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到一体的动因与机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方面,有一项突破性成果,就是确认了中国文明经历了一个从多元到一体的发展演进过程。但是,迄今主要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中国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发生过程作了比较深入、系统的阐述,而对于促成从多元到一体的深层动因和机制的探讨,却近乎空白。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性弥补。
     本文致力于以长城内外游牧和农耕族群从冲突、对峙到逐渐走向交融、融合的历史过程为例,探寻中国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动因和机制,并试图进而揭示内聚性的中国文明超常持续发展的奥秘所在。
     文章采用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一体化的分析方法,对四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了剖析:
     森林部落在演化历史悠久的生态系统中拥有一条长长的食物链,容易生存,难以发展。
     南方原始稻作农业区,采用自然农业体系的耕作方法,火耕而水耨,长期落后于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但它拥有强劲的发展潜能。
     游牧部落是从事短链生产,在有利的生态条件下,净生产量大,发展快,但由于结构简单,产出单一,抗生态环境波动干扰能力差。短链生产的特点是决定游牧族群骤兴骤衰的根本原因。
     农业的生产短链更短,但是,黄河流域由于气候变率大,灾害过于频繁,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加长了生产链,使得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增强,而这是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旱地农业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的创立;保持地力“常新壮”观念和相应的合理施肥,补充地力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保障了内聚性文明持续发展。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文明观念特别注重和谐、中和与顺乎自然。水灾和旱灾对农业生产极具破坏性,为了保障生产的持续性,就必须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由于建设这些工程的需要,发展出大协作的生产方式。来自游牧族群的巨大冲击不断,为了保护农耕区而修建长城。修建长城更需要大协作的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强调维护统合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以统合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应对来自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强大压力的挑战,形成了具有坚韧的内聚力和持续发展潜力华夏文明特质。大规模协作修建的水利工程推动了基本经济区的发展。抗异族入侵斗争和修建长城强化了民族的凝聚力。在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巨大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使统合性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不断强化。黄河流域的大协作的生产方式有助于内聚性文明持续发展,与此相适合的一整套社会价值准则,注重农业生产的持续性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而这是文明持续发展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为了探索中国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动因与机制,特别注重游牧与农耕两种异质性文明圈的互动与演进。首先表现为文明的冲突,但是由于二者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冲突的过程反而形成二元一体的结构,在冲突中走向融合。长城也是冲突与融合的统一体。
     互动中的演进历程:二者的历史走了四段,两个对称性形态,最终走上多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程。这种对称性的历史形态,表明一种长时期的节律存在于历吏发展的过程中。值得注重的是两个具有内在机制相互作用的文明圈之间,民间经济行为等文化潜入对于民族融合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两种文化的过渡,历史上曾经创造出第三文化,作用明显。
     从长城内外游牧与农耕族群互动演进的历史看内聚性的中国文明持续发展的动因与机制:文明发展主要是由纵向推动力和横向推动力来推动。内聚性的中国文明发展的特殊机制在于,能够把横向的外部的推动力转化为纵向的内部发展推动力。遭遇游牧族群入侵是几大文明古国都经历过的历史,许多古老文明在这种遭遇中夭折了,或中断了。唯有中国文明能够把这种长期存在的外部推动力不断地转化为内聚性文明的纵向的内在的推动力,所以中国文明是唯一持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内聚性的中国文明发展动因和机制上的这一特点,使得来自多元的外部各种文明与文化,在与农耕文明互动演进的过程,不断地被转化为农耕文明自身发展的推动力量,所以,中国文明的发展从多元到一体就有其必然性。
Recently, in studies origi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re had made a breakthrough achievement, that is, possesses an evolution from multi-origins to integration. However, so far there had a deeply and systemic analysis of the course of multi-origins-to-integration from aspects of space and time, and there are absent of cause and mechanism of evolution from multi-origin into integrations.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is problem.
     A case of historical course of collision, to mutual confrontation, then to harmony of agriculturally and nomadic groups at both sides of the Great Wall, the paper discusses cause and mechanism of evolution from multi-origin into integrations and further reveals secrets of long-term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with cohesive force.
     The paper uses an integrated analytical method of natural ecology and socioecology, and makes an analysis of four different life styles
     Tribes lived in forests possessed a long food chain, more easily survived, and hardly developed.
     In area of primitive rice, natural agricultural methods was used, slash-and-water cultivation, so, civilization of primitive rice had fall behind that of Yellow river and however had a powerful developmental potential.
     Nomadic tribes had a short chain production. Under adventitial condition, net yield was great, development was fast, but, because of simple structure, output was of singularity, and environmental fluctuation could overwhelm this short chain product. The trait of short chain product resulted in rise and fall of nomadic tribes.
     In Yellow river, agriculture possessed shorter chain product, but climatic fluctuation was great, natural calamities occurred frequently, which prolonged productive chain in agriculture, which made agricultural power stable. It consisted of persistenc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n Yellow river. The elaborative product system of drought agriculture was established, the opinion of conservation of land fertility occurred, effort of renewal land fertility were made, which resulted in persistenc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with cohesive force. The opinion, based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mphasized harmony, neutralization and non-violation nature. Flood and drought had great destroying, so, in order to make agriculture run, great irrigation works must be established, basic land works must be done, which needed of cooperative mode of production. Great impact from nomadic groups forced people build the Great Wall to protect farming area, and building the Great Wall needed of more scaled cooperative mode of production. Basis on above mentioned, a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ystem underlined unification and integration was created. Relying o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ystem, in responding to challenges from nature and society, Chinese civilization quality, with hard cohesiveness and persistence developmental potential, appeared. Irrigation works, constructed by large cooperation, could push basic economic area development, and anti-attack from other nation and building the Great Wall, strengthened the national cohesion. In mobilizing social power into vas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s,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ystem underlined unification and integration, was reinforced. Large cooperative methods of production had function on persistence development of cohesive civilization, corresponding norms of social value that underlined persistence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stabil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were most critical factor for persistenc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To discuss cause and mechanism of multi-origins into integr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nteracts of farming sphere and nomadic sphere, must be underlined. Firstly,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occurred between farming sphere and nomadic sphere, but, because of highly complementary with each other in economy, the structure of unify of duality was created. Amalgamation emerged from collision. The Great Wall is one entity of collision and amalgamation.
     An evolution in interactive course: the history of farming sphere and nomadic sphere, wa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and had two symmetrical patterns. Two spheres of internai action were mingled into unity of diversity nations. The symmetrical patterns showed a rhythm in history. It is considerable that private economy had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national assimilation in two civilization spheres. The third culture was created as a transition from one to other culture.
     To analyze cause and mechanism of multi-origins into integration from views of interaction and 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ly and nomadic groups at both sides of the Great Wall: a civilization is pulled by transverse and lengthways powers. A special mechanism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with cohesiveness lied in transformation from transverse and external impetus to lengthways and internal driving force. Several old civilizations collapsed or discontinued in wave of nomadic national invasions. But, only Chinese civilization can transform the transverse and external impetus to the lengthways and internal driving force, so Chinese civilization becomes only continues civilization among old civilizations.
     In clash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other external civilizations or cultures, cohesivenes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ransformed other external civilizations or cultures as driving force for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So, Chinese civilization, from multi-origins to integration, is necessity.
引文
1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本,第80页
    1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定本)《叙言》,文物出版社重印本,第4页
    2 郭老先生沣意考古材料与古文献资料的结合,可是,他只是把甲骨卜辞和两周金文作为传统文献的延伸。我把他的研究归之于文献研究类,但不想抹杀郭先生在文献与考古结合上的特点和成绩。
    1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页
    2 J.Gunnar Andersson,Children of the Yellow Earth——Studies in Prehistoric China,The MIT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1973.
    3 安特生:《中华远古之文化》,“地质汇报”第五号,1923年。
    1 章鸿钊:《石雅》,“地质专报·乙种”第二号,1927年再版本,第393—404页。
    2 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第116—133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3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第18页,安特生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4 杜正胜:《无中生有的事业——傅斯年的史学革命与史语所的创立》,《古今论衡》创刊号(1998),第4—29页。
    5 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编),第1093—1134页,南京,1935年。)
    6 李济等:《城子崖——山东历城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报告集之一》,南京,1934年。
    1 李济:《小屯与仰韶》,《安阳发掘报告》,第二册,1930年,137页。
    2 徐中舒:《再论小屯与仰韶》,《安阳发掘报告》第三册,1931年,556—557页。
    3 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210—227页。
    4 刘曜:《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之分析》,《田野考古报告》第二册,1947年。
    5 J.G.Andersson,Researches into the Prehistory of the Chinese,BMFEA,No.15,1943,p.65.
    6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和三里桥》,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1 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5年,第37—92页。引文见第49页。
    2 安志敏:《试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文物参考资料》1959年10期,第559—565页。石兴邦:《黄河流域原始社会考古研究上的若干问题》,《文物参考资料》1959年10期,第566—570页。
    3 Kwang-chih Chang,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first Edition(1963)、second edition(1968)、third edition(1977),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4 夏鼐:《中国文叫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81页
    5 苏秉琦《中国考古学从初创到开拓》,《中国文物报》1988年4月15日。
    1 安志敏:《磁山文化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页
    2 佟柱臣:《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三个接触地带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综合研究之一》,《史前研究》1985年第2期
    1 佟柱臣:《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多中心发展和发展不平衡论——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施行的规律和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1987年第三期
    2 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文物》,1987年第三期
    3 参见Kwang-chih Chang,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fourth edition,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与文明的形成》,收入张氏着《考古学论文选集》,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95年,第125—156页,引文见125页。
    4 张光直:《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的扩张》,《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1:317—350页。后收入《中国上古史(待定本)》第一本,台北,1972年,第419—453页。
    5 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与文明的形成》,收入张氏着《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9月,第151—189页。
    1 参见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又见Kwang-chih Chang,Shang Civilization,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0.
    2 张光直:参见《古今论衡》创刊号,第40—41页.
    3 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与文明的形成》,收入张氏着《考古学论文选集》,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95年,第125—156页,引文见125页。
    4 《北方民族》,创刊号,后编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书中。
    1 李济:《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篇,锋刃器,在《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1952年,第4期,重印时加入的《后记》
    2 张光直:《考古人类学随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7月第1版,第173——175页
    1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6月,第一版,第34页
    1 F.Boas,Race,Language and Culture,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82,P.255
    2 宋豫泰:《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9
    1 段渝:《论巴蜀地理对文明起源的影响》,《四川大学学报》,1988年,第二期
    2 Ruth Benedict,Patterns of Culture,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of World Literature,Inc.New York,U.S.A.1960
    3 刘敏中:《文化模式论》,《学习与探索》1989年,4-5期
    1 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
    1 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80——82页
    2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等译,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95-696页
    1 严文明《农业的发生与文明起源》,第259——260页
    2 佟柱臣《中国新石器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5月,第1327页
    1 佟柱臣《中国新石器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5月,第1332页
    2 同上,第1334页
    3 同上,第1338页
    4 同上,第1643页
    1 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第151页
    1 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第187——189页
    1 杨虎·谭英杰·张泰相《黑龙江古代文化初论》,《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79)。
    2 《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耕作》,《新华月报》(文摘版)1982·4。
    1(俄)史禄国着,吴有刚等译《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第62——66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1 《史记·匈奴列传》
    2 《史记·卫将军列传》
    3 《汉书·匈奴传》(上)
    4 《后汉书·窦宪传》
    1 《太平广记》1139引《朝野金载》,岑仲勉《突厥集史》中华书局,1958.
    2 《旧唐书·卷37五行志》
    1 《陈拾遗集·卷四·为乔补阙论突厥表》
    2 《隋书·卷81·突厥传》
    3 《旧唐书·卷62·郑元涛传
    4 《太平御览》八七八
    5 《旧唐书·卷67·李靖传》
    6 林干:《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87,第481页。岑仲勉:《突厥集史》中华书局,1958。
    1 《辽史·卷32·营卫志(中)
    1 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韩儒林《元朝史》上册,第141——142页。人民出版社,1986。
    1 《周礼》郑玄注:“黍、稷、菽、麦、稻也”
    2 《荀子·儒效篇》
    1 《韩非子·饰邪》
    2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
    3 周魁一:《先秦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及其含义的初步解释》一文,载《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一九七八年,第三、四期。
    1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1981年6月第1版,第34页
    2 《史记·河渠书》
    3 《汉书·沟洫志》
    1 《汉书·沟洫志》
    1 顾士琏:《水利五论》,第5页,《娄东杂著》之一部分.
    2 《汉书·武帝纪》
    3 《史记·河渠书》
    4 《史记·河渠书》
    5 《史记·河渠书》
    1 方勺:《泊宅编》
    2 《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篇》
    1 《左传》昭公二年
    2 《论语·八佾》
    1 李根蟠:《“天人合一”与“三才”理论——为什么要讨论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17页
    1 《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基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74年
    2 中国田野报告集《西安半坡》,考古学专刊,丁种第十四号,文物出版社,1963年
    3 杨钟健、德日进,《安阳殷墟的哺乳动物群》,中国古生物志,丙种第12号第一册,1936年。
    4 胡厚宣,《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之检讨》,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四卷,第一期,第1——84页,1944年。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帧文集》,第475——498页,科学出版社,1979年
    5 黄其煦:《黄河流城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中的农作物(三)》,《农业考古》1983年终2期。
    1 汤因比:《历史研究·文明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2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26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83页。
    1 严文明《中国环壕聚落的演变》,《国学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 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姜寨》,文物出版社,1988年。
    3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
    4 袁广阔《辉县孟庄镇发展龙山文化遗址》,《中国文物报》1992年12月6日第一版。
    5 《吕氏春秋·古乐》
    1 雷海宗:《伯伦史学集》,中华书局,2002年9月,第298页
    1 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1994年12月版,第34页。
    2 胡谦盈:《试谈先周文化及相关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第二册,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 胡谦盈:《太王以前的周史管窥》《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1期。
    1 饶胜文:《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M],关中与西北
    1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直方舆纪要序》
    2 徐中舒《西周史论述》1979年,《四川大学学报》,第3—4期。
    1 《史记·秦本纪》
    2 《史记·秦本纪》
    3 《史记·秦本纪》
    1 《史记·秦本纪》
    2 《淮南子·道应》
    3 《史记·秦本纪》
    4 《史记·秦本纪》
    5 《吕氏春秋·无义篇》
    1 《史记·白起列传》
    2 《史记·张仪列传》
    3 《史记·秦本纪》
    4 《史记·六国表》
    5 《史记·商君列传》
    6 《盐铁论·险固篇》,《史记·秦本纪》
    7 《史记·秦本纪》载孝公元年(前361年)
    8 《后汉书·郡国志一·河南尹》
    9 《史记·苏秦列传》、《史记·张仅列传》
    1 《史记·赵世家》
    2 《史记·六国年表》
    3 《史记·赵世家》、《史记·秦本纪》
    1 《畿辅通志》,卷一百
    2 《陶庵全集》卷四
    1 剪伯赞《秦汉史》第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二版。
    1 《史记·赵世家》、《史记·六国表》
    2 《战国策·赵策三》。
    3 《大唐起居注》卷,
    4 《大唐起居注》卷1
    1 《汉书。主父偃传》
    2 《国语》卷六《齐语》
    1 《左传》襄公十四年。
    2 《左传》襄公十四年。
    3 《左传》襄公五年。
    4 《左传》宣公十五年。
    5 《左传》哀公四年。
    6 《谷粱传》庄公三十一年。
    7 《管子·戒篇》
    8 顾炎武:《日知录》卷四“戎菽”条
    1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2 《吴子兵法》第五《应变》。
    3 参见《日知录》卷二九“骑”条:“骑:《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古者马以驾车,不可言走,曰走者,单骑之称,古公之国于戎翟,其习尚有相同者;然则骑射之法,不始于赵武灵王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时鲁昭公逊(被逐离位)于齐,季孙文子有异志。左师展欲以单骑携公归。】正义曰:‘古者服牛乘马,马以驾车,不单骑也。'至六国之时始有单骑,苏秦所云:‘车千乘,骑万匹'【《史记·苏秦列传》】是也。《曲礼》云:‘前有车骑者。'《礼记》,汉世书耳,经典无‘骑'字也,刘炫谓此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欲共公单骑而归,此骑马之渐也。春秋之世,戎翟之杂居于中夏者,大抵皆在山谷之间,兵车之所不至。齐桓、晋文仅攘而却之,不能深入其地者,用车故也。中行穆子之败翟于大卤,得之毁车崇卒;而智伯欲代仇犹;遗之大钟,以开其道,其不利于车可知矣。【见《吕氏春秋·慎大览》“权勋”段,中山国有仇繇者,智伯欲攻之而无道,为铸大钟,方车二轨以遗之,仇繇之君将斩岸堙溪以迎钟。智伯师随之,遂灭中山。】势不得不变而为骑,骑射所以便山谷也。胡服所以便骑射也,是以公子成之徒,谏胡服而不谏骑射。【见《史记》卷43《赵世家》。】意骑射之法必有先武灵而用之者矣。骑利攻,车利守,故卫将军之遇虏,以武刚车自环为营。【《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卫青置武刚车,《集解》曰,有巾有盖,谓之武刚车。】”
    4 《左传》襄公十四年。
    5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6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7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8 《左传》宣公十五年。
    1 《吕氏春秋·用众》
    2 吕思勉:《先秦史》第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 吕振习习:《中国民族简史》第19页,三联书店1950年版。
    4 《旧唐书·吐蕃传》。
    1 《尚书·舜典》
    2 《尚书·大禹谟》
    1 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小序》,中华书局,1979年
    2 严文明:《中国环壕聚落的演变》,《国学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3 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姜寨》,文物出版社,1988年。
    4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
    5 袁广阔《辉县孟庄镇发展龙山文化遗址》,《中国文物报》1992年12月6日第一版。
    1 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M],小序,中华书局1979年
    2 国光红:《齐国长城肇建原因再探》,《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
    1 《轻重甲》篇说“阴王之业”与此略同
    2 国光红:《齐国长城肇建原因再探》,《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
    1 王学良:齐长城考略,五莲文史资料[C],第一辑.
    1 据王念孙考,此下有“南”字,见王先谦《补注》引)
    1 鲍本:十里一亭。障,隔也,筑城垒为之。补曰:障,关塞边候,开封有右夷门关。
    1 黄展岳:《新中国秦汉长城遗迹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1 黄展岳:《新中国秦汉长城遗迹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2 见《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引
    1 黄展岳:《新中国秦汉长城遗迹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2 收在自然科技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书,197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1 载《禹贡》半月刊第十一期
    2 李殿福:《东北境内燕长城考》,《东北亚研究——东北考古研究(二)》,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1 《史记·始皇本纪》
    2 《史记·匈奴列传》作十万众,《淮南子·人间训》作五十万众,还有一说是四十万。
    1 《史记·蒙恬列传》
    2 《史记·秦始皇本纪》
    3 《汉书·五行纪》
    4(汉)汉贾谊:《新书》卷一《过秦论》
    1 《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史记·六国年表》。
    3 《史记·蒙恬列传》
    1 史念海:《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载《文物》1975年10期
    2 王开:《“秦直道”新探》,载《西北史地》1987年2期
    3 黄展岳:《新中国秦汉长城遗迹的训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1 《史记·匈奴传》
    2 《史记·大宛列传》
    1 同上
    2 《汉书·匈奴传》
    3 纪庸编著:《汉代对匈奴的防御战争》,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
    4 《史记·大宛列传》
    1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 《汉书·高帝纪》。
    1 《史记·匈奴传》
    2 《汉书·孝文帝本纪》
    3 张维华:《汉边塞·二汉时建置之边采》,载《中国长城建置考》,中华书局,1979年。
    1 《后汉书·王霸传》
    2 《后汉书·马成传》
    1 王国良:中国长城沿革考,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七年[M]
    2 《汉书·匈奴传》
    1 详见陈梦家《汉简缀述·汉武边塞考略》
    2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五册)·第四节
    3 《六韬》卷三《豹韬·敌强》第四五
    1 《史记·刷本纪》
    1 《汉书音义》“契皋”作“桔槔”
    2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纪》建武十二年,章环太子李贤注、《太平御览》眷三三五均引此说。
    1 程喜霖:《汉唐烽堠制度研究》第100页,三秦出版社 1990年版。
    2 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载《文物》1978年第1期。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乙编》,中华书局,1980。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文物》1978年1期。陈梦家:《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
    4 《昭乌达盟汉代长城遗址调查报告》,载《文物》1985年第4期。
    5 《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三[汉纪三十五]
    6 《汉书·司马相如传》
    1 《汉书·匈奴列传》师古注。
    1 薛英群.《居延汉简通论》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323页
    2 《居延汉简通论》M],廿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323页
    3 同上,第325页
    1 《汉书·西域传》
    2 《史记·货殖列传》
    1 《汉书·主父偃传》
    2 《汉书·赵充国传》
    1 《后汉书·伏湛传》
    2 刊于《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创刊号、第2期。
    3 《后汉书·光武纪》
    4 《后汉书·杜茂传》。
    1 《汉书·武帝纪》
    1 《后汉书·南匈奴传》
    2 《后汉书·张兴传》
    3 西汉的户口数字见《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东汉的户口数字见《续汉书·郡国志》。又:史念海:《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河山集 七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303-304页
    4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
    5 《资治通搽》卷六九《魏纪一》
    1 白音查干:《长城与汉匈关系》,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1 刊于《历史研究》1954年3期
    2 杨则俊:《关于汉民族形成问题的一些意见》,《教学与研究》1955年6期
    3 张正明:《试论汉民族的形成》,《历史研究》1955年4期
    4[苏]叶菲莫夫:《论中国民族的形成》,《民族问题译丛》1954年2辑。
    5 参见袁少芬、徐杰舜主编:《汉民族研究》中有关文章,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
    1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六
    2 《后汉书·乌桓传》
    3 《晋书·江统传》
    4 《汉书·张骞传》
    1 《史记·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
    1 余同元:《论中国历史上农牧民族的二元一体化》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 《元史·顺帝纪》
    2 《元史·刑法志》
    3 《明史·韩林儿传》
    1 同上
    2 朱元璋:《题军营大旗》
    3 《尚钺主编:《中国历史纲要》,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第294页
    4 《明太祖实录》,卷21
    1 《明史·兵志》,卷91
    2 《明太祖实录》卷42
    3 屠寄:《蒙兀史记·妥欢帖睦尔本纪》
    4 《明太祖实录》卷48《明史纪事本末·故元遗兵》
    5 《明太祖实录》卷51、52,《明史纪事本末·故元遗兵》
    6 《明史·鞑靼列传》
    1 《明史·徐达传》
    2 《明太祖实录》卷74
    3 同上
    4 同上
    5 《明史纪事本末·故远遗兵》,《国榷》卷5
    6 《明太祖实录》卷78
    7 《明史·兵志》,卷67
    1 《明太祖实录》卷51
    2 《明太祖实录》卷128
    3 《明太祖实录》卷84、128、195
    4 《明太祖实录》卷80
    5 《明太祖实录》卷110
    6 《明太祖实录》卷79、80
    7 《明太祖实录》卷201
    8 《明太祖实录》,卷76
    9 《明史·鞑靼列传》,卷327
    1 元太了爱猷识理达腊于洪武十一年死,弟脱古思帖木儿继立,此据《蒙古源流》。《明史》卷327《鞑靼传》称其为子。
    2 《明史·鞑靼传》
    3 《明史·鞑靼传》
    4 《明史·太祖本纪》,卷3
    5 《明太祖实录》卷217
    6 《明史·太祖本纪》,卷3
    7 《明史·太祖本纪》,卷3
    8 《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
    1 《明太祖实录》卷51
    2 《明史·诸王传》卷116
    3 《明史·太祖纪》,卷2
    4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
    1 《明太宗实录》卷2。
    1 《剑桥中国明代史》第四章中《建文统治时期》
    1 《明史·鞑靼传》,《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2 《明史·鞑靼传》,《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3 《明史·瓦剌传》,《明史纪事本末·亲征漠北》
    1 《叨太祖实录》卷五十四
    2 《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七
    1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二。
    1 《明会要》卷七十五《关津》
    2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
    3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原叙
    1 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七《关镇杂记》
    2 万历《顺天府志》卷一《形势》
    3 《明史·鞑靼列传》
    4 《明史·兵志》,卷九十一
    1 《明史·英宗本纪》,卷十
    2 吕振羽:《中国历史讲稿》,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第351页。
    3 郑晓:《皇明北虏考》,参阅《明通签》正统三年
    4 《明英宗实录》,卷76
    1 《明会典》贡市、《续文献通考》卷二六《市籴考》
    2 《明史·刘球传》》
    3 《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二
    4 刘定之:《否泰录》
    1 《明史》卷一七0《于谦传》
    2 《英宗正统实录》卷一八四:正统十四年十月
    3 《明史》卷一七三《范广传》
    4 《明史》卷一七三《孙镗传》
    1 《英宗正统实录》卷一八四:正统十四年十月
    2 《明史·于谦列传》
    1 郑晓:《皇明北虏考》及《明史》卷三二七《鞑靼传》、卷三二八《瓦刺传》
    2 《明史·瓦刺列传》
    3 程道生:《九边图考》榆林考,民国八年石印本,第42页。
    1 《明史·武宗本纪》,卷十六
    2 《于肃愍公集·颖国武襄公杨洪画像赞》
    3 《于肃愍公集·阅武诗》
    4 娄曾泉、颜章:《明朝史话》,北京出版社 1984年版。第140、149页。
    1 王琼:《北虏事迹》,齐鲁书社,1995.9,第21页。
    2 《英宗正统实录》卷一八二:正统十四年九月
    1 明史·鞑靼列传》,卷三二七
    2 同上
    3 同上
    4 明史·兵志》,卷九十一
    5 《明史·曾铣列传》,卷二百零四
    1 《明史纪事本末》,卷五十九
    2 《明史·鞑靼列传》,卷三二七
    3 同上
    4 同上
    1 徐凯:《论蒙古三娘子的历史作用》,载《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第363页。
    2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4年版,卷2,第335页。
    1 《全辽志》宦业志、边防志。
    2 《争朝从信录》卷十八
    3 《全辽志》宦业志、边防志。
    4 《殊域周咨录》,《中外史籍交通从刊》,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3册,第735页。
    1 孟森:《清朝前纪》,妥罗纪第六 脱罗 锡宝斋篇古
    2 《辽东志·韩斌辽东防守规画》,辽海书社民国二十三年本,卷七,第4页。
    3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4 《辽东志·韩斌辽东防守规画》,辽海书社民国二十三年本,卷七,第4页。
    5 《全辽志》宦业志、边防志。
    6 《辽东志·周俊传》
    7 《明宪宗实录》。
    8 《明史·李成粱列传》,卷二三八
    1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载《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4年版,卷一,第304页。
    2 《满文老档·太祖》,卷十三,第12页。
    3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载《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4年版,卷9,第12页
    4 《满文老档·太宗崇德》,卷九,第12页。
    1 《天聪朝臣工奏议》,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本,卷中,第37页。
    2 《明神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影印本,卷四四五,第6页。
    3 《啸亭杂录》,上海申报馆,清光绪二年铅印本,卷二三,第15页。
    1 《大清一统志·奉天府二·盛京边墙》。
    2 《万历实录》,北京图书馆藏抄本
    1 《神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影印本,卷五七二
    2 《清太宗实录》卷十二
    1 《清史稿·太宗本纪》,中华书局1976年版,卷一,第28页
    1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载《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4年版,卷二,第339页。
    2 《清史稿·太祖本纪》卷一
    3 《神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影印本,卷五八三
    1 《神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影印本,卷五八三
    2 《神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影印本,卷五七二
    3 《清史稿·太祖本纪》卷一
    1 《清史稿·太祖本纪》卷一
    2 同上
    3 《清太宗实录》,卷十,第11页,卷一,第9页。
    1 《清太宗实录》,卷一,第9页
    1 《明史·庄烈帝本纪》,卷二十四
    2 《明史·宪宗纪》
    1 杨守敬《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之明九边图》。
    2 《皇明大政记》卷三
    3 《明史》志第六十七
    1 《皇明大政记》卷九
    2 《皇明大政记》卷十一
    3 《明史》志第六十七
    4 《明史》列传第六十二
    5 《明史》列传第四十八
    6 《明史》列传第十四
    7 《明史》志第六十七
    8 同上
    1 《明史》志第六十七
    2 《明史》列传第一百
    1 《明史》列传第六十六。
    1 《明史》志第六十七
    1 《大明会典·兵志》
    2 《明史·兵志》
    3 《四镇三关志》
    4 《畿辅人物考·宋呐传》
    1 《明史》卷二二八《外国传·朵颜传并附福余、泰宁传》:
    2 《明史·武宗纪》
    1 《明史》卷二二七《鞑靼传》
    1 《明史》卷九一《兵忠》,又卷一九八《杨一清传》
    2 《明史》卷九一《兵志》,卷一九六《夏言传》,卷二0四《曾铣传》
    1 《明史·卷一百七八·余子俊》
    2(明)管律撰《铁柱泉碑记》
    3 张宣《西闻见录》卷六十五。
    4(明)管律撰《铁柱泉碑记》。
    5 《嘉靖宁夏新志》卷三
    6 张宣《西闻见录》卷六十五。
    1 《读史方舆记要》卷五十八。
    2 许成:《明长城建筑结构与沿线设施》,《宁夏考古史地研究论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第45-46页
    1 王锺翰:《清代民族宗族政策》,《清史续考》,华世出版社出版。相关文献:郑昌淦:《明清之际的历史潮流和清王朝的统治政策》,载《民族研究》1980年第4期;刘先照、周朱流:《试论清王朝的民族政策》,载《中国民族关系史论集》,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版;张羽新:《清朝前期的边疆政策》,载《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2月版
    2 《承德府志》(清刊本)卷首一。
    3 《承德府志》(清刊本)卷一五一,第19页上。
    4 《圣祖圣训》卷六十,第2页上。
    1 杜家骥:《清朝的满蒙联姻》,《历史教学》,2001年,第6期。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 同上。杜家骥:《清代皇族与蒙汉贵族联姻的制度和作用》一文,载《南开学报》1990年4期
    3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一《宗人府·天潢宗派·嫁娶》。
    4 郑天挺:《清代皇帝之氏族与血系》,《清史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0页
    5 努尔哈赤于1620年写给察哈尔蒙古林丹汗的复信:阅察哈尔汗米书,称四十万蒙古国主巴图鲁成吉思汗致书水滨三万满洲国主神武英明皇帝云云。……吾固不若尔四十万之众也,不若尔之勇也,因吾国之少且弱也。(《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伪满影印本,下简称《高录》卷七,第2页上下)。朱风、贾敬颜合著《汉译蒙古黄金史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版)第41页“四十万蒙古”一词的注为:“四十万蒙古”之为四十个万户”。
    1 马大正:《渥巴锡论——兼论清朝政府的民族统治政策》《边疆与民族——历史断面研考》,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马大正:《土尔扈特蒙古万里回归的启示》出自赵禄祥主编《资政要鉴》,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马汝珩马大正:《漂落异域的民族一——17至18世纪的土尔扈特蒙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07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满文月折档,乾隆三十六年六月二十日折。
    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满文月折档,乾隆三_卜六年六月十八日折
    4 《清高宗实录》卷八八九,乾隆二十六年七月丁巳
    5 《清高宗实录》卷八八九,乾隆二十六年七月辛酉
    6 乾隆《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碑文)。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满文土尔扈特档,乾隆三十六年九月(下),三全宗,一六九八,二号。
    2[美]丙弗:《土尔扈特》,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年。
    1 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商务印书馆,1998,6
    1 《旧唐书·食货志》
    2 《十六国春秋》
    3 《新店书·五行志》
    1 《元史·耶律楚材传》
    2 赵天麟《太平金镜策》
    1 参阅拙作《蒙元文化变异重心的形成》,《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三期
    2 参阅拙作《文化交融变迁与多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宁夏礼会科学》,1997年第一期
    1 《东方杂志》1925年,第22卷,第三期
    2 《考古学报》,1972年,第一期
    1 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人民出版社,1995年
    2 《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文件》1979
    1[日]朝仓正,《气候异常与环境破坏》,气象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120页
    1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梁方仲先生的相关研究还见于《粱方仲经济史论文集集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还有《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补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4月第1版。
    2 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已出齐。
    3 袁祖亮著,《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1 袁祖亮:《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第381-392页
    1 陈桥驿主编:《中国六大古都》,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22-142页。
    1 《管子·水地》
    1 余同元:《明代马市市场考》,《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2 《明史》卷二二二,陈仁锡《无梦园集》卷二
    1 《俄国教育报》,1975,3。
    2 《史记·匈奴传》
    1 袁林:《西北灾荒史》.甘肃人民出版杜,1996年,第75-117页
    2 《西北灾荒史》,第75-117页
    3 《西北灾荒史》,第116页
    1 《史记·五帝本纪》
    2 《尚书·尧典》
    3 《左传·襄公十四年》
    4 《左传·昭公十六年》
    1 《汉书·食货志》
    2 同上
    3 《汉书·沟洫志》
    4 《汉书·食货志》
    5 余莳,《浅谈唐关中地区粮食供需状况》,《中国农史》,1999年,第一期
    6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第一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6月
    7 《唐会要》卷九十
    1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第二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6月
    1 《天盛律令》卷十九《畜忠病门》
    2 同上
    3 《天盛律令》卷十七《物离库门》
    4 《天盛律令》卷十九《牧场官地水进门》
    5 同上
    6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九,庆历六年十二月己酉
    1 《天盛律令》,卷十五,《地水杂罪门》
    2 《天盛律令》,卷十五,《地水杂罪门》
    3 同上
    4 同上
    5 《天盛律令》,卷十五,《地水杂罪门》
    6 《嘉靖宁夏新志》,卷三,《灵州守御千户所》。
    1 萧启庆:《北亚游牧民族南侵各种原因的探讨》,载《元代史新探》,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
    2 Karl.A.Wittforgel and Feng Chia-Sheng: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 Liao(907-1125).The America Philosophical Society.1949
    3 田村实造:《北亚世界的发展》,京都东方文化讲座,1956年。《北亚世界民族的类型》,京都大学,1956年
    1 岛田正郎:《辽史学的课题》,《辽金契丹女真史译文集》,第一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154页。
    2 Karl.A.Wittforgel and Feng Chia-Sheng: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 Liao(907-1125).The America Philosophical Society.1949,p5.
    1 申友良:《中国北方民族及其政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1 《元朝秘史》第一七九节
    2 《元史·太祖纪》《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九,《鞑靼款塞》
    3 《元史·耶律楚材传》
    4 《元史·高智耀传》
    5 叶子奇:《草木子》卷下
    6 《元史·张德辉传》
    1 转引自韩儒林:《元朝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8,第215页
    2 《元史·刘敏传》
    3 元好问:《元遗山集》卷二八,《大丞相刘氏先莹神道碑》
    1 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程钜夫:《雪楼集》卷六,《海云塔碑》
    2 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第5页,《凤翔长春观公据碑》
    1 汪元量:《湖山类稿》卷二,《白笑》
    2 郑所南:《心史·大义略叙》也有同样记载:“鞑靼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谢枋得《叠山集》卷六《送方伯载归三山序》上也有”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
    3 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科学出版社,1955,第129页,至元十七年《虚仙飞泉观碑》
    1 《元史·耶律楚材传》
    2(波斯)拉施德:《史集》第一卷第二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11月
    3 同上,第258-259页
    4 耶律楚材博学多才,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志、医卜之说。著有《湛然居士集》《西游录》、《庚午元历》、《皇极经世义》、《五星秘语》、《先知大数》。刘秉忠博学多能,尤邃于《易》,至于天文、地理、律历皆有造诣。主持了元大都和陪都上都的营建。有《藏春集》六卷传世。二人都是蒙元时期的著名政治家。
    5 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中华书局 1986年
    6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治天下匠》
    7 《元史·耶律楚材传》
    1 郝经:《陵川集·送汉上赵先生序》,四库全书本。
    1 《元文类》卷四十,《经世大典序录·八官条》
    2 《元史·王文统传》
    3 《元史·孟攀麟传》
    1 郝经:《陵川集》卷三十二,《立政议》
    2 郝经:《陵川集》卷三十二,《立政议》
    1 《元史·程钜夫传》
    2 郝经:《陵川集》卷二十二二,《与北平王子正先生论道学书》
    1 《元史·选举志·铨法》
    2 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十二
    1 《隋书·突厥传》
    2 《隋书·卷84·北狄》
    1 《中庸》
    2 《唐大诏令集·卷130》
    1 《清文稿·地理志》卷七
    1 《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活录》,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第227页
    1 《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第287页
    2 同上,第288-289页
    3 同上,第295页
    4 Samuel P·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Y:Simon & Schuster Inc.,1996.
    5 Francis Fukuyama: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M].New York,1992.
    1.二十五史中的地理志、州郡志、疆域志、民族志、河渠志、沟洫志、货殖、有关人物事件的纪传等。
    2《国语》
    3.《春秋左传正义》
    4.《三国志》
    5.《吕氏春秋》
    6.《春秋谷粱传》
    7.《论语》
    8.《孟子》
    9.《管子》
    10.《韩非子》
    11.《盐铁论》
    12.《战国策》
    13.汉贾谊:《新书》
    14.《吴子兵法》
    15.《大唐起居注》
    16.《资治通鉴》
    17.《太平御览》
    18.《六韬》
    19.《蒙古源流》
    20.《国榷》
    21.《尚书》
    22.《水经注》
    23.《太平广记》
    24.《元和郡县图志》
    25.《太平寰宇记》
    26.《元丰九域志》
    27.《舆地广纪》
    28.《舆地记胜》
    29.《畿辅通志》
    30.《全辽志》
    31.《辽东志》
    32.《嘉庆大清一统志》
    33.《续资治通鉴》
    34.《明史纪事本末》
    35.《明太祖实录》
    36.《明会要》
    37.《皇明大政记》
    38.《大明会典》
    39.《万历顺天府志》
    40.《嘉靖宁夏新志》
    41.《万历实录》,北京图书馆藏抄本
    42.《明神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影印本
    43.《万历实录》,北京图书馆藏抄本
    44.《大清一统志》
    45.《清太祖武阜帝实录》
    46.《明宪宗实录》
    47.《皇朝从信录》
    48.《明会典》
    49.《明英宗实录》
    50.《明通鉴》
    51.《雍正朱批谕旨》
    52.蒋一葵:《长安客话》
    53.张宣《西闻见录》
    54.祁韵士:《皇朝藩部要略》
    55.《天聪朝臣工奏议》,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本
    56.《畿辅人物考》
    57.《嘉靖山海关志》
    58.《四镇三关志》
    59.屠寄:《蒙兀史记》
    60.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61.杨守敬《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之明九边图》
    62.祁韵士:《土尔扈特部总传》,《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63.《清入关前史料选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64.(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
    65.(清末)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
    66.赵天麟《太平金镜策》
    67.郑所南:《心史》
    68.谢枋得《叠山集》
    69.汪元量:《湖山类稿》
    70.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
    71.程钜夫:《雪楼集》
    72.元好问:《元遗山集》
    73.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
    74.《元朝秘史》
    75.《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76.叶子奇:《草木子》
    77.《嘉靖宁夏新志》
    78.《续资治通鉴长编》
    79.《天盛律令》
    80.陈仁锡《无梦园集》
    81.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82.郝经:《陵川集》
    83.苏天爵:《滋溪文稿》
    84.《唐大诏令集》
    85.《经世大典》
    86.《元文类》
    87.何秋涛:《朔方备乘》
    88.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
    89.叶隆礼:《契丹国志》
    90.《大金国志》
    91.清吴广成《西夏书事》
    92.《圣武亲征录》、
    93.《蒙古黄金史》、
    94.《蒙古源流》(1927年北京蒙文书社出版蒙古学者汪睿昌的译注《蒙古源流》。1933年又出版沈曾植、张尔田的《蒙古源流笺证》)
    95.《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96.顾炎武:《日知录》
    97.陈子昂:《陈拾遗集》
    98.(明)黄淳耀:《陶庵全集》
    99.方勺:《泊宅编》
    100.(明)顾士琏:《娄东杂著》
    101.《啸亭杂录》,上海申报馆,清光绪二年铅印本
    102.《殊域周咨录》,
    103.《于肃愍公集》
    104.程道生:《九边图考》
    105.刘定之:《否泰录》
    106.郑晓:《阜明北虏考》
    107.贾思勰:《齐民要术》
    108.王祯:《农书》
    109.《中庸》
    1.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科学出版社,1955
    2.乾隆:《普乐寺碑记》(碑文)。
    3.乾隆:《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碑文)
    4.乾隆《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碑文)。
    5.(明)管律撰《铁柱泉碑记》
    6.1935年,我国史学家韩儒林先生根据德、英文两种译本译成汉文并加以解释,以“突厥文阙特勤碑译注”为题,于《北平研究院院务汇报》第6卷6期发表;
    1937年,史学家岑仲勉先生著《跋突厥文阙特勤碑》一文,载于《辅仁学志》第六卷一、二期合刊。
    7.王静如曾以《突厥文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刊于《辅仁学志》第七卷第一、二期合刊)的专文)
    1.白寿彝:中国通史[M],22卷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杨宽:战国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3.许倬云:西周史[M],三联书店,1994年12月版。
    4.郭克熠:鲁国史,人民出版社出版。
    5.顾颉刚:古史辨[M]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本。
    6.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增定本),文物出版社重印本
    7.郭沫若:郭沫若全集[M].《考古编》科学出版社2002《历史编》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其中,主要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奴隶制时代》、《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两周金文大系图录考释》
    8.郭沫若:中国史稿[M]人民出版社1979
    9.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梁启超全集》[M]北京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10.蒙文通:古史甄微[M],《蒙文通文集》第五卷,巴蜀书社,1999-08-01
    11.林惠祥:中国民族史[M],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年
    13.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14.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15.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1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和三里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17.尹达:新石器时代,三联书店,1979-02。
    18.宋豫泰: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9。
    79.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
    20.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1.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李安宅等译,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
    23.佟柱臣:中国新石器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5月
    24.(俄)史禄国着,吴有刚等译,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25.史念海:河山集[M]1-7,人民出版社
    26.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7.谭其骧:长水集[M]1-3,人民出版社,1994。
    28.黄盛璋:历史地理与考古论丛[M],人民出版社,1988
    29.黄盛璋:历史地理论集[M],人民出版社,1988
    30.谭其骧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M],科学出版社,1982.
    31.邹逸麟主编《中国人文地理·历史人文地理》[M],科学出版社,2001-04-01。
    32.[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M]商务印书馆,1985年
    33.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M]吴国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34.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5.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36.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37.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38.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M],科学出版社,1996史念海:中国的运河[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39.侯仁之主编:北京历史地理研究[M],北京出版社,1999年
    40.周清澍:内蒙古历史地理[M],内蒙古大熊猫出版社,1994
    41 冯季昌:东北历史地理研究,[M]香港同泽出版社,1996
    42.鲁人勇、吴忠礼、徐庄:宁夏历史地理考,[M]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
    43.陈守忠:河陇史地考述,[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44.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
    45.王北辰:王北辰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M]
    46.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
    47.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48.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M]人民出版社,1986年
    49.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中国移民史,[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50.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M],环境变迁研究,[M],北京古籍出版社
    51.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八卷本,[M]中国地图学社
    52.岑仲勉:突厥集史[M]中华书局,1958.
    53.林干: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集[M],中华书局,1987,第481页。
    54.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M]何高济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55.韩儒林:元朝史(上下)[M]人民出版社,1986。
    56.汤明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57.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M],三联书店,1957年。
    58.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59.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60.张家驹:两宋经济中心南移[M],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
    61.谢和耐:中国社会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6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三联书店,2001年。
    63.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M],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64.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
    65.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中华书局
    66.李文治:明清时代封建土地关系的松解[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67.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M],人民出版社,1988。
    68.李根蟠: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69 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基葬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1974年。
    70.中国田野报告集:西安半坡[M],考古学专刊,丁种第十四号,文物出版社,1963年
    71.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2.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7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M],文物出版社,1984。
    74.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姜寨[M],文物出版社,1988年。
    7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M],文物出版社,1963年。
    76.雷海宗:伯伦史学集[M]中华书局,2002年9月。
    77.剪伯赞:秦汉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二版。
    78.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79.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M],三联书店,1950年版。
    80.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M],中华书局,1979年。
    8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M],文物出版社,1984 年5月第1版。
    82.自然科技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M],人民出版社出版,1978年。
    83.纪庸:汉代对匈奴的防御战争 M],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
    84.王国良:中国长城沿革考[M],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七年。
    85.文物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M],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86.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三十年[M],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87.程喜霖:汉唐烽堠制度研究,[M]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8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乙编[M],中华书局,1980。
    89.陈梦家:《汉简缀述》,[M]中华书局,1980。
    90.文物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M],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91.木芹:两汉民族关系史[M],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92.薛英群居延汉简通论[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93.吕思勉: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6.
    94.吕思勉:中国民族演进史[M).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民国二十五年四月十日再版,
    95.袁少芬、徐杰舜主编:汉民族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
    96.尚钺主编:中国历史纲要[M],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97.[英]崔瑞德:剑桥中国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01-01。
    98.吕振羽:中国历史讲稿[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9.王琼:北虏事迹[M],齐鲁书社,1995.9。
    100.孟森:清朝前纪[M],商务印书馆,1930年
    101.娄曾泉、颜章:明朝史话[M],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102.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M],商务印书馆,1998。
    103.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M],重庆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4.[日]朝仓正:气候异常与环境破坏[M],气象出版社,1991年12月。
    105.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
    106.梁方仲: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集遗[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
    107.梁方仲: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补编[M],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4月。
    108.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M],五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已出齐。
    109.袁祖亮: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
    110.陈桥驿主编:中国六大古都[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
    111.袁林:西北灾荒史[M].甘肃人民出版杜,1996年。
    112.萧启庆:元代史新探[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
    113.田村实造:北亚世界的发展[M],京都东方文化讲座,1956年。
    114.田村实造:北亚世界民族的类型[M],京都大学,1956年。
    115.申友良:中国北方民族及其政权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116.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
    117.姚薇元:北朝胡姓考[M],科学出版社,1958年。
    118.吕思勉:中国民族演进史[M],上海:亚细亚书局,1935年。
    119.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M]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版
    120.叶显恩: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M](上)(下),中华书局,1992年第1版。
    121.于宗先等编:中国经济发展史论文选集[M](上、下),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122.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3.林惠祥:中国民族史[M],商务印书馆,1936年
    124.马汝珩 马大正:《厄鲁特蒙古史论集》[M],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08-01。
    125.李风山:长城与民族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年2月
    126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编写组: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7。
    127.田继周:先秦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1月。
    128.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M](上中下),民族出版社,北京,1991年。
    129.乌恩主编:内蒙古风情[M],人民日报出版社,北京,1987年
    130.郑天挺编著:清史简述[M],中华书局,北京,1980
    131.成崇德:清代西部开发[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
    132.竺可桢,竺可桢文集[M],科学出版社,1979年
    133.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三联书店,1983。
    134.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8页。
    135.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M]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9-1
    136.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9-1
    137.张光直:考古人类学随笔生活[M]·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9-1
    138.张光直: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2-1
    139.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原日文版,《中国文明の起源》,东京,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84年。
    140.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三联书店,1999年
    141.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中国农业出版社于1989年
    142.董恺忱、范楚玉: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M)科学出版社2000年
    143.周魁一: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M)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1日
    145.饶胜文: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M],解放军出版社,2006-5-1。
    146.[美]丙弗:《土尔扈特》[M],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年。
    147.马汝珩 马大正:《漂落异域的民族——17至18世纪的土尔扈特蒙古》[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07
    1.李济等:城子崖——山东历城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J],《中国考古学报告集之一》,南京,1934年。
    2.李济:小屯与仰韶[J],《安阳发掘报告》,第二册,1930年。
    3.李济:中国上古史之重建工作及其问题[J],《民主评论》五卷四期,1954年,89页
    4.徐中舒:再论小屯与仰韶[J],《安阳发掘报告》第三册,1931年
    5.徐中舒:西周史论述[J],《四川大学学报》,]1979年第3-4期。
    6.安志敏:试论文明的起源[J],《考古》1987年第5期
    7.刘曜: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之分析[J],《田野考古报告》第二册,1947年。
    8.林惠祥:中国文化之起源及发达[J],《东方杂志》34卷七号,1937年,177-194页
    9.苏秉琦、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J],《文物》,1981年第5期
    10.苏秉琦:建国以来中国考古学的发展[J],《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4期。收入《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J984年。
    11.佟柱臣:中国文明起源的诸问题[J],《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齐鲁书社,1993年。
    12.陈星灿:文明诸因素的起源与文明时代[J],《考古》1987年第5期。
    13 邹衡:中国文明的诞生[J],《文物》1987年第12期。
    14.蔡凤书:中华文明起源“新说”驳议[J],《文史哲》1988年第4期
    15.李先登: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若干问题[J],《天津师大学报》1988年第2期。
    16.郑光:中国新石器时代与中国古代文明[J],《华夏考古》1988年第2期。
    17.童恩正:有关文明起源的几个问题[J],《考古》1989年第1期。
    18.杜正胜:无中生有的事业——傅斯年的史学革命与史语所的创立[J],《古今论衡》创刊号(1998)。
    19.傅斯年:夷夏东西说[J],《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编),南京,1935年。
    20.段渝:论巴蜀地理对文明起源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1988年,第二期
    21.刘敏中:文化模式论[J],《学习与探索》1989年,4-5期
    22.《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耕作》[J],《新华月报》(文摘版)1982·4。
    23.杨虎·谭英杰·张泰相:黑龙江古代文化初论[J],《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79)。
    24.《历史地理》1—16,[J]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年刊,上海人民出版社
    25.《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季刊)[J],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主编《九州》1-2,[J]商务出版社
    26.严文明:中国环壕聚落的演变[J],《国学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7.胡厚宣: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之检讨[J],《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四卷,第一期,1944年。
    28.陈江:秦汉长城的建筑与汉民族的形成[J]《东南文化》1995年第一期
    29.黄其煦:黄河流城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中的农作物(三)[J],《农业考古》1983年终2期
    30.杨钟健、德日进:安阳殷墟的哺乳动物群[J],中国古生物志,丙种第12号第一册,1936年。
    31.李根蟠:“天人合一”与“三才”理论——为什么要讨论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三期。
    32.赵冈:清代垦殖政策与棚民活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三期。
    33.袁广阔:辉县孟庄镇发展龙山文化遗址,[J],《中国文物报》1992年12月6日第一版。
    34.胡谦盈:试谈先周文化及相关问题[J],《中国考古学研究》第二册,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35.胡谦盈:太王以前的周史管窥[J],《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1期。
    36.国光红:齐国长城肇建原因再探[J],《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
    37.王学良:齐长城考略[J],五莲文史资料[C],第一辑.
    38.黄展岳:新中国秦汉长城遗迹的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39.白音查干:长城与汉匈关系[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40.李殿福:东北境内燕长城考[J],《东北亚研究——东北考古研究(二)》,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41.史念海: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J],《文物》1975年10期
    42.王开:“秦直道”新探[J]载《西北史地》1987年2期
    43.唐晓峰:内蒙古西北部秦汉长城调查记[J]《文物》1977年5期。
    44.罗庆庚:汉武帝长城复线刍议[J]《考古与文物》1989年3期。
    45.李逸友:汉光禄城的考察[J]《内蒙古文物考古》总第3期,1984年。
    46.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J]《文物》1977年5期。
    47.陆思贤、盖山林:内蒙古境内战国秦汉长城遗迹[J]《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48.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J]《文物》1978年1期。
    49.甘肃省博物馆: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的发掘简报[J],《文物》1981年10期。
    50.昭乌达盟汉代长城遗址调查报告[J]载《文物》1985年第4期。
    51.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J],《文物》1977年5期。
    52.李文信:中国北部长城沿革考[J],《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创刊号、第2期。
    53.严文明:中国环壕聚落的演变[J],《国学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54.徐凯:论蒙古三娘子的历史作用[J],《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5.许成:明长城建筑结构与沿线设施[J],《宁夏考古史地研究论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56.史念海: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上下篇)[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N0.2,1994,陕西人民出版社
    57.马瑞江:蒙元文化变异重心的形成[J],《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三期
    58.马瑞江:文化交融变迁与多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史进程[J],《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一期
    59.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东方杂志》1925年,第22卷,第三期
    60.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年,第一期
    61.《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文件》[J]1979
    62.余同元:明代马市市场考[J],《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63.余莳:浅谈唐关中地区粮食供需状况[J],《中国农史》,1999年,第一期
    64.萧启庆:北亚游牧民族南侵各种原因的探讨[J],载《元代史新探》,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
    65 岛田正郎:辽史学的课题[J],《辽金契丹女真史译文集》,第一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66 王锺翰:清代民族宗族政策[J]《清史续考》,华世出版社出版
    67.袁森坡:试论清代前期的多伦会盟[J],《清史论丛》第一辑,中华书局,北京,1979。
    68.马国荣:回鹘汗国与唐朝的马绢贸易[J],《新疆历史研究》,1985年1期。袁森坡:试论清代前期的多伦会盟[J],《清史论丛》第一辑,中华书局,北京,1979。
    69.陈东升:清代旅蒙商初探[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年3期。
    70.杜家骥:清朝的满蒙联姻[J],《历史教学》,2001年,第6期。
    71.郑昌淦:明清之际的历史潮流和清王朝的统治政策[J],载《民族研究》1980年第4期;
    72.刘先照、周朱流:试论清王朝的民族政策[J],载《中国民族关系史论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版;
    73.张羽新:清朝前期的边疆政策[J],载《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版
    74.杜家骥:清代皇族与蒙汉贵族联姻的制度和作用[J],载《南开学报》1990年4期
    75.马大正:土尔扈特蒙古万里回归的启示[J]出自赵禄祥主编《资政要鉴》,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76.马大正:渥巴锡论——兼论清朝政府的民族统治政策[J]《边疆与民族——历史断面研考》,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F.Boas,Race,Language and Culture[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82,P.255
    2.J.G.Andersson,Researches into the Prehistory of the Chinese,BMFEA,No.15,1943,p.65.
    3.J.Gunnar Andersson,Children of the Yellow Earth——Studies in Prehistoric China[M],The MIT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1973.
    4.Ruth Benedict,Patterns of Culture,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of World Literature[M],Inc.New York,U.S.A.1960
    5.Samuel P· 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M],NY:Simon & Schuster Inc.,1996.
    6.Francis Fukuyama: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M].New York,1992.
    7.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The World Since 1500:a Global History [M],Prentice-Hall,1971
    8.x.C.Chang.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M],(4thdidon.1986).
    9.Karl.A.Wittforgel and Feng Chia-Sheng: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 Liao(907-1125)[J].The America Philosophical Society.1949,
    10.J.G.Andersson."An early Chinese culture"[J],Bull.Geol.Soc.of Ching 5(1923).no.1 pp.1-6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