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古壮字字典》方块古壮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方块古壮字是古代壮族人民用来记录壮族语言的一种文字,是一种以借源汉字为主体,同时又包含自源文字成分的民族文字系统。本文以目前收录古壮字最全的工具书——《古壮字字典》所提供的古壮字为基本的材料依据,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方式,对古壮字文字系统的构成、古壮字的发生、古壮字中的自源字、古壮字中的借源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本章比较全面地回顾了古壮字研究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对古壮字的研究,归纳分析了研究古壮字的主要视角和大致分期,着重分析了古壮字文字学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宗旨。
     第二章为古壮字文字系统的构成与发生。本章对古壮字文字系统的构成部分进行了讨论,论证了古壮字中自源文字的存在。从普通文字学角度分析探讨了古壮字的来源问题,认为古壮字除了以汉字为直接源头外,原始图画、原始刻划符号、纹身都可能是古壮字的渊源物。本章对古壮字发生的时代、古壮字的创制者以及古壮字的发生机制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第三章为自源字研究。本章全面分析考释了《古壮字字典》所收录的含自源成分的古壮字,并对自源古壮字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为借源字研究。通过定量统计与同义比较的方法对借源古壮字进行了考察,并对借源字的相关特征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古壮字对汉字模仿借用的几种类型。
     第五章为结语。对全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重要结论进行了归纳,提出了有关古壮字发生等一些有待思考探讨的问题。
Sawndip, mainly derived from Chinese characters while including some self-initiated characters, is a kind of national writing system for ancient Zhuang people to record their languages.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explore these issues: the composition and origin of this writing system, the self-initiated characters and the derived characters in Sawndip, based on Sawndip Sawdenj, the most important dictionary available at present about this writings.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I is an introduction. This part presents a detailed review of the researches on Sawndip especially of those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which the main approaches and general stages of the study history is described, and the major fruits and problems under-discussed and need more efforts are pointed out. And approach and theories used in this dissertation are introduced.
     Chapter II deals with the composition and the origin of Sawndip. This part discusses the composition of Sawndip. It is argued that there are self-initiated characters in ancient Zhuang's writing system. There are several possible origins of Sawndip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general graphology, ie., it is quite possible that it came from Chinese characters, primitive drawings, the primitive symbols and Tattoo etc. The estimated time when it came into existence, the inventors and genealogy of Sawndip are also discussed.
     Chapter III gives a study of the self-initiated characters in ancient Zhuang people's writing system. This part mainly analyses the self-initiated characters in Sawndip Sawdenj and explains some features of it.
     Chapter IV discusses the derived characters in Sawndip Sawdenj. This chapter analyses the derived characters by mean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synonymy comparison, and the types of derived characters in this writing system.
     Chapter V is the last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In this part, some conclusions are given, and some topics to be talked about in the future are brought about.
引文
1 本节各幅地图截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编:《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7年。
    1 《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8下
    2 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94页。
    3 覃国生、梁庭望、韦星朗:《壮族》,民族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第3-5页。
    4 《壮族简史》编写组:《壮族简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3月第1版。
    1(清)顾炎武著,昆山顾炎武研究会编:《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03。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
    2 覃国生:《壮语概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4页
    1 覃国生:《壮语概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20页。
    1 韦景云:《壮语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7页。
    2 韦景云:《壮语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21页。
    1 覃国生:《壮语概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230页。
    2 转引自黄庆印等撰:《中华文化通志 民族文化典壮族、布依族、傣族、仡佬族、京族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lO月第1版,32页。
    1 《桂海虞衡志辑佚校注》,(宋)范成大原著,胡起望、覃光广校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71页。
    2 《桂海虞衡志辑佚校注》,(宋)范成大原著,胡起望、覃光广校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173页。
    3 以下材料见于黄南津、唐未平:《当代壮族群体使用汉字、古壮字情况调查与分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4 现当代记录壮语的简化汉字,与传统的历史文献中的文字已有所不同,严格意义上说,应属简化壮文的范畴。
    本节部分内容曾以《近五十年来方块古壮字研究述略》为题发表在《中国文字研究》2007年第一辑。
    1 闻宥《广西太平府属土州县司译语考》,《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丛刊》第4期。503页。
    2 闻宥《广西太平府属土州县司译语考》,《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丛刊》第4期。
    3 覃晓航,孙文玲《方块壮字研究史略》,《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1期。
    1 李方桂:《武鸣土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20页。
    2 韦庆稳:《广西僮族的方块文字》,中国语文1953年第1期。
    3 黄革:《上林地区壮族方块字的构造》,民族语文1982年第2期。
    4 张元生:《壮族人民的文化遗产—方块壮字》,载《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5 覃国生:《壮语概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230页。
    6 陆锡兴:《汉字传播史》,语文出版社2002年,200页。
    7 王锋:《从汉字到汉字系文字》,民族出版社2003年,41页。
    8 韦景云,覃晓航:《壮语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110页。
    本章及第四章部分内容曾以《古壮字来源新论》为题发表在《学术论坛》2007年第10期。
    1(美)Margaret Milliken:《三种壮文的比较研究》,《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1 李富强:《壮族文字的产生、消亡与再造》,《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
    1 周有光:《谈谈语言和文字的类型关系》,《书屋》二○○一年第七-八期。
    2 聂鸿音:《中国文字概略》,语文出版社,1998年,88页。
    1 王元鹿:《普通文字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84-85页。
    2 本节以下各图引自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1 聂鸿音:《中国文字概略》,语文出版社,1998年,88页。
    1 王元鹿:《普通文字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71页。
    2 陈竹林:《论壮族的文字》,载覃乃昌、潘其旭主编《壮学论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
    3 聂鸿音:《中国文字概略》,语文出版社,1998年,85页。
    1 闻宥:《广西太平府属土州县司译语考》,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册,中华书局1987年,550-551页。
    2 李方桂:《武鸣土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20页。
    1 王锋:《从汉字到汉字系文字》,民族出版社2003年,31页。
    2 王元鹿:《普通文字学概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84-85页。
    3 沈兼士:《国语问题之历史研究》,《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12月版,21-22页
    4 沈兼士:《从古器款识上推导六书以前之文字画》,同上书.第68-69页。
    5 唐兰:《中国文字学》,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3页。
    1 唐兰:《中国文字学》,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4页。
    2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1页。
    1 吕叔湘:《语文常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9月第2版,3-5页。
    2 覃国生、梁庭望、韦星朗:《壮族》民族出版社1984年,90-91页。
    1 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载《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2 采自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载《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1 采自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载《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2 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载《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3 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中华书局有限公司,1939年8月,250页。
    1 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中华书局有限公司,1939年8月,248-251页。
    2 王锋:《从汉字到汉字系文字》,民族出版社,2003年,26页。
    1 张声震:《壮族通史(上册)》,民族出版社,1997年,197页。
    2 广东省博物馆、饶平县文化局:《广东饶平县古墓发掘简报》,载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资料丛刊(第8辑)》,文物出版社,1983年,104页。
    3 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美术理论系:《广东增城、始兴的战国遣址》,载《考古》1964年第3期。
    1 李富强:《壮族文字的产生、消亡与再造》,《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
    2 王锋:《从汉字到汉字系文字》,民族出版社,2003年,25页。
    1 司马迁:《史记》卷31《吴太伯世家》。
    2 顾颉刚:《古史辩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3页。
    3 黄现璠、黄增庆、张一民:《壮族通史》,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15-17页。
    4 柳宗元:《柳河东集》卷42,中华书局1960年,700页。
    5 柳宗元:《柳河东集》卷42,中华书局1960年,702页。
    1 采自德伯格(J.H.DrIberg):《非洲野人实录》正中书局1943年6月第1版。
    2 王元鹿:《普通文字学概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81页
    1 韦景云、覃晓航:《壮语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105-106页。
    1 张元生、梁庭望、韦星朗:《古壮文文献选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67-69页。
    2 覃乃昌:《布洛陀文化体系述论》,《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3 覃乃昌:《布洛陀文化体系述论》,《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1 参见高慧宜:《从傈僳族竹书之发生看文字发生的复杂性》,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 邓章应:《中国文字产生神话类型初探》,载《长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 潘朗霖,韦宗林:《中国水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2 邓章应:《中国文字产生神话类型初探》,载《长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声韵略说》,中华书局,1964年。
    1 高慧宜:《傈僳族竹书文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5页。
    2 王元鹿:《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39页
    1 王元鹿:《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43页。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古壮字字典·序》,广西民族出版社,1989年。
    2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古壮字字典·后记》,广西民族出版社,1989年。
    3 王元鹿:《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43页。
    4 王元鹿:《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66页。
    本节部分内容曾以《从同义比较看古壮字的造字方式》为题发表在《民族论坛》2007年第10期。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主编:《古壮字字典(初稿)》凡例,广西民族出版社1989年。
    1 刘德秦:《汉字造字新解》,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85页。
    2 本节各表例字主要取自广西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古壮字字典》以及王锋等研究者的著作。
    1 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44页。
    (美)Margaret Milliken:《三种壮文的比较研究》,《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壮学丛书》编委会编:《徐松石民族学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壮族简史》编写组:《壮族简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班绍:《汉字在壮语中的一种特殊读法》,《民族语文》,1991年第2期。
    包和平、李晓菲等:《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概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
    曹广衢:《壮侗语中汉语借词的词义及其类别》,《语言研究》,1998年第1期。
    曹萱:《纳西哥巴文造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陈竹林:《论壮族的文字》,载覃乃昌、潘其旭主编《壮学论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
    德伯格(J.H.Driberg):《非洲野人实录》,正中书局1943年。
    邓章应:《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邓章应:《中国文字产生神话类型初探》,《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发源:《从壮语看古汉语见母复辅音及其演变轨迹和出现条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辑佚校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
    范丽君:《古壮字、喃字与汉字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高慧宜:《从傈僳族竹书之发生看文字发生的复杂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高慧宜:《傈僳族竹书文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顾颉刚:《古史辩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清)顾炎武著,昆山顾炎武研究会编:《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03,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
    广东省博物馆、饶平县文化局:《广东饶平县古墓发掘简报》,载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资料丛刊(第8辑)》,文物出版社,1983年。
    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美术理论系:《广东增城、始兴的战国遣址》,载《考古》1964年第3期。
    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室编:《壮汉词汇》,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
    广西僮文工作委员会等主编:《僮族民歌选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
    广西壮文工作委员会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编:《壮语语法概述》,广西民族出版社,1957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古壮字字典(初稿)》,广西民族出版社,1989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室编:《壮语词典》,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室编:《壮语通用词与方言代表点词汇对照汇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壮汉英词典编委会编:《壮汉英词典》,民族出版社,2005年。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 四川辞书出版社2001年
    何丹:《普通文字学分类方法新探》,《语言研究》2004年第3期。
    何丹:《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何龙群,李富强主编:《中国壮学文库》,民族出版社,2006年。
    何正廷:《壮族麽教文化探讨》,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侯志忠:《谈谈壮文借用外来词的问题》,《三月三》,1986年6月。
    胡惠:《方块壮字字体类型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黄必庄:《古壮字和汉语音韵》,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2年。
    黄必庄:《古壮字浅说》,载覃乃昌、潘其旭主编《壮学论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
    黄德宽、陈秉新:《汉语文字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
    黄革:《上林地区壮族方块字的构造》,《民族语文》,1982年第2期。
    黄革著、韦瑞峰译:《方块壮字的产生及其作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83年第3期。
    黄桂秋:《壮族麽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声韵略说》,中华书局,1964年。
    黄南津、唐未平:《当代壮族群体使用汉字、古壮字情况调查与分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黄平文:《论文化接触对语言的影响:壮语演变的阐释》,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黄庆印等:《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典壮族、布依族、傣族、仡佬族、京族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黄润华、史金波:《少数民族古籍版本:民族文字古籍》,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黄绍清:《壮族方块字的创造和运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黄现瑶、黄增庆、张一民:《壮族通史》,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
    黄笑山:《方块壮字的声旁和汉语中古韵母》,《中古近代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黄懿陆:《壮族文化论》,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季克广:《借音壮字所反映的声母系统的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蓝利国:《方块壮字探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增刊。
    蓝庆元:《壮汉关系词的历史层次》,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
    蓝庆元:《壮语中古汉语借词及汉越语与平话的关系》,《民族语文》,2001年第3期。
    李方桂:《武鸣土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富强:《壮族文字的产生、消亡与再造》,《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
    李富强主编,广西民族大学壮学研究中心[编]:《中国壮学》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6年。
    李富强主编,广西民族大学壮学研究中心[编]:《中国壮学(第一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壮泰族群发展”学术研讨会专辑》,民族出版社,,2006年。
    李锦芳:《壮语汉借词的词义和语法意义变异》,《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李乐毅:《方块壮字与喃字的比较研究》,《民族语文》,1987年第4期。
    李连进:《壮语老借词、汉越语和平话的历史源流关系》,《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李圃、刘志基、臧克和:《异体字字典》,学林出版社1997年。
    李圃:《甲骨文文字学》,学林出版社1995年。
    李圃:《说字素》,《语文研究》1993年第1期。
    李圃:《正本清源说异体》,《语言研究》2003年第1期。
    李圃:《字素理论及其在汉字分析中的应用》,《学术研究》2000年第4期。
    李守汉:《试谈壮文与壮文化的关系》,《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第3期。
    李文波:《广西壮语区地名与壮汉语言接触文化交融初探》,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李小文:《壮族麽经布洛陀文本产生的年代及其“当代情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李旭练:《略具规模有待繁荣——壮语类辞书的回顾与展望》,《辞书研究》,1997年4期。
    李奕琳:《借音壮字研究思路与数据库建设》,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
    梁庭望:《古壮字及其文献新探》,载《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3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梁庭望:《古壮字结出的硕果——对<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初步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廖明君:《壮族自然崇拜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林传鼎:《方块字的横排》,《中国语文》,1955年第3期。
    林传鼎:《方块字的简写》,《新建设》,1954年第8期。
    林瑞生:《异体字手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林亦:《谈利用古壮字研究广西粤语方音》,《民族语文》,2004年3期。
    刘德秦:《汉字造字新解》,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刘建勋:《壮傣稻作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语言学考察》,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刘力坚:《壮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刘凌:《水书文字性质探索》,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年。
    刘志基:《从历时角度正确认识汉字异体字》,《中文自学指导》1988年第12期。
    刘志基:《汉字体态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刘志基:《汉字文化综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卷42,中华书局1960年。
    陆发圆:《方块壮字的萌芽和发展》,《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
    陆锡兴:《汉字传播史》,语文出版社,2002年。
    陆瑛:《浅谈“方块壮字”》,《三月三》,1984年第2期。
    陆瑛:《浅谈“方块壮字”》,载韦以强编《壮文论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
    吕叔湘:《语文常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
    罗长山:《古壮字与字喃的比较研究》,《东南亚纵横》,1992年第3期。
    罗振玉:《增订碑别字》,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
    蒙元耀:《论<布洛陀经诗>的语言价值》,《民族语文》,1995年第1期。
    聂鸿音:《中国文字概略》,语文出版社1998年。
    欧阳秋婕:《古壮字历史沿革及演变趋势初探》,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丘振声:《壮族图腾考》,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
    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
    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苏新春:《汉语词汇计量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孙钧锡:《中国汉字学史》,学苑出版社1991年。
    覃德清:《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覃凤余:《壮语地名中的壮语与汉语——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之四》,《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覃国生、梁庭望、韦星朗:《壮族》,民族出版社1984年。
    覃国生:《关于方块壮字》,《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4期。
    覃国生:《壮语概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
    覃乃昌、岑贤安主编:《壮学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年。
    覃乃昌:《20世纪的壮学研究(上)》,《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覃乃昌:《20世纪的壮学研究(下)》,《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覃乃昌:《布洛陀文化体系述论》,《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覃乃昌:《试论拼音壮文推行困难的的基本原因——以广西武鸣县为例》,《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覃乃昌主编,广西壮学学会、广西田阳县布洛陀文化研究会编:《布洛陀寻踪:广西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考察与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年。
    覃圣敏主编:《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覃小航:《方块壮字的产生发展及终局原因》,载戴庆厦主编《中国民族语言文学研究论集(第4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覃晓航、孙文玲:《方块壮字研究史略》,《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王彩:《方块壮文构造法与理据性新探》,《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王锋:《从汉字到汉字系文字》,民族出版社2003年。
    王锋:《试论南方汉字系民族文字》,《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2期。
    王均等:《壮侗语族语言简志》,民族出版社1984年。
    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王宁:《汉字学概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元鹿:《“水文”中的数目字与干支字研究》,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王元鹿:《比较文字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元鹿:《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古文字库建立的若干设想与难题及对策》,《中国文字研究》第三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王元鹿:《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王元鹿:《汉字发生研究材料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第4期。
    王元鹿:《汉字发生研究方法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王元鹿:《普通文字学概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元鹿:《异体字的辨识和查检》,《中文自学指导》1988年第12期。
    王远新:《我国壮侗语言学界语言影响与语言系属问题研究综述》,《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
    王作新:《文字发生的符号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韦达:《壮语地名的文化色彩——壮族语言文化系列研究之一》,《中南民族学
    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韦达:《壮语汉借词及其文化心理透视》,《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韦达:《壮语文化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年。
    韦达:《壮族古壮字的文化色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韦景云、覃晓航编著:《壮语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韦庆稳、覃国生:《壮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0年。
    韦庆稳:《关于推行壮文的若干理论问题》,《三月三》1984年第5期。
    韦庆稳:《广西僮族的方块文字》,《中国语文》1953年第1期。
    韦庆稳:《广西壮族的方块文字》,载《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中华书局,1954年。
    韦庆稳:《僮文》,《文字改革》1963年。
    韦星朗:《论推广新方块壮文的必要性》,《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闻宥:《广西太平府属土州县司译语考》,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册,中华书局1987年。
    吴肃民:《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概论》,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
    吴宗济:《武鸣僮语中汉语借字的音韵系统》,《语言研究》1958年第3期。
    西肋隆夫:《关于<粤风>假、僮歌的文字》,(日)《中国语学》,译文(商璧译)附于《粤风考释》,1983年第230号。
    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中华书局有限公司,1939年。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杨树喆:《壮族师公教的民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余达佳:《近五年壮学研究的回顾》,《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
    袁翰青:《从化学物质的命名看方块字的缺点》,《中国语文》,1953年第4期年。
    袁家骅:《僮族语文问题》,《中国语文》,1954年第5期。
    云南民族学会壮学研究会编:《云南壮族文化丛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臧克和:《古汉字结构的取象类型原始移情考略》,《学术研究》1999年第5期。
    臧克和:《谈结构》,《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1期。
    臧克和:《字符与分类》,《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翟宜疆:《水文造字机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詹慈编:《黎族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第一辑)》,广东省民族研究所1983年。
    张声震:《谈谈壮文的科学性与壮文推行的规律性(壮族)》,《三月三》,1988年12月。
    张声震:《壮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7年。
    张声震主编:《壮族民歌古籍集成.情歌(二)欢:田阳情歌》,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
    张声震主编:《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年。
    张声震总主编:《壮学丛书》,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岳麓书社1995年。
    张玉书等:《康熙字典》,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
    张元生、梁庭望、韦星朗:《古壮字文献选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张元生:《方块壮字》,载《中国民族古文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2年。
    张元生:《壮族人民的文化遗产—方块壮字》,载《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张再兴:《Access数据库在语言文字研究与教学中的应用》,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
    张再兴:《古文字字库建设的几个问题》,《中文信息学报》2003年第6期。
    赵丽明:《汉字在传播中的变异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年第1期。
    赵明龙:《壮族现代化:概念、目标、难点和途径——壮族现代化问题学术座谈会综述》,《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3期。
    郑超雄,覃芳:《壮族历史文化的考古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
    郑超雄:《壮族文明起源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郑飞洲:《纳西东巴文字字素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
    郑贻青:《靖西方块壮字试析》,《民族语文》1988年第4期。
    郑贻青:《壮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古壮字字典>读后》,《民族语文》,1991年第1期。
    郑作广:《古壮字中的“古无轻唇音”遗迹及其成因》,《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编:《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7年。
    周斌:《东巴文异体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周有光:《比较文字学初探》,语文出版社1998年。
    周有光:《汉字型文字的综合观察》,《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周有光:《六书有普遍适用性》,《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周有光:《人类文字的历史分期和发展规律》,《民族语文》2007年第1期。
    周有光:《谈谈语言和文字的类型关系》,《书屋》二○○一年第七-八期。
    周有光:《文字发展规律的新探索》,《民族语文》1999年第1期。
    朱建军:《古汉字与滇川黔桂彝文同义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朱建军:《古彝文字库建设的几点思考》,《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