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经典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写实画派”是由中国当代30位油画家组成的,采用具象写实的绘画语言进行艺术创作的油画学派和画家团体。自2004年成立以来,这个画派以严肃的艺术追求、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精益求精的技艺不断为社会贡献优秀的艺术作品,并对中国当代美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写实画派”崛起的时代背景是“85新潮美术”以后,新中国美术由“革命现实主义”一统江山的格局衍变为传统与现代两端深入的格局。30年风雨走过,现代的一支不断求新,不断自我否定,以至于出现了艺术与生活断裂的隐忧;转向传统的一支根深叶茂,欣欣向荣。
     本文以文献研究法为主,调查法、对比法为辅,梳理了“中国写实画派”的发展脉络及其当代存在的价值。研究内容以“中国写实画派”成立的时代背景、成员状况和发展脉络为始,随后是画派的作品分析,画派面临的危机及其在新时代的立足点,最后是画派长青的原因分析和画派的艺术贡献。主要观点是:一、“中国写实画派”是从油画引进之初的“救亡”意义向着油画本体“自觉”转变的节点。回首百年,中国人对于西方科学与政治的学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对于西方艺术的借鉴,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与积累中才能生成高度,在经济逐渐走向强大之后才能激发出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二、“中国写实画派”诞生于艺术“解构”占据主流的时代里,成长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建构”道路上,它以理性和人文精神与民族前进的方向取得了一致。三、历经十年发展,“中国写实画派”在各种艺术思潮的冲击下更加明确了艺术追求,对于经典品质的执着成为“中国写实画派”的文化自觉。
     本文研究意义在于填补了学术界关于“中国写实画派”的研究空白。将“中国写实画派”的成长脉络梳理清晰,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流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写实画派”的十年努力述说了一个民族的崛起的复杂与经典文化生成的艰辛。在从经济大国走向文化大国的道路上,“中国写实画派”对于经典的不懈追求启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China realism school is an oil-painting group that adopting figural language, and is composed of30Chinese painters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The school offers society up excellent oil-paintings persistent by elevated hankering, rigorous investigated manners and improving skills. Accordingly, it makes a comprehensive influence in fine arts realm of China after it was found in2004. After "85new-trend-art", the unitary revolution-realism in fine art field of China was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tradition and modern.30years later, to the modern one, it is always after something that never appeared before and constantly denies themselves, so that the fracture comes forth between the art and life. To the traditional one, it is well established and vigorously developed.
     This dissertation give priority to literature-investigate method, going with a inquiry method and an antitheses method.The contents of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 that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ing process and the members of the school, the art works analysis and crises-to-be and stand of new times of the school, the reasons of its longevity and contribution of school. The intention is to make clear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and value of the school existent in the present era. The main points are as follows:the realism school of China was born of the times which deconstruction hold the mainstream, and then, booming on the road of construction that the nation make for the great renaissance. What the school did about logos and humanism getting consistent with the go-ahead direction of the nation. The changing of time-background and the impact of art thoughts in the past ten years strengthen the cohesion of the school. As a result, the persistent pursuit of classic quality becomes the school'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Looking back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Chinese people won a lot in learning sciences and politics from the West. However, for the fine arts, it takes a long time accumulation and practice to get a higher level; it also needs powerfu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support the cultural awareness and confidence. What the realism of China did shows the transition from saving the nation from extinction at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introduced oil-painting to the consciousness of oil-painting. This dissertation will fill the blank of the research for China realism school, which will b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temporary art schools. Meanwhile, ten years effort of China realism school narrates the difficulty of a nation's rising and the hardship of the growth of classic culture. The classical pursuit of the school inspires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on the road from economic superpower to the cultural power.
引文
1 解构是由钱钟书翻译解构主义者德里达的一个术语,“解构”概念源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 deconstruction "一词,原意为分解、消解、拆解、揭示等,德里达在这个基础上补充了“消除”、“反积淀”、“问题化”等意思。
    2 见第三章详解。
    3 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序。
    4 见艾轩访谈:《什么时候发芽,谁也不知道》,发表时间:2011-01-28,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youhuajiaaixuanaixuanfangtansanshimeshihoufayashuiyebuzhidao-1580-7898217.shtm1,访问时间:2014-1-6
    5 供养人是指因信仰某种宗教,通过提供资金、物品或劳力,制作圣像、开凿石窟、修建宗教场所等形式弘扬教义的虔诚信徒。今天,也指那些出资对其他人提供抚养、赡养等资助的个人或团体。信息来自:http://aike.baidu.com/link?url=qcQkDHNqtHT2aFt0xzdSLeBvE36Fs-jcBj0461FC_1nfxC1Q46g3Bd1CUi5Uw 3ro9tS1BxgkIC0bhgmL8ukMBa,访问时间:2014-3-7。
    6 王沂东偶尔谈到了这种交易形式:“我一直合作的画廊老板叫文少励,我跟他合作了十年,是很宽泛、松散的合作,他是个瑞士人,做事比较守信用。也有很多别的画廊希望我和他们在私底下有一些合作。我老婆说:中国人最缺的就是信誉,虽然我们之间没有商业合同,但是人家付出了劳动,你得到了利益,你就要尊重人家的利益。”6文中提到的“私下合作”就是这种私人交易。见王沂东:《我一定好好学习……》,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84页。
    7 1982年还在成都军区政治部任创作员的艾轩,有7张画参加了四川美术馆组织的一个展览,其时,有美国参议院访华团来到成都看了展览,很满意,从中挑选了一些有购买意向的作品,艾轩也在其列,结果选中成交的只有艾轩的作品,7幅作品都想要,他只同意卖三幅,共计3800元,艾轩得了1500元。信息来自艺术中国:http://art.china.cn/mjda/2009-03/09/content_2777610.htm,发表时间:2009-03-09,访问时间:2014-2-11。
    8 艾轩:《我只算一般的走运……》,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14页。
    9 以上数据见刘刚、刘晓琼:《艺术市场》,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版。
    10 陈丹青:《彼时何时——与林旭东、陈丹青、韩辛的对话》,见《画刊》2013年,5期,18页。
    11 杨飞云:《还没拿到油画里面最高的东西……》,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66页。
    12 潘公凯《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北京:北大出版社,2012版,462页。
    13 参见黄河清《艺术的阴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版。
    14 《写实画派大有可为——著名画家艾轩、王沂东谈写实画派》,艺术中国:http://art.china.cn/mjda/2009-03/09/content_2777610.htm,发表时间:2009-03-09,访问时间:2014-2-11。
    15 陈丹青:《彼时何时——与林旭东、陈丹青、韩辛的对话》,载《画刊》2013年,5期,第15页。
    16 高名潞:《85青年之潮》,见《文艺研究》1986年,第4期,33页。
    17 莱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见河清:《破解进步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版,77页。
    18 “西方主义”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西方主义”主张中西双方最优秀的成分融合,认同西方文化和艺术的进步性与优越性,主张拿来为我所用,强调“纯粹性”,即认为要学习西方的长处,就要真正地深入进去,要学的地道,学的到位。而狭义的“西方主义”则强调西方文化与艺术的唯一性,主张全盘引进以取代中国文化或艺术。纵观“85新潮美术”,狭义的“西方主义”占据了主流。
    19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见《胡适文选》,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
    20 高名潞:《新洋务与新国粹》,见《中国美术报》1985年,第21期。
    21 陈丹青:《年代访之国人尚未醒来》,互联网:http://culture.ifeng.com/niandaifang/special/chendanqing/wenzishilu/detail_2013_06/13/26357550_2.shtml,访问时间:2013-11-8。
    22 河清:《现代与后现代》,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版,前言。
    23 艺术中国:http://art.china.cn/mjda/2009-03/09/content_2777610.htm,发表时间:2009-03-09,访问时间:2014-2-11。
    24 栗宪庭:《重要的不是艺术》,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版,110页。
    25 河清:《现代与后现代》,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版,49页。
    26 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版,8页。
    27 (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胡为雄、郑玉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390页。
    28 (法)让·克莱尔:《论美术的现状》,河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84页。
    29 (英)赫伯特·里德《让文化见鬼去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版,77页。
    30 尤西林:《关怀公共精神的“积极自由”行动者——鲁迅与现代知识分子》,见《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31 邬佳:《遭遇都市——有感于“畅神”中国新表现具象油画名家邀请展》,互联网:http://www.meishujia.cn/index.php?act=usite&usid=1700&inview=appid-399-mid-138&said=425访问时间:2013-8-2。
    32 艾轩:《“中国写实画派”2012年展——对话艾轩》,艾轩官网:http://aixuan.artron.net/news_detail_280028,发表时间:2012-11-10,访问时间:2014-1-10。
    33 (俄)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吴玛俐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版,126页。
    34 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版,10页。
    35 互联网:http://www.wl.cn/2070488访问时间:2013-7-22。
    36 艾轩:《我就这么不合时宜……》,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17页。
    37 这次展览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举行,参观者达到22万人,场面极为热烈。
    38 互联网: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53d32e0100fqcn.html,访问时间:2013-10-10
    39 克兰:《批评家与批评》,选自《二十世纪外国美学文艺学精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版,32页。
    40 克兰:《批评家与批评》,选自《二十世纪外国美学文艺学精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版,32页。
    41 许江:《拆解与重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版,31页。
    42 徐冰:《自由是自己给的》,互联网:http://news.artron.net/20130814/n491333_2.html,访问时间:2013-8-28。
    43 王镛:《绘画回归——国际当代艺术的一种征候?》,见《美术观察》,2004年,第12期,19页。
    44 杨飞云:《在人性里寻找神性的品质……》,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49页。
    45 《名家感言——艾轩》,卓克艺术网: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d78d513d9d706ef06e2ce384b54c0676a499d3c7ac0d062378ed415ca330 8010127f4bb50734d5bce9a2b315afc5e5b9ea9732c771420c0c889ca00cabae673799f26427316804119d3&p=8 f769a47819d59b108e296397f&newp=8b2a97028cd810b708e296375253d8304a02c70e3d908a0e2ecc&user=b aidu,发表时间:2012-9-11,访问时间:2014-2-12。
    46 王沂东:《写实油画创作断想》,见《美术》,2011年,第3期。
    47 王沂东:《不是完全的现实主义……》,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79页。
    48 李放、马莉:《唯美至上》(一),天津:天津杨柳青书画社,2006版,131页。
    49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版,130页。
    50 这次展览共展出靳尚谊、徐芒耀、孙为民、艾轩、何多苓、张正刚、杨飞云、王沂东、袁正阳、龙力游、胡建成、郑艺、殷雄、常青14位国内一流的新写实主义油画名家的作品50多幅,为期26天。
    51 根据作者对“同路而行”的组织者李士进的采访(见附录),“同路而行”展览开幕式邀请老师辈的艾轩、杨飞云、王沂东等人参加,这件事重新激发起成立“中国写实画派”的想法。
    52 据艾轩回忆,胡建成在闻听成立画派的事情后,当时就离开了。
    53 在这个会议室里开会得力于画家张义波在这个学院里任教职。
    54 在“北京写实画派”首次成立大会以后,胡建成退出,刘孔喜进入。
    55 据刘孔喜先生回忆,在城市学院回忆之前,至少还有两到三次的小型会议。
    56 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序。
    57 杨飞云:《北京写实画派首届年展学术研讨会发言》,互联网:http://news.artron.net/20050809/n7172.html访问时间:2013-7-22。
    58 翁伟:《北京写实画派首届年展学术研讨会发言》,互联网:http://news.artron.net/20050809/n7172.html访问时间:2013-7-22。
    59 王焕青:《北京写实画派首届年展学术研讨会发言》,互联网:http://news.artron.net/20050809/n7172.html访问时间:2013-7-22。
    60 王焕青:《北京写实画派首届年展学术研讨会发言》,互联网:http://news.artron.net/20050809/n7172.html访问时间:2013-7-22。
    61 艾轩:《“中国写实画派2012年展”——对话艾轩》,艾轩官网:http://aixuan.artron.net/main.php?pFlag=news_2&aid=A0000056&newid=280028&columnid=3。在画派成立之初的人数上,确切的数字是13人,退出一人后,进入一人。
    62 杨飞云:《在人性里寻找神性的品质……》,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51页。
    63 杨飞云:《在人性里寻找神性的品质……》,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51页。
    64 何家安:《再论全国美展》,见《国画家》,2010年,第1期,7页。65 杨飞云:《写实画派需要得到更多的是批评而不是鼓励》,雅昌艺术网:
    http://news.artxun.com/yangfeiyun-1589-7944930.shtml,访问时间:2013-11-10。
    66 杨飞云:《在人性里寻找神性的品质……》,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51页。
    67 杨飞云:《在人性里寻找神性的品质……》,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51页。
    68 王沂东:《不是完全的现实主义……》,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80页。
    69 艾轩:《前面那个落后的家伙!》,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2页。
    70 杨飞云:《北京写实画派首届年展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互联网:http://news.artron.net/20050809/n7172.html访问时间:2013-7-22。
    71 杨飞云:《一棵梨树吸收的养分应该不同于李树……》,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51页。
    72 《写实画派大有可为——著名画家艾轩、王沂东谈写实画派》,艺术中国:http://art.china.cn/mjda/2009-03/09/content 2777610.htm,发表时间:2009-03-09,访问时间:2014-2-11。
    73 杨飞云:《写实画派需要得到更多的是批评而不是鼓励》,雅昌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yangfeiyun-1589-7944930.shtml,访问时间:2013-11-10。
    74 互联网:http://wenku.baidu.com/link?url=CWM5R1oIKLCFKJJ0o0E3sM0xjajBmt-NoIqxir71Q5c4vyihiP5uq2wZSv8j MUS7ie9mwGMkfq8uhCFumZWmuNzI0XHMkYyXZL7X2PImg8m,访问时间:2014-1-11。
    75 互联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hEH1sQEcURTMZsyE6IrR7B_civP8RD1IgB9bcTLB9WEWf3OtUxYcuuK jPJ9wQZS访问时间:2013-10-14。
    76 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未来主义,访问时间:2014-2-13
    77 本文采用“北京写实画派成立宣言”的版本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扉页。
    78 互联网:http://baike.baidu.com/view/2931586.htm#2访问时间:2013-2-26。
    79 决澜社成员王济远在第二回展后退出,庞薰琹夫人丘堤在1933年日本回国后加入该组织。
    80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3S_w3TfRNnL97fu6AS1CPtZstpUUhjTyJG3y2X40p4f7S4NWUbI1LqW0F ZitO-p7A47dKeOsW1Hmv2zqHIY3K,访问时间:2013-10-13。
    81 30人中包括故去的陈逸飞先生。
    82 根据艾轩官网的《“中国写实画派2012年展”——对话艾轩》记述:从一个刚刚开始的求生存只有十三个人,十四个人成立的时候,当场有一个人就退出了,剩了十三个人,大家灰溜溜在那儿筹备一个展览,每年找一个小地方展览。发表时间:2012-11-10,艾轩官网:http://aixuan.artron.net/main.php?pFlag=news_2&aid=A0000056&newid=280028&columnid=3。访问时间:2014-1-10。
    83 《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8版,1页。
    84 夏星、李贵君的84届同学石良第三批加入“中国写实画派”。
    85 画院画家与职业画家的区别是:画院画家是体制内领工资的画家,职业画家是体制外自己卖画为生的画家。
    86 见附录1《杨飞云先生访谈录》。
    87 画票就是在同意的名字后面画O,不同意的名字后面画×。
    88 杨飞云:《寻源问道》,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yangfeiyun-1595-7973915.shtml,访问时间:2013-11-11。
    89 康定斯基认为“抽象艺术”这个字眼不受欢迎是有道理的,因为它说的太少,容易使人混淆。所以巴黎的抽象画家和雕塑家用一个新的称呼“非具象艺术”(art nonfiguratif)替代。
    90 (俄)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吴玛俐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版,139页。
    91 狄德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版,454页。
    92 (美)理查德·戛纳罗,特尔玛·阿特休勒:《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135页。
    93 (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走向更新的拉奥孔》,见易英:《纽约的没落》,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版,第47页。
    94 (俄)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吴玛俐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版,16页。
    95 (俄)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吴玛俐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版,15页。
    96 (俄)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吴玛俐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版,13页。
    97 现代艺术的范围很广泛,一般指从19世纪末期到大约1970年代大部份的艺术作品。较近期的艺术作品通常被称作当代艺术或后现代艺术。
    98 刘骁纯:《罗工柳艺术对话录》,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版,154页。
    99 李放:《杨飞云》,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13版,23页。
    100 邵大箴《图式与精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版,262页。
    101 (美)理查德·戛纳罗,特尔玛·阿特休勒:《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138页。
    102 靳尚谊:《中国“新古典主义”是补课》,互联网:http://arts.cul.sohu.com/20130417/n372963624.shtml,访问时间:2013-10-17。
    103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104 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中国品在国家行政学院的演讲》(2002),互联网:http://www.news.zju.edu.cn/news.php?id=3549,访问时间:2013-10-17。
    105 杨飞云:《宁静的忧郁》,互联网:http://www.tjcae.com/mjmr/21646.htm访问时间:2013-9-30。
    106 杨飞云:《宁静的忧郁》,互联网:http://www.tjcae.com/mjmr/21646.htm访问时间:2013-9-30。
    107 邵大箴:《图式与精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版,256页。
    108 邢莉:《自觉与规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104页。
    109 艾轩:《我喜欢画孩子和年轻人……》,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12页。
    110 晚年的刘海粟在《黄山谈艺录》中谈到的浪漫主义时,认为:浪漫主义是积极乐观的精神,不是夸
    111 殷双喜:《转型期的学院与公共艺术教育》,转自朱青生主编《美术学院的历史与问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199页。
    112 陈丹青:《纽约琐记》(下),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第441页。
    113 陈丹青:《纽约琐记》(下),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第441页。
    114 刘孔喜:《我的写实观》,见本社:《解读具象》,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版,6页。
    115 刘孔喜:《我的写实观》,见本社:《解读具象》,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版,10页。
    116 刘孔喜:《我的写实观》,见本社:《解读具象》,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版,10页。
    117 刘孔喜:《写实绘画贵在深入》,互联网:http://art.china.cn/huihua/2010-05/21/content_3524507.htm访问时间:2013-4-2
    118 戴世和《写意油画教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97页。
    119 互联网:杨力玮:《冷军“肖像之相”油画步骤》,互联网:http://www.hoolon.net/show.aspx?id=797&cid=12,发表时间:2013-6-26,访问时间:2014-3-1。
    120 冷军:《冷军眼里的好作品:有回味耐看越看越爱》,冷军官方网站:http://lengjun.artron.net/main.php?pFlag=news_2&aid=A0000074&newid=522770&columnid=1,访问时间:2013-11-2。
    121 常磊:《限制与自由——解读冷军的艺术》,见《冷军油画作品》,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12版,9页。
    122 常磊:《限制与自由——解读冷军的艺术》,见《冷军油画作品》,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12版,11页。
    123 杨飞云:《如何用写生的方式释放生命力》,2013-5-17,杨飞云官网:http://yangfeiyun.artron.net/main.php?pFlag=news_2&newid=451447&aid=A0000049&columnid=0,访问时间:2013-11-17。
    124 (俄)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吴玛俐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版,127页。
    125 忻东旺:《装修:亲切而心酸的味道》,见李放:《唯美至上》,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06版,155页。
    126 忻东旺:《装修:亲切而心酸的味道》,见李放:《唯美至上》,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06版,153页。
    127 忻东旺:《装修:亲切而心酸的味道》,见李放:《唯美至上》,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06版,156页。
    128 栗宪庭:《中国的根本问题都是常识问题,这是极大的悲哀》,凤凰网:http://culture.ifeng.com/niandaifang/special/lixianting/,访问时间:2014-1-17。
    129 忻东旺:《装修:亲切而心酸的味道》,见李放:《唯美至上》,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06版,156页。
    132 王宏剑:《2013中国写实画派九周年展览介绍》,杨飞云官网:http://yangfeiyun.artron.net/main.php?pFlag=news_2&aid=A0000049&newid=532787&columnid=2,访问时间:2013-11-17
    133 表格主要内容参考易英:《西方20世纪美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134 陈丹青:《纽约琐记》(下),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第328页。
    135 (英)约翰·伯杰:《视觉艺术鉴赏》,戴行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版,36页。
    136 Norbert Lynton::The Story of Modern Art, p.13, Phaidon, Oxford,1982.
    137 Clement Greenberg:Avant-Garde and Kitsch,in Pollock and after,p.23,Edited by Francis frascina, Harper & Row Ltd., London,1985
    138 张祖英:《中国油画的发展空间很大》,互联网:http://fashion.163.com/13/0617/17/91JAK8R300264MK3.html,访问时间:2013-10-8
    139 陈丹青《纽约琐记》(下),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第250页。
    140 张祖英:《中国油画的发展空间很大》,互联网:http://fashion.163.com/13/0617/17/91JAK8R300264MK3.html,访问时间:2013-10-8
    141 张祖英:《中国油画的发展空间很大》,互联网:http://fashion.163.com/13/0617/17/91JAK8R300264MK3.html,访问时间:2013-10-8
    142 (明)杨廷筠:《熙朝崇正集》卷2,崇祯十四年刻本。见潘公凯:《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152页。
    143 杨飞云:《写实画派需要得到更多的是批评而不是鼓励》,雅昌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yangfeiyun-1589-7944930.shtml,访问时间:2013-11-10
    144 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版,70页。
    145 杨飞云:《宁静的忧郁》,互联网:http://www.tjcae.com/mjmr/21646.htm访问时间:2013-9-30
    146 李放马莉:《唯美至上》(一),天津:天津杨柳青书画社,2006版,第131页。
    147 《写实画派大有可为——著名画家艾轩、王沂东谈写实画派》,艺术中国:http://art.china.cn/mjda/2009-03/09/content_2777610.htm,发表时间:2009-03-09,访问时间:2014-2-11。
    148 (英)赫伯特·里德《让文化见鬼去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版,13页。
    149 杨心一在新绎空间《回归与发展》沙龙讨论会上的发言,时间:2013年9月7日下午2:00,地点:北京798新绎空间。互联网:http://collection.sina.com.cn/plfx/20130910/1745126849.shtml访问时间:2013-9-12。
    150 杨飞云:《写实画派需要得到更多的是批评而不是鼓励》,雅昌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yangfeiyun-1589-7944930.shtml,访问时间:2013-11-10
    151 艾轩:《著名写实画家艾轩访谈实录》,发表时间:2010-9-18,新浪网:http://fmance.sina.com.cn/money/collection/famous/20100918/17038680504.shtm,访问时间:2013-12-2
    152 艾轩:《中国写实画派2012年展——对话艾轩》,2012-11-10,艾轩官网: http://aixuan.artron.net/main.php?pFlag=news_2&aid=A0000056&newid=280028&columnid=3,访问时间:2013-11-17。
    153 杨飞云:《写实油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1-12-21,杨飞云官网:http://yangfeiyun.artron.net/main.php?pFlag=news_2&newid=210304&aid=A0000049&columnid=0,访问时间:2013-11-17。
    154 水天中:《徐唯辛——思考现实社会的艺术家》,见《徐唯辛2007)),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版,6页。
    155 徐唯辛:《画家的社会责任》,互联网:http://news.xinhuanet.com/shuhua/2006-02/08/content_4150581.htm,访问时间:2013-11-15。
    156 杨飞云:《这次创作显示出艺术家们的一种内在合力》,2008-5-23,杨飞云官网:http://yangfeiyun.artron.net/main.php?newid=45331&aid=A0000049&pFlag=news_2,访问时间:2013-11-17
    157 李放、马莉:《唯美至上》(一),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05版,11页。
    157 新华网:http://news.sina.com.cn/c/2013-01-25/204826125049.shtml访问时间:2013-2-26
    158 夏星:《杨飞云老师》,2013-4-9,杨飞云官网:http://yangfeiyun.artron.net/main.php?pFlag=news——2&aid=A0000049&newid=434867&columnid=1,访问时间:2013-11-17
    159 李放:《杨飞云》,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13版,82页。
    160 陈逸飞:《陈逸飞访谈》,见李放、马莉:《唯美至上》(一)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05版,11页。
    161 (英)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范景中,曹意强,周书田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版,120页。
    162 陈逸飞:《陈逸飞访谈》,见李放、马莉:《唯美至上》(一)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05版,19页。
    163 艾轩:《中国写实画派2012年展——对话艾轩》,2012-11-10,艾轩官网:http://aixuan.artron.net/main.php?pFlag=news_2&aid=A0000056&newid=280028&columnid=3,访问时间:2013-11-17。
    164 邹跃进:《从美术影响社会的场所和途径看30年中国社会和美术的变迁》,见《美术观察》,2005年底11期,18页。
    165 刘小东:《艺术院校不能变成赚钱工厂》,发表时间:2013-12-1,新浪教育网: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3-12-01/1101402840.shtm,访问时间:2013-12-1。
    166 王洪义:《绘画的消亡》,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版,123页。
    167 杨心一在新绎空间《回归与发展》沙龙讨论会上的发言,时间:2013年9月7日下午2:00,地点:北京798新绎空间。见互联网:http://collection.sina.com.cn/plfx/20130910/1745126849.shtml访问时间: 2013-9-12
    168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版,829页注释。
    169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版,829页。
    170 杨飞云《中国写实油画如何回归》,互联网:http://collection.sina.com.cn/plfx/20130910/1745126849.shtml访问时间:2013-9-12
    171 杨飞云:《寻源问道》,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yangfeiyun-1595-7973915.shtml,访问时间:2013-11-11
    172 杨飞云:《寻源问道》,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yangfeiyun-1595-7973915.shtml,访问时间:2013-11-11
    173 杨飞云:《写实画派需要得到更多的是批评而不是鼓励》,雅昌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yangfeiyun-1589-7944930.shtml,访问时间:2013-11-10
    174 杨飞云:《在人性里寻找神性的品质……》,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66页。
    175 康定斯基:《艺术及艺术家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版,8页。
    176 艺术国际网站:http://review.artintern.net/html.php?id=42344,发表时间:2014-1-30,访问时间:2014-2-6。
    177 翁伟:《艺术市场杂谈》,见《艺术市场》,2004年第3期,88页
    178 王洪义:《绘画的消亡》,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版,173页。
    179 赵培智:《画家、市场与学术》,见《美术观察》,2008年第1期,114页。
    180 冷军:《我的写实之路》,英艺在线:http://www.ataw-art.com/newsinfo.aspx?ID=5085,发表时间:2012-12-24,访问时间:2014-2-23。
    181 胡佩衡:《王石谷》,见《历代画家评传》(下),香港:香港中华书局,1986版,35页。
    182 殷双喜:《世纪转折从写实到具象——谈中国当代油画》,见《湖北美术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183 翁伟:《那就是真诚……》,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221页。
    184 陈丹青:《年代访》(下),互联网:3http://culture.ifeng.com/niandaifang/special/chendanqing/wenzishilu/detail_2013_06/13/26357550_2.shtml,访问时间:2013-11-6。
    185 (法)吕克·夏吕姆:《解读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108页。
    186 杜春生:《中国传统画家的生存方式》,见《中国美术》2007年,第6期,44页。
    187 尹吉男:《艺术院校不能变成赚钱工厂》,发表时间:2013-12-1,新浪教育网: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3-12-01/1101402840.shtm,访问时间:2013-12-1。
    188 谢宏生:《当代绘画的摄影式观看》,见《艺术评论》,2010年第9期,26页。
    189 宋悌:《摄影术的发明对19世纪绘画的影响》,见《齐鲁艺苑》,2001年第4期,17页。
    190 (法)让·克莱尔:《论美术的现状》,河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第6页。
    191 (澳大利亚)罗伯特·休斯:《纽约的没落》,转自易英《纽约的没落》,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版,128页。
    192 (澳大利亚)罗伯特·休斯:《纽约的没落》,转自易英《纽约的没落》,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版,131页。
    193 张祖英:《中国油画的发展空间很大》,互联网:http://fashion.163.com/13/0617/17/91JAK8R300264MK3.html,访问时间:2013-10-8
    194 杨飞云:《写实画派需要得到更多的是批评而不是鼓励》,雅昌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yangfeiyun-1589-7944930.shtml,访问时间:2013-11-10。
    195 张祖英:《中国油画强项的写实油画如何继续向前发展?》,见互联网:http://www.qinghua211.com/htm/info.asp?id=6376访问时间:2013-9-25
    196 尚丁:《照相机对写实绘画是个巨大的挑战》,2010-12-29,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shangding-1570-7848667.shtml,访问时间2013-11-20。
    197 陈丹青:《纽约琐记》(下),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第441页。
    198 (俄)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吴玛俐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版,143页。199 何多苓:《天生是个审美的人》,北京:三联书店,2011版,120页。
    200 《名家感言——靳尚谊》,卓克艺术网: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d78d513d9d706ef06e2ce384b54c0676a499d3c7ac0d062378ed415ca330 8010127f4bb50734d5bce9a2b315afc5e5b9ea9732c771420c0c889ca00cabae673799f26427316804119d3&p=8 f769a47819d59b108e296397f&newp=8b2a97028cd810b708e296375253d8304a02c70e3d908a0e2ecc&user=b aidu,发表时问:2012-9-11,访问时间:2014-2-12。
    201 互联网:http://collection.sina.com.cn/plfx/20130910/1745126849.shtml访问时间:2013-9-12
    202 尚丁:《照相机对写实绘画是个巨大的挑战》,2010-12-29,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shangding-1570-7848667.shtml,访问时间2013-11-20。
    203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在画布上采用电子喷色技术,然后运用塑形膏制造画面起伏和笔触的“伪手工”油画。
    204 龙力游:《因为那是人做出来的……》,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148页。
    205 殷雄:《海上油画名家实录·段雄》,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版,5页。
    206 何多苓:天生是个审美的人》,北京:三联书店,2011版,第120页。
    207 冷军:《我的写实之路》,艺英在线:http://www.ataw-art.com/newsinfo.aspx?ID=5085,发表时间:2012-12-24,访问时间2014-2-25。
    208 (英)贡布里希:《艺术与自我超越》,范景中译,互联网:http://www.freehead.com/thread-49040-1-1.html,访问时间:2013-11-27。
    209 (法)纳塔斯·埃尼施:《作为艺术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第4页。
    210拉布雷(Fran ois Rabelai,生于1483到1500年之间,卒于1553年s),法国文学家。
    211 爱拉斯谟(Erasmus,1467-1536),荷兰学者。
    212 杜·贝莱(Joachim du Bellay,1525-1560),法国诗人。
    213 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1533-1592),法国思想家。
    214 (法)保尔·朗多斯基:《美术能传授吗?》,见朱青生编《美术学院的历史与问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第470页。
    215 (法)纳塔斯·埃尼施:《作为艺术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第7页。
    216 (俄)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吴玛俐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版,77页。
    217 (法)保尔·朗多斯基:《美术能传授吗?》,见朱青生编《美术学院的历史与问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第471页。
    218 (英)贡布里希:《艺术与自我超越》,范景中译,互联网:http://www.freehead.com/thread-49040-1-1.html,访问时间:2013-11-27。
    219 龙力游:《因为那是人做出来的……》,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144页。
    220 (法)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见乔治·夏波尼尔:《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访谈》,巴黎:朱莉雅 儿出版社,1961版,23页。
    221 (俄)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吴玛俐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版,162页。
    222 张利:《东西方绘画的结合点……》,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168页。
    223 何多苓《天生是个审美的人》,北京:三联书店,2011版,第120页。
    224 (法)让·克莱尔:《论美术的现状》,河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141页。
    225 (英)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范景中,曹意强,周书田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版,182页。
    226 《名家感言——朝戈》,卓克艺术网: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d78d513d9d706ef06e2ce384b54c0676a499d3c7ac0d062378ed415ca330 8010127f4bb50734d5bce9a2b315afc5e5b9ea9732c771420c0c889ca00cabae673799f26427316804119d3&p=8 f769a47819d59b 108e296397f&newp=8b2a97028cd810b708e296375253d8304a02c70e3d908a0e2ecc&user=b aidu,发表时间:2012-9-11,访问时间:2014-2-12。
    227 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芳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版,95页。
    228 刘川鄂:《张爱玲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版,95页。
    229 刘孔喜:《技术崇拜源于对绘画的敬意》,互联网:http://collection.sina.com.cn/cjrw/20121226/075497645.shtml,访问时间:2013-4-2
    230 尚丁:《照相机对写实绘画是个巨大的挑战》,2010-12-29,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shangding-1570-7848667.shtml访问时间2013-7-30
    231 (英)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 范景中,曹意强,周书田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版,120页。
    232 李放:《杨飞云》,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13版,82页。
    233 吴作人:《吴作人研究与追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版,101页。
    234 杨飞云:《绘画最重要的是关注人的内心世界……》,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56页。
    235 (法)让·克莱尔著:《论美术的现状》,河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148页。
    236 刘孔喜:《写实绘画贵在深入》,互联网:http://art.china.cn/huihua/2010-05/21/content_3524507.htm,访问时间:2013-4-2
    237 戴世和:《写意油画教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103页。
    238 杨飞云:《寻源问道》,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yangfeiyun-1595-7973915.shtml,访问时间:2013-11-11。
    239 戴世和:《写意油画教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89页。
    240 杨飞云:《选择经典》,发表时间:2008-03-24,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laozhaopian-862-4306518.shtml,访问时间:2013-11-11。
    241 戴世和:《写意油画教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91页。
    242 陈丹青:《回到写生》,中国油画院“回到写生”展览前言,2010年。
    243 (俄)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吴玛俐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版,129页。
    244 忻东旺:《写实的意义》[N].http//www.chinaart.com
    245 冷军:《写实绘画需要知识储备——冷军访谈》,《画刊》2013年,5期,第28页。
    246 余丁:《论20世纪80年代欧美现实主义绘画的回归》,见《文艺研究》,2007年第6期,117页。
    247 诸迪:《油画名师话写生》,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版,82页。
    248 姚宏翔,菜强,王群:《西方艺术中的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89页。
    249 (俄)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吴玛俐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版,141页。
    250 杨飞云:《写实画派需要得到更多的是批评而不是鼓励》,雅昌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yangfeiyun-1589-7944930.shtml,访问时间:2013-11-10。
    251 杨飞云:《寻源问道》,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yangfeiyun-1595-7973915.shtml,访问时间:2013-11-11。
    252 (英)罗伯特·休斯:《卢西恩·弗洛伊德的油画艺术特色》,张英超译,见《美苑》,1997年,第3期,52页。
    253 陈丹青:《纽约琐记》(下),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430页。
    254 陈丹青:《纽约琐记》(下),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第361页。
    255 诸迪:《油画名师话写生》,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版,2页。
    256 杨力玮:《冷军“肖像之相”油画步骤》,互联网:http://www.hoolon.net/show.aspx?id=797&cid=12,发表时间:2013-6-26,访问时间:2014-3-1。
    257 李放:《杨飞云》,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13版,73页。
    258 夏星:《一步一步走过来……》,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127页。
    259 李放:《杨飞云》,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13版72页。
    260 张苑:《关于艾轩的是个话题》,艺术中国:http://art.china.cn/mjda/2009-03/06/content_2774937_2.htm,发表时间:2009-03-06,访问时间:2014-2-12。
    261 杨力玮:《冷军“肖像之相”油画步骤》,互联网:http://www.hoolon.net/show.aspx?id=797&cid=12,发表时间:2013-6-26,访问时间:2014-3-1。
    262 李放:《杨飞云》,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13版82页。
    263 陈丹青:《纽约琐记》(下),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366页。
    264 李静:《镜像下的世界——卢西恩·弗洛伊德》,见《中国油画》,2009年,第2期,46页。
    265 李放:《杨飞云》,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13版,64页。
    266 (法)吕克·夏吕姆:《解读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135页。
    267 伽达默尔,互联网:http://baike.baidu.com/view/1843927.htm?fromId=85556&redirected=seachword,访问时间:2014-2-26。
    268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的基本特征》,第1卷,洪汉鼎译,台北: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3版,192页。
    269 (法)吕克·夏吕姆:《解读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128页。
    270 米歇尔·勒凯纳:《马克思与美学》,巴黎:缺口出版社,1984版,37页。
    271 戴世和:《写意油画教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97页。
    272 (法)吕克·夏吕姆:《解读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128页。
    273 杨飞云:《写实油画在中国是新的文体……》,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49页。
    274 艾轩:《红色经典谈不上经典》,发表时间:2010-9-18,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collection/rollnews/20100918/18078680570.shtml,访问时间:2013-12-2。
    275 杨飞云:《寻源问道》,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yangfeiyun-1595-7973915.shtml,访问时间:2013-11-11。
    276 艾轩:《著名写实画家艾轩访谈实录》,发表时间:2010-9-18,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collection/famous/20100918/17038680504.shtm,访问时间:2013-12-2。
    277 杨飞云:《如何用写生的方式释放生命力》,2013-5-17,杨飞云官网:http://yangfeiyun.artron.net/main.php?pFlag=news_2&newid=451447&aid=A0000049&columnid=0,访问时间:2013-11-17。
    278 刘孔喜:《从西画源头做起……》,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34页。
    279 刘孔喜:《从西画源头做起……》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36页。
    280 (俄)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吴玛俐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版,65页。
    281 肖瑞红:《邀清风入袖揽明月入怀——访著名油画家杨飞云》,见《艺周刊》,2009年6月11日版。
    282 翁伟:《真实在只是一种立场》,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210页。
    283 龙力游:《因为那是人做出来的……》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145页。
    284 靳尚谊:《我的油画之路》,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212页。
    285 王沂东:《不是完全的现实主义……》,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80页。
    286 (德)赫伯特·马尔库塞,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赫伯特·马尔库塞,访问时间:2014-3-1。
    287 (德)赫伯特·马尔库塞:《美学的维度(对马克思美学理论的批判)》,巴黎:所耶出版社,1979版,75页。
    288 杨飞云:《中国写实油画如何回归》,互联网:http://collection.sina.com.cn/plfx/20130910/1745126849.shtml访问时间:2013-9-12。
    289 陈丹青:《纽约琐记》(下),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432页。
    290 (英)赫伯特·里德《让文化见鬼去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版,126页。
    291 何多苓:《天生是个审美的人》,北京:三联书店,2011版,120页。
    292 孙为民:《关于当代中国油画的现状发展的思考》,见《美苑》,2006年,第1期。
    293 蒂埃里·莫尼耶:《人类的危机》,转自赫伯特·里德《让文化见鬼去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版,35页。
    294 (俄)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吴玛俐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版,82页。
    295 徐唯辛:《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个知识分子》,见《中国文化报》,2013年10月13日,第4版。
    296 陈丹青:《纽约琐记》(上),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第35页。
    297 艾轩:《我就这么不合时宜!》,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17页。
    298 徐芒耀:《徐芒耀工作室报告》,见周长江:《解读色彩》,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版,19页。
    299 易英:《纽约的没落》,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版,第3页。
    300 刘孔喜:《一直达到我的理想……》,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27页。
    301 (美)弗雷德里克·詹明信:《关于后现代主义》,转自福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版,第95页。
    302 (法)吕克·夏吕姆:《解读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213页。
    303 (法)让·克莱尔:《论美术的现状》,河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71页。
    304 (德)约瑟夫·博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互联网: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667271/,访问时间:2014-1-25。
    305 《安迪沃霍蝴蝶效应》,见艺术中国网站:http://art.china.cn/market/2011-06/13/content_4262193.htm,访问时间:2014-1-25。
    306 两个数据的搜索日期:2013-12-17。
    307 (英)朱利安·斯塔拉布拉斯:《当代艺术》,王端廷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版,25页。
    308 艾轩:《著名写实画家艾轩访谈实录》,发表时间:2010-9-18,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collection/famous/20100918/17038680504.shtm,访问时间:2013-12-2
    309 (英)赫伯特·里德:《让文化见鬼去吧》,张卫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版,158页。
    310 张祖英:《中国油画的发展空间很大》,互联网:http://fashion.163.com/13/0617/17/91JAK8R300264MK3.html,访问时间:2013-10-8
    311 陈丹青:《纽约琐记》(下),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245页。
    312 陈丹青:《纽约琐记》(下),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242页。
    313 这句话出自陈寅恪撰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互联网: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8961039.html?an=0&si=1,访问时间:2014-3-2。
    314 刘咏秋:《独步古今一狂人——漫谈李敖》,见《环球》2001年7月刊。
    315 克洛诺斯是古希腊神话中是“弑父杀子”的典型。他本是泰坦巨人之一,伤残了天父,而他自己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被他吞噬,只有最后一个孩子宙斯,被莱阿用掉包计救下。后来,宙斯照样弑父,把克洛诺斯投进地狱。
    316 (法)吕克·夏吕姆:《解读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191页。
    317 (法)纳塔斯·埃尼施:《作为艺术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第90页
    318 杨飞云:《教学引导》,互联网: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d03ca0100kw2u.html,发表时间:2010-9-8,访问时间:2014-1-22。
    319 前卫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指涉的是艺术发展的最新状态,与当代艺术强调当下这时代的艺术不同,它自命的先锋革命形象在颠覆了传统的艺术观之后,自身的前卫性也被瓦解了。所以,近年来的理论研究更多的定位于当代艺术的表述。
    320 (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转自易英主编《艺术的方位》,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版,第4页。
    321 栗宪庭:《追溯85美术新潮》,人民美术网:http://www.peopleart.tv/content_page.php?id=5337,发表时间:2009-12-02,访问时间:2014-1-19。
    322 (意)艾希勒·博尼多·奥利瓦:《近代艺术史观点》,见《巴黎双年展新目录》,巴黎:埃列克塔出版社,1985版,53页。
    323 陈丹青:《纽约琐记》(下),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第411页。
    324 (法)纳塔斯·埃尼施《作为艺术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95页。
    325 陈丹青:《纽约琐记》(下),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362页。
    326 (意)艾希勒·博尼多·奥利瓦:《“艺术与媒体”争论中的宣言》,这次讨论由欧洲委员会主办,在斯特拉斯堡举办,1987年12月。
    327 陆兴华:《当代艺术做什么》,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2版,18页。
    328 (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互联网:http://xidong.net/File001/File_49738.html,访问时间:2013-10-14。
    329 《巴尔蒂斯致中国画家》,见高伟明日志,发表时间:2011-8-20,互联网:http://yuxiaodong.blog.artron.net/space.php?uid=278880&do=blog&id=798829访问时间:2013-7-24。
    330 (爱)乔治·摩尔:《十九世纪绘画艺术》,孙宜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203页。
    331 李贵君:《我们有点像僧侣……》,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235页。
    332 梵高:《亲爱的提奥》,海口:南海出版社,2001版,第231页。
    333 (法)纳塔斯·埃尼施:《作为艺术家》,吴启雯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104页。
    334 让·弗朗索瓦·列奥塔:《孩子们严重的后现代派》,巴黎:伽利略出版社,1986版,18页。
    335 狄德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版,243页。
    336 陆兴华:《当代艺术做什么》,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2版,第8页。
    337 陈丹青:《纽约琐记》(下),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366页。
    338 艾轩:《著名写实画家艾轩访谈实录》,发表时间:2010-9-18,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collection/famous/20100918/17038680504.shtm,访问时间:2013-12-2。
    339 杨飞云:《写实画派需要得到更多的是批评而不是鼓励》,雅昌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yangfeiyun-1589-7944930.shtml,访问时间:2013-11-10。
    340 李贵君《我们有点像僧侣……》,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235页。
    341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见河清:《现代与后现代》,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版,52页。
    342 陈丹青:《纽约琐记》(下),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358页
    343 (法)乔治·索雷尔(1847-1922),法国社会主义者,著有《暴力论》、《进步的幻象》等。
    344 陈丹青:《纽约琐记》(下),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367页。
    345 舒可文:《相信艺术还是相信艺术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27页。
    346 李放、马莉:《唯美至上》(一),天津:天津杨柳青书画社,2006版,115页。
    347 李贵君:《我们有点像僧侣……》,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235 页。
    348 李放:《杨飞云》,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13版,65页。
    349 (法)让·克莱尔:《论美术的现状》,河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67页。
    350 (法)让·克莱尔:《论美术的现状》,河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66页。
    351 陈丹青:《纽约琐记》(下),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423页。
    352 许江:《拆解与重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版,75页。
    353 马里奈蒂:《未来主义创立和宣言》,见河清:《现代与后现代》,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版,8页。
    354 张利:《这就是恰到好处》,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242页。
    355 李贵君:《我们是一个画派……》,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242页。
    356 《名家感言——艾轩》,卓克艺术网: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d78d513d9d706ef06e2ce384b54c0676a499d3c7ac0d062378ed415ca330 8010127f4bb50734d5bce9a2b315afc5e5b9ea9732c771420c0c889ca00cabae673799f26427316804119d3&p=8 f769a47819d59b108e296397f&newp=8b2a97028cd810b708e296375253d8304a02c70e3d908a0e2ecc&usei=b aidu,发表时间:2012-9-11,访问时间:2014-2-12。
    357 冷军:《写实绘画需要知识储备——冷军访谈》,《画刊》2013年,5期,29页。
    358 詹建俊:《自觉建构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作者完成时间:2005-11,发表时间:2008-1-27,人民网:http://art.people.com.cn/GB/41385/115292/6837422.html,访问时间:2013-12-25。依据作者署名时间的2005年11月,这个时间要比2004年的《北京写实画派宣言》晚一年多。根据对杨飞云的采访,他确切地讲说这个是詹建俊老师提出来的(见附录)。
    359 詹建俊:《自觉建构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作者完成时间:2005-11,发表时间:2008-1-27,人民网:http://art.people.com.cn/GB/41385/115292/6837422.html,访问时间:2013-12-25。
    360 杨飞云:《写实画派需要得到更多的是批评而不是鼓励》,雅昌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yangfeiyun-1589-7944930.shtml,访问时间:2013-11-10。
    361 尚丁:《照相机对写实绘画是个巨大的挑战》,2010-12-29发表,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shangding-1570-7848667.shtml,访问时间2013-11-20。
    362 龙力游:《因为那是人做出来的……》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145页。
    363 夏星:《加法远比减法容易的多……》,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129页。
    364 杨飞云:《宁静的忧郁——杨飞云的绘画境界》,互联网http://www.tjcae.com/mjmr/21646.htm,访问时间:2013-7-26。
    365 靳尚谊:《中国“新古典主义”是补课》,互联网:http://arts.cul.sohu.com/20130417/n372963624.shtml,访问时间:2013-10-17。
    366 陈丹青:《彼时何时——与林旭东、陈丹青、韩辛的对话》,见《画刊》2013年,5期,15页。
    367 杨飞云:《在人性里寻找神性的品质……》,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66页。
    368 刘孔喜:《从西画源头做起……》,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34页。
    369 詹建俊:《自觉建构油画艺术的中国学派》,作者完成时间:2005-11,发表时间:2008-1-27,人民网:http://art.people.com.cn/GB/41385/115292/6837422.html,访问时间:2013-12-25。
    370 见《美术》,1982年第1期。
    371 刘孔喜:《从西画源头做起……》,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34页。
    372 张祖英:《中国油画的发展空间很大》,互联网:http://fashion.163.com/13/0617/17/91JAK8R300264MK3.htnl,访问时间:2013-10-8
    373 冷军:《冷军油画作品》,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12版,19页。
    374 艾轩:《红色经典谈不上经典》,发表时间:2010-9-18,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collection/rollnews/20100918/18078680570.shtml,访问时间:2013-12-2。
    375 杨飞云:《艺术北京·经典艺术博览会访谈》,2010年9月16日,新浪网:http://news.artxun.com/yangfeiyun-1586-7925644.shtml,访问时间:2013-11-11。
    376 杨飞云:《在人性里寻找神性的品质……》,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51页。
    377 杨飞云:《宁静的忧郁——杨飞云的绘画境界》,互联网:http://www.tjcae.com/mjmr/21646.htm,访问时间:2013-7-26。
    378 艾轩:《在这个时代领衔是一种幸运……》,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2页。
    379 杨飞云:《澄怀观道》,2012年1月,中国油画院“澄怀观道”展览前言。
    380 杨飞云:《澄怀观道》,2012年1月,中国油画院“澄怀观道”展览前言。
    381 刘川鄂:《张爱玲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版,77页。
    382 晚年的刘海粟在《黄山谈艺录》中谈到的浪漫主义时,认为:浪漫主义是积极乐观的精神,不是夸大狂,要体现健康和力的美,像宽银幕电影那样坦荡,不落寻常。
    383 互联网:http://www.wl.cn/2070488访问时间:2013-7-22
    384 艾轩:《我喜欢画孩子和年轻人……》,见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12页。
    385 殷双喜:《转型期的学院与公共艺术教育》,转自朱青生主编《美术学院的历史与问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199页。
    386 忻东旺:《装修:亲切而心酸的味道》,见李放:《唯美至上》,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06版,156页。
    387 冷军:《写实绘画需要知识储备——冷军访谈》,《画刊》2013年,5期,29页。
    388 栗宪庭:《没有盛世,80年代也不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年代》,互联网:http://culture.ifeng.com/niandaifang/special/lixianting/#pageTop,访问时间:2013-9-30。
    1、陈丹青《纽约琐记》,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
    2、王焕青:《画室里的秘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版。
    3、潘公凯:《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
    4、河清:《破解进步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版。
    5、胡适:《胡适文选》,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
    6、栗宪庭:《重要的不是艺术》,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版。
    7、河清:《现代与后现代》,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版。
    8、许江;《拆解与重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版。
    9、何多苓:《天生是个审美的人》,北京:三联书店,2011版。
    10、刘孔喜:《青春足迹:刘孔喜绘画艺术文献集》,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0版。
    11、丰子恺:《西洋美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版。
    12、殷雄:《海上油画名家实录·段雄》,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版。
    13、李放、马莉:《唯美至上》,天津:天津杨柳青书画社,2006版。
    14、范景中:《图像与观念》,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3版。
    15、易英:《纽约的没落》,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版。
    16、刘骁纯:《罗工柳艺术对话录》,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版。
    17、李放:《杨飞云》,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13版。
    18、叶浅予:《细叙沧桑记流年》,北京:群言出版社,1992版。
    19、邵大箴:《图式与精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版。
    20、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版。
    21、王林:《新写实绘画》,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版。
    22、邢莉:《自觉与规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23、戴世和:《写意油画教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
    24、刘川鄂:《张爱玲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版。
    25、朱青生:《美术学院的历史与问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
    26、邵宏:《美术史的观念》,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版。
    27、王洪义:《绘画的消亡》,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版。
    28、易英:《西方20世纪美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
    29、诸迪:《油画名师话写生》,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版。
    30、姚宏翔,菜强,王群:《西方艺术中的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
    31、易英:《艺术的方位》,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版。
    32、陆兴华:《当代艺术做什么》,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2版。
    33、黄剑:《世俗乐园——西方绘画的世俗之旅》,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版。
    34、迟珂:《西方美术理论文选》,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版。
    35、靳尚谊:《我的油画之路》,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
    3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版。
    37、谢宏声:《图像与观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
    38、琴剑:《绘画与摄影在轰动中的流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
    39、彭峰:《具象研究》,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版。
    40、《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8版。
    41、《冷军油画作品》,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12版。
    42、《吴作人研究与追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版。
    43、《历代画家评传》,香港:香港中华书局,1986版。
    44、《雅舍小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版。
    45、《二十世纪外国美学文艺学精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版。
    1、(英)赫伯特·里德《让文化见鬼去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版。
    2、(法)纳塔斯·埃尼施:《作为艺术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
    3、(俄)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吴玛俐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版。
    4、(美)理查德·戛纳罗,特尔玛·阿特休勒:《艺术:让人成为人》,舒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
    5、(法)狄德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版。
    6、(法)吕克·夏吕姆:《解读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
    7、(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版。
    8、(法)让·克莱尔:《论美术的现状》,河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
    9、(意)文杜里:《西欧近代画家》,钱景长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据俄文版的译本,1979版。
    10、(美)Herschel Chipp:《欧美现代艺术理论(1)——三个人的天空》,余姗姗译,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版。
    11、(法)葛赛尔:《罗丹艺术论》,傅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版。
    12、(英)赫伯特·里德《让文化见鬼去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版。
    13、(法)勒内·于热(Rene Huyghe):《图像的力量》,巴黎:弗拉马利翁出版社,1965版。
    14、(英)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范景中,曹意强,周书田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版。
    15、(法)纳塔斯·埃尼施《作为艺术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版。
    16、(德)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周国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版。
    17、(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的基本特征》第1卷,洪汉鼎译,台北: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3版。
    18、(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胡为雄、郑玉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
    19、(法)福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版。
    20、(英)朱利安·斯塔拉布拉斯:《当代艺术》,王端廷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版。
    21、(爱)乔治·摩尔:《十九世纪绘画艺术》,孙宜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
    22、(荷)梵高:《亲爱的提奥》,海口:南海出版社,2001版。
    23、(英)约翰·伯杰:《视觉艺术鉴赏》,戴行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版。
    24、(英)贡布里希:《象征的图像:贡布里希图像学文集》,杨思梁、范景中编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版。
    1、陈丹青:《彼时何时——与林旭东、陈丹青、韩辛的对话》,见《画刊》2013年,5期。
    2、高名潞:《85青年之潮》,见《文艺研究》1986年,第4期。
    3、高名潞:《新洋务与新国粹》,见《中国美术报》1985年,第21期。
    4、尤西林:《关怀公共精神的“积极自由”行动者——鲁迅与现代知识分子》,见《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5、王镛:《绘画回归——国际当代艺术的一种征候?》,见《美术观察》,2004年,第12期。
    6、王沂东:《写实油画创作断想》,见《美术》,2011年,第3期。
    7、何家安:《再论全国美展》,见《国画家》,2010年,第1期。
    8、徐唯辛:《艺术家首先应该是知识分子》,见《中国文化报》,2013年10月13日,第4版。
    9、邹跃进:《从美术影响社会的场所和途径看30年中国社会和美术的变迁》,见《美术观察》,2005年,第11期。
    10、翁伟:《艺术市场杂谈》,见《艺术市场》,2004年,第3期。
    11、赵培智:《画家、市场与学术》,见《美术观察》,2008年,第1期。
    12、殷双喜:《世纪转折从写实到具象——谈中国当代油画》,见《湖北美术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13、杜春生:《中国传统画家的生存方式》,见《中国美术》2007年,第6期。
    14、宋悌:《摄影术的发明对19世纪绘画的影响》,见《齐鲁艺苑》,2001年第4期。
    15、谢宏生:《当代绘画的摄影式观看》,见《艺术评论》,2010年第9期。
    16、水天中:《徐唯辛——思考现实社会的艺术家》,见《徐唯辛2007》,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7版。
    17、陈丹青:《回到写生》,中国油画院“回到写生”展览前言,2010年。
    18、冷军:《写实绘画需要知识储备——冷军访谈》,见《画刊》2013年,第5期。
    19、余丁:《论20世纪80年代欧美现实主义绘画的回归》,见《文艺研究》,2007年第6期。
    20、李静:《镜像下的世界——卢西恩·弗洛伊德》,见《中国油画》,2009年,第2期。
    21、(英)罗伯特·休斯:《卢西恩·弗洛伊德的油画艺术特色》,张英超译,见《美苑》,1997年,第3期。
    22、孙为民:《关于当代中国油画的现状发展的思考》,见《美苑》,2006年,第1期。
    23、徐唯辛:《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个知识分子》,见《中国文化报》,2013年10月13日,第4版。
    24、朝戈:《呈现于观察》中国油画院《澄怀观道》展览前言,展出地点:中国油画院,展出日期:2011,12,25-2012,1,20。
    25、彭亚:《文人画刍议》,见《东方艺术》,2000年,第1期。
    26、邢梦志:《董其昌“南北宗”和“文人画论”之我见》,见《艺术教育》,2010年,第2期。
    27、丹尼尔·布伦:《与作者的对话》,见《国际作品》,第113期,1989年,第4期。
    28、杨飞云:《澄怀观道》,中国油画院课题组展览前言,采集日期:2012-1-4。
    1、艾轩访谈:《什么时候发芽,谁也不知道》,发表时间:2011-01-28,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youhuajiaaixuanaixuanfangtansanshimeshihoufayashuiyebuzhidao-1580-7898217.shtm1,访问时间:2014-1-6。
    2、陈丹青:《年代访——国人尚未醒来》,凤凰网:http://culture.ifeng.com/niandaifang/special/chendanqing/wenzishilu/detail_2013_06/13/26357550_2.shtml,访问时间:2013-11-22。
    3、杨飞云:《写实画派需要得到更多的是批评而不是鼓励》,雅昌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yangfeiyun-1589-7944930.shtml,访问时间:2013-11-10。
    4、邬佳《遭遇都市——有感于“畅神”中国新表现具象油画名家邀请展》,互联网:http://www.meishujia.cn/index.php?act=usite&usid=1700&inview=appid-399-mid-138&said=425访问时间:2013-8-2。
    5、艾轩:《“中国写实画派”2012年展——对话艾轩》,艾轩官网:http://aixuan.artron.net/news_detail_280028, 发表时间:2012-11-10,访问时间:2014-1-10。
    6、徐冰:《自由是自己给的》,互联网:http://news.artron.net/20130814/n491333_2.html,访问时间:2013-8-28。
    7、翁伟:《北京写实画派首届年展学术研讨会发言》,互联网:http://news.artron.net/20050809/n7172.html访问时间:2013-7-22。
    8、靳尚谊:《中国“新古典主义”是补课》,互联网:http://arts.cul.sohu.com/20130417/n372963624.shtml, 访问时间:2013-10-17。
    9、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中国品在国家行政学院的演讲》(2002),互联网:http://www.news.zju.edu.cn/news.php?id=3549,访问时间:2013-10-17。
    10、杨飞云:《古典主义精神的实践》,2013-5-17,杨飞云官网:http://yangfeiyun.artron.net/main.php?pFlag=news_2&newid=451447&aid=A0000049&columnid=0,访问时间:2013-11-17。
    11、刘孔喜:《写实绘画贵在深入》,互联网:http://art.china.cn/huihua/2010-05/21/content_3524507.htm访问时间:2013-4-2。
    12、冷军:《冷军眼里的好作品:有回味耐看越看越爱》,冷军官方网站:http://lengjun.artron.net/main.php?pFlag=news_2&aid=A0000074&newid=522770&columnid=1,访问时间:2013-11-2。
    13、栗宪庭:《中国的根本问题都是常识问题,这是极大的悲哀》,凤凰网:http://culture.ifeng.com/niandaifang/special/lixianting/,访问时间:2014-1-17。
    14、刘小东:《艺术院校不能变成赚钱工厂》,发表时间:2013-12-1,新浪教育网: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3-12-01/1101402840.shtm,访问时间:2013-12-11
    15、尚丁:《照相机对写实绘画是个巨大的挑战》,2010-12-29,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shangding-1570-7848667.shtml,访问时间2013-11-20。
    16、杨心一在新绎空间《回归与发展》沙龙讨论会上的发言,时间:2013年9月7日下午2:00,地点:北京798新绎空间。见互联网:http://collection.sina.com.cn/plfx/20130910/1745126849.shtml访问时间:2013-9-12
    17、何多苓:《不受市场左右的画家最终会脱颖而出》,互联网:http://fashion.163.com/13/1008/11/9ALLCQ1300264MK3.htm,访问时间:2013-10-8。
    18、张祖英:《中国油画强项的写实油画如何继续向前发展?》,互联网:http://www.qinghua211.com/htm/info.asp?id=6376访问时间:2013-9-25。
    19、栗宪庭:《没有盛世,80年代也不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年代》,互联网:http://culture.ifeng.com/niandaifang/special/lixianting/#pageTop,访问时间:2013-9-30。
    20、艾轩:《红色经典谈不上经典》,发表时间:2010-9-18,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collection/rollnews/20100918/18078680570.shtml,访问时间:2013-12-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