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变革进程中的社会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传统的乡村人际关系建立在儒家伦理基础之上,农民的人际交往呈现典型的差序格局模式。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传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对村民的影响渐渐从物质层面延伸到精神层面,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更趋于理性化。这些变化,大大影响了农村的人际关系。
     J村原本是一个典型的封闭、传统的北方内陆农村,村民的人际交往遵循了传统的伦理模式。然而随着地域空间的重组和劳动力向非农转移,传统社会关系赖以存在的封闭、不流动的社会结构条件被打破,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和交往方式也出现重大调整,乡村传统的差序格局社会关系结构发生了改变。本研究以J村为个案,在一个村庄层面上探讨其社会关系变化的独特之处。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导论。首先阐述研究缘起和研究的社会变革背景,其次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本研究的意义及创新之处,最后介绍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介绍研究村落所处的社会变革背景,侧重对村庄地域空间的重组和劳动力的非农转移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乡村社会关系变迁的主要推动力。
     第三章分析J村社会关系的变化特征,以访谈资料为依据对J村人的亲缘、地缘和业缘关系进行考察,分析不同类型社会关系的结构、功能变化,探讨差序格局的适应性问题,总结转型期J村社会关系的特点。
     第四章尝试分析J村社会关系变迁的原因,结合第三章的分析进行理论总结和探讨。
     第五章对本研究中涉及的问题以及乡村社会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指出传统乡村特殊主义取向社会关系的存在基础已大为削弱,普遍主义取向的社会关系日益发展。
China's traditional rural relationship is based on Confucian ethics. Farmer's communication follows the differential mode of association. Since the late 70s of the 20th century,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in rural areas to promote rural community economic structure, political system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do undergone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the influence of modern industry and the market economy to the villagers extends from the material to the spiritual level, people's thinking began to become more rational. These changes greatly affected the relationships in rural areas.
     Prior to the change, J village is a typical closed, the traditional northern inland rural areas, whose social relations have shown a typical pattern of differential mode of association. However, with the spatial reorganization and labor to non farm transfer of traditional social relati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closed, non-flow conditions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was broken, people's value orientation, behavior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of choice have made major adjustments,the differential mode of traditional village social structure has changed. In this study, we found meaningful information from the daily life of villages and interviews with the villagers; and in a village level to explore the unique changes in social relations. The paper is constructed by five parts:
     Chapter one introduces study origin, research question and background; reviews the literature, and then points out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innovation.
     Chapter two tells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change of the study site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characters of the social relations change of J village.
     Chapter four explains the causes of the change, the spatial reorganization and labor to non farm transfer of is view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Chapter five discusses the future of the social relations in J village; points out that the basis Particularism orientation of traditional rural social relations based on greatly reduced, Universalism orient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in general growing.
引文
①郑杭生主编:《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社会转型加速期现代性特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5页。
    ①韦伯著,顾中华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35页。
    ②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366页。
    ③《社会科学大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10月版,第304页。
    ①费孝通:《乡土社会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①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第22-23页。
    ②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③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52页。
    ④同上,第57页。
    ①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第56页。
    ②林聚任等著:《社会信任和社会资本重建——当前乡村社会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45页。
    ①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84页。
    ②乐国安:《当前中国人际关系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④郑也夫:《信任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277页。
    ①布迪厄:《文化资本和社会炼金术》,山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210页。
    ②徐晓军:《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交换的变迁》,浙江学刊,2001年第4期。
    ③林南:《构建社会资本的网络理论》,国外社会学,2002年第6期。
    ①周建国:《紧缩圈层结构论:一项中国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分析》,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1页。
    ①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第50页。
    ①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197页。
    ①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①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55页。
    ①对传统家族组织角色的详细叙述可参见许娘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台北市:南天,2001版。
    ①武有水:《处理业缘人际关系的原则》,中国大学生就业,2000年第12期,第39页。
    ②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301-303页。
    ①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302页。
    ①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85页。
    ②对中西方人际交换法则的探讨具体可参见上书,第86-87页。
    ①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71-172页。
    ①林聚任等著:《社会信任和社会资本重建——当前乡村社会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版,第146页。
    ①林聚任等著:《社会信任和社会资本重建——当前乡村社会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版,第45-46页。
    ①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第22页。
    ①理性这一概念难以精确界定,根据研究需要,这里所说的理性主要是指人们在现在社会的一种经济利益取向。
    ②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83-84页。
    ①林聚任等著:《社会信任和社会资本重建——当前乡村社会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版,第205-210页。
    ①同上,第216-224页。也即林聚任等人对公民共同体的讨论部分。
    1郑杭生主编:《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社会转型加速期现代性特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
    2韦伯著,顾中华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6年7月版。《社会科学大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10月版。
    4费孝通:《乡土社会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6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7林聚任等著:《社会信任和社会资本重建——当前乡村社会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8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9乐国安:《当前中国人际关系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郑也夫:《信任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12布迪厄:《文化资本和社会炼金术》,山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3周建国:《紧缩圈层结构论:一项中国人际关系的结构与功能分析》,三联书店2005年版。
    14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15林耀华:《金翼一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16许娘光著,王芃、徐隆德译:《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
    台北市: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1版。
    17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18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版。
    19周沛著:《农村社会发展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版。
    20闵学勤:《城市人的理性化与现代化——一项关于城市人行为与观念变迁的实证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1[德]斐迪南·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2林聚任,何中华主编:《当代社会发展研究第4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3刘林平:《关系、社会资本与社会转型——深圳“平江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陈吉元,胡必亮:《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25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2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
    3徐晓军:《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交换的变迁》,浙江学刊,2001年第4期。
    4林南:《构建社会资本的网络理论》,国外社会学,2002年第6期。
    5武有水:《处理业缘人际关系的原则》,中国大学生就业,2000年第12期。
    6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 第1期。
    7童志锋:《信任的差序格局:对乡村社会人际信任的一种解释》,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3期。
    8徐晓军:《内核—外围: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动——以鄂东乡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重构为例》,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9王思斌:《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3期。
    10贺雪峰:《人际关系理性化中的资源因素——对现代化进程中乡土社会传统的一项评述》,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第139-145页。
    11宋国恺:《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关系探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76-78页。
    12陈柏峰:《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皖北李圩村调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106-113页。
    13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14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5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6洪建设,林修果《从传统——现代两种视角看差序格局的不同特征》,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7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与村庄秩序基础的形成——简论改革前后乡村社会秩序的演变轨迹》,人文杂志,2004年第6期。
    18龚晓京:《人情、契约与信任》,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19林聚任,刘翠霞:《山东农村社会资本状况调查》,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
    20杨光飞:《杀熟:转型期中国人际关系嬗变的一个面相》,学术交流,2004年第5期。
    21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中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22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23何雪峰:《论半熟人社会》,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24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25李善峰:《我国目前的乡村关系与社会控制——别从村民自治角度进行的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26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27张文宏:《社会网络资源在职业配置中的作用》,社会,2006年第2期。
    28王道勇,郧彦辉:《农民市民化:传统超越与社会资本转型》,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9袁小平,曾柳:《从社会网到社会资本的社会学研究》,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