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文化书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宗教文化从速古时期即伴随著人类共同发展,宗教、主体、集体这三者之间有著紧密的聯结,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体系,它透过「身体」(physical)而得以运行,其中蕴涵著「身」与「心」的同时存在性与同时作用性,是「身体存在性」的游戏与活动。「身体」的概念并非是单纯的肉体意义。「身体文化」意谓著身体活动与文化精神是相互联结,不可切割的一个整体,这是现代傅统身体文化发展容易忽略的关键,也就是说一个体系的身体文化,其心灵意識与生理肉体都受文化思想的影响,探究古老的身体文化,不可将这一聯结紧密的整体,功利化的,削足迪履地切割开来。本文由此概念出发,探究以身体为载体的文化体系,如何在历史造程中遗传并变异的发展脈络。并且不仅探究个体化的意識与无意識,更探究文化体系在族群发展中其「身体」承载的「漾」与「态」。
     「漾」(ripple),心灵性漾勤,指涉著心灵意識身体化的过程。
     「態」(state),躯体性態式,指涉身体动姿心灵化的过程。
     这是一个双向运动的现象,这现象存在於一个恒常燮勤的峙空。它是一个隐晦不明的埸域,却是蕴藏著能量的埸域,对於身体文化的研究,这是一个重要且关键的埸域,在这个埸域之中,生理性的肉体与心理性的意識是同等重要的,二者在时间的流勤上及空间的位移上,有著延缓(defer)与变异(differ)的特性。因此,本文以「漾·态」来表示这既一致又差异的「身体存在性」。
Religious culture accompanies with mankind to develop jointly since the period in ancient times. Religion, the principal part, group have very close connection, religion is a kind of society culture system, and it works by the body. "Body" and "mind" exists and functions in the same time; it is the activity of "body existence". The concept of "body" is not simply pure significance of human body.
     "Body culture" means body activity and cultural spirit to combine mutually. It is the whole which can't dividable, and it also easy becomes the disregarded part in modern traditional body culture. This is to say, its' soul consciousness and body are affected by culture. We can't divide this whole into several parts when we explore ancient body culture. Based on this concept, this research takes body as to carry the cultural system of body and how inherit the development grain of variation also in the history progress. And not only investigate the consciousness and unconsciousness of individuation, more investigate "ripple" and "state" of cultural system in the ethnicity the development.
     This is a phenomenon of two-way exercise, and it is in a variation space-time. It is an obscure area, but is the area of the field that contains energy. For the research of body culture, these is the field of an importance and key area, in this field area, get biological body and psychological consciousness is an equal importance, both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defer and variation, in floating time and displacement of space. Therefore, this text indicates this with" ripple-state" to display the body existence of consistence and difference.
引文
[1]Carl Gustav Jung,(荣格)(Psychology and Religion:West and east,《心理学与宗教:西方与东方》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 Vol. XI,1958)。
    [2]Carl Gustav Jung,(荣格)Psychology and Alchemy,《心理学与炼金术》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 Vol. XII,1967.
    [3]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spivak. of Grammatolog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6.
    [4]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A. Bass. Writing and Difference. Rout ledge & Kegan Paul.1978.
    [5]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13. Johnson. Speech and Phenomera. Northu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3.
    [6]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Alan Bass. Posi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
    [7]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Barbara Johnson. Disse min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
    [8]Merleau-Ponty, Maurice. In Praise of Philosophy, trans. John Wild and James M. Edie, 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3.
    [9]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Basil Blackwell,1962.
    [10]Paul Tillich, (蒂利希), Dynamics of Faith, 《信仰的動力》 Happer & Row, Publishers,1957.
    [11]王晓华, 《个体哲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12]毛斯(Marcel Mauss)著, 《各种身体的技术》,佘碧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13]伊·凡·亚布洛柯夫著, 《宗教社会学》,王孝云、王学富译,台北:水牛出版社,2003。
    [14]伊格尔顿(T. Eagleton)著, 《<身体工作>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舍科学出版社,1999。
    [15]弗雷·罗恩著, 《从佛洛伊德到荣格:无意識心理学比较研究》,陈恢钦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16]安·凯斯蒙(Ann Casementt)著,《荣格(Carl Gustav Jung)》,廖世德译,台北:生命潜能文化,2004。
    [17]呂大吉, 《宗教学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
    [18]伽连默尔, 《哲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19]李泽厚, 《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0]何光泸、许志伟, 《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1]周与沉, 《身体:思想与修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2]杰夫瑞·C·亚历山大、史蒂芬·谢德门(Jeffrey C. Alexander, Steven Seidman)主编, 《文化与社会-当代论辩(Culture and Society Contemporary Debates)》,古佳艳等译,台北:立绪文化出版,1997。
    [23]尚杰, 《德里达》,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4]吴汝钧, 《胡塞尔现象学解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3。
    [25]吴宁速, 《台湾宗教世俗化之研究》,高雄:高雄复文,1996。
    [26]房志荣等著, 《宗教与人生-下册》,台北:国立空中大学,1989。
    [27]林素英, 《古代祭礼中之政教观-以礼记成书前为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28]林美容, 《台湾人的社会与信仰》,台北:自立晚报文化出版,1993。
    [29]卓新平, 《宗教理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0]胡塞尔, 《现象学的观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31]海德格尔(Heidegger, Martin)著, 《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聯书店,1987。
    [32]海德格尔(Heidegger, Martin)著, 《尼采(Nietzsche)》(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3]马莊寰, 《语言研究论稿》,北京:中华害局,2002。
    [34]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5]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6]索绪尔(Saussure)著, 《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7]夏晟佩, 《论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同一性问题》,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
    [38]夏基松, 《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9]特纳(Bryan S.Turner)著,《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
    [40]袁珂, 《袁珂神话论集》,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41]梅洛·庞帝(Merleau-Ponty),《知觉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2]陈麟书、陈霞, 《宗教学原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43]常若松, 《人类心灵的神话-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0。
    [44]冯天策, 《信仰尊论》,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45]汤浅泰雄著,《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气之身体观」在东亚
    哲学与科学中的探封》,卢瑞容译,杨儒宾主编,台北:巨流图书出版,1993。
    [46]张志刚, 《宗教学是什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7]张浩, 《思维发生学-从动物思维到人的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8]乔基姆著, 《中国的宗教精神》,王平、何其敏等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
    [49]斯特伦著, 《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金泽、何其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0]詹姆斯·施特密(James Schmidt)著, 《梅洛鹿蒂-现象学与结構主羲之间(Maurice Merleau-Ponty-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Structuralism)》(尚建新、杜丽燕译),台北:桂冠图书,2003。
    [51]董芳苑, 《探讨台湾民间信仰》,台北:常民文化出版,1996。
    [52]杨儒宾, 《儒家身体观》,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7。
    [53]熊伟, 《现象学与海德格》,台北:速流出版公司,1994。
    [54]蔡美丽, 《胡塞雨》,台北:东大出版,1980。
    [55]蔡相辉, 《台湾的祠祀与宗教》,台北:台原出版,1998。
    [56]柴格(Carl Gustav Jung)著, 《探索心灵奥秘的现代人(Modern man in search of a soul)》,黄奇铭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57]趟汀阳, 《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8]刘一民, 《运动哲学新论》,台北:师大害苑出版,2005。
    [59]刘小枫,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60]刘畹芳, 《「身体-空间」经验的现象学研究》,南华大学环境与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61]廖炳惠著,杨儒宾、何乏笔主编, 《身体与社会-身体、文化与认同》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
    [62]德里达(Jacques Derrida)著, 《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63]德希达(Jacques Jacques Derrida)著, 《立埸(Positions)》,杨恆达、劉北成译,台北:桂冠出版,1998。
    [64]德里达(Jacques Derrida)著, 《声音与现象》,杜小真译,北京:商務印害馆,2001。
    [65]德穆·莫伦(Dermot Moran)著, 《现象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蔡铮云译,台北:国立编译馆,桂冠出版,2005。
    [66]郑志明, 《台湾传统信仰的宗教诠释》,台北:大元书局,2005。
    [67]郑志明, 《神明的由来-台湾篇》,南华管理学院,1998。
    [68]郑敏, 《结構解耩视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卢红、黄盛华、周金生, 《宗教:精神还乡的信仰系统》,河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69]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構理输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舍科学出版,2004。
    [70]谢宗荣, 《台湾传统宗教文化》,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
    [71]迈可·博蓝尼(Michael Polanyi)著, 《个人知識-迈向後批判哲学(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许泽民译,台北:商周出版,2004。
    [72]瞿海源, 《变迁中的台湾社会-第一次社会变迁基本调查资料的分析(台湾地区民众的宗教信仰与宗教態度>》,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8。
    [73]韩明清, 《哲学人类学》,北京:富代世界出版社,2000。
    [74]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
    [75]龚卓军, 《身体部署-梅洛庞蒂与现象学之後》,台北:心灵工坊,2006。
    [76]鹫田清一著, 《梅洛-庞蒂认论论的割断》,刘绩生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王晓东,<梅洛-庞蒂主体间性理论的双重视域>,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2004):17-23。
    [2]李亦园, <社会变迁与宗教皈依——一个象徵人类学理论模型的建立>,收录於《宗教与神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李吉勇、胡立新, <荣格与李泽厚「積澱」说的比较>,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4.5(2004.10):46-50。
    [4]李革新, <在遮蔽与无蔽之间-海德格尔现象学的一种理解>, 《复旦学报》,2(2003):22-28。
    [5]李建盛、刘洪新, <德里达的解构哲学及其对艺术真理的理解>,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7.1(2004):8-11。
    [6]吴汝钧, <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中)>, 《鹅湖月刊》,26卷12期(2001):14。
    [7]吴光明著,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莊子的身体思维》(蔡丽玲译,杨儒宾主编)(台北:巨流图书出版,1993)。
    [8]周榮胜, <论德里达的本文理论>, 《北京社会科学》,4(2000):120-130。
    [9]周荣胜, <德里达的印跡论>, 《南京师大学报》,4(1999.07):95-100。
    [10]周荣胜, <何韶“补充”?-德里达的解構逻辑初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4(2003):62-67。
    [11]周贵华, <试论胡塞尔现象学的开放性及意义>, 《襄樊学院学报》,22卷4期(2001):17。
    [12]周 勇, <宗教本质之我见>,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3期(1994):23。
    [13]周毕芬, <试论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25。
    [14]尚黛衔、隙林, <胡塞尔现象学的人学意蕴>, 《江苏大学学报》,4卷4期(2002):5。
    [15]尚杰, <“看不见的现象”暨“没有宗教的宗教”—再读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们>, 《教学与研究》,1(2005):13-18。
    [16]尚 杰, <现象学的问题如何发生-德里达对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的解读>,《湘潭大学学报》,30.01(2006.01):64-69。
    [17]胡潇, <论个体无意識的非个体性-荣格无意識理论片議>, 《人文视野》,1(2001.04),79-80。
    [18]陶渝苏, <意义追逐与文字游戏—从Jacques Derrida与伽连默尔之争看德法哲学的不同旨趣>, 《贵州社会科学》,1(2005.01):58-60。
    [19]郝宁湘, <宗教本质新探>, 《宁夏社会科学》,3(1998):73。
    [20]席大民, <恩格斯封宗教本质的揭示及其意义>, 《青海社会科学》,5期(2002):92。
    [21]许义雄, (台湾身体运动文化之建構—就台湾身体文化谈起>, 《台湾身体文化研究网站》,http://www.bodyculture.org.tw/others/article01.htm。
    [22]袁义江、郭延坡, <论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 《松辽学刊》,4期(1995):35-40。
    [23]孙雄, <宗教与社舍的张力及其制度安排), 《哲学研究》,8(2005):121-125。
    [24]陈晓明, <论德里达的补充概念>, 《富代作家评论》,1(2005):12-23。
    [25]陈本益, <现象学还原方法与文学批评>, 《湖南大学学报》,15卷4期(2001):58。
    [26]曾耀农, <荣格文艺思想初探>, 《丽水师鲍专科学校学报》,20.6(1988.12):26-30。
    [27]张翔, <索绪雨所指及其认識效应>, 《外语学刊》,99(2000):48-52。
    [28]张良林, <索绪雨、皮雨士与语言模糊性>, 《齐齐哈雨大学学报》,5(2004.09):113-115。
    [29]张永清, <胡塞尔的现象学美学思想简论>, 《外国文学研究》,1期(2001):12。
    [30]张永清, <从现象学角度看审美封象的耩成>, 《学衍月刊》,6(2001):47-54。
    [31]张贤根, <艺衍的诗意本性-海德格儿论艺术与诗>, 《艺术百家》,3(2005):66-69。
    [32]张贤根, (海德格雨美学思想论纲), 《武汉大学学报》,54.04(2001.07):413-418。
    [33]张志刚, 《走向神圣-现代宗教学的问题与方法》 (人民出版社,1995),253。
    [34]单纯, <论Jacques Derrida的宗教思想>, 《国外社舍科学》,5期(2004):26-33。
    [35]董敏, <功能主义视角下索绪尔语言符号观述评>,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2.4(2004):14-17。
    [36]杨大春, <德里达论他者的命运-从哲学与非哲学的关系看>, 《文史哲》,3(2006):150-156。
    [37]廖抱一, <关於「现象学的认知性身体」的补充输述及摘要>, 《舞蹈研究与台湾新世代的展望研封舍论文集》, (台北,2001):42-49。
    [38]廖炳惠,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雨种「体」现》(杨儒宾主编)(台北:巨流图害出版,1993)。
    [39]刘艳茹, <语言的结耩之思-索绪雨哲学藉言观述评>, 《北方输业》,2期(2005):52-55。
    [40]谢多勇, <对索绪尔几个语言观的理解),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12):209-210。
    [41]罗筠筠, (態: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哲学研究》,6(2005):66-70。
    [42]苏宏斌, (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述评-从胡塞雨到梅洛·鹿蒂>, 《学术研究》,4(2002):44-48。
    [43]苏宏斌, <观念、封象与方法-胡塞雨的现象学思想概观>, 《浙江社舍科学》,2(2000):113-117。
    [44]颇志龙, <胡塞雨现象学总体范疇研究),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卷3期(2000):19。
    [1]Joy, 香燈脚记事, 白沙屯妈祖网站。http://www.baishatun.com.tw/12-5.htm。
    [2]全球华人网路教育中心,http://edu.ocac.gov.tw/local/web/Trad/Temple/about.htm。
    [3]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具舍, <台湾民间信仰> 。http://www.mwr.org.tw/tw_religion/introduction/tw.htm。
    [4]李声慈,白沙屯嫣祖网站。http://www.baishatun.com.tw/12-5.htm。
    [5]国立 自然科学博物馆-台湾民间信仰,http://info.nmns.edu.tw/folk/site4/4site.htm。
    [6]慈济人文傅播志业基金会, 月刊462期。http://taipei.tzuchi.org.tw/monthly/462/462c13-20.HTM。
    [7]新浪新闻网, <屏束束隆宫王船祭清晨烧王船>。引自http://news.sina.com.tw/politics/cna/tw/2006-10-21/092612146880.shtml。
    [8]蔡必珠,白沙屯嫣祖网站。http://www.baishatun.com.tw/12-5.htm。
    [9]谢志一,白沙屯嫣祖网站。http://www.baishatun.com.tw/12-5.htm.
    1 刘一民, 《运动哲学新论》,台北:师大书苑出版,2005,288。
    1 周与沉, 《身体:思想与修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
    1 周与沉, 《身体:思想与修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
    2 环节,意指看似二个部分的匾分,实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整体的二元化表现,尊致容易被误为是二个部分而加以错误的区分之。
    1 F. Nietzsche著,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冬、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178。
    2 F. Nietzsche著, 《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冬、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248。
    3 汪民安主编,<尼采与身体> 《身体的文化政治》,开封:和南大学出版,2004,124-125。
    1 布莱恩·特纳(Bryan S. Turner)著, 《身体问题:社会理论的新近发展》,汪民安译, 《後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學(汪民安、陈永国主编)》,吉林出版社,2003.12,22。
    2 吉登斯著,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聯书店,1998.05,61-62页。
    3 吉登斯著,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聯书店,1998.05,111页。
    1 钱穆, 《灵魂与心》,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6,13。
    2 黄俊杰, <中国思想史中「身体观」研究的新视野>, 《中国文史哲研究集刊》,20(2002.03),551。
    3 杨儒宾, 《儒家身体观》,台北: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9.11,9。
    1 周翊雯, <郭象注莊中身体思维探究—由適性逍遥,论其身体的对象化>, 《鹅湖月刊》,31卷5期(2005.11):47。
    2 周翊雯,<郭象注莊中身体思维探究—由适性逍遥,论其身体的对象化>,《鹅湖月刊》,31卷5期(2005.11):49。
    3 Nietzche, The birth of Tragedy. Basic Writings of Nietzsche. Trans. by Walter Kaufman, New York: Random House,1968, P34.
    4 龚卓军,《身体部署—梅洛庞蒂与现象学之後》,台北:心灵工坊文化,2006,70。
    1 龚卓军, 《身体部署-梅洛庞蒂与现象学之後》,台北:心灵工坊,2006,72。
    2 龚卓军, 《身体部署-梅洛庞蒂与现象學之後》,台北:心灵工坊,2006,75。
    1 Carl Gustav Jung,(荣格)(Psychology and Religion:West and east,《心理学与宗教:西方与东方》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 Vol. XI,1958),105.
    2 曾耀农, (榮格文艺思想初探),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6(1988.12):26-30。
    1 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構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4,45。
    2 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耩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學出版,2004,45。
    3 郑敏, 《结耩解耩视角》,北京:清华大學出版社,1998,53。
    1 郑敏, 《结耩解耩视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02。
    2 周榮勝, <论德里达的本文理论>, 《北京社会科学》,4(2000):120-130。
    3 周榮胜, <论德里达的本文理论>, 《北京社会科学》,4(2000):120-130。
    4 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構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舍科学出版,2004,52。
    1 陈晓明, <论德里达的补充概念>, 《当代作家评论》,1(2005):12-23。
    2 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耩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0。
    3 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57。
    1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著, 《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09。
    2 陈晓明, <论德里达的补充概念>,《当代作家评论》,1(2005):12-23。
    3 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A. Bass. Writing and Difference. Rout ledge & Kegan Paul.1978. P.230.(引自周荣胜, <德里达的印跡论>, 《南京师大学报》,4(1999.07):95-100。
    1 德希达(Jacques Jacques Derrida)著,《立场(Positions)》,杨恒达、刘北成译,台北:桂冠出版,1998,29。
    1 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引言1。
    2 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引言2。
    3 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
    1 周与沉, 《身体:思想与修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
    2 伊·凡·亚布洛柯夫著, 《宗教社会學》,王孝云、王学富译,台北:水牛出版社,2003,1。 (何光瀘,總序)。
    3 胡潇, <论个體无意識的非个体性-荣格无意識理论片议), 《人文视野》,1(2001.04),79-80。
    1 伊·凡·亚布洛柯夫著, 《宗教社会学》,王孝云、王学富译,台北:水牛出版社,2003,104。
    2 伊·凡·亚布洛柯夫著, 《宗教社会学》,王孝云、王学富译,台北:水牛出版社,2003,106。
    1 耀筠筠, <态: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哲學研究》,6(2005):66-70。
    2 刘小枫,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聪害店,1998,333。
    1 詹姆斯·施特密(James Schmidt)著, 《梅洛鹿蒂-现象学与结構主義之间(Maurice Merleau-Ponty-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Structuralism))》,尚建新、杜丽燕译,台北:桂冠图书,2003,179。
    2 李亦园, (社会变迁与宗教皈依——一个象徵人类学理论模型的建立),收錄於《宗教与神括》(廣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2。
    Merleau-Ponty, Maurice. In Praise of Philosophy, trans. John Wild and James M. Edie, 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3. p56.
    4 詹姆斯·施特密(James Schmidt)著, 《梅洛庞蒂-现象学与结耩主義之间(Maurice Merleau-Ponty-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Structuralism)》,尚建新、杜麗燕译,台北:桂冠图书,2003,181。
    1 Merleau-Ponty, Maurice. In Praise of Philosophy, trans. John Wild and James M. Edie, 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3. p55-56.
    2 詹姆斯·施特密(James Schmidt)著, 《梅洛鹿蒂-现象学与结耩主羲之间(Maurice Merleau-Ponty-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Structuralism)》,尚建新、杜丽燕译,台北:桂冠图书,2003,179。
    3 索绪尔(Saussure)著,《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02。
    4 谢多勇, <对索绪尔几个语言观的理解>,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12):209-210。
    1 谢多勇, <对索绪尔几个语言观的理解>, 《广西民族学院學报》,(2004.12):209-210。
    2 张翔, <索绪尔所指及其认識效应>, 《外语学刊》,99(2000):48-52。
    3 刘艳茹, <语言的结耩之思-索绪尔哲学语言观述评>, 《北方论业》,2期(2005):52-55。
    4 索绪尔(Saussure)著,《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51。
    5 索绪尔(Saussure)著, 《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58。
    6 董敏, <功能主义视角下索绪尔语言符号观述评>, 《西安外国语學院学报》,12.4(2004):14-17。
    7 索绪尔(Saussure)著,《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6。
    1 董敏, <功能主义视角下索绪尔语言符号观述评,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2.4(2004):14-17。
    2 杰夫瑞·C·亚历山大、史蒂芬·谢德门(Jeffrey C. Alexander, Steven Seidman)主编,《文化与社会-当代论辩(Culture and Society-Contemporary Debates)》,古佳艳等译,台北:立绪文化出版,1997,83。
    3 马壯寰, 《语言研究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02,2。
    4 索绪尔(Saussure)著,《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09。
    5 索绪尔(Saussure)著,《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高名凯译,北京:商務印书馆,2001,163。
    6 董敏, <功能主义视角下索绪尔语言符号观述评>, 《西安外国语學院学报》,12.4(2004):14-17。
    7 马壯寰, 《语言研究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02,4。
    8 索绪尔(Saussure)著,《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13。
    1 索绪尔(Saussure)著,《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高名凯译,北京:商務印书馆,2001,116。
    2 索绪尔(Saussure)著,《普通语言學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高名凯译,北京:商務印书馆,2001,111。
    3 索绪尔(Saussure)著,《普通语言學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19-120。
    4 张良林, (索绪尔、皮尔士与语言模糊性), 《齐齐哈尔大學学报》,5(2004.09):113-115。
    5 索绪尔(Saussure)著,《普通捂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51。
    1 尚杰, 《德里达》,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13-114。
    2 尚杰, 《德里达》,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44。
    3 周與沉,《身体:思想與修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
    4 周與沉,《身体:思想與修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
    1 廖抱一, <关於「现象学的认知性身体」的补充论述及摘要>, 《舞蹈研究与台湾新世代的展望研讨会论文集》,(台北,2001):42-49。
    2 陶渝苏, <意义追逐与文字游戏—从Jacques Derrida与伽达默尔之争看德法哲学的不同旨趣>,《贵州社会科學》,1(2005.01):58-60。
    1 蔡必珠,白沙屯妈祖网站。http://www.baishatun.com.tw/12-5.htm.
    2 李声慈,白沙屯妈祖网站。http://www.baishatun.com.tw/12-5.htm.
    1 谢志一,白沙屯妈祖纲站。http://www.baishatun.com.tw/12-5.htm.
    1 Joy,香燈腳记事,白沙屯妈祖网站。http://www. baishatun. com. tw/12-5. htm。
    2 图片取自白沙屯妈祖网站。http://www. baishatun. com. tw/12-5. htm。
    1 单纯, <论Jacques Derrida的宗教思想>, 《国外社会科学》,5期(2004):26-33。
    1 德穆·莫伦(Dermot Moran)著、《现象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蔡铮云译,台北:国立编译馆,桂冠出版,2005,584。
    2 呂大吉, 《宗教学通论新编(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51。
    1 张永清, <胡塞尔的现象学美学思想简论), 《外国文学研究》,1期(2001):12。
    2 熊伟, 《现象學与海德格》,台北:速流出版公司,1994,引自代序文。
    1 吴汝钧, 《胡塞尔现象学解析》,台北:台湾商務印书馆,2003,32。
    2 夏晟佩, 《论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同一性问题》(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1。
    3 熊伟, 《现象學与海德格》,台北:速流出版公司,1994,引自代序文。
    4 颇志龙, <胡塞尔现象学总体范畴研究>, 《山東科技大学学报》,2卷3期(2000):19。
    1 刘畹芳, 《「身体-空间」经验的现象學研究》(南华大学环境与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1。
    2 吴汝钧, 《胡塞尔现象学解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3,51。
    3 蔡美丽, 《胡塞尔》,台北:东大出版,1980,63。
    4 夏晟佩,《论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同一性问题》(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1。
    5 周贵华,<试论胡塞尔现象学的开放性及意义>,《襄樊學院学报》,22卷4期(2001):17。
    1 陈本益,<现象学还原方法与文学批评>,《湖南大学学报》,15卷4期(2001):58。
    2 伽达默尔, 《哲学解释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130。
    3 陈本益, <现象学还原方法与文学批评>, 《湖南大学学报》,15卷4期(2001):59。
    4 引自吴汝钧, <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中)>,《鹅湖月刊》,26卷12期(2001):14。
    1 胡塞尔, 《现象学的观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2 陈本益, <现象学还原方法与文學批评>, 《湖南大学學报》,15卷4期(2001):59。
    1 周贵华, <试论胡塞尔现象学的开放性及意义>, 《襄樊學院学报》,22卷4期(2001):15。
    2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61。
    1 呂大吉, 《宗教學通论新编(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學出版,2002,53。
    2 耀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44-45。
    3 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45。
    4 郝宁湘, <宗教本质新探>, 《宁夏社会科學》,3(1998):73。
    5 呂大吉, 《宗教學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學出版社,1998,35。
    1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6,170。
    2 陈麟书、陈霞, 《宗教學原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59。
    1 周勇, <宗教本质之我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3期(1994):23。
    2 周毕芬, <试论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25。
    3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6,2。
    4 席大民, <恩格斯对宗教本质的揭示及其意义>, 《青海社会科学》,5期(2002):92。
    1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666-667。
    1 席大民, <恩格斯对宗教本质的揭示及其意义>, 《青海社会科学》,5期(2002):93。
    2 席大民, <恩格斯对宗教本质的揭示及其意义>, 《青海社会科学》,5期(2002):93。
    3 呂大吉, 《宗教学通论新编(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105。
    4 席大民, <恩格斯对宗教本质的揭示及其意义>, 《青海社会科学》,5期(2002):94。
    1 吴汝钧, 《胡塞尔现象学解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3,36。
    1 呂大吉, 《宗教学通论新编(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79。
    1 尚黨衛、陈林, <胡塞尔现象学的人学意蕴>, 《江苏大学学报》,4卷4期(2002):5。
    2 夏基松, 《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14。
    3 吴汝钧, 《胡塞尔现象学解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3,52。
    1 吴汝钧, 《胡塞尔现象学解析》,台北:台湾商務印书馆,2003,52-53。
    2 许义雄, <台湾身体运动文化之建构—就台湾身体文化谈起), 《台湾身体文化研究网站,http://www.bodyculture.org.tw/others/article01.htm》.
    1 吴光明著,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莊子的身体思维》,蔡丽玲译,杨儒宾主编,台北:巨流图书出版,1993,394。
    2 廖炳惠,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两种「体」现》,杨儒宾主编,台北:巨流图书出版,1993,216。
    3 周与沉, 《身体:思想与修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引言1。
    4 周与沉, 《身体:思想与修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學出版社,2005,引言2。
    5 周与沉, 《身体:思想与修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
    1 环节,意指看似二个部分的区分,实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整体的二元化表现,导致容易被误为是二个部分而加以错误的区分之。
    2 龚卓军, 《身体部署-梅洛庞蒂与现象學之後》,台北:心灵工坊,2006,72。
    3 龚卓军, 《身体部署-梅洛庞蒂与现象学之後》,台北:心灵工坊,2006,75。
    4 海德格尔(Heidegger, Martin)著, 《尼采(Nietzsche)》,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08。
    5 伊格爾顿(T. Eagleton)著, 《<身体工作>历史中的政治、哲學、爱欲》,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學出版社,1999,202。
    6 毛斯(Marcel Mauss)著, 《各种身体的技术》,佘碧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306。
    7 特纳(Bryan S. Turner)著, 《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54。
    1 王晓华, 《个体哲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7。
    2 周与沉, 《身体:思想与修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引言3。
    1 龚卓军, 《身体部署-梅洛庞蒂与现象学之後》,台北:心灵工坊,2006,71。
    1 罗筠筠,<態: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哲学研究》,6(2005):66-70。
    2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333。
    1 冯天策, 《信仰导论》,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1。
    1 呂大吉, 《宗教学通论新编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76-77。
    2 德希达(Jacques Derrida)著, 《立埸(Positions)》,杨恒连、刘北成译,台北:桂冠出版,1998,29。
    3 刘畹芳, <「身体-空间」经验的现象研究>(南华大学环境与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摘要。
    1 刘畹芳, <「身体-空间」经验的现象研究>(南华大学环境与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摘要。
    2 刘畹芳, <「身体-空间」经验的现象研究>(南华大学环境与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摘要。
    1 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spivak. of Grammatolog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6. P.86.
    2 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A. Bass. Writing and Difference. Rout ledge & Kegan Paul.1978. P.230.
    3 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spivak. of Grammatolog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6. P.62.
    1 湯淺泰雄著,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气之身体观」在东亚哲学与科学中的探讨》,卢瑞容译,杨儒宾主编,台北:巨流图书出版,1993,64。
    1 吴秀瑾, <身体在世:傅科和布尔迪厄身体观和施为者之对比>, 《台湾社会研究季刊》,68(2007.12): 89。
    2 布莱恩·特纳(Bryan S. Turner)著, 《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54。
    1 王玉婷, <就神话思维论《山海经·海外经》的身体观>, 《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第八届硕士在职专班研究生论文发表会》, (1998):1。
    2 杨儒宾、何乏笔主编, <序言:从身体体现社会>《身体与社会》,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年,1。
    3 汪民安主编, 《身体的文化政治》,开封:和南大学出版,2004,7。
    4 奥尼尔著, 《身体形態-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06,123。
    5 F. Nietzsche著, 《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嘗試》,张念冬、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178。
    6 F. Nietzsche著,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張念冬、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書馆,1993,248。
    1 汪民安主编, <尼采与身体> 《身体的文化政治》,开封:和南大学出版,2004,124-125。
    2 布莱恩·特纳(Bryan S. Turner)著, 《身体问题:社会理论的新近发展》,汪民安译, 《後身体、文化、权利和生命政治学(汪民安、陈永国主编)》,吉林出版社,2003.12,22。
    3 吉登斯著,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05,61-62页。
    4 吉登斯著,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05,111页。
    5 约翰.欧尼尔(John O'Neill)著,《五种身体》(Five bodies:the human shape of modern society),张旭春译,台北:弘智文化出版,2001,4。
    1 许义雄等著, <台湾百年身体信仰文化之建构>, 《信仰文化与信仰教育—许义雄教授退休纪念论文集》,台北:师大书苑,2003,2
    2 叶舒憲, 《神话意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四章<身体的神话与神话的身体>,67。
    3 龚卓军, 《身体部署—梅洛庞蒂与现象學之後》,台北:心灵工坊文化,2006,7。
    1 钱穆, 《灵魂与心》,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6,13。
    2 黄俊杰, <中国思想史中「身体观」研究的新视野>, 《中国文史哲研究集刊》,20(2002.03),551。
    3 杨儒宾, 《儒家身体观》,台北: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9,9。
    1 周翊雯, <郭象注莊中身体思维探究—由适性逍遥,论其身体的对象化>, 《鹅湖月刊》,31卷5期(2005.11):47。
    2 周翊雯, <郭象注莊中身体思维探究—由适性逍遥,论其身体的对象化>, 《鹅湖月刊》,31卷5期(2005.11):49。
    Nietzche, The birth of Tragedy. Basic Writings of Nietzsche. Trans. by Walter Kaufman, New York:Random House,1968, P34.
    4 龚卓军, 《身体部署-梅洛庞蒂与现象学之後》,台北:心灵工坊文化,2006,70。
    1 梅洛·庞帝(Merleau-Ponty),《知觉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65。
    2 梅洛·庞帝(Merleau-Ponty),《知觉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99。
    3 梅洛·庞帝(Merleau-Ponty),《知觉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00。
    4 可晓锋, 《从身体话语到身体写作》,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3。
    5 焦黠意識,意指在特定时空中,感官知觉可明确感知并能具体言述者。
    1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快乐的知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1,80。
    2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37-38。
    3 布莱恩·特纳(Bryan S. Turner)著, 《身体问题:社会理论的新近发展》,汪民安译, 《後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汪民安、陈永国主编)》,吉林出版社,2003.12,9。
    4 姜宇辉, 《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思索德勒茲美学的一个视角》,上海:复旦大学哲學系博士论文,2004,7。
    1 姜宇辉, 《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思索德勒茲美学的一个视角》,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2004,7。
    2 姜宇辉, 《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思索德勒茲美学的一个视角》,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2004,9。
    1 王文杰, <身体现象學与视觉艺术>, 《浙江艺术职业學院學报》,1卷1期(2003.03):86-90。
    1 吴汝钧, 《胡塞尔现象学解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146。
    1 吴汝钧, 《胡塞尔现象學解析》,台北:台湾商務印书馆,2001,145。
    2 吴汝钧, 《胡塞尔现象学解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153。
    1 吴汝钧, 《胡塞尔现象学解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153。
    2 王文杰, <身体现象学与视觉艺术>,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1卷1期(2003.03):86-90。
    1 吴汝钧, 《胡塞尔现象学解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145。
    2 吴汝钧, 《胡塞尔现象学解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147。
    1 吴汝钧, 《胡塞尔现象学解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148。
    2 王文杰, <身体现象学与视觉艺术>,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1卷1期(2003.03):86-90。
    1 王文杰, <身体现象學与视觉艺术>,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1卷1期(2003.03):86-90。
    1 吴汝钧, 《胡塞尔现象學解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147。
    2 王文杰, <身体现象学与视觉艺术>,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1卷1期(2003.03):86-90。
    1 陈明珠, <现象身体:性/别的本质还原>。http://cc.shu.edu.tw/gndrshu/meeting/8_5.pdf.
    2 周贵华, <试论胡塞尔现象学的開放性及意义>, 《襄樊学院学报》,22卷4期(2001):15。
    3 海德格尔(1987):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第61页。
    1 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44-45。
    2 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现象學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45。
    3 郝宁湘, <身体本质新探>, 《宁夏社会科学》,3(1998):73。
    1 王文杰, <身体现象学与视觉艺术>,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1卷1期(2003.03):86-90。
    2 马克思、恩格斯(1996):焉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170页。
    3 王文杰, <身体现象学与视觉艺术>,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1卷1期(2003.03):86-90。
    4 陈麟书、陈霞(2000):身体學原理。北京:身体文化出版社。第59页。
    1 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偷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50-51。
    2 罗伯·索科耀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偷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44-45。
    3 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偷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45。
    1 龚卓军, 《身体部署-梅洛庞蒂与现象学之後》(台北:心灵工坊,2006),33。
    2 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现象學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47。
    3 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45。
    4 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45。
    5 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49。
    1 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45。
    2 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46。
    3 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48。
    4 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45。
    5 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45。
    6 李建盛、刘洪新, <德里达的解耩哲学及其对艺术真理的理解>,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7.1(2004):8-11。
    1 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spivak. of Grammatolog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6. P.19.(引自周荣胜, (德里连的印跡论), 《南京师大学报》,4(1999.07):95-100。)
    2 周榮胜, <德里达的印跻输>, 《南京师大学报》,4(1999.07):95-100。
    3 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耩理输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3。
    1 萧锦龙,《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3。
    2 Jacques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G. C. Spivak Baltimore. Of Gammatology,1976. p.159.
    3 萧锦龙,《德里达的解耩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4。
    4 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spivak. Of Grammatolog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6. P.86.(引自周荣胜, <德里达的印跻论>, 《南京师大学报》,4(1999.07):95-100。)
    1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著, 《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24。
    2 Jacques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G. C. Spivak Baltimore. Of Gammatology,1976. p.62.
    3 Jacques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G. C. Spivak Baltimore. Of Gammatology,1976. p.47.
    1 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4,45。
    2 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横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舍科学出版,2004,45。
    1 尚杰, <“看不见的现象”暨“没有身体的身体”—再读德里达《焉克思的幽灵们》>, 《教学与研究》,1(2005):13-18。
    2 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耩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4,52。
    1 胡潇, <论个体无意識的非个体性—荣格无意識理论片议>, 《人文视野》,1,79-80。
    1 杨大春, <意识哲学解体的身体间性之维-梅洛·庞蒂对胡塞尔他人意识问题的创造性读解舆展開),《哲学研究》,11(2003):69-75。
    2 杨大春, <意識哲学解体的身体间性之维-梅洛·鹿蒂封胡塞雨他人意識问题的创造性读解与展开>,《哲学研究》,11(2003):69-75。
    3 杨大春, <意识哲学解体的身体间性之维-梅洛·鹿蒂封胡塞雨他人意識问题的创造性读解舆展开),《哲学研究》,11(2003):69-75。
    4 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偷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104。
    1 杨大春, <意識哲学解体的身体间性之维-梅洛·鹿蒂封胡塞雨他人意識问题的创造性读解舆展開),《哲学研究》,11(2003):69-75。
    2 王晓东, <梅洛-鹿蒂主体间性理论的双重视域>, 《江酥行政学院学报》,2(2004):17-23。
    3 杨大春, <意識哲學解体的身体间性之维-梅洛·庞蒂封胡塞尔他人意识问题的创造性读解舆展开>,《哲学研究》,11(2003):69-75。
    1 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耩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57。
    2 杨大春, <意識哲学解体的身体见性之维-梅洛·庞蒂对胡塞尔他人意識问题的创造性读解与展开>,《哲学研究》,11(2003):69-75。
    3 胡塞尔(Edmund Husserl)著, 《笛卡雨式的深思》,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49。
    4 梅洛·庞蒂(Merleau, Ponty),《哲学赞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53。
    1 梅洛·鹿帝(Merleau-Ponty),《知觉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姜志辉译,北京:商務印书馆,2005,565。
    2 杨大春, <意识哲学解体的身体见性之维-梅洛·庞蒂对胡塞尔他人意識问题的创造性读解与展开>,《哲学研究》,11(2003):69-75。
    3 胡塞尔(Edmund Husserl)著, 《笛卡雨式的深思》,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46。
    4 耀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偷译,台北:心袁工坊,2005,61。
    5 J. Derrida, trans. By 13. Johnson. Speech and Phenomera. Northu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 P104.(引自周荣腾, <德里达的印跡论>, 《南京师大学报》,4(1999.07):95-100。)
    6 德里达(Derrida)著,《声音与现象》,杜小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11。
    1 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構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7。
    2 周榮胜, <何谓“补充”?—德里达的解构逻辑初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4(2003):62-67。
    1 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偷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92。
    2 德穆·莫偷(Dermot, Moran)著,《现象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蔡铮云译,台北:桂冠图书,2005,298。
    1 德穆·莫伦(Dermot, Moran)著,《现象学尊论(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蔡铮霎浑,台北:桂冠图书,2005,295。
    2 德穆·莫伦(Dermot, Moran)著,《现象学尊输(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蔡铮云译,台北:桂冠图书,2005,296。
    3 刘鑫, <文字舆语言—输德里连封索绪雨的解横>, 《清华大学学报》,9.4(1994):64-71。
    4 刘艳茹, <捂言的结耩之思-索绪尔哲学语言观述评>, 《北方论业》,2期(2005):52-55。
    1 梅洛庞蒂(Merleau-Ponty, Maurice)著,《知觉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86。
    1 刘一民, 《运动哲学新论》,台北:师大书苑出版,2005,105。
    1 刘一民,《运动哲学新论》(台北:师大书苑出版,2005),105-106。
    2 刘一民,《运动哲学新论》(台北:师大书苑出版,2005),106。
    1 张志刚, 《宗教学是什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0。
    2 张志刚, 《宗教学是什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0。
    3 张志刚, 《宗教学是什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1。
    4 张志刚, 《宗教学是什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9。
    5 荣格(Carl Gustav Jung)著, 《探索心灵奥秘的现代人(Modern man in search of a soul)》,黄奇铭挥,北京:社舍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157。
    6 弗雷·罗恩著, 《从佛洛伊德到荣格:无意識心理学比较研究》,隙恢敛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118-119。
    1 李泽厚, 《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2。
    2 张志刚, 《宗教学是什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0。
    3 Carl Gustav Jung,(荣格)Psychology and Alchemy,《心理学与炼金术》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 Vol. Ⅻ,1967,13.
    4 詹姆斯·施特密(James Schmidt)著, 《梅洛鹿蒂-现象学与结耩主羲之间(Maurice Merleau-Ponty-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Structuralism)》,尚建新、杜丽燕译,台北:桂冠图书,2003,179。
    1 常若松, 《人类心灵的神括-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0,132。
    2 李吉勇、胡立新, <荣格与李泽厚「積澱」说的比较>, 《黄网师范学院学报》,24.5(2004.10):46-50。
    3 曾耀农, <荣格文艺思想初探>,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6(1988.12):26-30。
    1 Carl Gustav Jung,(榮格)(Psychology and Religion:West and east,《心理学与宗教:西方舆束方》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 Vol. XI,1958),105.
    2 全球华人网路教育中心,http://edu. ocac. gov. tw/local/web/Trad/Temple/about. htm。
    1 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偷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44-45。
    2 罗伯·索科罗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现象学十四讲(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维偷译,台北:心灵工坊,2005,45。
    3 安·凯斯蒙(Ann Casementt)著, 《荣格(Carl Gustav Jung)》,廖世德译,台北:生命潜能文化,2004,3。
    4 常若松, 《人类心灵的神括-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0,331。
    5 安·凯斯蒙(Ann Casementt)著, 《榮格(Carl Gustav Jung)》,廖世德译,台北:生命潜能文化,2004,3。
    1 张志刚, 《宗教學是什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3。
    2 呂大吉, 《宗教学通论新编(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79。
    1 尚杰, <“看不见的现象”暨“没有宗教的宗教”-再读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们>, 《教学与研究》,1(2005):13-18。
    1 呂大吉, 《宗教学通输新编(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263。
    2 何光泸、许志伟, 《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北京:社舍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609注。
    3 呂大吉, 《宗教学通论新编(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264。
    1 袁义江、郭延坡, (论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 《松遼学刊》,4期(1995):35-40。
    2 周贵华, <试论胡塞尔现象学的阴放性及意羲>, 《襄樊学院学报》,22.04(2001):14-18。
    3 苏宏斌, <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输述评-从胡塞雨到梅洛·鹿蒂), 《学衍研究》,4(2002):44-48。
    4 张永清, <从现象学角度看审美封象的構成), 《学术月刊》,6(2001):47-54。
    1 苏宏斌, <观念、对象与方法-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概观>, 《浙江社会科学》,2(2000):113-117。
    1 周与沉, 《身体:思想与修行》,北京:中国社舍科学出版社,2005,9。
    2 孙雄, <宗教与社会的张力及其制度安排>, 《哲学研究》,8(2005):121-125。
    3 孙雄, <宗教与社会的张力及其制度安排>, 《哲学研究》,8(2005):121-125。
    1 心灵意象的「气漾能量」向外转化至身体,透遇身体之態表现出来的现象。
    2 孙雄, <宗教与社会的张力及其制度安排), 《哲学研究》,8(2005):121-125。
    3 赵汀阳, 《没有世界观的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1。
    4 张志刚, 《宗教学是什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40。
    1 周与沉, 《身体:思想与修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
    2 孙雄, (宗教舆社会的眼力及其制度安排), 《哲学研究》,8(2005):121-125。
    3 张志刚, 《宗教学是什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41。
    4 张志刚, 《宗教学是什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9。
    1 张志刚, 《宗教学是什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0。
    2 张志刚, 《宗教学是什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0。
    3 Paul Tillich,(蒂利希)(Dynamics of Faith,《信仰的动力》Happer & Row, Publishers,1957), 77.
    1 Paul Tillich,(蒂利希)(Dynamics of Faith,《信仰的勤力》Happer & Row, Publishers,1957), 77.
    2 张志刚, 《宗教学是什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1。
    3 张志刚, 《宗教学是什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1。
    4 张志刚, 《宗教学是什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3。
    1 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Basil Blackwell,1962),263.
    2 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Basil Blackwell,1962),264.
    3 李革新, <在遮蔽与无蔽之间-海德格雨现象学的一种理解>, 《复旦学报》,2(2003):22-28。
    4 德穆·莫伦(Dermot, Moran)著,《现象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蔡铮云译,台北:桂冠图书,2005,295。
    5 德穆·莫偷(Dermot, Moran)著,《现象学尊论(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蔡铮霎译,台北:桂冠图书,2005,296。
    6 德穆·莫偷(Dermot, Moran)著,《现象学尊输(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蔡铮云译,台北:桂冠图书,2005,298。
    7 尚杰, 《德里连》,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46。
    1 郑志明,《台湾传统信仰的宗教诠释》,台北:大元书局,2005,54。
    2 张贤根, <艺术的诗意本性-海德格尔论艺术与诗>, 《艺术百家》,3(2005):66-69。
    3 德穆·莫论(Dermot, Moran)著,《现象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蔡铮云译,台北:桂冠图书,2005,298。
    1 张贤根, <海德格尔美翠思想论纲>, 《武汉大学学报》,54.04(2001.07):413-418。
    2 张贤根, <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论纲>, 《武汉大学学报》,54.04(2001.07):413-418。
    3 张贤根, <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论纲>, 《武汉大学学报》,54.04(2001.07):413-418。
    4 尚杰, 《德里达》,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51。
    1 尚杰, 《德里达》,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62。
    1 乔基姆著, 《中国的宗教精神》,王平、何其敏等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185。
    2 卢红、黄盛华、周金生, 《宗教:精神還鄉的信仰系统》,河北:南開大学出版社,1990,185。
    1 斯特伦著, 《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金泽、何其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67。
    1 袁列, 《袁珂神话论集》,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119。
    1 郑志明,《台湾传统信仰的宗教诠释》,台北:大元书局,2005,59。
    1 吴宁速, 《台湾宗教世俗化之研究》,高雄:高雄复文,1996,8。
    2 房志榮等著, 《宗教舆人生-下册》,台北:国立空中大学,1989,33-36。
    3 蔡相辉, 《台湾的祠祀与宗教》,台北:台原出版,1998,42-49。
    1 房志榮等著, 《宗教与人生-下册》,台北:国立空中大学,民78,32。
    2 林素英, 《古代祭礼中之政教观-以礼记成书前为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363。
    1 梅洛·庞帝(Merleau-Ponty),《知觉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14。
    1 梅洛·庞帝(Merleau-Ponty),《知觉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15。
    1 梅洛·庞帝(Merleau-Ponty),《知觉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鲳,2005,517。
    2 梅洛·庞帝(Merleau-Ponty),《知觉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18。
    3 张志刚, 《走向神圣-现代宗教学的问题与方法》,人民出版社,1995,253。
    1 呂大吉, 《宗教学通论新编(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76。
    2 卓新平, 《宗教理解》,北京:社舍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
    3 郑志明, 《台湾傅统信仰的宗教诠释》,台北:大元书局,2005,91。
    4 张浩, 《思维发生学-从动物思维到人的思维》,北京:中国社含科学出版社,1994,132。
    1 杨大春, <德里达论他者的命运-从哲学舆非哲学的关系看>, 《文史哲》,3(2006):150-156。
    1 鷲田清一著, 《梅洛-鹿蒂认论论的割断》,刘绩生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88。
    2 鹫田清一著, 《梅洛-鹿蒂认论论的割断》,刘绩生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89。
    1 鹫田清一著, 《梅洛-鹿蒂认输输的割断》,刘绩生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69-170。
    1 王晓东, <梅洛-庞蒂主体间性理论的双重视域>,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2004):17-23。
    1 梅洛·庞帝(Merleau-Ponty),《知觉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姜志辉译,北京:商務印书馆,2005,565。
    1 郑志明, 《台湾传统信仰的宗教诠释》,台北:大元害局,2005,105。
    1 董芳苑, 《探封台湾民间信仰》,台北:常民文化出版,1996,252。
    1 瞿海源, 《变迁中的台湾社会-第一次社会变迁基本调查资料的分析<台湾地区民众的宗教信仰与宗教態度)》,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8,253。
    2 郑志明, 《神明的由来-台湾篇》,南华管理学院,1998,391。
    3 郑志明, 《台湾传统信仰的宗教诠释》,台北:大元书局出版,2005,247。
    4 郑志明, 《台湾传统信仰的宗教诠释》,台北:大元书局出版,2005,247。
    1 廖炳惠著,杨儒宾、何乏筆主编, 《身体与社会-身体、文化舆认同》,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93-94。
    2 呂大吉, 《宗教学通论新编(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76。
    1 萧锦龙, 《德里连的解耩理输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舍科学出版,2004,45。
    2 萧锦龙, 《德里连的解耩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舍科学出版,2004,45。
    1 尚杰, <“看不见的现象”暨“没有宗教的宗教”—再读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们>, 《教学与研究》,1(2005):13-18。
    1 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耩理输思想性质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4,52。
    1 谢宗荣, 《台湾传统宗教文化》,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191。
    2 引自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具会, <台湾民间信仰>。http://www.mwr.org.tw/tw_religion/introduction/tw.htm.
    1 谢宗榮, 《台湾传统宗教文化》,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208。
    1 新浪新闻网, <屏东东隆宫王船祭清晨烧王船>。引自http://news.sina.com.tw/politics/cna/tw/2006-10-21/092612146880.shtml.
    1 谢宗荣,《台湾传统宗教文化》(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213-216。
    2 引自http://content. edu. tw/senior/geo/ks_ks/main/local/tapen/boiat. htm。
    3 引自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具舍, <台湾民间信仰>。http://www. mwr. org. tw/tw_religion/introduction/tw. htm。
    1 董芳苑, 《探对台湾民间信仰》,台北:常民文化出版,1996,6。
    2 荣格(Carl Gustav Jung)著, 《探索心灵奥秘的现代人(Modern man in search of a soul)》(黄奇铭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157。
    3 常若松, 《人类心灵的神话-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0,132。
    1 谢宗荣, 《台湾传统宗教文化》,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15。
    2 林美容, 《台湾人的社会与信仰》,台北:自立晚报文化出版,1993,8。
    3 环节,意指不可区分为二的结耩,身体表现与文化精神是紧密的聯结状態。
    1 郑敏, 《结耩解横视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53。
    2 郑敏, 《结耩解横视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02。
    1 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构理输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舍科学出版社,2004,20。
    1 陈晓明, <论德里达的补充概念), 《当代作家评论》,1(2005):12-23。
    2 陈晓明, <论德里达的补充概念>, 《富代作家评论》,1(2005):12-23。
    3 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横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舍科学出版社,2004,157。
    4 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横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舍科学出版社,2004,157。
    1 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13. Johnson. Speech and Phenomera. Northu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3. P7.(引自周荣胜, <德里达的印跻输>,《南京师大学报》,4(1999.07):95-100。) 1 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13. Johnson. Speech and Phenomera. Northu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3. P61.(引自周荣勝, (德里达的印跻输>, 《南京师大学报》,4(1999.07):95-100。)
    2 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13. Johnson. Speech and Phenomera. Northu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3. P65.(引自周柴腾, <德里连的印跻论), 《南京师大学报》,4(1999.07):95-100。)
    3 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13. Johnson. Speech and Phenomera. Northu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3. P67.(引自周荣勝, (德里连的印跻论), 《南京师大学报》,4(1999.07):95-100。)
    1 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A. Bass. Writing and Difference. Rout ledge & Kegan Paul.1978. P.230.(引自周荣胜, <德里达的印跻论>,《南京师大学报》,4(1999.07):95-100。)
    2 陈晓明, <论德里达的补充概念>,《当代作家评论》,1(2005):12-23。
    3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著, 《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09。
    4 陈晓明, <论德里达的补充概念>, 《当代作家评论》,1(2005):12-23。
    5 陈晓明, <论德里达的补充概念>, 《当代作家评论》,1(2005):12-23。
    1 Jacques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G. C. Spivak Baltimore. of Gammatology,1976. p.144-145.
    1 周榮胜, <何谓“补充”?-德里连的解耩逞辑初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4(2003):62-67。
    1 周荣胜, <何谓“补充”?-德里达的解耩逻辑初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4(2003):62-67。
    1 周荣胜, <何谓“补充”?-德里达的解构逻辑初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4(2003):62-67。
    1 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13. Johnson. Speech and Phenomera. Northu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3. P104.(引自周荣勝, <德里达的印跡论>, 《南京师大学报》,4(1999.07):95-100。)
    2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著, 《声音与现象》,杜小真译,北京:商務印害馆,2001,111。
    3 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spivak. of Grammatolog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6. P.62.(引自周荣胜, <德里达的印跡论>, 《南京师大学报》,4(1999.07):95-100。)
    4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著, 《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09。
    1 德希达(Jacques Derrida)著, 《立埸(Positions)》,杨恒连、刘北成译,台北:桂冠出版,1998,29。
    2 Jacques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G. C. Spivak Baltimore. Of Gammatology,1976. P.5-6.
    1 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88。
    2 周荣胜, <论德里连的本文理论>, 《北京社会科学》,4(2000):120-130。
    3 周荣胜, <论德里达的本文理论>, 《北京社会科学》,4(2000):120-130。
    1 周荣胜, <论德里达的本文理论>, 《北京社会科学》,4(2000):120-130。
    2 周荣胜, <论德里达的本文理论>, 《北京社会科学》,4(2000):120-130。
    1 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Alan Bass. Posi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P.65.(引自周荣胜, <论德里达的本文理输),《北京社会科学》,4(2000):120-130。)
    1 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Barbara Johnson. Disse min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 P.261.(引自周榮胜, <论德里达的本文理论>, 《北京社会科学》,4(2000):120-130。)
    2 周榮胜, <论德里达的本文理论>, 《北京社会科学》,4(2000):120-130。
    3 周榮胜, <论德里达的本文理论>, 《北京社会科学》,4(2000):120-130。
    1 周荣胜, <论德里达的本文理论>, 《北京社会科学》,4(2000):120-130。
    2 J.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Alan Bass. Posi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 P.45.
    1 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耩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0。
    2 Jacques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David B. Allison. Speech and Phenomena. Northwest University Press,1973. P.32.(引自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耩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2。)
    1 萧锦龙, 《德里连的解构理输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7。
    2 李建盛、刘洪新, <德里达的解耩哲学及其封艺衍真理的理解>,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7.1(2004):8-11。
    3 萧锦龙,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8。
    1 尚杰, <现象学的问题如何发生-德里达对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的解读>, 《湘潭大学学报》,30.01(2006.01):64-69。
    1 Jacque Jacques Derrida, trans. By Bass London. Writing and Difference. Northwest University Press,1978. P.118.(引自萧锦龙,《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9。)
    2 萧锦龙,《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思想性质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3。
    1 杨儒宾, 《儒家身体观》,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7,9。
    1 韩明清, 《哲学人类学》,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332。
    1 迈可·博蓝尼(Michael Polanyi)著, 《佃人知識-迈向後批判哲学(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许泽民挥,台北:商周出版,2004,71。
    2 迈可·博蓝尼(Michael Polanyi)著, 《个人知識-道向後批判哲学(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许泽民译,台北:商周出版,2004,71。
    3 迈可·博蓝尼(Michael Polanyi)著, 《个人知識-迈向後批判哲学(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许泽民译,台北:商周出版,2004,65。
    1 迈可·博蓝尼(Michael Polanyi)著, 《佃人知識-道向後批判哲学(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许泽民译,台北:商周出版,2004,81。
    2 迈可·博蓝尼(Michael Polanyi)著, 《个人知識-迈向後批判哲学(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许泽民译,台北:商周出版,2004,79。
    1 迈可·博蓝尼(Michael Polanyi)著, 《个人知識-迈向後批判哲学(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许泽民译,台北:商周出版,2004,72。
    2 迈可·博蓝尼(Michael Polanyi)著, 《个人知識-迈向後批判哲学(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许泽民译,台北:商周出版,2004,79-80。
    1 郑同刚, 《中华佛教谚语探究》(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硕士论文,2004)。
    1 毕芙蓉, <意象、风格舆形式-卡西雨形式理性说与中国古代意象说、风格论>, 《理论学习》,7(2000): 48-50。
    2 恆毓,<周易的圣人观与儒家的内圣外王>, 《世界弘明哲学季刊》,2000:http://www.hkshp.org/hengyu/005-1.htm.
    1 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84。
    1 席勒, 《审美教育害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80。
    2 胡伊青加, 《人:游戏者》(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46。
    3 亦有翻译成高连美者,本文探用伽连默尔之译名。
    4 伽达默尔(H. Gadamer)著, 《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台湾:时报文化出版社,1993),151。
    1 Donald A. Schon著,《反映的实践者(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夏林清等译)(台北:速流出版,2004),56。
    1 Donald A. Schon著,《反映的实践者(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夏林清等译)(台北:速流出版,2004),56。
    2 吴汝钧, 《胡塞雨现象学解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151。
    1 吴汝钧, 《胡塞尔现象学解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152-153。
    1 吴汝钧, 《胡塞尔现象学解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153。
    2 Donald A. Schon著, 《反映的实践者(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夏林清等译)(台北:速流出版,2004),240-241。
    3 余碧平, 《梅洛庞蒂历史现象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27。
    4 Donald A. Schon著,《反映的实践者(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夏林清等译)(台北:速流出版,2004),242。
    1 余碧平, 《梅洛鹿蒂屋史现象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21。
    2 龚卓军, 《身体部署-梅洛鹿蒂与现象学之後》(台北:心灵工坊文化,2006),106。
    3 道可·博蓝尼(Michael Polanyi)著, 《个人知识-迈向後批判哲学(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许泽民挥)(台北:商周出版,2004)。
    1 龚卓军, 《身体部署-梅洛庞蒂与现象学之後》,台北:心灵工坊,2006,47。
    2 胡塞尔(Edmund Husserl)著, 《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11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