66
    ⑧姜文仙,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0):90-95
    ①梁亿南.区域开发中的协调问题[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1(3):23-25
    ②高波,朱英群.区域系统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8):27-29
    ③覃成林.论区际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6(11):22-25;张可云.论区域和谐的战略意义和实现途径[J].改革,2007(8):5-9
    ④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07年
    ⑤魏后凯.论区域经济利益及其协调机制[J].经济纵横,1993(1):39-43;高志刚.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3(2):229-23
    ⑥司正家.论我国区域经济实行“适度不平衡——协调发展”战略[J].社会科学,1998(6):11-15
    ⑦张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8(5):4145
    ⑧程和元,李国平.“一多二并”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新构想[J].当代经济科学,1999(4):30-36
    ⑨张红霞.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协调发展的选择[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2):166-170
    ①张雷声.正确认识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04(3):29-33
    ②黎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实施途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4):51-55
    ③李兴江,唐志强.论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及实现机制[J].甘肃社会科学,2007(6):51-53;刘小林.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1):64-65
    ④韩兆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⑤蒙少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4年
    ⑥汪波,方丽.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J]评价实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12):52-55
    ⑦陈栋生.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嘉兴学院学报,2005(1):3540
    ⑧刘再兴.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年;李尊实,张炜熙,高铭杉.区域发展协调度评价[J].经济论坛,2006(2):11-13;刘小林.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1):64-65
    ①蒋清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1995(6):4955
    ②徐国弟,刘源.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构想[J].经济经纬,1994(4):15-18
    ③刘英奎,刘文波.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论[J].山东经济,1997(4):8-10
    ④庞娟.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理论与改革,2000(3):81-82
    ⑤曾国安,冯涛.增长极、产业集群与落后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4(8):111-113
    ⑥陈栋生.东西互动、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J].中国金融,2008(4):20-21
    ⑦胡俊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依赖[J].特区经济,2006(6):286-288
    ⑧徐现祥,李郇.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研究,2005(12):57-67
    ①魏后凯.论区域经济利益及其协调机制[J].经济纵横,1993(1):39-43;覃成林.论区际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6(11):22-25:季任钧,钱智.区域经济联合协作的动力机制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1):66-72;杨亚琴.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及相关对策[J].上海经济研究,2003(3):58-64
    ②解思明.区际协调机制的构建及政策思路[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2):177-181
    ③陈栋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是重大战略问题[J].当代经济,2006(6):7
    ④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0(2):42-54
    ⑤孙红玲.中国横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五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6年3月
    ②姚士谋,汤茂林,李昌峰等.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相互关系的多层面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9):208-214
    ③孙久文,彭薇.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述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6):60-64
    ④袁朱.国外有关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的研究与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07(2):54-56
    ⑤魏后凯.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冷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07(3):28-30
    ①魏后凯.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冷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07(3):28-30
    ②张可云.主体功能区的操作问题与解决办法[J].中国发展观察,2007(3):26-27
    ③王铮,杨念.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应充分重视建立创新枢纽城市[N].科学时报,2007-01-09(A02)
    ④陈潇潇,朱传耿.试论主体功能区对我国区域管理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21-25;王东祥.搞好主体功能区划优化区域开发格局[J].浙江经济,2006(16):4-7;张岩铭,王晶.四大主体功能区:从产业调整到区域调整[N].中国经营报,2006-7-11;邓玲,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研究[J].经济学家,2006(4):60-64
    ⑤汪宇明,行政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问题与讨论[N].科学时报,2007-02-26(B02)
    ⑥汪生科,陈欢.四大主体功能区划分引争议[N].江南时报,2006-03-15(018)
    ①杨龙.我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政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3(4):25-30
    ②廖才茂,贺文赞,徐国栋.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谋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路径选择[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5):76-81
    ①苗长虹.区域发展理论: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1999(4):296-305
    ②Morgan K:The learning region:institutions,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renewal, Regional Studies,1997, 31(5):491-503
    ③Cooke PU ranga MG, EtxebarriaG: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an evolutionary perspect iv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8,11(30):56-59
    ①刘波,邹茂林.湖北西部特色产业,好戏在哪里[J].今日湖北,2002(4):20-21;严奉宪.推进湖北西部山区绿色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4(6):33-34
    ②谭开翠,李敏昌.湖北西部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探析[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3):45-46;雷红灵.湖北西部民族地区发展高新技术的对策探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1):92-94;雷红灵,张光华.生物技术与湖北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356-358
    ③冯占民.湖北西部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及发展对策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8(11):77-80
    ④张家玉,秦烜.西部大开发与湖北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3):129-130
    ⑤秦尊文.湖北西部城镇布局及发展构想[J].长江建设,2001(5):1718;雷聪,陈超, 王丹.城市群视角下的湖北西部发展战略探究[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1):6970
    ⑥阚如良.论大三峡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6):87-90
    ①桂慕文.人类社会协同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②张纪岳,郭治安,胡传机.评《协同学导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2(3):63-64
    ③穆东,杜志平.资源型区域协同发展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5):106-113
    ①王玉芳.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机理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
    ②李忱,王春和.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3):152-156
    ③马广琳,刘俊昌.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5):25-27
    ④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实施途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4):51-55
    ⑤冯佺光.地缘经济区视角下的行政区边缘山地经济协同发展——以渝黔湘鄂结合部的武陵山区为例[J].山地学报,2009(2):166-176
    ⑥张玉臣.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①徐丽.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策略思考[D].[硕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6年
    ②帅重庆.论构建东、中、西部协同发展战略格局——兼论”武汉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6(4):1-4
    ③粟路军,柴晓敏.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及其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7):19-24
    ④韩志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乡旅游协同发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⑤易丰,程道品,王文娜.基于协同理论的泛漓江旅游区发展战略探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2):88-91
    ⑥刘冰清.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体化发展策略探讨[J].农业考古,2009(3):125-127
    ⑦黄祖辉,刘慧波,邵峰.城乡区域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社会科学战线,2008(8):71-78
    ①刘美平.论中国特色城乡协同发展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2):71-74
    ②冯鹏义,蔡继荣.城乡统筹发展机理及其战略选择[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88-92
    ③刘远柱.中部崛起需要构筑三大机制[J].江淮论坛,2007(3):37-40
    ①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大意义[N],湖北日报,200808-04
    ①建宏.“老三论”与“新三论”.理论建设[J],1986(2):87-91
    ②克劳斯·迈因策尔.哈肯、协同学与复杂性[N].(斯平译).中华读书报,2000-09-27
    ①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②经士仁.H·哈肯著《协同学导论》一书介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2(1):61-64
    ③赫尔曼·哈肯.高等协同学[M].(郭治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年
    ①百度词条.协同理论(http://baike.baidu.com/view/1455975.htm)
    ②张秀利.泛珠三角区域内东西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③靳景王,刘朝明.基于协同理论的城市联盟动力机制[J].系统工程,2006(10):15-19
    ①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实施途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4):51-55
    ②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①林建红,徐元康.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4(9):89-92
    ②樊华.俄罗斯远东地区海洋经济格局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③陶艳珍.相对比较优势的理性思考[J].价格月刊,2002(8):2021
    ①伯尔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王继祖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②佟家栋.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阶段划分[J].世界经济文汇,2000(6):39-44
    ①李辉文.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性质——兼评“比较优势陷阱”[J].经济评论,2004(1):42-47
    ②务腾飞,姚远,邓小桂.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指导意义及其局限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176-177
    ①冯学钢,黄成林.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②钱益春.区域旅游协作的理论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4(1):59-61
    ①郭康.构建我国最大的区域旅游协作系统——北方旅游协作区[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3):61-64;伍先福.中国区域旅游协作系统研究[J].旅游研究,2007(1):126-129
    ②唐俊雅.建立多元化的闽台区域旅游协作体系[J].世界地理研究,2002(1):54-59;钱益春.区域旅游协作的理论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4(1):59-61
    ③冯学钢,黄成林.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①张建忠.旅游区形象建设的初步研究[J].泰安师专学报,1997(2):134-137
    ②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J].旅游学刊,1998(1):4749
    ③吴必虎.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496512
    ④百度词条.区位(http://baike.baidu.com/view/174956.htm)
    ⑤罗运鹏.特色经济:县域经济发展之路[J].财贸研究,2001(1):62-64
    ①付艳慧.滑雪旅游目的地旅游竞争力及其开发评价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②左大康.《现代地理学辞典》[M](“旅游区位论”词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③王铮.城市与区域管理分析的地计算研究——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④左大康.《现代地理学辞典》[M](“空间结构”词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①Christaller.W:Some considerations of tourism location in Europe.Papers,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64
    ②Miossec.JM.Elements pouruneThe oriedel'EscapeTouristique.LesCahiersDuTourisme,C-3, Chet,Aix-en-Provence,1976; GormsenE:Thespatio-temporaldevelopmentofinternationaltourism:attemptatacenter-peripherymodel.In LaConsommation D'espaceParleTourismetsaPreservation,Chet,Aix-en-Provence,1981
    ③LundgrenJOJ:Touristimpact/island entrepreneurshipin the Caribbean.Conference paper quote din Mathieson,1973.A: BrittonSG: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ourismin an eocolonial economy:Afiji case study.Pacific Viewpoint,1980
    ④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⑤张捷,都金康.自然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研究: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1999(4):357-364;保继刚,郑海燕,戴光全.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J].地理学报,2002(1):96-106
    ⑥杨新军,马晓龙.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4(1):76-81;翟辅东.当前我国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6):71-75;秦学.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系统分析——以宁波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3(2):267-271
    ⑦翁瑾,杨开忠.旅游空间结构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⑧《甘肃省特色旅游资源空间一体化开发研究》课题组.旅游资源空间一体化开发基础理论述评[J].浙江经济,2008(6):6263
    ①沈秀敏,毛淑梅.略论社会和谐[J].理论学刊,2005(2):94-95
    ②Bond, M. H.:Into the heart of collectivism:a personal and scientific journey. Thousand Oaks, Calif.:Sage,1994
    ③黄丹,席酉民.和谐管理理论基础:和谐的诠释[J].管理工程学报,2001(3):69-72
    ④黄志斌.绿色和谐管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⑤曾健,张一方.社会协同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⑥葛小凡.社会协同论初探[J].系统科学学报,2005(5):56-58
    ①周文彬.“社会协同理论”与“欧洲梦”[N],科学时报,2007-02-15
    ②互动百科.社会均衡论(http://www.hudong.com/versionview/)
    ③V.帕雷托.普通社会学纲要[M].田时纲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④周志芬.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5(3):27-30
    ①A.Tansley:The early history of modern plant ecology in Britain. Journal of Ecology,1947,35:130-137
    ②Bronfenbrenner U.: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①吴世友.生态系统理论视野下的新生入学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08(5)
    ②李旭旦.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及其近今趋向[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2):1-10
    ①卡森(Carson,R.)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② B. Freedman:Environmental Ecology:the Impacts of Pollution and Other Stresses on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London, Academic Press,1989
    ①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②百度百科.可持续发展(http://baike.baidu.com/view/18480.htm)
    ①叶岱夫.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J].地理研究,2001(7):307-314.
    ②孙津.可持续发展的真实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2):114-115
    ③孙永波,汀云甲.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悖论研究[J].技术经济,2003(7):5-6
    ④罗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⑤冯年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4年
    ①李忱,王春和.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3):152156
    ①黄权生.浅论鄂西农村产业结构、人口转移、燃料更替对生态保护影响[Z].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动态,2007(1)
    ①数据来源于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年鉴(2007年)
    ②数据来源于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年鉴(2007年)
    ③许丹丹.中国东北地区新型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8年
    ①韩德明,郭建国等.湖北省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报告[J].理论月刊,1995(3)
    ①资料来源:2001-2010年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②④⑤资料来源:湖北交通厅
    ①②资料来源:湖北交通厅
    ①数据来源:湖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2009—2020)》
    ①陈新汉.关于环境问题的对话[J].哲学研究,2000(3):44-48
    ①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②林毅夫等主编.中国经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此处引自其中的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一文)
    ①百度百科.比较优势理论(baike.baidu.com/view/277464.htm)
    ②王洪涛,杨茜.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中部崛起”[J].金融经济(理论版),2007(4):2021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2006年4月15日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第六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6年3月
    ①引自于朱镕基同志在2000年3月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
    ①何光暐.论新世纪中国旅游业的大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1(7):1-5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第五篇第二十章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2006年3月
    ①卫韦华.休闲方式变化折射中国人幸福观变迁[EB/OL].新华网,2008-10-02
    ①燕志华,邵生余,陈家根等.黄金周“瘦身效应”初显 小长假动静总相宜[N],新华日报,2008-05-03
    ①阮炜.地缘文明[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选自《使用“地缘文明”概念的理由》一节)
    ②数据来源于神农架林区林管局
    ①数据来源:湖北交通厅
    ①陈文晖.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空间特征与空间优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5):12-16
    ②钟绍军.吉林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和建议[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①十国祥.长自山区未来发展战略选择依据[N].长白山日报,2008-05-06
    ①孙洁.基于系统优化目标的皖江旅游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①这里除了包括自然资源、资本、人力资源因素外,还包括管理、技术、信息等知识要素。
    ①李玲.携手合作共谋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8-02-27(李明德在北京旅游局9+10区域合作论坛上的发言部分)
    ①百度百科.“可持续发展”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8480.htm)中的“经济运行模式的生态化”
    ①新浪财经网.京津冀 区域旅游合作显现“叠加效应”[N].(引自《经济日报》),2009-08-18
    ①王炬亮.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上海迈入中等发达经济体[N].东方早报,2009-01-22
    ①冯学钢,黄成林.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①冯学钢,黄成林.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①冯学钢,黄成林.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①刘德龙.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与生态价值观的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2004(5):158-164
    ①田晓林.探索内生增长模式提高产业竞争力[N].证券时报,2004-09-03
    ①王欣,吴殿廷,方修琦等.旅游资源整合新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29-32
    ①刘德龙.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与生态价值观的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2004(5):158-164
    ①这里除了包括自然资源、资本、人力资源因素外,还包括管理、技术、信息等知识要素。
    1.李宗扬.《布伦特兰报告》——一项长期环境战略[J].瞭望,1987(21):35—35
    2.颜泽贤,范冬萍.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人类的超越与境界[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6):18—24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杨洪基.开放——江西崛起的必由之路[J].中国经贸,2006(4):24
    5.廖长林,郭倡民,肖玉明.改革开放以来湖北总体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J].江汉论坛,2008(10):30—35
    6.郭岚.中国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8
    7. 丰广,卢文忠,成金华.新型工业化道路下缩小区域差距的产业选择——以休闲产业为例[J].特区经济,2005,5:341-342
    8.桂慕文.人类社会协同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9.张纪岳,郭治安,胡传机.评《协同学导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2(3):63—64
    10.穆东,杜志平.资源型区域协同发展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5):106—113
    11.王玉芳.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机理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
    12.李忱,王春和.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3):1 52—156
    13.马广琳,刘俊昌.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5):25—27
    14.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实施途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4):51—55
    15.冯俭光.地缘经济区视角下的行政区边缘山地经济协同发展——以渝黔湘鄂结合部的武陵山区为例[J].山地学报,2009(2):166—176
    16.张玉臣.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17.徐丽.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策略思考[D].[硕士学位论文].鸟鲁木齐:新疆大学,2006.
    18.帅重庆.论构建东、中、西部协同发展战略格局——兼论”武汉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6(4):1—4
    19.粟路军,柴晓敏.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及其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7):19—24
    20.韩志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乡旅游协同发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21.易丰,程道品,王文娜.基于协同理论的泛漓江旅游区发展战略探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2):88—91
    22.刘冰清.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体化发展策略探讨[J].农业考古,2009(3):125—127
    23.黄祖辉,刘慧波,邵峰.城乡区域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社会科学战线,2008(8):71-78
    24.刘美平.论中国特色城乡协同发展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2):71—74
    25.冯鹏义,蔡继荣.城乡统筹发展机理及其战略选择[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88—92
    26.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吴衡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7.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8.沃尔特·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常正义、王兴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9.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王翼龙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0.李仁贵.西方区域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演进[J],经济评论,2005(6):57—62
    31.杨龙.我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政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3(4):25-30
    32.金相郁.中国区域发展差距格式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1):1-5
    33.王宗刚.区域时空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D].[硕十学位论文].昆明:云南大学,2007.
    34.刘胜强,周兵.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2008(1):53-55
    35.保建云.区域发展差距、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一体化发展[J].财贸经济,2008(8):106-112
    36.夏永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原因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1994(11): 57-61
    37.杨勤业,吴绍洪,陆大道.区域发展中地理势能的初步研究[J].经济地理,2003(4):441-444
    38.蔡昉,魏后凯.制度、趋同与人文发展——区域发展和西部开发战略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9.孙海刚.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成因研究[J].财经研究,2007(9):101-111
    40.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8)3-4;
    41.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3(3):19-25;
    42.林毅夫,陈斌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城乡消费不平等——来自中国的证据[J].南开经济研究,2003(2):10-16,125
    43.金相郁,郝寿义.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趋势分析[J],财经科学,2006(7):110-117
    44.张庆,康建英.地区经济差距中的社会资本、交易费用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1):4144
    45.金晓斌,易理强,王慎敏等.基于协调发展视角的区域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4):511-516
    46.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J].理论参考,2005(11):33-35
    47.金相郁,郝寿义.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趋势分析[J].财经科学,2006(7):110-117
    48.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6(7):106-116
    49.张晓旭.中国地区差距: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及政策含义[J].求索,2007(12):13-15
    50.蔡昉,魏后凯.制度、趋同与人文发展——区域发展和西部开发战略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51.陆大道,薛凤旋.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52.王小鲁,樊钢.中国地区差距: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53.许月卿,贾秀丽.近2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定与评价[J].经济地理,2005(5):600-603,628
    54.聂华林.区域发展战略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5.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6.高萍.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三次转向[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1):9-12,142
    57.袁继富.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看公平效率目标的选择[J].理论研究,1998(1):77-81;
    58.李勇齐,颜蔚兰.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过程及其思考[J].广西师大学报,2000,1:27-31:
    59.安十伟.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研究[J].经济经纬,2004(2):26-28;
    60.文炳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J].湖南社会科学,2004(6):100-102;
    61.杨小军.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验[J].贵州社会科学,2009(10):8-11
    62.兰肇华.我国非均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理论选择[J].理论月刊,2005(11):143-145
    63.梁桂全.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思考[J].新华文摘,2007(21):5-11;
    64.童国良.区域经济阶段性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J].商业时代,2007(26):6-7;
    65.咸奎东.关于区域发展定位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视角,2008(10):42-44;
    66.郭军,马源.坚持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取向[J].中州学刊,2009(5):64-68
    67.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68.栾贵勤.发展战略概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69.陈栋生.区域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70.梁玉芬.影响城市发展战略制定的因素分析[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4(1):9-12;
    71.纪晓岚.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72.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73.施正一.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的战略方针[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2):35-41
    74.杨秋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针[J].前进,2000(11):34-37
    75.张军扩,侯永志.协调区域发展:30年区域政策与发展回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
    76.刘清森,李晓明.实行西进东挤的全方位开放战略[J].开发研究,1991(6):22-24
    77.张勇.加速区域经济接轨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J].经济问题探索,2000(11):9-10
    78.赵秀丽.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30-132
    79.卓勇良.差异与融合竞争与合作——长江三角洲地区市场化进程与区域一体化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0(82):27-34
    80.聂华林等.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81.韩雪,长株潭.区域一体化[J].中国改革(综合版),2008(11):91-95
    82.李靖宇,刘海楠.论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的区域一体化战略[J].港口经济,2009(1):40-45
    83.李国平,许扬.梯度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J].经济学家,2002(4):70-75
    84.李具恒,李国平.西部开发的广义梯度推移战略[J].科学学研究,2003(1):69-74
    85.李具恒,李国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整合与创新——基于梯度推移理论内在机理的扩展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4):94-98
    86.张娜,黄咏梅.我国区域经济梯度推移战略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消费导刊,2008(10):31
    87.崔功豪.区域分析与规划[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8.陈传康.振兴连云港的八项措施——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实例[J].地理学报,1986(1):61-69
    89.保建云.区域发展微观机制研究——一个经济学的理论解释模型及实证检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90.陈宣庆,张可云.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
    91.叶吕建.重庆市宗教旅游开发模式及发展战略措施[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3):41-45
    92.刘衍桥.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深度发展的战略措施探讨——基于区域经济的视角[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7):84-85
    93.丁四保.“增长极”模式与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经济地理,1989(4):297-301
    94.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95.李平,李传章,范跃进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96.涂人猛.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J].开发研究,1992(4):13-16
    97.黄翔,谭传凤,宋玉蓉.区域发展模式与中国区域发展模式的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236-240
    98.贾尚明.世纪之初太原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1(1):106-110
    99.咎德银,陈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2):31-33
    100.于春田,李杰.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研究[J].改革与理论,2003(7):22-24
    101.陈自芳.浙江区域增长极的成长模式与可持续发展[J].嘉兴学院学报,2005(1):8-14
    102.曾鹏.基于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下的广西生产力再布局[J].改革与战略,2006(2):1-4
    103.李吉雄,马小平.优化江西区域产业布局问题研究[J].求实,2006(10):66-69
    104.郭海阳.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特征及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9-10
    105.慈福义,孙黎娟,陈慧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战略重点研究[J].商业研究,2010(2):107-111
    106.汪晓文.区域经济开发模式比较及我国西部开发模式的再选择[J].甘肃社会科学,2002(]):94-96
    107.汗波,白彦壮,杜俊涛.增长极理论在西部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0-44
    108.闵晓楠,庄振信,刘杨萱.借鉴三大区域增长极模式培育西部经济增长极[J].长春大学学报,2006(5):8-18
    109.安虎森.扶贫战略指导思想上的误区[J].南开经济研究,1997(3):18-25
    110.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
    111.梁进社.中心地体系的替代性与点轴系统[J].地理学报,1998(1):204-211
    112.丁四保.“点轴开发”模式的假说成分及其实现中面临的地理障碍[A],见:刘琦主编,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广州,2004
    113.高斌,丁四保.点轴开发模式在理论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2009(4):64-67
    114.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2):127-135
    115.刘志红.浅议村镇宏观布局模式[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3(2):40-45
    116.赵春淦,范大路.重庆市大城市与大农村“双向渗透”发展模式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2):45-47
    117.伍贤旭.湖南经济空间结构模式研究[D].[硕十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4
    118.宁聪慧.新疆经济空间结构模式研究[D].[硕十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9
    119.张继良.点轴模式的选择与应用——试论西北地区的开发[J].开发研究,2003(6):40-42
    120.张鸿.以点-轴模式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J].探索,2005(6):71-75
    121.干佳涛.基于点轴发展模式的云南特色经济发展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4):26-27
    122.关伟,胡艳慧.基于市域范围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8(2):92-96
    123.都晓岩.泛黄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
    124.龙祖坤.数字化时代的城市网络[D].[硕士学位论文].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1.
    125.李文杰.广西南北钦防城市群发展战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6):38-41
    126.慈福义,佘丽敏,梁璐.广州市花都区循环型工业发展战略模式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2006(2):97-99
    127.肖清宇.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发展综述[J].人文地理,1991(2):66-70
    128.涂人猛.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J].开发研究,1992(4):13-16
    129.孙志刚.大城市国土规划特色浅议——以《武汉地域国土规划纲要》为例[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9(3):44-47
    130.王建.美日区域经济模式的启示与中国“都市圈”发展战略的构想[J].战略与管理,1997(2):1-14
    131.张京祥,邹军,吴启焰等.论都市圈地域空间的组织[J].城市规划,2001,5:19-23;高文杰.城市圈层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2(3):61-65
    132.刘盛佳.关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505-509
    133.冯云廷.大都市圈的圈层结构及资源整合路径[J].改革,2006(7)
    134.张建平,李忠智.“圈层模式”和“生态塬”——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农业发展道路探索[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3(3):179-182
    135.程超泽.中国对外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圈层模式[J].经济学家,1995(1):30-39
    136.李军,谢宗孝,任晓华.武汉市产业结构与城市用地及空间形态的变化[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5):29-32
    137.邓爱民.中国大城市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J].财贸经济,2005(12):26-28
    138.王欣,马艳蓉,肖敏等.旅游市场圈层结构的变异[J].经济地理,2007(5):852-855
    139.陈淑兰,刘立平.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的空间布局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382-386
    140.孙兆慧.对海峡旅游合作区发展模式的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08(9):37-42
    141.陈建军,葛宝琴.区域协调发展内生机制的理论研究——以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为基点[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9-66
    142.姜文仙,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0):90-95
    143.梁亿南.区域开发中的协调问题[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1(3):23-25
    144.高波,朱英群.区域系统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8):27-29
    145.覃成林.论区际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6(11):22-25
    146.张可云.论区域和谐的战略意义和实现途径[J].改革,2007(8):5-9
    147.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07年
    148.魏后凯.论区域经济利益及其协调机制[J].经济纵横,1993(1):39-43
    149.高志刚.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3(2):229-23
    150.司止家.论我国区域经济实行“适度不平衡——协调发展”战略[J].社会科学,1998(6):11-15
    151.张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8(5):41-45
    152.程和元,李国平.“一多二并”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新构想[J].当代经济科学,1999(4):30-36
    153.张红霞.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协调发展的选择[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2):166-170
    154.张雷声.正确认识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04(3):29-33
    155.黎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实施途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4):51-55
    156.李兴江,唐志强.论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及实现机制[J].甘肃社会科学,2007(6):51-53
    157.刘小林.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1):64-65
    158.韩兆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I出版社,2003年
    159.蒙少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4年
    160.汪波,方丽.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J]评价实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12):52-55
    161.陈栋生.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嘉兴学院学报,2005(1):35-40
    162.刘再兴.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年
    163.李尊实,张炜熙,高铭杉.区域发展协调度评价[J].经济论坛,2006(2):11-13
    164.刘小林.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1):64-65
    165.蒋清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1995(6):49-55
    166.徐国弟,刘源.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构想[J].经济经纬,1994(4):15-18
    167.刘英奎,刘文波.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论[J].山东经济,1997(4):8-10
    168.庞娟.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理论与改革,2000(3):81-82
    169.曾国安,冯涛.增长极、产业集群与落后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4(8):111-113
    170.陈栋生.东西互动、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J].中国金融,2008(4):20-21
    171.胡俊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依赖[J].特区经济,2006(6):286-288
    172.徐现祥,李郇.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研究,2005(12):57-67
    173.魏后凯.论区域经济利益及其协调机制[J].经济纵横,1993(1):39-43
    174.覃成林.论区际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6(11):22-25
    175.季任钧,钱智.区域经济联合协作的动力机制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66-72;杨亚琴.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及相关对策[J].上海经济研究,2003(3):58-64
    176.解思明.区际协调机制的构建及政策思路[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2):177-181
    177.陈栋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是重大战略问题[J].当代经济,2006(6):7
    178.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0(2):42-54
    179.孙红玲.中国横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180.姚士谋,汤茂林,李昌峰等.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相互关系的多层面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9):208-214
    181.孙久文,彭薇.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述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6):60-64
    182.袁朱.国外有关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的研究与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07(2):54-56
    183.魏后凯.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冷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07(3):28-30
    184.张可云.主体功能区的操作问题与解决办法[J].中国发展观察,2007(3):26-27
    185.陈潇潇,朱传耿.试论主体功能区对我国区域管理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21-25
    186.王东祥.搞好主体功能区划优化区域开发格局[J].浙江经济,2006(16):4-7
    187.邓玲,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研究[J].经济学家,2006(4):60-64
    188.汪宇明,行政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问题与讨论[N].科学时报,2007-02-26(B02)
    189.汪生科,陈欢.四大主体功能区划分引争议[N].江南时报,2006-03-15(018)
    190.杨龙.我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政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3(4):25-30
    191.廖才茂,贺文赞,徐国栋.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谋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路径选择[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5):76-81
    192.苗长虹.区域发展理论: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1999(4):296-305
    193.刘波,邹茂林.湖北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好戏在哪里[J].今日湖北,2002(4):20-21
    194.严奉宪.推进湖北西部地区山区绿色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4(6):33-34
    195.谭开翠,李敏昌.湖北西部地区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探析[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3):45-46
    196.雷红灵.湖北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发展高新技术的对策探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1):92-94
    197.雷红灵,张光华.生物技术与湖北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356-358
    198.冯占民.湖北西部地区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及发展对策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8(11):77-80
    199.张家玉,秦烜.西部大开发与湖北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3):129-130
    200.秦尊文.湖北西部地区城镇布局及发展构想[J].长江建设,2001(5):17-18
    201.雷聪,陈超,王丹.城市群视角下的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探究[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1):69-70
    202.阚如良.论大三峡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6):87-90
    203.刘远柱.中部崛起需要构筑三大机制[J].江淮论坛,2007(3):37-40
    204.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大意义[N],湖北日报,2008-08-04
    205.建宏.“老三论”与“新三论”.理论建设[J],1986(2):87-91
    206.克劳斯·迈因策尔.哈肯、协同学与复杂性[N].(斯平译).中华读书报,2000-09-27
    207.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208.经士仁.H-哈肯著《协同学导论》一书介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2(1):61-64
    209.赫尔曼·哈肯.高等协同学[M].(郭治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年
    210.张秀利.泛珠三角区域内东西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211.靳景玉,刘朝明.基于协同理论的城市联盟动力机制[J].系统工程,2006(10):15-19
    212.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实施途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4):51-55
    21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泽).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214.林建红,徐元康.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4(9):89-92
    215.樊华.俄罗斯远东地区海洋经济格局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16.陶艳珍.相对比较优势的理性思考[J1.价格月刊,2002(8):20-21
    217.伯尔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王继祖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218.佟家栋.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阶段划分[J].世界经济文汇,2000(6):39-44
    219.李辉文.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性质——兼评“比较优势陷阱”[J].经济评论,2004(1):42-47
    220.务腾飞,姚远,邓小桂.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指导意义及其局限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176-177
    221.冯学钢,黄成林.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22.钱益春.区域旅游协作的理论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4(1):59-61
    223.郭康.构建我国最大的区域旅游协作系统——北方旅游协作区[J].地理学与国十研究,1995(3):61-64
    224.伍先福.中国区域旅游协作系统研究[J].旅游研究,2007(1):126-129
    225.唐俊雅.建立多元化的闽台区域旅游协作体系[J].世界地理研究,2002(1):54-59;钱益春.区域旅游协作的理论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4(1):59-61
    226.张建忠.旅游区形象建设的初步研究[J].泰安师专学报,1997(2):134-137
    227.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J].旅游学刊,1998(1):47-49
    228.吴必虎.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496-512
    229.罗运鹏.特色经济:县域经济发展之路[J].财贸研究,2001(1):62-64
    230.左大康.《现代地理学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231.王铮.城市与区域管理分析的地计算研究——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232.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233.张捷,都金康.自然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研究: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1999(4):357-364
    234.保继刚,郑海燕,戴光全.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J].地理学报,2002(1):96-106
    235.杨新军,马晓龙.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4(1):76-81
    236.翟辅东.当前我国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71-75
    237.秦学.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系统分析——以宁波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3(2):267-271
    238.翁瑾,杨开忠.旅游空间结构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239.沈秀敏,毛淑梅.略论社会和谐[J].理论学刊,2005(2):94-95
    240.黄丹,席西民.和谐管理理论基础:和谐的诠释[J].管理工程学报,2001(3):69-72
    241.黄志斌.绿色和谐管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42.曾健,张一方.社会协同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243.葛小凡.社会协同论初探[J].系统科学学报,2005(4):56-58
    244.周文彬.“社会协同理论”与“欧洲梦”[N],科学时报,2007-02-15
    245.V.帕雷托.普通社会学纲要[M].田时纲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246.周志芬.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5(3):27-30
    247.李旭旦.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及其近今趋向[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白然科学版),1982(2):1-10
    248.卡森(Carson,R.)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49.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泽,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50.叶贷夫.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J].地理研究,2001(7):307-314.
    251.孙津.可持续发展的真实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2):114-115
    252.孙永波,汪云甲.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悖论研究[J].技术经济,2003(7):5-6
    253.罗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254.冯年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4年
    255.李忱,王春和.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3):152-156
    256.许丹丹.中国东北地区新型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8年
    257.秦威.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与功能[J].学会,2005(6):6-10
    258.陈新汉.关于环境问题的对话[J].哲学研究,2000(3):44-48
    259.彭月兰,陈永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思路[J].财政研究,2004(12):28-30
    260.刘紫凌,魏梦佳.湖北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调查分析[EB/OL],新华网湖北频道,2008-12-16
    261.孙洁.基于系统优化目标的皖江旅游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62.林毅夫等主编.中国经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63.王洪涛,杨茜.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中部崛起”[J].金融经济(理论版),2007(4):20-21
    264.李玲.携手合作共谋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8-02-27
    265.吕东升.推动湖北科学发展的大战略——关于“两圈一带”战略的总体解读[J].政策,2007(9)
    266.何光暐.论新世纪中国旅游业的大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1(7):1—5
    267.阮炜.地缘文明[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268.陈文晖.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空间特征与空间优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5):12-16
    269.钟绍军.吉林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和建议[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270.何光暐,孙钢,张希钦等.中国旅游五十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
    271.冯学钢,赖坤.中国旅游业发展环境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3(7):40-45
    272.徐强国.旅游业:老区“聚宝盆”[J],中国老区建设,2002(12):36-37
    273.朱启贵.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7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年10月
    275.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276.刘德龙.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与生态价值观的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2004(5):158-164
    277.田晓林.探索内生增长模式提高产业竞争力[N].证券时报,2004-09-03
    278.王欣,吴殿廷,方修琦等.旅游资源整合新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29-32
    279.North. D.:Location Theory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ohtical Economy,1955.63(6).
    280.G. Williamson: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13, No.4, Part 2 (Jul.,1965), pp.1-84
    281.F.Perroux:Note Sttr la Notion de Pole de Croissance, Translated by I. Livingstone, in I. Livingstone, ed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Policy:Selected Readings.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55.
    282.Hirschman,A.O.: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2opment. 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283.J.Friedmann: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66.
    284.J.Friedmann:AGeneral Theory of Polarized Development,Growth Centers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 opment.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2
    285.Stohr, W. and Tailing, F.:Spatial Equity:Some Antitheses to Current Regional Development Doctrine.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77.38, pp.33-53.
    286.Friedmann, J.and Weaver,C.:Territory and Function: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Planning.London: Edward Arnold.1979.
    287.Krugman,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a.99, pp.483-99.
    288.Porter,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289.Porter, M. 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76(6).
    290.Christaller.W:Some considerations of tourism location in Europe.Papers,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64
    291.Miossec.JM.Elements pourune The oriedel'EscapeTouristique.
    292. Les Cahiers Du Tourisme,C-3, Chet,Aix-en-Provence,1976
    293.GormsenE:Thespatio-temporaldevelopmentofinternationaltourism:attemptatacenter-peripherymodel.In La Consommation D'espaceParle Tourism etsa Preservation, Chet,Aix-en-Provence,1981
    294.LundgrenJOJ:Touristimpact/island entrepreneurshipin the Caribbean.Conference paper quote din Mathieson,1973.A
    295.BrittonSG: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ourismin an eocolonial economy:Afiji case study. Pacific Viewpoint,1980
    296.Tansley:The early history of modern plant ecology in Britain. Journal of Ecology,1947,35:130-137
    297.Bronfenbrenner U.: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298.B. Freedman:Environmental Ecology:the Impacts of Pollution and Other Stresses on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London, Academic Press,1989
    299.Morgan K:The learning region:institutions,innovation and regional renewal,Regional Studies,1997, 31(5):491-503
    300.Cooke PU ranga MG,EtxebarriaG: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an evolutionary perspect ive,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8,11(30):56-59
    301.Bond, M. H.:Into the heart of collectivism:a personal and scientific journey.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