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公共批评与名誉保护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共批评与公共主体名誉权冲突,既体现为一种权利冲突,本质上更体现为一种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冲突。二者公共属性和私人属性兼具、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合一,价值和利益之权衡取舍,体现出不同政治伦理观和法律价值观。规范二者之冲突,实质上既是给公民和媒体批评国家机关、官员和公共人物的权利划定边界,也是为公共主体的名誉权保护确定范围,制度建构集中体现在名誉权法之中,西方称之为公共诽谤法。
     政治伦理的变迁和名誉权观念的演进决定着调整二者冲突的法律规范的性质,西方公共诽谤法制经历了从刑法规制,到民法规制,逐步走向宪法规制的过程,走出的是一条公共批评权利不断扩张、公共主体名誉保护不断弱化的道路。各国通过不同的制度建构实现了对公共批评优先保护、对公共主体名誉权适度抑制的冲突平衡机制。
     我国宪法对二者提供同等保护,并在言论自由条款的基础上特别规定了公民批评建议权条款,体现了宪法对于批评建议权的特别关照,但是名誉权法并未发展出平衡二者冲突的明确规范,依然按照普通公民、法人这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名誉侵权和刑事诽谤诉讼进行调整。宪法不能直接适用,现行规范模糊、缺失,由此造成了针对公共批评与公共主体名誉权冲突这类“例外情形”法律规制的困难。本人认为要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必须立足我国政治和社会转型现实,遵循我国现行成文法体制和基本规范,在规范主义的路径下和现有法律体制和机制框架内,探索一条与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相适应的冲突解决之道,逐步扩大公共批评空间、适度限制公共主体的名誉权保护,实现公共批评与公共主体名誉权冲突的平衡。平衡二者冲突的价值目标是实现公共主体名誉权法律规制的合宪性控制。它面临双重任务,一是如何通过现行司法制度的能动性司法实践,创设规则,实现对不断上演的公共诽谤案件司法裁判的合宪性控制,二是如何通过修补实体法规范中的立法漏洞实现名誉权保护立法规范的合宪性控制。前者属于司法能动主义的规范建构,即在现行司法制度框架内,在名誉权诉讼中充分运用“构成要件”思考模式,法官通过对违法性要件和过错要件的合宪性解释,不断扩充“构成要件”的规范性容量,通过发现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抗辩理由,阻却名誉侵权和诽谤犯罪的成立,并通过司法解释或批复形式,确立此类“例外情形”案件的司法认定标准,以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减少个案裁判的自由裁量空间,确立“舆论监督”、“公共利益”和“公正评论”等抗辩规则,为公共批评中的不实、错误言论设置侵权诉讼的“重大过失”标准和刑事指控的“主观故意”标准,逐步扩张公共批评的权利空间,压缩公共主体名誉权的保护范围,实现二者之间的平衡。后者则是通过对名誉权法的民法规范和刑法规范的立法漏洞和缺陷的修补,排除可能给公共批评权利的正当行使所带来的不合理限制和约束,防止公共主体对于名誉权诉讼的滥用。一要废除“国家机关”享有名誉权之规定;二改变名誉侵权“被告就原告”管辖现状;三要将“诽谤罪”的适用范围严格限制在自然人,并严格适用“主观故意”标准。通过压缩现行规范的适用范围,减轻公共批评的法律负担和诉讼压力,逐步实现名誉权立法规范的合宪性控制。通过司法和立法的一扩一控,适度限制公共主体名誉保护的范围,逐步扩大公共批评的言论空间,建立以激励真实的事实披露、鼓励诚实的批评意见、宽容善意不失表达为机制的公共诽谤法律制度,为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创造条件。
The conflict between public criticism and reputation of public figures is not only a type of right conflicts, but also by nature, a conflict between right and power. The two items have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nature, which can be interpreted as a combinat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the weighing of which reflects different political-ethical and legal values. The attempt to addres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is to draw a clear boundary for citizens and media organisations to properly criticize government, governmental officials and other public figures, and to define the scope of reputation for public subjects. And the protection mechanism are mostly established in legal systems relating to the right to reputation, which is commonly called "public defamation law"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approach to regulate the value conflict is decided by 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ethics and the idea of reputation rights. In western legal system, the public defamation law was evolved in a process that started from criminal regulations to civil rules, and gradually to constitutional assessment in the end. This approach reflects that the right to publicly criticize is increasingly expanding and the reputation protection turns to be diminished. Most countries has already established different versions of conflict-balancing system which privileges the public criticism and in the meantime weakens the protection of reputation rights.
     Public criticism and reputation protection is equally protected in Chinese constitution, which also specify the.right to criticism and advice, demonstrating the special consideration within its context. However, the balancing system has not been developed in legal systems relating to reputation rights. In practice, the reputation tort as well as criminal defamation action is predominantly in play, without any constitutional involvement. Therefore, the lack of necessary norms results in the difficulty in the conflict-resolving. In addressing the conflict, a balance between public criticism and reputation of public figures shall be stricken. Specifically, the resolution, from my perspective, is to explore a normativism approach that expand the room for public criticize and properly narrow the reputation protection within current written-law system In achieving this, the facts of political and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need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shall be respected. The value goal of conflict-resolving is to achieve the constitutional control on reputation action against public figures. Two tasks needs to be accomplished:first, it is required to motivate the judicial practices by means of creating new rules, and the second, to amend substantial legal norms so as to close legal loopholes. The former can be categorized as a judicial-activism construction of norms, which means to efficiently employ the "component" model of thinking in reputation suit within the current judicial system. Besides, judges are required to constantly expand the normative volume of "components", by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on the component of illegality and fault, in which process may explore some commonly applicable defenses against reputation tort or defamation crimes. The standard of judicial determination which shall be directive for lower courts of different levels, for the purpose of narrowing the discretion in judicial reasoning, shall be created in the form of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r official reply. For a better balance between two conflicting values, several defenses require to be ascertained, which relates to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public interest" and "fair comment". Several standards are also required, including the "gross negligence" standard, which is created for false comments from public criticism in the tort suit, as well as the "subjective intention" standard in the criminal charges. All these reforms are aiming at the shifting balance that expands the room for public criticism and narrows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for public figures on their reputation. The latter precludes the possible restrictions or limitations on the exercise of right to criticism against the abuse of reputation litigation by public figures, by means of developing both civil and criminal rules, aiming at eliminating the legal loopholes and flaws, relating to legal protection of reputation. First, it is required to abolish the mechanism that "national authorities" have the right of reputation. Second, the jurisdiction layout that favors the plaintiff has to be shifted. Third,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 defamation crime shall be strictly restricted to natural persons, and the standard of "subjective intention" precisely applied. In conclusion, the constitutional control on reputation protection can be achieved by narrowing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relieve the legal burdens or pressures from legal suits.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judicial and legislative control, Limit the scope of subject to protect the reputation of public figures, gradually expand the public criticism space. To establish incentive true disclosure,encourage honestcriticism in good faith, tolerance does not lose the expression for the mechanism of the public defamation law system. To create conditions for the people to criticize the government, government supervision.
引文
① 张金玺《美国公共诽谤法的发展和言论自由的扩张》,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地2卷第1期,2007年2月。
    ① 潘良炽《中国古代诽谤罪兴废时间考辩》,达县师范专科师范学校学报(社科版),第15卷第6期,2005年11月。
    ② 王涛《宋代御史台制度研究》,苏州大学2006级硕士毕业论文,见知网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85-2006157677.htm。该文详述成熟于隋唐,完善于宋代的御史台制度,其职权包括检察百官、谏诤君主、参议朝政,是古代中国最著名的政治监督制度之一。
    ③ 杨天《黄炎培的“新历史难题”:规律?概率?》,2012年12月27日,人民网。http://view.news.qq.com/a/20121228/000002.htm
    ① 陈力丹《论我国舆论监督的性质和存在的问题》,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① 魏永征《舆论监督和“公众人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3期。
    ① 徐迅主编《新闻(媒体)侵权研究新论》,法律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20-28页。该文中统计了17组共34件“同案不同判”的司法判例。
    ② 魏永征 张鸿霞《考察公众人物概念在中国大众媒介诽谤案件中的应用》,中国传媒报道,2007(4)
    ① 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50页。
    ② 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111页。
    ③ 立新《我国的媒体侵权责任与媒体权利保护——兼与张新宝教授“新闻(媒体)侵权否认说”商榷》
    ④ 姚辉《文艺批评中的名誉权界限》,《东方法学》2011年第6期。
    ⑤ 苏力《<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与言论自由》,《法学研究》1996年第十八卷第三期。
    ⑥ 贺卫方《传媒与司法三题》,法学研究1998年第6期,第26页。
    ⑦ 侯建《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106页。
    ⑧ 魏永征《被告席上的记者—新闻侵权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8-231页。
    ① 毕石凡《诽谤、舆论监督权与宪法第41条的规范意旨》,《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② 魏永征《实现舆论监督和保护名誉权的平衡,维护言论自由和名誉权的平衡是国际准则》,正义网,2001年1月9日,http://review.jcrb.com.cn/ournews/asp/readNews.asp?id=19291
    ③ 吴飞《名誉权与表达自由之价值冲突——“实际恶意”原则》,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964714/
    ④ 魏永征张鸿霞《考察公众人物概念在中国大众媒介诽谤案件中的应用》,中国传媒报道,2007(4)。
    ⑤ 张金玺《论美国诽谤法之实际恶意原则》,http://weiyongzheng.com/archives/32539.html。
    ⑥ 张金玺《论美国诽谤法之类型化归责体系》,《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8期。
    ① 郑文明《诽谤的法律规制》,法律出版社,2011年3月版。
    ① 殷双喜著:《对话殷双喜艺术研究文集》河北美术出版社,第392页
    ② 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第79-86页
    ③ 夏光武詹春花:《从“公共领域”到中国的“批评空间”:读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与陈建华<申报·自 由谈话会>》,载《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1期
    ① 李惠芬:《哈贝马斯及其<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研究》,载《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② 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问答》,载《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第37-38页
    ③ 马云驰编:《互联网的文化与伦理价值网络改变中国》,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第39页
    ① C.W.Mill,PowerElite,New York,1956,S.303f
    ② 侯健:《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32页
    ① 陆武:《从“长治现象”看党报舆论监督的困境及走向》,载《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第4期
    ① 侯健:《诽谤罪、批评权与宪法的民主之约》,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4期
    ② 《从沙利文原则到雷诺兹特权——对借鉴外国诽谤法的思考》魏永征白净《新闻记者》,2007年08期
    ③ 《从沙利文原则到雷诺兹特权——对借鉴外国诽谤法的思考》魏永征白净《新闻记者》,2007年08期
    ① 侯健:《诽谤罪、批评权与宪法的民主之约》,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4期
    ② 许崇德:《宪法》,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四版,第205页
    ① 应松年:《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8-89页
    ② 张文显:《法的一般理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5页
    ③ 王浩:《制度伦理视阈下公权力异化的制约机制》,载《天水行政学报》,2007年第5期
    ④ 郭道晖:《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① 侯健:《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① 林爱珺:《论公共利益原则对官员名誉权的限制》,载《新闻记者》,2006年第5期
    ① 魏永征:《被告席上的记者:新闻侵权论》,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25页
    ③ 张新宝著:《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页。
    ① 刘作翔:《权利冲突的几个理论问题》,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② 如2003年广州市华侨房屋开发公司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名誉权纠纷一案中,法庭确立的其中一个原则即:衡量新闻机构的评论是否公正,应当考量其评论的对象是否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作出该案判决的法官巫国平事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作为牵扯公共利益的单位,或者公众人物,他有一个容忍的义务。我们要保护权利,当权利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得取舍一个对社会更好的东西。”
    ③ 侯健著:《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① 朱兴文著:《权利冲突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② “所谓制度化的形式就是利用权力关系网阻止报刊等媒体发表有关的批评性报道,或者利用手中的权力对批评者进行打击报复:所谓制度化的形式就是利用现存的制度对批评者进行正式的制裁,例如,’有些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滥用民事诉权对批评者提起名誉侵害诉讼,寻求法庭的支持,以压制公民的批评。”摘自侯健著:《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① 童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舆论监督的论述》,《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22期。
    ② 同上
    ③ 转引自刘薇:《现代政治宽容的品质和特点》,载《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9期。
    ② 李怀:《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及其现代启示》,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③ 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载《史林》,2003年第2期。
    ①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②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53-454页。
    ③ 彭立群:《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探析》,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④ 傅永军、汪迎东:《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三论》,载《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⑤ 傅永军、汪迎东:《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三论》,载《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① 李佃来:《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探讨》,载《哲学研究》,2004年第6期。
    ② 傅永军、汪迎东:《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三论》,载《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①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② 傅永军、汪迎东:《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三论》,载《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③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25页。
    ④ 傅永军、汪迎东:《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三论》,载《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① 彭立群:《论广义公共领域的内涵、类型和价值——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概念进行扩展的一种尝试》,载《学术界》,2008年第4期。
    ② 关于人大代表言论豁免权的规范性依据是《中华人名共和国宪法》第75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① 傅永军:《哈贝马斯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述评》,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① 金龙:《政治宽容:概念的厘定》,载《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② 转引自高中:《伦政治宽容的生成条件——以中西方诽谤罪兴衰史为鉴》,载《太平洋学报》,2009年第12期。
    ③ 金龙:《政治宽容:概念的厘定》,载《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④ 易家言:《权力越自制,权利越自觉》,载《燕赵都市报》,2008年7月17日。
    ① 尹华容:《论政治宽容的宪政实现机制》,载《学术界》,2007年第3期。
    ② 高中:《伦政治宽容的生成条件——以中西方诽谤罪兴衰史为鉴》,载《太平洋学报》,2009年第12期。
    ③ 金龙:《政治宽容:概念的厘定》,载《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① 夏勇:《我这十年的权利思想》,载于《中国民权哲学》,三联书店2004年版
    ② 夏勇:《宪政建设——政权与人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① 王四新:《表达自由——原理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P105
    ②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p153
    ③ 同上,P154—156
    ④ 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377
    ⑤ 米克尔约翰《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侯建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p82
    ⑥ 米克尔约翰《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侯建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p72
    ① 侯建:《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71
    ① 1960年,《纽约时报》刊登社论式广告“关注他们的呐喊”,声援黑人和平示威活动。蒙哥马利市警察局长沙利文认为,《纽约时报》刊登的这则广告指控他“严重失职”,职责“蒙哥马利市警方处置不当、玩忽职守”。由此控告《纽约时报》涉嫌诽谤。
    ② 安东尼·刘易斯《批评官员的尺度》,何帆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③ 1940年,加利福尼亚州地方法院作出了一个对当地码头工人工会不利的判决,工会主席哈里·布里奇斯很不满意。于是,布里奇斯给劳动部长发去电报,批评法院判决不公。加州法院遂以藐视法庭为由将布里奇斯收押,一同受到罚金处罚的还有刊登批评法院判决报道的《洛杉矶时报》。布里奇斯和《洛杉矶时报》以侵犯言论自由为由上诉至最高法院。首次开庭后,9位大法官中多数赞成加州法院的判决,布莱克法官提出异议意见,认为言论自由是绝对的,“不得立法就是不得立法”。
    ④ 蔡东丽,《雨果·布莱克法官的宪法思想》,载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⑤ 侯建,《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72
    ① 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三联书店1997年版
    ② 张二江,曾任湖北省天门市委书记,2002年因受贿、贪污被判刑18年,曾被称为“吹、卖(官)、嫖、赌、贪”五毒俱全。张二江案件中“性贿赂”的普遍和危害性充分暴露,引起司法界重视。
    ③ 王利明:《公众人物人格权的限制和保护》,载于《中州学刊》2005.3
    ④ 《欧洲人权公约》又称《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公约》。1950年11月4日在欧洲理事会主持下于罗马签署。1953年9月3日生效。
    ⑥ 黄辉明:《利益法学的源流及其意义》,载于《云南社会科学》2007.6
    ①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商务印书馆2000版.
    ②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③ 吕世伦:《赫克的利益法学》,载于《求是学刊》,2000.11
    ④ 郑刚:《公职人员人权克减问题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3.3,转引自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版,p285-286
    ⑤ 黄辉明:《利益法学的源流及其意义》,载于《云南社会科学》2007.6
    ① 郑刚:《公职人员人权克减问题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3.3
    ② 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版,p279
    ③ 刘作翔:《权利冲突的几个理论问题》,载于《中国法学》2002.2,p57
    ④ 赫伯特·摩里士和威廉·凯恩《德布斯——一个战斗的美国人的故事》,三联书店1958版,p100
    ① 安东尼·刘易斯《批评官员的尺度》,何帆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版,P293-294
    ② 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p258
    ③ 郑刚《公职人员人权克减问题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3.3
    ④ 路易斯·亨金《当代中国的人权关联:一种比较的考察》,载夏勇编《公法》(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9版,p98
    ① 执政者当包容对待“异质思维”,载《人民日报》,2011年4月28日。
    赵秉志、彭新林:“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范围如何确定—对刑法典第246条第2款但书规定的理解,载《中国检察官》,2009年12期。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见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3/15/content_1367387.htm.
    ② 同上
    ③ 《我国公民宪政批评权制度构建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27页,时阳阳,2011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见http://www.gov.cn/misc/2005-07/08/content_13159.htm.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见http://www.gov.cn/misc/2005-07/08/content_13159.htm.
    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见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5-08/05/content_20927.htm.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见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9/16/content_1990063.htm。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见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0-12/06/content_4470.htm。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见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0-12/06/content_4470.htm
    ④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见 http://www.flssw.com/falvzhishi/info/19941476/
    ①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见http://www.flssw.com/falvzhishi/info/19941476/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见http://www.npc.gov.cn/huiyi/lfzt/xfxza8/2008-08/21/content_1588538.htm.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见http://www.npc.gov.cn/huiyi/lfzt/xfxza8/2008-08/21/content_1588538.htm.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见http://www.npc.gov.cn/huiyi/lfzt/xfxza8/2008-08/21/content_1588538.htm.
    ⑤ 《治安管理处罚法》,见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5-08/29/content_27130.htm.
    ① 邓子滨:《游街示众与因言获罪刑事法治肌体上的痈疽》,载《南方周末》电子版,最后更新:2007-06-2723:26:46, http://www.infzm.com/content/5741
    ② 展江、乔振祺:《解决“因言获罪”的四步走路线图》,载徐迅主编:《新闻(媒体)侵权研究新论》,法律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第143页
    ③ 邓子滨:《游街示众与因言获罪 刑事法治肌体上的痈疽》,载《南方周末》电子版,最后更新:2007-06-27 23:26:46, http://www.infzm.com/content/5741
    ④ 贺卫方《回归司法的本源》,载《南风窗》2009年第7期《法官变脸》
    ① 《“彭水诗案”:中央曾下文告诫“以此为戒”》,南方都市报2013年6月19日AA40版《南都深度十年特刊》
    ② 搜狐网:《重庆公务员写短信被拘案续定性为领导干预司法》,http;//news.sohu.com/20070119/n247710539_1.shtml
    ③ 《建立批捕诽谤案件报上一级院审批制度》,《检察日报》2010年8月7日第1版。
    ④ 陈光中:《比较法视野下的中国特色司法独立原则》,载《比较法研究》2013年第2期
    ⑤ 王建勋:《司法如何获得独立—法官行为与集体行动的困境》,载《学术界》(月刊)总第187期,2013.12
    ① 时运生:《论公权私用、滥用的动机和条件》,载《政治与法律》,1996年第2期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至30页
    ③ 人民网:《公权私用 国无宁日》,http://gs.people.com.cn/GB/183343/13369644.html
    ② 新华网:《法学教授:“转发500次”定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http://news.xinhuanet.com/yuqing/2013-09/10/c_125357788.htm
    ② 展江、乔振祺:《解决“因言获罪”的四步走路线图》,载徐迅主编:《新闻(媒体)侵权研究新论》,法律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第143页
    ② 任晓兰:言论自由的核心是保障公民批评政府的权利,载《民主与法制》,2012年第8期。
    ① 钱舫:诽谤罪与名誉权的法律保护,载《中外法学》1996年第2期,第93页。
    ② 马奇鸿:论诽谤罪,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硕士论文,2005年4月,第5页。
    ③ Knickerbocker Life Ins. Co. v. Ecclesine,6 Abb. Pr. (n.s.) 9 (N.Y. Sup. Ct.1869) (quoting Justice Clerke's jury charge) (emphasis added).
    ④ See Smolla, supra note 248, at § 1:22. Dean Smolla suggests thatreputational assaults also inflict economic and emotional harms, but it seems thatthese interests are, in most cases, encompassed by the harm to one's relationalinterests. See id. at § 1:22.
    ⑤ See Smolla, supra note 248, at § 1:22. Dean Smolla suggests thatreputational assaults also inflict economic and emotional harms, but it seems thatthese interests are, in most cases, encompassed by the harm to one's relationalinterests. See id. at § 1:22. (citing David A. Anderson, Reputation, Compensation and Proof,25WM.& MARY L. REV.747,764-66 (1984)).
    ⑥ 甘雨沛、何鹏著:《外国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19页。
    ① 高金桂:论刑法对个人名誉保护之必要性及其界限,载《刑事法学之理想与探索(二)——甘添贵教授祝寿论文集》,台湾新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188-189页。
    ② 孟庆铠:诽谤罪的处罚范围研究,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4月,第15页。
    ③ 张明楷:论刑法分则中作为构成要件的“情节严重”,载《法商研究》1995年第1期,第14-19页。
    ① 法治斌著:《人权保障与司法审查——宪法专论》(二),月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1页。
    ② See Yanchukova, Elena, "Criminal Defamation and Insult Laws:An Infringement on the Freedom of Expression in European and Post-Communist Jurisdictions," 41 Colum. J. Transnat'l L.861 (2003).
    ③ De Libellis Famosis,5 Cokel25a,77 EnglishReporter250 (1606).
    ④ See Gatley on Libel and Slander,2004, p.652; Peter F. Carter-Ruck and Richard Walker, ibid, p.167; Leonard W. Levy, Emergence Of a Free 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p.7-8.
    ⑤ See Brenner, Complicit Publication, supra note 29, at 304-05.
    ⑥ See Brenner, Complicit Publication,supra note 29, at.305-07.
    ⑦ See Brenner, Complicit Publication,supra note 29,at 307-08.
    ⑧ See Lisby, supra note 26, at 464.
    ① [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南希·L.罗伯茨著:《美国新闻史》(第九版),展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② 纽约时报以四名个人被告(均为黑人牧师)和其他个人的名义所刊登的政治广告含有不实之词,构成对苏利文的诽谤,Sullivan是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Montgomery)市公共事务委员会的三名民选委员之一,负责监管警察局、消防局、公墓局和测绘局。
    ③ See New York Times v. Sullivan,376 U.S.254 (1964).
    ④ See 376 U.S.270-80(1964).
    ⑤ See New York Times v. Sullivan,376 U.S.254 (1964).
    ⑥ 379 U.S.64 (1964).Id. at 72, n.8.
    ⑦ MLRC Bulletin, supra note 2, at 12. Id. at 15.
    ⑧ Model Penal Code § 250.7 cmt. at 44 (Tentative Draft No.13,1961).
    ⑨ Model Penal Code § 250.7 cmt. at 44 (Tentative Draft No.13,1961).
    ⑩ Model Penal Code § 250.7 cmt. at 45-46(Tentative Draft No.13,1961).
    ① Nick Braithwaite&Clifford Chance, The International Libel Handbook, Butterworth Heinemann,1996, p.149.
    ② See Thwaite & Brehm, German Privacy and Defamation Law:The Right to Publish in the Shadow of the Right to Human Dignity,8 Eur. Intell. Prop. Rev.336,339,340(1994).
    ③ 郑文明著:《诽谤的法律规制——兼论媒体诽谤》,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③ John D. Zelezny, Communications Law:Liberties, Restraints, and the Modern Media 116 (4th ed.2004)
    ① 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进行诽谤。”
    ② See Rosenblatt v. Bear,383 U.S.75,85(1966).
    ② See 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376 U.S.254(1964).
    ① See Whitney v. California,274 U.S.357,375-376.
    ② See New York Times v. Sullivan,376 U.S.254 (1964).
    ③ 张金玺:没干过公共诽谤法的发展和言论自由的扩张,载《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28页。
    ③ See Ashen v. Kentucky,384 U.S.195 (1966).
    ⑤ 郑文明著:《诽谤的法律规制——兼论媒体诽谤》,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14页。
    ④ See Gleaves v.Deakin 1980 AC477.
    ① 郑文明著:《诽谤的法律规制——兼论媒体诽谤》,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② 陈珊珊:论诽谤罪的价值抉择与检验逻辑——以彭水诗案,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1期,第55页。
    ③ 案情概况:在欧洲议会竞选中,社会党竞选人将基督教社会联盟称为“欧洲纳粹党”,基督教社会联盟认为该称呼有诽谤之意,将社会党竞选人诉之于地方法院,并获胜诉。之后社会党竞选人将该案上诉至德国宪政法院,得以胜诉。
    ④ 张千帆著:《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7-430,页。
    ⑤ Douglas W.Vick & Linda Macpherson, Anglicizing Defamation Law in the European Union, VA.J.TNTL.L, at 957, 959,960,961,962⑤ 转引自法治斌:当表意自由碰到名誉保护时,欧洲人怎么办,载《法治国家与表意自由》,正典出版2003年版,第310-311页。
    ⑥ 陈珊珊:论诽谤罪的价值抉择与检验逻辑——以彭水诗案,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1期,第55页。
    ① 陈志武,媒体言论的法律困境——关于新闻侵权诉讼的实证研究http://www.lawyee.net/Member_Magazine/LawyeeMemberMagazine_002/13.html
    ② 罗斌、宋素红,《中美新闻诽谤诉讼理念比较——我国新闻诽谤诉讼中新闻媒体败诉率居高不下原因初探》,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③ 徐迅,中国新闻侵权诉讼四次浪潮,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① 杨立新、蔡颖雯:“论商业诽谤及其民事法律制裁”,《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48页
    ① 张新宝:“网上商业诽谤第一案:恒升诉王洪等侵权案评析”,中国民商法律网,2002年3月12日http://www.ci 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9888,2002年3月12日。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
    ③ 《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见http://www.law-lib.com/lawhtm/1993/239.htm.
    ④ 《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8条。http://www.law-lib.com/lawhtm/1993/239.htm。
    ① New York Times.Co.v.Sullivan,376 U.S.254,p258-p259 (1964).
    ① Rosenblatt v.Bear,383 U.S.75(1966).See palperl dilys ed.). Media law [M]. New York:McGraw-Hill,1997:164.
    ② Lyrissa Barnett Lidsky,R.George Wright.Freedom of the press:A Reference Guide to the United State Constitution[M].Westport,Conn.:Praeger,2004:76.
    ③ 张金玺,《论美国媒体诽谤法之类型化归责体系》,载《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8期
    ④ 林根是一名奥地利记者,1975年他因撰文批评总理布鲁诺·克莱斯基是一个机会主义者,道德低下不值得尊敬。克莱斯基对林根提起诉讼,维也纳地方法院和上诉法院都将林根定为刑事诽谤罪,判处罚金。且在审理中,两级法院都要求林根证明报道的真实性。林根不服,向欧洲人权法院提起申诉,欧洲人权法院依据《欧洲人权公约》第10条有关表达自由的规定推翻了原判。判决书将媒体自由看做是公众发表对政治事务之意见和观点进而影响政府决策维护自身利益的最佳渠道,因此政治人物理应容忍一定程度的批评,其言行必须要经得住记者和大众的检验。
    ③ Lingens v.Austria,(Application No.9815/82),Judgment of Julyl986,para,p41-42.
    ① Curtis Publishing Co.v.Butts,Associated Press v.Walker,338 U.S.130(1967).
    ① 刘文杰,德国法上名誉权的举证规则,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7条,见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9/16/content_1990063.htm.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见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9/16/content_1990063.htm.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9条,见http://www.gov.cn/xxgk/pub/govpublic/tiaoli.html.
    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见http://www.law-lib.com/lawhtm/1993/239.htm.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④ 同上。
    ⑤ 同上。
    ⑥ 同上。
    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见http://www.lawtime.cn/info/hunyin/hunyinfagui/2010101865049.html.
    ⑥ 同上。
    ① 张克、温荣:《伟大的瞬间或失败的制度:反思”沙利文规则”》,http://www.iolaw.org.cn/pdf/20051003/%CE%B0%B4%F3%B5%C4%CB%B2%BC%E4%BA%CD%CA%A7% B0%DC%B5%C4%D6%C6%B6%C8.pdf.
    ② 郑文明:《诽谤的法律规制——兼论媒体诽谤》,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47页
    ③ New York Times Co. v.Sullivan,376 U.S.254,1964.
    ① 方流芳编辑,《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全文见上海法律与经济研究所网站。http://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Law/1319?au=thuleon.
    ① [美]T·巴顿·卡特等:《大众传播法概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② 吴飞、陈建云:《新闻媒体应该享有这样的特权吗?《纽约时报》诉沙利文一案剖析》
    ③ 同上。
    ④ 毛晖圆、刘派:《浅析新闻传播法中的实际恶意原则——从网友对“胶济铁路相撞”事件发帖说起》,载于《东南传播》2008年第10期
    ① 郑文明:《诽谤的法律规制——兼论媒体诽谤》,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56页
    ① “第三人效力”理论中“直接效力说”的代表人物。
    ② 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2页
    ③ “第三人效力”理论中“直接效力说”另一位代表人物。
    ④ 司法院秘书处编辑:《西德联邦宪法法院裁判选辑》(一),达昌印刷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109页
    ① 这一规则对于普通公民过于严苛,因此于1974年被纠正,Gertz v. Robert Welch, Inc.,418 U.S.323(1974)
    ②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0页
    ① 《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生发的文化生态根源》,朱岚,《理论学刊》2005年11期,113页
    ② 张烁:“话语、信条与权力文化”(下),武汉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legalculture.cn/xxx/html/?293.html,2009年3月2日访问。
    ① 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3页
    ①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见http://legal.people.com.cn/n/2013/0909/c42510-22859612.html.
    ① 郑文明《诽谤的法律规制》,法律出版社2011年3月版,第22页。
    ① New York Times v. Sullivan,376 U. S.254/279-280,1964.
    ① 法治斌:《当表意自由碰到名誉保护时,欧洲人怎么办》,载《法治国家与表意自由》,正典出版2003年版,第308页。
    ② 376 U.S.254(1964)。
    ③ 曾尔恕、高仰光《德国吕特案判决五十年来的社会影响》,《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④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3页。
    ⑤ [23]68 Bverf GE 226。
    ⑥ 王伟亮等著《负责任报道与媒体特权免责的平衡:论英国诽谤法中特权免责对我国的启示》,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2013年11月版,第87页。
    ① 林语堂:《林语堂自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246页。
    ② Daniel Coysh:Activists defend right to protes:New Bill threatens civil rights in Britain,Morning Star March 14,2005,p1.
    ① 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② 展江、张金玺,新闻舆论监督与全球政治文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668页。
    ③ [美]唐·R·彭伯,大众传媒法(第13版),张金玺、赵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
    ① 徐迅主编,新闻(媒体)侵权研究新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23--246页。
    ② 陈历幸,新闻诽谤举证责任分担的“悖论”及其解决,《政治与法律》,2000第3期
    ③ 王利明、杨立新,人格权与新闻侵权,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386页。
    ① 王利明《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① 熊静波《利益衡量抑或要件思考—名誉权与表达自由冲突的解决之道》,《法学论坛》,2011年第6期。
    ② 姚辉《文艺批评中的名誉权界线》,《东方法学》2011年第6期
    ③ 梁书文等编《审理名誉权案件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6-82页。
    ① 熊静波《利益衡量抑或要件思考—名誉权与表达自由冲突的解决之道》,《法学论坛》,2011年第6期。
    ① 姚辉《文艺批评中的名誉权界限》,《东方法学》2011年第6期
    ① 石毕凡《诽谤、舆论监督权与宪法第41条的规范意旨》,《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1.刘斌:《法治新闻传播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
    2.刘斌、李矗:《法制新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魏永征著:《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4.魏永征等主编:《大众传播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魏永征:《被告席上的记者》,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魏永征等:《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宋克明著:《美英新闻法制与管理》,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8.魏永征、张咏华、林琳著:《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孙旭陪著,《新闻传播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10.尤英夫著,《新闻法论》台湾世纪法商杂志社2000年版。
    11.梁伟贤、陈文敏主编,《传播法新论》,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5年版。
    12.吕光、潘贤模著,《中国新闻法概论》台湾中正书局1963年版。
    13.张西明著,《张力与限制——新闻法治与自律的比较研究》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14.14..张西明等编,《新闻侵权:从传统媒介到网络》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15.田磊著,《传播法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雷润琴著,《传播法——解决信息不对称及相关问题的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黄蝴主编,《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刘迪著,《现代西方新闻法制概述》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19.徐迅著,《中国新闻侵权纠纷的四次浪潮》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版。
    20.徐迅主编:《新闻(媒体)侵权研究新论》,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1.“中国新闻侵权案例精选与评析”课题组编著:《中国新闻(媒体)侵权案件精选与评析50例》,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2.王利明主编,《新闻侵权法律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3.顾理平著,《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24.陈堂发著,《授权与限权:新闻事业与法制》,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25.梁宁、范春燕编,《媒介法教学参考资料》,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郭娅莉等编,《媒体政策与法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马光仁著,《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6月版。
    28.吴飞著,《大众传播法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9.魏永征著,《新闻法新论》,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9月版。
    30.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1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3.甄树青:《论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4.莫纪宏:《实践中的宪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5.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张千帆:《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8.邱小平:《表达自由——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林子仪:《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月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40.陈云生:《宪法监督司法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1.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与新闻侵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42.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王利明、葛维宝主编:《中美法学前沿对话——人格权法与侵权法专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44.杨立新主编:《中国人格权法立法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45.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6.法治斌:《人权保障与司法审查——宪法专论》(二),月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47.张志铭:《法理思考的印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8.麻昌华:《侵权行为法地位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9.侯建:《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侯建:《表达自由的法理》,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51.李秀群:《宪法基本权利水平效力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2.张红:《基本权利与私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53.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4.张民安主编:《名誉侵权责任》,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5.胡雪梅:《英国侵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6.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7.陈志武:《媒体、法律与市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8.陈力丹主编:《自由与责任:国际社会新闻自律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李瞻编译:《传播法——判例与说明》,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2年版。
    60.吕光:《大众传播与法律》,(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61.《各国新闻出版法选辑》,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
    62.郑文明:《诽谤的法律规制》法律出版社,2011年3月。
    1.[美]唐·R.彭伯:《大众传媒法》,张金玺、赵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美]吉尔摩等著,梁宁等译:《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评析》(第六版)上、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美]T·巴顿·卡特等著,黄列译:《大众传播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英]韦恩·奥弗贝克著,周庆山等译,《媒介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
    5.[美]约翰·D·泽莱兹尼著,张金玺赵刚译,《传播法:自由、限制于现代媒介》(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6.陈欣新著,《表达自由的法律保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美]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著,侯健译,《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美]小哈里·卡尔文等著,李忠等译,《美国的言论自由》三联书店2009年版。
    9..[美]安东尼·刘易斯著,徐爽译《言论的边界:美国第一修正案简史》,法律出版社2010年5月版。
    10.[美]安东尼·刘易斯著,何帆译《批评官员的尺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
    11.林子仪著,《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台湾地区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版。
    12.[英]弥尔顿著,吴之椿译,《论出版自由》,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13.[英]约翰·密尔著,程崇华译,《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4.[美]德沃金著,刘丽君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1年版。
    15.[英]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6.[美]莱尔·T·阿尔弗森,杰罗姆·巴伦,托马斯·迪恩斯著,刘瑞祥等译,《美国宪法概论》,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17.[美]约翰·罗尔斯著,万俊仁译,《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8.[英]哈耶克著,邓正来等译,《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
    19.[澳]曼弗雷德·诺瓦克:《民权公约评注》,夏勇主编,毕小青、孙世彦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20.罗纳德·德沃金著,信春鹰、吴玉章译,《认真对待权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21.[美]L·亨金著,信春鹰等译,《权利的时代》,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22.[英]A.J.M.米尔恩著,夏勇、张志铭译,《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
    23.[美]阿伦·艾德斯等,《宪法个人权利--案件与解析》,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24.[德]马克西米利安·福克斯:《侵权行为法》,齐晓琨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5.[美]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泰特选编:《侵权法重述纲要》,许传玺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6.[英]巴里尼古拉斯:《罗马法概论》,黄风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7.[德]康拉德·黑塞:《联邦德国宪法纲要》,李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8.[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29.[美]安东尼·路易士:《不得立法侵犯:苏利文案与言论自由》,苏西亚译,商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
    30.[美]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等:《传媒的四种理论》,戴鑫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1.[美]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展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南希·L罗伯茨:《美国新闻史》(第九版),展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3.[美]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34.[英]萨莉·斯皮尔伯利:《媒体法》,周文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朱苏力:“《秋菊打官司》的官司、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3期。
    2.魏永征:“言论自由和名誉权的冲突和平衡”,载《新闻传播论坛》2001年第6辑。
    3.魏永征:“言论自由和网上诽谤”,载《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春季号。
    4.曾献:“美国书面诽谤法简介”,载《国际新闻界》1988年第2期。
    5.陆进达:“如何认定侮辱诽谤罪”,载《法学》1985年第6期。
    6.陈卫东:“谈谈诽谤罪”,载《政法论坛》1982年第2期。
    7.眭鸿明、陈爱武:“非法人组织的困境及其法律地位”,载《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
    8.吴永乾:“美国诽谤法所称‘真正恶意’法则之研究”,载《中正法学集刊》1993年第15期。
    9.杨立新:“侮辱、诽谤罪的附带民事诉讼之我见”,载《法学》1987年第3期。
    10.任东来:“新闻自由与个人名誉的艰难平衡:美国媒体中的诽谤诉讼”,载《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1.刘志刚:“宪法‘私法’适用的法理分析”,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2.林来梵、张卓明:“论权利冲突中的权利位阶”,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3.张翔:“基本权利冲突的规范结构与解决模式”,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4期(总第114期)。
    14.王克金:“权利冲突的概念、原因及解决——一个法律实证主义的分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期。
    15.华小鹏:“官员的名誉权和诽谤诉讼”,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11卷第4期。
    16.邓晓璇:“浅谈诽谤法令在马来西亚传媒中的现状及其影响”,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9卷第3期。
    17.熊静波:“平民法官与职业法官的两个思维倾向——以‘诽谤先人案’为例”,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8.潘良炽:“中国古代诽谤罪兴废时间考辨”,载《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6期。
    19.王群仿:“商誉诽谤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5期。
    20.杨立新:“论商业诽谤行为及其民事法律制裁”,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21.林子仪:“新闻自由与诽谤——一个严肃的宪法课题”,载《全国律师》1997年第1卷第5期。
    22.陈历幸:“新闻诽谤举证责任分担的(J阵论’及其解决”,载《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3期。
    23.罗文辉:“美国诽谤法规:法制、判例及修法提案”,载《新闻学研究》第51期。
    24.曾尔恕、高仰光:“德国吕特案判决五十年来的社会影响”,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25.徐振东:“宪法基本权利的民法效力”,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6期。
    26.李忠、章忱:“司法机关与宪法适用”,载张庆福主编:《宪政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7.温世扬、周琚:“英美法上的新闻侵权损害赔偿”,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8.陈宝树:“谈侮辱罪和诽谤罪”,载《中州学刊》1982年第1期。
    29.陈红梅:“诽谤性言论及其法律抗辩原则”,载《求索》2006年第6期。
    30.宋素红:“我国新闻诽谤诉讼中推定的滥用及其原因——中美新闻诽谤诉讼程序性责任的分担比较”,载《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6期。
    31.唐煜枫:“论诽谤罪成立之宪法限制”,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2.王佑明:“我国法律对名誉权的保护”,载《江西法学》1993年第1期。
    33.汪淑涓:“论新闻诽谤举证责任的分权”,载《行政与法》2002年第8期。
    34.刘怀松:“论商业诽谤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35.郭华成:“澳门刑法典中的诽谤罪和侮辱罪”,载《政治与法律》1997年第4期。
    36.钱舫:“诽谤罪与名誉权的刑法保护”,载《中外法学》1996年第2期。
    37.姚经华:“论新闻诽谤”,载《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38.刘泽华:“印度刑法诽谤罪浅析——兼谈我国刑法诽谤罪的立法及理论完善”,载《法学论坛》1993年第2期。
    39.赵秉志:“诽谤罪若干疑难问题研讨”,载《法学评论》1992年第3期。
    1.郑人荣:《论诽谤》,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2.朱文雁:《论英国对诽谤的法律规制》,山东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3.崔明伍:《欧洲人权法院表达自由判例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4.徐伟群:《论妨害名誉罪的除罪化》,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5.张志隆:《公然侮辱与诽谤罪规范之适用与区辨》,台湾成功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6.张金玺:《美国大众传播中的公共诽谤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7.葛明珍:《论权利冲突》,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
    8.雷丽莉:《诽谤除罪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9.施春强:《英美诽谤法的历史发展》,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0.欧阳振婷:《言论自由视角下诽谤罪的宪法分析》,湘潭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1. Patrick Milmo and W. v. H. Rogers, Gatley on Libel and Slander,10th ed. London: Sweet & Maxwell,2004.
    2. Peter F Carter-Ruck and Richard Walker, Carter-Ruck on Libel and Slander, Third Edition, London Butterworths,1985.
    3. Rodney A.Smolla, law of defamation, New York:Clark Boardman Company, Ltd, 1989.
    4. Kenyon,Andrew T.,Defamation:Comparative Law and Practice, UCL Press,2006.
    5. Lawrence McNamara, Reputation and Defam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6. Raymond E.Brown, the Law of Defamation in Canada, The Carswell Company Limited,1987.
    7. Jill Cottrell,Law of Defamation in Commonwealth Africa,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1998.
    8. Paul Mitchell, The Making of the Modem Law of Defamation,Hart Publishing, 2005.
    9. Dario Milo, Defamation and Freedom of Spee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10. Matthew Collins, The Law of Defamation and the Internet, 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1. Keith R.Evans, The Law of Defamation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 Singapore: Malayan Law Journal,1988.
    12. David Price LL. B, Defamation Law, Procedure & Practice, Third edition, London: Sweet & Maxwell,2004.
    1. Gregory C.Lisby, "No place in the Law:The Ignominy of Criminal Libel in American Jurisprudence",Communication Law and Policy, Vol.9, NO.4.2004.
    2. David A.Anderson, "Rethinking Defamation", Arizona Law Review,VOL.48,2006.
    3. Benjamin L. Liebman:Innovation Through Intimidation:An Empirical Account of Defamation Litigation in China, Harvard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Vol.47, No.1, Winter 2006.
    4. Andrew T Kenyon, "Lange and Reynolds Qualified Privilege:Australian and English Defamation Law Practice", Melbourne University Law Review, Vol.28,406, 2004.
    5. Marlene Arnold Nicholson, "Mclibel:A Case Study in English Defamation Law", Wisconsin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O], Vol.18, No.1.
    6. Bonnie Docherty,"Defamation Law:Positive Jurisprudence", Harvard Human Rights Journal, Vol.13, Spring 2000.
    7. Michael Perkinsl, "Witness for the Plaintiff:Ethical Considerations of Being a Libel Plaintiffs Expert Witness",Drake University,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Vol.12, 1997.
    8. Susan Freiwald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in Cyberspace:The case of Intermediary Liability for defamation", Harvard Journal of Law & Technology,Vol. 14, No.2, Spring 2001.
    9. Randall P. Bezanson and Gilbert Cranberg, "Institutional Reckless Disregard for Truth in Public Defamation Actions Against the Press", University of Iowa Legal Studies Research Paper, Number 05-04, January,2005.
    10. Chris Dent and Andrew T Kenyon, "Defamation Law's Chilling Effect:A Compar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Australian and US Newspapers", Media & Arts Law Review, Issue 9, No.89,2004.
    11. Timothy Marjoribanks and Andrew T Kenyon, "Negotiating News:Journalistic Practice and Defamation Law in Australia and the US",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Faculty of Law, Legal Studies Research Paper No.6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