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的象征二元结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试图揭示由农民工群体所负载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微观与象征层面的展现,以及微观象征因素对城乡社会身份的分隔、建构与固化作用。从“象征社会”的分析视角看,城市社会中的一系列媒介信息与象征标记往往成为社会身份的分类工具与生产机制。随着乡城社会流动的增加和城市话语框架的单向建构,农民工群体所承载的身体、空间等象征标记,使城乡界线由“城乡之间”移入“城市之中”,进而凸显出“城市中的城乡二元结构”。这种“结构”不仅是物质性的、外在可见的,而且是文化性的、隐秘的,可用“象征二元结构”概括之,即表达不同群体社会身份的象征系统及其运作呈现出二元对立或两极化特征,进而成为社会群体身份区分的微观型塑机制。这一机制所包含的“问题化农村—梦想化城市”的逻辑成为国家建构现代性形象的手段与策略,以弥合“客观现代性”与“表达现代性”的距离。
There are multivariate social changes since the reform in China, among which social structure transition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is an important part. The research of it before was mainly at macroscopic and substantive angle, but symbolic and micro level was lacking relatively. In fact, in the view of many contemporary sociologists such as Anthony Giddens and Pierre Bourdieu, social structure is no longer viewed as outside object, but as practical process with social actions and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sociology and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social transition, I think the research on city-countryside social structure transition needs a micro-turn of direction. As to this, we put forward the view of“symbolic society”, from which we see that a series of medium informations and symbolic marks in the city more and more become classification tools and construction mechanisms of social status.
     “Symbolic society”includes the following meanings at least. Firstly, the manufacture,transmission, receiving, rejection, digestion and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s become an indivisible part of people’s everyday life, so that they usually read the meanings of social life according to certain informations or symbolic systems. Secondly, external causes but not internal ones are more and more becoming decisive factors of social activities, so people usually accept the leading and constructing of exterior informations actively or passively. Thirdly, the actions of manufacture, occupation and operation of informations and symbolic systems mean power domination. The one who owns informations and discourse powers can impose his own meaning frames on other people by force, from which status distinction logic generates through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s and symbolic systems. Therefore, the city where informations and symbolic marks are dispersing extensively is not a uniform society, but is a field of fights for symbolic marks and status territories.
     At the angle of“symbolic society”,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body characteristics of attire, gesture, expression, language and the ones of residences and their pattern, size, function and so on, which are taken by peasant migrants and signify their social status,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analysis of social transition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These symbolic marks are usually utilized by urban discourses (such as medium informations, text frames, social evaluations), so as to construct peasant migrants’social status and model their self-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identity. These problems are contained in the research of social transition, which can be considered as micro-aspect and humane dimension of social structure research. The micro-aspect emphasizes that these problems with space, discourse and identity exist in people’s daily life, and macroscopic view is usually inadequate, and the humane dimension means they usually can’t be researched by quantitative methods. So“using minds”is as important as“using tools”.
     Not only in the sense of comparison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the problems of body, space, identity and discourse have great differences, but also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they are usually related with social status, prestige and so on. Just because of this relation, we can say body and space marks have symbolic meanings and social distinction strength. This makes me try to connect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micro-phenomena with macroscopic social structure, from which we can investigate the tendency of city-countryside social structure transition. In my opinion, there are dual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endency of body, space, identity between urban groups and peasant migrant groups, which is not only physical and outside facts, but also cultural and hidden ones. We can use the concept“symbolic and dualistic structure”to summarize it.
     Symbolic and dualistic structure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polarized tendency of social symbolic systems and their movements, which shows the duality and inequality in status and reputation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and it becames the micro-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social status classification. The most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of symbolic and dualistic structure is that the symbolic marks on peasant migrants’bodies are moving from“between countryside and city”to“into city”, and then highlight more direct city-countryside dualistic structure. During the course of social change since reform, the function of symbolic and dualistic structure transforms from class distinction into everyday life gradually. The symbolic and dualistic structure becomes micro-mechanism in production of people’s status and reput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The body with attire, language, gesture, expression and so on as its tokens is the important sign of social status,so it has important symbolic implication. The peasant migrant groups with body marks in city take the status boundary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 into city, so as to make the boundary more obvious. So called“a crane among cocks”but not“the crane far from cocks”can shows the difference between“crane”and“cock”more directly. I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the body as symbolic marks presents dualistic trend. Namely,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show the opposition of two symbolic systems, and they show the social distinction and inequality between citizens and peasant migrant groups and even between higher social layers and the lower ones.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ition is also the one of space change. A series of governmentalities of CPC before reform made social space marked with political ideology brands. This phenomenon has been weakening along with the reform process, so social space presents a course of“de-politics”. However, the gap in institution and status distinction and in development point and speed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causes“politicized again”of social space.“Politicized again”exists clearly in the life locuses of peasant migrant groups. There is fresh and clear contrast between peasant migrants’“flowing community”and mansions in city. Peasant migrants’life space is marked with their“otherness”and the boundary between countryside and city symbolically. This new kind of social space means the inequality in ability, opportunity and capacity of space occupancy between peasant migrants and city inhabitants, which then reflects the symbolic and dualistic structure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in space.
     The symbolic marks like body, space don’t only exist in peasant migrants’life, but also accumulate into their minds deeply, and then construct their self-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identity, which are conflicting with each other. What is to say, their self-identity is not from self-consciousness accumulation, but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unidirectional discourse frames from city. This makes them usually accept the figure codes from city seat passively. In the meantime, the dependence on relative networks reflects their distrust on strangers and the absence of state and institution in social mobility. But, in fact, the state’s absence means its firm existence from the angle that the nation’s figure can be seen from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The facts above make peasant migrants’self-identity placed under the manipulation of social strength, and difficult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ir social identity.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leads to the generation and continuity of peasant migrants’“dualistic mind”.
     In the sense of social constructive theory, status as a kind of social fact isn’t fixed and unchangeable, but is subjected to social meanings and values. The contents of mass media are from social lives, then construct social phenomena and furthermore construct a picture of symbolic order, which is the one of social classification and rejection. The mass media is a tool of social classification. It is usually seen from a kind of antinomy description in China. What is to say, the following comparative facts as progress-backwardness, awakening-obscuration, independence-dependence are usually interweaved together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and then in peasant migrants of their own. The“abstraction”and“otherness”of peasant migrants is the consequence of social distinction, and serves as a foil to the elites’advance and superiority in urban community. In the“I-he”classification system, the symbolic discourses also present dualistic pattern.
     The symbolic and dualistic structure which mainly contains the aspects of body, space, identity and discourse is the micro-reflection of macroscopic and outside social structure. It permeates into people’s everyday life, turns into the mind schema or temperament inclination and participates into the reproduc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by operating people’s thought and behavior. The state usually makes use of mass medium and symbolic marks to construct a“problematical village-dreamlike city”narration, in which“dream”becomes the main pursuance and“problem”is the objective to transcend and further reflect the attraction of“dream”. Therefore,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ymbolic factors by the state takes the function of closing the gap between“objective modernity”and“expressive modernity”.
     In brief, this thesis tries to reveal the micro-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structure between countryside and city in China from symbolic angle. Although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form has reversed the condition of old dualistic structure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the separation and status resistance is still lasting in people’s mental world. Peasant migrants’life makes us realize more directly that the dualistic structure engraved within people’s body, space, identity and idea don’t end, but is even fresher and clear. I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interaction is increasing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and“harmony society”discourse earns popular supports, how to decrease the policy and status discrimination of peasant migrant groups, and to increase their national treatment which should be had, is the responsibility that can’t be neglected, regardless to policy makers or to academic researchers.
引文
① 如斯宾塞把社会结构比拟为人体结构,认为社会就像一个由各种器官和系统构成的生物有机体,并像后者一样存在进化和分化过程。涂尔干意义上的社会结构是具有客观先在性和集体强制性的社会事实,如物质性的国家、教会,非物质性的集体良心、道德风尚等都是社会结构的重要内容。韦伯意义上的社会结构只是个形式或名称,它以现实的社会行动为基础而不能独立存在于人们的行动之外。而吉登斯则在结构化的意义上谈论社会结构,认为结构作为被反复组织起来的规则或资源是社会行动者日常活动的依据,并被后者再生产出来。
    ② 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94 页。
    ① 参见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年,第 100~101 页。
    ② 叶南客:《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 2 页。
    ③ 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1992 年第 5 期。
    ④ Nee, Victor. 1989.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4:663-681.
    ① 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2002 年,第 2 页。
    ② 参见拙文:《现代性在中国:建构与反思》,《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 年 9 月 25 日。
    ③ 当然,对西方现代性还有其他不同的理解。这里感谢郑莉博士提示我后现代性视角下的现代性分析,即作为历史时间的“现代”概念与作为问题的“现代性”概念是不同的,虽然作为历史时间的现代概念可以上溯到文艺复兴,但作为问题的现代性则是在后现代话语中流行的。参见郑莉:《后现代语境下的现代性问题》,《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 年 9 月 25 日。
    ④ 参见罗丽莎:《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黄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 3 页、第 13 页。
    ① 分别参见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年,第 3~29 页;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第89~90;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 15~16 页。
     ①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杨富斌译,华夏出版社,1999 年,第 186 页。
    
    ①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4~5 页。
    ②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 12 页。
     ① 参见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 262~263 页。
     ①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第 28 页。
    ①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第 29 页。
    ②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第 29 页。
    ③ 在一定程度上,本文将“象征社会”看做一个权宜性的分析概念,而欲在学理上考察其深刻的现实基础和理论谱系则需另文详论。为了将“symbol”与另外一个通常被译为“符号”或“指号”的“sign”区分开来,我将英文的“symbol”对译为中文的“象征”。二者均具有索绪尔所言的由“能指”和“所指”相结合的含义。但相比较而言,“sign”强调符号所执行的功能,而“symbol”则突出其所象征的意义。参见本文第六章第一节对“象征”含义的梳理。当将“象征”作为名词使用时,我们在“象征物”的意义上理解它,而在“象征社会”、“象征性结构”、“象征二元结构”等表达中,我们将它对应于形容词“symbolic”。
    ④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3 页。
    ① 布希亚(鲍德利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年,第 64 页。
    ② 参见布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71 页。
    ③ 在《海湾战争并没有发生》一文中,布希亚就道明,对于 1991 年的海湾战争,其实大众看到的只是没有发生的虚拟的“媒介之战”。当大众夜以继日地观看美军与伊拉克抵抗力量交火的时候,他对这场战争的观赏实际上与对美国越战大片的观感并无两样。因为他们所看到的电视影像,只是由持某一政治倾向的摄影师捕捉、剪接和变形的结果,大众看到已远非是真实的伊拉克,而是被具有实时转播功能的媒体所“虚拟化”的纪实叙事作品。更何况,对摄影师和交战双方而言,他们置身于真实的战争现场之中,而对于歪在沙发里、吃着零食、瞥眼看电视的大众而言,这场战争倒似乎更像一场影像游戏。参见Baudrillard, Jean. 1995. The Gulf War did not Take Place, Tran. Paul Patton, University of Sydney: Power Institute.
     ①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年,第 386 页。
     ① 参见谢建社:《新产业工人阶层——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版。
     ① 有学者以批判的眼光指出,“全球化”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说法,而是西方新自由主义长期宣传出来的口号,代表的是跨国金融资本和跨国公司的利益;其潜在之意是削弱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主权,以使美国主导的跨国金融资本和经济力量畅行无阻于全球各地,最大限度地攫取各国的资源和财富。参见河清:《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① 参见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31~59 页。
    ① 为了突出历时性对比,我们将关于传统城乡社会结构的研究也做简要交待。
    ② 有论者指出,差序格局是个立体的结构,包含有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也包含有横向的弹性的以“我”为中心的“差”。而多数学者都只看到“差”而忽略了“序”,事实上差序格局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等级观。参见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 年第 4 期。
    ③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93 页。
    ④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94~95 页。
    ⑤ 参见费孝通:《再论双轨政治》,载《费孝通人生漫笔》,同心出版社,2001 年版;《中国绅士》,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46 页。
    ① 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1~12 页。
    ② 参见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年,第 54~74 页。
    ③ 参见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第 238页。这种“无根化”过程亦即费孝通所说的“社会浸蚀”。
    ④ 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32 页。
    ⑤ 参见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中文版序言第 2 页。
    ⑥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114~115 页。
    ① 在杜赞奇那里,权力的文化网络(culture nexus of power)包括不断相互交错影响的等级组织(hierarchical)和非正式相互关联网络(networks of informal relations)。诸如市场、宗族和水利控制的等级组织以及诸如庇护人与被庇护者、亲戚朋友间的相互关联,构成了施展权力和权威的基础。这里的权力是指个人、群体和组织通过各种手段以获取他人服从的能力,这些手段包括暴力、强制、说服以及继承原有的权威和法统。这里的“文化”是指各种关系与组织中的象征与规范,这些象征与规范包含着宗教信仰、相互感情、亲戚纽带以及参加组织的众人所承认并受其约束的是非标准。这种象征性价值赋予文化网络一种受人尊敬的权威,它反过来又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从而促使人们在文化网络中追求领导地位。参见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3 页、第 15 页。
    ② 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程农译,载 J.C.亚历山大、邓正来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版。
    ③ 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26 页。
    ④ 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4 页。
    ①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14~118 页。
    ② 孙立平:《断裂: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第 14 页。
    ③ 这里的“失业群体”指“老失业群体”,即因体制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而失业的群体,不同于新失业群体。关于后者的研究可参见吕鹏:《他们不再是孩子了——关于“新失业群体”现状的社会学报告》,《社会》2005 年第 4 期。
    ④ 参见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10~111页。
    ⑤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第 387~388 页。“第三元群体”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对于其多重特征,有学者做出虽不甚准确但比较全面的对比。参见甘满堂:《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2001 年第 4 期。
     ① 李强:《“丁字型”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结构紧张》,载《转型期中国社会分层》,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 86 页。
    
    ①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年,第 35 页。
    ② 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1992 年第 5 期。
    
    
    ① 涂尔干、莫斯:《原始分类》,汲喆译,渠东?虾H嗣癯霭嫔纾?005 年,第 88 页。
    ② 涂尔干、莫斯:《原始分类》,汲喆译,渠东?虾H嗣癯霭嫔纾?005 年,第 87 页。
    ③ 涂尔干、莫斯:《原始分类》,汲喆译,渠东?虾H嗣癯霭嫔纾?005 年,第 2 页。
    ① 布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1 页。
    ② 按照华康德的概括,布迪厄从四个方面扩展了涂尔干和莫斯关于原始分类的研究:首先,在传统社会共同体中观察到的认知结构与社会结构间的对应关系也存在于发达先进的社会中,而发达社会中的这种对应关系大部分是通过学校教育体系的职能生产出来的。其次,由于社会划分和心智图式具有结构上的对应关系,随着个人不断接触某些社会状况,个人也逐渐被灌输进一整套性情倾向,而行动者通过将社会环境的必然性予以内化使其在实践中注入的各种超个人的、无意识的关注原则或划分原则得以建构。第三,社会结构和心智结构间的对应关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政治作用。象征系统不仅仅是知识的工具,还是支配的工具,象征系统是能对构造世界发挥作用的社会产物,即能够反映和建构社会关系,这样一来,人们可以在一定限度内通过改变世界的表象来改变这个世界。第四,各种分类系统构成争夺的焦点,各个个人和群体为此而在日常生活的常规互动中、在发生于政治和文化生产场域的竞争或斗争中相互对立。参见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 13~14 页。
    ①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468.
    ② 参见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第 221~222 页。
    ③ 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4 页。
    ④ 费孝通指出,在传统绅士阶级的政治哲学中有一个重要的观念,人们称之为道统。道统观念的发展是由于已经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人,学者—知识分子,他们被排斥于政局之外,但还拥有社会威望。这样的人并不试图按照他们自己的利益来控制政治权力,而是提出了一系列伦理原则来限制政权的力量。他们所发展的道统体系被绅士所接受,并作为其政治活动的规范。绅士企图用伦理手段来抵制政治权力,所以推出孔子的学说,称其为“道”的创造者和“无冕之王。参见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6 页。
    ① 叶南客把处在新旧社会形态转折点的人,特别是代表新时代取向的弄潮儿称作“过渡人”,它反映了旧式人格向新型人格转型中的文化困惑和冲突,这种冲突属于时间性文化冲突;把处于两种文化交界处、远离某一文化中心的人称为“边缘人”,是在同一时代背景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区域、民族、社会体系、知识体系之间从隔阂到同化过程中人格的裂变和转型特征,这是一种空间性、地位性文化冲突的产物。“过渡人”和“边缘人”都是“边际人”。“边际人”既是两种文化体系对流后的产物,又是新旧时代接触后的文化结晶,他们身上具有两种以上的文化期望和文化冲突,其角色行为也常常是困惑的、矛盾的、边际性的。边际性角色和多元文化取向在单个个体中的交织重叠,便产生了边际人格。参见叶南客:《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 7~8 页。周晓虹将具有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边际性,并因此具有人格和社会心理的边际性的人称作“边际人”。参见周晓虹:《边际人:概念、特点及其他》,《社会心理学研究》1997 年第 2 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里斯曼将美国人的性格划分为传统导向、内在导向和他人导向三种类型。其中的“内在导向”与叶南客所言的边际型人格颇为相似,是处在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中的人格特征。参见大卫·里斯曼:《孤独的人群》,王崑、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② 详细研究参见前引叶南客著《边际人》之第三篇“二元结构论”。
    ③ Lernen, Daniel. 1958.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 Society, Modernizing the Middle East.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73. 转引自叶南客:《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 3 页。
    ① Lewis, W. Arthur. 1954.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vol.22, No.2 pp.113-152.
    ② 参见李强:《中国城市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底层精英问题》,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①),鹭江出版社,2000 年,第 152 页。
     ① 参见李强:《中国城市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底层精英问题》,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①),鹭江出版社,2000 年,第 158 页。
    ① See Shilling, C. 1993. 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 Sage.
    ② 参见冯珠娣、汪民安:《日常生活、身体、政治》,《社会学研究》2004 年第 1 期;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年,编者前言;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5 年,第 31~34 页。
    ③ 分别参见 Goffman, E. 1971.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London: The Penguin Press;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年版;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第1 卷),王佩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版;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版。
    ① 相关介绍可参见鲍尔德温等:《文化塑造的身体》,载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值得一提的是,春风文艺出版社(沈阳)曾在 1999 年陆续策划出版了一套“阅读身体”丛书共十四本,对国外的身体研究进行了大力引介。
    ② See Synnott, Anthony. 1992. “Tomb, Temple, Machine and Self: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Bod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43.No.1:79-110;国内研究参见郑震:《论身体》,《社会学研究》2003 年第 1 期;江中:《身体:以军营新兵训练为例》,《社会学研究》2004 年第 3 期。
    ① Shilling, C. 1993. 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 Sage. p1.
    ② 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夸大类似“后工业社会”和“消费社会”这些源自西方社会的话语意义,如果说将它们运用于部分发达城市还较为适合,但对于很多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来说,后工业社会和消费社会似乎还非常遥远。我们要警惕社会学研究中的“都市化倾向”,即立足于城市且往往是以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为中心,将城市社会的诸多特征和基于此得出的研究结论推向整个中国社会,而忽视了社会发展程度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平衡乃至巨大差距的存在。
    ① 参见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年版;恩特维斯特尔:《时髦的身体——时尚、衣着和现代社会理论》,郜元宝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43~44页。
    ② 布希亚(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141 页。
    ③ 当然,这并不是说身体问题仅仅是当代问题,相反,身体问题自古有之,如古老的神话中便有种种身体隐喻,参见叶舒宪:《身体的神话与神话的身体》,载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 5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④ 参见凡伯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2002 年版。
     ① 有学者指出,民国时期国家权力渗透与人们自觉接受规训共同造就了中山装的流行。参见陈蕴茜:《身体政治:国家权力与民国中山装的流行》,《学术月刊》2007 年第 9 期。
    ①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第 112 页。
    ②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第 112 页。
    ③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5 页。
    ④ 张 柠:《土地的黄昏》,东方出版社,2005 年,第 279 页。
     ① 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第197 页。
    
    ① 周华山:《阅读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 200 页。
    ② 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 年,第 86 页。
    ① 黄金麟:《身体、历史、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 年,第 87 页。
    ② 参见应星:《身体与乡村日常生活中的权力运作》,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 2 辑),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
    ③ 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 年,第 188 页。
    ④ 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 7 页。
    ① 赵晔琴:《农民工:日常生活中的身份建构与空间型构》,《社会》2007 年第 6 期。
    ② 李培林:《编后记:跨入工业文明的庄稼人》,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第 294 页。
    ③ 参见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第 170~171 页。
    ④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第 113 页。
     ①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第 111 页。
    
    ① 当然,“身体政治”的分析维度是多元的,如女性主义视角,参见苏滨:《艺术形象的社会构造: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身体形象为例》 ;如东方主义视角,参见孙萌:《看与被看之间:华人女性与窥视快感》。二者均载于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 5 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② 参见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年版;《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
    ① 参见刘复生:《新革命历史小说的身体修辞》,载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 5 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② 安娜诺斯特:《素质的身体政治学》,杨渝东译,载周晓虹、谢曙光主编《中国研究》(第 2 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第 153 页。
    ③ 安娜诺斯特:《素质的身体政治学》,杨渝东译,载周晓虹、谢曙光主编《中国研究》(第 2 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第 152 页。
    ④ 严海蓉:《新自由主义与新人本主义:从招工网络看素质与价值的流动》,徐蕾译,载周晓虹、谢曙光主编《中国研究》(第 2 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第 169 页。
    ① 参见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中的相关论述。
    ② 毕向阳:《他者的历史与身体的政治》,《社会学研究》2006 年第 2 期。
    ③ 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年,第 163 页。
    ④ 周宪:《社会空间中的身体审美化》,载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 5 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① 马杰伟:《酒吧工厂——南中国城市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5 页。
     ① 参见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3~5 页。
     ① 参见刘少杰:《经济社会学的新视野: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版;《制度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社会学研究》,2007 年第 2 期。
    ① 参见厄里(J. Urry):《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载特纳编《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 527 页。
    ② Lefebvre, Henri.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p73.
    ③ 参见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5 页。孙立平指出自己是使用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邹谠先生的“总体性社会”概念,但含义有所不同,参见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年,第 69 页。
    ① Foucault, Michel. 1984. “Space, Knowledge, and Power.” p. 252. In Paul Rabinow, ed. The Foucault Reader, 239-256. New York: Pantheon. 相关论述可参见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陈志梧译;戈温德林·莱特、保罗·雷比诺:《权力的空间》, 陈志梧译,载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② 参见刘拥华:《阅读秩序:空间语境下的乡土社会及其变迁》(打印稿),2006 年。
    ③ 在传统中国社会,“皇权不下县”,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治理并不像近代社会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那样明显。王迪对成都公共空间的社会史研究指出,直至 20 世纪,由于缺乏市政管理,国家权力几乎很少影响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传统成都的公共空间是相对“自由的”,人们对它们的使用普遍享有相当大的自由权。而在晚清,新成立的警察作为城市中国家力量的代表,加强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干预。街头生活不再由市民自主管理,而是逐渐受到各种政策和法规的控制,国家已经开始将它的力量延伸到街道、邻里和社区,这种控制是前所未有的。参见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李德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351~352 页。这与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中所探讨的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形成中国家政权建设对基层社会影响的观点类似。
    
    
    ①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 123~124 页。
    ②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 126~131 页。
    ③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 159 页。
     ① 参见谢建社:《新产业工人阶层——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版。
    ① 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第 344 页。
    ① 参见高丙中:《时空设置的构造与重构》,载王铭铭、潘忠党主编《象征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 244 页。
    ② 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第 299 页。
     ① 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 67~68 页、第 87 页。
    ①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年,第510~511 页。
    ② 参见周大鸣:《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中山大学学报》2000 年第 2 期;周大鸣、高崇:《城市结合部社区的研究:广州南景村 50 年的变迁》,《社会学研究》2001 年第 4 期。
     ① 任焰、潘毅:《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社会学研究》2006 年第 4 期。
    
    
    ① 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 年,第 12 页。
    ② 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 年,第 17 页。
    ③ 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 年,第 46 页。
    ① 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 年,第 83 页。
    ② 社会空间极化与社会隔离问题是针对西方工业化国家社会急剧变迁过程中所面对的城市贫困和社会排斥现象而提出来的。社会空间的极化与隔离是指由于城市规划和住房市场影响到城市社会空间的变化,在空间上引起穷人居住区的隔离以及富人居住区的集中。社会空间的极化与空间隔离导致了城市化过程中的贫穷集中现象,贫穷集中又会加剧社会分割和社会孤立,形成空间排斥。潘泽泉的整理与概括基本涵盖了城市社会空间极化与隔离的社会根源。参见潘泽泉:《社会空间的极化与隔离——一项有关城市空间消费的社会学分析》,《社会科学》2005 年第 1 期;杨上广:《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234 页。
    ③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第 222 页。
    ① 当然,这只是个比方,我们无意于将“鹤”和“鸡”指代不同的群体。
    ② 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 年第 1 期。为了行文的一致,我将引文中的“符号边界”改为“象征边界”,下同。
    ③ 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 年第 1 期。
    ④ 潘泽泉:《社会分类与群体符号边界:以流动农民工为例》,《社会》2007 年第 4 期。
    
    ① 参见尚杰:《空间的哲学:福柯的“异托邦”概念》,《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3 期。
    ② 参见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第 511 页。
    ③ 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年,第 170 页。
    ④ 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 年,第 45 页。
     ① 参见丹纳赫,J.等:《理解福柯》,刘瑾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年,第 129 页。
    ② See Elias, N. Scotson, J. 1965. The Established and the Outsiders: A Sociological Inquiry into Community Problems. London: Frank Cass.
     ① Lefebvre, Henri.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P170.
    ① Lefebvre, Henri.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P33.
    ② See Lefebvre, Henri.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P38~39.
    ③ See Lefebvre, Henri.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p173~175.
    ④ 列非伏尔反对种种空间二元论,而是将空间看作实践过程。这里的“空间二元性”,并非指规范认识上的空间二元论(物质的/认知的,客观的/主观的等等),而仅指不同群体的空间界线区分及其型塑下的身份认知的不同。
    ① See Lefebvre, Henri.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P239.
    ② 参见林蔼云:《漂泊的家——香港-晋江移民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 年第 2 期。
     ① 也有学者论及“城乡二元结构空间显现”问题,但并没有在象征及权力维度加以评述,参见杨上广:《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238~240 页。
    ① 有论者从农民发展的角度将社会空间界定为人们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活动空间或领域,包括生存型社会空间、发展型社会空间,以及由农民变市民过程中获得的城市符号型社会空间。参见严新明:《生存与发展——中国农民发展的社会时空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第 38~39 页。其符号型社会空间(symbol-style social space)指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制度空间,这与关于“社会空间”的界定似乎有不符之处,且并没有揭示社会流动中城乡身份与制度的互动碰撞对农民(工)身体与空间观念的建构。笔者认为,认知与观念图式的生产是空间生产的应有之义。
    ② 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 年,第 220~221 页。
    ③ 参见郑也夫:《领地、亲族与共同体》,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 1),鹭江出版社,2000 年。
    ④ Tickamyer, Annr. 2000. “Space Matters! Spatial Inequality in Future Sociology”. Contemporary Sociology. Vol.29. No.6:805-813.
     ① 参见冯婷:《消融在消费中的公共领域——读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社会学研究》2007 年第 2 期。
    ② 刘畅:《中国公私观念研究综述》,载刘泽华、张荣朋等著《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392 页。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7 页、第 9 页、第 10 页。
     ①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6 页。
    ① 除了与士、工、商等比较而凸显的“农”的自我认同外,也有学者指出,尽管“农民”及其所从事的生产似乎有着久远的历史,但农业生产是在与工业生产相对的结构中才获得意义的,因此“农民”也是在与工人的关系中获得意义的,农民的命名与工人一样,是一种现代的发明,或者说农民和工人一样都是现代性叙述的衍生物。参见张慧瑜:《遮蔽与突显:“农民工”在大众传媒中的位置》,《三农中国网》2007年 3 月 1 日。http://www.snzg.cn /article/ show.php?itemid-4733/ page-1. html.当然,这是在“阶级”而非“职业”上讨论“农民”的。
    ②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93 页。
    ③ 贺雪峰:《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试论中国传统社会农民的行动逻辑》,《天津社会科学》2006 年第 1 期。按照贺雪峰的说法,软规范指儒家伦理,村庄舆论等,硬规范指族规家法、乡规民约等。我以为贺的区分并不准确,二者存在交叉重叠之处,难分“软”“硬”。
    ① 参见许烺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的比较》,华夏出版社,1989 年版。
    ② 参见杨国枢:《中国人与自然、他人、自我的关系》,载文崇一、萧新煌主编《中国人:观念与行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年,第 6~7 页。
    ③ 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 年第 4 期。
    ① 所谓“误识”,即社会行动者对那些施加在他们身上的暴力,恰恰并不领会那是一种暴力,反而认可了这种暴力。参见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第 222 页。
    ② 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第222 页。
     ① 费孝通:《我看人看我》,载大卫·阿古什《费孝通传》,董天民译,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① 参见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年版。
     ① See Barth, Fredrik.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Boston MA: Little Brown.
    ① 有学者分析道,像“外来妹”、“外地人”这类词汇明显地指示了一个外来者的身份,因为它们指出了这个人来自不同地方这一事实。而“打工”一词指的是与持久职业形成对比的临时工作,意味着福利与法律保障的缺失。参见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45 页。“打工妹”意味着温顺、软弱和易于管理,“妹”意味着年轻的女孩儿,不仅标出性别,还表明婚姻状况:与“姐”相比,“妹”意味着单身、未婚而且比较年轻,因此“妹”通常意指较低的社会地位。有学者指出:“打工妹代表的是一种深嵌于资本主义劳动关系与性别关系中的次等劳动身份认同。参见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阶级的呼唤》,任焰译,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第 173 页。
    ② 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31 页。
    ① Spivak, G. C. 1988.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eds.) by Cary Nelson & Larry Grossberg.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② 李友梅:《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社会学研究》2007 年第 2 期,第 184 页。
    
    ①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 年第 3 期。
    ② 参见米庆成:《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探析》,《青年研究》2004 年第 3 期。
     ① 参见米庆成:《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探析》,《青年研究》2004 年第 3 期。
    ① 有学者将城市社区中“本地人”与“外地人”并存的社会状况称为“新的二元社会”。参见龚维斌:《本地人与外地人:一个新的二元社会在形成》,《人民论坛》2008 年 1 月 21 日。
    ② 参见陈丰:《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社会科学》2007 年第 2 期。
    ③ 相关研究可参见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 年第 4 期;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年版;刘林平:《关系、社会资本与社会转型——深圳“平江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版。
    ④ 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194页。
     ① 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57~59页。
    ② 参见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年,第 1 章。
     ① 参见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 年版。
     ① 参见毛宣国:《美学新探》,岳麓出版社,2002 年,第 57 页。
     ① 参见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等译,新华出版社,1997 年,第 136~138 页;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年,第 52~53 页。
    ① 这里的“抽象农民工”意指一般意义上由农村进入城市就业并周期性地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群体,由于并不区分其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来源地、进入地、职业类别等特征,因而称为“抽象农民工”。我们运用这一概念意在揭示大众传媒对一般意义上农民工形象的呈现与建构。
    ② 参见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曹卫东、渠敬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①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3 页。
    ①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97~109 页。
    ① 参见李红涛、乔同舟:《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二十一世纪》(香港)网络版 2005年 7 月号,总第 40 期。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504091g.htm.
    ② 参见张慧瑜:《遮蔽与突显:“农民工”在大众传媒中的位置》,《三农中国网》, 2007 年 3 月 1 日。http://www.snzg.cn/article/show.php?itemid-4733/page-1.html.
    ①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3 页。
    ② 分别参见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 50 篇文革小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王列军:《关系视角下的权力实践——21 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社会学解析》,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论文,2003 年;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索解 20 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叙事文本》,上海三联书店,2006 年版;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版。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54 页。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55 页。
    ① 参见“本土资源论”,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① 铁凝:《哦,香雪》,《青年文学》1982 年第 5 期。
    ①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人民文学》1980 年第 2 期。
     ① 孔繁荣:《<陈奂生上城>分析》,载十六所高等院校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讲》(下册),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 年,第 464 页。
    ② 胡若定、黄政枢主编:《当代中国文学名著提要与评析》,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年,第 176~177 页。
    ① 参见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阅读和写作》(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76 页周鉴铭的评论。
    ② 参见马超:《徘徊在城乡之间——近期农民工题材小说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
     ① 李敬泽等:《艰难的城市表达——“城市叙事”三人谈》,《文汇报》2005 年 1 月 5 日。
    ① 所谓“抽象农民”指的是作为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共同体的农民,而“具体农民”指的是作为自然个体的农民。参见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再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年,第 246~258。这里用“具体的农民(工)”与“抽象的农民(工)”概念意在指出,农民(工)丰富的具体性常常被城市主位视角“抽象”出同质化、本质化、甚至问题化的特征。
    ② Li Zhang. 2001. Strangers in the City: Reconfigurations of Space, Power, and Social Networks Within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46.
    ③ Li Zhang. 2001. Strangers in the City: Reconfigurations of Space, Power, and Social Networks Within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157.
    ① See Becker. 1963. Howard. Outsiders: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Deviance. New York: Free Press. p8-10.
    ② 参见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年版。
    ③ 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年,第 61 页。
    ① 参见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57~59 页。
    ② 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年,第 16 页。
     ① 刘东:《感性的暴虐——恐怖时代的心理积存》,《读书》,2007 年第 5 期,第 147~148 页。
     ①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第 247~248页。吉登斯还谈到一种“生活政治”(life politics),生活政治是生活方式的政治,它关涉的是来自于后传统背景下,在自我实现过程中引发的政治问题,在那里全球化的影响深深地侵入到自我的反思性投射中,反过来自我实现的过程又会影响到全球化的策略。在一种当地性的以及全球化的范围内,自我认同的叙述在与迅速变化着的社会生活情景的关系中被塑造、修正和被反思性地保持下来。个体必须要以一种合理而又连贯的方式把对未来的设想与过去的经验联结起来,以便能够促使把被传递的经验的差异中所产生的信息与当地性结合起来(参见《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第 252~253 页)。在我看来,吉登斯所说的“生活政治”或可理解为一种“个人政治”,它无疑要以“解放政治”为基础。
    ① 当然,这是有争议的,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经常被视为符号学的真正创始人,在于他将索绪尔的观点从语言学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诸如图像、举止、乐声、客体,以及与所有那些东西相联系的结合——它们形成仪式、惯例和公共娱乐的内容等皆可作为意义系统纳入符号学之中。参见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 年,第 42 页。
    ②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37~38 页。
    ③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38 页。
    ④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102 页。
    ⑤ 参见孙维张、刘富华:《语言学概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 21~22 页;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26~29 页。
    
    
    ①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103~104 页。
    ② 参见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年,第 82 页。
    ③ 参见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 年,第 42 页。
    ① 在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中,象征和符号往往是等同的:“任何文化都可视为象征系统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语言、婚姻规范、经济关系、艺术、科学、宗教是被放到首位的”。参见翁贝尔托·埃科:《语言学与哲学》,王天清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年,第 247~248 页。
    ②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103 页。
    ③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104 页。
    ④ 参见王国卿:《译者序》,载托多罗夫:《象征理论》,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2~3 页、第 5 页。关于象征与符号的区分同时参见高亚春:《符号与象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 18~23 页。
    ① 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 年,第 10 页。
    ② 参见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97~98 页。
    ③ 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第187 页、第 186~190 页。
    ④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95 页。
    ① 有关拉康符号秩序(symbolic order)的观点,布希亚关于符号交换(symbolic exchange)、符号消费的思想可参见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 年版。
    ② 参见沃特斯和特纳的介绍与评论。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年版;布赖恩·特纳主编:《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① See Bourdieu, P.1973.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P71. In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 ed. R. Brown, 71-112. London: Tavistock.
    ① 参见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
    ② 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年,前言第 23 页。
    ③ 参见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年,第 113 页。
     ① 潘泽泉:《社会分类与群体符号边界:以流动农民工为例》,《社会》2007 年第 4 期。
    
    ① See Berger, Peter. Thomas Luckman.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Anchor Books.
    ② 参见格尔兹:《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赵丙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① 卡斯特斯等:《流动的空间与全球转型》,《读书》2005 年第 10 期,第 77 页。
    ② 麦孟华:《说奴隶》,《情议报》,全编卷二,第一集之下本馆论说二,第 8 页。转引自黄金鳞《身体、历史、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 年,第 87 页。
     ① 参见马杰伟:《酒吧工厂——南中国城市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第 5~7 页。
    ① 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 2 辑),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
    ② 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罗沛霖、杨善华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4 页。
    ③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欧美现代性是中国现代性的样板。
    ① 参见拙文:《现代性在中国:建构与反思》,《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 年 9 月 25 日;《中国社会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矛盾共生》,《社会科学评论》(季刊)2007 年第 2 期。
    ② 参见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年版。
    ③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年,第 242 页。
     ① 孙立平:《断裂——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第 14 页。孙立平所说的断裂是显而易见的,但还有另一种断裂:话语—现实断裂。即官方和媒体对现实的浪漫化描述与实际存在的大量“灰色区域”之间形成一条隔离带,一些问题与弊病被蒙在鼓里。而这是很危险的。
    ① 这里的“政治社会”主要指微观权力维度的社会分析,而不是查特杰(Partha Chatterjee)所言的作为民主空间与形式的“政治社会”。关于后者可参见陈光兴主编《发现政治社会:现代性、国家暴力与后殖民民主》,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0 年版;帕萨·查特杰《被治理者的政治》,田立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① 当然,在学术价值上二者并无伯仲之分,只是因研究的问题与对象不同而在实际运用上有所侧重。如有学者提出“新二元社会”概念,用以指称传统计划体制的社会机制和市场化社会机制共生的社会结构。参见刘平:《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 年第 1 期。虽然彼“二元社会”非本文的“二元结构”,但可以将其看成本文所讨论内容的宏观社会背景。
    ② Collins, R. 1983. “Micromethods as a Basis for Macrosociology. Urban Life. 12. p184.
    ③ Snow, David A. and Burke Rochford Jr., Steven K Worden, and Robert D Benford. 1986. “Frame Alignment Process, Micromobilization, 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464-481.
     ① 如高晓声的小说及由此改编的电影《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电影《天下无贼》中的傻根形象。
    ② 参见拙文:《弱势群体的再弱化——黑龙江“叶文热”的思考》,2007 年 7 月 4 日。www.blog.sina.com.cn/ wangjm 0423.
     ① 参见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 年第 1 期。
    [1]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西方国家世俗上层行为的变化》(第一卷),王佩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版。
    [2]安娜诺斯特:《素质的身体政治学》,杨渝东译,载周晓虹、谢曙光主编《中国研究》(第 2 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版。
    [3]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年版。
    [4]鲍尔德温等:《文化塑造的身体》,载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5]毕向阳:《他者的历史与身体的政治》,《社会学研究》2006 年第 2 期。
    [6]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7]布希亚(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8]布希亚(鲍德利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年版。
    [9]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年版。
    [10]布迪厄、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商 务印书馆,2002 年版。
    [11]布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 年版。
    [12]布莱恩·特纳:《普通身体社会学概述》,载特纳编《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13]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4]布赖恩·特纳主编:《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15]陈丰:《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社会科学》2007 年第 2 期。
    [16]陈光兴主编:《发现政治社会:现代性、国家暴力与后殖民民主》,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0 年版。
    [1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
    [18]陈蕴茜:《身体政治:国家权力与民国中山装的流行》,《学术月刊》2007年第 9 期。
    [19]丹纳赫等:《理解福柯》,刘瑾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年版。
    [20]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等译,新华出版社,1997 年版。
    [21]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 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22]厄里(J.Urry):《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载特纳编《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23]恩特维斯特尔:《时髦的身体——时尚、衣着和现代社会理论》,郜元宝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24]凡伯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2002 年版。
    [25]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 年第 1 期。
    [26]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27]费孝通:《再论双轨政治》,载《费孝通人生漫笔》,同心出版社,2001 年版。
    [28]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
    [29]费孝通:《我看人看我》,载大卫·阿古什《费孝通传》,董天民译,河南人 民出版社,2006 年版。
    [30]冯婷:《消融在消费中的公共领域——读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社会学研究》2007 年第 2 期。
    [31]冯珠娣、汪民安:《日常生活、身体、政治》,《社会学研究》2004 年第 1期。
    [32]福柯、保罗·雷比诺:《空间、知识、权力——福柯访谈录》,陈志梧译,载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33]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陈志梧译,载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34]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年版。
    [35]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
    [36]甘满堂:《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 4 期。
    [37]高丙中:《时空设置的构造与重构》,载王铭铭、潘忠党主编《象征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
    [38]高晓声:《陈奂生上城》,《人民文学》1980 年第 2 期。
    [39]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40]高亚春:《符号与象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41]戈温德林·莱特、保罗·雷比诺:《权力的空间》,陈志梧译,载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42]格尔兹:《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赵丙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43]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5 年版。
    [44]龚维斌:《本地人与外地人:一个新的二元社会在形成》,《人民论坛》2008年 1 月 21 日。
    [45]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罗沛霖、杨善华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中国社会科学》2003 年第 4 期。
    [47]河清:《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48]贺雪峰:《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试论中国传统社会农民的行动逻辑》,《天津社会科学》2006 第 1 期。
    [49]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
    [50]胡若定、黄政枢主编:《当代中国文学名著提要与评析》,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
    [51]黄金鳞:《身体、历史、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 年版。
    [52]黄志宏:《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版。
    [53]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程农译,载 J.C.亚历山大、邓正来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版。
    [54]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 2 辑),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
    [55]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曹卫东、渠敬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56]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版。
    [57]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版。
    [58]江中:《身体:以军营新兵训练为例》,《社会学研究》2004 年第 3 期。
    [59]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60]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61]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62]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版。
    [63]卡斯特等:《流动的空间与全球转型》,《读书》2005 年第 10 期。
    [64]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65]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66]孔繁荣:《<陈奂生上城>分析》,载十六所高等院校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讲》(下册),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
    [67]李红涛、乔同舟:《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香港)《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5 年 7 月号,总第 40 期。http://www. cuhk.edu. hk/ics/21c/supplem/essay/0504091g.htm.
    [68]李敬泽等:《艰难的城市表达——“城市叙事”三人谈》,《文汇报》2005年 1 月 5 日。
    [69]李康:《埃利亚斯》,载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70]李康:《身体的视角:重返“具体”的社会学》,载王思斌、杨善华主编《社会转型:北京大学青年学者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年版。
    [71]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1992 年第5 期。
    [72]李培林:《再论“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学研究》1994 年第 1 期。
    [73]李培林:《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74]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 年第 4期。
    [75]李培林主编:《农民工——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版。
    [76]李培林:《编后记:跨入工业文明的庄稼人》,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版。
    [77]李强:《中国城市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底层精英问题》,载清华大学社会 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①),鹭江出版社,2000 年版。
    [78]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79]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
    [80]里斯曼:《孤独的人群》,王崑、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81]李友梅:《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社会学研究》2007 年第 2 期。
    [8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83]林蔼云:《漂泊的家:香港—晋江移民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 年第 2 期。
    [84]刘畅:《中国公私观念研究综述》,载刘泽华、张荣朋等著《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85]刘东:《感性的暴虐——恐怖时代的心理积存》,《读书》2007 年第 5 期。
    [86]刘复生:《新革命历史小说的身体修辞》,载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 5 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87]刘林平:《关系、社会资本与社会转型——深圳“平江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版。
    [88]刘平:《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 年第 1期。
    [89]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年版。
    [90]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年版。
    [91]刘少杰:《经济社会学的新视野: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版。
    [92]刘少杰:《制度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社会学研究》,2007 年第 2 期。
    [93]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版。
    [94]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年版。
    [95]刘拥华:《阅读秩序:空间语境下的乡土社会及其变迁》(打印稿),2006年。
    [96]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
    [97]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中国社会科 学》2008 年第 1 期。
    [98]吕鹏:《他们不再是孩子了——关于“新失业群体”现状的社会学报告》, 《社会》2005 年第 4 期。
    [99]罗丽莎:《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黄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100]马超:《徘徊在城乡之间——近期农民工题材小说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
    [101]马杰伟:《酒吧工厂——南中国城市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2]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杨富斌译,华夏出版社,1999 年版。
    [103]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年版。
    [104]毛宣国:《美学新探》,岳麓出版社,2002 年版。
    [105]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年版。
    [106]米庆成:《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探析》,《青年研究》2004 年第 3期。
    [107]帕萨·查特杰:《被治理者的政治》,田立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8]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阶级的呼唤》,任焰译,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 年版。
    [109]潘泽泉:《社会空间的极化与隔离——一项有关城市空间消费的社会学分析》,《社会科学》2005 年第 1 期。
    [110]潘泽泉:《社会分类与群体符号边界:以流动农民工为例》,《社会》2007年第 4 期。
    [111]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112]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13]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14]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115]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再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年版。
    [11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阅读和写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117]任焰、潘毅:《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社会学研究》,2006 年第 4 期。
    [118]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 年版。
    [119]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年版。
    [120]尚杰:《空间的哲学:福柯的“异托邦”概念》,《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3 期。
    [121]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2002 年版。
    [122]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2006 年第 2 期。
    [123]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
    [124]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年版。
    [125]苏滨:《艺术形象的社会构造:以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身体形象为例》,载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 5 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126]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127]孙萌:《看与被看之间:华人女性与窥视快感》,载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 5 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128]孙立平:《断裂: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版。
    [129]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130]孙维张、刘富华:《语言学概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13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 年版。
    [132]铁凝:《哦,香雪》,《青年文学》1982 年第 5 期。
    [133]涂尔干、莫斯:《原始分类》,汲喆译,渠东?虾H嗣癯霭嫔纾?005年版。
    [134]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王国卿译,商务印书馆,2004 年版。
    [135]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136]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137]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李德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138]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 年第 3 期。
    [139]王建民:《弱势群体的再弱化——黑龙江“叶文热”的思考》,2007 年 7月 4 日。www.blog.sina.com.cn/wangjm0423.
    [140]王建民:《现代性在中国:建构与反思》,《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 年9 月 25 日。
    [141]王建民:《中国社会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矛盾共生》,《社会科学评论》(季刊)2007 年第 2 期。
    [142]王列军:《关系视角下的权力实践——21 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社会学解析》,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年。
    [143]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索解 20 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叙事文本》,上海三联书店,2006 年版。
    [144]翁贝尔托·埃科:《语言学与哲学》,王天清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45]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年版。
    [146]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7]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年版。
    [148]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版。
    [149]谢建社:《新产业工人阶层——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版。
    [150]许烺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的比较》,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51]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 50 篇文革小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年版。
    [152]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 年版。
    [153]严海蓉:《“素质”、“自我发展”和阶级的幽灵》,《读书》2001 年第 3 期。
    [154]严海蓉:《新自由主义与新人本主义:从招工网络看素质与价值的流动》,徐蕾译,载周晓虹、谢曙光主编《中国研究》(第 2 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版。
    [155]严新明:《生存与发展——中国农民发展的社会时空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版。
    [156]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 年第 4 期。
    [157]杨国枢:《中国人与自然、他人、自我的关系》,载文崇一、萧新煌主编《中国人:观念与行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158]杨上广:《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159]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160]叶南客:《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61]叶舒宪:《身体的神话与神话的身体》,载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 5 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162]应星:《身体与乡村日常生活中的权力运作》,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 2 辑),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
    [163]张慧瑜:《遮蔽与突显:“农民工”在大众传媒中的位置》,《三农中国网》,2007 年 3 月 1 日。http://www.snzg.cn/article/show. php?itemid- 4733/page-1.html.
    [164]张柠:《土地的黄昏》,东方出版社,2005 年版。
    [165]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年版。
    [166]赵晔琴:《农民工:日常生活中的身份建构与空间型构》,《社会》2007 年第 6 期。
    [167]郑莉:《后现代语境下的现代性问题》,《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 年 9月 25 日。
    [168]郑也夫:《领地、亲族与共同体》,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①),鹭江出版社,2000 年版。
    [169]郑震:《论身体》,《社会学研究》2003 年第 1 期。
    [170]周大鸣:《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中山大学学报》2000 年第 2 期。
    [171]周大鸣、高崇:《城市结合部社区的研究:广州南景村 50 年的变迁》,《社会学研究》2001 年第 4 期。
    [172]周华山:《阅读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173]周宪:《社会空间中的身体审美化》,载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 5 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174]周晓虹:《边际人:概念、特点及其他》,《社会心理学研究》1997 年第 2期。
    [175]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版。
    [176]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
    [1]Barth, Fredrik.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Boston MA: Little Brown.
    [2]Baudrillard, Jean.1995, The Gulf War did not Take Place, Tran. Paul Patton, University of Sydney: Power Institute.
    [3]Becker, Howard. 1963, Outsiders: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Deviance. New York: Free Press.
    [4]Berger, Peter. Thomas Luckman.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Anchor Books.
    [5]Bourdieu, P.1973.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 ed. R. Brown, 71-112. London: Tavistock.
    [6]Bourdieu, Pierre. 1977. Symbolic Power in Identity and Structure. ed. D. Glesson, Driffield: Nafferton Books.
    [7]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8]Collins, R. 1983. “Micro methods as a Basis for Macro sociology. Urban Life. 12.
    [9]Elias, N. Scotson, J. 1965. The Established and the Outsiders: A Sociological Inquiry into Community Problems. London: Frank Cass.
    [10]Foucault, Michel. 1984. “Space, Knowledge, and Power.” In Paul Rabinow, ed. The Foucault Reader, 239-256. New York: Pantheon.
    [11]Goffman, E. 1971.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London: The Penguin Press.
    [12]Kipnis, Andrew. 2001.“The Disturbing Educational Discipline of ‘peasants’”. China Journal 46:1-24.
    [13]Lernen, Daniel. 1958.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 Society, Modernizing the Middle East. New York: The Free Pres.
    [14]Li Zhang. 2001. Strangers in the City: Reconfigurations of Space, Power, and Social Networks within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5]Lewis, W. Arthur. 1954.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vol. 22, No.2 p.113-152.
    [16]Lin Nan.1995. “Local Market-Socialism: Local Corporatism in Action in Rural China”. Theory and Society.24:301-354.
    [17]Lousia, Schein, 1997. “Gender and Internal Orientalism in China”. Modern China.23, No: 1:69-98.
    [18]Nee, Victor. 1989.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663-681.
    [19]Ogburn, William. 1922. Social Change with Respect to Culture and Original Nature.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Inc.
    [20]Pun, Ngai.1999. “Becoming Dagongmei (Working Girls):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in Reform China.” China Journal 42:1-20
    [21]Ritzer, George. 1997, Postmodern Social Theory, New York: Ic Graw Hill.
    [22]Scott, James. 1984. Weapons of the Weak: 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3]Shilling, C. 1993, 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 Sage.
    [24]Snow, David A., and Burke Rochford Jr., Steven K Worden, and Robert D. Benford. 1986. “Frame Alignment Process, Micromobilization, 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1:464-481.
    [25]Spivak, G.C. 1988.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eds.) by Cary Nelson & Larry Grossberg.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6]Stark, David. 1992. “Path Dependence and Privatization Strategies in East Central Europe”. East European and Societies. 6(1):17-54.
    [27]Synnott, Anthony. 1992. “Tomb, Temple, Machine and Self: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Bod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43.No. 1: 79- 110.
    [28]Szelenyi, Ivan and Kostello, E. 1996. “The Market Transition Debate: Towards a Synthe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1082-1096.
    [29]Tickamyer, Annr. 2000. “Space Matters! Spatial Inequality in Future Sociology”. Contemporary Sociology. Vol. 29.
    [30]Tilly, Charles. 1975 (e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