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是人类社会走向政治现代化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审视中国二十世纪初以来变革与发展的一个基本视角,对比西方,中国的国家转型最大的特点在于国家并不是由“公民”,而是由党所动员和领导的“群众”所构建起来的。“群众”不仅是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依靠力量,更代替了“公民”在很长时期内成为中国现代国家的主体,“群众”的这一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现代国家的生成逻辑、基本形态和运作方式。因此,政党与群众是考察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不可或缺的对象,政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政治背景中表现为概念化的、内涵丰富而且具有操作性的党的“群众路线”,考察中国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过程中政党、群众的角色由此表现为理解“群众路线”在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展现和作用。
     本文以“从群众构建国家”作为理论设想和问题意识,并将这一中国现代国家构建方式与西方“从公民构建国家”的基本理路作对比,指出这两种现代国家的成长道路和构建模式各自源自其不同的文化、政治理念和历史背景,其主要表现为“现实利益与天赋权利”、“集体与个人”、“群众解放与主权在民”以及“社会革命与社会契约”等具体差异。本文具体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对“从群众构建国家”这一问题的探讨:
     第一部分为导论,本文在这一部分首先考察“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理论及其在中国政治研究中的适应性问题,进而提出中西方现代国家构建之间存在着“从群众构建国家”与“从公民构建国家”两种路径的深刻差异,而通过对“国家构建”、群众以及“群众路线”既有研究的充分梳理,本文指出既有研究忽略了群众、“群众路线”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之间的深刻关联,既有研究多将公民作为中国现代国家的当然主体,这容易忽略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前提与独特性。第二部分借助对“群众路线”的既有研究,通过对于历史和文献的细致梳理,总结“群众路线”的内涵、逻辑和发展历程。第三部分进入到“群众路线”与“国家构建”之间关系的论述,本文将“群众路线”与“国家构建”之间关系(或者说“从群众构建国家”的表现形式)分为四个方面,首先便是“政党领导”,其次是“群众动员”,再次是“民主形态”,最后是“政策推行”。本文认为,这四个方面是我们理解中国现代国家构建最为基础、也是为最为特殊的内容,因而论述“群众路线”在这四个方面的作用和展现便是探讨“群众路线”与“国家构建”之间关系(“从群众构建国家”)的基本方式。第三部分论述的核心问题是“政党领导”,本文认为,“政党领导”是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理论和现实的前提,也是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之后的基本形态(即所谓“政党—国家”),而“政党领导”正是由党的“群众路线”所界定、确立和规范的。第四部分通过论述“群众路线”如何实现党“群众动员”的目标进而阐释“群众路线”与“国家构建”的关系,在这一部分,文章将党通过“群众路线”的群众动员方式概括为“调查研究”、“宣传鼓动”、“利益赋予”及“组织领导”等四重内容。第五部分主要论述“群众路线”是如何决定中国现代国家民主形态的。中国现代国家的民主形态并不是以公民为主体的,而是由“党—群众”的关系所决定的,因此,群众构成了中国现代国家民主形态的主体,而党及其对于群众的领导则与群众这一主体角色和地位相辅相成。第六部分通过论述“群众路线”与“政策推行”的关系来探讨“从群众构建国家”的主题。现代国家不仅仅表现为固态的制度和组织体系,更表现于国家的政策推行之中。群众的主体地位使得中国现代国家的政策推行是在“群众路线”主导下进行的,没有作为国家主体的群众,没有党对于群众的领导和动员,国家的政策推行便无法实现,“群众路线”构成了中国政策推行的独特方式。最后,结语部分对本文的探讨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群众而非公民在二十世纪初以来的中国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深刻地决定了中国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的独特方式和最终走向,迄今为止,这一基本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当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自主性的提升一方面逐渐消解了“群众”的身份和角色,另一方面,“公民”身份和角色也逐渐形成和成长起来,从“群众”走向“公民”可以认为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未来走向,但必须认识到,“从群众构建国家”是这一未来愿景的前提和基础,甚至可以认为,简单地以公民概念对群众概念进行批判和替代不一定契合了中国当前及未来政治发展的需要,群众概念的延续和深化或许更值得我们重视。
State-building is the basic theme of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20th century China, compare with the West,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state-building of China is that the modern state is not built on the citizen but on the mass mobilized and led by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a result, the mass become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litics of China, this role of the mass decided the logic of formation, basic form, and the way of operation of the modern state of China.Therefor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mass are two indispensible object when we ponder ov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state of China, In the political background of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mass is manifested by the conceptualized, multiple, and operable "mass lin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is sense, pondering over the roles taked over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mas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state to the modern stae, therefore, transforms into the issue of considering the performance and effect of the "mass line" in the process of the modern state building of China.
     This paper regard "state-building from the mass" as its theoretical assumption and question consciousness,and compare with the way of "state-building form the citizen" in the west.These two different ways of state-building are originated from the different cultural, historical backgrounds,and political ideas,"realistic interests and abstract rights","collectivity and individual","mass liberation and popular sovereignty","social revolution and social contract" are the concrete embody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ways of modern state-building.
     The first section is introduction,in this section,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heory of state-building and its applicability in the study of politics in China, and the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wo different ways of state-building exists in China and the west respectively,they are"state-building from the mass"and"state-building form the citizen".Through fully combing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f the theory of state-building, the mass and the "mass line",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existing studies neglecte the deep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ass, the "mass line "and the state-building in20th century China,"citizen" is taken for granted by the existing studies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modern state of China,which may neglecte the basic premise and uniqueness of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he second section, through making a painstaking carding of history and literatur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inner logic,and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mass line".In the third section, this paper enters the discuss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ss line" and the modern state-building of Chin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ss line" and the modern state-building of China, namely the"state-building from the mass",are summed up in four aspects in this paper,they are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striving for the mass","the morphology of democracy",and"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This paper considers that these four aspects are the most basic and unique contents of Chinese modern state-building.In the third section, this paper regard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s the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premise of the modern state-building of China,which also determines the basic form of the modern state of China(the so-called "party-state").And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in Chinese politics is defined, established,and regulated by the"mass line" of the party.In the fourth sec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mass line" of the party realizes its target of "striving for the mass",in this section,this paper thinks that there are four methods:"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agitprop","endowed with"and"systematization".In the fifth section,this paper disscusses how the"mass line"of the party determines the morphology of democracy of Chinese modern state,which bases not on the citizen but on the mass led by the party.In the sixth section,this paper dis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ss lin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of the Chinese modern state. In the final part, this paper makes some summaries and reflection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paper, we can see that the mass not the citizen occupies a dominant position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modern state-building in20th century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ook place in1970s China,the identity and role of the mass, on one hand, suffer from the social autonomy cau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identity and role of the citizen, on the other hand,grow up gradually.From the mass to the citizen may indicate the future of the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ment, but "state-building from the mass"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of this ideal future.We can even say that replacing the mass by the citizen may not suit the political logic and demand of China, we should continu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cept of the mass and its performance, effect in the politics in China in the forseeable future.
引文
1本章第三节核心内容发表于《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2年第1期;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3期摘录。
    3因此,卡尔-施密特在探讨国家概念时指出:“国家的概念以政治的概念为前提。”([德]卡尔-施密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9页。)戴维-伊斯顿在批判国家概念缺乏政治系统概念的经验研究的优势时,仍旧有所保留地指出:“对以经验为导向的理论(impiriaclly oriented theory)的兴趣已经不如从前了,当我们的基本理论(basic knowledge)陷入枯竭时,社会科学将被迫在未来回过头来重新面对这些由基本理论(general theory)致力其中的诸多问题。”(The Political System Besieged By The State David EastonVol.9 No.3 August 1981,pp.307.)以美国学界对于国家问题的研究为例:“可以说国家这一概念被抛弃的原因并不在于国家本身的变化,而是美国政治科学与美国政治权力战后关系变化所导致的。”Timothy Mitchell.The limits of the state:beyond statist approaches and their cr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ume 85 No.1 March 1991.
    10恩格斯:《英国状况》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11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26-427页。
    12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页。当然,现代社会中人的解放虽然是一种应有趋势和进步,但这种解放却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现代民主政治和现代国家本身的“形式化”和“二元性”。由此,现代社会及其之上的现代民主政治和现代国家一经形成,便又不可避免地陷入自身的批判和改造的命运之中。吸收前人的努力,马克思在看到现代社会的形成、现代民主的完善以及现代国家的构建的不可避免与重要进步的同时,发现了现代社会及其之上的现代民主和现代国家的本质,进而提出了对于现代民主与现代国家的批判性的超越和社会革命和人的最终解放的思想。这一思想经由苏俄的社会主义理论和革命传至近代中国,便因此决定了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和现代国家的构建与超越的双重理想和任务,这从根本上说便是“群众”在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变革和国家构建中作用凸显的滥觞。
    13当然,国家的“现代性”与国家的“有力性”之间往往充满张力,也就是说,国家对于民主共和和政治平等的理想的承载与其对于内外统一和独立的诉求往往并不是一致和互动的。对于国家“现代性”的偏狭往往导致国家的混乱与动荡,而对于国家“有力性”的偏狭则往往导致国家与其本质的背离及压迫性的产生,这种张力的产生本身就凸显出现代国家本身的虚弱和不完善。
    14人类政治有其价值层面,有其组织制度层面,亦有其社会现实层面,虽然不同政治形态的价值追求、组织制度设置不尽相同,但是,其对于现实稳定和秩序的追求却是一致的。任何社会政治的发展都需要秩序和稳定,而国家(且不论“国家”在不同的社会中作何理解)也都毋庸置疑地成为不同社会对于稳定和秩序诉求的标榜和依托,由此,就某种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的获致中否涵盖或者彰显“国家构建”(且不论这种“国家构建”在不同的社会中如何展现)这一问题而言,肯定的答案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也类同金耀基先生对于中西方的某种共同性的理解:“西方模型只有在历史的意义上说是西方的,但在社会学的意义上说,则是全球性的。”(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页。)
    15如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夫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国家政治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是以建国之基,当发端于心理。”(《孙中山全集》(第六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4页。)此外,近代学人朱执信亦有“心理的国家主义”之说。
    16[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40页。
    17[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82-83页。
    18[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731页。
    19[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译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210页。梁启超先生也有类似的论述:“国家也者,对待之名辞也。标一现象而名之曰某国,是必对于他国然后可得见。犹对人而始见有我也。”(《饮冰室合集》,“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卷26,第134页。)
    20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8页。
    21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6页。
    22[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沈原陈育国迟刚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7页。
    23郑永年:政治改革与中国国家建设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2期。
    24[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张东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128页。
    25[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33页。
    26[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35页。
    27[英]彼得-斯特克大卫-韦戈尔:《政治思想导读》舒小昀 李霞 赵勇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7-278页。
    28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1956年版,人民出版社,第324页。
    29[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61页。
    36周光辉彭斌:构建现代国家——以组织化、制度化与民主化为分析视角载《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6期。
    37黄国华: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国家”观载《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
    38刘伟:迈向现代国家——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国家政权建设的回顾、总结与展望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39对此的详细梳理,参见:贺东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成就与经验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此外制度经济学对于现代国家构建问题的探讨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视:“如果将韦伯、埃利亚斯以及奥尔森的概念结合在一起,似乎可以概括出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40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载《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对于现代国家的这一理解后又增添了“民生—国家”维度:“现代国家同时也是实行现代经济的国家,笔者把它称之为民生—国家,“民生—国家”主要指以现代经济为基础,承担发展经济并解决民生公共品和促进民众福祉为重任的国家,与实行传统经济的国家相区别。”(叶本乾: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均衡性分析:三维视角载《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45高全喜:国家理性的正当性和在?载《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46郑永年:《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郁建兴何子英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47业有的从这一角度对中国现代国家构建进行独特而深刻探索,见:林尚立: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反思载《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9月,第5期;林尚立:国家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与实践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林尚立:社会主义与国家建设——基于中国的立场和实践载《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6期等。
    48张英洪:公民权:现代国家最基本的公共品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49周光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1期
    50林尚立:社会主义与国家建设——基于中国的立场和实践载《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6期。
    51当然,虽然多数人称谓的形成并不仅仅如此规整、显露及强烈,但其基本的逻辑还是类似的,只不过“群”字或由它词代替,缀上的感情色彩或许也以它词轮换,更或许并不显于称谓本身之中而已:“在那些自称保守主义或者对群众时代的到来惧怕的人来说,人民(people)、群众(crowd)和暴民(mob)几乎是没有区别的。在他们看来,这些词汇都是暴民的别称。它们之间如果有区别的话,那么他们就会用‘人民’来指称那些一反常态而为共同事业积极合作的人们;‘群众’则指那些一反常态而消极被动、需要领袖发动来完成共同事业的人们;‘暴民’则是当他们制造混乱以及处于危险关头寻找自己领袖时的正常称呼。”J.S.McClelland.The Crowd and the Mob-From Plato to Canetti转引自郭为桂:《大众民主:一种思想史的文本解读与逻辑重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52[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0页。
    53[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8页。
    54[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7页。
    55同上,第8页。
    56对于西方政治思想中有关多数人的“品行低劣”论述的详细梳理和总结,见郭为桂:《大众民主:一种思想史的文本解读与逻辑重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2-63页。
    57J.S.McClelland.The Crowd and the Mob-From Plato to Canetti转引自:丛日云: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载《政法论坛》2005年3月。
    58帕利奥洛格:《卡佛尔》转引自:[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3页。
    59丛日云: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载《政法论坛》2005年3月。
    60同上。
    6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1956年版,人民出版社,第325-326页。卢梭也发出了类似的呼告:“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会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1页。古斯塔夫-勒庞对于托克维尔关于平等与民主充满诗意的呼唤乃至警示都更添了一份深重:“当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谈到人们对平等的普遍渴望时,他没有意识到他所预言的那种平等将要终结,人们将重新划分等级,这种划分的惟一基础就是人们拥有的美元数量。在美国不存在其他的等级,而且,确定无疑的是,总有一天,欧洲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形。”[法]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佟德志刘训练译吉林人们出版社,2004年版,第260页。
    62[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70-471页。
    63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载《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37-38页。
    64《列宁选集》(第三卷),1995年版,人民出版社,第446页。当然,虽然说对于多数人解放的价值理想一致,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由其思想所指导的政治现实中,对于作为多数人的人民、群众以及人民群众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背景下赋予了不同的涵义,多数人具体的解放方式、所依靠的力量等也不尽相同,这里主要就多数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关联性问题进行概括性的阐述,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论述,见后文。
    65金耀基:中国现代的文明秩序的建构: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载刘军宁等编:《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43页。
    66[美]周锡瑞:《孙中山的时代——从义和团到辛亥革命》载中国孙中山研究学会编:《孙中山和他的时代:孙中山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5页。
    67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36-237页。
    68当然,“人民”、“大众”或者“人民群众”的合称也常常被用来对于多数人进行概括和称谓,不过,“群众”及其所引发的“群众路线”的逻辑却更加鲜明、更具特色地将中国自近代以来的政治发展历程中对于多数人的解放诉求及其方式展现出来,由此,通过对于中国式的“群众”的理解便可更好地领悟中国自近代以来政治形态和现代国家构建的特有过程和逻辑。
    69丛日云: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载《政法论坛》2005年3月。
    70同上。
    71李剑鸣:“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载《历史研究》2009年第1期
    72同上。
    73[美]罗伯特-A.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74[美]查尔斯-蒂利:《民主》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2页。
    75[美]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霞等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475页。
    76对群众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之间关联性的思考还包括: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国家构建方式和路径能否以及如何体现多数人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多数人的群众与阶级和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关系如何?群众、阶级以及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关系逻辑能否以及如何实现国家构建和政治发展为多数人服务的要求?中国的国家构建如何在群众与公民这双重角色中实现应有的权衡和转换,从而既保证国家和政治的制度化与稳定性,又使得国家构建所体现的人类政治生活为多数人服务的主题能够得到更好和更加中国化的实现?对于这些问题的阐发,详后。
    77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载《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5-326页。
    78孙中山:《在广东省第五次教育大会上的演说》,载《孙中山全集》(第五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61页。
    79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4页。
    80对此,列宁曾作了深刻的阐述,在评价孙中山先生对于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这一问题的思考时,列宁指出,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兼具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的双重特质:“孙中山的纲领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它充分认识到‘种族’革命的不足,丝毫没有忽视政治问题,或者说,丝毫没有轻视政治自由或容许中国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改革’、中国立宪改革等等并存的思想。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以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但是在这位中国民粹主义者那里,这种战斗的民主主义思想首先是同社会主义空想、同使中国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即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其次是同宣传和实行激进的土地改革的计划结合在一起的。后面这两种思想政治倾向正是构成具有独特含义的(即不同于民主主义的、超出民主主义的)民粹主义的因素。”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载《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293页。
    81这正如列宁在批判孙中山先生社会革命思想中的民粹主义因素时,对其革命民主主义内核所作的期望那样:“由于在中国将出现更多的上海,中国无产阶级也将日益成长起来。它一定会建立这样或那样的中国社会民主工党,而这个党在批判孙中山的小资产阶级空想和反动观点时,大概会细心地挑选出他的政治纲领和土地纲领中的革命民主主义内核,并加以保护和发展。”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载《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6页。
    82《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4页。
    83[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页。
    84[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刘敬坤,叶宗敭,曾景忠,李宝鸿,周祖羲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8页。
    85Edward Hammond. Marxism and the Mass Line. Modern China Vol.4 No. 1,January 1978,p3-24.
    86同上。
    87[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刘敬坤,叶宗敭,曾景忠,李宝鸿,周祖羲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18页。
    88引自:J.P.哈里逊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编译处编:《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论点摘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262页。
    89Edward Hammond.Marxism and the Mass Line. Modern China Vol.4 No.1,January 1978,p3-24.
    90[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91Edward Hammond.Marxism and the Mass Line. Modern China Vol.4 No. 1,January 1978,p3-24.
    92Peter Zarrow.China in War and Revotion 1895-1945.Routledge,2005,p335.
    93邹谠:论中共政党国家的形成与基础载《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3页。
    9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拉塞尔-J.多尔顿小G宾厄姆-鲍威尔卡雷-斯特罗姆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第八版)杨红伟吴新叶方卿曾纪茂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72页。
    95分别见:景跃进:“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涵、结构与实践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王建华:群众路线:民主的中国路径——以陕甘宁边区为个案载《人文杂志》2008年第6期;王绍光:毛泽东的逆向政治参与模式——群众路线载《学习月刊》2009年第23期;田成有:《司法群众路线之认识》载http://www.dffy.com/faxuejieti/ss/200905/20090529191941.htm;隋从容:论毛泽东“公安工作也要走群众路线”载《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赵建民张淳翔:“从群众路线到有限多元:中国大陆立法听证制度之发展”载《中国大陆研究》第50卷,第4期等。西方学者也从具体问题和领域审视“群众路线”,参见Joshua S.Hom.Health Care in China. Anglo-ChineseEducational Institute,1976; Patricia Wang. The Chinese Health System and the Mass Lin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Department of Politics,1988; Dan Schwartz. The Mass Line as Consumer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inese Approach and "Western" Health Education Principl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Vol.20,No.3,1977; Tin-wai Leung. The workings of the "mass line" theory as a communication process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August 8-December 31,1966,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1972;Lowell Dittmer. Mass line and "mass criticism" in China:an analysis of the fall ofLiu Shao-ch'I. Asian Survey, Vol.13, No.8.Aug.,1973; Mitch Meisner. Dazhai:The Mass Line in Practice. Modern China.Vol.4, No.1, Jan.,1978.等。
    96Yu Liu.Form the Mass Line to the Mao Cult:The Production of Legitimate Dictatorship in Revolutionary China.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Columbia University,2006. pp.395.
    97同上,pp.52-60.
    95既有有关这一主题的专门论文只见:郭为桂:群众路线与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东南学术》2011年第4期)文中,作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迄今已走过了革命建国、运动治国与执政兴国三个阶段。”进而指出:“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都始终以‘群众’作为自己行使历史使命的参考群体,群众路线因此对中国国家建构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作者看来,“毛泽东治理中国时代,运动治国的方略虽然带来一系列问题,但客观上仍基本实现了国家政权对社会的高度动员和深度控制,完成了国家一体化的目标”,而“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的国家建构逐步恢复到常规化的理性化的轨道上来,群众路线总体上演化为惠民亲民的政策主张。囿于群众路线作为沟通国家与社会之路径的一些窒碍,中国国家建构下一步的任务需要从制度上解决与群众的联系问题。”就此文而言:首先,作者认识到并明确指出“群众”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国家构建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群众路线”对于国家构建的特殊意义,这是对二十世纪中国国家转型和政治现代化的深刻理解;其次,当然,以一篇论文的篇幅,此文只是一般性地论述了群众路线对于群众动员和党建国家的重要意义及其所面临的相应问题与未来走向;最后,应该看到,此文的理论逻辑主要源自邹谠先生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以及国家转型的理论设想,有关邹谠先生这一理论设想的内容、价值以及本文对于这一未经拓展的理论设想的研究,详后。
    99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页。
    100学界对于citizenship有不同的译法,本文取之以“公民身份”。
    101T.H.马歇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载[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著:《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刘训练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1页。
    102同上,第11页。
    103同上,第13页。
    104巴里-辛德斯:现代西方的公民身份载[英]布赖恩-特纳编:《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郭忠华蒋红军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26页。
    105[英]德里克-希特著:《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7页。
    106布赖恩-特纳:公民身份理论概要载[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著:《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刘训练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0页。
    107同上,第317页。
    108T.H.马歇尔:福利资本主义的价值及再思考载[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著:《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刘训练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3-124页。
    109巴特-范-斯廷博根:迈向全球生态公民身份载巴特-范-斯廷博根编:《公民身份的条件》郭台辉译郭中华校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160-161页。当然,黑格尔“公民——现代国家”逻辑主导下的历史终结论以及受其影响的福山“自由民主——市场经济”逻辑主导下的历史终结论更深刻地展现了这一问题,但因本文关注点不在于此,不就这一问题作深入论述。
    110汤姆-巴特摩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四十年回眸载[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著:《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刘训练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7页。
    111[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6页。
    112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113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114同上。
    115同上,17页。
    116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页。
    117同上,16页。
    118[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页。研究欧洲国家转型的巨擘查尔斯-蒂利也发出如此的期盼:“我最大的希望是,中国学者做出的严肃的历史比较工作将不仅刷新我们队中国历史的理解,也能刷新我们在全球时空范围内对国家演化的理解。”([美]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中文版序。)
    119下述有关“从公民构建国家”与“从群众构建国家”的四个方面的差异,前两个方面的差异邹谠先生在其论述中已经提及,不过没有进行深入的阐释,后两个方面的差异由本文提出并论证。
    120来源:百度百科。
    121T.H.马歇尔:福利国家的社会选择载[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著:《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刘训练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5页。
    122[英]德里克-希特著:《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5页。
    123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页。
    12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125[英]德里克-希特著:《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8页。
    126[美]乔治-霍兰-萨拜因著[美]托马斯-兰敦-索尔森修订:《政治学说史》(下册)盛葵阳崔妙因译南木校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814页。
    127T.H.马歇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载[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著:《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刘训练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128[美]费正清:《观察中国》傅光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126页。
    129[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130同上,第296页。
    131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132[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1页。
    133[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2页。
    134[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2-53页。
    135[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136景跃进:“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涵、结构与实践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37[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页。
    138[美]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139[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4页。
    140[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9页。
    141丛日云:构建公民文化——面向21世纪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主题载《理论与现代化》1999年,第12期。
    142T.H.马歇尔:“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载[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著:《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刘训练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6-27页。
    14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144[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沈宗美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页。
    145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页。
    146本章第一节核心内容发表于《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年第11期;第二、三节核心内容发表于《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年第1期。
    147《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2页。
    148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注释。
    149[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150[美]约翰-布莱恩-斯塔尔:《毛泽东的政治哲学》曹志为 王睛波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页。
    151《邓子恢文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9页。
    152《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2页。
    153《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5页。
    15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12页。
    155《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2页。
    156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无产阶级的存在从根本上说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而中国共产党则更加强调无产阶级的政治观念和道德水平:“事实上,毛泽东将自己带入了一个理论困境。他早年来源于马克思唯物主义社会阶级学说的观念有极为牢固的基础,但是他后来依赖‘人民’概念,并把它看成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显著群体。这样就使一个人的政治观念取代了其经济生活,成为决定他(她)是‘人民之成员’还是‘人民之敌人’的标准。而在观点上何为‘正确’又何为‘错误’的最终裁决者,则是毛泽东本人。在‘文化大革命’临近的时候,毛泽东恢复了阶级标签的使用,然而他却保留了是由其观念正确与否而不是由其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阶级属性的基本观点。”([美]约翰-布莱恩-斯塔尔:《毛泽东的政治哲学》曹志为王晴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中文版序言。)加之中国共产党对于群众价值的发掘和肯定,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中国革命中与群众之间的亲缘性尤为突出。
    157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注释。
    158John Wilson Lewis, Leadership in Communist China (Ithaca, NY:Cornell,1963), pp.54-5.
    159《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8-339页。
    160《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页。
    161《邓中夏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2页。
    162如前所述,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论中,阶级属性不仅仅由某一阶级、政党的经济基础及其组成人员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还与某一阶级、政党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取向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群众观点”以及“群众路线”的提出不仅使得无产阶级及共产党的阶级属性由经济基础向价值理念倾斜,亦使得共产党在保持与无产阶级的关联性之外,与群众发生了更为密切的联系。
    163《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164《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92页。
    165同上,354页。
    166《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76页。
    167《胡乔木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3-154页。
    168Edward Hammond.Marxism and the Mass Line. Modern China Vol.4 No.1,January 1978,p3-24.
    169Edward Hammond.Marxism and the Mass Line. Modern China Vol.4 No.1,January 1978,p3-24.
    170《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8-204页。
    171同上,第354页。
    172谢忠厚主编:《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资料选编》(上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页。
    173《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92页。
    174同上,第343页。
    17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97页。
    17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17页。
    18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42页。
    18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32页。
    182景跃进:“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涵、结构与实践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83《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23页。
    18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页。
    185陕西省委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76页。
    186Peter Zarrow.China in War and Revotion 1895-1945.Routledge,2005.pp335..
    188《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
    18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223页。
    19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13页。
    19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25-126页。
    19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
    193[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刘敬坤,叶宗敭,曾景忠,李宝鸿,周祖羲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6页。
    194《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5页。
    195“群众路线”要求在党和群众之间实现互动的权衡,当被领导者对于领导者的单向服从的组织原则被过分强调时,其就违背了“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因而形成对于民主集中的一般组织原则的某种改变,正如建国后中国军队的正规化趋势对于原有组织原则的改变所反映的那样:“在50年代,30年代和40年代游击战的组织原则和战术原则被搁置一旁,采用了具有正规军特点的原则。建立了正式的军衔制。民兵的地位降低,彭德怀建议以更为正规的预备役制度取而代之。早期的‘军事民主’不见了,更强调军阶等级和军事纪律。”([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页。)
    196《周恩来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4页。
    19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198[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主义中的民粹主义倾向》载萧延中主编:《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73页。
    199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95页。
    200Raymond L. Whitehead.Love and Struggle in Mao's Thought (Maryknoll, NY:Orbis Books,1977), p.19.
    20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84-985页。
    20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6页。
    203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档案馆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47页。
    204《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45页。
    205《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5-429页。
    20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03-504页。瞿秋白也将这样的辩证法称为表面上自相矛盾但实际上很有道理的逻辑:“为着要消灭‘国家’,一定要先组织一定时期的新式国家,为着要实现最彻底的民权主义(也就是无所谓民权的社会),一定要先实行无产阶级的民权。这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际上很有道理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所谓辩证法——使我觉得很有趣。”(瞿秋白:多余的话载《瞿秋白文选》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120页。)
    20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01-402页。毛泽东曾经如此描述多样的二重性:“闹事,出乱子,都不好吗?罢工、罢课、游行、情愿、闹事的二重性。匈牙利事件的二重性。反苏反共事件的二重性。生人死人的二重性。美国不承认我们的二重性。出现几篇错误文章的二重性。没有大作品、好影片的二重性。物极必反,不及则不反。中国人穷与愚(不识字)的二重性。外国人富与智(文化高)的二重性。如果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也有二重性。”(《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313-314页。)
    20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20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74-75页。
    210[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308页。不限于“群众路线”,这种“辩证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政治的基本特质及有效性获致的基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1943年给毛泽东思想贴的标签——是两条相互对立趋势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顺理成章的,这包括:革命的冲动与对社会政治现实的审慎尊重;阶级斗争与群众路线;精英领导与民粹主义(populism);军事权力与政治挂帅;由使用强制权力实现的支配与通过说服实现的霸权(或政治、知识、文化与道德领导权);群众动员与组织控制;以及最后,政治对社会的渗透与社会团体自己理解的利益。毛泽东思想的有效性恰恰来自这种并不顺理成章的综合,这种综合由理解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赋予理论合理性,并由这两条战线的斗争给予政治的合理性。”(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2页。)
    211不止群众,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也表现出理想性与现实性两个方面,即党对于群众的领导既是唯一和必然的选择,又并非“天生”而成:“我们说,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唯一领导者,这只是说只有共产党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并不是说共产党是天生的领导者,因此群众必须服从他的领导。”(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献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40页。)当然,这里党的领导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与群众的理想性和现实性分别对应,因此本文这里只对群众进行“理想价值”与“现实利益”的论述并由此考察“群众路线”辩证逻辑的生成和表现。
    212《邓子恢文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8页。
    213同上,第135页。
    214[美]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霞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215《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92页。
    21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页。
    217《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43-344页。
    218John Wilson Lewis.Leadership in Communist China (Ithaca, NY:Cornell,1963), pp.71-2.
    219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二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141-142页。
    220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第277页。
    2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七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页。
    222《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12页。
    22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0页。因此,群众的“自觉”与“自发”并不是党放弃领导的理由,相反,其更是与党的领导共生共存的,否则“群众的自愿和需要,变成了领导上的自流,表现在各项工作拉尾巴,件件结束不清,什么工作都是有头无尾。”(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第195页。
    22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五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41页。
    225同上,第85页。
    2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8页。
    227《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75-76页。
    2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70页。
    229《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95页。
    230《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0-251页。
    231[美]道德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226页。
    23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页。
    233同上。
    234景跃进:“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涵、结构与实践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35Dick Wilson. editor's introduction. Mao Tse-Tung in the Scales of History (Cambridge, England:Cambr 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pp.4-5.
    236 Graham.Young.On the mass line. Modern China.Vol.6, No.2, Apr.,1980.pp.237.
    23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63页。
    238《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4页。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科学”与“艺术”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政治作为一种科学即政治生活可以而且必须遵循客观世界发展的辩证逻辑规律,必须通过在政治生活中对于这一规律的理解从而实现政治的科学化,而无论是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对于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把握以及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等都必须经由政治生活的领导者的深刻洞察与权衡,这一洞察与权衡本身就是一种复杂而艰巨的艺术。
    23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01页。
    240[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页。
    241《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7-358页。
    242戴立兴:《政党与群众:中国共产党执政考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243[美]约翰-布莱恩-斯塔尔:《毛泽东的政治哲学》曹志为王晴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244《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9页。
    245同上,第355页。
    246《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1页。
    247《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55页。
    248John Wilson Lewis. Leadership in Communist China (Ithaca, NY:Cornell,1963), p.75.
    249Edward Hammond. Marxism and the Mass Line. Modern China Vol.4 No. 1,January 1978,p3-24.
    251[美]斯图尔特-施拉姆: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载萧延中主编:《国外学者论毛泽东》(第一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252[美]约翰-布莱恩-斯塔尔:《毛泽东的政治哲学》曹志为王晴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诸如此的论述很多,如胡乔木强调“群众路线”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关于共产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可能来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和“工人阶级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的思想。而毛泽东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点,则出自他的首创。”(《胡乔木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05页。)迈斯纳和施拉姆强调“群众路线”与列宁和斯大林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毛总是表示相信群众的自发性和智慧,这却是列宁既不具有也不曾表示过的。”([美]莫里斯-迈斯纳载萧延中主编:《国外学者论毛泽东》(第一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毛对领导总的看法和列宁有着重大差别,更不用去说斯大林了。一方面,中国般比苏联更强调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向群众学习。另一方面,毛强调群众要积极参与,而这个“群众”首先是指中国的农村群众。”([美]斯图尔特-施拉姆载萧延中主编:《国外学者论毛泽东》(第一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16页。)
    253[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935页。
    25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180页。
    255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页。
    256[美]本杰明-I-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陈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25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427页。
    25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432-433页。
    25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55页。
    26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458页。
    261同上,第635页。
    262[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37页。
    263作为“群众路线”主要创造者的毛泽东较早地肯定了农民群众在党的正确认识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农民的眼睛,全然没有错的。谁个劣,谁个不劣,谁个最甚,谁个稍次,谁个惩办要严,谁个处罚从轻,农民都有极明白的计算,罚不当罪的极少。”(1927年3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26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111-115页。
    265同上,第214页。
    266同上,第230页。
    26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90页。
    268同上,第53页。
    269同上,第380页。
    27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页。
    271同上,第287页。
    272对于中共“群众路线”称谓(而非后来意义上的“概念”)产生时日的考据与争论,见施光催:李立三最早提出群众路线的概念载《毛泽东思想研究》1991年第4期;王德木:周恩来最早提出“群众路线”的概念载《毛泽东思想研究》1992年第2期。
    27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六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94页。
    27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06页。
    277[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
    27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711页。
    279[美]本杰明-I-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陈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页。
    28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13页。
    281[美]本杰明-I-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陈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英文第三版序。
    28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9页。
    28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374页。
    28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28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18页。
    28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203页。
    287因此,毛泽东的这一创造既源自现实的压力又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逻辑,现实的压力使作为基本群众的农民的重要性越发提高,而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则使毛泽东没有完全地回归农民意识,失却党的先锋队色彩:“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最初进行的工作是组织城市工人。为什么又以农民斗争为中心了呢?我认为这与其说是思想发展的结果,倒不如说是政治环境变化的结果好一些。同样,我想他重视军事方面,提出农村根据地理论等,也都不是理论发展的结果,而是革命运动所处的环境产生了那种观点。然而,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把那种新观点和新经验吸收到自己的思想中,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拥有马列主义的理论前提。他从30年代后期就通过延安时代逐渐改变了他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的含义。”([美]本杰明-史华兹[日]中嵨岭雄:《美日学者对谈录——关于毛泽东思想起源问题的讨论》载萧延中主编:《国外学者论毛泽东》(第二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288《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2页。
    289同上,第109页。
    290同上,第110页。
    291同上,第111页。
    292同上,第115页。
    293详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94《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7-268页。
    29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315页。
    296同上,第384页。
    297同上,第615-616页。此外,作为较早关注党的群众工作的领导人,张闻天指出不仅要教育和说服群众,还应向群众学习:“要使我们党真正能够变为群众的领导者,我们不只要教育群众,说服群众,而且要跟群众学习。”(《张闻天文集》(第一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376-377页。)
    29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415页。
    299一九二九年八月五日《陈独秀关于中国革命问题致中共中央信》载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735页。这一时期党的其他领导人也提出了类似的“到群众中去”的口号,如李立三在一九二九年提出:“做群众工作,是要到群众中去,是要唱群众能听得懂的调子,才能引起群众的同情,才能使群众和唱起来。决不是坐在外面,唱一些‘阳春白雪之曲’,群众莫名其妙,或许还会以为这是一些疯子,决不敢亲近我们了。”(李立三:目前政治形势的分析与我们的中心任务载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670页。)在此文中,李立三还提出要完成一本《怎样争取群众?》的著作:“至于正确的分析了目前的革命形势以后,自然更迫切需要对于战术与策略以及运用方法的详细的解答,我预备继续写一本《怎样争取群众?》的小册子,来完成这个任务。”当然,毛泽东真正将这一目标现实化了。)张闻天在一九三三年也提出:“新的领导方式的最主要的表现,不是去看这个县委的书记是不是在家,各部工作人员是多是少,有无开会的议事日程等等,而是要看党在群众中的领导作用,要看党是否能灵敏的反映下面的群众情形,很迅速的解决群众的迫切问题,动员与组织群众来响应党的每一号召。”(张闻天:学习领导群众的艺术载《张闻天文集》(第一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373页。)
    30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九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30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313页。
    30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九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90页。
    0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81-82页。
    04同上,第320页。
    30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377-378页。
    30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六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6-67页。
    307[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308Townsend, R. Jame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P.57.
    309Lowell Dittmer. Mass line and "mass criticism" in China:an analysis of the fall of Liu Shao-ch'i.pp.774.
    310[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3页。
    311[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31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拉塞尔-J-多尔顿小G宾厄姆-鲍威尔卡雷-斯特罗姆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第八版更新版)杨红伟吴新叶方卿曾纪茂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72-473页。
    313[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314[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3页。
    315本章核心内容发表于《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年第2期。就政党与现代国家的一般关系而言,往往是政党通过竞争性选举,进而代表社会执掌国家政权,成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角色的来源和基础与一般意义上的执政党不同,更重要的是,党的执政角色与其领导地位有着密切的关联,本论文这里着重考察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政党领导”概念,但需要指出的,本文并未否定和忽略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角色,而只是试图从“群众路线”出发,通过梳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党领导”概念,进而更好地考察“从群众构建国家”这一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独特理路。
    316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3页。
    317恩格斯:《恩格斯致格-特里尔》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685页。
    318[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沈宗美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5页。
    319《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320同上,第414页。
    321杨炳章:《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郭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322《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9-412页。
    323《周恩来选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8页。
    324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325陈永发:《中国七十年近代史》(上)联经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32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32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35页。
    32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80页。
    3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5页。
    33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37页。
    332《邓中夏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2页。
    333Peter Zarrow.China in War and Revotion 1895-1945.Routledge,2005,p325.
    334《周恩来选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335《周恩来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6页。
    336[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79-280页。
    337[美]本杰明-I-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陈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
    33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编译处编:《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论点摘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316页。
    3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64页。
    34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738页。
    341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第387页。
    34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24页。
    343同上,第63页。
    34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711页。
    345一九二六年底,中国共产党还是以工人成分为主体,“工人的成分是占大多数,约百分之六十;农民占百分之十一·七五;知识分子及其他占百分之二七·三五。”(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五日:《中央局报告(十、十一月份)》载《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第504页。)而到一九二八年,这一现象便发生了根本性的 变化,“在这半年以来本党的组织确有极大的发展,改造组织也有相当成绩,但是发展的阶级成分几乎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农民同志,城市的发展非常迟缓……”(一九二八年五月是八日:《中央通告第四十七号——关于在白色恐怖下党组织的整顿、发展和秘密工作》载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06页。)
    346一九三二年九月十五日:《中央关于目前农民斗争的形势与我们的任务的决议》载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79-480页。当然,“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语义的模糊性推动了这一转变:“早在毛以前很久,中国人在吸纳马克思主义时,就碰到一些关键字眼。例如马克思用的‘普罗列塔里亚特’这个词,在西方思想中联系着城市生活,特别指19世纪初期西欧工业化中生活在恶劣条件下的工厂工人。但是中文翻译则用了‘无产阶级’几个字,意思是‘没有财产的阶级’,可以指城市的,也可以指农村的极穷苦的人,实际上在中国主要是指后者。这样,欧洲的普罗列塔里亚特,在中国自然而然地指农村的贫农和无地的雇农。就算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使用马克思主义术语时字音和莫斯科马克思主义者一样,当他们向中国学生和普通人民传播时,还是带着微妙的差异。”([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300页。)
    34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03页。
    348[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349[美]本杰明-I-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陈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350[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9页。
    351陕西省委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75页。
    352《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94-395页。
    353《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4页。
    35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42页。
    35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27页。
    35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五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70-571页。
    35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23页。
    358Edward Hammond.Marxism and the Mass Line. Modern China Vol.4 No. 1,January 1978,p3-24.
    359《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上)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36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39页。
    36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71页。
    362《湘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19页。
    363《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37页。
    364景跃进:“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涵、结构与实践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36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60-61页。
    36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献选集》(第七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55页。
    367H.Arthur Steiner.Cuttent "mass line" Tactics in Communist China.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 45, No.2,Jun.,1951.pp.423.
    36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06-1207页。
    369[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225页。
    37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37页。
    37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10页。
    372[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
    373[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99-301页。
    374陈耀煌:《共产党-地方精英-农民——鄂豫皖苏区的共产革命(1922—-1932)》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中华民国九十一年十二月初版,第414页。
    374《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下册)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426-427页。当然,正如这一指示中已经提出的那样,当时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认识到了思想教育和“群众路线”(主要是指“充分的群众工作”、“经过群众”)对执行党内纪律的重要性:“同志在工作上犯了错误,党只有耐心去教育说服他们,只有从工作的过程中逐渐指出并纠正同志们,这样才能锻炼更有经验和更强健的工作干部,这样纪律才有更积极的意义,我们要坚决反对‘非常手段’的恐怖纪律,这绝对违反了布尔塞维克的积极精神,失去了铁的纪律的积极意义,只有流氓无产阶级的集团——土匪绿林伙伴,才使用这种手段,党用这种纪律不仅不能教育同志,相反的,只有日益破坏我们的团结,消失我们的党,因此以后要绝对的反对非常的恐怖纪律,至于同志们叛变或自首,已经投入到反革命的阵线里去了,我们只有开除了他的党籍,经过群众的路线以对付反革命派的手段对付他……”(一九三零年三月十八日《中央告商城县全体同志书——商城党过去的错误及目前形势下的任务》载《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上册)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437页。)然而,“群众路线”的真正成熟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执行党内纪律、党的内部整肃的积极作用只有到延安时期才真正实现了。
    376《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下册)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363页。
    377陈耀煌:《共产党-地方精英-农民——鄂豫皖苏区的共产革命(1922—1932)》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中华民国九十一年十二月初版,第378-379页。同样,如中央革命根据地对AB团认识的模糊性和主观臆断:“固然AB团混合各机关以实行其阴谋的,是有的,但是确实如中央指示当时把AB团的力量估计得太大,看得太神秘,以致弄得脚忙手乱,……如夜间说梦话,不挑禾草,不去开会(胜利县)因家中有困难,不愿意出席全苏会(兴国)……等认为是AB团而被扣,因之造成动辄得咎的形势,弄得人人自危,噤若寒蝉,因之提拔干部,调动工作,大部分人都是啼啼哭哭,不愿意去,因为到一干部,都有被供的可能,到一新的工作地,一有错误即有被指为AB团的前途,在打AB团最激烈的时候,两人说话,都可被疑为AB团,所以彼时的党团员如果没有上级来人参加,都不敢开会……”(《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79-480页。)
    378以江西苏区的肃反为例:“过去肃反工作,缩小在拘捕、审讯、处置这三种范围以内,侦探工作完全没有进行。所有AB团的破获完全是根据犯人的口供去破获的,并没有耐心去考察犯人的口供和搜查旁证,审犯人的技术,全靠刑审,在省保卫处,有所谓软硬并施办法,软要诚恳,硬要庄严。所谓诚恳者,就是用语言骗出犯人口供,如果此方法行不动,即开始用硬的方法,亦有先硬后软的,而不是固守不变的。所谓硬的方法,通常捆着双手吊起,人身悬空,用牛尾竹去打,如仍坚持不供的,则用香火或洋油烧身,甚至有用洋钉将手钉在桌上,用篾片插入手指甲内,在各县的刑法种类,无奇不有,……处决人犯有一小部分是在群众大会处决,其余都是借口群众怕死老,于夜间处决,如省保卫处曾于一夜处决六十个保卫队,兴国一夜处决三四十个,处决之后少有宣布罪状的,因之破获AB团虽多,而群众对于AB团的罪恶,尚没有深刻了解或认识,所以不能发动群众起来反AB团,处决犯人,间有残酷办法,剖腹剜心(各县都有此现象),尤其是被AB团所篡窃的肃反机关,故意用残酷手段,或处决后不收尸,另一方面,他们作反宣传,造成群众恐怖,犯人处决与释放,都是由各级保卫处专断的执行,并不经过政府与上级的批准。”(《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78-479页。)
    379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63页。
    380《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08页。
    38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19页。如前文所述,在不同的领导者与群众之间存在着三种意义上的“群众路线”,“整风运动”主要是通过对于作为党内“组织路线”的“群众路线”的诉诸,以求更好地落实作为“政治路线”的党与党外群众之间的“群众路线”:“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正 确的政治路线应该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为使这个路线真正从群众中来,特别是真正能到群众中去,就不但需要党和党外群众(阶级和人民)有密切的联系,而且首先需要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内群众(干部和党员)有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需要正确的组织路线。因此,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各个时期既然规定了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治路线,同时也就规定了服务于这一政治路线的联系党内党外群众的组织路线。”(《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84-985页。)
    382[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94页。
    38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79页。
    384《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83页。
    38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93-94页。
    386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0页。
    38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7页。
    38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89-90页。
    389《彭德环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9页。
    390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三册)现代史料编刊社,1989年版,第103页。
    391《德性统治:“文化大革命”中领袖与党的宏观透视》载[美]本杰明-I-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陈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194页。
    392[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132页。
    39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3页。
    394《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11页。
    395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十二辑)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194页。
    396[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3页。
    397[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0-211页。
    398[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409页。
    399《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49页。
    400《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24-325页。
    401[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3页。
    402[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7页。
    403应该看到,就理论探讨意义上的认识论而言,远离社会大众的少数研究者并非不能形成对历史和现实正确而深刻的认识,然而如前所述,中国共产党并非一个单纯进行理论研究的小团体,而是群众性的革命政党,党的目标是动员和争取群众。因此,对党而言,正确的认识论便意味着党能够在理解群众的基础上找到贴近和领导群众最合适的方法;反之,党动员群众的现实压力使得党对于正确认识的理解主要定位于能否感知和洞察群众心理及其最真切的状况。从这一意义上说,党的认识论与领导方法虽然属于“群众路线”不容层面的内容,但认识的开展已经属于党的领导过程了,“许多做领导工作的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个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页。)
    40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40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129页。
    406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这里只是从理论层面总结党的领导方法,至于这一领导方法在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中的表现和运用,本文后续章节在“争取群众”、“构建民主”以及“政策推行”等内容中有具体细致的论述。
    407《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5页。
    408同上,第1095-1096页。
    410与“政党—国家”这一表述国家形态的概念类似的概念有“政党国家”、“党治国家”等,而偏重于表述“政党—国家”的政治形态的概念则有“党国体制”、“以党治国”等——这些不同概念在多数时候是通用的。
    411[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4-78页。
    412于一夫:“以党治国”面面观载《炎黄春秋》2010年第7期。
    413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414[美]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霞等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02页。
    415[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页。
    416[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沈宗美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
    42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六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50-451页。
    424《中央革根据地史料选编》(上)江西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91页。
    42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408页。
    42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74页。
    42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82页。
    428[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21页。与之对比,“国民党有一支军队,一个党和一批国家官僚,但从来没有群众,这比战争给国民党带来的灾难更为深重,使它在抗战时期就失去了活力和真正实现其统治的能力。”([美]齐赐生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编译处编:《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论点摘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232页。)
    429《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43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15-616页。
    43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页。
    432《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36-637页。
    433[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5页。
    434陈耀煌:《共产党-地方精英-农民——鄂豫皖苏区的共产革命(1922—-1932)》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中华民国九十一年十二月初版,第292页。
    43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275页。
    43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六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79页。
    43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31页。
    438《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8-259页。
    439《湘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8页。
    440[美]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霞等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0-31页。
    441张昭国:国民党“以党治国”思想对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影响载《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442陈明明:《党治国家的理由、形态与限度——关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讨论》载陈明明主编:《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页。
    443同上,第240页。
    44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页。
    445[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沈宗美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9页。如前所述,作为党领导群众的“中介”,政权是最核心的,群众团体是最灵活与多样的,而军队——尤其是在革命战争时期——是最有效的,在沟通党与群众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中,政权、群众团体和军队的中介作用是类似的,这种关系在苏维埃时期的典型表述如:“民众便全了解苏维埃是他们的政权机关,职工会、农会等是他们的团体,共产党是他们阶级的先锋队领导者,红军游击队等是他们自己的武力,他们自然会起来拥护自己的政权,自己的团体,自己的阶级领导者——政党,自己的军队了。”(一九二九年九月六日:《江西省委致湘赣边特委工作(综合)指示》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394页。)由此,不将国家构建与群众团体以及军队建设联系起来进而在“党—群众”关系中加以全面的考察,便难以获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构建的根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44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六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524页。
    447[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10页。
    448《湘赣革命根据地》(上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1年版,第532-533页。
    449群众团体和政权在价值、组织原则以及工作中对“群众路线”的遵循和体现见本文第三章、四、五章的具体论述。
    450[美]埃德加-斯诺:《漫长的革命》贺和风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45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1页。
    452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选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47页。
    45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页。毛泽东如此总结上述中共领导下的军队对“群众路线”的遵循和体现:“我们的军队必须在军民关系上、军政关系上、军党关系上、官兵关系上、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关系上、干部互相关系上,遵守正确的原则,决不可犯军阀主义的毛病。官长必须爱护士兵,不能漠不关心,不能采取肉刑;军队必须爱护人民,不能损害人民利益:军队必须尊重政府,尊重党,不能闹独立性。我们的八路军新四军是人们的军队,历来是好的,现在也是好的,是全国军队中一支最好的军队。但是近年来确实生长了一种军阀主义的毛病,一部分军队工作同志养成了一种娇气,对士兵,对人民,对政府,对党,蛮横不讲理,只责备做地方工作的同志,不责备自己,只看成绩,不看见缺点,只爱听恭维话,不爱听批评话。……无论在地方工作中,在军队工作中,无论是官僚主义倾向或军阀主义倾向,其毛病的性质都是一样,就是脱离群众。”(《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4页。)
    454《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6页。
    455《列宁全集》(第三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1页。列宁甚至将俄国共产党、无产阶级以及苏维埃政权等同起来:“当我们说到‘国家’的时候,这国家就是我们,就是无产阶级,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国家就是工人,就是工人的先进部分,就是先锋队,就是我们。”(《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0页。)
    45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03页。
    45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六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216页。当然,让基层农民群众把作为外来物的苏维埃政权视作自己的组织,理解其在政权中的主体地位是十分困难的,这构成这一时期中共领导的“从群众构建国家”的基本困境:“(湘赣边苏区)群众的政治水平线太低,对于政权的认识很薄弱,对于政权的运用,更是不行,所以群众对于苏维埃的认识很微弱,只知道埃政府(埃,边界农民称我为埃,埃政府就是我的政府意思)是他们的政府而不知道‘埃政府’的内容。”(《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9页。)
    458陕西省委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页。
    459《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5-56页。
    460《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7页。
    461《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57页。
    46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拉塞尔-J.多尔顿小G宾厄姆-鲍威尔卡雷-斯特罗姆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第八版更新版)杨红伟吴新叶方卿曾纪茂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71页。
    463本章核心内容发表于《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年第3期。
    46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5页。鲁迅也说:“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效……”(《娜拉走后怎样》)
    465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466[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0页。
    467[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沈宗美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1页。
    468[美]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霞等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15页。
    469[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页。
    470作为“乡村建设学派”的梁漱溟先生在河北定县推行平教会面临困难时曾如此感叹:“本来最理想的乡村运动,是乡下人动,我们帮他呐喊。退一步说,也应当是他想动,而我们领着他动。现在完全不是这样。现在是我们动,他们不动;他们不仅不动,甚且因为我们动,反来和我们闹得很不合适,几乎让我们作不下去。此足见我们未能代表乡村的要求!我们自以为我们的工作和乡村有好处,然而乡村并不欢迎;至少是彼此两回事,没有打成一片。”(《梁濑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75页。)这一感叹既说明争取中国基层农民群众的困难,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应对农村问题,争取农民群众上的独特和成功之处。
    471陈耀煌:《共产党-地方精英-农民——鄂豫皖苏区的共产革命(1922—-1932)》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中华民国九十一年十二月初版,第225页。
    472《湘赣革命根据地》(上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318-319页。
    473《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上)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340页。
    474《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332页。
    476太行革命根据地史编委会:《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之七:群众运动》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98-99页。对于农民群众这一现实本性的了解并没有削弱中国共产党动员群众的要求,而是为其争取群众提出了更为复杂和艰巨的挑战:“纵然我们能这样百分之百的宣传,群众中还不会根本洗尽一切怕死、犹豫、想占便宜的心理,每个革命者必须了解这不是群众的罪恶。这当中只有共产党很耐心不厌烦的告诉工农群众如何使用自己的武器,如何才能消灭敌人,这样从各方面的工作来提高他们英勇杀敌勇敢作战的精神。自下而上的和群众打成一片,有组织的用群众的压力和雇工会、贫农团的力量来动员群众——这样才能使广大群众跃进实际的斗争中来。”(《川陕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出版,第352-353页。)
    477《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下册)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525页。从这一意义上说,“干部决定一切”源于干部对于群众、对于争取群众的决定作用,“除了直接为群众所需要的提高外,还有一种间接为群众所需要的提高,这就是干部所需要的提高。干部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他们所受的教育一般都比群众所受的多些;比较高级的文学艺术,对于他们是完全必要的,忽视这一点是错误的。为干部,也完全是为群众,因为只有经过干部才能去教育群众、指导群众。如果违背了这个目的,如果我们给予干部的并不能帮助干部去教育群众、指导群众,那末,我们的提高工作就是无的放矢,就是离开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原则。”(《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3页。)
    478《湘赣革命根据地》(上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601-602页。
    47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九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31页。
    480《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90页。
    481《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6页。
    48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页。毛泽东自己如此论述其在苏维埃时期“调查研究”的成果与价值:“我过去做过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永新、宁冈七个有系统的调查,湖南那五个是大革命时代(一九二七年一月)做的,永新、宁冈两个是井冈山时代(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做的。湖南五个放在我的爱人杨开慧手里,她被杀了,这五个调查大概是损失了。永新、宁冈两个,一九二九年一月红军离开井冈山时放在山上的一个朋友手里,蒋桂会攻井冈山时也损失了。失掉别的任何东西,我不着急,失掉这些调查(特别是衡山、永新两个),使我时常念及,永久也不会忘记。”(《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页。)
    483“一九三一年四月二日毛泽东在《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中,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作了补充和发展,提出‘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页。)
    484《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上)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48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五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08页。
    48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六册)1992年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122页。
    48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114页。
    488《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76-77页。这一时期的国民党也注意到中共从事“调查研究”的内容和技术特点:“民众的调查(1)当地政治状况:A、政治区划。B、旧政治机关的组织。C、政治机关经费来源。D、武装。E、政治机关的罪恶。F、其他。(2)当地经济状况:A、田地分配(收租的占百分之几十,自耕的占百分之几十,收租的又可分地主、宗族、神道、政治四项,看其占若干)。B、田租。C、利息。D、苛捐。E、生产。F、工价(长工、月工、电工、泥水匠、裁缝、理发、女工、童子工、其他)。G、低价(当地各种农产品与外来产品之价格逐一列成一表)。H、新式工业品浸入(列举名称并数目)。I、民众运动情形及其人口之数目。J、党的情形。K、地理(绘出详细地图)。L、土豪劣绅及反动派之姓名住址,资本家之罪恶(内分已捉获及为捉获)。M、妇女儿童状况。N、其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444—445页。)
    489《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二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132页。
    49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73-174页。
    49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7-118页。
    492《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8-309页。
    493同上,第309页。
    494同上,第306页。
    495 2011年11月16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专门谈到党的“调查研究”,并系统论述了“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学习和掌握正确方法,努力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和成效”以及“建立和完善制度,保证调查研究经常化”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一讲话一方面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于“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的持续重视和继承;另一方面,也具体论述到了在新形势下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方式以及实践举措等方面的问题。(详见: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载《学习时报》2011年第11期。)
    496胡锦涛: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载《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316页。
    497《孙中山全集》(第八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67-568页。
    498《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4-565页。
    499《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资料选编》(上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9页。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日,“中央宣传部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中对于培养宣传鼓动工作干部(“布尔什维克的宣传家”、“鼓动家”)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对一个布尔塞维克的宣传家要求:(1)对无产阶级事业的忠实,通晓马列主义学说,深刻了解党的路线与政策;(2)有政治的眼光,善于揭破敌人的一切欺骗,有很高的革命警觉性;(3)自我学习的精神;(4)不是教条式的解说马列主义,而是创造性的解说马列主义。对一个鼓动家的要求:(1)了解党的路线政策:(2)有鼓动的能力,不管他是用激昂、比喻、幽默来达到都可以;(3)熟悉群众的语言;(4)与群众有密切的联系,了解群众的生活和心理。我们党应该向着培养大批的有上述品质的宣传家和鼓动家的道路上走去。”(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页。)
    50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页。
    50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5页。
    50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95页。
    50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六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87-88页。
    504《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
    505陕西省档案馆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二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532页。
    506同上。
    50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28页。
    50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15页。在中共宣传口号的使用上很显著地体现出“群众要求”与“党的目标”的接合,某一宣传口号往往是以“群众要求”为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则延伸为“党的目标”,“鼓动的口号必须鲜明、切实和针对群众的要求,并必须与党的宣传口号联系起来,如‘没有饭吃的团结起来,反对土豪闭粜’,‘要想根本解决吃饭问题,只有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要饭吃就要推翻剥削民众的国民党’,‘要饭吃就要取消一切苛捐杂税’,‘要饭吃就要建立工农兵自己的政府——苏维埃政府’。”(《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一辑)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3页。)
    50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136页。
    510同上,第129-130页。
    511同上,第127页。
    512《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一辑)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4页。
    5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4-1085页。
    514《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15—1937))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887页。
    51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2页。
    51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编译处编:《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论点摘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56页。
    517《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3-854页。
    518《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8页。
    519《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60页。
    520《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上)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199页。
    521同上,第261页。
    522《苏中抗日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266页。这其中,“群众大会”是实现宣传鼓动大众化最好的方式之一——尤其是当党能够合法和有效地召集群众时,“诉苦会、思想会、庆祝会是群众教育群众,是领导启发群众自觉,是群众路线的好方法。”(《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资料选编》(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6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首先,群众大会热烈气氛比较容易激发群众的热情;其次,群众大会作为公开的、广泛的形式,容易吸收群众;再次,经过群众大会而不是领导机关通过的口号更能够获得群众的认可——因为群众自己参加了大会,参与了某种政策和口号的“通过”过程。因此,“群众大会”非常强调群众的参与性,并以各种会议形式激起群众,如“自我检讨“、“批评与自我批评”、“诉苦”等;最后,在“群众大会”上可以很好地发挥“领导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经由他们的带头,群众便更容易接受动员。
    523《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5页。
    524《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7页。
    52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38-740页。语言是沟通的主要媒介,因此,对于群众宣传鼓动的通俗化很重要的便在于语言的通俗化,即将“文绉绉”的术语和名词转换为群众耳熟能详的“大众语”:“大众语的问题。群众最能了解其意义,如对合理负担说:‘送葬的掉了裤子,有哭的,有笑的,还是笑的多‘;对减租增佃中的问题说:’又要叫马将,又怕日死马,要想叫马将,别怕日死马‘(意谓:对落后群众别顾虑太多,处处沾便宜);对减息时说:’放账的不经官,帐多不必愁‘(意谓:还不起还该不起呀!);在反贪污中,地主威吓算账委员会的人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意谓:现在你领头,将来我得势了先找你)。这些话比咱们文绉绉的名词有力得多,群众容易了解与接受,这是值得我们很好学习的。”(《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资料选编》(上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5页。)同样,一九三八年八月十日《新中华报》上刊登的《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如此论述和评价一首符合通俗化要求的诗歌:“‘高山有好木,平地有好花。人家有好女,莫钱别想他。’这首‘无名氏’作的短诗,在各地的廓子里,岩壁上,以至在厕所中,我们都常常见到。……这不但会被人写出,同样是会被‘穷措大’念在口上。假使马克思的资本论需要中国人作一篇序,那末我们就把上面这四行诗交出来,也不算丢了中国人的脸。因为这实在是一首最大众不过的大众诗——它是尽情尽理的,深刻而明朗的,浅显而又 含蓄的,它用了大众自己的言语,而又有大众的韵律。虽然很单调,但这正是大众中存在着的一种单调,是合于大众口味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7页。)
    526《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68页。
    527《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五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37-438页。
    528一九四一年八月,张庚在《剧运的一些成绩和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了当时宣传中对待“艺术性”与“宣传性”(通俗化)的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今日的工作是宣传工作而不是戏剧工作,所要给老百姓的是宣传而不是艺术。”与之对应,第二种观点是:“宣传性和艺术性是分不开的,因为如果要宣传工作做得深刻有效,就必须使宣传的武器锋利可用。所谓锋利,无非是艺术性的加强而已。”张庚最后以典型的“群众路线”的逻辑理解和对待宣传工作中的上述两种对立:“在今天,要创造一种老百姓普遍能接受的戏剧,无疑地,它的艺术性必须建筑在老百姓的和专门戏剧工作者的两个艺术标准之间距离尽可能地缩短起来这个原则之上。这就是说,通俗化工作,一面应当大胆提高老百姓的水准,另一面也不必害怕降低了专门家已经保持着的水准的。专门戏剧工作者艺术标准一定要降低,而且降低很多,才能够接近老百姓。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认清,这个降低并不是开倒车,而是为了提高,而是以退为进。……艺术性与宣传性之间,即大众与高级艺术之间,是有距离,有问题存在,有矛盾的。但这距离必须缩短,问题必须解决,矛盾必须克服。说没有矛盾是不行的,说矛盾不能克服也不行。”(见《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10、512、513页。)
    529刘云山: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载《光明日报》,2011年5月30日。
    530《苏南抗日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239页。
    531《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99页。同样,一个满洲地区的日本官员是如此论述中共在农村中的活动的:“农民是无知的,但没有无知到认识不到他们陷入的贫困境地。共产党强调这 一事实,争取群众。农民绝不会因为与实际生活脱节的激动诉求而跟着共产党走,但诉求集中道有关他们生计的实际问题时,持续的集体反抗就可出现……即使建设共产社会或保卫工农的母国——即指苏联——的理论宣传不能打动农民的话,也不能保证现实生活被触及时他们仍无动于衷。我们不怕共产党宣传;但我们担心宣传材料里出现有关农民的生活。”(转引自:[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532《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93页。同样,邓子恢更加明确地阐述了群众参加政治斗争的经济意义:“为了解决自己的切身利益与困难问题,群众才能起来,才能参加运动加入组织。譬如农民加入农会,自然是为了减租减息,工人加入工会,也是为了增加工资,如果离开了这种经济利益,来谈发动群众,来组织工会农会那是不可能的,即使组织起来也是形式主义。所以群众运动须从改善生活的经济斗争开始,即使发动政治斗争也必须与群众的经济斗争有联系,否则这个政治斗争就发动不起来,发动起来,也不能持久。比如惩办汉奸反恶霸斗争,虽然是政治斗争,但其中也含有经济意义,把恶霸打下去了,群众就可以避免被人敲砸勒索的痛苦。在惩办汉奸中不仅可以伸冤复仇,而且可以向汉奸清算敲诈粮款及没收汉奸财产罚款来救济难民,这些政治斗争都包含有经济意义的。”(《邓子恢文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7-138页。)
    533《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7页。
    534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档案馆:《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53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五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页。同样,例如一九三九年一月《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外县群众工作的指示信》中提到“租税”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争取群众的重要性:“譬如租税问题是农民生活斗争的重大问题。此外象土匪的骚扰、敌人的勒索奸淫、汉奸的敲诈、土货跌价、高利贷以及士绅的剥削等等,是经常压迫苦恼农民。我们要紧紧的抓住农民切身利益去组织他们,领导和帮助他们进行生活的斗争。这样才能巩固地、广泛地把他们诚心诚意团结在我们周围,才能迅速的领导到抗日斗争中来,成为伟大的力量。”(《苏南抗日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44页。)而一九四五年十月三十日《晋绥分局关于新收复区工作经验的报告》则将“贪污”、“讹诈”等视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发动群众的内容,要选择牵涉到多数,而为群众所迫切要求的问题开始。一般是以反贪污、讹诈作起的多。斗争对象,要选择群众所深恶痛恨的首要分子(其多数为封建地主成份)。……从群众斗争中所清理出的贪污、讹诈粮款财产,应一概立即发给群众。处理办法,应经过群众自己讨论决定。有些地方干部,为了贪图小利,提出将清理出的粮款,部分充作公费,或是作为合作社资本,不管当面采用怎样好的方式,都是脱离群众的。因为群众所要求的是具体的、现实利益。当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之后,始能更加积极,更加觉悟起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五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09页。)
    536[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9页。
    537《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3页。
    538《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9页。
    539《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66页。
    540《川陕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3页。
    541《湘赣革命根据地》(上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1年版,第117页。
    542《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三辑)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3页。
    543群众对于党所赐予利益的恐惧在中共深入农村的初期表现的尤为突出,这是由于党尚未打破基层社会既有社会关系,无法为群众提供维系既得利益的新的政权体系,并发动群众——为了保有其既得利益——来参与和护卫这一新的权力结构,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分浮财”和“分配土地”为例:“分浮财,也是发动群众的一个好办法。那时,打了土豪,没收土豪地主的浮财后,除解决一部分军需外,我们把剩余的部分全部分给群众,开始群众有顾虑不敢要,后来我们就想办法送上门去。……一开始分配土地,我们摸了下情况,经过大家讨论了一下,群众还没有完全发动起来,就急急忙忙地插牌子。这样做还不行,因为群众工作还没有做好,群众还有顾虑,他们怕没收了地主、富农土地以后,国民党反动派会重新回来,会反攻倒算。所以,这样表面上分了土地,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分下去。还有地方搞假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495-497页。)
    544H.Arthur Steiner.Cuttent "mass line" Tactics in Communist China.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 45, No.2, Jun,1951.pp.436.
    545《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一辑)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5页。
    546《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1页。
    54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548《淮北抗日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三辑第一册)1985年版,第27页。
    549[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沈宗美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82页。
    550[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8页。
    551Richard M. Pfeffer, "Serving the People and Continuing the Revolution", China Quarterly,#52, Oct.-Dec.1972, p.623.
    55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80页。
    55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0页。
    554《湘赣革命根据地》(上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1年版,第684页。
    555《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资料选编》(上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12页。
    556《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65页。
    557《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上)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209页。
    558《闽粤边区三年游击战争史料汇编》(第一册)中共福建省龙溪地委党史办公室,1985年版,第126页。
    559《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上)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560《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42页。
    56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28-729页。
    56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献选集》(第十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84-585页。
    563《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65页。
    56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249页。
    565以苏南抗日根据地为例:“苏南群众组织形式,有个同志讲有60多种,但据统计确有30多种。我们不能否认在某种情况下某个时期,这样去组织群众是对的,但这种方式对于群众运动的发展是有一定限制。到一定时期即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方式方法也要随着变化,由复杂的多种的形式应变到主要的几种形式,如农救、工救、妇救、青救等;大胆的、放手的去组织群众。”(《苏南抗日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231-232页。)
    566[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56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献选集》(第十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34-235页。
    568《湘赣革命根据地》(上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132页。
    569同上,第169页。
    570《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宣教工作资料选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4-79页。深入地看,“斗争”与“组织”结合起来的方式有:“1、先斗争后组织。在组织群众前,先发动斗争,在斗争中来团结群众,并把群众鼓舞起来,然后再召开群众大会,选举群众各种不同组织的领导,再号召群众入会,造成群众的入会运动,……2、先组织后斗争,在斗争影响下,……在组织群众中,发现问题,再开展斗争,以便扩大组织与巩固组织。3、且组织且斗争。在组织群众中进行斗争,在斗争中进行组织,就是不断组织与不断斗争相互推动,一直把群众组织起来,并巩固起来。”(见: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刘玉柱:《在邳睢铜秋季群众运动会议上的总结》载《淮北抗日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三辑第一册)1985年版,第335页。)
    571邓小平如此评价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组织领导群众的历史传统和经验:“在群众工作方面,我们党的几次会议上,讲过群众路线问题。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长期的很好的传统。我们的工作向来是很深入的,过去在农村也好,全国胜利之后也好,各种工作是做到家的。不是吹牛皮,一些外国党也真正相信我们的群众路线。我们过去做了许多事,有的并不登报,不登报不等于不普遍地宣传,如整顿社会治安、社会风气,都做到家喻户晓。这是依靠党的领导,依靠各个群众组织的经常工作去做的。”(《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93页。)
    572本章核心内容将发表于《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年第4期。
    573如:孔国保:群众路线能等同民主政治吗——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比较研究载《探索》2007年第4期。
    574王建华:群众路线:民主的中国路径——以陕甘宁边区为个案载《人文杂志》2008年第6期。
    575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29页。
    576同上,第443页。
    577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40-341页。
    578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579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25-326页。
    580同上,第283页。
    581同上,第281页。
    582林尚立:建构民主的政治逻辑——从马克思的民主理论出发载《学术界》2011年第5期。
    583[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584[美]查尔斯-蒂利:《民主》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585前述由“群众”与“公民”的对比衍生的中西国家构建的差异同样适用于中西民主形态的差异,西方的公民和民主源自个体的独立及其所秉有的抽象价值,托克维尔便如此展望现代民主:“给社会权力规定广泛的、明确的、固定的界限,让个人享有一定的权利并保证其不受阻扰地行使这种权利,为个人保留少量的独立性、影响力和独创精神,使个人与社会平起平坐并在社会面前支持个人。在我看来,这些就是我们所将进入的时代的立法者的主要目标。”([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880页。)罗伯特-达尔也将“内在的平等”和“个人自主”作为“民主的信仰”的“坚实的基础。”(详见[美]罗伯特-A.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六、七章。)此外,公民是独立自主的,而群众则是在“领导与被领导”的相互关系中生成的,“群众很可能局限于眼前利益(短期利益),只有先锋队能够认识到群众的真正利益(含长远利益)……相比之下,现代民主制采取了一种类似经济人的假定:每个人都是理性且自利的,他们最了解自身的利益,没有其他人比他们自己更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景跃进:“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涵、结构与实践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586这种类似性在跨越民族、文化和国界时又不免发生变化,并由此加重了不同社会背景下“民主”的差异性,“西方关于民主制和代议制的观念,在今天的中国也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在这些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原则被引入中国文化时,实际上已在若干重要方面发生了改变。例如,美国人通常将他们的个人的权利,看成是一种保护其私有空间免受国家侵扰的手段;而中国人对代议制和民主制的看法,却更多地表现了他们的下列愿望:要使得领导者对自己的行动更加负责,以及在领导者不能代表人民时,把他们赶下台。中国人民最重视的是反对地方干部的胡作非为,而不是采纳另外的一种统治制度。他们所期望的是一种合乎道义的领导,即旗帜鲜明地反对受贿和腐败的领导。”([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2-133页。)此外,从语义学的角度看,“民主”一词在中国早已有之,其在近代中国的再生又获致了特定的语义及内涵,并由此引发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现实影响:“在中国知识分子大规模吸收西方民主思想的30年中(18951925),他们对密尔式的民主观甚少措意,大家热烈欢呼的是卢梭的“人民主权”。到五四时期,随着俄国民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的输入,民主思想向平民化方向发展,‘人民’一方面同‘劳动’相结合,一方面又同‘群众’结合在一起,在革命动员的过程中形成二三十年代的‘民众’以及稍后的‘劳动人民’、‘人民群众’等提法。随着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劳动’和‘群众’成为‘民’的核心内涵,翻开任何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你都会看到:‘人民’即‘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民主’由此成为‘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或‘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谈火生:“民主”一词在近代中国的再生载《清史研究》2004年第2期。)这也正如列文森所说的那样:“只要一个社会在根本上没有被另一个社会所改变,那么,外国思想就会作为附加的词汇,在国内思想的背景下被利用。”([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 任菁 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页。)
    587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页。
    588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8页。
    589同上,第4-5页。
    590需要指出的是,如前所述,将“群众”与“公民”、“群众路线”与“自由民主”进行必要的对比:首先无特殊的价值偏好;其次,并不否定人类有关民主共通的认识、组织制度设计及实践经验;最后,这是对民主中国逻辑的一种透视,而这一透视本身当然也值得探讨。此外,西方自由民主一定意义上的“普适化”究竟是依据不可遏制的“历史绝对律”抑或是其对其他地区和文化“强制性的现代化”的结果?中国社会革命、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对民主的自我定位和追寻与西方自由民主的对比究竟是理论和价值的争论还是社会历史现实力量的对抗?凡此种种,交杂混合,难以言清。学术与信念、学术与实践乃至学术与生活本身都贯穿着“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的固有张力,都体现出“灰色”与“长青”之间的接续承转。正如Edward Hammond将马克思有关“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思考放诸中国,不无深刻地指出:“当我们不仅仅解释世界,而是试图改变世界时,我们即会得出对于中国革命最深刻的理解。”(Edward Hamm ond.Marxism and the Mass Line.Modem China Vol.4 No.1,January 1978.)
    591[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297页。
    592以毛泽东为例,虽然“公民”术语很少被提及,却在特定的表述中会出现,“即便粗略一下浏览毛在1949年前关于根据地社会政策与政府组织的作品,我们也会产生一个十分重要的印象,即毛在正式法律文件与宣传文章之外,很少使用‘公民’这一术语。”(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现实来看,这一现象延续至今。“公民”在二十世纪初以来的中国并不是一个被完全遗忘和丢弃的概念,但其却是在特定的逻辑和背景中被提出和理解的。
    593馨元:公民概念在我国的发展载《法学》2004年第6期。
    594莫纪宏:公民概念在中国宪法文本中的发展载《人权》2010年第4期
    595馨元:公民概念在我国的发展载《法学》2004年第6期。
    596《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6-367页。
    597James R. Townse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st China.Un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pp.78.
    598景跃进:“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涵、结构与实践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599[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46页。
    600[美]罗伯特-A.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1-63页。也正是基于这一价值判断,美国学者H.Arthur Steiner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便发出这样的“警示”:“政治潜力被忽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路线成为对民主生活方式的最大挑战之一。”(H.Arthur Steiner.Cuttent "mass line" Tactics in Communist China.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45, No.2, Jun.,1951.pp436.)
    601[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 方向勤 白平浩 秦立彦 译 王浦劬 校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188页。列宁指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纪律”依靠一下三种方式得以“维持”、“检验”和“加强”:“第一,是靠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觉悟和它革命的忠诚,是靠它的坚忍不拔、自我牺牲和英雄气概。第二,是靠它善于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首先是同无产阶级劳动群众,但同样也同非无产阶级劳动群众联系、接近,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同他们打成一片。第三,是靠这个先锋队所实行的政治领导正确,靠它的政治战略和策略正确,而最广大的群众根据切身经验也确信其正确。”(《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页。)如前所述,无产阶级政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以独特的“群众路线”理论和实践作为实现和发展其领导地位与先进性的依据。
    602[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2-73页。当然,这其中“契合”和“统一”的理论和实践难度是存在的,党基于意识形态、历史和现实的合法 性与领导地位当然是决定中国政治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前提,在此前提和背景下,群众对于政治的参与和影响却不可避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从而无法更好实现。如历史地看,“群众路线”所展现和保障的民主很容易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退变,“以群众路线为象征发动人民群众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方法,总是带有列宁主义杰出人物统治论的严重倾向。但在夺取政权以前,共产主义运动若要生存,必须极其重视人民群众的情绪。中国共产党‘变成执政党’以后,杰出人物统治论就在群众路线的名义下演变成寡头政治,群众“参与”就很容易变成操纵群众。”([美]斯图尔特-施拉姆: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中的地位载萧延中主编:《国外学者论毛泽东》(第二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308页。)又如马克-赛尔登在对其“延安道路”的反思中也指出:“在《延安道路》中我正确地指出了民主主义的萌芽,如举行多种形式的选择、人口多数的自耕农阶层的成长、合作经济的出现等等。但是,我没有充分地认识到,这些民主主义萌芽只不过是中共所支配的群众路线和政治动员的组成部分,而在后来的岁月中,正是这种群众路线和群众动员变成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变成广大农民获取政治和经济权力的严重障碍。”([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10页。)
    603[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225页。
    60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拉塞尔-J.多尔顿小G.宾厄姆-鲍威尔卡雷-斯特罗姆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第八版更新版)杨红伟吴新叶方卿曾纪茂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87页。
    605[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204页。将“民主”与“争取群众”、“群众解放”联系起来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民主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这正如毛泽东论所说的那样:“民主是一个方法,看用在谁身上,看干什么事情。”(《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23-324页。)类似的论述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体现,如早在1928年,毛泽东便论述道:“民主集中主义的制度,一定要在革命斗争中显出它的效力,使群众了解它是最能发动群众力量和最利于斗争的,方能普遍地真实地应用于群众组织。”(《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2页。)至抗日战争时期,民主便成为激发人民力量,取得胜利的保证,“只有民主运动的发展,抗日救亡运动才能成为广大群众的运动,民气乃能发扬,敌人才能战胜。……目前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革与人民自由权利的取得,是迫切地为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和抗战的发动与胜利。也只有为了这一目的,中国的民主运动才能顺利的发展起来,以至走到澈底的胜利。把民主与抗日分开或成对立起来的企图,是完全错误的,也是不会成功的。”(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00-201页。)新中国建立后,这一特征和要求得到了延续:“人民的民主权利的充分发挥,将更密切人民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将大大提高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和劳动积极性,而这正是我国建设计划得以顺利实现的最重要条件。”(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606[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 刘为 等译 沈宗美 校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7-68页。由此,民主实践中经由制度化而非群众动员式的参与往往被视为一种“麻烦”,“实行民主是麻烦的,但是不能怕麻烦。”对这一“麻烦”的反思既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民主实践的发展,“有些同志对经过国家的形式不习惯,嫌麻烦。民主就不能怕麻烦。一言堂不行,几个人说了算不行。凡是关系国家和人民的大事,光是党内作出决定也不行,还要同人民商量,要通过国家的形式。”又凸显出其既有民主实践的基本特征,“拿我们党来讲,革命战争期问,主要是靠政策办事,注重的是政策,没有依法办事的习惯。……有的人没有当‘长’的时候对民主和法制还觉得重要一点,当了什么首长就对民主和法制不那么热心了,甚至有点嫌麻烦了。”(分别见:《彭真文选1941-1990年》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4、493、534页。)
    607《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二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3页。
    608《淮北抗日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二辑第二册)1985年版,第4页。
    609《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七辑)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391-392页。
    610对于“民主集中制”的起源问题的考察,参见王贵秀:民主集中制的由来与含义新探载《理论前沿》2002年第8期、管怀伦:“民主集中制”并非列宁首创考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等。
    611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4-176页。
    612同上,第179页。
    613同上,第177页。
    614[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61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24页。
    616《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99页。
    617《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51页。
    618[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绛枫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71页。
    619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7页。
    620[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 方向勤 白平浩 秦立彦 译 王浦劬 校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第166-175页。
    321[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91页。
    622T.H.马歇尔:福利资本主义的价值及再思考载[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刘训练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页。
    623[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19-120页。不仅如此,罗伯特-达尔指出对于自由民主最大的冲击不来自于现实经济社会的不平等,而是由知识所带来的不平等:“由于资源、战略地位和交易能力的分配进而导致政治平等的经济秩序,其结果是为人们关注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提供了又一个理由。因为,关于所有权和控制的主导制度不仅造成了人们在财产和收入方面的潜在的不平等,而且造成了与工作、职业、所有权、财产、收入相关的其他相关价值方面的不平等。但是,由于民主的支持者对这些问题没有给予充分的注意,并因经济制度对政治生活显著的冲击,我认为,一个高度民主的国家会把这个问题收入重要议程,即怎样才能建立最好的经济秩序,使它能够加强民主程序。由于这个问题非常难以回答,我想转向另外一个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更难。因为,从更长远的视角看,我认为不是由财产或经济地位,而是具体知识造成的人们在资源、基本地位和交易能力上的不平等更严重地威胁着民主。或许,总的来讲并不惊奇,我所说的威胁正来自柏拉图对护卫寄予的厚望:知识分子。”([美]罗伯特-A.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71页。)
    62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256页。
    625《谢觉哉日记》(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257页。
    626[美]格雷姆-扬:毛泽东和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载萧延中主编:《国外学者论毛泽东》(第三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页。
    62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92页。对于丰富而独特的民主形式,毛泽东更论述道:“延安整风的时候,写笔记,自己反省,互相帮助,七、八个人一个小组,搞了几个月。我接触的人都感谢那一次整风,说改变主观主义就是那一次开始。土地改革的时候,有事同群众一道商量,打通思想。我们军队里头,连长给战士们盖被子,同战士很平等地友谊地谈话。延安整风,土地改革,军队里头的民主生活,还有‘三查三整’,后头的‘三反’‘五反’,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等,这中间都有丰富的民主形式。”(《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67页。)
    628[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页。
    629[英]A.H.Birch:《代表——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朱坚章主译王浩博译幼师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78年版,第131页。
    630[英]A.H.Birch:《代表——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朱坚章主译王浩博译幼师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78年版,第3页。
    631同上,第131页。
    632同上,第5页。
    633[美]约翰-布莱恩-斯塔尔:《毛泽东的政治哲学》曹志为王晴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77页。
    634当然,这种“代表”关系需要证明,“一个人究竟如何能代表另一些人——他们实际上从末向他提供授 权——发言和行事呢?”二十世纪伊始的中国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相同的现实背景与特定的理论逻辑下进行着各自对群众的唤醒以及对这种唤醒的证明,一方面,二者的“证明”都借由“同情”:“证明的形式之一可以诉诸‘同情’,它通常与如下观念连在一起:革命的民族主义者通过一种同志般的道德关系,代表着不自觉的人民及其朦胧的利益。”另一方面,二者的“证明”是基于不同的理论逻辑实现的:“马克思假定在底层社会阶级及其代表之间存在一种象征性、符号性的关系;列宁紧接着考茨基(Kautsky)之后,将知识阶层对无产阶级的代表的基础,归结于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合理借用——也就是一种知识形态。另一方面,儒家经典则假定人类具有一种同情亲戚和邻里的天然倾向,通过培养人性的美德,它反过来又构建了一种道德框架,将同情扩展到所有人身上。由于人类自身的禀赋,孟子(学派)的传统强调了同情,它是规范着人类的共同纽带。”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其特定的“代表”关系和“证明”与现实的群众动员更有效地联系起来了,“这种代表制政治的一个切实有效的措施,就是动员群众。动员民众的能力适时地变成了一种广为接受的检验方式,用以区分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现实主义者与浪漫主义者。在这一点上,共产党人远比国民党人成功。”(以上引文分别见:[美]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霞等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65、466、466-467、497页。)
    63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8页。刘少奇也曾如此论述“群众路线”中“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并将干部视为群众的“代表”:“有的同志说,过去走了‘干部路线’,现在要走群众路线,只提倡群众当家,反对干部当家。哪里会有不要干部的群众路线?那只能变成群众要怎样办就怎样办。群众怎样当家?总要选派代表吧,不能几百万人一齐当家吧,干部还不就是他们的代表。许多同志认不清这一点,把群众当家和干部当家对立起来,是错误的。为什么看不出来?因为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独立的思考,不能在分析之后加以正确的判断。”(《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05页。)
    63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436页。
    63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46页。与“代表”一样,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也应同样落实“群众路线”:“作为人民代表机关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应进一步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人大更好地代表人民,并接受人民的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组 成人员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反映各方面的意见,这样才能使制定的法律和作出的决定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引导不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就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就会影响社会的安定。这就需要保证民主渠道的畅通,把群众共的正确意见集中起来,作为党和国家决策的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成为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解决矛盾的主要民主渠道。”(同上,第945-946页。)
    638《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十三辑)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这在特定的现实背景下体现的尤为显著,如一九三三年八月十日《福建省苏第四次执委扩大会议决议案》就提出要将“全苏大会选举运动”与其他运动联系起来,在“斗争”中开展选举:“全苏大会选举运动必须与查田运动、检查劳动法执行、深入阶级斗争、检查工作联系起来,尤其是要与战争动员联系起来。只有在斗争中实现工农群众利益之基础上才能够动员广大工农群众一致拥护选举与参加选举,也只有在斗争中,才能选出坚决积极斗争,能为苏维埃胜利与群众利益的干部为苏维埃代表。另一方面只有在斗争中、检举中、战争工作中,更能分化阶级异己分子、动摇分子从苏维埃政府洗刷出去。”(《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64-265页。)
    639《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第258-259页。
    640同上,第259-260页。由此,“选举法”就必须贴近群众,进而为更好发动群众服务:“我们的选举法,就要把不利于人民行使自己的权利的那些东西统统废掉,我们的选举法,决不能要这些东西,这是很重要的。还要注意,选举法一定要简单明了,使人民易懂易行。假如选举办法,我们的老百姓还不懂得,那就不能够通用。只有这样的适合广大群众的选举法,人民才能选举出他们的代表来,行使他们的民主权利。”(《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0页。)
    641《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三辑)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第50-51页。
    642《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261页。
    643 Yu Liu.Form the Mass Line to the Mao Cult:The Production of Legitimate Dictatorship in Revolutionary China.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Columbia University,2006. pp.395.pp.138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认为:“在中国农村,新制度的合法化不是民主,而是农村汉子们狂热的爱国主义。无论经济政策带来多少阵痛,从国家以强制性价格控制粮食贸易,到宣布市场为非法和以集体化的名义没收农民土地,再到大跃进的饥荒,新政权都一直在农村穷人中保持合法化。农民出身的战士的爱国经历,与对待领导人的传统态度有关,年轻人也许痛恨地方恶霸和不合理的经济政策,可新国家却是他们的。毛泽东是他们的领路人。制度的牺牲品可能是忠诚的,不管他们有多么不满。”([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77页。)
    64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68页。
    64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40-141页。
    646《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7-208页。董必武将“法制”与文明的发展、国家的形成紧密联系起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说到文明,法制要算一项,虽不是唯一的一项,但也是主要的一项。简单地说,国家没有法制,就不能成为一个国家。”(《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647巩茹敏:从典型案例看苏维埃时期中共反腐败思想与实践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3期。
    64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46页。董必武也论述道:“我们的人民民主法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通过国家机构表现出来的自己的意志,是我们国家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58页。)
    649《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26页。
    65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69页。
    651《彭真文选1941-1990年》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07页。对于人大常委会在立法准备阶段怎样工作的问题,彭真论述道:“中国有句老话,说要多谋善断、集思广益。我们就要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嘛。所以,还是走群众路线好。多谋不是少数人谋,而是大家谋。善断也不是少数人断,而是大家断。”(同上,第507-508页。)董必武也如此的论述法制确立过程中的“群众路线”:“我们人民民主法制所以有力量,是由于它实事求是地总结了人民斗争的经验和贯彻了群众路线。我国许多重要法律、法令,都是党在实际工作中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初稿,同民主党派商谈,逐渐形成草案,经过国家机关讨论修改以后,有的仍以草案形式发交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一直到县乡,发动广泛的群众讨论;有的还经过一定时期的试行,再由国家立法机关审议通过,才成为正式的法律、法令。正由于我们的法制是这样地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所以它也就无隔阂地反映了人民的意见。”(《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63页。)
    652《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48-449页。这在一定程度上便是对法制落实过程中“领导者”主导性和主动性的强调,由此,董必武一方面论述道:“不重视国家法制的人们,还有一种颇为流行的理由,不是说国家法制是形式,就是说非国家法制太麻烦,施行起来妨碍工作。实际上这种理由是牵强的,经不起一驳的。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必须建立健全的法制,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国家的职能和保障人民的权利。”另一方面,又指出:“自然,我们要办理的国家事务是具体的、千态万状的,而法是概括的、定型的,不可能一切事务都由法来规定。因此,依法办事,不应当作为官僚主义打官腔的借口,亦不应当钻法制不完备的空子,借口无法可依,把事情推出去不管。法只能是办事的准绳,只有从实际出发,对事务的本身和它相关的各方面,加以周密的分析,才能达到妥善办事的目的。”(《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271页。)
    653《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30页。
    654《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资料选编》(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4页。
    655本章核心内容将发表于《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年第5期。
    656《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69-278页。
    657[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5页。
    658《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0页。
    659《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8页。
    660谢忠厚主编:《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资料选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52页。
    661《苏南抗日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234页。
    662《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十三辑)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89页。
    663Yu Liu.Form the Mass Line to the Mao Cult:The Production of Legitimate Dictatorship in Revolutionary China.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Columbia University,2006.pp.72.
    664《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之五:土地问题》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8页。
    665[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如一九四九年八月三十一日《解放日报》的社论便如此阐述“征粮工作与发动群众”的问题:“‘整个征粮工作的过程,就是一种发动群众的过程。’因而是否完成征粮任务的主要标志,不只是在事实上收得应征的粮数,而且要看群众是否已经发动起来,是否提高了群众的阶级觉悟,是否组成了比较健全的的评议会,是否培养了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如果只是用强迫命令、平均摊派的方式在数目字上‘完成了任务’,并没有发动群众,甚至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那就是违反了党的政策和人民的利益,是犯了原则的错误!”(《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十四辑)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432页。)
    666如下文所述,这里的“政策制定”(policy-making)包含政策的形成、推行和评估等内容,因此其与本章所述“政策推行”的含义是相同的,即对政策多重过程的统称。
    667 Harding, Harry.Maoist Theories of Policy-Making and Organization:Lessons from the Cultural Revolut ion, A Report prepared for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Project Rand, R-487-PR, (Santa Monica, CA:RAND, September 1969), pp.5.
    668同上。
    669同上。
    670同上。
    671同上,pp.6.
    672同上。
    673同上。
    674同上。
    675表一、表二分别载Harding, Harry. Maoist Theories of Policy-Making and Organization:Lessons from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Report prepared for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Project Rand, R-487-PR, (Santa Monica, CA: RAND, September 1969), pp.5,13.
    678哈丁也注意到“群众路线”的“衍生物”并将其概括为“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不过哈丁亦仅考察二者在政治制定模式中的具体体现:(群众路线及其衍生物中的角色层次(role hierarchy)载Harding, Harry.Maoist Theories of Policy-Making and Organization:Lessons from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Report prepared for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Project Rand, R-487-PR, (Santa Monica, CA:RAND, September 1969), pp.6.)
    679John W. Lewis, Leadership in Communist China(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3)pp.72-73.
    680Harry Harding.Maoist Theories of Policy-Making and Organization:Lessons from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anta Monica:RAND, document R-487-PR, Sept.1969), pp.27.
    68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1013页。
    682《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第276-277页。
    684Thomas P. Bernstein.Leadership and Mass Mobilisation in the Soviet and Chinese Collectivisation Campaigns
    683同上,第374-375页。of 1929-30 and 1955-56:A Comparison. China Quarterly,#31, July-Sept.1967, p.12.
    685 Harry Harding, Maoist Theories of Policy-Making and Organization:Lessons from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anta Monica:RAND, document R-487-PR, Sept.1969), pp.27.
    686James R. Townse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st China.Un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pp.73-74.
    687同上,pp.74.
    688Harry Harding.Maoist Theories of Policy-Making and Organization:Lessons from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anta Monica:RAND, document R-487-PR, Sept.1969), pp.27.
    689同上。
    690谢忠厚主编:《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资料选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3页。当然,“群众路线”主导下的群众运动和斗争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发起和进行的,“有的同志说:只要斗就是好的,斗便是一切,一斗劲就来了。这些话里还有毛病,要晓得斗得对才好,斗得不对不但不好,而且有害。为了我们革命事业胜利,就得好好的斗,有目的的斗,使斗争真正符合群众本身和整个革命利益。有 的同志又偏了另外一边说,与其乱斗不如不斗,这也是错误的,乱斗不好,不斗也不能发动群众。”(《淮北抗日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三辑第二册)1985年版,第100-101页。)
    69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六册)一九四六年三月二十四日《晋冀鲁豫局关于进一步发动群众工作的指示》第123页。群众内部的分化、内在的斗争乃至狂热的行动在特定时期往往成为党发动群众,推行政策的重要方式,如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更好地征收公粮公草而采取的“调查工作”便利用群众之间的矛盾,以应对这一难题,“调查工作:1.首先在农村中积极的好的群众中去调查。2.在揽工、调分子最穷的人中间去调查,及亲自到场上去看庄稼能打多少。3.利用社会亲戚朋友关系及受代耕之抗工属中谈话调查。4.以户与户的矛盾去调查,但其中应注意私仇。……调查方式:一般的区乡均采取了各种方式去调查,特别利用调和分子的伙计去调查,利用户与户的矛盾去调查,个别谈话,调查出者很多。”(《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四辑)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345-348页。)
    692[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6页。
    693[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
    694[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48-249页。
    695《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52页。
    69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32页。如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生产运动中所树立的榜样为例:“生产运动成了全边区的群众运动,创造了数百个劳动英雄。我们有以吴满有为代表的农业劳动英雄,以刘建章为代表的合作运动英雄,以赵占魁为代表的工业劳动英雄,以李位为代表的部队劳动英雄,以黄立德为代表的机关劳动英雄,以杨朝臣为代表的退伍残废军人劳动英雄。我们有运盐英雄刘云祥、薛志明等,打盐英雄高仲和等,植棉英雄郭秉仁等,畜牧英雄贺保元等,种稻英雄马海旺等,挖炭英雄蔡自举等。我们又有移民英雄冯云鹏、陈长安等,义仓英雄张清益等,锄奸英雄阎开增等。我们还有妇女劳动英雄郭凤英、刘老婆等,青年劳动英雄李常青等,学生劳动英雄张佶,抗属劳动英雄陈敏,工属劳动英雄刘玉峰,而二流子出身的劳动英雄有刘生海、马玉儿等。”(《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七辑)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46-447页。)
    697《淮北抗日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五辑)1985年版,第248页。
    698[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359页。
    699[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217页。
    700Harry Harding.Maoist Theories of Policy-Making and Organization:Lessons from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anta Monica:RAND, document R-487-PR, Sept.1969), pp.15.
    701陕西省委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三辑)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122页。
    702《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94页。
    703[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57页。
    704这种对群众自发性和过火行为的容忍与利用被称为“放手”,这是“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群众路线”政策执行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大胆放手是一种领导方法,这种领导方法是始终贯彻着群众路线的,即领导主要靠启发集中多数人的意见及靠多数群众自觉的行动的。”(《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资料选编》第495页。)“放手是群众路线的领导艺术,放手必先放心(放下怕犯错误,怕群众出乱子的心),放手必须放给阶级群众,打通干部思想,让干部敢放手,干部点火撑腰,让群众自觉起来大胆斗争,不是包办代替,放手必须放准,……不是农民乱斗,放手不是政策转变,而是坚决执行政策的正确路线,放手不是取消领导,放手本身就是领导……”(《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之五:土地问题》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3页。)
    70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六册)1992年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488页。
    706《浙东抗日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169页。
    707《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4页。
    708《淮北抗日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三辑第二册)1985年版,第108页。
    709《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资料选编》(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95-600页。
    710[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420-42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二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全集》(第三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斯大林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孙中山全集》(第一——十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
    6、《毛泽东选集》(第一——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8、《毛泽东文集》(第一——八卷)人民出版社。
    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十三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0、《刘少奇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
    11、《周恩来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
    12、《邓子恢文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3、《邓中夏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4、《胡乔木文集》(第一——三卷)人民出版社。
    15、《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6、《张闻天文集》(第一——四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
    17、《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8、张国焘:《我的回忆》(第一——三册)现代史料编刊社,1980年版。
    19、《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0、《谢觉哉日记》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1、《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2、《邓小平文选》(第一——三卷)人民出版社。
    23、《万里文选》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4、《陈云文选》(第一——三卷)人民出版社。
    25、《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年)》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6、《薄一波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7、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28、《江泽民文选》(第一——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9、[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 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0、[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31、[美]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3、[德]卡尔-施密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5、[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36、[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7、[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8、[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39、[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 廖申白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40、[美]克利福德-格尔兹:《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赵丙祥译,1999年版。
    41、[美]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2、[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 马月 译 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43、[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康乐 简惠美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45、[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译等 译 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46、[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 沈原 陈育国 迟刚毅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7、[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 张东东 等译 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48、[英]彼得-斯特克大卫-韦戈尔:《政治思想导读》舒小昀 李霞 赵勇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9、[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克波编:《找回国家》方力维莫宜端黄琪轩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50、[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1、[英]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汪淑钧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52、[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5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4、[法]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佟德志刘训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5、[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5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拉塞尔-J.多尔顿小G.宾厄姆-鲍威尔卡雷-斯特罗姆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第八版)杨红伟吴新叶方卿曾纪茂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费孝通:《乡上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7、[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58、[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59、[英]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汪淑钧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60、[英]L.T.霍布豪斯:《形而上学的国家论》汪淑钧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1、[德]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进杨君游柯锦华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6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3、[英]昆廷-斯金纳等:《国家与公民:历史-理论-展望》彭利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65、[法]亨利-列菲弗尔:《论国家——从黑格尔到斯大林和毛泽东》, 李青宜等译, 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66、[美]埃文斯[美]鲁施迈耶[美]斯考克波编著:《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67、[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68、[法]米涅:《法国革命史》北京编译社译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校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69、[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利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70、[匈]格奥尔格-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王伟光张峰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71、[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7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沈宗美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3、[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冯克利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4、[意]加尔维诺-德拉-沃尔佩:《卢梭和马克思》赵培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75、[美]道德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6、[意]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77、[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8、[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79、[英]A. H. Birch:《代表——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朱坚章主译王浩博译幼师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78年版。
    80、[美]乔治-霍兰-萨拜因著[美]托马斯-兰敦-索尔森修订:《政治学说史》(下册)盛葵阳崔妙因译南木校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81、[美]阿若诺威兹布拉提斯:《逝去的范式:反思国家理论》李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2、郑永年:《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郁建兴何子英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3、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 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84、胡鞍钢,等:《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5、[日]猪口孝:《国家与社会》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86、[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 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87、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8、[美]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魏洪钟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9、[美]查尔斯.蒂利:《社会运动,1768-2004》胡位钧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0、[美]约拉姆.巴泽尔:《国家理论——经济权利、法律权利与国家范围》钱勇 曾咏梅 译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1、[英]帕特里克.邓利维布伦登-奥利里:《国家理论:自由民主的政治学》欧阳景根 孙云竹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2、[英]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刘北城 龚晓庄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3、[美]麦克尔-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杨建国 范一亭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4、[德]李博 著 赵倩 王草 葛平竹 译:《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从词汇——概念角度看日本和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5、[英]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柏克政治论文选》蒋庆 王瑞昌 王天成 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96、[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 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97、尹广树:《国家批判理论——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工具论,结构主义和生活世界理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8、刘军:《国家起源新论:马克思国家起源理论及当代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99、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0、《梁濑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1、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10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3、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4、钱乘旦陈意新:《走向现代国家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5、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6、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7、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8、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09、王焱:《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110、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11、[美]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梁永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2、[法]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薛丹云李继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3、[德]艾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冯文光刘敏张毅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14、[奥]威尔海姆-赖希:《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115、孙正丰:《革命民主政党论》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编:《论群众路线》工人出版社,1955年版。
    116、黄柦森:《群众路线——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117、訢元锡:《贯彻总路线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118、国务院第五办公室财政金融组编:《财权下放,归口管理企业流动资金管理走群众路线的方法》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119、燕凌:《党在农村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20、李尧:《大搞群众运动与群众路线》天津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121、周杰主编:《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新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22、黄桦:《农村干部怎样走好群众路线》河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23、杜李:《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124、中共浙江省委党校资料室编:《论党的群众路线》浙江人民出版社, 1959年版
    125、邓拓:《和青年团员们谈谈群众路线问题》青年出版社,1951年版。
    126、罗瑞卿:《公安工作必须进一步地贯彻群众路线》群众出版社出版,1956年版。
    127、戈枫:《怎样做好工作——谈谈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
    128、宋乐洲桂剑国:《群众路线新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29、祝灵君:《社会资本与政党领导》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130、祝灵君:《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艺术与方法创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版
    131、祝灵君:《一致与冲突:政党与群众关系的再思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2、谢俊春:《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3、戴立兴:《政党与群众:中国共产党执政考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134、辜堪生:《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5、张荣臣、 谢英芬:《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年版。
    136、李晖:《政治的根本问题执政党的群众基础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7、《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基本原则与实例启示》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138、[美]彼得-雷森伯格:《西方公民身份传统——从柏拉图至卢梭》郭台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139、[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刘训练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0、[英]巴特-范-斯廷博根编:《公民身份的条件》郭台辉译郭中华校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41、[英]布赖恩-特纳编:《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郭忠华蒋红军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42、[美]史珂拉:《美国公民权:寻求接纳》刘满贵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3、[英]莫里斯-罗奇:《重新思考公民身份:现代社会中的福利、意识形态和变迁》郭忠华黄冬娅郭韵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
    144、[英]露丝-里斯特:《公民身份:女性主义的视角》夏宏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
    145、[英]德里克-希特:《公民身份——世界史政治学与教育学中的公民理想》郭台辉余慧元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
    146、[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47、[英]尼克-史蒂文森编:《文化与公民身份》陈志杰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48、[美]基思-福克斯:《公民身份》郭忠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149、[德]海贝勒,舒耕德:《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张文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150、何怀宏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林火旺:《正义与公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151、[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绛枫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52、[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53、[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54、[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5、[美]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尤正明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156、[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57、[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方向勤白平浩秦立彦译王浦劬 校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58、[英]戴维-赫尔德:《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胡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9、[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邢予青赖平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60、[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161、[美]诺姆-乔姆斯基:《失败的国家:滥用权力和践踏民主》白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162、[美]塞缪尔-鲍尔斯赫伯特-金蒂斯:《民主和资本主义》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3。
    163、[美]查尔斯-蒂利:《民主》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64、[美]查尔斯-蒂利:《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65、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166、刘军宁编:《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167、刘军宁编:《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68、郭为桂:《大众民主:一种思想史的文本解读与逻辑重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9、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170、陈翰笙:《解放前的地主与农民:华南农村危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71、[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72、[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73、[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韩惊等译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174、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75、胡成:《困窘的年代: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和道德重建》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176、[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77、[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78、[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俞金戈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79、陈永发:《中国七十年近代史》(上、下)联经出版社,1998年版。
    180、舒龙、凌步机主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1、张启安编:《共和国摇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山西人民出版,2003年版。
    182、孔永松:《中央革命根据地史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83、蒋伯英:《中央苏区政权建设史》厦门大学版社,1999年版。
    184、余伯流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85、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版。
    186、杨永华方克勤:《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诉讼狱政篇)》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187、杨永华:《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宪法、政权组织法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88、李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1937-194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版。
    189、张枬 王忍之 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三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0、[美]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李霞等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
    191、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三联书店,1980年版。
    192、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93、[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4、中国孙中山研究学会编:《孙中山和他的时代——孙中山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全三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95、[美]费正清:《观察中国》傅光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196、[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197、[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198、[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99、[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00、[美]埃德加-斯诺:《漫长的革命》贺和风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201、[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79年版。
    202、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编译处编:《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论点摘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
    20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编译处编:《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译文集》(第一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20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编译研究处编:《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译文集》(第二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
    206、翟作君:《中国革命史研究荟萃》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
    207、萧延中主编:《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一卷:在历史的天平上》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
    208、萧延中主编:《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二卷:从奠基者到红太阳》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年版。
    209、萧延中主编:《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三卷:思想的永生》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
    210、萧延中主编:《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四卷:传说的传说》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
    211、[美]约翰-布莱恩-斯塔尔:《毛泽东的政治哲学》曹志为王晴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2、[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田松年杨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3、[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铭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4、[美]魏斐德:《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李君如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5、[美]布兰特利.沃马克:《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础(1917—1935)》霍伟岸刘晨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6、[美]本杰明-I-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陈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7、杨炳章:《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郭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8、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219、陈至立主编:《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20、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
    221、黄大熹:《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发展路径的历史考察》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22、[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23、[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24、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5、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26、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版。
    227、陈明明主编:《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28、[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谢亮生杨品泉谢思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29、[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30、[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31、陈耀煌:《共产党—地方精英—农民——鄂豫皖苏区的共产革命(1922—1932)》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中华民国九十一年十二月初版。
    232、贾可卿:《政权:人民共和国的雏形》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版。
    233、滕代远:《中国新军队》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版。
    234、钟日兴:《红旗下的乡村:中央苏区政权建设与乡村社会动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35、[美]冈瑟-斯坦:《红色中国的挑战》马飞海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236、[加]伊莎白-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龚厚军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37、[加]伊莎白-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安强 高建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38、[美]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和后毛泽东的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39、[美]易劳逸:《蒋介石与蒋经国(1937-1949)》王建朗王贤知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
    240、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的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241、戴向青罗惠兰:《AB团与富田事变始末》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42、刘秉荣:《魂飘重霄九——苏区“肃反”大纪实》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43、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4、高新民张树军:《延安整风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5、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46、李泽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247、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48、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249、陈振民:《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0、[美]卡尔-帕顿大卫-沙维奇:《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孙兰英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51、[美]威廉-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谢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2、[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策制定过程》朱国斌译华夏出版1988年版。
    253、[美]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第十二版)谢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54、[英]米切尔-黑侥:《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255、[美]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256、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亚洲管治研究中心编:《中国公共政策分析》(各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十八册)中共中央党校 出版社。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二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人民出版社。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0、《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15—1937》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
    11、《解放区广播历史资料选编(1940-1949)》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年版。
    12、中央档案馆编:《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1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4、《湖南农民运动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5、《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下册)江西人民出版社。
    1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17、《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出版。
    18、《闽粤边区三年游击战争史料汇编》(第一、二册)中共福建省龙溪地委党史办公室,1985年版。
    19、《湘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0、《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上、下)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
    21、《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一、二、三辑)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2、《湘赣革命根据地》(上、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
    23、《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上、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1989年版。
    24、《川陕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5、《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料丛书》(之四、五、七)山西人民出版社。
    26、《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十四辑)档案出版社。
    27、《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
    28、《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资料选编》(上、下)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9、《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宣教工作资料选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30、《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1、《淮北抗日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七辑)安徽省档案馆,1984年版。
    32、《苏中抗日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
    33、《苏南抗日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34、《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
    35、《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6、《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资料选编》(上、中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37、《浙东抗日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38、《闽粤边区三年游击战争史料汇编》(第一、二册)中共福建省龙溪地委党史办公室,1985年版。
    1、吴越:“国家”概念内涵的层次区分《江汉论坛》2001年第12期。
    2、肖立国:论政治学中“国家”的科学定义问题《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3、李世敏耿鼎华:“国家概念”在中国演变的历史轨迹《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4、孙韶林:国家形式及有关概念探讨《文史哲》2002年第4期。
    5、商红日:国家与政府:概念的再界定——兼论国家与政府的区别《北方论丛》2001年第3期。
    6、张汝伦:黑格尔和现代国家《读书》2001年的第10期。
    7、高全喜:国家理性的正当性和在?载《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8、徐健:19世纪初德国的自由主义国家理论及其实践《北京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9、张勇:波朗查斯与密里本德的国家理论之争《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10、[英]B-杰索普:国家理论的新进展——各种讨论、争论点和议程《世界哲学》2002年第1期。
    11、[英]B-杰索普:国家理论的新进展(续)——各种讨论、争论点和议程《世界哲学》2002年第2期。
    12、俞可平:国家理论与当代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第2期。
    13、刘耀辉:论柯勒律治的国家理论《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1期。
    14、郁建兴:论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5、薛新国: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理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6、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17、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8月。
    18、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月。
    19、初育国:试论民族国家的演进及现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7月。
    20、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
    21、张康之张乾友:对“市民社会”和“公民国家”的历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22、[美]乔治-J-麦考尔:国家建设和市民社会之教训《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8年第3期。
    23、邓联繁:论宪法与国家建设理想之亲缘《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12月。
    24、周汝江,陈家刚:大众政治的兴起与现代国家的型构《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25、刘彦朝:理性设计:社会契约思想与现代国家建构《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月。
    26、杨光斌郑伟铭刘倩:现代国家成长中的国家形态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27、慕良泽高秉雄:现代国家构建:多维视角的述评《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8、王红光黄颖:政党、国家与社会:现代政治基本架构的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29、郝娜:政治学语境中的“国家政权建设”——一个关于理论限度的检视《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30、杨雪冬:国家的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组织现实主义国家理论述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第1期。
    31、杨雪冬:政治文明、现代国家与宪政建设《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32、杨雪冬: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简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2期。
    33、邱涛:怎样认识西方“现代国家”的发展道路《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2期。
    34、徐佳:重商主义的嵌入性分析——以欧洲民族国家建设时期为例《北方论丛》2009年第6期。
    35、周毅之:近代以来西方民族国家合理论证的范式流变——一个政治生活主题变迁所决定的过程《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
    36、钱乘旦:欧洲国家形态的阶段性发展:从封建到现代《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
    37、黄光耀:论16世纪英国民族国家的强固与民族意识的发展《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月。
    38、倪学德:略论战后初期英国的福利国家建设《齐鲁学刊》2005年第4期。
    39、朱昌宁:列宁的半国家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形态《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40、黄国华: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国家”观《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12月。
    41、叶本乾: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均衡性分析:三维视角《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42、张述周:列宁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构想《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43、郑永年:政治改革与中国国家建设《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2期。
    44、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45、李强:从现代国家构建的视角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8年第3期。
    46、林尚立: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反思《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47、林尚立:国家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与实践《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l期。
    48、林尚立:社会主义与国家建设——基于中国的立场和实践《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6期。
    49、林尚立:走向现代化国家:对改革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一种解读《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Ⅲ》
    50、周光辉彭斌:构建现代国家——以组织化、制度化与民主化为分析视角《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6期。
    51、欧阳景根:民族国家政治能力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2期。
    52、刘伟:迈向现代国家——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国家政权建设的回顾、总结与展望《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53、容志:从阶级革命到制度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国家建设与社会重构《人文杂志》2009年第1期。
    54、贺东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成就与经验《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55、李默海:中国国家建设的历史、特点与启示《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月。
    56、谷宇王竞晗:轴心制度与政治体系——现代国家建设研究新视角《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9月。
    57、覃敏健:“第三条道路”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国家构建《兰州学刊》2008年第7期。
    58、王正绪:国家建设、现代政府和民主之路:六十年来中国的政治发展宋波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1期。
    59、维克托-勒-维内:国家建设与非正式政治《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8年第3期。
    60、贺东航:面对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思考—兼评福山的《国家构建——21世纪的治理与世界秩序》《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5期。
    6l、张昭国:国民党“以党治国”思想对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影响《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62、许纪霖: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6期。
    63、郭绍敏:国家建设视野下的清末宪政改革《书屋》2010年第2期。
    64、郭绍敏:论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三大困境《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65、江远山:近代中国地域政治化与国家建设——以省为考察对象《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9月。
    66、邵宇: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困境与政党的政治应对《沈阳大学学报》2009年8月。
    67、赖静萍:当代中国党政关系的演进与现代国家的成长——以领导小组的历史变迁为观察点《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68、施从美:当代中国文件治理变迁与现代国家成长——以建国以来中央颁发的土地文件为分析视角《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69、刘晔:知识分子与国家建设: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政治逻辑《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70、顾红亮:“民族国家”语境中的个人图像《浙江学刊》2007年第1期。
    71、李永中: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学——以《新青年》为中心《江汉论坛》2007年第1期。
    72、但兴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再诠释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生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0期。
    73、许小青:1903年前后新式知识分子的主权意识与民族国家认同《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74、许小青:论20世纪初年新式知识分子民族国家理论的提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月。
    75、白锐:康有为近代民族国家观《求索》2005年第4期。
    76、朱献贞齐邦刚:五四道德革命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之研究《阴山学刊》2007年2月。
    77、任桐:现代国家意识在中国士绅阶层的萌芽与形成《学海》2001年第3期。
    78、孙小著:中国近代思想家对民族国家理论的认识《安徽史学》1999年第2期。
    79、郭世佑: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创建《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
    80、陈赞:天下观视野中的民族—国家认同《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6期。
    81、周传斌:论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理念及其贡献——以中国多民族国家与美 国民族一国家的比较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82、韩锦标: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甘肃理论学》2006年1月。
    83、李月军侯尤玲:南京国民政府以军驭党的政治模式对国家建设之影响《军事历史》2007年第2期。
    84、李默海:从民族国家到公民国家——农民革命与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85、叶麒麟:从民族国家建构到民主国家建构——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主题的嬗变透析《学术探索》2006年第5期。
    86、叶麒麟:臣民·群众·公民——个体政治角色变迁与中国现代国家成长《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03期。
    87、叶麒麟:现代国家建构: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轴《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5期。
    88、赵宇峰:现代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辩证关系《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
    89、黄国忠: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双重困境《学习月刊》2006年第11期。
    90、樊红敏:公民社会发育与中国现代国家建构意义探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
    91、于鸣超:现代国家制度下的中国县制改革《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1期。
    92、李辉成武:国家构建理论与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93、贺东航:国家构建理论与中国现代国家构建历程探析《江汉论坛》2008年第6期。
    94、于一夫:“以党治国”面面观《炎黄春秋》2010年第7期。
    95、李乐为:健全的公民社会:现代国家建构的社会基础《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
    96、龚群:论市民社会对现代国家的作用《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97、郭德宏: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特点和历史经验《历史教学》2005年9期。
    98、曾朝夕:共产国际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建设《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99、李玉荣:新中国60年党的制度建设的回顾与思考《政治学研究》2009 年第4期。
    100、潘焕昭:“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与“民主共和国”口号的比较分析《长白学刊》2007年第2期。
    101、黄国华:毛泽东“红色政权“模式探索《四川师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102、郭萌:从红色政权存在到联合政府——从现代化视角看毛泽东的政权建设思想《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03、崔永正:井冈山时期红色政权建设《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期。
    104、王昕:农民协会的建立及其重要作用《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105、佟英明:关于中国苏维埃政权理论的几点思考《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06、黄琨:中共乡村动员1927—1928《二十一世纪》2006年6月。
    107、王先明:辛亥革命后中国乡村控制体制的演变《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6期。
    108、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载《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2003年版。
    109、陈益元:20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党社会发展战略的演进及成因分析《江汉论坛》2005年第3期。
    110、陈周旺:从“静悄悄的革命”到“闹革命”——国共内战前后的土改与征兵《开放时代》2010年第3期。
    11 1、杨心宇李凯:略论苏联法对我国法学的影响《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12、左玉河:山坳里的伟大预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前后《百年潮》2001年第10期。
    113、杨青: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政权体制的比较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年第6期。
    114、高华:“肃AB团”事件的历史考察《二十一世纪》一九九九年八月。
    115、陈永发:中共早期肃反的检讨:AB团案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上册,第193-276页。
    116、崔之元:毛泽东“文革”理论的得失与“现代性”的重建《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第7期,1996年春季号。
    117、陈剩勇:国、中国与天下:关于传统国家形态的一般性考察《学习与探索》1991年第3期。
    118、田昌五:中国古代国家形态概说《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6期。
    119、田昌五:中国古代国家形态概说(续)《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1期。
    120、陆剑杰:漫议当前政治话语中的三个概念:“人”“民”“人民《唯实》2004年第2期。
    121、乐容胜:“人民群众”概念的再探《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月。
    122、丛日云: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政法论坛》2005年3月。
    123、丛日云: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3期。
    124、丛日云:构建公民文化——面向21世纪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主题《理论与现代化》1999年第12期。
    125、李雪沣 胡东:人民概念政治性的宪政解读《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
    126、肖存良:人民概念重构与统一战线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国家建设的一种视角《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6期。
    127、郗彩红:西方大众社会理论中“大众”概念的不同义域《学海》2007年第4期。
    128、李剑鸣:“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历史研究》2009年第1期。
    129、陈军:“群众路线”概念表述浅探《公安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130、景跃进:“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涵、结构与实践《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31、[美]黄锦就:以“国家警察作为社会资源”理论为基点展开的言说一—关于社区警务与中国群众路线警务的相关研究(上)、(下)《公安学刊》2008年第5、6期。
    132、赵刚印:错位与重构:对群众观念与群众路线的几点反思《探索》2010年第6期。
    133、姚志平: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辩证发展《理论月刊》2003年第5期。
    134、刘密:略论群众路线的民主含义《求实》1990年第8期。
    135、郝先中:评施拉姆关于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观点《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6期。
    136、施光耀:李立三最早提出群众路线的概念《毛泽东思想研究》1991年第4期。
    137、王德木:周恩来最早提出“群众路线”的概念《毛泽东思想研究》1992年第2期。
    138、杨成虎:群众路线的逻辑、意义与限度《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139、王进芬:群众路线的创新与协商民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
    140、孔国保:群众路线能等同民主政治吗——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比较研究《探索》2007年第4期。
    141、孔国保,张英红:群众路线在民主政治条件下的创新《嘉兴学院学报》第23卷第3期。
    142、王建华:群众路线:民主的中国路径——以陕甘宁边区为个案《人文杂志》2008年第6期。
    143、徐世强:群众路线与历央周期率《理论月刊》2002年第8期。
    144、赵东亮:群众路线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145、刘景钊:群众路线在民主政治建设语境中的时代内容《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46、曹泳鑫:先锋队性质和群众路线: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11期。
    147、孙存良倪进: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与政治参与《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148、李赪武: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调查研究与群众路线《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49、贺永泰,张文欢:“人民政府”名称的由来及其含义探略《榆林学院学报》2009年10月。
    150、周光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1期。
    151、隋从容:论毛泽东“公安工作也要走群众路线”《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52、吴珍美:简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艺术《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11月。
    153、王绍光:毛泽东的逆向政治参与模式——群众路线载《学习月刊》2009年第23期。
    154、赵建民张淳翔:从群众路线到有限多元:中国大陆立法听证制度之发展《中国大陆研究》第50卷,第4期。
    155、郭为桂:群众路线与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东南学术》2011年第4期。
    156、馨元:公民概念在我国的发展《法学》2004年第6期。
    157、莫纪宏:公民概念在中国宪法文本中的发展《人权》2010年第4期。
    158、张英洪:公民权:现代国家最基本的公共品《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159、方益权:法治国家建设与公民人格现代化《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6期。
    160、侯波波张良: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公民科学素质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8期。
    161、褚松燕:论公民资格的构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月。樊红敏:公民社会发育与中国现代国家建构意义探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
    162、郭忠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公民身份体系的建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
    163、万健琳:参与式民主理论述评:基于公民身份的政治《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64、赵寻:“民主”还是“民主主义”?——九十年来中国“民主”观念形成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学术月刊》2010年3月。
    165、王人博:庶民的胜利——中国民主话语考论《中国法学》2006年第3期。
    166、谈火生:“民主”一词在近代中国的再生《清史研究》2004年5月。
    167、燕继荣:“中国式民主”的理论构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3期。
    168、朱峻峰:从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执政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3期。
    169、谢志岿:错误的民主观念与现实的民主路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的理论思考《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6期。
    170、胡伟:党内民主与政治发展:开发中国民主化的体制内资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171、王明有:董必武对我国人民民主法制建设的贡献《理论探索》2003年第1期。
    172、蔡定剑:论彭真对民主法制建设的十大贡献《法学》2010年第2期。
    173、佟德志:法治民主——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文史哲》2005年第2期。
    174、景跃进:民主化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民主化理论的中国阐释之一《新视野》2011年01期。
    175、景跃进:关于民主发展的多元维度与民主化序列问题——民主化理论的中国阐释之二《新视野》2011年第2期。
    176、朱光磊郭道久:非国家形态民主: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的突破口《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6期。
    177、罗阳:论非竞争性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基于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求实》2006年第4期。
    178、王惠岩:论民主与法制《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79、朱前星朱文星: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贡献《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年11月。
    180、欧阳康陈仕平:马克思民主思想及对当前中国民主建设的启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4期。
    181、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182、聂月岩: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6期。
    183、蒉凯频:民主矛盾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与发展路线的哲学基础《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84、胡伟:民主政治发展的中国道路:党内民主模式的选择《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
    185、王中汝:民主政治发展的中国道路与模式《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4期。
    186、陆方文:评自由主义民主——兼谈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187、陈红太:深入理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188、曾令勋: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及主要经验《党建研究》1999年第10期。
    189、王鑫: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及主要经验《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5期。
    190、薛剑符:五四宪法与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的构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91、刘贵福:循名责实:对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的一点看 法《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2期。
    192、张俊 罗重一:延安时期中共对构建中国式大众民主问题的探索《江汉论坛》2010年第7期。
    193、任兆昌:中国民主的“门槛”有多高《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2期。
    194、刘国新:中国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研究——以1954年宪法为例《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11月。
    195、陈毅:中国的民主模式与党内民主的实现——民主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太平洋学报》2010年3月。
    196、王志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处理好的几对关系——兼论西方民主理论及其困境《理论与改革》2000年第6期。
    197、张光辉籍庆利:中国式民主:基本形态及形成逻辑—一种宏观政治视角的分析和探讨《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5期。
    198、刘杰:中国式民主与西方式民主的比较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11期。
    199、殷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第11期。
    200、虞崇胜:准确把握中国式民主的三个维度《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月。
    201、肖华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点:党的群众路线《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4月。
    202、游劝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视野》2008年第9期。
    203、虞崇胜:“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历史考察《党的文献》1999年第5期。
    204、胡小君:略论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及其与党的领导的关系《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8期。
    205、李伟东:澄清关于民主集中制的三个质疑《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
    206、管怀伦:从集中制到民主集中制:论列宁组织思想的转变《学海》2005年第2期。
    207、刘涛:分歧与一致:关于民主集中制实质问题的探讨《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6期。
    208、许耀桐:关于民主集中制实质问题的探讨《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5月。
    209、王同昌陈琛:近年民主集中制研究综述《岭南学刊》2011年第1期。
    210、沈士光:论民主集中制的制度特征和现实难题《岭南学刊》2010年第l期。
    211、任学辉:民主集中制与民主的分层《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3期。
    212、辛向阳:民主集中制与政党现代化《探索》2011年第1期。
    213、孙力:社会民主、半国家与民主集中制《浙江学刊》2022年第2期。
    214、胡承槐苏开源邱巍:在历史和逻辑双重视角下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检讨《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215、何华兵万玲:西方政策过程理论的最新进展、趋势与启示《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5期。
    216、徐湘林:从政治发展理论到政策过程理论——中国政治改革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17、谢安民: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模式——以浙江省乐清市为例《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218、周柏春: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必要、困境与突围《前沿》2011年第17期。
    219、霍海燕:中国公民社会参与视角下的政策过程《人民论坛》2011年第24期。
    220、霍海燕:公民社会与政策过程:分析框架的构建及其运用《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2期。
    221、霍海燕:中国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变量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22、周望:中国“政策试验”初探:类型、过程与功能《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第3期。
    223、孙发锋:中国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价值《长江论坛》2011年第1期。
    224、孙发锋:试论中国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实然条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25、马润凡:中国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特点《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26、贺东航孔繁斌: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227、陈博:《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28、商志民:《论党的“群众路线”》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29、杨水英:《新时期邓小平关于群众路线方法的理论》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30、刘妍:《毛泽东邓小平群众路线思想之比较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31、王清义:《毛泽东群众路线探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232、初春华:《党的群众工作心理层面的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233、佘湘:《1949—1978:中国群众运动成因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234、张怀海:《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理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35、李晖:《执政党的群众基础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Bob Jessop.State theory:putting the Capitalist state in its place, Pennsyl 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0.
    2、Rana Mitter.A Bitter Revolution:China's Struggle with the Modern Worl 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3、S.A.Smith.Revolution and the People in Russia and China:A Comparativ e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4、Gimartin,Christina K.Engender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Radical Wome n,Communist Politics,and Mass Movements in the 1920s, University of Cal ifornia Press,1995.
    5、Franz Schumann.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 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
    6、Bendix, Reinhard.Nation-building and citizenship:studies of our changin g social order, Wiley,1964.
    7、Peter Zarrow.China in War and Revotion 1895-1945, Routledge,2005. June Grasso, Jay Corrin,Michael Kort.Modernization and Revolution in Chi na:from the Opium Wars to the Olympics,(4th ed.) M.E. Sharpe, Inc,2009.
    8、Boon-Ngee Cham. The Mass Line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Maud Ru ssell,1976.
    9、Mab Huang. The Function and Limits of the Mass Line:A Study of th e People's Commune Movement in China,1958-1966,Columbia University, 1969.
    10、Joshua S.Horn.Health Care in China. Anglo-Chinese Educational Institu te,1976.
    11、Patricia Wang. The Chinese Health System and the Mass Line. Univer sity of Adelaide, Department of Politics,1988.
    12、Jae Ho Chung. The Mass Line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A Comparison with the Yenan Revolution, Brown University,1985.
    13、Dan Schwartz. The Mass Line as Consumer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 ity Involvement: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inese Approach and "Weste rn" Health Education Principl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Vol. 20,No.3,1977.
    14、John Wilson Lewis.Leadership in Communist China,Ithaca, NY:Cornel 1,1963.
    15、Raymond L. Whitehead.Love and Struggle in Mao's Thought,Maryknoll, NY:Orbis Books,1977.
    16、Dick Wilson.Mao Tse-Tung in the Scales of History, Cambridge Unive rsityPress,1977.
    17、William Clark Prentiss. A Stud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Mass Line Strategy, University of Virginia,1955.
    18、Zhipeng Y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the mass line.Columbia University,1973.
    19、Tin-wai Leung. The workings of the "mass line" theory as a communi cation process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Augu st 8-December 31,1966,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1972.
    20、Townsend, R. Jame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st China,Berkel 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21、Lowell Dittmer.Liu Shao-ch'i and the Chinese Culture Revolution:The Politics of Mass Criticism,Un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22、Gabriel A. Almond.The return to the state,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 nce Review.Vol.82, No.3, Sep.,1988.
    23、David Easton.The political system besieged by the state,Political Theor y.Vol.9, No.3, Aug.,1981.
    24、Supriya Roy Chowdhury.Neo-statism in Third World studies:a critique, Third World Quaterly, Vol,20,1999.
    25、Claus Offe and Volker Ronge.Notes:Theses on the Theory of the State, New German Critique,No,6(Autumn,1975).
    26、Forrest D. Colburn.Review Article:Statism, Rationality, and State Centri sm, Comparative Politics,July 1988.
    27、Theodore J. Lowi.The State in Political Science:How We Become Wha t We Stud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6,No.1,March 1992.
    28、Owen M. Fiss:Why The State? Harvard Law Review Vol.100:78 I.
    29、Timothy Mitchell.The limits of the state:beyond statist approaches and theircr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ume 85 No.1 March 199 1.
    30、Timothy Mitchell.Going Beyond The Stat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wiew.Vol.86,No.4 December 1992.
    31、Bob Jessop.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Yet Again):Reviews, Revision s, Rejections, and Redirections (IPSA Conference, Quebec,2000).
    32、Forrest D. Colburn.Review Article:Statism, Rationality, and State Centri sm.Comparative Politics July 1988.
    33、Rianne Mahon.From"bringing"to"putting":The state in late twentieth-cen turysocial theory.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16(2) 1991.
    34、Claus Offe and Volker Ronge.Notes:Theses on the Theory of the Stat e.New German Critique,No,6(Autumn,1975)
    35、Lowell Dittmer. Mass line and "mass criticism" in China:an analysis of the fall ofLiu Shao-ch'I. Asian Survey, Vol.13, No.8.Aug.,1973.
    36、Mitch Meisner. Dazhai:The Mass Line in Practice. Modern China.Vo 1.4, No.1, Jan.,1978.
    37、Yu Liu.Form the Mass Line to the Mao Cult:The Production of Legiti mateDictatorship in Revolutionary China,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Columbia University,2006.
    38、Graham.Young.On the mass line,Modern China.Vol.6, No.2, Apr.,19 80.
    39、Lowell Dittmer. Mass line and "mass criticism" in China:an analysis of the fall of Liu Shao-ch'I. Asian Survey, Vol.13, No.8.Aug.,1973.
    40、H.Arthur Steiner.Cuttent "mass line" Tactics in Communist China.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45, No.2, Jun.,1951.
    41、Richard M. Pfeffer, "Serving the People and Continuing the Revolution ", China Quarterly,#52, Oct.-Dec.1972.
    42、Harding, Harry.Maoist Theories of Policy-Making and Organization:Le ssons from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Report prepared for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Project Rand, R-487-PR, (Santa Monica, CA:RAND, September 1969)
    43、Marc Blecher.Consensual politics in rural Chinese communities:the ma ss line in theory and pratice. Modern China.Vol.5, No.1, Jan.,1979.
    44、Thomas P. Bernstein.Leadership and Mass Mobilisation in the Soviet a nd Chinese Collectivisation Campaigns of 1929-30 and 1955-56:A Compa rison. China Quarterly,#31, July-Sept.1967.
    45、Edward Hammond. Marxism and the Mass Line, Modern China Vol.4 No.1, January 1978.
    46、James MacGregor Bums.Leadership, Harper & Row,1979.
    47、Helen Mary Haley. In the Shadow of Yan'an: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ss Line 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rvard University,1988.
    48、Nancy Ann Utterback. From the Masses to the Masses:A Study of M ass Line Theory and Politics in Communist China, Bowdoin College,198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