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灾区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运用现象学的质性研究方法,以转学至四川省某市某中学就读的8个青川学生为例,通过理解灾后不同时期,地震对他们的影响及他们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网络,探索社会支持对灾区青少年心理恢复的意义。
     研究内容包括:以青川学生的基本生活脉络为基础,描述与分析灾后不同时期,地震对灾区青少年的影响及他们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网络,从中发现灾区青少年心理恢复与社会支持网络之间的关系,并探讨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灾区青少年心理重建的空间与方法。
     研究发现如下:灾后重建期,青少年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多,其心理恢复越好,相反,青少年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少,其心理恢复越差,并易患PTSD症状;但如果青少年受创伤较严重且PTSD症状已经发生,则无论社会支持高低,灾后心理恢复都会比较困难。
     如上的研究发现对中国的灾难青少年社会工作具有很多的启示意义,研究中特别提出了应将灾区青少年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与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相结合。
This study utilized a qualitative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method, exampled eight young students from Qingchuang County,who transfered to a secondary school in a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support for Qingchuang students'mental recovery,by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n them and their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earthquake.
     The study includes:Based on Qingchuang students'basic life context, descripted and analyzed the effects on them and their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earthquake,to disc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and their mental recovery.At the end,discussed how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can involve in students'mental recovery,including the space and method.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In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period, the more social support network young people subjectively felt, the better their psychological recovery, on the contrary, the less social support network young people subjectively felt, the worse their psychological recovery,and they will be easy to suffer from PTSD symptoms; if the adolescent haved more severe trauma,and PTSD symptoms have occurred, regardless of the level of social support, post-disaster mental recovery will be difficult.
     The study founding aboved inspired disaster youth social work in China, the author particularly advanced we should combine students'informal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and formal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引文
①转引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8190638.html?fr=ala0。
    ②转引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1390320.html?si=1。
    ③张英萍:《灾后儿童心理反应及其影响因子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14期。
    ①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赴四川灾区调研组:《关于四川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情况的调研报告》,2009年5月。
    ①许莉娅:《从单亲母亲的主观认识看社会支持网络—北京8个单亲母亲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2002年11月,第7页。
    ①莫晓春:《关于“青少年”年龄界定问题的思考》,《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②美国精神病研究所:《DSM-IV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孔繁钟编译,台湾:合记图书出版社,1997年,第11页。
    ①卢建平:《汶川地震灾后的儿童心理危机干预问题及建议》,《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年第9期。
    ②萧丽玲:《儿童创伤事后压力症候之研究:九二一地震的冲击》,硕士学位论文,屏东师范学院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2000年,第11页。
    ③张英萍:《灾后儿童心理反应及其影响因子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14期。
    ①陈宇嘉:《创伤事件经历者复原历程之探讨-以九二一受创者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咨商系,2001年,第8页。
    ①许莉娅:《从单亲母亲的主观认识看社会支持网络—北京8个单亲母亲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2002年11月,第13页。
    ②阮曾嫒琪:《中国就业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9页。
    ①张英萍:《灾后儿童心理反应及其影响因子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14期。
    ②廖文凯:《地震灾后国民小学实施心理复健之探究—一所灾区小学之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国立台中师范学院进修暨推广部国民教育研究所,2002年,第16页。
    ③林虹萍:《论地震灾后儿童的心理重建》,《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①林宝珍:《国中生灾后压力、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因应策略与心理健康之研究—以南投灾区国中学生为例》硕士学位论文,静宜大学青少年儿童福利研究所,2001年,第37页。
    ②许文甄:《受震灾区国中学生因应策略、社会支持与生活适应关系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国立高雄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第49页。
    ③臧伟伟等:《汶川地震外迁学生的PTSD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④萧丽玲:《儿童创伤事后压力症候之研究:九二一地震的冲击》,硕士学位论文,屏东师范学院教育心理与辅导 研究所,2000年,第47页。
    ①阮曾媛琪:《中国就业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②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③杨雅愉:《震灾失依青少年之哀伤反应与因应策略过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静宜大学青少年儿童福利研究所2002年,第10页。
    ④陈树强:《成年子女照顾老年父母日常生活的动机》,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35页。
    ①转引自http://news.sohu.com/20080812/n258791605.shtml.
    ①陈树强:《成年子女照顾老年父母日常生活的动机》,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35页。
    ①林虹萍:《论地震灾后儿童的心理重建》,《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①龙迪:《性之耻还是伤之痛》,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9页。
    ①施建峰、马剑红:《社会支持研究有关问题探讨》,《人类工效学》,2003年第1期。
    ①臧伟伟等:《汶川地震外迁学生的PTSD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①陈红莉:《城市社区退休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古学斌等主编:《实践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319页。
    1、本珂莱尔·婉格尔,刘精明:《北京老年人社会支持网调查—兼与英国利物浦老年社会支持网对比》,《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2期
    2、 蔡崇煌、陈宇嘉等:《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创伤后压力疾患—以台中县某地区医院门诊病人为例》,《中华民国家庭医学杂志》2000年第3期
    3、陈成文、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6期
    4、陈红莉:《城市社区退休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平安杜区退休老人为例》,古学斌、阮曾媛琪主编:《实践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5、陈树强:《成年子女照顾老年父母日常生活的动机》,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6、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7、陈秀静:《九二一震灾灾后生活重建工作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海大学社会工作系,2002年
    8、程虹娟等:《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现状综述》,《健康心理志》2003年第5期
    9、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0、胡幼慧:《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香港:巨流图书公司出版,1996
    11、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12、廖文凯:《地震灾后国民小学实施心理复健之探究——所灾区小学之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国立台中师范学院进修暨推广部国民教育研究所,2002年
    13、林宝珍:《国中生灾后压力、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因应策略与心理健康之研究—以南投灾区国中学生为例》,硕士学位论文,静宜大学青少年儿童福利研究所,2001年
    14、林秀芬:《绝处逢生-探讨九二一地震丧偶女单亲灾变后之社会支持过程》,硕士学位论文,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2002年
    15、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6、马凤芝:《定性研究与社会工作研究》,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7、丘海雄:《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
    18、阮曾媛琪:《中国就业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9、王恩祥:《社会支持与受震后学童创伤反应之相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静宜大学青少年儿童福利学系,2001年
    20、陈宇嘉:《创伤事件经历者复原历程之探讨-以九二一受创者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咨商系,2001年
    21、萧丽玲:《儿童创伤事后压力症候之研究:九二一地震的冲击》,硕士学位论文,屏东师范学 院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2000年
    22、许莉娅:《单亲母亲婚姻观念研究》,古学斌、阮曾媛琪主编:《本土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实践与反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3、许文甄:《受震灾区国中学生因应策略、社会支持与生活适应关系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国立高雄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
    24、杨雅愉:《震灾失依青少年之哀伤反应与因应策略过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静宜大学青少年儿童福利研究所,2002年
    25、易进:《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第2期
    26、张文宏等:《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27、周林刚,冯建华:《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文献的回顾》,《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8、Kim-Lef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edited by David Magnusson and Paul Casaer,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996, p.126-129.
    29、Pfefferbaum,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children:A review of the past 10 yea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1997, p.1503-15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