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乐死制度的法律思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安乐死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有较大争议的问题,也是随着生命质量论的提出不可避免的问题。它涉及伦理学、医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本文试图从法学理论方向结合社会实践对安乐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且认为,安乐死制度有其合理性并且个别国家安乐死立法已取得较大成就,而就我国具体情况来说,由于经济、文化、道德和法制等方面的条件并不具备,对安乐死单独立法还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推行安乐死非犯罪化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安乐死合法化试点来解决安乐死现实问题更为妥当。全文共分前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正文部分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安乐死问题的概述,主要介绍安乐死的缘起与演化以及国内外安乐死的发展现状。在古代,国内外都存在安乐死思想的雏形。对国外安乐死的发展,本文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对安乐死的态度及立法加以论述,其中包括属大陆法系的国家,也包括属英美法系的国家。我国关于安乐死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直至今日,社会各界在对待安乐死问题仍十分谨慎。
     第二部分为安乐死的基本问题分析,在对安乐死基本问题进行介绍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一些见解,主张应严格限制安乐死的范围。本文将安乐死讨论的范围界定为:患有现代医学所确认的不治之症且濒临死亡的病人,由于难以忍受肉体上的极端痛苦,在本人真诚的要求下,按照法定的程序由医生采取人为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的过程。
     第三部分是论述安乐死制度的合理性与非罪性,这两个问题在理论上奠定了安乐死立法的道德基础和法律基础。本文首先论证了安乐死制度符合生命权、伦理道德与社会需求,具有合理性。从生命权角度来看,安乐死与生命权并不冲突;从伦理道德角度来讲,对请求安乐死的患者实施安乐死,是对人生命的尊重;现实中确实存在着现代医学无法治愈且导致患者极端痛苦的疾病,安乐死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其次论证了安乐死不是犯罪行为,具有非罪性。从犯罪的基本特征看,安乐死不构成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对安乐死的实施者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是不合适的。
     第四部分立足我国国情,阐述我国安乐死立法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困难。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是制约安乐死立法的根本原因;传统文化的影响使人们不能正视安乐死;立法技术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人的道德素质因素使安乐死实施存在安全隐患。
     第五部分关于安乐死问题在我国的解决,是全文的核心所在。本文认为我国应逐步实现安乐死的合法化。就我国的现实情况,可以在推行安乐死非犯罪化的基础上,开展安乐死合法化试点,以期积累经验,为制定安乐死单行法律做好准备。
The euthanasia question is a disputable question the world faces, and also is an inevitable question along with the theory of quality of life proposed. It involves ethics, medicine, sociology, law and other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duct the thorough research to the euthanasia question from the legal science theory direc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and believed, the euthanasia system has its rationality and several countries' euthanasia legislation has obtained great achievement. In our specific situation, due to the economic, cultural, moral and legal aspects of the conditions, it's difficult to have separate legislation on euthanasia, Therefore, it's more appropriate to carry out the pilot of the legalization of euthanasia on the basis of the non-crime of euthanasia to solve the euthanasia realistic problem. The whol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parts: the introduction, the body and the conclusion, the body has five parts.
     Part one outlines for the issue of euthanasia, introduces the origin, evolu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uthanasia at home and abroad. In ancient times, there was thought of the embryonic form of euthanasia.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euthanasia, the paper chooses the attitude and legislation of euthanasia in several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civil law countries and the common law countries. The issue of euthanasia in china began in the early 1980s, but until today, all circles of the society are still very cautious to euthanasia.
     Part two analyses the basic issues of euthanasia,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issue of euthanasia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basis of some views. The scope of euthanasia should be strictly limited. This paper defines the scope of euthanasia as: The patient who contracts which the modern medicine to confirm incurable disease and borders on the death, because of unbearable extreme physical pain, under his sincere request, adopts the artificial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legal procedure by doctor to finish the life in the non-painful condition.
     Part three elaborates the rationality and non-crime of euthanasia, which have theoretically laid the euthanasia legislation moral and legal foundation. This paper first proves the euthanasia system to conform to the life right, ethics morals and the social demand, so it has the rationality. Looked from the life right angle, the euthanasia and the life right do not conflict; As for ethics morals angle, the request for euthanasia of patients is the respect of human life; In the reality there are some disease which the modern medicine is unable to cure, and cause the patient extreme pain, euthanasia has been gradually understood and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Then the paper proves practicing euthanasia is not a crime. From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rime, practicing euthanasia doesn't commit a crime.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punishes intentionally to the euthanasia executor by the murder crime, is inappropriate.
     Part four elaborates the difficulties of our country's euthanasia legislation based on our national condition. The basic reason to restrict the euthanasia legislation is that the medical safeguard system imperfe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fluence enables the people not to face the euthanasia; The legislation technology also has certain difficulty; Human's moral quality causes the euthanasia implementation insecure.
     Part five about how to solve the euthanasia question in china, is the core of this article. This paper holds that china should gradually bring about the legalization of euthanasia. According to our country's realistic situation, we may carry out the pilot of the legalization of euthanasia on the basis of the non-crime of euthanasia, and accumulate experience for legislating of euthanasia.
引文
[1]郭自力:《生物医学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2]参见许士凯、王建国、胡仁喜编著《安乐死启示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8页。
    [3]倪征:《安乐死与中国文化》,载《医学与社会》1996年第1期,第22页。
    [4]潘希熙:《走向死亡,谁说了算》载《社会工作》1995年第4期,第11页。
    [1]李建平:《安乐死的历史演变及法律地位》,载39康复网:http://www.39kf.com/cooperate/qk/xdyygl/05502/2005-10-06-106963.shtml
    [1]倪正茂、李惠、杨彤丹:《安乐死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2]田宏杰:《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421页。
    [3]参见倪正茂、李惠、杨彤丹《安乐死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63页:参见《中国如何面对安乐死》,载南方网:http://www.southcn.com/law/fzzt/200307300345.htm
    [1]田宏杰:《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427页。
    [1]参见梁根林《事实上的非犯罪化与期特可能性—对安乐死出罪处理的路径其法理解读》,载《中外法学》2003年第2期,第143页。
    [1]参见《安乐死合法化 荷兰第一国》,载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1/Apr/28594.htm。
    [1]这6个条件为:(1)根据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判断,病人已患有不治之症,并且死期已经迫近;(2)病人痛苦异常,令人惨不忍睹;(3)夺去病人生命的唯一目的是减轻病人死亡的痛苦;(4)如果病人神志清醒,并有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则需要本人的真诚委托和同意;(5)夺去病人生命原则上应由医师去做,如果不能由医生去做则必须有足以说服人的理由;(6)夺去病人生命的方法在伦理上应该是适当的。倪正茂、李惠、杨彤丹:《安乐死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2]参见《安乐死及其法律地位》,载39健康网:http://www.39.net/nursing/anlesi/tmdsq/18828.html
    [3]参见《欧洲各国对安乐死定义不一 荷兰比利时已合法化》,载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o/2005-03-23/20025444498s.shtml
    [4]参见李淑娟《论安乐死的困境》,载《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第18页。
    [1]田宏杰:《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438页。
    [2]如河南宁陵县刘沙波在妻子肝癌剧痛惨叫,苦苦哀求他找些药物,尽早结束痛苦,否则就一头撞墙死去的情况下。刘看着妻子痛苦欲绝,心里不忍,就含泪翻找安眠药没有找到,听到妻子惨叫,急得他在屋里团团转,这时,他发现立柜下面有一瓶“1605”剧毒农药,就用茶杯倒了半怀,双手递给妻子,妻子从丈夫颤抖的手中接过,一口气将农药全部喝下,不一会刘把妻子紧紧地搂在怀里,悲痛地看着妻子撒手西归,这一事件人民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人民法院认定“刘沙波帮助妻子自杀,虽然是在妻子的诚恳要求下,出于解除痛苦使之安乐而死的动机,但依照法律规定,仍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判处刘沙波有期徒刑3年。”参见熊国英、张赞宁《安乐死:情与法的撞击》,载2005年12月9日《赣东都市》。
    [1]翁建平:《安乐死立法移植我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载《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年第1期,第39页。
    [2]参见 王国让《安乐死的发展现状与立法探讨》,载《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年第1期,第40-41页。
    [1]张玉堂:《我们有死的权利吗—对安乐死争论的法理学思考》,载《法学》2001年第10期,第8页。
    [1]参见倪正茂、李惠、杨彤丹《安乐死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3页。
    [1]肖良平:《对安乐死的法律思考》,载《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27页。
    [2]吴靖:《安乐死不构成故意杀人罪》,载《刑法问题与争鸣(第二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389页。
    [3]朱沛智:《安乐死及其立法思考》,载《科学·经济·社会》2002年1期,第76页。
    [4]张赞宁:《安乐死的法律特征及立法障碍》,载《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105页。
    [1]李锡鹤:《民法哲学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页。
    [1]杨立新:《人格权法》,中国法制出版2006年版,第133页
    [2][英]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出版社1959年版,第10页。
    [1]参见《社会评价》,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网站:http://philosophy.cass.cn/facu/lideshun/jzl/jzl11.htm
    [1]例如前述1975年发生在美国新泽西州的凯琳·安·昆兰案
    [1]田宏杰:《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488页。
    [2]梁根林:《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安乐死出罪机制》,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4期,第134页。
    [1]李伟波:《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安乐死》,载《开封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79页。
    [2]徐宗良等:《安乐死——中国的现状及趋势》,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页。
    [3]王晓慧:《论安乐死》,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页。
    [1]王政勋:《正当行为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1]参见贾学胜《非犯罪化的概念界定》,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93-94页。
    [1]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98页。
    [2]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页。
    [3]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页。
    [1]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5页。
    [2]欧洲各国近20年的刑事政策实践表明,“事实上的非犯罪化”,的路径表现为“避免进入刑事司法系统”和“中断刑事司法程序”两大基本方面。参见田宏杰《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1、沈宗灵:《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4、倪正茂、陆庆胜等:《生命法学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许士凯、王建国、胡仁喜:《安乐死启示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6、郭自力:《生物医学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倪正茂、李惠、杨彤丹:《安乐死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8、田宏杰:《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9、[南非]克里斯坦·巴纳德著:《安乐生安乐死》,陈彪、阳京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90年版。
    10、楚东平:《安乐死》,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
    11、王政勋:《正当行为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2、靳凤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徐宗良等:《安乐死——中国的现状及趋势》,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7年版。
    14、王晓慧:《论安乐死》,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程燎原等:《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6、李步云,汪永清主编:《中国立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17、黄忠晶主编:《西方社会思想史》,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
    18、杨立新:《人格权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19、李锡鹤:《民法哲学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杜金香、王晓燕:《医学伦理学教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1、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2000年版。
    22、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3、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4、辛金学等:《中国刑法的罪与非罪》,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5、《刑法问题与争鸣》(第二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1、硕士论文:曾浩,《安乐死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4月。
    2、硕士论文:李中原,《安乐死合法化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4月。
    3、硕士论文:杨克敏,《安乐死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5月。
    4、硕士论文:胡蓉,《死是一种权利吗?——安乐死在中国的法律思考》,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5月。
    5、倪征:《安乐死与中国文化》,载《医学与社会》1996年第l期。
    6、潘希熙:《走向死亡,谁说了算》,载《社会工作》1995年第4期。
    7、曾育生、过雪晖:《安乐死的法理探析和立法思考》,载《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8、刘三木:《安乐死的合法性问题初探》,载《法学杂志》2003年第2期。
    9、李惠:《安乐死的法律定义之思考》,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0、张田勘:《对安乐死立法难的思考》,载《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1、梁根林:《事实上的非犯罪化与期待可能性—对安乐死出罪处理的路径及其法理解读》,载《中外法学》2003年第2期。
    12、李淑娟:《论安乐死的困境》,载《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13、翁建平:《安乐死立法移植我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载《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年第1期。
    14、王国让:《安乐死的发展现状与立法探讨》,载《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年第1期。
    15、肖良平:《对安乐死的法律思考》,载《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6、朱沛智:《安乐死及其立法思考》,载《科学·经济·社会》2002年1期。
    17、张赞宁:《关于安乐死的几个问题》,载《法律科学》1991年第2期。
    18、蔡宗珍:《“安乐死”合法化的宪法思考基础——兼论宪法上生命权的体系结 构》,载《宪政时代》第24卷第1期。
    19、梁根林:《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安乐死出罪机制》,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4期。
    20、张玉堂:《我们有死的权利吗?—对安乐死争论的法理学思考》,载《法学》2001年第10期。
    21、李伟波:《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安乐死》,载《开封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2、张晓华:《安乐死合法化的实现条件》,载《中国卫生法制》2007年第2期。
    24、刘三木、汪再样:《关于安乐死的若干争议问题之讨论》,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6期。
    25、管士寒:《安乐死合法化的法律理由和路径》,载《云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6、李建平:《安乐死的历史演变及法律地位》载39康复网:http://www.39kf.com/cooperate/qk/xdyygl/05502/2005-10-06-106963.shtml
    27、《中国如何面对安乐死》,载南方网:http://www.southcn.com/law/fzzt/200307300345.htm
    28、《安乐死及其法律地位》,载39健康网:http://www.39.net/nursing/anlesi/tmdsq/18828.html
    29、陈煜:《张赞宁教授“安乐死的伦理及法律问题研究”专题讲座综述》,载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网站:http://chmp.ccmu.edu.cn/article/show.asp?id=567
    30、《社会评价》,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网站:http://philosophy.cass.cn/facu/lideshun/jzl/jzl11.htm
    31、《“弑亲案”带给我们的冷思考》,载江苏新闻网:http://www.jschina.com.cn/gb/jschina/review/node23426/userobjectlai1915426.html
    32、《调查显示88%的受访医生坦陈自己曾经误诊过病人》,载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4/24/content_8038141.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