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时期质子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质子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是一定历史时期综合性因素的产物,在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质子制度在两汉时期初步形成,至唐代有了进一步的完善。蒙元时期的质子制度延续了前代的内容,并在质子的征取、抚养、教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将质子制度推向了新的高度。
     本文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学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蒙元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作为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政权,这一时期的质子制度,更是有了不同以往的新的内容。本文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蒙元时期的质子制度作比较系统的整理和研究。第一部分简要论述了蒙元之前质子及质子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蒙元时期对质子的征取以及蒙元质子制度的内容。第三部分阐述了质子在蒙元时期的影响以及质子的作用。力图对蒙元时期质子制度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进行揭示,尽可能的阐述作者对蒙元时期质子制度的观点和看法。进一步探讨和揭示蒙元时期多民族国家施行的纳质政策在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边疆稳定、加强民族文化交流、联系等方面的作用。
Hostage as a special group of people, is certainly a comprehensive factors, historical period, the product of ancient ethnic relations in our country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Hostage system in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the Han Dynasty to the Tang Dynasty has been further improved. Meng Yuan during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hostage system, the contents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and the hostage levy, upbringing, indoctrin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great development, and the hostage system to a new height
     This article inclu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body of two parts, this introduction describes the topics of the origin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atus quo of academic research, research methods and innovation points. Meng Yuan of China in the history of an important period,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unity of the Mongolian ethnic minority regime during this period the hostage system is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with the new content. In this paper,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of the Yuan Dynasty of the hostage system as a more systematic collation and research. The first part briefly discusses the Mongolian Yuan before the hostage and the hostage system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Mongolian Yuan Dynasty to the levy, as well as hostage hostage system, the contents of the Mongolian Yuan. PartⅢdeals with the hostage impact in the Mongolian Yuan Dynasty, as well as the role of the hostage. Mongolian Yuan Dynasty trying to right the historical role of the hostage system,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eveal as much as possible exposition of the author's Mongolian Yuan Dynasty hostage system point of view and perspectives. To further explore and reveal the multi-ethnic force in the Yuan Dynasty satisfied that the quality policy in safeguarding national unity, and consolidate stability in border areas, strengthen cultural exchanges, contact and so the role
引文
左秋明:《左传》隐公三年《十三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①陈金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的质子研究》,第18页。
    ②贾谊:《数宁》,于智容译注:《贾谊新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110《匈奴传》,中华书局,2006年,第643页。
    ④班固:《汉书》卷95《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53-3854页。
    ①班固:《汉书》卷96《西域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930页。
    ②班固:《汉书》卷96《西域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76-3877页。
    ③班固:《汉书》卷96《西域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76-3877页。
    ④司马迁;《史记》卷123《大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3179页。
    ⑤班固:《汉书》卷96《西域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78页。
    ⑥《资治通鉴》卷27《汉纪19》,中华书局,1962年,第882页。
    ⑦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943-2944页。
    ⑧范晔:《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943-2944页。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48《汉纪40》,第1542页。
    ②范晔:《后汉书》卷90《鲜卑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986页。
    ③班固:《汉书》卷95《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57页。
    ④班固:《汉书》卷94《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31页。
    ⑤程越:《两汉西域“质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
    ①班固:《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923页。
    ①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21《于阗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6235页。
    ③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④《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五《外臣部·褒异二》。
    ①王溥:《唐会要》卷六十六《鸿胪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361页。
    ②陈金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的质子研究》,第134页。
    ①道润步梯:《蒙古秘史》,卷九,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8页。
    ②道润步梯:《蒙古秘史》,卷九,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9页。
    ③同上。
    ①[波斯]拉施特:《史集》,余大钧、周建奇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12页。
    ②[波斯]拉施特:《史集》,余大钧、周建奇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96页。
    ③周良霄,顾菊英:《元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4页。
    ④《元史》卷一百二十《亦力撒合传》,第2957页。
    ⑤《元史》卷一百一十七《牙忽都传》,第2909页。
    ⑥《元史》卷三十五《文宗纪四》,第783页。
    ①《元史》卷一百一十七《宽彻普化传》,第2911页。
    ②《元史》卷二十八《英宗二》,第627页。
    ③《元史》卷五《世祖二》,第91页。
    ④《元史》卷十四《世祖十一》,第285页。
    ⑤《元典章》卷八《吏部二·当质》三品官子孙取质子条。
    ①《元史》卷一二五《纳速刺丁传》,第3067页。
    ②《元史》卷十二《世祖纪》,第259页。
    ③魏初:《重修北岳露台记》,《青崖集》卷二。
    ④魏初;《故总管王公神道碑》,《青崖集》卷五。
    ⑤苏天爵:《郑神道碑》,《滋溪文稿》卷二十。
    ⑥《元史》卷一百五十《张荣传》,第3558页。
    ①刘因:《段直墓碑铭》,《静修先生文集》卷十六。
    ②姚燧:《高泽坟道碑》,《牧庵集》卷二十五。
    ③《元史》卷一百五十二《赵柔传》,第3606页。
    ④《元史》卷一百五十二《张晋亨传》,第3589页。
    ⑤王磐:《张柔神道碑》,《畿辅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⑥《元史》卷一六六《贺祉传》,第3902页。
    ⑦《元史》卷一百六十九《贺仁杰传》,第3967页。
    ①《元史》卷一百七十九《贺胜传》,第4149页。
    ②《元史》卷一百六十六《张荣实传》,第3904页。
    ③《元史》卷一百六十二《李忽兰吉传》,第3791页。
    ④《元史》卷十三《世祖纪十》,第282页。
    ①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丞相兴元忠宪王》,中华书局,1996年,第53页。
    ②《纪录汇编》卷二百二十祝允明《前闻记·李璮》。
    ③《元史》卷一百九十三《李伯温传附李守正传》,第4377页。
    ④《元史》卷一百三十四《撒吉思传》,第3243页。
    ⑤《元史》卷一百六十九《贺仁杰传》,第3967页。
    ⑥《元史》卷一百二十二《铁迈赤传》,第3003页。
    ⑦《元史》卷二十六《仁宗三》,第589页。
    ①《元史》卷十三《世祖十》第282页。
    ②《宋文宪公集》卷十八《杨氏家传》。
    ③《元文类》卷十二,王构《播州杨帮宪赐谥制》。
    ④《宋学士文集》卷三十一《杨氏家传》。
    ⑤《清容居士集》卷二十六《杨公神道碑铭》。
    ⑥赵孟頫:《松雪斋文集》卷七《全公神道碑》。
    ①《元史》卷一百二十四《哈刺亦哈赤北鲁传》,第3046页。
    ②《元史》卷一百二十四《哈刺亦哈赤北鲁传》,第3046-3047页。
    ③《元史》卷一百二十五《布鲁海牙传》,第3070页。
    ④《新元史》卷一百二十九《岳磷贴木儿都尔弥势传》,第225页。
    ⑤同上。
    ⑥《元史》卷一百三十四《唐仁祖传》,第3253页。
    ⑦《元史》卷一百三十七《阿里海牙传附野讷传》,第3314页。
    ⑧《元史》卷一百二十六《廉希宪传》,第3085页。
    ①《新元史》卷一百二十九《岳磷贴木儿都尔弥势传》,第240页。
    ②《新元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32》,第215页。
    ③同上。
    ④《元史》卷一百五十《耶律阿海传》,第3549页。
    ⑤同上。
    ⑥《新元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32》,第218页。
    ⑦《元史》卷一百四十九《移刺捏儿传》,第3529页。
    ⑧《元史》卷一百四十九《移刺捏儿传》,第3531页。
    ①《元史》卷一百四十九《耶律留哥传》,第3531页。
    ②《元史》卷一百七十九《萧拜住传》,第4156页。
    ③《蒙古秘史》续集卷一,第300页。
    ④《元史》卷二《太宗纪》,第31页。
    ⑤《元史》卷一百四十六《粘合重山传》第3465页。
    ⑥《元史》卷一百四十六《粘合重山传》,第3466页。
    ⑦《元史》卷一百二十《曷思麦里传》,第2971页。
    ①《元史》卷一百三十六《阿沙不花传》,第3296页。
    ②(元)黄溍:《金华集》卷二十八《敕赐康里氏先茔碑》。
    ③《元史》卷一百三十六《阿沙不花传》,第3297页。
    ④《元史》卷一百三十七《康里脱脱传》,第3321页。
    ⑤《元史》卷一百三十八《康里脱脱传》,第3321页。
    ⑥《元史》卷一百三十二《杭忽思传》,第3205页。
    ⑦《元史》卷一百二十三《阿而思兰传》,第3038页。
    ①《元史》卷一百二十三《阿而思兰传》,第3038页。
    ②《元史》卷一百三十二《也烈拔都儿》,第3208页。
    ③《元史》卷一百二十三《玉哇失传》,第3039页。
    ④吴海:《闻过斋集》卷一《送王潮州序》。
    ⑤《元史》卷一百二十《察罕传》,第2957页。
    ①《元史》卷一百二十四《李桢传》,第3051页。
    ②余阙:《青阳先生文集》卷四《送归彦温赴河西廉访使序》。
    ③余阙:《青阳先生文集》卷四《送归彦温赴河西廉访使序》。
    ①《元史》卷一百二十五《赛典赤赡思丁附忽辛传》,第3063页。
    ②《元史》卷一百二十五《赛典赤赡思丁附忽辛传》,第3068页。
    ③朱德润:《存复斋文集》卷一《资善大夫中政院使买公世德之碑铭》。
    ④元明善:《清河集》卷六《魏国忠懿公神道碑》。
    ⑤《元史》卷一百三十四《撒吉思传》,第3243页。
    ⑥黄溍:《宣徽使太保定国忠亮公神道碑》,《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二十四。
    ⑦《元史》卷一百二十二《铁迈赤传》,第3003页。
    ⑧《元史》卷一百二十二《铁迈赤传》,第3005页。
    ①《元史》卷一百二十《吾也而传》,第2968页。
    ②(朝鲜)郑麟趾:《高丽史》卷二十四《高宗世家三》,太白山史库本,第532页。
    ①《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63页。
    ②《元史》卷二百零八《高丽传》,第4607页。
    ③《元史》卷十九《成宗二》,第420页。
    ④《元史》卷十四《顺帝纪》,第826页。
    ①《元史》卷十一《世祖纪》,第227页。
    ②《元史》卷十八《成宗纪一》,第386页。
    ③《元史》卷九十九《兵志》,第2524页。
    ①道润梯步:《蒙古秘史》卷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60页。
    ②《元史》卷九十九《兵志》,第2524页。
    ③道润梯步:《蒙古秘史》卷九,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8页。
    ④道润梯步:《蒙古秘史》卷九,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50页。
    ⑤姚大力:《漠北来去》,长春出版社,1997年8月,第64页。
    ①[意]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游记》,陈开俊译,福建科技出版社,1981年版,第218-219页。
    ②姚燧:《牧庵集》卷十五《佥书枢密院事董公神道碑》,四部从刊初编本。
    ①《元史》卷十七《世祖纪14》第373页。
    ②《元史》卷十六《世祖纪》,第258页。
    ③《元史》卷一百二十六《廉希宪传》,第3085页。
    ①(朝鲜)郑麟趾:《高丽史》卷七十二《舆服志》,太白山史库本,第2153页。
    ②《元史》卷一百三十四《忽秃鲁传》,第3251页。
    ③《元史》卷二百八十《高丽传》,第4614页。
    ④《元史》卷一百四十九《耶律留哥》,第3513页。
    ①《元史》卷一百三十二《玉哇失传》,第3210页。
    ②《元史》卷一百三十六《阿沙不花传》,第3297页。
    ③《道园学古录》卷二十三《句容郡王世绩碑》。
    ④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三《枢密句容武毅王》,中华书局,1996年,第49页。
    ⑤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三《枢密句容五毅王碑》,中华书局,1996年,第49页。
    ①《新元史》卷一百二十八《哈剌普华偰文质传》,第226页。
    ②《新元史》卷一百二十八《哈剌普华偰文质传》,第226页。
    ③《元史》卷一百三十四《撒吉思传》,第3244页。
    ④(元)苏天爵元文类.卷十二平章廉希宪赠谥制(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148页。
    ⑤(元)苏天爵元文类.卷十二平章廉希宪赠谥制(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14页。
    ⑥(元)黄溍:《金华集》卷二十八《敕赐康里氏先茔碑》。
    ①《元史》卷一百三十六《阿沙不花传》,第3297页。
    ②《元史》卷一百三十八《康里脱脱传》,第3323页。
    ③《元史》卷一百四十《铁木儿塔识传》,第3372页。
    ④(元)黄溍:《金华集》卷二十八《敕赐康里氏先茔碑》。
    ⑤《元史》卷一百三十七《阿里海牙传附野讷传》,第3314页。
    ⑥《新元史》卷一百二十九《岳磷贴木儿都尔弥势传》,第225页。
    ⑦《元史》卷一百二十四《哈刺亦哈赤北鲁传》,页3046-3047页。
    ①《新元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32》,第215页。
    ②《元史》卷一百五十《耶律阿海传》,第3549页。
    ③《新元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32》,第216页。
    ④《新元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32》,第219页。
    ①巴托尔德:《蒙古入侵世代的突厥斯坦》,载《巴托尔德著作集》一卷,第452-453页。
    ②《新元史》卷一百二十九《岳磷贴木儿都尔弥势传》,第225页。
    ③《元史》卷一百三十七《阿里海牙传附野讷传》,第3314页。
    ①《元史》卷一百三十二《亦黑迷失传》,第3198页。
    ②《元史》卷一百二十四《李桢传》,第3051页。
    ③《元史》卷一百三十四《撒吉思传》,第3243页。
    ④(朝鲜)郑麟趾:《高丽史》卷三十四《忠宣王世家二》,太白山史库本,第978页。
    ⑤(朝鲜)郑麟趾:《高丽史》卷一百零八《崔诚之传》,太白山史库本,第3210页。
    [1](明)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
    [2](元)脱脱等:《辽史》,中华书局1977年。
    [3](元)脱脱等:《金史》,中华书局1977年。
    [4](元)苏天爵:《元文类》,商务印书馆1937年。
    [5](日)道润梯步:《蒙古秘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
    [6]《元朝秘史》,齐鲁书社,2005年。
    [7](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62年。
    [9](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1959年。
    [10](元)余阙:《青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元)叶子奇:《草木子》,中华书局,1959年。
    [12](元)刘敏中:《中阉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元)虞集:《道园学古录》,新文丰出版社,1985年。
    [14](元)胡祗通:《紫山大全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15](元)王恽:《秋涧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16](明)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9年。
    [17](清)魏源:《元史新编》,大光书局,1936年。
    [18](清)屠寄:《蒙兀儿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9](清)柯劭忞: 《新元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20]《大元通志条格》,法律出版社,2000年。
    [21]王国维:《黑鞑事略笺证》,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2]姚燧:《牧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23](春秋)左丘明:《左转》,《十三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4](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
    [25](宋)范晔:《后汉书》,2005年。
    [26](宋)欧阳修:《新唐书》,1975年。
    [27](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1]韩儒林:《元朝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
    [2]黄时鉴:《元朝史话》,北京出版社,1985年。
    [3]范文澜、翦伯赞:《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4]周良霄、顾菊英:《元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5]傅海波、崔瑞德等:《剑桥中国史辽夏金元分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6]邱树森:《蒙古族通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
    [7]姚大力:《论蒙古游牧感国家的政治制度》,博士论文打印本,1986年。
    [8]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9]杨建新、马曼丽:《成吉思汗忽必烈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达力扎布:《蒙古史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萧启庆:《蒙元史新探》,台北元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12]黎东方:《细说元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3]姚大力:《漠北来去》,长春出版社,1997年。
    [14]李治安:《忽必烈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
    [15]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
    [16]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7]李则芬:《成吉思汗新传》,中华书局,1994年。
    [18]萧启庆:《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3年。
    [19]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中华书局,2007年。
    [20]陈高华:《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1983年。
    [21]杨志玖:《元史三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
    [22]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23]李则芬:《元史新讲》,中华书局,1978年。
    [24]邱树森:《元朝简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25]吴秀勇、牛颂、何平:《中国元代军事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
    [26]罗贤佑:《元代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27]胡小鹏:《西北民族文献与历史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
    [28]韩荫成:《党项史料汇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
    [29]张沛之:《元代色目人家族及其文化倾向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1][苏]B·R符拉基米儿佐夫:《蒙古社会制度史》,刘荣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2][瑞典]多桑:《多桑蒙古史》,冯承钧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3][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陈开俊译,福建科技出版社,1981年版。
    [4][日]箭内亘:《元朝怯薛及斡耳朵考》,陈捷、陈清泉译,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5][英]道森:《出使蒙古记》吕浦译、周良霄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6]《北方民族史与蒙古史译文集》[日]内田吟风等著,余大钧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7][波斯]拉施特:《史集》余大钧、周建奇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8][法]勒尼·格鲁塞:《草原帝国》,魏英邦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9][伊朗]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
    [1]杨爱民:《春秋战国质子制度考论》,《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增刊。
    [2]梁辰:《质子于秦质子府》,《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沈寿文:《汉代的和亲于人质制度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4]成琳:《两汉时期民族关系中的“质子”现象》,《新疆大学学报》第35卷第1期,2007年1月。
    [5]魏郭辉、李强:《新罗质子侍唐刍议》,《北方文物》,2006年第3期。
    [6]董四礼王金玲:《金代质子制度研究》,《北方文物》,2007年第4期。
    [7]陈金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的质子研究》,2008年。
    [8]陈金生:《北宋向吐蕃征质及其原因探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第 29卷第二期,2008年3月。
    [9]陈金生: 《唐代质子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第22卷第2期2006年4月。
    [10]陈金生:《北宋向吐蕃征质及其原因探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第29卷第二期2008年3月。
    [11]陈金生:《唐代质子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2卷第2期2006年4月。
    [12]李强:《蒙元质子政策述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13]汤开建;《元代西夏人的政治地位》,何广博主编《述善集研究论文》,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14]屈文军:《论元代君臣关系的主奴化》,《江海学刊》,2004年第1期。
    [15]屈文军:《元代怯薛新论》,《南京大学学报》,2003第2期。
    [16]朱帮全、赵文坦:《蒙古国时汉人世侯与蒙廷、燕京行台、达鲁花赤的关系》,《齐鲁学刊》,2002年05期。
    [17]亦邻真:《成吉思汗与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内蒙古大学学报》,1962年第一期。
    [18]黄时鉴:《木华黎国王麾下诸军考》,《元史论丛》,1983年第2辑。
    [19]李治安:《元代质子军刍议》,《历史教学》,1988年,第五期。
    [20]孟楠:《浅析元代西夏人组成的军队》,《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6期。
    [21]赵琦:《大蒙古国时期的诸王与儒士》,《内蒙古大学学报》,第二期。
    [22]杨爱民:《春秋战国质子制度考论》,《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增刊。
    [23]梁辰:《质子于秦质子府》,《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4]沈寿文:《汉代的和亲于人质制度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25]成琳:《两汉时期民族关系中的“质子”现象》,《新疆大学学报》,(第35卷第1期)2007年1月。
    [26]魏郭辉、李强:《新罗质子侍唐刍议》,《北方文物》,2006年第3期。
    [27]董四礼、王金玲:《金代质子制度研究》,《北方文物》,2007年第4期。
    [28]崔树华、杰轩:《试论元代军事制度的民族特征》,《蒙古学信息》,,2000年底3期。
    [29]陆宁:《唐兀人察罕家族研究》,《宁夏大学学报》,第29卷第6期2007年11月。
    [30]魏淑霞:《元代的西夏遗民一翰氏家族》,《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31]梁惠:《元朝选官制度管窥》,《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3期。
    [32]苏和:《蒙古古代社会制度和战争的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
    [33]孟楠:《浅析元代西夏人组成的军队》,《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6期。
    [34]杨建新:《论忽必烈称汉及蒙古统治集团内的斗争》,《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